一、不同pH值对啤酒酵母菌生长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西波,李泽瑞,米全凤,沈悦萌,刘颖,张晋平,张继[1](2021)在《红树莓花色苷的纯化及抑菌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红树莓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法并结合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花色苷的提取工艺,在此基础上,优化AB-8型大孔树脂纯化花色苷的工艺,并研究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红树莓花色苷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提取剂浓度90%、pH4.0、温度30℃、时间150 min、料液比1∶10(g/mL),花色苷提取率高达1.15 mg/g。最佳纯化工艺为上样液pH2.0、静态吸附时间150 min、乙醇洗脱剂浓度90%、洗脱剂pH2.0、解吸时间30 min,纯化后花色苷纯度显着提高到纯化前的1.68倍;纯化后的花色苷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具有明显的抑制生长作用,而对啤酒酵母(Saccharomycete cerevisiae)及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则无抑制作用。
张杏艳,杨楷,黄明光,吴柱月,卢文学,何仁春,蓝海恩,陈中华[2](2019)在《常温偏酸条件下耐铜酵母的筛选及驯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提高动物对铜元素的吸收效率,减少粪便铜含量,降低污染及增加生物发酵料的铜营养价值,寻找能够应用于常温偏酸条件下进行生物发酵的富铜酵母菌。本试验从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Hansen)、产朊假丝酵母(Candid autilis)、面包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三类酵母菌中选取6株菌株进行耐铜酵母的筛选,并将筛选出的耐铜酵母,模拟南方生物发酵的温度及pH值,以逐步提高培养基初始铜浓度的方式进行驯化。结果表明,啤酒酵母的耐铜性能最佳,其最佳的铜起始驯化浓度为100 mg·L-1,经过反复驯化,其最终获得的耐铜浓度为600 mg·L-1,经筛选耐铜啤酒酵母最适生长的铜浓度为200 mg·L-1,在温度为28~30℃,pH值(6.2±0.2)条件下获得的耐铜酵母风干菌体铜含量为14.97 g·kg-1。啤酒酵母经过驯化,在常温及偏酸的条件下,能够获得高的耐铜特性。
邓红艳,蒋佳成,李文斌,陈芯怡,曾榆植,李婷[3](2019)在《菌体-生物C-磁性C复合材料吸附Cu2+的特性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探究菌体-炭复合材料对废水中Cu2+的吸附性能,文章将生物炭(B)以共沉淀法制得磁化生物炭(MB),并将不同质量啤酒酵母菌(S)(0、10、20、40 g)分别负载于B和MB表面,形成了B+S0(生物炭+0 g啤酒酵母菌,下同)、B+S10、B+S20、B+S40、MB+S0(磁化生物炭+0 g啤酒酵母菌,下同)、MB+S10、MB+S20和MB+S408种混合材料。采用批处理法研究各复合材料对Cu2+的等温吸附和热力学特征,并分析不同温度、pH值和离子强度下对Cu2+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B+S和MB+S复合材料对Cu2+的最大吸附量qm分别在248.67292.70 mmol/kg和256.50299.11 mmol/kg之间,且最大吸附量均表现为B/MB+S40>B/MB+S0>B/MB+S20>B/MB+S10的趋势。(2)温度为1040℃范围时,各复合材料对Cu2+吸附量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表现为增温效应。吸附过程均为自发、吸热和熵增的过程,且自发性和温度成正比。(3)在pH为35的范围内,B+S、MB+S材料对Cu2+的吸附量均随pH的升高而增加;离子强度在0.010.5 mol/L范围内,2类复合材料对Cu2+吸附量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孙禹[4](2019)在《高吸附Pb2+酵母菌的益生特性、吸附特性及吸附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由于重金属污染愈加严重,如何快速有效地治理重金属污染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应用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酵母菌吸附重金属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首先通过耐酸试验、耐胆盐试验、模拟人工胃肠道环境试验及抗氧化试验对前期本实验筛选出的高吸附Pb2-的梅奇酵母QK-1-5、梅奇酵母QE-1-1-2、异常威克汉姆酵母QF-1-1、异常威克汉姆酵母QI-1-7抗逆性和潜在益生特性进行评价。综合比较后,选择梅奇酵母QK-1-5做后续吸附特性和吸附机理的研究。通过高通量吸附法对梅奇酵母QK-1-5吸附能力及吸附特性进行初步探究,再利用响应面法对菌株的吸附能力进一步的研究和优化;通过解吸附试验、化学试剂处理试验、官能团掩蔽试验、扫描电镜(SEM)等试验对酵母菌吸附Pb2+的机制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利用等温吸附模型、吸附动力学对吸附过程进行拟合。研究结果如下:4株酵母菌均可较好耐受酸、碱环境及胆盐胁迫,经过模拟人工胃肠液处理连续8h后,发现菌株QK-1-5、QF-1-1、QE-1-1-2对模拟人工胃肠液有较强的耐受性。经过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HO·自由基、清除超氧阴离子等试验,发现菌株QK-1-5、QF-1-1、QE-1-1-2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且菌悬液与无细胞提取物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以pH值、吸附温度、吸附时间、菌体浓度、初始Pb2+浓度为影响因素,对菌株QK-1-5吸附能力进行研究。pH值对吸附能力影响较大,随着pH值的上升,吸附能力也随之上升;随着菌体浓度的增加,菌株QK-1-5的吸附能力随之上升,在15 g/L时达到平衡;菌株QK-1-5在Pb2-初始浓度为100 mg/L时,吸附能力达到最大值,随着Pb2-初始浓度增加,吸附率大幅度下降;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菌株QK-1-5对Pb2-的吸附能力呈上升趋势,在150 min时到达平衡:菌株QK-1-5最佳吸附温度为30℃,随着温度上升,菌株的吸附能力呈下降趋势。通过响应面法试验发现,菌体浓度和Pb2+初始浓度有交互作用,经过优化,菌株QK-1-5最佳吸附条件为菌体浓度14.78 g/L、吸附时间150.1511min、Pb2+浓度118.52 mg/L、pH值6.0、吸附温度30℃,在此条件下,可达到最大吸附量5.89 mg/g。菌株QK-1-5吸附Pb2过程可用Langmuir方程解释,且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最大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利用解吸附试验、基团掩蔽试验、化学试剂处理试验、扫描电镜对菌株QK-1-5吸附机理进行探究。通过解吸附试验发现,不同的洗脱液对菌株QK-1-5具有不同程度的洗脱能力;通过基团掩蔽试验发现,羧基、氨基、磷酸基团在吸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菌株QK-1-5经过化学试剂处理后,其吸附能力发生了不同幅度的变化;扫描电镜观察到Pb2+会使细胞受到毒害作用,严重破坏菌体形态,细胞表面有颗粒状沉淀物,推测为吸附过程中的Pb2+附着在细胞表面。本研究结果可为开发新型重金属吸附剂提供数据支持,并对酵母菌吸附重金属机理提供初步理论依据。
孙敏[5](2019)在《白刺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spinus)CT205次生代谢活性物质的结构鉴定及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文中研究指明抗生素是由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生的一种活性物质,在农业及医学上有着广泛的用途。白刺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spinus)CT205是本实验室筛选到的一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放线菌菌株,田间试验证实该生防制剂对草莓根腐病、黄瓜枯萎病等土传病害有较好的防控效果。为了探索其防控机制,本文首先对S.albospinus CT205液体发酵产生的活性物质物质进行提取纯化及结构鉴定,其次研究环境因素对菌株CT205产生活性物质的影响,最后探索CT205液体发酵产生的活性物质及其固体发酵产生的主要挥发性成分2-苯乙醇协同抑制黄瓜尖孢镰刀菌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如下:对S.albospinus CT205进行液体发酵、离心、收集上清液,乙酸乙酯萃取、减压浓缩、甲醇溶解,收集活性物质。对活性物质进行薄层层析及生物显影检测确定活性物质Rf值,并采用制备型薄板分离获得单体化合物。紫外扫描显示活性物质在λ=215nm处有最大吸收峰,UPLC分离检测确定活性物质的吸收峰值位置,HPLC-TOF-HR-MS检测分析一级质谱、二级质谱表明活性物质分子量为282.2,该物质与放线酮分子量相同,1H NMR、13C NMR检测其骨架结构,红外光谱佐证活性物质各功能基团(羰基、羟基、氨基等)的存在。鉴定该物质为放线酮,又名环己酰亚胺(Cycloheximide)。并建立了 一种快速检测发酵液中活性物质含量的化学检测方法,测定发酵液中放线酮含量为37.95mg/L。研究发酵条件对S.albospinus CT205液体发酵的影响,发现不同起始pH,不同发酵温度及不同发酵周期均影响S.albospinus CT205发酵产生活性物质的含量。液体发酵初始pH=8.0,发酵温度28℃时,发酵周期96 h时为最佳发酵条件,S.albospinus CT205代谢产生放线酮量最高。探究比较在S.albospinus CT205液体发酵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黄瓜主要根系分泌物组分(glucose,oxalicacid和glutamic Acid),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glucose和Oxalic Acid可以提高放线酮的产量,添加glutamic acid则对放线酮的产量没有显着影响。探索放线酮及S.albospinus CT205产生的挥发性物质2-苯乙醇对黄瓜尖孢镰刀菌抑制的效果。研究发现放线酮、2-苯乙醇单独处理均可抑制尖孢镰刀菌的生长活性,且放线酮与2-苯乙醇两种物质组合具有协同抑制抑制尖孢镰刀菌的作用,在放线酮40μg/mL+2-苯乙醇25 μL处理时,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相对抑制率为82.49%,菌丝基本不生长;在放线酮8 μg/mL+2-苯乙醇30 μL处理时,尖孢镰刀菌孢子萌发抑制率100%,达到完全抑制的效果。本研究鉴定了白刺链霉菌CT205次生代谢产生的活性物质为放线酮,并建立了一种检测发酵液中放线酮含量的化学检测方法。发现不同的环境因素对CT205发酵产活性物质的含量有较大的影响,并证实放线酮及2-苯乙醇对黄瓜尖孢镰刀菌具有协同抑制的效果。研究结果为制备安全高效的生防制剂防控土传枯萎病提供理论基础。
彭庆庆[6](2017)在《壳聚糖改性材料制备及其对水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含重金属废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大,重金属污染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在生物体内残留时间长、毒性大、不易被生物降解,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有较大的危害作用。壳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是甲壳素经过脱乙酰作用得到的一种聚合物,壳聚糖分子链中含有丰富的羟基、羧基和氨基等活性官能团,可以和多种重金属离子发生配位反应,形成配位化合物,显着增强吸附剂的吸附能力。同时,由于壳聚糖具有获取方便、成本低廉、无毒、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处理重金属废水。但由于壳聚糖在酸性环境下易流失且回收困难,化学稳定性及机械强度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重金属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为了克服壳聚糖的这种缺陷,本文围绕壳聚糖治理水体重金属污染物展开。以水溶液中的重金属Cu(Ⅱ)、Cr(Ⅵ)和Pb(Ⅱ)为目标污染物,通过交联、固定、接枝复合等方法,对壳聚糖进行了化学改性,共制备了四种改性壳聚糖吸附剂,应用于含铜、铬、铅废水的处理。通过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图谱(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等监测手段对四种改性壳聚糖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分析。从制备方法、单一反应条件、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等方面对四种吸附剂的吸附效果作了综合评估。系统探讨了各种吸附条件,如溶液的初始pH值、重金属离子溶液的初始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Zeta电位、溶液电解质等方面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确定了不同吸附剂的最佳吸附条件,探究了不同吸附剂对废水中Cu(Ⅱ)、Cr(Ⅵ)和Pb(Ⅱ)的吸附机理。具体的研究内容及成果主要为以下四个方面:(1)基于吸附法和纳米材料的优点,制备了纳米磁性颗粒(Fe3O4)、磁性纳米壳聚糖(CCM)和磁性啤酒酵母菌/壳聚糖纳米颗粒(Immobilizing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on the surface of chi to san-coated magnetic nanoparticles,SICCM)。我们通过透射电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图谱(XRD)等方式对所制得的吸附材料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SICCM的粒径约为100 nm。将制得的SICCM进一步用于水溶液中Cu(Ⅱ)的吸附实验,并研究了吸附过程中单一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及吸附机理。一定范围内,溶液pH升高、初始浓度升高、温度升高能够增强SICCM对Cu(Ⅱ)的吸附效果。pH值为4.5时,吸附量达到最大值96.2 mg/g。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SICCM对Cu(Ⅱ)的吸附效率显着,15 min后接近最大吸附量的98%,1h以后吸附完成,且保持较好的吸附效率稳定性。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与吸附热力学进一步研究表明吸附过程更加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通过Langmuir等温方程的拟合计算,在28℃、38℃和48℃的温度条件下,SICCM吸附Cu(Ⅱ)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48.94 mg/g、161.73 mg/g和176.35 mg/g。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过程,吸附效率快并伴随一定程度的粒子内扩散。(2)以水葫芦的生物质为原料,经氯化铁溶液浸泡处理后煅烧,制备成磁性水葫芦生物炭(MB),以便于吸附完成后从水溶液中分离。再利用壳聚糖对磁性生物炭进行改性制备了改性壳聚糖/磁性水葫芦生物炭(Chitosan modified magnetic Eichhornia crassipes biochar,CMMB)。通过各种监测手段表征研究CMMB的结构特征与性质,并用于去除水溶液中铬离子。对壳聚糖改性前后的材料MB和CMMB的磁性能进行了分析,发现饱和磁化强度Ms未发生改变。Zeta电位分析CMMB的零电位点pHZPC为6.27。将制备好的MB和CMMB用于水溶液中Cr(Ⅵ)的对照吸附研究及吸附机理研究,相比MB,CMMB对Cr(Ⅵ)的吸附效果更加显着。评价了初始pH值和溶液背景电解质对吸附量的影响。初始pH值较高时,CMMB对Cr(Ⅵ)吸附能力较弱,在pH为2时,吸附效果最好,静电吸引作用有利于Cr(Ⅵ)的吸附。通过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热力学模型进行拟合,实验数据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及Langmuir模型,单分子层吸附占主要地位。吸附剂在20℃、30℃和40℃下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54.14mg/g,159.27 mg/g,170.54mg/g。CMMB对水溶液中Cr(Ⅵ)的吸附过程是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3)平菇所含的丰富纤维素是一种天然高分子聚合物,以平菇这种天然生物吸附剂为主要原料,用酒石酸对其进行改性,制备成改性平菇粉末(POP)。用壳聚糖进行固定化,制备出新型生物吸附剂改性壳聚糖/平菇凝胶微球(Chitosan modified P.ostreatus hydrogel beads,CPHB)。再通过交联等手段,强化了新型吸附剂的机械强度,用于去除水溶液中的Cr(Ⅵ)。对CPHB分别做了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Zeta表面电位等表征分析。改性后的CPHB提高了其在酸性介质中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表面呈较规则球状,孔内结构变得更为发达,这为吸附过程提供了较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提高吸附剂的的吸附能力。吸附后的CPHB-Cr(Ⅵ)内部结构呈网状,结构更加密实。这些有利因素大大增加了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能力。研究了不同pH值、吸附反应时间和Cr(Ⅵ)溶液初始浓度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发现吸附量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而降低,当初始pH值大于8后,吸附量非常小。实验最佳pH为2,此时达到最大吸附量81.21 mg/g。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平衡时间为6h。吸附量与Cr(Ⅵ)溶液初始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溶液初始浓度>600 mg/L时,吸附量达到饱和状态。其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进一步研究表明实验数据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拟合的最大吸附量为196.83 mg/g。热力学实验表明CPHB对Cr(Ⅵ)的吸附过程是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4)本文制备出氨基改性壳聚糖多孔凝胶微球(Amino modified porous chitosan hydrogel beads,AMCHB),用于吸附水溶液中Pb(Ⅱ)。通过扫描电镜(SEM)对吸附前后吸附剂表面形貌和内部结构进行了观测。利用FTIR红外光谱仪测定了红外图谱,分析了吸附剂表面基团的变化情况。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一步对AMCHB吸附前后的元素构成和化学成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的AMCHB稳定性大大提高。氨基在APCHB对Pb(Ⅱ)吸附中起主要作用,氨基保护—释放和氨基接枝能有效地增加吸附剂的氨基数量,提高吸附剂的吸附能力。通过Zeta电位分析,研究了表面电荷的性质和变化规律。测定了AMCHB平均含水率为94.2%。在批量实验中,考察了溶液初始pH、离子强度、反应温度和致孔剂投加量等因素对Pb(Ⅱ)吸附的影响。对AMCHB吸附Pb(Ⅱ)进行动力学、热力学和等温线模型拟合,并探讨了吸附机理。实验数据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模型,单分子层吸附为主导。在15℃、30℃和45℃条件下,APCHB对Pb(Ⅱ)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95.60 mg/g、307.64 mg/g和312.31 mg/g。热力学研究证明了吸附为自发的吸热过程,温度升高有利于吸附反应的进行。
苑华宁[7](2014)在《细胞膜色谱法制备酪蛋白源抗菌肽及其抗菌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乳品行业发展迅速,但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低。牛乳中酪蛋白含量丰富,开发和利用酪蛋白可以提高牛乳的经济价值。酪蛋白源抗菌肽安全性高,但酶解分离纯化步骤繁琐限制了其发展,所以建立高效、快速的抗菌肽分离纯化方法是实现其工业化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通过蛋白酶水解酪蛋白,建立一种固相亲和萃取联合HPLC指纹图谱的细胞膜色谱法(CMC),快速、准确地从酶解液中筛选出抗菌肽,并研究其抑菌特性及稳定性,初步探讨了该抗菌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曲线及菌体细胞壁膜组分的影响,为开发利用酪蛋白和制备抗菌肽提供理论依据。首先以酪蛋白为原料,分别用碱性蛋白酶、胃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水解酪蛋白,以酶解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为指标筛选胃蛋白酶作为水解酶,并对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制备抗菌肽的条件为酪蛋白浓度10mg/mL,酶底比(E/S)1:15,pH2.0,温度37℃,水解时间3h。其次,利用反复冻融、超声辅助破壁技术破碎啤酒酵母菌细胞,并结合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制备细胞膜,以硅胶为载体采用涂覆法制备酵母菌细胞膜固定相,并通过电镜扫描对其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啤酒酵母菌先经反复冻融处理(加水量为25%、冻融4次),然后经过超声处理(超声功率400W,每次超声时间10s,超声总时间15min,酵母菌浓度20mg/mL),破壁率达到了89.31%,且破壁率是反复冻融单独作用的2.4倍,是超声波单独作用的1.5倍。电镜显示,细胞膜固定相SCMSP与纯硅胶载体相比,表面已被细胞膜包裹而变得粗糙。硅胶表面对细胞膜的饱和吸收值Csmax为2.38mg/g、吸收常数K*为325.61mL/mg。再次,建立CMC从酪蛋白酶解液中成功筛选出抗菌肽,利用MALDI-TOF-MS/MS技术鉴定抗菌肽的氨基酸序列为Leu-Arg-Leu-Lys-Lys-Tyr-Lys-Val-Pro-Gln-Leu。抑菌活性表明,利用CMC分离酪蛋白源抗菌肽是可行的,所得抗菌肽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表现出抑菌活性,且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能够抵抗一定的离子强度变化,室温条件储藏稳定性较好。最后,利用光密度法实现在活菌条件下测定酪蛋白源抗菌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曲线、菌体内膜等组分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技术研究其对菌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酪蛋白源抗菌肽可以破坏菌体壁膜结构,导致菌体死亡。
彭国文[8](2014)在《新型功能化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铀的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摘要:铀作为核燃料的主要成分,又是国防建设所必需的战略物质。为了满足核能快速发展和国防建设(核军工)的需求,仍然需要加大对铀矿资源的开采和选冶力度。然而,在铀矿资源开采和选冶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铀废水,将改变铀矿厂周围环境的本底辐射而致使物种基因畸变,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将构成潜在威胁,也将给人们身体健康和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寻求吸附性能好、再生能力强和制备成本低的新型功能化吸附剂,显得十分重要。本论文基于铀酰离子特殊的空间配位结构的特点,构筑了一系列具有环境友好、吸附性能好、能重复利用的新型功能化吸附剂材料,并借助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N2吸附-脱附实验等手段对所得的各种吸附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以铀矿冶模拟含铀废水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静态吸附试验法进行了一系列含铀废水的吸附实验,考察了各种影响因素对吸附剂吸附铀的性能影响,并对吸附实验结果采用吸附动/热力学模型和等温线模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提出了一种胱氨酸化学修饰啤酒酵母菌SC的新方法,构筑了一种新型的功能化生物吸附剂MSC。通过静态吸附试验法分别研究了SC和MSC对铀的吸附特性。结果发现,SC和MSC在pH值均为6.0时达到最大铀吸附量,MSC的最大吸附量q∞是SC的6.5倍。动力学研究发现SC和MSC吸附铀在1.0h就完成了80%的吸附量,在1.5h左右均可达到吸附平衡,而且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能更好的描述了SC和MSC对铀的吸附过程。同时,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能够描述SC和MSC吸附铀的行为,这一结果说明此吸附过程是单层覆盖和多层吸附相结合的。通过对SC和MSC解吸实验,发现SC和MSC均具有较好的再生性能,进行8次吸附解吸后吸附能力没有下降明显,说明吸附剂SC和MSC可以多次重复利用。(2)研究了新型环保且经济的纳米Fe304粒子制备方法,并提出了纳米Fe304粒子表面功能化改性的新方法。采用静态吸附法对比研究了纳米Fe304粒子和表面氨基功能化磁性吸附剂Fe3O4-NH2对铀的吸附特性。结果显示,纳米Fe3O4粒子和Fe3O4-NH2纳米颗粒吸附铀的最佳条件是:pH值分别是5.0、6.0;铀的初始浓度均为5.0mg/L;吸附时间均为1.0h;反应温度均为常温条件下(25℃)。动力学研究发现准二级模型都可对纳米Fe304粒子和Fe3O4-NH2纳米颗粒吸附铀的过程进行有效表达;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纳米Fe304粒子和Fe3O4-NH2纳米颗粒吸附铀的过程都是自发的、吸热过程,且Fe3O4-NH2纳米颗粒比纳米Fe304粒子对铀的吸附能力有所提高;吸附解吸实验,结果表明纳米Fe304粒子和Fe3O4-NH2纳米颗粒的再生性能较好,进行6次吸附解吸实验后对铀的吸附率均仍可达80%以上。(3)通过包含大量氨基、羧基和羟基等功能团的磁性纳米Fe304粒子,与氯乙酰修饰后的啤酒酵母菌表面的羧基、羟基发生O-酰化反应和氨基发生N-酰化反应,实现了纳米Fe304粒子与啤酒酵母菌“接枝负载”,得到一种新型功能化吸附剂—纳米Fe304负载啤酒酵母菌(Nano-Fe3O4loading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NFSC),并对吸附剂NFSC吸附铀的行为和机理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NFSC在溶液pH值7.0、铀初始浓度5.0mg/L、吸附剂投入量20mg以及NFSC粒径大小12nnm条件下,对铀的吸附性能最好。动力学研究发现准二级反应模型比准一级模型更能有效拟合NFSC吸附铀的过程。通过研究等温线模型发现NFSC吸附铀过程均能使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进行描述。吸附剂NFSC进行8次吸附解吸实验后,对铀的吸附率均仍可达90%以上(4)以FeCl3·6H2O为铁源,二乙基磷酰乙基三乙氧基硅烷(PTS)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为有机改性基团,提出了对介孔氧化硅SBA-15进行功能化改性新方法,得到了一种新型功能化磁性介孔氧化硅G-PA-SBA-15。研究了溶液pH值、反应时间、铀初始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对吸附铀的影响。结果显示:G-PA-SBA-15吸附铀达到最大吸附量时的pH值均为6.0;反应时间为1.0h;铀的初始浓度为20mg/L;吸附反应温度为25℃。动力学研究发现吸附剂G-PA-SBA-15吸附铀过程可以采用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描述。等温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G-PA-SBA-15吸附铀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吸附剂G-PA-SBA-15分别使用0.1mol/L的HCl、NaOH和EDTA等3种解析剂解析再生8次后,对铀的吸附率均在80%以上,说明吸附剂G-PA-SBA-15可以多次重复利用。
郭东起,康婕[9](2014)在《生防酵母菌培养条件研究》文中提出以吸光度为指标,研究美极梅奇酵母菌生长的曲线及碳源、氮源、装液量、接种量、pH值及温度等对其生长的影响。美极梅奇酵母菌在YPD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是010 h为延滞期,1022 h为对数期,2230 h为稳定期,30 h后为衰亡期;美极梅奇酵母生长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合适发酵氮源是尿素,最佳装液量为100 mL/250 mL,最佳接种量为2%,最佳初始pH值为5.0,最适温度为30℃。
马迎春[10](2013)在《固定化生物吸附剂对重金属铜的吸附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采用啤酒酵母菌及柑橘皮作为原料,首先对其进行碱处理改性后,再用海藻酸钠将其固定化,制备出三种生物吸附剂:海藻酸钙固定啤酒酵母菌吸附剂(SCA)、海藻酸钙固定柑橘皮吸附剂(OPCA)、及海藻酸钙固定柑橘皮与啤酒酵母菌复合吸附剂(OPSCA),并研究它们对溶液中铜离子的吸附性能。OPSCA、OPCA及SCA对铜离子的吸附受到溶液pH值的影响,吸附的最佳pH值为5.0。pH值通过影响溶液中的离子种类、吸附剂表面官能团的电离程度及吸附剂表面电荷几个方面对铜离子吸附量造成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各吸附剂对铜离子的吸附量大小顺序为:OPSCA>OPCA>SCA,说明同时含有多组分生物体的复合吸附剂对铜离子的吸附能力高于单纯含有一种生物体的吸附剂。OPSCA、OPCA及SCA对铜离子的吸附量随溶液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到达一定程度后趋于饱和,OPSCA、OPCA及SCA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58.279,37.091及29.962mg/g,而铜离子去除率却随溶液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三种吸附剂吸附铜离子的平衡数据均符合Langmuir及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但Langmuir模型的拟合程度更高,说明吸附过程中单层吸附及多层吸附同时存在,其中以单层吸附为主。三种吸附剂对铜离子的吸附量随接触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当吸附时间约为120min时,吸附基本达到平衡,OPSCA、OPCA及SCA对铜离子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12.309,7.733及7.103mg/g。吸附动力学数据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但不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说明吸附过程的限速步骤为化学吸附而非物理吸附。内、外扩散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由内扩散及外扩散共同控制。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OH、–NH、–CH、C=O、–CN等基团均有可能涉及到OPSCA、OPCA及SCA对铜离子的吸附。吸附-解吸试验结果表明,铜离子可用0.1mol/L盐酸溶液从附着有铜离子的的OPSCA、OPCA及SCA中解吸出来,三种吸附剂均能再生并重复使用至少三次而不造成吸附量及解吸率的较大损失。
二、不同pH值对啤酒酵母菌生长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pH值对啤酒酵母菌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红树莓花色苷的纯化及抑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溶液配制 |
1.3 培养基的配制 |
1.3.1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
1.3.2 LB液体培养基 |
1.3.3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
1.4 试验方法 |
1.4.1 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红树莓花色苷单因素试验 |
1.4.2 正交试验设计 |
1.4.3 p H示差法测定花色苷提取率 |
1.4.4 红树莓花色苷纯化工艺研究 |
1.4.4. 1 花色苷粗提物的制备 |
1.4.4. 2 树脂预处理 |
1.4.4. 3 花色苷纯化工艺研究 |
1.4.5 抑菌活性研究 |
1.4.5. 1 敏感性试验 |
1.4.5. 2 最小抑菌浓度的确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2.2 正交试验结果 |
2.3 红树莓花色苷纯化工艺研究 |
2.3.1 静态吸附和解吸曲线的绘制 |
2.3.2 上样液和洗脱剂对解吸的影响 |
2.4 色价测定 |
2.5 花色苷抑菌活性研究 |
3 讨论与结论 |
(2)常温偏酸条件下耐铜酵母的筛选及驯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1.1 菌种 |
1.1.2 培养基 |
1.1.3 试剂 |
1.1.4 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2.1 酵母菌种的筛选 |
1.2.2 酵母菌种的驯化 |
1.2.3 耐铜酵母菌最适铜浓度的筛选 |
1.2.4 富铜酵母制备 |
2 结果与分析 |
2.1 3种酵母菌种对起始铜适应能力的比较 |
2.2 耐铜酵母菌的耐铜特性 |
2.3 耐铜酵母的最适生长铜浓度 |
2.4 富铜酵母产品的铜含量 |
3 讨论 |
3.1 酵母菌对铜耐受性驯化机制 |
3.2 酵母菌对铜吸附能力的机制 |
3.3 酵母菌对铜吸附条件的影响 |
3.4 耐铜酵母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效益 |
(3)菌体-生物C-磁性C复合材料吸附Cu2+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实验设计 |
1.2.1 磁化生物炭的制备 |
1.2.2 菌体-磁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 |
1.2.3 等温吸附实验 |
1.2.4 环境因素对Cu2+的影响 |
1.3 实验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1.4.1 平衡吸附量的计算 |
1.4.2 吸附等温线的拟合 |
1.4.3 热力学参数的计算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不同复合材料对Cu2+的吸附特性 |
2.2 温度对Cu2+吸附的影响 |
2.3 p H值对Cu2+吸附的影响 |
2.4 离子强度对Cu2+吸附的影响 |
2.5 复合材料对Cu2+的吸附机理 |
3 结论 |
(4)高吸附Pb2+酵母菌的益生特性、吸附特性及吸附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重金属Pb的概述 |
1.1.1 重金属Pb的来源及现状 |
1.1.2 重金属Pb对人体的危害 |
1.1.3 清除重金属Pb的方法 |
1.2 酵母菌 |
1.2.1 酵母菌的益生特性 |
1.2.2 酵母菌抗逆特性 |
1.3 酵母菌吸附重金属的研究进展 |
1.3.1 酵母菌吸附重金属的影响因素 |
1.3.2 酵母菌吸附重金属机理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试验菌株 |
2.1.2 培养基配制 |
2.1.3 主要试剂配制 |
2.1.4 主要试剂 |
2.1.5 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菌株活化及保存 |
2.2.2 酵母菌潜在益生特性的测定 |
2.2.3 酵母菌对Pb~(2+)吸附特性的研究 |
2.2.4 酵母菌吸附Pb~(2+)的吸附机理初探 |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酵母菌抗逆性试验结果 |
3.1.1 初始pH值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 |
3.1.2 不同胆盐浓度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 |
3.2 酵母菌潜在益生特性试验结果 |
3.2.1 模拟人工胃肠液的耐受性试验结果 |
3.2.2 酵母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
3.2.3 酵母菌清除HO·自由基能力 |
3.2.4 酵母菌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 |
3.2.5 酵母菌抑制脂质抗氧化能力 |
3.3 不同因素对酵母菌Pb~(2+)附能力的影响 |
3.3.1 初始pH值对酵母菌吸附能力的影响 |
3.3.2 不同菌体浓度对酵母菌吸附能力的影响 |
3.3.3 不同Pb浓度对酵母菌吸附能力的影响 |
3.3.4 不同吸附时间对酵母菌吸附能力的影响 |
3.3.5 不同吸附温度对酵母菌吸附能力的影响 |
3.4 响应面法优化酵母菌吸附Pb~(2+)的结果分析 |
3.4.1 回归分析的建立 |
3.4.2 方差分析 |
3.4.3 响应面结果分析与优化 |
3.5 酵母菌吸附Pb的吸附机理研究 |
3.5.1 吸附稳定性研究 |
3.5.2 化学试剂处理试验结果 |
3.5.3 基团掩蔽试验结果分析 |
3.5.4 扫描电镜分析 |
3.5.5 吸附等温线分析 |
3.5.6 吸附动力学分析 |
4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白刺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spinus)CT205次生代谢活性物质的结构鉴定及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C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放线菌及其应用 |
2 放线菌的液体发酵 |
3 活性物质结构的检测方法 |
3.1 紫外扫描(UV) |
3.2 超高液相色谱检测(UPLC) |
3.3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HPLC-TOF-HR-MS) |
3.4 红外光谱检测(FTIR) |
3.5 核磁共振检测(~1HNMR ~(13)CNMR) |
4 环境因素对放线菌发酵产生活性物质的影响 |
5 黄瓜土传枯萎病的危害及生物防治 |
6 研究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Streptonyces albospinus CT205液体发酵及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供试菌株 |
1.1.2 培养基 |
1.1.3 实验试剂 |
1.1.4 实验材料 |
1.2 方法 |
1.2.1 S.albospinus CT205液体发酵 |
1.2.2 S.albospinus CT205代谢产生活性物质的提取及纯化 |
1.2.3 活性物质的紫外(UV)扫描检测 |
1.2.4 活性物质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检测 |
1.2.5 活性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HPLC-TOF-HR-MS)检测 |
1.2.6 活性物质的红外光谱(FTIR)检测 |
1.2.7 活性物质的核磁共振波谱(NMR)检测 |
1.2.8 S.albospinus CT205发酵液中活性物质含量的测定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albospinus CT205液体发酵 |
2.1.1 发酵过程中菌丝形态变化 |
2.1.2 发酵过程中pH、菌丝体浓度及活性物质的相对含量的变化 |
2.1.3 发酵液中活性成分薄板层析检测 |
2.2 活性物质的紫外(UV)吸收光谱 |
2.3 活性物质的UPLC检测结果 |
2.4 活性物质的HPLC-TOF-HR-MS检测 |
2.5 活性物质的FTIR分析 |
2.6 活性物质的核磁共振波谱 |
2.7 S.albospinus CT205发酵液中放线酮含量的测定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环境因素对S.albospinus CT205发酵产生放线酮含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供试菌株 |
1.1.2 培养基 |
1.2 方法 |
1.2.1 环境因素对S.albospinus CT205液体发酵产生放线酮含量的影响 |
1.2.2 黄瓜根系分泌物主要组分对S.albospinus CT205液体发酵产生放线酮含量的影响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环境因素对S.albospinus CT205液体发酵产生放线酮含量的影响 |
2.1.1 不同初始pH对S.albospinus CT205发酵产生放线酮含量的影响 |
2.1.2 不同温度对S.albospinus CT205发酵产生放线酮含量的影响 |
2.1.3 不同发酵周期对S.albospinus CT205发酵产生放线酮含量的影响 |
2.2 根系分泌物主要组分对S.albospinus CT205液体发酵产生放线酮含量的影响 |
2.2.1 葡萄糖(glucose)对S.albospinus CT205发酵产生放线酮含量的影响 |
2.2.2 草酸(OxalicAcid)对S.albospinus CT205发酵产生放线酮含量的影响 |
2.2.3 谷氨酸(glutamate)对S.albospinus CT205发酵产生放线酮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放线酮及2-苯乙醇协同抑制尖孢镰刀菌的效果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供试菌株 |
1.1.2 培养基 |
1.1.3 实验样品 |
1.2 方法 |
1.2.1 放线酮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 |
1.2.2 2-苯乙醇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 |
1.2.3 放线酮与2-苯乙醇协同抑制尖孢镰刀菌的作用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放线酮对尖孢镰刀菌生长的影响 |
2.1.1 放线酮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2.1.2 放线酮对尖孢镰刀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2.2. 2-苯乙醇对尖孢镰刀菌生长的影响 |
2.2.1 2-苯乙醇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2.2.2 2-苯乙醇对尖孢镰刀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2.3 放线酮与2-苯乙醇协同抑制尖孢镰刀菌的效果 |
2.3.1 放线酮与2-苯乙醇协同作用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2.3.2 放线酮与2-苯乙醇协同作用对尖孢镰刀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表 |
(6)壳聚糖改性材料制备及其对水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重金属废水污染现状 |
1.1.1 水体重金属污染概况 |
1.1.2 重金属废水污染来源 |
1.1.3 重金属废水污染特点 |
1.1.4 含铜、含铬、含铅重金属废水污染危害 |
1.2 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 |
1.2.1 离子交换法 |
1.2.2 膜分离法 |
1.2.3 沉淀法 |
1.2.4 电解法 |
1.3 吸附法及吸附剂 |
1.3.1 生物炭吸附 |
1.3.2 植物修复法 |
1.3.3 微生物修复法 |
1.3.4 高分子吸附剂 |
1.4 壳聚糖(Chitosan) |
1.4.1 壳聚糖的结构和性质 |
1.4.2 壳聚糖的制备方法 |
1.4.3 壳聚糖及其改性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5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磁性啤酒酵母菌/壳聚糖纳米颗粒对废水中Cu(Ⅱ)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2 啤酒酵母菌的培养与收集 |
2.2.3 磁性啤酒酵母菌/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 |
2.2.4 磁性啤酒酵母菌/壳聚糖纳米颗粒的表征方法 |
2.3 不同条件下的吸附试验 |
2.3.1 初始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 |
2.3.2 Cu(Ⅱ)溶液初始浓度溶液对吸附效果影响的实验 |
2.3.3 反应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及动力学研究实验 |
2.3.4 吸附等温线和热力学研究实验 |
2.4 Cu(Ⅱ)的测定方法 |
2.5 吸附剂的表征分析 |
2.5.1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 |
2.5.2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5.3 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XRD) |
2.6 结果与讨论 |
2.6.1 初始pH对Cu(Ⅱ)吸附效果的影响分析 |
2.6.2 不同Cu(Ⅱ)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分析 |
2.6.3 吸附动力学分析 |
2.6.4 吸附等温线分析 |
2.6.5 吸附热力学分析 |
2.6.6 其他吸附剂与磁性啤酒酵母菌/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吸附效果对比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改性壳聚糖/磁性水葫芦生物炭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2 改性壳聚糖/磁性水葫芦生物炭的制备 |
3.2.3 改性壳聚糖/磁性水葫芦生物炭的表征方法 |
3.3 不同条件下的吸附试验 |
3.3.1 初始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 |
3.3.2 反应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及动力学研究实验 |
3.3.3 不同Cr(Ⅵ)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及等温线研究实验 |
3.3.4 反应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及热力学研究实验 |
3.4 Cr(Ⅵ)的测定方法 |
3.5 改性壳聚糖/磁性水葫芦生物炭的表征分析 |
3.5.1 扫描电镜分析(SEM) |
3.5.2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3.5.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3.5.4 磁性能分析 |
3.5.5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 |
3.5.6 Zeta电位分析 |
3.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6.1 初始pH值对Cr(Ⅵ)吸附效果的影响分析 |
3.6.2 溶液背景电解质对Cr(Ⅵ)吸附效果的影响分析 |
3.6.3 吸附动力学分析 |
3.6.4 吸附等温线分析 |
3.6.5 吸附热力学分析 |
3.6.6 其他吸附剂与改性壳聚糖/磁性水葫芦生物炭吸附Cr(Ⅵ)效果对比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改性壳聚糖/平菇凝胶微球对Cr(Ⅵ)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2 改性壳聚糖/平菇凝胶微球的制备 |
4.2.3 改性壳聚糖/平菇凝胶微球的表征方法 |
4.3 不同条件下吸附实验及结果讨论 |
4.3.1 初始pH对Cr(Ⅵ)吸附效果影响的实验 |
4.3.2 反应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及动力学研究实验 |
4.3.3 Cr(Ⅵ)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 |
4.3.4 吸附等温线实验 |
4.4 Cr(Ⅵ)的测定方法 |
4.5 改性壳聚糖/平菇凝胶微球复合材料的表征分析 |
4.5.1 扫描电镜分析(SEM) |
4.5.2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4.5.3 Zeta电位分析 |
4.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6.1 初始pH值对Cr(Ⅵ)吸附效果的影响分析 |
4.6.2 Cr(Ⅵ)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分析 |
4.6.3 反应时间对POP和CPHB吸附Cr(Ⅵ)的影响分析 |
4.6.4 吸附动力学影响对比分析 |
4.6.5 吸附等温线分析 |
4.6.6 吸附热力学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氨基改性壳聚糖多孔凝胶微球对Pb(Ⅱ)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5.2.2 氨基改性壳聚糖多孔凝胶微球的制备 |
5.2.3 氨基改性壳聚糖多孔凝胶微球的表征方法 |
5.3 静态吸附实验方法 |
5.4 Pb(Ⅱ)的测定方法 |
5.5 氨基改性壳聚糖多孔凝胶微球的表征分析 |
5.5.1 扫描电镜分析(SEM) |
5.5.2 能谱分析(EDX) |
5.5.3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5.5.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5.5.5 Zeta电位分析 |
5.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6.1 溶液pH对吸附的影响 |
5.6.2 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 |
5.6.3 吸附动力学研究 |
5.6.4 吸附等温线和热力学研究 |
5.6.5 与其他吸附剂吸附Pb(Ⅱ)效果对比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奖励及专利情况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所主持或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7)细胞膜色谱法制备酪蛋白源抗菌肽及其抗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抗菌肽的概述 |
1.1.1 抗菌肽的分类 |
1.1.2 抗菌肽的生物活性 |
1.1.3 抗菌肽的制备 |
1.1.4 抗菌肽的抗菌机制 |
1.2 酪蛋白源抗菌肽 |
1.2.1 酪蛋白源抗菌肽的研究现状 |
1.2.2 酪蛋白源抗菌肽的分离纯化 |
1.2.3 酪蛋白源抗菌肽的应用 |
1.3 细胞膜色谱法研究概况 |
1.4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5 本实验主要内容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主要实验材料 |
2.1.2 主要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不同时间酪蛋白酶解液水解度的测定 |
2.2.2 酪蛋白源抗菌肽制备条件的确立 |
2.2.3 酪蛋白酶解产物的制备 |
2.2.4 酵母菌细胞膜(SCM)的制备 |
2.2.5 酵母菌细胞膜固定相(SCMSP)的制备 |
2.2.6 SCMSP 性质分析 |
2.2.7 SCM 亲和萃取联合 HPLC 指纹图谱分离抗菌肽 |
2.2.8 酪蛋白源抗菌肽氨基酸序列测定 |
2.2.9 酪蛋白源抗菌肽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
2.2.10 酪蛋白源抗菌肽的稳定性 |
2.2.11 酪蛋白源抗菌肽对菌体生长曲线的影响 |
2.2.12 pH 值对酪蛋白源抗菌肽表面疏水性影响 |
2.2.13 抗菌肽对菌体内膜的影响 |
2.2.14 抗菌肽对菌体壁膜组分的影响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酪蛋白总氮含量的测定 |
3.2 不同时间酶解液 pH 值的变化 |
3.3 酪蛋白源酶解肽制备条件的确立 |
3.4 不同蛋白酶对酪蛋白的酶解能力 |
3.5 酶的种类对制备酪蛋白源抗菌肽的影响 |
3.6 水解酶的筛选 |
3.7 水解条件的确定 |
3.7.1 不同 pH 值酶解产物的抑菌活性 |
3.7.2 不同底物浓度酶解产物的抑菌活性 |
3.7.3 不同加酶量酶解产物的抑菌活性 |
3.7.4 不同酶解时间酶解产物的抑菌活性 |
3.7.5 正交实验结果 |
3.8 反复冻融法对酵母细胞破壁率的影响 |
3.8.1 加水量的影响 |
3.8.2 冻融次数的影响 |
3.9 超声场对酵母细胞破壁率的影响 |
3.9.1 超声功率的影响 |
3.9.2 超声总时间的影响 |
3.9.3 每次超声时间的影响 |
3.9.4 酵母菌体浓度的影响 |
3.10 反复冻融及超声波协同作用对酵母细胞破壁率的影响 |
3.11 酵母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 |
3.12 酵母细胞粒度分布 |
3.13 SCM 吸附等温线 |
3.14 SCMSP 的表面特征 |
3.15 SCM 亲和萃取联合 HPLC 指纹图谱分离酪蛋白源抗菌肽 |
3.16 活性峰 1 结构鉴定 |
3.17 Cpep11 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
3.18 Cpep11 稳定性 |
3.18.1 热稳定性 |
3.18.2 离子强度稳定性 |
3.18.3 储藏稳定性 |
3.19 Cpep11 对菌体生长曲线的影响 |
3.20 pH 值对 Cpep11 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
3.21 Cpep11 对菌体内膜的影响 |
3.22 Cpep11 对菌体壁膜组分的影响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新型功能化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铀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核能开发与利用选择的必然性 |
1.1.2 燃料需求量和铀矿开采量持续上升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铀矿冶含铀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 |
1.3.1 铀矿冶含铀废水的传统处理方法 |
1.3.2 铀矿冶含铀废水的新兴处理方法 |
1.3.3 铀矿冶含铀废水的生物吸附处理方法 |
1.3.4 铀矿冶含铀废水的纳米材料吸附处理方法 |
1.3.5 功能化磁性生物吸附剂及其应用研究现状 |
1.3.6 新型功能化介孔氧化硅吸附剂及其应用研究现状 |
1.4 研究现状的科学评价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
1.5.1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5.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6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实验概述 |
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主要实验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主要实验仪器 |
2.2 啤酒酵母菌废弃丝体的采集、预处理与表面化学修饰及其固定化 |
2.3 磁性纳米Fe_3O_4粒子的合成与功能化改性 |
2.4 磁性纳米Fe_3O_4粒子与啤酒酵母菌的接枝负载 |
2.5 新型功能化磁性介孔氧化硅材料G-PA-SBA-15的制备 |
2.5.1 介孔氧化硅SBA-15的合成 |
2.5.2 新型功能化磁性介孔氧化硅G-PA-SBA-15的制备 |
2.6 吸附剂的结构表征方法 |
2.6.1 红外光谱分析 |
2.6.2 扫描电镜分析 |
2.6.3 X射线衍射分析 |
2.6.4 N_2吸附-脱附实验分析 |
2.7 吸附实验方法 |
2.7.1 铀标准溶液的配制 |
2.7.2 铀标准溶液的标定 |
2.7.3 铀的吸附实验 |
2.7.4 铀的解吸实验 |
2.8 实验数据处理 |
2.8.1 吸附动力学分析 |
2.8.2 吸附热力学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3 化学修饰啤酒酵母菌及其吸附铀的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啤酒酵母的交联和预处理 |
3.2.2 胱氨酸修饰啤酒酵母菌及其固定化 |
3.2.3 吸附实验 |
3.2.4 解吸附实验 |
3.3 胱氨酸修饰啤酒酵母菌的结构表征 |
3.3.1 外光谱分析 |
3.3.2 扫描电镜分析 |
3.4 胱氨酸修饰啤酒酵母菌吸附铀的特性 |
3.4.1 溶液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3.4.2 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3.4.3 吸附动力学模型 |
3.4.4 吸附等温线模型 |
3.5 解吸附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氨基功能化改性磁性纳米Fe_3O_4及其吸附铀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磁性纳米Fe_3O_4粒子的制备 |
4.2.2 表面氨基功能化的磁性纳米Fe_3O_4粒子的制备 |
4.2.3 样品测试与表征 |
4.2.4 吸附实验 |
4.2.5 解吸附实验 |
4.3 纳米Fe_3O_4粒子和Fe_3O_4-NH_2纳米颗粒的结构表征 |
4.3.1 红外光谱分析 |
4.3.2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4.4 纳米Fe_3O_4粒子和Fe_3O_4-NH_2纳米颗粒吸附铀的性能 |
4.4.1 溶液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4.2 铀的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4.4.3 吸附剂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4.4 吸附时间对铀吸附效果的影响及其吸附动力学 |
4.4.5 温度对吸附的影响及其吸附热力学 |
4.5 吸附剂的循环再生能力 |
4.6 本章小结 |
5 纳米Fe_3O_4负载啤酒酵母菌及其吸附铀的性能与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2.1 氯乙酰修饰啤酒酵母菌 |
5.2.2 纳米Fe_3O_4粒子羧基化 |
5.2.3 磁性纳米Fe_3O_4接枝负载啤酒酵母菌 |
5.2.4 吸附实验 |
5.2.5 解吸附实验 |
5.2.6 吸附机理分析实验 |
5.3 纳米Fe_3O_4负载啤酒酵母菌吸附铀的性能 |
5.3.1 溶液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5.3.2 铀的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5.3.3 吸附剂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5.3.4 吸附剂粒径大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5.3.5 吸附剂NFSC对铀的吸附动力学 |
5.3.6 吸附剂NFSC对铀的吸附等温线 |
5.4 吸附剂的再生性能 |
5.5 吸附剂NFSC的结构表征 |
5.5.1 扫描电镜分析 |
5.5.2 能谱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新型功能化磁性介孔氧化硅材料G-PA-SBA-15的制备及其吸附铀的实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方法 |
6.2.1 介孔氧化硅SBA-15的合成 |
6.2.2 新型功能化磁性介孔氧化硅G-PA-SBA-15的制备 |
6.2.3 样品测试与表征实验 |
6.2.4 吸附实验 |
6.2.5 解吸附实验 |
6.3 新型功能化磁性介孔氧化硅G-PA-SBA-15的结构表征 |
6.3.1 扫描电镜分析 |
6.3.2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6.3.3 N_2吸附-脱附等温线及孔径分布曲线分析 |
6.4 新型功能化磁性介孔氧化硅G-PA-SBA-15吸附铀的特性 |
6.4.1 溶液pH值对铀的吸附效果的影响 |
6.4.2 吸附时间对铀的吸附效果的影响 |
6.4.3 铀的初始浓度对铀的吸附的影响 |
6.4.4 温度对铀的吸附的影响 |
6.4.5 G-PA-SBA-15对铀的吸附动力学 |
6.4.6 G-PA-SBA-15对铀的吸附等温线 |
6.4.7 G-PA-SBA-15对铀的吸附热力学 |
6.5 解吸附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7.2 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生防酵母菌培养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材料 |
1.1.1菌种 |
1.1.2 YPD培养基 |
1.1.3 主要仪器 |
1.1.4 主要药品 |
1.2 方法 |
1.2.1 生长曲线测定[8] |
1.2.2 装液量对美极梅奇酵母菌的影响[9] |
1.2.3 p H值对美极梅奇酵母菌的影响 |
1.2.4 美极梅奇酵母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生长 |
1.2.5 接种量对美极梅奇酵母菌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美极梅奇酵母菌的生长曲线测定 |
2.2 装液量对美极梅奇酵母菌的影响 |
2.3 p H值对美极梅奇酵母菌的影响 |
2.4 美极梅奇酵母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生长 |
2.5 接种量对美极梅奇酵母菌的影响 |
2.6 碳源对美极梅奇酵母菌生长的影响 |
2.7 氮源对美极梅奇酵母菌生长的影响 |
3 结论 |
(10)固定化生物吸附剂对重金属铜的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铜污染的来源及其危害 |
1.2 重金属污染废水的处理方法 |
1.2.1 化学沉淀法 |
1.2.2 膜分离法 |
1.2.3 电解法 |
1.2.4 离子交换法 |
1.2.5 气浮法 |
1.2.6 吸附法 |
1.3 生物吸附研究进展 |
1.3.1 生物吸附剂的种类 |
1.3.2 生物吸附的作用机理 |
1.3.3 生物吸附剂的预处理及固定化 |
1.3.4 生物吸附的影响因素 |
1.3.5 生物吸附剂的解吸 |
1.4 本课题采用原料、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采用原料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仪器 |
2.1.2 试验原料 |
2.1.3 试验药品 |
2.2 试验方法 |
2.2.1 原材料的预处理 |
2.2.2 固定化生物吸附剂的制备 |
2.2.3 分批吸附试验 |
2.2.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2.2.5 吸附-解吸试验 |
第3章 吸附的影响因素及吸附机理 |
3.1 pH 值对吸附的影响及影响机理 |
3.1.1 pH 值对吸附的影响 |
3.1.2 pH 对吸附的影响机理 |
3.1.3 各吸附剂对铜的吸附量对比 |
3.2 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及吸附等温线研究 |
3.2.1 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3.2.2 吸附等温线研究 |
3.3 吸附时间对吸附的影响及动力学研究 |
3.3.1 吸附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
3.3.2 吸附动力学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吸附剂红外光谱分析及解析性能研究 |
4.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4.1.1 固定化啤酒酵母菌红外光谱分析 |
4.1.2 固定化柑橘皮红外光谱分析 |
4.1.3 固定化啤酒酵母及柑橘皮红外光谱分析 |
4.2 吸附剂解吸再生性能研究 |
4.2.1 酸解吸的基本原理 |
4.2.2 吸附剂的吸附-解吸循环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B 英文论文投稿证明 |
附录 C 硕士期间完成的与本研究相关的英文论文 |
四、不同pH值对啤酒酵母菌生长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红树莓花色苷的纯化及抑菌活性研究[J]. 李西波,李泽瑞,米全凤,沈悦萌,刘颖,张晋平,张继.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1(21)
- [2]常温偏酸条件下耐铜酵母的筛选及驯化[J]. 张杏艳,杨楷,黄明光,吴柱月,卢文学,何仁春,蓝海恩,陈中华. 天津农业科学, 2019(11)
- [3]菌体-生物C-磁性C复合材料吸附Cu2+的特性研究[J]. 邓红艳,蒋佳成,李文斌,陈芯怡,曾榆植,李婷.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9(10)
- [4]高吸附Pb2+酵母菌的益生特性、吸附特性及吸附机理的研究[D]. 孙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5]白刺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spinus)CT205次生代谢活性物质的结构鉴定及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D]. 孙敏.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壳聚糖改性材料制备及其对水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D]. 彭庆庆. 湖南大学, 2017(06)
- [7]细胞膜色谱法制备酪蛋白源抗菌肽及其抗菌性研究[D]. 苑华宁. 江南大学, 2014(02)
- [8]新型功能化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铀的试验研究[D]. 彭国文. 中南大学, 2014(12)
- [9]生防酵母菌培养条件研究[J]. 郭东起,康婕.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4(02)
- [10]固定化生物吸附剂对重金属铜的吸附性能研究[D]. 马迎春. 湖南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