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树立民办高校科学发展观

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树立民办高校科学发展观

一、顺应世界发展趋势确立民办高校的科学发展观(论文文献综述)

李辰洋[1](2021)在《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二字一直是贯穿习近平系列讲话的关键词。从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强调党员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再到要求全党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等等,习近平的这些论述都始终围绕“人民”展开,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本文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梳理、概括、归纳、总结,并对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和重大意义进行剖析阐释。论文共分为九个章节。第一章,导论。本章分为五节,主要论述了研究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缘由和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根据对已有研究的分析和研判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同时介绍了文章预期的创新点并对研究的基础概念进行了概括界定,从整体上奠定了文章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二章,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相关阐释。本章分为四节,主要论析了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即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社会条件。同时,从思想渊源和思想直接来源两方面论述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思想两方面论述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文化根基和理论借鉴。第三章至第七章,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人民立场、人民利益、人民共享、人民幸福的论述。这是本文研究的主体部分,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纵向展开,首先梳理了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人民主体、人民立场、人民利益、人民共享、人民幸福论述的历史发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重点归纳总结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在上述几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从而深刻剖析其中展现的重要价值和时代内涵,最后根据习近平相关论述总结提出坚持人民主体、站稳人民立场、保障人民利益、推进人民共享、实现人民幸福的路径措施。第八章,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和重要意义。以前述章节的分析和论述为基础,深刻总结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展现出的理论特质和重大意义。第九章,结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主线,对这一重要论述的系统性研究进一步实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群众性转化和现实性内需的紧密结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必然需要。

贾佳[2](2021)在《未竟的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次转型》文中认为

王秀芳[3](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张珍[4](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发展,先后出台各项政策战略来推动农村的发展,如以农促工、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四化同步”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等战略。这些农村发展战略的提出,不仅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政策依据,还为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创造机遇。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专门服务于乡村发展的特色教育类型,有责任和义务为当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撑与技术保障,从而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该研究以人力资本理论、教育内外部规律与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运用历史文献法和比较法,依据时间顺序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即以农业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49—1977年)、以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78—2002年)、以培育新型农民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03—2012年)与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13—)。在全面梳理和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后,我们更加明确了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正确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笔者以开阳县和睢宁县为个案分析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反思,发现农村职业教育需求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外部之限与内部之困,外部之限主要包括:经费投入不足、多头管理的纷争与师资力量薄弱;内部之困主要包括:教育形态的模式单一、涉农专业的“缺位”与培训方式的单一。究其原因,主要归咎于农村职业教育思维理念的滞后、办学主体的单一化与法律供给不足。基于以上问题,农村职业教育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来进行改革,以期探索出一条服务乡村振兴的最佳路径。首先,要加强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创新省级政府统筹的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完善终身化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投资回报机制。其次,农村职业教育要建设涉农专业群,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吻合度”;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与职业衔接的“精准度”;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后农村职业教育要创新培训方式。

教育部[5](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杜珉璐[6](2020)在《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问题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以及当代我国的民生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固本开新。从理论渊源来看,马克思恩格斯不仅继承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精神、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思想,而且直接吸收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需要理论、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的福利观念,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具体的关于民生的思想。就理论内容来说,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等着作中呈现出为劳动人民追求基本权利、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寻求人类解放之路等理论探索和价值追求。从理论意义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民的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因而和西方历史上出现过的福利思想相比,马克思主义理论更为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需求,不仅仅是为了某个阶层的现实需求,同时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关注的是一切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不是拘泥于个体的片面发展。从理论发展来看,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在世界各地扎下深根花繁果硕,俄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共产党人等马克思主义者们继承并丰富发展了他们的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把人民群众视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和根本动力,将解决民生问题、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历了从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追求“发展才是硬道理”、到江泽民的“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再到胡锦涛“以人为本”追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带领中国人民经历了民生不断改善与发展的递进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改善人民民生不断奋斗并日趋完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民生发展新理念、新战略、新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当代发展与价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地位,通过实现经济发展、抓利益问题、实施精准扶贫、建构全民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等路径来改善民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保障,从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生态等方面推进民生建设,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而奋斗。当代民生理论与实践不仅突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对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主体地位,而且也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价值诉求。

樊桓伯[7](2020)在《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与中国体育》文中研究说明《体育之研究》是中国体育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论述体育运动的着作,也是中国完整讨论体育的性质、作用、意义的一部着作,是由青年时期的毛泽东主席撰写,得到杨昌济先生赞赏并认可,于1917年4月发表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体育之研究》为中华民族体育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标准,文章的中心内容在于如何进行体育运动,如何开展体育运动,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哪几个方面开展等。同时《体育之研究》作为中国历史上一部关于体育的着作,文中也对近代中国人民的体质为什么衰弱,该如何改善进行了分析,毛泽东在借鉴曾国藩的体育观点、杨昌济的体育思想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华民族体育是世界体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为世界体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17年正值《体育之研究》发表一百周年,这一百年来中国体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国力羸弱到全民健身,从旧中国到新中国,从落后到强大,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直到成为体育大国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中国已经不再是“东亚病夫”,开始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在新时代的今天正向逐步实现体育强国梦而努力。本文基于《体育之研究》及相关文献,以《体育之研究》的历史背景、思想内涵、百年意义、一些重要人物对毛泽东早期和后期的影响以及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与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联系五大板块为中心,展开论文写作。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第二部分从第二章至第六章,即历史背景、思想内涵和百年意义部分,以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为中心进行讨论,主要探讨毛泽东《体育之研究》形成的过程及背景,以及撰写过程中用了哪些方法;第三部分从第七章开始至第十一章,将重心转移到中国体育上来,即中国体育部分,但仍以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为基础,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是如何做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新中国的历史发展,经历了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邓小平带领中国百姓富起来和习近平带领中华民族强起来三个阶段,通过这三个阶段将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体育的发展概况,做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最后结合前文将探讨《体育之研究》对新中国的影响和启示。以上作为本文的思想框架,在本文思想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内容,以中国体育在世界大赛上的成绩,以中国女排和中国男篮为例,从奥运会和世界杯两大世界性赛事出发,主要通过中国在奥运会和世界杯的表现,以及取得的成绩进行简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通过真实的例子,得到从事体育运动、中国人民应具备怎样的人格精神,通过对得到的观点和认识进行论述,完成论文的写作。

张裴[8](202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演变研究》文中提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党对教育事业领导的主要方式就是制定正确的教育政策。改革开放以来,党根据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教育需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不断制定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推动我国由教育大国逐渐走向教育强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并不断完善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其重要的“源与流”。“源”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教育思想和早期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它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理论基础,为其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前驱先路、创臻辟莽的作用;“流”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中的教育实际紧密相结合,在各革命根据地范围和全国范围内,初步开展了内容丰富、富于特色的新民主主义办学实践及社会主义性质的办学实践,这些初步的、具有实践特色的探索,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形成的重要实践根基。在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40余年的发展历程可知。实质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构建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的提出而开始的,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这一教育政策的核心内容,由邓小平开其端,经江泽民、胡锦涛等党的领导人继续发展并基本成熟。包括邓小平时期的初步形成(1978—1992年)、江泽民时期的基本形成(1993—2001年)、胡锦涛时期的趋向成熟(2002—2011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演进的此三个阶段中,各个时期领导人的教育思想、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形成与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其中在各个时期列举的微观层面的重大教育政策、教育文件、教育法律法规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发展演进的实践依据,同时,根据每个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发展状况简要分析了其演进特点、成效。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续发展,增添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集中代表的新内容,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领导和推动下,中国教育事业和各项教育工作有条不紊地继续推进,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形成与实践时期,此一阶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大论述、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形成的社会背景,以“教育扶贫”、“新高考”政策、“双一流”学科建设、不断加大教育领域对外开放、中小学德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以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具体实践过程,并根据此一时期教育政策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其演变的特点。实践永远不会停止脚步,时代仍在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虽已届“不惑”,今后仍需跟上时代的潮流,从理论与实践等发面继续完善补充。如增强教育自信,从传统文化教育中汲取制定教育政策的营养,继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哲学话语体系、从国情出发不断完善教育政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等。

孙树彪[9](2019)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事关当代教育发展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述,深刻诠释了内涵式教育的本质使命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所以在新形式下如何发挥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已成为当前高校发展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要求,它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意义。立德树人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精神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的变革,先进的生产力必然产生先进的社会思想和文化,开辟了人的发展新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人”和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被提上了日程。具备社会主义觉悟,德才兼备的劳动者是民族振兴的重要资源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内涵式发展中立德树人工作显得非常重要。立德树人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念的继承和发展,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会更好地弘扬中国精神,反对西方和平演变和改革开放中产生的功利主义等腐朽思想,能有效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发展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力提供智力支持。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形态,而人的发展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内容,贯穿社会历史发展的始终,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最终目的。内涵式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是教育最本质的精神力量和构建社会主义新文明的关键,显示了大学生命力的根本所在,贯彻了党的群众路线,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会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新时期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对新时期高校及相关社会领域的发展起到了价值导向功能。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和方法,创新点与难点。第二部分是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之路。主要阐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说明了内涵式发展是在马克思主义和科教兴国战略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履行教育本身立德树人使命的需要,对突破传统外延式教育发展模式局限有着积极作用。第三部分则为“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基本内涵。科学地分析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内涵,阐释了“立德树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和立德树人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第四部分是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承担的重大使命。结合现实需要论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和人才的重要性。明确了高等教育中人是目的,人的价值导向等问题,并进一步阐明了人和人才二者的关系。第五部分论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要素。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新形势下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系统分析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和多学科综合研究法,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并结合现实需要,有针对性地探讨了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和优化途径,明确了新时期立德树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尝试从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角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程文[10](2020)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力量之一,技术进步水平决定着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国际竞争力。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来临,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技术进步体现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改进。技术进步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作为事实基础的存在,体现为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某一方面的效率和有效性的增强;二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价值选择,即技术进步的伦理取向,体现人类的一般价值维度。技术进步是技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技术进步体现的是劳动的主、客观因素之间物质结合关系的变革。技术进步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得到体现,技术进步也可以在技术产品中得到体现,从质的方面看,技术进步意味着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从量的方面看,技术进步意味着劳动主、客观因素的结合比例以及投入产出比例的变化,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已有的技术基础、技术教育、技术人才和技术管理是影响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因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技术进步的实践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进行中国技术进步的推动工作,并将在技术进步实践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用以进一步指导技术进步的相关思想。主要体现为包括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五位党的主要领导人在内的技术进步思想,是五位党的主要领导人关于技术进步的本质和规律以及技术进步与其它科学及社会现象的关系的观点、认知的总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其中有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关于技术进步的功能、技术进步的动力、技术进步过程中的异化及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等思想为之提供坚实的基础;有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发展历程中所显示的独创性、实用性、继承性和开放性的突出特点,以及鲜明的进步思想、创新意识和超越意识,为之提供重要启发;还有西方科技发展史中展现出的重视实验和发明创造,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和发展高科技,以及重视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发展的技术进步思想为之提供重要的借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技术进步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并深化的,在革命战争时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经验,完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奠基;在新中国头27年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逐渐形成;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步的发展和深化;十八大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表现为在新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发展。自延安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我国的技术进步事业,总结提炼出了丰富的关于技术进步的功能、技术进步的途径、技术进步的主体以及技术进步的保障条件等方面的理论和思想,构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在指导中国技术进步的事业中,各个方面的内容依据不同的时代特点和不同的具体国情而发展演进、逐步完善,体现出时代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现实性与人民性相一致、开放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技术进步事业的蓬勃发展,证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指引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各项工作的科学指南,是推动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前进、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思想力量。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为大力推进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实现新跨越、再造新辉煌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以及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我国技术进步事业从追赶向并跑、领跑转变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研究告诉我们,明确技术进步的方向并给予支持至关重要,在新时代我们要落实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技术进步命运共同体,以保证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和保障技术进步有利于增进全人类幸福的正确方向。

二、顺应世界发展趋势确立民办高校的科学发展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顺应世界发展趋势确立民办高校的科学发展观(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述评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的创新点
    1.5 研究的基本概念界定
        1.5.1 人
        1.5.2 人民
        1.5.3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
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概述
    2.1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
        2.1.1 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
        2.1.2 经济政治格局的大变化
        2.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1.4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
    2.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社会条件
        2.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现实基础
        2.2.2 改革开放的实践进入关键期
        2.2.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期
    2.3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
        2.3.1 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思想
        2.3.2 直接来源: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思想
    2.4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的文化根基与理论借鉴
        2.4.1 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2.4.2 理论借鉴:西方历史发展中的人本思想
3 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的论述
    3.1 人民主体论的历史发展
        3.1.1 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及其实践
        3.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的发展实践
    3.2 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主要内容的论述
        3.2.1 人民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受益主体
        3.2.2 人民是权力运行的监督主体
        3.2.3 人民是文艺事业的参与主体
        3.2.4 人民是新时代的“阅卷”评价主体
        3.2.5 人民是“四个伟大”新征程的推动主体
    3.3 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重要价值的论述
        3.3.1 人民主体地位是党政治灵魂的集中体现
        3.3.2 人民主体地位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根本着力点
        3.3.3 人民主体地位是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3.4 习近平关于实现人民主体地位路径的论述
        3.4.1 坚持人民至上理念
        3.4.2 激发人民的创造精神
        3.4.3 着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4 习近平关于人民立场的论述
    4.1 人民立场论的历史发展
        4.1.1 毛泽东人民立场论的历史发展
        4.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发展演变
    4.2 习近平关于人民立场基本内容的论述
        4.2.1 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稳固人民立场的物质基础
        4.2.2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指引党的人民立场的科学发展
        4.2.3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增强人民立场的思想底蕴
        4.2.4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构建党的人民立场的话语体系
        4.2.5 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中推动党的人民立场落地落实
    4.3 习近平关于人民立场价值意蕴的论述
        4.3.1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和本质体现
        4.3.2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尺度和标准
        4.3.3 人民立场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追求
        4.3.4 人民立场指明了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未来走向
    4.4 习近平关于巩固人民立场实践路径的论述
        4.4.1 加强和完善新时代党的领导各项体制机制
        4.4.2 履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4.4.3 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夯实人民立场主体责任
        4.4.4 用发展的观点创新人民立场的时代内涵
5 习近平关于人民利益的论述
    5.1 人民利益论的历史发展
        5.1.1 毛泽东人民利益思想的历史发展
        5.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思想的历史发展
    5.2 习近平关于人民利益基本内容的论述
        5.2.1 把握新时代经济发展大逻辑保障人民经济利益
        5.2.2 健全政治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利益
        5.2.3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保障人民文化利益
        5.2.4 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民生利益问题
        5.2.5 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保障人民生态利益
    5.3 习近平关于人民利益价值内涵的论述
        5.3.1 实现人民利益体现了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观
        5.3.2 实现人民利益凸显了人民群众获得感的美好体验
        5.3.3 实现人民利益促进了公民个体到社会整体的全面均衡
    5.4 习近平关于实现人民利益具体途径的论述
        5.4.1 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政治价值观
        5.4.2 推进从严治党压实为民服务责任制
        5.4.3 建立合理科学的人民利益评价体系
        5.4.4 营造有利于实现人民利益的政治生态
6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的论述
    6.1 人民共享论的历史发展
        6.1.1 毛泽东人民共享思想的初显与贡献
        6.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共享思想的历史发展
    6.2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主要内容的论述
        6.2.1 共享的主体是全体人民
        6.2.2 共享领域和内容要涉及人民发展的各方面
        6.2.3 共享是人民共同建设和享有
        6.2.4 共享要在人民健康和安全领域持续加码
        6.2.5 共享要坚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6.3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基本特征的论述
        6.3.1 人民共享权利的公平性
        6.3.2 人民共享过程的共建性
        6.3.3 人民共享自身的科学性
    6.4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重要价值的论述
        6.4.1 坚定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信心和决心
        6.4.2 传播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共享发展理念
        6.4.3 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理想追求和使命初心
7 习近平关于人民幸福的论述
    7.1 人民幸福论的历史发展
        7.1.1 毛泽东人民幸福思想的历史发展
        7.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幸福思想的历史发展
    7.2 习近平关于人民幸福基本内容的论述
        7.2.1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7.2.2 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7.2.3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7.2.4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7.3 习近平关于人民幸福论重要价值的论述
        7.3.1 为人民谋幸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7.3.2 为人民谋幸福是党的根本宗旨的最集中的体现
        7.3.3 为人民谋幸福是实现中国梦和解决新矛盾的需要
        7.3.4 为人民谋幸福是提升人民幸福生活质量的科学指导
    7.4 习近平关于实现人民幸福措施保障的论述
        7.4.1 坚持党的领导是重要前提
        7.4.2 明确人民的多样化需求是实践指向
        7.4.3 营造各方联动的社会环境是基本保障
        7.4.4 筑牢美好生活的坚实基础是根本遵循
8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及重大意义
    8.1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
        8.1.1 突出人民性,以清醒头脑保持对人民重要性的认识为前提
        8.1.2 注重根本性,以着力实现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为重点
        8.1.3 强调权益性,以坚决扞卫人民各项基本权利为保障
        8.1.4 着眼现实性,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为抓手
        8.1.5 指明方向性,以净化社会风气坚定人民理想信念为导向
        8.1.6 明确实践性,以创新社会治理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为根基
        8.1.7 凸显规范性,以强化纪律制度约束实现人民安定团结为目标
        8.1.8 秉承时代性,以不懈奋斗创造幸福为全体人民的最终归宿
    8.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8.2.1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
        8.2.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现实意义
9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三、推进医学改革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政策背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1.1.2 立足农村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皈依
    1.2 研究综述
        1.2.1 对国外研究的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制度分析法
        1.4.2 技术方法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农村职业教育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乡村振兴”战略
        2.1.2 职业教育
        2.1.3 农村职业教育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2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2.2.3 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理论)
第三章 新中国以来农村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
    3.1 以农业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49—1977年)
        3.1.1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农村职业育(1949—1956年)
        3.1.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57—1965年)
        3.1.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66—1977年)
    3.2 以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78—2002)
        3.2.1 “拨乱反正”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78—1984年)
        3.2.2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85-1992年)
        3.2.3 社会主义转型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93—2002年)
    3.3 以培育新型农民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03—2012年)
        3.3.1 实施“新型农民”培育计划
        3.3.2 启动农村职业教育内部改革
    3.4 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13—)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反思——以睢宁县、开阳县为个案
    4.1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需求与不足
        4.1.1 乡村振兴的目标
        4.1.2 乡村振兴的农村职业教育需求
        4.1.3 农村职业教育的不足
    4.2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反思
        4.2.1 价值取向之困:思维理念的滞后
        4.2.2 办学机制之困:办学主体的单一化
        4.2.3 政策环境之困:法律供给不足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5.1 宏观行动:加强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
        5.1.1 创新省级政府统筹的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5.1.2 完善终身化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5.1.3 建立多元化的投资回报机制
    5.2 中观行动: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
        5.2.1 建设涉农专业群,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吻合度”
        5.2.2 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与职业衔接的“精准度”
        5.2.3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3 微观行动:创新农村职业教育的培训方式
第六章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6)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二、概念阐释
        (一)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的民生概念
        (二)西方文化语境中的民生概念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语境中的民生概念
        (四)现代语境中的民生概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理论联系实际法
        (三)归纳演绎法
    五、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
        (一)主要内容
        (二)创新之处
    注释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西方民生思想的历史沿革
        (一)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民生思想
        (二)启蒙运动的民生思想
        (三)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民生思想
        (四)空想社会主义的民生思想
        (五)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民生思想
    二、中国传统的民生思想
        (一)中国古代民本思想
        (二)中国近代民生思想
    注释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历史演进及主要内容
    一、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加速发展
        (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的阶级变化
        (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带来的社会不平等
    二、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发展脉络
        (一)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萌发时期
        (二)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初步形成时期
        (三)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发展时期
        (四)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成熟时期
    三、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理论内核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需要理论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批判
        (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构想
    四、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实现的探析
        (一)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民生实践路径的先决条件
        (二)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的扬弃与民生的发展
        (三)共产主义制度的建立与民生的实现
    注释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历史发展
    一、列宁民生思想
        (一)关注民生:确立领导权的必要性
        (二)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实施社会主义制度
        (三)关注民生问题的路径:社会政策层面视角
    二、毛泽东民生思想
        (一)改善民生的基本前提:走社会主义道路
        (二)确立“为人民服务”的民生理念
        (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四)统筹与协调发展相结合的路径
        (五)文化发展的动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
        (一)邓小平民生思想
        (二)“三个代表”的民生理论
        (三)科学发展观中的民生思想
    注释
第五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导向
        (一)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石
        (二)人民在民生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解决民生领域共性问题
    二、以人民的需要推动解决民生问题
        (一)提高就业质量解决民生之本
        (二)提升国民教育福利水平固牢民生之根
        (三)完善医疗保障体系解决民生之急
        (四)坚持住房改革满足民生之需
        (五)实施精准扶贫夯实民生之基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健全民生发展的现实目标
        (一)提升制度自信发挥“中国之治”的优势
        (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三)中国梦是民族复兴梦、人民幸福梦、人民民生梦
    注释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为协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提供理论前提
        (二)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文关怀
    二、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实践价值
        (一)进一步强调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价值
        (二)有助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有效解决贫富差距
    三、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对当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价值
        (一)从逻辑层面阐明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
        (二)从实践层面强调民生改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与中国体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2 青年毛泽东与《体育之研究》简介
    2.1 青年毛泽东简介
    2.2 《体育之研究》介绍
3 国内外研究概况与趋势
    3.1 国内外对毛泽东的研究概况
    3.2 国内外对《毛泽东传》的研究概况
    3.3 中国对《体育之研究》的研究概况
        3.3.1 精神人物的影响
        3.3.2 目的、意义与原则
    3.4 外国对《体育之研究》的研究概况
4 《体育之研究》的历史背景
    4.1 《体育之研究》缘何产生
    4.2 从毛泽东读第一师范谈《体育之研究》的产生
        4.2.1 毛泽东的五年一师生活
        4.2.2 毛泽东的学习观
        4.2.3 毛泽东的体育观
    4.3 杨昌济对《体育之研究》的影响
        4.3.1 杨昌济的体育思想
        4.3.2 杨昌济体育思想对《体育之研究》的影响
    4.4 曾国藩对《体育之研究》的影响
        4.4.1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4.4.2 曾国藩的养生观点
        4.4.3 曾国藩的体育观点
    4.5 毛泽东的两位校长
        4.5.1 两位校长的性格特点
        4.5.2 毛泽东与孔昭绶的学术思想交流
        4.5.3 毛泽东与张干的学术思想交流
        4.5.4 两位校长的专业与研究
5 《体育之研究》的思想内涵
    5.1 《体育之研究》的中心思想
        5.1.1 释体育
        5.1.2 体育占吾人第一位置
        5.1.3 前此体育之弊及吾人自处之道
        5.1.4 体育之效
        5.1.5 不好运动之原因
        5.1.6 运动之方法贵少
        5.1.7 运动应注意之项
        5.1.8 运动一得之商榷
    5.2 毛泽东的体育爱好启示
        5.2.1 毛泽东登岳麓山
        5.2.2 毛泽东登井冈山
        5.2.3 毛泽东登北高峰五云山
        5.2.4 登山与身体健康
        5.2.5 毛泽东的游泳爱好
        5.2.6 游泳与身体健康
    5.3 《体育之研究》思想的多角度评价
        5.3.1 毛泽东自身的角度
        5.3.2 阅读者的角度
6 《体育之研究》发表的一百周年
    6.1 《体育之研究》一百周年的意义
        6.1.1 中华民族体育的精神文化
        6.1.2 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启蒙
        6.1.3 跨时代的价值取向
    6.2 《体育之研究》一百周年的价值
        6.2.1 理论实践相连于民族兴亡
        6.2.2 近代科学的观点
        6.2.3 以三育并重为学校教育之本
        6.2.4 《体育之研究》推动了中国体育的发展
        6.2.5 科学发展观的雏形
    6.3 《体育之研究》一百周年的内涵
        6.3.1 “磨励以待日本”是《体育之研究》的主题思想
        6.3.2 《体育之研究》是继前人拯救民族危机之后的心声
        6.3.3 《体育之研究》是毛泽东走向革命事业的敲门砖
        6.3.4 《体育之研究》是毛泽东体育实践的收获
    6.4 《体育之研究》一百周年的影响
        6.4.1 青年毛泽东对当代的影响
        6.4.2 《体育之研究》内容的影响
7 《体育之研究》与重要人物的影响
    7.1 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
        7.1.1 毛泽东与蔡和森
        7.1.2 毛泽东与萧子升
        7.1.3 毛泽东与易昌陶
        7.1.4 毛泽东与贺果
        7.1.5 毛泽东与萧三
        7.1.6 毛泽东与罗学瓒
        7.1.7 毛泽东与张昆弟
        7.1.8 毛泽东与张国基
        7.1.9 毛泽东与周世钊
    7.2 新中国体育的发展
        7.2.1 军事体育的概念
        7.2.2 贺龙元帅的军事体育思想及贡献
        7.2.3 刘伯承元帅军事思想与中国体育的联系
        7.2.4 军事体育与军事教育评价
    7.3 中国其他领导人的体育思想及贡献
        7.3.1 周恩来的体育思想贡献
        7.3.2 邓小平的体育思想贡献
        7.3.3 其他领导人的体育思想贡献
8 习近平的体育观点与思想
    8.1 习近平的强军思想
        8.1.1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8.1.2 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
    8.2 习近平的体育观点
        8.2.1 习近平对中国体育的认识
        8.2.2 习近平谈“三大球”
    8.3 习近平的体育思想
        8.3.1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8.3.2 习近平在正定
        8.3.3 习近平的体育发展思想
    8.4 习近平对毛泽东及体育思想的继承
9 《体育之研究》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9.1 学校体育的认识
    9.2 近现代体育的观点
        9.2.1 近代的体育观点
        9.2.2 现代的体育观点
    9.3 学校体育存在的弊端
    9.4 为师者注意事项
    9.5 劳逸结合的重要性
        9.5.1 体育方向学生与非体育方向学生的差异
        9.5.2 《体育之研究》的灵活运用
        9.5.3 正确合理方式运用
    9.6 小孩子的教育方法
        9.6.1 《差等生》的故事与孩子的发展
        9.6.2 《差等生》对我们的影响及作用
10 中华民族体育建国以来的发展
    10.1 中华民族体育的认识
    10.2 中华民族体育的作用
    10.3 中华民族体育的发展现状
    10.4 中华民族体育的发展方向
    10.5 中华民族体育的评价
11 《体育之研究》的影响与启示
    11.1 对中国体育的影响和启示
        11.1.1 对学校体育的影响和启示
        11.1.2 对中华民族体育的影响和启示
    11.2 对新时代青年的影响和启示
        11.2.1 要牢固树立远大志向
        11.2.2 要有坚韧不拔的恒心
        11.2.3 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11.2.4 要树立勇于担当精神
12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研究的缘起及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以时间为线索,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方针
        (二)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为视角,研究我国的基本教育政策
        (三)从学前教育、高等教育等具体角度,研究我国的各级各类教育政策
        (四)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为视角进行研究
    三、本研究若干概念辨析
        (一)政策及其相关概念
        (二)教育思想与教育方针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框架、方法及难点
        (一)基本思路
        (二)基本框架
        (三)主要方法
        (四)研究的难点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理论渊源与实践根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教育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实践的影响
    第二节 早期共产党人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
        一、陈独秀与李大钊的教育思想
        二、恽代英与杨贤江的教育思想
        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的教育思想
        四、革命时期中共教育政策在根据地的实践
    第三节 新中国前30年中共教育政策的初步探索及其实践
        一、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酝酿
        二、1957-1965年间社会主义教育政策初步探索
        三、“文革”期间社会主义教育政策日益“左”倾化
        四、1977-1978年间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局部恢复与调整
        五、此期党的教育政策实践的“得与失”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初步形成
        一、邓小平教育思想与“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提出
        二、指导教育体制改革的各种政策
        三、“八九风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基本形成
        一、江泽民教育思想与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
        二、世纪之交的重要教育行动计划与法规
        三、高校大规模扩招与高等教育大众化
        四、基本形成时期教育政策演变的几个特点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趋向成熟
        一、胡锦涛的教育思想与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
        二、素质教育政策的进一步实施与发展
        三、“两基攻坚”教育政策的实施
        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的颁布
        五、趋于成熟时期教育政策的成效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形成与实践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提出背景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大论述
        二、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与“一带一路”教育行动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内容与实践
        一、“教育扶贫”政策的实施
        二、“新高考”政策的实施及“双一流”学科建设
        三、不断加大教育领域对外开放
        四、中小学德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五、从严治教与师德师风建设
        六、《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颁布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演变的特点
        一、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施策”
        二、由“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
        三、由“拿来主义”到“本土化建设”
        四、由“投入不足”到“教育经费达到或超过4%”
第四章 今后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若干建议
    第一节 进一步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自信”
        一、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二、继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
        三、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哲学话语体系
    第二节 从国情出发不断完善教育政策
        一、认清当前的教育国情及教育政策的价值导向
        二、推动教育政策决策主体的多元化与程序的科学化
        三、落实教育政策督导机制常态化
    第三节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一、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二、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改革
        四、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 1978-2011年各级各类教育政策简表
附录Ⅱ 十八大以来各级各类具体教育政策的演变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比较研究法
        1.3.3 问卷调查法
        1.3.4 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1.4 创新点与难点
        1.4.1 创新点
        1.4.2 难点
第2章 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之路
    2.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概念界定
        2.1.1 “内涵式发展”概念的词源学考察
        2.1.2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概念的逻辑分析
        2.1.3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构成要素
    2.2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现实依据
        2.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立德树人”
        2.2.2 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承担的重大使命需要“立德树人”
        2.2.3 破除传统外延式教育发展模式的局限需要“立德树人”
    2.3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理论依据
        2.3.1 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彰显“立德树人”
        2.3.2 科教兴国战略彰显“立德树人”
        2.3.3 “四个全面”的教育理论彰显“立德树人”
第3章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基本内涵
    3.1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提出
        3.1.1 市场经济道德困境对教育的冲击
        3.1.2 教育的工具理性局限
        3.1.3 内涵式发展是提出“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前提
    3.2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内涵分析
        3.2.1 “立德树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3.2.2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立德树人”的理论依据
        3.2.3 “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
    3.3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基本原则
        3.3.1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原则
        3.3.2 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3.3.3 德育优先教育原则
第4章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承担的重大使命
    4.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才”
        4.1.1 高等教育服务社会需要“人才”
        4.1.2 科学技术是“人才”的内在规定
    4.2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
        4.2.1 高等教育中“人是目的”
        4.2.2 人文精神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
    4.3 培养“人才”与培养“人”的关系
        4.3.1 “人”决定“人才”的价值导向
        4.3.2 “人才”是“人”的实践形态
        4.3.3 “德才兼备”是两者的统一
第5章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要素
    5.1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文精神
        5.1.1 人文精神概念的界定
        5.1.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人文精神基础
        5.1.3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思想品德
        5.1.4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政治价值观
        5.1.5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审美价值观
    5.2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科学精神
        5.2.1 科学精神概念的界定
        5.2.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科学精神标准
        5.2.3 培育“为真理而真理”的科学观
    5.3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精神
        5.3.1 大学精神概念的界定
        5.3.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大学精神”理想
        5.3.3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精神的塑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10)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外关于技术进步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技术进步的研究
        (三)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研究现状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三、技术进步及相关概念辨析
        (一)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二)技术进步的涵义
        (三)技术进步与技术引进、技术扩散、技术创新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的重点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技术进步思想
        (二)列宁的技术进步思想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启示
        (一)中国历史传统中技术进步经验的启示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理念及超越意识的启示
    三、西方科技发展史中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借鉴
        (一)重视实验以及发明创造
        (二)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发展高科技
        (三)重视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发展
第三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历史发展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萌生(1921-1949)
        (一)重视普及自然科学知识
        (二)积极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三)尊重优待科技人才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形成(1949-1978)
        (一)“向科学进军”,注重科技规划
        (二)倡导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
        (三)提出“自立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技术进步方针
    三、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初步发展(1978-1989)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开放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成果
        (三)改革科技体制,解放生产力
        (四)尊重人才,重视教育
    四、扩大开放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深化发展(1989-2012)
        (一)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二)提出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
    五、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创新发展(2012-2019)
        (一)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第四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演进
        (一)技术进步的功能
        (二)技术进步的途径
        (三)技术进步的主体
        (四)技术进步的保障条件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特征
        (一)时代性与实践性相一致
        (二)科学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三)自主性与开放性相结合
第五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意义和启示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意义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
        (二)为我国技术进步事业从追赶向并跑、领跑转变提供强大思想武器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启示
        (一)明确技术进步的方向并给予支持至关重要
        (二)落实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是推进新时代技术进步事业的保证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顺应世界发展趋势确立民办高校的科学发展观(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研究[D]. 李辰洋.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未竟的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次转型[D]. 贾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4]“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D]. 张珍.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6]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D]. 杜珉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7]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与中国体育[D]. 樊桓伯.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演变研究[D]. 张裴.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9]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D]. 孙树彪. 吉林大学, 2019(02)
  • [10]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D]. 程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树立民办高校科学发展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