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泛开展线虫人工繁育

广东广泛开展线虫人工繁育

一、灌东大面积推广沙蚕人工养殖(论文文献综述)

亓军红[1](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认为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练薇薇[2](2012)在《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文中指出江苏沿海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但传统开发利用以围垦种养为主,开发模式单一、层次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沿海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已逐步成为沿海地区振兴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因此,加强对沿海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沿海滩涂资源是江苏省的一大优势,构成了一道“黄金海岸”。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化、工业化的加剧,耕地日益锐减,土地资源的约束作用日益体现。这一体现在江苏省尤为突出。因此人们的目光纷纷投向沿海滩涂,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滩涂开发利用逐步向深度进军,向广度拓展,开发利用速度在不断加快,开发利用模式也逐渐多样化,开发利用效益不断提高。沿海滩涂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有力地支持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滩涂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充分开发利用沿海滩涂资源优势,做足做好沿海滩涂的文章,是江苏最为现实的选择。本研究通过对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历史、现状的分析,对比国际国内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分析了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因素,并结合江苏实际,提出推进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若干对策和措施.本研究对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做相应的理论探讨和对比分析,旨在探索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同时,为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借鉴和思路。

杨宏忠[3](2012)在《江苏海岸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战略选择》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江苏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清醒和深刻的认识到。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包括江苏的沿海,江苏经济最不发达的地区却在沿海。长三角“杭州湾化”和江苏的“浅内陆省”的演变事实,使得尴尬的江苏正从18年前“海上苏东”的教训中惊醒,开始认真审视一度被自己轻视的千里海岸线及其“南不如浙、北不及鲁”的滩涂发展现状。这却不仅仅是又一次江苏经济战略转型,它意味着一种先进意识的觉醒,一种海洋意识的重塑,更意味着特别需要能把国家战略的规划蓝图变为美好现实的可操作方案。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因土地资源匮乏造成的各种矛盾不断凸显。妥善处理工业发展和城镇化与土地资源大量空间需求间的关系,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拓展发展空间是江苏省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由于历史原因,江苏的生产力布局过度集中于沿江八市,造成沿江与沿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也使得沿江地区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江苏海岸滩涂濒临黄海,是目前我国东部具有最大潜力和后发优势的区域,逾千万亩的滩涂成为当代得天独厚的财富放大器。滩涂开发需要大量投资。按照平均每亩投资2.6万元的标准,3年围垦70万亩的资金需求超过150亿元。在政府推动的同时,选择适宜的投融资模式和开发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配置资源的作用,广泛吸纳国内外资金特别是苏南地区资金投资滩涂开发。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和做法,参照园区开发模式,对滩涂土地按功能进行综合开发,农业用地实施成片开发、成片租赁,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公司化管理,延伸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链;合理布局临港产业和城镇建设,强化土地集约利用,提高投资开发的综合效益等,以实现对滩涂资源真正意义的科学规划、有序开发和高效利用。本文通过对海岸滩涂的自然特征和开发及生态效益的深度分析,提出将海岸滩涂当做一个巨大、复杂的湿地生态系统来综合规划和科学管理。指出我国海岸滩涂经过三轮围垦己经面目全非,设计和技术力量不足是造成国内滩涂围海工程安全隐患多,行业之间矛盾多,生态问题多的根本原因。江苏未开发的海岸滩涂资源主要位于潮间带和辐射沙洲地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坚强的技术支撑是实现这份资源开发价值的基本保障。在全省滩涂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建立高准确度、高度权威的滩涂资源数据库,采用ArcGIS建立三维一体的江苏海岸滩涂资源管理系统,有效实现对全省海岸滩涂资源开发的科学管理。江苏“出海”,走出大陆,走进大洋、走遍全球的世纪复兴之路才刚刚开始。

王珊珊[4](2011)在《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景观格局分析 ——以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为例》文中提出本文以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为例,运用1992TM,2002ETM+,2006TM,2010年ALOS卫星四期遥感影像,通过最大似然分类方法,得出四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覆盖图。然后运用景观指标计算软件FRAGSTATS3.3(?)对各类型的景观指数进行了计算,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进行分析,为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论文采取最大似然法对影像进行分类,成功地区分开了研究区内的几种土地利用类型,总体精度分别达到了95%、90%、92.5%、92.5%,Kappa系数分别为0.8540、0.8519、0.8964、0.8101。2、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水域、建设用地、耕地、潮间湿地、高滩地和林地。通过对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1992年到2002年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变化幅度较大的是高滩地以及潮间湿地,而水域、林地、建设用地和耕地的变化不大。主要表现在潮间湿地面积减少了14%,高滩地面积增加了11%,耕地面积增加了5%。这就反映了在1992~2002年段,大部分潮间湿地被转化成农业用地和高滩地,可以推断,潮间湿地的转化主要是人工开发所致。②2006年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在2002年的基础上变化不大,耕地占有率增加了1%,林地面积增加了4%,林地面积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盐城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了盐城沿海地区的气候及其居住环境。高滩地面积减少了13%,水域面积增加了7%,潮间湿地面积变化不大,仅仅增加了1%,高滩地面积大量转换为水域和潮间湿地。在此期间保护区内及周边区域人类经济活动加剧,使保护区的滩涂分布格局发生较大变化。③2006年到2010年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变化幅度不大,除了潮间湿地减少了14%,高滩地增加了3%,建设用地增加了10%,其他的变化不大。潮间湿地大量转换为高滩地和建设用地。在此期间保护区内大丰港、射阳港以及风力发电厂等建设设施的完工及开放,对保护区影响很大。3、1992~2010年间,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基本上还保持以水域和潮间湿地为基质的景观特征,18年来景观斑块总数目增加,但各类景观斑块数目、面积和比例发生不同的变化。从四个时期研究区域的景观格局指数来看,单个斑块面积增加,斑块的复杂性增加,整个景观2010年的斑块类型比1992年分散,四个时期保护区斑块密度略有增加表明保护区18年来景观破碎度仍在继续。保护区近20年来研究区斑块数目增加很多,说明研究区整个景观类型的异质性在增强。斑块密度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态势,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受人类干扰明显,在人类的影响下,景观类型趋于简单规则化,之后又变得复杂,景观结构变化波动较大。

王芳[5](2011)在《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江苏省滨海旅游实证研究为例》文中指出海洋对人类至关重要,滨海旅游是发生在海岸带的主要人类活动之一,并且是世界上最大的产业(群)—旅游的最传统的、主要的、也是增长最快的形式。全球变化背景下,滨海旅游开发强度日益增加,生态环境压力加大,旅游作为双刃剑,对沿海环境的破坏与保护兼具双重作用。选择江苏滨海旅游地做实证研究,分析其旅游发展现状和背景因素,进行旅游者和社区调查,探讨江苏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定位、可行性措施、适宜模式和空间布局与时序,为江苏滨海旅游地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性研究,对世界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作用。该研究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的实践,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对江苏滨海旅游发展进行定位。滨海旅游目的地更多的吸引了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中国的境内旅游市场是海滨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绝大部分的旅游者来自离景点不远的地区。海滨自然环境要素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滨海旅游地目的地吸引物,其次是娱乐活动和特色饮食,海滨文化在吸引旅游者方面的作用最弱。追求旅游的放松的旅游者最多,其次是亲近大自然、追求身心愉悦的旅游者。对于旅游目的地的有效旅游宣传来说,做好旅游本身、口碑相传,才能争取更多的客源,新兴的网络与传统的电视也很重要。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满意度是最高的,对与人有关的旅游服务评价一般。(2)江苏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旅游者和社区基础,受访者尤其是旅游者同意环境保护很重要、个人对为了可持续发展和后代的环境保护具有责任,并且承认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对海洋有亲近的需要;另一方面,受访者尤其是当地居民表现出对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的期望。大多数滨海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听说过生态旅游,可见生态旅游在中国的普及和宣传是很有成效的。对未来生态友好滨海旅游发展提供建议。一是以绿色思维指导低碳旅游方式,提倡降碳减排,发碳补偿和碳经济,制定碳排放标准,征收碳税,鼓励新型节油节能科技应用和游可持续发展方式。二是平衡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兴趣,尤其是当地社区居民旅游者和政府对全球变化的看法、态度、共识和责任感,对实现滨海旅游可持发展至关重要。(3)对江苏滨海旅游发展适宜模式进行探讨。保护区是天然的海滨博物馆,态旅游是当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模式。江苏滨海自然保护区和旅游目的分布多有重合,将自然保护区建设与旅游开发并为一种开发模式:滨海自然保区-生态旅游模式。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农业和渔业发展,适宜发展乡村旅游。滨海旅游有助乡村经济发展,有了乡村旅游,滨海旅游会更加丰富而具有吸引力景区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之一就是旅游文化的提升,发展江苏滨海文化-节庆旅游,弘扬特色地方文化,达到以旅游促文化保护、以保护促旅游的双赢局面另外,发展江苏滨海休闲度假-体育游、国家公园游和海岛游也是适宜的模式。(4)对江苏滨海旅游目的地布局和开发时序进行探讨。江苏滨海旅游优先发具有一定旅游基础的区域,这些区域呈斑状分布于海岸带,是旅游发展的核心区围绕核心区,向外扩散发展旅游,提高开发深度,形成江苏滨海旅游带。江苏海旅游开发不仅依靠海岸海洋资源,还要整合其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多项吸点发展滨海旅游。江苏沿海可以利用独特的位置和特色的旅游产品吸引、流长三角和山东的旅游者,增强区域合作。江苏海上旅游线布局自北向南从青岛港出发,沿途停靠连云港港、滨海港、大丰港、洋口港和上海港。陆上旅游布局以沿海高速公路为线,沿岸圆陀角、吕泗港、洋口港、大丰麇鹿保护区、大丰港、盐城丹顶鹤保护区、滨海港、东西连岛作为节点,连接南通市、盐城市和连云港市。以里下河平原为核心,结合江苏省长江沿旅游带、大运河旅游带、淮河流域旅游带建设,开辟江苏滨海水乡旅游路线。

龚佳莹[6](2010)在《协调保护与开发的盐城滨海湿地土地利用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湿地是地球上独特的自然地理单元和生态景观单元,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和环境功能,被喻为“地球之肾”。江苏盐城滨海湿地是中国、乃至全球连片面积最大、生态类型最为齐全和冲淤演变最复杂的典型湿地生态系统,其中建有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球最主要的丹顶鹤越冬地和世界第三大麋鹿种群地,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保护价值。但是作为江苏省开发潜力巨大的土地后备资源,人类活动的侵入和加剧使得盐城滨海滩涂湿地上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日益突显,人类对湿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活动使得湿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增多。研究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开发方式以解决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在盐城滨海滩涂湿地区域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本文的研究总目标是构建有利于协调盐城滨海珍禽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和人类开发利用之间矛盾的土地利用方案并对土地利用的结构和布局进行相应的优化。本文的主要思路是在研究区自然生态适宜性评价和开发利用类型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分别以经济效益最大化、生态效益最大化和环境成本最低化为目标,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构建出各目标下的土地利用方案,然后对比各目标下土地利用方案与2006年研究区现状的各效益或成本的差异及调整的难易来选择确定出能协调研究区保护与开发的土地利用方案。再把能协调研究区保护与开发的土地利用方案与2006年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进行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调整。论文的主要结果和结论有:1、研究区自然生态适宜性评价的结果是新洋港至斗龙港之间岸段和斗龙港至四卯酉河口之间岸段是适宜于湿地自然植被结构完整分布的两个岸段,新洋港至斗龙港之间岸段包括珍禽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应该加大保护力度;斗龙港至四卯酉河口之间岸段包括珍禽自然保护区的一块缓冲区,应该尝试湿地恢复。在射阳河两岸、新洋港口岸边、斗龙港口和四卯酉河北岸进行芦苇的恢复种植。2、研究区农业、养殖业和盐业生产类型的适宜性评价结果:研究区北部适宜于盐业生产较适宜于进行养殖业生产,中部农业和养殖业均适宜,南部养殖业的适宜程度有所下降,是适宜于进行农业生产的区域。3、在自然生态适宜性评价和开发利用类型适宜性评价基础上分别构建出了经济效益最大化、生态效益最大化和环境成本最低化的土地利用方案,根据这三种目标下总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成本与2006年的各效益和成本的对比分析及各目标下土地利用调整方向的难易程度确定生态效益最大化的土地利用方案为能协调研究区保护与开发的土地利用方案。该方案的经济价值为31.88亿元,生态功能价值为71.33亿元,生态效益为39.45亿元,环境成本为47.26亿元。与2006年盐城滨海湿地的各价值效益比较,该方案经济价值略高于2006年的经济价值,生态功能价值、环境成本和生态效益均高于2006年的值,其中生态效益增加了6.83亿元,环境成本提高了4.18亿元,生态效益增加的价值大于环境成本增加的价值。4、协调保护与开发的盐城滨海湿地土地利用优化:①将研究区内已荒废或效益低下的盐田开发转变养殖塘,将盐业集中开发区转变为养殖集中开发区。养殖塘对水环境污染严重,会造成较大的环境成本,在养殖塘集中区可定期对该区域水域统一进行净化处理,减少水环境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②在射阳河两岸、新洋港口岸边、斗龙港口和四卯酉河北岸进行芦苇的恢复种植。③严格保护新洋港口至斗龙港口之间岸段的完整的湿地自然植被结构分布,限制人类在其中的开发利用活动。④将斗龙港至四卯酉河口之间的岸段划分为湿地恢复试点地区。⑤在四卯酉河至川东港之间的岸段集中开发养殖业,川东港以南的地区集中开发农业生产,便于进行管理。

戴科伟[7](2007)在《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环境问题的发展以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发展,生态安全问题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学者乃至普通民众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地处海洋和陆地两大生态系统交接带的滨海湿地在全球生态安全保障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滨海地带往往是人口和经济的高密度带和人类活动干扰的高强度带,其生态安全频频亮起红灯。滨海地带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并由此引发深层次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安全问题。尤其是位于我国东部人口稠密地带的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由人地矛盾引发的生态安全问题错综复杂,亟待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但是由于生态安全是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其理论和方法发展尚不完备,在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安全研究方面还有很多空白地带,缺乏成熟的经验以供借鉴。本论文以理论分析与案例实证相结合的方式,以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为案例区,对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探讨,这是一个具有前沿性和紧迫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显着的选题。本项研究选择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注重动态过程和空间格局的分析,从对人的安全和丹顶鹤的安全的双重关注出发,尝试对盐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安全进行研究,这一选题和研究设计在理论上具有学科前沿性。本项研究通过对地处江苏盐城地区黄海沿岸滩涂地带的一个自然保护区的解剖,解析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问题的内涵和控制因素、现状和变化态势,研究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的对策措施,可以为同类研究提供借鉴,在实践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解决这一地区自然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绝非易事。但是本项研究从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安全和保护区主要保护物种生态安全的角度,揭示此类典型地区生态安全所面临的形势和内在机制,至少是走出了重要的一步,对于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丹顶鹤等珍禽的保护而言都具有特殊的积极意义。本项研究在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助于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对1983-2005年期间研究区的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分析,分别针对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安全和保护区主要保护物种—丹顶鹤的生态安全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相应的评价方法,分别以矢量面状评价单元(行政单元)和栅格点状评价单元对区域生态安全状况和丹项鹤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初步确定了该保护区生态安全等级的空间分布格局,并且对1992-2005年期间的丹顶鹤生态安全变化态势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动态分析。此外,本项研究还揭示了该保护区生态安全面临的八大问题,提出了十项对策措施,并尝试对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进行了探索。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主要包括:(1)1983年~2005年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强烈1983-2005年研究区内景观格局变化强烈,破碎化趋势显着。景观类型斑块数总体增加了4倍,平均斑块面积总体减小到了原来的20%。1983—2005年研究区内景观破碎化指数大幅增加,5个区段中变化最大的区段增加了4倍。在这23年间,散布的居民点的增加和块状养殖水域的剧增是导致破碎化指数度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2)2005年研究区区域生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整个保护区的生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各区段及全区的生态安全度基本上处于预警级别。射阳段的生态安全总体状况最好,但也已接近预警级别;滨海段和响水段较差,其中响水段已经接近危险级别。从生态安全各子系统的评价结果来看,各区段均表现为生态安全压力子系统得分最高,而生态安全响应子系统得分最低。这与各地重视经济发展,但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够重视有关。各区段中,生态安全响应得分以响水段最低,射阳段和大丰段稍高。从生态安全各要素的评价结果来看,资源压力要素、环境压力要素、生态保护能力要素以及生态保护实效要素得分较低。这与目前盐城沿海地区在江苏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压力较大,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不足,以及环境保护观念不强有关。(3)丹顶鹤生态安全状况基本较好,但恶化趋势明显2005年的丹顶鹤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目前总体上是适宜丹顶鹤栖息的。区内处于较安全状态的地域所占面积最大,有1476.55 km2,占64.78%;处于安全状态的面积其次,有363.85 km2,占15.96%;处于预警状态的面积占14.53%,处于危险状态和严重危险状态的面积合计仅占4.72%。研究区内裔套河口以南1992-2005年生态安全等级的变化格局以严重危险、危险和预警等级面积的显着增加,较安全等级面积大幅度缩减,安全等级面积略有减少为基本特征。其中,严重危险等级的面积14年间扩大了约123倍,所占比率从0.005%上升到了0.614%;危险等级的面积扩大了约11倍,预警等级所占的面积扩大了近2倍。奤套河口以南1992-2005年丹顶鹤生态安全动态变化态势的基本状况是:有近一半面积处于变化甚微的状态,有35.6%的地域呈现不同强度的恶化态势,12.85%的区域有所改善,2.84%的区域有较大改善。

侯国林[8](2006)在《基于社区参与的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研究 ——以盐城海滨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社区参与是生态旅游的本质要求,是实现资源、环境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盐城海滨湿地社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地理学理论、社会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旅游学理论、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等多学科理论对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的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共八章,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第一章到第三章,为研究背景、相关理论和社区参与的基础条件分析;第二部分从第四章到第六章,为具体的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模式的研究;第三部分为第七章和第八章,是社区参与评价和论文结论。 论文第一部分回顾了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对社区、社区参与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的意义、理论基础;阐述了盐城海滨湿地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的资源和环境基础,应用生态足迹法对盐城海滨湿地生态旅游进行了可持续性评价;分析了盐城海滨湿地社区、自然保护区与旅游之间的关系现状;建立了盐城海滨湿地社区参与的动力机制模型。 第二部分首先提出了盐城海滨湿地社区参与的生态旅游规划程序和方法;其次对盐城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主要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析;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分析了盐城海滨湿地社区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感知、态度;分析了社区居民决策行为与感知、态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社区居民参与决策行为结构方程模型。再次,提出了社区参与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理念和模式,建立了盐城海滨湿地生态旅游产品谱系;运用空间结构理论和景区空间布局理论对盐城海滨湿地旅游空间结构和丹顶鹤保护区、大丰麋鹿保护区的景区空间布局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相应的空间布局和空间结构模型。最后提出了盐城海滨湿地生态旅游社区共管模式;融资和引进外来企业、保护区经营和社区参与、企业与农户合作共赢相结合的旅游经营模式以及兼顾多主体利益,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相结合,体现兼顾效率和公平的生态旅游利益分配模式。 第三部分在定性评价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盐城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中社区参与程度和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当前的社区参与度和参与效果进行了定量评价,得分分别为14.6和54.9,并提出了促进社区参与的保障机制。最后,对论文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和讨论,提出了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刘奕琳[9](2006)在《盐城海滨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盐城海滨湿地类型、湿地植被分布规律、湿地与植被的演替、主要湿地水鸟区系组成、原生湿地和围垦湿地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湿地保护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盐城海滨湿地可分为天然湿地、半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3大湿地系统,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库塘湿地等4大湿地类,划分为浅海水域、潮间淤泥海滩、河口水域、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永久性淡水湖、季节性淡水湖、库塘等8种湿地基本类型。湿地总面积约79万公顷。2.盐城湿地共分布浮游植物190种、固着性海藻5门57属84种和种子植物480种。在植物种类组成上以莎草科和禾本科等种为最多。植被类型分盐生、草甸、沼生和水生植被等。3.湿地演替可以表示为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即随着湿地的发育,特别是土壤水分和营养的变化,导致植物种类和群落发生改变。湿地植物群落演替是气候、水文以及地貌、土壤等自然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客观反映了湿地的形成、发育与演替过程。4.盐城湿地主要分布有鸟类241种,隶属17目42科,在这17个目中,最多的是鸻形目与雁形目的鸟类,雁鸭类有37种,鹭科类17种,秧鸡类14种。在这241种湿地鸟类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有60种。留鸟及夏候鸟166种,其余为冬候鸟。5.湿地各样地土壤理化性质存在显着差异,海堤防护林地、苇塘草地、大米草等滩涂的土壤理化性质均要优于对照地潮间海滩。另外,土壤全氮、全磷、有效磷、有机质含量等都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而土壤的容重、pH值和含盐量都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各土壤理化性质间存在着紧密而复杂的相关性。6.近年来,盐城海滨湿地水环境呈现不断恶化发展趋势。人类开发活如水产养殖、临界海工业等对盐城海滨湿地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7.结合研究区域环境状况及其特点,提出通过强化宏观调控、发展生态旅游等保护对策,并用现代科技建设健康生态系统,这些举措可以改善目前湿地无序列开发状况,积极保护和利用湿地。

陈洪全[10](2006)在《滩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垦区生态系统优化研究 ——以赣榆、射阳垦区为例》文中指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效益。这种效益包括供给功能(如粮食与水的供给)、调节功能(如调节洪涝、干旱、土地退化、以及疾病等)、支持功能(如土壤形成与养分循环等)和文化功能(如娱乐、精神、宗教以及其它非物质方面的效益)。对生态系统为人类发展提供重要物品和服务能力的评估称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自从20世纪70年代生态系统服务功能“service”被提出以来,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评估研究,愈来愈被重视,成为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的热点。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计划(The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简称MA)将生态系统与人类福利作为评估的重点。本论文运用地理学、生态学、环境学、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对江苏沿海滩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驱动力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以射阳为例,对滩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评估,提出了江苏沿海滩涂生态系统优化与管理的设想。研究结论如下: 1 沿海滩涂生态系统属于海滨湿地生态系统,以滩涂为载体,以潮间带为核心,包括部分潮上带和潮下带。江苏淤泥质海岸滩涂生态系统结构分为天然潮滩和人工垦区。天然潮滩分为草滩和光滩;人工垦区分为农田、林地、养殖地、盐田及建设用地等。界定滩涂生态系统,既可以估算滩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物质量和价值量,又避免以内陆湿地生态系统代替沿海滩涂生态系统。 2 围垦是滩涂生态系统变化的重要驱动力,围垦通过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改变滩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滩涂围垦受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外来种互花米草具有强生命力、高生产力和扩张优势,服务功能价值大,已成为江苏沿海许多岸段的主要建群物种,其立地条件及生态位对拟围垦区起围高程及围堤走向有着指示作用。 3 根据物质生产、气候调节、水分调节、净化环境、土壤形成与保持、干扰调节、维持生物多样性、养分循环、休闲及文化等10项服务功能价值计算,得出射阳滩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54.665×108元/年,其中,物质生产价值12.636×108元/年,非物质生产价值42.029×108元/年。非物质生产价值是物质生产价值的近3.5倍。非物质生产价值中,贡献最大的是环境净化功能,占全部功能价值的1/3以上,如果加上气候调节、水分调节等功能价值,其调节功能总价值约占整个滩涂生态系统非物质生产服务功能总价值的2/3。滩涂生态系统调节功能巨大、物质产品供给能力强,为重要的生物栖息地。 4 围垦提高了滩涂生态系统的物质产品供给能力,产生了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但围垦导致滩涂生态系统调节与支持功能下降,生态效益受到严重影响。射阳潮滩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单位价值为120373元/hm2,高于全球同类生态系统平均水平。围垦前射阳滩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93.891×108元/年,围垦后总价值为54.665×108元/年,减少39.22

二、灌东大面积推广沙蚕人工养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灌东大面积推广沙蚕人工养殖(论文提纲范文)

(1)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经济背景
    第三节 历史背景
    第四节 自然背景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第一节 造林特点
    第二节 动因分析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结语
附录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2)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境外滩涂开发研究进展
        1.2.2 国内滩涂开发研究进展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安排
第二章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意义与有利条件分析
    2.1 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意义
    2.2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
        2.2.1 丰富的沿海资源
        2.2.2 适宜的气候条件
        2.2.3 其他方面的优势
第三章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研究
    3.1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进程
    3.2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
    3.3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障碍分析
        3.3.1 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意识不够强
        3.3.2 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规划不够完善
        3.3.3 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扶持力度不够
        3.3.4 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科技植入不足
        3.3.5 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市场引导不明显
        3.3.6 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管理机制不健全
第四章 国内外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比较研究及趋势分析
    4.1 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
        4.1.1 日本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
        4.1.2 荷兰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
        4.1.3 新西兰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4.1.4 韩国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
        4.1.5 其他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
    4.2 国内鲁、浙、闽、粤等省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
        4.2.1 山东省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
        4.2.2 浙江省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
        4.2.3 福建省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
        4.2.4 广东省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
    4.3 国内外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
        4.3.1 国外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
        4.3.2 国内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借鉴
第五章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指导原则及模式选择
    5.1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内涵及意义
        5.1.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
        5.1.2 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5.1.3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意义
    5.2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指导原则
    5.3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模式选择
        5.3.1 江苏沿海滩涂种植业的开发模式
        5.3.2 江苏沿海滩涂养殖业的开发模式
        5.3.3 江苏沿海滩涂旅游业的开发模式
        5.3.4 江苏沿海滩涂其他产业开发模式
第六章 加快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6.1 加强宣传,增强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意识
    6.2 完善规划,指导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实施
    6.3 出台政策,规范、扶持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6.4 科技支撑,提高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能力
    6.5 市场引导,经济合理地指导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6.6 规范管理,依法维护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秩序
结束语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江苏海岸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
        1.3.1 主要研究目的和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创新目标
第二章 海岸滩涂资源开发及国内外典型案例
    2.1 海岸滩涂资源特性及其开发效益
        2.1.1 海岸滩涂的概念界定及资源特性
        2.1.2 海岸滩涂的分类与开发效益
        2.1.3 滩涂资源的生态功能及开发价值
    2.2 国外海岸滩涂资源开发经典工程
        2.2.1 生存空间拓展型——以荷兰须德海围海工程为例
        2.2.2 工业产业发展型——以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为例
        2.2.3 城市化扩展型——以美国为例
        2.2.4 其它国家滩涂开发案例
    2.3 国内海岸滩涂资源开发案例分析
        2.3.1 工业产业发展型——以河北曹妃甸工业区为例
        2.3.2 综合功能扩张型——以上海崇明县、洋山港和临港新城为例
        2.3.3 生存空间拓展型——以浙江温州瓯江口开发工程为例
        2.3.4 城市空间拓展型——以香港围滩填海工程为例
        2.3.5 优势资源集约型——以江苏如东太阳岛为例
    2.4 我国及江苏海岸滩涂开发的经验启示
第三章 江苏海岸带及滩涂资源成因规律
    3.1 江苏海岸类型与特点
        3.1.1 砂质海岸
        3.1.2 基岩海岸
        3.1.3 粉砂淤泥质海岸
    3.2 江苏海岸带的自然条件
        3.2.1 江苏海岸带的地质地貌特征
        3.2.2 江苏海岸带的气候条件
        3.2.3 江苏海岸带的海洋水文状态
        3.2.4 江苏海岸带的陆地水文条件
        3.2.5 江苏海岸带的土壤植被状态
        3.2.6 江苏海岸带的自然灾害类型
    3.3 江苏海岸带的资源禀赋
        3.3.1 江苏海岸带滩涂资源
        3.3.2 江苏海岸带淡水资源
        3.3.3 江苏海岸带生物资源
        3.3.4 江苏海岸带港口资源
        3.3.5 江苏海岸带旅游资源
        3.3.6 江苏海岸带其它资源
    3.4 江苏海岸线历史演变
        3.4.1 黄河夺淮前江苏海岸线特征
        3.4.2 黄河夺淮期间江苏海岸的变化
        3.4.3 黄河北归后江苏海岸的演变
    3.5 江苏海岸带及滩涂形成和演变的主要因素
        3.5.1 粉砂淤泥质的淤蚀速度
        3.5.2 粉砂淤泥质的冲淤量
        3.5.3 生物种植对潮滩淤蚀的影响
        3.5.4 滩涂人工围垦因素
        3.5.5 辐射沙洲的动态变化
    3.6 江苏海岸线及滩涂演变的未来趋势
        3.6.1 海域沙源的现状及变化趋势
        3.6.2 海域内泥沙运动的规律
        3.6.3 海岸及滩涂演变的趋势
第四章 江苏海岸滩涂资源开发的历史、方式和效果
    4.1 江苏海岸滩涂资源的开发历史
        4.1.1 新中国成立前的滩涂开发
        4.1.2 解放后计划经济下的滩涂开发
        4.1.3 市场经济下的滩涂开发
    4.2. 江苏海岸滩涂资源的开发现状
        4.2.1 江苏海岸滩涂资源的开发速度和开发程度
    4.3 江苏海岸滩涂资源的开发方式
    4.4 江苏海岸滩涂围垦开发的效果评价
        4.4.1 解放后滩涂围垦开发的主要成效
        4.4.2 解放后滩涂围垦开发的主要经验
        4.4.3 近期滩涂围垦工程的显着特点
    4.5 江苏海岸滩涂资源开发的主要问题
        4.5.1 滩涂开发的整体战略缺少
        4.5.2 滩涂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缺失
        4.5.3 滩涂资源开发的政府指导规划缺位
        4.5.4 滩涂资源开发的有效投入机制缺乏
第五章 江苏海岸滩涂可持续开发的战略选择
    5.1 江苏海岸滩涂资源开发的总体战略选择
        5.1.1 总体战略目标与长远规划原则
        5.1.2 未来 20 年江苏海岸滩涂资源开发的战略选择
        5.1.3 江苏滩涂资源开发战略实施后的投资收益
    5.2. 江苏海岸滩涂资源开发的投资模式选择
        5.2.1 政府投资主导型
        5.2.2 市场投资主体型
        5.2.3 财政投资参股型
        5.2.4 公司、农户承包型
    5.3. 江苏海岸滩涂资源的开发模式选择
        5.3.1 工农业发展开发模式
        5.3.2 环保及休闲产业开发模式
    5.4 建立江苏海岸滩涂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评价系统
        5.4.1 构建海岸滩涂开发效益评价指标系统
        5.4.2 界定海岸滩涂开发效益的评价指标
        5.4.3 运用综合指数法评价海岸滩涂开发效益
    5.5 基于 ArcGIS 建立江苏海岸滩涂资源管理系统
        5.5.1 建立江苏海岸滩涂资源数据库
        5.5.2 滩涂水下地形数据转换入库
        5.5.3 江苏滩涂资源管理系统设计思想
        5.5.4 基于 ArcGIS 的江苏海岸线及滩涂演变趋势
    5.6 江苏海岸滩涂资源开发的保障机制
        5.6.1 有力的政策支持
        5.6.2 坚强的技术支撑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进一步研究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作者简介
附录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和发表学术论文

(4)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景观格局分析 ——以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进展
    1.3 国内外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2.1 研究内容
        2.2.2 技术路线
    2.3 数据源说明
        2.3.1 LANDSAT数据
        2.3.2 日本的对地观测卫星ALOS
        2.3.3 辅助数据
第三章 遥感图像预处理
    3.1 遥感影像镶嵌与裁剪
    3.2 几何精校正
    3.3 波段组合
第四章 保护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
    4.1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系统
    4.2 遥感解译标志
    4.3 遥感影像分类
        4.3.1 分类步骤
        4.3.2 分类精度评定
    4.4 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分析
        4.4.1 1992年保护区土地利用状况
        4.4.2 2002年保护区土地利用状况
        4.4.3 2006年保护区土地利用状况
        4.4.4 2010年保护区土地利用状况
        4.4.5 保护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
第五章 保护区景观格局分析
    5.1 景观指数选取
    5.2 景观格局结构的分析
        5.2.1 1992年保护区景观格局结构的分析
        5.2.2 2002年保护区景观格局结构的分析
        5.2.3 2006年保护区景观格局结构的分析
        5.2.4 2010年保护区景观格局结构的分析
        5.2.5 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第六章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及资源利用对策
    6.1 保护区生态保护
        6.1.1 建立保护区的意义
    6.2 保护区主要问题和对策
        6.2.1 面临的主要问题
        6.2.2 对策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论点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Abstract

(5)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江苏省滨海旅游实证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江苏滨海旅游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数据获取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与方法
    2.1 海岸海洋科学
        2.1.1 学科界定与研究范围
        2.1.2 海岸海洋科学在滨海旅游中的应用
    2.2 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2.2.1 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背景
        2.2.2 旅游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 滨海旅游目的地旅游者和居民研究
    3.1 调研点
        3.1.1 调研点选择与调研内容
        3.1.2 调研点滨海旅游环境概况
    3.2 滨海旅游旅游者研究
        3.2.1 调研点旅游者概况
        3.2.2 客源地
        3.2.3 旅游者海滨旅游熟悉程度与旅游倾向
        3.2.4 旅游者旅游信息源与行程特征
        3.2.5 旅游者滨海旅游动机
        3.2.6 旅游者满意度
        3.2.7 旅游者的环境与旅游感知
        3.2.8 旅游者生态旅游认知
    3.3 滨海旅游当地居民研究
        3.3.1 滨海旅游地社区概况
        3.3.2 当地居民人口统计学特征
        3.3.3 当地居民海滨经济收益变化与海滨环境变化感知
        3.3.4 当地居民对目前的生活状况感知
        3.3.5 当地居民对海滨开发的选择
        3.3.6 当地居民对生态旅游认知和海滨旅游的熟悉度
        3.3.7 当地居民对滨海旅游目的地吸引物感知
        3.3.8 当地居民对滨海旅游主要服务重要程度的感知
        3.3.9 当地居民对旅游和环境的感知
        3.3.10 发展滨海旅游当地居民关心的问题
    3.4 江苏滨海旅游发展定位
        3.4.1 江苏滨海旅游旅游者定位
        3.4.2 江苏滨海旅游客源地定位
        3.4.3 江苏滨海旅游旅游产品定位
        3.4.4 江苏滨海旅游旅游地营销定位
        3.4.5 江苏滨海旅游旅游服务定位
    3.5 江苏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措施
        3.5.1 江苏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者基础
        3.5.2 江苏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基础
        3.5.3 江苏滨海旅游可持续开发与管理的一般性建议
第四章 江苏滨海旅游发展模式与空间布局研究
    4.1 自然环境状况
        4.1.1 地理位置
        4.1.2 地质地貌
        4.1.3 气候
        4.1.4 水文特征
        4.1.5 生物区系
    4.2 江苏滨海旅游发展的问题和机遇
        4.2.1 区域经济
        4.2.2 旅游资源
        4.2.3 旅游发展
        4.2.4 区位条件
        4.2.5 自然条件
        4.2.6 滨海环境
        4.2.7 政策导向
        4.2.8 交通条件
    4.3 滨海旅游市场分析
        4.3.1 世界滨海旅游市场现状和趋势
        4.3.2 中国旅游市场
        4.3.3 江苏滨海旅游市场
    4.4 江苏沿海整体开发现状
        4.4.1 江苏沿海开发概况
        4.4.2 江苏沿海主要开发方式
    4.5 江苏滨海旅游主要的适宜开发模式探讨
        4.5.1 滨海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模式
        4.5.2 农业乡村旅游模式
        4.5.3 海洋文化—节庆旅游模式
        4.5.4 滨海度假休闲-体育游模式
        4.5.5 滨海国家公园旅游模式
        4.5.6 海岛旅游模式
    4.6 江苏滨海旅游开发空间布局和时序
        4.6.1 江苏滨海旅游空间布局和时序
        4.6.2 江苏滨海旅游发展区域合作
        4.6.3 江苏滨海旅游线路空间布局
第五章 结语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经历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协调保护与开发的盐城滨海湿地土地利用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目录
表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背景与意义
        1.1.2 研究区确定选择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际湿地保护与管理研究进展
        1.2.2 国内湿地保护研究进展
        1.2.3 江苏盐城滨海湿地研究进展
        1.2.4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自然环境概况
        2.2.1 地貌
        2.2.2 气候
        2.2.3 土壤
        2.2.4 自然资源
    2.3 社会经济概况
        2.3.1 行政区划
        2.3.2 人口
        2.3.3 产业结构与经济水平
第3章 盐城滨海湿地自然生态适宜性评价
    3.1 盐城滨海湿地自然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
    3.2 1988年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2.1 1988年研究区主要土地利用/覆被类型
        3.2.2 1988年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3.2.3 1988年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分析
    3.3 1988与2006年核心区自然植被自然分布格局对比分析
    3.4 研究区自然生态适宜性评价
        3.4.1 研究区自然植被演替规律
        3.4.2 研究区自然条件状况调查
        3.4.3 研究区自然生态适宜性评价
        3.4.4 研究区内保护区域的确定
第4章 盐城滨海湿地主要上地开发利用类型适宜性评价
    4.1 评价单元的划分
    4.2 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适宜性评价
        4.2.1 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4.2.2 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适宜性评价标准
        4.2.3 农业土地利用类型适宜性评价
    4.3 养殖业土地利用类型的适宜性评价
        4.3.1 养殖业土地利用类型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4.3.2 养殖业土地利用类型适宜性评价标准
        4.3.3 养殖业土地利用类型适宜性评价
    4.4 盐业土地利用类型的适宜性评价
        4.4.1 盐业土地利用类型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4.4.2 盐业土地利用类型适宜性评价
    4.5 综合评价结果
第5章 不同目标下土地利用方案的构建
    5.1 土地利用方案的构建方法
        5.1.1 土地利用方案的构建思路和原则
        5.1.1.1 土地利用方案构建思路
        5.1.1.2 土地利用方案构建原则
        5.1.2 研究区各岸段保护及开发利用优先次序设定
        5.1.3 经济效益估算方法
        5.1.4 生态效益估算方法
        5.1.5 环境成本估算方法
        5.1.6 2006年盐城滨海湿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成本的估算
    5.2 不同目标下土地利用方案的构建
        5.2.1 经济效益最大化土地利用方案的构建
        5.2.2 生态效益最大化的土地利用方案的构建
        5.2.3 环境成本最低化的土地利用方案的构建
第6章 协调保护与开发的盐城滨海湿地土地利用优化
    6.1 土地利用优化思路
    6.2 各目标下土地利用方案的优选
        6.2.1 各目标下土地利用方案优选方法
        6.2.2 各目标下土地利用方案与2006年现状的对比分析
        6.2.3 各目标下土地利用方案的优选
    6.3 协调保护与开发的盐城滨海湿地土地利用优化
        6.3.1 盐城滨海湿地土地结构优化
        6.3.2 盐城滨海湿地土地空间布局优化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 理论上具有学科前沿性
        1.2 实践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3 研究区的选择有特殊意义
    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3.1 研究方法
        3.2 技术路线
    4 支撑项目和实际工作
    5 主要结论和成果
        5.1 主要结论
        5.2 主要成果
        5.3 创新点
第一章 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1.1 滨海湿地研究
        1.1.1 国内外湿地研究热点
        1.1.2 国内滨海湿地研究现状与研究展望
    1.2 生态安全研究
        1.2.1 生态安全的定义、内涵和研究尺度
        1.2.2 生态安全研究的主要内容
        1.2.3 国内外生态安全研究发展概况
        1.2.4 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第二章 研究区生态系统基本状况及其演变特征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保护区历史沿革
        2.1.3 保护区范围调整和新功能区划
        2.1.4 盐城沿海湿地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
        2.1.5 盐城沿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概况
    2.2 研究区滩涂的形成及演变
        2.2.1 滩涂类型及其分布
        2.2.2 滩涂的侵蚀和淤积变化
    2.3 生态系统基本特征及其演变分析
        2.3.1 生态系统的主要组分
        2.3.2 丹顶鹤数量与分布
        2.3.3 景观格局分析
第三章 区域生态安全研究
    3.1 研究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3.1.2 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
        3.1.3 评价指标说明和计算
    3.2 研究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单元的确定
        3.2.1 一般原则和方法
        3.2.2 本文采用的评价单元
    3.3 研究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标准和等级
        3.3.1 确定评价标准的主要依据
        3.3.2 评价标准
        3.3.3 生态安全评价等级
    3.4 数据处理
        3.4.1 定性指标定量化
        3.4.2 评价矩阵规范化
    3.5 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
        3.5.1 层次分析法
        3.5.2 权重计算结果
    3.6 研究区生态安全评价结果与分析
        3.6.1 总体生态安全度和安全等级
        3.6.2 子系统层面的生态安全
        3.6.3 要素层面的生态安全
        3.6.4 指标层面的生态安全
第四章 丹顶鹤生态安全研究
    4.1 丹顶鹤生境适宜性分析
        4.1.1 研究区主要生境
        4.1.2 丹顶鹤对生境的选择
        4.1.3 研究区不同生境的适宜性分析
    4.2 丹顶鹤生态安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4.2.1 丹顶鹤生态安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4.2.2 丹顶鹤生态安全评价标准和生态安全度划分
        4.2.3 评价单元的确定
        4.2.4 遥感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4.3 丹顶鹤生态安全评价结果与分析
        4.3.1 2005年丹顶鹤生态安全总体状况
        4.3.2 2005年各县市丹顶鹤生态安全状况
        4.3.3 1992-2005年典型区域丹顶鹤生态安全变化态势
第五章 生态安全对策研究
    5.1 盐城保护区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
        5.1.1 管理现状
        5.1.2 管理存在问题
    5.2 盐城保护区生态安全面临的问题
        5.2.1 湿地资源过度开发
        5.2.2 水环境趋于恶化
        5.2.3 面源污染问题严重
        5.2.4 周边工程建设带来巨大压力
        5.2.5 区内偷猎屡禁不止
        5.2.6 缺乏具有法律效力的管理办法的强大支持
        5.2.7 缓冲区和实验区土地权属不清
        5.2.8 保护区经费投入不足
    5.3 盐城保护区生态安全对策措施
        5.3.1 逐步获得土地所有权
        5.3.2 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江苏盐城沿海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依法管理
        5.3.3 建立健全环境管理机构
        5.3.4 进行盐城沿海区域的总体规划和污染整治
        5.3.5 实施动态保护,建立湿地生态系统网络监测体系
        5.3.6 积极开展保护区的资源调查
        5.3.7 积极开展保护区生态旅游,制定生态旅游规划
        5.3.8 积极开展保护区的科学研究工作,促进国内外的合作交流活动
        5.3.9 实施生态修复措施
        5.3.10 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5.4 建立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探讨
        5.4.1 生态补偿的基本理论
        5.4.2 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
        5.4.3 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措施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1.1 关于滨海湿地和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6.1.2 关于研究区生态系统状况及其演变特征
        6.1.3 关于研究区区域生态安全研究
        6.1.4 关于研究区丹顶鹤生态安全研究
        6.1.5 关于研究区生态安全对策措施
    6.2 主要成果与创新
    6.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社区参与的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研究 ——以盐城海滨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图录
表录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三、研究目标、内容
    四、研究的理论、方法、技术路线
第二章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社区与社区参与概述
        一、社区
        二、社区参与
        三、社区参与的起源与发展
        四、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的内容
        五、社区参与的类型和阶段
        六、我国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贯彻社区参与理念的必要性和意义
    第二节 社区参与的相关理论
        一、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外部性理论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四、社会交换理论
        五、社会表征理论
第三章 盐城海滨湿地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的基础与现状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一、湿地概述
        二、盐城海滨湿地自然保护区概况
        三、盐城海滨湿地自然地理特征
        四、盐城海滨湿地社会经济状况
    第二节 盐城海滨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与环境评价
        一、盐城海滨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二、盐城海滨湿地生态旅游环境可持续性评价
    第三节 盐城海滨湿地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一、盐城海滨湿地社区的界定
        二、盐城湿地社区、自然保护区、旅游业之间的关系现状分析
    第四节 盐城海滨湿地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的动力机制
        一、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的条件
        二、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的拉力因素
        三、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的推力因素
        四、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的催化剂
第四章 盐城海滨湿地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规划与决策研究
    第一节 盐城海滨湿地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的模式与方法
        一、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决策规划概述
        二、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的程序
        三、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的技术方法
    第二节 盐城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分析
        一、利益相关者分析的必要性
        二、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识别与确定
        三、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动机与需求
        四、盐城海滨湿地主要利益相关者分析
        五、主要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协调
    第三节 盐城海滨湿地社区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感知和态度研究
        一、数据收集
        二、社区居民对保护区的感知和态度
        三、社区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
        四、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
        五、盐城湿地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态度与行为
        六、社区居民旅游感知和行为分异
    第四节 盐城海滨湿地社区生态旅游参与决策行为测量与评价
        一、结构方程模型理论
        二、社区居民旅游决策行为结构模型的构建
第五章 盐城海滨湿地社区参与的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与空间布局模式
    第一节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理念与模式
        一、大众旅游的“绿化”与其合理内核
        二、生态旅游的“泛化”
        三、自然保护区大众旅游与生态旅游的耦合
        四、生态旅游产品谱系研究
    第二节 盐城海滨湿地社区参与的生态旅游产品谱系
        一、盐城海滨湿地生态旅游产品谱系
        二、盐城海滨湿地生态旅游产品谱系的开发序列
    第三节 盐城海滨湿地生态旅游空间布局与结构
        一、景区空间布局模式
        二、盐城海滨湿地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景区空间布局
        三、盐城海滨湿地基于社区参与的生态旅游区宏观空间结构
第六章 盐城海滨湿地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与利益分配模式
    第一节 盐城海滨湿地生态旅游“社区共管”研究
        一、生态旅游“社区共管”的含义及目标
        二、盐城海滨湿地生态旅游“社区共管”的必要性
        三、生态旅游“社区共管”的内容及实施机构
        四、推动生态旅游“社区共管”的措施
    第二节 盐城海滨湿地社区参与的生态旅游经营模式
        一、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经营的形式
        二、盐城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区经营模式
        三、盐城海滨湿地生态旅游经营模式的选择
    第三节 盐城海滨湿地社区参与的旅游利益分配模式
        一、当前社区旅游利益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二、社区参与旅游收益分配的机制和途径
第七章 盐城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中社区参与的评价与保障机制
    第一节 盐城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中社区参与程度的评价
        一、定性评价
        二、定量评价
    第二节 盐城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中社区参与效果的评价
        一、定性评价
        二、定量评价
    第三节 盐城海滨湿地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的保障机制
        一、教育与培训机制
        二、技术保障机制
        三、制度与组织保障
        四、财政保障
        五、法律保障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论文主要创新点
    三、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盐城海滨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国内外研究动态
    1.1 国外研究动态
    1.2 国内研究动态
2.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盐城海滨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环境状况
        2.1.2 盐城海滨湿地生态系统的资源状况
    2.2 研究内容和方法
3. 研究结果分析
    3.1 盐城海滨湿地类型
        3.1.1 盐城海滨湿地的分类
        3.1.2 盐城海滨湿地生态系统分类
    3.2 盐城海滨湿地植被和资源植物
        3.2.1 盐城海滨盐土植被的基本特点与类型
        3.2.2 盐城海滨湿地植被的利用与改选
        3.2.3 盐城海滨湿地资源植物及其开发利用
    3.3 盐城海滨湿地鸟类的种类和分布
        3.3.1 湿地鸟类的种类组成
        3.3.2 湿地鸟类的生态分布
        3.3.3 鸟类分布与食物的关系
        3.3.4 湿地鸟类的迁徙
        3.3.5 湿地珍禽数量变化
    3.4 盐城海滨湿地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3.4.1 土壤容重
        3.4.2 土壤孔隙
        3.4.3 土壤含水率
        3.4.4 土壤含盐量
        3.4.5 土壤有机质
        3.4.6 土壤全氮含量
        3.4.7 土壤磷素含量
        3.4.8 土壤pH 值
        3.4.9 土壤理化性质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3.5 盐城海滨湿地保护利用面临的威胁
        3.5.1 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
        3.5.2 主要入海河流水质状况
        3.5.3 环境污染对动物生境的破坏
    3.6 盐城海滨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对策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10)滩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垦区生态系统优化研究 ——以赣榆、射阳垦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 对50年来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开发成就的评价
        2 对沿海滩涂围垦引发的环境与生态问题的反思
        3 对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的响应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1 国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2 国内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3 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三节 选题的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第四节 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
        1 研究目标
        2 技术路线
    第五节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滩涂生态系统结构
    第一节 生态系统分类
        1 传统分类
        2 Costanza分类
        3 MA分类
    第二节 滩涂生态系统结构
        1 滩涂生态系统界定
        2 滩涂生态系统构成
    第三节 滩涂生态系统自然环境
        1 历史演变
        2 地质、地貌
        3 气候
        4 水文
        5 土壤
    第四节 滩涂生态系统生物种群
        1 近海与潮间带生物
        2 陆生生物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滩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第一节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
        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内涵
        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
    第二节 滩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 供应功能
        2 调节功能
        3 支持功能
        4 文化功能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滩涂生态系统变化的驱动力
    第一节 生态系统变化的驱动力
    第二节 滩涂围垦驱动力研究
        1 江苏滩涂围垦过程
        2 滩涂围垦驱动力研究—以赣榆宋庄垦区为例
    第三节 外来种互花米草生境与滩涂围垦的响应
        1 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滩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1 劳动价值论
        2 效用价值论
        3 功能价值论
        4 补偿价值论
    第二节 滩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分类
    第三节 滩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方法
        1 直接市场法
        2 替代市场法
        3 模拟市场法
    第四节 实证研究—以射阳垦区为例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3 研究过程
    第五节 研究结果分析
    第六节 小结
第六章 垦区生态系统优化与管理
    第一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
        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人类福利
        2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
    第二节 围垦前后滩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对比
        1 围垦前后滩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
        2 结果分析
    第三节 垦区生态系统综合评价
        1 垦区生态系统综合评价功能-效益模型
        2 权重计算及分析
        3 结果应用
    第四节 滩涂生态系统优化与管理
        1 目标
        2 对策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江苏省沿海垦区一览表
附录2 江苏沿海滩涂旅游资源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调查表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工作及研究成果
致谢

四、灌东大面积推广沙蚕人工养殖(论文参考文献)

  • [1]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2]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D]. 练薇薇.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8)
  • [3]江苏海岸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战略选择[D]. 杨宏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5)
  • [4]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景观格局分析 ——以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为例[D]. 王珊珊.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5]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江苏省滨海旅游实证研究为例[D]. 王芳. 南京大学, 2011(10)
  • [6]协调保护与开发的盐城滨海湿地土地利用优化研究[D]. 龚佳莹.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7]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研究[D]. 戴科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07(04)
  • [8]基于社区参与的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研究 ——以盐城海滨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D]. 侯国林.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
  • [9]盐城海滨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D]. 刘奕琳. 南京林业大学, 2006(04)
  • [10]滩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垦区生态系统优化研究 ——以赣榆、射阳垦区为例[D]. 陈洪全.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广东广泛开展线虫人工繁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