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井光学成像测井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樊亦洲[1](2020)在《油气井套损可视化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油气田开发进入到中后期,套损的检测和治理已经成为油气田开发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工作。目前国内油气田套损检测技术以2M(多臂井径仪(MIT)和电磁探伤仪(MID)组合使用)为主,已经拥有成熟的组合测井系统。VideoLog油气井可视化检测设备在国内作为一种全新的光电类检测仪器,可以实时获取和传输井下彩色全帧率网络视频,直观展现套管损坏情况。但其仅能检测套管的内表面情况,且检测结果受井液透光性影响较大。实践研究表明,可视化检测与2M检测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套损精确检测。目前,可视化测井和2M测井自成系统,可视化+2M套损检测需要测两趟,耗时耗力的同时增加了套损检测的成本。基于此,本文将研究VideoLog可视化测井与2M测井系统的组合测井方案,实现套损检测的可视化+2M一趟测。VideoLog可视化检测系统与2M检测系统的组合方案分为井下仪器和地面设备两部分。井下仪器组合最大的难点在于两套系统各自的井下总线与电缆遥传系统互不兼容。2M系统采用单芯电缆遥传、单芯井下总线和测井专用通信协议,可视化检测系统采用多芯电缆遥传、多芯井下总线和以太网通信协议。由于单芯遥传系统传输速率有限,无法实时传输可视化测井的海量数据,因此无法通过修改可视化测井系统的井下总线和通信协议实现与2M系统的组合。本文创新性的提出了多芯电缆并行传输模式,即单芯遥传系统和多芯系统使用多芯电缆的不同缆芯并行传输。针对两种遥传系统并行传输可能存在相互干扰的情况,提出了并行传输,分时工作的解决方案,即利用可视化下测(下放时测量),2M上测(上提时测量)的特性,两套遥传系统分时工作,排除了相互干扰的可能。该方案只需要2M井下仪增加4根贯穿线给下端的可视化测井系统。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对各自现有电子通信系统的改动,保留了现有成熟技术的可靠性和性能,提高了组合的效率。地面设备为了实现可视化地面与原有地面系统的深度融合,共用了井下供电系统,电缆测深系统,并按照2M组合测井地面系统的接口标准重新设计了可视化电缆遥传电路,实现了地面系统接口的标准和统一。并对软件接口进行了相应的优化和升级。通过创新性的多芯电缆并行传输,分时工作的方案,实现了可视化与2M测井系统的组合一趟测。实验室测试,标准井验证和现场应用,验证了新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可视化检测技术的加入,使得套损检测与辨识更加直观高效,将传统2M套损检测技术带入可视化时代。
霍建建[2](2019)在《井中雷达成像算法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井中雷达是一种高效的电磁波探测成像工具,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相比于常规的地表探地雷达,井中雷达能够满足深地探测的需求,但是其应用的环境却更加复杂,因此对于相应的探测成像方法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井中雷达实验,分别研究了非高导井孔(井孔中填充非高导介质,如空气、清水等)和高导井孔(井中填充高导介质,如饱和盐水等)条件下的探测成像技术。其中,非高导井孔条件下的探测成像属于常规的井中雷达应用,本文重点研究了由金属电缆所引起的反射导波干扰的抑制方法和改进型的逆时偏移成像算法(能流域逆时偏移);而高导井孔条件下的探测成像技术则是一种非常规应用,它利用由井孔填充介质的高导特性所引起的井中雷达导波对近井壁地质结构进行探测成像,是对常规井中雷达应用的一种补充和发展。本文的具体研究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在常规的井中雷达探测中,为了满足井周远距离目标的探测需求,井孔中一般会填充一些非高导介质,如空气、清水等。本文结合GeoMole井中雷达在非高导井孔条件下的探测实验,介绍和分析了非高导井孔条件下的雷达探测原理和回波信号组成;另外,用于牵引雷达运动或实时数据传输的电缆一般为表面导电的金属电缆,这种金属电缆与井孔会构成一种导波传输系统。当金属电缆与雷达直接相连(距离收、发天线较近)时,雷达天线辐射出的能量能够耦合到电缆表面,并形成表面电流,从而诱导出沿着井孔方向传播的导波。一旦这些导波遇到沿井孔方向的阻抗不连续处时(主要由近井壁的不连续结构造成,如跨孔裂缝、地层分界面等),就会形成反射导波,并被接收天线接收。在记录的雷达剖面中,这些反射导波表现为斜带状条纹,会严重污染非高导井孔条件下的井周目标反射信号,从而为高质量的成像处理带来困难。为了解决反射导波干扰问题,本文除了探讨常规反射导波抑制方法外,还提出了基于偏移处理技术的偏移滤波方法。这种方法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其它地球物理信号处理中,如地表地震测量中的地滚波抑制,声波全波列测井中的斯通利波的提取,以及垂直地震剖面测量中的上行波和下行波的分离等。2、在完成对原始雷达数据的预处理(如直达波去除、反射导波等干扰信号的抑制等)后,高精度的偏移成像处理就成为非高导井孔条件下雷达探测成像技术的关键。本文在传统逆时偏移算法的基础上,利用本文提出的能流域波场分离技术,形成了新型逆时偏移成像算法—能流域逆时偏移。在叠前能流域逆时偏移中,首先分别对顺时外推得到的任意时刻入射波场和逆时外推得到的任意时刻反射波场进行能流波场分离,然后对各入射波场能流分量和各反射波场能流分量应用成像条件,并按时间做叠加处理,获得沿不同坐标轴方向的16组分量图像。最后按照一定规则对各分量图像重新组合,就可以获得四组具有不同特点的偏移图像。而对于叠后能流域逆时偏移只需要对记录到的数据进行逆时延拓,并在最后的时间步进行能流波场分离,同样可以得到四组具有不同特点的偏移结果。能流域逆时偏移成像算法在保持传统逆时偏移高精度优点的前提下,能够有效抑制低频噪声、提高图像聚焦度和偏移后图像的方位分辨率。另外,该改进算法还能够直接对不同倾向的目标图像进行分离或分类。3、在一些井中雷达探测应用中(如雷达应用于油田测井),井孔中会填充一些高导介质。由于受到这些高导介质的衰减和约束作用,井中雷达天线辐射出的电磁能量只有较少部分能够进入地层传播,而相当一部分低频能量会被约束在井孔附近区域。这就限制了雷达的远距离探测能力,造成了严重的能量浪费,降低了雷达工作效率。为了能够有效利用这部分能量,本文结合电子科技大学雷达成像测井原型机在高导井孔条件下的测井实验,对高导井孔条件下的雷达探测原理和采集到的雷达回波信号进行了分析处理。此外,本文还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和奇异值分解理论,实现了从高导井孔条件下的雷达回波数据中快速提取近井地层的归一化视电阻率曲线。该曲线与常规电阻率仪器的测井曲线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一方面扩展了雷达成像测井系统的应用功能,为测井评价提供必要信息,另一方面也为本文高导井孔条件下的探测成像分析提供支撑。基于高导井孔条件下的导波传输特性,本文还研究了高导井孔条件下的反射导波视速度与近井地层电磁波速度的关系,为今后利用井中雷达数据求取地层介电常数奠定基础。4、在高导井孔条件下的雷达导波特性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开展了在高导井孔条件下利用沿井壁附近区域传播的雷达导波对近井壁地质结构进行探测成像的研究,即高导井孔条件下的导波探测成像。文中结合数值仿真实验和现场测井实验证实了导波探测成像的可行性。而且这种方法能够适用于对近井壁水平(即垂直于井孔方向)地质结构的探测成像,是对常规(非高导到井孔条件)井中雷达探测成像技术的有效补充和发展。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井中雷达的应用功能和范围,对井中雷达的推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一些高导井孔条件下的雷达测井项目。
张岭[3](2019)在《螺旋喷水井下电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油气井井下作业存在着工作量大、难度高等特点,作业过程中极易产生故障,传统的井下电视技术在较为浑浊的井液中无法准确高效地完成测井任务。本课题组创新设计了一套基于螺旋喷水技术的井下电视系统,依托系统前端的螺旋喷水装置可将浑浊井液冲洗干净,保证系统前端摄像头的清晰成像,能有效完成浑浊环境下油气井的测井任务。1.详细分析井下电视系统的工作环境和功能要求,为整个系统的设计确定目标,重点叙述井下电视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核心模块的重要功能。根据系统的功能要求确定系统的总体机械结构,对薄壁圆管的壁厚和系统的密封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和系统分析,结合机械结构特点对系统电路进行集成设计。2.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影响喷水效果的三个因素(喷口螺旋角、喷口数量、喷口流速)进行瞬态仿真分析。根据实际的流场情况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为了保证不同工况可相互对比,建立喷水效果的统一量化指标。仿真分析表明:当喷口螺旋角在之间、喷口数量为8个、外界模拟井液初始化过程中油的比例为40%时,喷水装置可在60秒内将外界模拟井液中水的体积分数提高至95%左右,基本满足摄像头的成像要求。分析了喷口数量对喷水效果的影响,由仿真对比结果可知,在喷口数量为58的四个工况中,喷口数量越多,喷水效果越好。对不同的喷口流速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当喷口流速增加时,外界模拟井液中水的体积分数达到90%所需的时间逐渐缩短,但是过大的流速会因降低井液中气体的溶解度,产生大量的水泡,影响摄像头的成像,仿真分析结果对实际生产中喷口流速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3.根据仿真分析的结果加工了井下电视功能样机。首先对功能样机的机械结构及系统电路集成进行叙述,其次分析实验平台的搭建和具体的实验方案,对几个典型的工况进行实验分析。当喷口螺旋角为10°、喷口数量为8个或者喷口螺旋角为25°、喷口数量为5个时,喷水效果较差,当喷口螺旋角为25°、喷口数量为8个时,喷水效果较好,功能样机在60秒时刻可将井液冲洗干净,井下电视系统可实时捕捉管壁的清晰图像。
赵佳佳[4](2018)在《网络高清井下电视视频处理与地面控制系统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井下电视视频测井技术是一种用于获取井下直观图像资料的技术,其具有准确、实时、图像简单化等优势,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井下摄像头获取井眼图像资料,经过一系列视频压缩编码、传输编码处理后,由电缆实时传输到地面,最后在地面控制系统中显示叠加有字符信息的井下视频。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水井、油气井中井下施工效果的检验、井内套管泄漏点的检查、辅助井下落物打捞等。课题主要对井下视频处理技术、电缆实时无失真传输彩色高清视频、地面控制系统显示与控制功能进行研究。文章首先介绍了网络高清井下电视的整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对井下仪中的光学成像系统、电源供电系统、密封保温系统做了简要分析。然后深入分析了网络高清井下电视视频处理、传输技术,对H.264视频编解码标准、图像采集处理系统的硬件与软件设计、视频传输方式进行了重点研究。最后研究了地面控制系统的组成、功能,开发了适用于网络高清井下电视的功能控制界面、字库,完成了视频的字符叠加、录像、抓拍,仪器的下井深度、速度计算等。通过调试,表明该井下电视的视频显示效果、传输速率、地面控制功能都达到预期,同时具备将彩色、高清、传输距离长等优势,使国内外井下电视在铠装测井电缆上传输彩色高清图像水平达到新高度,体现了重要的应用价值。
施宇峰[5](2018)在《测井深度系统标定技术与装置研制》文中研究表明测井深度系统的准确性、可靠性对于取得高质量的测井原始资料是至关重要的,也将会直接影响到油气井的后期开发效果和油藏描述。塔里木油田采用测井标准井对测井深度系统进行标定。塔里木油田油藏埋藏深,完钻深度6000m以上的油气井已超过60%。而塔里木油田现役的测井标准井轮南13井,目前最大可下入深度仅4750m左右,对超过4750m的测井深度无法标定。急需新建一口深度超过6500m的超深井测井标准井。另外,实际生产作业中,测井深度与工程深度一旦产生误差,目前还无法在生产现场进行误差确认或者在生产现场进行测井深度标定。针对生产实际中遇到的上述两个关于测井深度系统标定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如何从塔里木油田废弃井中挑选一口最适宜建标的井,研究如何进行新建超深井测井标准井可行性分析,研究如何准确地将塔里木油田现役测井标准井轮南13井的深度传递至新建测井标准井,研究标准井测井深度传递的方案及技术要求,完成新建超深井测井标准井标准深度的建立。同时,系统收集国内外测井深度标定的方法手段、测井深度系统标定装置的结构和性能指标,收集相关领域最先进的测速测长技术,与测井现场实际条件相结合,进行系统地分析研究。研制一套适用于生产作业现场的万分级非接触测井电缆的高精度、连续深度测量的深度标定装置,并在测井标准井及生产井中分别进行试验对比分析。最终建成塔里木超深井测井标准井形成塔里木油田超深井测井标准井标准值并配套可用于生产现场进行测井深度标定的深度标定装置。同时建立一套适用于塔里木油田的测井深度标定技术规范。
李海军,刘恒,李力民,王雪琴,张晓莉[6](2017)在《套损检测技术在储气库的应用》文中指出四川油气田普遍存在的深井超深井、复杂井身结构、高温、高压、高含硫以及碳酸盐岩地层普遍的高矿化度地层水的情况,导致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油套管发生电化学腐蚀及机械损伤的风险加大。在对其实施套损检测时面临技术难度大,工作成本高,最重要的是面临很大的安全风险。如果可以在正常钻井或生产的情况下,使用小直径、超精度的套损检测仪器,对油、套管柱的腐蚀或损伤情况进行检测,并获得具有较高精度的测量结果将可以解决以上问题。本文介绍了几种目前工程上运用较多的多臂井径测井、电磁探伤测井、声波成像测井以及井下电视测井等常见的套损检测测井技术,并结合在储气库井中的几个实际应用,提出了针对储气库套损检测测井技术的最优化方案。
李涛[7](2016)在《井下视频成像测井系统设计》文中指出在油气田的开发过程中,能够高效、准确、并且图像化实时显示油气井下所存在的各类问题,对提升油气田修井和打捞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生产效率的提高和质量的提升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目前测井系统采用常规电缆传输视频图像信号时,存在显示滞后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井下视频成像测井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井上模块、传输模块和井下模块三个部分组成。井下模块主要采用前端同轴照明方式为井下CMOS图像传感器提供良好的照明环境,完成井下图像数据的采集和打包工作,并通过1B2B编码技术对CMOS图像传感器输出的数字信号进行码型变换,增加数据信号中“0”与“1”的密度,满足后续传输媒介对传输信号码型的要求;传输模块主要采用复合式光纤线缆实现对井下数据远距离、高速、稳定的传输,为井下视频图像实时显示提供可靠的保障;井上模块主要利用自适应图像增强算法,提高图像的成像质量、对比度以及清晰度,并进行实时显示。实验证明,该系统实现了对井下视频图像信号实时、直观、准确的显示功能。
孙艳慧[8](2016)在《不同声电成像测井对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的识别效果分析 ——以克深气田为例》文中认为库车坳陷克深区块巴什基奇克组属于超深致密砂岩储层,裂缝对储层的渗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分析储层裂缝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及有效性,可以对克深区块的后期勘探开发提供指导方案。在“岩心刻度测井”的基础上,并结合野外露头分析不同声电成像测井对裂缝的识别效果,优选出适合研究区的成像测井方法,为后期致密砂岩储层成像测井系列的选择提供依据。本文首先调研声电成像测井裂缝响应的物模和数模试验,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岩心刻度测井”并结合野外露头对克深区块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不同声电成像井资料进行裂缝的精细对比和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成像测井在裂缝分布和储层产能评价中的作用,并确定了声电成像测井的裂缝响应下限。研究发现裂缝宽度越小,其成像测井裂缝识别的难度越大;在识别地质体几何大小上,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FMI要优于超声波扫描成像测井CBIL。水基泥浆FMI-HD裂缝拾取效果优于油基泥浆FMI-HD成像测井裂缝拾取效果;油基泥浆EI和FMI-HD图像效果较差,可以拾取高角度张开缝,对于较低角度的裂缝EI测井图像上可以部分拾取,而油基泥浆FMI-HD基本无法拾取;CBIL声成像测井的井眼覆盖率比电成像测井高且能到达100%覆盖。成像测井裂缝参数的定量计算表明裂缝孔隙度对储层总孔隙度贡献很小,而裂缝的渗透率使储层总渗透率提高了13个数量级。利用成像测井分析研究区的现今地应力,并评价现今地应力与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现今地应力的方向与裂缝走向的夹角大小是影响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产能高低的关键因素。
吴铭德,乔文孝,魏涛,李长文,何峰江,刘青昕[9](2016)在《油气井封固性测井述评》文中研究指明油气井封固性测井能发现并判定井下管柱和水泥环的问题,使得人们能及时采取措施,维持油气井产量,延长油气井生命周期,防止油气井事故和环境污染。陈述了油气井封固性的概念;提出了油气井封固性测井的定义;对当前油气井封固性测井的技术状况进行述评。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在套损检测和固井质量评价方面有代表性的测井仪器及资料处理解释成果;介绍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思维和样机。指出深层、深海、低渗透和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对封固性测井技术所提出的要求。
宋震兴[10](2015)在《照相存储式井下视频成像测井仪研制》文中指出石油天然气被誉为“工业的血液”,是一个国家必备的战略资源,是当代最主要的能源和最必需的化工原料。随着油气田开发年限的增长,目前我国大部分油气田存在许多问题:套管腐蚀、管道结垢、落物堵塞等等,严重影响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可见光视频成像测井技术能够得到井下直观清晰的照片,在套管防腐除垢、落物打捞等修井作业方面有很强的使用价值,对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调研,并根据修井作业的特殊环境要求,设计相关技术指标,研制基于CAN总线数字传输的存储式井下视频成像测井仪。该测井仪克服了以往基于模拟传输体制受外界因素干扰大的不足,且能在井下将拍摄的图像信息存储起来,保证图像信息不丢失,提高修井的效率,节约修井成本。本文首先概述存储式视频成像测井系统的总体方案,介绍了系统整体工作原理,分析了关键技术以及解决方案。根据测井仪功能要求简述硬件电路的组成,从供电电路、C8051F040主控最小系统、FLASH存储、CMOS摄像头串口通信、CAN总线接口等几个方面进行电路设计并详细说明。然后进行测井仪系统软件的设计,由上位机和下位机两部分组成。上位机利用Visual Studio 2010编写,为人机交互界面,主要包括串口设置、摄像头参数配置、命令控制、图像显示等,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图像参数的设置,并能查看采集到的井下图像信息。下位机利用Keil开发环境编写程序,主要包括UART串口通信、FLASH存储操作、CAN接口传输通信,实现图像的采集、存储及传输。最后进行了系统测试验证,实验得到的图像直观清晰,可用于套管防腐、落物打捞、套管除垢、检查井下作业效果等方面。能大幅度减少油气井的修复费用,缩短修井作业时间。
二、深井光学成像测井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井光学成像测井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油气井套损可视化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现状 |
1.3.1 国内外油气田套管损坏状况 |
1.3.2 国内外油气田套管损坏的原因和类型 |
1.3.3 国内外油气田套管损坏的检测技术 |
1.4 研究内容 |
1.4.1 关键技术及理论基础 |
1.4.2 可视化检测应用的总体方案 |
1.4.3 可视化检测设备的研发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关键技术及理论 |
2.1 2M检测设备 |
2.1.1 电磁检测 |
2.1.2 机械检测 |
2.2 VideoLog可视化检测系统 |
2.3 电缆传输技术及理论 |
2.3.1 电缆传输基础 |
2.3.2 电缆高速传输编码调制 |
2.4 视频图像的处理技术 |
2.4.1 视频压缩编码技术 |
2.4.2 H.264的编解码原理 |
2.5 井下总线 |
2.5.1 2M检测井下系统 |
2.5.2 VideoLog可视化检测井下系统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可视化检测设备应用方案的总体设计 |
3.1 井下仪器的组合方案 |
3.1.1 各系统组成 |
3.1.2 详细技术指标 |
3.1.3 井下总线的设计 |
3.2 地面设备的组合方案 |
3.2.1 CPCI标准板卡 |
3.2.2 地面主板的接口设计 |
3.2.3 地面主板功能模块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可视化检测设备的软硬件设计 |
4.1 组合系统地面机箱挂接技术 |
4.1.1 组合系统地面测井流程 |
4.1.2 主控板卡互通技术 |
4.1.3 软件接口定义 |
4.2 微处理器模块 |
4.2.1 STM32单片机简介 |
4.2.2 程序下载电路设计 |
4.2.3 晶振电路设计 |
4.3 视频图像采集处理模块 |
4.3.1 井下图像采集处理硬件设计 |
4.3.2 井下图像采集处理软件设计 |
4.4 字符叠加模块 |
4.4.1 字符叠加硬件设计 |
4.4.2 字符叠加软件设计 |
4.5 高速遥传模块 |
4.6 系统抗干扰与PCB制作 |
4.7 测井仪器的组合 |
4.7.1 并行信号七芯电缆接法 |
4.7.2 七芯电缆传输方案速率实验 |
4.7.3 测井仪组合的试验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功能测试及应用研究 |
5.1 系统整体功能测试实验 |
5.2 现场应用前期的井准备 |
5.2.1 井液中杂质的构成 |
5.2.2 井液中杂质的处理 |
5.3 应用案例 |
5.3.1 案例一套管错断检测 |
5.3.2 案例二套管变形检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井中雷达成像算法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井中雷达系统研究及应用 |
1.2.2 井中雷达成像技术研究 |
1.3 井中雷达成像技术中的关键问题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非高导井孔条件下的井中雷达探测与反射导波抑制 |
2.1非高导井孔条件下的井中雷达探测原理与实验 |
2.1.1 非高导井孔条件下的井中探测原理 |
2.1.2 非高导井孔条件下的井中雷达实验与分析 |
2.2 非高导井孔条件下反射导波的一般抑制方法 |
2.2.1 物理阻断方法 |
2.2.2 沿特定倾角的滑动平均误差滤波 |
2.2.3 F-K滤波 |
2.3 基于偏移处理的偏移滤波方法 |
2.3.1 偏移滤波的原理 |
2.3.2 数值仿真与偏移速度影响分析 |
2.3.3 实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能流域逆时偏移成像算法 |
3.1 逆时偏移原理 |
3.1.1 逆时偏移正演过程 |
3.1.2 逆时偏移成像条件 |
3.2 电磁波场分离理论 |
3.2.1 Poynting理论 |
3.2.2 能流域的电磁波场分离 |
3.3 EF-RTM成像算法理论 |
3.3.1 叠前EF-RTM成像算法 |
3.3.2 叠后EF-RTM成像算法 |
3.4 EF-RTM在井中雷达仿真模型中的验证 |
3.4.1 仿真模型建立与回波数据提取 |
3.4.2 叠前EF-RTM处理 |
3.4.3 叠后EF-RTM处理 |
3.4.4 EF-RTM对偏移后图像方位分辨率的影响 |
3.5 EF-RTM在井中雷达实测数据中的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导井孔条件下的井中雷达探测实验与分析 |
4.1 高导井孔条件下的井中雷达探测原理 |
4.2高导井孔条件下的井中雷达探测实验 |
4.2.1 电子科技大学雷达成像测井原型机 |
4.2.2 现场实验与数据分析 |
4.3 归一化视电阻率曲线 |
4.3.1 STFT和 SVD原理 |
4.3.2 归一化视电阻率求解流程 |
4.3.3 实验结果 |
4.4 基于井中雷达反射导波的近井地层电磁波速度估计 |
4.4.1数值模型仿真实验 |
4.4.2 实验数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导井孔条件下的雷达导波对近井壁地质结构探测成像 |
5.1 井中雷达导波对不同近井壁地质结构的探测成像 |
5.1.1 井中雷达导波对裂缝的探测成像 |
5.1.2 井中雷达导波对地层分界面的探测成像 |
5.1.3 井中雷达导波对夹层的探测成像 |
5.1.4 井中雷达导波对溶洞或扩径情况的探测成像 |
5.1.5 不同近井壁地质结构的反射导波图像对比 |
5.2 现场实验数据分析 |
5.2.1 GeoMole井中雷达实验数据分析 |
5.2.2 电子科技大学雷达成像测井原型机实验数据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螺旋喷水井下电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井下电视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文档结构 |
第2章 基于螺旋喷水井下电视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井下电视系统的功能分析 |
2.1.1 油井内部环境分析 |
2.1.2 井下电视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
2.1.3 井下电视系统功能分析 |
2.2 井下电视系统机械结构总体方案设计 |
2.2.1 井下电视系统机械结构设计 |
2.2.2 薄壁圆管耐压能力分析 |
2.2.3 井下电视系统密封结构问题分析 |
2.3 井下电视系统电路部分总体方案设计 |
2.3.1 井下电视系统井下部分 |
2.3.2 图像传输部分方案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井下电视喷水系统仿真分析 |
3.1 喷水系统仿真模型与求解方法 |
3.1.1 流体仿真模型建立 |
3.1.2 计算域与网格划分 |
3.1.3 仿真模拟分析方法 |
3.1.4 流体仿真条件分析 |
3.2 喷水效果量化标准 |
3.3 不同喷口角度的仿真分析 |
3.3.1 喷口角度对流场的影响分析 |
3.3.2 不同喷口角度对应方向矢量的设置 |
3.3.3 不同喷口角度工况下的瞬态特性分析 |
3.4 不同喷口数量的仿真分析 |
3.4.1 喷口数量对流场的影响分析 |
3.4.2 不同喷口数量的仿真模型 |
3.4.3 不同喷口数量工况下的瞬态特性分析 |
3.5 不同喷口流速的仿真分析 |
3.5.1 喷口流速对流场的影响分析 |
3.5.2 不同喷口流速工况下的瞬态特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螺旋喷水的井下电视系统实验研究 |
4.1 井下电视系统功能样机设计及系统集成 |
4.1.1 功能样机的结构设计 |
4.1.2 功能样机集成系统 |
4.2 井下电视系统实验 |
4.2.1 实验系统设计及基本组成 |
4.2.2 实验总体方案 |
4.2.3 实验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4)网络高清井下电视视频处理与地面控制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发展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文档结构 |
第二章 网络高清井下电视测井仪整体设计 |
2.1 系统概述 |
2.1.1 系统工作原理 |
2.1.2 系统设计要求 |
2.2 系统总体方案 |
2.2.1 井下仪 |
2.2.2 地面控制系统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井下电视视频处理技术研究 |
3.1 视频编解码标技术研究 |
3.1.1 各类视频编码标准对比 |
3.1.2 H.264编解码技术 |
3.2 井下仪图像采集处理系统硬件设计 |
3.2.1 灯板的设计 |
3.2.2 图像采集与处理 |
3.3 井下仪图像采集处理系统软件设计 |
3.3.1 主程序设计 |
3.3.2 光源亮度调整子程序 |
3.3.3 摄像头控制子程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井下电视视频与信号传输系统研究 |
4.1 系统概述 |
4.2 传输关键技术 |
4.2.1 OFDM技术 |
4.2.2 QAM技术 |
4.2.3 速率自适应技术 |
4.3 数据传输模型 |
4.3.1 TCM编码原理 |
4.3.2 信道预编码器 |
4.4 高速遥传系统 |
4.4.1 高速遥传系统性能 |
4.4.2 高速遥传模块硬件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井下电视地面控制系统 |
5.1 系统概述 |
5.2 迪文触控系统 |
5.2.1 控制界面开发 |
5.3 录像存储系统 |
5.4 深度速度计算系统 |
5.5 OSD显示系统 |
5.5.1 字符叠加技术 |
5.5.2 专用字库开发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现场应用 |
6.1 4000 米电缆传输试验 |
6.2 井下仪耐温耐压测试 |
6.3 系统整体测试 |
6.4 井下电视现场测井 |
6.4.1 北京某热水井 |
6.4.2 大港油田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5)测井深度系统标定技术与装置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述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测井深度标定技术及装置研究状况 |
1.2.1 国内测井深度标定技术及装置研究状况 |
1.2.2 国外测井深度标定技术及装置研究状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指标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主要技术指标 |
第2章 总体方案设计 |
2.1 塔里木新建超深井测井标准井建标方案 |
2.1.1 测井深度 |
2.1.2 测井标准井深度标定基本原理 |
2.1.3 利用测井标准井进行深度标定的工作流程 |
2.1.4 塔里木新建超深井测井标准井建标方案设计 |
2.2 万分级测井深度标定装置方案设计 |
第3章 塔里木超深井测井标准井深度建标 |
3.1 塔里木超深井测井标准井的选井 |
3.2 轮深2井建标可行性分析 |
3.2.1 轮深2 井基本情况 |
3.2.2 轮深2 井完井套管情况及固井质量评价 |
3.2.3 轮深2 井套损可能性分析 |
3.2.4 轮深2 井修井后套管固井质量再验证 |
3.3 轮深2井深度零点校正 |
3.4 轮深2井深度传递 |
3.4.1 轮深2 井深度传递技术思路 |
3.4.2 轮深2 井深度传递质量控制 |
3.4.3 轮深2 井套管接箍深度标准值求取 |
3.4.4 轮深2 井深度传递相关性 |
第4章 测井深度标定装置研制 |
4.1 深度标定装置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4.2 深度标定装置的总体设计 |
4.2.1 深度校验信号采集 |
4.2.2 测井车深度信号采集 |
4.2.3 测井深度校验系统 |
4.3 万分级非接触测长系统的优选与实验研究 |
4.3.1 测速仪优选 |
4.3.2 VLM320L型白光测速仪测长实验检验 |
4.4 深度标定装置附着式随动测量机构的设计与制造 |
4.4.1 传感器恒温系统的研制 |
4.4.2 附着式随动机构的研制 |
4.4.3 附着式随动测量机构操作方法 |
4.5 深度标定装置可视化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的设计制造 |
4.6 深度标定装置硬件连接 |
4.7 DCS深度校验系统软件操作 |
4.7.1 系统启动 |
4.7.2 深度对零 |
4.7.3 采集校验 |
4.8 白光深度标定装置标定实验 |
4.8.1 白光深度标定装置深度重复性检验及标定 |
4.8.2 深度标定装置现场应用 |
第5章 塔里木油田测井深度标定技术规范 |
5.1 测井深度标定基本要求 |
5.1.1 电缆校深的相关规定 |
5.1.2 符合校深的条件 |
5.1.3 校深出车前的准备工作 |
5.2 白光校深系统刻度 |
5.3 应用白光校深系统校深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井下视频成像测井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井下视频成像测井技术发展的国内外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 |
2 井下视频成像测井系统设计 |
2.1 井下视频成像测井系统的整体结构 |
2.2 井下模块的结构设计 |
2.2.1 图像采集控制单元 |
2.2.2 数据预处理单元 |
2.3 传输模块的结构设计 |
2.3.1 同轴电缆传输 |
2.3.2 双绞线传输 |
2.3.3 光纤传输 |
2.4 井上模块的结构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 |
3.1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3.1.1 CMOS图像传感器的电路设计 |
3.1.2 信号传输模块的电路设计 |
3.1.3 USB接口模块的电路设计 |
3.1.4 系统电源模块的电路设计 |
3.2 系统软件设计 |
3.2.1 图像传感器采集模块 |
3.2.2 1B2B编码模块 |
3.2.3 USB传输模块 |
3.2.4 数据打包处理 |
3.3 本章小结 |
4 系统实验与结果分析 |
4.1 控制处理器FPGA配置测试 |
4.2 MT9V034时钟与图像信号输出结果 |
4.3 USB FT2232HL同步FIFO模式测试与实验分析 |
4.4 系统整体测试 |
4.5 实况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不同声电成像测井对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的识别效果分析 ——以克深气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裂缝的成因类型 |
1.2.2 裂缝测井识别技术的发展历程 |
1.2.3 成像测井新技术近年来的发展 |
1.2.4 成像测井识别裂缝的分辨率下限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及关键技术 |
1.5 资料基础和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工区概况 |
2.2 构造特征 |
2.3 地层特征 |
2.4 沉积微相特征 |
2.5 储层特征 |
第3章 声电成像测井裂缝解释方法 |
3.1 露头裂缝描述 |
3.2 岩心裂缝描述 |
3.3 成像测井裂缝图版库的建立及参数的定量计算 |
3.3.1 成像测井的裂缝识别 |
3.3.2 成像测井裂缝识别图版的建立 |
3.3.3 成像测井裂缝参数定量计算 |
3.3.4 裂缝特征分类 |
3.4 油基泥浆裂缝参数剥离及定量计算 |
3.4.1 成像图像裂缝参数提取与计算 |
3.4.2 裂缝分析系统的原理 |
第4章 不同声电成像测井对裂缝的识别效果分析 |
4.1 声、电扫描成像测井裂缝识别分辨率下限对比研究 |
4.1.1 电成像测井裂缝响应下限研究 |
4.1.2 声成像测井裂缝响应下限研究 |
4.2 油基泥浆和水基泥浆FMI-HD成像测井裂缝识别 |
4.2.1 油基泥浆和水基泥浆FMI-HD成像测井裂缝识别效果对比 |
4.2.2 油基和水基泥浆FMI-HD裂缝识别效果分析 |
4.3 油基泥浆不同声电成像测井裂缝识别效果对比 |
4.3.1 EI与FMI-HD成像测井裂缝识别效果对比 |
4.3.2 CBIL声成像与EI电成像测井裂缝识别效果对比 |
第5章 成像测井资料在裂缝与产能评价中的应用 |
5.1 裂缝定量及定性参数分析储层物性 |
5.1.1 通过成像测井裂缝参数定量计算分析裂缝对储层总孔隙度的影响 |
5.1.2 通过成像测井裂缝参数定量计算分析裂缝对储层总渗透率的影响 |
5.2 成像测井资料在现今地应力与产能评价中的应用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油气井封固性测井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套损检测技术 |
1.1 机械力学检测技术 |
1.1.1 多臂井径成像测井仪 |
1.1.2 套管应力磁记忆测井仪 |
1.2 电磁套损检测仪 |
1.2.1 磁测井仪 |
1.2.2 漏磁通类测井仪器 |
1.2.3 远场涡流类套损检测仪 |
1.2.4 脉冲涡流类测井仪 |
1.3 声波套损检测仪 |
1.3.1 超声成像测井仪 |
1.3.2 几种新型超声测井仪 |
1.4 其他套损检测仪 |
2 固井质量测井技术 |
2.1 声波固井质量测井仪 |
2.1.1 声幅测井仪 |
2.1.2 声波/变密度测井仪 |
2.1.3 分扇区声幅型水泥胶结测井仪 |
2.1.4 分扇区衰减率型水泥胶结测井仪 |
2.1.5 相控阵水泥胶结测井仪 |
2.1.6 水泥声阻抗类测井仪 |
2.1.7 水泥环封隔扫描成像测井仪 |
2.1.8 噪声测井仪 |
2.2 伽马密度固井质量测井仪 |
2.3 固井质量测井面临的主要难题 |
3 封固性测井模拟试验条件和资料处理软件 |
3.1 固井质量测井模拟试验条件 |
3.1.1 中海油服套损检测模型实验井 |
3.1.2 固井质量测井模型实验井 |
3.2 固井质量测井评价方法 |
3.3 固井质量评价的主要难题 |
4 油气井封固性测井技术的要求 |
5 结束语 |
(10)照相存储式井下视频成像测井仪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存储式井下视频成像测井仪总体方案概述 |
2.1 工程背景需求分析 |
2.2 测井仪工作原理 |
2.3 测井仪技术指标 |
2.4 测井仪总体硬件电路概述 |
2.5 测井仪系统软件概述 |
2.6 测井仪关键问题与解决措施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测井电缆与供电电路设计 |
3.1 电缆特性分析 |
3.2 电缆传输方式 |
3.3 供电电路 |
3.3.1 电源模块所需功率计算 |
3.3.2 电源模块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3.3.3 电源电路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存储式井下视频成像测井仪硬件电路设计 |
4.1 C8051F040芯片介绍 |
4.2 复位电路 |
4.3 时钟电路 |
4.4 JTAG接口电路 |
4.5 CMOS摄像头接口电路 |
4.6 FLASH存储电路 |
4.7 CAN接口电路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存储式井下视频成像测井仪系统软件设计 |
5.1 摄像头通信简述 |
5.2 监控界面 |
5.2.1 串口设置 |
5.2.2 命令控制 |
5.2.3 图像显示 |
5.3 下位机系统软件流程 |
5.4 CAN通信接口软件设计 |
5.4.1 CAN控制器 |
5.4.2 CAN通信初始化 |
5.4.3 CAN通信数据接收和发送 |
5.5 FLASH存储操作 |
5.5.1 FLASH读操作 |
5.5.2 FLASH写操作 |
5.5.3 FLASH擦除操作 |
5.5.4 FLASH坏块管理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测试实验 |
6.1 实验装置 |
6.2 实验过程 |
6.3 试验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深井光学成像测井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油气井套损可视化检测技术研究[D]. 樊亦洲. 西安石油大学, 2020(04)
- [2]井中雷达成像算法与实验研究[D]. 霍建建.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3]螺旋喷水井下电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张岭.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4]网络高清井下电视视频处理与地面控制系统开发[D]. 赵佳佳. 西安石油大学, 2018(08)
- [5]测井深度系统标定技术与装置研制[D]. 施宇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6]套损检测技术在储气库的应用[A]. 李海军,刘恒,李力民,王雪琴,张晓莉. 2017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7
- [7]井下视频成像测井系统设计[D]. 李涛. 中北大学, 2016(08)
- [8]不同声电成像测井对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的识别效果分析 ——以克深气田为例[D]. 孙艳慧.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4)
- [9]油气井封固性测井述评[J]. 吴铭德,乔文孝,魏涛,李长文,何峰江,刘青昕. 测井技术, 2016(01)
- [10]照相存储式井下视频成像测井仪研制[D]. 宋震兴. 西京学院,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