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桂柳高速公路环境保护工程设施运行效果及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曹剑飞,罗静[2](2021)在《广西推进桂柳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对策建议》文中指出广西是我国人口和面积较大的省级行政区,从沿海发达地区的经验和区域协调发展趋势来看,广西在大力推进"强首府"战略的同时,迫切需要培育第二增长极。从历史溯源、空间交通、经济人口、产业结构和发展潜力看,桂林和柳州具备了打造双城经济圈的条件,"十四五"时期要从规划、政策、机制等方面赋予中心城市更多的自主发展权,加大交通、信息和科技等领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推动形成汽车、机械、电子信息等产业跨界融合,形成若干条广西主导的、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破解当前工业化带动不力、城镇化支撑不足的困局。
李维鑫[3](2021)在《基于城景交互的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201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城市与景观环境一直以来以一种互动关系共生于一个系统之中,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创造了不同的城市类型,其中山水城市模式是古今中外公认的城市典范。中国古代营城往往离不开山水环境,视其为城市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的城市研究却往往与古人营城所展示出来的山水人居环境思想有所偏差。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在城市建设中容易被忽视,过度人工化趋势明显,伴随着地域文化特色的逐步衰微,使得城市风貌特色逐步衰退,出现千城一面的城市趋同现象。桂林是我国国际旅游名城和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史。桂林城市的风景建设一直与城市建设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对山水景观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已成为指导桂林城市建设的核心思想,其城市与风景建设的发展历程在我国城市规划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研究桂林城市规划的历史进程对城市特色构建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城景一体化理论为依据,以文献研究、实地调研以及比较分析为研究方法,基于城景交互的视角,将建国以后桂林的城市规划划分为城景决择期、城景协调期、城景创新期三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的城市性质、城市结构、城市布局、建筑风貌、风景建设进行研究,详细分析各个时期城市发展与景观建设之间的关系,发现建国以后桂林城景交互具有“街巷对景”、“建筑隐景”、“城市融景”、“人文点景”四个规律,总结出具有桂林地方特色的城景交互模式。同时,依据桂林的城景交互规律和模式,探讨桂林城市的现状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未来发展构想,以期延续和强化桂林山水城市特征,为桂林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与桂林类似的山水城市提供借鉴。
魏宇[4](2021)在《中国风景道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由长期以来注重经济增长向高质量发展、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转变,交通运输领域开始更多地关注安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旅游业被列为幸福产业之首,为适应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自驾游、自助游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促进道路建设与生态环境、文化遗产、旅游游憩、乡村振兴等深度融合成为时代趋势,旅游交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以风景道为代表的新型道路突破了传统交通固有的建设理念,不仅具有交通功能,还具有景观、游憩、旅游、生态和保护等复合功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成为交通与旅游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受到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明确提出,建设25条国家旅游风景道,加快中国风景道体系建设。为满足这一蓬勃发展的实践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道评价理论体系,建立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风景道遴选与等级划分标准,成为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学术界对传统道路评价的研究关注较多,但针对风景道等新型道路的评价关注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以风景道评价体系为核心科学问题;在对已有研究系统分析基础之上,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优秀成果,立足我国风景道发展现实,构建中国风景道评价体系,建立风景道评价指标及定量化评价模型,并在河北省国家一号风景道开展评价应用,进一步验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具体而言,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按照“研究基础-评价体系-评价指标-评价模型-评价应用”几个板块展开。第一,研究基础。该板块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现有风景道评价相关国内外研究分析。全面梳理国内外泛风景道评价与传统道路相关评价研究,回顾已有研究现状、不足,对比分析研究异同;系统梳理风景道评价研究涉及到的相关理论,为风景道评价体系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对国际视野下风景道评价体系进行分析。通过对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开展研究,总结其对于我国风景道评价体系构建的可借鉴之处及可改进之处。第二,评价体系。该板块重点构建风景道评价体系。第一,厘清风景道评价的概念、功能作用等基础性问题;明确风景道评价体系构建目的与原理,从理论基础、概念体系、评价体系、分等定级等方面构建了风景道评价概念模型;第二,分析风景道评价机构、职能划分,以及评价程序;第三,明晰风景道评价指标设计思路,确立风景道评价指标;第四,阐明风景道评价方法选取的考量,确定风景道评价方法;第五,明确风景道评价分等定级依据,并对国家级和省级风景道进行等级划定。第三,评价指标。首先对既有与风景道相关的评价指标进行分析,通过统计梳理,从宏观层面提炼出风景道四个评价维度,从微观上,梳理出了各维度下的相关指标;其后,阐明风景道评价指标构建原则与流程,进行评价指标机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景观、设施、服务和管理四个维度,确立风景道评价指标。第四,评价模型。在深入分析现有评价方法及其存在局限性基础上,就风景道评价的特点,引入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方法,对模糊综合评价法和评价指标值获取进行优化改进,实现对风景道量化评价;同时,重点就评价数据采集及预处理、评价指标值获取、权重计算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过程进行详细阐释。第五,评价应用。对河北省国家一号风景道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构建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体系,提出评价体系构建的目标与原则,明确评价指标;其后,将风景道评价模型应用于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中,对其进行数据采集与处理、评价指标值获取、权重计算和评价总分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划定国家一号风景道等级,分析评价结果;同时,就各评价指标对国家一号风景道的影响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影响程度和存在问题提出国家一号风景道优化提升路径。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第一,系统探讨并构建风景道评价体系。通过对泛风景道评价和传统道路相关评价研究的深入分析,以及国家与行业规范、标准、相关政策性文件的系统梳理,理性透视当前国内外泛风景道及道路评价相关研究热点与存在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风景道评价概念、功能作用、评价程序及机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以及风景道评价分等定级,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道评价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第二,建立风景道定量评价模型。风景道评价选取了以模糊综合评价为评价主模型,同时,引入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方法,对模糊综合评价权重求解和风景道评价指标值获取进行改进和优化,进而形成了风景道定量化评价模型。评价模型对于解决多维度、模糊性强、不易量化的风景道指标综合评价具有优势,同时,为分散化、非结构化的数据处理及评价提供了解决方案,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评价方法的主观性,为实现对风景道进行客观和科学的量化评价提供了可能性。第三,实证研究检验风景道评价体系具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以国家一号风景道为例进行了评价实证分析,验证了风景道评价指标与评价模型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规范我国蓬勃发展的风景道实践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可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风景道建设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刘琨[5](2021)在《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石,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物质工程设施及相关公共服务,对其投资可以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乘数效应”,有着举足轻重的“先行地位”。随着全球基础设施短缺及老化现象日益严重,给各国政府带来了持续性的挑战。由于传统采购模式引起的公共部门财政支出与债务压力,以及资产交付与服务质量的低效率问题,基础设施正由公共供给转向私营供给,这一趋势因思维方式转变和良好实践效果受到支持,因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得以加强。上世纪90年代,随着英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兼顾效益、效率、公平的公私合作PPP模式应运而生。目前,全球已有135个国家开展了基础设施公私合作,但各国PPP运行效率差异较大,在PPP模式风靡全球之际,加拿大发展为最具PPP市场热度和成熟度的国家之一。本篇论文针对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展现了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全貌:以PPP模式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加拿大PPP模式发展进程中,全生命周期采购管理,风险管理,多元化投融资市场,法律制度与政府监管体系建设四个方面的探究,挖掘加拿大PPP模式跻身领先地位的深层驱动力。目前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正经历由高增长到高质量的规范化发展阶段,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通过研究,吸取加拿大PPP模式发展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中西交流和鉴往知来,对我国PPP模式的行稳致远与深化基础设施领域的国际合作均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首先,本研究从四个方面对PPP模式相关理论和制度优势进行了探讨。第一,阐述了PPP模式概念,众多参与主体、伙伴关系、风险分担、利益共享、服务绩效五个主要特征,以及价值驱动因素。第二,分析了PPP模式应用对象,即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特征,基础设施属性与市场失灵,以及PPP模式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应用行业领域。第三,以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新公共管理与实践、公共事业民营化等公共管理理论为依据,探究了PPP模式的制度优势。最后,以不完全契约下的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分析了PPP模式缔约机制,有助于深入了解物有所值、投融资结构、风险与利益分配、合同管理、绩效监管与激励机制等一系列关键问题。第二,分别从基础设施的需求侧与供给侧两个角度,阐释了加拿大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公私合作PPP模式的动因。总结了近30年加拿大PPP模式发展的两次浪潮及特征,宏观展现了项目在各基础设施领域、管辖层级及地域分布的基本情况。在1991-2003年的第一波浪潮中,加拿大PPP模式经历了由理论转向实践的艰难过程,伴随着部分项目失败,在质疑声中积累经验和教训。第二次浪潮是2004年至今,加拿大省级政府作为PPP主要开拓者,打造了更具活力的基础设施PPP市场,公共部门拥有更专业的评估技术与监管能力,制定了更明晰的法律制度体系,不断深化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伙伴关系。在项目实践中,转变对私营资本需求方式,优化交易结构与回报机制,采用有限的需求与市场风险转移,极大提升了PPP项目产出效率及复杂程度。第三,加拿大PPP模式展现了公私双方从咨询伙伴、运营伙伴、协作伙伴、到贡献伙伴权利逐渐下放过程,根据私营部门参与度和风险转移程度,形成连续的包含设计、建设、融资、维护、运营等责任的组合体。在探讨加拿大PPP模式全流程运行机制和采购管理中发现,加拿大主要PPP应用省份虽然较其他国家和地区,在项目审批与采购管理上更为复杂且周密,但实际上加拿大PPP项目采购效率极高,表现为较短的招投标时间以及较低的招投标成本。这种高效性得益于,采购前期项目评审与决策管理、招投标评估与竞合谈判、合同体系建立三方面的运行监管与结构设计。首先,加拿大PPP项目采用了以物有所值为核心,细致且繁复的前期规划和评估工作;其次,加拿大省级PPP专业机构借助发达的咨询服务,实施评标以及竞争性对话,能够确保透明度和竞争性,权衡技术创新与财务方案;最后,分析了加拿大PPP合同协议在绩效产出规范以及回报机制两个关键边界条件的特征。第四,基础设施发展的先决条件是能够获得足额、长期、稳定的资金,PPP模式核心价值驱动因素之一是发挥民间资本优势,缓解政府财政支出与债务压力。加拿大PPP模式迅速发展,也得益于其成熟且深厚的PPP项目投融资市场。论文回答了关于加拿大PPP项目投融资结构的相关问题,并着重阐述了包括PPP项目债券、绿色债券、社会效益债券在内的债券类融资,政策性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养老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以及加拿大PPP基金与联邦基础设施基金,以上四类重要且极具特色的多元化投融资工具,对加拿大PPP模式支持方式和投融资特征。第五,加拿大PPP模式风险管理较为完善。以加拿大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原则以及风险管理工具为依据,探讨了加拿大在PPP项目风险管理七个要素,分别为风险全流程沟通,建立风险管理范围和标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处置,以及风险动态监管。并根据安大略省交通类PPP风险矩阵,探讨加拿大PPP项目风险识别中的风险触发机制与影响结果,以及风险评估方案。最后,归总加拿大主要省份交通项目的风险分配方式,探究加拿大PPP项目风险分配特征。第六,加拿大PPP模式拥有较为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宏观治理能力仍有待提升。首先,探讨PPP制度建设的意义,以及普通法系与大陆法系下PPP立法特征,总结了加拿大联邦及主要省份PPP法律制度体系。其次,将治理能力、人力资源、协调能力归纳为加拿大PPP专业机构三大核心能力要素,体现了联邦PPP机构的战略引导作用,以及省级PPP机构的运营与执行能力。最后,从绩效监管、财政监管、审计监管三个方面,探析加拿大PPP广泛的宏观治理体系。最后,对加拿大PPP模式进行了评价及启示。重点分析了加拿大PPP模式按预算与准时交付效率,社会公众与主要参与者认可度,以及项目经济系统性影响。探讨加拿大在PPP模式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包括市级PPP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降低对长期私营资本需求及有限需求风险转移所带来的影响,以及部分地区和项目未实现真正的物有所值的原因。并且对本篇论文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进行了总结。篇末部分,阐述了我国PPP模式发展现状和问题,并通过对加拿大的研究得到对我国PPP模式发展的启示。
方惠[6](2021)在《LY高速公路施工阶段的风险研究》文中指出高速公路作为国家基础设施项目,其建设过程具有历时长,耗资大、风险高的特点。若项目顺利进行,必将有力推动一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旦出现风险,则可能使项目遭受巨大损失。因此,如何对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有效管理,以最大程度降低项目损失,获取更高效益,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LY高速公路项目位于黄河冲积平原地区,该项目的顺利建成有助于传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从而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以LY高速公路施工阶段风险为研究对象。运用项目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应对等相关理论,从该项目施工阶段风险因素发生的原因、可能性与损失等方面,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该项目施工阶段的风险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在分析LY高速公路项目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学者对于高速公路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参考类似项目常见风险因素,初步确定风险评价指标;采用专家调查法和群组决策特征根法,从经济风险、工期风险、质量风险、安全及环保风险4个方面,识别出该项目施工阶段存在的23个风险因素,构建LY高速公路施工阶段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这些风险因素的危害性(即指标权重),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项目施工阶段的风险等级进行评估;最后,基于ALARP(最低合理可行)原则对主要风险因素进行单因素风险分析,判别各主要风险因素的风险可接受度,并提出相应措施。本文研究为LY高速公路项目施工阶段风险管理提供参考,以保障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对其他类似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爱群[7](2021)在《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安全管理探讨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
张飙[8](2020)在《柳州某红黏土滑坡变形及稳定性分析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国家快速发展,很多公路工程都会侵占坡地建设。在西南地区广泛分布着红黏土又降雨频繁,而红黏土所具有独特的性质促进了滑坡的发育,使滑坡灾害频频发生。柳州市位于广西区中部偏北位置,有大量占用坡脚的工程项目。本文以公路施工造成土质斜坡发育滑坡的横十三路红黏土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滑坡区现场调查和土工试验得到的相关数据分析研究,讨论滑坡形成过程、稳定性状况得到结论,并与实际监测数据对比分析。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现场勘查和阅读相关资料,分析滑坡区域及周边的地质、水文环境,整理土工试验得到的土层参数;对滑坡体主要土层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判别。结合项目区特征分析影响滑坡体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并进行各因素对滑坡体影响作用的阐述。分析滑坡体后缘受局部堆载和降雨影响作用下产生的张拉裂隙机理,发现初始局部堆载对张拉裂隙形成起重要作用,而降雨作用增加了裂隙发育的能力,循环降雨造成裂隙持续发展,最终促使滑坡体发生蠕动,甚至失稳破坏。对横十三路红黏土滑坡形成进行分阶段研究阐述。(2)考虑横十三路红黏土滑坡的特征,选择不平衡推力传递系数法对滑坡进行计算,考虑天然、饱和、饱和+膨胀力三个工况。得到天然工况下断面1-1、2-2、3-3处于欠稳定状态,断面4-4处于稳定状态;饱和、饱和+膨胀力工况下的4个滑坡断面都处在不稳定状态。发现考虑膨胀力时滑坡更容易失稳。(3)基于稳定性系数计算结果对滑坡土层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计算和比较,发现对稳定性系数影响最敏感的土工参数是内摩擦角。通过敏感性计算结果,分析得到滑坡整体失稳的概率为76.8%(Fs<1.0)。(4)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得到滑坡安全系数,进行滑坡稳定性评价,与传递系数法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分析有限元方法计算得到的位移值,发现饱和状态的最大位移值均小于天然状态,说明滑坡在饱和状态失稳破坏需要的变形量小于天然状态。(5)对比抗滑桩位移的实际监测值、规范限值、有限元计算值;发现实际监测值小于规范限值,同时小于有限元计算值,说明抗滑桩设计满足治理要求,并且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袁诗琳[9](2020)在《高速公路改扩建路域环境管理对策及评价体系研究 ——以京沪高速为例》文中指出以京沪高速为例的一大批国家高速公路正在开展改扩建工程,管理缺乏依据、影响环境的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对高速公路路域环境进行研究分析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路域环境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各部分的特点进行阐述。该部分基于对改扩建工程期间的京沪高速实地调研和与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专家的交流资料,对高速公路路域环境范围内的用地管理、环境保护措施、绿化设施、道路安全设施、广告牌设置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结合国内外对上述方面的相关研究,归纳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的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然后基于高速公路相关的现行法规条例、管理手段,从制度、执行、人员、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路域环境管理问题出现的原因;针对管理问题和难点,提出提高管理水平、实现长效高效管理的手段和措施;最后,结合公路改扩建工程的特点,提出对路域环境,特别是公路用地实现超前管理的概念和途径。接着,本文根据对高速公路路域系统组成和特点的分析,选取能代表路域系统特性的指标,构建了包括目标-准则-指标三个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结合主观赋权法中的层次分析法和客观赋权法中的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起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管理对策的评价模型。最后对评价模型进行实例应用,基于公路的管理数据、实地调研资料和专家打分,对提出的三套管理对策方案进行评价和对比,得到评价效果最优的管理方案。最后,本文基于VISSIM软件,利用实地调研的数据,建立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仿真模型。通过调整作业区标志标线设置方案,对比分析作业区标志标线设置对高速公路通行能力的影响,最终提出使公路通行效果最优的作业区标志标线设置方案。
魏敬斌[10](2019)在《桂林市雁山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域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在全国如火如荼推进,作为国际旅游名城桂林市辖城区,雁山区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2016年11月,雁山区被原国家旅游局列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拉开了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序幕。因此,在全面分析雁山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的基础上,深入总结雁山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效,探索在新时期如何加快创建的对策建议,对于进一步推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促进雁山区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有积极意义。论文首先对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历程,全域旅游概念及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政策与评定标准,以及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分析,确定了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其次,在深入分析雁山区基本情况和旅游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雁山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第三,依据雁山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发展定位,结合创建工作实际,对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评定标准对雁山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分析,认为创建活动取得了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完善、旅游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综合社会效益开始显现、旅游设施与公共服务逐步完善、旅游品牌形象持续提升等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全域旅游发展体制机制需进一步理顺健全、支持保障政策不够到位、旅游公共服务还存在薄弱环节、旅游供给体系还不够健全、旅游服务质量不高、可持续发展压力大、发展成果共享难、旅游整体形象不鲜明、同质化竞争激烈等方面的不足。第四,依据新时期国家全域旅游发展政策指引,结合创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雁山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对策建议。最后,对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讨论,得出了雁山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条件具备,在创建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针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评定标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对策,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二、桂柳高速公路环境保护工程设施运行效果及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桂柳高速公路环境保护工程设施运行效果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广西推进桂柳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构建桂柳双城经济圈的必要性 |
(一)南宁单核带动能力弱,“强首府”战略需向纵深推进 |
(二)广西需要第二增长极,打造桂柳双城经济圈恰逢其时 |
二、构建桂柳双城经济圈的可行性 |
三、国内推动区域一体化的经验启示 |
(一)自上而下型一体化:昌九一体化及长株潭一体化 |
1. 昌九一体化:平台驱动型一体化。 |
2. 长株潭一体化:制度统领型一体化。 |
(二)自下而上型一体化:杭州湾一体化及厦漳泉一体化 |
1. 杭州湾一体化:创新引领型一体化。 |
2. 厦漳泉一体化:全产业链型一体化。 |
(三)对构建桂柳双城经济圈的启示 |
1. 统一的领导机制是推进区域一体化的重要保障。 |
2. 规划管理一体化是推进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手段。 |
3. 基础设施一体化是推进区域一体化的先行领域。 |
4. 坚实的产业基础是推进一体化的重要支撑。 |
四、构建桂柳双城经济圈的对策建议 |
(一)赋予中心城市更多的自主发展权 |
(二)加强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 |
(三)组建汽车和机械两大产业联盟 |
(四)实施桂柳高端人才聚焦工程 |
(五)提升城市功能带动周边城市发展 |
(3)基于城景交互的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围和内容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概念和相关理论 |
1.4.1 概念解析 |
1.4.2 相关理论 |
1.5 既往研究综述 |
1.5.1 城市与景观交互关系研究 |
1.5.2 我国城市规划历史研究 |
1.5.3 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 |
1.5.4 小结 |
第2章 桂林城市环境特征研究 |
2.1 史地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历史沿革 |
2.2 城市环境构成 |
2.2.1 山水环境 |
2.2.2 人文环境 |
2.3 城市环境特征 |
2.3.1 山水环境特征 |
2.3.2 人文环境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桂林城市规划发展历程 |
3.1 桂林城市规划历史分期 |
3.1.1 分期依据 |
3.1.2 分期内容 |
3.2 建国以前桂林城市规划演进 |
3.2.1 城市规划演进 |
3.2.2 城景交互特征 |
3.2.3 规划演进的影响因素 |
3.3 建国以后桂林城市规划演进 |
3.3.1 城景决择期 |
3.3.2 城景协调期 |
3.3.3 城景创新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景决择期:工业导向和工业与风景并重的城市规划 |
4.1 工业主导的被动规划(1949-1958) |
4.1.1 社会背景 |
4.1.2 规划建设 |
4.2 工业与风景同步建设的探索规划(1959-1977) |
4.2.1 社会背景 |
4.2.2 规划建设 |
4.3 城景决择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
4.3.1 城市建设特征 |
4.3.2 风景建设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景协调期:可持续发展导向下的城市规划 |
5.1 理性主义思维下的保护规划(1978-1989) |
5.1.1 社会背景 |
5.1.2 规划实践 |
5.2 增长主义导向下的快速规划(1990-2006) |
5.2.1 社会背景 |
5.2.2 规划实践 |
5.3 城景协调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
5.3.1 城市建设特征 |
5.3.2 风景建设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景创新期:转型发展导向下的城市规划 |
6.1 城市格局重构下的新规划(2007-2019) |
6.1.1 社会背景 |
6.1.2 规划实践 |
6.2 城景创新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
6.2.1 城市建设特征 |
6.2.2 风景建设特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规律、模式及未来构想 |
7.1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规律 |
7.1.1 街巷对景 |
7.1.2 建筑隐景 |
7.1.3 城市融景 |
7.1.4 人文点景 |
7.2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模式 |
7.3 桂林城景交互的问题总结 |
7.3.1 产业发展较慢 |
7.3.2 绿地质量不高 |
7.3.3 城市特色衰微 |
7.3.4 新区活力不足 |
7.4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构想 |
7.4.1 产业转型 |
7.4.2 景观共享 |
7.4.3 文化保护 |
7.4.4 新旧协调 |
7.4.5 配套齐全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建国以后各时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
8.1.2 建国以后桂林城景交互规律 |
8.1.3 具有桂林特色的城景交互模式 |
8.2 创新点 |
8.2.1 城市规划演进分期方法的创新 |
8.2.2 桂林城市规划演进研究时限的创新 |
8.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中国风景道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基本概念与研究概况 |
2.1.2 泛风景道评价研究 |
2.1.3 传统道路评价相关研究 |
2.1.4 国内外比较研究 |
2.1.5 研究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风景道相关理论 |
2.2.2 公路景观评价相关理论 |
2.2.3 廊道与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 |
2.2.4 旅游资源评价理论 |
2.2.5 深度神经网络相关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风景道评价先行实践与经验借鉴 |
3.1 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概述 |
3.1.1 美国国家风景道体系 |
3.1.2 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形成 |
3.1.3 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特点 |
3.2 美国风景道评价指标 |
3.2.1 国家级风景道评价指标 |
3.2.2 州级风景道评价指标 |
3.3 美国风景道评价方法 |
3.4 美国风景道评价案例 |
3.4.1 概述 |
3.4.2 评价标准 |
3.4.3 评价方法 |
3.5 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借鉴与启示 |
3.6 本章小结 |
4 风景道评价体系构建 |
4.1 概念与功能 |
4.1.1 概念界定 |
4.1.2 功能作用 |
4.2 构建目的与原理 |
4.2.1 构建目的 |
4.2.2 构建思路 |
4.2.3 评价概念模型 |
4.3 评价机构及程序 |
4.3.1 评价机构 |
4.3.2 评价程序 |
4.4 评价指标 |
4.4.1 指标设计思路 |
4.4.2 评价指标构建 |
4.5 评价方法 |
4.5.1 评价方法考量 |
4.5.2 评价方法应用 |
4.6 评价分等定级 |
4.6.1 分等定级依据 |
4.6.2 评价等级划分 |
4.7 本章小结 |
5 风景道评价指标 |
5.1 既有评价指标分析 |
5.1.1 评价维度分析 |
5.1.2 评价指标分析 |
5.2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与流程 |
5.2.1 构建原则 |
5.2.2 构建流程 |
5.3 评价指标机理分析 |
5.4 评价指标构建 |
5.4.1 景观维度评价指标 |
5.4.2 设施维度评价指标 |
5.4.3 服务维度评价指标 |
5.4.4 管理维度评价指标 |
5.5 本章小结 |
6 风景道评价方法及模型 |
6.1 现有评价方法分析 |
6.1.1 评价方法总体分析 |
6.1.2 风景道相关评价方法 |
6.2 评价方法选取与适用性分析 |
6.2.1 评价方法选取与优化 |
6.2.2 评价方法适用性 |
6.3 风景道评价模型构建 |
6.3.1 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
6.3.2 评价指标值获取 |
6.3.3 权重计算 |
6.3.4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7 风景道评价体系中国实践:国家一号风景道为例 |
7.1 研究区概况 |
7.2 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指标构建 |
7.2.1 构建目标 |
7.2.2 构建原则 |
7.2.3 评价指标构建 |
7.3 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方法及模型 |
7.3.1 数据及实验环境 |
7.3.2 评价指标值获取 |
7.3.3 权重计算 |
7.3.4 评价总分计算 |
7.4 国家一号风景道分等定级及评价结果 |
7.4.1 评价分等定级 |
7.4.2 评价结果分析 |
7.5 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
7.6 国家一号风景道优化提升路径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局限与展望 |
8.2.1 研究局限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风景道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附录 B 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对加拿大PPP模式的研究 |
1.2.2 国外对加拿大PPP模式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基础设施PPP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
2.1 PPP模式一般性分析 |
2.1.1 PPP模式概念 |
2.1.2 PPP模式特征 |
2.1.3 PPP模式价值驱动因素 |
2.2 公共产品与基础设施相关理论 |
2.2.1 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 |
2.2.2 基础设施性质与市场失灵 |
2.2.3 基础设施分类与PPP项目选择 |
2.3 PPP模式与公共管理相关理论 |
2.3.1 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理论 |
2.3.2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PPP实践 |
2.3.3 公共事业民营化组织形式 |
2.4 PPP模式缔约机制相关理论 |
2.4.1 交易费用理论与PPP模式 |
2.4.2 产权理论与PPP模式 |
2.4.3 委托代理理论与PPP模式 |
第3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动因及现状分析 |
3.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需求角度动因 |
3.1.1 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需求 |
3.1.2 基础设施老化与投资缺口 |
3.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供给角度动因 |
3.2.1 基础设施投资呈下降趋势 |
3.2.2 基础设施政府供给管理能力不足 |
3.2.3 基础设施战略与PPP政策导向 |
3.3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历程、现状与运作机制 |
3.3.1 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历程与特征 |
3.3.2 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现状与国际地位 |
3.3.3 基础设施PPP模式主要运作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采购管理分析 |
4.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采购管理框架与管理原则 |
4.1.1 PPP模式全流程采购框架 |
4.1.2 PPP模式采购管理原则 |
4.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项目评估与采购决策体系 |
4.2.1 PPP全项目筛选及物有所值动态评估 |
4.2.2 PPP物有所值定性评估计分法 |
4.2.3 PPP物有所值定量评估方案 |
4.2.4 PPP物有所值创新因子与量化 |
4.3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项目采购管理的竞争性与效率性 |
4.3.1 PPP项目竞合对话的充分竞争性 |
4.3.2 PPP项目非招标提案的竞争性优化 |
4.3.3 PPP项目技术与财务评标的权衡 |
4.3.4 PPP项目采购时间与成本的效率性 |
4.4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项目采购主合同边界条件 |
4.4.1 PPP项目合同标准化 |
4.4.2 PPP项目合同绩效产出边界 |
4.4.3 PPP项目合同回报机制边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投融资管理分析 |
5.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投融资结构 |
5.1.1 PPP项目投融资一般性分析 |
5.1.2 加拿大PPP项目投融资结构 |
5.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债券类融资构成及创新 |
5.2.1 PPP项目债券融资现状 |
5.2.2 PPP项目债券构成要素 |
5.2.3 绿色债券与PPP绿色项目协同创新 |
5.2.4 社会效益债券与公共服务融资创新 |
5.3 加拿大PPP项目政策性及商业银行金融支持与变革 |
5.3.1 加拿大基础设施银行对PPP政策性金融支持 |
5.3.2 省属金融管理局对基础设施建设支持 |
5.3.3 金融危机后商业银行PPP投融资变化与变革 |
5.4 加拿大养老金对基础设施及PPP项目投资与绩效 |
5.4.1 养老金资产配置与基础设施投资规模 |
5.4.2 养老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与风险偏好 |
5.4.3 养老金基础设施投资方式与投资业绩 |
5.5 加拿大PPP产业投资基金与基础设施基金作用与机制 |
5.5.1 PPP产业投资基金类型及主要作用 |
5.5.2 PPP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机制 |
5.5.3 联邦基础设施基金运作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风险管理分析 |
6.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风险特征及风险管理制度 |
6.1.1 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及特征 |
6.1.2 PPP模式风险管理原则与工具 |
6.1.3 PPP模式风险管理要素 |
6.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风险管理核心内容与管理实践 |
6.2.1 PPP项目风险识别 |
6.2.2 PPP项目风险分配 |
6.2.3 PPP项目风险评估 |
6.2.4 PPP项目风险救济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监管保障分析 |
7.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法律构成要素与制度框架 |
7.1.1 PPP模式法律构成要素 |
7.1.2 普通法系与大陆法系下PPP立法特征 |
7.1.3 联邦与省级PPP法律制度框架 |
7.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专业机构与治理能力 |
7.2.1 PPP专业机构核心能力要素 |
7.2.2 联邦级PPP机构战略引导作用 |
7.2.3 省级PPP机构运营与执行能力 |
7.3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监管机制 |
7.3.1 PPP模式绩效监管 |
7.3.2 PPP模式财政监管 |
7.3.3 PPP模式审计监管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评价 |
8.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效率评价 |
8.1.1 加拿大PPP项目交付效率分析 |
8.1.2 社会认可度与市场参与度分析 |
8.1.3 PPP模式经济系统性效益分析 |
8.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面临挑战 |
8.2.1 加拿大市级PPP模式发展受到制约 |
8.2.2 弱化对长期私营资本的需求及其影响 |
8.2.3 部分地区或项目未能真正实现物有所值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加拿大经验对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的启示 |
9.1 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历程与现状 |
9.1.1 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历程 |
9.1.2 我国基础设施PPP项目发展现状 |
9.2 我国基础实施PPP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9.2.1 政府与社会资本PPP模式理念认识不清,双方合作地位不平等 |
9.2.2 PPP模式全生命周期监管、财政隐性风险、绩效管理存在不足 |
9.2.3 PPP项目融资属性欠缺,项目回报渠狭窄,存在短期投资倾向 |
9.3 加拿大经验对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的启示 |
9.3.1 协调财政与发改部门轴心作用,建立省和市级PPP专业团队 |
9.3.2 提升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绩效、财政及审计综合治理能力 |
9.3.3 加强PPP项目规划与筛选,完善物有所值定性与定量分析 |
9.3.4 优化PPP项目风险分担、回报方式与激励机制 |
9.3.5 拓展PPP多元化投融资市场,逐步向项目融资模式转变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LY高速公路施工阶段的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工程项目风险相关理论基础 |
2.1 工程风险概述 |
2.1.1 工程风险的相关涵义 |
2.1.2 工程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 |
2.1.3 工程风险的特点 |
2.2 工程风险的管理程序 |
2.2.1 工程风险识别 |
2.2.2 工程风险评估 |
2.2.3 工程风险应对 |
2.3 工程风险估计 |
2.3.1 工程风险分级 |
2.3.2 风险估计调查表的设计 |
2.3.3 基于ALARP的风险矩阵决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Y高速公路工程概况及施工阶段风险识别 |
3.1 LY高速公路工程概况 |
3.1.1 工程地理位置 |
3.1.2 沿线自然地理条件 |
3.1.3 黄河大桥工程概况 |
3.1.4 LY高速公路项目特点 |
3.2 LY高速公路工程施工阶段风险识别 |
3.2.1 经济风险识别 |
3.2.2 工期风险识别 |
3.2.3 质量风险识别 |
3.2.4 安全及环保风险识别 |
3.3 构建LY高速公路施工阶段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3.3.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3.3.2 构建初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3.3.3 风险因素问卷调查 |
3.3.4 GEM法筛选风险评价指标 |
3.3.5 构建最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Y高速公路项目施工阶段风险评估 |
4.1 风险评估方法选用 |
4.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风险评估 |
4.2.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
4.2.2 构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
4.2.3 确定风险指标权重 |
4.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风险评估 |
4.3.1 评价指标数据的获取 |
4.3.2 问卷效度与信度分析 |
4.3.3 风险调查结果统计 |
4.3.4 风险模糊评价计算 |
4.4 基于ALARP的风险矩阵对单因素风险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LY高速公路工程施工阶段主要风险防控措施 |
5.1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风险防控措施 |
5.2 施工方案(含设计)变更的风险防控措施 |
5.3 工程进度款支付的风险防控措施 |
5.4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的风险防控措施 |
5.5 施工现场管理的风险防控措施 |
5.6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的风险防控措施 |
5.7 违法分包的风险防控措施 |
5.8 文明施工保证体系的风险防控措施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B LY高速公路施工阶段风险调查问卷 |
附录C 专家组成 |
附录D LY高速施工阶段风险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8)柳州某红黏土滑坡变形及稳定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的概况 |
1.2.1 滑面变形和成因的研究 |
1.2.2 滑坡稳定性分析的研究 |
1.2.3 滑坡监测分析的研究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工作技术路线 |
第2章 滑坡地质环境及基本状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和水文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质构造及地震概况 |
2.2.3 地层岩性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2.3 人类工程活动 |
2.4 横十三路滑坡主要特征 |
2.4.1 滑坡形态分布 |
2.4.2 横十三路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
2.4.3 横十三路滑坡变形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滑坡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形成机理 |
3.1 横十三路滑坡的主要影响因素 |
3.1.1 内在因素 |
3.1.2 外在因素 |
3.2 横十三路滑坡形成演化机理 |
3.2.1 降雨、堆载共同作用下坡体裂缝发育机理 |
3.2.2 滑坡体受渗透、堆载作用的数值模拟 |
3.2.3 横十三路滑坡形成过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滑坡稳定性分析 |
4.1 横十三路滑坡稳定定性评价 |
4.2 滑坡稳定性计算理论 |
4.2.1 滑坡体推力计算模型 |
4.2.2 滑坡体稳定性计算方法 |
4.3 横十三路滑坡稳定性计算 |
4.3.1 计算参数及断面模型 |
4.3.2 滑坡稳定性计算 |
4.3.3 横十三路滑坡稳定性评价分析 |
4.4 横十三路滑坡敏感性分析 |
4.4.1 敏感性分析方法 |
4.4.2 滑坡敏感性分析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值模拟分析滑坡变形 |
5.1 强度折减法的理论模型 |
5.1.1 强度折减法的原理 |
5.1.2 本构模型和屈服准则的选取 |
5.2 横十三路滑坡稳定性数值模拟 |
5.2.1 土层分区及计算参数选取 |
5.2.2 各断面网格单元划分 |
5.2.3 数值模拟结果 |
5.3 横十三路滑坡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3.1 滑坡稳定性系数分析 |
5.3.2 滑坡位移及变形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滑坡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
6.1 横十三路滑坡监测概况 |
6.1.1 监测工程的目的与原则 |
6.1.2 监测方法及布置 |
6.1.3 监测预警值 |
6.1.4 抗滑桩监测值 |
6.2 变形计算与监测对比 |
6.2.1 有限元计算抗滑桩顶位移 |
6.2.2 对比分析监测差别的产因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附图1 |
参考文献 |
申请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竞赛获奖 |
致谢 |
(9)高速公路改扩建路域环境管理对策及评价体系研究 ——以京沪高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公路路域环境研究现状 |
1.3.2 国内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研究现状 |
1.3.3 国外公路改扩建工程研究现状 |
1.3.4 国内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研究现状 |
1.3.5 现有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系统分析 |
2.1 概述 |
2.2 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系统组成 |
2.2.1 公路用地 |
2.2.2 建筑控制区 |
2.2.3 防护区 |
2.2.4 路面环境 |
2.3 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系统现状 |
2.3.1 公路用地 |
2.3.2 建筑控制区 |
2.3.3 防护区 |
2.3.4 路面环境 |
2.4 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管理现存问题 |
2.4.1 公路用地 |
2.4.2 建筑控制区 |
2.4.3 防护区 |
2.4.4 路面环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系统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 |
3.1 管理依据问题与对策分析 |
3.1.1 公路用地 |
3.1.2 建筑控制区 |
3.1.3 防护区 |
3.1.4 路面环境 |
3.2 管理手段问题与对策分析 |
3.2.1 公路用地 |
3.2.2 建筑控制区 |
3.2.3 防护区 |
3.2.4 路面环境 |
3.3 管理设施问题与对策分析 |
3.3.1 公路用地 |
3.3.2 建筑控制区 |
3.3.3 防护区 |
3.3.4 路面环境 |
3.4 管理人员问题与对策分析 |
3.4.1 防护区 |
3.4.2 路面环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主观与客观组合赋权法的管理对策评价模型 |
4.1 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系统管理对策评价指标体系 |
4.1.1 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系统管理对策评价原则 |
4.1.2 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系统管理对策评价步骤 |
4.1.3 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系统管理对策评价体系 |
4.2 主观与客观组合赋权评价方法 |
4.2.1 层次分析法 |
4.2.2 熵权法 |
4.2.3 组合赋权法 |
4.3 实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仿真的施工作业区标志标线设置研究 |
5.1 仿真平台介绍 |
5.2 仿真模型构建 |
5.3 高速公路施工区标志标线设置方案仿真 |
5.3.1 建立高速公路施工区仿真模型 |
5.3.2 仿真模型结果输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在读期间参与科研情况 |
(10)桂林市雁山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历程 |
1.3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
1.3.1 全域旅游 |
1.3.2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政策与评定标准 |
1.3.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1.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4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5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5.4 技术路线 |
第2章 雁山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条件分析 |
2.1 雁山区基本概况 |
2.1.1 地理和人口概况 |
2.1.2 区位概况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2 雁山区旅游发展概况 |
2.2.1 旅游发展历程 |
2.2.2 旅游资源 |
2.3 雁山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有利条件分析 |
2.3.1 国家和地方政府重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
2.3.2 示范区创建是桂林旅游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 |
2.3.3 示范区创建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基础 |
2.3.4 旅游企业参与示范区创建积极性高 |
2.3.5 示范区创建拥有良好的环境资源条件 |
2.4 雁山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面临的不利因素分析 |
2.4.1 地方经济发展滞后,政府资金投入支持较弱 |
2.4.2 区域生态环境敏感,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 |
2.4.3 区域同质化产品多,创建特色彰显难度大 |
2.4.4 小结 |
第3章 雁山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践分析 |
3.1 雁山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战略 |
3.1.1 区域总体发展定位 |
3.1.2 区域旅游发展定位 |
3.1.3 创建理念 |
3.1.4 创建目标 |
3.2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进展及成效分析 |
3.2.1 创建活动分析 |
3.2.2 创建预评估结果分析 |
3.2.3 创建成效分析 |
3.2.4 创建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章 新时期雁山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对策 |
4.1 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全域旅游治理能力 |
4.2 加强政策保障,形成全域旅游工作合力 |
4.3 提升公共服务,健全全域旅游基础功能 |
4.4 加大旅游供给,推动全域旅游融合发展 |
4.5 加强综合治理,提升全域旅游服务质量 |
4.6 坚持绿色共享,促进全域旅游和谐普惠 |
4.7 塑造品牌形象,实施全域旅游整体营销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桂柳高速公路环境保护工程设施运行效果及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广西推进桂柳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对策建议[J]. 曹剑飞,罗静.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21(03)
- [3]基于城景交互的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2019)[D]. 李维鑫.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4]中国风景道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及实证研究[D]. 魏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5]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D]. 刘琨. 吉林大学, 2021(12)
- [6]LY高速公路施工阶段的风险研究[D]. 方惠.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7]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安全管理探讨与实践[D]. 王爱群.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8]柳州某红黏土滑坡变形及稳定性分析研究[D]. 张飙.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7)
- [9]高速公路改扩建路域环境管理对策及评价体系研究 ——以京沪高速为例[D]. 袁诗琳. 东南大学, 2020(01)
- [10]桂林市雁山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践研究[D]. 魏敬斌.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