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直面问题谋发展

中关村:直面问题谋发展

一、中关村:正视问题 寻求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颜小珊[1](2021)在《“故乡”与“异乡” ——徐则臣小说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故乡和异乡书写是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现象,徐则臣作为一个70后作家,见证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变化,并将其表现在作品中。徐则臣的小说书写乡村青年离开故土到城市谋生,却无法融入城市的精神困境。当这些青年返回故乡时,故乡早已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被篡改了模样,失去了抚慰人心的功能。于是他们成为了故乡层面上的异乡人,只好选择再次出走异乡,去寻找心灵的安放之处。本文试图以徐则臣为中心,论述城市化进程中在故乡与异乡之间奔走的现代人的精神困境。本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论述徐则臣“京漂”系列小说中城市异乡人身心漂泊的双重困境。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获得巨大发展。在徐则臣“京漂”系列小说中,越来越多青年或为了谋生、或为了理想、或为了寻找自我离开故乡前往城市,然而城市却没有他们想象的那般美好。异乡人的身份迫使他们只能从事一些特殊的职业,活动在城市的边缘地带。面对漂泊的灵魂,这些城市异乡人在与道德、爱情无关的性关系中找到一丝安慰,并试图从中找到自我。面对城市的不公,他们以死亡反抗,然而这种无效的反抗形式反而从另一个层面证实了他们无法融入城市。第二章论述徐则臣笔下的归乡者无法对故乡产生归属感的尴尬。在徐则臣“花街”系列小说中,记忆中的故乡是诗意的,生活在那里的居民是淳朴、善良的,徐则臣通过回忆的方式,塑造了一个古老而温情的精神之乡,正是这记忆中温暖的故乡,让那些漂泊在外的人一次次想重新回到她的怀抱。然而任何地方都无法在现代化的大潮中独善其身,花街也不例外。当归乡者踏上故乡的土地,发现故乡早已变了模样:人口流失,乡村传统职业无人继承;乡村的伦理秩序、风俗民情也在都市文明的冲击下溃败。城市文明从外到内浸透了乡村,整个乡村被摧枯拉朽般摧毁。故乡早已不是那个可以让灵魂停歇的地方,于是他们被迫再次出走,去寻找一块心灵栖息地。第三章论述徐则臣小说中的人物试图在出走路上寻找精神归处。城市和故乡让现代人处于“无家可归”的状态,于是“到世界去”成为了徐则臣寻找出路的重要途径。出走,是为了寻找一种生命的理想状态,是对自我精神世界的建构。但是真正的救赎,却要回到以故乡为想象基础的精神原乡才能实现。返乡,成为了精神自救的一种可能。那些精神流浪者试图寻找一种信仰,到头来发现,某种程度上故乡就是信仰,只有故乡能承接他们漂泊后的精神回归。现代社会难有真实的地理空间可以安放灵魂,徐则臣笔下出走的人物在寻找精神归处的过程中也许就会明白,无论在哪里,心安之处即故乡。

周苓[2](2021)在《徐则臣小说中的“原乡”书写》文中研究指明“70后”作家徐则臣是当下文坛不可忽视的创作力量之一。他以“原乡”作为小说创作的重要视角与内容,创造了“花街”和“运河”的文化符号与精神家园,这成为徐则臣建构文学根据地、彰显文学独特性的重要手段。“原乡”及独特的书写表征着作家的回忆之思与精神之托,流露出作家的寻根意识与“原乡”追求。论文将基于以往的研究成果,围绕徐则臣的小说作品,从“原乡”书写的视角出发,采用文本细读、文献研究、个案研究等方法,探讨徐则臣小说“原乡”书写的具体图景。论文包括绪论、本论和结语,共六个部分。绪论部分,概述论文的研究背景,梳理“原乡”小说与徐则臣小说的相关研究现状,阐述论文的研究方法与价值。第一章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不同时期“原乡”概念的演变切入,辨析“原乡”、“故乡”和“家乡”的差异。通过爬梳作品,探究徐则臣围绕花街、运河关键词搭建的“原乡”,提炼“原乡”书写的指向与特质:多样的人物塑造与独特叙事。第二章选择知识分子、农民/船民、打工者等人物形象,提炼“到世界去”、“家在这条船上”以及“生活在别处”作为精神世界的关键词,研究不同人群的精神困境及突围,对精神原乡的找寻。通过对三类形象的类别及不同的书写方式阐述与研究,揭示出中国特定人群的精神生存图景。第三章以叙事视角和叙事意象作为关键词,阐述徐则臣围绕“原乡”主题的独特叙事与呈现方式。叙事视角侧重儿童视角和域外视角研究,透视世道人心、找寻精神原乡;叙事意象则重点关注自然生态类意象和社会人文类意象,从意象中分析原乡精神与精神返乡的思想。第四章旨在研究徐则臣小说“原乡”书写的价值,即“原乡”书写的独特性与文学史价值。“原乡”书写的独特性价值表现于对70后一代的精神历程、精神困境的考量,及精神出路的探寻;而文学史价值则体现于“原乡”书写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向世界拓展,使笔下的“原乡”成为富有魅力、且带有标识性的符号。其“原乡”书写在文学史创作中具有创新性、且丰富了精神故乡小说的书写类型。论文结语部分,简要阐发徐则臣小说的“原乡”书写之于徐则臣小说研究的价值,并指出本文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努力的方向。

杜海龙[3](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黄菲蒂[4](2020)在《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嬗变》文中研究指明报告文学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以来,始终以现实和历史的在场者身份参与着百年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显示着独特而重要的文体价值。报告文学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重要文学参照,不但取得了丰厚的创作实绩,而且在一些重要历史时期成为时代文学主潮之一。但报告文学理论研究却相对缓慢和单薄,未能给如此丰厚的创作提供足够的理论阐释与话语支撑,这不仅使这一特殊文学样式难以获得应有的文学史认同,还使文体在合法性上遭遇危机。现代以来的文学理论话语建构在以小说为主体的文学创作之上,报告文学因其纪实性特征与小说等虚构文学在文化立场、价值取向、话语方式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就相对处在这一理论评价体系的边缘。因而,建构起从报告文学自身特性出发的、符号自身创作规律的理论话语就显得尤为重要。报告文学的纪实性、社会性、公共性等基本特征决定了其与虚构文学把握现实的方式不尽相同。报告文学对现实的把握主要表现为对时代主题和现实问题的真实书写上,时代主题和现实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报告文学的写作主题。这充分说明报告文学的主题话语是报告文学创作的一个核心问题,而把握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则是抵达文体本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报告文学与时代紧密互动,其主题话语必然随时代语境变迁而嬗变。因而,本文试图从时代语境与百年来报告文学发展的互动关系,考察以主题话语嬗变为问题意识的报告文学核心价值,同时为认识百年以来中国社会的时代主题提供一个报告文学的参照系,并尝试为报告文学自身理论话语的建构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基于以上观点,除绪论和结语,本文主体部分设置五章内容。第一章论述近现代语境与发生期报告文学的启蒙主题书写。论文将从文体孕育的前提条件、阶级属性、时代语境、作家主体意识觉醒等方面来考察报告文学的发生。重点论述发生期报告文学以实录和写实文学观为宗旨的创作特征,并以梁启超等代表性作家作品为中心着重考察启蒙主题在报告文学创作中的有力表达。第二章阐释1930-1940年代报告文学对民族救亡主题的深入书写。第一节重点考察“左联”对报告文学的倡导和推动,着力分析1930年代救亡主题在报告文学中写作中的多维表现;并以《包身工》等经典文本为重点阐释对象探讨这一主题在报告文学书写中达到的高度。第二节论述1940年代报告文学的救亡书写和文艺大众化运动,结合抗战背景、文艺政策分别考察解放区与国统区、沦陷区救亡书写的不同情形。另外还要专门论述这一时期大规模群众性写作活动及“一日”体报告文学现象。第三章重点论述建国后十七年及文革时期报告文学以新中国建设和抗美援朝战争为中心的主题书写。新中国成立,报告文学热情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和时代英雄人物,形成了以祖国建设和时代人物为中心的第一个主题话语。其次,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在数以千计的报告文学作品中被记录和传唱,形成一个重要写作主题,《谁是最可爱的人》正是这一主题书写的经典文本,值得深入解读。此外,报告文学随时代政治风浪起伏,一方面在“双百”方针短暂的宽松氛围下出现了一些“干预生活”的写作,一方面在紧张压抑的氛围中走向文体异化,对这两种主题书写的变奏我们也将单独进行阐释。第四章论述新时期以新启蒙和史志录为主题话语的报告文学创作。第一节重在阐释新时期启蒙语境与报告文学自觉之间的重要关系。文革结束后,一场重新发现人和人道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正在到来。作家重新对现实发声,“文学主体性”观念确立。《哥德巴赫猜想》与伤痕小说、朦胧诗一道成为新时期到来的先声,也是报告文学复兴的标志。报告文学的现实精神和批判意识开始回归。接下来重点阐释社会问题报告文学对新时期启蒙主题的宏观呈现。在1980年代的文学创作中,社会问题报告文学将启蒙主题推向高潮,一时间成为文学主潮。社会问题报告文学作家在对问题的写作中体现出对民众启蒙的强烈愿望,以启蒙为目的的问题意识正是社会问题报告文学问题意识的核心。赵瑜是这一写作的代表作家,不论从创作时间跨度、作品成就、思想深度还是文体探索上,他的写作都已具备某种经典的意义。第三节论述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历史主题书写。1990年代启蒙落潮,“人文精神的危机”出现,报告文学一方面陷入沉寂,一方面仍有少数作家坚守现实书写的品格。更重要的是,以历史书写为主题的史志性报告文学出现,一批有历史意识,又有当代价值的文本产生。第五章论述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国是和民生主题书写。2014年,新的文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以此为节点本章分为前后两个部进行论述。第一节重在阐释新世纪初报告文学的国是主题写作。一方面,以讲好中国故事、书写中国梦的主题被集中表达;一方面,报告文学对社会问题给出谏言,“为人生”的文体自觉在创作中显现。我们还将探讨国是主题书写上的“歌颂与暴露”的问题,并重点分析何建明国是主题书写的代表性意义。第二节阐释2014年以来报告文学的民生主题书写。习近平一系列有关文艺的论述最终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导向,报告文学作家积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事关民生的主题书写集中涌现,形成民生文学的报告文学写作现象。

杨建英[5](2020)在《“故乡”“异乡”与“原乡” ——论徐则臣小说创作中的“归来”主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徐则臣是70后小说家中的代表人物,无论在当代文坛,还是在一般读者当中,他的小说创作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徐则臣所代表的70后一代在“夹缝”般的历史与现实嬗变中努力探索人生真相,以确证自我在世界上的真实存在。“自我”的发现与追寻,“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是徐则臣小说创作的重要主题。徐则臣创作了大量“花街”、“出走”、“京漂”等系列小说,贯穿始终的是他对“故乡”“异乡”和“原乡”的理解。对于生活于剧烈变动时代的一代青年,“故乡”“异乡”“原乡”有着复杂的情感意味和丰富的精神内涵,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理解他们突破生存困境的努力和寻找灵魂归宿的可能。徐则臣的小说创作继承和发展了鲁迅小说的“离去—归来—再离去”模式,在不断的“出走”“归来”“离去”的历程中讲述笔下人物的真实的生活故事。徐则臣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形象是从“故乡”“出走”的“漂泊者”,他讲述了一个个形象各异的“漂泊者”的故事,试图在他们如“中子般不规则的运动”中揭示一代人的真实的生活图景,以及与剧烈变动的世界相遇时内心的不安和灵魂的震颤。“故乡”是徐则臣作品中“漂泊者”出发的原点;“异乡”是“漂泊者”与世界的进一步相遇,是“自我”的进一步呈现、确证与展开;“原乡”是“漂泊者”在经历了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漂泊之后,实现灵魂救赎和最后返回心灵家园的可能。

张璇[6](2020)在《《中国青年报》中小学“校园欺凌”报道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校园欺凌问题成为受到公众、政府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中小学校园欺凌严重危害着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威胁校园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积极探寻切实有效的破解防范策略。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具有高度敏感性,媒体作为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和社会的“了望者”,其报道态度、报道方式等会直接影响公众对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的认识、判断和行为,在校园欺凌问题上有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本文以中小学校园欺凌为选题,以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媒体——《中国青年报》在2015年至2019年5年间涉及到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共77篇报道为样本,明确当前我国媒体中小学校园欺凌报道的现状,分析《中国青年报》的报道理念,并结合我国媒体社会责任评价维度,从报道数量、报道体裁、报道版面、新闻图片、消息来源、报道主题、报道倾向等方面进行内容分析,探究《中国青年报》中小学校园欺凌报道中媒体的社会责任表现。最后,探究媒体作为社会的传声筒,在以后的校园欺凌报道中,应如何做到对社会负责,对公众负责,坚持正确的、负责任的报道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以《中国青年报》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中小学校园欺凌报道中,媒体社会责任表现整体良好。在报道校园欺凌议题时,《中国青年报》坚持注重关怀和保护未成年人、注重讨论如何防治校园欺凌和注重平衡性的报道理念,做到了传播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兼顾。最后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中国青年报》以及其他媒体的校园欺凌报道提出优化建议,包括正视校园欺凌事件的敏感性,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及时客观的报道;鲜明站在反对校园欺凌行为的立场,发挥报道的教育引导意义;报道要重视全面深入挖掘校方和家庭的责任;以人文关怀为指南,对未成年人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坚守媒体责任。

姜小琪[7](2020)在《论徐则臣小说“到世界去”的主题思想与叙事手法》文中指出近年来,徐则臣以其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沉稳的创作风格,逐渐引起关注,成为“70后”作家的典型代表。徐则臣从2011年开始到近年的最新小说创作中,在丰富叙事内涵中始终存在并发展着一个“到世界去”的主题表达。这个主题既概括自徐则臣小说文本呈现出来的思想内涵,也来自徐则臣自己的相关表述。本文通过文本细读、叙事学考察等方法,探究徐则臣小说创作中一直延续的“到世界去”主题,分析徐则臣这一创作主题的思想内涵、文本面貌与叙事手法。第一章主要梳理徐则臣小说创作中“到世界去”这一主题思想的整体面貌,探讨其文学作品展现出来的共性。从地理空间、精神空间和文化领域,分析“到世界去”包含的丰富内涵:第一层意义,“到世界去”是地理的变化迁移,“世界”是物理、现实意义上的世界,意味着人们在真切感知、具体可指的地理空间完成移动变迁。第二层意义,“到世界去”是精神的上升成长,“世界”是心灵、精神意义上的世界,意味着人们在想象性的、隐蔽性的精神空间实现觉醒前行。第三层意义,“到世界去”是文化的开阔延伸,“世界”是文明、历史意义上的世界,意味着人们在寓言性、集体性的社会空间实现上升超越。由于人物精神的成长变化总是伴随着行动改变,第一层和第二层意义往往相伴而生,地理空间与精神空间的同时实行“到世界去”的追求,这些丰富内涵在徐则臣小说的具体文本形态中又可以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远离故乡奔赴城市,认为故乡以外的就是新“世界”,第二阶段从城市重返故乡,认为故乡就在世界中,第三阶段探索求变,保持在路上的漂泊寻找状态。小说中的人物为达到“到世界去”的目标,需要借助两个实现媒介:火车与运河,火车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实现地理意义上的现实连接。运河作为重要的交通航道,还关联起历史文化。实现到外面世界的过程中,与空间移动相随而生的,是个人的精神世界改变。第二章探讨徐则臣“到世界去”主题在历史维度的新展开。首先讨论徐则臣对历史与现实关系的阐述,《耶路撒冷》聚焦于“70后”这一代人在历史进程中生活处境与精神领域的共同改变;《北上》聚焦于各个人物用自己的方式连接了运河与世界。接着主要从两个方面解读“到世界去”主题内涵的扩大展开,一是横向地理空间的延伸,例如马克·波罗、义和团、八国联军等人物或群体他们的行为与思想展现,大运河申遗也是运河走向世界;二是向历史深处纵深,个体与新世界的关系得到更深层次的解读审视,家族也完成了传承发展、更替新生。第三章主要探讨徐则臣小说为实现“到世界去”主题的表现手法,包括多重比较的视野,典型意象的运用,叙事结构的设计等,通过分析这些文学书写的技巧运用,探讨“到世界去”主题在文本中的具体体现。小说以一种比较的视野进行文学书写,通过中国与西方国家、大历史与小人物等多重比较视野,使得“到世界去”的进程展现更丰富厚重。徐则臣还将意象的构建作为文学修辞常用手法和文本中“世界”的隐喻,包括地标与地理环境、故乡建筑意象群、日常生活化意象和作为道具的文物意象等等,从而拓展作品的表现空间。《耶路撒冷》《北上》等长篇小说采用了双线的叙事结构。最后本文尝试分析徐则臣小说创作的局限性,比如“到世界去”的方向巧合过多、模式重复、人物单薄以及叙事过程中些微细节错误,可能是徐则臣现有文学作品中关于“到世界去”的主题写作中有待提高的地方。

周莹[8](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张琼方[9](2020)在《现代性下的空间哲思 ——徐则臣小说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徐则臣将近二十载的创作生涯中,从投稿边缘小刊逐步进军主流期刊,进而将个人作品集结出书,展现出一个坚守文学初心衷于文学写作的作家肖像。徐则臣将自身的现实经验与深厚的理论资源铺展成一个个鲜活充满力量的文本,在主动求索与静默沉潜之中拓宽着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版图。从“花街”走来,途径“北京”,继而“到世界去”,小说人物以“在路上”的生命行走试图找到肉身与灵魂的栖息之地,作家真身则以“人”与“空间”如何存在的问题意识彰显出对于现代个体精神建构以及灵魂安置的现实关怀。自新世纪始,徐则臣小说研究一直维持着相当的热度,但有关其创作流变研究成果不多,同时以“空间”作为视角的研究评论亟待更新与深化。因此,本文试图以“现代性”与“空间”为切入点,从纵向分析徐则臣的小说创作,廓清其具体面貌,在把握叙事内容的基础上剖析小说产生的新变,探求勾通小说整体脉络的中心主题,挖掘小说创作所具有的思想意蕴,从而评价其之于当代文学与现实社会的价值意义。本文的绪论部分简述了选题缘由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方法等。正文第一部分是关于乡土“花街”与城市“北京”物理空间的研究,分别从现代性与物理空间视角对现实语境与叙事内容进行解读,论述小说的叙事指向。第二部分界定了心理空间的概念内涵,并从人物置于现代性语境中面临的信仰缺失、主体分裂、身份窘境及与之对应的“耶路撒冷”、“二泉映月”、“北渡南归”心理空间的自我救赎角度进行研究,论述小说的叙事核心。第三部分全面分析文本空间所承担的叙事功能及其意义阐释,阐明徐则臣小说叙事的新变及其创作主题与思想意蕴,进而论述其文学价值与现实意义。结语部分从空间书写所蕴含的叙事美学与叙事张力两大维度全面总结徐则臣小说创作流变,论述本文有关徐则臣小说叙事研究的突出意义与缺憾不足。

张韵[10](2020)在《中国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加速演进,创新发展已成为国际竞争大势所趋。各国竞相出台新时期的创新发展战略,通过不断完善创新政策制定,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提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区域创新能力与竞争力整体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区域创新政策的有效性需要特别关注。对于区域的创新发展来说,高质量、有效的区域创新政策有利于规避创新政策失败风险,加快区域创新创业发展,形成区域创新优势,是中国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以公共政策分析理论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创新政策研究文献的梳理、概括和抽象,同时结合区域创新实践,构建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理论;围绕区域创新政策制定中的关键环节,形成以区域创新政策网络构建、区域创新政策问题评议、区域创新政策内容定制、区域创新政策供给推动,以及区域创新政策执行保障5项内容为重点的中国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基本分析框架。构建区域创新政策网络有利于提升创新政策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接受性,对于形成有效的区域创新政策十分关键。区域创新政策网络的选择包括创新政策网络行动者选择、引入与激发,创新政策网络共同价值观的凝炼和培育,创新政策网络组织规则的明确与调适,以及创新政策网络利益冲突的妥善处理。区域创新政策网络的全面覆盖,包括创新政策社群覆盖,创新政策专业网络覆盖,创新政策府际网络覆盖,创新政策生产者网络覆盖和创新政策议题网络覆盖。区域创新政策网络的结构优化,强调创新政策网络的高密度,创新政策网络中心的均衡,创新政策网络中凝聚子群力量约束和创新政策网络的高协同性。高水平的区域创新政策问题评议,是制定有效区域创新政策的逻辑前提。区域创新政策情势感知与分析,包括对创新政策情势的准确感知,创新政策问题搜寻的高效率和对创新政策情势的科学分析。区域创新政策问题认知与界定,应树立创新政策问题系统思维,对创新政策问题假设进行创造性综合,以及对创新政策问题本质的合理界定。区域创新政策问题阐述与精炼,强调创新政策利益诉求详述和对创新政策目标的权衡与取舍。区域创新政策问题分类与结构,包括区域创新政策重要问题,区域创新政策次要问题和区域创新政策低级问题。精心定制的区域创新政策,应聚焦区域创新优势,适应区域创新能力,化解区域创新问题,并兼顾边界条件约束,以进一步释放区域创新潜力,提升创新政策的有效性。聚焦区域创新优势,要求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创新资源,促进区域优势领域创新,强化区域创新集聚优势。应基于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全面评估,调整区域创新政策内容重点;应着力解决组织薄弱、创新锁定、网络分割等特定的区域创新问题,兼顾边界条件约束,适应动态变化的区域技术和产业结构环境。高质量区域创新资源的持续投入,是改善区域创新政策预期效果的重要途径。区域创新资金投入与配置,强调区域创新资金的精准配给,创新金融资本结构合理化和区域创新资金的稳定投入。区域创新人力资本培育与投入,包括高质量区域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力资本结构优化,以及创新人力资本的持续投入。区域创新基础设施规划与升级,要求建立区域创新技术支持体系和强化创新公共服务支撑体系。良好的创新制度与机制设计,是区域创新政策执行的有力保障。区域创新利益相关者行为规范与权益维护,要求制定环境与健康标准,规制垄断行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推进创新信用制度建设。创新共同体内部融合与互动学习机制构建,强调创建良性合作机制和完善互动学习机制。金融市场完善与创新产出激励,包括创新成果产权激励,知识溢出补偿,创新金融激励,科技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和股权、期权激励。此外,还应根据技术发展保持创新制度的超前性与灵敏性。

二、中关村:正视问题 寻求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关村:正视问题 寻求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故乡”与“异乡” ——徐则臣小说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一、在而不属于:融不进的“异乡”
    (一)向城求生:历史与个人的双重选择
    (二)身与心的双重漂泊
二、归而不至:回不去的“故乡”
    (一)记忆中的故乡
    (二)现实中的故乡
三、寻而不得:难以到达的精神归处
    (一)生命理想与自我救赎
    (二)精神危机与故乡信仰
    (三)心安之处即归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徐则臣作品年表
附录二 徐则臣获奖情况年表
致谢

(2)徐则臣小说中的“原乡”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徐则臣小说中的“原乡”书写概念阐释
    第一节 “原乡”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徐则臣小说中的“原乡”及“原乡”书写
第二章 徐则臣小说中人物的“原乡”追寻
    第一节 知识分子——“到世界去”
    第二节 船民、农民——“家在这条船上”
    第三节 打工者、商人——“生活在别处”
第三章 徐则臣小说的“原乡”叙事
    第一节 叙事视角
    第二节 叙事意象
第四章 徐则臣小说“原乡”书写的价值探寻
    第一节 “原乡”书写的独特性
    第二节 “原乡”书写的文学史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3)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现状
    1.4 名词界定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本文创新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2.1 概念梳理
    2.2 内涵辨析
    2.3 特征论述
    2.4 理论基础
    2.5 系统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3.1 ESMF比较矩阵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3.4 德国DGNB UD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3.8 机制保障比较
    3.9 模式特征比较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5.3 钻石评价模型
    5.4 评价体系结构
    5.5 评价内容优化
    5.6 评价方法优化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后记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4)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报告文学研究综述
    二、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发展脉络
    三、以主题话语嬗变为中心的研究思路、内容和意义
第一章 醒世和觉民:发生期报告文学的启蒙主旨
    第一节 近现代启蒙语境与报告文学的发生
        一、在新闻和报刊业中萌芽
        二、在无产阶级运动中获得阶级属性
        三、近现代民族危机对特殊文体的需要
        四、适应启蒙主旨的文体选择
    第二节 以实录、写实为宗旨的文学观
        一、实录:“不虚美,不隐恶”的史传精神
        二、写实:秉笔直书,揭示真相的文体品格
    第三节 发生期报告文学:以醒世与觉民为启蒙话语中心
        一、时代的在场记录与重大题材的即时书写
        二、残酷的真实性与震撼人心的文学表达
        三、严肃的社会批判性和鲜明的政论色彩
第二章 民族救亡的集结号:1930—1940年代报告文学的时代使命
    第一节 “左联”时期报告文学的救亡书写
        一、时代的文体:“左联”对报告文学的选择
        二、救亡主题在报告文学中的多维呈现
        三、《包身工》等经典文本:痛与怒的殖民控诉
    第二节 1940年代报告文学的救亡之声与文艺大众化运动
        一、严峻的救亡形势与报告文学的价值选择
        二、血与火的印记:解放区报告文学的救亡书写
        三、悲壮的怒吼:国统区、沦陷区报告文学的民族悲歌
        四、文艺大众化运动:群众性写作及“一日”体报告文学现象
第三章 新中国与抗美援朝战争的颂歌:建国后30年报告文学的史诗性追求
    第一节 以新中国建设和时代人物为书写中心
        一、社会主义新生活的美好图景
        二、新中国的时代英雄图谱
    第二节 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记录
        一、从抗战到抗美援朝:战争主题的精神延续
        二、《谁是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精神的文学呈现
    第三节 时代起伏中的主题变奏
        一、政治浪潮中的主题异化
        二、短暂宽松氛围下“干预生活”的写作
第四章 现实诘问与历史沉思:1980—1990年代报告文学的启蒙话语
    第一节 新启蒙语境与新时期报告文学的自觉
        一、启蒙思潮与“文学主体性”观念的确立
        二、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复兴与主体意识的确立
        三、《哥德巴赫猜想》:新时期到来的文学先声
    第二节 现实诘问:新时期启蒙主题在社会问题报告文学上的宏观呈现
        一、在新启蒙语境中成为时代文学主潮
        二、以启蒙为问题意识核心的社会问题报告文学
        三、赵瑜:“危险的文学样式”的践行者
    第三节 历史沉思: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历史书写
        一、启蒙落潮与1990年代报告文学现象
        二、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兴起
        三、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历史意识与现实指归
第五章 担当国是与守护苍生:新世纪“中国故事”的报告文学书写
    第一节 壮阔的时代回声: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国是书写
        一、时代新语境与报告文学的机遇
        二、以国是主题为话语中心的新世纪报告文学
        三、国是书写中的“歌颂与暴露”问题
        四、何建明:国是书写的典型范例
    第二节 以民生主题为话语中心的时代书写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导向与积极的报告文学创作环境.
        二、守护苍生:报告文学民生主题的集中表达
        三、黄传会:守望民生的“反贫困作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读博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后记

(5)“故乡”“异乡”与“原乡” ——论徐则臣小说创作中的“归来”主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历史夹缝中的“70后”一代
    二、自我的确证与走向世界的历程
    三、经典意识与审美自觉
第一章 故乡:起点与“初心”
    一、乡土乌托邦
    二、沉默与无名
    三、回不去的故乡
第二章 异乡:“自我”与“世界”的相遇
    一、出走到“世界”
    二、“漂泊者”、“新工人”与城市边缘群像
    三、无法抵达的“世界”
第三章 原乡:精神自救与灵魂“返乡”
    一、歧路彷徨与理想追寻
    二、精神自救的可能
    三、心安之处与应许之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6)《中国青年报》中小学“校园欺凌”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研究内容
    1.6 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传统媒体关于中小学校园欺凌报道的现状
    2.1 媒体关于中小学校园欺凌报道的发展概况
    2.2 中小学校园欺凌报道中的媒体社会责任
第三章 《中国青年报》中小学校园欺凌报道分析
    3.1 样本选择说明
    3.2 《中国青年报》中小学校园欺凌报道的报道理念
        3.2.1 注重关怀和保护未成年人
        3.2.2 注重讨论如何防治校园欺凌
        3.2.3 注重平衡性的报道理念
    3.3 《中国青年报》中小学校园欺凌报道的表现形式
        3.3.1 报道数量:呈平稳上升趋势
        3.3.2 报道体裁:以消息为主,通讯与评论并重
        3.3.3 新闻版面:分布较为广泛
    3.4 《中国青年报》中小学校园欺凌报道的选题内容
        3.4.1 消息来源:注重权威性
        3.4.2 报道主题:集中在深层原因及防治策略探讨
        3.4.3 报道倾向:中性报道为主,重视正面引导
    3.5 《中国青年报》中小学校园欺凌报道的写作特色
        3.5.1 新闻标题多用实题且注重贴近性
        3.5.2 重视使用直接引语
        3.5.3 新闻漫画讽刺幽默
第四章 《中国青年报》中小学校园欺凌报道的启示
    4.1 正视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的敏感性,做及时客观的报道
    4.2 鲜明站在反对校园欺凌的立场,注重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
    4.3 报道要重视全面深入挖掘校方和家庭的责任
    4.4 对未成年人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坚守媒体责任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论徐则臣小说“到世界去”的主题思想与叙事手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徐则臣小说“到世界去”主题表达的整体面貌
    第一节 “到世界去”主题的基本内涵与文本面貌
    第二节 “到世界去”的外部行动与实现媒介
    第三节 “到世界去”的精神状态与主体动机
第二章 “到世界去”主题在历史维度的新展开
    第一节 “到世界去”对历史与现实关系的阐释
    第二节 《北上》横向延伸的世界召唤
    第三节 《北上》纵向比对的历史关怀
第三章 实现“到世界去”的叙事手法
    第一节 多重视野的比较
    第二节 典型意象的巧用
    第三节 双线叙事结构的设计
    第四节 叙事手法中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8)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9)现代性下的空间哲思 ——徐则臣小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一、作家文学创作概况
        二、问题提出与研究设想
        三、研究目标与目的
    第二节 相关文献研究梳理
        一、“故乡”与“京漂”题材研究
        二、作品的创作主题研究
        三、作品的叙事艺术研究
        四、作品的空间叙事研究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乡土与城市:个体的存在与迷惘
    第一节 “花街”:乡土的温情与暗涌
        一、乡土空间形态与现代性观照
        二、“花街”空间与个体的存在思索
    第二节 “北京”:城市的理想与现实
        一、城乡空间位移与现代性思考
        二、“北京”空间与个体的困惑迷惘
第二章 信仰与执念:精神的在场与栖息
    第一节 “耶路撒冷”:日常生活的信仰
        一、“出走者”的人物群像与信仰缺失
        二、“耶路撒冷”:不明所指的存在与信仰救赎
    第二节 “二泉映月”:心灵安息的氛围
        一、“归来者”的人物群像与主体分裂
        二、“二泉映月”:可感知的氛围营造与灵魂安置
    第三节 “北渡南归”:宏大历史的记忆
        一、“出走归来者”的人物群像与身份窘境
        二、“北渡南归”:历史交织的遗迹与身份追寻
第三章 多重空间的阐释:文学价值与现实意义
    第一节 物理空间的建构:自我一代的经验与突围
        一、乡土文学视阈的肉身徒步与灵魂下坠
        二、向城而徙与“70后”一代的重建反思
    第二节 心理空间的开辟:现代困境的症结与回应
        一、彼岸意识书写的主体建构与心安诉说
        二、时代症候与人类身心安置的省思正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中国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创新点
2 研究的基础理论与逻辑分析框架
    2.1 研究的基础理论
    2.2 研究的逻辑分析框架
3 区域创新政策网络构建环节的有效性
    3.1 创新政策网络的选择
    3.2 创新政策网络的全面覆盖
    3.3 创新政策网络的结构优化
    3.4 本章小结
4 区域创新政策问题评议环节的有效性
    4.1 创新政策情势的感知与分析
    4.2 创新政策问题的认知与界定
    4.3 创新政策问题的阐述与精炼
    4.4 创新政策问题的分类与结构
    4.5 本章小结
5 区域创新政策内容定制环节的有效性
    5.1 内容定制关键之一,聚焦区域创新优势
    5.2 内容定制关键之二,适应区域创新能力
    5.3 内容定制关键之三,化解区域创新问题
    5.4 内容定制关键之四,兼顾边界条件约束
    5.5 本章小结
6 区域创新政策供给推动环节的有效性
    6.1 区域创新资金投入与配置的政策供给推动
    6.2 创新人力资本培育与投入的政策供给推动
    6.3 创新基础设施规划与升级的政策供给推动
    6.4 本章小结
7 区域创新政策执行保障环节的有效性
    7.1 创新政策执行的制度保障:利益相关者行为规范与权益维护
    7.2 创新政策执行的机制保障:创新共同体内部融合与互动学习
    7.3 创新政策执行的动力保障:金融市场完善与创新产出激励
    7.4 创新政策执行的弹性保障:创新制度的超前性与灵敏性
    7.5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四、中关村:正视问题 寻求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故乡”与“异乡” ——徐则臣小说论[D]. 颜小珊.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徐则臣小说中的“原乡”书写[D]. 周苓.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4]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嬗变[D]. 黄菲蒂.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5]“故乡”“异乡”与“原乡” ——论徐则臣小说创作中的“归来”主题[D]. 杨建英.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6]《中国青年报》中小学“校园欺凌”报道研究[D]. 张璇. 河北大学, 2020(08)
  • [7]论徐则臣小说“到世界去”的主题思想与叙事手法[D]. 姜小琪. 南京大学, 2020(02)
  • [8]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9]现代性下的空间哲思 ——徐则臣小说叙事研究[D]. 张琼方. 集美大学, 2020(08)
  • [10]中国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研究[D]. 张韵.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中关村:直面问题谋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