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加入WTO与果树IFP发展战略(论文文献综述)
祁春节,顾雨檬,曾彦[1](2021)在《我国柑橘产业经济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为进一步推动新发展阶段我国柑橘产业经济的深入研究,本文将我国柑橘产业经济研究划分为起步发展(1999年之前)、稳步发展(1999-2007年)和快速发展(2007年至今)3个阶段,回顾了各阶段我国柑橘产业经济研究的发展历程。从生产与产业技术经济、消费流通与市场、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和产业宏观发展与政策4个方面,全面梳理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研究发现:我国柑橘产业经济研究集中在技术经济分析、市场价格分析、国际贸易竞争力分析和产业宏观发展等多个方面,理论联系实际,研究不断深入,队伍不断壮大,成果更加丰富。未来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包括:柑橘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路径、供需适配性、国际贸易环境与政策、柑橘产业经济数据库建设和产销预警预测研究等。
杜天晨[2](2018)在《葫芦岛市果树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葫芦岛市作为环渤海经济圈重要城市,依据自身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优势,果树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该市发展水果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了该市发展水果的机遇和威胁。葫芦岛市果树产业发展拥有区位优势明显、规模化产业初步形成、科技成果显着、技术力量雄厚的优势;但也存在着栽培制度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标准化程度低、产业体系薄弱等方面的劣势;同时也存在着市场前景广阔、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大、果农积极性高的发展机遇;但是也存在发达国家贸易壁垒、国内其他水果主产区快速发展等带来的威胁。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果树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调查了葫芦岛市果树产业发展的区域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近十年来果树总面积和总产量的变化、种植结构以及不同树种面积和产量的变化趋势,并对葫芦岛市果树产业的发展走向进行了分析。该市果业向着品种特色化、区域布局合理化、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方向变化,果品的产量、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提出了该市果业发展存在老残果园更新改造、栽培模式落后、苗木繁育体系不完整、抗病抗灾能力差等问题,根据存在问题,提出有利于促进葫芦岛市果树产业发展的建议。(1)加强苗木体系建设(2)坚持区域化发展方向(3)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4)大力发展龙头企业(5)努力确保果品安全(6)实施科技兴果战略(7)着力打造观光果园景观(8)更多地注入文化内涵
齐振林[3](2017)在《庆阳苹果产业化发展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苹果是人们最常食用的水果,是全球种植面积最广的水果品种之一,目前在世界上多数农业发达国家大量推广和栽培。庆阳市在甘肃省东部,地理位置属于陇东黄土高塬沟壑区,是甘肃省苹果产业主产区、也是农业部指定的苹果优势生产地区之一。庆阳市苹果产业始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初期有过一段艰难的探索阶段,后来有了政府的支持推动,经过示范推广,现在已经到了规模发展阶段,近年来随着全国乃至世界苹果产业的快速发展,庆阳市苹果产业逐渐表现出果园种植面积难突破、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化肥施用不规范、果农文化水平低、农业财政扶持力度不够等等诸如此类问题,庆阳苹果的产业化发展之路遇到了强大的阻碍。苹果产业应该如何实现生产力的全面提高,在产业化措施中,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创建品牌、增升效益,全面提高庆阳苹果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是现阶段庆阳市苹果产业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GM(1,1)预测模型对庆阳苹果产业的相关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参考国内外学者对苹果产业化发展的研究成果,对庆阳市苹果产业化发展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提出促进庆阳市苹果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1)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通过现阶段国内外学者对苹果产业化发展的研究动态分析,构建本文主体框架,确定研究理论方法。(2)概括农业产业化理论,界定苹果产业化的定义、特点及发展趋势,讨论苹果产业化发展及国外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内容,介绍灰色系统理论和GM(1,1)预测模型。(3)从庆阳苹果产业发展的几个历史经历展开,围绕各个阶段深入阐述庆阳市苹果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分析其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4)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影响庆阳市苹果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针对制约因素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GM(1,1)预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预测。(5)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制约和影响庆阳市苹果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实际调研和灰色理论预测分析,指出促进庆阳苹果产业化发展的可操作性的建议和对策。(6)对论文探讨的问题进行总结,为下一步需要进行的研究作好铺垫。
张复宏[4](2013)在《中国水果出口的贸易演进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素有“世界水果王国”的美称,几乎所有种类的水果都有出产,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水果产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无论是水果种植面积还是总产量都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已成为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蔬菜后的第三大支柱产业。特别是温带、亚热带干鲜水果(例如苹果、柑橘、梨、葡萄、栗子等)享誉世界。进入21世纪以来,不仅水果产量始终保持世界首位,而且对外贸易也获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加入WTO以后,中国水果对外贸易步入了一个快速增长阶段,2011年水果出口总额达31.88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了474.96%,年平均增长速度达19.12%。不过,中国水果出口贸易结构还不尽合理,首先表现为出口的品种结构不合理,出口品种过于单一、优质高档果率不高,缺乏市场势力(市场定价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其二是市场结构不合理,表现为出口市场分布过于集中,主要集中在东盟、俄罗斯、日本、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但欧美主流水果消费市场占有率偏低;其三是水果加工结构不合理,表现为水果的加工和处理程度偏低,导致水果出口的附加值较低。其四是产业化结构不合理,表现为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龙头企业规模小、数量少,产业带动能力不够,很难实现产、运、贮、销一体化,消弱了终端产品的竞争力。贸易结构是产业结构的反映,中国之所以是水果生产大国但不是贸易强国,主要问题就在于产业结构不合理。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在于:首先,2010年CAFTA全面启动后,中国与东盟果蔬实现零关税,通过深化水果产业结构和市场势力的研究,无疑,会极大促进中国水果贸易的快速发展。其二,水果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很多水果生产大国无法比拟的资源优势。通过深化贸易结构的研究,做大做强水果贸易,不仅有利于农民大幅增收而且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再次,水果生产是中国的优势产业,贸易前景广阔。水果作为植物性易腐食品,距离因素是一种天然的贸易壁垒,中国与周边许多国家在水果生产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通过深化贸易结构的研究,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才能将产业优势转化为贸易优势,进而带动整个产业不断快速发展。第四,产业结构是贸易结构的基础,中国经济已步入了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应当以整个社会需求为导向,不仅要考虑国内市场需求,更要考虑到日益全球化的国际市场需求。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核心就是依据国际市场结构来调整生产与贸易结构,从而优化产业结构。本研究通过实证分析中国水果贸易发展现状,分别从需求、结构、竞争力三个纬度探寻中国水果贸易在主要出口市场增长及变动的原因,洞察主要水果出口品种的市场势力,找出产业结构存在于出口产业链各环节上的主要问题,构建一种具有竞争力的、能够保持贸易快速增长的水果产业结构。本研究有利于从结构优化角度探讨如何促进中国水果贸易快速发展、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可行途径,为产业升级、农民增收、食品安全,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做出贡献,对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发展水果产业、制定水果贸易的决策规划有重要参考价值。本研究基本思路是,在明晰国际贸易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水果产业及贸易发展现状进行总体分析。运用CMS模型对中国水果产品在各主要出口市场增长波动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利用引力模型和剩余需求弹性模型对影响中国主要出口水果的贸易流向的主要因素和目标市场国的市场势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分析水果出口贸易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回归与ARMA组合模型预测了水果的产销趋势变化。把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管理学、园艺学、食品加工学、统计学有机结合,对中国水果的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本研究主要内容和观点是:(1)中国水果产业发展及结构变化分析首先从资源禀赋的角度对中国水果产业发展现状展开分析,分别从自然资源条件,产量、品种结构、生产布局、果品加工及贸易地位,分析中国水果的发展状况。然后从贸易结构角度,对中国水果出口的结构特征及出口市场的依赖性展开分析。着重探讨中国水果在资源禀赋、产品结构、贸易结构与主要出口市场的需求变化情况,找出水果出口的主要和潜在市场。(2)中国水果在主要出口市场的贸易及结构演进分析首先利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中国水果产品在各主要市场的出口变动展开分析,着重从需求、结构、竞争力的三维视角分析在东盟、俄罗斯、日本、美国、欧盟的出口变动情况及其原因,然后着重探讨中国的水果生产与出口是否集中在世界需求增长较快的产品上;出口去向是否集中在那些需求高速增长的国家和地区。(3)中国主要出口水果的贸易流向及其国际市场势力分析贸易结构变化的主要决定因素可以分为供给的要素增长、需求的收入增长、贸易壁垒变化、运输条件的改善等方面,通过构建水果出口的贸易引力模型,分析价格、质量、GDP、人口、双边汇率及贸易距离等影响中国水果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然后挑选具有贸易优势的市场,通过构建以价格为中心的国际市场势力(Goldberg&Knetter)模型,测算并分析中国水果产品在主要出口市场的市场势力及其地位,通过市场势力对出口商品结构变迁的作用,不断提高出口果品的品质,优化果品出口结构。(4)中国水果出口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影响中国水果出口贸易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可分为价格方面的因素和非价格方面的因素,也可以说是硬指标因素和软指标因素。硬指标因素主要是指价格、成本方面的因素,而软指标因素主要是指贸易壁垒的设置状况,水果种植的质量和安全状况、消费者需求变化、果农组织化程度等。通过深入剖析中国水果出口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才能为进一步把握水果贸易的发展趋势和提出有针对的优化策略打下坚实的基础。(5)中国水果出口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优化策略根据中国水果出口的主要市场(东盟、俄罗斯、日本、美国、欧盟等)和(苹果、梨果、柑桔、板栗等)主要出口品种的贸易历史发展情况,运用回归与ARMA组合模型,对今后水果出口市场及其品种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从市场发展趋势和产业结构(生产结构、需求结构、加工结构、贸易结构、竞争力结构等)优化的角度提出做强做大水果贸易的措施和建议。
陈舜[5](2012)在《平和琯溪蜜柚标准化生产推广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琯溪蜜柚原产福建平和县,是栽培柚类的名品。琯溪蜜柚果大无核质优,适应性强,高产,商品性佳,可谓柚中之冠。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从琯溪蜜柚的生产销售来看,对琯溪蜜柚的品质要求更高,琯溪蜜柚标准化生产成为琯溪蜜柚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开拓高端市场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国家号召,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的必然之路。本文从对标准的概述和其它国家、行业的标准化生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标准要求和标准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意义,标准化生产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日常要求,标准化生产帮助了发达国家农产品顺利进入市场,成为良好品质和销售情形的保障。本文对琯溪蜜柚标准化生产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推动标准化过程中实现的可能性,认为推动标准化可以从区域、产品、示范区建立这些重点环节的把握,可以从品牌建设、龙头企业扶持、示范基地建立等途径展开。在整体对策上,可以先建立起完善的琯溪蜜柚标准化生产的标准体系,从标准的建立和执行上促进果品的提升,促进示范区工作的有效性和经验的积累,促进示范区先进经验的推广和应用,利用先进地区的经验技术推广实施琯溪蜜柚更大程度的标准化生产。
徐群[6](2012)在《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文中指出经济史学家金德尔伯格曾说过:“城市化是个世界性现象,它同样影响着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化完全背道而驰的趋势是不可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可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成为21世纪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社会过程。上海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无论其城市化水平或者产业结构演进的程度都领先于我国其它城市。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上海中心城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务功能逐步凸显,集聚功能进一步提升。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11》,2010年末上海户籍人口1412.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仅157.37万人,城市化率达到88.9%,可见上海已步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从产业结构演进来看,上海也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进一步缩小,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并已超过半数。反观农业,上海非农业大市,却是一个农业强市。截至2010年,上海的耕地面积为20.10万公顷,属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最低者,但同时,就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产品商品率等方面而言,上海名列前茅。其城市化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经验对许多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上海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联动杭州、宁波、南京等地,形成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目前,上海已进入城市化后期,历经了城市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本研究在考察上海城市化与农业发展演化轨迹的基础上,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三个角度切入,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上海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其对上海农业发展的影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上海由一个多功能的工商业城市转变为综合性的工业基地,从“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与此同时,上海的城市化率因各种原因,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到1978年降至58.75%。在这一阶段,温饱问题是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农业的功能是以提供粮食为主的大宗农产品为主,仅在近郊和苏州河沿岸的狭小区域内,出现了较为集中的蔬菜产区,呈现部分城郊农业的发展特征,其他广大区域均以粮棉种植为主,呈现典型的乡村农业发展特征。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地区第一产业业人员的比重明显高于第二、三产业,但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乡村工业的兴起,出现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移,但至改革开放前,第一产业仍吸纳着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从业人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耕地在全市土地总面积中的比重不断减少,但至1978年仍占到50%以上,仅减少4.9个百分点,总体上形成以农业用地为主导的土地利用结构。从1949年到1978年间,上海的农业产值从2.27亿元上升到18.26亿元,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政府的导向是大力发展工业,于是“以农补工”成为一种趋势,即以“价格剪刀差”等形式通过农业来支持工业的发展。相对而言,所有的资源都向工业倾斜,对农业的投入自然会降低,也间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地区的发展在战略上进行了调整,整个城市定位从单一化的工业生产基地逐步向一个多功能的城市改变。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60.72%上升到1999年的73.84%。在这段时期,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民对生活质量开始提出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新鲜蔬菜和副食品的需求直线上升,上海地区也相应呈现出城郊农业的典型特征,畜牧业快速发展,并在后期出现都市农业的萌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基本呈下降趋势,农村青壮男性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女性和老年劳动力在总体农业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从1979年到1999年间,耕地面积由35.58万公顷下降到29.09万公顷,减少了18.24%,但农业产值从20.41亿元上升到206.90亿元,发展迅速。其中,科技投入是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一阶段,“以农补工”的情况基本结束,逐步转向“工农自补”,并在后期开始出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情况。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战略调整,上海在迈入新世纪之际,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国际化大都市,并朝着经济、物流、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和长三角大都市带龙头的方向积极建设。上海的城市化率在2000年已接近75%,到2010年达到88.9%,进入城市化后期。从经济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2000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达到50%以上。2000年,上海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到2010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表明上海进入中等发达经济体行列。这一阶段,上海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对提高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的农业发展进入到都市农业阶段,农业的多元功能作用开始显现。在对上海城市化不同阶段对农业发展影响考察的基础上,第五章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总结。首先从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总结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其次,从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双重下降、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三个方面归纳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最后,文章就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研究的结果对于其它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规划农业发展之时可以借鉴的地方,提出八大建议,分别为: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檀云坤[7](2012)在《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 ——基于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在两岸经贸乃至两岸关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两岸经贸合作,农业为先、农业为重。30多年来,两岸农业合作取得显着成效。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两岸经贸合作的密切发展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的全面实施,两岸农业合作必将进一步深化。作为区域农业合作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未来的路要怎么走?目前,理论界对海峡两岸农业合作、闽台农业合作的研究不少,而对ECFA背景下两岸农业合作问题的研究还较少,特别是对海峡两岸农业领域的一体化问题缺乏系统深入研究,对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尚无明确定义;对两岸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也不少,但更多的是借鉴国外的理论和经验来分析。笔者认为,海峡两岸农业区域合作是“一个中国之内的两个不同经济主体或两个单独关税区”之间的合作,鉴于海峡两岸关系的复杂性、特殊性,不能简单运用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欧盟模式、东欧模式等国外经验或理论的推演,来寻找两岸农业区域合作问题的解决办法。为此,在论文前期研究中首创提出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观点,并对其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是在大陆和台湾经贸关系日益紧密、农业合作不断推进的基础上,以获取海峡两岸农业经济集聚效应、协调效应和互补效应、增进两岸农民福祉为宗旨,以降低两岸交易成本、促进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要素在两岸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为目标,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加强政策协调,消除制度障碍,实现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农业经营管理一体化的过程或状态。30多年来,两岸农业合作沿着“分离→交流合作→携手→联手→整合→融合”的轨迹步步推进,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趋势非常明显。但是,两岸农业在功能性一体化和制度性一体化方面都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两岸农产品贸易虽然呈现较快增长态势,但仍然存在着双向流动不畅、贸易总额偏小等问题;两岸农产品贸易仍存在障碍,贸易成本仍然偏高。两岸农业产业合作虽然表现为不断升级态势,但仍存在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受限、农业技术溢出效益低、“双赢”效果有待提升等问题;两岸农业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仍存在障碍,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状态;两岸在农业经营管理、农民合作组织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制约了两岸农业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如何消除贸易障碍,降低两岸农产品贸易成本;消除要素流动障碍,提高两岸农业生产要素流动的有利效应;缩小经营管理水平差距,提升两岸农业一体化水平,是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因此,本研究从海峡两岸的实际出发,结合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践,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构建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理论分析框架,分析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基础与发展,实证分析两岸农业一体化,研究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生产要素一体化的关键性问题,分析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目标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为推进两岸农业合作,乃至两岸经贸交往提供决策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一,对相关研究进行评述,得出若干研究启示。第二,对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运用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产业分工和竞争优势、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非博弈合作和博弈合作理论,结合两岸农业合作发展的实践,对两岸农业合作的机理进行探讨,并建立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三,分析两岸农业合作基础与发展,通过对两岸农业合作的基础、发展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探讨两岸农业一体化的一般规律。第四,实证分析两岸农业一体化,通过对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天福集团、台湾农民创业园三种促进一体化类型的分析,验证两岸农业一体化的规律。第五,研究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关键性问题,重点分析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并通过引力模型,以水果贸易为例,实证分析关税税率下降对两岸的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第六,研究两岸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的关键性问题,运用双对数回归模型,从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对台湾农业发展的影响和台商对福建农业直接投资对福建农业发展的影响两个维度,实证分析要素流动对两岸农业发展的影响;结合两岸农业合作的有关数据,分析两岸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的流动情况和流动障碍。第七,分析两岸农业一体化发展趋势;提出合作模式选择的4条原则,选择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基本合作模式。第八,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要建立两岸农业协调机制、培育两岸农业物流产业、促进两岸要素双向流动、提升两岸农业合作实效、突出闽台区域先行先试等五方面推进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政策建议。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是必然趋势。从实践角度来看,两岸农业合作是“分离→交流合作→携手→联手→整合→融合”逐步深化的过程。当前,两岸经贸往来日益频繁、ECFA的签署和实施,以及大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为进一步深化两岸农业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两岸农业的比较优势,即两岸在农业发展阶段、农业产业结构、农产品贸易、农业生产要素、农业经营管理和农产品生产成本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是两岸农业合作的基础和动力;合理两岸农业分工、合作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是深化两岸农业合作的潜力所在。虽然,两岸农业合作还存在政治、经济、管理等因素的制约,增加了合作的成本,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交流的进一步深入,这些制约因素将逐步得到消除,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必将迎来一个全新阶段,实现其终极目标——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即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和农业经营管理一体化。(二)在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目标推进过程中,农产品贸易、农业生产要素流动、农业产业的分工往往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并依托一定的载体,或以某种形式呈现出来。两岸农产品物流推动、台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和产业集群发展等合作类型,对加快两岸农业一体化进程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三)两岸农产品贸易问题主要是政治层面的问题,两岸的政策因素增加了农产品的贸易成本。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比较低,两岸贸易成本仍比较高。关税对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不显着,农产品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贸易有较大的影响;两岸直航有效地促进了两岸的农产品贸易,但目前仍要绕经第三地转口进入大陆或台湾,导致运输成本仍然居高不下。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农产品流通不应有关税,应该是个物流的范畴。大陆方面可以在前期对台湾开放部分农产品的基础上,对台湾农产品全面开放,对台湾所有输入农产品在原产地的条件下实行“零关税”,促进两岸农产品的贸易,提高人民的福利指数。(四)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对台湾农业发展有利无害。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不但对台湾地区农业GDP、农产品出口、农产品进口、劳均农业产值均没有显着影响,台湾当局所担心的“替代出口效应”、“逆进口效应”等引起的“贸易抑制效应”、岛内农业“空心化”问题与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且,拓展了台湾农业发展空间和农民增收渠道。台湾当局对台商赴大陆农业直接投资设限,是基于“选举政治”等政治因素的考量。(五)两岸农业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台资农业企业的示范性、带动性还不够,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台商对福建农业直接投资对福建省的农业GDP、农产品出口、劳均农业产值和农民人均收入均没有显着影响,可能是由于投资规模小、引进层次低、技术溢出效益低、产品内销化趋势明显和辐射范围窄等因素而致。今后工作中,要对两岸农业合作的重点和方向重新定位,促进对台引进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更加注重推广、更加注重实效、更加注重“双赢”,让广大农民能够分享对台合作的成果。(六)两岸农业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仍不畅通,两岸农业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状态。最主要的障碍来自台湾当局对大陆农业投资和技术输出的限制和陆资赴台投资农业的限制;同时,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中遇到的生产经营成本提高、金融支持不够、产品市场销售不畅、土地获取困难等各种要素流动障碍。(七)两岸农业合作在不同的阶段其合作模式和特点不同,政府在政策选择上要有利于资源优配、互利双赢、通过有效的管理与服务,促进合作模式的多元化。
吕祥熙[8](2011)在《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植物资源丰富的林业大国,林业发展的“四个地位”具有国家战略地位,决定林业是一个特殊的公益事业和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同时,林业生产具有公共品特性、外部经济效果。林业经济活动部门成本利益与社会成本收益不一致,可能导致资源不能得到有效配置。因此,本研究以我国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为研究对象,对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现状、制度和经济影响展开分析,提出我国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构建必须立足三个层面:保护品种权人利益和农民权惠益、创新新品种与满足多功能需求、私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据此,本研究从三个方面展开:通过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世界主要国家和我国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立法的比较研究;进行林业新品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非市场生态与社会增量等的计量和效益实证评价,提出林业新品种权价格评估、交易价格的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创新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制度效果评估;从林业植物新品种的保护立法与保护模式、制度效应、主体构建、科技创新、利益平衡、国际合作等六个方面,系统简述完善我国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18点政策建议,为改善和提高我国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尚晓峰[9](2011)在《陕西梨果产业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梨是陕西第二大水果,梨果生产在陕西果树产业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梨果产业发展关系陕西梨果主产区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也影响陕西果树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本文在深入调查研究国内外梨果产业的基础上,针对陕西梨果产业现状,以SWOT分析法为基础,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陕西梨果产业发展中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陕西梨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略,以期使陕西梨果产业向着健康持续的方向发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全面分析陕西梨果产业发展的自然和社会条件。通过对国内外梨果产业发展及陕西梨果生产面积和产量、优势品种和优生区域、科技推广、市场营销和出口贸易、贮藏加工、产业化组织等的调查,基本理清了陕西梨果产业所处的市场地位,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2.以此为基础,运用SWOT分析理论,对陕西梨果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SWOT分析。通过建立SWOT矩阵,运用系统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提出陕西梨果产业发展的主要战略决策。结果表明,陕西梨果由于具有优良的品质和极佳的贮藏性能,梨果产业的在国内具有一定的优势地位,已具有较大产业规模和较强市场竞争力。但也存在栽培面积逐渐萎缩和品种结构单一等劣势因素。只要进一步加强政府扶持力度,采取注重品牌建设和逐步优化品种结构,积极扶持产业化组织,实施科技推动和标准化生产等策略,陕西梨果产业化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阮晓毅[10](2010)在《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基于宜昌市的实证调研》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世界柑橘重要的起源地之一,柑橘业作为我国南方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就业和改善生态环境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卖橘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柑橘农户。随着中国加入WTO,农产品市场逐步放开,柑橘作为主要国际贸易农产品,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柑橘产业将进入一个全面的国际化竞争的时代。在新形势下,如何发展我国柑橘产业化,提高柑橘产业的竞争力,在保住原有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开拓新的市场,已成为当前我国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论文通过法学、产业学和经济学视角,系统梳理了我国柑橘产业化发展的基础理论。在法学基础理论上,主要从利益与利益机制理论、平等发展权理论、安全价值理论和市场规制理论来展开论述;在产业理论上,主要借鉴了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产学研结合理论和宏观调控理论;在经济学理论上,则通过利益分配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入手分析。力求在多重理论的研究视角下,探求我国柑橘产业化的具体法律制度的体系化完善及发展模式。同时,充分借鉴了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在柑橘产业化发展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对我国柑橘产业化发展的现实借鉴。论文以宜昌市柑橘产业发展现状为例,通过宜昌市柑橘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的典型性,全面分析了我国柑橘产业化中存在的主体、安全、信息、技术等多方面多角度的法律问题,进而针对性提出我国柑橘产业化的法律制度体系化思路,即通过利益分配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多项制度共同作用、相互配套,促进我国柑橘产业化法律制度的有效运行,提升我国柑橘产业化发展工作的实践绩效。最后,基于我国柑橘产业化法律制度的体系化供给,进一步提出我国柑橘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及模式选择。提出了通过多元主体互动体系、专业市场链条体系和法律服务保障体系来促进我国柑橘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体系化完善。立足我国已有的柑橘产业化发展模式的评析,提出我国柑橘产业化的“产学研结合为核心+中介组织链接+政府推动为支撑”创新模式——产学研结合带动型,进而以柑橘生产、流通、消费、管理为突破口,构建适应我国柑橘产业化创新模式的特色鲜明的、长效的运行机制。实现以通过法律的指引、规范和保障作用来促进我国柑橘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加入WTO与果树IFP发展战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加入WTO与果树IFP发展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柑橘产业经济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柑橘产业经济研究发展历程 |
1.1 起步发展阶段(1999年之前) |
1.2 稳步发展阶段(1999—2007年) |
1.3 快速发展阶段(2007年至今) |
2 我国柑橘产业经济各研究方向主要进展 |
2.1 生产与产业技术经济研究 |
1)技术经济分析。 |
2)生产技术效率测算。 |
3)其他生产与产业技术经济研究。 |
2.2 市场、流通与消费研究 |
1)市场研究。 |
2)流通研究。 |
3)消费研究。 |
2.3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研究 |
1)出口现状及贸易格局研究。 |
2)国际贸易竞争力研究。 |
3)关于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 |
2.4 产业宏观发展与政策研究 |
1)柑橘产业结构。 |
2)柑橘产业集聚。 |
3)产业竞争力。 |
4)柑橘支持政策。 |
3 我国柑橘产业经济研究展望 |
(2)葫芦岛市果树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理论基础 |
1.3.1 SWOT分析理论 |
1.3.2 区域发展理论 |
1.3.3 比较优势理论 |
第二章 国内外果树产业发展现状 |
2.1 国外果树产业发展现状 |
2.1.1 品种区域化和良种化 |
2.1.2 苗木专业化和无毒化 |
2.1.3 技术标准化和省力化 |
2.1.4 果园机械化和设施化 |
2.1.5 果品安全化和商品化 |
2.2 世界果业发展趋势 |
2.2.1 品种选育更趋多元化、个性化 |
2.2.2 栽培模式更趋简单化、标准化 |
2.2.3 果树管理更趋精确化、智能化 |
2.2.4 果品生产更趋优异化、安全化 |
2.2.5 果树栽培更趋设施化、工厂化 |
2.3 国内果树产业发展现状 |
2.3.1 我国果树产业发展现状 |
2.3.2 苹果生产现状 |
2.3.3 梨生产现状 |
2.3.4 葡萄生产现状 |
2.4 我国果树产业发展趋势 |
2.4.1 栽培品种区域化、多元化 |
2.4.2 栽培模式标准化、简单化 |
2.4.3 果园管理精准化、智能化 |
2.4.4 果品生产优质化、安全化 |
2.4.5 贸易流通品牌化、全球化 |
第三章 葫芦岛市区域概况及果树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
3.1 区位现状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交通条件 |
3.2 自然资源 |
3.2.1 土地资源 |
3.2.2 土壤类型 |
3.2.3 气候条件 |
3.2.4 水资源 |
3.2.5 生物资源 |
3.2.6 旅游资源 |
3.3 社会经济 |
3.3.1 社会发展 |
3.3.2 经济发展 |
3.4 葫芦岛市果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4.1 葫芦岛市果树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
3.4.2 葫芦岛市果树面积与产量 |
3.4.3 葫芦岛市果树种植结构 |
3.5 市场前景分析 |
3.5.1 国内果品消费需求潜力大 |
3.5.2 扩大果品出口前景看好 |
3.5.3 发展果品加工大有可为 |
3.5.4 实现果业增产增收的潜力巨大 |
第四章 葫芦岛市果业发展条件及存在问题 |
4.1 有利条件 |
4.1.1 区位优势明显 |
4.1.2 规模化产业初步形成 |
4.1.3 科技成果显着 |
4.1.4 技术力量雄厚 |
4.2 不利因素 |
4.2.1 栽培制度落后 |
4.2.2 果园基础设施落后 |
4.2.3 土壤有机质偏低,果园土壤肥力下降 |
4.2.4 标准化生产程度低 |
4.2.5 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成本偏高 |
4.2.6 产业化体系较为薄弱 |
4.2.7 科技人员不足,且知识老化 |
4.2.8 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有待加强 |
4.3 葫芦岛市果树产业发展的机遇 |
4.4 葫芦岛市果树产业发展的威胁 |
4.5 葫芦岛市果树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
4.5.1 品种特色化,区域布局合理化 |
4.5.2 产业链条向标准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
4.5.3 单产稳步提高,产业效益不断扩大 |
4.5.4 果树面积和产量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
4.5.5 果品质量和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 |
4.6 葫芦岛市果业发展存在问题 |
4.6.1 老残果园亟待更新改造 |
4.6.2 栽培模式亟需改变 |
4.6.3 苗木繁育体系亟需调整 |
4.6.4 新建果园有待进一步规范 |
4.6.5 栽培技术体系宜简不宜繁 |
4.6.6 果园土肥水管理有待加强 |
4.6.7 病虫害问题亟需解决 |
4.6.8 采后处理技术有待加强 |
4.6.9 农村劳动力及雇工状况堪忧 |
4.6.10 农民生产和经营形式需要调整 |
第五章 葫芦岛市果树产业发展建议 |
5.1 葫芦岛市果树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
5.2 发展原则 |
5.2.1 坚持发挥优势的原则 |
5.2.2 坚持规模发展的原则 |
5.2.3 坚持技术支撑的原则 |
5.2.4 坚持突出特色的原则 |
5.3 发展目标 |
5.4 发展内容 |
5.4.1 加强果园建设 |
5.4.2 引进果树新品种 |
5.4.3 强化技术支撑 |
5.4.4 培育和引进果业新型经营主体 |
5.4.5 抓好果品精深加工 |
5.4.6 增加果品出口创汇 |
5.4.7 促进互联网+果业发展,探索果业发展新模式 |
5.4.8 做大、做强果树产业体系工程建设 |
5.5 实施步骤 |
5.6 葫芦岛市果树产业发展建议 |
5.6.1 加强苗木体系建设 |
5.6.2 坚持区域化发展方向 |
5.6.3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
5.6.4 大力发展龙头企业 |
5.6.5 努力确保果品安全 |
5.6.6 提高果树产业的科技含量 |
5.6.7 着力打造观光果园景观 |
5.6.8 更多地注入文化内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发表论文情况 |
获奖荣誉 |
(3)庆阳苹果产业化发展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概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分析 |
1.4.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5 论文的主体框架及研究方法 |
1.5.1 论文的主体框架 |
1.5.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苹果产业化发展的相关理论 |
2.1 苹果产业化 |
2.2 国外苹果产业化发展相关经验 |
2.3 灰色系统理论 |
2.3.1 灰色系统理论基础 |
2.3.2 灰色关联分析-邓氏关联模型 |
2.4 GM(1,1)模型 |
2.4.1 GM(1,1)预测模型实现方法 |
2.4.2 GM(1,1)模型检验方法 |
第三章 庆阳苹果产业化发展现状 |
3.1 庆阳苹果产业化发展的历史 |
3.2 庆阳苹果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
3.3 庆阳苹果产业化发展的优势 |
3.4 庆阳苹果产业化发展的存在问题 |
第四章 影响庆阳苹果产业化发展的因素分析 |
4.1 庆阳苹果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4.2 影响庆阳苹果产业发展相关因素的邓氏关联分析 |
4.3 影响庆阳苹果产业发展相关因素的GM(1,1)预测模型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促进庆阳苹果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
5.1 稳定现栽果园面积,加强市场体系建设 |
5.2 转变果园栽培模式,加快果品机械化生产 |
5.3 强化政府财政调控,实施品牌营销战略 |
5.4 加大果农技术培训,提高文化技能水平 |
5.5 发展无公害生产,推进绿色基地建设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4)中国水果出口的贸易演进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表目录 |
图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及数据来源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评述 |
1.3.1 关于贸易增长分析方法的研究及评述 |
1.3.2 国际市场势力的相关研究及评述 |
1.3.3 关于国际竞争力分析的研究及评述 |
1.3.4 关于水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贸易结构的研究及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 |
1.5.2 研究的不足 |
2 贸易结构演进的理论基础及评定方法 |
2.1 贸易结构演进的理论基础 |
2.1.1 比较优势理论 |
2.1.2 要素比例变化理论 |
2.1.3 关税同盟理论 |
2.1.4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2.1.5 产业内贸易理论 |
2.2 贸易演化的评定方法 |
2.2.1 国际市场占有率 |
2.2.2 贸易竞争指数 |
2.2.3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2.2.4 固定市场份额模型 |
2.2.5 贸易引力模型 |
2.2.6 剩余弹性需求模型 |
3 中国水果产业发展及结构变化分析 |
3.1 中国水果产业发展的资源禀赋分析 |
3.2 中国水果生产(供给)结构分析 |
3.2.1 中国水果及其主要品种产量 |
3.2.2 主要水果的品种结构变化 |
3.2.3 主要水果品种区域变化 |
3.2.4 中国主要水果品种在世界生产中的地位 |
3.2.5 中国主要果品加工业的发展变化 |
3.3 中国水果出口的结构及特征分析 |
3.3.1 中国水果出口的结构总体特征分析 |
3.3.2 中国水果出口品种的结构特征 |
3.3.3 中国水果出口市场的结构特征 |
3.3.4 中国水果出口市场的依赖性分析 |
3.3.5 中国主要出口水果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
3.3.6 小结 |
4 中国水果在主要出口市场的贸易及结构演进分析 |
4.1 中国水果在东盟市场的贸易及结构演进分析 |
4.1.1 中国水果对东盟市场的出口变化分析 |
4.1.2 中国水果在东盟市场的出口增长变动分析 |
4.2 中国水果在俄罗斯市场的贸易及结构演进分析 |
4.2.1 中国水果对俄罗斯出口的变化分析 |
4.2.2 中国水果在俄罗斯市场的出口增长变动分析 |
4.3 中国水果在日本市场的出口变动分析 |
4.4 中国水果在美国市场的出口增长变动分析 |
4.5 中国水果在欧盟市场的出口增长变动分析 |
4.6 小结 |
5 中国主要水果的贸易流向及国际市场势力分析 |
5.1 中国苹果的贸易流向及其国际市场势力分析 |
5.1.1 中国苹果贸易流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2 中国苹果国际市场势力实证分析 |
5.1.3 小结 |
5.2 中国梨果的贸易流向及国际市场势力分析 |
5.2.1 中国梨果的贸易流向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2.2 中国梨果国际市场势力实证分析 |
5.2.3 小结 |
5.3 中国柑桔的贸易流向及国际市场势力分析 |
5.3.1 中国柑橘贸易流向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3.2 中国柑橘国际市场势力实证分析 |
5.3.3 小结 |
6 中国水果出口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6.1 影响中国水果出口的价格与成本因素分析 |
6.1.1 影响中国水果出口的价格因素分析 |
6.1.2 影响中国水果出口的成本因素分析 |
6.1.3 小结 |
6.2 贸易壁垒对中国水果出口的影响分析 |
6.2.1 贸易壁垒的演变及其影响 |
6.2.2 SPS 壁垒对中国水果出口影响的理论分析 |
6.2.3 SPS 壁垒对中国水果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
6.2.4 小结 |
6.3 果农无公害种植行为实施意愿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分析 |
6.3.1 果农无公害种植行为实施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6.3.2 果农实施无公害种植行为的作用机理分析 |
6.3.3 小结 |
6.4 消费者需求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1 消费者品种需求变化的影响分析 |
6.4.2 品牌和信誉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分析 |
6.4.3 小结 |
7 中国水果出口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优化策略 |
7.1 中国水果出口贸易的总体发展趋势分析 |
7.2 中国水果主要出口市场的发展趋势及其优化策略 |
7.2.1 中国对东盟水果出口的发展趋势及优化策略 |
7.2.2 中国水果在俄罗斯市场发展趋势及其优化策略 |
7.2.3 中国水果在日本市场发展趋势及其优化策略 |
7.2.4 中国水果在美国市场发展趋势及其优化策略 |
7.2.5 中国水果在欧盟市场发展趋势及其优化策略 |
7.3 中国主要出口水果的发展趋势及其优化策略 |
7.3.1 中国苹果出口的发展趋势及其优化策略 |
7.3.2 中国梨果出口的发展趋势及其优化策略 |
7.3.3 中国柑桔出口的发展趋势及其优化策略 |
7.3.4 中国板栗出口的发展趋势及其优化策略 |
7.3.5 中国葡萄出口的发展趋势及其优化策略 |
7.4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5)平和琯溪蜜柚标准化生产推广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琯溪蜜柚标准化背景 |
1.2 平和县琯溪蜜柚标准化生产的必要性 |
1.2.1 琯溪蜜柚深加工增值产业发展的需要 |
1.2.2 高端市场发展的需要 |
1.2.3 食品安全形势发展的需要 |
1.2.4 实现国家标准要求的需要 |
1.3 实现平和县琯溪蜜柚标准化生产的可行性 |
1.3.1 标准化生产的法律法规体系已经被建立 |
1.3.2 琯溪蜜柚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1.3.3 琯溪蜜柚标准化生产逐渐成为行业共识 |
1.4 课题研究方法、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琯溪蜜柚标准化研究的意义 |
2 标准和标准化概述 |
2.1 标准简介 |
2.1.1 标准的定义 |
2.1.2 标准的分类 |
2.1.3 标准的社会价值 |
2.2 标准化简介 |
2.2.1 标准化定义 |
2.2.2 标准化的意义 |
2.3 小结 |
3 农业标准化的国际规则与通行做法 |
3.1 不同组织或国家的做法 |
3.1.1 WTO标准化准则 |
3.1.2 欧盟标准化 |
3.1.3 美国农业标准化 |
3.1.4 日本农业标准化准则和做法 |
3.1.5 澳洲农业标准化 |
3.2 不同农产品标准化案例分析 |
3.2.1 苹果成功的标准化生产分析 |
3.2.2 柑橘成功标准化生产分析 |
3.3 小结 |
4 国内农业标准化现状 |
4.1 国内农业标准化背景 |
4.2 国内农业标准化体系 |
4.3 小结 |
5 琯溪蜜柚标准化生产的基础和存在的问题 |
5.1 琯溪蜜柚标准化生产的基础 |
5.1.1 琯溪蜜柚是优质的柚类品种 |
5.1.2 琯溪蜜柚的种植面积情况 |
5.1.3 琯溪蜜柚销售情况 |
5.1.4 小结 |
5.2 琯溪蜜柚标准化生产问题 |
5.2.1 宣传造势差,标准化意识淡薄 |
5.2.2 制标步伐慢,“无标生产”现象较为普遍 |
5.2.3 经费投入少,标准化摹础建设缓慢 |
5.2.4 制定的标准与国际接轨尚有差距 |
6 琯溪蜜柚标准化推广实施环境、重点环节分析 |
6.1 琯溪蜜柚标准化推广与实施的环境分析 |
6.1.1 琯溪蜜柚标准化推广与实施的宏观环境分析 |
6.1.2 琯溪蜜柚标准化推广与实施的微观环境分析 |
6.2 琯溪蜜柚标准化推广实施重点环节分析 |
6.2.1 琯溪蜜柚标准化推广实施区域重点 |
6.2.2 琯溪蜜柚标准化推广实施的产品重点 |
6.2.3 琯溪蜜柚标准化生产推广实施的环节重点 |
7 琯溪蜜柚标准化综合的对策建议 |
7.1 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和实施 |
7.1.1 从制定标准入手,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 |
7.1.2 从抓示范区入手,进一步规范农业技术标准 |
7.1.3 从强化标准实施入手,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 |
7.2 农业标准化示范成功经验的推广模式选择 |
7.2.1 通过扶持龙头企业推广实施琯溪蜜柚标准化生产 |
7.2.2 通过基地建设推广实施标准化生产 |
7.2.3 发展农业微观经济组织 |
7.2.4 农户+基地+公司模式 |
7.2.5 政府主导模式 |
7.2.6 行业协会自律模式推广实施标准化生产 |
7.2.7 小结 |
7.3 藉由“一县一品”战略,争取创建更有影响力的品牌 |
7.4 加强闽台合作交流,努力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第三节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的说明 |
二、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学术创新点 |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上海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 |
第一节 上海的地理沿革概述 |
一、海岸线变迁 |
二、上海的行政沿革 |
第二节 上海的自然生态环境 |
一、基本自然环境 |
二、农业自然环境 |
第三节 上海的社会经济条件 |
一、上海的人口结构 |
二、上海的经济发展 |
三、上海的交通运输 |
第四节 上海地区农业发展概略 |
一、古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
二、近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
三、现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单一工业化大城市的形成 |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
二、人口增长促进粮棉油生产 |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提高 |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
三、农业的功能定位 |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七、纺织业的发展促进棉花的生产 |
八、经济城市化带动农村工业的兴起 |
九、工农关系:农业支持工业 |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
二、城市建设逐步侵占耕地 |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
五、滩涂围垦造地 |
第五节 小结 |
一、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
二、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由“单一工业化城市”向“多功能城市”转型 |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
二、人口城市化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 |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加 |
三、农业功能定位以农副产品生产为主导 |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七、纺织业的没落导致棉花生产骤然下降 |
八、经济城市化促进农村工业快速发展 |
九、工农关系:工业初步反哺农业 |
十、经济城市化酝酿都市农业萌芽 |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
二、城市建设快速侵占耕地 |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
五、滩涂围垦造地 |
第五节 小结 |
一、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
二、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多功能国际化大都市初步形成 |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
二、人口城市化要求农产品供给内外结合 |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
三、都市农业定位确立 |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七、工农关系:工业大规模反哺农业 |
八、都市农业全面发展 |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
二、城市建设加速侵占耕地 |
三、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
第五节 小结 |
一、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概况 |
二、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几点思考 |
第一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 |
一、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
二、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 |
三、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
第二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 |
一、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 |
二、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下降 |
三、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 |
第三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借鉴作用 |
一、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 |
二、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 |
三、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 |
四、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 |
五、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 |
六、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 |
七、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 |
八、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参考文献 |
(一) 方志类 |
(二) 专着类 |
(三) 论文类 |
(四) 学位论文类 |
(五) 电子文献类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 ——基于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内容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数据来源 |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 2 文献综述 |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 |
2.2 海峡两岸经贸合作 |
2.3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 |
2.4 研究启示 3 基本构想、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3.1 基本构想 |
3.1.1 基本概念 |
3.1.2 基本内涵 |
3.2 理论基础 |
3.2.1 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 |
3.2.2 贸易效应与投资效应 |
3.2.3 产业分工与竞争优势 |
3.2.4 交易成本与机会成本 |
3.2.5 两岸合作的政策博弈 |
3.3 分析框架 |
3.4 本章小结 4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基础与发展 |
4.1 农业合作基础 |
4.1.1 农业发展阶段 |
4.1.2 农业产业结构 |
4.1.3 农产品市场 |
4.1.4 农业生产要素 |
4.1.5 农业经营管理 |
4.1.6 农产品生产成本 |
4.2 农业合作现状 |
4.2.1 农业合作发展历程 |
4.2.2 农产品贸易 |
4.2.3 农业直接投资 |
4.3 存在主要问题 |
4.3.1 农产品贸易 |
4.3.2 农业直接投资 |
4.4 本章小结 5 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实证分析 |
5.1 农产品物流推动实证:两岸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 |
5.1.1 基本运作情况 |
5.1.2 对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影响 |
5.2 台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实证:天福集团 |
5.2.1 基本运作情况 |
5.2.2 对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影响 |
5.3 产业集群发展实证:台湾农民创业园 |
5.3.1 基本运作情况 |
5.3.2 对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6 海峡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
6.1 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 |
6.1.1 研究方法选择 |
6.1.2 产品选择与数据来源 |
6.1.3 两岸农产品市场价格的相关性 |
6.2 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
6.2.1 大陆农产品贸易政策 |
6.2.2 台湾农产品贸易政策 |
6.2.3 两岸农产品贸易政策比较 |
6.2.4 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
6.2.5 影响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其他因素 |
6.3 关税税率降低对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
6.3.1 研究方法选择 |
6.3.2 研究对象概述 |
6.3.3 引力模型构建 |
6.3.4 研究数据来源 |
6.3.5 回归分析结果 |
6.3.6 研究结论 |
6.4 本章小结 7 海峡两岸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
7.1 生产要素流动对海峡两岸农业发展的效应 |
7.1.1 台商对大陆直接农业投资对台湾农业发展的影响 |
7.1.2 台商对福建农业直接投资对福建农业发展的影响 |
7.2 两岸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的影响因素 |
7.2.1 土地要素流动 |
7.2.2 劳动力要素流动 |
7.2.3 资本要素流动 |
7.2.4 技术要素流动 |
7.2.5 经营管理要素流动 |
7.3 本章小结 8 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及模式选择 |
8.1 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
8.1.1 发展机遇 |
8.1.2 发展趋势 |
8.2 两岸农业一体化的模式选择 |
8.2.1 基本原则 |
8.2.2 总体导向 |
8.2.3 模式选择 |
8.3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
(8)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林业生产的公共品特性 |
1.1.2 林业产业的经济特性 |
1.1.3 林业生产的外部经济效果 |
1.2 研究解决的问题 |
1.2.1 植物新品种权内涵 |
1.2.2 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研究的意义 |
1.2.3 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植物新品种保护研究动态 |
1.3.2 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研究 |
1.3.3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 |
1.3.4 植物新品种权的特征 |
1.4 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线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主要数据来源 |
1.5.3 技术线路 |
1.6 主要创新点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制度经济理论 |
2.1.1 制度的含义 |
2.1.2 产权理论 |
2.1.3 产权交易理论 |
2.1.4 制度变迁理论 |
2.2 知识产权 |
2.2.1 知识产权内容 |
2.2.2 林业知识产权 |
2.3 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构想的理论基础 |
2.3.1 产权理论的应用 |
2.3.2 成本效益理论的应用 |
2.3.3 知识产权中利益平衡理论应用 |
3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立法实践 |
3.1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
3.2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国际公约 |
3.2.1 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 |
3.2.2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
3.2.3 《生物多样性公约》(CBD) |
3.2.4 《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 |
3.3 世界主要植物新品种保护立法实践 |
3.3.1 美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立法实践 |
3.3.2 欧洲国家的品种权保护 |
3.3.3 日本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立法实践 |
3.3.4 发展中国家独具特色的立法实践 |
4 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变革趋势 |
4.1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变革的动因 |
4.1.1 发达国家商业育种者利益保护是推动UPOV公约文本升级的强力动因 |
4.1.2 TRIPs协议的签署推动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在全球的普及 |
4.1.3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与争议将影响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变革 |
4.1.4 生物技术的发展将对国际植物新品种制度产生巨大冲击 |
4.2 未来国际新品种保护的发展趋势 |
4.2.1 由专门制度保护向专利法保护转变可能性加大 |
4.2.2 单一的专门法保护的局限性日益明显 |
4.2.3 在强调品种权的商业价值的同时,开始重视农民权问题 |
4.2.4 植物品种保护可能由国内法保护向国际法保护延伸 |
4.3 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保护问题 |
4.3.1 林业植物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 |
4.3.2 与林业植物传统知识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
5 我国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实施状况及运行机制 |
5.1 我国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立法现状 |
5.1.1 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基本建立 |
5.1.2 林业植物属种保护名录逐步扩大 |
5.2 我国林业植物新品种申请概况 |
5.2.1 我国林业植物新品种申请和授权量 |
5.2.2 我国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状况区域分析 |
5.2.3 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状况机构性质分析 |
5.2.4 林业知识产权与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方向分析 |
5.3 我国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对林业产业的影响分析 |
5.3.1 我国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主要挑战与问题 |
5.3.2 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对林业产业的影响 |
6 林业植物新品种效益评价研究 |
6.1 林业生态效益评价 |
6.1.1 林业生态效益表现形式 |
6.1.2 林业植物新品种生态增量效益模型构建 |
6.1.3 林业植物新品种森林生态增量效益实证 |
6.2 林业植物新品种社会效益评价 |
6.2.1 社会效益的主要体现形式 |
6.2.2 森林社会增量效益计量方法 |
6.3 林业经济效益计量研究 |
6.3.1 影响林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
6.3.2 林业植物新品种经济增量效益计量方法 |
6.3.3 林业新品种经济增量效益实证 |
6.4 林业植物新品种效益和植物新品种保护 |
6.4.1 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与品种保护 |
6.4.2 鉴别和量化环境影响 |
7 林业植物新品种权价格评估 |
7.1 植物新品种权价格评估的影响因素 |
7.1.1 林业植物新品种权的特征 |
7.1.2 林业植物新品种权估价的主要影响因素 |
7.1.3 林业植物新品种权评估方法研究 |
7.2 植物新品种权价格评估的评估方法 |
7.2.1 林业植物新品种权交易价格变量选择 |
7.2.2 品种权不同行使方式 |
7.2.3 林业植物新品种权供需价格的理论构成 |
7.2.4 林业植物新品种权协议转让价格研究 |
7.2.5 林业植物新品种权转让价格研究 |
7.2.6 林业植物新品种权转让价格实证 |
7.3 新品种价格与品种权保护 |
8 林业植物遗传资源产权配置问题研究 |
8.1 植物遗传资源产权思想演化 |
8.2 林业植物遗传资源产权的四种模式 |
8.2.1 植物遗传资源产权的人类共有模式 |
8.2.2 植物遗传资源产权的私有模式 |
8.2.3 植物遗传资源产权的国家所有模式 |
8.2.4 植物遗传资源产权的农民-社区所有模式 |
8.3 林业植物遗传资源四种产权模式与保护 |
9 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建设与政策建议 |
9.1 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构想 |
9.1.1 赋予林业植物新品种权人合适的产权 |
9.1.2 给予新品种培育人、农民及其他利益主体合理的利益分配 |
9.1.3 区分私人权益与社会公共权益 |
9.2 政策建议 |
9.2.1 完善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法律法规 |
9.2.2 加强对新品种权主体的保护 |
9.2.3 促进相关主体利益平衡 |
9.2.4 科技创新培养 |
9.2.5 国际合作 |
10 主要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9)陕西梨果产业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梨果产业化与SWOT 基本理论 |
1.2.1 梨果产业与梨果产业化 |
1.2.2 SWOT 基本理论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案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文的创新点及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之处 |
1.5.1 需要继续深化研究之处 |
第二章 梨果产业发展的背景分析 |
2.1 世界梨果产业现状 |
2.1.1 世界主要水果产量和栽培面积 |
2.1.2 栽培区域及品种结构 |
2.1.3 梨园管理概况 |
2.1.4 世界梨果采收、仓储及加工现状 |
2.1.5 世界梨果贸易现状 |
2.1.6 发达国家的梨果产业化服务网络 |
2.2 中国梨果产业现状 |
2.2.1 中国梨果产量和种植面积 |
2.2.2 我国栽培区域及品种结构 |
2.2.3 梨园生产概况 |
2.2.4 中国梨果采后处理、仓储及加工现状 |
2.2.5 中国梨果贸易现状 |
第三章 陕西梨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陕西梨果生产现状 |
3.1.1 陕西梨的栽培面积和产量 |
3.1.2 陕西梨区的品种资源与结构 |
3.1.3 陕西栽培技术发展概况 |
3.1.4 商品化处理和贮藏加工 |
3.1.5 梨果销售与国际贸易 |
3.2 陕西梨果产业发展基础 |
3.2.1 产业区域布局基本形成 |
3.2.2 梨果品种结构不断优化 |
3.2.3 果品营销市场逐步扩大和健全 |
3.2.4 标准化、品牌化意识进一步增强 |
3.2.5 产业化、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
3.2.6 政府的服务到位和管理规范,科技力量强大 |
第四章 陕西梨果产业的SWOT 分析 |
4.1 陕西梨果产业优势分析(S) |
4.1.1 区域优势 |
4.1.2 特色和品质优势 |
4.1.3 科技优势 |
4.1.4 生产技术优势 |
4.1.5 成本价格优势 |
4.2 陕西梨果产业劣势分析(W) |
4.2.1 土地资源日趋紧张,梨园规模扩张受到影响 |
4.2.2 同类产业的快速发展,挤占了梨果产业的发展空间 |
4.2.3 极端气候因素影响梨果产业发展 |
4.2.4 品种结构与区域分布不够合理,苗木良繁体系尚未形成 |
4.2.5 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技术推广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 |
4.2.6 经营规模偏小,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 |
4.2.7 采后处理工艺落后、冷链运输尚未形成,贮藏加工能力较弱 |
4.2.8 缺乏国际知名度的品牌,果树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 |
4.3 陕西梨果产业机遇分析(O) |
4.3.1 符合陕西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
4.3.2 占据国内主流消费市场 |
4.3.3 国际市场上升空间大 |
4.3.4 产销一体的经营模式日益发展 |
4.3.5 果品加工业潜力巨大 |
4.3.6 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推动作用 |
4.3.7 世园会的宣传效应 |
4.3.8 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休闲果业将成为梨果产业新的增长点 |
4.4 陕西梨果产业威胁分析(T) |
4.4.1 本省果树产业之间的竞争 |
4.4.2 面临国内梨果主产省及地区间竞争 |
4.4.3 国外梨果产业的威胁 |
第五章 陕西梨果产业发展战略选择 |
5.1 建立陕西梨果产业的SWOT 矩阵 |
5.2 陕西梨果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
5.2.1 政府扶持战略 |
5.2.2 优质名牌战略 |
5.2.3 优化品种结构与区域化战略 |
5.2.4 梨果产业化发展战略 |
5.2.5 科技推动战略 |
5.2.6 标准化战略 |
第六章 结论 |
6.1 陕西梨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6.2 陕西梨果产业的发展战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基于宜昌市的实证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农业产业化理论的相关研究 |
1.2.2 国外柑橘产业化的相关研究 |
1.2.3 国内柑橘产业化的相关研究 |
1.2.4 中外柑橘产业化的比较研究 |
1.2.5 现有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
1.3 研究设计与分析进路 |
1.3.1 基本概念界定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路线 |
1.3.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柑橘产业化的支撑背景与基本理论 |
2.1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背景研究 |
2.1.1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政策支持 |
2.1.2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现实导向 |
2.2 柑橘产业化的法学理论基础 |
2.2.1 利益与利益机制理论 |
2.2.2 平等发展权理论 |
2.2.3 安全价值理论 |
2.2.4 市场规制理论 |
2.3 柑橘产业化的产业学理论基础 |
2.3.1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3.2 产学研结合理论 |
2.3.3 宏观调控理论 |
2.4 柑橘产业化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
2.4.1 利益分配理论 |
2.4.2 竞争优势理论 |
第三章 国内外柑橘产业化的现实与借鉴 |
3.1 国外柑橘产业化的实践考察 |
3.1.1 美国:柑橘产业市场一体化 |
3.1.2 巴西:柑橘产业产品商业化 |
3.1.3 澳大利亚:柑橘产业管理体系化 |
3.1.4 日本:柑橘产业主体专业化 |
3.1.5 南非:柑橘产业经营集团化 |
3.2 国外柑橘产业化的经验启示 |
3.2.1 重视良种繁育,品种结构优化 |
3.2.2 产区布局集中,专业化程度高 |
3.2.3 产业加工规模化,营销体系完善 |
3.2.4 产业协会支撑,政府极力扶持 |
3.2.5 法律法规完善,监管体系健全 |
3.3 宜昌市柑橘产业化的实证分析 |
3.3.1 宜昌市柑橘产业化的概况 |
3.3.2 宜昌市柑橘产业化的调查样本剖析 |
3.4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现状分析 |
3.4.1 产业主体缺乏产业化意识 |
3.4.2 产业生产缺乏集约化协作 |
3.4.3 产业加工缺乏规范化运作 |
3.4.4 产业营销缺乏体系化链条 |
第四章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法律困境剖析 |
4.1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法律困境 |
4.1.1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主体困境 |
4.1.2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安全困境 |
4.1.3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信息困境 |
4.1.4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技术困境 |
4.1.5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其他困境 |
4.2 我国柑橘产业化法律困境的成因分析 |
4.2.1 法律制度不完善 |
4.2.2 产业结构不合理 |
4.2.3 市场体系不成熟 |
4.2.4 利益机制不健全 |
第五章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法律制度体系化供给 |
5.1 我国柑橘产业化法律制度体系化的基本理念 |
5.1.1 利益和谐理念 |
5.1.2 协同协调理念 |
5.1.3 公平效率理念 |
5.1.4 政策倾斜理念 |
5.2 我国柑橘产业化法律制度体系化的基本原则 |
5.2.1 效益最大化原则 |
5.2.2 可持续发展原则 |
5.2.3 权利与义务互补原则 |
5.2.4 国际交流与合作原则 |
5.3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法律制度体系化供给 |
5.3.1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合作组织制度 |
5.3.2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利益分配制度 |
5.3.3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市场准入制度 |
5.3.4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标准认证制度 |
5.3.5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教育培训制度 |
5.3.6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信息服务制度 |
5.3.7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5.3.8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农业补贴制度 |
5.3.9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纠纷解决制度 |
5.3.10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环境保障制度 |
5.3.11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责任认定制度 |
第六章 我国柑橘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回应 |
6.1 我国柑橘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体系化完善 |
6.1.1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多元主体互动体系 |
6.1.2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专业市场链条体系 |
6.1.3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法律服务保障体系 |
6.2 我国柑橘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及其运行机制架构 |
6.2.1 我国柑橘产业化已有组织模式评析 |
6.2.2 产学研结合带动型创新模式构建 |
6.2.3 我国柑橘产业化创新模式的运行机制构建 |
第七章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具体方略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宜昌市柑橘产业化问题的调查问卷样卷 |
附录2 研究生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3 研究生期间参与课题研究情况 |
附录4 研究生期间的社会工作及奖励 |
致谢 |
四、我国加入WTO与果树IFP发展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柑橘产业经济研究进展[J]. 祁春节,顾雨檬,曾彦.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21(01)
- [2]葫芦岛市果树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D]. 杜天晨. 河北工程大学, 2018(04)
- [3]庆阳苹果产业化发展与对策研究[D]. 齐振林. 甘肃农业大学, 2017(01)
- [4]中国水果出口的贸易演进及优化策略研究[D]. 张复宏. 山东农业大学, 2013(06)
- [5]平和琯溪蜜柚标准化生产推广应用研究[D]. 陈舜.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4)
- [6]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D]. 徐群.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7]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 ——基于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证分析[D]. 檀云坤.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1)
- [8]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研究[D]. 吕祥熙.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4)
- [9]陕西梨果产业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D]. 尚晓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4)
- [10]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基于宜昌市的实证调研[D]. 阮晓毅.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