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ojet技术的开发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姚柳洁[1](2021)在《300t复吹转炉全炉役熔池流动特性变化和炉衬演变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们对高品质钢需求的提高,使得转炉炼钢技术及冶炼设备均得到长足的发展。现代转炉炼钢过程已由传统转炉冶炼功能逐步向单一化发展,即仅执行单一功能,此工艺的核心是利用两个转炉(脱磷转炉与脱碳转炉)对预脱硫铁水分别执行脱磷和脱碳操作,这有利于缩短冶炼周期、提高钢水质量、降低金属料消耗及能耗。脱碳转炉的主要任务为:对脱磷转炉所生产的半钢铁水进行脱碳和升温,因此,其熔池升温速度快、碳氧反应剧烈、炉衬侵蚀速度较快,最终导致随炉龄的增长,脱碳转炉炉型变化较大、底吹元件供气能力不稳定。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测厚数据,对不同炉役阶段熔池流动特性变化展开研究,并提出非均匀底吹供气模式;与此同时,目前在超音速氧气射流的研究过程中,未考虑炉气及其成分对超音速射流特性的影响,因此,本文针对高温变气氛环境条件下,对超音速射流特性展开研究。本文基于数值模拟及冷态物理模拟研究方式,分别对超音速射流特性、不同炉役阶段熔池流动特性变化规律、非均匀底吹供气模式对熔池动力学条件的影响进行系统性研究。建立可压缩、非等温及三维全尺寸氧气射流流动的数学模型,研究高温变气氛环境条件下,超音速氧气射流的流动特性,分析射流径向及轴向的动力学参数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氧气射流经过高温炉气作用于熔池液面的过程中,氧气将与炉气中的可燃气体发生燃烧反应,随着反应的发生,超音速射流的速度分布、密度分布、动压分布等均发生改变,并且射流动力学参数的径向分布符合“高斯分布”。随着炉气中一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增加,射流边界在径向的扩展速率增大、射流边界层处涡量增大、高速区面积增大。在300t转炉的纯底吹熔池流动特性研究过程中,建立相似比例为1/7的冷态物理实验平台;建立三维全尺寸、两相流数学模型。在纯底吹物理模拟实验过程中,对底吹元件个数、底吹元件位置、底吹布置模式,展开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300t纯底吹转炉,熔池混匀时间与单管底吹流量之间存在指数关系t=49.74+99.06×exp/(-q底/0.30),并且四个布置在0.45D位置的底吹元件对熔池的搅拌能力最强。在纯底吹数值模拟研究过程中,对熔池内速度分布、钢液流动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熔池的流动特征及速度分布,不仅与底吹元件位置有关,而且与底吹流股所具有的能量存在联系;炉衬侵蚀严重的位置主要集中在炉底的底吹元件周围以及钢液面附近;在非均匀底吹供气模式研究过程中,发现当一个底吹元件供气能力减弱时,熔池流动性变差,通过调整其相邻及对角线位置处的底吹元件供气能力,熔池的动力学条件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建立底吹流股与钢液之间的能量传递模型,其关系式为:Wi=(1-α)iW0+1-(1-α)/α·F·h在300t转炉的复吹熔池流动特性研究过程中,建立相似比例为1/7的冷态物理实验平台;建立三维全尺寸、“气-渣-金”三相流数学模型。研究不同复吹方案及不同复吹工艺条件下,气体流股与熔池交互过程中呈现的特征现象,探究熔池流动特性变化。结果表明:当复吹流量增大时,炉内金属熔体泡沫化程度提高、冲击深度及冲击面积增大及炉衬侵蚀程度加剧,其中底吹元件附近、渣线位置以及飞溅泡沫渣作用的炉衬位置处侵蚀较为严重;随着炉龄的增长,钢液动力学条件逐渐变差、炉衬侵蚀程度逐渐加剧,并且炉衬侵蚀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测厚结果吻合良好。基于以上理论分析及实验室研究,开展300t脱碳转炉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实际转炉炼钢过程中,吹炼平稳、返干期缩短、“喷溅”次数大幅度降低,冶炼周期与吹炼时间分别缩短6.92%与7.64%;冶炼终点控制水平提高,具体为:全炉役平均碳氧浓度积为0.00198%、终渣全铁含量为17.41%;当补炉工艺规律地应用于实际生产时,炉底残厚与炉龄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y=1195.88-0.5274x(300≤x<500)及 y=1055.92-0.1545x(500 ≤ x<4000)。
吕明,李航,杨凌志,李小明,邢相栋,杨泽世[2](2019)在《EBT区域底吹流量变化对电弧炉炼钢的影响》文中指出电弧炉底吹是加速熔池流动、减少EBT区域死区、改善炼钢反应的重要手段,底吹流量变化会影响电弧炉熔池流动和冶金效果。利用Fluent软件研究了100t电弧炉EBT区域附近不同底吹流量的熔池流动特性,发现当EBT区域底吹流量从100增加至150L/min时,熔池平均流速提高18.03%,死区面积减少22.06%;当进一步增加至200L/min时,熔池流速和死区面积变化幅度降低。在此基础上,通过100t电弧炉炼钢试验研究了不同底吹条件下的冶金效果,发现底吹可显着降低电弧炉钢铁料消耗和石灰消耗,缩短冶炼周期,降低炉渣FeO质量分数和钢液碳氧浓度积;随着EBT区域底吹气体流量从100增加至150L/min,冶金效果进一步得到改善。
周柄男[3](2019)在《偶氮二甲酸酯和含硫不饱和双键体系反应研究》文中指出偶氮二甲酸酯由于其独特的化学结构,连有吸电子的酯基导致具有较强的亲电性,本身氮原子孤对电子具有亲核性,所以在有机合成中常作为一种功能化试剂,特别是作为Huisgen两性离子前体有着广泛的应用。从早期Mitsunobu反应可以温和并多样化地构建碳杂键,再到Huisgen两性离子作为氮源和一系列亲电性碳碳双键、碳氮双键、碳氧双键的反应构建氮杂环状化合物,展现了偶氮二甲酸酯丰富的反应性,而它与含硫原子不饱和双键的反应还有待研究。本文主要进行了偶氮二甲酸酯和三种含硫不饱和双键化合物的反应,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基于偶氮二甲酸酯和烯酮的[2+2]环化反应,烯砜和不饱和双键化合物的[2+2]/[2+2+2]环化反应,研究了具有α氢的磺酰氯在碱性条件下原位形成烯砜和偶氮二甲酸酯的反应。不同于上述环化反应,由于磺酰基大的位阻、氮氮键键能等原因,并没有得到环化产物,得到了 α-氯代磺酰肼类化合物。提出了 Huisgen两性离子和烯砜发生亲核加成反应,随后发生氯离子取代,离去亲核试剂继续参加催化循环的反应机理。实现了通过烯砜中间体在不添加其他氯源的情况下,一步合成α-氯代磺酰肼类化合物,避免了传统方法使用氯气氯化的弊端,缩短了反应步骤。该反应也拓展了烯砜和具有不饱和双键化合物(醛、酮、亚胺和富电子烯烃)反应体系。(2)实现了利用巯基化合物和偶氮二甲酸酯高效合成磺酰肼类化合物,这是一种新型的磺酰肼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利用巯基化合物对偶氮二甲酸酯的加成及后续有机过酸对次磺酰肼的氧化完成了磺酰肼类化合物的高效转化,具有底物范围广泛、官能团耐受性好、产率高等优点。实现了烷基、芳基和吡啶基磺酰肼化合物的合成,对于克级规模的反应同样适用。此外,巯基化合物和偶氮二甲酸酯的加成反应也体现了各类巯基化合物的亲核能力,为以后设计巯基化合物的亲核反应提供了参考。(3)以硫叶立德代替烯砜,探究了硫叶立德作为含硫不饱和双键化合物和偶氮二甲酸酯的反应。开发了无添加剂和金属催化制备腙类和六氢四嗪-1,2,4,5-四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新方法,并通过改变温度有效地控制反应的主要产物,室温条件下,得到腙类和四嗪类化合物的混合,四嗪类化合物为主要产物,高温条件下则可以单一得到腙类化合物。四嗪类化合物本身不稳定会分解为更稳定的腙类化合物,阐明了加热是促进四嗪类化合物分解的主要因素。也尝试了金属催化条件,同样可以完成反应。机理方面,无添加剂和金属催化的方法利用硫叶立德的亲核性通过离子对机理完成反应,金属催化条件下,经过金属卡宾中间体得到产物,并通过卡宾二聚副产物佐证,两种反应机理分别反映了偶氮二甲酸酯的亲电性和亲核性,体现了这类化合物反应的多样性。(4)探究了 1,2,3-噻二唑作为卡宾前体与偶氮二甲酸酯的反应,效果并不理想,当用2-炔醛代替偶氮二甲酸酯反应时,首次实现了铑催化的硫代酰基卡宾和2-炔醛的[3+3]环化反应,反应具有很好的官能团耐受性,含有吸电子、给电子基团的苯丙炔醛、烷基炔醛和部分杂环炔醛都可以完成反应,实现了一系列单芳基单烷基、双芳基、双烷基4H-噻喃-4-酮的有效合成,并对产物衍生化合成了可作为功能性材料的分子。提出2-炔醛对铑氧化加成得到酰基氢化物为反应关键中间体,随后对噻二唑形成的硫代酰基卡宾完成1,1-氢酰化的反应机理。通过动力学同位素效应揭示了氧化加成步骤为反应的决速步,并且通过该方法实现了对天然产物雌酚酮的结构修饰。
高阵阵[4](2017)在《Lewis碱催化的联烯酸酯及异氰基乙酸酯的环化反应》文中提出有机膦和有机胺是两类具有较强亲核性的路易斯碱,近年来已经被大量应用于有机化学的催化反应中。有机膦催化的联烯酸酯的环化反应已经发展成为一类构建多取代官能团化的碳环以及杂环化合物的重要策略。而有机膦催化的联烯酸酯在反应中表现出了反应类型的多样性,可作为一碳、二碳、三碳、四碳等合成子参与到环化反应中。异氰基乙酸酯是一类具有αα-活泼氢的化合物,其在有机胺的作用下易去质子化得到碳负离子中间体,该中间体具有很强的反应活性,很容易作为三碳合成子与贫电烯烃、亚胺或羰基化合物发生环化反应。在文献综述部分,我们对有机膦催化的联烯酸酯和有机胺催化的异氰基乙酸酯所参与的环化反应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分别将邻位对甲苯磺酰胺基查尔酮、邻位叔丁氧羰基胺基查尔酮以及巴比妥酸取代的环庚三烯等底物引入到有机膦催化的联烯酸酯的环化反应中。将六元环状磺酰亚胺底物引入到有机胺催化的异氰基乙酸酯的环化反应中。最终成功发展了四类新型的环化反应,合成了下列四类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化合物。(1)在三丁基膦的催化下,加入适量的苯甲酸作为添加剂,高非对映选择性地实现了邻位对甲苯磺酰胺基查尔酮与2,3-丁二烯酸酯的[4+1]环化反应,成功构建了一系列反式2,3-二取代吲哚啉类化合物。添加剂苯甲酸的加入明显地提高了反应的收率,这种现象可能与苯甲酸可促进质子转移过程,从而加快反应速率有关。(2)在上述查尔酮类底物范围拓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当氮上的取代基为叔丁氧羰基时,[4+1]环化反应并没有发生,而是发生了有机膦催化的2,3-丁二烯酸酯与贫电烯烃的[3+2]环化反应。通过对手性膦催化剂的筛选,实现了手性膦催化的邻位叔丁氧羰基胺基查尔酮与2,3-丁二烯酸酯的不对称[3+2]环化反应,得到了具有高对映选择性的环戊烯类产物。与之前的研究工作相比,查尔酮类底物中NHBoc基团的引入,明显地提高了反应的收率和选择性。可能的原因是,氮原子与底物或者有机膦催化剂之间形成氢键相互作用,从而更好地控制底物的进攻方向,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加快反应速率。(3)巴比妥类螺环化合物是一类具有潜在药物活性的分子,而且高阶环加成反应一直以来是有机膦催化环化领域的一个难点。在该项工作中我们实现了有机膦催化的巴比妥酸取代环庚三烯与αα-取代联烯酸酯的[8+2]环化反应。在此基础上,通过手性膦催化剂的筛选,借助Kwon桥环手性膦实现了首例有机膦催化的不对称[8+2]环化反应,为合成手性巴比妥类螺环类药物提供了新的方法。(4)在我们不断寻找三碳合成子的过程中发现,有机胺催化的异氰基乙酸酯是一类非常活泼的结构单元,我们发展了三乙烯二胺催化的六元环状磺酰亚胺与异氰基乙酸酯的[3+2]环化反应,以中等较高的收率和良好的立体选择性得到了磺酰基咪唑啉类化合物。由于前人的研究工作仅实现了异氰基乙酸酯与链状亚胺的环化反应,该项研究填补了异氰基乙酸酯与环状亚胺类底物反应的研究空白。成功构建了一系列咪唑啉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还可以在浓盐酸的条件下水解得到酰胺类化合物。该反应为磺酰基咪唑啉药物的制备提供了简洁有效的途径。
梁慧坤[5](2017)在《高温聚合射流氧枪射流特性的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合射流氧枪是在Laval喷管周围开设燃气和副氧伴随孔,以燃气和氧气燃烧形成的高温火焰作为伴随流来保护主氧射流,以提高主氧射流的射流品质。虽然聚合射流氧枪在电炉炼钢的应用上取得了显着成果,但转炉炼钢仍然是我国的主要炼钢方式,所以需要进一步明确聚合射流氧枪的基本原理和射流特性的影响因素,为转炉炼钢应用聚合射流氧枪奠定基础。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无高温火焰伴随流的单孔传统超音速氧枪和有高温火焰伴随流的单孔聚合射流氧枪射流特性进行模拟比较,进一步明确聚合射流氧枪的基本原理和优越性;通过对不同结构参数和工艺参数下的聚合射流流场的模拟比较,得到影响聚合射流氧枪射流特性的结构和工艺因素。依据高温火焰伴随流对主氧射流的作用效果,尝试设计以高温火焰作为伴随流的多孔聚合射流氧枪并对其射流特性进行模拟研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高温火焰伴随流可以有效减小主氧射流周围的环境气体密度与主氧射流密度的比,即降低主氧射流对环境气体的卷吸量,显着提高了单孔和多孔氧枪主氧射流的射流品质。(2)对于单孔聚合射流氧枪,选择将燃气孔布置在主氧孔与副氧孔之间可以减缓射流中心线上的氧气质量分数衰减;增加燃气孔与副氧孔间距和燃气孔直径可以增加射流势能核心区长度。(3)对于单孔聚合射流氧枪,在高于设计工况压力的一定范围内,随主氧压力的增加射流速度和势能核心区长度增加;随燃气压力的增加射流势能核心区长度增加;预热主氧和副氧会减小射流势能核心区长度。(4)对于多孔聚合射流氧枪,在高于设计工况压力的一定范围内,增加主氧压力可以提高主氧射流的射流品质;而预热主氧温度会降低主氧射流的射流品质。
赵长亮[6](2017)在《首钢京唐脱磷炉工艺技术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首钢京唐公司采用“全三脱”冶炼工艺流程生产洁净钢,其中原型脱磷炉采用16孔底吹布置,熔池内钢液流动分区较多;底吹元件容易堵塞,导致底吹效果较差;脱磷转炉炉温较低,冶炼过程中出现炉壁粘钢、废钢无法全部融化等问题,脱磷半钢指标未达到先进水平。因此,本文以首钢京唐公司300t脱磷炉为研究对象,对底吹孔布置方式、炉型维护技术、转炉物料平衡以及热量平衡、脱碳炉炉渣二次利用等展开脱磷炉脱磷技术的系统研究,提出工艺改进措施,在工业试验验证和生产中取得了理想效果。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和工作如下:依据首钢京唐公司300t脱磷炉的炉型结构及复吹冶炼的相关工艺参数,进行实验室1:12的水模实验研究,通过单因素双指标的方法分析转炉底吹元件布置的最佳方式(包括底吹元件的数目和布置方式),同时分析了底吹流量变化、顶吹流量变化、枪位变化对转炉熔池混匀时间以及界面传质速率的影响,给出了各工艺参数的最佳范围。京唐300t脱磷炉的最佳参数配置为:底吹元件布置方案为8支底吹元件内环非完全对称集中布置,其混匀时间最短,传质速率最快,此时顶吹流量为14.35Nm3/h(对应原型18000Nm3/h),氧枪枪位为128mm(对应原型2400mm),底吹流量为2.74Nm3/h(对应原型3673Nm3/h)。根据不同顶吹、底吹搅拌能量条件下,研究不同类型和单重的废钢在熔池中的运动状况和测定不同单重废钢在熔池中的悬浮能量(废钢在熔池中呈悬浮状态所需的搅拌能量),从而确定脱磷炉半钢冶炼合理的废钢类型和尺寸,减少因废钢不熔化造成的出钢量少、废钢粘炉底等问题。废钢的加入量建议控制在10%以内,大块废钢混匀时间整体上比小块废钢混匀时间要长,当复吹参数为顶吹流量30000Nm3/h(氧枪枪位低于2400mm),底吹流量为4010Nm3/h时,废钢在熔池中呈悬浮状态的单重最大不超过1.5t,此时对应的悬浮能量为14989W/m3。为进一步研究转炉底吹元件布置方式、顶底复吹参数对脱磷炉熔池内铁液流动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研究脱磷炉内气液两相流动规律,结果表明:对于8支底吹元件的内环非对称式集中布置方案,其熔池铁液速度分布较均匀,且“传质更新区”面积较大,“传质滞止区”所占面积较少,为最优底吹元件布置方案。当氧枪枪位保持2400mm、顶吹氧气流量为35000Nm3/h,底吹流量为3500Nm3/h时铁水流动速度较大,“传质更新区”比例较高,更有利于脱磷反应的进行。结合脱磷炉低温吹炼条件下的物料平衡和热量平衡模型、现场生产数据,建立转炉渣中(FeO)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可预测吹炼各阶段炉渣(FeO)含量,用于指导吹炼过程枪位和氧气流量控制。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的炉渣FeO含量和实测值吻合度较高,绝对误差在土2%以内、相对误差在10%以内的比例在80%以上。通过对脱碳转炉渣和脱磷转炉渣进行综合对比分析,高碱度脱碳炉渣可进行脱磷炉冶炼半钢时的热态渣二次循环利用。通过开发专用热态渣渣罐,实现脱碳炉热态渣循环进入脱磷炉冶炼半钢,进一步提高脱磷炉化渣效果和脱磷效果,以及实现脱磷炉零辅料消耗的目标。脱磷炉冶炼半钢采用脱碳炉热态渣工艺后,终点磷含量降低0.006%,转炉终渣TFe炉次降低约3.4%,热态渣试验炉次实现零石灰、零轻烧等辅料的消耗。工业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底吹孔的优化布置,现场脱磷炉脱磷率从65.3%上升到72.2%,终点磷含量从0.039%下降到0.031%,脱磷效果得到明显改善;通过常规和洗炉方式进行炉型维护,可以有效控制炉衬粘钢厚度,提高脱磷效果,延长使用寿命。通过现场对中型废钢、打包块、热轧切头尾等废钢进行转炉熔化试验发现,脱磷转炉仅可采用中型废钢,对于打包块与热轧切头尾等尺寸较大废钢需通过延长吹炼时间、提高转炉熔池温度等措施提高废钢熔化速率。
邓磊[7](2016)在《铜自热熔炼系统扩能改造工程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我国铜冶炼技术不断进步,铜的产能、消费和铜资源需求已成为全球第一。铜熔池熔炼技术已经成为规模型铜生产企业的主流工艺之一,其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金川集团镍矿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硫化铜矿物,镍冶炼产生的高镍锍,经浮选分离后可获得品位较高的二次铜精矿。二次铜精矿的冶炼,采用引进了俄罗斯的氧气顶吹自热熔炼技术(年处理量达7万吨)。近年来随着镍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二次铜精矿相应增加,原有熔炼设备满足不了熔炼规模。采用对自热炉系统进行了扩能改造的方法,使投料量提高到13.5万吨。基于此本文结合铜自热炉扩能改造项目在炉体扩能、辅助设备、氧枪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论证,对生产实践取得的效果和经济效益进行了论述。(1)在文献和生产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自热炉存在的问题和改造内容;(2)分析了自热炉扩能改造的基本方法,在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炉体设计;(3)对自热炉改造过程的放出口、水冷系统、耐火材料、余热锅炉、氧枪等方面的技术优化进行了论述;(4)在工业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对自热炉系统的氧枪枪头进行了改造,采用不同马赫数的单孔喷头氧枪在一定渣层和不同枪位下进行了吹炼工业试验。确定采用2.5马赫的喷头,显着提高了清枪周期,吹炼时率提高了11%。(5)自热炉改造后进行工业生产实践,运作正常、稳定,满足生产要求,各项指标技术达到先进水平,提升了系统的精矿处理能力,生产成本也进一步降低。
凌飞[8](2016)在《钯催化亲核基团触发的共轭多烯炔环化反应研究》文中指出共轭多烯炔不仅是生物活性分子和功能材料的重要结构单元,同时还是有机合成化学中的重要合成子。因此发展共轭多系炔的环化反应方法一直是化学家的研究兴趣所在。本论文首先综述了多烯炔环合化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钯催化不同亲核基团触发的共轭多烯炔化合物的串联环合反应,实现多种杂环以及芳环化合物的高效合成。主要内容包括:1.发展了一种钯催化的N,O双亲核基团触发的共轭烯二炔的分支环化反应,通过两条途径合成多取代的呋喃并吡啶类衍生物。通过捕获反应中产生的中间体以及副产物,我们对该反应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2.发展了一种PdCl2/CuBr2共催化体系及氧气条件下的羧基触发的共轭烯二炔酸与内炔的氧化苯环化反应,生成了一系列α-羰基苯甲酸衍生物。通过机理研究,发现共轭烯二炔1,6-位的羰基氧原子分别来自于氧气和水。3.发展了一种钯催化的羧基和酯基触发的共轭烯二炔两分子二聚反应,简捷高效地制备了一系列2,6-二羰基萘衍生物。研究发现,铜盐在这些反应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可以选择性地实现共轭烯二炔酸和共轭烯二炔酯的自身或者交叉二聚反应。通过该种方法,我们可以区域选择性地合成含有六个不同取代基的多官能团萘化合物。机理实验表明靠近酯基的羰基氧原子来自于水,而靠近羧基的羰基氧原子来自于氧气。4.发展了钯催化的共轭二烯二炔的氧化环异构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苯并异吲哚啉酮类和3,4-二羰基苯甲酸类衍生物。利用3,4-二羰基苯甲酸的两个羰基活性差别,可以选择性的对3-位羰基进行成肟反应,最后在铑催化下,发生碳氢键活化,与二苯乙炔反应生成2-萘联异喹啉氮氧化物。
赖淑君[9](2016)在《Br(?)nsted酸催化C-H官能团化:非对称芳构化汉斯酯的快速合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取代的汉斯酯吡啶类化合物具有很多重要的活性,在药学上具有抗缺氧,抗缺血的生理作用。在农学上有很好的杀虫,杀菌,除草等优良活性,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合成吡啶环比较困难,因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多取代毗啶环的研究。汉斯酯-1,4-二氢毗啶(HEH)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首先最早作为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用于治疗高血压,其次是一个重要的辅酶NADH模型化合物,研究其氧化还原反应机理为我们了解辅酶NADH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依据。而合成这一类化合物,尤其是不对称1,4-二氢吡啶仍具有很多困难。本论文针对快速高效的合成不对称的芳构化汉斯酯-1,4-二氢毗啶(HEH)进行了研究,首先构建了16个醛亚胺底物化合物和9个对称的汉斯酯-1,4-二氢毗啶类化合物,然后以对称的汉斯酯-1,4-二氢呲啶类化合物为原料,通过氧化将其芳构化,再与醛亚胺利用简单的Br(?)nsted酸催化在芳构化汉斯酯-1,4-二氢呲啶的苄基位上进行直接的Mannich加成,合成了25个不对称芳构化汉斯酯-1,4-二氢毗啶化合物,且均为新化合物;合成7种3,3’-位上不同取代基的手性磷酸催化剂,用于催化芳构化的汉斯酯-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在苄基位上与醛亚胺发生Mannich反应。结果表明手性磷酸催化剂可以催化反应,但不能控制产物的ee值。本实验为合成多取代的吡啶类化合物提供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同时,也为合成不对称的1,4-二氢吡啶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途径。
舒文明[10](2016)在《基于原位捕获活泼中间体的环加成策略构筑碳(杂)环结构体》文中提出环加成反应是构建单环及多环结构体直接有效的方法,也符合简便高效、原子经济性的绿色合成要求,因而其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探索新颖的环加成反应,扩展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正成为当前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课题组一直致力于基于自分类反应网络汇聚集成原理设计复杂结构体自组织合成的研究,即由简单起始物历经多个反应序列的转化原位生成一个高活性中间体,再通过不同的捕获试剂对这个高活性中间体进行原位捕获,并依据多个反应序列的汇聚集成模式,从而实现一锅合成目标分子。本论文尝试将环加成反应和自分类反应网络的设计策略有机的结合起来,即从简单易得的起始原料出发,利用自分类反应的原理同时获得多个反应中间体,然后基于环加成反应作为关键的结合模式原位捕获所生成的活性中间体,进而实现复杂结构体的构造,为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以及药物分子的合成提供新的合成策略和方法。本论文主要围绕捕获原位生成的α-重氮酮、苯炔和1,4-烯二酮等中间体,使之发生环加成反应,进而合成得到结构多样性的杂环和碳环结构体。主要包括以下十章内容:第一章,调研并概述了环加成反应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并将环加成反应和自分类反应网络原理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提出本论文发展新的有机合成方法和策略的研究思路。第二章,在调研α-重氮羰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我们以芳基酮醛一水合物和对甲苯磺酰肼为底物,发展出一种安全高效的合成α-重氮酮化合物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底物范围广、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以及操作简便等优点。第三章,虽然α-重氮羰基化合物具有很好的反应活性,但是其贮存不易,易于变质。因此,为了规避α-重氮羰基化合物的上述缺点,我们设计利用原位生成的α-重氮酮与缺电子的烯烃、萘醌和香豆素发生1,3-偶极环加成反应,来合成多取代的吡唑、萘醌并吡唑以及香豆素并吡唑衍生物。并进一步研究了该类分子的晶态堆积性质,发现萘醌并毗唑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的堆积形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是通过分子间的N-H"··O键作用,且沿着c轴方向呈现出单分子的右手螺旋形态。第四章,基于我们发展的合成a-重氮酮的新方法,用醛或酮对其捕获来分别发生[3+2]环加成反应,合成得到多取代的吡唑化合物。相比于文献合成吡唑化合物的方法,该新方法具有底物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以及很好的区域选择性等优点,且所获得的目标化合物仅存在一种构型。第五章,我们利用对甲苯磺酰肼以及α-溴代芳乙酮来原位捕获由2-(三甲基硅基)芳基三氟甲烷磺酸酯生成的苯炔中间体,进而发生形式上的[2+2+2]环加成反应,可以简捷合成得到噌啉类化合物。在进一步对反应机理的详细研究中我们发现,对甲苯磺酰肼在氟化铯的作用下可以原位生成氮烯中间体来参与环加成反应,实现了一步同时形成三个新的化学键,即两个C-N键和一个C-C键。该反应无需过渡金属催化、底物来源广泛、反应条件也较温和。第六章,基于2-(三甲基硅基)芳基三氟甲烷磺酸酯原位生成苯炔中间体,我们利用缺电子的酮或1,3-二酮和丁炔二酸二酯将其捕获,合成得到了多取代的萘环衍生物。利用该方法,我们还将环己酮并萘环产物脱氢芳构化合成得到了菲酚类化合物。该方法为木脂素天然产物的合成提供了一条潜在的、有借鉴价值的新途径。第七章,多取代的苯环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也是光学材料以及功能材料的基本分子构件。我们将硝基烯烃、缺电子的酮和丁炔二酸二酯集于一锅中进行三组分反应,成功实现了多取代苯环衍生物的直接合成,发展了一种新型的苯环化反应。该方法克服了文献合成方法很难将一些特定的官能团引入到苯环中的局限,能够直接合成含氰基、羰基、酯基等基团的苯环结构体。第八章,以1,4-烯二酮和丙二腈为原料,我们发展:了新颖的双环化反应来直接构筑二氢呋喃[2,3-6]呋喃骨架。为了满足理想合成的要求,我们又从1,4-烯二酮的前体化合物芳乙酮和1,3-二羰基化合物出发,实现了二氢呋喃[2,3-6]呋喃衍生物的一锅合成。第九章,以吡啶叶立德和萘醌为底物,基于醋酸锰促进的形式上的[2+2+2+1]环加成反应,发展了一种直接合成并环庚三烯衍生物的新方法。同时,我们还还合成了其乙酰化的产物,显示出其在药物和材料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该方法是首次报道的二价锰促进的形式上的环加成反应。第十章,对本篇博士论文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以后的工作做出展望。
二、Cojet技术的开发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ojet技术的开发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300t复吹转炉全炉役熔池流动特性变化和炉衬演变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转炉炼钢技术发展概况 |
2.1.1 底吹转炉炼钢法的发展 |
2.1.2 氧气转炉炼钢法的发展 |
2.1.3 顶底复吹转炉炼钢法的发展 |
2.2 转炉内多相流的研究 |
2.2.1 转炉内流体力学研究体系 |
2.2.2 转炉内多相流传输行为研究方法 |
2.3 转炉熔池流动特性研究现状 |
2.3.1 转炉熔池流动特性物理模拟研究 |
2.3.2 转炉熔池流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
2.4 炉衬侵蚀规律研究现状 |
2.4.1 炉衬侵蚀机理 |
2.4.2 炉衬侵蚀影响因素及维护技术的发展 |
2.4.3 激光测厚技术的应用 |
2.5 研究目的及内容 |
2.5.1 课题来源及意义 |
2.5.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6 创新点 |
3 高温变气氛环境超音速射流特性研究 |
3.1 几何模型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
3.1.1 几何模型及空间离散化 |
3.1.2 模型假设 |
3.1.3 控制方程 |
3.2 数值求解 |
3.2.1 边界条件及数值求解 |
3.2.2 网格无关性测试 |
3.3 高温环境射流特性模拟结果及分析 |
3.3.1 射流速度分布 |
3.3.2 射流动压分布 |
3.3.3 射流湍动能分布 |
3.4 高温变气氛环境射流特性模拟结果及分析 |
3.4.1 射流速度分布 |
3.4.2 射流动压分布 |
3.4.3 射流涡量及密度分布 |
3.5 本章小结 |
4 非均匀底吹供气模式对熔池流动特性变化的研究 |
4.1 物理模拟的实验原理 |
4.1.1 物理模拟的基础理论 |
4.1.2 几何相似与参数确定 |
4.1.3 动力相似与参数确定 |
4.2 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数值求解 |
4.2.1 几何模型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
4.2.2 数值求解 |
4.3 实验方法及方案设计 |
4.3.1 实验方法 |
4.3.2 转炉纯底吹实验方案 |
4.4 均匀底吹供气模式对熔池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 |
4.4.1 均匀底吹供气模式物理模拟结果 |
4.4.2 均匀底吹供气模式数值模拟结果 |
4.4.3 底吹流股与金属熔体间能量传递研究 |
4.5 非均匀底吹供气模式对熔池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 |
4.5.1 非均匀底吹供气模式物理模拟结果 |
4.5.2 非均匀底吹供气模式数值模拟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5 全炉役复吹转炉熔池流动特性规律研究 |
5.1 实验参数及方案的确定 |
5.1.1 物理模拟实验参数的确定 |
5.1.2 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数值求解 |
5.1.3 转炉复吹实验方案 |
5.2 复吹转炉熔池流动特性的研究 |
5.2.1 复吹转炉熔池流动特性的物理模拟研究 |
5.2.2 复吹转炉熔池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
5.3 全炉役复吹转炉熔池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工业试验研究 |
6.1 冶炼工艺制度 |
6.1.1 转炉及氧枪喷头参数 |
6.1.2 底吹布置及供气参数的确定 |
6.2 复吹工艺优化后冶金效果分析 |
6.2.1 冶炼周期及喷头寿命分析 |
6.2.2 终点钢水碳氧浓度积分析 |
6.2.3 炉渣全铁分析 |
6.3 炉衬演进规律探究 |
6.4 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
6.4.1 底吹非均匀供气模式的应用 |
6.4.2 顶吹流量与氧枪喷头寿命关系的探索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EBT区域底吹流量变化对电弧炉炼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数学模型 |
1.1 控制方程 |
1.1.1 质量守恒方程 |
1.1.2 动量守恒方程 |
1.1.3 能量守恒方程 |
1.1.4 湍流控制方程 |
1.2 数学模型建立 |
2 模拟结果分析 |
2.1 EBT区域不同底吹流量对熔池流动的影响 |
2.2 EBT区域不同底吹流量对死区面积的影响 |
3 100t电弧炉底吹试验 |
3.1 钢铁料消耗和石灰消耗 |
3.2 炉渣成分 |
3.3 终点碳氧积 |
4 结论 |
(3)偶氮二甲酸酯和含硫不饱和双键体系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偶氮二甲酸酯概述 |
1.2 偶氮二甲酸酯与孤立双键和三键的反应 |
1.2.1 偶氮二甲酸酯和羰基的反应 |
1.2.2 偶氮二甲酸酯和亚胺的反应 |
1.2.3 偶氮二甲酸酯和缺电子烯烃和炔烃的反应 |
1.3 偶氮二甲酸酯和累积双键的反应 |
1.3.1 偶氮二甲酸酯和烯酮的反应 |
1.3.2 偶氮二甲酸酯和联烯的反应 |
1.3.3 偶氮二甲酸酯和异氰酸酯及异硫氰酸酯反应 |
1.4 偶氮二甲酸酯和共轭双键的反应 |
1.4.1 Huisgen两性离子对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1,2-加成反应 |
1.4.2 Huisgen两性离子对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1,4-加成反应 |
1.4.3 Diel-Alder反应 |
第二章 偶氮二甲酸酯和具有α氢的磺酰氯在碱性条件下的反应 |
2.1 磺酰氯形成烯砜及其反应性概述 |
2.2 烯砜和不饱和双键、三键的反应 |
2.2.1 烯砜和碳氧双键的反应 |
2.2.2 烯砜和碳氮双键的反应 |
2.2.3 磺酰氯和碳碳双键的反应 |
2.2.4 烯砜和不饱和N-氧化物的反应 |
2.3 芳基磺酰氯和偶氮二甲酸酯反应 |
2.4 反应设计思路 |
2.5 α-氯代磺酰肼制备条件优化 |
2.6 α-氯代磺酰肼底物拓展 |
2.7 可能的机理 |
2.8 产物的衍生化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磺酰肼类化合物的制备 |
3.1 磺酰肼衍生物简介 |
3.2 磺酰肼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3.2.1 通过磺酰氯、磺酸对肼的磺酰化反应 |
3.2.2 通过亚磺酸根对偶氮化合物磺酰化反应 |
3.2.3 通过金属偶联对肼的磺酰化反应 |
3.2.4 N-氯磺酰亚胺的氨化反应 |
3.3 反应思路设计 |
3.4 次磺酰肼氧化反应条件优化 |
3.5 磺酰肼类化合物的底物拓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偶氮二甲酸酯和硫叶立德的反应 |
4.1 硫叶立德反应性概述 |
4.2 硫叶立德和偶氮体系的反应概况 |
4.3 硫叶立德作为亲核试剂和缺电子不饱和键体系的反应 |
4.3.1 硫叶立德作为亲核试剂和缺电子碳杂不饱和键的反应 |
4.3.2 硫叶立德作为亲核试剂对碳碳不饱和键的环化反应 |
4.4 硫叶立德的[2,3]-σ-重排和Stevens重排反应 |
4.5 反应设计思路 |
4.6 条件优化及产物结构确定 |
4.7 底物拓展 |
4.8 条件控制实验 |
4.9 可能的反应机理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铑催化噻二唑和炔醛的环化反应 |
5.1 噻二唑和不饱和键的环化反应概述 |
5.2 铑催化的噻二唑和三键的环化反应 |
5.2.1 铑催化的噻二唑与炔烃和腈分子间的环化反应 |
5.2.2 铑催化噻二唑和炔烃和腈分子内的环化反应 |
5.3 反应设计思路 |
5.4 条件优化及产物结构确定 |
5.5 底物拓展 |
5.6 反应机理探究 |
5.7 产物的衍生化 |
5.8 天然产物修饰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七章 实验部分 |
7.1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 |
7.2 具有α氢的磺酰氯和偶氮二甲酸酯的反应 |
7.2.1 α-氯代磺酰肼的制备 |
7.2.2 α-氯代磺酰肼与4-硝基苯甲酰氯的反应 |
7.3 由硫醇、硫酚和偶氮二甲酸酯制备磺酰肼类化合物 |
7.3.1 次磺酰肼类化合物的制备 |
7.3.2 m-CPBA氧化次磺酰肼制备磺酰肼类化合物 |
7.4 硫叶立德和偶氮二甲酸酯的反应 |
7.4.1 高温条件下硫叶立德和偶氮二甲酸酯制备腙类化合物 |
7.4.2 室温条件下硫叶立德和偶氮二甲酸酯制备四嗪类化合物 |
7.5 铑催化的噻二唑和炔醛的环化反应 |
7.5.1 炔醛底物制备方法 |
7.5.2 雌酚酮衍生化 |
7.5.3 噻二唑和炔醛的反应 |
7.5.4 产物的衍生化 |
7.5.5 动力学同位素效应实验 |
参考文献 |
附录 代表性的核磁~1H,~(13)C谱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4)Lewis碱催化的联烯酸酯及异氰基乙酸酯的环化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有机膦催化的联烯酸酯的反应研究进展 |
1.1.1 有机膦催化联烯酸酯的[2+1]环化反应 |
1.1.2 有机膦催化联烯酸酯的[2+2]环化反应 |
1.1.3 有机膦催化联烯酸酯的[3+2]/[2+3]环化反应 |
1.1.4 有机膦催化联烯酸酯的[3+3]环化反应 |
1.1.5 有机膦催化联烯酸酯的[4+3]环化反应 |
1.1.6 有机膦催化联烯酸酯的[4+2]/[2+4]环化反应 |
1.1.7 有机膦催化联烯酸酯的[4+1]环化反应 |
1.1.8 有机膦催化联烯酸酯的[8+2]环化反应 |
1.1.9 有机膦催化联烯酸酯的[6+3]环化反应 |
1.1.10 有机膦催化联烯酸酯的[2+2+2]环化反应 |
1.1.11 有机膦催化联烯酸酯的[3+2+3]环化反应 |
1.1.12 有机膦催化联烯酸酯的非环化反应 |
第二节 基于有机胺催化的异氰基乙酸酯的环化反应研究进展 |
1.2.1 异氰基乙酸酯及其类似物与活泼烯烃或炔烃的环化反应 |
1.2.2 异氰基乙酸酯及其类似物与亚胺的环化反应 |
第三节 分析总结 |
第二章 有机膦催化的邻位对甲苯磺酰胺基查尔酮与联烯酸酯的[4+1]环化反应研究 |
2.1 引言 |
2.2 邻位对甲苯磺酰胺基查尔酮系列底物的合成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2 邻位对甲苯磺酰胺基查尔酮系列底物的合成路线 |
2.3 联烯酸酯底物的合成 |
2.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3.2 合成联烯酸酯的步骤 |
2.4 有机膦催化的邻位对甲苯磺酰胺基查尔酮与联烯酸酯的[4+1]环化反应 |
2.4.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4.2 实验方法 |
2.4.3 结果与讨论 |
2.4.5 结论 |
2.5 化合物结构表征数据 |
第三章 有机膦催化的邻位叔丁氧羰基胺基查尔酮与联烯酸酯的不对称[3+2]环化反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邻位叔丁氧羰基胺基查尔酮系列底物的合成 |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2 邻位叔丁氧羰基胺基查尔酮系列底物的合成路线 |
3.3 有机膦催化的邻位叔丁氧羰基胺基查尔酮与联烯酸酯的不对称[3+2]环化反应 |
3.3.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3.2 实验方法 |
3.3.3 结果与讨论 |
3.3.4 结论 |
3.4 化合物结构表征数据 |
第四章 有机膦催化的巴比妥酸取代环庚三烯与α取代联烯酸酯的[8+2]环化反应研究 |
4.1 引言 |
4.2 巴比妥酸取代环庚三烯的合成 |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2.2 巴比妥酸取代环庚三烯的合成步骤 |
4.3 α-取代联烯酸酯的合成 |
4.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3.2 α-取代联烯酸酯的合成步骤 |
4.4 Kwon手性膦的合成 |
4.4.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4.4.2 NTs吡咯烷醇中间体的合成 |
4.4.3 膦烷中间体的合成 |
4.4.4 Kwon手性膦的合成 |
4.5 有机膦催化的巴比妥酸取代环庚三烯与α-取代联烯酸酯的[8+2]环化反应 |
4.5.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5.2 实验方法 |
4.5.3 结果与讨论 |
4.5.4 结论 |
4.6 化合物结构表征数据 |
第五章 有机胺催化的异氰基乙酸酯与六元环状磺酰亚胺的[3+2]环化反应研究 |
5.1 引言 |
5.2 六元环状磺酰亚胺底物的合成 |
5.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2.2 六元环状磺酰亚胺底物的合成步骤 |
5.3 异氰基酸甲酯的合成 |
5.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3.2 异氰基酸甲酯的合成步骤 |
5.4 有机胺催化的异氰基乙酸酯与六元环状磺酰亚胺[3+2]环化反应 |
5.4.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5.4.2 实验方法 |
5.4.3 结果与讨论 |
5.4.4 结论 |
5.5 化合物结构表征数据 |
第六章 总结及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介 |
(5)高温聚合射流氧枪射流特性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射流应用 |
1.3 射流基本理论 |
1.3.1 射流定义 |
1.3.2 自由射流 |
1.3.3 亚音速射流 |
1.3.4 超音速射流 |
1.4 聚合射流氧枪技术概述 |
1.4.1 聚合射流氧枪技术的出发点 |
1.4.2 聚合射流氧枪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
1.4.3 聚合射流氧枪技术的应用现状 |
1.4.4 聚合射流氧枪技术的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内容 |
2. 射流模型建立及可靠性分析 |
2.1 基本控制方程 |
2.2 化学反应模型 |
2.3 湍流模型选择 |
2.3.1 标准k-ε模型 |
2.3.2 RNG k-ε模型 |
2.3.3 Realizable k-ε模型 |
2.3.4 不同湍流模型的计算结果比较 |
2.4 网格无关性检验 |
2.5 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 |
2.6 小结 |
3. 单孔聚合射流氧枪射流特性模拟研究 |
3.1 物理模型建立及边界条件选取 |
3.1.1 物理模型建立 |
3.1.2 网格划分 |
3.1.3 边界条件选取 |
3.2 传统超音速氧枪和聚合射流氧枪的比较 |
3.2.1 速度分布 |
3.2.2 氧气质量分数分布 |
3.2.3 涡量分布 |
3.3 影响聚合射流流场的结构参数 |
3.3.1 燃气孔位置对聚合射流流场的影响 |
3.3.2 主氧孔与燃气孔间距对聚合射流流场的影响 |
3.3.3 燃气孔与副氧孔间距对聚合射流流场的影响 |
3.3.4 燃气孔直径对聚合射流流场的影响 |
3.4 影响聚合射流流场的工艺参数 |
3.4.1 主氧压力对聚合射流流场的影响 |
3.4.2 燃气压力对聚合射流流场的影响 |
3.4.3 主氧温度对聚合射流流场的影响 |
3.4.4 副氧温度对聚合射流流场的影响 |
3.5 小结 |
4. 多孔聚合射流氧枪射流特性模拟研究 |
4.1 物理模型建立及边界条件选取 |
4.1.1 物理模型建立 |
4.1.2 网格划分 |
4.1.3 边界条件选取 |
4.2 传统超音速氧枪和聚合射流氧枪的比较 |
4.2.1 轴向速度分布 |
4.2.2 射流流股中心线偏移 |
4.2.3 横截面速度分布 |
4.2.4 轴向氧气质量分数分布 |
4.3 影响聚合射流流场的工艺参数 |
4.3.1 主氧压力对聚合射流流场的影响 |
4.3.2 主氧温度对聚合射流流场的影响 |
4.4 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首钢京唐脱磷炉工艺技术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转炉脱磷工艺技术 |
2.1.1 炼钢脱磷反应 |
2.1.2 转炉脱磷工艺发展 |
2.2 脱磷炉工艺研究 |
2.2.1 炉渣(FeO)控制技术 |
2.2.2 废钢熔化研究 |
2.2.3 脱磷炉利用脱碳炉渣研究 |
2.3 国外转炉双联冶炼工艺主要技术厂家的技术参数 |
2.3.1 日本NKK福山 |
2.3.2 日本住友金属和歌山厂 |
2.4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内容 |
2.4.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2.4.2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
2.4.3 创新点 |
3 脱磷转炉底吹孔优化水模实验 |
3.1 基于混匀时间的物理模型研究 |
3.1.1 研究内容 |
3.1.2 实验参数确定及实验设备 |
3.1.3 实验方案 |
3.1.4 实验结果分析 |
3.2 基于传质速率的物理模型研究 |
3.2.1 实验目的 |
3.2.2 实验原理及装置 |
3.2.3 实验方案 |
3.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复吹转炉内气液两相流动规律的数值模拟 |
4.1 数学模型的建立 |
4.1.1 多相流模型的选择 |
4.1.2 模型计算的建立 |
4.1.3 基本条件假设 |
4.1.4 边界条件的设置 |
4.2 底吹数目变化对熔池气液两相流的作用 |
4.2.1 不同底吹数目下转炉内射流流动状态 |
4.2.2 不同底吹数目下熔池横向流场分析 |
4.2.3 不同底吹数目下熔池流动速度分布规律 |
4.3 底吹布置方式对熔池气液两相流的作用 |
4.3.1 不同布置方式下熔池横向流场分析 |
4.3.2 不同布置方式下熔池流动速度分布规律 |
4.4 复吹供气参数变化对熔池气液两相流的作用 |
4.4.1 不同底吹强度下熔池纵向流场分析 |
4.4.2 不同底吹强度下熔池流动速度分布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5 脱磷转炉平衡模型计算及应用 |
5.1 平衡模型 |
5.2 平衡模型计算过程演示 |
5.2.1 原始数据输入 |
5.2.2 计算结果输出 |
5.3 平衡模型的验证、分析与修正 |
5.3.1 计算误差、出钢量和废钢加入量的验证、分析与修正 |
5.3.2 炉渣信息的的验证、分析与修正 |
5.4 模型的应用 |
5.4.1 终渣FeO含量动态计算 |
5.4.2 废钢加入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6 脱碳炉热态渣在脱磷炉中循环利用的研究 |
6.1 工业试验方案 |
6.2 热态渣试验铁水与渣样成分变化 |
6.2.1 热态渣试验铁水成分变化 |
6.2.2 热态渣成分分析 |
6.2.3 热态渣试验脱磷炉渣样成分变化 |
6.3 热态渣二次脱磷的热力学分析 |
6.3.1 脱磷炉炉渣磷容量分析 |
6.3.2 脱磷炉炉渣磷分配比分析 |
6.3.3 脱磷炉炉渣光学碱度分析 |
6.4 热态渣量对脱磷炉脱磷效果的影响 |
6.4.1 热态渣量热力学模拟计算 |
6.4.2 热态渣量对脱磷效果的影响 |
6.5 脱碳炉热态渣循环利用工业应用效果 |
6.6 本章小结 |
7 工业试验 |
7.1 脱磷炉底吹优化改进试验 |
7.2 脱磷炉炉型维护技术 |
7.2.1 脱磷炉炉型维护现状 |
7.2.2 脱磷炉炉型维护技术 |
7.2.3 采用常规方式 |
7.2.4 采用洗炉方式 |
7.3 废钢熔化现场试验 |
7.3.1 板坯切头尾废钢熔化试验 |
7.3.2 其他废钢试验情况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9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铜自热熔炼系统扩能改造工程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铜的性质和用途 |
1.1.1 铜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
1.1.2 铜的用途 |
1.2 铜的资源与分布 |
1.2.1 铜矿资源分布 |
1.2.2 铜的主要矿物 |
1.3 产业概况 |
1.4 铜的冶炼方法 |
1.4.1 火法炼铜 |
1.4.2 湿法炼铜(SX-EX) |
1.5 铜精矿熔炼技术 |
1.5.1 闪速熔炼 |
1.5.2 熔池熔炼 |
1.5.3 熔池熔炼技术的特点 |
1.6 项目研究的背景、内容 |
1.6.1 背景 |
1.6.2 研究内容 |
2 自热熔炼的基本理论与研究 |
2.1 金川铜合成炉 |
2.2 金川自热炉 |
2.2.1 自热炉铜熔炼工艺简介 |
2.2.2 自热炉的基本结构 |
2.2.3 自热炉的技术经济指标 |
2.2.4 自热炉的工艺特点 |
2.3 自热熔炼工艺的反应原理 |
2.3.1 基本的物理反应 |
2.3.2 热分解反应 |
2.3.3 硫化物的氧化反应 |
2.3.4 交互反应 |
3 自热炉系统扩能优化改造设计 |
3.1 改造前自热炉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1 自热炉吹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1.2 自热炉放出口存在的问题 |
3.1.3 自热炉水冷系统存在的问题 |
3.1.4 自热炉余热锅炉系统存在的问题 |
3.1.5 自热炉水冷氧枪存在的问题 |
3.2 炉体扩容后的物料平衡计算 |
3.2.1 粗铜和炉渣量计算 |
3.2.2 氧气量计算 |
3.2.3 炉渣的硅量计算 |
3.2.4 产出的烟尘计算 |
3.2.5 自热炉物料平衡表 |
3.3 炉体扩能后的热平衡计算 |
3.3.1 热平衡计算的基本方法 |
3.3.2 自热炉熔炼过程的热平衡表 |
3.3.3 影响自热炉热平衡的主要因素 |
3.4 自热炉炉体的扩容改造 |
3.4.1 自热炉的精矿处理能力 |
3.4.2 自热炉的床能率 |
3.4.3 炉体设计规格 |
3.5 自热炉放出口的改造设计 |
3.6 自热炉水冷系统改造设计 |
3.6.1 冶金炉水冷系统的应用原理 |
3.6.2 水冷系统改造设计 |
3.7 自热炉耐火材料的改造设计 |
3.8 自热炉余热锅炉的改造设计 |
3.8.1 对过渡段进行特殊设计 |
3.8.2 采用新型的清灰方式 |
4 自热炉氧枪改造与应用研究 |
4.1 氧枪的发展和构造 |
4.1.1 国内氧枪的发展状况 |
4.1.2 水冷氧枪的基本构造 |
4.1.3 氧枪的分类和特点 |
4.2 氧枪的氧气射流行为研究 |
4.2.1 国内外对超音速氧气射流特性的研究 |
4.2.2 自热炉吹炼过程中氧气射流行为分析 |
4.3 自热炉氧枪使用寿命分析与提升措施 |
4.3.1 自热炉氧枪使用寿命分析 |
4.3.2 自热炉氧枪寿命的提升途径 |
4.4 自热炉氧枪喷头的优化设计 |
4.4.1 氧气流量计算 |
4.4.2 理论设计氧压 |
4.4.3 喷头喉口部尺寸计算 |
4.4.4 喷孔喉口长度的计算 |
4.4.5 计算出口直径 |
4.4.6 收缩段的长度 |
4.4.7 计算扩张段长度 |
4.4.8 M2.0喷头示意图 |
4.5 不同单孔喷头的氧枪吹炼工业实验 |
4.5.1 M2.0喷头试验 |
4.5.2 M2.2喷头试验 |
4.5.3 M2.4喷头试验 |
4.5.4 M2.5喷头试验 |
4.6 氧枪实验结果分析 |
4.6.1 氧枪粘结 |
4.6.2 氧枪寿命 |
4.6.3 氧单耗 |
4.6.4 吹炼时率 |
5 自热炉改造工业生产实践 |
5.1 自热炉系统扩能改造后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5.2 自热炉扩能改造设计取得的效果 |
5.2.1 产量增加产生的效益 |
5.2.2 自热炉技术创新降低的成本费用 |
5.3 与国内铜熔炼炉的工艺指标对比 |
5.4 存在的问题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钯催化亲核基团触发的共轭多烯炔环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共轭多烯炔环化反应综述 |
引言 |
1.1 非金属催化共轭多烯炔环化反应 |
1.1.1 自由基环化反应 |
1.1.2 亲电环化反应 |
1.1.3 亲核环化反应 |
1.2 金属催化共轭多烯炔环化反应 |
1.2.1 钌催化环化反应 |
1.2.2 铑催化环化反应 |
1.2.3 金催化环化反应 |
1.2.4 钯催化环化反应 |
1.2.5 其他金属催化环化反应 |
1.3 本章小结 |
1.4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钯催化的共轭烯二炔的双亲核串联环化反应合成多取代呋喃并吡啶衍生物 |
2.1 背景介绍 |
2.2 实验设计、结果与讨论 |
2.3 实验部分 |
2.4 本章小结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钯铜共催化共轭烯二炔酸与内炔的氧化苯环化反应 |
3.1 背景介绍 |
3.2 实验设计、结果与讨论 |
3.3 实验部分 |
3.4 本章小结 |
3.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钯铜共催化共轭烯二炔酸的自身二聚反应反应 |
4.1 背景介绍 |
4.2 实验设计、结果与讨论 |
4.3 实验部分 |
4.4 本章小结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钯铜共催化共轭烯二炔酯的自身二聚 |
5.1 背景介绍 |
5.2 实验设计、结果与讨论 |
5.3 实验部分 |
5.4 本章小结 |
5.5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钯铜共催化共轭烯二炔酸与烯二炔酯的交叉二聚反应 |
6.1 背景介绍 |
6.2 实验设计、结果与讨论 |
6.3 实验部分 |
6.4 本章小结 |
6.5 参考文 |
第七章 钯铜共催化共轭二烯二炔的氧化环异构化反应 |
7.1 背景介绍 |
7.2 实验设计、结果与讨论 |
7.3 实验部分 |
7.4 本章小结 |
7.5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附录一 化合物一览表 |
附录二 部分化合物的谱图和单晶数据 |
已发表和待发表论文 |
致谢 |
(9)Br(?)nsted酸催化C-H官能团化:非对称芳构化汉斯酯的快速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不对称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 |
1.1.1 简介 |
1.1.2 不对称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
1.2 芳构化的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 |
1.2.1 简介 |
1.2.2 氧化汉斯酯-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的方法 |
1.3 氮杂芳环苄基位上C-H键官能团化 |
1.3.1 简介 |
1.3.2 C-H活化的方法 |
1.4 实验设计 |
第二章 Br(?)nsted酸催化不对称的芳构化汉斯酯-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
2.1 实验部分 |
2.1.1 试剂与仪器 |
2.1.2 对位取代的对称的汉斯酯-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
2.1.3 芳构化汉斯酯-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
2.1.4 不对称的芳构化汉斯酯-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
2.1.5 不对称的芳构化汉斯酯-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筛选反应溶剂 |
2.2.2 筛选反应催化剂 |
2.2.3 筛选溶剂和温度 |
2.2.4 扩展醛亚胺底物 |
2.2.5 扩展C_4位取代的吡啶环衍生物 |
2.3 实验机理提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手性磷酸催化芳构化汉斯酯-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苄基位的Mannich反应 |
3.1 简介 |
3.2 课题的设计与提出 |
3.3 实验部分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筛选催化剂 |
3.4.2 筛选温度 |
3.5 实验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待发表论文题录 |
致谢 |
部分化合物的核磁谱图 |
(10)基于原位捕获活泼中间体的环加成策略构筑碳(杂)环结构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环加成反应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
§1.1 环加成反应的研究现状 |
1.1.1 Diels-Alder环加成反应(Diels-Alder Reaction) |
1.1.2 1,3-偶极环加成反应(1,3-Dipolar Cycloaddition) |
1.1.3 螯变反应(Cheletropic Reaction) |
1.1.4 光催化的环加成反应 |
1.1.4.1 [2+2]环加成反应 |
1.1.4.2 [4+4]环加成反应 |
1.1.5 其他类型的环加成反应 |
1.1.5.1 [2+2+2]环加成反应 |
1.1.5.2 [4+3]环加成反应 |
1.1.5.3 [5+2+1]环加成反应 |
1.1.5.4 [6+3]环加成反应 |
1.1.6 形式上的环加成反应(Formal Cycloaddition) |
§1.2 环加成反应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 |
1.2.1 环加成反应在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 |
1.2.2 环加成反应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
1.2.3 环加成反应在材料化学中的应用 |
§1.3 理想合成 |
§1.4 课题的提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水合酮醛便高效合成α-重氮酮化合物 |
§2.1 引言 |
2.1.1 基于胺的重氮化反应合成α-重氮羰基化合物 |
2.1.2 基于氧化反应合成α-重氮羰基化合物 |
2.1.3 基于Amdt-Eistert反应合成α-重氮羰基化合物 |
2.1.4 基于重氮转移反应合成α-重氮羰基化合物 |
2.1.5 基于叠氮化合物转化合成α-重氮羰基化合物 |
2.1.6 基于消去反应合成α-重氮羰基化合物 |
§2.2 合成α-重氮酮的新方法 |
2.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2.2.2 底物范围的扩展 |
2.2.3 反应机理探讨 |
§2.3 实验部分 |
2.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3.2 目标产物的合成通法 |
§2.4 本章小结 |
§2.5 波谱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原位捕获α-重氮酮中间体合成多官能团的吡唑衍生物 |
§3.1 引言 |
3.1.1 Wolff重排反应 |
3.1.2 环丙烷化反应 |
3.1.3 C-H插入反应 |
3.1.4 X-H插入反应 |
3.1.5 生成叶立德的反应 |
3.1.6 β-氢消除反应 |
3.1.7 保留氮的反应 |
3.1.8 重排反应 |
3.1.9 交叉偶联反应 |
3.1.10 1,3-偶极环加成反应 |
§3.2 基于原位捕获α-重氮酮中间体合成吡唑的新方法 |
3.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3.2.2 底物范围的扩展 |
3.2.3 反应机理探讨 |
§3.3 实验部分 |
3.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3.2 目标产物的合成通法 |
§3.4 本章小结 |
§3.5 波谱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多组分反应合成多官能团的吡唑衍生物 |
§4.1 引言 |
4.1.1 环缩合反应 |
4.1.2 1,3-偶极环加成反应 |
4.1.3 多组分反应 |
4.1.4 偶联反应 |
4.1.5 其他类型的反应 |
§4.2 基于醛或酮原位捕获重氮酮中间体合成吡唑衍生物 |
4.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4.2.2 底物范围的扩展 |
4.2.3 反应机理探讨 |
§4.3 实验部分 |
4.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3.2 目标产物的合成通法 |
§4.4 本章小结 |
§4.5 波谱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多组分偶联环化反应合成噌啉类化合物 |
§5.1 引言 |
5.1.1 苯炔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
5.1.2 苯炔参与的典型反应 |
5.1.3 噌啉类化合物文献合成方法概述 |
§5.2 基于原位捕获苯炔中间体合成噌啉类化合物 |
5.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5.2.2 底物范围的扩展 |
5.2.3 反应机理探讨 |
§5.3 实验部分 |
5.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5.3.2 目标产物的合成通法 |
§5.4 本章小结 |
§5.5 波谱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基于原位捕获苯炔中间体的偶联环化反应合成多取代的萘环衍生物 |
§6.1 引言 |
6.1.1 环加成反应 |
6.1.2 芳基烯炔和二炔的关环反应 |
6.1.3 重排反应 |
6.1.4 路易斯酸催化的环化反应 |
6.1.5 过度金属催化的关环反应 |
6.1.6 电环化反应 |
6.1.7 其他类型的反应 |
§6.2 基于原位捕获苯炔中间体合成多取代的萘环衍生物 |
6.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6.2.2 底物范围的扩展 |
6.2.3 反应机理探讨 |
§6.3 实验部分 |
6.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6.3.2 目标产物的合成通法 |
§6.4 本章小结 |
§6.5 波谱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基于苯环化反应构筑多取代的苯环化合物 |
§7.1 引言 |
7.1.1 过渡金属催化的偶联、重排反应 |
7.1.2 关环烯烃复分解反应 |
7.1.3 Fischer卡宾中间体合成法(Dotz反应) |
7.1.4 Wulff[5+1]邻苯环化反应 |
7.1.5 有机磷促进的苯环化反应 |
7.1.6 高温促进的苯环化反应 |
7.1.7 无过渡金属参与的苯环化反应 |
7.1.8 其他类型的苯环化反应 |
§7.2 基于苯环化反应合成多取代的苯环衍生物 |
7.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7.2.2 底物范围的扩展 |
7.2.3 反应机理探讨 |
§7.3 实验部分 |
7.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7.3.2 目标产物的合成通法 |
§7.4 本章小结 |
§7.5 波谱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基于双环化反应合成二氯呋喃[2,3-b]呋喃衍生物 |
§8.1 引言 |
§8.2 基于双环化反应合成二氢呋喃并呋喃衍生物 |
8.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8.2.2 底物范围的扩展 |
8.2.3 反应机理探讨 |
§8.3 实验部分 |
8.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8.3.2 目标产物的合成通法 |
§8.4 本章小结 |
§8.5 波谱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基于形式上的[2+2+2+1]环加成反应合成并环庚三烯衍生物 |
§9.1 引言 |
9.1.1 萘醌参与的有机反应进展 |
9.1.2 [2+2+2+1]环加成反应合成七元环 |
§9.2 基于形式上的[2+2+2+1]环化反应合成并环庚三烯衍生物 |
9.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9.2.2 底物范围的扩展 |
9.2.3 反应机理探讨 |
§9.3 实验部分 |
9.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9.3.2 目标产物的合成通法 |
§9.4 本章小结 |
§9.5 波谱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全文总结 |
附录Ⅰ:部分化合物谱图 |
附录Ⅱ:部分化合物的晶体数据 |
附录Ⅲ: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Cojet技术的开发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300t复吹转炉全炉役熔池流动特性变化和炉衬演变规律研究[D]. 姚柳洁.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2]EBT区域底吹流量变化对电弧炉炼钢的影响[J]. 吕明,李航,杨凌志,李小明,邢相栋,杨泽世. 钢铁, 2019(10)
- [3]偶氮二甲酸酯和含硫不饱和双键体系反应研究[D]. 周柄男.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4]Lewis碱催化的联烯酸酯及异氰基乙酸酯的环化反应[D]. 高阵阵.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7)
- [5]高温聚合射流氧枪射流特性的基础研究[D]. 梁慧坤. 辽宁科技大学, 2017(02)
- [6]首钢京唐脱磷炉工艺技术优化研究[D]. 赵长亮. 北京科技大学, 2017(05)
- [7]铜自热熔炼系统扩能改造工程研究与应用[D]. 邓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 [8]钯催化亲核基团触发的共轭多烯炔环化反应研究[D]. 凌飞. 浙江大学, 2016(08)
- [9]Br(?)nsted酸催化C-H官能团化:非对称芳构化汉斯酯的快速合成[D]. 赖淑君. 山西农业大学, 2016(04)
- [10]基于原位捕获活泼中间体的环加成策略构筑碳(杂)环结构体[D]. 舒文明.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