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龙江省绿海森林公园规划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洪家宜,曹前发,武爱民,王东旭,高振寰,宋尚有,周学海,张云龙,仲艳妮,姜晓龙,白云国,高红军,张昕欣[1](2020)在《筑起中国北方的“绿色长城”——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笔谈》文中提出反思与跨越:继往开来的三北工程洪家宜:我国在1978年上马三北工程,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三北地区曾有茂密的森林、肥美的草原,但因过量索取、战争破坏等因素,到20世纪70年代,森林覆盖率只有5%,三大危机触目惊心:一是风沙危害危机。从新疆到黑龙江长达万里的风沙线上,有3亿多亩农田、15亿亩牧场遭受风沙危害,沙尘暴成为春季常态。流沙对交通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邹成成[2](2020)在《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森林旅游因其自身优良的生态属性、较强的劳动力吸附能力成为林业发展重要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和富民产业。近年来,从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方针政策中不难看出,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是绿色发展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林业转型升级要关注经济也要关注民生,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和环境恶化等“城市病”也随之出现,城镇居民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需求逐渐增大,森林是优良的释放压力、亲近自然之地,所以发展森林旅游是拉动绿色经济、增进民众绿色福利水平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关注科学划分森林旅游产业发展演进历程、定位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发展阶段,评价各区域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分析绿色发展视域下的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和递阶结构,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给出有实践意义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本论文系统阐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绿色发展、“两山”理论、产业经济学、可持续发展、产业竞争力等相关理论对森林旅游产业的指导作用,给出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内涵。对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梳理,将我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按照时间先后分为5个历史时期,并分别阐述各个历史时期产业的发展特征,将国内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划分为有限竞争、资源竞争及差异化竞争三个阶段。结合产业发展未来消费群体变化、产品需求变化和产业文化内涵变化几个方面分析了森林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为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奠定基础。本论文借鉴钻石模型,按照生产要素、需求要素、支持产业和政府作用四个层次进行指标归类,建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影响因素指标的变异程度不同,本文选取熵权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借助SPSS软件及Excel软件对全国31个省域2008-2017年森林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定量测算、整理,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进行权重分析、结构分析、聚类分析和空间分布分析,为后文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提出奠定基础。本论文分析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含义,给出了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机制,充分搜集和分析以往相关文献资料,在现有统计年鉴等材料中挑选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备选观测指标,组成产业竞争力拟选影响因素集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获得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拟选指标因素进行分类,在简化的变量体系上进一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关系的因果分析,剔除关联度小的因素,将关联度大的因素挑选出来组成以绿色旅游资源、绿色产业规模、绿色发展环境、绿色基础设施和绿色政策支持等5类影响因素组成的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对5个维度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厘清森林旅游产业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本论在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描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压力、动力,分析了产生压力和动力的机制和发展变化情况,厘清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要素作用机理,得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框架。本文确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总目标,制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对前文分析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从以绿色供给为前提、保护优先为先导、结构调整为机遇、产品创新为特色和全域协作为支撑几个方面提出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基于产业发展阶段和现实条件按照旅游资源要素、产业规模要素、发展环境要素、政策支持要素和基础设施要素5个方面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建议,希望为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借鉴。
冯磊[3](2020)在《瓦房店国家森林公园服务设施规划选址研究》文中认为森林公园将自然森林作为主要的环境基础,在科学保护为前提下适度的开发建设,从而使游人们感受到旅游、观光、休闲和科学教育活动于一体的特定场所。在当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国民对休闲旅游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我国在森林旅游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也加快了脚步。服务设施选址规划不足,针对生态适宜性的选址考虑不够完善,游客满意度低,易用性差,是公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传统的服务设施规划选址的方法无法实现对选址的精准预算,故其对森林公园服务设施的空间位置的选择缺乏科学的判断。因此,必须通过对服务设施的科学、合理的、生态化的规划布局,来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循环和保护,提高森林公园的整体环境质量,从而改善森林公园的非科学、非理性和非生态现象。本文针对森林公园中的服务设施生态适宜性选址规划布局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及模型模拟实验,并从以下几方面对瓦房店国家森林公园服务设施的布局选址进行了探究和实践。本文对研究的背景、目的以及意义进行了综合的论述,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明确了瓦房店国家森林公园服务设施的选址规划中所应注意的生态环境问题。分别归纳了森林公园和森林公园的服务设施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森林公园的服务设施在建设规模和使用频次上进行分类,选取游客中心、停车场、公共卫生间作为服务设施的研究对象。并对论文中所涉及到的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结合对瓦房店国家森林公园的基本状况和实地踏查所收集到的资料,从地形地貌、景观格局、人类活动因子三个方面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森林资源、土地利用、景点密度道路适宜性缓冲区7个指标因子构建由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瓦房店国家森林公园许屯龙门汤片区生态适宜性的评价体系,利用GIS中的加权叠加法,对瓦房店国家森林公园许屯龙门汤片区的生态适宜性进行分析。并结合森林公园总体规范中的森林公园的功能分区将其划分出适宜区域。利用ARCGIS网络分析法中的位置分配模型,挑选出符合本研究的三种常用的布局选址配置模型:设施数量最少、人均步行距离最短、有容量限制的最大覆盖范围来设置三种研究方案并从中挑选较为符合的森林公园服务设施布局选址方案。在服务设施数量为一时,最小化设施点数模型得出结论为最优。当设施数量不确定时,而建设资金可达到最低的情况时,在覆盖范围合理的情况下,优先考虑有容量限制的最大覆盖范围模型。服务半径最大,设施容量最大的情况下,可得到数量最少,就覆盖范围最广的建设布局方案。经试验模拟研究,此方案为最优方案。
桃琳[4](2019)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养生旅游开发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以及近年来老龄化、亚健康、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严重,养生旅游成为我国旅游市场的一大热点。普洱市思茅区生态环境优越、气候条件怡人,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被联合国环境署称为“世界的天堂,天堂的世界”。养生旅游是思茅旅游发展的客观选择,但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思茅区养生旅游还只处于起步阶段,明显存在着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产品吸引力不足、旅游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与建成“全国康体养生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本论文通过对思茅区特色养生资源进行分析,在研究现阶段思茅区养生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养生旅游开发经验,并把市场需求与本地养生资源特征相结合之后,将珠三角市场、西南市场、长三角市场、京津冀市场确定为国内目标客源市场,将思茅养生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为山岳康体养生型、普洱茶养生型、药膳养生型和旅居养生型,并采用多种营销渠道及方法来树立思茅区的旅游形象。
《安家》编辑部[5](2016)在《2016中国地产最具影响力候选名盘》文中认为
刘春阳[6](2016)在《中东铁路城镇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振兴 ——以一面坡镇为例》文中指出中东铁路,建于1896-1903年期间,是沙俄在中国清末时期,为了更多更好更快地掠夺中国的木材、矿产等资源,而修建的一条铁路。这条铁路以俄国西北部的赤塔为起点,经中国境内一直向东南联通到海参崴,大大缩短了俄国远东地区地域内的物资输送距离。在国内区段,其以绥芬河、满洲里、大连为终点,在哈尔滨处交汇,形成了一段T字形的铁路干线。海拉尔、扎兰屯、昂昂溪、齐齐哈尔、哈尔滨、一面坡、横道河子、穆棱、绥芬河、长春、沈阳等城市也因此而兴盛繁荣。近年来,随着全国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升温,中东铁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被确定为我省文物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包括开展中东铁路建筑全面调查工作,积极申报保护单位,重点实施中东铁路沿线历史建筑群的保护、综合整治、维修、风貌再生等一系列保护工程。一面坡作为中东铁路上的三等站城镇,具有一般场站的检修、运输、管理功能,也有作为远东游览度假场所的独立别墅、绿植广场与蚂蚁河沿河风光,更有华人自发形成的风格迥异的商业街区,后经过日伪时期的没落与新中国成立后的再发展,最终形成了多元文化碰撞交流下的独特城镇街区形态与风貌。本文以《尚志市一面坡镇总体规划(2015-2030)》、《尚志市一面坡镇镇北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2015—2030)》的编制工作为契机,通过系统梳理一面坡的历史沿革、建设情况、街区现存情况等特征,深入剖析街区衰退因素、自身发展动力与政策影响因素,对一面坡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综合审视,以保护为根本、以整治为手段、以振兴为目的,最终尝试性的从街区的保护、整治和振兴三个层次,提出一面坡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策略与实施手段。以期对中东铁路及北方相似历史文化街的保护与振兴工作,提供可借鉴的历史参考资料和规划策略手法。
郭婧[7](2013)在《黑龙江省甘南县太平湖水库生态旅游规划及景观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库旅游己经成为旅游开发一支新生力量。水库旅游资源具有广泛性、季节性、得天独厚的自然特性、科普教育效益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特征,在水库旅游区还可以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旅游休闲活动。随着近年来水库开发的繁荣景象,人们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也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传统的旅游规划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时代的要求,所以我们要提出新的规划体系来适应当前时代要求,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对太平湖水库进行生态旅游规划,目的打造出集生态、旅游、观光度假、休闲、疗养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区,带动旅游发展,促进实现旅游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赢。本文以太平湖水库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搜集,对库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交通条件、基础设施、客源状况进行分析,主要研究以下内容:(1)运用SWOT定性分析法找出此景区在开发建设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其中优势为:区位优势、旅游资源优势、旅游市场优势等。缺点为:经济状况不佳、大环境不佳、同地区旅游项目竞争激烈、旅游产品缺乏吸引力,发展不平衡、季节限制等。(2)规划了太平湖水库“一核、二轴、多片区”的空间布局,构建了主要包括景观功能区划、景点规划、内外交通规划在内的水库景观生态规划体系,展开了对太平湖水库的生态旅游规划,构建了核心景观游览区、生态调蓄区、密林涵养水源区、湿地景观游览区、水上风情体验区、湖滨漫游区。其中核心景观游览区、生态调蓄区、密林涵养水源区为重点生态建设区。规划了蔷薇园、土地园、玉墅临风居住区等多个核心景观景点,打造了以莺歌燕语、玉荷岸、大地艺术为代表的景观节点。(3)对太平湖水库进行外交通道路规划,外部交通主要以公路为主,111国道从库区西侧通过,南部建有G015国道,拉甘公路、齐查公路纵贯境内,公路四通八达。由于库区与城市主干道相邻,所以入口规划尽量控制数量。太平湖水库出入口分为2个等级,一级、二级主入口分别为两个。水库的内交通道路规划主干道连通各个景区,次干道为网状分布,三纵三横分布连通各景区主要景点,游览步道为各景点内的散步道,路宽分别为8-12米、5-8米、1.5-2米。(4)制定太平湖水库旅游规划路线,包括区域旅游线路和景区内部旅游线路,其中景区内部旅游线路规划有一日游、二日游等多种旅游线路,同时也推出了“乐活之旅”康体休闲游、“动感天地”户外动感游、“心灵升华”生态体验游、水上观光品味游等主题游。(5)运用线路法和面积法计算景区日环境容量与年环境容量并预测太平湖水库的近、中、远期游客规模。计算结果表明:太平湖水库旅游风景区近期游客量为15万,中期为30万,远期为40万,游客量仅是所计算景区游客容量的24%,说明该旅游风景区的旅游开发在生态环境允许的范围内,并有较大的游客市场开发空间。本文创新点:以水库的生态溢洪设计为创新点,在涨水期通过生态溢洪道将太平湖水泄入生态调蓄区,通过雨水的渗透排放技术,泄洪平原、人工湿地等处理方式达到短暂蓄洪;在无水期时生态溢洪道亦作为湖滨漫游道路,同时泄洪平原也可以通过密集放牧创造半开放景观。从而达到水库的生态调蓄。
高文[8](2012)在《宁阳县金彩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工业的发展,长期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渴望回归大自然的愿望越来越迫切,而现有的城市公园在景观及活动内容上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森林公园因为满足了人们了解自然、亲近自然的愿望而深受人们的青睐。森林公园的建设在国民经济、旅游和林业综合利用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我国森林公园的建设起步于80年代,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工作在公园建设中的作用被充分肯定。但是有些森林公园的总体规划设计质量并不高,起不到对森林公园建设的指导作用。森林公园建设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执行仍然是个薄弱环节,极大地限制了森林公园的发展水平和档次提升,模糊了森林公园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这一状况必须尽快得以改进。山岳型森林公园是森林公园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因其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山岳型森林公园地处城市规划区内,承担着风景旅游、自然保护、市民休闲等多项职能,决定了山岳型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多样性、复杂性。金彩山森林公园不仅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舒适宜人的气候环境,而且具有悠久深邃的人文遗存。通篇首先通过对研究背景的分析,解释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并阐释了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在了解国内国外森林公园的诞生发展状况的前提下,利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和案例实证调研法对金彩山森林公园的景观资源进行调查、评价和研究。其次从多学科多角度,整合了森林公园规划的相关理论,介绍了这些理论作为解决森林公园规划问题的直接依据如何进行指导、应用。然后根据金彩山森林公园的基本情况和资源特色,结合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系统研究总体规划和景区划分,分别阐述了各个景区的规划思路,使其成为市民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和生态保护、培育的场所。本文通过对金彩山森林公园规划的实例,总结规划中应遵循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指明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尝试能够指导山岳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为山岳型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奠定基础。论文的最后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得出观点并作出展望。本文以金彩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过程为例,探讨山岳型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思路,为其他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和开发提供参考。
武继欣[9](2009)在《哈尔滨市阿城区金源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阿城撤市设区,归入哈尔滨市,成为阿城区,将哈尔滨的历史向前延伸了八百多年。在这个历史契机下,深入挖掘阿城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对发展阿城区及整个哈尔滨市的旅游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通过文献综述法、实地调研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研究动态的总结,对文化旅游以及文化旅游资源的相关概念、特点进行了阐述,通过对哈尔滨市文化旅游资源类型的研究指出哈尔滨市的文化旅游资源的亮点是阿城区的金源文化,并对其文脉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根据国家标准对金源文化旅游资源做出资源调查与评价,对阿城区金源文化旅游客源市场进行分析与定位。根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发的总体思路,以金上京会宁府遗址等为重点规划项目,进行景观规划与设计,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要从文化的角度入手,通过景观营造、旅游产品策划、旅游线路设计以及旅游资源整合等手段,将金源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充分挖掘出来,以带动当地旅游产业乃至哈尔滨市旅游业的发展。结合民俗学、文化生态学、旅游地生命周期等相关理论,初步构建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框架;综合分析哈尔滨市文化旅游类型,得出哈尔滨市文化旅游资源亮点为阿城区金源文化;根据国家标准对阿城区金源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价,得出金上京会宁府和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为五级旅游资源。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客源市场定位,指出省内金源文化客源市场为哈尔滨市及周边地区,省外为京津唐及台湾等地;依据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等原则,结合阿城区旅游空间布局结构对金上京会宁府遗址等重点项目进行了景观规划与设计,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确定金源文化旅游区主题形象和旅游线路。
王正祎[10](2009)在《黑龙江省森林公园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森林公园的发展已近有三十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森林公园始终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也必然会出现许多阻碍森林公园发展的问题。而规划作为指导森林公园建设的最重要手段,不但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焦点,更是各种矛盾、问题的“多发区”。因此,认清森林公园规划究竟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本质是什么、用什么手段解决问题,是确保森林公园规划水平不断提高的当务之急。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了对森林公园的规划进行研究。通篇首先通过对研究背景的分析,提出了森林公园规划面临的问题,解释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并阐释了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从多学科多角度,整合了森林公园规划的相关理论,并将这些理论分为指导性与应用型两类;介绍了这些理论作为解决森林公园规划问题的直接依据如何进行指导、应用。第三章将森林公园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规划相关内容进行了横向比较,分析异同点,并阐明了森林公园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特色所在。而这种特色恰恰是规划必须遵循和体现的。第四章基于黑龙江省森林公园的实际情况,通过调研和资料分析,总结了森林公园规划存在的问题,并按性质将其归类。对问题的集中总结可以使理论、方法的运用有的放矢。第五章是选择突出性的规划问题,运用前文介绍的理论方法,结合森林公园规划特色,对其加以解决。对规划设计的层次进行了划分;对差级建设规划、分区规划、植物景观保护规划的原则、依据和方法进行了探索。论文的最后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得出观点并作出展望。
二、黑龙江省绿海森林公园规划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龙江省绿海森林公园规划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筑起中国北方的“绿色长城”——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反思与跨越:继往开来的三北工程 |
中共五代领导集体关注三北 |
三北工程与“两山”理论 |
为龙江大粮仓撑起绿色屏障 |
砥砺奋进中的甘肃三北工程 |
气壮山河的治山兴林凯歌 |
绿染天山南北,筑牢生态屏障 |
陕西毛乌素:昔日沙地变绿洲 |
宁夏白芨滩:绿染黄沙着华章 |
河北塞罕坝:塞外高原筑起“绿色长城” |
(2)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基础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基础概念 |
2.1.1 绿色发展 |
2.1.2 森林旅游产业 |
2.1.3 产业竞争力 |
2.1.4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 |
2.2 相关理论 |
2.2.1 绿色发展理论 |
2.2.2 “两山”理论 |
2.2.3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产业竞争力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3.1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3.1.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3.1.2 森林旅游产业绿色发展问题 |
3.2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
3.2.1 森林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直接贡献 |
3.2.2 森林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能力 |
3.2.3 森林旅游的区域经济牵动度 |
3.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与竞争阶段分析 |
3.3.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 |
3.3.2 森林旅游产业市场竞争阶段分析 |
3.4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趋势 |
3.4.1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消费群体变化 |
3.4.2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产品需求变化 |
3.4.3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文化内涵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模型构建 |
4.1 基于钻石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1.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框架 |
4.1.2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
4.2.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选择 |
4.2.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分析 |
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测算 |
5.2 各级评价指标的作用权重分析 |
5.3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结构分析 |
5.3.1 生产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2 需求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3 支持产业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4 政府作用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聚类分析 |
5.4.1 聚类分析结果 |
5.4.2 聚类结果分析 |
5.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时空分析 |
5.5.1 空间分布分析 |
5.5.2 时间趋势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6.1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原理 |
6.1.1 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
6.1.2 影响因素遴选原则 |
6.1.3 影响因素体系构建的方法 |
6.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
6.2.1 拟选影响因素体系 |
6.2.2 影响因素筛选模型设定 |
6.2.3 数据处理及检验 |
6.2.4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主成分分析 |
6.2.5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回归分析 |
6.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 |
6.3.1 绿色旅游资源因素 |
6.3.2 绿色产业规模因素 |
6.3.3 绿色发展环境因素 |
6.3.4 绿色基础设施因素 |
6.3.5 绿色政策支持因素 |
6.4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结构分析 |
6.4.1 解释结构模型的构建 |
6.4.2 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 |
6.5 本章小结 |
7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O分析 |
7.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理论解析 |
7.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压力(P) |
7.2.1 竞争力提升的压力 |
7.2.2 压力的动态变化 |
7.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动力(M) |
7.3.1 动力主体构成及动态演化 |
7.3.2 驱动力构成及动态演化 |
7.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循环推进框架 |
7.5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O) |
7.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目标与路径设计原则 |
7.5.2 以保护优先为先导的绿色旅游资源要素提升路径 |
7.5.3 以结构调整为机遇的绿色政策支持要素提升路径 |
7.5.4 以产品创新为特色的绿色产业规模要素提升路径 |
7.5.5 以全域协作为支撑的绿色发展环境要素提升路径 |
7.5.6 以绿色供给为前提的绿色基础设施要素提升路径 |
7.6 本章小结 |
8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 |
8.1 绿色发展视域下旅游资源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1.1 自然资源保护方面 |
8.1.2 资源管理能力方面 |
8.2 绿色发展视域下产业规模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2.1 产品创新方面 |
8.2.2 技术创新方面 |
8.3 绿色发展视域下发展环境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3.1 经济环境方面 |
8.3.2 社会环境方面 |
8.4 绿色发展视域下政策支持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4.1 绿色供需方面 |
8.4.2 政策制度方面 |
8.4.3 人才选育方面 |
8.5 绿色发展视域下基础设施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5.1 交通产业支持方面 |
8.5.2 服务设施升级方面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附录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 |
附录2 2008-2017年各地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
附录3 各地区一级指标综合评价测算结果 |
致谢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3)瓦房店国家森林公园服务设施规划选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进程中的森林公园 |
1.1.2 森林旅游已成为时代热潮 |
1.1.3 合理的森林公园服务设施的选址规划研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公园服务设施生态设计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公园服务设施生态设计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概述和分析方法介绍 |
2.1 相关概念概述 |
2.1.1 生态容量 |
2.1.2 生态适宜性分析 |
2.2 森林公园 |
2.2.1 森林公园的相关概念及功能 |
2.2.2 森林公园的功能 |
2.3 森林公园服务设施概念和分类 |
2.3.1 森林公园服务设施概念 |
2.3.2 森林公园服务设施分类 |
2.4 分析方法介绍 |
2.4.1 服务设施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 |
2.4.2 GIS空间分析法 |
2.4.3 GIS网络分析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森林公园服务设施空间布局模型研究 |
3.1 瓦房店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
3.1.1 基本概况 |
3.1.2 土地利用状况 |
3.2 单因子图层生成 |
3.2.1 评价因子的筛选 |
3.2.2 生态适宜性评价因子的确定 |
3.2.3 单因子图层生成 |
3.3 单因子图层的重分类处理 |
3.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4.1 加权叠加法 |
3.4.2 各因子权重值 |
3.5 服务设施用地适宜性评价分析 |
3.6 评价结果分析 |
3.6.1 游客中心用地适宜性综合评价分析 |
3.6.2 森林公园公共卫生间用地适宜性综合评价分析 |
3.6.3 停车场用地适宜性综合评价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服务设施位置分配模型研究 |
4.1 布局选址方案及步骤 |
4.2 游客中心最佳选址位置 |
4.3 停车场最佳选址位置 |
4.4 卫生间最佳选址位置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养生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理论与成功案例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重要概念 |
2.1.2 主要理论 |
2.2 成功养生旅游案例 |
2.2.1 国外成功养生旅游产品设计 |
2.2.2 国内成功养生旅游产品设计 |
2.2.3 经验和启示 |
3 思茅区养生旅游开发现状及分析 |
3.1 思茅区养生旅游资源概述 |
3.1.1 自然养生资源 |
3.1.2 人文养生资源 |
3.1.3 小结 |
3.2 思茅区养生旅游开发现状及分析 |
3.2.1 思茅区养生旅游发展现状 |
3.2.2 思茅区养生旅游发展中取得的成绩 |
3.2.3 思茅区养生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4 思茅区养生旅游开发策略 |
4.1 思茅区养生旅游产品的开发理念 |
4.1.1 保护性开发,持续发展 |
4.1.2 发挥优势,打造特色 |
4.1.3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
4.1.4 统筹规划,社区参与 |
4.2 思茅区养生旅游市场前景分析与定位 |
4.2.1 思茅区养生旅游市场前景分析 |
4.2.2 思茅区养生旅游市场定位 |
4.3 思茅区养生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 |
4.3.1 山岳康体养生型 |
4.3.2 普洱茶养生型 |
4.3.3 药膳养生型 |
4.3.4 旅居养生型 |
4.4 思茅区养生旅游营销推广 |
4.4.1 营销目标 |
4.4.2 营销渠道 |
4.4.3 营销方法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东铁路城镇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振兴 ——以一面坡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
1.3.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一面坡镇历史文化街区的沿革及现状 |
2.1 一面坡镇历史发展沿革 |
2.1.1 基本概况 |
2.1.2 早期聚落形成原由 |
2.1.3 近代城镇发展过程 |
2.2 一面坡镇现状建设情况 |
2.2.1 依山就水的村落选址 |
2.2.2 南北迥异的城镇形态 |
2.2.3 多姿多彩的建筑风貌 |
2.2.4 层次丰富的景观设计 |
2.3 一面坡镇历史文化街区建筑文物现存情况 |
2.3.1 村域建筑文物资源 |
2.3.2 镇北村建筑文物资源 |
2.4 一面坡镇历史文化街区非物质文化现存情况 |
2.4.1 建筑装饰艺术 |
2.4.2 民间习俗文化 |
2.4.3 古树名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一面坡镇历史文化街区更新因素研究 |
3.1 街区衰退影响因素 |
3.1.1 历史建筑急需修缮,传统院落遭到破坏 |
3.1.2 开发建设活动无序,历史环境遭到威胁 |
3.1.3 原有发展动力减弱,产业结构制约发展 |
3.1.4 传统文化活动衰退,村镇魅力逐渐减弱 |
3.1.5 居民生活满意度降低,街区保护热情不高 |
3.2 街区发展动力因素 |
3.2.1 城镇化程度较高 |
3.2.2 对外交通便利 |
3.2.3 旅游资源丰富 |
3.2.4 企业初具规模 |
3.2.5 品牌知名度较高 |
3.3 街区发展影响因素 |
3.3.1 中东铁路沿线保护规划的编制实施 |
3.3.2 国民休闲旅游时代的到来 |
3.3.3 哈牡高铁一面坡站的建设 |
3.3.4 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的确定 |
3.3.5 美丽乡村的建设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一面坡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振兴策略 |
4.1 街区保护策略 |
4.1.1 保护对象与原则 |
4.1.2 街区区划与保护策略 |
4.1.3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与控制范围 |
4.1.4 古树名木保护 |
4.1.5 街巷保护控制 |
4.1.6 非物质文化保护策略 |
4.2 街区整治策略 |
4.2.1 建筑分类保护措施及风貌导引 |
4.2.2 街区环境整治策略 |
4.3 街区振兴策略 |
4.3.1 商业振兴策略 |
4.3.2 文化振兴策略 |
4.3.3 旅游发展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黑龙江省甘南县太平湖水库生态旅游规划及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
1.3.2 环境容量研究体系 |
1.3.3 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
1.3.4 生态旅游规划与水库旅游规划研究进展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太平湖水库概况 |
2.1 太平湖水库现状 |
2.1.1 太平湖水库自然环境 |
2.1.2 太平湖水库社会环境 |
2.1.3 太平湖水库人文环境 |
3 太平湖水库内外环境的 SWOT 分析 |
3.1 太平湖水库风景旅游规划优势分析 |
3.1.1 区位优势 |
3.1.2 旅游资源优势 |
3.1.3 旅游市场优势 |
3.2 太平湖水库风景旅游规划劣势分析 |
3.2.1 经济状况不佳 |
3.2.2 大环境不佳 |
3.2.3 同地区旅游项目竞争激烈 |
3.2.4 旅游产品缺乏吸引力,发展不平衡 |
3.2.5 季节限制 |
3.3 太平湖水库风景旅游规划机遇分析 |
3.3.1 旅游市场需求 |
3.3.2 国家重视,政府支持 |
3.3.3 旅游观念的发展趋势 |
3.4 太平湖水库风景旅游规划威胁分析 |
3.4.1 省外竞争威胁 |
3.4.2 省内竞争威胁 |
3.4.3 旅游需求格局的变化 |
3.4.4 发展与保护的矛盾 |
4 客源市场 |
4.1 客源市场分析 |
4.2 客源市场预测 |
4.3 客源市场发展战略 |
4.3.1 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打造精品旅游环境 |
4.3.2 注重新旅游产品的开发 |
4.3.3 塑造品牌形象,提高太平湖水库的旅游吸引力 |
4.3.4 采用有针对性和多样化的旅游宣传促销形式 |
4.3.5 调整产品结构 |
4.3.6 调整市场结构 |
5 太平湖水库风景区生态旅游规划 |
5.1 太平湖水库规划性质与范围 |
5.1.1 规划性质 |
5.1.2 规划范围 |
5.2 太平湖水库规划目标和定位 |
5.2.1 规划目标 |
5.2.2 开发定位 |
5.3 太平湖水库规划原则 |
5.3.1 生态性原则 |
5.3.2 系统性原则 |
5.3.3 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
5.3.4 市场性原则 |
5.3.5 特色性原则 |
5.3.6 地方性原则 |
5.3.7 整体设计的原则 |
5.3.8 以人为本的原则 |
5.4 太平湖水库功能区划 |
5.4.1 核心景观游览区 |
5.4.2 湖滨漫游带 |
5.4.3 生态调蓄区 |
5.4.4 密林涵养水源区 |
5.4.5 水上风情体验区 |
5.4.6 湿地景观游览区 |
5.5 太平湖水库景区、景点规划 |
5.5.1 核心景观区规划 |
5.5.2 湿地景观游览区 |
5.5.3 生态调蓄区 |
5.5.4 密林涵养水源区 |
5.5.5 湖滨漫游带 |
5.5.6 水上风情体验区 |
5.6 太平湖水库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
5.6.1 餐饮设施规划 |
5.6.2 住宿设施规划 |
5.6.3 医疗设施规划 |
5.6.4 厕所卫生设施 |
5.6.5 导游指向设施 |
5.7 基础配套设施规划 |
5.7.1 给、排水规划 |
5.7.2 电力、电信规划 |
5.7.3 供热规划 |
5.7.4 环境保护工程设施 |
5.8 太平湖水库道路交通规划 |
5.8.1 太平湖水库旅游区交通道路现状 |
5.8.2 旅游区道路交通规划 |
5.9 太平湖水库线路组织 |
5.9.1 区域旅游线 |
5.9.2 景区内部的游线 |
5.9.3 主题游线 |
5.10 太平湖水库形象定位与策划 |
5.10.1 品牌形象定位 |
5.10.2 太平湖水库品牌形象策划 |
5.11 太平湖水库环境容量 |
5.11.1 太平湖水库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计算 |
5.11.2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计算模式 |
5.11.3 日环境容量计算 |
5.11.4 年环境容量计算 |
5.12 环境保护规划和生态建设规划 |
5.12.1 生物资源保护 |
5.12.2 景观资源保护 |
5.12.3 生态环境保护 |
5.13 太平湖水库安全规划 |
5.13.1 太平湖水库防火规划 |
5.13.2 太平湖水库防震规划 |
5.13.3 太平湖水库安全工程规划 |
5.13.4 太平湖水库其他灾害的防治 |
6 结论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8)宁阳县金彩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2 山岳型森林公园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世界国家公园 |
2.1.2 我国森林公园 |
2.1.3 山岳型森林公园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我国研究现状 |
2.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 山岳型森林公园的主要特征 |
2.4 山岳型景观特点分析 |
2.4.1 多样多变性 |
2.4.2 相对独立性 |
2.4.3 立体分层性 |
2.4.4 不可模拟性 |
2.5 同类案例对比研究 |
2.5.1 淄博原山国家森林公园 |
2.5.2 蓬莱艾山国家森林公园 |
3 山岳型森林公园规划的理论、原则与方法 |
3.1 山岳型森林公园规划的基础理论 |
3.1.1 景观生态理论 |
3.1.2 森林美学的理论 |
3.1.3 环境规划理论 |
3.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 山岳型森林公园规划的基本原则 |
3.2.1 生态保护原则 |
3.2.2 地域化原则 |
3.2.3 多元化原则 |
3.2.4 自然野趣原则 |
3.2.5 可持续发展原则 |
3.2.6 有法可依原则 |
3.3 山岳型森林公园规划的技术方法 |
3.3.1 调查与评价 |
3.3.2 景观规划设计 |
3.3.3 专项规划 |
4 实践研究——以宁阳金彩山森林公园为例 |
4.1 现状概况与资源评价 |
4.1.1 现状概况 |
4.1.2 社会经济条件 |
4.1.3 区位分析 |
4.1.4 景观资源的定性与定量评价 |
4.1.5 旅游发展的 SWOT 分析 |
4.2 公园定位 |
4.2.1 旅游总体形象与功能定位 |
4.2.2 旅游客源市场细分化与目标市场定位 |
4.2.3 旅游产品策划 |
4.3 总体布局 |
4.3.1 结构布局 |
4.3.2 景区划分 |
4.4 景点及游览线路规划 |
4.4.1 景点规划 |
4.4.2 游览线路设计 |
4.5 环境容量及游客规模 |
4.5.1 环境容量 |
4.5.2 游客容量 |
4.5.3 游客规模预测 |
4.6 生物景观规划 |
4.6.1 植被景观规划 |
4.6.2 动物景观规划 |
4.7 保护工程规划 |
4.7.1 生物资源保护 |
4.7.2 景观资源保护 |
4.7.3 环境保护规划 |
4.7.4 旅游安全保护 |
4.8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
4.8.1 游客咨询服务中心 |
4.8.2 餐饮设施 |
4.8.3 娱乐设施 |
4.8.4 购物设施 |
4.8.5 医疗设施 |
4.9 基础设施工程规划 |
4.9.1 道路交通规划 |
4.9.2 给水工程规划 |
4.9.3 排水工程规划 |
4.9.4 供电工程规划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创新之处 |
5.3 展望 |
附表 |
图表目录 |
图表来源 |
参考文献 |
附: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社会实践经历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哈尔滨市阿城区金源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方法 |
1.4.2 实地研究方法 |
1.4.3 问卷调查方法 |
1.4.4 归纳总结方法 |
1.5 研究内容框架 |
2 文化旅游与文化旅游资源概述 |
2.1 文化旅游概述 |
2.1.1 文化的含义 |
2.1.2 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
2.1.3 文化旅游的定义 |
2.1.4 文化旅游的特点 |
2.2 文化旅游资源概述 |
2.2.1 文化旅游资源的定义 |
2.2.2 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 |
2.3 指导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民俗学理论 |
2.3.2 文化生态理论 |
2.3.3 资源整合原理 |
2.3.4 经济学和市场学理论 |
2.3.5 旅游容量(承载力)理论 |
2.3.6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3.7 "大旅游"发展理论 |
3 哈尔滨市文化旅游资源概述 |
3.1 哈尔滨市概况 |
3.1.1 哈尔滨市地理概况 |
3.1.2 哈尔滨市自然资源概况 |
3.1.3 哈尔滨市旅游资源概况 |
3.2 哈尔滨市文化旅游资源类型 |
3.2.1 金源文化 |
3.2.2 冰雪文化 |
3.2.3 民俗文化 |
3.2.4 欧陆文化 |
3.2.5 森林文化 |
3.2.6 京旗文化 |
3.2.7 节庆文化 |
3.3 哈尔滨市文化旅游资源亮点——阿城区金源文化 |
3.3.1 哈尔滨市文化旅游发展趋势 |
3.3.2 金源文化概念的提出 |
3.3.3 金源文化的文化底蕴 |
4 阿城区金源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分析 |
4.1 阿城区金源文化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
4.1.1 旅游资源调查 |
4.1.2 旅游资源评价 |
4.2 阿城区金源文化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定位 |
4.2.1 问卷调查 |
4.2.2 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
4.2.3 重点目标市场分析 |
4.2.4 目标客源市场定位 |
5 阿城区金源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总体思路 |
5.1 金源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原则 |
5.1.1 因地制宜原则 |
5.1.2 发展特色原则 |
5.1.3 游客中心原则 |
5.1.4 文化原则 |
5.1.5 多渠道开发原则 |
5.1.6 资源保护原则 |
5.1.7 资源整合原则 |
5.2 金源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
5.2.1 阿城区旅游空间布局 |
5.2.2 阿城区金源文化旅游区规划布局 |
5.2.3 阿城区金源文化旅游区主题形象定位 |
5.2.4 阿城区金源文化旅游区形象设计 |
5.2.5 阿城区旅游资源整合与旅游线路设计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黑龙江省森林公园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森林公园发展现状 |
1.1.2 黑龙江省森林公园发展现状 |
1.1.3 面临的问题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基本概念 |
1.3.1 森林公园 |
1.3.2 森林公园规划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综合研究法 |
1.6.2 多学科交叉综合 |
1.6.3 比较研究法 |
1.6.4 实证研究法 |
2 森林公园规划相关理论的应用 |
2.1 指导型理论 |
2.1.1 生态伦理学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应用型理论 |
2.2.1 生态经济学 |
2.2.2 景观生态学 |
2.2.3 森林美学 |
2.3 本章小结 |
3 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全面比较 |
3.1 比较的目的与意义 |
3.2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与森林公园的共性 |
3.2.1 性质 |
3.2.2 建设指导思想 |
3.3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与森林公园的区别 |
3.3.1 发展情况 |
3.3.2 区位对比 |
3.3.3 资源对比 |
3.3.4 功能对比 |
3.3.5 规划模式对比 |
3.3.6 规划内容对比 |
3.3.7 资源及资源评价体系对比 |
3.4 森林公园规划特色 |
3.4.1 资源保护 |
3.4.2 旅游开发 |
3.5 小结 |
4 黑龙江省森林公园规划的问题 |
4.1 黑龙江省森林公园相关资源的特点及问题 |
4.1.1 植物资源 |
4.1.2 地文资源 |
4.1.3 水文资源 |
4.1.4 人文资源 |
4.1.5 天象资源 |
4.2 森林公园规划的原则、理念问题 |
4.2.1 森林公园规划层次 |
4.2.2 差级建设的规划 |
4.2.3 游览模式 |
4.2.4 景观人工化 |
4.2.5 狩猎场的建设 |
4.2.6 季节对旅游项目的影响 |
4.3 森林公园规划的技术方法问题 |
4.3.1 森林公园分区 |
4.3.2 景观保护规划 |
4.3.3 植物景观规划 |
4.3.4 景观资源评价 |
4.4 小结 |
5 森林公园规划主要问题的探索 |
5.1 选择主要问题 |
5.2 森林公园规划体系 |
5.2.1 森林公园规划的层次关系 |
5.2.2 对森林公园规划体系发展的展望 |
5.3 差级建设 |
5.3.1 差级建设的目的意义 |
5.3.2 差级建设的原则 |
5.3.3 差级建设的方法 |
5.4 分区 |
5.4.1 分区的目的及意义 |
5.4.2 分区的原则 |
5.4.3 分区方法的探索 |
5.5 植物景观保护规划 |
5.5.1 植物景观保护规划的目的及意义 |
5.5.2 植物景观保护规划的原则 |
5.5.3 植物景观保护规划的方法 |
5.6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黑龙江省绿海森林公园规划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筑起中国北方的“绿色长城”——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笔谈[J]. 洪家宜,曹前发,武爱民,王东旭,高振寰,宋尚有,周学海,张云龙,仲艳妮,姜晓龙,白云国,高红军,张昕欣. 炎黄春秋, 2020(12)
- [2]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D]. 邹成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3]瓦房店国家森林公园服务设施规划选址研究[D]. 冯磊. 沈阳农业大学, 2020(12)
- [4]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养生旅游开发研究[D]. 桃琳. 云南大学, 2019(03)
- [5]2016中国地产最具影响力候选名盘[J]. 《安家》编辑部. 安家, 2016(12)
- [6]中东铁路城镇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振兴 ——以一面坡镇为例[D]. 刘春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 [7]黑龙江省甘南县太平湖水库生态旅游规划及景观设计研究[D]. 郭婧. 东北农业大学, 2013(S1)
- [8]宁阳县金彩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研究[D]. 高文. 山东农业大学, 2012(02)
- [9]哈尔滨市阿城区金源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 武继欣. 东北农业大学, 2009(04)
- [10]黑龙江省森林公园规划研究[D]. 王正祎. 东北林业大学,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