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嘎山生态旅游带(MGEB)保护联合开发模式初探

贡嘎山生态旅游带(MGEB)保护联合开发模式初探

一、环贡嘎山生态旅游带(MGEB)保护性联合开发模式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蔡新良[1](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何星[2](2020)在《川西北高原藏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及扶贫效应研究》文中指出

李婷[3](2020)在《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评价与建设研究 ——以丽江玉龙雪山为例》文中指出中国正处于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转型阶段,人们消费观念与方式逐渐发生转变,对生命和生活质量提出更高需求,突出表现在日益增长的健康消费与旅游消费上。随着大健康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健康+旅游”新业态的巨大发展潜力开始显现,健康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活动。2017年我国首批13个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公布,其中有6个属于山地环境型,山地发展健康旅游的优势逐渐凸显,这为我国山地旅游目的地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新方向。目前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迫在眉睫,当务之急是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山地旅游目的地发展健康旅游的潜力加以评价,评价结果不仅可以反映其发展潜力,也能反映旅游地当前发展健康旅游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对症下药”提供了依据。但当前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较少,而关于健康旅游目的地评价的研究更是寥若晨星,如何科学评价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综合发展潜力、推进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等问题逐渐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综合评价体系,并对其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我国今后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评价提供科学方法,为其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帮助和经验借鉴。论文借助了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外健康旅游、山地旅游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通过文献可视化分析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研究的主要内容、热点与趋势、研究历程以及作者之间、机构之间的合作网络关系,从文献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山地旅游与健康旅游受政府支持力度强、政策环境利好,对其相关研究自2016年起进入迅速增长期。在对相关研究进行评述后,对相关概念进行厘清,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尝试性提出了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定义,用需求层次理论、产业融合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我国传统健康思想与中医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并联系健康旅游的发展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的“横向升级”新理解。然后对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条件与模式进行了定性分析,提出了健康旅游目的地的生态依托型—生态疗养旅游地、文化驱动型—文化养心旅游地、医养植入型—医疗医护旅游地、养老综合型—养老度假旅居地、体旅融合型—运动健身旅游地等五种建设模式;结合山地的优势与劣势,归纳出三种适宜国内一般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模式:生态依托型-山地疗养度假旅游地、文化驱动型-山地文化养生旅游地、体旅融合型-山地户外运动旅游地。基于以上分析,初步拟定了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评价指标,经过两轮专家问卷调查、多次专家咨询后最终确定了评价体系,利用SPSS软件计算得出各指标的权重系数,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得出以下结论:(1)构建了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山地健康旅游资源、山地健康旅游产品、山地健康旅游环境、山地健康旅游管理、山地健康旅游配套服务设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8个三级指标;(2)一级指标中,山地健康旅游资源所占权重最高(0.4547),其次是山地健康旅游产品(0.2407),山地健康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和旅游环境权重相同(0.1203),占比最小的是山地健康旅游管理(0.064),说明山地健康旅游资源在山地健康旅游地的建设和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3)二级指标中,自然健康旅游资源所占权重最高(0.3637),其次为山地健康旅游专项产品(0.1925)、健康旅游专项服务设施(0.0963),说明自然健康旅游资源对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其三级指标中气候舒适度所占权重最高(0.1889),说明舒适的气候是建设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最重要的“硬件”条件;(4)在山地健康旅游产品的三级指标中,山地运动旅游产品所占权重最高(0.101),其次是山地疗养旅游产品(0.0643)、山地度假旅游产品(0.0305),这表明山地运动旅游产品是当前人们广泛认同并参与到山地健康旅游活动中的重要形式,因此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离不开多元、丰富的山地运动旅游产品;(5)在山地健康旅游环境的三级指标中,地质环境安全程度占比最高(0.4433),说明地质安全是开展山地健康旅游的重要基础保障。论文选取玉龙雪山为案例地进行实证研究,对其建设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综合发展潜力进行评价,采取了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走访等方法搜集相关数据、了解当地实情,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玉龙雪山旅游目的地综合得分S=3.5855,属于中等发展潜力旅游地,具有较好的发展健康旅游的潜力;(2)玉龙雪山的健康旅游产品中,山地运动旅游产品、山地疗养产品得分较高,说明适宜体旅融合型-山地户外运动旅游地、生态依托型—山地疗养度假旅游地两种建设模式;(3)基于评价结果分析和实际调研,认为当前玉龙雪山发展健康旅游的主要困境为:无力支撑“遍地开花”、人文资源“孤芳自赏”、航母策略“一枝独秀”等问题。(4)针对问题,提出了推动产业融合,丰富产品供给;整合营销力量,树立特色品牌;完善服务体系,打造智慧旅游;协调多方利益,优化旅游管理;提升安全保障,注重生态保护等五大发展路径建议。

刘从炀[4](2020)在《基于竞争力评价的彭州市白鹿镇山地旅游开发探讨》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从根本上发生变化。虽然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仍为市场主流,但已远不能满足旅游者日趋多样的旅游需求。山地旅游作为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及户外体验并重的复合旅游类型,正在我国迅速发展。目前学术界对以山地为对象的旅游竞争力研究还较为欠缺,在理论和方法上的研究也不够成熟,亟待深入与加强分析。本文以分析白鹿镇景区旅游竞争力以及探讨景区的山地旅游开发为主要内容。通过进行游客问卷调查,掌握了游客对于景区竞争力的感知评价,通过spss软件的频数分析,描述性分析,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总结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结合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出旅游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定量数据分析白鹿镇旅游竞争力水平。在此基础上,对其空间结构,旅游产品以及旅游市场进行现状分析,并提出未来设想,为白鹿镇未来的山地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研究,得到以下几点结论:一、通过对游客调查问卷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景区的五大旅游产品中,最受游客偏爱的项目为“中法风情建筑”,得分为4.218,而“历史文物古迹”的游客得分最低,为1.911;对于其他观察变量,采用里克特量表形式进行打分,对其分析可以看出游客对景区的建筑风格(4.456)评分最高,而对景区的旅游购品(3.369)的评分最低。二、建立白鹿镇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总结出了4个公共因子作为二级指标和19个观察变量作为三级评价指标,计算得出白鹿镇景区竞争力得分为4.261,旅游竞争力“强”;二级指标中的景区旅游资源(4.618)竞争力“非常强”,其中所属的山地自然环境(4.7)、中欧各式建筑(4.8)在三级指标中名列前茅,是景区发展优势之一;二级指标基础设施建设(3.708)竞争力“较强”,但其中景区购物设施(3.2)、内部交通(3.5)、外部交通(3.5)的三级指标竞争力均为“一般”,这也反映出景区硬件设施较欠缺的实际问题。三、通过前期调查得知,目前白鹿镇山地旅游的开发范围程度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导致游客对景区的深度体验不够,重游率不高。目前景区主打的音乐旅游产品发展潜力巨大但存在不少发展短板,游客满意度与认同感不足。针对以上问题,将白鹿镇景区构建完善成为“中法风情建筑”,“地震遗址遗迹”,“历史文物古迹”,“山水自然风光”,“音乐艺术特色”五大产品融合发展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并以山地旅游为载体,以音乐艺术为特色,将音乐艺术融入山地旅游开发,努力构建“一轴,两翼,六集群”的“山地旅游+音乐”产业布局,打造全域旅游的山地音乐小镇,创造独特的山地旅游音乐体验感,既提高了景区整体旅游竞争力水平,也促进区域内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刘宗学[5](2020)在《海螺沟景区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互联网已经全面融入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的查询和搜索,游客对信息进行搜索而产生的痕迹成为了网络关注度数据,为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对象。通过互联网对旅游目的地进行搜索的人群从某种意义上可称其为旅游中的潜在客源,而旅游景区的网络关注度所表现出的时空分布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旅游客流的时空分布特征。因此,研究旅游景区网络关注度时空分布特征对景区开发旅游市场和进行营销宣传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以百度指数为数据来源,以海螺沟景区的网络关注度为研究对象,运用网络空间地理学理论、有限关注度理论等理论,通过Excel和SPSS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探究海螺沟景区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空间特征的分析中,使用地理集中度指数、泰尔指数等方法对各地区关于海螺沟景区的网络关注度在空间上所表现出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在时间特征的研究中,通过年际变化强度指数、季节性集中指数、周内分布偏度系数等分析了海螺沟景区的网络关注度在时间上的特征,并将网络关注度的时间变化与旅游接待人次、网络关注度的空间变化与实际客流来源地进行相关性分析。在研究中发现:从时间上来看,海螺沟景区的网络关注度的年际变化呈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月际差异明显,淡旺季分明;周内工作日关注度比周末高;受节假日影响,网络关注度一般在节假日前后达到峰值;从空间分布上看,四川及其邻近省份对海螺沟景区的网络关注度较高,其他省整体上存在着“距离衰减”趋势;从区域角度上看,西南地区和华东地区对海螺沟景区的关注度较高,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关注度较低;从相关性分析上来看,各年间的网络关注度与旅游接待人次无关,各月之间和地区间的网络关注度与接待人次有密切相关。文章最后,对影响海螺沟景区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气候、节假日等因素对网络关注度在时间的变化影响较大;空间距离、旅游资源丰度等因素对网络关注度的在空间上的分布影响较大。根据研究成果,笔者进而对海螺沟景区旅游发展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姚新涛[6](2019)在《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国家生态文明观的指引下,生态旅游在我国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规划实践中,由于缺乏理论指导,产生了概念泛化、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而生态旅游目的地,大多数位于我国自然环境较好,生态敏感性较强,且具有重大生态价值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等地。因此,在实践中更需要具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基于此,本文试图以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为例,构建基于环境、资源和景观等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为山地生态旅游规划实践,提供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理论框架,从而解决规划实践中可能产生的资源、环境和景观破坏等问题,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为基础研究、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4个部分。基础和理论研究对应第1、2、3章,通过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方法,对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概念、系统和内容等进行研究,并将资源、环境和景观的量化评价作为构建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的基础,基本确定其概念体系、系统要素、研究方法和规划层次;实证研究对应第4、5章,通过AHP、PCA和SOM等量化评价方法,结合GIS技术,对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等级、空间结构和环境适宜性进行系统评价,以确定宏观区域级别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时序、空间竞合策略和生态红线划定视野下的环境管控措施;应用研究对应第6、7章,运用RS、GIS等技术手段,结合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格局指数和文化生态学中的文化共生理论,从中观和微观的角度,对湘西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景观格局和景观视觉评价,以确定山地生态旅游的功能分区和旅游设施的空间选址规划,并以此作为山地生态旅游游览设施、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等物质性规划设计的理论指导,使其既包含感性的艺术创造,又具有理性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湘西地区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环境和景观的评价结果:生态旅游资源质量总体等级很高,但分布不均,集中在湘西南北两端,且交通连接度低;生态旅游的环境适宜性可分为高、中、低和不适宜4个类型;八大公山的景观格局中,斑块密度小、破碎度较高、廊道连接性差。根据以上评价结果及所提出的规划应对策略,可得到如下结论:宏观区域生态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应建立在资源、环境评价的基础之上,并根据评价结果,从开发时序、竞合策略和生态红线管控等方面提出空间响应策略;中观景区生态旅游的总体规划,需要以景观格局分析作为旅游功能分区的基础,并结合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综合确定各旅游设施的存量规划;微观景点生态旅游设施规划设计,需要结合山地景观视觉评价,综合确定设施的空间选址,并通过文化共生理论,构建反映本土文脉的设计策略。

江帆[7](2018)在《雅安市山地旅游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群众对于旅游的需求越来越高,由于国内旅游资源开发不足,一到旅游旺季,国内各大景区人满为患,服务质量难以保障,旅游体验下滑严重,难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旅行,中国游客也由此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旅游消费群体,这也反映出我国旅游产业还存在供给不足问题。近年来,山地旅游逐步兴起,既有利于对我国丰富的山地资源的开发,满足人民群众对旅游资源的需求,也有利于促进山区经济的发展,带动山区群众增收致富。雅安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将旅游业打造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雅安旅游业发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来雅游客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得到明显增长。但在旅游收入增长的背后,雅安旅游业依然存在规模小,缺乏龙头景区,同质化竞争情况严重,市场影响力小,经济效益差等问题,始终制约雅安旅游产业的发展,使其无法真正起到支柱产业的作用。雅安市山地面积占全市面积的94%,山地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具备发展山地旅游的有利条件。雅安市政府确定的旅游发展思路,虽其中包含了许多山地旅游的内容,但并未正式明确提出发展山地旅游。本文从政策、规划、产业发展等方面入手,对雅安旅游业发展进行了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走访,对比分析乐山峨眉山、泸州市古蔺县、天全县喇叭河、宝兴县空石林、芦山龙门乡等景区发展情况,分析了当前雅安山地旅游发展中主要存在支持政策不足、发展思路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带动效应强的龙头景区、受周边景区“遮蔽”影响大、景区同质化、宣传营销强度低等方面的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在结合雅安山地特征和市委、市政府旅游发展思路,分析雅安旅游业资源状况和山地旅游发展现状,提出发展山地旅游是雅安旅游业发展的突破口,并从确定山地旅游开发模式、统一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要素保障水平、开展整合营销、做实招商引资、打造以大熊猫为主题的山地旅游核心龙头项目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山地旅游的建议,希望能为雅安打造具有国内乃至世界知名的山地旅游目的地,为雅安山区群众增收、脱贫、致富提供帮助。

李艳菊[8](2013)在《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及传统聚落适宜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四川龙门山区域是十二五规划明确支持建设发展区域。具有明显垂直梯度,多尺度地貌景观。藏、羌、汉多民族聚居及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集中分布特色区域。论文选取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及传统聚落适宜性展开研究,主要集中在广元——汶川一带,研究区域大地坐标为东经103°00′~106°00′,北纬30°34′~32°40′范围内。地震带来传统聚落毁灭性灾难,失去特色的重建活动使本研究更具迫切性。研究“同构异形”传统聚落介入地学景观适宜性在避免建设性破坏,增强区域可识别性,新农村建设,区域可持续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和实证研究等研究方法,先后数次赴龙门山中北段区域进行野外测绘,收集和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数据资料,以传统聚落适宜性为切入点,地学景观为研究背景,创新性结合地理学、地质学、景观生态学、建筑学、规划设计等多学科理论,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DSR传统聚落演替驱动因子、Autocad矢量图绘制、Matlab三维数据模型等技术手段,通过国家地理测绘局、国家动态地图网等一些列数据和矢量图的计算转化,形成研究区域高程图、坡度图、坡向图,形成传统聚落基于聚落平均面积、聚落方向性、聚落平均最近距离的数理模型,并通过大量数据统计研究聚落周长、面积等计算形态指数,对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成景系统、地学景观特征和评价,传统聚落介入地学景观适宜性分布规律和演替规律以及整合重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展开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包括:首先,综述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开发与保护研究现状,地学景观和传统聚落适宜性等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论文研究思路、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等,构建“区域地学景观概况——地学景观特征评价——传统聚落介入地学景观的适宜性分布规律——传统聚落介入地学景观的适宜性演替规律——传统聚落整合和重构”的论文主体结构。第二,系统梳理龙门山中北段的地学景观成景系统。目前对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处理、龙门山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开发、地质遗迹保护等方面,对于区域地学景观成景系统缺乏深入研究,特别是缺乏地学景观和传统聚落适宜性关系上的具体分析研究。论文为合理利用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科学开发地学景观资源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数据资料。第三,论文以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层、构造特征、岩石及其露头展布特征、环境地质以及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等方面的综合研究为研究基础,研究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类型划分、主要地学景观特征分析、地学景观评价及其成因机理;综合地学景观成因类型和自然属性的划分原则对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类型进行系统分类,划分为2个大类、5个亚类、13种地学景观类型。研究区地学景观类型丰富、数目众多,但其丰度和类型在不同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北以广元、南以彭州最为突出和典型。论文对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山岳地貌、山水峡谷地貌、丹霞地貌、地层剖面、飞来峰、地震作用景观、古生物遗迹等典型的地学景观地貌特征分别进行阐述。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对研究区典型的地学景观进行系统的评价,论文认为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级别普遍较高。重点讨论与阐述剑门丹霞地貌景观、地震作用地貌景观、岩溶地貌景观的成因机理。结合龙门山构造演化特征,初步分析龙门山中北段地学景观的形成演化特征;第四,运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的交叉研究对象为课题选题,避免以往单一学科研究的局限,完善传统聚落地理景观空间格局的研究体系。归纳总结传统聚落基于地学景观背景下的宏观、中观尺度适宜性分布规律,揭示出传统聚落和地学景观环境的适宜因果性,并按照地学景观特征对龙门山中北段传统聚落进行分类总结;摈弃目前大量研究的传统聚落具体建筑色彩、构造、室内空间设计方面,重点研究丰富形态传统聚落的内部秩序,进行数理建构,为龙门山中北段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以及传统聚落自身整合和重构提供依据;第五,揭示龙门山中北段区域传统聚落空间结构中的道路重要性。统计出冲击平原聚落和冲积扇聚落住居间距地域性常规尺寸,总结龙门山中北段区域传统聚落地域形态特征,最终揭示出传统聚落布局形态文脉延续的关键在于聚落领域感,中心性和边界形态的区分。汉族平原聚落民族特色的浅根性原因在于其缺乏领域中心性的形态布局;第六,论文提出针对传统聚落适宜性演替规律的驱动因子DSR模型,揭示传统聚落演替规律,研究地震带来传统聚落与地学景观环境适宜性突变,总结聚落选址适宜性评价指标及基地地质条件选址基本原则,并实证案例阐述分析灾后重建成功案例的具体设计过程和方法。最终论文提出传统聚落演替规律始终在进行适宜性调整,经过持续整合,最终实现建筑聚落融入地学景观环境中。第七,论文分别从人地关系的地学景观生态性保护原则和传统聚落适宜性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探讨和总结。地学景观生态性保护原则按照地貌类型研究其生态敏感性保护原则。地貌类型生态保护原则总结中按照生态建设分区展开,包括禁建区、限建区、已建区。传统聚落适宜性整合与重构的可持续发展探索中提出区别城市设计方法,进行符合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功能组块设计,完善新农村规划设计规范、加强地学景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聚落适宜性调整、注重把握传统聚落整合与重构的原则方法。

赵川[9](2012)在《贡嘎山地学景观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贡嘎山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也是青藏板块东缘与扬子板块的交接带,新构造运动活跃,现代冰川特征明显,形成了类型多、品位高、组合性好、分布广泛的地学景观资源。以奇峰雪景、现代冰川、钙华、温泉着称于世,并伴有森林、草原、气象等众多景观以及特色鲜明的藏族风情。但由于保护意识和方法的滞后,在日益增多的人类活动影响下,许多地学景观正在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迫切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开发。当前,以青藏高原为目的地的庞大旅游市场正在自发形成,大量的自驾车涌入高原,给脆弱的高原地区生态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因此针对贡嘎山地学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进行专题研究对保护高原环境,普及地学旅游知识,带动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典型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区的范围和区位特征,阐述了研究的选题依据和意义,提出力图解决的三个概念性问题:从认识方法上,如何更综合的认识和评价地学景观?从发展策略上,如何更可行的对地学景观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从保护技术上,如何更有效的保护地质环境?针对上述三个问题,论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是对贡嘎山地学景观资源的基础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对贡嘎山主要的地学景观进行了归类及成景机制分析,并在认识的角度上引入景观美学的科学认知理论以丰富旅游地学的理论方法,为贡嘎山地学景观资源进行了价值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贡嘎山地学景观的主要类型提出了理论性的保护利用方向。第二部分,在“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开发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的理念指导下,就贡嘎山地区地学景观资源开发状况和暴露出的问题,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借鉴了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点轴系统、智慧景区等理论,提出了贡嘎山地学景观保护发展的方向和战略。并在此方向下,提出了贡嘎山地学景观保护与开发模式。该模式由信息系统、保护系统、开发系统、提升系统、管理系统五个子系统构建而成,在保持整个模式架构完整性的同时避免混淆和重叠,构成了一个良性互动、科学发展的理论框架。第三部分,针对贡嘎山地学景观及生态环境保护现状,提出采用智慧景区的理念,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构建囊括3S技术、RFID技术、传感网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地质环境监测系统,此系统具有可视性、智能性、即时性、开放性等特点,能够弥补传统人工监测的常见缺点,可大幅提升贡嘎山地区地质环境的保护效率,也为资源禀赋相近的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的智能化环境监测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范例。

王彬汕[10](2010)在《川西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旅游业已成为民族地区的重要产业,发展旅游业成为民族地区小城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论文以小城镇规划理论为基础,通过建筑学、旅游学、民族学的交叉理论研究和川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实践研究,对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规划的问题与策略、框架与内容、方法与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理论研究采取了从一般到特殊的研究思路:第一步,基于建筑学理论对小城镇规划进行了回顾和总结;第二步,引入旅游学理论,通过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的比较,提出了小城镇旅游的概念,并构建旅游小城镇规划理论;第三步,引入民族学和旅游人类学理论,对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规划进行了初步探讨。实践研究选取了川西三个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民族旅游小城镇规划作为实证。小城镇旅游是指发生在小城镇的旅游活动,它兼具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的特点,体现为人工与自然交织、结合农牧林产业、具有地方氛围、中小规模和半专业化管理等特点,具有自身独特的客源市场、旅游产品和发展模式。旅游小城镇规划应将产业规划与空间规划相结合,将旅游规划与城镇规划相结合。针对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这一特定类型,论文剖析了其规划面临的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环境发展、特色发展、设施建设和规划方法等问题,提出了一套结合城镇规划与旅游规划的应对策略。在传统小城镇规划框架与内容基础上,论文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规划要融入的旅游规划和民族旅游内容,提出要引入参与机制,制定地方标准,使规划符合民族地区文化、贴近民族地区实际。论文提出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规划应以后现代主义为指导,以新乡土设计和地域设计为基础,引入参与式规划机制,采取“CARP”(设计遵循文化、“真”就是美、地域适宜性技术、社区参与式设计)的规划方法。与此相适应,引入旅游用地规划、旅游活动规划、旅游设施规划等旅游规划关键技术,以及民族旅游资源调查、民族旅游产品策划、民族文化保护等民族旅游的关键技术。论文的创新有三点:一、提出了“小城镇旅游”的概念,揭示了小城镇旅游与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区别与联系;二、发展了“小城镇→旅游小城镇→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的规划理论分支;三、提出了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CARP”的规划设计方法。

二、环贡嘎山生态旅游带(MGEB)保护性联合开发模式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贡嘎山生态旅游带(MGEB)保护性联合开发模式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五、资料数据来源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1.1 相关概念
        1.1.1 生态旅游
        1.1.2 生态旅游业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相关理论
        1.2.1 沟域经济理论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小结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环境特点
        2.1.2 地形地貌特征
        2.1.3 生态环境条件
        2.1.4 气候水文条件
    2.2 综合区位分析
        2.2.1 交通区位
        2.2.2 生态区位
        2.2.3 经济区位
        2.2.4 旅游区位
    2.3 历史人文背景
        2.3.1 历史沿革
        2.3.2 民族文化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2.5.1 政治环境因素
        2.5.2 自然条件因素
        2.5.3 社会发展因素
        2.5.4 经济环境因素
        2.5.5 科技水平因素
    小结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3.2.1 地理环境特殊
        3.2.2 生态环境脆弱
        3.2.3 社会环境复杂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小结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基本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2.1 确定指标权重
        4.2.2 指标总权重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4.3.3 建立评价模型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小结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5.1.1 战略地位显着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小结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6.1.3 发展基本原则
        6.1.4 产业发展路径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6.2.1 制度保障体系
        6.2.2 发展对策建议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致谢

(3)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评价与建设研究 ——以丽江玉龙雪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大健康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1.1.2 “健康+旅游”新业态发展潜力巨大
        1.1.3 山地发展健康旅游的优势逐渐凸显
        1.1.4 中国山地旅游目的地亟需转型升级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文献分析数据来源
        1.2.2 健康旅游研究综述
        1.2.3 山地旅游研究综述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健康旅游
        2.1.2 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需求层次理论
        2.2.2 产业融合理论
        2.2.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2.4 我国传统健康思想与中医理论
第3章 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建设条件与模式分析
    3.1 建设条件分析
        3.1.1 环境条件
        3.1.2 资源价值
        3.1.3 产品基础
        3.1.4 市场构成
    3.2 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模式
        3.2.1 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模式
        3.2.2 山地建设健康旅游目的地的优劣势
        3.2.3 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模式
第4章 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4.1 选取评价指标的原则
    4.2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4.2.1 初步拟定评价指标体系
        4.2.2 运用德尔菲法筛选、调整指标
        4.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确定
    4.3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4.3.1 AHP法与德尔菲法相结合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4.3.3 权重结果分析
    4.4 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第5章 丽江玉龙雪山旅游目的地实证研究
    5.1 玉龙雪山健康旅游发展概况
        5.1.1 研究区域
        5.1.2 旅游业发展水平
        5.1.3 山地健康旅游资源
        5.1.4 山地健康旅游产品
        5.1.5 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5.2 玉龙雪山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评价
        5.2.1 问卷调查与数据评价分析
        5.2.2 评价结果与分析
    5.3 玉龙雪山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发展路径
        5.3.1 推动产业融合,丰富产品供给
        5.3.2 整合营销力量,树立特色品牌
        5.3.3 完善服务体系,打造智慧旅游
        5.3.4 协调多方利益,优化旅游管理
        5.3.5 提升安全保障,注重生态保护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第一轮专家调査问卷:指标筛选
附录2 第二轮专家调査问卷:权重打分
附录3 玉龙雪山健康旅游评价—游客调查问卷
附录4 玉龙雪山健康旅游评价—旅游管理人员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竞争力评价的彭州市白鹿镇山地旅游开发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目的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目的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4.3 研究评述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山地旅游
        2.1.2 旅游游客感知
        2.1.3 旅游竞争力评价
        2.1.4 山地旅游开发
    2.2 理论基础
        2.2.1 旅游行为理论
        2.2.2 体验经济理论
        2.2.3 可持续旅游理论
        2.2.4 旅游市场营销理论
第3章 白鹿镇旅游竞争力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研究内容
        3.2.1 游客游玩偏好
        3.2.2 景区旅游资源
        3.2.3 基础设施建设
        3.2.4 景区接待服务
        3.2.5 游客游后感知
    3.3 游客问卷分析
        3.3.1 频数分析
        3.3.2 描述性分析
        3.3.3 因子分析
        3.3.4 回归分析
    3.4 旅游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3.4.1 评价指标的构建
        3.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3.4.3 旅游竞争力的计算
第4章 白鹿镇山地旅游开发
    4.1 旅游发展环境
        4.1.1 地理区位条件
        4.1.2 旅游支持背景
        4.1.3 旅游资源条件
    4.2 旅游发展现状
        4.2.1 旅游市场现状
        4.2.2 旅游产品现状
    4.3 空间结构布局
    4.4 旅游市场开发
        4.4.1 旅游发展SWOT分析
        4.4.2 市场开发措施
    4.5 旅游产品开发
        4.5.1 “中法风情建筑”系列产品
        4.5.2 “地震遗址遗迹”系列产品
        4.5.3 “历史文物古迹”系列产品
        4.5.4 “山水自然风光”系列产品
        4.5.5 “音乐艺术特色”系列产品
结论
    一、通过游客及专家问卷调查,进行了白鹿镇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
    二、分析白鹿镇山地旅游开发现状,并探讨了景区未来发展构想
    三、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A “白鹿镇山地旅游竞争力评价”游客调研问卷表
    B “白鹿镇山地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专家调查问卷
    C 彭州市白鹿镇旅游资源分类表

(5)海螺沟景区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互联网+时代已经来到
        1.1.2 互联网对旅游的影响
        1.1.3 海螺沟旅游景区的良好发展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网络关注度相关研究
        1.3.2 旅游流相关研究
        1.3.3 网络空间地理学相关研究
        1.3.4 海螺沟旅游景区相关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
        1.4.3 实地调研法
        1.4.4 数据挖掘法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思路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2.1 概念界定
        2.1.1 网络关注度
        2.1.2 旅游流
        2.1.3 网络空间
    2.2 相关理论
        2.2.1 空间结构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有限关注度理论
        2.2.4 网络空间地理学理论
    2.3 模型及相关分析法
        2.3.1 年际变动指数
        2.3.2 季节性集中指数
        2.3.3 周内分布偏度指数
        2.3.4 地理集中指数
        2.3.5 泰尔指数
        2.3.6 综合气候舒适度
第3章 海螺沟旅游景区网络关注度时空分布特征
    3.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数据来源
    3.2 时间分布特征
        3.2.1 年际变化特征
        3.2.2 月际变化特征
        3.2.3 周内变化特征
        3.2.4 黄金周变化特征
    3.3 空间分布特征
        3.3.1 空间可视化
        3.3.2 空间分布集中度分析
        3.3.3 区域差异特征分析
        3.3.4 空间结构分析
    3.4 实际客流与网络关注度相关性分析
        3.4.1 年接待游客人次与年网络关注度相关性分析
        3.4.2 月接待游客人次与月网络关注度相关性分析
        3.4.3 客源地与地区网络关注度相关性分析
    3.5 影响因素分析
        3.5.1 时间影响因素
        3.5.2 空间影响因素分析
        3.5.3 年际网络关注度与实际旅游人次
第4章 基于海螺沟景区网络关注度研究的发展建议
    4.1 加强景区营销宣传力度
    4.2 市场营销突出季节性与差异性
    4.3 强化基础及保障设施
    4.4 加快景区信息化建设
    4.5 整合景区内外旅游资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外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湘西地区
        1.2.2 山地生态旅游
        1.2.3 生态旅游规划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1.4.1.1 文献分析法
        1.4.1.2 演绎法
        1.4.1.3 层次分析法(AHP)和神经网络模型(SOM)
        1.4.1.4 问卷调查法
        1.4.1.5 基于ARCGIS10.2 软件平台的空间数据统计和分析
        1.4.1.6 基于RS技术遥感影像的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1.4.2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2.1.1 国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2.1.1.1 生态旅游的概念及辨析
        2.1.1.2 生态旅游的分类和发展历程
        2.1.1.3 生态旅游的研究成果进展
        2.1.2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2.1.2.1 国内生态旅游的发展阶段
        2.1.2.2 国内生态旅游的概念
        2.1.2.3 国内生态旅游的研究成果进展
        2.1.3 国内外生态旅游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2.1.3.1 国内外生态旅游相关研究的问题总结
        2.1.3.2 基于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发展趋势
    2.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概述
        2.2.1 国外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研究
        2.2.1.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和发展
        2.2.1.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进展
        2.2.1.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案例研究进展
        2.2.2 国内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研究
        2.2.2.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和发展
        2.2.2.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研究进展
        2.2.2.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实践研究进展
        2.2.3 国内外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2.2.3.1 国内外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相关研究的问题总结
        2.2.3.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发展趋势
    2.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1.1 景观生态学的原理
        2.3.1.2 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
        2.3.1.3 景观生态学对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2.3.2 文化生态学理论
        2.3.2.1 文化生态学的原理
        2.3.2.2 文化生态学对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3.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2.3.3.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2.3.3.3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2.3.4 资源环境科学理论
        2.3.4.1 资源环境学概念及起源
        2.3.4.2 资源环境学在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构建
    3.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体系研究
        3.1.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
        3.1.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体系的构架
    3.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关系
        3.2.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系统的组成
        3.2.1.1 客源系统中游客体验的相关概述
        3.2.1.2 支撑系统中的生态旅游策划
        3.2.1.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目的地系统和特殊系统
        3.2.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系统的结构
    3.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和特点
        3.3.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
        3.3.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特点
    3.4 基于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要素
        3.4.1 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
        3.4.1.1 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3.4.1.2 山地生态旅游资源量化评价的类型
        3.4.2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综合评价
        3.4.2.1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概念和组成
        3.4.2.2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适宜性评价及其主体功能区划
        3.4.2.3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测评
        3.4.3 基于景观格局及视觉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设施规划和设计
        3.4.3.1 山地生态旅游设施的概念及分类
        3.4.3.2 景观格局及视觉评价在山地生态旅游设施规划选址的应用
        3.4.3.3 山地生态旅游设施的转型升级
    3.5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社区参与和环境解说规划
        3.5.1 社区参与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阶段
        3.5.2 社区参与到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保障性措施
        3.5.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环境解说规划
        3.5.3.1 环境解说规划的概念及必要性
        3.5.3.2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解说规划系统要素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和规划响应
    4.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4.1.1 湘西区位及资源统计
        4.1.1.1 湘西区位简介
        4.1.1.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统计
        4.1.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调查
        4.1.2.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调查的内容
        4.1.2.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4.1.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和特征
        4.1.3.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4.1.3.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
    4.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等级评价
        4.2.1 评价原则和评价内容
        4.2.1.1 评价原则
        4.2.1.2 评价内容
        4.2.2 评价方法
        4.2.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3.1 指标体系的建立
        4.2.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及评价标准
        4.2.3.3 评价指标权重的分析
        4.2.3.4 评价结果与分析
        4.2.4 本节小结
    4.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评价研究
        4.3.1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
        4.3.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4.3.2.1 数据来源
        4.3.2.2 研究方法
        4.3.3 结果分析
        4.3.3.1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类型特征
        4.3.3.2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均衡特征
        4.3.3.3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密度特征
        4.3.3.4 生态旅游资源交通结构特征
        4.3.4 相关结论
    4.4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规划响应和保护策略
        4.4.1 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4.4.1.1 生态旅游概念不清晰导致资源开发定位不准确
        4.4.1.2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互补性弱,开发同质性强
        4.4.1.3 无序无度盲目开发造成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
        4.4.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规划响应
        4.4.2.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及开发时序规划
        4.4.2.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竞合策略
        4.4.2.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之间的交通优化措施
        4.4.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协调机制
        4.4.3.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规划与政策协调
        4.4.3.2 制定严格明确的法律和管理体系
        4.4.3.3 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资源保护的成效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量化评价及保护规划研究
    5.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分类及现状
        5.1.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分类
        5.1.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内部环境现状
        5.1.2.1 湘西自然生态旅游环境
        5.1.2.2 湘西人文生态旅游环境
        5.1.2.3 湘西经济生态旅游环境
        5.1.2.4 湘西地区社会生态环境
        5.1.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环境现状
        5.1.3.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政治环境
        5.1.3.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经济环境
        5.1.3.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社会环境
    5.2 基于环境适宜性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分区及生态红线划定
        5.2.1 生态旅游环境适应性评价的概念和原则
        5.2.1.1 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的概念
        5.2.1.2 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的原则
        5.2.2 评价方法及数据来源
        5.2.2.1 评价方法
        5.2.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5.2.3 指标选取及量化统计
        5.2.3.1 指标选取
        5.2.3.2 指标量化统计
        5.2.4 数据分析
        5.2.4.1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安全评价
        5.2.4.2 山地生态旅游气候环境舒适性评价
        5.2.4.3 山地生态旅游NDVI分析
        5.2.5 评价结果
        5.2.5.1 不适宜区域
        5.2.5.2 低适宜区域
        5.2.5.3 中适宜区域
        5.2.5.4 高适宜区域
        5.2.6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分区及生态红线划定
        5.2.6.1 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分区和生态红线划定之间的关系
        5.2.6.2 湘西山地主体功能区及亚体旅游景观划分
        5.2.6.3 生态红线划定视角下的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保护
    5.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及调控策略研究
        5.3.1 区位简介及数据来源
        5.3.1.1 研究区域
        5.3.1.2 数据来源
        5.3.2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指标选取和评价方法
        5.3.2.1 评价指标选取
        5.3.2.2 评价方法
        5.3.3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容量测算结果与分析
        5.3.3.1 旅游空间容量
        5.3.3.2 旅游生态容量
        5.3.3.3 旅游心理容量
        5.3.3.4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测算结果
        5.3.4 基于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调控策略
        5.3.4.1 外部宏观调控
        5.3.4.2 内部管理调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设施的规划布局及具体设计研究
    6.1 景观格局评价视角下的山地生态旅游功能分区及景观规划
        6.1.1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6.1.1.1 社会经济环境
        6.1.1.2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6.1.1.3 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6.1.2 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6.1.2.1 景观生态学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运用
        6.1.2.2 研究方法及数据提取
        6.1.3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6.1.3.1 景观要素构成
        6.1.3.2 景观异质性特征
        6.1.3.3 景观多样性特征
        6.1.4 存在问题及调整优化
        6.1.4.1 存在问题
        6.1.4.2 调整优化
        6.1.5 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空间布局和功能划分
        6.1.5.1 生态旅游景观斑块布局
        6.1.5.2 生态旅游景观廊道布局
        6.1.5.3 生态旅游景观空间结构及功能划分
    6.2 基于景观视觉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游览设施规划设计
        6.2.1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概念及分类
        6.2.2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空间选址研究
        6.2.2.1 游览设施空间选址的研究方法
        6.2.2.2 研究区域游览设施现状及备选样地的确定
        6.2.2.3 备选地址的景观视觉评价
        6.2.2.4 游览设施的空间布局规划
        6.2.3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材料选择
        6.2.4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外观设计
        6.2.4.1 游步道设计
        6.2.4.2 休息亭设计
        6.2.4.3 水榭设计
        6.2.4.4 观景台设计
    6.3 文化生态学语境下的保护区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6.3.1 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核心观点
        6.3.1.1 文化生态学的诞生及定义
        6.3.1.2 文化生态学的内在结构及表现形式
        6.3.2 本土文化景观要素的整理和分析
        6.3.2.1 文化生态景观要素整理
        6.3.2.2 聚落景观的空间分析
        6.3.3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旅游服务设施设计原则及方法
        6.3.3.1 设计原则
        6.3.3.2 设计方法
        6.3.4 保护区内部的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6.3.4.1 游客中心设计
        6.3.4.2 生态旅馆
        6.3.4.3 环保厕所
        6.3.4.4 餐饮设施规划
        6.3.4.5 购物设施
        6.3.4.6 景观标识设施
        6.3.5 保护区外部的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6.3.5.1 酉水简介
        6.3.5.2 演绎多元文化共生导向下的景观空间结构
        6.3.5.3 再现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景观节点
    6.4 八大公山保护区内部的基础设施规划
        6.4.1 生态旅游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分类
        6.4.2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基础设施规划的原则及现状
        6.4.2.1 八大公山基础设施现状
        6.4.3 八大公山交通设施规划
        6.4.3.1 八大公山外部交通规划
        6.4.3.2 八大公山景区内部交通规划
        6.4.3.3 景区内部交通设施设计
        6.4.4 八大公山给水排水规划
        6.4.4.1 八大公山给水预测及水源
        6.4.4.2 八大公山排水预测及处理方案
    6.5 保护区环境教育导向下的解说设施规划设计
        6.5.1 保护区生态旅游解说设施现状及问题
        6.5.2 基于SMRM模型的解说设施规划系统
        6.5.2.1. 基于环境教育功能的环境解说——“为什么解说”
        6.5.2.2 解说受众分析——“为谁解说”
        6.5.2.3 解说内容分析——“解说什么”
        6.5.2.4 解说设施的选择——“如何解说”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管理和评估
    7.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管理概述
        7.1.1 概念辨析
        7.1.1.1 生态旅游规划管理
        7.1.1.2 生态旅游管理规划
        7.1.1.3 生态旅游管理规划和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的关系
        7.1.2 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的内容
    7.2 生态旅游规划过程管理
        7.2.1 生态旅游规划编制管理
        7.2.1.1 规划编制组织
        7.2.1.2 规划编制程序
        7.2.1.3 规划评审
        7.2.2 生态旅游规划实施管理
        7.2.2.1 组织管理
        7.2.2.2 人才建设
        7.2.2.3 法律法规
        7.2.3 生态旅游规划监督管理
        7.2.3.1 制定全面严格的监督机制
    7.3 山地生态旅游社区参与——以八大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
        7.3.1 生态旅游规划社区参与概述
        7.3.1.1 社区参与的缘起及概念
        7.3.1.2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的意义
        7.3.1.3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及方式
        7.3.2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现状
        7.3.2.1 八大公山社区参与的问题
        7.3.2.2 八大公山居民社区参与的态度
        7.3.3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社区参与对策研究
        7.3.3.1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决策
        7.3.3.2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经营管理
        7.3.3.3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利益分配机制
        7.3.3.4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资源环境保护
        7.3.4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社区参与保障机制
        7.3.4.1 教育培训保障
        7.3.4.2 组织制度保障
        7.3.4.3 法律法规保障
    7.4 基于一致性和绩效相结合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评估策略研究
        7.4.1 传统旅游规划评估所存在的问题
        7.4.2 生态旅游规划的评估方法及数据来源
        7.4.3 基于一致性和绩效性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4.3.1 规划评估内容
        7.4.3.2 指标体系的确定及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的结果、结论和展望
    8.1 论文结果与结论
    8.2 局限性及展望
        8.2.1 研究局限性
        8.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雅安市山地旅游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目的和意义
        1.2.1 解决旅游度假资源短缺和人民需求之间的不匹配
        1.2.2 实现山区群众的脱贫致富
2 国内外山地旅游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
        2.1.1 山地旅游内涵界定
        2.1.2 山地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2.1.3 山地文化旅游
        2.1.4 山地休闲旅游
        2.1.5 山地旅游可持续发展
        2.1.6 山地旅游与环境的关系
    2.2 国内研究
        2.2.1 概念界定
        2.2.2 国内山地旅游研究综述
    2.3 文献评述
3 雅安市旅游发展基础和现状分析
    3.1 资源情况
        3.1.1 山地面积广阔
        3.1.2 生态资源璀璨夺目
        3.1.3 生物多样性丰富
        3.1.4 文化资源光芒四射
        3.1.5 气候资源得天独厚
        3.1.6 良好区位优势
    3.2 政策层面
        3.2.1 旅游业是四川省和雅安市重点发展产业
        3.2.2 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
        3.2.3 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倒逼
        3.2.4 适逢国家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机遇
    3.3 发展历程
    3.4 雅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3.4.1 旅游经济发展势头总体良好
        3.4.2 旅游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3.4.3 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
        3.4.4 城市形象和旅游宣传力度持续加强
        3.4.5 雅安山地旅游发展方兴未艾
4 部分山地旅游景区比较分析
    4.1 四川峨眉山景区
        4.1.1 规划
        4.1.2 政策
        4.1.3 产业发展
        4.1.4 效益分析
    4.2 泸州市古蔺县
        4.2.1 规划
        4.2.2 政策
        4.2.3 效益分析
    4.3 雅安天全县喇叭河景区
        4.3.1 规划
        4.3.2 建设内容
        4.3.3 政策
        4.3.4 效益分析
    4.4 雅安芦山县龙门镇
        4.4.1 规划
        4.4.2 产业发展
        4.4.3 效益分析
    4.5 雅安宝兴县空石林
        4.5.1 规划
        4.5.2 政策支持
        4.5.3 效益分析
    4.6 比较分析结果
5 雅安山地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5.1 支持政策不足
        5.1.1 政策支持力度小
        5.1.2 政务服务不到位
        5.1.3 政策因素影响较大
    5.2 发展思路滞后
        5.2.1 营销推广不足
        5.2.2 招商引资工作困难
    5.3 基础设施不完善
        5.3.1 接待能力不足
        5.3.2 要素配置不完善
        5.3.3 山地旅游产品开发欠缺
        5.3.4 山地特色旅游商品缺乏
        5.3.5 文化娱乐设施不足
    5.4 缺乏带动效应强的龙头景区
        5.4.1 龙头景区缺乏
        5.4.2 景区业态单一
    5.5 受周边景区“遮蔽”影响大
    5.6 山地旅游规划不足
        5.6.1 尚无专门的山地旅游规划
        5.6.2 各规划衔接不够
        5.6.3 县域规划各自为政
    5.7 宣传营销力度较弱
6 对策建议
    6.1 借鉴先进经验,因地制宜确定山地旅游开发模式
    6.2 统一规划,既要突出重点也要联动发展
    6.3 优化资源配置,加大政府统筹支持力度
        6.3.1 强化政策支持
        6.3.2 加大资金支持
        6.3.3 实施人才保障
        6.3.4 强化考核奖励
    6.4 提升要素保障水平
        6.4.1 提升吃住质量
        6.4.2 解决交通问题
        6.4.3 开发特色产品
        6.4.4 强化信息化技术支撑
    6.5 实施整合营销
        6.5.1 进行整体策划
        6.5.2 做好目标群体分析
        6.5.3 针对性选择推广渠道
        6.5.4 探索开展合作经营
    6.6 做实招商引资
        6.6.1 充分解放思想
        6.6.2 完善招商引资政策
        6.6.3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6.6.4 加强政策研究和争取
        6.6.5 加强项目包装推介
    6.7 打造以大熊猫为主题的山地旅游核心龙头项目
        6.7.1 科学规划
        6.7.2 围绕区域特色打造主题项目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及传统聚落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区划是地质遗迹保护开发的根本
        1.1.2 研究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及传统聚落适宜性是制定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
        1.1.3 研究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及传统聚落适宜性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经济全面发展、千年地域文化传承和传统聚落保护开发的需要
        1.1.4 5.12 地震带来龙门山区域地学景观和传统聚落格局发生突变,研究对于灾后龙门山区域地震地质遗迹景观开发及传统聚落景观空间整合和重构具有重要意义
        1.1.5 研究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及传统聚落适宜性有利于人居环境和谐发展,是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方式
    1.2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1.2.1 论文地学景观主要研究区域位置及范围界定
        1.2.2 论文传统聚落适宜性的主要研究对象界定
        1.2.3 论文地学景观和传统聚落适宜性相关概念及研究范畴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龙门山中北段地学景观研究现状
        1.3.2 传统聚落适宜性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和创新
第2章 龙门山中北段区域概况
    2.1 区域地质简况
    2.2 区域地层
        2.2.1 前震旦系
        2.2.2 震旦系及下古生界
        2.2.3 上古生界
        2.2.4 中生界及新生界
    2.3 岩石及其露头展布特征
    2.4 区域构造特征
    2.5 分段-分带性构造格局
    2.6 区域环境地质
    2.7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2.7.1 地貌特征
        2.7.2 气候特征
        2.7.3 河流水系与水文特征
        2.7.4 环境空气质量特征
        2.7.5 土壤特征
        2.7.6 生物特征
第3章 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特征、评价及形成机理
    3.1 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类型
        3.1.1 地学景观类型划分
        3.1.2 龙门山中北段地学景观类型
    3.2 龙门山中北段区域主要地学景观特征
        3.2.1 丹霞地貌景观
        3.2.2 山水峡谷地貌景观
        3.2.3 冰川地貌景观
        3.2.4 地层剖面景观
        3.2.5 地质构造行迹景观
        3.2.6 山岳地貌景观
        3.2.7 地震作用景观
        3.2.8 飞来峰景观
        3.2.9 古生物遗迹景观
    3.3 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评价
        3.3.1 定性评价
        3.3.2 定量评价
    3.4 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成因机理
        3.4.1 剑门丹霞地貌景观成因机理
        3.4.2 地震作用地貌景观成因机理
        3.4.3 岩溶地貌景观成因机理
    3.5 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形成演化
        3.5.1 第四纪前的地学景观演化
        3.5.2 第四纪地质遗迹演化
第4章 龙门山中北段传统聚落介入地学景观的适宜性分布规律
    4.1 区域传统聚落的适宜性地学景观环境
    4.2 区域传统聚落介入地学景观的宏观尺度适宜性分布规律
        4.2.1 龙门山中北段传统聚落分布的北西高南东低格局
        4.2.2 龙门山中北段传统聚落分布的“大分散小聚集”格局
    4.3 区域传统聚落介入地学景观的中观尺度适宜性分布规律
        4.3.1 高山峡谷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聚落垂直分布超常规性
        4.3.2 龙门山中北段聚落随河谷海拔升高,聚落分布范围越来越窄
        4.3.3 龙门山中北段聚落分布上限随河谷海拔升高而升高
    4.4 区域传统聚落介入地学景观的微观尺度适宜性分布规律
        4.4.1 基于传统聚落住居距离、住居方向、住居面积的空间结构秩序研究
        4.4.2 基于碎片几何学理论的传统聚落景观形态研究
第5章 龙门山中北段传统聚落适宜性演替规律
    5.1 传统聚落形态演化的空间过程
        5.1.1 远古时期
        5.1.2 秦汉至唐宋时期
        5.1.3 元明清时期
        5.1.4 民国时期
    5.2 传统聚落形态演变的驱动因子
        5.2.1 自然地学景观环境影响聚落形态和规模
        5.2.2 生产力水平提高是聚落演变的基本动力
        5.2.3 社会制度及政策导向是聚落结构演变的重要要素
        5.2.4 现代产业和社会发展催生新的聚落群
    5.3 地震带来传统聚落状态演替突变及适宜性建设
        5.3.1 地震带来传统聚落状态演替突变
        5.3.2 震后龙门山中北段区域传统聚落适宜性评价指标及选址原则
    5.4 传统聚落适宜性演替规律
        5.4.1 汶川县雁门乡萝卜寨山区聚落演替
        5.4.2 大邑县安仁古镇的演替过程
第6章 整合与重构
    6.1 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生态保护原则
        6.1.1 侵蚀构造高山区
        6.1.2 侵蚀构造中山区
        6.1.3 侵蚀构造低山区
        6.1.4 冲积平原区
    6.2 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及传统聚落适宜性的可持续发展探索
        6.2.1 完善新农村规划设计指导方案和相关规范
        6.2.2 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聚落和地学景观的适宜性调整
        6.2.3 注重把握传统聚落整合与重构的方法和原则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贡嘎山地学景观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区范围及区位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7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第四纪地质
    2.1 研究区概况
    2.2 贡嘎山地区第四纪地质
第3章 主要地学景观及成景机制分析
    3.1 山地景观
    3.2 现代冰川景观
    3.3 冰川地貌景观
    3.4 古岩溶景观
    3.5 温泉
第4章 贡嘎山地学景观资源价值评价
    4.1 评价目的及原则
    4.2 评价方法
    4.3 评价结果
    4.4 评价的补充——影像分析法在资源评价中的验证
    4.5 贡嘎山地学景观资源保护利用方向
第5章 贡嘎山地学景观资源保护与开发模式
    5.1 贡嘎山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5.2 贡嘎山地学景观资源保护与开发模式
    5.3 贡嘎山地学景观资源保护与开发模式的组成
    5.4 模式应用:贡嘎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 学术成果
    2. 主要科研项目
附录 贡嘎山地学景观照片

(10)川西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研究概况与文献综述
        1.1 研究概况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1.3 研究的意义与创新点
        1.1.4 研究方案
        1.2 概念界定
        1.2.1 民族、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地区,川西民族地区
        1.2.2 旅游、旅游者、民族旅游
        1.2.3 小城镇,旅游小城镇
        1.3 案例概况
        1.3.1 稻城亚丁香格里拉乡概况
        1.3.2 马尔康卓克基镇概况
        1.3.3 海螺沟磨西—新兴镇概况
        1.4 文献综述
        1.4.1 小城镇规划
        1.4.2 旅游小城镇规划
        1.4.3 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规划
        1.4.4 川西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规划
        1.4.5 文献综述结论
上篇 理论研究
    第2章 小城镇规划理论研究
        2.1 城市规划相关基础理论
        2.1.1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2.1.2 城镇化理论
        2.1.3 城镇与区域发展理论
        2.1.4 城镇发展模式理论
        2.1.5 城镇空间结构理论
        2.1.6 全球化与后现代思潮
        2.1.7 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
        2.2 小城镇规划理论
        2.2.1 小城镇特征
        2.2.2 小城镇规划问题与策略
        2.2.3 小城镇规划框架与内容
        2.2.4 小城镇规划方法与技术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旅游小城镇规划理论构建
        3.1 旅游学相关理论研究——小城镇旅游理论构建
        3.1.1 研究思路
        3.1.2 小城镇旅游界定
        3.1.3 小城镇旅游需求
        3.1.4 小城镇旅游供应
        3.1.5 小城镇旅游战略
        3.1.6 小城镇旅游规划
        3.1.7 小城镇旅游影响
        3.2 旅游小城镇规划理论构建
        3.2.1 旅游小城镇特质
        3.2.2 旅游小城镇规划问题与策略
        3.2.3 旅游小城镇规划框架与内容
        3.2.4 旅游小城镇规划方法与技术
        3.3 本章小结
        3.3.1 小城镇旅游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3.3.2 旅游小城镇规划理论
    第4章 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规划理论初探
        4.1 民族学相关理论研究——民族旅游理论研究
        4.1.1 民族学(人类学)基本理论
        4.1.2 旅游人类学(旅游民族学)理论
        4.2 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规划理论初探
        4.2.1 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特质
        4.2.2 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规划问题与策略
        4.2.3 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规划框架与内容
        4.2.4 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规划方法与技术
        4.3 本章小结
下篇 实践研究
    第5章 川西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规划问题与策略研究
        5.1 稻城亚丁香格里拉乡规划问题与策略
        5.1.1 规划问题
        5.1.2 规划策略
        5.2 马尔康卓克基镇规划问题与策略
        5.2.1 规划问题
        5.2.2 规划策略
        5.3 海螺沟磨西新兴镇规划问题与策略
        5.3.1 规划问题
        5.3.2 规划策略
        5.4 本章小结
        5.4.1 问题诊断
        5.4.2 策略分析
    第6章 川西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规划框架与内容研究
        6.1 稻城亚丁香格里拉乡规划框架与内容
        6.1.1 规划框架
        6.1.2 总体规划内容
        6.1.3 详细规划内容
        6.2 马尔康卓克基镇规划框架与内容
        6.2.1 规划框架
        6.2.2 规划内容
        6.3 海螺沟磨西—新兴镇规划框架与内容
        6.3.1 规划框架
        6.3.2 总体规划内容
        6.3.3 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川西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规划方法与技术研究
        7.1 稻城亚丁香格里拉乡规划中的规划方法与技术探索
        7.1.1 香格里拉乡规划中的规划方法探索
        7.1.2 香格里拉乡规划中的规划技术探索
        7.2 马尔康卓克基镇规划中的规划方法与技术探索
        7.2.1 卓克基镇规划中的规划方法探索
        7.2.2 卓克基镇规划中的规划技术探索
        7.3 海螺沟磨西—新兴镇规划中的规划方法与技术探索
        7.3.1 磨西—新兴镇规划中的规划方法探索
        7.3.2 磨西—新兴镇规划中的规划技术探索
        7.4 本章小结
结论
    第8章 研究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环贡嘎山生态旅游带(MGEB)保护性联合开发模式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2]川西北高原藏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及扶贫效应研究[D]. 何星. 西南民族大学, 2020
  • [3]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评价与建设研究 ——以丽江玉龙雪山为例[D]. 李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基于竞争力评价的彭州市白鹿镇山地旅游开发探讨[D]. 刘从炀.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5]海螺沟景区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刘宗学.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6]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D]. 姚新涛. 天津大学, 2019(06)
  • [7]雅安市山地旅游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D]. 江帆.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4)
  • [8]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及传统聚落适宜性研究[D]. 李艳菊. 成都理工大学, 2013(10)
  • [9]贡嘎山地学景观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D]. 赵川.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2)
  • [10]川西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规划研究[D]. 王彬汕. 清华大学, 2010(11)

标签:;  ;  ;  ;  ;  

贡嘎山生态旅游带(MGEB)保护联合开发模式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