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图书馆为企业服务的新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陈茫[1](2021)在《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科研创新地位举足轻重,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高校科研创新过程变得更具复杂性和时效性,科研人员对于科研所需的知识需求也日益强烈,而从图书馆获取所需的科研知识资源和专业的科研服务支持,是实现科研创新的有效手段与重要途径之一。当前,智能服务的需求和情境正成形成,并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新方向。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目前国内外一些着名的高校图书馆正开展智能服务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然而,在图书馆智能服务的开展过程中,却存在着服务联系松散、服务推进缓慢、服务效果不佳等诸多问题。那么,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具体是什么,是什么推动着图书馆智能服务的有序推进?有哪些关键影响因素,相关影响因素之间如何相互作用?能否对其过程进行有效的模拟仿真?这些研究问题亟待深入的展开研究。本文围绕图书馆智能服务展开相关理论研究,对于完善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提升图书馆智能服务效果,促进高校科研创新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首先,运用多案例研究的分析方法,构建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机理模型,从人的智力支持、智能服务技术支持、知识交互等方面,揭示了图书馆智能服务各要素间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该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过程中有其核心的服务需求与服务内容,并构建了该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机理模型;其中,人的智力支持、智能服务技术支持、知识交互等方面各要素间存在紧密的内在关联性和规律性,且彼此关联和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该服务的有序进行。其次,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方法,构建了该图书馆智能服务的关键影响因素模型,识别并揭示了该图书馆智能服务的关键因素构成与作用路径。研究发现:通过深度访谈分析共获得27个概念范畴,并汇总形成了知识服务资源、科研服务参与、智能服务感知、科研服务需求、服务应用动机、智能技术体验、服务科研效果等主范畴;其中,智能服务感知和智能技术体验等是新变量。该模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为后续实证分析奠定理论基础。接下来,运用结构方程的定量分析方法,基于上文识别的关键影响因素,构建了相关的研究假设与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并揭示了各关键影响因素对于服务科研效果的作用影响。研究发现:知识服务资源、科研服务参与、智能服务感知、科研服务需求、服务应用动机、智能技术体验等,对服务科研效果存在显着正向影响;而服务应用动机和智能技术体验等是重要的中介变量。该模型的实证分析为揭示关键影响因素的复杂作用关系提供了证据支持。最后,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模拟仿真方法,构建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刻画和揭示了该服务系统内部的动态结构、运行趋势与反馈回路等。研究发现:该服务系统有其特有的系统构成、系统特性、建模目的、模型边界和因果反馈回路等;在服务开展初期,服务主体位于较高的知识位势,利用智能服务技术支持提升服务科研效果;而服务主体的知识存量、科研人员的知识存量、智能服务技术支持等是系统运行的关键变量。本论文探究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这一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的新课题。揭示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机理;构建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关键影响因素模型,识别、揭示并验证了各关键影响因素对服务科研效果的作用影响;构建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中知识交互,为图书馆智能服务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借鉴。
邢飞,彭国超,贾怡晨[2](2020)在《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需求的高校图书馆精准化信息服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图书馆为企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是其发挥社会服务职能的具体表现。文章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特点,探究其信息需求内容,为高校图书馆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精准化信息服务工作奠定基础。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27位来自8家不同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层管理者进行深度访谈,就企业信息需求及所需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获取一手数据。采用主题分析法(Thematic Analysis)为主导工具对访谈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构建了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高校图书馆精准化信息服务框架,提出高校图书馆应发挥区域智库功能,逐步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信息服务的针对性战略措施,包括:强化高校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意识;加强区域合作,整合专门面向企业的信息资源;成立一支结构合理的企业信息服务团队;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图书馆员业务技能;争取政策支持,形成服务品牌,建立业务规范。
李周珊[3](2020)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模式构建研究 ——以T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应用转型在国家层面提出,朝应用转型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如何转成应用型高校的问题亟待解决,而社会服务职能作为高校的第三大职能,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核心职能,对促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用转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社会服务模式的构建作为促进社会服务职能更好发挥的关键要素之一,对其研究势在必行。因此,本研究基于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观与资源依赖理论,以T学院为例进行调查,发现当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社会服务模式构建已初见成效且处于中等水平,资源是影响社会服务模式构建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模式构建存在办学历史比较短,办学定位待明确、内涵理解不深入,服务意识待提高;利益内驱力不强、外发引诱力不够;服务专门机构有待增设、服务专项制度有待修订、个人考评制度有待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数量较少、地方特色未得到充分挖掘等现实困境。针对以上困境,提出追寻办学历史,找准学校办学定位、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社会服务意识;采取正向激励,调动师生社会服务积极性、建立联动激励机制,促进校政企利益共享;自上而下,增设社会服务机构、统筹兼顾,修订社会服务制度、分门别类,完善个人评价体系;加强校外协作,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深挖地方资源,彰显社会服务特色性的建构策略。以此,来建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模式,推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用转型走向深处。最后,结合国内外高校社会服务模式构建的经验与启示,认为耦合型社会服务模式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模式的应然选择,并对校政耦合型社会服务模式、校企耦合型社会服务模式以及校政企耦合型社会服务模式的耦合本质、耦合关系以及耦合概念模型进行了探讨。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4](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何媛媛[5](2020)在《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访工作的质量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访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馆藏的质量,进而影响高校图书馆的职能的发挥。在数字图书馆得到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访工作的质量管理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也是每个高校图书馆必须解决的问题。文章首先梳理了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访工作的有关论述,发现关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访全面工作质量管理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以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访工作的质量管理为研究对象,具有现实意义。其次,全面分析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访工作的内涵及特点,结合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访工作实际,总结出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第三,介绍了本研究所应用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第四,分析了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应用到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访工作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利用对比分析法。对比高校图书馆与企业,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应用到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访工作的全过程中,提出一套贯穿于整个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访过程的质量管理新模式,以期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访工作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和启发。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访工作质量管理的新模式,能够实现数字资源采访质量信息的及时采集和反馈,以便及时有效地提高数字资源采访工作的质量,规范数字资源采访工作,为高校图书馆更好的为读者提供服务提供了保障。对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访工作的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对构建具有自身特色且符合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数字资源建设工作提供了借鉴作用,也有利于更好的发挥高校图书馆对教科研支撑作用的职能。
李若男[6](2020)在《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大数据环境下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信息”对于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性和紧迫性。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和管理水平等限制条件,获得信息水平薄弱,因此必须有效利用社会信息服务机构。公共图书馆作为重要的社会资讯服务机构,拥有其他服务机构无法比拟的馆藏资源和专业人员,并能很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本研究第一章介绍了公共图书馆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的研究背景,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的理论研究。第二章对文章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介绍,并对公共图书馆开展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障碍分析。第三章调查了国内外共六家公共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实践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第四章为了充分了解中小企业信息服务需求,设计了包含企业的基本情况、企业的信息来源及信息服务需求、企业信息需求三部分的调查问卷,通过对问卷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得出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需求。第五章根据企业信息服务需求,建立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在大数据环境下的有效模式。第六章为了解决公共图书馆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七点改进措施。第七章对论文进行总结,提出进一步发展和努力的方向。本研究使用了文献调查法、网络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分析法,调查了几个典型的公共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现状,并对中小企业信息服务需求进行调查,但同时由于没有对中小企业进行实地访问,单靠问卷数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对公共图书馆与中小企业进行实地访问,有针对性地扩大信息服务范围,开发中小企业信息服务项目,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还可以增加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利用率,提高图书馆信息收集和分析的能力,同时优化服务方式、更新服务理念,全方位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程新刚,张双双,杨雪,刘建华[7](2019)在《民办高校图书馆校企合作实践与创新模式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文章通过对民办高校图书馆开展校企合作项目的意义进行深刻阐释,表明了作为民办高校图书馆参与校企合作对学校、学生、社会企业以及图书馆自身的价值功用所在,并通过实践案例深入分析了民办高校图书馆在校企合作的经验与教训;再针对合作出现的瓶颈问题提出未来民办高校图书馆开展校企合作的新思路和新模式。
魏会洋[8](2019)在《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建设框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和创新创业的发展,要求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图书馆服务转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创业精神。创客空间为用户提供材料、设备和空间,帮助用户将想法变为现实,与高校图书馆有着相通的社会价值,是用户可以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实践及思想交流的场所。高校图书馆设立创客空间,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推进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转型,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创新创业。本文以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建设为研究内容,厘清创新、创业、创客空间及框架的概念,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以及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情况调研的基础上,明确高校图书馆建设创客空间需要制定建设框架;结合用户需求理论和创业教育理论讨论高校图书馆建设创客空间的需求性,并对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的用户进行基本信息、认知、需求以及需求意愿等4个方面的需求调查;随后通过实地调研、文献调研、网络调研等方法选取国内外10所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作为案例,对其进行设备配置、资源服务、人员配备、空间布局、建设模式及宣传方式等6个方面的对比分析,归纳总结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建设经验及我国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建设框架及建设原则和策略,且以东南大学李文正图书馆建设创客空间为例验证这一框架的可行性,以期对高校图书馆更好地建设创客空间提供借鉴。
莫晓敏[9](2018)在《“互联网+”下基于高校图书馆的校企联合服务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企业知识联盟可以有效改善我国企业目前知识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弱的局面,高效实现知识创新、科技创新。论文基于高校图书馆构建大学—企业知识联盟,充分利用图书馆知识资源储备,将三方资源优势有效互补融为一体,增强各自的核心竞争力。
陈思静[10](2018)在《基于微信公众智能服务平台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良好的商业运营模式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从19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至今,对企业商业运营模式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但时代在变,企业运营的经济环境也会不断变化,企业运营模式也必须因时因境而做出改变。这样,使得各行各业不得不上下求索,寻找机会进行各种各样的创新。各类科学技术不断突破,尤其是网络发达和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广,全球经济都随之快速运转,整个市场更新换代都更加的快。随着微信深入我们的生活,微信公众智能服务平台给移动营销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企业看到微信公众平台营销的巨大潜力。于是,对这种新兴的智能服务平台商业模式的研究的必要性与日俱增。这不仅有助于创新新的移动电子商务模式,也有助于商业模式创新理论的丰富与更新。但是,当前对新兴的微信公众智能服务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并不多。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微信公众智能服务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研究。首先,通过大量的理论学习与研究,对相关概念进行理论梳理,并针对微信公众智能服务平台创新进行动因及创新要素等比较分析和总结。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微信公众智能服务平台创新要素。根据创新要素提炼出相关创新评价指标,初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通过变异系数法与综合优选法进行评价指标的多次权重计算与筛选,最终建立科学有效的微信公众智能服务平台商业模式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效果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最后,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选取微盟作为研究案例,通过分析微盟的商业运营模式的发展现状、特点、商业模式创新优势和创新渠道等,总结微信公众智能服务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的经验。最后,总结提出微信公众智能服务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的对策与建议。商业模式创新是现代企业在动态环境和激烈市场竞争中的立足点,本文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不仅能为企业节约成本、创造并利用新的商业机会、实现经济转型提供理论依据,更是对现有商业模式理论的一种创新与完善。
二、高校图书馆为企业服务的新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图书馆为企业服务的新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3.1 基于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分析 |
1.3.2 高校科研创新的研究综述 |
1.3.3 图书馆智能服务的研究综述 |
1.3.4 面向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服务研究综述 |
1.3.5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知识服务理论 |
2.1.2 复杂系统理论 |
2.1.3 系统动力学理论 |
2.2 高校科研创新概念及内涵 |
2.3 智能服务情境概念及内涵 |
2.4 图书馆智能服务概念及内涵 |
2.5 本文研究的整体逻辑与框架 |
2.5.1 研究的整体框架 |
2.5.2 研究的子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及机理分析 |
3.1 智能服务过程的分析框架 |
3.2 智能服务的过程阶段分析 |
3.2.1 智能服务创建阶段 |
3.2.2 智能服务实施阶段 |
3.2.3 智能服务收尾阶段 |
3.2.4 智能服务归档阶段 |
3.3 智能服务过程机理的多案例研究 |
3.3.1 机理分析步骤 |
3.3.2 案例研究设计 |
3.3.3 案例简要介绍 |
3.3.4 过程机理分析 |
3.3.5 案例研究结论 |
3.4 管理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关键因素识别 |
4.1 扎根理论方法及流程 |
4.1.1 扎根理论方法 |
4.1.2 具体操作流程 |
4.2 访谈设计与资料收集 |
4.2.1 样本对象的选择 |
4.2.2 研究问题的设计 |
4.2.3 访谈资料的处理 |
4.3 扎根编码与范畴提炼 |
4.3.1 编码有效性 |
4.3.2 开放式编码 |
4.3.3 主轴编码 |
4.3.4 选择性编码 |
4.3.5 理论饱和度检验 |
4.4 模型阐释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影响因素实证 |
5.1 研究假设与实证模型 |
5.1.1 知识服务资源的影响 |
5.1.2 科研服务参与的影响 |
5.1.3 智能服务感知的影响 |
5.1.4 科研服务需求的影响 |
5.1.5 服务应用动机的影响 |
5.1.6 智能技术体验的影响 |
5.1.7 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
5.2 调查问卷与实证方法 |
5.2.1 调研目的与调查对象 |
5.2.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5.2.3 调查问卷的变量测量 |
5.2.4 结构方程模型及流程 |
5.3 实证研究的数据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量表的信度 |
5.3.3 量表的效度 |
5.4 假设验证与模型拟合 |
5.4.1 研究假设检验验证 |
5.4.2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 |
5.4.3 研究结果实证分析 |
5.5 管理启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系统动力学仿真 |
6.1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原理及应用 |
6.1.1 模型应用原理 |
6.1.2 模型构建步骤 |
6.1.3 模型应用意义 |
6.2 系统分析 |
6.2.1 系统分析与构成 |
6.2.2 系统建模的目的 |
6.2.3 系统模型的边界 |
6.3 系统建模 |
6.3.1 系统边界的限定 |
6.3.2 因果关系与反馈 |
6.3.3 模型的系统流图 |
6.3.4 系统动力学方程 |
6.3.5 初始参数的设置 |
6.3.6 模型有效性检验 |
6.4 系统模型仿真与结果应用讨论 |
6.4.1 运行趋势及应用 |
6.4.2 关键变量及应用 |
6.4.3 主导回路及应用 |
6.5 管理启示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调查问卷 |
附录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需求的高校图书馆精准化信息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2 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需求调查与分析 |
2.1 数据来源与获取 |
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高校图书馆开展精准化企业信息服务的战略措施 |
3.1 强化高校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意识 |
3.2 加强区域合作,整合专门面向企业的信息资源 |
3.3 成立一支结构合理的企业信息服务团队 |
3.4 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图书馆员业务技能 |
3.5 争取政策支持,形成服务品牌,建立业务规范 |
4 结语 |
(3)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模式构建研究 ——以T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 |
(二)高校社会服务模式 |
(三)耦合型社会服务模式 |
三、文献综述 |
(一)文献计量 |
(二)文献内容 |
(三)文献述评 |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观 |
(二)资源依赖理论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六、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模式构建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一)研究对象概况 |
(二)研究样本与数据收集 |
三、研究工具 |
(一)调查问卷 |
(二)信度分析 |
(三)访谈提纲 |
四、描述统计与分析 |
(一)描述统计 |
(二)调查概况 |
五、调查结论 |
(一)社会服务模式已初见雏形 |
(二)社服务模式构建情况处于中等水平 |
(三)资源是影响社会服务模式构建的关键 |
第二章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模式构建的现实困境 |
一、社会服务理念模糊 |
(一)办学历史比较短,办学定位待明确 |
(二)内涵理解不深入,服务意识待提高 |
二、社会服务动力不足 |
(一)利益内驱力不强 |
(二)外发引诱力不够 |
三、社会服务机制缺失 |
(一)服务专门机构有待增设 |
(二)服务专项制度有待修订 |
(三)个人考评制度有待完善 |
四、社会服务资源短缺 |
(一)人力资源:双师型师资队伍数量较少 |
(二)物质资源:地方特色未得到充分挖掘 |
第三章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模式构建的路径 |
一、理清社会服务理念 |
(一)追寻办学历史,找准学校办学定位 |
(二)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社会服务意识 |
二、增强社会服务动力 |
(一)采取正向激励,调动师生社会服务积极性 |
(二)建立联动激励机制,促进校政企利益共享 |
三、健全社会服务机制 |
(一)自上而下,增设社会服务机构 |
(二)统筹兼顾,修订社会服务制度 |
(三)分门别类,完善个人评价体系 |
四、整合社会服务资源 |
(一)加强校外协作,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
(二)深挖地方资源,彰显社会服务特色性 |
第四章 耦合型社会服务模式: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模式的选择 |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耦合型社会服务模式的选择缘由 |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耦合型社会服务模式的具体内容 |
(一)校政耦合型社会服务模式 |
(二)校企耦合型社会服务模式 |
(三)校政企耦合型社会服务模式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5)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访工作的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解决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2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访工作概述 |
2.1 数字资源采访工作的内涵 |
2.2 数字资源采访工作的特点 |
2.2.1 采购对象庞大,内容交叉严重 |
2.2.2 数字资源采购模式及产品定价模型多样化 |
2.2.3 数字资源采购经费具有关联性 |
2.2.4 数字资源采购经费具有连续性 |
2.2.5 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问题 |
2.3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2.3.1 统一采购制度不完善 |
2.3.2 监督制度、评价系统不健全 |
2.3.3 协同采购决策机制不完备 |
2.3.4 数字资源采访人员素质问题 |
2.3.5 图书馆议价能力不足 |
3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概述 |
3.1 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
3.2 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内涵 |
3.3 全面质量管理的准则 |
3.4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
3.5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
4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访工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4.1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访工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
4.1.1 社会以及环境的变迁 |
4.1.2 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 |
4.2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访工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可行性 |
4.2.1 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适用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访工作 |
4.2.2 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能够指导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访工作 |
5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访工作的全面质量管理 |
5.1 全面改进思想,做好基础保障工作 |
5.1.1 数字资源采访工作制度方面的保障 |
5.1.2 加强馆员培训,提高质量意识 |
5.1.3 重构岗位设置,确定质量工作责任制 |
5.1.4 构建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平台 |
5.2 提高馆员素质,适应发展需要 |
5.2.1 数字资源采访人员的基本素质 |
5.2.2 提升数字资源采访人员素质的措施 |
5.3 创建和谐群体,积极参与管理 |
5.4 制定全面计划,执行准备措施 |
5.4.1 制定全面计划 |
5.4.2 执行准备措施 |
5.5 过程质量控制,持续进行改进 |
5.5.1 过程质量控制 |
5.5.2 持续进行改进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本文的局限性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2 公共图书馆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概述 |
2.1 公共图书馆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概念 |
2.2 公共图书馆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的演变 |
2.3 公共图书馆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必要性分析 |
2.4 公共图书馆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可行性分析 |
2.5 公共图书馆为中小企业信息服务障碍分析 |
3 国内外公共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实践现状 |
3.1 国外公共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实践现状 |
3.1.1 美国科学和工商业图书馆 |
3.1.2 大英图书馆 |
3.1.3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 |
3.1.4 国外公共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现状总结 |
3.2 国内公共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实践现状 |
3.2.1 国家图书馆 |
3.2.2 天津泰达图书馆 |
3.2.3 深圳市科技图书馆 |
3.2.4 国内公共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现状总结 |
4 中小企业信息服务需求调查 |
4.1 调查的基本情况 |
4.2 调查统计与分析 |
4.2.1 企业基本情况 |
4.2.2 企业信息来源及信息服务需求情况 |
4.2.3 企业信息需求情况 |
4.3 调查小结 |
4.3.1 企业信息需求 |
4.3.2 企业信息服务需求 |
5 公共图书馆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模式的构建 |
5.1 公共图书馆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模式的目标定位 |
5.2 公共图书馆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模式的构成要素 |
5.2.1 服务主体 |
5.2.2 服务客体 |
5.2.3 服务内容 |
5.3 公共图书馆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模式的总体结构 |
6 公共图书馆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的措施 |
6.1 加强宣传与推广 |
6.2 深入了解中小企业信息需求 |
6.3 改善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 |
6.4 提高企业用户和服务人员信息素养 |
6.5 扩充中小企业所需资源 |
6.6 联合其他机构共同开展服务 |
6.7 建立完善的服务评价体系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需求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民办高校图书馆校企合作实践与创新模式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民办高校图书馆开展校企合作的意义及作用 |
1.1 开展校企合作能有效提升民办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
1.2 开展校企合作将有效提升馆员的综合业务技能水平。 |
1.3 能促进校企双方实现情报共享和信息智库建设。 |
1.4 民办高校图书馆开展校企合作, 将为高校学生教学实践搭建桥梁。 |
2 民办高校图书馆开展的校企合作具体案例实操 |
2.1 与图书供应商和数据库供应商开展的合作。 |
2.2 与自身创办企业开展的共享合作。 |
2.3 与社会相关企业开展的校内校外合作。 |
2.4 与考研机构开展校企合作。 |
3 对民办高校图书馆开展校企合作的问题 |
3.1 合作广度、深度严重不足。 |
3.2 合作双方对校企合作认识理解肤浅。 |
3.3 双方合作缺乏长效稳定的管控机制。 |
4 对民办高校图书馆开展校企合作新模态的思考 |
4.1 努力推进图书馆人的思想认知转变和服务能力提升。 |
4.2 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情报资讯和数据共享服务。 |
4.3 深入开展馆企信息交互服务新模式。 |
4.4 联合校内外专家为企业提供智囊服务。 |
4.5 推进实施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合作。 |
4.6 积极探索新时期图书馆服务管理新模式。 |
结束语 |
(8)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建设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1.4 相关概念厘定 |
1.4.1 创新创业概念厘定 |
1.4.2 创客空间相关概念厘定 |
1.4.3 框架概念厘定 |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图书馆创客空间研究现状 |
2.1.1 国外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研究现状 |
2.1.2 国内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研究现状 |
2.1.3 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研究述评 |
2.2 用户需求理论 |
2.3 创业教育理论 |
第3章 高校图书馆建设创客空间的需求分析 |
3.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 |
3.2 高校图书馆转型发展的需要 |
3.3 高校图书馆建设创客空间的优势 |
3.3.1 物理空间 |
3.3.2 文献信息中心 |
3.3.3 专业人才队伍 |
3.3.4 硬件设施 |
3.4 高校图书馆建设创客空间的意义 |
3.4.1 促进跨学科交流,服务教育教学改革 |
3.4.2 营造创新氛围,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
3.4.3 拓展服务内容,促进高校图书馆转型 |
3.5 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用户需求调查 |
3.5.1 问卷调查的内容 |
3.5.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5.3 综合分析 |
第4章 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情况调查 |
4.1 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现状调查 |
4.1.1 调研对象及调研方法 |
4.1.2 调研内容 |
4.1.3 国内高校建设情况 |
4.1.4 国外高校建设情况 |
4.2 案例调查结果对比分析 |
4.2.1 设施配备 |
4.2.2 资源服务 |
4.2.3 人员配备 |
4.2.4 空间布局 |
4.2.5 建设模式 |
4.2.6 宣传方式 |
4.3 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建设经验 |
4.3.1 完善的设备及设备服务 |
4.3.2 丰富的资源及服务 |
4.3.3 合理的人员配置 |
4.3.4 适宜的空间布局 |
4.3.5 合适的建设模式 |
4.3.6 线上线下结合的宣传方式 |
第5章 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建设框架研究 |
5.1 我国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建设存在问题 |
5.1.1 高校图书馆认识不足 |
5.1.2 创客空间设备单一,管理不够规范 |
5.1.3 创客空间的资源和服务不够完善 |
5.1.4 馆员参与度不高,且缺乏相关知识 |
5.1.5 创客空间的宣传工作单一且不足 |
5.2 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建设框架 |
5.3 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建设原则 |
5.3.1 整体性原则 |
5.3.2 以用户为中心原则 |
5.3.3 因地制宜原则 |
5.3.4 动静分区原则 |
5.3.5 多元合作原则 |
5.3.6 艺术性原则 |
5.4 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建设策略 |
5.4.1 引进多样化技术设备,规范设备管理 |
5.4.2 完善资源服务,提升服务质量 |
5.4.3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5.4.4 合理规划空间布局 |
5.4.5 科学选择建设模式 |
5.4.6 丰富宣传途径,提升影响力 |
5.5 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框架的应用——以东南大学李文正图书馆为例 |
5.5.1 东南大学李文正图书馆建设创客空间的外部条件 |
5.5.2 东南大学李文正图书馆建设创客空间的内部基础支撑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互联网+”下基于高校图书馆的校企联合服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校企联合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2 基于高校图书馆的校企联合服务模式 |
3 基于高校图书馆进行校企联合的优势 |
3.1 形成开放的知识创新组织环境 |
3.2 提升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 |
3.3 提升高校科研能力 |
3.4 减少资助研发成本 |
3.5 促进文献资源建设 |
4 高校图书馆未来服务发展的建议和规划 |
4.1 校企创客空间 |
4.2 定向情报分析 |
4.3 校企联合参考咨询服务 |
4.4 校企联合共建特色数据库 |
5 结语 |
(10)基于微信公众智能服务平台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微信公众智能服务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研究 |
1.2.1 智能服务及智能服务商业模式概念研究 |
1.2.2 智能服务平台商业模式局限性及创新要素分析 |
1.2.3 商业运营模式创新的理论梳理 |
1.2.4 商业模式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1.2.5 微信公众智能服务平台商业模式研究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3.3 研究的思路 |
第二章 微信公众智能服务平台商业模式比较研究 |
2.1 微信公众智能服务平台商业模式发展现状 |
2.1.1 微信用户年轻化且应用广泛 |
2.1.2 微信公众号营销与信息发布功能显着 |
2.2 基于微信公众智能服务平台商业模式的比较研究 |
2.2.1 普通商业模式与电子商务模式类比研究 |
2.2.2 微店与电商平台的运营及盈利模式的比较 |
2.2.3 微信公众智能服务平台运营及盈利模式分析 |
2.3 微信公众智能平台商业模式类型及发展局限性分析 |
2.3.1 微信公众智能服务平台主要运营模式类型 |
2.3.2 微信公众智能服务平台发展局限性 |
第三章 微信公众智能服务平台商业运营模式创新过程分析 |
3.1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微信公众智能服务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因 |
3.1.1 五代创新过程模型所揭示的创新动因 |
3.1.2 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分析 |
3.2 微信公众智能服务平台商业模式及创新要素分析 |
3.3 商业模式创新管理体系及风险评价 |
3.3.1 商业模式创新管理体系 |
3.3.2 商业模式创新风险评价方法 |
第四章 微信公众智能服务平台商业模式创新评价指标构建及案例选取分析 |
4.1 微信公众智能服务平台商业模式创新评价指标的识别 |
4.1.1 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 |
4.1.2 微信公众智能服务平台商业模式创新评价指标的识别 |
4.1.3 微信公众智能服务平台商业模式创新评价指标构建及选取理论依据 |
4.2 商业模式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与完善 |
4.2.1 智能服务平台商业模式评价指标的选取与筛选 |
4.2.2 智能服务平台商业模式评价指标权重的仿真计算 |
4.3 微信公众智能服务平台商业模式创新案例选取 |
4.3.1 微信公众智能服务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研究问题特点 |
4.3.2 微信公众智能服务平台商业模式创新选取的案例特征 |
4.4 微信公众智能服务平台商业模式创新典型案例分析 |
4.4.1 微盟创新商业运营模式发展简介 |
4.4.2 微盟企业商业运营模式 |
4.4.3 微盟基于公众智能服务平台的商业运营模式及其优缺点分析 |
4.4.4 微盟基于公众智能服务平台的商业模式创新分析 |
4.5 微盟商业模式创新调研设计 |
4.5.1 微盟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
4.5.2 微盟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调研设计 |
4.5.3 微盟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调研实施 |
第五章 微盟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的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5.1 微盟商业模式创新调研对象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
5.1.1 微盟员工的性别组成 |
5.1.2 微盟员工的年龄分布 |
5.1.3 微盟员工的学历组成 |
5.1.4 微盟员工的入职时间分布 |
5.1.5 微盟员工的岗位分布 |
5.2 微盟商业模式创新效果评价的统计分析 |
5.2.1 关于资本价值的统计分析 |
5.2.2 关于成就感的评价分析 |
5.2.3 关于经济价值的评价分析 |
5.2.4 关于产品价值的评价分析 |
5.2.5 关于生产价值的评价分析 |
5.2.6 关于市场价值的评价分析 |
5.2.7 关于社会价值的评价分析 |
第六章 微信公众智能服务平台的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建议 |
6.1 统筹线上线下运营,扩大市场占有率 |
6.2 注重微信公众智能服务平台商业模式创新中资金管理 |
6.3 注重商业模式的营销渠道多元化,满足客户个性需求 |
6.4 注重运营参与者交流模块和用户评价机制设计 |
6.5 建立微信公众智能服务平台商业模式创新中人才管理与激励机制 |
6.6 合理确定企业收入模式,平衡各利益相关者价值实现 |
6.7 建立企业商业运营模式创新风险防范机制,提高风险预测与应对能力 |
6.7.1 成立风险防控专业小组 |
6.7.2 建立应急风险策略 |
6.7.3 加强公司风险监控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高校图书馆为企业服务的新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研究[D]. 陈茫.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2]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需求的高校图书馆精准化信息服务研究[J]. 邢飞,彭国超,贾怡晨. 图书馆学研究, 2020(17)
- [3]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模式构建研究 ——以T学院为例[D]. 李周珊.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4]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5]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访工作的质量管理研究[D]. 何媛媛.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6]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D]. 李若男.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7]民办高校图书馆校企合作实践与创新模式思考[J]. 程新刚,张双双,杨雪,刘建华. 中外企业家, 2019(12)
- [8]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建设框架研究[D]. 魏会洋. 东南大学, 2019(06)
- [9]“互联网+”下基于高校图书馆的校企联合服务模式研究[J]. 莫晓敏. 新世纪图书馆, 2018(02)
- [10]基于微信公众智能服务平台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D]. 陈思静.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