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倍美力对克洛米酚周期宫颈粘液及子宫内膜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宋莹莹[1](2012)在《中医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系统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寻求中医药领域最佳治疗方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1—2012.1)、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1979.1—2012.1)、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1989.1—2012.1)、PubMed (1966.1—2012.1)、Embase (1966.1—2012.1)。筛选中医药相关疗法(中药、针灸、针药并用)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相关文献,纳入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半随机对照试验(qRCT)。根据Cochrane评价员手册5.0评估纳入文献偏倚风险,采用Ren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纳入23篇RCT和qRCT(n=3038例),其中:中药和西药对照15篇、针刺和中药对照0篇、针剌和西药对照2篇、针药并用和西药对照4篇、针药并用和中药对照2篇。2.纳入研究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倚风险。3.Meta-分析显示:①妊娠率:中药优于西药(RR=1.57,95%CI1.32,1.87)、中药优于克罗米芬(CC)(RR=1.54,95%CI1.20,1.99)、针刺优于CC(RR=1.47,95%CI1.17,1.83)、针药并用优于CC(RR=2.03,95%CI1.39,2.96)、针药并用优于中药(RR=1.55,95%CI1.16,2.16);②排卵率:中药和CC无统计学差异(RR=1.07,95%CI0.99,1.16)、针刺组低于CC(RR=0.86,95%C10.81,0.91)、针药并用优于CC(RR=1.22,95%CI1.04,1.42):③基础体温:中药和CC无统计学差异(RR=1.28,95%CI0.87,1.89);④宫颈粘液评分:中药优于CC(RR=1.84,95%CI1.18,2.89);⑤自然流产率:中药低于CC(RR=0.38,95%C10.22,0.67);针刺低于CC(RR=0.35,95%C10.13,0.95):⑥安全性:1篇文献报道治疗后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和异位妊娠,分别为治疗组0例、2例(1.1%);对照组2例(6.67%)、5例(3.3%)。余文献未提到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及不良结局,未对安全性进行合并。[结论]现有研究显示:在提高妊娠率方面,针药并用优于单用中药;提高排卵率方面,针药并用优于单用中药或单用针刺。由于纳入研究间存在异质性和发生偏倚的风险,均影响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该结论只能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参考,今后仍需大样本、高质量及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后效评价及不断更新。
黄贵松[2](2010)在《加味归芍地黄汤对不孕妇女增殖期子宫内膜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由许多疾病或多种因素造成的生殖障碍。近年来不孕症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与高龄、多次流产、心理压力过大和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关。不孕症已成为影响人类发展与健康的一个全球性医学和社会问题。本研究是临床研究,主要是探讨不孕的子宫因素,观察药物干预后对不孕妇女增殖期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60位受试者就诊于台北市联合医院中医科。分为2组:对照组30人,用纯中药加味归芍地黄汤进行干预;实验组30人,用加味归芍地黄汤加西医促排卵药克罗米芬干预。两组皆观察受试者服药前后的变化、做自我比较,然后再观察两组之异同。评估的时间是在排卵前1~2天,方法是利用经阴道多普勒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及内膜三线征(Triple line),测量子宫动脉、螺旋动脉之多普勒Pulse Index(PI), Resistance Index(RI)和S/D ratio,还测量其卵泡的大小与数量。同时观察子宫颈黏液之多寡。计算治疗后的妊娠率。结果受试者平均年龄为35.7±3.5,大部份为高龄患者。体重平均为55.0±5.4,BMI(kg/m2)为21.4±2.0。两组受试者来就诊时皆有不孕多年、高龄、经血量少、怀孕压力大、眠不安宁、倦怠乏力、无性欲等症状。研究发现,纯中药组(加味归芍地黄汤)受试者,治疗后优势卵泡达1.92±0.3cm,子宫内膜增厚,达0.92±0.21cm,80%的患者子宫内膜出现“三线”(Triple line)征。怀孕率占67%。加味归芍地黄汤加克罗米芬组治疗后,排卵数目1~3颗,卵泡达1.80±0.39cm。子宫内膜增厚,达0.89±0.23cm,76.7%有出现“三线”(Triple line)征。妊娠率33%。关于多普勒效应,中药组服药前后有非常显着的改变,服药后子宫动脉和螺旋动脉多普勒RI、PI、S/D皆有下降的现象(P<0.001)。实验组服药后子宫动脉和螺旋动脉多普勒RI、PI、S/D亦有下降的现象(P<0.01),但是对照组下降数值较高、效果较好。可见,加味归芍地黄汤对子宫内膜的血液微循环阻力有下降之作用,能促进子宫血液正常灌注,使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度而提高怀孕率。结论1.加味归芍地黄汤能促进子宫内膜发育至正常的厚度,出现三线征,并降低子宫动脉和螺旋动脉的血流阻力(RI);改善子宫内膜的血液灌注。为胚胎着床提供条件。2.加味归芍地黄汤有助于卵泡正常发育,也增加宫颈分泌清稀透明的黏液以利精子的活动,从而提高妊娠的机会。3.对于排卵障碍的患者,使用西药克罗米芬虽然可以促排卵,但可能引起子宫内膜发育不良,宫颈黏液变稠,反而不利于怀孕。本研究发现,应用加味归芍地黄汤可以克服克罗米芬的副作用,从而提高妊娠率。
李春洋,黄朝霞,程静,吕杰强,段萍,林桂凤[3](2007)在《不同雌激素对克罗米芬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子宫动脉血流及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比较小剂量戊酸雌二醇(补佳乐)与结合雌激素(倍美力)对克罗米芬(CC)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子宫动脉血流及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对60例原因不明性不排卵的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应用不同的药物分为克罗米芬组(Ⅰ组),克罗米芬+倍美力(Ⅱ组)和克罗米芬+补佳乐组(Ⅲ组),每组各20例;将25例因男方因素就诊、排卵正常的不孕妇女作为对照组。观察3组病人HCG日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类型、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排卵后7天子宫内膜厚度、孕酮(P)水平、PI、RI和临床妊娠率。结果:Ⅰ组病人HCG日子宫内膜厚度、A型内膜所占比例和排卵后7天子宫内膜厚度、P值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HCG日和排卵后7天PI值、RI值高于对照组(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和Ⅲ组HCG日A型子宫内膜所占比例、排卵后7天子宫内膜厚度、P值高于Ⅰ组(P<0.05P<0.01),Ⅲ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高于Ⅰ组(P<0.05);Ⅱ组和Ⅲ组HCG日和排卵后7天PI值和RI值与Ⅰ组相比差异无显着性(P>0.05);Ⅲ组HCG日和排卵后7天子宫内膜厚度、P值及临床妊娠率高于Ⅱ组(P<0.05)。结论:卵泡期小剂量雌激素不增加子宫动脉血流,可纠正克罗米芬促排卵引起的子宫内膜发育不良,提高妊娠率,戊酸雌二醇优于结合雌激素。
马艳萍,卫滇英,章晓梅[4](2001)在《倍美力对克洛米酚周期宫颈粘液及子宫内膜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观察倍美力对克洛米酚 (CC)周期宫颈粘液及子宫内膜的影响 .方法 :对 4 0例服CC促排卵治疗的不孕妇女 ,进行宫颈粘液评分及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 ,并与CC促排卵周期加用倍美力治疗作前后对照 .结果 :加用倍美力组 ,宫颈粘液评分及子宫内膜厚度均高于单用CC组 (P <0 0 5 ) .结论 :CC促排卵治疗周期 ,加用倍美力可提高宫颈评分及增加子宫内膜厚度
二、倍美力对克洛米酚周期宫颈粘液及子宫内膜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倍美力对克洛米酚周期宫颈粘液及子宫内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标准 |
1.1.1 研究设计类型 |
1.1.2 研究对象 |
1.1.3 干预措施 |
1.1.4 结局指标 |
1.2 排除标准 |
1.3 文献检索 |
1.3.1 检索词 |
1.3.2 数据库选择 |
1.3.3 检索策略 |
1.4 原始文献筛选 |
1.5 纳入研究质量评价 |
1.5.1 随机方法 |
1.5.2 分配隐藏 |
1.5.3 盲法 |
1.5.4 随访 |
1.5.5 结果处理 |
1.6 资料提取 |
1.7 资料分析 |
1.7.1 定性分析 |
1.7.2 定量分析 |
2. 结果 |
2.1 纳入研究结果 |
2.1.1 纳入研究初筛结果 |
2.1.2 纳入研究特征 |
2.1.3 纳入文献质量 |
2.2 有效性 |
2.2.1 妊娠率 |
2.2.2 排卵率 |
2.2.3 基础体温 |
2.2.4 宫颈粘液评分 |
2.2.5 自然流产率 |
2.3 发表偏倚 |
2.4 安全性 |
3. 讨论 |
3.1 研究对象 |
3.1.1 纳入文献 |
3.1.2 排除文献 |
3.2 纳入研究可能存在的偏倚 |
3.3 有效性 |
3.3.1 妊娠率 |
3.3.2 排卵率 |
3.3.3 自然流产率 |
3.3.4 其他结局指标 |
3.4 对临床实践的意义 |
3.5 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
4.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综述 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中西医治疗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表1 计算机检索策略 |
附表2 单个资料提取表 |
附件1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加味归芍地黄汤对不孕妇女增殖期子宫内膜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西医对不孕症的认识 |
2.1.1 不孕定义与怀孕的条件 |
2.1.2 不孕症的原因 |
2.1.3 激素对怀孕的影响 |
2.1.4. 激素变化与意义 |
2.1.5 子宫内膜与怀孕的关系 |
2.2 中医对不孕症的认识 |
2.2.1 古代医家对不孕症的描述 |
2.2.2 不孕症的脏腑学说 |
2.2.3 不孕症的病因病机 |
2.2.4 不孕症的辨证论治 |
2.3 不孕的子宫因素 |
2.3.1 子宫的"藏泻"功能 |
2.3.2 子宫内膜的功能 |
2.3.3 子宫内膜血管变化 |
2.3.4 子宫内膜生化功能 |
2.3.5 加味归芍地黄汤的理论基础 |
2.4 加味归芍地黄汤组成与功效 |
2.4.1 山药 |
2.4.2 熟地黄 |
2.4.3 山茱萸 |
2.4.4 茯苓 |
2.4.5 丹皮 |
2.4.6 泽泻 |
2.4.7 当归 |
2.4.8 白芍 |
2.4.9 淫羊藿 |
2.4.10 香附 |
2.4.11 三七 |
2.4.12 白术 |
2.5 西医促排卵药克罗米芬 |
2.6 超音波与多普勒于妇科的应用 |
2.6.1 超声物理学原理 |
2.6.2 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
2.6.3 女性内生殖器的超声图像 |
2.6.4 卵巢与子宫内膜月经周期变化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材料与步骤 |
(一) 受试者选择标准 |
(二) 试验设计与流程 |
(三) 试验药物:采用台湾顺天堂科学中药粉剂 |
(四) 评估指标与统计方法 |
第四章 结果 |
第五章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四、倍美力对克洛米酚周期宫颈粘液及子宫内膜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系统评价[D]. 宋莹莹.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2(03)
- [2]加味归芍地黄汤对不孕妇女增殖期子宫内膜影响的研究[D]. 黄贵松.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3]不同雌激素对克罗米芬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子宫动脉血流及临床妊娠率的影响[J]. 李春洋,黄朝霞,程静,吕杰强,段萍,林桂凤. 中国妇幼保健, 2007(36)
- [4]倍美力对克洛米酚周期宫颈粘液及子宫内膜的影响[J]. 马艳萍,卫滇英,章晓梅.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