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粮食市场回顾与2005年展望

2004年粮食市场回顾与2005年展望

一、2004年粮食市场回顾与2005年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贺金霞[1](2020)在《粮食供应链协同的信任与约束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粮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大局。随着粮食贸易的发展,粮食逐渐展现出金融和能源的属性,成为全球资本逐利的投资品。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安全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全面、系统,涉及整个粮食产业,呈现数量、质量、生态和主权等多维发展的态势。解决粮食安全问题须顺应粮食产业发展趋势,统筹规划、合理协调粮食产业各环节,通过构建粮食供应链协同机理打造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实现系统、深层、高水平、全方位的粮食安全。开展粮食供应链协同研究,有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对于我国粮食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粮食供应链协同的研究立足于粮食产业链,运用供应链管理理论、协同学理论、企业间网络理论,设计粮食供应链协同体系,在对粮食供应链协同影响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粮食供应链协同信任与约束机理。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界定了粮食供应链协同的概念内涵。其次,识别粮食供应链主体,分析各主体间关系,构建粮食供应链体系,设计粮食供应链协同研究路径。第三,运用协同学理论,探讨粮食供应链协同影响因素,进而识别粮食供应链协同的关键影响要素。第四,在关系管理理论基础上,运用偏相关分析,识别粮食供应链协同关键关系要素,构建粮食供应链协同信任机理。第五,运用结构方程、分层回归、SPSS和MPLUS等分析方法和工具,探索粮食供应链协同各约束要素间关系,建立粮食供应链协同约束机理。本文的研究结论有:(1)粮食供应链协同是粮食供应链各成员企业在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共享信息和收益,创造供应链协同绩效,实现更高的供应链整体收益。该定义强调三点:粮食供应链协同的目标是实现粮食供应链整体收益的改善与提高;粮食供应链协同的基础是粮食企业间的关系管理;粮食供应链协同的保障是信息共享和收益共享。(2)粮食供应链系统可分为供应侧粮食供应链和需求侧粮食供应链。供应侧粮食供应链由原粮供应驱动,政策性特征显着;需求侧粮食供应链由粮食需求拉动,突出市场化特征。基于供应链管理对供应链成员企业市场属性的要求,构建需求侧粮食加工者、粮食生产者和粮食销售者组成的三级供应链体系。其中,粮食加工者是供应链的核心主导者。(3)组织间因素是促使供应链体系协同的关键影响要素,主要包括关系因素和约束因素。影响粮食供应链系统的外生变量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和制度因素,内生变量包括组织间因素和组织内因素。粮食供应链体系演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系统内外部的兼容、平衡和协同进化,外生变量对系统只能产生间接影响,内生变量才是系统演变的直接诱因。供应链体系中各种资源的流动是在不同的组织间产生的,粮食供应链体系平衡态的产生依赖于组织间的兼容与平衡,即依赖包括合作关系和约束因素在内的组织间因素。(4)信任分关系型信任和计算型信任,粮食加工者和粮食生产者的信任逻辑应以关系型信任为主,粮食加工者和粮食销售者应以计算型信任为主。信任的决策逻辑是,当买方的资产专用性和供应市场的不确定性较大时,关系型信任的作用优于计算型信任;当行为不确定性较高时,计算型信任的作用优于关系型信任。粮食加工者在与粮食生产者的合作过程中主要面临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等,应着重考虑市场不确定性这一交易属性。粮食加工者和粮食生产者的信任逻辑应以关系型信任为主。粮食加工者和粮食销售者信任决策逻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行为不确定性,应以计算型信任为主。(5)粮食供应链协同的约束因素包括协同收益(财务收益和运营收益)、收益共享、信息共享和契约精神。协同收益与供应链协同正相关;收益共享与协同收益的财务收益和运营收益均正相关;信息共享具有中介作用;契约精神在收益共享与信息共享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契约精神在信息共享与财务收益的关系中没有调节作用,但在信息共享与运营收益的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1)从协同的视角对粮食供应链进行研究。有些学者对粮食供应链协调进行了研究,而协调与协同存在较大差异。协同强调共生、增值、共赢的理念,是高层次的合作与协调。以协同为切入点对粮食供应链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粮食供应链合作效率,增加供应链整体收益,保障粮食产业的持续发展。(2)运用偏相关和云模型对粮食供应链协同关系因素及信任要素进行评价分析,并构建粮食供应链协同的信任机理。国内外关于信任机理的研究文献较多,粮食供应链协同的信任机理研究缺乏。本文运用关系管理理论,梳理了影响粮食供应链协同的关系要素。通过偏相关分析,证明了信任要素与供应链协同的高度相关性。运用云模型对粮食供应链企业间信任进行评价,通过粮食供应链结构特征与信任决策逻辑的深入分析,构建了粮食供应链协同的信任机理。(3)构建粮食供应链协同约束模型,运用结构方程、分层回归等方法对粮食供应链协同约束模型进行分析,并构建粮食供应链协同的约束机理。国内外关于收益共享、信息共享、契约精神的分项研究较多,多要素综合研究缺乏。本文运用供应链管理理论,构建了基于信息共享、收益共享、契约精神、协同收益为关键要素的粮食供应链协同约束模型。运用因子分析、结构方程、SPSS和MPLUS等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模型中各要素的相关、中介和调节效应进行了分析。

张泽群[2](2020)在《黑龙江省粮食收储政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关键农产品有效供给”战略要求,粮食安全问题始终关系着国计民生,而粮食收储政策是国家对其实施宏观调控,确保粮食安全最有效的政策手段。我国始终高度重视粮食收储政策,并陆续出台了多方支持粮食收储的配套政策,2018年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趋向的粮食收储政策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以去库存和市场化改革为重要内容的粮食收储制度得到长足发展,在取得了良好成效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其中粮食收储价格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稳定了粮食产量,充盈了粮库,但也带来了收储结构性失衡的问题;财政补贴政策针对主要大型粮食产区的作用效果十分显着,但对于局部、个体农户的小型生产者来说仍体现不出政策的普惠性;针对粮食科技政策在科技储粮方面虽有所推进,但整体水平发展缓慢,部分地区仍处于旧生产模式,粮储损耗率高;随着粮食去库存工作的不断推进,“转圈粮”等问题不断凸显,国家在粮食收储监管政策上还存在一定不足。黑龙江省作为粮食生产主产区在推进粮食收储改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要提高对粮食收储中存在问题的认识,必要时要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从而推动辖区粮食收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从粮食收储政策的概念入手,综合运用公共政策评估理论、公共政策过程理论、均衡价格理论、农业弱质理论,分析了黑龙江省粮食收储政策的现状,揭示了黑龙江省粮食收储存在着价格政策调整不科学、财政补贴政策结构不完善、科技政策体系不完备、监管政策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并剖析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在研究过程中,运用比较分析法,借鉴美国、日本、韩国在粮食管理政策方面的经验,以及国内山东、福建、浙江省的先进政策经验,并结合目前省内粮食收储政策的客观实际情况,提出了推进价格市场化政策改革、完善粮食收储政策结构体系、充分平衡政策相关利益关系;建立粮食补贴标准市场化机制、加强财政结构性政策调整、建立粮食财政补贴双挂钩制度;加强粮食收储提质增效政策导向作用、建设高技术粮食服务体系、建立新型粮食科技推广机制;完善粮食收储法治监管体系、加强粮食安全监管责任机制、建设监管检测风险管控制度等加强黑龙江省粮食收储的政策建议。

王锐[3](2019)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历史进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的研究思路,较为系统地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探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从中找出规律性的认识。新中国的成立是我国开展经济建设的历史前提。这个历史前提的实现并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中华民族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下,经历了十四年抗日战争与三年国内战争的洗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卓绝、排除万难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面对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七十年的探索历程依据经济建设工作在全部工作中的地位进行划分,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建设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济主体参与经济建设的方式转变为高度集中化、组织化的生产方式的过程。第二个阶段为改革开放以来到世纪之交。这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大规模开展经济建设的阶段。这一阶段通过改革经济体制,极大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先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显示出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第三个阶段为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阶段。我国市场化的改革,逐步从单纯的经济体制改革,上升到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经济与社会协同发展的趋势日益突出。经济建设在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同时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史进程的系统考察和思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占有者。只有让创造财富的劳动者享有财富,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二是充分发挥我国基本国情的综合优势。我国的综合优势体现在全党全国对正确认识我国国情有正反两方面经验、经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规模效应以及社会主义经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三是多种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在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的基础上,我国进一步实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出多种所有制结构,并且不断健全法制体系为我国的所有制多样化提供持续保障。四是适合国情的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作用下,改革成为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国改革的动力性体现在改革能够释放红利,而改革的稳定性体现在渐进的改革方式上。五是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必备条件。这个条件性体现在对外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实践中对深化改革具有促进作用,而闭关自守无异于自取灭亡。六是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是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能够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确保经济工作处于中心地位,并且使经济工作作风不断改善。本文所总结的我国经济建设的六条基本经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是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人口众多、工业体系完善、市场体量宏大等多个方面的规模优势,取得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水平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主体经历了建国初期的分散化到高度体制化、组织化再到逐步走向自主发挥能动性的独立化过程。同时,也伴随着所有制的不断健全,通过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最大限度的赋予劳动者以获得感,以此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释放和发展。从宏观层面,实施改革和开放两大基本国策的良性互动,实现改革促进开放、开放推动改革,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当然,上述各个经验的发挥,离不开党对国家的统一领导,离不开党对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离不开方方面面的顶层设计,这不仅是我国过去、当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国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周向阳,张洪宇,沈辰,张晶,吴建寨[4](2018)在《基于价格波动视角的中国粮食供需分析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价格波动程度直接反映粮食供需关系的变化,以稻米、小麦、玉米等3种主要粮食作物为研究对象,将其价格作为观测指标,分析了2003—2017年中国粮食供需状况。着重分析了粮食价格剧烈波动阶段中国粮食供给和需求形势,探讨了粮食供需不平衡的形成原因,并对未来中国粮食供需形势进行了展望。

王禹[5](2016)在《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研究》文中指出粮食是满足人们温饱的重要来源,也是人类营养供给的重要保障,更是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粮食安全的保障问题涉及供给、需求和国内外贸易等诸多方面,我国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均有适合当时情况的粮食安全保障性考虑。新形势下如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本文以数学模型、计量经济学、粮食经济学等理论为基础,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涉及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模型构建和分析研究,详细剖析了我国粮食生产、消费和贸易的演变历程和历史规律,对比国内外粮食安全保障情况,揭示了包括粮食生产、消费和贸易等方面在内的我国粮食安全保障问题,提出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主要的研究结论包括:1.近年来我国种粮的土地、劳动力等成本的不断升高,粮食生产已全面进入成本快速上涨期,粮食生产的成本与瑞士、日本和韩国等国的水平日趋接近,而与美国、加拿大等主要粮食出口国的差距不断拉大,国内种粮比较效益直线下降。2.尽管我国粮食生产多年连续增产,但实际上粮食优势产区并未在粮食供给中发挥显着作用而粮食非优势产区却以较大资源环境代价在换取粮食增产。整体看粮食生产格局正在从中心向边缘逐渐加强,中部和南部地区的粮食生产地位正在下降,而西部和东北部的粮食生产地位不断加强。传统的粮食主产省、粮食主销省和粮食产销平衡省的划分已无法概括各省份粮食生产地位的变化。各省区粮食生产依靠规模优势保障粮食安全的状态十年来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依靠一定数量的土地资源投入获得粮食生产保障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依然在延续,粮食生产过分依赖面积,土地边际收益不断减少的窘境并未改变。3.我国正处于食物结构快速升级阶段,消费结构更加合理,口粮消费日趋稳定,但与食物营养发展纲要和国际标准相比我国食物消费结构、消费数量以及营养安全方面还有待提高。基于营养目标(人均日能量1800kcal、2200kcal和2400kcal)下的我国居民人均口粮需求量分别为116.93kg、142.91kg和155.90kg。预计到2020年、2025年和2030年人均粮食占有量分别为446.60kg、461.00kg和476.37kg(按中等水平计算),粮食总需求分别为6.37亿吨、6.66亿吨和6.92亿吨。4.加入WTO以来,我国粮食贸易量不断增加,但进口量增幅显着高于出口量增幅,净进口量增加迅速,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对我国的粮食储存和消化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同时,在我国粮食自给率不断下降,贸易依存度不断升高的同时,粮食主要品种大米、小麦和玉米依然保持着较高的自给率,贸易依存度并不高,但谷物、稻谷、小麦和玉米的国际贸易已全面处于比较劣势。5.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加快供给侧的改革提升粮农收入;严格水土等基本资源的要素保障;加快推进三大谷物优势产区建设;依靠农业科技创新突破瓶颈制约;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完善市场调控机制农业补贴政策;培育新型主体构建新型经营体系;全面普及膳食营养减少粮食浪费。

张树淼[6](2015)在《中国粮食进出口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粮食对于每个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中国,粮食有着更加特殊重要的意义。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第二大经济体,粮食安全问题却日趋严重。人均占有耕地少,巨大的人口压力、以粮食直接消费为主的饮食特点,使中国政府对于保持国内粮食供需基本平衡特别看重,对于利用粮食国际贸易调剂国内余缺非常重视,也非常审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粮食进出口对于国内粮食平衡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粮食形势面临越来越复杂的情况,粮食进出口的变化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越来越大的影响。中国现实的情况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对耕地的占用势头不减,耕地保护的底线受到严重挑战,粮食生产所依赖的基础并不稳固。居民收入高速增长,对粮食需求形成巨大拉动,国内粮食供应面临巨大压力。粮食进出口形势出现历史性变化,近年来粮食主要品种普遍表现为净进口,并且进口规模存在继续扩大的趋势。由于粮食生产成本上升,国内经济高速增长、国内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饲料用粮、工业用粮均有大幅度增加,汇率变动对国内外粮食价格比率的影响,国内粮食价格普遍高于国外粮食价格,并呈现价格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粮食自给率屡创新低,粮食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由于我国农业资源先天不足,无法支撑日益增长的居民消费需求,只能依靠进口解决国内粮食供不应求的矛盾。粮食进口对国内粮食市场的冲击,已经造成严重影响。从世界范围看,国际粮食市场的不稳定性增加,粮食市场波动幅度和波动频率出现增大的趋势,一些粮食出口大国,出口量时高时低,年度间很不稳定;不少国家对粮食进出口干预加强,对国内粮食保护力度加大,进一步增加了国际市场的不稳定性。另外,一些粮食出口大国,以玉米或大豆为原料发展生物能源的势头不减,将对国际粮食市场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对于今后我国粮食进口形成潜在威胁。因此,无论从国内生产形势看,还是从国际环境看,我国粮食供应的基础不稳定性增加,国际市场不稳定性增加,国家粮食安全面临不少挑战。我国粮食进口不断扩大,国内粮食供应依赖国际市场的程度不断增加,对国家粮食安全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因而,迫切需要对粮食进出口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全面地研究,准确判断国内粮食供求真实情况、世界粮食生产与贸易格局总体形势,理清影响粮食进出口的主要因素,分析中国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及粮食进出口的长期发展趋势,剖析当前有关粮食进出口政策措施的利弊,提出改进和完善粮食进出口政策,以更好地调控粮食进出口,平衡国内粮食供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因此,对中国粮食进出口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粮食进出口是国际贸易中很有特点的领域,粮食进出口既有竞争的一面,也有垄断的一面,政府干预程度较高,政治敏感性较强,通过粮食国际贸易的系统分析,有利于对国际贸易理论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论文运用系统的研究方法,体现研究的全面性、关联性和综合性;运用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体现研究的整体性;运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注重过程和趋势的分析;运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注重研究的客观性;对中国粮食进出口进行系统研究。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对国际贸易基本理论以及与粮食进出口有关的农业经济理论、发展经济理论进行阐述,将粮食进出口建立在比较坚实的理论分析基础之上;对我国粮食进出口及其政策的历史进行回顾,为今后改进粮食进出口战略和政策提供一个历史纵向的借鉴;对影响粮食进出口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对今后我国粮食进出口趋势有个总体判断;对全球粮食进出口格局与各主要国家进出口政策进行研究,为我国进出口政策调整提供一个世界性的视角;最后对我国粮食进出口战略和相关政策措施提出建议。论文共分七章。主要内容是:一、论述粮食进出口的理论基础。粮食进出口涉及面广,既需要国家贸易理论的支撑,也需要农业经济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指导。阐述国际贸易理论、以及农业经济理论和发展经济学涉及粮食进出口贸易的一般原理,这些理论在粮食进出口领域的应用、粮食贸易的特征。从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角度分别阐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在农业经济理论和发展经济理论中重点论述了对保护粮食产业的理论观点,研究粮食国际贸易的意义、特点、粮食竞争力决定因素和国际贸易理论对粮食进出口的启示。认为:粮食国际贸易有利于减少饥饿,保障人类基本的生活条件;有利于增加收入,解决就业;有利于调节粮食供求,稳定粮食市场;有利于利用比较优势,增加国内整体效益和福利;粮食贸易是国家贸易战略的重要内容。粮食贸易无论对于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粮食国际贸易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价格波动性,粮食贸易区域性强,贸易较为集中,进出口流向较为稳定;粮食进出口数量大、价值低,成本较高;粮食贸易竞争不充分,充满了政治外交等方面的激烈博弈。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是: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科技水平、产业结构与产品差异、相关支持性行业的发展和政府行为。阐述了粮食国际贸易中,对粮食实行支持和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对我国粮食进出口及其政策演变进行考察。通过分析我国粮食进出口体制与政策的演变、进出口规模的变化,对当前粮食进出口现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国粮食进出口经历了自由化阶段、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严格管制阶段,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有管有放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包含着经济的、政治的甚至是战争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完善我国粮食进出口政策提供了历史纵向层面的参考。三、对影响粮食进出口的主要因素和我国粮食国际市场竞争力进行分析,为提高进出口政策的针对性提供分析基础。粮食进出口是国内粮食供求不平衡的结果,是政策影响的结果,因此本文分析粮食供给、需求和政策对进出口的影响。在需求方面,主要对人口增加、消费结构变化和工业用粮对粮食需求的影响做出分析;在供给方面,主要从工业化、城镇化对耕地的影响,单产的提高,国家政策因素,以及农业生态等对粮食供给的影响做出分析。论文分别从国内外粮食生产成本、价格水平和质量进行比较以及对经营规模进行分析,对我国粮食竞争力进行不同角度的考察,研究今后粮食进出口的潜力和趋势。四、对世界粮食生产和贸易格局、部分国家粮食进出口政策进行考察,为我国粮食进出口规模、结构和政策调整提供全球视野下的横向参考。分析世界粮食生产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重点分析小麦、稻谷、玉米和大豆国际贸易,分析粮食贸易发展的趋势,为研究我国粮食贸易发展提供必要的国际背景和国际条件。考察世界上有代表性国家的粮食进出口政策。有与我国农业条件相近的日本、韩国,以及越南、泰国和印度等,有与我国条件差异较大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巴西、阿根廷等,还有粮食贸易政策比较完备的欧盟,以及近年来兴起的粮食出口大国俄罗斯和乌克兰。这些国家都与我国粮食进出口存在密切联系。他们因各自的自然与经济条件不同制定了各具特色的贸易政策,但自然和经济条件相似的国家,制定的国际贸易政策也存在相同之处,政策制定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这些相同或不同的政策,及其政策利弊,对我国很有研究借鉴价值。同时,与我国存在密切贸易关系国家的政策调整,会对我国粮食进出口产生一定影响。五、分析我国粮食进出口规模与结构的优化。首先研究了我国粮食进出口规模与国家粮食安全的关系。从中国现实分析,粮食出口数量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粮食进口的问题。认为粮食进口规模应与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相适应,应与我国粮食供给潜力和消费趋势相适应,进口规模应与国际贸易总量相适应,进口规模以不应对我国粮食市场和种粮收入产生较大影响为前提。然后,具体研究了优化粮食小麦、大米等主要品种进出口结构和地区结构。认为应该重视发展与非洲粮食贸易与合作,探讨与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粮食贸易与合作的可能性和潜力,在国际贸易的成本、价格及体制方面做出综合的分析与判断。六、对改进粮食进出口政策与战略提出建议。在分析我国进出口形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粮食进出口政策的建议。(1)完善国内粮食发展政策,巩固国内粮食生产基础。大力改善生态环境,为粮食生产提供持续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支持粮食生产,严格保护现有耕地,推进粮食科技进步,加大补贴政策力度,改进补贴方式;健全粮食储备体系,建立粮食进出口缓冲机制;加快粮食流通体系发展,形成稳定有序高效的粮食市场。(2)扩大对外粮食投资,稳定国外粮源的供给渠道。用好现有支持政策和相关资源;认真研究当地政治环境、有关法律和政策,减少投资盲目性;做好舆情引导,树立自身良好形象;健全政府支持平台,积极引导民间对外投资。(3)完善粮食进出口政策的具体措施。实施防御性粮食进出口战略,加强粮食进出口政策的支持保护力度;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加强我国粮食市场保护;深化改革,理顺粮食国际贸易管理体制;建立长期稳定的粮食贸易关系;优化进口区域结构;培育大型粮食贸易企业,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做好粮食进出口信息服务;深化与粮食出口国政府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粮食贸易中的作用。

杨树果[7](2014)在《产业链视角下的中国大豆产业经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豆产业链长,大豆产业发展关乎种植业、养殖业、饲料工业和食品工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1996年以来我国大豆进口量逐年不断增加,有关大豆产业发展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现有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大豆生产、大豆加工、大豆进口、外资扩张等个别环节和表面观察,系统的大豆经济研究寥寥无几。由于缺乏系统的研究,一方面导致现有的判断过于片面或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另一方面,致使很多问题尚不清楚,如大豆经济的运作体系和情况、大豆产业发展的宏观和微观影响因素、规律性认识以及对未来的判断,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对一些重大问题,如大豆产业的竞争力、外资与产业安全、转基因,等等,尚缺乏正确认识和长远判断,以致出现了很多不现实或不客观的观点。因此,本文从产业链的视角,通过历史比较和国际比较,对大豆生产、流通、加工、消费和贸易各环节及相应的产业政策等进行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大豆产业各环节发展的影响因素,揭示了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演变规律和经济特征,并形成未来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变化的趋势判断,提出大豆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以期为推动我国大豆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大豆产业的整体发展态势是良好的,尽管2010年以来,大豆生产环节上出现了连续几年的明显滑坡,但消费、贸易、加工几个环节却是一片繁荣,生产上有所滑坡并不等于整个大豆产业的衰退。(2)我国的大豆生产发展是缓慢的,单产水平是影响大豆生产的关键因素,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大豆比较效益低是大豆生产滑坡的主要原因;综合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短期内我国大豆种植面积还将减少,但减少幅度有限;国产大豆不具有竞争力,转基因大豆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靠生产保护和非转基因错位发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单产是提升我国大豆产业竞争力的关键。(3)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长及城镇化发展拉动了大豆消费的快速增长,其他油脂(特别是棕榈油)的替代效应一定程度上可减缓大豆消费增长,但作用不大。因此,短期内我国大豆需求还将呈刚性增长,而国内大豆供给难度加大,仍需主要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4)我国的大豆流通基本上形成了大豆主产区和东南沿海向全国扩散的格局,大豆加工产品中的豆制品多在本地流通,豆油和豆粕主要由加工产区向销区流通,但大豆流通基础设施落后、流通效率低下。(5)大豆加工以压榨为主,大豆油脂加工业形成了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三足鼎立的基本态势。国内企业在产能、大豆处理、豆油产量以及蛋白生产方面处于优势,但大豆加工业产能过剩问题仍然突出。(6)大豆进多出少的格局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不会改变。需求的快速增长与资源可能性是大豆进口不断增加的根本原因,价差因素是近年来大豆进口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大豆进口并未对国内大豆生产产生冲击,豆农收入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反而在种植结构调整中获益;外资的进入并没有形成对大豆加工业的控制,国内大豆加工企业的综合实力在与外资企业的竞争中得到了提升,因此,大豆产业安全的担忧是不必要的。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充分认识到大豆在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维护食物安全和改善营养以及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提出采取以下措施实现中国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来满足国内需求;(2)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3)建立现代耕作制度技术体系稳定种植面积;(4)重点发展高蛋白大豆生产,将转基因大豆生产纳入研究和政策考虑。

王禹[8](2013)在《基于营养需求的粮食生产目标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2年粮食产量实现了九连增,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约束制约着粮食产量的进一步增加,因此如何制定适当的粮食生产目标,建立起既能满足人们营养需要又能解决耕地资源和水资源压力的粮食生产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论文在全面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状况、粮食生产结构变化轨迹和粮食生产布局变化路径的基础上,分析了粮食在营养素供给方面的贡献情况,考察了基于合理营养目标需求下我国居民口粮消费水平和基于合理食物结构下的饲料粮消费水平,同时提出了小康生活水平下的工业用粮消费水平和种子用粮消费水平,从而得出不同时期基于营养需求的我国粮食生产目标,为优化我国粮食生产提供了政策建议。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以粮食所提供的能量、蛋白质和脂肪在摄入的总能量、蛋白质和脂肪中所占的比例作为营养素摄入和膳食状况评价的指标,我们发现:近10年来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粮食是城乡居民能量、蛋白质和脂肪的主要供给来源,但其在营养素供给方面的贡献已下降至一个较低的水平;(2)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膳食营养素摄入量,通过食物营养素转换模型得到:当人均日能量水平为2200kcal时,居民每日口粮需求量为481.24g/人,当人均日蛋白质水平为70g时,根据居民每日动物性食品摄入量折算成的饲料粮需求量为266.50g/人;(3)基于营养目标下的我国居民粮食年人均占有量略高于小康生活水平(400kg/人),到2020年和2030年,营养需求下的生产目标分别为6.11亿吨和6.54亿吨,比国内相关学者预测的粮食生产量低0.45亿吨和0.92亿吨,可节约粮食7.4%和14.1%,可节约耕地面积约为849.2万公顷和1736.2万公顷,可水资源节约900亿吨和1840亿吨。最后,本研究从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两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我国粮食供需平衡的政策建议。

林玉娟[9](2013)在《气候变迁下中国粮食安全政策模型之经济分析》文中指出21世纪受到气候变迁的影响,全球发生不少灾难,如中国2008年初的大风雪等,不仅对经济、交通、民生带来影响,也为其生态与粮食生产带来许多负面的冲击。而中国是全球粮食需求最多的国家,也是最重视农业的国家,因此2008年在恶劣气候下所造成的影响比其它国家来得小。但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随着工业化的成长,各项污染不断增加,其中二氧化碳增加在2007年已达全世界最大,最近随着气候变迁对各国的冲击,以及碳权等议题逐渐引起国际的重视,因此建立有关气候变迁的中国气候政策模型更形重要。本研究以中国为研究对象,并以省级数据建立中国粮食安全政策模型,针对气候变迁对中国粮食安全产生之直接与间接影响,进行一系列的分析。需求面主要以ACDS模型建立中国需求模型,确实针对中国农业人均需求结构变化进行研究,在供给面分析并了解气候变迁对畜产与农作物造成的影响,同时结合农作物与畜产供需模型而建立中国粮食安全政策模型。并进一步模拟在面对气候变迁下发展低碳农业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以及气温上涨对中国各区域生产、消费、价格之影响与冲击,进行提出对未来粮食供需预测结果与建议。本研究特别以中国27个省级数据,建立包含稻米、小麦、玉米、大豆、猪肉、羊肉、牛肉与鸡蛋八中农畜产品的中国粮食安全政策模型,主要是针对气候变迁对中国粮食安全产生之直接与间接影响,进行一系列的预测与仿真分析。主要创新点如下:1.本研究特别以省级数据建立中国粮食安全政策模型,并将各省级资料汇整成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六个地区,主要研究结果皆以省级资料呈现,并就六个地区分类进行区域性分析。在中国现在地区性差异甚大的情况下,本模型可以提供对各个区域不同的分析,以兹参考。2.在需求面特别利用ACDS模型建立结合农作物与畜产品的需求模型,确实针对中国农业人均需求结构变化进行研究。;由于经济持续发展,国人对农作与畜产的需求产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而ACDS模型可针对不同农作或畜产品,透过模型建立起对农作、畜产替代或互补关系的一系列弹性等分析,据以探讨需求结构的变化。3.本研究在供给面则将气温纳入供给函数中,分析并了解气候变迁对畜产与农作物造成的影响,并透过模型预测在维持现行气候持续上升下,提出对粮食(包含农作与畜产)未来十年供给量、需求量、库存量等预测结果。并利用模型进行政策模拟,模拟在面对气候变迁下发展低碳农业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以及气温上涨对中国各区域供给量、需求量、库存量与零售价格之影响与冲击,据以提供政策建议,以兹参考。本论文重要结论与建议如下。1.稻米自身需求价格弹性值均为负值,且其数值绝对值均小于一,需求支出弹性为正值,显示稻米为一正常财,其弹性值为0.033。小麦自身需求价格弹性值均为负值,符合经济理论。且其数值之绝对值均大于一。而小麦需求支出弹性较大,为0.910。各省玉米自身需求价格弹性值除了上海、青海之外,其余省分玉米自身需求价格弹性值均为负值,且其数值绝对值均小于一。而玉米的需求支出弹性为正值,是一正常财,其值为0.498。各省大豆自身需求价格弹性值均为负值,且其数值绝对值均小于一,且受到大豆主要用做饲料粮使用下各省弹性值皆近似,约在0.703左右。2.各省猪肉自身需求价格弹性值仅山西为负值,且其数值绝对值小于一。其余26个省市猪肉之自身需求价格弹性值由于受到猪肉价格、农产品价格指数之交互影响而呈现为正值。各省羊肉自身需求价格弹性值均为负值,然其数值绝对值均大于一,非常富有弹性。而羊肉需求支出弹性除山西弹性值小于一外,其余省份皆大于一,为富有弹性的。各省牛肉自身需求价格弹性值皆为负值,其中浙江、广东、广西、河北、上海、山东、贵州弹性绝对值大于一,为富有弹性的。而牛肉需求支出弹性除山西为小于一外,其余省份均为大于一,富有弹性。各省鸡蛋自身需求价格弹性值皆为正值,而鸡蛋需求支出弹性为正值,且数值不大。3.预测稻米、小麦产量2011年-2020年呈现增产的趋势,需求量也呈现增加的趋势。然因需求量受到每年人口持续增长的影响,库存量渐减,供需虽暂时平衡却充满着危机。另以各地区来看,华东、中南、西南地区稻米属于余粮地区,而华北、东北、西北地区仍属于缺粮地区,各地区有显着的差异性存在。国内小麦库存量维持在350万吨上下。以各地区来看,除了中南、西北地区有缺粮外,其余地区多呈现余粮。小麦库存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然增加幅度不大,亦显示小麦产业属于供需均衡态势,每年库存量维持一定。玉米库存量由2011年的169万吨,增加至2020年的192万吨。以各地区来看,除了中南、西北玉米为缺粮地区外,其余地区为余粮地区。大豆产量仅占国内需求不到四分之一,且不足缺额由2011年4,552万吨持续扩大至2020年的4,676万吨,大豆大量仰赖着进口值得持续注意。4.预测猪肉、羊肉、牛肉与鸡蛋产量2011年-2020年呈现增产的趋势,需求量也呈现增加的趋势。供需均衡方面,猪肉供不应求,并持续部份进口猪肉,然进口量预测维持稳定。羊肉供不应求,并持续部份进口羊肉,进口量预测由2011年的14万吨扩大至2020年的45万吨。牛肉供需还算平衡,预测未来仅须少量约6万吨的进口。预测未来10年鸡蛋供需仍持续维持平衡状态。5.发展低碳农业—施以有机肥,对中国大陆各地区农畜业仅会产生价格上涨的些许压力,若当局可以控制价格的小幅上涨,不但可以达到低碳农业的目的,对农民而言亦可增加所得。另一方面若将因低碳农业致减少生产的部分采用进口饲料粮的方式替代,不但可同时发展低碳农业,减少污染,亦可维持国内物价稳定,终能兼顾粮食安全目标。因此在气候变迁影响下,持续发展低碳农业为可行的策略之一。6.研究结果显示,在气候变迁下促使低温愈低、高温愈高的气温变异增加下,若发展低碳农业为基准下,推行农作物施以有机肥,可能使得农作物产量减少,在此条件下,本研究模拟产量减少对需求、库存与价格的影响,可能造成价格有些微的上涨,但幅度不大,应在政府可控制的范围内。但气温的上涨2度C,对农畜产的影响就较减产5%与10%的幅度都来得大,又随着温度上升各地区的差异性增加,影响效果的差异性也增加,因此对于气候对农畜产品各地区的影响研究,有其重要性与必要性,这也说明了本研究在分地区、分产品并考虑气温因素研究对学术界与农经界的贡献。本论文具体提出以下几个政策建议,第一部分系传统粮食安全的概念所提出之政策建议;包括总量管制稳定粮食耕地面积的土地政策、针对农业新科技需求的劳动政策、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提高粮食产量的技术政策以及调整化肥转向有机肥的肥料政策与进出口政策。第二部分系针对两岸暨区域发展之决策部门提出之政策建议;包括专注生态环境、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开征碳税和推行碳交易、调整优化升级农村产业结构。第三部份为未来研究方向建议,建议未来可增列其它重要农畜产品,例如园艺产品(蔬菜、水果)畜产(如鸡肉)等,以使整个需求体系更加完善。在供给面,也建议多考虑其它气候因素,如土壤、湿度、降雨量等因子纳入模型中,俾使供需体系更臻完善。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王军[10](2011)在《2010年中国经济运行分析与2011年展望》文中研究表明一2010年宏观经济运行回顾与分析在国内外环境跌宕起伏、复杂多变的情况下,2010年中国经济总体上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格局,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局面继续得到巩固,2009年底确定的宏观调控目标基本达到。概括而言,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五大特点:经济增长的持续性继续保持,内生性不断增强,协调性继续改善,包容性有所体现,宏观调控的针对性进一步提高。可以确定无疑地认为:中国经济经过2008年的大幅下滑和2009年的强劲回升,已经走出了金融危机后的短暂低迷时期,在2010年实现了从回升向好到平稳较快增长的积极转变,这是2010年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特点。

二、2004年粮食市场回顾与2005年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年粮食市场回顾与2005年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粮食供应链协同的信任与约束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理论意义
        1.2.3 实践价值
    1.3 文献综述
        1.3.1 粮食供应链协同文献综述
        1.3.2 信任文献综述
        1.3.3 约束机理文献综述
        1.3.4 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粮食供应链协同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粮食供应链协同相关概念界定
        2.1.1 供应链协同概念界定
        2.1.2 粮食供应链协同概念界定
    2.2 供应链管理理论
        2.2.1 供应链管理定义
        2.2.2 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
    2.3 协同学理论
        2.3.1 协同学基本原理
        2.3.2 协同学理论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2.4 企业间网络理论
        2.4.1 企业间网络理论的演变
        2.4.2 企业间网络理论综述
    2.5 本章小结
3 粮食供应链体系研究
    3.1 粮食供应链体系设计原则
    3.2 粮食供应链体系参与主体识别
        3.2.1 粮食的内涵
        3.2.2 粮食供应链体系
        3.2.3 粮食供应链体系参与主体
    3.3 粮食供应链体系参与主体关系分解
        3.3.1 粮食供应链体系参与主体分析
        3.3.2 粮食供应链体系各主体间关系分解
    3.4 粮食供应链协同的研究路径分析
        3.4.1 粮食供应链体系特征
        3.4.2 粮食供应链协同的研究路径
    3.5 本章小结
4 粮食供应链协同影响要素研究
    4.1 粮食供应链协同动因分析
        4.1.1 粮食供应链的开放性
        4.1.2 粮食供应链的动态性
        4.1.3 粮食供应链的自组织
    4.2 粮食供应链协同影响要素界定
        4.2.1 粮食供应链协同影响因素分析
        4.2.2 粮食供应链协同影响要素识别
    4.3 本章小结
5 粮食供应链协同信任机理研究
    5.1 供应链协同关系要素分析
        5.1.1 关系管理的内涵
        5.1.2 供应链协同的关系要素分析
    5.2 粮食供应链协同关系要素偏相关分析
        5.2.1 偏相关分析
        5.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5.2.3 分析结果
        5.2.4 结果讨论
    5.3 粮食供应链信任评价
        5.3.1 信任类型
        5.3.2 云模型
        5.3.3 评价步骤设计
        5.3.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3.5 标准评价云生成
        5.3.6 指标综合云生成
        5.3.7 综合云相似度分析
    5.4 粮食供应链协同信任机理构建
        5.4.1 信任的决策逻辑
        5.4.2 粮食供应链结构特征
        5.4.3 粮食供应链协同信任机理
    5.5 本章小结
6 粮食供应链协同约束机理研究
    6.1 粮食供应链协同约束模型
    6.2 研究假设
        6.2.1 协同收益与供应链协同
        6.2.2 收益共享与协同收益
        6.2.3 信息共享的中介作用
        6.2.4 契约精神的调节作用
    6.3 研究方法
        6.3.1 研究样本
        6.3.2 变量测量
        6.3.3 样本基本特征
    6.4 数据分析
        6.4.1 信度分析
        6.4.2 验证性因子分析
    6.5 模型及假设检验
        6.5.1 模型检验
        6.5.2 中介效应分析
        6.5.3 调节效应分析
    6.6 结果分析
    6.7 政策建议
        6.7.1 多渠道信息共享,促进粮食供应链收益分配合理化
        6.7.2 培育契约精神,保障粮食供应链协同的信息共享和收益共享
    6.8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2)黑龙江省粮食收储政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简析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4.1 技术路线
        1.4.2 创新点
2 粮食收储政策的基础理论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粮食收储的含义
        2.1.2 粮食安全的含义
        2.1.3 粮食收储政策的基本概念
    2.2 粮食收储政策的理论基础
        2.2.1 公共政策评估理论
        2.2.2 公共政策过程理论
        2.2.3 均衡价格理论
        2.2.4 农业弱质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粮食收储政策及问题分析
    3.1 粮食收储的总体概况
        3.1.1 粮食种植结构概况
        3.1.2 粮食种植产量概况
        3.1.3 粮食收储库存概况
    3.2 粮食收储的政策内容
        3.2.1 粮食收储的价格激励政策
        3.2.2 粮食收储的财政补贴政策
        3.2.3 粮食收储的科技支持政策
        3.2.4 粮食收储的监督管理政策
    3.3 粮食收储政策存在的问题
        3.3.1 粮食收储价格政策调整不科学
        3.3.2 粮食收储补贴政策结构不完善
        3.3.3 粮食收储科技政策体系不完备
        3.3.4 粮食收储监管政策制度不健全
    3.4 粮食收储政策问题成因分析
        3.4.1 价格政策调整缺乏时效性
        3.4.2 财政补贴资金利用率不高
        3.4.3 科技政策支持范围有限
        3.4.4 收储监管政策存在滞后性
    3.5 本章小结
4 国内外粮食收储政策的经验与借鉴
    4.1 国外粮食收储政策的经验
        4.1.1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注重粮食科技及价格政策
        4.1.2 日本北海道强调多样化财政资金支持政策
        4.1.3 韩国全罗道实行特定品种价格及补贴政策
    4.2 国内粮食收储政策制定的经验
        4.2.1 山东省建立全面粮食管理责任机制
        4.2.2 福建省严格遵循农业补贴管理政策
        4.2.3 浙江省强化科技政策推动粮食发展
    4.3 国内外粮食收储政策对黑龙江省的启示
        4.3.1 增强财政补贴政策支持力度
        4.3.2 健全科学储粮技术体系
        4.3.3 优化收储政策结构调整
        4.3.4 健全粮食收储法律体系
    4.4 本章小结
5 完善黑龙江省粮食收储政策的建议
    5.1 加强粮食收储价格政策导向作用
        5.1.1 积极推进价格市场化政策改革
        5.1.2 完善粮食收储政策结构体系
        5.1.3 充分平衡政策相关利益关系
    5.2 提升粮食收储财政补贴政策效益
        5.2.1 建立粮食补贴标准市场化机制
        5.2.2 加强财政结构性政策调整
        5.2.3 建立粮食财政补贴双挂钩制度
    5.3 增强粮食收储科技政策倾斜力度
        5.3.1 加强粮食收储提质增效政策导向作用
        5.3.2 建设高技术粮食收储服务体系
        5.3.3 建立新型粮食收储科技推广机制
    5.4 加强粮食收储监督管理政策效应
        5.4.1 完善粮食收储法治监管体系
        5.4.2 加强粮食安全监管责任机制
        5.4.3 建设监管检测风险管控制度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现状的述评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经济建设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三)规模效应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计划经济的建立和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6 年)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1949-1956 年)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制度准备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经济状况
        三、新中国成立后应对困难的经济措施
        四、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确立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曲折(1956-1966 年)
        一、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二、经济上初步纠正“左”倾错误与庐山会议“反右倾”
        三、对国民经济和党内关系的调整
        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调整和“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
        五、“四清”期间的三年经济调整与三线建设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严重挫折(1966-1976 年)
        一、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抓革命与促生产
        二、国民经济发展跌入谷底
        三、七十年代初国民经济的恢复
        四、政治经济的全面整顿与粉碎“四人帮”
    小结 计划经济的建立和计划经济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阶段性总结
第二章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1976-2002 年)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76-1982 年)
        一、经济建设的徘徊与思想解放的兴起
        二、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国民经济调整
        三、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
        四、对外开放与特区建设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探索时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82-1992 年)
        一、“三步走”七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
        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三、推行财政、计划管理体制改革
        四、价格改革与整顿经济秩序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转轨(1992-2002 年)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探索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
        三、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的建立
        五、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小结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阶段性总结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2002 年至今)
    第一节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转型(2002-2012 年)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
        三、区域、城乡向协调发展转型
        四、宏观调控机制向治理体系转型
        五、对外开放向“开放型经济体”转型
    第二节 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012 年至今)
        一、“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战略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
        四、“新发展理念”引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五、“一带一路”提升对外开放格局
    小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阶段性总结
第四章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
    第一节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占有者
        三、最大限度的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第二节 充分发挥我国基本国情的综合优势
        一、正确认识我国国情
        二、充分发挥规模效应
        三、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
    第三节 多种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
        一、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
        二、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功得益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三、健全法治体系为我国所有制的多样化持续提供保障
    第四节 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二、改革红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
        三、渐进式改革是我国改革的基本特点
    第五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
        一、对外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闭关自守无异于“慢性自杀”
        三、开放型经济体对国内深化改革具有“倒逼效应”
    第六节 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是经济建设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
        一、党的领导确保经济工作处于中心地位
        二、党的领导在经济决策中能够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
        三、党的领导确保经济工作作风的不断改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价格波动视角的中国粮食供需分析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三大主粮供需形势分析
    1.1 稻米
        1.1.1 2004年供需不平衡形势分析
        1.1.1. 1 生产量处于阶段性低位
        1.1.1. 2 需求刚性增长
        1.1.2 2007—2008年供需不平衡形势分析
        1.1.2. 1 农户售粮积极性减弱, 导致市场供应减少
        1.1.2. 2 国际米价暴涨, 国内看涨预期增强
        1.1.3 2010—2012年供需不平衡形势分析
        1.1.3. 1 自然灾害频发, 市场看涨预期强烈导致企业抢购
        1.1.3. 2 稻米消费增加, 粳米需求增长较快
    1.2 小麦
        1.2.1 2004年供需不平衡形势分析
        1.2.1. 1 生产量处于阶段性低位, 供给不足
        1.2.1. 2 农户惜售, 市场供应量减少
        1.2.2 2008—2011年供需不平衡形势分析
        1.2.2. 1 国内需求增加, 小麦供需紧平衡
        1.2.2. 2 国际小麦库存持续偏低, 拉高国内看涨预期
        1.2.3 2013—2014年供需不平衡形势分析
        1.2.3. 1 玉米价格上涨, 小麦饲料需求增加
        1.2.3. 2 看涨预期增强, 农户普遍惜售
    1.3 玉米
        1.3.1 2003—2012年供需偏紧形势分析
        1.3.1. 1 生产量总体持续增加
        1.3.1. 2 消费迅速增加, 市场供不应求
        1.3.2 2013—2017年供需偏松形势分析
        1.3.2. 1 需求低迷
        1.3.2. 2 库存偏多
        1.3.2. 3 进口增长快
2 中国粮食供需展望
    2.1 FAO对未来中国粮食供需展望
    2.2 国内专家对未来中国粮食供需展望
    2.3 未来中国粮食供需总体基本平衡

(5)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粮食安全新形势
        1.1.1 粮食生产资源过度消耗,种植意愿不断减弱
        1.1.2 粮食需求数量刚性增长,质量要求不断提升
        1.1.3 粮食国内价格赶超国际,全球影响不断加深
        1.1.4 粮食面临复杂国际形势,国内重视不断加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粮食生产的安全研究
        1.2.2 粮食消费的安全研究
        1.2.3 粮食贸易的安全研究
        1.2.4 粮食政策的安全研究
        1.2.5 文献评论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和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和不足
        1.5.1 研究创新点
        1.5.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粮食安全理论界定
    2.1 粮食概念的界定
        2.1.1 FAO粮食界定
        2.1.2 他国粮食界定
        2.1.3 我国粮食内涵
        2.1.4 大粮食的界定
    2.2 粮食安全概念演变
    2.3 粮食安全层次划分
        2.3.1 国际粮食安全
        2.3.2 国家粮食安全
        2.3.3 家庭粮食安全
        2.3.4 居民粮食安全
    2.4 粮食安全目标定位
第三章 粮食生产的成本分析
    3.1 粮食成本内涵与构成
        3.1.1 成本内涵分析
        3.1.2 现金成本与总成本
        3.1.3 机会成本
        3.1.4 三种成本之间的关系
    3.2 物质服务费用分析
        3.2.1 生产资料分析
        3.2.2 直接费用分析
        3.2.3 间接费用分析
    3.3 土地成本分析
        3.3.1 水稻的土地成本分析
        3.3.2 小麦的土地成本分析
        3.3.3 玉米的土地成本分析
        3.3.4 粮食的土地平均成本分析
    3.4 人工成本分析
        3.4.1 费用成本分析
        3.4.2 时间成本分析
    3.5 成本收益分析
        3.5.1 水稻成本收益分析
        3.5.2 小麦成本收益分析
        3.5.3 玉米成本收益分析
        3.5.4 粮食成本收益分析
第四章 粮食生产的安全分析
    4.1 新形势下粮食产量特征分析
        4.1.1 总量特征分析
        4.1.2 结构特征分析
        4.1.3 分布特征分析
    4.2 新形势下粮食产量波动分析
        4.2.1 粮食产量波动指数分析
        4.2.2 粮食产量波动国际比较
        4.2.3 粮食产量波动周期划分
        4.2.4 粮食产量波动周期成因
    4.3 粮食生产区域特征变化分析
        4.3.1 粮食生产区域地位变化分析
        4.3.2 粮食产量区域特征变化分析
        4.3.3 粮食面积区域特征变化分析
        4.3.4 粮食单产区域特征变化分析
    4.4 新形势下粮食生产区域分析
        4.4.1 粮食生产能力指数分析
        4.4.2 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4.4.3 效率规模优势对比分析
        4.4.4 粮食生产优势变动分析
第五章 粮食消费的安全分析
    5.1 粮食消费面临的新形势
        5.1.1 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5.1.2 人口面临持续低速增长,城镇化率稳步推进
        5.1.3 食物消费结构深刻变革,安全意识普遍提高
        5.1.4 粮食需求影响因素增多,营养不良得到重视
    5.2 居民食物消费和营养状况分析
        5.2.1 消费水平稳步提升
        5.2.2 口粮消费趋于稳定
        5.2.3 食物消费更加合理
        5.2.4 营养状况不断提升
    5.3 基于合理营养目标下的粮食需求量分析
        5.3.1 口粮需求水平分析
        5.3.2 饲料用粮需求水平分析
        5.3.3 工业用粮需求水平分析
        5.3.4 种子用粮需求水平分析
    5.4 新形势下我国粮食需求展望
        5.4.1 人均粮食需求水平展望
        5.4.2 未来我国人口总量展望
        5.4.3 营养目标下的粮食展望
        5.4.4 粮食需求目标展望对比
第六章 粮食贸易的安全分析
    6.1 国际粮食贸易演变和特征
        6.1.1 世界谷物贸易量分析
        6.1.2 世界稻谷、小麦和玉米贸易量变动分析
        6.1.3 世界谷物进口贸易量前15名国家
        6.1.4 世界谷物出口贸易量前15名国家
    6.2 我国粮食贸易演变和特征
        6.2.1 我国粮食贸易总量特征
        6.2.3 我国粮食贸易结构特征
    6.3 中国粮食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6.3.1 中国粮食贸易量占世界比重
        6.3.2 中国粮食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6.3.3 中国粮食贸易依存度分析
        6.3.4 中国粮食国际比较竞争分析
第七章 粮食安全的战略分析
    7.1 粮食安全的现状解析
        7.1.1 粮食生产格局改变增产动力不足
        7.1.2 基于营养标准粮食需求刚性增长
        7.1.3 种粮成本攀升比较效益不断下降
        7.1.4 内外价差助推谷物进口增长迅速
    7.2 粮食安全的战略对策
        7.2.1 加强供给侧的改革提高粮农收入
        7.2.2 严格水土等基本资源的要素保障
        7.2.3 加快推进三大谷物优势产区建设
        7.2.4 依靠农业科技创新突破瓶颈制约
        7.2.5 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
        7.2.6 完善市场调控机制农业补贴政策
        7.2.7 培育新型主体构建新型经营体系
        7.2.8 全面普及膳食营养减少粮食浪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6)中国粮食进出口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关于粮食进出口理论的研究
        二、关于中国粮食安全与粮食进出口的研究
        三、关于中国粮食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研究
        四、关于粮食进口及合理规模的研究
        五、关于全球粮食生产和贸易格局以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六、关于中国粮食进出口政策的研究
        七、对粮食进出口及其政策研究的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点及不足
        一、创新点
        二、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粮食进出口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
        一、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三、新贸易理论
    第二节 发展经济学关于贸易政策的理论
        一、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的特点
        二、发展中国家贸易理论
        三、发展中国家产业保护理论与政策
        四、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第三节 农业经济学关于粮食保护政策的理论
        一、农业与粮食的重要意义
        二、粮食生产的特点
        三、农业和粮食保护的依据
    第四节 粮食国际贸易理论
        一、粮食国际贸易的意义
        二、粮食国际贸易的特点
        三、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四、对中国粮食进出口的几点认识
第三章 中国粮食进出口及其政策演变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前的粮食进出口政策
        一、1912—1937年粮食进出口政策
        二、抗战时期的粮食边境政策
        三、新中国成立至1976年的粮食进出口政策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粮食进出口政策
        一、1977—2000年粮食进出口政策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的粮食进出口政策
    第三节 粮食进出口政策变化的原因
        一、粮食进出口变化的特点
        二、粮食进出口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
    第四节 中国粮食进出口形势
        一、粮食进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我国粮食进出口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第四章 影响粮食进出口的因素与中国粮食竞争力
    第一节 影响粮食进出口的需求因素
        一、人口增长直接增加粮食需求量
        二、消费结构变化导致对粮食需求增加
        三、工业用粮增加较多
    第二节 影响粮食进出口的生产因素
        一、工业化与城镇化对粮食生产发展影响较大
        二、粮食单产提高是粮食增产的主因
        三、生态环境变化对粮食生产及进出口的影响
    第三节 政策因素对粮食进出口的影响
        一、粮食进出口政策的影响
        二、粮食生产支持政策的影响
        三、货币与产业政策的影响
    第四节 粮食进口对国内市场的影响
        一、粮食进口的益处
        二、粮食进口的弊端
    第五节 中国粮食的竞争力
        一、粮食竞争力的衡量方法
        二、粮食生产成本比较
        三、国内外粮食价格与质量比较
第五章 世界粮食进出口格局及其政策
    第一节 世界粮食生产格局
        一、世界粮食生产格局
        二、全球粮食生产变化的主要趋势
    第二节 全球粮食进出口格局及其变化趋势
        一、世界粮食进出口格局
        二、世界粮食进出口变化趋势
    第三节 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粮食进出口政策
        一、日韩和东南亚部分国家粮食进出口政策
        二、欧盟与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的粮食进出口政策
        三、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粮食进出口政策
        四、巴西、阿根廷的粮食进出口政策
    第四节 国外粮食进出口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一、各国均对粮食进出口实行了不同程度的干预
        二、粮食出口国与进口国政策存在较大差异
        三、发达国家都有完备的粮食进出口法律法规体系
        四、有效利用关税和非关税措施保护国内粮食市场
        五、支持国内粮食生产是各国通行的做法
第六章 优化中国粮食进出口格局
    第一节 粮食进口规模与粮食安全
        一、粮食进口规模应与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相适应
        二、粮食进口规模应与我国粮食供给潜力和消费趋势相适应
        三、进口规模不应对我国粮食市场和种粮收入产生较大影响
        四、进口规模应与国际贸易总量相适应
    第二节 优化粮食进出口品种结构
        一、我国主要粮食品种进出口现状
        二、优化我国粮食进口品种结构
    第三节 优化粮食进出口的地区结构
        一、粮食进口的区域结构
        二、优化粮食进口区域结构的建议
第七章 完善中国粮食进出口政策的建议
    第一节 中国粮食进出口政策的目标与原则
        一、粮食进出口政策的目标
        二、粮食进出口政策制定的原则
    第二节 完善国内粮食发展政策
        一、改善生态环境,为粮食生产提供持续的发展环境
        二、加大粮食生产支持力度,保护粮食生产能力
        三、重视粮食质量问题,保障食用卫生健康
        四、健全粮食储备体系,为建立粮食进出口建立缓冲机制
        五、加快粮食流通体系的发展,形成稳定秩序高效的粮食市场
    第三节 扩大粮食对外投资
        一、对外粮食投资进展
        二、多措并举推进对外粮食投资
    第四节 完善粮食进出口政策的具体措施
        一、重新审视我国粮食进出口战略
        二、建立长期稳定的粮食贸易关系,优化进口区域结构
        三、深化改革,理顺粮食国际贸易管理体制
        四、培育大型粮食贸易企业,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五、做好粮食进出口信息服务
        六、深化与粮食出口国政府间的关系
        七、发挥民间组织作用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7)产业链视角下的中国大豆产业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背景与问题
    1.2 研究目标
    1.3 论文结构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说明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中国大豆产业相关研究进展
    2.2 中国大豆产业相关研究综述
    2.3 文献评述
第三章 中国大豆生产
    3.1 大豆生产的历史回顾
    3.2 大豆生产发展总况
    3.3 大豆生产布局
    3.4 生产收入与成本
    3.5 大豆生产的地位
    3.6 大豆种植制度
    3.7 大豆生产的影响因素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大豆流通
    4.1 近代大豆流通历史回顾
    4.2 大豆流通体制
    4.3 大豆流通数量与价格
    4.4 大豆流通主体与渠道
    4.5 大豆运输与仓储
    4.6 大豆交易方式
    4.7 大豆流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4.8 国外大豆流通的借鉴与启示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大豆加工
    5.1 中国大豆加工发展历史回顾
    5.2 大豆加工业生产概况
    5.3 大豆加工业发展概况
    5.4 大豆加工业生产布局
    5.5 大豆加工业发展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5.6 国际大豆加工业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大豆消费
    6.1 中国大豆消费的历史回顾
    6.2 大豆总体消费
    6.3 消费结构
    6.4 大豆产品的消费
    6.5 大豆供需平衡分析
    6.6 影响中国大豆消费的主要因素
    6.7 大豆消费的国际比较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大豆贸易
    7.1 中国大豆贸易总体发展历程
    7.2 大豆及其产品出口贸易
    7.3 大豆及其产品进口贸易
    7.4 大豆及其产品进出口价格变化与比较
    7.5 世界大豆贸易格局的发展变化
    7.6 中国大豆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7.7 中国大豆国际贸易竞争力分析
    7.8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国大豆产业政策
    8.1 建国以来的大豆产业政策
    8.2 大豆产业政策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8.3 主产国大豆产业政策
    8.4 主产国大豆产业政策的借鉴与启示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中国大豆产业经济中的几个重大问题探讨
    9.1 大豆产业安全问题
    9.2 转基因大豆发展问题
    9.3 大豆产业竞争力问题
    9.4 中国大豆产业发展战略
    9.5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8)基于营养需求的粮食生产目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标与意义
        1.1.1 研究目标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3.4 数据说明
第二章 我国粮食生产分析
    2.1 粮食生产产量分析
        2.1.1 分阶段产量分析
        2.1.2 分地区产量分析
    2.2 粮食生产结构分析
        2.2.1 分品种结构分析
        2.2.2 分地区结构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粮食的营养素贡献水平分析
    3.1 食物大类营养素的变化分析
        3.1.1 1990 年主要食物大类营养素情况分析
        3.1.2 2000 年主要食物大类营养素情况分析
        3.1.3 2011 年主要食物大类营养素情况分析
    3.2 食物大类营养素贡献水平分析
        3.2.1 全国居民食物大类营养素贡献水平分析
        3.2.2 城镇居民食物大类营养素贡献水平分析
        3.2.3 农村居民食物大类营养素贡献水平分析
    3.3 粮食营养素贡献水平分析
        3.3.1 全国居民粮食营养素贡献水平分析
        3.3.2 城镇居民粮食营养素贡献水平分析
        3.3.3 农村居民粮食营养素贡献水平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合理营养目标下粮食需求量测定
    4.1 营养目标相关概念介绍
    4.2 居民家庭膳食营养水平分析
        4.2.1 全国居民家庭膳食营养水平分析
        4.2.2 城镇居民家庭膳食营养水平分析
        4.2.3 农村居民家庭膳食营养水平分析
    4.3 基于合理营养目标下的粮食需求量分析
        4.3.1 口粮需求水平分析
        4.3.2 饲料粮需求水平分析
        4.3.3 工业用粮需求水平分析
        4.3.4 种子用粮需求水平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粮食生产目标的分析
    5.1 人均粮食需求分析
        5.1.1 人均粮食需求变化分析
        5.1.2 人居粮食需求研究概述
        5.1.3 营养目标下的人均粮食需求水平分析
    5.2 人口总量分析
    5.3 营养目标下的粮食产量目标分析
        5.3.1 粮食产量目标分析
        5.3.2 粮食产量目标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气候变迁下中国粮食安全政策模型之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动机
        1.1.1 气候变迁对环境的冲击
        1.1.2 气候变迁对农畜业的影响
        1.1.3 消费结构改变
        1.1.4 中国粮食安全风险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3 研究方法与过程
    1.4 研究范围与名词定义
        1.4.1 研究范围
        1.4.2 名词定义
    1.5 预期结果与研究限制
        1.5.1 预期结果
        1.5.2 研究限制
2 文献回顾
    2.1 中国粮食问题之文献回顾
        2.1.1 有关粮食安全问题之研究
        2.1.2 有关粮食供需问题
        2.1.3 关于粮食政策与制度方面
        2.1.4 有关贸易与WTO问题
    2.2 农业政策模型之文献回顾
        2.2.1 台湾农业政策相关模型
        2.2.2 国际上农业政策相关模型
        2.2.3 中国农业政策相关模型
        2.2.4 农业政策评述
    2.3 气候模型之文献回顾
3 农产品供需理论基础
    3.1 农产品供给理论特性
    3.2 农产品需求理论特性
        3.2.1 需求法则
        3.2.2 恩格尔定律
    3.3 中国主要农畜产品供需现况
        3.3.1 主食类—稻米、小麦生产面之变化趋势
        3.3.2 杂粮类—米、豆类生产面之变化趋势
        3.3.3 畜产类—猪肉、羊肉、牛肉和鸡蛋生产面之变化趋势
4 研究方法
    4.1 理论架构与研究方法
    4.2 供需模型理论基础
        4.2.1 几近完整需求体系理论基础
        4.2.2 供给部份之理论与假设
        4.2.3 实证模型的建立
    4.3 供给方程式设定
    4.4 数据范围与种类
        4.4.1 原始资料
        4.4.2 政策仿真外生变量之设定与说明
        4.4.3 各项政策模拟假设条件的设定
    4.5 模型估计与统计检定
5 需求体系设定与估计结果
    5.1 中国农产品几近完整需求体系
        5.1.1 主食类:稻米、小麦
        5.1.2 杂粮类:玉米、大豆
        5.1.3 畜产类:猪肉、羊肉、牛肉、鸡蛋
    5.2 需求体系估计结果与涵义探讨
        5.2.1 数据说明与处理
        5.2.2 需求体系估计
    5.3 需求弹性推估结果与分析
6 农作物供给模型估计结果
    6.1 稻米模型之估计结果
    6.2 小麦计量模型之估计结果
    6.3 米计量模型之估计结果
    6.4 大豆计量模型之估计结果
7 畜产供需模型估计结果
    7.1 猪肉计量模型之估计结果
    7.2 羊肉计量模型之估计结果
    7.3 牛肉计量模型之估计结果
    7.4 鸡蛋计量模型之估计结果
8 中国农畜产品供需10年预测
    8.1 中国农作物供需10年预测
        8.1.1 稻米产业基准预测
        8.1.2 小麦产业基准预测
        8.1.3 米产业基准预测
        8.1.4 大豆产业基准预测
    8.2 中国畜产品供需10年预测
        8.2.1 猪肉产业基准预测
        8.2.2 羊肉产业基准预测
        8.2.3 牛肉产业基准预测
        8.2.4 鸡蛋产业基准预测
9 中国粮食安全政策模型之政策仿真
    9.1 中国粮食安全政策模型外生变量设定
        9.1.1 数据范围与种类
        9.1.2 政策仿真外生变量之设定与说明
    9.2 中国粮食安全政策模型之低碳政策仿真
        9.2.1 各项政策模拟假设条件的设定
        9.2.2 模拟结果说明
    9.3 中国粮食安全政策模型之气候变迁仿真
10 结论与建议
    10.1 结论
        10.1.1 农畜产品需求弹性
        10.1.2 农畜产品供需10年预测
        10.1.3 低碳农业政策模拟
        10.1.4 气候变异政策模拟
    10.2 建议
        10.2.1 粮食安全政策建议
        10.2.2 两岸暨区域发展政策建议
        10.2.3 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四、2004年粮食市场回顾与2005年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粮食供应链协同的信任与约束机理研究[D]. 贺金霞.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4)
  • [2]黑龙江省粮食收储政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泽群.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2)
  • [3]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D]. 王锐.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4]基于价格波动视角的中国粮食供需分析与展望[J]. 周向阳,张洪宇,沈辰,张晶,吴建寨. 农业展望, 2018(06)
  • [5]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研究[D]. 王禹.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12)
  • [6]中国粮食进出口问题研究[D]. 张树淼. 武汉大学, 2015(07)
  • [7]产业链视角下的中国大豆产业经济研究[D]. 杨树果.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8]基于营养需求的粮食生产目标研究[D]. 王禹.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2)
  • [9]气候变迁下中国粮食安全政策模型之经济分析[D]. 林玉娟.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8)
  • [10]2010年中国经济运行分析与2011年展望[A].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王军. 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 2011

标签:;  ;  ;  ;  ;  

2004年粮食市场回顾与2005年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