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重视防范银行群体性不理智信贷行为导致系统性风险(论文文献综述)
马军荣[1](2021)在《基于6σ管理长安银行商洛分行信贷业务流程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商业银行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受同业竞争加剧、存贷利率缩窄等因素的冲击,不断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采取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改善客户关系和结构、实施流程改进等措施,努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三大传统业务之一,是其盈利的主要来源,在银行业务中的地位难以被取代。但长期以来存在的信贷业务流程繁琐、手续复杂、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导致客户在办理银行信贷业务过程中体验较差、满意度不高,长此以往,必然会对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形成较大的影响,信贷业务流程优化势在必行。6σ管理方法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摩托罗拉公司最早使用,之后扩展到了生产制造行业,其最显着的成效,就是减少了产品缺陷和提高了产品质量。此后,6σ管理方法被成功移植和扩展到其他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该管理方法以客户为核心,针对引起质量变异的关键因素进行改进,能够提升产品性能、降低缺陷,最大程度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经营业绩。如今,6σ管理方法已被众多商业银行所采用,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其中包括美国的花旗银行和我国的招商银行等。本文运用6σ管理中的DMAIC方法,结合关键质量指标法、鱼骨图、头脑风暴法等工具,分析了长安银行商洛分行既有信贷业务流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于6σ管理方法,通过实地访问和调查问卷等方式对长安银行商洛分行信贷业务流程服务问题进行了研究,识别出影响流程运转的关键因素为信贷业务办理效率低下、流程冗长复杂,针对关键影响因素,从政策、人员、流程、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方案和保障措施。本文形成如下结论:第一,建立6σ的基础架构是信贷业务流程优化的关键。第二,关键影响因素的识别是业务流程优化的重心。第三,要使优化效果得到持续改进,银行管理层的支持必不可少。本文以长安银行商洛分行信贷业务流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系统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提高了信贷业务办理效率和质量,降低了信贷业务办理成本,提升了银行的经营业绩和核心竞争力,能为我国商业银行进行切实有效的信贷业务流程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杨西水[2](2020)在《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城商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促进民营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速放缓,国有大行盈利规模继续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但城商行整体业绩明显下滑,风险逐步暴露,个别排名靠前的城商行被市场出清。这既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城商行是否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担忧,也引起了对城商行发展未来之路的现实性思考。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对实践有所裨益。文章分为4个部分,具体包括9个章节。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立题依据和研究思路的总体情况。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理论基础部分即第2章,论述了区域经济增长与地方金融发展的关系,包括城商行性质、定位与发展环境等;探讨了地方政府干预、城商行发展两者的逻辑关系;梳理了城商行发展历程和主要特征。第三部分,是论文研究对象的作用机理与实证部分。这部分主要是研究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和对内对外开放对城商行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并进一步分析了金融开放条件下的城商行风险、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置,以及国际经验借鉴和对中国的启示,包括第3章到第8章。第四部分是促进城商行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依据前面的研究结论,具体提出正确处理政府干预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推进城商行进行结构性重组,提升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高监管效能等方面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结论如下:(1)区域均衡战略是城商行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要求后发地区加强对先发地区的追赶,客观上需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城商行作为地方金融机构的主体,天然成为区域均衡发展的受益方和风险承担方。经实证检验,GDP增长与城商行信贷规模关联不大,而与城商行利润总额呈显着相关关系。(2)在政府主导背景下,城商行的经营行为受到了地方政府的干预,甚至民营城商行未能例外。政府干预扭曲了“银行—企业”间的自由契约模式,以政府意志引导资金流动,形成政府推动型关系融资制度。(3)通过使用辽宁地级市政府信用指数和13家城商行数据,利用计量模型证明了:政府信用指数和城商行贷款规模存在着正向关系,即地方政府信用变好,城商行的贷款规模会扩大,反之亦成立。(4)以数理模型证明,在金融开放条件下,本地城商行、开放条件下新进入的其他城商行、新进入的外资银行3类银行之间会产生竞争效应:均衡贷款量会下降,但市场贷款总量上升;存款均衡利率会提升;本地城商行利润下降。(5)选取成本收入比、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12个指标,构建了一套判断城商行发生风险可能性的预警指标体系。以辽宁省的城商行为样本,实证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即该模型对城商行监管工作有现实意义。(6)国际经验对中国的启示有:一是银行风险暴露后要尽早、尽快干预,不宜过度考虑道德风险。二是提前准备好干预“菜单”,包括及时提供流动性,政府接管以提高信用等级,迅速处置不良资产等。三是确保干预力度的有效性,否则会抬高干预成本,甚至损害市场信心。四是健全风险处置和退出的规制保障,明确各金融管理部门权责。五是谨慎使用央行再贷款等公共资金,合理分摊处置成本。(7)提出了城商行的发展建议:包括推动城商行改革重组,正确处理政府干预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健全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强化金融委横向协调和纵向牵动功能以提高监管效能等。
佟珊珊[3](2020)在《高职院校学生“校园贷”问题研究 ——以Z高职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校园贷”被越来越多的高职生群体所接受,高职生的消费需求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校园贷”在高职院校中以各种形式存在。但是高职“校园贷”乱象频繁出现,关于高职“校园贷”的负面消息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研究高职“校园贷”乱象问题及成因,并提出解决对策与建议,对满足高职生合理的消费需求,促进高职“校园贷”市场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校园贷”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查阅相关文献基础上,通过校园走访调查的方式进行深入研究,以Z高职院校的学生为调查对象,旨在了解高职院校“校园贷”的发展现状,并结合近几年发生的典型乱象案件,分析当前“校园贷”非法乱象的归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对Z高职院校的学生使用“校园贷”的情况进行调查,可以看出学生的价值观偏差为不良“校园贷”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相关平台的非法运营。导致“校园贷”乱象的主要归因:一是高职生攀比、猎奇的消费心理,盲目追求物质享受;二是学生正确消费观、价值观的缺失;三是行业市场内部鱼目混珠;四是政府对于“校园贷”的监管力度不到位。高职生是一个高消费低收入的群体。如果“校园贷”使用得当,可以帮助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满足正常的消费需求甚至是创业理想,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影响学生正确的消费习惯,进而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对于“校园贷”政府不是盲目的抵制而是要加强行业的监管力度,充分发挥“校园贷”的积极作用。针对当前“校园贷”行业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政府、学校、家庭三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第一,政府要加强对“校园贷”行业的监管力度,要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做好立法工作,使“校园贷”行业发展有法可循,通过一系列的政府调控手段,规范行业运转机制,促进高职院校“校园贷”呈健康的发展态势;第二,学校应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对学生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革新传统的德育教育内容,使德育教育工作更加符合时代发展需求。通过对学生普及不良“校园贷”的危害,使学生认识到金融行业的风险,对于贫困生要建立信息库,做好对贫困生的资助和心理辅导,制定和完善不良“校园贷”的应急处理,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校园贷”;第三,要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作为三大教育的支柱,家庭教育对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家长要以身作则,通过亲子沟通等带领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其养成正确的消费习惯,培养高尚的人生情操。
塔琳[4](2020)在《P2P网络借贷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演化大大减少了传统金融中介的必要性。P2P网络借贷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之一,在过去短短几年里得到了飞速的发展。P2P业务依托多样化的互联网平台,具有成本优势与信息优势,丰富了金融市场的产品和层次,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金融服务的范围,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但与此同时,P2P网络借贷行业也存在着野蛮生长、缺乏有效监管的问题,其行业自身风险也可能会通过货币市场、信用市场等迅速传染到其他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在2013年、2015年末和2017年末到2018年第三季,先后经历了三波爆雷潮,投资者和市场对金融创新的信心受到了巨大打击,P2P网络借贷引发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事件造成了严重的不稳定因素,对金融安全和社会秩序的威胁不容忽视,也对法律监管和政府管理职责的履行提出了新的挑战。金融稳定是金融安全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保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很显然,目前亟待对P2P网络借贷与金融稳定的关系进行研究,这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归纳总结法与抽象演绎法、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等方法进行研究。本文的理论基础有监管套利理论、金融脆弱性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长尾理论和“二次脱媒”。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基于以下思路:第一,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梳理,主要包括金融稳定、P2P网络借贷的相关文献,进行文献综述并明确本文的研究重点。第二,在分析P2P网络借贷行业总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阐述P2P网络借贷行业发展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效应,其影响效应涉及到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及金融基础设施三个方面。第三,结合以往文献,梳理出相对较为全面的金融稳定内涵框架,根据此框架将权衡金融稳定性的指标分为三个一级指标,分别为金融机构平稳运行、金融市场平稳运行、金融市场抵御外来冲击的能力,再把这三个一级指标细分为12个基础指标,从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程度的角度来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选取2011年3月-2018年9月的30期季度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合成金融稳定指数。在合成金融稳定指数的基础上,运用线性回归方法定量检验P2P网络借贷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效应。第四,从经典理论出发,系统厘清了P2P网络借贷对金融稳定影响的链条机理,从资金融通、货币政策、风险溢出和监管套利四个角度进行考察。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时变Copula模型实证检验了P2P网络借贷体系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机理。第五,分别从区块链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给出了基于金融基础设施稳定的P2P网络借贷优化方案,重点阐述了区块链在网络借贷征信领域的应用与大数据在网络借贷风险预警领域的应用。第六,根据前文分析结论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P2P网络借贷的对策建议,以期可以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基于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第一,总体来看,金融稳定指数的变动轨迹大致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中国金融稳定程度始终呈现波动趋势,但处于零值以上的年份偏多,说明在长期趋势下我国保持了金融稳定状态。第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P2P网络借贷对金融稳定有消极影响。具体来看,P2P网络借贷发展会降低金融机构的稳定程度;其对金融市场具有滞后影响效应,会提高金融市场的稳定程度;P2P对抵御外部冲击能力的影响并不显着。第三,分别从资金融通、货币政策、风险溢出、监管套利几个方面厘清了P2P网络借贷对金融稳定影响的理论机理,经实证研究发现,P2P网络借贷短期内对资金融通有积极的影响作用,这种影响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趋于平缓;P2P网络借贷对货币政策的执行在短期内会有一定负向冲击;P2P网贷市场与股票市场、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几乎不存在风险溢出效应。这主要是由于P2P网络借贷的体量在整个金融市场中所占比重较小,各市场存在的结构差异、制度壁垒使得P2P网络借贷市场与其他金融市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性,因此在量化分析的角度看现阶段的网络借贷市场较难以引起我国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暴露。但是由于P2P网络借贷平台涉及的投资人、借款人和机构数量都较多,其风险传导效应和不良经济社会影响仍应引起监管当局和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将金融稳定问题研究与动态发展变化的P2P网络借贷结合在一起,具有新颖的视角;其次,从理论与实证层面系统性厘清了P2P网络借贷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效应与影响机理,拓展了互联网金融的研究框架,丰富了金融稳定、金融安全相关理论内容。再次,提出了利用区块链技术完善网络借贷征信体系与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网络借贷风险预警系统的应用方案,对于维护金融基础设施稳定具有现实参考意义。
刘嘉琪[5](2020)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用户社交网络卷入行为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社会各方面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各种公共危机层出不穷。在紧迫、高压的危机期间,公众通过发达的社交网络非正式地快速聚集。用户社交网络卷入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既有可能汇集众智,释放出良性力量,成为公共危机管理的协同者,但又可能带来额外的风险,造成严重的破坏,变为危机管理活动中的重点管理对象。为更加深刻地感知、理解与引导用户社交网络卷入行为,本论文立足于嵌入社交网络中真实存在的“人”的内部认知特征与外部行为规律,采用管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行为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模型与研究手段,遵循“行为感知—行为理解—行为引导”的逻辑主线,依次从四个具体的方面展开跨层次的研究工作,以期为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与应对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建议。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从卷入行为感知层来看,通过社交网络的虚拟空间,在危机信息的感染下,道德诉求性和功利诉求性内容均可提升用户社交网络卷入的可能性。而且,危机信息中嵌入的多元负面离散情绪会“定向地”增强或削弱诉求性内容的煽动效果。为剖析个体制定卷入决策时的认知加工线索与加工过程,本研究首先基于HSM双系统认知加工理论框架、信息诉求理论与情绪评价理论,建立公共危机事件中用户社交网络卷入影响因素与影响机制实证模型。其次,将用户自主创作的危机信息中常表达的两类诉求性内容(道德诉求和功利诉求)概念化,利用基于机器学习的文本分类方法对其强度进行测量。随后,区分了嵌入信息中的两类常见的负面离散情绪(愤怒与焦虑)间的细粒度差异,并运用LIWC程序完成测量工作。最后,通过新浪微博和Twitter平台采集到的公共危机事件(“魏则西事件”、“泰国沉船事件”、“Facebook数据泄露事件”和“#MeToo事件”)期间的数据集,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诉求性内容的主效应以及负面离散情绪的多重调节作用进行分析,并完成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1)危机信息中的道德诉求性内容(作为启发式加工线索)与功利诉求性内容(作为系统式加工线索)均可以瞬间唤醒大量用户卷入;(2)当愤怒情绪与道德诉求,以及焦虑情绪与功利诉求相结合时,会爆发巨大的煽动力;(3)相反,当焦虑情绪与道德诉求,以及愤怒情绪与功利诉求相结合时,会降低危机信息的吸引力,削弱公众的社交网络卷入。第二,从卷入行为理解层来看,用户良性社交网络卷入行为是多重内部心理动机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外部行动结果,且公众在不同社交网络情境下进行决策时会有明显的差异性倾向,呈现出不同的“自我”认知状态。为理解公众主动发生良性卷入行为的前因动机与必备条件,本研究面向两类具有典型性差异的社交网络情境(新浪微博与腾讯微信),以最常见的谣言对抗行为为例,借助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促进理论与道德—功利倾向动机框架,把人们在面对谣言对抗任务时的心理动机划分为具有道德倾向的“自律”动机(即,个人规范)、“他律”动机(即,社会规范)和具有功利倾向的“利他”动机(即,信息支持)、“利己”动机(即,自我呈现)。通过fsQCA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多发性动机相互交织、共同牵连而成的组合路径进行梳理,探寻驱动或抵触良性社交网络卷入行为发生的最典型、最精简、最核心的因果关系链。实证结果表明:(1)在围观者众多的微信平台中,当人们面对良性卷入决策困境时,会表现出冷静的“客我”角色,倾向于运用理性的功利动机分析结果的收益;(2)相反,在围观者较少的微博平台中,人们总是可以做自然的、简单的、真实的“主我”,依赖根植于自身的道德动机做出本能的反应。第三,从卷入行为引导层来看,基于微观的视角,大多数精心设计的助推策略能够有效地帮助政府改善危机沟通能力,提升公众的良性社交网络卷入意向。而且,明确了社交网络用户在认知风格方面的异质性会显着地影响助推策略的实际效果。为引导更多公众在“不知不觉”间主动提升良性卷入行为意向,本研究在公共危机管理领域引入新派行为经济学中的助推理论,充分考虑了危机决策者的非理性认知特征,并针对个体决策框架中的关键环节设计了三种政府危机沟通助推策略,包括针对决策者本身的心理定势启动助推、针对决策选项的额外选项助推与针对决策环境的示范性规范助推。以认知风格中的大脑半球偏好理论作为将助推对象分类的依据,进一步细化探讨了助推策略在社交网络用户心理认知层面对行为机制的影响。采用4(助推策略类型)×2(助推对象认知风格类型)的两因素被试间在线实验,考察助推策略对于引导用户完成良性社交网络卷入行为的有效性以及助推策略和认知风格彼此之间的关联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以助推方式干预人们卷入决策的切入点看似小巧精致,却切实地抓住了“问题来源于行为,行为来源于选择”的核心本质。不论是心理定势启动助推策略,或是示范性规范助推策略,都会提高公众良性卷入行为意向;(2)但是,额外选项助推由于可能会增加个体的认知加工负担,因此,在紧迫的公共危机情境下并不会产生预期的良效;(3)用户自身的认知风格对助推方式的卷入引导效果产生了显着的调节作用。相对于左脑偏好者,右脑偏好者更容易被助推干预影响,从而产生更加强烈的良性卷入行为意向。第四,从卷入行为引导层来看,基于宏观的视角,面向不同的公众心理应激阶段,针对偏差集体卷入活动中的不同角色,政府施加不同强度、不同方向的助推干预,社交网络系统均会相应地呈现出不同的集体卷入演化态势,从而提示政府的干预活动应具备“定制式”引导思维。为有效地阻断公众集体偏差卷入行为,及时疏解偏差卷入者,引导公众向理智状态过渡,本研究从整体性视角出发,区分了公众集体卷入行动中的角色差异,并引入了传染病传播领域的2SI2R模型和认知心理学中的心理应激反应理论,厘清在公共危机事件中,当倡导者向社交网络系统中输入偏差信息后,用户介于未知者、卷入者(包括,支持者与扩散者)和免疫者之间的卷入状态转移规则。运用微分方程组对卷入状态转移机制进行数理描述,并借助数据驱动的仿真方法刻画出用户的集体卷入趋势。通过调节与控制变量参数,观测政府在不同公众心理应激阶段,针对不同类型的卷入者,施加不同强度的助推干预后,社交网络系统中呈现的不同用户集体卷入态势演化规律,最终得到了 6条重要结论。并基于仿真结果,提出一系列具体的干预策略,增强了助推方式的实用性,对公共危机事件应对与用户社交网络卷入引导工作的开展产生了积极意义。通过对公共危机事件中用户社交网络卷入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研究视角创新,从微观个体认知层面洞悉用户社交网络卷入行为本质。为弥补现有大多数用户社交网络卷入行为研究仍停留于对外部行为的关注,而忽视了从微观心理层面科学洞悉行为发生的本质原因的不足,本研究从嵌入于社交网络背后的真实的“人”的内在心理认知(包括,心理认知加工过程、心理动机要素、认知风格差异、心理应激反应状态)入手,揭开决策者的心理“黑箱”,“由内而外”地感知、理解用户良性卷入行为的主观能动倾向与规律,正向引导用户的社交网络卷入行为。从而,对微观的认知心理学研究与宏观的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的跨尺度融合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二是研究变量创新,从道德—功利角度解读用户社交网络卷入决策过程。尽管对道德与功利的探讨是传统危机管理工作中永恒的命题,但当公共危机迁移至社交网络的虚拟世界后,研究人员似乎忽视了从道德—功利角度对现象背后根本性矛盾的思索。本研究通过对公共危机事件中充斥着的外部危机信息中的道德—功利诉求性决策线索,以及决策者内部的道德—功利心理动机的剖析,帮助公共危机研究者更加了解公众的决策过程,同时也为卷入行为研究体系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三是研究内容创新,从助推干预视阈为用户良性社交网络卷入提供一种新型行为引导思路。在面向公共危机情境的公众社交网络卷入行为引导方面,现有的干预手段与干预研究稍显局限,普遍存在着介入晚、反弹大、“治标不治本”的问题。为改善这一现象,本研究创新地汲取了新派行为经济学思想,借助助推理论,将软性的、非侵入式的助推干预方式纳入公共危机管理应急处置与行为引导研究体系,验证了助推干预工具的有效性并摸索出一系列令助推干预效果最优化的实施策略。从而,有助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人员与实践人员更全面地了解助推干预这种新型行为引导方式,并加强对它的重视。四是研究思路创新,从多元学科交叉渗透视角推动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体系的跨界新思考。本研究吸收了多元学科在研究范式、方法论方面的深厚积累,但并不完全囿于学科的藩篱,始终秉持着管理学科在洞察现象背后机理方面的独特优势。在此核心思想牵引下,本研究具有跨学科交叉融合的特性,尝试将不同学科中的理论(包括,信息诉求理论、情绪评价理论、社会促进理论、助推理论、心理应激理论等)、模型(包括,HSM双系统认知加工理论框架、道德—功利分析框架、个体决策框架、传染病传播框架)和分析技术手段(包括,计量经济学、机器学习、QCA定性比较分析、在线实验、模型仿真等)综合运用,以保证研究的深入开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用户社交网络卷入研究的方法与思路,丰富了公共危机管理领域的跨界研究范式,推动了科研人员对于管理学与其他学科融合的整体性思考。
张锋学[6](2020)在《人格刑法理论视域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持续增长,犯罪特点出现了新的变化,现行犯罪预防体系面临严峻挑战,未成年人犯罪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如何从过分强调报复、报应的刑罚功能转变为注重教育、挽救的预防功能;从事后惩治、震慑转变为事前预防、以人为本,需要理论和实践创新。鉴于此,本文试图以人格预防理论,探讨一条有效的途径。从“人格刑法理论”视角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进行探讨,通过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构建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设计我国犯罪思想道德监测指标体系,旨在探索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新思路,降低犯罪率和社会教育、矫治成本,并为理论和实务部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供参考。内容包括: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成因和预防现状、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构建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包括:网络犯罪亚文化和不良信息成为犯罪低龄化的重要诱因、有组织犯罪和网络犯罪逐渐增多、城市社区未成年人和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增多、犯罪动机简单且手段残忍、侵犯财产和涉毒案件逐渐增多。犯罪成因为:社会不良环境容易诱发思想偏差和行为失范、传统家庭教育环境未足够重视人格塑造、学校教育环境过于看重分数、文化商业市场监管失灵、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难以解决、专门学校的运行面临困境、传统帮教制度和理念有待创新。我国目前犯罪预防现状为:网络环境的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家庭环境预防没有突出人格预防、学校环境预防不够重视人格预防、社区环境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改善、心理预防尚未成为人格预防的重点、未成年人的道德思维塑造乏力、社会团体的防治潜能尚未发挥。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要提高网络环境的预防水平。通过净化网络环境和技术创新,科学引导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网络,防范网络不良行为影响未成年人的人格塑造。家庭环境预防应突出人格预防,建立以“爱”为核心的家庭环境预防模式,重视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学校德育教育要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德育教育,要突出健康人格的塑造。社区应优化功能和环境条件,创新社区教育和帮教模式。农村应加强留守儿童犯罪防治,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建立强制监护制度,完善农村社会救助有效机制。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的构建新思路是:积极防范未成年人在社会化进程中形成犯罪心理,加强未成年人社会交际的心理引导,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科学运用“认知疗法”进行教育、矫治,创造良好环境条件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生物学治疗是未成年人犯罪防治的新路径,人格调查是生物学治疗的前提和基础,应当以新技术手段提升生物预防水平。道德思维水平对塑造道德思维影响较大,道德思维教育应超越犯罪本身。道德思维能力培养是道德思维教育的核心,道德思维教育应融入“爱的教育”、“平等教育”和“独立教育”。犯罪思想道德监测有利于及时防治道德偏差,应当构建犯罪思想道德监测指标体系。创新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综合预防体系,重视体育运动干预的作用,发挥社会团体对不良行为的防治潜能,提升自我预防能力。
李晓元[7](2019)在《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突发事件的爆发看似偶然,实则其背后无不蕴藏着某些必然因素。透过现象看本质,研究突发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揭示并化解其中的思想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古今中外的众多案例表明,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伴随。在我国,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入改革开放这一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持续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同时也面临诸如资源紧张、环境破坏、社会矛盾不断产生和加剧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成为诱发新时期突发事件的重要因素。面对新时期突发事件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力度大、连锁效应多等特点,全社会各行业各部门都应加以高度重视,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应对。作为对人们思想意识进行教育引导的主要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对此更是责无旁贷。应对新时期各类突发事件,思想政治教育应有所为且大有可为。围绕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课题,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念解读。借鉴学界以往关于突发事件含义的研究成果,与若干相关概念进行对比,揭示突发事件的基本内涵,概括突发事件的主要类型。以新时期为时间背景,论述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基本特征、形成原因和主要影响。引出新时期突发事件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通过同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对比,对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出基本规定,明确其主要特点。采用案例分析法,从具体到抽象,简述四类典型突发事件案例,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在其应对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总结经验教训,对存在的问题加以反思,概括上升到理论高度。以此为基础,为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介入及其运行等内容论述,划定基本论域和框架。第二章,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切近指导原则和理论借鉴。研究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依据一定的指导原则以保证性质和方向,同时借鉴多学科理论知识,以拓宽视域。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要求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切近指导原则,包括两层基本含义:一是坚持辩证思维方法,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运用现代思维方法对突发事件进行分析和研究;二是坚持唯物史观理论视界,准确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充分理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坚持人民立场不动摇,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另一方面,由于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复杂性和综合性特点,需要以相关学科理论为借鉴,具体包括:社会控制、公共危机管理、社会预警等管理学理论;社会失范、社会保障、社会冲突等社会学理论;相对剥夺、群体心理、灾害心理等心理学理论;以及公共治理、政治稳定等政治学理论。这些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为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提供了有益参考。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处置中的功能及其呈现。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处置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耦合作用,同时也是化解突发事件所导致的各类思想矛盾的有效途径,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处置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具体有:社会稳定、动员协调、共识凝聚、人文关怀、心理调适等功能。正是具有这些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突发事件显得十分必要。这种介入是通过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处置机制呈现出来的,包括危机预警、信息发布、协调联动、心理干预等机制。本章主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介入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原因、意义、表现等问题,为进一步论述运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奠定基础。第四章,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主要阐述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方略、环节、路径,具体的内容、方法、载体等体系,以及运行中“人”的因素等问题。运行是一个具体的动态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活动,离不开人的参与,主体与客体是对运行中担任不同角色和任务人群的划分,二者间具有强烈的互动关系。以人为本,系统介入是基本的原则性方略,在运行中既要针对不同对象做到因势利导、差别对待,又要根据事件发展全程贯通于事前预警、事中干预、事后处置三个环节,做到动态干预。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以应急教育为主的内容体系、注重感召激励的方法体系和灵活多样的载体体系为基本骨干框架,通过政府主导、舆论信息引导、公众志愿参与、宣传鼓动等路径加以实现。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从抽象到具体,研究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有助于提高理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本课题的最终旨向和落脚点。研究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在理论上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填补相关理论空缺,还是在实践中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提高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水平、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非常重要和突出的现实意义。
刘莹[8](2019)在《复杂性视角下我国家庭金融行为及危机防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家庭金融自2006年提出以来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合理的家庭金融行为能够为家庭平滑收入与消费,促进家庭财产性收入增长,实现家庭财富保值与增值;不恰当的家庭金融行为使得家庭陷入财务危机,并有可能祸及宏观经济发展。对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行为的发展现状、变化趋势、类型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家庭金融危机传播的特性与阻断机制,既可为家庭的金融行为提供正确引导,也可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规范金融市场提供重要的指导性意见,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论文通过对已有家庭金融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以往的研究大都仅关注家庭金融行为的某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各项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较少关注到家庭金融行为在社会网络中的传递。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论文首先将我国家庭金融行为定义为复杂行为系统,并验证了其具备的开放性、动态性、非周期性、自组织临界性等复杂性特征;其次,在对我国家庭金融行为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以家庭为节点构建最近邻耦合网络,并以家庭的借贷倾向为边连接概率矩阵实现随机化加边,形成的NW-C网络具备小世界特征、连通性特征以及较低的聚类系数;论文进一步通过深入剖析我国家庭金融行为的影响因素对NW-C网络的参数进行了修正;再次,论文对经典的SIR传播模型进行扩展,引入隔离机制并考虑宏观政策调节作用构建SIQR传播模型,通过对模型平衡点及传播阈值的计算与分析指出,宏观政策的调节效应、政府或金融机构的隔离机制与家庭的主动免疫措施均对阻断家庭金融危机的传播具备显着作用;最后,论文对复杂网络中阻断危机传播的基本免疫策略展开讨论,并从政府、金融机构及家庭三方面提出家庭金融行为的矫正策略。论文选取了CFPS大型微观数据库正式调查的四期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综合地使用了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对调查数据与宏观经济数据的描述统计分析,认知我国家庭结构、家庭金融行为主要特征与变化趋势;通过构建复杂系统的自临界组织状态的扩展沙堆模型,对家庭金融行为的动态稳定性进行判断;在随机森林算法模型划分家庭金融行为的基本类型基础上构建NW-C网络模型,并通过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对网络参数进行修正;最后通过扩展的SIQR传播模型研究家庭金融危机在复杂网络中的传播特性。实证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三点。第一,我国家庭金融行为的NW-C网络具备显着的小世界特征;相较庞大的家庭节点数目,网络平均路径长度较小,家庭间具备较好的连通性;且由于聚类系数较低,家庭网络对于金融风险的传递抵抗的能力较差;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较高的游牧文化地区,具备投机型金融行为特征的家庭,是我国家庭金融危机产生的关键节点。第二,我国家庭金融行为既受到经济、金融、文化等宏观因素的影响,又受到家庭收入、家庭真实生命周期、家庭结构、决策者金融素养等微观的影响。从影响途径来看,我国居民家庭的收入与财富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家庭金融行为的参与程度;家庭经济决策者的金融素养决定了家庭金融行为的合理性与收益率;区域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影响了家庭金融行为的规范性;传统文化背景通过影响家庭风险偏好对家庭金融行为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家庭社会互动活跃程度、家庭结构与家庭真实生命周期对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行为的影响程度较小。第三,我国家庭净资产结构动态变化的不合理,会导致家庭现有稳定状态的崩塌,产生家庭金融危机并在社会网络中传播。受到我国大部分家庭金融行为的动态不稳定性影响,家庭金融危机感染率较高,金融危机容易在社会网络内以较快速度产生传播与扩散。阻断扩散的可行办法主要有:在较低范围内适当扩大隔离率?,以及提升家庭主动免疫率?。论文的研究在复杂性科学视角下展开,即将家庭金融行为视为一个复杂系统且将其纳入到复杂社会网络中予以考察,因此在研究内容上从家庭金融行为的一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延申到家庭金融危机在复杂社会网络中的形成与传播,扩展了其研究的内涵与深度。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复杂性系统的基本特性,放松了数据正态分布、多重共线性等假定条件,选用了随机森林模型、神经网络模型、沙堆模型、网络动力学传播模型等非线性、非局部、非参数的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方法,并对模型参数设定、算法进行改良以提高建模效率,因而比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效率。
李佳恒[9](2019)在《金融素养对家庭农场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以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有效规避、分散风险的需求越来越高,其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推进家庭农场稳定、长期地参与农业保险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提升家庭农场参与农业保险的广度和深度是构建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迫切需求。影响家庭农场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因素有很多,而金融素养是近年来的一个新兴话题,关系到家庭农场经营者的金融行为和家庭农场有关金融市场的参与情况。基于此,本文从家庭农场金融素养的视角出发,研究金融素养对成都市家庭农场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了金融素养对家庭农场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机理,从金融素养的视角切入,突破已有研究中较多关注家庭金融行为的范围,聚焦于家庭农场这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行为。通过对成都市家庭农场实地调查走访获得的数据,结合实际情况构建了适合度量成都市家庭农场金融素养的指标体系并设计了调查问卷,并根据实地调查数据描述性分析了样本家庭农场基本发展现状、金融素养整体水平、农业保险供需情况以及金融素养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接着进一步研究了金融素养对不同类型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将农业保险分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和非政策性农业保险,使用有序Probit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详细解释了该回归结果。最后,基于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和实证分析结果做出结论:(1)成都市样本家庭农场主整体金融素养水平有待提升,主观金融素养稍高于客观金融素养水平,农场主的金融态度保守、金融行为谨慎、金融知识储备欠缺;(2)主、客观金融素养的提高会增加家庭农场对农业保险需求的概率,具体来看会增加对非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在大力推广农村普惠金融教育、提升金融素养水平的今天,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第一、积极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净化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环境;第二、着力完善农村地区金融教育体系,提高家庭农场金融素养水平;第三、逐步健全农业保险管理体系,大力支持农业保险产品创新。
史兆新[10](2019)在《科研诚信论》文中研究指明当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对社会生活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内在的逻辑而言,我国的科学技术这一良好的发展态势,离不开科研活动积极而有效的推动。并且,科学技术要保持这一强劲的发展势头,从而在世界科技领域与中国的国际地位相契合,又离不开科研活动在依循正确方向的前提下进一步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价值。就科学研究的本质而言,其作为以“发现”和“发明”为特质和价值追求的事业,决定了这一活动来不得半点虚假,而应该是一种诚信的事业。然而,就当下中国科研诚信的现状而言,“实然”与“应然”的矛盾冲突乃是人们必须面对的现实。一些科研人员未能在诚信问题上达至一种理性的自觉,甚至失守于最基本的底线,从而在科研活动中屡屡发生践踏诚信的事件。正是基于这一现实,作为源于社会生活,同时又应该对社会生活表达自身积极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自然必须在关注科技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多维影响的基础上,认真思考并积极回应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科研活动应该如何“作为”这一问题。这不仅为科技发展所必需,同时也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者,作为对我国的科技发展感情系之一员应尽的责任。在科研诚信的相关要素中,科研本身的特点决定了科研诚信的特点,科学研究独特的内涵和价值取向决定了科研诚信的理念和追求。科研诚信作为科研工作者的行为之应然,具体地包含内在价值精神和外在行为要求两个方面。科研诚信的内在价值精神需要通过外在的规范得以体现,而外在的规范也需要一定的价值体系作为内在的精神。从而,价值体系和规范体系乃成为科研诚信的两大要素。科研诚信作为一种对科研工作具有“应然”意义的规定,其对于科研工作者、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正是这一价值,决定了科研诚信成为科研工作者应该确立的价值理念和行为遵循的必要性。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科研诚信的价值既表现在有助于科研工作者确立正确的价值理念方面,也表现为可以实现对于科研工作者科研行为的有效规制,还表现在有利于科研工作者良好人格的形成和科研素质的完善等诸多方面。对于科学发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使科研活动依循正确的发展方向,为科研活动提供持久不竭的动力,有利于科研宗旨的顺利达成。对于社会进步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于社会治理、道德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意义方面。对于科研诚信这种价值的确认有利于提升人们对于科研诚信的自觉,也为科研诚信的达成提供了认知保障。科研诚信目标的达成受制于国家、社会、科研管理者和科研工作者等诸多层面。国家层面因素主要表现为作为全社会共识的价值导向、制度体系的合理性和完善程度、科研诚信制度的执行力和坚持力;社会环境因素主要表现为文化传统、社会舆论、价值观念;科研管理者因素主要表现为科研管理者对科研管理本质和规律的把握程度、能否确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具备专业的管理素养和能力;科研工作者因素主要表现为科研动机、德性修养、法律意识、认知和实践能力。如何充分借助和利用上述影响因素中的积极方面,消解或规避其消极影响,无疑将关乎科研诚信目标的达成情况。作为科研工作者应有的行为遵循,科研诚信决不是决策者的任意设定,也并非来自于管理者和理论工作者纯粹的理论推演,其出发点应该是科研诚信的现实状况,这就需要对于我国科研诚信的“镜像”予以准确的把握。当下中国的科研诚信建设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面临着突出的问题。前者主要表现为科研诚信制度化建设有序推进、科研诚信在逐渐成为社会价值共识、科研机构内部诚信管理趋向规范、科研诚信建设外部环境明显改善等方面。后者则主要表现为科研不端行为时有发生、科研诚信治理效果欠佳、崇尚诚信的科研风气尚未完全形成等方面。科研诚信作为全社会寄予科研领域的美好愿景,其实现有赖于自身的合理化走向。由于科研诚信的达成既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又是多种要素共同作用的逻辑结果,因之,科研诚信的合理化走向就具体地表现为:在确立科研诚信辩证视野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我国传统的诚信思想资源,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科研诚信建设的举措和经验,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科研诚信体系。通过制度建设、完善教育和加强宣传等多策并举,构建完善的科研诚信建设机制;通过政府、社会、学校和科研组织的多方联动,以形成推动科研诚信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要重视防范银行群体性不理智信贷行为导致系统性风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要重视防范银行群体性不理智信贷行为导致系统性风险(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6σ管理长安银行商洛分行信贷业务流程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
1.2.2 传统信贷业务流程管理研究 |
1.2.3 信贷业务流程再造与优化研究 |
1.2.4 信贷业务流程优化的原则研究 |
1.2.5 信贷业务流程优化的思路研究 |
1.2.6 业务流程优化相关理论研究 |
1.2.7 对现有文献的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概述 |
2.1 6σ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
2.2 6σ管理的涵义 |
2.2.1 6σ的统计学内涵 |
2.2.2 6σ的管理学内涵 |
2.3 6σ管理的特点 |
2.4 国内外银行业应用6σ管理的案例 |
2.4.1 6σ管理在花旗银行的应用 |
2.4.2 6σ管理在招商银行的应用 |
2.4.3 6σ管理在银行业的实施经验总结 |
第3章 长安银行商洛分行信贷业务流程研究 |
3.1 长安银行商洛分行简介 |
3.2 长安银行商洛分行信贷业务流程现状 |
3.3 长安银行商洛分行信贷业务流程存在的问题 |
3.3.1 信贷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不强,业务办理质量不高 |
3.3.2 信贷业务流程设计复杂,客户等待时间过长 |
3.3.3 信贷服务意识不强,客户满意度水平较低 |
3.4 长安银行商洛分行信贷业务流程优化的必要性 |
3.5 长安银行商洛分行信贷业务流程优化的模型和工具 |
3.5.1 信贷业务流程优化的6σ管理模型 |
3.5.2 实施6σ管理方法的工具 |
第4章 基于6σ管理长安银行商洛分行信贷业务流程优化分析 |
4.1 流程优化项目定义(D)阶段 |
4.1.1 项目设计的原则 |
4.1.2 项目实施的目标 |
4.1.3 确定项目组成员 |
4.1.4 明确项目计划 |
4.1.5 准确识别流程客户 |
4.1.6 项目改进的关键质量特征 |
4.2 流程优化项目数据测量(M)阶段 |
4.2.1 测量内容 |
4.2.2 测量方法 |
4.3 流程优化项目分析(A)阶段 |
4.3.1 流程分析准备 |
4.3.2 流程数据分析 |
4.3.3 关键因素原因分析 |
4.4 流程优化项目改进(I)阶段 |
4.4.1 项目改进思路 |
4.4.2 关键因素改进措施 |
4.5 流程优化项目控制(C)阶段 |
4.5.1 实施项目控制,确保方案稳定运行 |
4.5.2 用制度固化改进成果 |
第5章 长安银行商洛分行信贷业务流程优化的保障措施 |
5.1 搭建6σ基础架构,建立流程优化专业团队 |
5.2 提高科技赋能水平,增强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
5.3 与信贷管理实践融合,培育6σ改进文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长安银行商洛分行信贷业务办理流程调查问卷 |
(2)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区域经济增长与城商行发展 |
1.2.2 政府干预与城商行发展 |
1.2.3 城商行风险识别、预警及处置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1.3.1 研究范围界定 |
1.3.2 研究逻辑和研究思路 |
1.3.3 框架结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逻辑 |
2.1 区域均衡发展挑战、区域金融资源失衡和商业银行的崛起 |
2.1.1 经济增长的区域极化与区域金融资源失衡的相互作用 |
2.1.2 区域金融资源再配置与城商行的定位及其发展环境 |
2.2 区域金融资源再配置中的地方政府与城商行的关系 |
2.2.1 城商行在区域金融资源再配置中的作用 |
2.2.2 地方政府对城商行的行政干预 |
2.3 金融开放对城商行影响的数理模型论证 |
2.3.1 城商行的利润函数 |
2.3.2 金融开放条件下各类银行利润函数与反应 |
2.3.3 金融开放对各类银行的影响 |
2.4 本章研究小结 |
第3章 中国城商行发展历程及主要情况 |
3.1 中国城商行发展历程及主要特征 |
3.1.1 中国城商行发展历程及不同阶段的定位 |
3.1.2 中国城商行发展的主要特征 |
3.1.3 中国城商行发展的主要问题 |
3.2 中国城商行发展面临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区域经济不平衡是城商行发展的大背景 |
3.2.2 城商行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 |
3.2.3 地方政府干预的影响 |
3.2.4 新常态条件下的发展要求 |
3.2.5 金融开放对城商行的冲击 |
3.3 本章研究小结 |
第4章 区域经济与城商行发展 |
4.1 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本质 |
4.1.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和表现 |
4.1.2 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
4.1.3 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 |
4.2 区域经济与城商行的互动作用机理 |
4.2.1 城商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
4.2.2 区域经济发展对城商行的作用机理 |
4.3 区域经济与城商行互动绩效实证检验——以辽宁为例:基于面板数据模型 |
4.3.1 主要指标设计及数据来源 |
4.3.2 计量模型建立 |
4.3.3 计量处理与结果 |
4.3.4 计量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研究小结 |
第5章 地方政府干预对城商行发展的影响 |
5.1 地方政府对城商行的干预:历史、模式与动力 |
5.1.1 地方政府对地方金融系统的干预:金融分权的历史视角 |
5.1.2 地方政府干预城商行的动力 |
5.1.3 地方政府对城商行的干预模式 |
5.2 地方政府对城商行干预的作用机理 |
5.2.1 政府行为对城商行的直接作用机制:基于股权控制和行政干预渠道 |
5.2.2 政府干预对地方金融机构的间接作用机制:基于信用体系渠道 |
5.2.3 地方金融机构对地方政府及政府行为的反作用影响 |
5.3 地方政府对城商行干预影响的实证检验:以辽宁为例 |
5.3.1 政府行政干预指标设计及模型建立 |
5.3.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5.3.3 实证研究结论 |
5.4 本章研究小结 |
第6章 城商行的风险及监测预警机制 |
6.1 城商行的风险类型及表现 |
6.1.1 市场约束带来的风险 |
6.1.2 政府干预带来的风险 |
6.1.3 城商行自身风险 |
6.2 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构建:基于熵值法 |
6.2.1 指标设计 |
6.2.2 监测预警体系 |
6.2.3 实证分析及预警效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政府救助和处置的国际经验借鉴 |
7.1 危机救助的经验借鉴 |
7.1.1 次贷危机期间的美国政府救助经验 |
7.1.2 经济泡沫破灭后日本政府救助经验 |
7.1.3 新兴市场国家的经验教训 |
7.2 市场化处置和退出的国际经验借鉴 |
7.2.1 健全法律法规 |
7.2.2 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
7.2.3 退出的条件 |
7.2.4 退出的方式 |
7.3 对中国的启示 |
7.3.1 明确职责及流程 |
7.3.2 丰富市场化处置手段 |
7.3.3 存款保险向“风险最小化型”转变 |
7.3.4 建立危机信息共享和处置协调机制 |
7.4 小结 |
第8章 A城商行案例分析 |
8.1 案例背景 |
8.2 发展历程 |
8.2.1 经营规模扩张情况 |
8.2.2 经营效益增长情况 |
8.2.3 与地方政府关系 |
8.2.4 区域经济对A城商行的支持情况 |
8.3 风险承担 |
8.3.1 风险规模 |
8.3.2 原因探析 |
8.4 风险处置 |
8.4.1 处置框架 |
8.4.2 政府注资的方式 |
8.4.3 风险资产处置 |
8.5 处置效果 |
8.5.1 逐步恢复市场信心 |
8.5.2 有效修复监管指标 |
8.5.3 资产负债结构改善明显 |
8.6 经验总结 |
8.6.1 银行自身经验 |
8.6.2 政府层面经验 |
第9章 发展建议 |
9.1 推动城商行整合重组 |
9.1.1 整合重组的思路与模式 |
9.1.2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9.2 正确处理政府干预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
9.2.1 厘清政府与银行边界,给与银行充分的自主权 |
9.2.2 加强与政府融资平台合作,拓展城商行生存空间 |
9.2.3 加快向零售银行转型 |
9.3 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
9.3.1 多渠道促进财政收支平衡 |
9.3.2 进一步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
9.3.3 健全区域社会信用体系 |
9.4 多措并举提高抗风险能力 |
9.4.1 将贷款权向总行集中,足额建立贷款损失专项准备 |
9.4.2 引入战略投资者,提高综合竞争力 |
9.4.3 实施市场扩张战略,拓展利润来源渠道 |
9.5 提高对城商行的监管效能 |
9.5.1 加强“一委一行两会”监管框架的横向协调 |
9.5.2 强化中央与地方间的纵向协调 |
9.5.3 发挥好金融科技在监管中的功能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高职院校学生“校园贷”问题研究 ——以Z高职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评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问卷调查法 |
1.3.3 访谈法 |
1.3.4 数据统计分析法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校园贷 |
1.4.2 高职院校 |
1.5 重难点、拟创新点 |
1.5.1 重难点 |
1.5.2 拟创新点 |
2 高职生“校园贷”现状及特点 |
2.1 高职非法“校园贷”乱象及其影响 |
2.1.1 “校园贷”诱导学生过度消费 |
2.1.2 “校园贷”平台存在借贷陷阱 |
2.1.3 “校园贷”平台存在违法行为 |
2.1.4 假借“校园贷”之名诈骗泛滥 |
2.2 高职院校“校园贷”表现分析 |
2.2.1 高职生对“校园贷”的认知情况 |
2.2.2 高职生对“校园贷”的风险辨识能力低 |
2.2.3 高职生“校园贷”使用情况调查 |
3 高职院校“校园贷”消费乱象典型问题分析 |
3.1 过度授信与借贷 |
3.1.1 表现与特征 |
3.1.2 典型案例 |
3.1.3 原因分析 |
3.2 非理性消费难控制 |
3.2.1 表现与特征 |
3.2.2 典型案例 |
3.2.3 原因分析 |
3.3 信贷平台良荞不齐 |
3.3.1 表现与特征 |
3.3.2 典型案例 |
3.3.3 原因分析 |
4 高职“校园贷”乱象的归因分析 |
4.1 高职生盲目使用“校园贷”,信用和法律意识淡薄 |
4.1.1 攀比消费,过度追求物质享受 |
4.1.2 识别能力差,不能正确认识高职校园贷 |
4.1.3 信用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 |
4.2 “校园贷”行业自律差,征信体系不健全 |
4.2.1 行业自律差,风险防控不到位 |
4.2.2 为抢占市场盲目竞争,征信体系不健全 |
4.3 政府监管整顿力度不足,法律法规不完善 |
4.3.1 监管力度不足 |
4.3.2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
4.4 家校对学生消费教育忽视与教育引导缺失 |
4.4.1 学校对学生消费教育的缺失 |
4.4.2 学生管理工作不到位,未能建立对非法“校园贷”的风险防控机制 |
4.4.3 家庭对于子女的消费观念教育不重视 |
5 不良“校园贷”困境下高职生教育引导策略 |
5.1 政府要营造良好借贷环境,加强监管力度 |
5.1.1 清除不良意识形态,营造良好价值观培育环境 |
5.1.2 建设青年信用体系,信用意识利导价值取向 |
5.1.3 “银校商”融合营造借贷环境,培育高职生金融风险知识 |
5.2 加强学生管理,防范“校园贷”风险 |
5.2.1 发挥课堂教学的消费观教育作用 |
5.2.2 开展励志教育,建立高职生价值取向格局 |
5.2.3 完善学校消费观教育系统,预警机制不松懈 |
5.3 进行引导、干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5.3.1 父母趋避价值缺陷,正面引导受挫学生 |
5.3.2 建立长久有效沟通,及时发现错误苗头 |
5.3.3 形成持续示范意识,规避不良行为示范 |
5.4 加强行业自律,完善征信建设 |
5.4.1 建立信用数据共享机制,防止出现过度授信行为 |
5.4.2 建立合理的风控机制,加强风险管理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校园贷”要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
6.1.2 理性对待“校园贷” |
6.1.3 加强管理,切断非法“校园贷”的传播途径 |
6.2 研究展望 |
6.2.1 加大数据调查,扩大研究范围 |
6.2.2 多视角深度剖析,奠定理论基础 |
6.2.3 扩展研究对象,丰富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职院校学生使用“校园贷”情况的调查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P2P网络借贷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基础理论 |
2.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2 长尾理论 |
2.1.3 “二次脱媒”理论 |
2.1.4 金融脆弱性理论 |
2.1.5 监管套利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金融稳定的内涵 |
2.2.2 金融稳定影响因素 |
2.2.3 P2P网络借贷与金融稳定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 |
2.2.4 P2P网络借贷监管与发展对策研究 |
2.2.5 维护金融稳定的对策研究 |
2.2.6 文献评述 |
3 我国P2P网络借贷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现状 |
3.1 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总体发展现状 |
3.1.1 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发展历程 |
3.1.2 我国P2P网络借贷主要运营模式 |
3.1.3 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发展规模 |
3.1.4 我国P2P网络借贷监管政策 |
3.2 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效应 |
3.2.1 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 |
3.2.2 对金融机构稳定的影响 |
3.2.3 对金融基础设施稳定的影响 |
3.3 对金融稳定影响效应的测算与实证 |
3.3.1 我国金融稳定性指数的构建 |
3.3.2 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 |
4 P2P网络借贷对金融稳定的作用机理 |
4.1 货币政策的渠道 |
4.1.1 P2P网络借贷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
4.1.2 P2P网络借贷对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 |
4.1.3 P2P网络借贷对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 |
4.1.4 实证分析 |
4.2 资金融通的渠道 |
4.2.1 P2P网络借贷对融资结构的影响 |
4.2.2 P2P网络借贷对融资效率的影响 |
4.2.3 实证分析 |
4.3 风险溢出的渠道 |
4.3.1 金融风险及其溢出效应 |
4.3.2 以P2P网贷平台为媒介的风险溢出方式 |
4.3.3 以融资者为媒介的风险溢出方式 |
4.3.4 以投资者为媒介的风险溢出方式 |
4.3.5 实证分析 |
4.4 监管套利的渠道 |
4.4.1 金融监管制度及其作用 |
4.4.2 我国P2P平台监管套利对金融监管制度有效性的影响 |
5 基于金融基础设施稳定的P2P网络借贷优化方案研究 |
5.1 区块链技术在P2P网络借贷征信体系建设的应用研究 |
5.1.1 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征信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5.1.2 区块链技术在P2P网络借贷征信体系建设的应用场景 |
5.2 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网络借贷风险预警系统研究 |
5.2.1 大数据技术给现有的金融风险预警思维带来的冲击 |
5.2.2 建立P2P网络借贷风险预警系统的必要性 |
5.2.3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网络借贷风险预警系统的架构方案 |
5.2.4 网络借贷风险预警系统的实施过程 |
6 监管趋严背景下规范发展我国网络借贷行业的对策建议 |
6.1 持续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
6.1.1 完善我国P2P网络借贷信息披露制度 |
6.1.2 加速推进区块链、大数据技术的落地应用 |
6.2 推进P2P网络借贷平台与小额贷款公司的深化合作 |
6.2.1 厘清小额贷款公司特征,寻找合作契合点 |
6.2.2 促进P2P网络借贷平台与小额贷款公司协同发展 |
6.3 积极应对包括P2P在内的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的冲击 |
6.3.1 优化货币政策框架,提高货币政策效率 |
6.3.2 保持适当借贷利率水平 |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公共危机事件中用户社交网络卷入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3 问题提出 |
1.3.1 管理问题 |
1.3.2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概念与范围界定 |
1.5.1 “公共危机事件”概念界定 |
1.5.2 “社交网络”概念界定 |
1.5.3 “社交网络卷入行为”概念界定 |
1.5.4 研究范围界定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8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公共危机管理中公众社交网络卷入效能 |
2.1.1 社交网络卷入的危机信息传播效能 |
2.1.2 社交网络卷入的危机决策支持效能 |
2.1.3 社交网络卷入的谣言对抗效能 |
2.1.4 社交网络卷入行为分类与效能评价 |
2.2 社交网络卷入决策影响机制 |
2.2.1 信息说服视阈下的影响机制 |
2.2.2 情绪感染视阈下的影响机制 |
2.2.3 心理认知视阈下的影响机制 |
2.2.4 社会环境视阈下的影响机制 |
2.3 公众卷入行为引导 |
2.3.1 基于危机沟通的卷入行为引导 |
2.3.2 基于心理应激状态的卷入行为引导 |
2.3.3 基于助推思维的卷入行为引导 |
2.4 对已有研究的总结 |
第三章 公共危机事件中用户社交网络卷入行为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探究 |
3.1 研究技术路线 |
3.2 理论基础与假设提出 |
3.2.1 启发式与系统式双系统信息加工理论(HSM) |
3.2.2 信息诉求理论 |
3.2.3 情绪理论 |
3.2.4 假设提出 |
3.3 研究设计 |
3.3.1 案例背景与数据收集 |
3.3.2 变量测量 |
3.3.3 模型设定 |
3.4 实证结果与假设验证 |
3.4.1 相关性分析 |
3.4.2 模型结果分析 |
3.4.3 稳健性检验一 |
3.4.4 稳健性检验二 |
3.4.5 稳健性检验三 |
3.5 本章小结 |
3.5.1 研究结论 |
3.5.2 理论贡献 |
3.5.3 实践建议 |
第四章 公共危机事件中基于不同社交网络情境的用户良性社交网络卷入行为形成路径研究 |
4.1 研究技术路线 |
4.2 理论基础与假设提出 |
4.2.1 社会促进理论 |
4.2.2 微博与微信 |
4.2.3 谣言对抗行为动机 |
4.2.4 假设提出 |
4.3 研究设计 |
4.3.1 研究方法与流程 |
4.3.2 案例背景 |
4.3.3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
4.3.4 样本数据收集 |
4.4 定性比较分析与结果 |
4.4.1 信度与效度检验 |
4.4.2 数据校准 |
4.4.3 真值表构建 |
4.4.4 必要条件分析 |
4.4.5 条件组合分析 |
4.4.6 核心和辅助要素归纳分析 |
4.4.7 反向结果补充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4.5.1 研究结论 |
4.5.2 理论贡献 |
4.5.3 实践建议 |
第五章 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助推策略对用户良性社交网络卷入行为的影响研究 |
5.1 研究技术路线 |
5.2 理论基础与假设提出 |
5.2.1 助推理论 |
5.2.2 认知风格 |
5.2.3 假设提出 |
5.3 研究设计 |
5.3.1 研究方法与流程 |
5.3.2 实验目标 |
5.3.3 助推情境选取与预实验 |
5.3.4 实验设计和实验操纵 |
5.4 助推策略效果评估与假设检验 |
5.4.1 信度检验 |
5.4.2 实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5.5.1 研究结论 |
5.5.2 理论贡献 |
5.5.3 实践建议 |
第六章 公共危机事件中基于政府助推干预的用户社交网络卷入状态转移模型与仿真研究 |
6.1 研究技术路线 |
6.2 理论基础 |
6.2.1 传染病模型 |
6.2.2 卷入者角色:倡导者、支持者与扩散者 |
6.2.3 公众心理应激反应 |
6.3 模型构建与分析 |
6.3.1 用户社交网络卷入状态转移模型 |
6.3.2 政府助推干预下的用户社交网络卷入状态转移模型 |
6.3.3 平衡点及其稳定性分析 |
6.4 模型仿真与控制 |
6.4.1 研究方法与流程 |
6.4.2 案例选取与卷入者特征 |
6.4.3 情境模拟与基准模型设定 |
6.4.4 政府助推干预下的社交网络用户卷入状态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6.5.1 研究结论 |
6.5.2 理论贡献 |
6.5.3 实践建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与成果回顾 |
7.1.1 研究主要工作之一: 卷入行为感知层研究 |
7.1.2 研究主要工作之二: 卷入行为理解层研究 |
7.1.3 研究主要工作之三: 卷入行为引导层研究(微观视角) |
7.1.4 研究主要工作之四: 卷入行为引导层研究(宏观视角) |
7.2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基于不同社交网络情境的谣言对抗行为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2 大脑半球偏好测试题项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人格刑法理论视域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实证分析法 |
二、图表综合分析法 |
三、比较分析法 |
四、文献分析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未成年人犯罪与人格刑法理论 |
第一节 未成年人犯罪概述 |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界定 |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理论 |
第二节 人格刑法相关理论 |
一、人格概述 |
二、犯罪人格的一般理论 |
三、人格刑法理论 |
第三节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人格刑法理论 |
一、刑法人格化有利于制定合理的刑事政策 |
二、刑法人格化有利于实现刑法的公正性 |
三、刑法人格化有利于评估人身危险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成因和预防现状 |
第一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 |
一、网络犯罪亚文化和不良信息影响较大 |
二、有组织犯罪和网络犯罪逐渐增多 |
三、城市社区未成年人和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增多 |
四、犯罪动机简单且手段残忍 |
五、侵犯财产和涉毒案件逐渐增多 |
第二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 |
一、社会不良环境容易诱发思想偏差和行为失范 |
二、传统家庭教育环境未足够重视人格塑造 |
三、学校教育环境过于看重分数 |
四、文化商业市场监管失灵 |
五、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难以解决 |
六、专门学校的运行面临困境 |
七、传统帮教制度和理念有待创新 |
第三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现状 |
一、网络环境的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
二、家庭环境预防没有突出人格预防 |
三、学校环境预防不够重视人格预防 |
四、社区环境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改善 |
五、心理预防尚未成为人格预防的重点 |
六、未成年人的道德思维塑造乏力 |
七、社会团体的防治潜能尚未发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借鉴 |
第一节 美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美国的少年司法制度与基本理念 |
二、美国的“转向处遇”制度 |
三、美国的“零容忍政策”和“恢复性政策” |
四、美国的“圆桌谈话” |
第二节 日本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日本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立法概况 |
二、日本的“非行少年程序” |
三、日本的“家庭裁判所” |
四、日本的“少年司法体系”和司法理念变迁 |
第三节 英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英国的“国家亲权主义”制度 |
二、英国的儿童福利保护 |
三、英国的社区矫正制度 |
第四节 意大利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意大利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模式 |
二、意大利的“‘帮助身边的人’核心计划” |
三、意大利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教育和矫治 |
第五节 韩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韩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刑事政策 |
二、韩国的“保护处遇制度” |
第六节 德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德国的少年儿童立法概况 |
二、德国的“社会调查制度” |
第七节 国外共性的经验与借鉴 |
一、重视通过立法手段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 |
二、重视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的教育和矫治作用 |
三、重视家庭环境预防和学校环境预防的作用 |
四、重视心理预防和避免标签效应 |
五、坚持“最大化保护未成年人”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 |
第一节 加强网络环境预防 |
一、科学引导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网络 |
二、防范网络不良行为影响人格塑造 |
三、提升网络环境的预防水平 |
第二节 优化家庭环境预防 |
一、家庭环境预防应当突出人格预防 |
二、建立以“爱”为核心的家庭环境预防模式 |
三、围绕人格预防加强亲职教育 |
四、重视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
第三节 创新学校德育教育 |
一、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德育教育 |
二、学校德育教育应当突出健康人格塑造 |
三、创新德育教育的内容、方法和体系 |
四、德育教育的成败应上升到国家安全战略高度 |
第四节 提升社区功能和综合防治能力 |
一、优化社区功能与环境条件 |
二、创新社区教育和帮教模式 |
三、社区防治应结合专门学校的改革进行 |
四、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社区帮教工作 |
第五节 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防治 |
一、加强农民工就业政策调整 |
二、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
三、改善农村学校教育环境 |
四、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强制监护制度 |
五、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助有效机制 |
六、整合社会资源与加强综合治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之构建 |
第一节 人格预防的重点在于心理预防 |
一、积极防范未成年人形成犯罪心理 |
二、加强未成年人社会交际的心理引导 |
三、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
四、科学运用“认知疗法”进行教育、矫治 |
五、创造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环境条件 |
第二节 犯罪人格的生物预防 |
一、犯罪人格的生物因素分析 |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生物性原理 |
三、生物学治疗创新预防新思路 |
四、人格调查应作为生物学治疗的前提 |
五、新技术手段提升生物预防水平 |
第三节 实践以道德思维为导向的人格预防 |
一、道德思维概述 |
二、神经学视域下的道德思维干预 |
三、道德思维水平对塑造道德思维的影响 |
四、道德思维教育应超越犯罪本身 |
五、道德思维能力培养应作为道德思维教育的核心 |
六、道德思维教育应融入三种教育 |
第四节 构建犯罪思想道德监测体系 |
一、犯罪思想道德监测的内涵和原则 |
二、监测犯罪思想道德的指标体系 |
三、构建犯罪思想道德监测体系的具体实践 |
第五节 加强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防治 |
一、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概述 |
二、未成年人不良行为防治的理论基础 |
三、创新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综合预防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一)选题来源 |
(二)选题目的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关于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情况 |
(二)国外关于突发事件的理论研究情况 |
(三)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动态分析法 |
(四)学科交叉研究法 |
五、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念解读 |
一、新时期突发事件之范畴解析 |
(一)突发事件的基本内涵 |
(二)突发事件的主要类型 |
(三)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基本特征 |
(四)新时期突发事件的成因 |
(五)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影响 |
二、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定与案例反思 |
(一)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 |
(二)新时期突发事件若干典型案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
(三)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反思 |
第二章 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切近指导原则和理论借鉴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切近指导原则 |
(一)坚持辩证思维方法 |
(二)坚持唯物史观理论视界 |
二、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学科理论借鉴 |
(一)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学学科理论借鉴 |
(二)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学学科理论借鉴 |
(三)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学学科理论借鉴 |
(四)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学学科理论借鉴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处置中的功能及其呈现 |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处置中的功能 |
(一)预警防控功能 |
(二)社会稳定功能 |
(三)动员凝聚功能 |
(四)人文关怀功能 |
(五)心理调适功能 |
二、思想政治教育介入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必要性 |
(一)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处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处置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耦合作用 |
三、思想政治教育介入新时期突发事件的重要性 |
(一)新时期突发事件造成的思想矛盾 |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化解思想矛盾的重要途径 |
四、思想政治教育介入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多维呈现 |
(一)危机预警机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二)信息发布机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三)协调联动机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心理干预机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四章 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 |
一、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主体和客体 |
(一)多元与层次:主客体的构成 |
(二)主导与互动:主客体的特征 |
(三)联动与转化:主客体的关系 |
二、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方略 |
(一)原则性方略:以人为本,系统介入 |
(二)对象性方略:因势利导,差别对待 |
(三)时效性方略:全程贯通,动态干预 |
三、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环节 |
(一)事件发生前的预警环节 |
(二)事件过程中的干预环节 |
(三)事件发生后的处置环节 |
四、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基本体系 |
(一)以应急教育为主的内容体系 |
(二)突出感召激励作用的方法体系 |
(三)灵活多样的载体体系 |
五、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路径 |
(一)政府主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二)舆论信息引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三)公众志愿参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宣传鼓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复杂性视角下我国家庭金融行为及危机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创新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家庭、家庭财产与家庭资产 |
2.1.2 家庭金融行为 |
2.1.3 家庭金融危机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经济学理论 |
2.2.2 复杂性科学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西方消费理论视角 |
2.3.2 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理论视角 |
2.3.3 行为经济学理论视角 |
2.3.4 制度经济学视角 |
2.3.5 文献述评 |
3 我国家庭金融行为的复杂性特征分析 |
3.1 研究方法设计 |
3.2 我国家庭结构变化特征及其复杂性分析 |
3.2.1 家庭结构特征分析 |
3.2.2 家庭结构变化的复杂性分析 |
3.3 我国家庭金融行为动态性特征研究 |
3.3.1 家庭金融资产投资行为的动态分析 |
3.3.2 我国家庭负债管理行为的动态分析 |
3.3.3 我国家庭房产投资行为的动态分析 |
3.4 我国家庭金融行为的非线性紧耦合性特征研究 |
3.4.1 我国家庭金融行为的紧耦合性分析 |
3.4.2 我国家庭金融行为的非线性关系验证 |
3.5 我国家庭金融行为的自组织临界性特征研究 |
3.5.1 “沙堆模型”及其扩展应用 |
3.5.2 家庭金融行为沙堆模型构建 |
3.5.3 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我国家庭金融行为复杂网络的形成 |
4.1 复杂网络研究概述 |
4.1.1 复杂网络的统计特征 |
4.1.2 复杂网络的演化过程 |
4.2 网络节点类型划分 |
4.2.1 研究方法设计 |
4.2.2 指标选取与变量描述 |
4.2.3 模型结果与检验 |
4.2.4 模型结果解释 |
4.3 NW-C网络的构建 |
4.3.1 网络中的节点数目及类型 |
4.3.2 最近邻耦合网络生成 |
4.3.3 随机化有向边概率定义 |
4.3.4 NW-C网络的统计学特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家庭金融行为动机分析 |
5.1 研究方法设计 |
5.1.1 模型的选择 |
5.1.2 数据降维方法 |
5.2 环境对复杂网络参数的影响分析 |
5.2.1 宏观环境对我国家庭金融行为的影响分析 |
5.2.2 微观环境对我国家庭金融行为的影响分析 |
5.3 环境对复杂网络参数影响的实证研究 |
5.3.1 指标选取与变量描述 |
5.3.2 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结果 |
5.3.3 神经网络模型的检验 |
5.3.4 模型结果分析 |
5.4 复杂网络演变结果及其特征分析 |
5.4.1 影响变量筛选 |
5.4.2 网络参数演变 |
5.4.3 修正网络统计特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我国家庭金融危机的传播与防范策略研究 |
6.1 复杂网络中的传播动力学理论 |
6.1.1 经典传播模型 |
6.1.2 传播的临界值理论 |
6.1.3 危机传播的基本免疫策略 |
6.2 具备政府调节作用的危机传播模型构建 |
6.2.1 危机传播途径设定 |
6.2.2 模型参数设定 |
6.3 家庭金融危机扩散的平衡点分析 |
6.3.1 零传播平衡点分析 |
6.3.2 非零传播平衡点分析 |
6.3.3 平衡状态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 家庭金融危机扩散的传播阈值分析 |
6.4.1 传播阈值定义与计算 |
6.4.2 传播阈值的特性分析 |
6.5 我国家庭金融危机防范策略 |
6.5.1 政府策略 |
6.5.2 金融机构策略 |
6.5.3 家庭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建议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建议 |
7.2.1 吸纳金融信息 |
7.2.2 端正投资心态 |
7.2.3 优化资产配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与参与的课题 |
附表 |
附录 |
致谢 |
(9)金融素养对家庭农场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金融素养及金融行为的关系 |
1.2.2 家庭农场的形式及特性 |
1.2.3 农业保险需求及其影响因素 |
1.2.4 简要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金融素养 |
2.1.2 农业风险 |
2.1.3 农业保险 |
2.1.4 农业保险需求 |
2.2 理论基础 |
2.2.1 规模经济理论 |
2.2.2 基于风险偏好的期望效用理论 |
2.2.3 计划行为理论 |
2.2.4 交易效用理论 |
2.3 金融素养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机理分析 |
第三章 金融素养的度量及问卷设计 |
3.1 调查对象 |
3.2 问卷设计 |
3.3 金融素养的度量 |
3.3.1 结构与框架 |
3.3.2 指标的设计 |
第四章 成都市家庭农场金融素养及农业保险供需情况 |
4.1 样本家庭农场的发展情况 |
4.1.1 人口特征描述 |
4.1.2 家庭农场产业分布 |
4.1.3 家庭农场经营基本情况 |
4.2 金融素养基本情况 |
4.2.1 家庭农场金融素养总体水平 |
4.2.2 客观金融素养要素分析 |
4.3 农业保险供需基本情况 |
4.3.1 农业保险需求情况 |
4.3.2 农业保险供给情况 |
第五章 家庭农场主金融素养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 |
5.1 实证模型的设定 |
5.1.1 变量选取 |
5.1.2 变量描述性分析 |
5.1.3 变量相关性分析 |
5.1.4 模型的构建 |
5.2 实证结果分析 |
5.3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积极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净化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环境 |
6.2.2 着力完善农村地区金融教育体系,提高家庭农场金融素养水平 |
6.2.3 逐步健全农业保险管理体系,大力支持农业保险产品创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10)科研诚信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缘由 |
一、推动科学技术持续强劲发展的需要 |
二、我国科研诚信之“实然”与“应然”相分离的现实呼唤 |
三、以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回应现实期待的需要 |
第二节 论文选题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国外关于科研诚信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科研诚信的研究 |
三、国内外关于科研诚信研究评价 |
第四节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难点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难点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科研诚信的相关概念和结构 |
第一节 科学研究的内涵与特点 |
一、科学的概念 |
二、科学研究的内涵 |
三、科学研究的特点 |
第二节 科研诚信的内涵与特点 |
一、诚信的概念 |
二、科研诚信的内涵 |
三、科研诚信的特点 |
第三节 科研诚信的内在结构 |
一、学界相关研究对于把握科研诚信内在结构的启示 |
二、价值和规范形态:科研诚信的基本向度 |
第二章 科研诚信的价值 |
第一节 为科研工作者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保障 |
一、为科研行为提供良好理念 |
二、对科研行为予以有效规制 |
三、有利于科研工作者良好人格的形成和科研素质的完善 |
四、有利于增强科研工作者发展的可持续性 |
第二节 为科学发展提供方向引领和动力支持 |
一、确保科研活动依循正确的方向 |
二、为科研活动提供持久不竭的动力 |
三、有利于科研宗旨的顺利达成 |
第三节 有效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
一、对于社会治理的价值 |
二、对于道德建设的价值 |
三、对于市场经济的价值 |
第三章 影响科研诚信的主要因素 |
第一节 科研诚信的制度建设 |
一、科研诚信制度的价值意蕴 |
二、制度体系的合理性和完善程度 |
三、科研诚信制度的执行力和坚持力 |
第二节 诚实守信的科研环境 |
一、传统诚信文化的现代性转化 |
二、社会舆论对科研失信行为的关注度 |
三、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 |
第三节 科研管理者的专业素养 |
一、科研管理者对科研管理本质和规律的把握程度 |
二、科研管理者能否确立科学的管理理念 |
三、科研管理者是否具备专业的管理素养和能力 |
第四节 科研工作者的个人素质 |
一、科研动机 |
二、德性修养 |
三、法律意识 |
四、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 |
第四章 科研诚信的现实镜像 |
第一节 科研诚信建设取得的显着成绩 |
一、科研诚信制度化建设有序推进 |
二、科研诚信已逐渐成为社会价值共识 |
三、科研机构内部诚信管理趋向规范 |
四、科研诚信建设外部环境明显改善 |
第二节 科研诚信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科研不端行为时有发生 |
二、科研诚信治理有待加强 |
三、不良科研风气仍需继续纠治 |
第五章 科研诚信愿景的达成 |
第一节 确立科研诚信愿景达成的辩证视野 |
一、逻辑起点:准确把握科研守信之实然与应然 |
二、功能设定:贬抑科研失信之恶与褒扬科研诚信之善 |
三、目标向度:科研守信之德性与德行 |
第二节 充分利用国内外科研诚信建设的思想资源与实践经验 |
一、我国传统诚信思想资源的现代价值转换 |
二、借鉴国外科研诚信建设的举措和经验 |
第三节 多策并举:构建完善的科研诚信建设机制 |
一、强化制度建设 |
二、加强和完善教育 |
三、借助宣传媒介以养成科研人员正确的义利观 |
第四节 多方联动:形成推动科研诚信建设的强大合力 |
一、政府切实履行对于科研诚信愿景达成的责任 |
二、实现社会诚信:为科研诚信提供环境支持 |
三、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科研诚信素质的养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四、要重视防范银行群体性不理智信贷行为导致系统性风险(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6σ管理长安银行商洛分行信贷业务流程优化研究[D]. 马军荣. 兰州理工大学, 2021
- [2]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问题研究[D]. 杨西水. 辽宁大学, 2020(07)
- [3]高职院校学生“校园贷”问题研究 ——以Z高职学校为例[D]. 佟珊珊.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4)
- [4]P2P网络借贷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D]. 塔琳.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公共危机事件中用户社交网络卷入行为研究[D]. 刘嘉琪. 北京邮电大学, 2020
- [6]人格刑法理论视域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研究[D]. 张锋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7]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李晓元.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8]复杂性视角下我国家庭金融行为及危机防范研究[D]. 刘莹.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9]金融素养对家庭农场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研究[D]. 李佳恒.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8)
- [10]科研诚信论[D]. 史兆新.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