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氟化法制备全氟丁磺酸钾

电化学氟化法制备全氟丁磺酸钾

一、电化学氟化法制备全氟丁磺酸钾(论文文献综述)

周宇齐[1](2019)在《Al2O3机械化学还原降解C8全氟化合物的研究》文中提出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两种典型的C8全氟化合物(PFCs),由于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及疏油疏水的特性,被广泛用于工业和日用消费品生产中。然而研究表明PFOS和PFOA具有潜在的生物毒性、环境毒性和生物累积性,先后被列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焚烧法是处理难降解有机固废的常用方法,但处理PFCs时易生成氟代烃和HF等有毒有害气体。机械化学法是一种最有潜力取代焚烧处理高浓度固体有机污染物危废的新技术。考虑到C–F键极难被氧化脱氟但可被还原破坏,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机械化学还原法降解C8全氟化合物,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监测母体污染物降解、脱氟及有机降解中间产物的样品前处理和分析方法,为准确评价机械化学还原降解C8-PFCs提供了有力分析保障。采用低浓度弱碱溶液萃取固相中PFOA和PFOS,液相色谱-电喷雾检测器(HPLC-CAD)检测PFOA和PFOS的浓度。采用高浓度强碱热处理提取Al2O3表面络合的脱氟产物F–,建立了氟离子选择电极法(ISE)检测F–的分析方法。基于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是一种典型的质量型检测器的特点,结合有效碳数相对校正因子,建立了以丙酮为收集液、氟苯为萃取和定量内标,气相色谱FID定量分析有机氟代产物的方法。(2)将γ-Al2O3分别在1001200°C煅烧3 h改变其表面性质,研究其对机械化学还原降解PFOA的影响。结果表明,仅使用Al2O3为磨剂时,PFOA的降解产物主要为1-H-1-全氟庚烯(1-H-1-PFHp)和F–;随Al2O3预处理温度升高,PFOA的降解率及1-H-1-PFHp的产率均降低,但脱氟率反而增加。通过分析磨剂与底物的相互作用及球磨过程中生成电子的量,发现磨剂供电子速率和PFOA脱羧反应在动力学上的差异(re-/rdecarboxylation)与PFOA脱氟率具有正相关性。煅烧处理几乎未改变Al2O3在球磨时产生电子的能力(0.370.40 mmol g–1),且生成的电子量低于PFOA完全脱氟需要的理论电子量(2.79 mmol g–1),因此PFOA仅部分脱氟;另外煅烧会影响Al2O3对PFOA的吸附模式和脱羧性能:当预处理温度T≤700°C,Al2O3表面OH与PFOA的羧基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原位形成Al3+-COO–单氧桥连的内层配合物,更利于机械化学脱羧;当T=1200°C,Al2O3表面OH消失,PFOA则通过COOH与Al2O3表面吸附水的氢键作用形成外层配合物,不利于羧基的活化和离去,因此,PFOA的脱羧变慢,导致re-/rdecarboxylation大于低温或未处理的磨剂体系,因此,脱氟率增加。在1200°C煅烧处理的Al2O3体系中添加零价金属铝粉可明显加速电子的生成,提高PFOA的脱氟率;当re-/rdecarboxylation≥30时,PFOA可实现完全脱氟。(3)建立了以α-Al2O3和零价铁粉为共磨剂机械化学还原降解PFOS的新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以α-Al2O3和零价铁为共磨剂(摩尔比1:1)的体系,在球料比为50:1、350 rpm的条件下,反应75 min,PFOS的降解率和脱氟率分别达100%和90%,显着高于单独使用Al2O3(93.7%和51%)或铁粉为磨剂的体系(27.5%和13.5%)。对比α-Al2O3和其他零价金属如铝和锌,铁粉不仅价格便宜,而且避免产生H2S等有毒产物。通过FT-IR、XPS、TOC和Raman分析反应前后样品的变化,表明PFOS发生了还原降解,产物为无定型碳和F–。单独使用Al2O3为磨剂,表面OH有利于PFOS的吸附和脱磺酸根快,但由于供电子能力不足,导致PFOS的脱氟率低于降解率;单独使用铁粉时,虽然供电子速率较高,但由于其对PFOS的吸附较差,导致PFOS的降解和脱氟均较慢;当二者联用时,Al2O3将PFOS吸附在其表面,近旁的铁粉迅速地将电子转移至吸附态PFOS上,使得脱氟和脱磺酸基几乎同时发生,因此,PFOS能够快速降解和深度脱氟。此外,该联用体系也可高效还原降解PFOA及其替代品F-53B。

严莉[2](2016)在《几种[Ph3PR]+X-型季鏻盐催化合成对氟硝基苯》文中认为本论文合成了9种[Ph3PR]+X-型季鏻盐,并以这些季鏻盐为相转移催化剂,以对氯硝基苯为原料,SD-KF为氟化剂,DMSO为溶剂,研究了卤素交换法制备对氟硝基苯的反应。实验过程中探讨了季鏻盐相转移催化剂的种类及用量,KF用量,溶剂的种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为:在几种不同季鏻盐的催化下,20mL溶剂中,季鏻盐与对氯硝基苯的用量比为0.0050.05,KF与对氯硝基苯的用量比为14,反应温度为160200℃,反应时间为14h,对氟硝基苯的收率为27.1390.89%。实验过程中产物收率随原料比的增加而先增加后趋于稳定,随温度和时间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实验得到的最优工艺条件是:以[Ph3PC4H9]+Br-为催化剂,n([Ph3PC4H9]+Br-):n(KF):n(对氯硝基苯)=0.02:2:1,DMSO为溶剂,190℃下反应3h,得到的产物收率为90.01%。合成的季鏻盐以红外、核磁氢谱进行表征;产物对氟硝基苯以气相色谱得以鉴定。本文还对反应的副产物,催化剂,溶剂的回收进行了讨论和处理。

刘泽[3](2016)在《UV光催化氧化体系降解几种全氟有机化合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氟工业的迅速发展,全氟有机化合物(PFCs)因其耐热性强、抗氧化性强、耐腐蚀性强、化学性质稳定和表面活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镀、染料、化工、轻纺、食品等领域。与此同时,有机氟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也日趋增大。由于全氟有机化合物中氢原子完全被氟所取代,形成的C-F键键能很大,使得全氟有机化合物的稳定性极强,因此,废水中含有的全氟有机化合物很难被生物所降解,能够长久性的存在于环境中。有些全氟有机化合物具有生物累积性及持久性,对人类自身以及生存的环境都具有着潜在毒性,其降解现在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研究对全氟有机化合物的降解方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很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领域、光学领域、建材领域和医疗领域的全氟三丁胺(PFTBA)、全氟丁基磺酸钾(PFBSK)、全氟辛酸(PFOA)3种全氟有机化合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波长为185 nm紫外灯照射,采用UV-Fenton法、UV-类Fenton法以及UV-TiO2法三种体系在水相中进行全氟有机化合物的脱氟降解反应,并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不同的影响因素影响,确定全氟三丁胺(PFTBA)、全氟丁基磺酸钾(PFBSK)、全氟辛酸(PFOA)的最佳降解实验条件,并对不同处理方法的处理结果进行对比。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UV-Fenton法对3种不同类型全氟有机化合物进行降解处理的最佳实验条件,如下:(1)UV-Fenton法降解处理全氟三丁胺的最佳处理条件为:温度40℃、pH=3、光照强度0 cm、离子强度0.3 mol/L、催化剂Fe2+浓度10 mmol/L、Fe2+/H2O2比例为1:150,最佳反应时间为18小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全氟三丁胺的脱氟率为59.31%。(2)UV-Fenton法降解处理全氟丁基磺酸钾的最佳处理条件为:温度20℃、pH=4、光照强度2 cm、离子强度0.1 mol/L、催化剂Fe2+浓度5 mmol/L、Fe2+/H2O2比例为1:100,最佳反应时间20小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全氟丁基磺酸钾的脱氟率为19.26%。(3)UV-Fenton法降解处理全氟辛酸的最佳处理条件为:温度50℃、pH=5、光照强度5 cm、离子强度0.01 mol/L、催化剂Fe2+浓度3 mmol/L、Fe2+/H2O2比例为1:150,最佳反应时间为20小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全氟辛酸的脱氟率为48.32%。2.采用UV-类Fenton法对3种不同类型全氟有机化合物进行降解处理研究的最佳实验条件的结论:(1)UV-类Fenton法降解处理全氟三丁胺的最佳处理条件为:温度60℃、pH=4、光照强度0 cm、离子强度0.3 mol/L、催化剂Fe3+浓度5 mmol/L、H2O2浓度300 mmol/L,最佳反应时间16小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全氟三丁胺的脱氟率为73.09%。(2)UV-类Fenton法降解处理全氟丁基磺酸钾的最佳处理条件为:温度30℃、pH=3、光照强度5 cm、离子强度0.1 mol/L、催化剂Fe3+浓度5 mmol/L、H2O2浓度500 mmol/L,最佳反应时间18小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全氟丁基磺酸钾的脱氟率为26.57%。(3)UV-类Fenton法降解处理全氟辛酸的最佳处理条件为:温度20℃、pH=4、光照强度5 cm、离子强度0.1 mol/L、催化剂Fe3+浓度5 mmol/L、H2O2浓度600 mmol/L,最佳反应时间20小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全氟辛酸的脱氟率为62.36%。3.采用UV-TiO2降解法对3种不同类型全氟有机化合物进行降解处理效果的研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了在波长185 nm紫外灯照射下的最佳处理条件的结论,如下:(1)UV-TiO2法降解处理全氟三丁胺的最佳处理条件为:温度40℃、pH=2、光照强度0 cm、离子强度0.01 mol/L、催化剂0.8 g/L,最佳反应时间为20小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采用UV-TiO2法处理全氟三丁胺的脱氟率为65.29%。(2)UV-TiO2法降解处理全氟丁基磺酸钾的最佳处理条件为:温度40℃、pH=2、光照强度0 cm、离子强度0.5 mol/L、催化剂使用量0.8 g/L,最佳反应时间20小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降解全氟丁基磺酸钾,脱氟率为15.37%。(3)UV-TiO2法降解处理全氟辛酸的最佳处理条件为:温度60℃、pH=4、光照强度0 cm、离子强度0.1 mol/L、催化剂使用量0.8 g/L,最佳反应时间18小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全氟辛酸脱氟率为64.21%。4.通过对同一PFCs目标物分别采用3种不同光催化氧化体系确定的最佳条件下处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对比结果发现,UV-类Fenton体系对全氟三丁胺和全氟丁基磺酸钾的降解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另外两种体系,反应过程用时较短,脱氟效果最佳,而且在实际操作用可以简化工艺、节省成本。UV-TiO2体系对全氟辛酸的降解处理中脱氟效果最佳,处理时间最短。实验结果证实了三种反应体系对全氟有机化合物的降解均有明显效果。

庞淼[4](2014)在《双疏材料解除低渗凝析气藏液锁伤害室内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伴随着各种如压裂、酸化、修井等作业手段的进行,大量的水基工作液浸入地层。若外来流体不能及时返排,使得储层的含水饱和度增加,堵塞气体流动通道,气相渗透率降低,产生水锁。与此同时,在凝析气藏生产过程中,油气的不断采出使得地层压力逐渐降低,当地层压力低至露点压力以下时,凝析气将凝结成液态的凝析油,液态烃吸附在岩石表面且流动性差,使得气体的渗流通道受堵,储层的气相渗透率下降,气井的产能进一步降低,产生反凝析污染。尤其对于低渗气藏,岩石结构致密,孔隙狭小,液相流体一旦进入孔隙结构内,将其驱替出来的难度也更大。因此,解除水锁和反凝析油锁这两种液锁伤害,对低渗凝析气藏的生产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总结国内外液锁伤害机理和液锁伤害解除手段的基础上,开展解除牙哈低渗凝析气藏液锁伤害的室内研究。采用常规解锁方法,以降低气/水表面张力和油/水界而张力为指标,先筛选了新型表面活性剂体系0.06wt%TF3721+0.2%磺酸盐双子HB和0.08%TF280+0.2%磺酸盐双子HB作为解锁剂,测定了岩心自吸能力。采用驱替实验对比评价了该表面活性剂体系和甲醇+气驱作为解锁剂的渗透率恢复情况,发现该表面活性剂体系有较好的解水锁能力,对油锁的解除能力很低,而采用甲醇+气驱的方式油锁解除能力较强,但由于高矿化度油气藏甲醇的使用会导致盐沉析,堵塞地层,这会在现场应用中逐渐显现出来。因而要找到能够有效解除如牙哈凝析气藏这类高矿化度条件下的凝析油锁存在极大的挑战。在深入分析液锁伤害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处理工艺。该方法是:先以毛细管实验做前期对比实验,发现新处理工艺对表面改性的效果明显。接着采用溶胶+氟化处理工艺对岩石进行处理,即先在高温条件下对低渗岩心进行二氧化硅溶胶化处理,通过SEM扫描电镜观察到岩石表面和多孔介质的粗糙度得到提高,再利用氟表面活性剂TF3721处理岩心,使得氟表面活性剂充分吸附到岩石表而和多孔介质内表面。通过能谱分析、接触角测定法和自发渗吸法实验,研究了溶胶+氟化处理使天然砂岩岩心的润湿性从液湿向气湿转变的特点。能谱分析可知经二氧化硅溶胶和TF3721处理后,岩心表面含有55.82%的氟元素和44.18%的硅元素,表明TF3721中的含氟烷基已经结合在岩心表而上和多孔介质内表面。自发渗吸实验结果表明经二氧化硅溶胶和TF3721处理后,在气/水体系中,可以将强水湿表面转变为优先气湿表面;在油/气体系中,可以将强油湿表面转变为弱油湿或中性润湿表面。接触角测定结果表明油相的接触从未处理前的44.5°变为120.5°,水相的接触角从未处理前的35.2°变为122.5°,处理后岩石表而发生了润湿反转,变为疏水疏油表面。驱替解锁实验表明,水锁伤害后气测渗透率恢复率为87.5%,油锁伤害后气测渗透率恢复率为89.1%。该新型处理工艺和方法能够降低液相在多孔介质中的吸附作用,减小毛细管阻力,从而有效的解除低渗凝析气藏的液锁伤害。

任章顺,袁胜芳,李立远,黄晓磊,张景利[5](2013)在《全氟烷基磺酰氟的制备与应用》文中认为全氟烷基磺酰氟具有广泛的用途,可作为很多有机反应活性中间体和锂离子电池用电解质原料。综述了全氟烷基磺酰氟的制备方法,评述了全氟烷基磺酰氟及其衍生物的应用前景。

贺能琴[6](2011)在《多卤代间苯二甲腈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文中认为苯胺类、磺酰胺类和醚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杀菌、除草等生物活性。卤素化合物,特别是含氟化合物,由于氟原子对分子热稳定性、抗氧化性及电子效应有很大改善作用,能使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倍增。该类化合物在医药、农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从易得原料多卤代间苯二甲腈16出发,在碱性条件下与胺类化合物17进行一步法亲核取代反应,得到25个多卤代苯胺类间苯二甲腈衍生物18,19,20;同样条件下与醇类化合物21反应,合成了4个多卤代酚醚类间苯二甲腈衍生物22;与磺酰胺23反应则合成了4个苯磺酰胺类间苯二甲腈衍生物24。该合成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后处理简单,反应速度快等特点。所合成的33个目标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产物结构均得到IR,1H NMR,13C NMR和MS等波谱数据的证实。对所合成的33个新化合物进行了抗菌活性研究,对四种致病细菌和一种致病真菌进行了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类化合物对革兰氏阳性菌表现出较好的活性,其中化合物18g (12.7μg/mL)、19a (0.8μg/mL)、19b (26.0μg/mL)、19c (20.8μg/mL)、20b (20.8μg/mL)、20c (26.0μ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活性较好,化合物19a (2.6μg/mL)、19b (20.8μg/mL)、19c (10.48μg/mL)对蜡样芽孢杆菌(BC)活性较好,与对照物诺氟沙星(Nf)的抗菌活性接近。就整体抗菌活性而言,化合物19a (0.8~2.6的活性最好,与商品药诺氟沙星(0.5-2μg/mL)的抗菌活性相当。

徐于娇[7](2011)在《新型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制备研究》文中提出氟碳表面活性剂因其独特的“三高”、“两憎”的性能,在各行各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目前被广泛应用的PFOA和PFOS类氟碳表面活性剂对环境及生物体具有极大的污染性,已经被限制或禁止使用,因此开发符合环保要求的新型氟碳表面活性剂迫在眉睫。本文从不同的思路出发,设计合成了三类阴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第一,将全氟辛酸中一个碳原子上的氟原子换成氢原子来降低含氟碳原子数目,我们设计合成了全氟己基乙酸盐表面活性剂;第二,设计合成了可聚合的氟碳表面活性剂全氟-4-甲基-6-乙烯基-3,6-二氧丁基磺酸钠,在进行乳液聚合时可以同含氟单体聚合成为聚合物的一部分;第三,设计合成含有一个亲水阴离子端基和两个短氟碳链疏水链的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核磁、表面张力测定、热重等方法对所制备的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考察了部分产品在乳液聚合中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我们设计前两种合成的氟碳表面活性剂具有优异的表面性能,同时还符合当前的环保要求,能够用作PFOA的替代品,第三种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性能仍有待提高。

张昱[8](2011)在《新型非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氟碳表面活性剂具有高表面活性、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既憎水又憎油等特性,是特种表面活性剂中的重要成员。由于具有很多碳氢表面活性剂不具备的优异性能,氟碳表面活性剂在合成洗涤剂、化妆品、食品、感光材料、油墨、塑料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以六氟环氧丙烷与不同分子量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为原料,合成一系列新型的非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用FTIR和NMR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和分析,再对其表面活性、表面吸附性能、化学稳定性、浊点等性能进行详细测试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此类氟碳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具有非常优异的表面活性:有极低的临界胶束浓度(在10-510-6mol/L范围内)和较低的临界表面张力(30mN/m以下);利用Gibbs公式计算这类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吸附性能,证明其分子在液面紧密排列;研究其在酸碱溶液中的表面活性证明其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能在强酸碱环境中使用;测量浊点确定其适用于室温及更高的温度。鉴于合成的此类聚合物具有如此优异的综合性能,且其合成方法简便,对设备的要求不高,成本相对低廉,及对环境的相对友好,有望成5为全氟辛酸类表面活性剂的替代品,在石油工业、消防领域、涂料应用、表面处理及造纸工业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柴民军[9](2010)在《2-氨基-5-氟吡啶合成工艺的改进》文中认为2-氨基-5-氟吡啶是一种重要的含氟医药中间体,本文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以2-氨基吡啶为原料,经酰化、硝化、还原、重氮化希曼反应、水解合成了2-氨基-5-氟吡啶。结合反应机理讨论了影响乙酰化、硝化、还原、重氮化希曼、水解反应的主要因素,对单元反应各个因素进行了优化,获得了较佳的工艺条件,提高了最终产物的收率和纯度。实验表明,酰化反应较佳条件为:2-氨基吡啶9.9g,乙酸酐21mL,反应时间2.5h,温度45℃,收率96.26%。硝化反应较佳条件为:2-乙酰胺基吡啶13.6g,浓硫酸113mL,发烟硝酸14.6mL,反应时间2h,温度60℃,收率88.40%。还原反应较佳条件为:2-乙酰胺基-5-硝基吡啶4.53g,无水乙醇40mL,水合肼2.94g,Pd/C催化剂0.6g,反应时间3.5h,温度80℃,收率93.26%。重氮化反应较佳条件为:2-乙酰胺基-5-氨基吡啶3.8g,无水乙醇15.8mL,氟硼酸11.1mL,亚硝酸钠3.28g,反应时间1.5h,温度25℃,收率87.22%。希曼反应较佳条件为:2-乙酰胺基-5-吡啶四氟硼酸重氮盐在甲苯中热分解,分解温度110℃,分批多次加料,收率64.94%。水解反应较佳条件为:2-乙酰胺基-5-氟吡啶6g, NaOH5g(20%水溶液),反应时间2h,温度80℃,收率95.25%。总收率42.81%。用MS,1HNMR, IR对目标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陈慧卿[10](2009)在《氧杂全氟烷基聚乙二醇系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氟碳表面活性剂由于其独特的“三高、两憎”性能,从而在各行各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近年来不断报道出全氟辛酸和全氟辛基磺酸类衍生物氟碳表面活性剂对环境及生物体具有极大的污染性,使得开发新型绿色环保的氟碳表面活性剂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拚弃常用的全氟辛基链作为疏油链段,采用全氟(2-甲基-3-氧杂己基)氟化物、全氟-2,5-二甲基-3,6-二氧杂壬酰氟和环境友好的聚乙二醇为主要原料通过一步法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氧杂全氟烷基聚乙二醇系聚合物:0.4KPEGF2、0.4KPEGF3、0.6KPEGF2、0.6KPEGF3、1KPEGF2、1KPEGF3、2KPEGF2及2KPEGF3(左上标表示参加反应的聚乙二醇的分子量,右上标表示参加反应的氟化物,其中F2表示全氟(2-甲基-3-氧杂己基)氟化物,F3表示全氟-2,5-二甲基-3,6-二氧壬酰氟)。产物提纯后,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等仪器对此类氧杂全氟烷基聚乙二醇系聚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和分析,并对此类聚合物的表面性能、热稳定性、浊点和化学稳定性进行了详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这类氟碳聚合物具有极高的表面活性以及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其中0.4KPEGF3的表面活性最高,可使水的表面张力从72.8mN/m最低降至12.5mN/m,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值仅为0.2mg/ml。同时还研究了不同长度的碳氢链、碳氟链对此类聚合物表面性能的影响。当碳氟链段相同时,随着碳氢链的增长,表面张力呈现增大趋势;碳氢链段相同时,碳氟链段越长,表面活性越高。并通过曲线拟合法研究了此类氟碳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吸附性能。鉴于所合成的氧杂全氟烷基聚乙二醇系聚合物具有如此优异的表面性能,有望成为全氟辛酸类表面活性剂的替代品,用作润湿剂、铺展剂、起泡剂、防污剂等。

二、电化学氟化法制备全氟丁磺酸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化学氟化法制备全氟丁磺酸钾(论文提纲范文)

(1)Al2O3机械化学还原降解C8全氟化合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C8-PFCs的基本性质
        1.2.1 C8-PFCs的物化性质
        1.2.2 C8-PFCs的生产和使用现状
        1.2.3 C8-PFCs的生物毒性
    1.3 C8-PFCs在环境中的分布
        1.3.1 C8-PFCs在非生物环境中的分布
        1.3.2 C8-PFCs在生物体内的累积
    1.4 C8-PFCs的降解方法
        1.4.1 水相中C8-PFCs的降解方法
        1.4.2 固相中C8-PFCs的降解方法
    1.5 C8-PFCs降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6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内容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Al_2O_3煅烧实验方法
        2.2.2 机械化学实验方法
    2.3 分析方法
        2.3.1 有机固废PFOA和 PFOS浓度分析
        2.3.2 氟离子浓度分析
        2.3.3 有机中间产物分析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2.3.4 反应过程中还原电子分析
        2.3.5 反应过程中碳元素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C8 全氟化合物降解过程主要监测分析方法的建立
        3.1.1 固体样品中PFOA和 PFOS的浓度分析
        3.1.2 无机降解产物氟离子浓度的分析
        3.1.3 有机降解产物偏氟烯烃的定量分析
    3.2 Al_2O_3表面性质对机械化学还原全氟辛酸脱氟程度的影响
        3.2.1 热处理调控Al_2O_3表面性质及相关理化表征
        3.2.2 不同温度热处理的Al_2O_3机械化学还原降解PFOA
        3.2.3 Al_2O_3与PFOA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对机械化学脱羧的影响
        3.2.4 Al_2O_3的机械化学还原性能评价及对PFOA脱氟的影响
        3.2.5 Al_2O_3机械化学还原降解PFOA的反应机制
    3.3 Al_2O_3和零价铁机械化学还原降解全氟辛烷磺酸钾
        3.3.1 Al_2O_3和零价铁机械化学降解PFOS
        3.3.2 球磨参数对机械化学降解PFOS的影响
        3.3.3 球磨产物分析
        3.3.4 Al_2O_3和铁粉机械化学降解PFOS的反应机理
        3.3.5 新方法降解其他全氟化合物的应用性能研究
4 全文总结与展望
    4.1 本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4.2 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论文
附录2 主要缩写词表(按字母循序)

(2)几种[Ph3PR]+X-型季鏻盐催化合成对氟硝基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卤素交换氟化的研究现状
        1.1.1 有机氟化物的特性
        1.1.2 氟化反应
        1.1.3 卤素交换氟化反应
        1.1.4 卤素交换氟化反应机理:SN2反应机理
        1.1.5 卤素交换氟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1.1.6 卤素交换氟化反应的副产物
        1.1.7 新的技术手段
    1.2 对氟硝基苯的现状
    1.3 相转移催化剂
        1.3.1 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机理
        1.3.2 冠醚类相转移催化剂
        1.3.3 聚醚类相转移催化剂
        1.3.4 叔胺类相转移催化剂
        1.3.5 季铵盐类相转移催化剂
        1.3.6 季鏻盐类相转移催化剂
        1.3.7 其他相转移催化剂
    1.4 季鏻盐的研究意义
        1.4.1 季鏻盐的起源
        1.4.2 膦叶立德
        1.4.3 季鏻盐的用途
        1.4.4 季鏻盐相转移催化剂的分类
    1.5 实验方案的确定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主要原料及仪器
        2.1.1 主要原料
        2.1.2 主要仪器
    2.2 实验装置及工艺流程
    2.3 实验过程
        2.3.1 实验预处理
        2.3.2 [Ph_3PR]~+X~-季鏻盐的合成
        2.3.3 单因素实验设计
        2.3.4 实验的回收及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计算与分析处理方法
    3.2 季鏻盐的表征
    3.3 反应物的GC分析
    3.4 单因素实验的结果及讨论
        3.4.1 不同季鏻盐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3.4.2 季鏻盐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3.4.3 KF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3.4.4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3.4.5 溶剂的选择
    3.5 正交试验结果及讨论
        3.5.1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3.5.2 方差分析以及显着性判断
        3.5.3 验证实验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UV光催化氧化体系降解几种全氟有机化合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水处理的高级氧化技术
        1.1.1 高级氧化技术
        1.1.2 羟基自由基氧化机理
        1.1.3 UV-Fenton法
        1.1.4 UV-类Fenton法
        1.1.5 UV-TiO_2降解法
    1.2 全氟有机化合物
        1.2.1 全氟有机化合物
        1.2.2 全氟有机化合物的生产
        1.2.3 全氟有机化合物的环境问题
    1.3 全氟有机化合物降解的研究现状
        1.3.1 物理处理法
        1.3.2 化学处理法
        1.3.3 生物降解法
        1.3.4 其他处理技术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UV-Fenton法降解全氟有机化合物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设计
        2.1.4 实验装置
        2.1.5 实验方法
        2.1.6 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UV-Fenton法对3种全氟化合物降解条件的研究
        2.2.2 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
        2.2.3 紫外吸收光谱图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UV-类Fenton法降解全氟有机化合物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1.3 实验设计
        3.1.4 实验装置
        3.1.5 实验方法
        3.1.6 项目测定及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UV-类Fenton法对3种全氟化合物降解条件的研究
        3.2.2 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
        3.2.3 紫外吸收光谱图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UV-TiO_2法降解全氟有机化合物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1.3 实验设计
        4.1.4 实验装置
        4.1.5 实验方法
        4.1.6 项目测定及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UV-TiO_2法对3种全氟化合物降解条件的研究
        4.2.2 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
        4.2.3 紫外吸收光谱图
    4.3 最佳条件下不同降解方法处理效果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UV-Fenton法处理3种不同类型全氟有机化合物的研究
    5.2 UV-类Fenton法处理3种不同类型全氟有机化合物的研究
    5.3 UV-TiO_2降解法处理3种不同类型全氟有机化合物的研究
    5.4 3种光催化体系降解3种全氟有机化合物对比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双疏材料解除低渗凝析气藏液锁伤害室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凝析气藏的开发特征
        1.2.2 凝析气藏的开发方式
        1.2.3 凝析气藏液锁伤害的解除方法
    1.3 疏水疏油材料
        1.3.1 疏水疏油材料的制备
        1.3.2 疏水疏油材料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工区概况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路线
        1.5.3 创新点
第2章 液锁伤害机理分析
    2.1 液锁伤害的机理
        2.1.1 毛细管力自吸效应
        2.1.2 多孔介质吸附作用
        2.1.3 液相滞留效应
    2.2 液锁伤害的影响因素
        2.2.1 水锁伤害
        2.2.2 反凝析伤害
第3章 常规液锁解除方法研究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1.1 主要试剂
        3.1.2 主要仪器
        3.1.3 主要试剂的选择
    3.2 液锁解除剂的筛选
        3.2.1 实验原理及方法
        3.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 液锁解除剂的性能评价
        3.3.1 实验原理及方法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新工艺解除牙哈凝析气藏液锁伤害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1.1 主要试剂
        4.1.2 主要仪器
    4.2 实验原理及方法
        4.2.1 二氧化娃溶胶的合成与表征
        4.2.2 毛细管液柱上升实验
        4.2.3 岩心处理
        4.2.4 扫描电镜实验
        4.2.5 能谱分析实验
        4.2.6 岩心自吸实验
        4.2.7 岩心接触角的测量
        4.2.8 气/液两相的渗流情况
        4.2.9 岩心驱替实验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目标产物的分析与表征
        4.3.2 毛细管液柱上升实验
        4.3.3 扫描电镜
        4.3.4 能谱分析
        4.3.5 自吸实验
        4.3.6 接触角实验
        4.3.7 气/液两相渗流情况
        4.3.8 岩心驱替实验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5)全氟烷基磺酰氟的制备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全氟烷基磺酰氟的制备
    1.1 电解氟化法
    1.2 直接氟化法
    1.3 化学合成法
        1.3.1 以全氟烯烃为原料
        1.3.2 以全氟卤代烷烃为原料
2 全氟烷基磺酰氟的应用
    2.1 PFOS及PFOS替代物
    2.2 制备全氟烷基磺酸及其盐
    2.3 制备全氟烷基磺酰胺及其盐
3 结束语

(6)多卤代间苯二甲腈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 引言
    2 含卤天然产物
        2.1 含氯天然产物
        2.2 含溴天然产物
        2.3 含氟天然产物
    3 含氟化合物
        3.1 氟原子的特性
        3.1.1 模拟效应
        3.1.2 电子效应
        3.1.3 阻碍效应
        3.1.4 渗透效应
        3.2 含氟医药
        3.2.1 抗微生物感染药
        3.2.2 抗寄生虫药物
        3.2.3 麻醉用药物
        3.2.4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3.2.5 脑血管系统药物和利尿药
        3.2.6 抗肿瘤药物和激素类含氟药物
        3.3 含氟原子的农药
        3.3.1 除草剂
        3.3.2 杀菌剂
        3.3.3 杀虫剂
        3.3.4 杀螨剂
        3.3.5 生长调节剂
        3.3.6 解毒剂
        3.4 氟原子的引入方法
        3.4.1 氟取代反应
        3.4.2 重氮化反应
        3.4.3 卤素交换反应
        3.4.4 氟代脱硝反应
        3.4.5 电化学氟化法
        3.4.6 微波法
    4 含氰基类化合物
        4.1 氰基类化合物在农药中的应用
        4.2 氰基类化合物在医药中的应用
        4.3 氰基类化合物在粘合剂中的应用
        4.4 氰基类化合物在染料中的应用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多卤代间苯二甲腈衍生物的合成
    1 引言
    2 论文的主要工作
        2.1 多卤代间苯二甲腈与胺类化合物合成
        2.2 多卤代间苯二甲腈与醇类化合物合成
        2.3 多卤代间苯二甲腈与苯磺酰胺类化合物合成
    3 实验部分
        3.1 实验仪器和试剂
        3.2 合成实验部分
        3.2.1 苯丙氨酸甲酯(17g)的制备
        3.2.2 胺类间苯二腈衍生物的合成
        3.2.3 多卤代苯酚醚类间苯二腈衍生物(22a-d)的合成
        3.2.4 苯磺酰胺类间苯二腈衍生物(24a-d)的合成
        3.2.5 所合成的的目标化合物结构表征
    4 结果讨论
        4.1 反应机理推测
        4.2 多卤代间苯二甲腈与胺类化合物在不同摩尔比下反应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抗菌活性测试
    1 引言
        1.1 抗菌药物药敏试验初筛方法
        1.1.1 纸片扩散法
        1.1.2 牛津杯法
        1.1.3 挖孔法
        1.1.4 挖沟法
        1.1.5 小结
        1.2 测定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方法
        1.2.1 常量稀释法(试管法)
        1.2.2 微量稀释法
        1.2.3 琼脂稀释法
        1.2.4 E实验(E-test)
        1.2.5 小结
        1.3 菌种介绍
        1.3.1 细菌
        1.3.1.1 金黄色葡萄球菌
        1.3.1.2 蜡样芽胞杆菌
        1.3.1.3 大肠杆菌
        1.3.1.4 铜绿假单胞菌
        1.3.2 真菌
    2 论文的主要工作
    3 实验部分
        3.1 试验仪器和试剂
        3.2 初筛实验
        3.2.1 培养基平皿的制备
        3.2.2 斜面的制备
        3.2.3 细菌/真菌的接种
        3.2.4 制备菌悬液
        3.2.5 药敏片制备
        3.2.6 平板涂菌
        3.2.7 上药敏片
        3.2.8 培养观察
        3.3 复筛实验
        3.3.1 培养基的配置
        3.3.2 常量稀释法
        3.3.3 微量稀释法
    4 结果讨论
        4.1 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4.1.1 纸片法影响因素
        4.1.1.1 培养基
        4.1.1.2 细菌接种量
        4.1.1.3 药物浓度
        4.1.1.4 培养时间
        4.1.2 微量稀释法影响因素
        4.1.2.1 培养基的影响
        4.1.2.2 细菌接种量影响
        4.1.2.3 培养时间的影响
        4.2 构效关系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录
硕士期间文章发表及专利申请情况
致谢

(7)新型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及应用
        1.1.1 按溶解性分类
        1.1.2 按分子量分类
        1.1.3 按结构分类
        1.1.4 按组成元素分类
    1.2 氟碳表面活性剂
        1.2.1 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分类与结构
        1.2.2 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1.2.3 氟碳表面活性剂的特性
        1.2.4 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1.3 全氟辛酸类氟碳表面活性剂的环境问题
        1.3.1 PFOA问题的根源
        1.3.2 PFOA替代品的开发及应用进展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本课题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2章 全氟己基乙酸盐类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合成路线
        2.2.3 合成步骤
    2.3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2.3.1 红外光谱
        2.3.2 核磁共振波谱
        2.3.3 热重分析
        2.3.4 表面张力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全氟己基乙酸的结构表征
        2.4.2 全氟己基乙酸盐的性能表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全氟己基乙酸铵在含氟丙烯酸酯的乳液聚合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单体精制
        3.2.3 反应装置
        3.2.4 乳液聚合反应
    3.3 表征与测试
        3.3.1 转化率测定
        3.3.2 乳胶粒的粒径测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乳化剂对乳液聚合的影响
        3.4.2 含氟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的动力学研究
        3.4.3 乳液粒径
        3.4.4 共聚物乳液的稳定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反应型氟碳表面活性剂全氟-4-甲基-6-乙烯基-3,6-二氧丁基磺酸钠的合成与表征
    4.1 引言
        4.1.1 反应型表面活性剂
        4.1.2 可聚合乳化剂
        4.1.3 氟碳反应型表面活性剂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合成路线
        4.2.3 合成步骤
    4.3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4.3.1 红外光谱
        4.3.2 核磁共振波谱
        4.3.3 热重分析
        4.3.4 表面张力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全氟-4-甲基-6-乙烯基-3,6-二氧丁基磺酰氟的结构表征
        4.4.2 全氟-4-甲基-6-乙烯基-3,6-二氧丁基磺酸钠的结构表征
        4.4.3 全氟-4-甲基-6-乙烯基-3,6-二氧丁基磺酸钠的性能表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双链型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表征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仪器与试剂
        5.2.2 合成路线
        5.2.3 合成步骤
    5.3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5.3.1 红外光谱
        5.3.2 核磁共振波谱
        5.3.3 热重分析
        5.3.4 表面张力
    5.4 结果与讨论
        5.4.1 酯化产物的结构表征
        5.4.2 双链型含氟表面活性剂的性能表征
    5.5 本章小结与展望
        5.5.1 小结
        5.5.2 展望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新型非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第一章 综述
    1.1 表面活性剂发展史
    1.2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与分类
        1.2.1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
        1.2.2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1.3 氟碳表面活性剂
        1.3.1 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历史
        1.3.2 氟碳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与分类
        1.3.3 氟碳表面活性剂的特性
        1.3.4 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
        1.3.5 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1.3.6 氟碳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
        1.3.7 发展趋势
第二章 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2.2 合成路线及步骤
        2.2.1 合成路线
        2.2.2 合成步骤
    2.3 结构表征方法
        2.3.1 红外光谱
        2.3.2 核磁共振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红外光谱结果与讨论
        2.4.2 核磁共振波谱结果与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氟碳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性能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仪器与试剂
        3.1.2 表面张力测试方法
        3.1.3 Gibbs 公式的应用原理
    3.2 结果与讨论
        3.2.1 C_9H_(19)C_6H_40(CH_2CH_20)_nC_9F_(17)0_3 水溶液的表面张力
        3.2.2 C_9H_(19)C_6H_40(CH_2CH_20)_nC_9F_(17)0_3 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
        3.2.3 C_9H_(19)C_6H_40(CH_2CH_20)_nC_9F_(17)0_3 水溶液的表面吸附现象
        3.2.4 C_9H_(19)C_6H_40(CH_2CH_20)_nC_9F_(17)0_3 的效本因子pC20、CMC/C20 与ΠCMC
        3.2.5 C_9H_(19)C_6H_40(CH_2CH_20)_nC_9F_(17)0_3 的亲水亲油平衡值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其他性能与应用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仪器与试剂
        4.1.2 化学稳定性测试方法
        4.1.3 浊点测试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化学稳定性
        4.2.2 C_9H_(19)C_6H_40(CH_2CH_20)_nC_9F_(17)0_3 的浊点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9)2-氨基-5-氟吡啶合成工艺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概述
        1.1.1 课题背景
        1.1.2 2-氨基-5-氟吡啶的性质
        1.1.3 2-氨基-5-氟吡啶的用途
    1.2 2-氨基-5-氟吡啶的合成工艺进展
    1.3 本文提出的2-氨基-5-氟吡啶合成路线
    1.4 2-氨基-5-氟吡啶合成所涉及的反应类型简述
        1.4.1 吡啶类化合物的硝化
        1.4.2 氨基的保护
        1.4.3 吡啶环上硝基的还原
        1.4.4 吡啶氟化反应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及仪器设备
        2.1.1 试剂
        2.1.2 仪器设备
    2.2 2-氨基-5-硝基吡啶的合成
        2.2.1 实验方法
        2.2.2 产品表征
    2.3 2-乙酰胺基吡啶的合成
        2.3.1 实验方法
        2.3.2 产品表征
    2.4 2-乙酰胺基-5-硝基吡啶的合成(方法一)
        2.4.1 实验方法
        2.4.2 产品表征
    2.5 2-乙酰胺基-5-硝基吡啶的合成(方法二)
        2.5.1 实验方法
        2.5.2 产品表征
    2.6 2-乙酰胺基-5-氮基吡啶的合成
        2.6.1 实验方法
        2.6.2 产品表征
    2.7 2-乙酰胺基-5-吡啶四氟硼酸重氮盐的合成
        2.7.1 实验方法
    2.8 2-乙酰胺基-5-氟吡啶的合成
        2.8.1 实验方法
        2.8.2 产品表征
    2.9 2-氨基-5-氟吡啶的合成
        2.9.1 实验方法
        2.9.2 产物表征
3 结果与讨论
    3.1 2-氨基-5-硝基吡啶的合成
        3.1.1 反应机理
        3.1.2 结果讨论
        3.1.3 小结
    3.2 2-乙酰胺基吡啶的合成
        3.2.1 反应机理
        3.2.2 结果讨论
        3.2.3 小结
    3.3 2-乙酰胺基-5-硝基吡啶的合成(方法一)
        3.3.1 反应机理
        3.3.2 结果讨论
        3.3.3 小结
    3.4 2-乙酰胺基-5-硝基吡啶的合成(方法二)
        3.4.1 反应机理
        3.4.2 结果讨论
        3.4.3 小结
    3.5 2-乙酰胺基-5-氨基吡啶的合成
        3.5.1 反应机理
        3.5.2 结果讨论
        3.5.3 小结
    3.6 2-乙酰胺基-5-吡啶四氟硼酸重氮盐的合成
        3.6.1 反应机理
        3.6.2 结果讨论
        3.6.3 小结
    3.7 2-乙酰胺基-5-氟吡啶的合成
        3.7.1 反应机理
        3.7.2 结果讨论
        3.7.3 小结
    3.8 2-氨基-5-氟吡啶的合成
        3.8.1 反应机理
        3.8.2 结果讨论
        3.8.3 小结
4 结论
    4.1 结束语
    4.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氧杂全氟烷基聚乙二醇系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一章 综述
    1.1 表面活性剂发展史
    1.2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及应用
        1.2.1 按溶解性分类
        1.2.2 按分子量分类
        1.2.3 按结构分类
        1.2.4 按组成元素分类
    1.3 氟碳表面活性剂
        1.3.1 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1.3.2 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1.3.3 氟碳表面活性剂的特性
        1.3.4 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1.3.5 氟碳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
    1.4 表面活性剂发展趋势
第二章 氧杂全氟烷基聚乙二醇系聚合物的合成
    2.1 实验部分
        2.1.1 仪器与试剂
        2.1.2 合成路线
        2.1.3 合成步骤
    2.2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2.2.1 红外光谱
        2.2.2 核磁共振波谱
        2.2.3 紫外光谱
        2.2.4 热重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全氟(2-甲基-3-氧杂己基)氟化物与全氟-2,5-二甲基-3,6-二氧壬酰氟的红外光谱
        2.3.2 全氟(2-甲基-3-氧杂己基)氟化物与全氟-2,5-二甲基-3,6-二氧壬酰氟的核磁共振波谱
        2.3.3 氧杂全氟烷基聚乙二醇系聚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2.3.4 氧杂全氟烷基聚乙二醇系聚合物的核磁共振波谱
        2.3.5 氧杂全氟烷基聚乙二醇系聚合物的紫外光谱
        2.3.6 氧杂全氟烷基聚乙二醇系聚合物的热重分析
第三章 氧杂全氟烷基聚乙二醇系聚合物的表面性能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仪器与试剂
        3.1.2 表面张力测试
        3.1.3 浊点测试
        3.1.4 化学稳定性测试
        3.1.5 胶束粒径测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氧杂全氟烷基聚乙二醇系聚合物水溶液的表面张力γ
        3.2.2 氧杂全氟烷基聚乙二醇系聚合物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
        3.2.3 氧杂全氟烷基聚乙二醇系聚合物在水中的表面吸附现象
        3.2.4 氧杂全氟烷基聚乙二醇系聚合物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3.2.5 氧杂全氟烷基聚乙二醇系聚合物的效本因子pC_(20)、CMC/C_(20)与Π_(CMC)
        3.2.6 氧杂全氟烷基聚乙二醇系聚合物的浊点测试分析
        3.2.7 氧杂全氟烷基聚乙二醇系聚合物在强酸中的表面张力曲线
        3.2.8 氧杂全氟烷基聚乙二醇系聚合物在强碱中的表面张力曲线
        3.2.9 氧杂全氟烷基聚乙二醇系聚合物在水溶液中形成的胶束粒径
第四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四、电化学氟化法制备全氟丁磺酸钾(论文参考文献)

  • [1]Al2O3机械化学还原降解C8全氟化合物的研究[D]. 周宇齐.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2]几种[Ph3PR]+X-型季鏻盐催化合成对氟硝基苯[D]. 严莉. 武汉科技大学, 2016(06)
  • [3]UV光催化氧化体系降解几种全氟有机化合物研究[D]. 刘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4]双疏材料解除低渗凝析气藏液锁伤害室内研究[D]. 庞淼. 西南石油大学, 2014(02)
  • [5]全氟烷基磺酰氟的制备与应用[J]. 任章顺,袁胜芳,李立远,黄晓磊,张景利.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2013(04)
  • [6]多卤代间苯二甲腈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D]. 贺能琴. 云南大学, 2011(04)
  • [7]新型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制备研究[D]. 徐于娇. 华东理工大学, 2011(07)
  • [8]新型非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张昱.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7)
  • [9]2-氨基-5-氟吡啶合成工艺的改进[D]. 柴民军. 南京理工大学, 2010(09)
  • [10]氧杂全氟烷基聚乙二醇系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陈慧卿. 上海交通大学, 2009(12)

标签:;  ;  ;  

电化学氟化法制备全氟丁磺酸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