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糖尿病教育效果评价

社区糖尿病教育效果评价

一、社区糖尿病教育的效果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夏章[1](2021)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长期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目前有关小组活动长期效果评价的研究较为少见,小组活动长期效果尚不明确。对已有研究检索发现,多数研究报告了临床指标,对糖尿病预后不良事件报告较少,故本次研究将分两部分开展,通过系统综述来评估自我管理对患者临床指标的长期影响,通过随访研究来评估自我管理对患者预后不良事件的长期影响,以补充系统综述分析结果的不足。研究目的1.研究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体重控制、生存质量、心血管病事件、自我管理依从性、就诊次数、死亡事件的长期影响。分析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的相关影响因素。2.研究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的影响。分析干预组患者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和死亡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3.探讨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改进方法和干预重点。研究方法1.采用系统综述的方法,检索建库至2020年7月28日发表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随机对照试验和群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筛选与研究质量评价过程由两名研究者独立开展。使用Cochrane Q检验和不一致指数检验评估异质性,若纳入研究异质性小或异质性大但异质性来源可识别,则选用均数差值(mean difference,MD)作为效应指标,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计算总体效应值,并进行Meta回归与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若纳入研究异质性大且来源无法识别,则只进行描述性分析。参照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系统评估证据质量。使用Revman5.3、Microsoft Excel 2019 绘图,使用 Stata16.0、GRADE Profiler 3.6 分析数据。2.采用现场调查和信息系统匹配的方法,对北京市房山区2014年7月-11月参与自我管理小组活动试验的500名研究对象进行随访。通过现场调查收集患者人口学信息、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信息,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系统确认患者存活情况,通过北京市死因监测系统收集患者死亡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小组活动与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发生的关系。以自我管理患者为分析对象,分析其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死亡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及交互作用。使用SAS9.4软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系统综述共纳入25项研究5 071名随访患者。2项研究为低风险,1 1项研究为风险不确定,12项研究为高风险。分析结果显示,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患者糖化血红蛋白[MD=-0.39%(95%CI:-0.56,-0.21)]、舒张压[MD=-1.32 mmHg(95%CI:-2.44,-0.21)]、收缩压[MD=-1.92 mmHg(95%CI:-3.47,-0.37)]的长期效果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研究开展后12个月降低效果最显着,其中糖化血红蛋白可能受发表偏倚影响,舒张压和收缩压结果不够稳健。小组活动对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质指数、体重的长期效果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其中体质指数结果不够稳健且可能受发表偏倚影响。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生存质量、自我管理依从性、就诊次数、心血管病事件、死亡事件无法进行Meta分析。除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体重证据质量等级为中外,其他指标证据质量等级为低或极低。医生/护士/专家开展小组活动[MD=-0.53%(95%CI:-0.79,-0.27)]、小组活动持续开展[MD=-0.87%(95%CI:-0.79,-0.27)]是糖化血红蛋白降低有利因素。家属/好友参与、小组患者数≤1 0人、患者年龄<60岁是糖化血红蛋白降低的可能有利因素。2.现场调查随访362人,随访率为72.40%,信息系统匹配483人,随访率为96.60%。分析结果显示,控制协变量后,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患者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死亡发生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对自我管理患者而言,自我效能得分≥80分是防止糖尿病肾病[OR=0.06(95%CI:0.01,0.59)]、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OR=0.06(95%CI:0.01,0.55)]发生的保护因素;生活在城镇[OR=0.24(95%CI:0.07,0.89)]是防止并发症发生的保护因素。相比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元以下,收入在 1000-3000 元[OR=0.28(95%CI:0.08,0.98)]是防止高血脂发生的保护因素;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000-3000元[OR=0.36(95%CI:0.14,0.88)]、≥3000 元[OR=0.15(95%CI:0.03,0.70)]、入组前自报发生某些合并症[OR=0.20(95%CI:0.07,0.52)]是防止其他合并症发生的保护因素。居住地为城镇[OR=0.16(95%CI:0.04,0.55)]是防止入组后死亡发生的保护因素。家庭人均月收入与自我效能得分、家庭人均月收入与入组前合并症自报情况、居住地与糖尿病病程存在相加效应交互作用。研究结论1.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降低有一定的长期效果,对血压降低可能有长期效果,对血脂、体重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死亡未见影响,对患者生存质量、自我管理依从性、就诊次数的长期影响尚无法定论。2.医生/护士/专家开展小组活动、小组活动持续开展是糖化血红蛋白降低有利因素,自我效能高是防止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保护因素,收入水平低、农村居民是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发生的危险因素。3.建议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由医生/护士/专家来组织开展,以患者自我效能提高为核心目标,同时建立小组活动持续开展机制,以期实现自我管理效果长期维持。4.建议把低收入人群和农村居民作为今后糖尿病干预重点人群。

巩文欢[2](2021)在《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对兰州市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调查兰州市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分析其存在的健康问题;以格林模式理论框架为指导,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社区健康教育,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以期提高兰州市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延缓或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本研究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从兰州市5个市辖区随机抽取2个街道,每个街道随机抽取2个社区,共计4个社区进行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横断面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兰州市4个社区共计280例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知信行的现状调查。第二阶段干预研究:从4个社区中抽取2个社区,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个社区各50例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常规社区健康教育联合穴位按摩,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健康教育和穴位按摩基础上,再采用格林模式进行干预。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和干预6个月后分别进行问卷评分和血糖值的对比,并评价干预效果。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2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结果1.横断面调查结果:兰州市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信行总得分为(62.68±10.72)分,自我管理水平整体中等偏下,行为维度得分最低;且多数患者存在糖尿病饮食、药物、监测及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盲区和误区,自我管理态度不积极等问题。2.干预研究结果:(1)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自我管理知信行得分以及糖尿病相关代谢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2)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两组研究对象自我管理知信行各维度得分及总得分在不同时间、不同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时间和分组存在交互作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干预3个月后和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知信行各维度得分及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研究对象的糖化血红蛋白值、空腹血糖值、餐后两小时血糖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血糖水平趋于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围、体重指数等指标略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兰州市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信行各维度得分及总得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行为维度得分最低。2.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对兰州市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效果良好,稳定了患者的血糖水平,有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赵岩[3](2020)在《苏州市K医联体模式下糖尿病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区域医联体的出现和发展,医联体正成为提供糖尿病管理的新角色。医联体是高于医院和社区的一个服务供给主体,具有更高水平的服务整合能力和服务供给能力。与传统的糖尿病管理模式相比,医联体具有服务资源整合度高、服务连续性高,服务可及性高、双向转诊便捷度高等优势,医联体在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糖尿病远程一体化管理。本研究通过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对苏州市K医联体内涉及糖尿病管理的不同级别的服务机构、人员等开展实地调研,归纳总结苏州市K医联体模式下糖尿病管理框架、服务内容等详细情况,分析目前的实施现状:(1)医联体人才协同发展,组建专业糖尿病管理团队;(2)糖尿病患者分层干预,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3)促进分级诊疗建设,推动医联体内部协同发展;(4)提高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5)运用互联网远程管理,建设医联体一体化服务体系。结合糖尿病防治工作的要求找出其存在问题,主要包括:(1)卫生医疗资源配置不均,糖尿病管理服务投入不足;(2)基层人力资源短缺,缺少专业专职管理人才;(3)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弱,糖尿病患者信任度低;(4)缺少患者自我参与,糖尿病管理服务延伸度不足;(5)缺乏配套监督评价机制,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继而,根据上述苏州市K医联体模式下开展的糖尿病管理的问题,提出对应的政策建议,包括:(1)多方共建协同管理机制,促进卫生资源合理配置;(2)不断充实基层人才队伍,组建专业专职管理团队;(3)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高糖尿病患者信任度;(4)提高患者自我参与度,糖尿病患者闭环管理;(5)建设配套监督考核体系,医联体绩效协同评价。

梅莉莉[4](2020)在《我国六省市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评价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参与自我管理干预小组活动后自我管理效果的改善情况,随访调查不同阶段(干预活动后1年、2年、3年)自我管理效果的变化情况,分析影响患者自我管理效果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和内容本研究依托于中国糖尿病综合管理项目(China Initiative for Diabetes Excellence,简称CIDE项目),选择2012—2014年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和重庆市六个省/直辖市所有接受过CIDE项目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活动患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通过社区动员、从健康档案中筛选、电话通知、张贴招募海报、发送招募函等形式招募自愿参加。经过患者信息整理和匹配,将参与干预活动前基线调查、活动后调查和终末评估3次调查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共有3542名研究对象。本研究主要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对参与社区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的患者进行干预前后及终末评估自我管理知识和行为、自我效能和生存质量的变化并对自我管理知识、自我效能、生存质量的变化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1.一般情况本研究共纳入3542名研究对象,男女所占比例分别为36.93%、63.07%,患者平均年龄(66.72±9.15)岁,失访患者971人,失访率21.52%。2.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满意度评价2012年、2013年、2014年患者对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的满意度在90%以上,分别有90.33%、89.38%、82.36%的患者表示愿意继续参加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吸引患者参加活动的主要原因是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对自己身体保健有好处、对糖尿病有帮助以及因为有社区医生参与活动,便于咨询。3.干预效果3.1自我管理知识干预活动后,2012年组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总得分较干预前提高100%[(25.69±18.26)vs(51.39±21.07)];2013 年组患者提高 107%[(26.43±18.32)vs(54.82 ± 20.42)];2014 年组患者提高 35.40%[(48.11±19.57)vs(65.14±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终末评估,活动后1年糖尿病患者的知识总得分较活动后下降了 7.28%,活动后2年、3年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识得分分别提高了 5.62%、1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干预后时间的延长,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得分逐渐提高。3.2自我效能干预活动后,2012 年组患者自我效能得分较干预前提高13.68%[(90.23±20.93)vs(102.57±17.05)];2013 年组患者提高15.24%[(100.21±19.22)vs(86.96±23.42)];2014 年组患者提高17.13%[(98.14±18.50)vs(83.78±2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终末评估,活动后2年、3年患者自我效能总分较干预后分别下降2.09%(1.82±24.87)分、2.17%(2.23±23.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时间越长,患者自我效能下降幅度越大。3.3自我管理行为终末评估时糖尿病患者在过去30天每周进行1—7次血糖监测和足部护理行为的比例分别是75%、60%,低于其他自我管理行为比例。活动后1年患者在过去30天内遵循糖尿病健康饮食的比例高于活动后2年和3年,活动后3年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和坚持用药的比例高于活动后1年的患者(P<0.01)。3.4生存质量终末评估时,2012年、2013年、2014年患者生存质量综合评分结果为:(599.41±141.52)分、(593.41±137.74)分、(612.75±134.87)分,干预活动后1年患者生存质量综合评分高与活动后2年和3年患者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维度生存质量评分社会功能维度得分最高,总体健康维度得分最低。4.自我管理效果变化的影响因素4.1自我管理知识得分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居住地、学历、家庭人均月收入、干预后时间是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识得分改变的影响因素(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居住地和干预后时间是影响患者知识得分的因素(β值分别为0.06、0.24,P<0.01),农村患者较城镇患者、干预后3年和2年患者较干预后1年患者自我管理知识得分增长多。4.2自我效能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居住地、学历、收入、是否合并并发症、是否合并其他慢性病及干预后时间是影响患者自我效能变化的因素(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高学历、合并有其他慢性病的患者自我效能得分较低学历、无合并其他慢性病患者下降幅度小(β值分别为0.04、0.05,P<0.05);合并有并发症患者较无合并并发症患者,干预后3年患者较干预后1年患者自我效能得分降低更显着(β值分别为-0.04、-0.05,P<0.05)。4.3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年龄、性别、居住地、学历、收入、是否合并并发症、是否合并其他慢性病及干预后时间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高龄、女性、农村、合并并发症和其他慢性病的糖尿病患者较低龄、男性、城镇和无合并并发症及无其他慢性病患者生存质量差(β值分别为-0.19、-0.05、-0.13、-0.15、-0.05,P<0.01);家庭人均月收入越高患者生存质量越好(β=0.09,P<0.01)。结论1.自我管理干预小组活动可以显着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识水平和自我效能,对于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建议将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纳入社区糖尿病患者常规管理工作。3.建议根据患者自身条件,制定和开展有针对性、个性化的自我管理活动,提高患者参与的积极性。4.建议提高农村、低学历及低收入水平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可作为未来的重点研究对象和人群。

姚建森[5](2020)在《山东省2型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以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疾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首要问题。我国糖尿病存在着“一高三低”的特点,即“高患病率、低知晓率、低治疗率和低控制率”,由此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疾病和经济负担。作为一种渐进性、尚无法治愈的慢性疾病,糖尿病控制要求为患者提供包括健康教育、行为干预、药物治疗、康复和护理等在内的长期的、多方面、多层级的医疗卫生服务。这就要求现有的卫生体系适应糖尿病控制的要求,朝着综合性、整合型的方向转变和发展。全球实践经验表明,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管理是实现糖尿病控制的关键策略。我国糖尿病管理的探索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并逐渐从以医院为主导的管理方式转向以社区为基础的管理模式。2009年“新医改”实施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以《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为指导,以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为平台,以社区为优选路径,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主要手段的糖尿病管理实施框架。然而,由于中国医疗资源的错位配置、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薄弱、以及医疗机构之间缺乏合作等,符合患者需要的糖尿病管理服务在现有的实施框架难以有效地发挥出作用;与此同时,糖尿病患者管理最为关键的血糖控制指标在现有的管理体系下也未得到明显改善。如何从社区层面进一步提高糖尿病控制效果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迫切需要对我国现有的糖尿病社区管理方式和运作机制进行深入剖析,以找出其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及障碍因素,进而总结和提出具有推广价值的关键策略。通过文献的系统梳理发现,目前国内关于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和问题的分析大部分是基于患者层面的,涉及患者血糖控制、自我管理行为、服务利用和满意度等;从卫生系统层面的评价研究较少,也缺乏理论的支撑。在研究方法上,已有的这些研究多为定性或者定量的描述,缺少政策评价方法的应用,对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内在的机制揭示不足。在研究内容上,已有的研究多关注患者个体的因素,较少的研究分析了卫生系统因素对社区管理效果的影响;同时,卫生系统因素与个体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也被忽视。因此,现有的研究尚未能全面地提出改善我国糖尿病社区管理的关键策略。为此,本研究希望通过进一步理论和实证的研究对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做出回答: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核心的实施框架下,我国糖尿病社区管理的效果如何?影响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包括卫生系统因素和需求方的因素?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糖尿病社区管理的效果?研究目的本研究的总目标是基于卫生系统的视角,从供需双方两个层级,系统地分析我国糖尿病社区管理的现状,探索影响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的关键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提出优化我国糖尿病社区管理的关键策略。具体目标为:(1)以WHO卫生系统框架和社会认知理论为指导,构建我国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影响因素分析的综合框架和实证模型;(2)分析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现状,探索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社区管理服务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和机制;(3)从需方层面,分析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状况,探讨影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关键的认知和心理因素;(4)从供方层面,分析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提供状况,探讨服务提供和利用的差异以及造成该差异的关键卫生体系要素;(5)基于供方和需方两个层面的分析,系统地提出改善我国糖尿病社区管理的关键策略和建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横断面的研究设计,以宏观的WHO卫生系统框架和微观的社会认知理论为指导,构建了糖尿病社区管理影响因素分析的综合框架和实证模型。三个实证模型紧扣研究目标和分析框架,在关系上相互递进,以全面揭示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具体分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影响因素分析模型(细分为主效应和交互效应两个子模型)、患者层面的自我管理行为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和卫生体系层面的服务提供和利用差异分析模型。实证模型中包含的指标主要有患者血糖控制指标、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提供和利用指标、自我管理行为指标、患者认知和心理因素和宏观的卫生体系要素。本研究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山东省糖尿病社区防治管融合试点项目》,项目实施时间为2016年4月-2018年4月。本研究以山东省八个县(区)作为样本地区,数据收集包括定量和定性两部分。定量数据主要为患者空腹血糖测试和问卷调查、机构问卷调查和医务人员问卷调查;定性数据主要为政策文件收集、关键人物访谈和焦点小组讨论。具体而言,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八个样本县(区)的72个社区(村)中,随机选取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系统的2型糖尿病患者2520名,对其进行空腹血糖测试和问卷调查;采用目的抽样,对为72个样本社区(村)提供糖尿病管理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在机构调查基础上,有目的地选取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人员以及糖尿病管理有关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此外,从每个样本县(区)随机抽取一个样本社区(村)进行焦点小组讨论(成员:临床医生、公共卫生和卫生室成员6-8人)。本研究共收集有效患者空腹血糖和问卷调查数据2166份(完成率86.0%);机构问卷86份,包括24家乡镇级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和62家村级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共收集有效的医务人员问卷444份;完成访谈134人,焦点小组讨论8组。本研究中,定量资料分析方法有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分类回归树模型、交互作用分析、多水平模型、潜在类别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等。Logistic回归分析主要用于分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利用对血糖控制影响的主效应;分类回归树模型主要用于识别患者血糖控制影响因素中可能存在交互作用的因素,并进一步采用交互作用分析,验证和判定交互作用的大小;潜在类别分析主要用于分析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特征,将多维度的自我管理行为变量转变成单一维度变量;中介效应分析是在潜在类别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自我效能在糖尿病知识与自我管理行为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大小;多水平模型主要用于分析卫生体系要素对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提供和利用的影响。定性访谈资料主要采用主题框架分析法。研究结果(1)患者血糖控制状况分析:2166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空腹血糖水平为8.0mmol/L;血糖控制达标率为42.8%。不同疾病严重程度(依据患病时长和是否有并发症划分)的患者在血糖达标率上存在较大差异;疾病严重程度轻的患者血糖控制率要高于疾病严重程度重的患者(48.7%v.s36.9%,p<0.05)。(2)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服务利用的现状分析:在自我管理行为方面,患者进行饮食控制、体育锻炼、规律服药和自我血糖监测的比例分别为74.5%、54.6%、50.4%和25.8%。基于潜在类别分析,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分为积极自我管理和消极自我管理两个类别;患者归属两个类别的比例分别为65.7%和34.3%。在服务提供方面,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随访管理和健康教育,分为由乡镇级基层医疗机构直接提供和由村级基层医疗机构直接提供两种类型,且以后者占大多数;调查的两类基层医疗机构报告为患者提供这些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的比例均为100%。在服务利用方面,患者主要选择在基层医疗进行药物治疗、在基层医疗机构之外进行药物治疗以及不进行药物治疗的比例分别为36.7%、49.5%和13.9%;患者利用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的规范的随访管理服务的比例为49.6%;患者利用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的健康教育服务的比例为57.9%。(3)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服务利用对血糖控制的影响分析:在疾病严重程度轻的患者中,患者是否进行药物治疗(OR=3.07,95%CI:2.05~4.60)、是否利用健康教育服务(OR=1.38,95%CI:1.05~1.80)对血糖控制具有主效应;同时,患者药物治疗服务利用与体育锻炼行为、随访管理服务利用与自我血糖监测行为以及健康教育服务利用与自我血糖监测行为对血糖控制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患者主要从基层医疗机构之外进行药物治疗且不进行体育锻炼(OR=0.87,95%CI:0.77-0.97),较少地利用随访管理服务且自我血糖监测≥1次/月(OR=0.48,95%CI:0.30~0.78),未利用过健康教育服务且自我血糖监测≥1次/月(OR=0.62,95%CI:0.41~0.94),血糖控制不达标的可能性更大。在疾病严重程度重的患者中,患者的年龄(OR=1.61,95%CI:1.22~2.14)、婚姻状况(OR=1.67,95%CI:1.13~2.47)、人均家庭收入(p<0.05)、是否进行药物治疗(OR=6.22,95%CI:3.36~11.5)、规律服药行为(OR=0.71,95%CI:0.54~0.93)以及自我血糖监测行为(OR=0.62,95%CI:0.45~0.84)对血糖控制具有主效应。同时,患者随访管理服务利用和规律服药行为、饮食控制和规律服药行为、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行为、体育锻炼和规律服药行为对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患者不利用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的随访管理服务且不规律服药(OR=0.77,95%CI:0.63~0.89),不控制饮食且不规律服药(OR=0.64,95%CI:0.47~0.87),不控制饮食且不体育锻炼(OR=0.58,95%CI:0.35~0.95),不体育锻炼且不规律服药(OR=0.60,95%CI:0.40~0.89),血糖控制不达标的可能性更大。(4)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影响机制分析:患者糖尿病知识的平均得分为10.3分(满分16分),正确回答率为64.7%;患者平均的自我效能得分为31.9分(满分40分);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知识、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行为三者之间均为正向的相关关系(p<0.05)。中介作用分析显示,自我效能是糖尿病知识对自我管理行为产生影响的重要中介变量,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 25.3%。(5)卫生体系要素对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提供和利用的影响分析:在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服务上,村级基层医疗机构管理的糖尿病患者对该服务利用的比例高于乡镇级基层医疗机构管理的患者(p<0.001);但在随访管理服务上,两类机构的患者服务利用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对乡镇级医疗机构提供的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的利用受到该类机构所在地区、机构配备的糖尿病药品种类数、每千服务人口机构卫生人员数和机构医务人员糖尿病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在控制了糖尿病患者个体水平的差异后,患者对村级基层医疗机构所提供的药物治疗服务的利用主要受到该类机构配备的糖尿病药品种类数的影响;随访管理服务的利用主要受到每千服务人口机构卫生人员数、基层医疗机构间信息系统联通程度和基本公共卫生糖尿病管理绩效考核力度等因素的影响;健康教育服务的利用主要受到机构配备的糖尿病药品种类数、基层医疗机构间信息系统联通程度以及机构医务人员糖尿病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结论和政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1)山东省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较差,亟待提升;(2)不同疾病严重程度患者血糖控制及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病情轻的患者血糖控制主要受到糖尿病管理服务利用因素的影响;病情重的患者血糖控制主要受到自我管理行为因素的影响;(3)患者糖尿病知识水平低和自我效能差是阻碍患者自我管理,影响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4)尽管糖尿病药物治疗服务、随访管理服务和健康教育服务在基层医疗机构有着较高的可获得性,但患者对这些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的利用较差;(5)基层医疗机构糖尿病治疗药品种类不全、信息系统缺乏联通、卫生人员数量不足和能力较差以及绩效考核不合理等卫生体系问题制约着患者对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的利用,影响着糖尿病社区管理的效果。本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加强基层慢性病分级管理制度建设,推动糖尿病患者分级管理;(2)重视患者健康赋能教育,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3)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改善患者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利用。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本研究的创新点:(1)研究视角的创新:与以往单一地从供方和需方角度的研究不同,本研究采用了系统的思维,基于卫生体系的视角,从供需双方两个层面,系统地分析了目前我国糖尿病社区管理的运行效果、问题和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改善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的策略和建议。(2)分析模型的创新:本研究将宏观的WHO卫生系统分析框架和微观的社会认知理论相结合,构建了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影响因素分析的综合框架;并以此建立了相互关联、彼此递进的三个实证模型,实现对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影响因素及内在机制的有效揭示。(3)分析方法的创新:本研究的一大特色是依照研究框架,将多水平模型、路径分析、交互作用分析和主题框架法等多种定量和定性数据分析方法应用于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中,更加全面、科学、准确地反映了影响社区管理效果的关键因素,这在已有的研究中应用较少。本研究的不足:(1)本研究在探究影响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的因素时,重点从卫生系统的角度分析了个体层面的因素和服务提供层面的因素;对卫生系统之外的因素,如社会网络和支持、宏观的政治文化环境等因素较少,仍待进一步的研究。(2)本研究以山东省八个样本县(区)代表山东省整体状况,结论适用于山东,尚不能推广至全国。

邱菊香[6](2020)在《知己健康管理联合中医养生护理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上消、中消)管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知己健康管理联合中医养生护理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上消、中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类实验的研究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择2017年9月到2018年3月在长沙市2个社区接受康复治疗的肺热津伤型(上消)、胃热炽盛型(中消)两种证型的糖尿病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整群抽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2例,采用知己健康管理模式;试验组72例,在知己健康管理的基础上,联合中医养生护理。两组患者均指导6个月,6个月内,均无脱落与终止,全部完成相关管理教育及护理内容。观察各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糖尿病疾病知识水平、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生化指标、糖尿病的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糖尿病生化指标包括血糖(包括空腹血糖FPG与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压(包括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和体质指数(BMI)的控制水平。糖尿病疾病知识水平采用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Diabetes Knowledge Test,DKT)进行评估;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采用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diabetes self-care scale.2-DSCS)进行评估。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使用SPSS22.0软件包。计量资料先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与四分位数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两组间各时间点指标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上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基线比较。两组受试者在性别和年龄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受试者在干预前,糖尿病的生化指标(FPG、2h PG、Hb Alc、SBP、DBP、BMI)、糖尿病知识水平、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在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FPG、2h PG、Hb A1c、SBP、DBP、BMI水平较干预前均显着降低(P<0.05),且试验组FPG、2h PG、SBP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2h PG、Hb A1c、SBP、DBP均较干预后3个月显着降低(P<0.05),FPG、BMI较干预后3个月有降低,但差异不明显(P>0.05),对照组各指标水平较干预后3个月无明显差异(P>0.05),且SBP、BMI有一定升高(P>0.05);试验组各指标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3)试验组的糖尿病生化指标达标率在干预后3个月显着高于干预前(P<0.05),在干预后6个月时显着高于干预后3个月(P<0.05),且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的各指标水平达标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干预后3个月时,各指标达标率均显着高于干预前(P<0.05),在干预后6个月时FPG、2h PG、Hb A1c、SBP、DBP达标率显着高于干预后3个月(P<0.05),但BMI达标率无明显变化(P>0.05)。(4)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水平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水平较干预前均显着提高(P<0.05),且试验组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水平较干预前均显着提高(P<0.05),且试验组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水平较干预前均显着提高(P<0.05),且试验组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水平较干预前均显着提高(P<0.05),且试验组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6)两组患者饮食控制、规律锻炼、遵医嘱服药、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和预防及处理高低血糖、总分良好率在干预后3个月显着高于干预前(P<0.05),在干预后6个月时显着高于干预后3个月(P<0.05),且试验组在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的各维度评分及总分良好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7)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后,试验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0.56%(58/72)与95.83%(69/72),均显着高于对照组的56.94%(41/72)、77.78%(56/72),(P<0.05)。结论:知己健康管理联合中医养生护理模式,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疾病控制的针对性、自我管理的主动性,能促进患者体质改善与糖尿病长期管理效果。

刘晓璇[7](2020)在《家庭管理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对安徽省芜湖市某社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家庭管理,分析此种模式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发展动态,总结家庭管理模式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作用和效果以及在社区中2型糖尿病患者如何合理监测并控制血糖进行讨论。方法:在安徽省芜湖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年复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广泛调研,研究时间为2018年12月-2019年6月,共6个月,通过已在综合医院确诊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择符合入选标准并愿意参与调查的志愿者,共筛选出121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糖尿病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家庭健康教育和指导。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及复查指标,包括患者身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等等。采用SDSCA、SDS、SAS量表和SPSS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组间对照和干预前后自我对照,比较两组在各项指标上的差异和自律性,评价家庭管理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不同的管理模式,6个月后,经过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干预前两组对照:干预前两组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2)干预后组间对照:干预后干预组空腹血糖等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我管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干预前后自我对照:对照组干预前后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无明显差异,干预后FPG、2hFPG、HbA1c、SBP、DBP、BMI均值较干预前好转或相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后糖尿病自我管理总体水平有显着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PG、2hFPG、HbA1c、BMI、SBP均值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BP未见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抑郁、焦虑对照:干预6个月后,对照组患者SDS、SAS评分较干预前未见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SDS、SAS评分较干预前有所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家庭管理不仅对2型糖尿病血糖等各项指标的控制有较好作用,还能改善患者消极情绪,降低患者抑郁症、焦虑症的发生率,所以加强社区的家庭管理意义重大,是大势所趋,值得在社区中广泛推广。

成传芳[8](2020)在《线上线下同伴支持在社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文中认为目的将线上线下同伴支持应用于对社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中,探讨同伴通过线上线下形式给予社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实践、情感等方面的支持对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生存质量、体质指数、空腹血糖的影响,为今后社区卫生机构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为类实验性研究,从湖南省衡阳市天马山街道卫生服务中心随机抽取两个社区,并将抽取的两个社区随机分为对照社区或干预社区,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从两个社区中招募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2019年4月至2019年10月,对照组采取常规社区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社区护理的基础上给予6个月的线上线下同伴支持。干预前、干预3个月末、干预6个月末,分别测量两组研究对象体质指数、空腹血糖、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态度、行为以及生存质量情况。使用SPSS 22.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录入及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或构成比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自我管理知识、态度、行为得分、生存质量得分、体质指数、空腹血糖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在干预3个月末,其自我管理知识、行为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末,其自我管理知识、行为、生存质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体质指数、空腹血糖在干预6个月时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3)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自我管理知识、行为、生存质量、空腹血糖值存在组间差异(P<0.05);而自我管理态度仅受时间因素影响(P<0.05);自我管理知识、行为、生存质量、空腹血糖、体质指数均存在时间与组间因素的交互作用(P<0.05)。(4)对照组患者干预3个月、6个月时,其自我管理知识、态度、行为得分、生存质量得分、体质指数、空腹血糖值与对照前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P>0.0167);干预组患者干预3个月时,其自我管理知识、行为得分高于干预前,社会关系得分低于干预前(P<0.0167),干预6个月时,其自我管理知识、行为得分高于干预前,心理功能、社会关系及生存质量总分均低于干预前,空腹血糖值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结论(1)干预前社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识得分处于中等水平,自我管理态度得分较高,自我管理得分处于中低水平,生存质量处于中等水平,体质指数、空腹血糖还有待改善。(2)线上线下同伴支持可提高社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识水平,改善其自我管理行为、生存质量及空腹血糖水平。

何旭文[9](2020)在《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1.了解分析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服务需求和影响因素,以及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居家护理服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构建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提供一定参考依据。2.构建一套较为科学、系统的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为改善或解决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个性化健康问题,提高患者服务满意度,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文献检索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ochrane、Pub-Med、Web of Science等国内外知名数据库,回顾和分析国内外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相关研究,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及做法,为构建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提供一定参考依据。2.问卷调查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选取宁夏银川市10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308位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分析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服务需求和影响因素。3.半结构访谈法:对宁夏银川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8名医务人员和7名有活动障碍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访谈,整理分析访谈资料。了解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居家护理服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深度了解有活动障碍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服务需求。4.专家小组会议法:严格按照专家选择标准,遴选护理教育、糖尿病专科护理、糖尿病诊疗、慢性病管理和社区管理5个领域的10位专家组织召开专家小组会议,对初步构建的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进行修订。5.社区实践: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凯尔福邸社区卫生服务站的30名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对修订后的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进行一个月的社区实践,观察居家护理服务效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一步对该模式进行修订与完善。研究结果1.量性研究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有290(94.16%)名患者需要居家护理服务,居家护理服务总需求得分为3.87±0.49。需求主要集中于健康管理与指导护理服务,基本医疗护理服务和心理护理服务,得分分别为4.25±0.78、4.01±0.93、4.11±1.03。影响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服务总需求的主要因素包括年医疗总费用、医疗保险类型、患糖尿病并发症种类、参加社区活动满意度、因糖尿病住院次数和糖尿病疾病负担等。2.质性研究结果(1)对社区医务人员的半结构访谈提炼出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现状、社区居家护理服务开展现状、社区居家护理服务存在的问题、形成居家护理服务规范4大主题,15项亚主题。(2)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半结构访谈提炼出患者对居家护理服务接受意愿较高、患者居家护理服务体验及感受、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经济支持4大主题和5项亚主题。3.初拟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结果在量性和质性研究基础上,结合文献分析,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及糖尿病患病特点,初步构建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主要包括6个部分:“居家护理模式构建目的”、“居家护理模式原则”、“居家护理模式构建服务团队”、“居家护理服务流程”、“居家护理服务内容”和“居家护理服务效果评价指标”。4.专家小组会议结果符合要求的10位专家参加了专家小组会议,专家权威系数为0.865,有较好的权威性。专家意见主要包括:(1)居家护理模式构建目的及原则不应属于模式框架的一部分;(2)明确居家护理服务团队成员构成及入选标准;(3)居家护理模式服务内容部分需进一步修改;(4)居家护理服务流程有待进一步简化与完善;(5)居家护理服务评价指标有待进一步改善;(6)居家护理评估表需进一步修订。最终,经课题组对专家意见和建议进行讨论并修订该模式。修订后的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包括“居家护理服务目标和宗旨”、“居家护理服务团队”、“居家护理服务流程及内容”3个部分及若干附件。5.社区实践结果(1)研究结果显示:参与研究的30名社区实践患者无一人因自身原因退出本研究,完全参与率为100%。(2)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为期一个月社区实践后,对居家护理服务效果进行评价。其中基础护理服务方面,实施皮肤护理的仅有1例患者无效;疼痛护理的有2例患者无效;自理能力训练护理的有5例患者无效;其他的实施压疮、口腔、排便、排尿、排痰及安全与预防护理的患者均为有效/显效/治愈。专科护理服务方面,实施糖尿病溃疡护理和糖尿病高危足护理的患者均为有效/显效/治愈;实施低血糖护理的患者均为有效;实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护理、糖尿病肾病护理以及糖尿病血糖管理护理的患者均分别有2例无效。(3)研究结果显示:一个月社区实践后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对居家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得分(25.03±1.10)明显高于实践前(13.03±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研究结论1.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对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相对较高,主要集中于健康管理与指导护理服务、基本医疗护理服务和心理护理服务。影响居家护理服务总需求的主要因素包括年医疗总费用、医疗保险类型、患糖尿病并发症种类等。2.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居家护理服务均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服务团队成员专业素质较低,积极性不高,分工不明确;服务内容相对单一,专科性不强,无法满足患者需求;相关配套政策不够完善;缺乏统一规范的服务流程及标准等问题。3.构建的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包括“居家护理服务目标和宗旨”、“居家护理服务团队”、“居家护理服务流程及内容”3个部分及若干附件。研究证实,该模式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可针对性地评估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问题及需求,所涉及到的居家护理服务效果评价指标内容设置较为合理,可有效改善/解决患者居家护理问题,满足患者居家护理服务需求,提高患者对居家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袁东登[10](2019)在《上海市某社区糖尿病患者综合管理的效果观察》文中提出第一部分:上海市某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的情况目的:了解社区糖尿病患者目前管理的情况。方法:运用Toobert制订的糖尿病自我护理行为量表(SDSCA)、Fitzgerald制订的糖尿病知识问卷(MDKT),对上海市某社区“在册管理”和参加“关爱体检”的2型糖尿病患者220例进行调查,了解糖尿病患者管理的情况和接受健康教育的现状。结果: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的情况:①220例被调查糖尿病患者中,有55.6%的糖尿病患者接受过关于饮食指导、运动疗法、用药治疗及血糖监测的健康教育,仅有34.4%患者接受过糖尿病并发症的健康宣教。获得糖尿病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医务人员(68.5%),其次为网络(14.2%)。②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平均得分为(3.69±1.59)。自我管理各维度得分分别为:饮食行为(3.92±1.45)分,运动行为(3.96±2.12)分,血糖监测(2.86±1.61)分,足部护理(2.68±1.71)分,药物(5.98±1.62)分。③糖尿病知识平均得分为(15.78±3.65)。糖尿病知识得分小于6分(5.9%),12~18 分(62.5%),大于 20 分(11.8%)。结论:患者对糖尿病的知识掌握不理想,尤其是糖尿病并发症知识缺乏。患者的自我管理的现状不乐观,对血糖监测和足部护理不重视。第二部分:综合管理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目的:探讨微信线上健康教育、在线指导和线下同伴教育、同伴交流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模式对糖尿病管理和随访的效果研究。方法:在前面基线调查220例患者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管理和门诊随诊,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健康管理和门诊随诊的基础上,基于微信成立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小组,由医师、护士、营养师、药师组成,通过微信线上为患者提供定期知识宣教、血糖监测、个体化健康行为指导和用药指导。同时收集健康群里患者关注的重点,开展线下同伴健康教育和同伴交流,针对性地解决随访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的血糖、血压和血脂指标水平,以及血糖达标率、血脂达标率、血压达标率,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得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得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得分以及对管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综合管理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①干预前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HbA1c、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率、血压达标率、血脂达标率分别为对照组24.5%、32.7%、35.5%,研究组25.4%、31.8%、3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糖达标率、血压达标率、血脂达标率分别为对照组45.5%、44.5%、50.9%,研究组组67.3%、69.1%、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组患者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干预前两组患者DSQL中生理功能、心理精神、社会关系、治疗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干预前两组患者PSQI中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的应用和日间功能障碍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研究组患者对管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分别为研究组95.5%,对照组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微信进行线上健康教育、在线指导和线下同伴教育、同伴交流相结合的综合管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随访,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正确认识,增强对糖尿病自我管理的参与性,帮助患者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满意度较高。

二、社区糖尿病教育的效果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区糖尿病教育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长期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3 研究目的
    4 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长期随访效果: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内容
    4 材料与方法
        4.1 研究设计与相关定义
        4.2 文献来源与检索策略
        4.3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4.4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4.5 文献质量评价
        4.6 统计分析
        4.7 技术路线
    5 研究结果
        5.1 文献检索结果
        5.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5.3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估
        5.4 自我管理干预效果评价
        5.5 证据质量评价
    6 讨论
        6.1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关系
        6.2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关系
        6.3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血脂关系
        6.4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血压关系
        6.5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体重控制关系
        6.6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生存质量关系
        6.7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心血管病事件和死亡事件关系
        6.8 国内外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差异比较
        6.9 本研究的可靠性与局限性
    7 小结
第二部分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5年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随访研究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内容
    4 材料与方法
        4.1 研究现场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方法
        4.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5 质量控制
        4.6 技术路线
    5 研究结果
        5.1 一般情况
        5.2 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发生情况
        5.3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影响
        5.4 自我管理患者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影响因素
    6 讨论
        6.1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糖尿病并发症和合并症关系
        6.2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死亡关系
        6.3 自我效能与糖尿病并发症关系
        6.4 低收入、农村居住地与糖尿病并发症和合并症关系
        6.5 农村居住地与社区患者死亡关系
        6.6 随访研究结果与系统综述研究结果关系
        6.7 本研究的局限性
    7 小结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综述 国内外糖尿病自我管理干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2)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对兰州市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词表
第一部分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糖尿病相关概述
        1.2 糖尿病自我管理现状
        1.3 格林模式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3 相关概念
        3.1 社区
        3.2 空巢老人
        3.3 老年糖尿病患者
        3.4 糖尿病自我管理
    4 技术路线图
第二部分 兰州市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
    1 研究对象
        1.1 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样本估算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工具
        2.2 资料收集
        2.3 质量控制
        2.4 伦理原则
        2.5 观察指标
        2.6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兰州市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概况
        3.2 兰州市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特征及相关代谢指标
        3.3 兰州市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情况
    4 讨论
        4.1 兰州市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信行水平
        4.2 加强对兰州市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关注力
    5 结论
第三部分 兰州市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干预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剔除及脱落标准
        1.4 样本量计算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工具
        2.2 资料收集
        2.3 干预研究
        2.4 评价指标
        2.5 伦理原则
        2.6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资料的均衡性比较
        3.2 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对兰州市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干预效果
    4 讨论
        4.1 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可提高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信-行水平
        4.2 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降低了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稳定了BMI、腰围和血压值
第四部分 总结
    1 结论
    2 创新点、局限及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附录2 第一部分 一般情况调查表
    附录3 第二部分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评价简化量表
    附录4 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监测记录表
文献综述 社区糖尿病管理模式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苏州市K医联体模式下糖尿病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 糖尿病患病人群日益增长,威胁我国人民群众健康
        (二) 国家日益重视糖尿病管理,提升卫生服务能力
        (三) 医联体模式下糖尿病管理迅速发展
        (四) 互联网技术助力医联体实施糖尿病管理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评述
    五、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访谈调研法
        (三) 归纳总结法
    六、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一) 研究思路
        (二) 技术路线图
    七、创新与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工具
    一、基本概念
        (一) 糖尿病管理
        (二) 医联体
        (三) 医联体模式下糖尿病管理
        (四) 慢性病
        (五) 卫生医疗服务
    二、理论工具
        (一) 可行能力平等理论
        (二) 公共产品理论
        (三) 协同理论
第二章 苏州市K医联体模式下糖尿病管理实施现状
    一、苏州市K医联体模式下糖尿病管理介绍
        (一) 苏州市K医联体概况
        (二) 苏州市K医联体模式下糖尿病管理内容
        (三) 苏州市K医联体模式下糖尿病管理框架
    二、苏州市K医联体糖尿病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一) 政治可行性
        (二) 经济可行性
        (三) 社会可行性
        (四) 行政可行性
        (五) 技术可行性
    三、苏州市K医联体糖尿病管理的现状研究及分析
        (一) 医联体人才协同发展,组建专门糖尿病管理团队
        (二) 糖尿病患者分层干预,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三) 促进医联体分级诊疗建设,推动医联体内部协同发展
        (四) 提高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五) 运用互联网远程管理,建设医联体一体化服务体系
第三章 苏州市K医联体模式下糖尿病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卫生资源配置不均,糖尿病管理投入不足
    二、基层人力资源短缺,缺少专业专职管理人才
    三、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弱,糖尿病患者信任度低
    四、缺少糖尿病患者自我参与,糖尿病管理延伸度不足
    五、缺乏监督评价机制,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
第四章 苏州市K医联体糖尿病管理改进的对策
    一、多方共建协同管理机制,促进卫生资源合理配置
    二、不断充实基层人才队伍,组建专业专职管理团队
    三、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高糖尿病患者信任度
    四、提高患者自我参与度,糖尿病患者闭环管理
    五、建设配套监督考核体系,开展医联体绩效协同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附录
致谢

(4)我国六省市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与内容
    1. 研究对象
    2. 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
    3. 研究方法和工具
    4. 研究内容
    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6. 质量控制
    7. 技术路线图
结果
    1. 一般情况描述
    2.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满意度评价
    3. 自我管理效果情况
    4. 自我管理效果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讨论
研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
结论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综述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效果评价工具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个人简历

(5)山东省2型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术语缩写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和问题提出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1.4 本论文的结构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糖尿病管理的概念和理论模型
    2.2 糖尿病管理全球实践和经验探索
    2.3 糖尿病管理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2.4 糖尿病管理研究的总结评述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
    3.1 理论基础
    3.2 理论框架
    3.3 实证模型
第四章 资料来源与方法
    4.1 资料来源
    4.2 样本地区和调查对象
    4.3 调查工具和调查内容
    4.4 资料收集过程和质量控制
    4.5 数据处理与分析
    4.6 医学伦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患者基本情况与血糖控制
    5.1 调查患者的基本特征
    5.2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状况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患者自我管理与服务利用的现状分析
    6.1 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状况
    6.2 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提供状况
    6.3 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利用状况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自我管理行为和卫生服务利用对血糖控制的影响分析
    7.1 患者血糖控制单因素分析
    7.2 患者血糖控制影响因素的两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
    7.3 患者血糖控制影响因素的分类树模型
    7.4 患者血糖控制影响因素交互作用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影响机制分析
    8.1 糖尿病患者认知和心理特征的分析
    8.2 糖尿病知识、自我效能对自我管理行为的作用路径分析
    8.3 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结果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卫生体系要素对服务提供和利用的影响分析
    9.1 基层医疗卫生体系要素特征分析
    9.2 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能力特征分析
    9.3 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提供和利用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9.4 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提供和利用差异定性分析结果
    本章小结
第十章 讨论与政策建议
    10.1 方法学讨论
    10.2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讨论
    10.3 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影响因素与机制的讨论
    10.4 糖尿病社区管理服务提供与利用差异的讨论
    10.5 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附录1 样本县(区)基本情况
附录2 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附录3 样本县(区)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公共卫生政策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知己健康管理联合中医养生护理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上消、中消)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糖尿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现状
        1.2.2 糖尿病患者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现象
        1.2.3 糖尿病的社区管理模式
        1.2.4 中医养生护理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研究对象
        2.2.1 研究样本
        2.2.2 样本计算
    2.3 研究方法
        2.3.1 病例分组
        2.3.2 干预方法
        2.3.3 干预观察的时间节点
        2.3.4 观察指标
        2.3.5 资料收集方法
        2.3.6 资料分析方法
    2.4 质量控制
    2.5 伦理原则
    2.6 技术路线图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基线分析_((人))
    3.2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糖尿病生化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3.3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糖尿病生化指标达标情况
    3.4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糖尿病知识水平评估情况
    3.5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改善情况
    3.6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自我管理能力良好率比较
    3.7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比较
4 讨论
    4.1 知己健康管理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4.2 中医养生护理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4.2.1 生活起居调节养生对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分析
        4.2.2 情志调节养生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分析
        4.2.3 传统健身运动对血糖的影响
        4.2.4 饮食调养对糖尿病饮食控制和中医症候改善的影响
    4.3 本研究的创新
    4.4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老年2型糖尿病在社区慢病管理中护理干预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1 基本资料及医学指标
附录2 糖尿病相关知识测试问卷
附录3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
附录4 患者知情同意书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7)家庭管理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 研究社区概况
        1.2 研究样本量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
        3.1 一般资料
        3.2 糖尿病患者知识问卷
        3.3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
        3.4 抑郁、焦虑状况评定
        3.5 测量指标
        3.6 干预方法
        3.7 观察指标
        3.8 预期结果
        3.9 统计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课题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8)线上线下同伴支持在社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 操作性定义
    1.4 理论依据及概念架构
    1.5 研究路线
第2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和方法
    2.2 研究方法
    2.3 干预效果的评价指标
    2.4 数据收集、录入与分析
    2.5 质量控制
    2.6 伦理学考虑
第3章 结果
    3.1 同伴基本情况
    3.2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
    3.3 干预前研究对象自我管理、生存质量、生理指标情况
    3.4 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比较
    3.5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得分比较
    3.6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理指标比较
    3.7 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各评价指标比较
    3.8 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后各评价指标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干预前研究对象的自我管理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析
    4.2 干预前研究对象的生存质量情况分析
    4.3 线上线下同伴支持对患者自我管理知识的影响分析
    4.4 线上线下同伴支持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分析
    4.5 线上线下同伴支持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4.6 线上线下同伴支持对患者生理指标的影响分析
第5章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方法
    4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的现状调查
    1 研究目的
    2 对象与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居家护理服务现状与需求的质性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研究方法
    4 研究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第四章 初拟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
    1 组建科研小组
    2 居家护理模式构建依据
    3 居家护理模式构建的原则
    4 居家护理模式构建的过程与结果
第五章 修订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小结
第六章 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的社区实践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研究方法
    4 研究结果
    5 讨论
第七章 全文总结
    1 结论
    2 研究的创新之处
    3 本研究的局限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10)上海市某社区糖尿病患者综合管理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上海市某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的情况
    研究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综合管理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的现状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英文缩写
致谢

四、社区糖尿病教育的效果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长期效果研究[D]. 夏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
  • [2]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对兰州市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干预研究[D]. 巩文欢.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苏州市K医联体模式下糖尿病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赵岩. 苏州大学, 2020(03)
  • [4]我国六省市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D]. 梅莉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3)
  • [5]山东省2型糖尿病社区管理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D]. 姚建森. 山东大学, 2020
  • [6]知己健康管理联合中医养生护理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上消、中消)管理中的应用[D]. 邱菊香.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7]家庭管理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分析[D]. 刘晓璇. 皖南医学院, 2020(01)
  • [8]线上线下同伴支持在社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D]. 成传芳. 南华大学, 2020(01)
  • [9]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构建研究[D]. 何旭文.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10]上海市某社区糖尿病患者综合管理的效果观察[D]. 袁东登. 苏州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社区糖尿病教育效果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