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中的一些相关问题

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中的一些相关问题

一、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中的一些相关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刘萍,赵金,雷婷[1](2021)在《驻疆基层消化性溃疡官兵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电子健康素养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驻疆基层消化性溃疡官兵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电子健康素养的关系。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9月,选取新疆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诊治的基层消化性溃疡官兵227例为调查对象。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和电子健康素养量表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驻疆基层消化性溃疡官兵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电子健康素养得分分别为97.82±15.71、18.18±4.23。性别、民族、年龄、教育程度、军龄、病程、获得性反馈、搜索健康信息频次及关注健康公众号数均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有显着影响(均P<0.05)。电子健康素养是驻疆基层消化性溃疡官兵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重要影响因素(β=0.747,P<0.01)。结论驻疆基层消化性溃疡官兵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受诸多方面影响,提高电子健康素养将有助于提高消化性溃疡官兵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

仲秀玲[2](2020)在《消化性溃疡患者自我管理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编制消化性溃疡患者自我管理问卷,并对该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旨在为测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提供实用、科学和有效的工具。方法1.本研究在文献回顾和理论研读的基础上,以社会认知理论、自我管理理论为理论依据,以自我管理的三大任务为框架,并参考消化性溃疡循证临床实践指南(2015)、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和国内相关“自我管理量表”、“自我管理问卷”,初步编制了消化性溃疡患者自我管理问卷的条目池。2.采用质性研究法,与15名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以充分了解患者关于消化性溃疡疾病自我管理的感受和经验。3.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选取熟悉消化性溃疡疾病相关领域的专家35名,经过2轮专家问卷咨询,对初始问卷的条目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筛选。4.采用预调查法,选取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消化性溃疡患者25例,对其进行问卷的预调查和访谈其填写问卷时的感受,并根据预调查和患者反馈结果,形成预测问卷。5.正式大样本调查,通过便利抽样法,应用预测问卷对山东省某2所三级甲等医院内镜诊疗中心和消化内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24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调查,并以Excel表格的方式形成患者资料数据库,此后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已收集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问卷的条目分析与筛选、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结果1.问卷初步编制结果:经参考相关指南、国内外相关自我管理量表及问卷、文献回顾和结合对1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访谈结果,初步拟定出包含4个维度51个条目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自我管理初始问卷。2.德尔菲专家咨询及预调查结果:经过2轮专家函询和预调查后,删除5个条目,合并4个条目,并增加2个条目,形成包含4个维度44个条目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自我管理预测问卷。3.条目分析和筛选结果:44个条目的预测问卷经过条目筛选分析和三次探索性因子分析后,共删除3个条目,最终形成消化性溃疡患者自我管理正式问卷,包含4个维度,41个条目,即日常生活管理(14个条目)、治疗管理(13个条目)、情绪管理(5个条目)、疾病知识认知管理(9个条目)。4.信度检验结果:总问卷的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936,各个维度分别为0.854、0.956、0.888、0.955,显示本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总问卷的折半信度系数为0.941,按奇偶数分成两部分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折半信度分别为0.871、0.877,显示本问卷的折半信度较好;总问卷的重测系数为0.846,各个维度分别为0.860、0.817、0.763、0.799,显示本问卷的重测信度较好,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效度检验结果:专家内容效度:消化性溃疡患者自我管理总问卷水平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3,其各个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31.00;结构效度:经3次探索性因子分析后,共提取出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8.187%,且4个因子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1150.337,各因子与总问卷的相关系数为0.5280.733,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准则效度:校标量表总分与消化性溃疡患者自我管理问卷总分及各维度间的相关系数为0.2900.787,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初步编制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自我管理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评估消化性溃疡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科学、有效工具,为自我管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陈权[3](2020)在《芪参益胃汤联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脾胃气虚型胃溃疡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芪参益胃汤联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脾胃气虚型胃溃疡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并通过随访来评估芪参益胃汤联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该病的远期疗效,为芪参益胃汤联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脾胃气虚型胃溃疡提供临床依据。研究方法:收取绵阳市中医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胃溃疡患者80例,按随机对照表法分成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予芪参益胃汤加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两组患者中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均予阿莫西林胶囊、呋喃唑酮片、枸橼酸铋钾片、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2周后分别入组;两组疗程均为6周。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胃镜检查、幽门螺旋杆菌清除情况;对胃镜疗效痊愈患者,6个月后复查胃镜,以观察远期疗效。对所观察、统计的数据用SPSS 24.0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均不能改善消瘦症状(P>0.05),均能有效改善胃脘疼痛、腹胀、食欲减退、大便溏薄、少气懒言、肢体倦怠等症状(P<0.05);在消瘦、肢体倦怠症状改善程度上,两组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在治疗胃脘疼痛、腹胀、食欲减退、大便溏薄、少气懒言等症状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经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4%;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体优于对照组(P<0.05)。3.胃镜及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疗效比较:治疗组在胃镜远期疗效、胃镜近期疗效上优于对照组(P<0.05);在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疗效方面,两组无显着差异(P>0.05)。4.两组在试验期间未发生不良反应。研究结论:芪参益胃汤联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可以有效改善脾胃气虚型胃溃疡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减少复发,且临床试验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张荣荣[4](2020)在《家庭护理干预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文中认为目的:在了解社区消化性溃疡患者健康状况及其家庭护理现状基础上,对社区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分析家庭护理干预对社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建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家庭护理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时间连续性设计,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1~3月在山东省威海市某三甲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接受治疗后出院的社区消化性溃疡患者62名为研究对象,通过微信平台、电话随访、家庭访视健康教育等方式来进行为期3个月的家庭护理干预。研究工具采用消化性溃疡患者一般资料问卷、遵医行为问卷、生活质量问卷等,比较干预前、干预1周、1月、3月患者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频数、构成比、均值、标准差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进行描述;数据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ANOVA分析消化性溃疡患者遵医行为、生活质量在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家庭护理干预对患者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1)消化性溃疡患者遵医行为得分为(91.06±8.23),呈正态分布。消化性溃疡患者遵医行为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复诊(3.05±0.40)、行为改变(2.72±0.35)、用药(2.70±0.40)、自我监测(2.62±0.39)。(2)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得分为躯体综合总分为(160.44±32.41),心理综合总分为(166.52±30.69),呈正态分布,各维度的得分由高至低依次为社会功能(26.15±7.67)、躯体疼痛(25.2±7.0)、精力(11.57±2.51)、精神健康(9.72±1.41)、情感职能(8.90±6.45)、一般健康状况(8.07±2.56)、生理职能(5.91±3.93)、生理机能(5.40±1.41)。(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月收入、居住状况、费用支付方式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遵医行为、生活质量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干预前、干预1周、1月、3月的遵医行为情况分析,内容包括复诊、自我监测、行为改变、用药4项,得出干预前、干预1周、1月、3月的遵医行为总分分别为(91.06±8.23)、(109.42±13.2)、(133.76±11.26)、(151.95±11.18),以上四个不同时期遵医行为得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干预1周、1月、3月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分析,内容包括生理机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精力、一般健康状况、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等指标,得出干预前、干预1周、1月、3月,躯体综合总分分别为(160.44±32.41)、(207.94±45.8)、(299.47±32.65)、(364.87±22.35),心理综合总分分别为(166.52±30.69)、(215.45±45.06)、(296.08±36.25)、(349.6±25.96),以上四个不同时期生活质量得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家庭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社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遵医行为。(2)家庭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社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生活质量。

张超[5](2020)在《针刺治疗消化性溃疡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消化性溃疡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探索一种疗效显着、创伤性小、安全性高、具有中医特色的非药物疗法。方法:入选符合消化性溃疡伴焦虑、抑郁状态纳入标准的病例,采用简单随机的方法将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共72例。对照组病例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洛赛克)20mg/粒(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每天各2次,每次1粒,早晚分服+枸橼酸铋钾片(丽珠得乐)0.3g/片(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每天2次,每次2片,早晚分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0.5mg:10mg/片(丹麦灵北药厂),每天2次,每次1片,早晚分服。治疗组病例采用针刺中脘、足三里双侧、内关双侧、公孙双侧、太冲双侧、阳陵泉双侧、百会、印堂,隔日1次,1周3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治疗后胃镜结果、中医单项症状及体征积分、中医证候总积分、HAMA量表评分、HAMD量表评分、溃疡复发率等各项指标的变化,客观评价针刺治疗消化性溃疡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结果:1.本试验研究纳入病例72例,但在治疗过程中有7例脱落病例,最终对照组32例,治疗组33例,实际病例共65例。对两组入组病例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溃疡部位、溃疡直径、HAMA量表评分、HAMD量表评分、中医单项症状及体征积分、中医证候总积分进行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对比性。2.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组内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积分均明显降低,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较对照组积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3.中医单项症状及体征积分比较:组内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后中医单项症状及体征积分较治疗前积分均明显降低,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两组病例在胃脘疼痛、胸胁胀满、情绪不畅、太息症状的积分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纳差、嗳气、泛酸症状的积分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4.镜下溃疡愈合情况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后镜下溃疡愈合情况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HAMA及HAMD量表评分比较:组内比较,治疗后HAMA及HAMD量表评分较治疗前评分均明显降低,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HAMA及HAMD量表评分较对照组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HAMA及HAMD疗效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6.TESS量表总分比较:两组病例TESS量表总分比较,治疗组TESS量表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7.治疗后2月溃疡复发率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后2月溃疡复发率比较,治疗组对溃疡的复发率控制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结论:1.针刺治疗对于消化性溃疡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中医单项症状及体征改善明显,且在嗳气、泛酸、纳差等症状的改善方面优于常规西药治疗。2.针刺治疗在镜下溃疡愈合情况方面的效果与常规西药相当。3.针刺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本病患者所伴随的焦虑抑郁情绪,且疗效优于黛力新。4.针刺治疗毒副反应明显小于常规西药治疗。5.针刺治疗后2月溃疡的复发率低于常规西药治疗。

张晓宁[6](2020)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耐药情况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细菌,最早由Warren和Marshall于1983年发现,主要分布于人的胃和十二指肠。H.pylori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等密切相关,此外H.pylori还与胃肠外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心血管疾病、缺铁性贫血和糖尿病等有关。世界卫生组织将H.pylori列为胃癌的I级致癌物。近来京都共识将H.pylori胃炎定义为一种传染病。全球自然人群H.pylori感染率超过50%,且不同国家或地区感染率存在差异,发展中国家感染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我国是H.pylori高感染的国家,普通人群感染率为34.52%-80.55%,多数地区人群感染率在50%左右。个人及家庭成员患有胃病史、饮用不洁水源、接受过口嚼食物、吸烟、饮生水、养狗、常食用腌制食物及熏制食物与H.pylori感染密切相关。根除H.pylori能显着减轻胃部炎症,促进溃疡愈合,并可能预防胃癌的发生。而近年来抗生素过度使用甚至滥用现象普遍,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等药物耐药有增多趋势,导致H.pylori根除治疗效果下降。研究发现H.pylori耐药可能与抗菌药物诱导H.pylori球形变及不合理用药等因素有关。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及消化内科门诊就诊行H.pylori检测人群的临床资料,分析人群H.pylori感染的现状,分析比较不同H.pylori根除方案效果,并应用微生物检测法进行H.pylori耐药临床研究,为临床合理选择H.pylori根除方案及防治耐药提供参考。目的:了解医院体检健康人群及消化内科门诊就诊患者H.pylori感染情况,比较不同根除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H.pylori耐药检测及药物敏感试验,为临床合理选择H.pylori根除方案及防治耐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01月至2018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人群及消化门诊就诊行14C-尿素酶呼气实验检测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人群H.pylori感染情况。收集H.pylori根除治疗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5组,疗程均为14天,包括:A组: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0mg+枸橼酸铋钾片220mg+左氧氟沙星胶囊200mg+阿莫西林胶囊1000mg,一天2次;B组: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0mg+枸橼酸铋钾片220mg+左氧氟沙星胶囊200mg+克拉霉素缓释胶囊500mg,一天2次;C组: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0mg+枸橼酸铋钾片220mg+左氧氟沙星胶囊200mg+克拉霉素缓释胶囊500mg+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500mg,一天2次;D组: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0mg+枸橼酸铋钾片220mg+左氧氟沙星胶囊200mg+奥硝唑分散片500mg,一天2次;E组: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0mg+枸橼酸铋钾片220mg+替硝唑片500mg+克拉霉素片500mg,一天2次,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根除效果。采用调查问卷方式,随机抽取消化门诊就诊行14C-尿素酶呼气实验检测人群,了解其一般情况、生活习惯等,分析H.pylori感染的易感因素。应用微生物检测法进行H.pylori分离培养、测定耐药检测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共收集14C-尿素酶呼气实验检测者4215例,包括健康人群3163例,消化内科门诊患者1052例,其中男性1701例,女性2514例,平均年龄49.68±14.42岁。所有检测者中H.pylori阳性者2039例,人群H.pylori感染率为48.4%。健康人群中H.pylori阳性者1301例,感染率为41.1%,消化内科门诊患者中阳性者738例,感染率为70.2%。2.1701例男性人群中,H.pylori阳性者833例,占48.9%,2514例女性人群中H.pylori阳性者1206例,占47.9%,不同性别之间H.pylori感染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20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6组人群H.pylori感染率依次为29.2%、44.9%、49.2%、47.8%、51.5%、47.3%,各年龄组人群H.pylori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共有103例患者完成问卷调查,其中H.pylori阳性者49例,男17例,女32例,平均年龄44.9±13.7岁。患者H.pylori感染与吸烟、饮酒以及其婚姻状态、长期居住地区(城市与农村)、外出就餐、家庭内分餐无明显相关性(P>0.05)。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患者H.pylori感染率明显低于其他学历组(P<0.05)。具有口臭/异味、反酸、烧心、胃痛、腹胀、嗳气、便秘、腹泻症状患者中H.pylori阳性者占比与阴性者占比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中H.pylori阳性者占比为78.4%,明显高于H.pylori阴性者的占比(21.6%)(P<0.05),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基础病患者中H.pylori阳性者占比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及教育程度与H.pylori感染相关(P<0.05)。4.1052例消化内科门诊患者同时进行胃镜检查,包括H.pylori阳性者738例,阴性者314例。胃镜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中H.pylori阳性者346例(80.7%)、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H.pylori阳性者370例(62.3%)、消化性溃疡患者中H.pylori阳性者55例(80.9%)、胃息肉患者中H.pylori阳性者31例(52.5%)、食管炎/Barrett食管患者中H.pylori阳性者87例(65.9%)、MALT患者中H.pylori阳性者3例(100%)、胃黏膜隆起性病变患者中H.pylori阳性者22例(61.1%)、胃癌患者中H.pylori阳性者4例(66.7%)、残胃及吻合口炎患者中H.pylori阳性者16例(76.2%)。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息肉患者中H.pylori阳性者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H.pylori阴性者所占比例(P<0.05)。MALT、胃癌患者H.pylori阳性者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H.pylori阴性者所占比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炎/Barrett食管、胃粘膜隆起性病变、残胃及吻合口炎患者中H.pylori阳性与阴性者所占比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738例根除H.pylori治疗患者中,共有564例根除治疗成功,总根除率为76.4%。其中A组H.pylori根除率70.1%、B组H.pylori根除率为78.6%、C组H.pylori根除率最高为82.4%、D组H.pylori根除率74.0%、E组H.pylori根除率为69.0%。5组患者年龄、性别及根除效果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共收集8例患者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的胃黏膜标本,其中慢性胃炎伴糜烂4例,消化性溃疡3例,胃癌1例。H.pylori分离培养成功3例,培养阳性率为37.5%,行药敏检测试验,其中1例药敏结果显示为阿奇霉素及克拉霉素耐药,阿莫西林中敏,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硫酸庆大霉素、四环素、盐酸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甲硝唑、替硝唑、利福平及呋喃唑酮敏感。结论:1.调查人群H.pylori感染率与全国感染率相近,消化内科门诊患者H.pylori感染率高于健康人群。2.人群受教育程度与H.pylori感染负相关,患有糖尿病与H.pylori感染正相关。3.H.pylori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息肉密切相关。4.含铋剂四联方案可以有效根除H.pylori感染,联合益生菌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可以提高根除效果。5.应用微生物检测法可进行H.pylori分离培养、耐药检测及药物敏感试验,但效率还需进一步提高。

陈凯[7](2019)在《柴郁调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柴郁调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肝胃不和证提供新的有效的方剂。方法:选取符合消化性溃疡肝胃不和证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在研究过程中,因相关患者未按规定服用药物,将治疗组中不符合要求的2例予以剔除,对照组中剔除2例,最终得到60例;分别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对症支持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柴郁调胃汤。治疗后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电子胃镜的变化情况,同时评价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结果:(1)中医证候的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说明两组均能改善患者胃脘胀满或疼痛、两胁胀满、心烦、嗳气、情志不畅、叹息等症状,实验组改善胃脘疼痛或胀满、情志不畅、叹息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两胁胀满、心烦、嗳气方面两组无显着差异(p>0.05);实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3.33%,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2)胃镜结果比较:实验组溃疡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90%。两组无显着差异(p>0.05);(3)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安全性检测无异常变化,未见过敏反应,也无与中药有关的不良反应,说明本次临床治疗的安全性,便于临床推广。结论:柴郁调胃汤联合对症支持治疗消化性溃疡A1、A2期肝胃不和证患者,对于胃脘疼痛或胀满、情志不畅及叹息方面疗效显着,能改善患者主观感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中医中药具备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等西医所不具备的优势。有广阔的应用背景。观察结果显示柴郁调胃汤治疗A1、A2期消化性溃疡肝胃不和证安全有效。

张雨婷[8](2019)在《安徽省专科医护人员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诊疗的认知及应用情况调查》文中指出目的:了解安徽省专科医护人员对“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处理共识报告”(简称“第五次共识”)的认知及应用情况。方法:2018年5月至2018年10月对安徽省消化科医生、全科医生和消化科护士共1200人进行调查问卷。问卷结合“第五次共识”拟定,内容有五个方面,包括:对“第五次共识”的了解和应用情况(9个问题)、Hp感染根除指征判断(6个问题)、Hp感染的检测(8个问题)、Hp感染根除治疗的方法(5个问题)和如何对待Hp根除治疗的筛查及负面影响(3个问题),共计31个问题。采取当面发放问卷方式,由资料处理人员检查审核收回的问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1125份,问卷有效率93.8%(1125/1200)。消化科医生、全科医生和消化科护士对“第五次共识”知晓率分别为80.4%(226/281)、55.9%(329/588)、27.3%(70/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956,P=0.000)。消化性溃疡、胃癌家族史、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胃次全手术切除、慢性胃炎伴胃粘膜萎缩糜烂、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瘤、证实有Hp感染等病症作为Hp根除指征的认知度较高(均P<0.05)。91.1%(256/281)消化科医生、68.2%(401/588)全科医生和67.2%(172/256)消化科护士(χ2=58.679,P=0.000)认为“证实有Hp感染”是Hp根除治疗适应症。98.9%(278/281)消化科医生、47.8%(281/588)全科医生和82.8%(212/256)消化科护士(χ2=261.950,P=0.000)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为C14或C13呼气试验。72.2%(203/281)消化科医生、45.9%(270/588)全科医生和40.2%(103/256)消化科护士(χ2=68.681,P=0.000)在治疗中选择铋剂四联疗法。70.8%(199/281)消化科医生、45.2%(266/588)全科医生和41.4%(106/256)消化科护士(χ2=61.368,P=0.000)推荐在胃癌高发区实施Hp“筛查与治疗”策略。20.6%(58/281)消化科医生、50.9%(299/588)全科医生和39.5%(101/256)消化科护士(χ2=72.108,P=0.000)在临床诊疗中顾忌根除Hp的负面影响。结论:安徽省专科医护人员在Hp感染诊治工作中没有完全应用“第五次共识”,实践与共识存在一定差距,全科医生和消化科护士相对消化科医生更加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专科医护人员对共识的学习和培训。

刘洋[9](2019)在《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现代岭南名中医脾胃病证治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现代岭南名中医具有许多宝贵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特别是岭南名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理论与临床均具有一定的特色,是中医药在传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岭南名中医运用中医药治疗脾胃疾病的学术思想、辨证思路和临床经验多以医案的形式存在医案书本和各种期刊中,其中蕴涵着海量的信息。随着中医现代化的开展,运用数据挖掘手段揭示中医药隐含的信息已成为总结、传承名老中医经验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各大出版社出版的医案书籍、大型网络数据库中有关岭南名中医脾胃病医案文献作为数据收集来源,从中提取出中医脾胃病医案信息,并将其规范化。同时借助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理论对数据进行形式背景构建和可视化展现,对结构图中显示的现代岭南名中医辨证、用药规律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为学习、继承岭南名中医辨证、用药思路提供借鉴和方法,并为临床脾胃病的诊治提供新的依据。方法:本文收集建国以来公开出版名中医医案书籍、大型网络期刊数据库中有关岭南名中医脾胃病医案文献。通过医案的筛选和整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医案图片化电子化保存。进行规范化处理,将规范化的医案信息构建成医案数据形式背景。然后以医案为对象,以患者的年龄、症状、舌象、脉象、证型、方剂组成等为属性,建立偏序结构形式背景数据和属性偏序结构图,将医案数据中的复杂信息可视化展现出来。最后通过分析形式背景数据和属性偏序结构图进行经验总结和规律知识发现,并总结现代岭南名中医诊治脾胃病的规律和思路。结果:共收集到现代岭南名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医案409份,有明确西医病理诊断的医案206份。并通过属性偏序图的方法将复杂的医案数据信息可视化展现(完整属性偏序图见附录1-附录17),下面选取属性偏序图展现的部分关键信息予以罗列。1.症状分布胃痛优先度较高的症状有:纳差,反酸,嗳气,胃脘胀痛,口干。其中纳差与反酸,纳差与嗳气,纳差与胃脘胀痛,反酸与嗳气,反酸与胃脘胀痛,反酸与胃脘痛,嗳气与胃脘胀痛,口干与口苦常合并出现;泄泻优先度较高的症状有:大便溏,大便次数增多,纳差。其中大便溏与纳差,大便溏与胃胀常合并出现;便秘医案中优先度较高的症状有:大便秘结,大便干,排便艰难,纳差,腹胀,口干等,其中便秘与大便干,大便干与纳差,排便艰难与口干常合并出现;慢性胃炎医案优先度较高的症状:纳差,胃脘胀痛,嗳气,反酸,口干,其中胃脘胀痛与纳差,纳差与嗳气,胃脘胀痛与嗳气,胃脘胀痛与反酸,嗳气与反酸,嗳气与口干,口干与大便干常合并出现;消化性溃疡医案文献优先度较高的症状:反酸、胃脘痛、纳差、口干、口淡,其中反酸与嗳气,反酸与纳差,纳差与嗳气常合并出现。2.舌象分布胃痛优先度较高的舌象:苔白,舌淡,舌红,舌暗,苔黄腻,其中舌暗,苔黄腻为主要病理舌象。舌淡与舌暗,舌淡与苔腻,舌红与苔黄,舌红与苔黄腻,舌淡红与苔腻为常合并出现;泄泻优先度较高的舌象:苔白,舌淡,舌红,苔黄,苔薄,苔黄腻,舌暗出现的几率最大,其中舌暗,苔黄腻为主要病理舌象。舌淡与苔白,舌红与苔黄常合并出现;便秘优先度较高的舌象:舌红,苔黄,舌淡。其中舌红与苔黄是便秘最常见的舌象组合;慢性胃炎优先度较高的舌象:苔白,舌淡,舌红,舌暗,苔黄腻,其中舌暗,苔黄腻为主要病理舌象。舌淡与舌暗,舌淡与苔腻,舌红与苔黄,舌红与苔黄腻,舌淡红与苔腻为最常见的舌象组合。消化性溃疡优先度较高的舌象:舌淡,苔白,舌红优先度最高。舌淡苔白,舌淡苔薄白,苔薄白为常见舌象组合。3.脉象分布胃痛优先度较高的脉象:脉弦,脉细,脉弱,其中脉弦与脉细常合并出现。泄泻优先度较高的脉象:脉弦,脉细,脉沉,其中脉弦与脉细,脉细与脉沉常合并出现;便秘优先度较高舌脉象:脉弦,脉细,脉弦细常合并出现;慢性胃炎优先度较高的脉象:脉弦,脉细,其中脉弦与脉细常合并出现。消化性溃疡优先度较高的脉象:脉弦,脉细,其中脉弦细常合并出现。4.证型分布胃痛共涉及证型16种,肝郁证,气虚证,湿热证优先度较大,其中肝郁与气虚,肝郁与湿热,气阴两虚常合并出现;泄泻所涉及证型17种,阳虚证,湿热证,气虚证,湿滞证和肝郁证五种证型优先度较大;便秘涉及9种证型,其中气虚证,阴虚证,实热证,气滞证等证型优先度较大;慢性胃炎涉及证型16种,肝郁证,气虚证,湿热证优先度较大,肝郁气虚,肝郁与湿热,气阴两虚常两证合并出现。消化性溃疡医案文献中,涉及证型10种,气虚证,阳虚证,肝郁证优先度最大。5.用药规律分析胃痛共涉及242味中药,其中优先度较高的中药有:白术,甘草,党参,茯苓,半夏,郁金,延胡索,柴胡,厚朴,白芍。药对中优先度较高的有:白术与党参,白术与茯苓,党参与半夏,茯苓与半夏,半夏与郁金,郁金与延胡索,其中白术与党参药对优先度最高;三药合用中优先度较高的有:白术,茯苓,党参三药组合,茯苓,半夏,郁金三药组合。泄泻共涉及143种中药,白术,茯苓,党参,甘草,木香,黄连,肉桂,半夏优先度较高,而常用药对中优先度较高的:白术与茯苓,白术与陈皮,白术与党参。三药合用优先度较高的有:白术,茯苓,陈皮三药,白术,茯苓,党参三药;便秘医案中共涉及91种中药,优先度较高的:火麻仁,枳实,厚朴,黄芪,当归,郁李仁,木香,生地黄,大黄。药对中优先度较高的有:火麻仁与枳实,火麻仁与厚朴,枳实与厚朴。三药合用中火麻仁,枳实,厚朴优先度较高。慢性胃炎共涉及172种中药:白术,茯苓,党参,柴胡,半夏,陈皮,白芍优先度较高。白术和茯苓,白术和党参,白术和白芍为优先度较高的药对;白术,茯苓等,党参三药,白术,茯苓,柴胡三药,茯苓,党参,半夏三药组合优先度较高;消化性溃疡共涉及125种中药,白术,党参,茯苓,甘草,半夏,郁金优先度较高,白术和茯苓药对,白术和党参药对是优先度较高;白术,茯苓,党参三药组合优先度较高。结论:通过对形成的医案属性偏序图中的信息进行详细分析、讨论,总结出现代岭南名中医在诊治脾胃疾病时秉承了祖国医学脾胃学说的思想和理念,并具有鲜明的现代特色和岭南地区特色,值得学习和借鉴:1.病证结合,标本兼治。坚持辨证为主,病证结合,发挥中医辨证优势的基础上注意利用现代医学辨病以确诊,坚持“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互为辅助的诊治原则。积极利用现代医学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在脾胃疾病治疗上,着眼于辨证求本的原则,面对岭南脾胃病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的特点。以补脾安胃为基础,并同时运用化痰、活血、祛湿等方法时,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2.三因制宜,四诊合参。岭南名中医治疗脾胃病时重视岭南气候、地理环境对人群体质的影响,善于利用符合岭南地域特点治法和道地药材进行诊疗,治法上重视顾护脾胃,同时重视湿邪和湿热等病因对人体的影响。因脾胃病多虚实夹杂,在具体诊断时重视四诊合参,详细诊察病情,力求诊断准确。3.顾护脾胃,多法齐用。在治法上,现代岭南名中医治疗脾胃病多从脾论治,以补虚为主,补虚固本。对于虚实夹杂者,健脾养胃法与活血化瘀清热祛湿等多种方法并用,以顾护脾胃为本,同时又注重清热药、祛湿药、活血药的应用。4.调理肝气,重视情志。在治疗方面重视调肝理气、疏通气机,同时兼顾脾胃,补肝的同时注重解郁。在用药调理疏肝健脾的同时,也重视舒畅情志中药的运用,并佐以心理疗法、饮食、睡眠、运动等辅助疗法。5.寒热并调,升降得宜。现代岭南名中医治疗脾胃病时重视辨清寒热虚实,用药用量恰当,以调节寒热。辨证治疗上,重视气机的调理,使升清和降浊同步,一升一降,升降平衡,气机调畅。6.道地用药,效廉而优。现代岭南名中医在治疗脾胃病遣方用药过程中常就地取材,运用取药方便、价格合理、效果显着的道地中药。不但丰富了脾胃病的治疗手段,同时提升了疗效,使岭南脾胃病治疗更具鲜明的地区特色。

王磊[10](2019)在《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中医证候及相关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消化性溃疡出血(petptic ulcer blood、消化性溃疡出血)是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的消化道消化性溃疡疾病。这种消化性溃疡出血能够进一步导致人体其他疾病的发生和恶化,是近年来消化道临床疾病诊疗中十分常见的疾病之一。换言之消化性溃疡出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内科急重症。发现治疗不及时将会为人体带来严重的影响。本研究正是基于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危险性和普遍性的特征,来探讨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并尝试探究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进一步明确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防治消化性溃疡出血病症提供相应的参考。方法应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针对安阳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病例资料。侧重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资料中的一般情况、胃镜结果、四诊资料等进行搜集、梳理和归纳,最终制定临床资料观察表,对临床资料观察表中的各个变量要素展开统计学分析,从中发掘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究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进一步明确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1.通过本次针对安阳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的243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病例资料信息开展频数统计、因子分析、聚类分析,证实本病的病位在人体的肝脏、脾胃部位。病性主要是热、气滞、阳虚、湿热等。具体的分布为:胃中积热证患者为41例,在总调研患者中的占比为16.87%;肝火犯胃证患者为34例,在总调研患者中的占比为13.99%;脾虚湿热证患者为38例,在总调研患者中的占比为15.64%;脾虚不摄证患者为98例,在总调研患者中的占比为40.33%;脾胃虚寒证32例,在总调研患者中的占比为13.17%;消化性溃疡出血中医证型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从上述统计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到在243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病例资料信息中,脾虚不摄证明显多于其他证型(P<0.05)。2.消化性溃疡出血病症的性别、年龄关系。消化性溃疡出血病症的多发群体在性别方面也有一定的规律特征,即男性的发病率相对于女性要高。性别、年龄在证型分布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女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病症多是肝火犯胃证;胃中积热证以男性多见(P<0.05)。从年龄的视角而言,青年、中年患者的胃中积热证发病率相对高于老年患者。来年,但从数据统计分析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老年患者脾虚不摄证多于青、中年患者(P<0.05)。3.消化性溃疡出血病症的Hp感染。在Hp感染方面,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Hp感染率在本次纳入统计的243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病例中占比为63.37%。具体来看,肝火犯胃证Hp阳性率在本次纳入统计的243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病例中占比最高,胃76.47%;其次为胃中积热证本次纳入统计的243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病例中占比为68.29%;脾虚湿热证本次纳入统计的243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病例中占比为65.79%。本次纳入统计的243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病例中,Hp感染在各证型分布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不良生活因素方面。在本次的病例统计分析中发现目前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常见的不良生活主要有:嗜烟、嗜酒、饮食不节、服用药物、劳累过度以及情志不畅。其中,嗜酒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多见于胃中积热证和脾虚湿热证,情志不畅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多见于肝火犯胃证(P<0.05)。5.职业的影响因素。职业与本次纳入调研统计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性。通过将不同职业要素纳入到消化性溃疡出血证型中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专业技术人员的患者明显多于其他职业的患者(P>0.05)。6.内镜呈现特征。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在内镜下主要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发生概率最高的症状为十二指肠溃疡,其次是复合性溃疡。关于溃疡发生的部位在本次纳入统计的243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病例中并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溃疡数量方面,本次纳入统计的243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病例中肝火犯胃证以单发多见,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43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病例中余证型中溃疡数目暂无统计学差异(P>0.05);内镜下伴见胆汁反流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以肝火犯胃证多见,伴见胃黏膜萎缩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以脾虚不摄证多见(P>0.05)。7.证型出血和消化性溃疡出血关联性。在本次统计中,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首发症状在各证型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证型间出血严重程度比较脾虚不摄证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出血程度重于胃中积热证、肝火犯胃证和脾虚湿热证,脾胃虚寒证的出血程度重于胃中积热证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P>0.05)、余证型间出血严重程度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上述结论分析发现,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中医证候主要以脾虚不摄证最为多见,可见本病的病机以“脾虚”为主。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为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应该更加注重给予患者辅以健脾益气,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指导患者戒烟戒酒,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等不良生活因素。

二、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中的一些相关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中的一些相关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驻疆基层消化性溃疡官兵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电子健康素养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1.2.2 调查工具
        1.2.2. 1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
        1.2.2. 2 电子健康素养量表
        1.2.2. 3 一般情况问卷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驻疆基层消化性溃疡官兵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单因素分析
    2.3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电子健康素养及一般情况相关性
    2.4 电子健康素养对驻疆基层消化性溃疡官兵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影响的分层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驻疆基层消化性溃疡官兵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整体状况
    3.2 驻疆基层消化性溃疡官兵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分析
    3.3 电子健康素养对驻疆基层消化性溃疡官兵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

(2)消化性溃疡患者自我管理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3 技术路线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消化性溃疡的概述
        1.1 消化性溃疡的概念
        1.2 消化性溃疡流行病学现状与危害
    2 自我管理的概述
        2.1 自我管理的概念及任务
        2.2 自我管理的理论基础
        2.3 慢性病领域自我管理测量工具的发展
    3 消化性溃疡患者自我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3.1 国外消化性溃疡患者自我管理研究现状
        3.2 国内消化性溃疡患者自我管理研究现状
第二章 消化性溃疡患者自我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访谈结果
        3.1 受访者一般资料
        3.2 研究主题
    4 小结与启示
第三章 消化性溃疡患者自我管理问卷的编制
    1 消化性溃疡患者自我管理问卷的测评对象和目的
    2 消化性溃疡患者自我管理问卷的维度和内涵
    3 消化性溃疡患者自我管理问卷的条目池
    4 问卷的评分方法
    5 消化性溃疡患者自我管理问卷初始维度和条目池的初筛
        5.1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6 预调查
        6.1 预调查的目的
        6.2 预调查的结果
    7 小结与启示
第四章 消化性溃疡患者自我管理问卷信效度的检验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样本量的确定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工具
        2.2 初始问卷的评分方法
        2.3 统计分析
        2.4 质量控制
        2.5 伦理学考虑
    3 研究结果
        3.1 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
        3.2 条目的分析与筛选
        3.3 探索性因子分析法
        3.4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第五章 讨论
    1 问卷编制的整体构思和设计原则
    2 问卷维度和条目筛选的依据与过程
    3 PU患者自我管理问卷的评价
        3.1 问卷的信度评价
        3.2 问卷效度的评价
    4 问卷的适用性评价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创新性
    三、局限性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3)芪参益胃汤联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脾胃气虚型胃溃疡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2.1 西医诊断标准
        2.2.1.1 胃溃疡西医诊断标准
        2.2.1.2 胃溃疡的胃镜下表现分期
        2.2.1.3 HP感染诊断标准
        2.2.2 中医诊断标准
        2.2.2.1 脾胃气虚证中医诊断标准
        2.2.2.2 中医临床症状评分表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标准
        2.6 脱落标准
        2.7 中止试验标准
        2.8 脱落、剔除处理标准
    3.研究方法
        3.1 试验设计
        3.2 治疗方案
        3.2.1 一般治疗
        3.2.2 药物治疗
        3.3 观察方法
        3.3.1 观察指标
        3.3.1.1 一般项目
        3.3.1.2 安全性指标
        3.3.1.3 疗效观察指标
        3.3.2 疗效判定标准
        3.4 统计方法
    4.数据分析
        4.1 基础数据可比性分析
        4.1.1 试验完成情况
        4.1.2 性别分布情况
        4.1.3 年龄分布情况
        4.1.4 病程情况
        4.1.5 HP感染情况
        4.1.6 溃疡直径情况
        4.1.7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症状情况比较
        4.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4.2.3 两组患者胃镜近期疗效比较
        4.2.4 两组患者治疗后HP清除疗效比较
        4.2.5 两组胃镜疗效痊愈患者胃镜远期疗效比较
        4.3 脱落原因
        4.4 安全性评价
第二部分 讨论
    1.西医对胃溃疡的认识
        1.1 病因和发病机制
        1.1.1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1.2 胃酸、胃蛋白酶
        1.1.3 药物
        1.1.4 其他因素
        1.1.4.1 遗传因素
        1.1.4.2 精神心理因素
        1.1.4.3 吸烟
        1.1.4.4 胃排空障碍
        1.1.4.5 饮食
        1.2 胃溃疡的西医治疗
        1.2.1 一般治疗
        1.2.2 内科治疗
        1.2.2.1 降低胃内酸度
        1.2.2.1.1 抑酸治疗
        1.2.2.1.2 抗酸治疗
        1.2.2.2 黏膜保护剂
        1.2.2.3 根除HP治疗
        1.2.3 外科治疗
    2.中医对胃溃疡的认识
        2.1 对病名的认识
        2.2 脾胃气虚为其病机的关键
        2.2.1 古代医家对脾胃气虚的认识
        2.2.2 现代医家关于脾胃气虚的认识
        2.3 脾胃气虚型为其常见证型
        2.4 治疗
        2.4.1 补益中焦脾胃之气是常用治法之一
        2.4.2 补益脾胃联合常规西药治疗
    3.导师学术思想
        3.1 导师学术思想浅析
        3.1.1 补脾益胃是关键
        3.1.2 补中兼疏,调畅气机
        3.1.3 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
        3.2 西药选择依据
        3.3 方解
        3.3.1 黄芪
        3.3.2 党参
        3.3.3 炒白术
        3.3.4 炒白芍
        3.3.5 延胡索
        3.3.6 瓦楞子
        3.3.7 茯苓
        3.3.8 陈皮
        3.3.9 建曲
        3.3.10 生姜
        3.3.11 炙甘草
    4.疗效分析
研究结论
问题与展望
    1.问题
    2.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西医治疗胃溃疡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4)家庭护理干预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主要概念
    1.5 理论依据
    1.6 文献回顾
    1.7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工具
    2.4 干预方案
    2.5 资料收集
    2.6 统计方法
    2.7 质量控制
    2.8 伦理原则
    2.9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一般人口学特征
    3.2 研究对象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现状
    3.3 研究对象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3.4 研究对象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干预前后得分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研究对象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现状分析
    4.2 家庭护理干预对研究对象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5.2 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B 调查问卷
附录C 综述(已发表)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家庭护理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5)针刺治疗消化性溃疡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1.病例资料选择
    2.研究方法及内容
    3.数据处理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1.病例一般情况分析
    2.治疗前疗效性指标比较
    3.治疗结果
    4.安全性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1.现代医学对消化性溃疡伴焦虑抑郁状态的认识
    2.祖国医学对消化性溃疡伴焦虑抑郁状态的认识
    3.消化性溃疡伴焦虑抑郁状态的治疗
    4.本课题的研究特色
    5. 本课题研究结果分析
结论
特色与创新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1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2
附录
    附表1: 针刺治疗消化性溃疡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患者知情同意书
    附表2: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附表3: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附表4:病例观察表
    附表5: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表
    附表6:副反应量表(TESS)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耐药情况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前言
(二)资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综述 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现状及耐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7)柴郁调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1.2.2 西医诊断标准
        1.2.3 病例纳入标准
        1.2.4 病例排除标准
        1.2.5 病例剔除、脱落及中止标准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测项目与指标
        2.3.1 观测指标
        2.3.2 疗效评定标准
    2.4 统计学处理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3.1 病例收集情况
    3.2 一般资料可比性分析
    3.3 两组患者临床结果比较
第四部分 讨论
    1.现代医学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2.传统医学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
    3.导师对本病的认识
    4.柴郁调胃汤组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5.研究结果讨论分析
第五部分 结论
    1.结论
    2.问题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临床观察表
    附表A1.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附表A2.柴郁调胃汤临床观察表
附录B:综述
    参考文献

(8)安徽省专科医护人员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诊疗的认知及应用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9)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现代岭南名中医脾胃病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脾胃病研究概况
        1.1.1 源流发展
        1.1.2 病因病机
        1.1.3 治则治法
    1.2 岭南医学学术经验传承概况
        1.2.1 晋唐宋元时代岭南医学发展概述
        1.2.2 明清时期岭南脾胃学说发展概述
        1.2.3 近现代岭南脾胃学说发展概述
第2章 属性偏序理论的数学基础
    2.1 知识发现的基础知识
        2.1.1 大数据时代与知识发现
        2.1.2 知识发现对象及分类
        2.1.3 知识发现模式
        2.1.4 知识发现的步骤
    2.2 知识发现技术在中医药行业中的应用
        2.2.1 中医辨证分析
        2.2.2 专家诊疗系统
        2.2.3 中药方剂的研究
        2.2.4 中医脾胃病知识发现研究现状
    2.3 属性偏序结构模式发现方法的理论基础
        2.3.1 偏序结构图的哲学原理基础
        2.3.2 偏序结构图的数学理论基础
        2.3.3 形式概念分析基础
        2.3.4 属性偏序结构图
第3章 岭南名中医脾胃病医案数据收集和整理
    3.1 文献收集内容
        3.1.1 本研究中岭南名中医范围
        3.1.2 本研究中搜索文献资源范围
    3.2 知识库构建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准备
    3.3 数据规范化
        3.3.1 主要症状、舌脉、脉象规范化
        3.3.2 方剂、中药规范化
        3.3.3 其他规范化规定细则
        3.3.4 形式背景的建立
第4章 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岭南名中医脾胃病医案知识发现
    4.1 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岭南名中医中医脾胃病医案知识发现
        4.1.1 胃痛
        4.1.2 泄泻
        4.1.3 便秘
    4.2 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岭南名中医消化系疾病医案知识发现
        4.2.1 慢性胃炎
        4.2.2 消化性溃疡
第5章 讨论
    5.1 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现代岭南名中医胃痛证治规律分析
        5.1.1 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现代岭南名中医胃痛诊断分析
        5.1.2 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现代岭南名中医胃痛证型-用药分析
        5.1.3 小结
    5.2 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现代岭南名中医泄泻证治规律分析
        5.2.1 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现代岭南名中医泄泻诊断分析
        5.2.2 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现代岭南名中医泄泻证型-用药分析
        5.2.3 小结
    5.3 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现代岭南名中医便秘证治规律分析
        5.3.1 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现代岭南名中医便秘诊断分析
        5.3.2 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现代岭南名中医便秘证型-用药分析
        5.3.3 小结
    5.4 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现代岭南名中医慢性胃炎证治规律分析
        5.4.1 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现代岭南名中医慢性胃炎诊断分析
        5.4.2 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现代岭南名中医慢性胃炎证型-用药分析
        5.4.3 小结
    5.5 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现代岭南名中医消化性溃疡证治规律分析
        5.5.1 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现代岭南名中医消化性溃疡诊断分析
        5.5.2 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现代岭南名中医消化性溃疡证型-用药分析
        5.5.3 小结
    5.6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件2:不涉及统计分析证明
致谢
详细摘要

(10)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中医证候及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方面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认识
    2 现代医学方面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认识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中的一些相关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驻疆基层消化性溃疡官兵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电子健康素养的关系[J]. 刘萍,赵金,雷婷. 职业与健康, 2021(19)
  • [2]消化性溃疡患者自我管理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D]. 仲秀玲.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芪参益胃汤联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脾胃气虚型胃溃疡的临床研究[D]. 陈权.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家庭护理干预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D]. 张荣荣. 延边大学, 2020(05)
  • [5]针刺治疗消化性溃疡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D]. 张超.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耐药情况临床研究[D]. 张晓宁.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7]柴郁调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陈凯.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安徽省专科医护人员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诊疗的认知及应用情况调查[D]. 张雨婷. 蚌埠医学院, 2019(01)
  • [9]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现代岭南名中医脾胃病证治规律研究[D]. 刘洋.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中医证候及相关因素研究[D]. 王磊. 新乡医学院, 2019(02)

标签:;  ;  ;  ;  ;  

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中的一些相关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