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抗倒伏玉米杂交种选育问题探讨

高抗倒伏玉米杂交种选育问题探讨

一、选育高抗倒玉米杂交种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丰光,王孝杰,鲁宝良,高洪敏,杨辉,杨海龙,王亮,鲁俊田,付俊[1](2021)在《旅大红骨玉米种质基础及骨干系的创制与应用》文中指出回顾我国地方玉米资源旅大红骨的种质基础及主要骨干系旅9、旅28、自330、E28、丹340、丹598、丹黄34和丹99长的创制过程,介绍每个自交系的特征特性和优缺点,并探讨今后进一步改良和创新的利用价值。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旅系及其衍生系在玉米育种和生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累计推广面积1.32亿hm2,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30余项,其中,国家发明和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新时期下,旅大红骨应该进行创新发展,更好地适应早熟、密植、抗倒、机收的种质需要,创建更具特色的旅大红骨种质资源。

廖长见,张扬,陈伟,林建新,滕振勇,陈山虎,林静,卢和顶[2](2021)在《优质超甜玉米新品种闽双色4号的选育》文中认为【目的】选育品质优、产量高、抗倒性强、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广的超甜玉米新品种。【方法】2013年,应用"温带种质×热带种质"的甜玉米杂种优势模式,利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最新育成的热带种质黄色超甜玉米自交系闽甜系G73与温带种质白色超甜玉米自交系闽甜系AS67测交配组,培育黄白粒超甜玉米新品种闽双色4号。2017年分析了闽甜系G73和闽甜系AS67两个自交系的配合力情况,2016–2017年闽双色4号参加秋季国家东南区鲜食玉米科企联合体区试。【结果】配合力测定结果:闽甜系AS67的穗重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闽甜系G73的穗重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中等,而闽甜系AS67×闽甜系G73的穗重特殊配合力效应值高。秋季国家东南区鲜食玉米科企联合体区试结果:产量方面,闽双色4号在2016–2017年区试中,2年平均鲜穗产量11 691.0 kg·hm-2,比对照品种粤甜16号增产4.3%,增产点率77.5%。抗逆性方面,在室内接菌试验和田间自然诱发鉴定试验中,表现抗茎腐病、中抗纹枯病,并具有较强的抗倒性。品质方面,经专家鉴定,2年区试平均,综合评分达90.2分,显着优于对照品种粤甜16号(85.0分),并达到国家颁布的优质甜玉米品种标准(专家品尝分≥90.0分);经扬州大学农学院理化品质检测,闽双色4号2年平均皮渣率10.2%、可溶性总糖含量20.2%、还原糖含量8.3%,优于对照品种粤甜16号的理化品质。2018年9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玉20 180 363)。【结论】"温带种质×热带种质"的杂种优势模式可应用于甜玉米新品种选育;闽双色4号很好地协调了品质与产量、抗性的关系,具有品质优、产量较高、抗倒性强、抗病性较强等优点,满足了生产上对优质高产新品种的需求,适宜在我国东南部鲜食玉米栽培区种植。

张朝林[3](2020)在《玉米机收相关性状的QTL分析》文中认为玉米生产机械化已成为我国玉米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推动农业现代化过程的发展方向,选育抗倒性强、适合籽粒直收的新品种是玉米机械化生产的关键。本研究以脱水慢、茎秆坚硬的自交系L85和脱水快、易早衰的自交系L57为基础材料,构建了包括229个F2:3家系的群体,于2016年和2017年在河南农业大学原阳科教园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试验。分别对亲本和F2:3家系进行穗下节抗穿刺强度、地上第三节抗穿刺强度、株高、穗位高、穗轴强度、脱粒强度、轴粗、成熟期籽粒含水量等与机收相关性状进行调查。从846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66对两个亲本间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对F2群体的基因型进行分析并构建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对植株茎秆和穗部相关性状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为选育适合籽粒直收型玉米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株高、穗位高、穗下节抗穿刺强度、地上第三节抗穿刺强度、穗轴强度、脱粒强度、籽粒含水量等与机收相关性状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家系间和不同环境间均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差异,并存在极显着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穗长、穗粗、轴粗、穗行数、行粒数、穗重、百粒重等穗部性状在不同家系间差异也达到显着和极显着水平。(2)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株高与穗位高、穗下节抗穿刺强度和地上第三节抗穿刺强度呈极显着正相关;穗位高与穗位系数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81;穗位系数与地上第三节抗穿刺强度呈极显着正相关,而与穗下节抗穿刺强度呈极显着负相关。成熟期籽粒水分与穗重和百粒重均为极显着正相关,但与穗轴硬度呈显着负相关;穗轴强度与脱粒强度以及穗粗与穗行数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因此,在机收玉米新品种选育过程中,有些穗部性状和茎秆抗倒伏能力可协同改良。(3)本研究共检测到21个与植株抗倒伏相关性状的QTL,其中与株高、穗位高以及穗高系数相关的QTL分别有4个、3个和6个,其中qPH-5-3、qEH-9-1a、qECH-9-3的贡献率最大,分别为10.54%、7.04%和9.91%;检测到6个与穗下节茎秆强度有关的QTL,其贡献率最大为10.37%,其中QTL位点qRPSE-3-2a在两年间均被检测到。(4)共检测到4个与成熟后籽粒含水量相关的QTL,其中贡献率最大的qKM-2-4为12.06%,位于第10染色体上的位点qKM-10-1a在两年间均被检测到,其贡献率均大于9%;有5个与脱粒强度有关的QTL被检测到。两年中在第7染色体的umc1944-phi260485标记区间内检测到qED-7-1a、qERN-7-1a和qCD-7-1 a控制不同穗部性状的QTL位点;在第5染色体bnlg1046-umc 1226标记区间检测到控制穗位高、穗粗和穗重等三个性状的共同QTL位点;在第9染色体检测到穗位高、穗位系数和穗粗三个性状共同的QTL位点。由此可见,QTL的表达受环境的影响,并存在与环境的互作效应;部分性状存在共同的QTL位点,将有助于这些性状的协同改良。

朱丽斌[4](2020)在《玉米杂交种木质素积累对茎秆强度形成的影响及其杂种优势分析》文中指出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禾谷类作物,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玉米需求量的增加,增加密度成为玉米高产最关键的措施之一,然而倒伏问题一直限制着玉米产量、品质进一步提高。茎秆强度在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评估中作为可量化指标,被广泛应用于抗倒伏品种选育和种质鉴定中。玉米茎秆强度的形成不仅与其生长的外界环境条件有关,而且与本身遗传因素密切相关。木质素作为茎秆次生细胞壁的主要结构性化合物,为玉米茎秆强度的形成提供重要的物质来源。本试验旨在探讨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茎秆木质素积累对基部节间茎秆强度的影响机制。分析比较了不同抗倒性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基部节间的形态特征、干物质积累、木质素积累及其合成相关酶活性与茎秆穿刺强度(RPS)的内在联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基部节间茎秆特征分析抗倒性强的杂交种单位节长干重(DWUL)、节间直径显着增加,且节间直径高于其双亲。单位节长干重(DWUL)一致表现为母本高于杂交种高于父本,为超低亲优势。茎秆强度较高的杂交种(F1)其母本DWUL更高。因此,应选择单位节长干重较高的自交系作母本,有利于培育抗倒性玉米品种。2.玉米茎秆穿刺强度与木质素积累的关系杂交种(F1)茎秆穿刺强度(RPS)的峰值均出现在籽粒建成期,RPS形成期从拔节期开始至籽粒建成期终止。RPS较高的杂交种(F1)木质素积累速度快且合成持续时间长。不同抗倒性玉米杂交种(F1)及其亲本基部第3节间木质素快速积累时期为拔节期(V9)至抽雄期(VT),可见这段时期是木质素积累的关键时期。RPS较高的杂交种,其父、母本也具有较强的RPS,且RPS快速形成时期较长。玉米杂交种(F1)基部节间穿刺强度和木质素的积累量均表现为中亲优势,杂交种木质素积累量的变化规律与母本更为相近,且木质素积累量高的玉米杂交种(F1)其父母本的木质素积累量也较高。不同类型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均表现出玉米基部节间RPS与木质素积累量呈极显着正相关。玉米基部节间木质素积累量高会明显增强茎秆基部节间的RPS,从而使玉米茎秆的抗倒伏能力有所加强。因此,在抗倒伏性品种选育过程中,应选择前期茎秆木质素积累较快的自交系做亲本,有助于提高玉米杂交种(F1)茎秆强度(RPS),增强品种抗倒伏能力。3.玉米茎秆木质素积累与其合成相关酶的关系不同抗倒性玉米杂交种(F1)大喇叭口期(V12-V15)酶活性与抽雄期(VT)木质素积累量呈显着或极显着关系,说明在大喇叭口期木质素合成相关酶活性较高,有利于促进木质素的快速积累。父母本自交系茎秆木质素合成相关酶活性的中亲值高的组合,杂交后代木质素积累多、茎秆强度较高。因此,在玉米玉米大喇叭口期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茎秆木质素合成相关酶活性,能够加快木质素快速积累,提高茎秆抗倒伏强度,进而提高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

李晓鹏[5](2020)在《种植密度对玉米抗倒伏特性及其杂种优势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玉米为集粮、油、饲和加工为一体的多种用途作物。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的产量主要措施之一。然而,随着种植密度的不断增加田间倒伏问题日益突出。倒伏不仅会大幅度降低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而且增加机械收获难度,增加玉米种植成本。因此,选用株型合理的耐密性、抗倒伏玉米品种,增加种植密度是当前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途径。目前大田种植的玉米均为杂交种(F1),其性状不仅与生长环境和农艺措施有关,还与其亲本自交系遗传特性和杂交优势密切相关。前人对种植密度影响玉米杂交种株型、抗倒伏能力和产量的研究较多,而对玉米杂交种与其亲本之间抗倒伏特性差异性和杂种优势关注相对较少。因此,本试验选用不同耐密性玉米杂交种与其亲本为试验材料,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抗倒伏特性的影响和杂种优势规律,可为玉米抗倒伏品种选育和杂种优势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植株性状和叶片形态的影响杂交种及其亲本株高和穗位高:XY335>XY41>ZD958,穗位系数:ZD958>XY41>XY335。XY335和ZD958节间长度均高于亲本,杂交种及其亲本节间直径和茎粗系数均随密度增加而减小。株高杂种优势指数和超亲优势均随密度增加而减小,株高和穗位高的超亲优势和杂种优势较大,穗位系数较小,且穗位高杂种优势显着高于株高。杂交种及其亲本的茎叶夹角:下部叶片>中部叶片>上部叶片,叶面积:中部叶片>上部叶片>下部叶片,叶向值:上部叶片>中部叶片>下部叶片。茎叶夹角、叶面积和叶向值超亲优势和杂种优势指数均随密度增加而减小。(2)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生物量积累的影响杂交种单株生物量、茎秆重和雌、穗重生物量:XY335>ZD958>XY41。XY41杂交种单株生物量、叶片重和穗重在高密下大于父小于母本,其余单株生物量、茎秆重、叶重、叶鞘重以及穗重均大于父母本。XY335和XY41单株生物量、茎秆重、叶片重、叶鞘重以及穗重的超亲优势及杂种优势指数均随密度先增加后降低。ZD958单株生物量和穗重随密度增加而减小,茎秆重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叶片重和叶鞘重随密度先增加后减小。XY41穗重超母优势和杂种优势指数随密度增加而减小,超父优势随密度增加而增加。(3)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基部节间茎秆强度的影响基部第3节间穿刺强度的峰值均表现XY335>ZD958>XY41。杂交种穿刺强度在低密度下均高于亲本,在中密度和高密度下均大于父本小于母本,在籽粒建成期(R2)或乳熟期(R3)达到峰值。XY335和ZD958杂种优势指数随密度增加而增加,XY41杂种优势指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玉米基部节间穿刺强度受其双亲互作的影响,密度越大表现越明显。玉米植株的倒伏率与穗位高、穗位系数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单株生物量、茎秆干重、基部第3节间直径和茎秆穿刺强度呈现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关系。(4)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穗部形状及产量的影响杂交种及其亲本穗长、穗粗、穗行数以及穗重随密度增加而减小,秃尖长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在低密条件下,杂交种穗长、穗粗和穗重大于父母本,穗行数大于母本小于父本;中密和高密下均小于父母本。XY335和ZD958秃尖在中密和高密下大于父母本,低密下大于母本小于父本。杂交种及其亲本穗粒数和千粒重均随密度增加而减小,理论产量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穗粒数、千粒重和理论产量杂种优势指数和超亲优势均随着密度增加而减小。杂交种穗粒数和理论产量的杂种优势指数较大,超亲优势较强,穗粒数超母优势大于超父优势,千粒重有较强的超父优势。

田小康[6](2020)在《陕A群、陕B群选育玉米自交系抗倒性评价与关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倒伏是影响玉米产量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每年因倒伏造成玉米的减产损失约在5-25%之间。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密植、高产、机械化已成为当前玉米生产的主要方式,对品种的抗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收获期玉米品种间抗倒伏差异的遗传基础,增强玉米品种站秆能力已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内容。本研究以陕A群、陕B群选育的优良玉米自交系为主要材料,构建了153份自交系组成的关联群体(AM153),连续2年对153份自交系的抗倒性状(株高、穗位高、穗位高/株高、茎秆强度等)的调查分析,评价陕A群和陕B群选育玉米自交系抗倒特性。结合高通量SNP标记数据开展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进而挖掘与抗倒性相关的分子标记,为玉米种质资源扩增、改良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如下:1.陕A群、陕B群选育玉米自交系株高、穗位高和茎秆强度等抗倒伏性状具有丰富的变异,株高的变异范围为9.57-10.41%,穗位高的变异范围为12.93-15.78%,茎秆强度的变异范围为6.37-14.13%;具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株高的遗传力为92.16%,,穗位高的遗传力88.45,茎秆强度的遗传力为69.30%。2.以穗位高、株高比和茎秆强度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将陕A群、陕B群选育玉米自交系划分为3类,其中抗倒性强的玉米自交系15份,分别为KA203、KA147、KA60、KA225、Z140353、2015KB031、KB204、KB154、2016KB-35、KB109等。抗倒性较强的玉米自交系48份,分别为KA105、2013KA-58、2013XCA-1、KB024、KB227、KB082、KB106等。3.结合收获期籽粒含水量和抗倒性性状,筛选出11份抗倒性较好、籽粒含水量低的玉米自交系,分别是为2015KA37、KA225、KA60、Z141257-1、2014TCB-2、L1661335、KB228、L170459、L170685、KB154、Z140594。4.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筛选到与抗倒伏性状显着关联的SNP标记25个,其中与株高和穗位高显着关联份SNP标记18个,与茎秆强度显着关联的SNP标记7个。在标记区间内筛选到了24个与抗倒性潜在相关的候选基因,对其中的5个候选基因Zm00001d010838,Zm00001d010919,Zm00001d019917,Zm00001d040040,Zm00001d002521进行了进一步注释。

李碧霞[7](2019)在《玉米杂交种与其亲本抗倒伏特性及杂种优势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倒伏问题是限制玉米单产进一步提高,实现玉米高产、高效、优质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倒伏不仅会大幅度降低玉米籽粒产量,且增加机械收获难度,从而增加玉米种植成本。解决倒伏问题的关键要素是提高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而茎秆抗倒伏能力与其茎秆结构性化合物木质素、纤维素含量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然而,关于玉米茎秆发育过程中相关内源激素如何调节木质素和纤维素合成积累,进而影响茎秆抗倒伏能力还尚不明确,特别是对玉米杂交种茎秆抗倒伏能力与亲本自交系间的生理遗传特征的研究相对薄弱。因此,玉米茎秆抗倒伏质量生理代谢遗传机理的研究,已成为玉米抗倒伏性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选用抗倒伏能力差异较大的玉米杂交种(F1)及其亲本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分析比较不同抗倒性玉米杂交种F1代与其亲本自交系间农艺性状、茎秆穿刺强度、茎秆结构性化合物木质素、纤维素及其内源激素的杂种优势。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抗倒性玉米杂交种植株性状和茎秆强度杂种优势分析玉米杂交种的株高、穗位高以及穗位系数均高于其亲本,表现出明显的超亲优势,且穗位高的杂种优势明显高于株高和穗位高系数。基部第3节间直径、单位节长干重(DWUL)和穿刺强度(RPS),杂种优势为正向超低亲优势,负向中亲、超高亲优势。抗倒性较强的玉米品种KX3564杂交种的株高、穗位高以及重心高的杂种优势低于抗倒性较弱的品种新玉41(XY41),而基部第3节间DWUL和RPS的杂种优势明显高于XY41。(2)茎秆结构性化合物积累和内源激素含量的杂种优势分析杂交种基部节间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均显着低于其母本自交系,表现为超低亲优势,且中亲优势较低,均小于10%。内源激素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含量均低于其父母本,杂种优势指数较低;而ZT含量为明显的超亲遗传。(3)茎秆内源激素对结构性化合物积累的调节及结构性化合物与茎秆穿刺强度的关系玉米茎秆基部第3节间木质素积累量与节间穿刺强度呈极显着正相关,与纤维素积累量呈显着正相关。生长素(IAA)含量与木质素、纤维素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脱落酸(ABA)含量与木质素、纤维素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玉米素(ZT)与木质素积累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而与纤维素含量无相关性。玉米杂交种各性状杂种优势表现:株高、穗位高、穗位系数及玉米素(ZT)为超亲优势,基部第3节间直径、干重、穿刺强度、纤维素和木质素、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含量为超低亲优势;玉米茎秆基部第3节间木质素积累量与RPS呈极显着正相关,与纤维素积累量呈显着正相关。木质素、纤维素与生长素(IAA)呈极显着正相关,与脱落酸(ABA)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玉米素(ZT)与木质素积累呈显着正相关。

张华[8](2017)在《玉米灰斑病抗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连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玉米灰斑病是由玉蜀黍尾孢菌(Cerospora zeae-maydis)、玉米尾孢菌(Cerospora zeina)等引起的的一种叶部病害,目前已成为危害西南地区玉米生产的重要病害,选育、种植抗灰斑病玉米品种是控制玉米灰斑病发生的重要手段,而抗性品种的选育依赖于对遗传背景不同的抗性种质资源进行表型及基因层面的筛选、鉴定与发掘。近年来,利用全基因组学的方法鉴定、分离抗病基因已成为分子抗病育种的主要手段,本研究以345份来源于不同生态环境,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玉米自交系及IBM Syn10群体为供试材料,在自然发病条件下对上述自交系的玉米灰斑病抗性进行鉴定;运用SN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供试材料的遗传结构及分子特征;利用全基因组扫描的方法对与玉米灰斑病抗性关联的SNP位点进行检测;利用先前构建的IBM Syn10群体的bin map遗传连锁图谱对玉米灰斑病抗性QTL进行定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56110个SNP分子标记开展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共获得43070个高质量SNP分子标记,覆盖了整个染色体组。其中1号染色体上分布最多,共计6724个,占比15.6%,10号染色体上分布最少,共计3075个,占比7.1%。共检测到86140个等位基因,基因多样性平均值为0.3607,变幅为0.09530.500,PIC平均值为0.2884,变幅为0.05070.375;群体结构分析表明,345份玉米自交系可以被划分为6个亚群,根据自交系的划群结果与已知系谱比较分析,可将其中4个亚群与国内杂种优势群相对应,包括BSSS、Reid、PA、PB,另外2个亚群分别为北方种质群及热带亚热带种质群。2.对345份玉米自交系进行4个环境下的玉米灰斑病抗性鉴定,剔除调查数据缺失的39份自交系后,共有306份自交系统计到4个环境的灰斑病发病情况,结果表明:大多数自交系都表现为感病,感病(S)和高感(HS)自交系的比例高达71.6%,抗性材料较少,高抗(HR)和(R)抗病自交系仅占14%;抗性稳定性方面,306份自交系中,抗鉴结果保持一致的自交系有34份,抗鉴结果相差1个等级的自交系有114份,抗鉴结果相差2个等级的自交系有125份,抗鉴结果相差3个等级的自交系有30份,抗鉴结果相差4个等级的自交系有3份;对来源于不同群体的自交系抗性进行分析,热带亚热带种质、PB种质中的高抗(HR)、抗性(R)自交系无论是数量上还是比例上都明显高于其他群体种质,因此热带亚热带种质及PB种质可作为选育玉米灰斑病抗性自交系的优良种质资源。3.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logP≥3水平下,4个环境中(2014年宝兴、泸定,2015年宝兴、泸定)共检测到142个与玉米灰斑病抗性相关联的SNP标记(不含重复标记),其中3个环境中被检测到的标记有1个,2个环境中被检测到的标记有14个。在2个及以上环境中出现的15个标记中,共有10个标记位于1号染色体上,占66.6%,其中位于bin1.05、bin1.06的标记共有7个,进一步印证了bin1.05-bin1.06可能是抗性QTL挖掘的重点区域。4.对IBM Syn10群体的280份DH系及亲本B73和Mo17进行6个环境下(2013年德宏、宝兴、泸定,2014年德宏、宝兴、泸定)的玉米灰斑病抗性鉴定,剔除调查数据缺失的20份自交系后,共有260份自交系统计到6个环境的灰斑病发病情况。结合前期研究构建的玉米IBM Syn10群体bin map遗传连锁图谱(包含115万个SNP位点、2916个SSR/RFLP标记以及6618个bin marker位点),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玉米灰斑病抗性QTL分析。总共检测到19个抗性QTL,分布在1、2、3、4、5、6、8、9号染色体上,其中位于bin2.04处的QTL被检测到3次,分别为QTL qmGLS2-1、q13lGLS2-1、q14lGLS2-1,位于bin3.07处的QTL被检测到2次,分别为QTL q13lGLS3-1、q14lGLS3-1,位于bin8.03处的QTL被检测到2次,分别为QTL q13dGLS8-1、q14dGLS8-1,其中q14lGLS2-1可解释的表型变异最大,为10.24%,可能为1个主效抗性QTL。

王亮,丰光,景希强,徐春海[9](2016)在《优良玉米自交系丹717的选育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玉米自交系丹717是丹东农业科学院1993年以丹黄17和丹黄19为基础材料组建二环系经过连续自交6代选育而成。多年试验表明,丹717具有良好的丰产性、抗逆性、抗病性、耐密性、结实性、适应性和高配合力等特点,是目前应用较广的自交系之一。丹717选育至今由其直接组配和其衍生系组配的玉米杂交种达9个以上,这些品种在抗逆性、抗病性、丰产性和适应性等方面表现突出。丹717成功的育成并广泛的应用,是Reid群改良的成功的探索和示范。

唐海涛,张彪,梅碧蓉,康继伟,陈洁,谭君,何文铸[10](2013)在《玉米杂交组合灌浆期穗下节间抗折特性比较研究》文中提出通过对89个玉米杂交组合灌浆期穗下节间长、穗下节间直径、穗下节间茎皮厚、穗下节间抗折力等性状的比较,发现穗下节间抗折力相关性状呈现较强的多态性,并表现出数量性状的特点;玉米杂交组合灌浆期穗下节间长表现出偏态分布的特点;穗下节间直径、穗下节间抗折力表现出正态分布的特征。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对玉米杂交组合灌浆期穗下节间抗折力影响力大小依次是穗下第一茎节直径、穗下第一节间长和穗下第一茎节皮厚。

二、选育高抗倒玉米杂交种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选育高抗倒玉米杂交种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旅大红骨玉米种质基础及骨干系的创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旅9和旅28
2 自330
3 E28
4 丹340
5 丹598
6 丹黄34
7 丹99长
8 结语

(3)玉米机收相关性状的QTL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玉米生产状况
    1.2 我国玉米机收的发展现状
    1.3 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玉米品种特征
    1.4 QTL的原理、定位方法及应用
        1.4.1 数量性状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1.4.2 QTL定位分析方法
        1.4.3 QTL作图群体的构建
        1.4.4 DNA的分子标记类型
    1.5 玉米倒伏性状相关研究
        1.5.1 自然因素与玉米倒伏
        1.5.2 玉米株型与倒伏
        1.5.3 茎秆性状与倒伏
        1.5.4 茎秆化学成分与倒伏
        1.5.5 抗倒伏相关性状分子基础研究
        1.5.5.1 茎秆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分析
        1.5.5.2 茎秆穿刺强度的QTL分析
        1.5.5.3 茎秆化学成分的QTL分析
    1.6 玉米籽粒脱水性状
        1.6.1 籽粒脱水的研究进展
        1.6.2 控制籽粒脱水的因素
        1.6.3 籽粒脱水与穗部相关性状
        1.6.4 穗部相关性状的遗传研究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田间性状调查与数据处理
        2.2.1 性状调查
        2.2.2 数据的处理
    2.3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2.3.1 玉米叶片DNA的提取
        2.3.2 SSR反应体系与PCR反应条件
    2.4 扩增产物的检测
        2.4.1 扩增DNA变性
        2.4.2 电泳准备
        2.4.3 扩增产物的电泳
        2.4.4 扩增产物的银染检测
        2.4.5 SSR标记的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茎秆抗倒伏相关性状和穗部性状变异分析
        3.1.1 抗倒相关性状的变异性分析
        3.1.2 穗部性状的变异性分析
    3.2 不同抗倒伏性状和穗部性状的方差分析
        3.2.1 抗倒伏相关性状的方差分析
        3.2.2 穗部相关性状的方差分析
    3.3 不同抗倒相关性状及穗部性状相关分析
        3.3.1 不同抗倒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3.2 不同抗倒伏相关性状的遗传力估算
        3.3.3 群体穗部性状的相关分析
        3.3.4 不同穗部性状的遗传力估算
    3.4 抗倒性状和穗部性状的QTL分析
        3.4.1 植株抗倒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3.4.2 F_(2:3)群体穗部性状的QTL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抗倒性状的确定及遗传特性研究
    4.2 抗倒伏相关性状的分子基础
    4.3 机收相关性状及其遗传特性
    4.4 穗部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4.5 等位基因的作用效应
参考文献
ABSTRACT

(4)玉米杂交种木质素积累对茎秆强度形成的影响及其杂种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玉米发生倒伏的危害
    1.2 玉米发生倒伏的影响因素
    1.3 玉米基部节间特征对倒伏的影响
    1.4 玉米基部节间茎秆强度与倒伏的关系
    1.5 玉米基部节间木质素积累对茎秆强度的影响
    1.6 玉米茎秆木质素的合成途径及影响因素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1.8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8.1 研究内容
        1.8.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生育期调查与取样
        2.4.2 茎秆形态特征测定
        2.4.3 茎秆穿刺强度的测定
        2.4.4 木质素的测定
        2.4.5 木质素合成相关酶活性的测定
        2.4.6 倒伏率调查
    2.5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基部节间茎秆特征的比较及杂种优势分析
        3.1.1 不同杂交种间基部节间茎秆特征的比较
        3.1.2 不同杂交种与其亲本基部节间茎秆特征比较
        3.1.3 基部节间茎秆特征杂种优势分析
    3.2 基部节间穿刺强度与倒伏率的比较及杂种优势分析
        3.2.1 不同杂交种基部节间茎秆穿刺强度的比较
        3.2.2 不同杂交种与其亲本基部节间茎秆穿刺强度的比较
        3.2.3 基部节间茎秆穿刺强度杂种优势分析
        3.2.4 倒伏率比较分析
    3.3 基部节间木质素积累的比较及杂种优势分析
        3.3.1 不同杂交种基部节间木质素积累的比较
        3.3.2 不同杂交种与其亲本基部节间木质素积累的比较
        3.3.3 基部节间木质素积累杂种优势分析
        3.3.4 茎秆基部节间木质素积累与穿刺强度的相关性分析
    3.4 基部节间木质素合成相关酶活性的比较及杂种优势分析
        3.4.1 基部节间PAL活性的比较
        3.4.2 基部节间TAL活性的比较
        3.4.3 基部节间CAD活性的比较
        3.4.4 基部节间POD活性的比较
        3.4.5 基部节间木质素合成相关酶活性杂种优势分析
        3.4.6 茎秆基部节间木质素与其合成相关酶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4.1.1 玉米杂交种茎秆特征及其遗传特征
        4.1.2 玉米杂交种茎秆强度与木质素积累关系及其遗传特征
        4.1.3 木质素积累与其合成相关酶的关系及其遗传特征
    4.2 结论
        4.2.1 玉米基部节间茎秆特征分析
        4.2.2 玉米茎秆穿刺强度与木质素积累的关系
        4.2.3 玉米茎秆木质素含量与其合成相关酶的关系
第五章 创新点与展望
    5.1 创新点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5)种植密度对玉米抗倒伏特性及其杂种优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植株性状的影响
        1.1.1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植株性状的影响
        1.1.2 玉米植株形态有关性状的遗传特性
    1.2 茎秆形态结构对倒伏的影响
        1.2.1 植株形态对倒伏的影响
        1.2.2 茎秆形态对倒伏的影响
        1.2.3 玉米倒伏性相关的遗传特征
    1.3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1.4 玉米倒伏与植株生物量的关系
    1.5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茎秆强度的影响
        1.5.1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茎秆穿刺强度的影响
        1.5.2 茎秆强度的遗传特性
    1.6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田间倒伏率的影响
    1.7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
        1.7.1 种植密度与杂交种及其自交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关系
        1.7.2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遗传特性
    1.8 研究目的及意义
    1.9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9.1 研究内容
        1.9.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的指标和方法
        2.3.1 植株形态测定
        2.3.2 叶片形态测定
        2.3.3 植株干物质积累的测定
        2.3.4 穿刺强度测定
        2.3.5 玉米倒伏情况调查
        2.3.6 室内考种
    2.4 玉米生育期主要气象指标
    2.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植株性状差异及杂种优势分析
        3.1.1 不同品种间植株性状差异比较
        3.1.2 植株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3.2 叶片性状差异性及杂种优势分析
        3.2.1 不同品种间叶片性状差异比较
        3.2.2 叶片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3.3 基部节间形态比较
    3.4 干物质积累差异及杂种优势分析
        3.4.1 不同品种间器官干物质积累的比较
        3.4.2 各器官占全株干物质积累的分配比例
        3.4.3 植株干物质的分配杂种优势分析
    3.5 茎秆穿刺强度差异及杂种优势分析
        3.5.1 不同品种间茎秆穿刺强度差异比较
        3.5.2 茎秆穿刺强度杂种优势分析
    3.6 田间倒伏率差异性比较
    3.7 不同品种穗部性状和产量性状及其杂种优势比较
        3.7.1 不同品种间穗部性状差异
        3.7.2 不同品种间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差异
        3.7.3 穗部性状杂种优势比较
        3.7.4 产量构成因子杂种优势比较
    3.8 植株性状与抗倒伏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4.1.1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植株性状的影响
        4.1.2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4.1.3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茎秆强度的影响
        4.1.4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穗部形状及产量的影响
    4.2 结论
        4.2.1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植株性状和叶片形态的影响
        4.2.2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基部节间茎秆强度和倒伏率的影响
        4.2.3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生物量积累、穗部形状及产量的的影响
第五章 创新点与展望
    5.1 创新点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6)陕A群、陕B群选育玉米自交系抗倒性评价与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玉米倒伏的类型及倒伏的影响因素
        1.1.1 玉米的倒伏类型
        1.1.2 玉米倒伏的影响因素
        1.1.3 玉米倒伏的危害
    1.2 玉米茎秆强度的测定
    1.3 玉米抗倒性相关性状研究进展
        1.3.1 玉米株型相关性状研究进展
        1.3.2 玉米茎秆强度的研究进展
        1.3.3 玉米化学成分和茎秆解刨结构的相关研究
    1.4 籽粒含水量的相关研究
    1.5 关联分析研究
        1.5.1 关联分析的发展历程
        1.5.2 遗传结构和连锁不平衡
        1.5.3 关联分析的应用
    1.6 研究目的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试验方法
        2.3.1 性状调查
        2.3.2 DNA提取与送检
        2.3.3 SNP标记检测
    2.4 数据分析
        2.4.1 抗倒性状的遗传力和变异系数分析
        2.4.2 抗倒性状的最佳线性无偏估计和广义遗传力分析
        2.4.3 抗倒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4.4 候选基因挖掘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抗倒性状分析与抗倒材料的评价
        3.1.1 抗倒表型性状的基本统计
        3.1.2 抗倒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1.3 基于BLUP值抗倒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3.1.4 基于BLUP值的抗倒性相关农艺性状评价
    3.2 收获期籽粒含水量与抗倒性玉米自交系综合评价
        3.2.1 收获期籽粒含水量变化和遗传分析
        3.2.2 基于BLUP值的籽粒含水量与抗倒性综合评价
    3.3 抗倒伏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3.1 SNP标记的分布
        3.3.2 关联群体连锁不平衡分析
        3.3.3 株高和穗位高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3.4 茎秆强度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3.5 候选基因分析和预测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玉米自交系抗倒性评价
        4.1.2 基于收获期籽粒含水量及抗倒性综合评价
        4.1.3 抗倒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的初步解析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玉米杂交种与其亲本抗倒伏特性及杂种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玉米发生田间倒伏的类型、部位及影响因素
        1.1.1 倒伏类型的划分
        1.1.2 倒伏部位
        1.1.3 倒伏对玉米的危害
        1.1.4 影响玉米倒伏的因素
    1.2 植株形态结构对倒伏的影响
    1.3 茎秆质量性状对倒伏的影响
    1.4 茎秆结构性化合物对倒伏的影响
    1.5 内源激素在植物中的作用
    1.6 玉米抗倒伏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
    1.7 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1.8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植株外部形态测定
        2.4.2 干物质积累的测定
        2.4.3 茎秆穿刺强度的测定
        2.4.4 茎秆结构性化合物的测定
        2.4.5 茎秆激素含量的测定
        2.4.6 倒伏率调查
    2.5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杂交种与其亲本植株性状及杂种优势分析
        3.1.1 植株性状的差异比较
        3.1.2 植株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3.2 杂交种与其亲本茎秆特征的比较及杂种优势分析
        3.2.1 茎秆直径的比较
        3.2.2 茎秆干物质积累的比较
        3.2.3 杂交种茎秆特征的杂种优势分析
    3.3 杂交种与其亲本自交系茎秆穿刺强度与倒伏率分析
        3.3.1 茎秆穿刺强度的比较
        3.3.2 茎秆穿刺强度的杂种优势分析
        3.3.3 倒伏率比较分析
    3.4 杂交种与其亲本茎秆结构性化合物的比较及分析
        3.4.1 木质素含量的比较
        3.4.2 纤维素含量的比较
        3.4.3 茎秆基部节间结构性化合物杂种优势分析
        3.4.4 茎秆基部节间结构性化合物与穿刺强度的相关性分析
    3.5 杂交种与亲本内源激素含量比较及杂种优势分析
        3.5.1 基部节间IAA含量比较
        3.5.2 基部节间ABA含量比较
        3.5.3 基部节间ZT含量比较
        3.5.4 基部节间内源激素含量杂种优势分析
        3.5.5 基部节间内源激素含量与结构性化合物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4.1.1 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与倒伏的关系
        4.1.2 杂交种植株性状与茎秆质量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4.1.3 玉米茎秆结构性化合物与抗倒伏性能的关系
        4.1.4 茎秆内源激素与结构性化合物的关系
    4.2 结论
        4.2.1 杂交种植株性状及茎秆穿刺强度杂种优势分析
        4.2.2 杂交种茎秆结构性化合物及其内源激素杂种优势分析
        4.2.3 茎秆结构性化合物及内源激素含量与抗倒伏性能的关系
第五章 创新点与展望
    5.1 创新点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玉米灰斑病抗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连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玉米灰斑病的发生与危害
    1.2 玉米灰斑病病原学特征
        1.2.1 病原菌分类
        1.2.2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1.3 玉米灰斑病的症状表现及鉴定方法
        1.3.1 玉米灰斑病的症状表现
        1.3.2 玉米灰斑病的病级分类
    1.4 玉米灰斑病的防治
        1.4.1 抗病资源的鉴定、培育
        1.4.2 其他防治措施
    1.5 玉米灰斑病的分子遗传研究
    1.6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1.6.1 国外种质资源研究简介
        1.6.2 国内种质资源研究简介
        1.6.3 DNA 分子标记在玉米研究中的应用
    1.7 玉米 QTL 定位研究进展
        1.7.1 连锁分析在玉米研究中的应用
        1.7.2 玉米研究对关联分析的应用
    1.8 本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玉米灰斑病抗性QTL定位材料
    2.2 供试材料灰斑病抗性鉴定
        2.2.1 田间种植
        2.2.2 抗性鉴定
    2.3 分子遗传多样性分析
        2.3.1 SNP基因型分型
        2.3.2 遗传多样性分析
        2.3.3 群体结构分析
        2.3.4 灰斑病抗性QTL连锁分析
        2.3.5 灰斑病抗性 QTL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SNP标记的分子特征
    3.2 群体结构分析
    3.3 灰斑病抗性分析
        3.3.1 供试材料的灰斑病的抗性评价
        3.3.2 抗性结果的稳定性分析
        3.3.3 不同种质群体的玉米灰斑病抗性分析
    3.4 345 份玉米自交系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5 玉米抗灰斑病连锁分析
        3.5.1 DH群体及双亲抗性差异性分析
        3.5.2 抗性QTL定位及遗传效应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玉米灰斑病抗源的鉴定、利用
        4.1.1 玉米灰斑病抗性自交系鉴定
        4.1.2 玉米灰斑病抗性种质利用
        4.1.3 玉米灰斑病抗性鉴定方法及指标分析
    4.2 SNP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4.3 供试自交系的种质类群划分
    4.4 玉米灰斑病抗性QTL定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优良玉米自交系丹717的选育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过程
2 丹717的主要特性
    2.1 丹717生育性状与形态特征
    2.2 抗性特点与品质分析
3 主要技术创新
    3.1 外来种质的成功导入是Reid种质改良的成功典范
    3.2 早代测配和高压选择的成功配合使广适性和高配合力得到完美结合
4 丹717组配杂交种的选育过程及应用情况
    4.1 优良玉米杂交种丹科2151的选育与应用
    4.2 优良玉米杂交种丹科2165的选育与应用
    4.3 优良玉米杂交种丹玉501号的选育与应用
    4.4 丹717衍生系组配玉米杂交种的选育与应用
        4.4.1 隆迪401
        4.4.2 丹玉502号
        4.4.3 万育968
        4.4.4 丹玉206号
        4.4.5 铁研59号
        4.4.6 铁研919

(10)玉米杂交组合灌浆期穗下节间抗折特性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田间试验设计
    1.3 性状测量
    1.4 统计分析
        1.4.1 设定参考数列
        1.4.2 数据标准处理方法
        1.4.3 计算灰色关联系数及关联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杂交组合灌浆期穗下节间抗折性状表现及变异范围
    2.2 不同杂交组合灌浆期穗下节间抗折相关性状分布
    2.3 玉米杂交组合灌浆期穗下节间抗折力分布
    2.4 玉米杂交组合灌浆期穗下节间抗折力比较
    2.5 玉米杂交组合灌浆期穗下节间抗折力与其他性状的关系
3 讨论

四、选育高抗倒玉米杂交种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旅大红骨玉米种质基础及骨干系的创制与应用[J]. 丰光,王孝杰,鲁宝良,高洪敏,杨辉,杨海龙,王亮,鲁俊田,付俊. 辽宁农业科学, 2021(06)
  • [2]优质超甜玉米新品种闽双色4号的选育[J]. 廖长见,张扬,陈伟,林建新,滕振勇,陈山虎,林静,卢和顶. 福建农业学报, 2021(04)
  • [3]玉米机收相关性状的QTL分析[D]. 张朝林.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5)
  • [4]玉米杂交种木质素积累对茎秆强度形成的影响及其杂种优势分析[D]. 朱丽斌. 石河子大学, 2020(05)
  • [5]种植密度对玉米抗倒伏特性及其杂种优势的影响[D]. 李晓鹏. 石河子大学, 2020(05)
  • [6]陕A群、陕B群选育玉米自交系抗倒性评价与关联分析[D]. 田小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7]玉米杂交种与其亲本抗倒伏特性及杂种优势分析[D]. 李碧霞. 石河子大学, 2019(05)
  • [8]玉米灰斑病抗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连锁分析[D]. 张华.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3)
  • [9]优良玉米自交系丹717的选育与应用[J]. 王亮,丰光,景希强,徐春海. 种子, 2016(03)
  • [10]玉米杂交组合灌浆期穗下节间抗折特性比较研究[J]. 唐海涛,张彪,梅碧蓉,康继伟,陈洁,谭君,何文铸. 作物杂志, 2013(05)

标签:;  ;  ;  

高抗倒伏玉米杂交种选育问题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