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莓分生组织培养脱病毒技术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马秀明,缪军,王俊峰,韩伟,孙杨[1](2021)在《草莓茎尖脱毒繁育体系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草莓茎尖脱毒技术能够从生产上解决草莓因长期无性繁殖,易受到多种病毒的侵染,从而导致植株长势变弱、果实品质劣化、产量下降等品种退化现象。从草莓茎尖消毒、茎尖选取、培养基的筛选、多种脱毒方式结合、病毒检测、驯化移栽、种苗繁育等方面综述了草莓茎尖脱毒繁育体系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草莓茎尖脱毒繁育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陈龙[2](2021)在《外施褪黑素促进苹果脱毒的技术与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病毒病害是制约苹果产业高效、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与真菌病害和细菌病害不同,植物一旦感染病毒病害,难以用其他方法治愈。栽培无毒苗是目前生产上防治病毒病害的有效方法。建立简易、高效的脱毒技术是培育和栽培无毒苗的必要条件。对苹果危害最大的潜隐病毒有三种,它们是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pple cholorotic leafsopt virus,ACLSV),苹果茎痘病毒(apple stem pitting virus,ASPV)和苹果茎沟病毒(apple stem grooving virus,ASGV)。ASPV不能侵染顶端分生组织,容易脱除,而ASGV能侵染顶端分生组织,难以脱除。褪黑素可以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增强植物对非生物胁迫(如干旱、低温、盐碱等)和生物胁迫(如真菌和细菌)的抗性,但在增强植物对病毒抗性和脱毒方面极少有报道。本研究旨在:(1)以模式植物为材料,研究外施褪黑素对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的抗性。通过病毒相对含量、防御基因表达量和抗病相关因子含量测定,初步探究外施褪黑素促进植物抗病毒的机理,并将获得的结果在苹果植株上验证;(2)测试外施褪黑素脱除苹果ASGV和ASPV的效果,通过测定抗病相关因子和病毒相对含量及病毒在茎尖的定位,揭示褪黑素促进病毒脱除的机理;(3)测试褪黑素介导植物增强对病毒抗性的关键因子(SA和NO)脱除ASGV和ASPV的效果,建立脱毒新方法。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心叶烟(Nicotiana glutinosa)、普通烟草(N.tabacum)和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模式植物为试材,研究了外施褪黑素对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抗性的效应。心叶烟(N.glutinosa)根部外施褪黑素,增强了植株对TMV局部侵染的抗性,以100μM褪黑素施用两次效果最佳,枯斑抑制率达37.4%。RT-q PCR检测结果表明,番茄根部外施褪黑素后,PR1和PR5基因表达上调,TMV相对含量下降,以100μM褪黑素施用两次时效果最显着。Dot-ELISA对TMV的测定结果也验证了外施褪黑素降低TMV的含量。根部外施褪黑素促进了番茄带毒植株中水杨酸(SA)和一氧化氮(NO)的积累,但对H2O2含量没有明显影响。外施NO供体硝普钠(SNP)和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可以上调PR1和PR5的表达,降低带毒植株中的病毒浓度。外施一氧化氮抑制剂c PTIO,明显降低褪黑素诱导的对TMV的抗性。以转水杨酸羟化酶基因(nah G)的普通烟草(N.tabacum cv.Xanthi-nn)为材料,接种TMV后发现,nah G烟草更易感病,接种3天后病毒浓度为野生型烟草的3倍,外施100μM褪黑素对nah G烟草的TMV相对浓度没有明显影响。以上研究表明,褪黑素介导的TMV抗性很可能依赖于NO和SA途径。(2)以单感ASGV的‘Gala’苹果试管苗为材料,培养在添加0-20μM褪黑素的增殖培养基中培养。结果表明,10-20μM褪黑素明显促进茎的增殖,10-15μM褪黑素明显促进茎的伸长。外施褪黑素明显提高试管苗内源吲哚乙酸(IAA)含量,以15μM褪黑素处理的效果最为明显。在含有15μM褪黑素的增殖培养基培养4周后,取0.5 mm带有2片叶原基的茎尖进行培养,茎尖培养的成活率与对照没有明显差异,再生率由对照组的47%提高至85%,脱毒率由对照组的0%提高到95%。外施15μM褪黑素明显促进试管苗内源SA和NO积累。RT-q PCR对病毒的定量检测表明,褪黑素处理显着降低带毒植株的病毒含量,病毒相对浓度下降约60%。免疫组织化学法对病毒定位研究发现,褪黑素处理抑制ASGV在茎尖的转运,扩大茎尖的无毒区。(3)以复合感染ASGV和ASPV的‘Gala’苹果试管苗为材料,取叶片外殖体培养在含有0-30μM褪黑素的再生培养基中,诱导不定芽。从不定芽取茎尖(0.3-0.5 mm、带2-3个叶原基)培养获得完整试管苗。结果表明,再生培养基中添加15-30μM褪黑素明显提高叶片不定芽再生力。对照组的不定芽发生率和不定芽数分别为81.6%和3.9。15μM和30μM褪黑素处理的不定芽发生率和不定芽数分别为100%和5.8与5.2,显着高于对照组。再生培养基中添加褪黑素(15-30μM)能提高茎尖的再生率及脱毒率,以15μM褪黑素处理对ASGV和ASPV脱毒率最高,分别达到53%和100%。免疫组织化学法对病毒定位研究发现,外施褪黑素扩大茎尖的无毒区,促进茎尖培养脱除病毒。(4)以复合感染ASGV和ASPV的‘Gala’苹果试管苗为材料,培养在添加了SA和NO供体硝普钠(SNP)的培养基培养4周后,取茎尖(0.3-0.5mm、带2-3个叶原基)培养获得完整试管苗。结果表明,低浓度的SA(10μM)与SNP(10μM和50μM)对试管苗的伸长和增殖无显着影响,高浓度SA(100μM)与SNP(70μM)明显抑制试管苗的生长,但明显提高ASGV和ASPV的脱毒率。本研究首次揭示了外施褪黑素能明显提高植物对TMV的抗性。外施褪黑素、SA及NO供体硝普钠(SNP)能有效脱除ASGV和ASPV,并初步揭示了外施褪黑素提高脱毒率的机理。本研究为植物脱毒开辟了新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价值。
李晓亮,杨世先,杨光炤,王文智,张建康,钱遵姚,董广,张军云[3](2021)在《草莓种苗的脱毒技术试验研究》文中认为草莓病毒病是草莓生产中的一大危害,草莓脱毒种苗成为了草莓高效生产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本试验旨在研究提出一种操作简便、脱病毒率较高的草莓种苗脱毒技术,通过设置5种试验处理并获得草莓组培苗,经病原检测后分析各种处理的病原脱毒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草莓种苗脱毒技术为直接茎尖培养(0.2~0.5 mm茎尖生长点)+冷处理(组培苗置于5℃的冰箱中培养60 d),该技术不仅可推广应用于草莓脱毒种苗规模化育苗中,同时对其他作物的脱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徐燕[4](2020)在《冀东地区主栽甘薯品种茎尖脱病毒及组织培养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冀东地区推广种植的甘薯品种病毒病发生严重,特别是主要种植的淀粉型品种卢选1号受病毒病危害严重,减产30%以上,使当地甘薯生产受到极大影响。本文对甘薯茎尖脱毒技术、脱毒苗检测技术、快繁技术进行研究,旨在为冀东地区生产脱病毒甘薯种苗提供技术保障。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用2%NaClO对甘薯茎段消毒515 min,观察其茎尖污染率、死亡率、成活率,试验结果表明,烟薯25、卢选1号与北京553分别用2%NaClO消毒9min、13 min、11 min污染率最低,成苗率最高。2以甘薯茎尖分生组织为培养对象,筛选出适合外植体生长的激素配方,适合烟薯25、卢选1号与北京553最佳培养基分别是MS+1.5 mg/L 6-BA+0.1mg/L IBA、MS+1.0 mg/L 6-BA+0.1 mg/L IBA、MS+1.0 mg/L 6-BA+0.5 mg/L IBA3共检测323个样品,其中脱毒苗有195株,血清学检测SPFMV的脱毒率为63.42%。不同品种间脱毒效果有一定差异,卢选1号的脱毒率为46.39%,烟薯25的脱毒率为88.30%,北京553的脱毒率为55.56%。4本研究中利用常规秧苗的茎尖进行脱毒,其脱毒率为37.25%,而经过一个月高温的甘薯苗剥离茎尖,脱毒率为71.43%,脱毒效果明显比不经过高温的好。5通过对品种间的植株相关性状的调查,卢选1号的株高最高,达到3.64cm;北京553次之,株高为2.56 cm;烟薯25最低,为2.27 cm。卢选1号与烟薯25之间的株高差异显着,卢选1号与北京553之间的株高达到显着差异。卢选1号的节间最长,达到0.66 cm;北京553次之,节间为0.38 cm;烟薯25最短,为0.33 cm。卢选1号与烟薯25之间的节间差异显着,卢选1号与北京553之间的节间达到显着差异。卢选1号的生根数最多,达到5.98;北京553次之,生根数为5.56;烟薯25最少,为5.25。卢选1号与烟薯25之间的生根数有差异显着性。
霍辰思,樊新萍,刘伟[5](2020)在《草莓病毒病、脱毒技术及病毒检测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针对草莓主要病毒病及其为害特点、草莓脱毒主要技术及病毒检测技术进行综述,介绍了近年来草莓脱毒苗繁育技术,以期对草莓生产提供理论指导作用。
代雄伟[6](2020)在《黄毛草莓(Fragaria nilgerrensis Schltdl)组培再生过程中基因组DNA甲基化动态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毛草莓(Fragaria nilgerrensis Schltdl)是西南地区常见的野生草莓,具有较强的抗性,其果实中特有的蜜桃香味尤其突出,是改良栽培草莓品质的重要遗传资源。组织培养是无性繁殖和遗传转化的重要基础,也是了解植物细胞全能性的重要手段,通过组织培养可实现植物脱毒和离体快繁,并在此基础上培育新品种。然而草莓组培苗及其后代在花果特性、生长势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表型变异,影响了草莓组培苗在实际生产中的运用。研究表明组培过程中导致的DNA甲基化不稳定是再生植株表型变异的重要来源,同时DNA甲基化可有效促进或加快组培过程。因此,本研究以黄毛草莓为材料,优化组培再生体系的同时收集组培各阶段材料,利用全基因组重亚硫酸盐测序技术,对其在外植体、愈伤组织、不定芽、再生植株、再生植株生根和下地移栽六个时间点的基因组DNA甲基化变化进行研究。以期了解黄毛草莓组培再生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甲基化水平和动态变化趋势,探究草莓组培苗无性系变异的甲基化模式,为有效解决草莓组织培养生产中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此外,也为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甲基化调控模式的研究提供线索。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并建立了高效稳定的黄毛草莓组培再生体系。最佳体系为:黄毛草莓无性系最适初代培养基是MS+0.5 mg/L 6-BA+30 g/L蔗糖+7 g/L琼脂,出苗率95%;最适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是MS+0.2 mg/L TDZ+0.6 mg/L 6-BA+0.15 mg/L 2,4-D+0.6 mg/L NAA+30 g/L蔗糖+7 g/L琼脂,出愈率90%;最适不定芽分化培养基是MS+1 mg/L 6-BA+0.1 mg/L NAA+30 g/L蔗糖+7 g/L琼脂;最适生根培养基是1/2 MS+0.2 mg/L IBA+30 g/L蔗糖+7 g/L琼脂。该再生体系为黄毛草莓无性繁殖与遗传转化提供了参考。2.利用全基因组重亚硫酸盐测序技术研究了黄毛草莓外植体茎尖、愈伤组织、不定芽和再生植株、再生植株生根与移栽成活的叶片基因组DNA甲基化变化,与参考基因组比对后得到60.43%75.33%的唯一比对率,C位点的覆盖深度均在7x以上。通过全基因组甲基化模式分析,我们发现CG类型的甲基化水平最高,CHG类型次之,CHH类型最低;从组培不同阶段来看,愈伤组织阶段、壮苗阶段、下地移栽发生了明显的去甲基化过程,不定芽阶段、生根发生了明显的超甲基化过程,CHH变化最为突出;从染色体分布上看甲基化占比最高的同样是CG类型;通过建立甲基化在染色体上的密度分布图,观察到甲基化变化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转座子密集区,而基因密集区的甲基化程度普遍偏低。从基因功能区域的甲基化程度来看,组培6个阶段甲基化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repeat区、intron区和promoter区、exon区、3’UTR和5’UTR区。DNA甲基化通过改变相关基因的甲基化模式,可以参与器官或组织形成的调控,DNA甲基化水平在不同组织和时期也并不是恒定的,而是动态变化的。依照组培顺序两两比较发现,整个组培过程黄毛草莓甲基化水平呈现降低和升高交替出现的动态变化趋势,这与组培过程中细胞功能分化、激素的使用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3.通过差异甲基化区域分析发现,CG甲基化类型在promoter区和exon区的差异甲基化区域(DMR)数目最多,愈伤组织与外植体茎尖相比,CG甲基化类型以去甲基化(hypo)的DMR为主,相关基因的功能富集显示,愈伤组织阶段去甲基化的基因主要富集于与转移酶活性、甾体合成与代谢和细胞壁组装与修复等相关功能的基因集;不定芽阶段与愈伤组织阶段相比,CG甲基化均以超甲基化(hyper)的DMR为主,相关基因主要富集于与氧化还原酶活性、催化活性和叶绿素分解代谢等相关功能的基因集;而再生植株叶片生长阶段、生根阶段和下地移栽阶段甲基化发生改变的相关基因主要与细胞分化、生长发育以及环境适应相关。此外,从茎尖外植体到愈伤组织涉及脱分化过程,而从愈伤组织到不定芽涉及植物再分化过程,在此过程中,有54个基因随着细胞脱分化和去分化过程甲基化水平也在不断发生改变,涉及数个与细胞核骨架形成、参与DNA修复与同源重组、泛素代谢等相关基因;从植株叶片生长、生根和下地移栽几个阶段主要涉及激素的变化和环境的改变,共有36个基因在不同阶段甲基化水平不断发生改变,涉及数个组蛋白甲基化酶、细胞色素P450、ABC转运蛋白等与植物代谢、发育、抗逆相关的基因。
苏代发,童江云,杨俊誉,陈杉艳,罗志伟,沈雪梅,赖泳红,Jamil Arslan,魏世杰,崔晓龙[7](2019)在《草莓病毒病及其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对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 SVBV)、草莓斑驳病毒(strawberry mottle virus, SMoV)、草莓皱缩病毒(strawberry crinkle virus, SCV)、草莓轻型黄边病毒(strawberry mild yellow edge virus, SMYEV)和草莓潜隐环斑病毒(strawberry latent ringspot virus, SLRSV)等5种草莓主要病毒的分类、分布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对草莓病毒的检测方法(指示植物检测、电镜检测、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传播媒介(蚜虫、蓟马、粉虱、线虫和真菌)、脱毒方法(高温脱毒、化学试剂脱毒、茎尖脱毒、高温-茎尖结合脱毒和超低温脱毒)及草莓病毒病的防治(脱毒苗运用、田间管理、抗病毒品种和阻断传播媒介)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为草莓生产中病毒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王仁睿,李杰[8](2020)在《建兰花叶病毒和齿兰环斑病毒的检测技术及脱毒方法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为了弄清目前建兰花叶病毒(CymMV)和齿兰环斑病毒(ORSV)病毒检测和脱毒的研究概况,本研究详细阐述了2种病毒的检测方法、采用的脱毒技术和脱毒效率,分析比较了不同技术存在的弊端,指出现有的脱毒方法已不能满足兰科植物脱毒研究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应采用安全、可靠的新型脱毒技术来解决目前兰科植物产业瓶颈问题。超低温脱毒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脱毒技术,具有独特优势,目前已在多种植物上成功应用,该方法的应用有望解决2种病毒脱毒方面存在的问题。
焦楠[9](2019)在《西番莲快繁体系建立及脱毒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西番莲(Passiflora caerulea L.)属西番莲科(Passiflora ceae)西番莲属(Passiflora L.),是亚热带地区的一种多年生常绿攀援植物。其果实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果汁气味馥郁,故有“百香果”的美名,在世界饮品市场占据重要席位。近年来随着西番莲的大量引种种植,病毒病害侵染情况愈发严重,使西番莲果实产量和品质大幅下降,严重阻碍了我国乃至世界西番莲产业的发展。因此,对西番莲进行优质种苗快速繁育以及病毒苗木的脱毒工作尤为重要。本研究建立并优化了西番莲离体再生体系,将获得的无菌苗进行炼苗及移栽管理;针对侵染西番莲的两种病毒建立了TeMV和CMV双重RT-PCR病毒检测体系,进一步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同时建立了微量直接RT-PCR检测方法;通过构建CP-GFP的表达载体对TeMV外壳蛋白展开亚细胞定位研究,进一步对感病西番莲体内的TeMV表达特性进行定量分析;以感病西番莲茎尖为材料,通过建立的小滴玻璃化法进行超低温脱毒处理,探究了影响脱毒效果的主要因素,并对脱毒过程进行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西番莲快繁体系的建立及优化以西番莲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材料,对不同消毒剂种类和消毒时间进行筛选,优化外植体灭菌体系。结果表明:西番莲外植体的最佳灭菌方法为使用75%乙醇浸没处理30s,随后转入0.1%HgCl2溶液中消毒12min,可以显着降低外植体的污染率和褐化率,接种后可获得较高的存活率。以腋芽发育得到的无菌苗为材料,采用正交法研究6-BA和NAA两种外源激素对西番莲增殖效果的作用。结果显示,两种激素存在显着的交互效应,将2.0mg/L6-BA和0.1mg/LNAA加入增殖培养基时,西番莲的增殖系数最高,为5.09。对四周苗龄的西番莲试管苗进行生根诱导时,探究了IBA和NAA两种激素对植株生根的影响。由试验结果得知,1.5mg/LIBA和0.5mg/LNAA组合为最佳诱导生根培养基,平均可诱导生根数为5.53。对根系生长健壮且达到34条主根的无菌苗进行移栽管理,根据移栽苗的成活率及生长势可以判断最适移栽基质为草炭土和珍珠岩混合比为4:1的营养基质,移植后植株成活率达93%,生长势也明显优于其他试验组。2西番莲相关病毒的检测技术研究以感染病毒病的西番莲叶片为试验材料,对四种西番莲常见病毒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表明:在采集的西番莲样叶中,可检测到黄瓜花叶病毒(CMV)、夜来香花叶病毒(TeMV)、东亚西番莲病毒(EAPV)和西番莲木质化病毒(PWV)四种病毒侵染的情况。在此基础上针对复合感染TeMV和CMV的西番莲建立了双重RT-PCR检测体系,并且对反应参数中的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及循环次数进行优化。改良后的双重RT-PCR检测系统反应参数为:最佳引物浓度比为TeMV:CMV=1:4,即TeMV反应终浓度为2.0mmol/L,CMV终浓度为8.0mmol/L;最佳退火温度为57℃;最佳循环次数为35次。针对优化后的双重RT-PCR检测体系进行灵敏度检验,结果显示,当样叶cDNA稀释到原液的10-5时,仍能够扩增出特异性条带,检测灵敏度等同于10-5mg组织量。将优化后的双重RT-PCR体系应用于36份西番莲样叶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来自不同产区的样品中,有8份样品复合感染TeMV及CMV,18份样品单感TeMV或CMV。本研究还建立了西番莲微量直接RT-PCR检测体系,针对不同取样部位和不同尺寸的针头进行试验。由检测结果可知,选择尺寸为23G(0.6×25TW LB)的注射器针头,以健壮的茎段或叶片为检测部位可以对PWV病毒达到较好的检测效果,此研究可为西番莲的田间检测提供便利。3 TeMVCP基因克隆、亚细胞定位及表达特性分析以感染TeMV的西番莲植株为试验材料,对TeMV外壳蛋白进行克隆验证。通过构建CP-GFP融合载体并转化至烟草植株进行亚细胞定位试验,定位结果表明:TeMVCP蛋白定位于叶绿体中,与网站预测结果一致,由此推测TeMV感染西番莲后作用位点位于叶片的叶绿体处。为研究TeMV在西番莲寄主体内的表达特点,对不同西番莲品种以及不同组织部位进行RNA提取和反转录操作,以eIF-5A作为内参基因,进行定量表达分析。定量结果显示:TeMV在感病西番莲不同部位的表达量差异显着,在叶片部位表达量最高,花药处表达量最低,具有明显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对“福建百香果一号”和“福建百香果三号”两个感病品种进行定量表达分析后发现,前者较后者具有显着高表达的情况,表达量约为后者的三倍,推测“福建百香果三号”具备较强的抗病性。4西番莲茎尖超低温脱毒技术研究及脱毒苗遗传稳定性检测以携带TeMV病毒的西番莲组培苗茎尖为材料,运用小滴玻璃化法对西番莲茎尖采取超低温处理。针对影响小滴玻璃化法的预培养时间和脱水时间两个因素进行优化试验,优化后的小滴玻璃化法操作程序为:剥取1mm的西番莲茎尖投入液体预培养基中预培养24h,随后转入PVS2脱水剂中50min进行脱水处理,在1×4cm大小的铝箔纸上制作PVS2小滴并转入脱水后的茎尖,将铝箔纸转移至液氮冻存1h,冻存结束后进行卸载处理并转移茎尖至再生培养基上恢复培养。根据优化后的小滴玻璃化法对西番莲茎尖进行超低温脱毒研究,设置不同的茎尖大小研究不同尺寸的茎尖对超低温脱毒效果的影响。设置不同的茎尖大小研究不同尺寸的茎尖对超低温脱毒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当剥取的茎尖尺寸在0.81.0mm时,经超低温脱毒后茎尖存活率和再生率最高,分别为83.3%和60%,脱毒率达100%。对超低温脱毒后的组培苗进行ISSR扩增,结果显示:试验共扩增得到2550条条带,每组引物可扩增出49条条带,与母株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脱毒苗无特异性条带产生,超低温脱毒后的再生苗未发生遗传变异。
王宇虹[10](2019)在《三个茶用菊品种脱毒体系的建立》文中研究指明茶用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是菊科菊属多年生的宿根草本植物。具有很高的茶用价值,同时在我国的药用方面具有很悠久的历史。江苏省射阳县的菊花种植基地茶用菊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其中‘早花红心菊’‘晚花红心菊’和‘北京茶菊’种植范围最广,药用价值也最高。但是随着种植面积和范围的扩大,经历长时间的营养繁殖使得这三种茶用菊感染菊花病毒和类病毒的现象非常严重,使得菊花的品质下降,药用价值减弱,产量逐年降低,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其产业化的发展。本研究从这三种茶用菊的病毒检测开始,确定出感染病毒的种类,并结合化学处理,物理处理以及转基因等技术对三种茶用菊进行脱毒处理,从而建立起合理有效的脱毒体系,为这三种茶用菊的生产和推广奠定基础。1.结合‘早花红心菊’、‘晚花红心菊’和‘北京茶菊’的田间症状的表现,通过巢式RT-PCR技术检测出侵染‘早花红心菊’的病毒是菊花B病毒(CVB)、菊花矮化类病毒(CSVd)和番茄不孕病毒病(TAV);侵染‘晚花红心菊’和‘北京茶菊’的是菊花B病毒(CVB)和菊花矮化类病毒(CSVd)。2.在筛选出的最适激素基础上,设置4组不同利巴韦林浓度的MS培养基,筛选出出愈率较高和褐化率较低利巴韦林浓度为40 mg/L,最有利于遏制‘早花红心菊’,‘晚花红心菊’和‘北京茶菊’病毒及类病毒的传播。3.对‘早花红心菊’,‘晚花红心菊’及‘北京茶菊’进行4℃低温结合利巴韦林脱毒处理。发现当低温处理2个月时,三种茶用菊的存活率最高,为40%左右。在此基础上将三种不同低温处理时长下的茶用菊茎尖分生组织接种在利巴韦林浓度为40 mg/L的MS培养基上,并对不同处理的病毒脱除率进行统计分析,并获得5株‘早花红心菊’脱毒苗,4株‘晚花红心菊’脱毒苗和4株‘北京茶菊’脱毒苗。4.在DNA水平上,用SRAP引物组合对3种茶用菊的3种不同的脱毒方法所获得的脱毒苗进行遗传稳定性分子检测,结果显示3种不同脱毒方法获得的脱毒苗与常规无菌苗之间的遗传位点的没有明显差异,表明脱毒苗均能有效地保持3种茶用菊的遗传稳定性。5.3D8 scFv是一种具有RNA水解功能和细胞渗透功能的重组抗体,已经成功用于菊花CSVd抑制研究。用3D8scFv构建pORE-R4-1×35s-3D8 scFv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用丛生芽侵染法转化经过脱毒处理后仍含有CSVd的‘早花红心菊’。‘早花红心菊’丛生芽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6-BA2.0 mg/L+NAA0.2 mg/L,平均能分化出1.22个不定芽,不定芽的卡那霉素的抗性选择压为30 mg/L,植株生根的卡那霉素抗性选择压为8mg/L。通过卡那霉素的筛选后初步得到抗性芽。
二、草莓分生组织培养脱病毒技术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草莓分生组织培养脱病毒技术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草莓茎尖脱毒繁育体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茎尖消毒 |
2 茎尖选取 |
3 培养基筛选 |
3.1 诱导培养基筛选 |
3.2 增殖培养基筛选 |
3.3 生根培养基筛选 |
4 多种脱毒方式结合 |
5 病毒检测 |
6 驯化移栽 |
7 种苗繁育 |
8 其他 |
9 小结与展望 |
(2)外施褪黑素促进苹果脱毒的技术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苹果生产概况与病毒病害对苹果生产的影响 |
1.2 苹果脱毒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茎尖培养 |
1.2.2 热疗法 |
1.2.3 化学疗法 |
1.2.4 茎尖嫁接 |
1.2.5 茎尖超低温疗法 |
1.3 褪黑素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
1.3.1 褪黑素的概况 |
1.3.2 褪黑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功能 |
1.3.3 褪黑素增强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抗性 |
1.3.4 褪黑素增强植物对生物胁迫抗性的研究 |
1.3.5 褪黑素增强植物对生物胁迫抗性的机理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本研究的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褪黑素增进植物抗病毒的机理研究 |
2.1 试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主要试验仪器和设备 |
2.1.3 主要试验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TMV病毒粒子的提纯 |
2.2.2 外施褪黑素对烟草TMV局部侵染抗性的影响 |
2.2.3 外施褪黑素对番茄TMV系统侵染抗性的影响 |
2.2.4 外施褪黑素对番茄叶片SA含量的影响 |
2.2.5 外施褪黑素对番茄叶片H_2O_2含量的影响 |
2.2.6 外施褪黑素对番茄叶片NO含量的影响 |
2.2.7 外施NO供体对番茄TMV抗性的影响 |
2.2.8 内源SA对番茄TMV抗性的影响 |
2.2.9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
2.3 试验结果 |
2.3.1 外施褪黑素对烟草TMV局部侵染抗性的影响 |
2.3.2 外施褪黑素对番茄TMV系统侵染抗性的影响 |
2.3.3 外施褪黑素对番茄叶片中SA含量的影响 |
2.3.4 外施褪黑素对番茄叶片中H_2O_2含量的影响 |
2.3.5 外施褪黑素对番茄叶片NO含量的影响 |
2.3.6 NO对番茄TMV抗性影响 |
2.3.7 内源SA对番茄TMV抗性影响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外施褪黑素结合茎尖培养脱除ASGV的研究 |
3.1 试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
3.1.1 植物材料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3.1.3 主要试剂 |
3.2 试验方法 |
3.2.1 带毒试管苗的建立与保持 |
3.2.2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
3.2.3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内源IAA含量的影响 |
3.2.4 外施褪黑素对茎尖培养脱毒的影响 |
3.2.5 再生苗的温室移栽 |
3.2.6 病毒的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 |
3.2.7 病毒的指示植物法与DAS-ELISA检测 |
3.2.8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内源SA与NO含量的影响 |
3.2.9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病毒含量的影响 |
3.2.10 外施褪黑素对病毒在茎尖分布的影响 |
3.2.11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
3.3 试验结果 |
3.3.1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
3.3.2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内源IAA含量的影响 |
3.3.3 外施褪黑素对茎尖培养脱毒的影响 |
3.3.4 病毒RT-PCR检测结果 |
3.3.5 病毒的指示植物法与DAS-ELISA检测结果 |
3.3.6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病毒含量的影响 |
3.3.7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内源SA和NO含量的影响 |
3.3.8 外施褪黑素对病毒在茎尖分布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外施褪黑素结合叶片不定芽茎尖培养脱除苹果病毒的研究 |
4.1 试验材料、试剂与主要仪器设备 |
4.1.1 植物材料 |
4.1.2 主要仪器设备 |
4.1.3 主要药品和试剂 |
4.2 试验方法 |
4.2.1 带毒试管苗的建立与保持 |
4.2.2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 |
4.2.3 外施褪黑素结合不定芽茎尖培养的脱毒效果 |
4.2.4 病毒的RT-PCR检测 |
4.2.5 外施褪黑素影响叶片再生不定芽的组织学观察和病毒定位 |
4.2.6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
4.3 试验结果 |
4.3.1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 |
4.3.2 外施褪黑素结合叶片再生不定芽茎尖培养的脱毒效应 |
4.3.3 外施褪黑素对叶片再生不定芽影响的组织学观察和病毒定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褪黑素介导植物增强对病毒抗性的关键因子在促进病毒脱除中的应用研究 |
5.1 试验材料、试剂与主要仪器设备 |
5.1.1 试验材料 |
5.1.2 主要试验仪器和设备 |
5.1.3 主要试验试剂 |
5.2 试验方法 |
5.2.1 带毒试管苗的建立和保持 |
5.2.2 外施SNP与SA对带毒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
5.2.3 外施SNP与SA对茎尖培养脱毒的影响 |
5.2.4 病毒的RT-PCR检测 |
5.2.5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
5.3 试验结果 |
5.3.1 外施SNP与SA对带毒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
5.3.2 外施SNP与SA对茎尖培养脱毒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本研究的结论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草莓种苗的脱毒技术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时间 |
1.4 试验方法 |
1.4.1 试验设计 |
1.4.2 草莓苗的组培 |
1.4.3草莓苗的病原检测 |
1.4.4 数据调查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草莓种苗的存活率 |
2.2 草莓种苗的病原检测结果 |
2.3 最佳的草莓脱毒技术筛选 |
3 结论 |
(4)冀东地区主栽甘薯品种茎尖脱病毒及组织培养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甘薯及甘薯的病毒病 |
1.2 甘薯组织培养的发展 |
1.3 甘薯脱毒的生物学原理 |
1.4 甘薯脱毒技术的发展 |
1.4.1 热处理脱毒技术 |
1.4.2 茎尖培养脱毒法 |
1.4.3 植物茎尖超低温技术 |
1.4.4 热处理结合茎尖脱毒 |
1.4.5 化学处理 |
1.5 脱毒苗的检测 |
1.5.1 目测法 |
1.5.2 指示植物法 |
1.5.3 血清法 |
1.5.4 电镜检测法 |
1.5.5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
1.6 影响脱毒效果的因素 |
1.6.1 茎尖大小 |
1.6.2 预处理对茎尖脱毒的影响 |
1.6.3 培养基配方对茎尖脱毒的影响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甘薯块根壮芽的培养 |
2.2.2 外植体的表面消毒 |
2.2.3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激素配比 |
2.2.4 热处理 |
2.5 培养条件 |
2.6 甘薯病毒病检测 |
2.7 不同品种甘薯脱毒苗的快速繁殖 |
2.8 移栽 |
2.9 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的消毒时间下的茎尖消毒效果 |
3.2 6-BA与IBA不同浓度的组合对茎尖组织分化芽的影响 |
3.2.1 6-BA与IBA对甘薯不同品种茎尖诱导分化率的影响 |
3.2.2 6-BA和IBA对不同甘薯品种成苗率的影响 |
3.2.3 不同品种茎尖成活率及成苗率的比较 |
3.3 DAS-ELISA病毒检测 |
3.3.1 不同品种茎尖组培苗的脱毒效果 |
3.3.2 高温处理对卢选1号脱毒效果的影响 |
3.4 不同品种试管苗植株性状差异 |
第四章 讨论 |
4.1 甘薯茎尖培养适宜的消毒时间 |
4.2 甘薯茎尖培养适宜培养基的选择 |
4.3 病毒检测 |
4.4 不同甘薯品种试管苗植株相关性状 |
第五章 结论 |
5.1 甘薯茎尖培养适宜的消毒时间 |
5.2 甘薯茎尖培养适宜培养基的选择 |
5.3 不同品种茎尖组培苗的脱毒效果 |
5.4 高温处理对卢选1号脱毒效果的影响 |
5.5 不同甘薯品种试管苗植株性状的差异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论文受资助情况 |
附录1 试验过程的图片 |
附录2 MS培养基母液配方 |
附录3 DAS-ELISA检测甘薯茎尖脱毒SPFMV的 OD450 |
致谢 |
(5)草莓病毒病、脱毒技术及病毒检测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草莓主要病毒病类型 |
1.1 草莓斑驳病毒(strawberry mottle vi-rus,SMoV) |
1.2 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 virus,SVBV) |
1.3 草莓皱缩病毒(strawberry crinkle vi-rus,SCV) |
1.4 草莓潜环斑病毒(strawberry latent ringspot virus,SLRSV) |
1.5 草莓轻型黄边病毒(strawberry mild yellow edge virus,SMYEV) |
2 草莓脱毒技术 |
2.1 草莓茎尖培养脱毒 |
2.2 热处理脱病毒 |
2.3 化学试剂脱毒 |
2.4 热处理与茎尖培养相结合脱毒 |
2.5 超低温脱毒 |
3 草莓无病毒苗鉴定与繁殖 |
3.1 草莓病毒病检测方法 |
3.2 草莓脱毒苗繁育技术 |
4 展望 |
(6)黄毛草莓(Fragaria nilgerrensis Schltdl)组培再生过程中基因组DNA甲基化动态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草莓属植物综述 |
1.1.1 草莓概述 |
1.1.2 野生草莓 |
1.1.3 黄毛草莓 |
1.2 组织培养概述 |
1.2.1 组织培养 |
1.2.2 草莓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及问题 |
1.3 DNA甲基化研究 |
1.3.1 表观遗传学简介 |
1.3.2 DNA甲基化研究 |
1.3.3 植物组培再生过程中DNA甲基化动态变化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黄毛草莓组培再生体系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数据统计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最适初代培养基的确定 |
2.2.2 最适继代培养基的确定 |
2.3 讨论 |
2.3.1 初代培养基 |
2.3.2 继代培养基 |
第三章 组培再生过程中DNA甲基化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的处理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测序数据质量控制 |
3.2.2 参考基因组比较分析 |
3.2.3 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模式分析 |
3.2.4 差异甲基化区域(DMRs)分析 |
3.2.5 不同时期甲基化差异基因注释与功能富集 |
3.3 讨论 |
3.3.1 组培再生与甲基化 |
3.3.2 组培过程中相关基因的变化 |
第四章 总结和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建兰花叶病毒和齿兰环斑病毒的检测技术及脱毒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2种病毒的检测技术 |
1.1 血清学方法 |
1.2 分子生物学方法 |
1.3 电镜观察 |
2 脱毒技术 |
2.1 化学疗法 |
2.2 化学药剂结合分生组织培养 |
2.3 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 |
2.4 超低温疗法 |
3 问题与展望 |
(9)西番莲快繁体系建立及脱毒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西番莲离体培养研究进展 |
1.1 外植体类型 |
1.2 培养基类型对西番莲离体培养的影响 |
1.3 激素对西番莲离体培养的影响 |
1.4 西番莲组培苗的生根与移栽 |
2 西番莲病毒病研究进展 |
2.1 西番莲病毒病的种类 |
2.2 西番莲病毒病的侵染特性及传播途径 |
3 植物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3.1 指示植物法 |
3.2 电镜检测法 |
3.3 血清学检测法 |
3.4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 |
4 病毒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功能及定位研究 |
4.1 CP的功能研究进展 |
4.2 CP的亚细胞定位研究进展 |
5 脱毒技术研究进展 |
5.1 热处理脱毒 |
5.2 化学疗法脱毒 |
5.3 组织培养脱毒 |
5.4 超低温脱毒 |
6 本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6.1 研究意义 |
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西番莲快繁体系的建立 |
第一节 西番莲外植体消毒体系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培养条件 |
1.4 计算方法及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消毒剂种类对西番莲再生的影响 |
2.2 不同消毒时间对外植体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二节 不同浓度激素组合对西番莲增殖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培养条件 |
1.4 计算方法及数据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节 不同浓度激素组合对西番莲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培养条件 |
1.4 计算方法及数据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四节 西番莲组培苗的炼苗与移栽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西番莲相关病毒检测技术研究 |
第一节 西番莲多种病毒的单重RT-PCR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二节 西番莲Te MV和 CMV双重RT-PCR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部分感病西番莲样品表型 |
2.2 RT-PCR扩增结果 |
2.3 双重RT-PCR扩增 |
2.4 应用双重RT-PCR检测西番莲样品Te MV和 CMV感染情况 |
3 讨论 |
第三节 西番莲微量直接RT-PCR(Microtissue direct RT-PCR)检测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针头尺寸对微量直接RT-PCR检测的影响 |
2.2 不同部位对微量直接RT-PCR检测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四章 西番莲Te MV_CP基因克隆、亚细胞定位及表达分析 |
第一节 Te MV外壳蛋白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TeMV_CP基因克隆验证 |
2.2 TeMV_CP蛋白同源性分析及蛋白保守结构域预测 |
2.3 TeMV_CP蛋白理化性质分析 |
2.4 TeMV_CP蛋白跨膜结构与磷酸化位点预测 |
2.5 TeMV_CP蛋白二级结构及三级结构预测分析 |
2.6 TeMV_CP系统进化树构建与分析 |
2.7 TeMV_CP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 |
3 讨论 |
第二节 Te MV_CP蛋白亚细胞定位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目的基因酶切位点分析 |
2.2 目的片段及线性化载体的回收 |
2.3 重组载体的鉴定 |
2.4 TeMV_CP蛋白亚细胞定位 |
3 讨论 |
第三节 Te MV病毒表达特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TeMV在西番莲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分析 |
2.2 TeMV在不同品种西番莲中的表达分析 |
3 讨论 |
3.1 侵染西番莲的Te MV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 |
3.2 TeMV在西番莲上的表达具有品种差异性 |
第五章 西番莲茎尖超低温脱毒技术研究 |
第一节 茎尖超低温处理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试验设计及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不同预培养时间对超低温处理效果的影响 |
2.2 不同脱水处理时间对超低温脱毒效果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二节 西番莲茎尖超低温脱毒效果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六章 西番莲脱毒苗ISSR遗传稳定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七章 小结与展望 |
1 小结 |
1.1 西番莲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1.2 西番莲主要病毒检测及双重RT-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
1.3 侵染西番莲的Te MV_CP蛋白亚细胞定位研究及表达分析 |
1.4 西番莲茎尖超低温脱毒技术的研究 |
1.5 西番莲脱毒苗ISSR遗传稳定性检测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三个茶用菊品种脱毒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三种茶用菊的背景 |
2 植物病毒及类病毒侵染菊花的机理及症状 |
3 菊科植物的四种主要病毒介绍 |
3.1 菊花矮化类病毒(Chrysanthemum stunt viroid,CSVd) |
3.2 菊花B病毒(Chrysanthemum virus B,CVB) |
3.3 番茄不孕病毒病(Tomato aspermy virus,TAV) |
3.4 菊花枯黄斑点类病毒(Chrysanthemum Chlorotic Mottle viroid,CChmvd) |
4 植物病毒的检测方法 |
4.1 生物学检测方法 |
4.2 电镜观察法 |
4.3 血清学检测方法 |
4.4 分子生物学法 |
5 植物的抗病毒机制 |
5.1 交叉保护法 |
5.2 R基因的调节反应 |
5.3 RNA沉默机制 |
6 植物脱毒技术的研究现状 |
6.1 茎尖组织培养脱毒 |
6.2 化学处理结合茎尖培养 |
6.3 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 |
6.4 低温处理结合茎尖培养 |
6.5 基因工程脱毒技术 |
6.6 脱落酸在植物抗病毒技术中的运用 |
6.7 其他领域脱毒技术的研究 |
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三种茶用菊病毒的检测及脱除 |
1 材料 |
2 试验方法 |
2.1 三种茶用菊的采集与保存 |
2.2 巢式RT-PCR病毒检测 |
2.3 三种茶用菊脱毒体系的建立 |
2.4 三种茶用菊脱毒苗遗传稳定性分析 |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三种茶用菊大田病害的调查 |
3.2 三种茶用菊的病毒检测情况 |
3.3 三种茶用菊茎尖最适利巴韦林浓度的确定 |
3.4 低温处理三种茶用菊的脱毒培养生长比较 |
3.5 三种茶用菊低温处理茎尖存活率比较 |
3.6 脱毒苗脱毒效果的鉴定和比较 |
3.7 三种茶用菊脱毒苗遗传稳定性分析 |
4 讨论 |
第三章 3D8 scFv基因转化‘早花红心菊’的初探 |
1 材料 |
1.1 植物材料 |
1.2 农杆菌菌株及载体 |
2 试验方法 |
2.1 ‘早花红心菊’不定芽的分化 |
2.2 抗生素的筛选试验 |
2.3 农杆菌的培养及活化 |
2.4 转基因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直接诱导芽再生培养基对菊花的影响 |
3.2 抗生素对菊花的影响 |
3.3 ‘早花红心菊’抗性芽的形成 |
4 讨论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草莓分生组织培养脱病毒技术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草莓茎尖脱毒繁育体系研究进展[J]. 马秀明,缪军,王俊峰,韩伟,孙杨. 安徽农业科学, 2021(24)
- [2]外施褪黑素促进苹果脱毒的技术与机理研究[D]. 陈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草莓种苗的脱毒技术试验研究[J]. 李晓亮,杨世先,杨光炤,王文智,张建康,钱遵姚,董广,张军云. 农业科技通讯, 2021(03)
- [4]冀东地区主栽甘薯品种茎尖脱病毒及组织培养关键技术研究[D]. 徐燕.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0(06)
- [5]草莓病毒病、脱毒技术及病毒检测研究进展[J]. 霍辰思,樊新萍,刘伟. 果树资源学报, 2020(04)
- [6]黄毛草莓(Fragaria nilgerrensis Schltdl)组培再生过程中基因组DNA甲基化动态变化[D]. 代雄伟. 云南大学, 2020(08)
- [7]草莓病毒病及其研究进展[J]. 苏代发,童江云,杨俊誉,陈杉艳,罗志伟,沈雪梅,赖泳红,Jamil Arslan,魏世杰,崔晓龙.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8]建兰花叶病毒和齿兰环斑病毒的检测技术及脱毒方法研究进展[J]. 王仁睿,李杰. 中国农学通报, 2020(11)
- [9]西番莲快繁体系建立及脱毒技术研究[D]. 焦楠.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4)
- [10]三个茶用菊品种脱毒体系的建立[D]. 王宇虹.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