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辽宁省植物区系界线划分的看法(论文文献综述)
高兰[1](2021)在《中国落叶阔叶林分布格局及控制因子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落叶阔叶林是中国重要的地带性植被,研究中国落叶阔叶林的分布格局并分析影响其分布的控制因子可以为开展植被区划、规划生态建设等提供重要参考,对山地植被的保护、恢复和重建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全国土地覆盖数据、中国年度植被指数(NDVI)空间分布数据以及气候数据(温度、降水),并广泛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落叶阔叶林研究的相关书籍、期刊论文等资料,采用文献资料检索法、重心迁移模型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利用Arc GIS、Matlab和SPSS软件,研究中国落叶阔叶林的水平和垂直分布格局,并分析影响其分布的主要控制因子。主要结论如下:(1)落叶阔叶林在中国东北地区分布面积最多,占比约为36.69%,其中黑龙江省占比最大,约为21.02%;华北地区占比位居第二,约为21.85%,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占比最大,约为14.25%;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和中南地区,占比分别约为13.77%、13.17%和11.17%;华东地区占比仅为3.29%。(2)2001-2015年,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重心向西北方向迁移,迁移距离约为47.98km,迁移角度以坐标北为起始方向顺时针约为359.03°;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迁移距离约为44.86km,迁移角度约为1.11°;亚热带落叶阔叶林分布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迁移距离约为48.56km,迁移角度约为1.39°。(3)中国落叶阔叶林垂直带分布的海拔上下线范围分别为400-3000m和54-2300m。第三阶梯,纬度对落叶阔叶林垂直带分布界线的相对贡献率最大,为主导因素;一、二阶梯,山体基面高度(山体效应)起主导作用。(4)中国落叶阔叶林NDVI值与年均气温呈弱相关的区域面积占比约为65.38%,呈中度正相关约为23.27%,呈高度正相关约为8.62%,呈中度负相关约为2.58%;中国落叶阔叶林NDVI值与年均降水量呈弱相关的区域面积占比约为70.88%,呈中度正相关约为5.70%,呈中度负相关约为18.16%。(5)落叶阔叶林垂直带分布位置的最冷月(1月)均温和年均温分别位于-17.6-1.02℃和2.32-13.86℃: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随着纬度的升高,且地势从第三阶梯过渡到第二阶梯,海拔升高,最冷月(1月)均温和年均温逐渐降低;最热月(7月)均温位于15.25-25.31℃;落叶阔叶林垂直带分布位置的年均降水量位于157.97-1879.85mm,由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降水量逐渐减少。
顾川东[2](2020)在《沈阳国家森林公园植物景观修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森林是地球生态的主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回归自然,回归自然”已成为现实在人们的渴望和追求中。因此,科学合理的森林公园植被景观规划不仅对保护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它还具有更多的经济效益和教育价值。本文中以沈阳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火灾“2019.4.17”作为是研究的背景。灾后沈阳国家森林公园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部分植物景观不仅影响了森林景观质量和生态质量,也严重影响了森林公园的娱乐功能。因此,通过实地调研,调查沈阳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资源现状,重点关注森林公园过火区域和分析和总结现阶段的问题。从植物景观规划的角度,为沈阳国家森林公园的植被景观恢复与重建提供参考依据,合理制定恢复战略。具体如下:1、首先对沈阳国家森林公园区域建立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体系,将过火区域划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景观视觉敏感度一级的核心景观区、景观视觉敏感度二级的主干道风景区以及景观视觉敏感度三级的生态保育区,明确植被恢复的原则和目标。2、通过对辽宁省山区部分风景区的树种进行调查,筛选出常用乡土树种类别,建立AHP评价体系用于修复树种的选择,通过权重值和评分结果得出综合评价值,得到4个指标:观赏性指标、生长性指标、生态性指标和经济性指标作为影响森林公园植物景观恢复的树种选择。结合植物、土壤、气候和环境等条件,提出分区、分类设计要求,并对各景观区域进行了典型的植物景观设计和部分结构配置的树种规划。3、通过分析得出三个景观视觉敏感度区域的植物景观修复策略,在景观视觉敏感度一级区域选择的修复树种分别为栾树、山杏、长白落叶松、山桃、五角枫、丁香;景观视觉敏感度二级区域选择的修复树种分别为栾树、胡枝子、油松、辽东栎、刺槐、东北连翘、紫穗槐;景观视觉敏感度三级区域的修复树种分别是红皮云杉、水曲柳、桑、刺槐、枫杨、胡枝子、白桦。本研究依据科学理论规划森林公园的植被景观,不仅是对森林资源的一种保护,也对优化自然环境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教育价值。总体而言,对沈阳国家森林公园受灾区域制定分区的修复策略,提出了适合沈阳国家森林公园植物景观恢复优化结构配置的模式,最终为沈阳国家森林公园的植被修复与结构配置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林妙琴[3](2020)在《中国北方和西藏地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环境意义》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发育有广泛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沉积,包括以北方为主的陆相和以西藏地区为代表的海相-海陆交互相。然而,这一时段地层的划分对比存在诸多争议,有关中国东部当时的区域古地理格局亦有各种不同看法。古植被是研究揭示古地理和古气候的良好手段,目前关于中国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古植被的研究还不够具体和深入。冀北-辽西地区和西藏中东部地区(拉萨地块)是我国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的代表性发育地区,为本论文通过孢粉化石研究、探讨以上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材料。本论文系统地分析了冀北-辽西地区和西藏中东部地区(拉萨地块)上侏罗统-下白垩统7个剖面的168块孢粉样品,其中71块含化石。共鉴定、统计14211粒标本,它们分属97属144种及若干未定种。根据组合中主要成分的丰度变化、关键分子的首现和末现等特征,在上述研究剖面共建立了 8个孢粉组合并分析讨论了它们的时代。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孢粉地层序列。其中冀北-辽西地区包括4个孢粉组合:金岭寺-羊山盆地和建昌盆地Berriasian-Valanginian 中期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S.)组合(崔杖子、南石门剖面,土城子组),滦平盆地Valanginian 中期Classopollis-Densoisporites-Cicatricosisporites组合(榆树下剖面,大北沟组一段)、Valanginian中-晚期Bisaccates组合(榆树下、下营剖面,大北沟组二段至大店子组一段下部)和 Hauterivian 早期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下营剖面,大店子组一段上部)。拉萨地块由老到新依次产出晚侏罗世Cyathidites-Classopollis组合(邱桑剖面,多底沟组)、Berriasian 期-Hauterivian期Classopollis-Cooksonites 组合(邱桑剖面,林布宗组)和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 组合(瓦达剖面,多尼组)、Hauterivian 晚期-Barremian早期Dicheiropolto-peak组合(拉龙剖面,多尼组)。本研究通过对金岭寺-羊山盆地、滦平盆地和建昌盆地土城子组孢粉组合的对比分析发现土城子组从一段中上部开始Classopollis逐渐减少,伴随着两气囊花粉的繁盛,至土城子组三段两气囊花粉代替Classopollis成为主要成分。同时,在土城子组一段中上部发现了早白垩世特征分子Fixisporites和Cicatricosisporites,表明中国东部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可能位于其中。建昌盆地南石门剖面土城子组三段的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S.)组合与滦平盆地榆树下剖面大北沟组的Bisaccates组合相似,二者产出层位相当。此外,本文首次报道了大店子组以蕨类植物占绝对优势的孢粉组合,目前该类型的组合未见于义县组下部。通过对中国东部早白垩世Berriasian-Hauterivian期的孢粉组合对比,揭示了中国东部南、北方孢粉植物区系之间不存在过渡带。结合该时期孢粉组合不呈现东西差异的特征,表明当时孢粉植物群交流广泛。因此,没有确凿的古植被证据支持早白垩世时期存在“中国东部高原”。对拉萨地块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孢粉组合与其相邻羌塘地块同时段的孢粉组合对比发现,二者同属于一个孢粉植物群,表明了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晚侏罗世之前已经拼合在一起。同时,我们发现掌鳞杉科植物从大陆边缘的拉萨地块至内陆的羌塘地块和塔里木盆地均增加,表明降水量向内陆有所减少。古植被和古气候重建表明,冀北-辽西地区早白垩世Berriasian-Valanginian期的古植被类型主要是喜温凉、中生的松柏类针叶植物,整体反映了半湿润-半干旱的温凉型气候。但是,Valanginian中-晚期Bisaccates组合发育时期相较于Berriasian-Valanginian 中期 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S.)组合发育时期植被类群更加单调,分异度明显降低,气候存在阶段性变干、变热。Hauterivian早期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发育时期喜暖湿的蕨类和苔藓类植物显着增加且成为优势类群,指示这一时期温度升高、湿度增加,反映了半湿润的温暖-炎热型气候,其间伴有温度和湿度的小幅起伏。拉萨地块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Barremian早期,植被经历了从以喜暖湿的蕨类植物为主转变为以喜干旱、炎热的掌鳞杉科针叶类植物为主的变化,气候总体上从半湿润的温暖-炎热型转变为干旱-半干旱的温暖-炎热型。
徐文铎,邹春静,郑元润[4](2019)在《动态地植物学说的理论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刘慎谔先生是中国着名的植物学家、生态学家和林学家,他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动态地植物学理论。本文作者利用动态地植物学理论,研究了中国东北地区植被的几个焦点问题:(1)地带性顶极是动态地植物学核心问题,在一个地区只有一个地带性顶极,受大气候控制,其余的都是由局部环境条件影响下形成的非地性顶极。东北地区从东南向西北随着水分条件的变化出现湿润区、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地带性顶极相应出现森林、森林草原和典型草原等地带性顶极植被类型。从南向北随着热量变化出现暖温性赤松(Pinus densiflora)-栎树(Quercus spp.)混交林、暖温性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栎树混交林、温性沙松(Abies holophylla)-红松(Pinus koraiensis)阔叶混交林、温性红松阔叶混交林和寒温性明亮针叶林等地带性顶极植被类型。除研究水平地带性顶极外,我们还研究了垂直地带性顶极或气候层顶极、前顶极和后顶极及其相互转化关系。(2)根据动态地植学中的极地苔原迁移路线,徐文铎发现了中国第2块苔原植被—大兴安岭亚高山苔原,进而澄清了在中国生态学和自然地理学领域中的山地苔原(mountain tundra)和山地冻原(mountain crymic)的基本概念和本质上的区别,发现东北山地苔原只起源于欧亚大陆北极苔原,是欧亚大陆极地苔原植物区系组成的一部分。(3)动态地植物学强调植物种的演变生态过程和物种正确鉴定的重要性。在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浑善克沙地发现了沙地云杉(Picea mongolica)新树种,由沙地云杉为建群种形成了超地带性顶极(post zonal climax),是陆地上非常特殊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为系统研究沙地云杉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开展了沙地云杉生态环境、种的起源、分子生态、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生态系统生态、保护生态等基础研究。(4)动态地植物学说认为:大气候在不断变化,植被对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敏感。植被与气候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有什么样的气候就应该有什么样的顶极植被,且在一个气候区内只能有一个地带性顶极植被。全球气候变暖给动态地植物学研究增加了新的内容,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地带性顶极植被受大气候控制,且是最敏感、最有代表性的植被类型。若未来气温升高2℃,则东北地区森林地带性顶极,除植被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外,其分布格局变化较大,将向北迁移约443~708 km。草原地带性顶极向东迁移926 km。(5)植被区划是动态地植物学在生态建设中的应用。植被区划应该建立在植被地带性基础上,且要反映历史情况与过去的气候关系。高级区应以地带性顶极为主,低级区可以考虑非地性顶极植被类型。因此,植被区划是动态地植物学中最结合生产实践和永续利用自然资源的科学依据。我们根据动态地植物学中植被区划的原则、依据、指标和系统,开展了黑龙江省植被区划、中国东北植被区划和中国东北植被生态区划等研究。
闫蓬勃[5](2019)在《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评价及树种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其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与城市居民的健康福祉息息相关。而城市树种多样性是维持城市森林稳定性、便于其持续地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城市树种多样性的提高虽然可以通过增加绿化中使用的树种数量实现,但实践证明,不当的树种选择不但难以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还可导致经济损失和资源的浪费。因而充分了解中国城市树种的多样性现状和驱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树种规划方案,合理增加树种多样性,对城市森林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基于文献和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257个城市的树种多样性格局,依据提出的树种规划原则,以中国城市中己有树种为对象,规划了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范围内潜在可用的树种,并以北京市为例,展示了该规划在单个城市尺度上的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包括:1.在257个城市中,树木(含灌木和木质藤本)的平均种类丰富度为128±118,树木种类总数为2640,其中近1/5的树种为外来种。在种类组成上,最常见的树种为垂柳(Salix babylonica L.)、圆柏(Juniperus chinensisL.)、紫叶李等(Prunus cerasifera f.atropurpurea(Jacq.)Rehd.)。各城市间的树种组成相似度具有纬度变化梯度特征,同一纬度上的城市间树种组成不相似性低。此外,城市树种也存在一定同质化现象,一些树种广泛分布在不同城市中。在城市内部,公园绿地是树种丰富度最高的区域,空闲地的种类丰富度最低。2.根据气候适宜性、城市环境适宜性和种类多样性原则对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建成区适宜树种进行规划,结果为:中国城市中潜在可用的树种数量平均为705±323种;其中处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城市潜在可用树种最多,平均每个城市适宜使用树种数量为930±245种,而中温带干旱地区潜在可用的树种最少,平均每个城市适宜使用树种数量为187±105种。3.根据前述规划结果,北京潜在可用的树种为565种,调查发现其中的278种已被使用,进而根据树种属性和土地用途的匹配性原则,对调查中未发现的287个树种进行规划。在最严格规划情境下,排除有花粉致敏和飘絮问题的48种和花粉致敏性不确定的197个树种,剩余的无花粉致敏和飘絮问题的树种39种加上可用雌株的3种有花粉致敏的树种用于规划。其中可在公园和空闲地中使用42种,商业区中使用14种,居民区中使用13种,单位绿地中使用3种,道路绿地中使用1种。4.总体而言,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与全球城市树种多样性水平相比差别不大,但与中国自然分布的树木种类多样性相比,仍具较大提升潜力。本研究的树种规划结果显示各城市均具有一批潜在可用的树种,可在经过试种后用于提高各城市树种多样性水平。
郭孟齐[6](2019)在《中国特有植物南荻的地理分布及生态效应评价》文中提出南荻(Miscanthus lutarioriparius Liu ex S.L.Chen&Renvoize)是我国特有的芒属植物,也是极具开发潜能的生态修复植物和生物质原料,其具有生物质产量高、光合效率强、纤维素含量高和耐贫瘠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南荻这一生态友好型植物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青睐,但迄今为止南荻在我国详细的地理分布及其规模化种植可能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生态风险还不清楚。为探究“南荻分布在哪里”及“南荻规模化种植产生的生态效应如何”这两个科学问题,本文对南荻的地理分布特征、生境限制因子、潜在分布区范围、规模化种植的生态效益和生态风险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南荻的地理分布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南荻主要分布在我国湖南、湖北、浙江、安徽、江苏、江西、河南和上海的8个省份和直辖市的252个县(市),其水平分布范围为东经111.17°~121.74°,北纬26.47°~33.97°,垂直分布范围为-1~299 m。从植物区系上看,南荻分布在华东植物区系中的黄淮平原亚地区(ⅢD9a)、江汉平原亚地区(ⅢD9b)、浙南山地亚地区(ⅢD9c)和赣南-湘东丘陵亚地区(ⅢD9d)以及华中植物区系中的秦岭巴山亚地区(ⅢD10a)和川、鄂、湘亚地区(ⅢD10c)。从南荻的地理分布特征来看,洞庭湖、鄱阳湖和太湖是南荻分布的中心区域。2.南荻的生境特征南荻的生境类型较丰富,“喜水”是其主要的生境特点,其中81.83%的南荻生长在水边,18.17%的南荻生长在离水源较远的生境中;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鸡矢藤(Paederia scandens)、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和狗尾草(Setaria viridis)是南荻主要的伴生植物,此外南荻生长的土壤类型多为pH接近中性的贫瘠土。南荻分布区的年均气温为14.13~18.15°C,均值为16.33°C,年降雨量为763.00~1817.00 mm,均值为1162.97 mm;但在不同南荻分布的植物区系内,水分因子的差异性较大,其次是热量因子,而光照因子的差异性较小,根据水分因子的不同可将南荻分布的植物区系划分为3种类型(高湿润性、中湿润性和低湿润型)。南荻野生居群的表型性状变异幅度大,遗传多样性丰富,其变异系数范围为17.05%~78.98%,遗传多样性指数(H’)变异范围为1.61~1.78。最冷季节平均温度(Bio11)、温度季节性变化方差(Bio4)和最干季度平均温度(Bio9)是南荻分布的主要生境限制因子,其次是最暖季节降雨量(Bio18)和最湿季度降雨量(Bio16);而影响南荻株高和产量的主要土壤因子是土壤速效钾含量和有机质含量。3.南荻潜在的分布区用Maxent模型预测南荻潜在分布时,最佳样本量是120,预测结果较精准。南荻潜在适生范围狭小,其中高适生区主要集中在江汉平原亚地区、黄淮平原亚地区和川鄂湘亚地区;此外南荻的适生总面积为6.658×105 km2,占国土总面积的6.96%。4.南荻规模化种植的生态效益南荻具有较强的固碳能力,其净初级生产力为1.34~15.55 kg·m-2·a-1,固碳能力为0.59~6.79 kg·m-2·a-1;在南荻分布的核心区域中,洞庭湖区域的南荻固碳能力较强(0.89~6.79 kg·m-2·a-1),年固碳量较多(7.12×106~5.43×107 t),而太湖区域南荻的固碳潜能则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规模化种植南荻可较显着地提升土壤的养分含量,对土壤全氮含量的提升率最大为12.74%,其次是全磷(11.91%)和有机质含量(6.63%),而对土壤全钾含量的影响较小;种植南荻对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要好于碱性土壤,对0~20 cm土层的改良效果要好于20~40 cm的土层。5.南荻规模化种植的生态风险通过文献法与专家咨询法确立分布特征、扩散特征、繁殖特征、遗传特征、适应特征、危害特征和被控制特征7个方面共计33个与能源草生态风险评价相关的指标。然后通过yaahp10.1软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权重赋值,进而构建相应的生态风险评价体系。最后选取10种已知生态风险等级的高大禾草对该体系进行检验,并依据检验结果对评价体系的生态风险等级层次进行划分。结果表明所构建的体系可以有效地辨别出不同物种的生态风险等级,并将风险等级层次划分为高危生态风险(系统评分>74.5),一定生态风险(系统评分在54.5~74.5),基本无生态风险(系统评分<54.5)。基于能源草生态风险评价体系,对芒、五节芒、荻、南荻和奇岗的生态风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芒、五节芒、荻、南荻、奇岗的生态风险值(R)依次是71、60、66、53和52分,即规模化种植的生态风险趋势为芒>荻>五节芒>南荻>奇岗;依据能源草生态风险评价体系划定的评判标准,奇岗和南荻为无生态风险的芒草种类,而五节芒、荻和芒为具有中低生态风险的芒草种类。
李发明[7](2019)在《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地质遗迹景观作为地球上独特的自然资源,有着与其他资源与众不同的特点,科学量化的评价方法是其得到合理保护和利用的重要前提。国际上地质遗迹景观评价已经向着精细化、数字化和数据化方向发展,像ENVI、SPSS等多学科技术与GIS结合的地图评价法、景观保存性评价法等等。国内地质遗迹景观评价主要从单学科角度出发,以定性或问卷打分式的定量评价为主,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在数据获取渠道多元化和新技术方法不断涌现的智能化时代,地质遗迹景观更应以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来提升资源在保护和利用方面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网络点评等文本信息大数据和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基础,借助地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技术与GIS平台耦合模型的构建,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创新性研究:1、以大数据的爬取为基础,构建我国省市级别以上地质遗迹景观的地理空间数据库;2、结合多元对应量化分析方法对数据库中案例进行价值类型划分;3、在价值分类的引导下,分别从科研价值、生态价值、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等四个方面对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展开量化评价,并建立“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论文研究主要有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基础研究。利用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总结国内外地质遗迹景观在评价与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主题词频、研究趋势等,并对相关理论和评价方法进行概述。第二部分价值分类。利用多元对应量化分析方法,对大数据爬取的我国省市级别以上地质景观资源进行综合价值类型划分,并得出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评价的四个主要分支,即在资源保护方面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在资源利用方面的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第三部分价值评价。以多学科技术与GIS平台共建耦合模型为基础,对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中地质遗迹景观的科研价值、生态价值、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等四个方面进行量化评价,并建立“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第四部分保护和利用研究。以价值评价结果为导向,对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从资源保护和利用两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并结合世界地质公园评定标准提出资源调整策略。第五部分结论与展望。总结了本文在地质遗迹价值分类、评价和保护等方面的结论,并对研究不足及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闫加乐[8](2018)在《辽河平原北部草地类型的植被特征及区域分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辽宁省草地资源主要分布于省北部和西北部的狭长带上,该区是我省重要的生态防护区,也是畜牧业生产的主要地区,其中有6个国家级半农半牧县。自1979年全国首次草地资源调查以来,近40年间我省未曾进行过详实的草地资源调查,对草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等都不清楚,在草地资源生态建设、规划利用等方面尚缺科学依据。我省草地资源东北段从昌图县西部的辽河右岸起,向西延伸至建平县,呈狭长条状分布,与内蒙古草原接壤。为掌握省草地资源现状,以辽河平原北部的昌图县、康平县、彰武县和法库县为调查范围,通过3年的野外详查,分析草地资源的植被特征,并与80年代的草地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演变趋势,结合水热条件的变化探讨演变机制。运用ArcGIS 10.0软件勾绘出4县草地类型分布图,分析草地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调查范围内共出现164种植物,隶属46科129属。根据群落结构特征,将调查区草地资源划分为疏林草地类、暖性灌草丛类和低平地草甸类3大类。其中,疏林草地类物种多样性最高,占总物种数71.3%;疏林草地类和暖性灌草丛类以旱生植物为主,低平地草甸类湿生和水生植物相对较多。三类草地中共出现8个草地型,疏林草地类2个,暖性灌草丛类3个,低平地草甸类3个。草地植物群落通常呈乔灌草三层结构,草地型均具有“乔木或乔灌”,明显有别于内蒙古的温性草原类。(2)调查区草地植物群落的旱生化演变十分明显。与80年代初比,草地群落中以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野古草(Arundinella anomala)、荻(Triarrhena sacchariflora)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为优势的中生类草地型已基本消失。羊草(Leymus chinensis)为代表的中旱生地带性群落只分布于林下、河边、丘间低地等水热条件相对较高的生境中,而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冷蒿(Artemisia frigida)等典型旱生植物的优势度有所增加,典型草原旱生植物分布区明显向东延伸。对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后发现,研究区有明显的高温干旱化趋势。与80年代初比,年降水量虽略有增加,但年平均气温升高1℃,日均≥10℃积温总量增加205℃,干燥度增加至1.2,昌图县和法库县已从温带气候区转变为暖温带气候区,气候高温化、生境干旱化趋势明显。草地群落的旱生化演替与该地区的气候干旱化趋势不谋而合。(3)彰武县的草地以疏林草地类为主,占该县草地总面积的65.1%,昌图县以暖性灌草丛类为主,占54.5%,康平和法库县以低平地草甸类为主,分别占52.6%、50.6%。4县共出现草地斑块11250块,其中10 hm2以下的占94.4%,10100 hm2的占5.4%,100hm2以上的仅占0.2%。草地呈零散分布,生境破碎化严重。
李涛[9](2018)在《辽宁北票羊草沟晚三叠世植物群及植物生态系统重建》文中研究指明晚三叠世羊草沟植物群位于辽宁省西部北票市东南部的常河营子乡羊草沟自然村附近的羊草沟盆地。羊草沟盆地是一个小型的晚三叠世-中侏罗世陆相沉积盆地。盆地内发育一套以河流相、湖泊相夹沼泽相为主的晚三叠世地层,称羊草沟组。羊草沟组以土黄色厚层砾岩、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泥岩为主,局部夹灰黑色、黄绿色砂岩、粉砂岩和煤线为特征,反映了由泥石流、河道充填、辫状河道、漫流、小型浅水湖泊、沼泽等沉积微相组成的冲积扇相组合。根据岩石组合特征,羊草沟组自下而上可划分为砾岩段,砂岩粉、砂岩段和砂岩段,每段都含有植物化石。本次研究表明,羊草沟植物群代表了一个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的晚三叠世植物群,为分析欧亚大陆东北部边缘晚三叠世时期的陆地生态系统、气候特征和地理环境等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同时,为探讨三叠纪陆地植物复苏过程、晚三叠世植物地理分区、晚三叠纪与早侏罗纪陆地植物演化、集群绝灭与演替,讨论陆相三叠系与侏罗系界线等重要科学问题也具有参考价值。植物化石采自于上三叠统羊草沟组的细砂岩、粉砂岩、泥岩中,均为印痕化石。经系统分类学研究,植物群由34属77种组成(包括2个新属,5个新种),其中苔藓类(1属1种,占种数的1.30%)、楔叶纲(5属7种,占9.09%)、真蕨纲(6属19种,占24.68%)、苏铁纲(7属17种,占22.08%)、科达纲(1属1种,占1.30%)、银杏纲(3属6种,占7.79%)、茨康目(5属7种,占9.09%)、松柏纲(4属15种,占19.48%)、裸子植物生殖器官和分类位置不明的形态属(2属4种,占5.19%)。统计结果表明,羊草沟植物群以裸子植物和真蕨类植物为主体。裸子植物以苏铁纲和松柏纲种数最多,但属的数量较少。真蕨类植物除了含少量双扇蕨科分子外,主要以分类位置不明的Cladophlebis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为特征。根据已知种的时代分布,如Neocalamites rogosus Sze,Clathropteris obovata Oishi,Cladophlebis grabauiana Sze,Cl.gracilis Sze,Cladophlebis kaoiana Sze,Pterophyllum ambabiraensis(Srebrodolskaja)Schorochova,Glossophyllum?shensiense Sze,Cycadocarpidium erdmanni Nathorst,C.swabii Nathorst,C.tricarpum Prynada,Podaozamites schenki Heer,P.distans(Orersl)Braun,P.giganteum Sun,Stenorachis bitchuensis Oishi,Taeniopteris linearis Mi et Sun等都是仅限于国内外晚三叠世植物群中的代表性分子。它们的发现证明羊草沟植物群地质时代应为晚三叠世。羊草沟植物群代表了欧亚大陆东北部西太平洋带北段一个晚三叠世植物群。根据植物群的组成特征和组成分子,羊草沟植物群可以与中国北方和日本、俄罗斯远东滨海地区晚三叠世植物群进行比较,如中国华北和西北的晚三叠世延长植物群,东北地区的黑龙江东宁罗圈站组植物群,吉林汪清天桥岭植物群,吉林双阳八面石小蜂蜜顶子组上段植物群,吉林双阳大酱缸组植物群,吉林浑江(现为白山市)石人北山植物群,吉林白山松树镇小营子组植物群,辽宁凌源老虎沟组植物群和日本晚三叠世成羽植物群,西南日本山口植物群,俄罗斯远东南滨海蒙古盖植物群。这些植物群主要发现于欧亚大陆东北部西太平洋带北段陆相沉积盆地(或有海相夹层)或陆相火山-沉积盆地中,所处地质构造背景比较复杂,生态环境也不尽相同,致使不同地点的植物群具有总体组成特征相似性的同时,在植物类群组成上也体现出了差异性。相似性表现在主要植物类群和具有时代意义的组成分子大致相同,反映了这些植物群所处的气候带和地质时代基本相同;差异性表现在组成类群比例和分子不尽相同。造成差异的原因,除了化石保存和采集的因素外,主要与西环太平洋北段晚三叠世复杂的地理条件和局部生态环境有关。与现今陆地生态系统一样,地质时期植被类型除主要受地球纬度控制以外,古大陆的位置,局部生态环境,山系,火山活动、海洋暖流等因素对植物类群组成和组成分子也有较大影响,使不同地点的植物群表现出差异性。根据组成特征分析,羊草沟植物群是一个以真蕨类、苏铁类、银杏类、茨康类和松柏类组成的植物群。除了少量的真蕨纲双扇蕨科分子外,主要组成类群和组成分子是中国北方暖温带-温带植物群的特点,而与中国南方同期植物群明显不同。羊草沟植物群特征反映了晚三叠世时期,羊草沟位于中国北方暖温带具有明显季节性变化的大陆性气候带内,但由于古太平洋暖流和火山喷发事件的影响,在羊草沟盆地内部,局部气候温暖潮湿,使羊草沟植物群除主要表现出北方有季节性变化的暖温带植物群特征外,还有少量南方热带-亚热带植物群中的喜湿热的植物类群出现。根据古植物类群与现生植物类群生活习性比较和羊草沟植物群的组成类群分析,可以推测羊草沟植物群代表了一个暖温带有季节性和降雨量变化的森林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以裸子植物为主的乔木,如银杏类、松柏类构成了森林生态系统的主体。灌木和草本植物,如苏铁类、茨康类和真蕨类、苔藓类也是这个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伴生植物类群。根据古植物类群生态学分析,可以将羊草沟森林生态系统划分为五个植物群落:1.高地针叶植物群落。优势类群为针叶形的松柏类,与现生温带-暖温带针叶林相似,通常生长在盆地周围山区地势较高地段;2.坡地阔叶-针叶植物混生群落。以阔叶-针叶中生乔木和灌木为主,优势类群为银杏类,茨康类,松柏类,林下及山坡边缘低缓潮湿地带可能生长一些喜阴湿草本真蕨类;3.低地苏铁类-蕨类植物群落。优势类群为苏铁类和真蕨类,生长在地形起伏不大,土壤潮湿,透水性较好的地段;4.岸边-湿地楔叶类植物群落。优势类群为楔叶纲木贼目分子,主要生长在盆地内部潮湿地段和局部积水区附近,如小型湖泊边缘、河岸河漫滩、沼泽或低洼潮湿地段。在沼泽或浅水地段也生长有水生、半水生槐叶苹目分子;5.林下苔藓类植物群落。仅发现有Thallites。其生态环境与现生苔纲相似,主要生长在温暖阴湿环境,如林下和阴湿地段的土壤、岩石、树干表面。
郭子良[10](2016)在《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优化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局,提高自然保护区网络的有效性,该文以地貌、植被和自然保护区等空间分布数据为基础,采用叠加分析、TWINSPAN分类、保护空缺分析等方法,开展了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现状和格局以及各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评估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天然植被的保护有效性。研发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定量评估方法,并用106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测试。依据以上研究结果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分析,提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的优化布局方案。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包括4个地貌大区、40个地貌地区、127个地貌亚地区和473个地貌区的地貌区划系统。提出了包括8个地理区域、37个地理地带、117个地理区和496个地理小区的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2.在自然保护区体系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挥着主体作用;野生植物、草原与草甸以及海洋和海岸类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中小型自然保护区居多,大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且主要位于西南、西北等地;我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格局倾向于局部聚集。3.有7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和188个自然保护地理小区尚未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虽然这些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并不是均需要开展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布局,许多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以栽培植被为主,但在一些自然生境较好的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仍存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空缺。4.超过8.85%的植被区和35.87%的植被小区并未进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近25%的自然植被群系未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天山山地、黄土高原和东南沿海等地区植被的保护有效性低。在主要山地800 m以下的山地基部,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的保护力度不足。低海拔的水平地带性植被和基带植被在自然保护区建设过程中未得到足够重视,存在明显空缺。5.提出了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遗传种质资源等三方面定量评估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测试发现河北南大港和辽河源、黑龙江镜泊湖等省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更高。此评估方法能很好识别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等保护价值。6.建议优先在202个地理小区对23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升级,并在102个地理小区新建省级自然保护区;优先建设高岭-盘岭和长白山等6处自然保护区域,太行山北段和武夷山北段等14处自然保护区群;在10个地区促进跨境自然保护区网络的建设;对18个地区的自然保护区进行合并。
二、关于辽宁省植物区系界线划分的看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辽宁省植物区系界线划分的看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落叶阔叶林分布格局及控制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中国落叶阔叶林水平分布格局研究现状 |
1.2.2 中国落叶阔叶林垂直分布格局研究现状 |
1.2.3 中国落叶阔叶林控制因子分析研究现状 |
1.3 理论基础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区及数据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落叶阔叶林概况 |
2.3 数据来源 |
2.4 数据处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落叶阔叶林分布格局分析 |
3.1 中国落叶阔叶林水平分布格局分析 |
3.1.1 中国落叶阔叶林在各省市自治区分布分析 |
3.1.2 中国落叶阔叶林2001-2015年重心迁移变化分析 |
3.2 中国落叶阔叶林垂直分布格局分析 |
3.2.1 中国落叶阔叶林带垂直分布整体分析 |
3.2.2 部分中国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垂直分布分析 |
3.3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中国落叶阔叶林控制因子分析 |
4.1 中国落叶阔叶林水平分布控制因子分析 |
4.1.1 中国落叶阔叶林分布区域气候因子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
4.1.2 中国落叶阔叶林NDVI值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4.2 中国落叶阔叶林垂直分布控制因子分析 |
4.2.1 气候因子影响分析 |
4.2.2 山体基面高度因子影响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沈阳国家森林公园植物景观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概念解析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5.2 国内研究进展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森林公园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条件 |
2.2 景观资源 |
2.2.1 现有景点概况 |
2.2.2 植物景观 |
2.2.3 森林植被情况 |
2.2.4 受损情况分析 |
第三章 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 |
3.1 基础资料整理 |
3.1.1 数据矫正 |
3.1.2 数据矢量化 |
3.1.3 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 |
3.2 相对坡度敏感度 |
3.3 相对距离景观视觉敏感度 |
3.4 景观的醒目程度 |
3.5 综合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层次分析法在树种选择中的应用 |
4.1 特征分析 |
4.1.1 辽宁省山区植物组成 |
4.1.2 辽宁省植物景观观赏部位 |
4.1.3 观赏季节 |
4.2 树种评价体系构建 |
4.3 模型构建方法 |
4.3.1 目标层 |
4.3.2 约束层(B) |
4.3.3 复合指标层(C) |
4.3.4 单项指标层(D) |
4.4 各指标权重的计算 |
4.5 判断矩阵构建及一致性检验 |
4.6 计算过程 |
4.7 因子权重排序结果 |
4.7.1 景观视觉敏感度一区各因子权重排序结果 |
4.7.2 景观视觉敏感度二区各因子权重排序结果 |
4.7.3 景观视觉敏感度三区各因子权重排序结果 |
第五章 修复策略 |
5.1 树种评分标准 |
5.2 得分结果及分析 |
5.3 森林公园不同区域的修复树种的分析与评价 |
5.4 结构配置评价分析 |
5.5 生态保育区的植物群落模式构建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沈阳国家森林公园树种修复的目标与原则 |
6.2.1 修复目标 |
6.2.2 修复原则 |
6.3 改进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北方和西藏地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晚中生代研究区地层相关问题 |
1.1.2 晚中生代中国古地理格局 |
1.2 研究区孢粉学现状和选题意义 |
第2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1.1 金岭寺-羊山盆地 |
2.1.2 建昌盆地 |
2.1.3 滦平盆地 |
2.1.4 西藏拉萨地块 |
2.2 研究方法 |
第3章 孢粉组合序列及特征 |
3.1 辽西土城子组孢粉组合 |
3.2 冀北大北沟组、大店子组孢粉组合 |
3.2.1 Classopollis-Densoisporites- Cicatricosisporites组合 |
3.2.2 Bisaccates组合 |
3.2.3 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 |
3.3 拉萨地块孢粉组合 |
3.3.1 Cyathidites-Classopollis组合 |
3.3.2 Classopollis-Cooksonites组合 |
3.3.3 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组合 |
3.3.4 Dicheiropollis-peak组合 |
第4章 孢粉组合时代 |
4.1 冀北、辽西孢粉组合时代 |
4.1.1 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 (S.)组合 |
4.1.2 Classopollis-Densoisporites-Cicatricosisporites组合和Bisaccates组合 |
4.1.3 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 |
4.2 拉萨地块孢粉组合时代 |
4.2.1 Cyathidites-Classopollis组合 |
4.2.2 Classopollis-Cooksonites组合 |
4.2.3 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组合和Dicheiropollis-peak组合 |
第5章 研究区孢粉组合对比讨论 |
5.1 土城子组时代 |
5.2 大北沟组和大店子组的时代 |
5.3 土城子组与大北沟组的横向对比 |
5.4 拉萨和羌塘地块孢粉组合对比 |
第6章 早白垩世中国东部孢粉植物群 |
6.1 中国早白垩世孢粉植物分区 |
6.2 中国东部孢粉植物群东西分异 |
6.2.1 Disacciatrileti-Cicatricosisporites孢粉植物群东西差异 |
6.2.2 Classopollis-Ephedripites(S.)孢粉植物群东西差异 |
第7章 古植被和古气候 |
7.1 冀北-辽西地区Berriasian-Valanginian期 |
7.1.1 辽西Berriasian-Valanginian中期 |
7.1.2 冀北Valanginian中期-Hauterivian早期 |
7.2 拉萨地块晚侏罗世-Barremian早期 |
第8章 系统描述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1 崔杖子剖面、南石门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
附表2 榆树下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
附表3 下营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
附表4 西藏拉萨地块研究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
附表5 中国东部早白垩世Berriasian-Hauterivian期孢粉植物群信息表 |
附表6 化石孢粉-母体植物亲缘关系 |
附表7 化石孢粉-古气候关系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Plates and plate captions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4)动态地植物学说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动态地植物学说产生的历史背景 |
2 地带性顶极是动态地植学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 |
3 动态地植物学的定量和定性研究途径 |
4 大兴安岭亚高山苔原的发现与刘慎谔的冰期植物移动路线关系 |
5 沙地云杉新种及其动态地植物学特征 |
6 动态地植物学说与全球变化的关系 |
7 植被区划是动态地植物学在生态建设中的应用 |
(5)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评价及树种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城市森林的功能 |
1.2 城市树种多样性的重要性 |
1.3 城市森林树种多样性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
1.4 城市绿化中树种规划方法研究现状 |
1.5 现有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
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3 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格局及影响因素 |
3.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3.1.1 研究区域 |
3.1.2 多样性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中国城市树种种类丰富度 |
3.2.2 城市不同土地利用上的树种丰富度 |
3.2.3 中国城市树种组成的合理性分析 |
3.2.4 与自然分布的树种多样性对比 |
3.2.5 城市间树木种类组成相似度及影响因素 |
3.3 小结 |
4 中国城市树种规划研究 |
4.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4.1.1 研究区域 |
4.1.2 树种规划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自然干扰对树种的影响结果 |
4.2.2 中国城市树种规划结果 |
4.3 小结 |
5 城市树种规划——以北京为例 |
5.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研究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北京城市树种现状 |
5.2.2 北京城市潜在可用树种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中国城市绿化树种调查文献目录 |
附录B 北京城市树种多样性调查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6)中国特有植物南荻的地理分布及生态效应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南荻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
1.1.1 南荻的生物学特征 |
1.1.2 南荻的分类和分布 |
1.1.3 南荻的生理特性 |
1.1.4 南荻的细胞学与分子生物学 |
1.1.5 南荻的繁育及栽培管理 |
1.1.6 南荻的逆境适应性 |
1.1.7 南荻的综合应用 |
1.2 植物规模化种植的生态效应评价 |
1.2.1 植物规模化种植的生态效益评价 |
1.2.2 植物规模化种植的生态风险评价 |
1.3 立项依据 |
1.3.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3 研究可行性分析 |
第二章 南荻的地理分布与生境特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南荻地理分布图的制作 |
2.1.2 南荻野生居群生境特征的分析 |
2.1.3 南荻潜在分布区预测的数据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南荻的地理分布特征 |
2.2.2 南荻的生境特征 |
2.2.3 南荻潜在分布区的预测 |
2.3 讨论 |
2.3.1 南荻地理分布范围的变化 |
2.3.2 南荻生境多样性的探讨 |
2.3.3 南荻生境限制因子的分析 |
2.3.4 南荻潜在分布区的预测分析 |
2.3.5 南荻种质资源的保护措施 |
2.4 结论 |
第三章 南荻规模化种植的生态效应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生态效益评价的试验设计 |
3.1.2 生态风险的评价体系与评估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南荻规模化种植的生态效益评价 |
3.2.2 南荻规模化种植的生态风险评价 |
3.3 讨论 |
3.3.1 南荻规模化种植产生的生态效益分析 |
3.3.2 南荻规模化种植产生的生态风险分析 |
3.4 结论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4.1 全文总结 |
4.2 研究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在读期间学术论文成果 |
附录1 南荻种质资源分布点 |
附录2 南荻部分标本图片 |
附录3 不同生境下的南荻照片 |
(7)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文献可视化分析 |
1.2.2 基于Citespace的国外文献可视化分析 |
1.2.3 国内外研究趋势分析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概念解读和界定 |
1.4.1 地质遗迹景观 |
1.4.2 价值解释变量 |
1.4.3 地质遗迹景观量化评价 |
1.4.4 地理信息系统(GIS)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
2.1 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 |
2.1.1 景观美学理论 |
2.1.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1.3 旅游行为心理学理论 |
2.2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方法 |
2.2.1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相关理论背景 |
2.2.2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的类型 |
2.2.3 地质遗迹景观定性评价方法 |
2.2.4 地质遗迹景观定量评价方法 |
2.3 地质遗迹景观量化评价中的技术应用 |
2.3.1 数据获取阶段应用的跨学科技术 |
2.3.2 数据分析阶段应用的跨学科技术 |
2.3.3 主要跨学科技术间的关系和路线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元对应分析下的地质景观价值分类与研究案例概述 |
3.1 地质学视野下国内外地质遗迹景观分类体系 |
3.1.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的分类体系 |
3.1.2 我国国家颁布的分类体系 |
3.1.3 不同专业背景下学者们的分类体系 |
3.2 我国地质景观资源数据爬取及类型分析 |
3.2.1 基于大数据爬取技术的地质遗迹景观数据库构建 |
3.2.2 我国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基础划分 |
3.3 多元对应分析下的地质遗迹景观综合价值分类体系 |
3.3.1 网络点评数据的爬取和价值等级划分 |
3.3.2 地质遗迹景观二维质心坐标统计分析 |
3.3.3 我国地质遗迹景观多元对应分类图解 |
3.4 价值分类引导下的研究案例选取和区域概述 |
3.4.1价值分类结果导向的研究案例的选取 |
3.4.2 研究区综合概况 |
3.4.3 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概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古地学的地质景观科研价值评价 |
4.1 地质遗迹景观地学成因及特征 |
4.1.1 中上元古界剖面地学成因 |
4.1.2 中上元古界剖面地质构造特征 |
4.2 地质遗迹景观古地学科研价值解析 |
4.2.1 沉积演变的连续性 |
4.2.2 顶底界限的明显性 |
4.2.3 古海沉积的完整性 |
4.2.4 化石存储的丰富性 |
4.3 地质遗迹景观古地学科研价值评价 |
4.3.1 古地理方面的科研价值 |
4.3.2 古构造方面的科研价值 |
4.3.3 古地磁方面的科研价值 |
4.3.4 古地学视角下的地质遗迹景观科研贡献等级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SBE-GIS耦合模型的地质景观自然审美价值评价 |
5.1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评价吸引要素与指标体系 |
5.1.1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吸引要素的选取 |
5.1.2 视觉要素与评价者间的关系方差 |
5.1.3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评价指标及权重的确定 |
5.2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质量评价 |
5.2.1 地质遗迹“节点”形态美感度评价 |
5.2.2 地质遗迹“空间”环境美景度评价 |
5.2.3 地质遗迹“区域”环境丰富度评价 |
5.3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感知评价 |
5.3.1 相对坡度视觉感知评价 |
5.3.2 相对距离视觉感知评价 |
5.3.3 出现概率视觉感知评价 |
5.3.4 重要程度视觉感知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ENVI-GIS耦合模型的地质景观生态价值评价 |
6.1 景观格局的演变与模拟预测 |
6.1.1 土地利用演变特征评估 |
6.1.2 景观格局评价体系和耦合模型的建立 |
6.1.3 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与模拟预测评价 |
6.2 植被覆盖度演变与等级划分 |
6.2.1 植被覆盖度评价方法 |
6.2.2 基于NDVI值的植被覆盖度综合评价 |
6.2.3 以NDVI为基础的植被覆盖度等级划分 |
6.3 地质遗迹敏感性与生态安全 |
6.3.1 地质遗迹敏感性评价 |
6.3.2 地质遗迹生态风险性评价 |
6.3.3 地质遗迹生态安全性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大数据的地质景观旅游使用价值评价 |
7.1 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
7.1.1 大数据的选取和类型说明 |
7.1.2 以游人使用角度的数据计算 |
7.1.3 大数据支撑下GIS模型的构建 |
7.2 使用后评价POE指标体系的构建 |
7.2.1 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评价可行性分析 |
7.2.2 地质遗迹景观旅游价值评价指标和体系 |
7.3 地质遗迹景观旅游使用价值量化评价 |
7.3.1 游人满意度评价 |
7.3.2 游人聚集度评价 |
7.3.3 旅游吸引力评价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 |
8.1 价值分类引导下的地质景观量化评价因子及权重的确定 |
8.1.1 评价因子的整合和权重确定原则 |
8.1.2 基于AHP法的层次树状模型的建立 |
8.1.3 “价值解释变量”体系中因子权重的确定 |
8.1.4 因子灵敏性分析下的权重指数演化 |
8.2 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评价体系的主要分支 |
8.2.1 资源保护下的地质景观科研价值评价体系 |
8.2.2 资源保护下的地质景观生态价值评价体系 |
8.2.3 资源利用下的地质景观自然审美价值评价体系 |
8.2.4 资源利用下的地质景观旅游使用价值评价体系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价值评价导向的资源保护和利用策略 |
9.1 科研和生态价值评价引导下的资源保护策略 |
9.1.1 科研贡献和敏感性评价导向的遗迹保护分区优化 |
9.1.2 土地利用模拟预测评价导向的生态格局优化 |
9.1.3 生态敏感性评价导向的游线基础设施优化 |
9.1.4 植被覆盖度评价导向的植被群落优化 |
9.1.5 生态安全和风险性评价导向的遗迹保护监测 |
9.2 自然审美和旅游使用价值评价引导下的资源利用策略 |
9.2.1 资源视觉质量评价导向的景点优化 |
9.2.2 视觉质量和感知度评价导向的游线优化 |
9.2.3 植被丰富度和覆盖度评价导向的植被景观优化 |
9.2.4 旅游吸引力评价导向的旅游影响度提升策略 |
9.2.5 游客时空分布评价导向的容量控制策略 |
9.2.6 游客满意度评价导向的资源管理优化策略 |
9.3 遗迹保护视角下的科普旅游规划策略 |
9.3.1 科普旅游发展的趋势 |
9.3.2 科普旅游规划发展模式的建立 |
9.3.3 智能化科普旅游系统的构建 |
9.4 遗迹保护视角下的资源管理策略 |
9.4.1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源管理步骤 |
9.4.2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产化管理模式 |
9.4.3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产化管理实施策略 |
9.5 基于世界地质公园评定的资源整改策略 |
9.5.1 保护边界与区域的明确性 |
9.5.2 遗迹景观与文化的连接性 |
9.5.3 规划体系与纲要的完整性 |
9.6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主要创新点 |
10.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论文发表和参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8)辽河平原北部草地类型的植被特征及区域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1 我国草地资源分类研究 |
1.1.2 草地群落及其分布规律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选择与样方设置 |
2.2.2 调查内容和方法 |
2.2.3 草地群落优势种的判定 |
2.2.4 草地分布图的绘制 |
2.2.5 气象资料的收集 |
2.2.6 气象图的绘制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辽宁省草地资源基本特征与环境因素 |
3.1.1 草地资源基本特征 |
3.1.2 地形地貌 |
3.1.3 土壤类型 |
3.1.4 气候特征 |
3.2 辽河平原北部草地类型及其植被特征 |
3.2.1 草地植物资源 |
3.2.2 草地类型及植被特征 |
3.2.3 草地型划分 |
3.3 辽河平原北部草地群落演变趋势与气候变化的响应 |
3.3.1 草地群落生态型的演变趋势 |
3.3.2 水热条件变化趋势 |
3.3.3 草地型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响应机制分析 |
3.4 辽河平原北部草地资源的分布特征 |
3.4.1 草地类型分布特征 |
3.4.2 草地类型区域分布特征 |
4 讨论 |
4.1 草地的类型与特征 |
4.2 草地群落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 |
4.3 区域草地资源及主要问题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9)辽宁北票羊草沟晚三叠世植物群及植物生态系统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研究区概况 |
1.1 自然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
1.2 地层发育特征 |
1.3 实测剖面介绍 |
1.3.1 羊草沟村北山上三叠统羊草沟组实测剖面(I—I′) |
1.3.2 羊草沟村西南上三叠统羊草沟组实测剖面(II—II′) |
1.3.3 羊草沟村西山上三叠统羊草沟组实测剖面(III—III′) |
1.3.4 下石湖村东北沟-192高地上三叠统羊草沟组实测剖面(IV—IV′) |
第2章 沉积相与沉积环境 |
2.1 沉积相与沉积环境基本定义 |
2.2 羊草沟组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2.2.1 羊草沟组岩相特征 |
2.2.2 羊草沟组沉积相类型 |
2.2.3 羊草沟组沉积相特征 |
2.2.4 羊草沟组沉积相模式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法 |
3.2.1 技术路线 |
3.2.2 技术方法 |
第4章 植物群组成、特征及地质时代 |
4.1 植物群组成 |
4.2 植物群组成特征 |
4.2.1 苔藓类Bryophytes |
4.2.2 楔叶纲Sphenopsida |
4.2.3 真蕨纲Filicopsida |
4.2.4 苏铁纲Cycadopsida |
4.2.5 科达纲Cordaitopsida |
4.2.6 银杏纲Ginkgopsida |
4.2.7 茨康目Czekanowskiales |
4.2.8 松柏纲Coniferopsida |
4.2.9 裸子植物生殖器官Carpolithus和分类位置不明的形态属 |
4.3 植物群的地质时代讨论 |
4.4 动物与孢粉化石组合指示的地质时代 |
4.4.1 双壳类化石组合及地质时代 |
4.4.2 叶肢介化石组合及地质时代 |
4.4.3 孢粉组合特征及时代 |
第5章 与国内外相关植物群比较 |
5.1 与中国北方植物区系同期植物群的比较 |
5.2 与中国南方植物区系同期植物群的比较 |
5.3 与国外同期植物群的比较 |
第6章 植物群的古生态学与古气候学分析 |
6.1 植物化石埋藏学分析 |
6.2 羊草沟组植物化石埋藏类型 |
6.2.1 原地埋藏或亚原地埋藏类型 |
6.2.2 异地埋藏环境 |
6.3 古植物类群生态学分析 |
6.3.1 苔藓类 |
6.3.2 楔叶纲 |
6.3.3 真蕨纲 |
6.3.4 苏铁纲 |
6.3.5 柯达纲 |
6.3.6 银杏纲 |
6.3.7 茨康目 |
6.3.8 松柏纲 |
6.4 古植物群落研究 |
6.4.1 高地针叶植物群落 |
6.4.2 坡地阔叶-针叶植物混生群落 |
6.4.3 低地苏铁类-蕨类植物群落 |
6.4.4 岸边-湿地楔叶类植物群落 |
6.4.5 林下苔藓类植物群落 |
6.5 植物群的古气候分析 |
第7章 羊草沟盆地晚三叠世地质背景概述 |
7.1 区域地质演化历史 |
7.2 上覆地层的地质时代讨论 |
第8章 系统古植物学 |
第9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自然保护体系构建技术研究进展 |
1.3.1 自然保护区合理布局方法 |
1.3.2 生境廊道设计 |
1.3.3 小结 |
1.4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1.4.3 小结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研究 |
2.1 引言 |
2.2 原则 |
2.2.1 区划原则 |
2.2.2 命名原则 |
2.3 区划依据 |
2.3.1 地貌区划依据 |
2.3.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依据 |
2.4 区划方法 |
2.4.1 地貌区划 |
2.4.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
2.5 地貌区划系统 |
2.5.1 东部季风淋蚀地貌大区 |
2.5.2 西北干燥风蚀地貌大区 |
2.5.3 青藏高原高寒冻蚀地貌大区 |
2.5.4 南海诸岛地貌大区 |
2.6 基本地理单元数量分类结果 |
2.7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方案 |
2.7.1 东北温带区域 |
2.7.2 华北暖温带区域 |
2.7.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
2.7.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
2.7.5 内蒙古温带区域 |
2.7.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
2.7.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
2.7.8 南海诸岛热带区域 |
2.8 结论与讨论 |
2.8.1 地貌区划 |
2.8.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3 自然保护区的数量特征和分布格局分析 |
3.1 引言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 结果 |
3.3.1 自然保护区的级别 |
3.3.2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
3.3.3 自然保护区的规模 |
3.3.4 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格局 |
3.3.5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
3.4 结论与讨论 |
3.4.1 结论 |
3.4.2 讨论 4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分析 |
4.1 引言 |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数据处理 |
4.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总体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
4.3.1 自然保护地理区域和地带 |
4.3.2 自然保护地理区 |
4.3.3 自然保护地理小区 |
4.4 各自然保护地理区域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
4.4.1 东北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2 华北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5 内蒙古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5 结论与讨论 |
4.5.1 结论 |
4.5.2 讨论 5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保护有效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数据处理 |
5.3 结果 |
5.3.1 植被区域和植被地带 |
5.3.2 植被区和植被小区 |
5.3.3 植被群系的保护 |
5.3.4 各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域的垂直覆盖差异 |
5.3.5 中东部24个自然保护地理地带的垂直保护空缺 |
5.3.6 我国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格局 |
5.3.7 自然保护区对不同山地的保护有效性 |
5.4 结论与讨论 |
5.4.1 结论 |
5.4.2 讨论 |
5.4.3 建议 6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研究 |
6.1 引言 |
6.2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方法 |
6.2.1 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价值评估 |
6.2.2 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
6.2.3 遗传种质资源保护价值评估 |
6.3 案例研究 |
6.3.1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
6.3.2 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
6.4 结论与讨论 |
6.4.1 结论 |
6.4.2 讨论 7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 |
7.1 引言 |
7.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7.2.1 数据来源 |
7.2.2 数据处理 |
7.2.3 优化布局原则 |
7.3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 |
7.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建议 |
7.4.1 东北温带区域 |
7.4.2 华北暖温带区域 |
7.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
7.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
7.4.5 内蒙古温带区域 |
7.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
7.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
7.4.8 总体布局 |
7.5 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布局建议 |
7.5.1 自然保护区域建设 |
7.5.2 自然保护区群建设 |
7.5.3 跨境自然保护区建设 |
7.5.4 自然保护区合并 |
7.6 结论与讨论 |
7.6.1 结论 |
7.6.2 讨论 8 结论和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8.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数据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作物种质资源 附录2 不同自然地理单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晋级前后对比 附录3 建议优先规划建设的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
四、关于辽宁省植物区系界线划分的看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落叶阔叶林分布格局及控制因子分析[D]. 高兰. 山东理工大学, 2021
- [2]沈阳国家森林公园植物景观修复研究[D]. 顾川东. 沈阳农业大学, 2020(10)
- [3]中国北方和西藏地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环境意义[D]. 林妙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4]动态地植物学说的理论与实践[J]. 徐文铎,邹春静,郑元润. 生态学杂志, 2019(10)
- [5]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评价及树种规划研究[D]. 闫蓬勃.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中国特有植物南荻的地理分布及生态效应评价[D]. 郭孟齐.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7]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D]. 李发明. 天津大学, 2019(06)
- [8]辽河平原北部草地类型的植被特征及区域分布[D]. 闫加乐. 沈阳农业大学, 2018(11)
- [9]辽宁北票羊草沟晚三叠世植物群及植物生态系统重建[D]. 李涛. 吉林大学, 2018(12)
- [10]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D]. 郭子良.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