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断裂地震地表断错危险性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张波[1](2020)在《西秦岭NWW向断裂系的几何图像与变形分配》文中指出西秦岭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鄂尔多斯和华南地块的过渡区,晚新生代以来,在青藏高原向北东扩展的构造背景下,受东昆仑断裂、西秦岭北缘断裂、龙门山断裂围陷的西秦岭造山带发生强烈的构造活动,形成显着的构造地貌,并在先存构造的基础上发育走向NWW和NE两组活动断裂。其中,NWW活动断裂系(白龙江断裂、光盖山-迭山断裂和临潭-宕昌断裂)是研究西秦岭构造变形的关键,对讨论块体过渡区的相互作用、东昆仑断裂东端的构造转换和东延终止等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西秦岭造山带的三条NWW断裂为研究目标,通过宏观构造地貌分析和断裂新活动特征定量研究,分析西秦岭造山带和三条NWW断裂的长期构造变形,研究活动断裂的几何图像、活动性质、活动速率、古地震等定量参数,结合深部结构、大地构造、地震学、测绘等多学科资料,构建区域构造模型,讨论东昆仑断裂东端的构造转换和终止问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第一,跨区域的宏观构造地貌显示:西秦岭以迭山山脉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的长期构造抬升、河流下切显着强于北侧,白龙江流域受到由南向北的构造掀斜。第二,跨断裂的垂向宏观构造地貌显示:白龙江断裂的长期垂直分量较小,形成线性河谷和沟谷;光盖山-迭山断裂的垂向宏观地貌显着,断裂两侧垂直落差明显,形成迭山山脉和主夷平面、山间盆地、山前剥蚀面的边界,主夷平面发生数百米的垂直位错和1°-3°的构造掀斜;临潭-宕昌断裂的垂向宏观地貌明显,主夷平面的最大垂直位错约500 m,同时发生明显的构造掀斜。跨NWW断裂系的水系发生同步左旋拐弯,显示三条断裂具有长期的左旋走滑;左旋位移均明显大于垂直位移;位移峰值区均位于断裂中段。第三,通过遥感解译、野外考察、活断层填图、古地震探槽、差分GPS和无人机摄影测量、14C和OSL测年等方法,定量研究三条断裂的几何展布和运动学特征,得到如下结果。白龙江断裂分为西、中、东三段,西段和中段发生15°的顺时针旋转,中段和东段形成左阶阶区,阶区内发育武坪拉分盆地。西段呈帚状散开的形态,至少包括三条散开的分支;中段平直,线性较好;东段包括南支和北支,北支又包括两条次级分支。坪垭和葛条坪剖面显示东段北支断裂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逆冲分量,上新世-早更新世以来该分支的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04-0.11 mm/a。光盖山-迭山断裂分为西、中、东三段,西段和中段以腊子口左阶阶区分隔,中段和东段以化马左阶拐弯过渡,各段分为南麓和北麓断裂,包含2-3条次级分支;西段从裸露基岩山和森林穿过,遥感图像显示晚第四纪坡积物上发育断层陡坎和断层沟槽等新活动迹象;中、东段南麓断裂为1:50000填图段,新活动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倾滑;在黑峪寺、老庄村和布陀村限定左旋滑动速率分别为2.6-4.4 mm/a(未剔除最新事件的同震位错)、<0.72±0.34 mm/a、<0.67±0.19mm/a,老庄村点垂直滑动速率为<0.13±0.03 mm/a,结合前人结果,认为光盖山-迭山断裂的整体左旋速率约1 mm/a,垂直活动速率<0.5 mm/a;在巴盖村、下湾村和中牌村三个点限定4次古地震事件,分别是1385-2100 a BP、2765-3320a BP、12775-13005 a BP和18495-32950 a BP。临潭-宕昌断裂分为西、中、东三段,西段向西张开,东段帚状散开,中段形态收敛;完善了断裂的几何图像,发现了夏河断裂,该断裂与2019年夏河Ms5.7地震密切相关;首次发现断裂全新世活动的地质地貌证据,在贡恰村发现全新世断层陡坎并限定一次古地震2090-7745 a BP,在东段分支——木寨岭断裂的峪谷村、哈冶口发现全新统被断错;断裂整体以左旋走滑为主,局部段由于构造转换以逆冲为主,中段一条分支全新世以来的左旋走滑速率<0.86-1.10 mm/a,东段主断裂全新世早期以来的左旋速率为0.86-1.65 mm/a,垂直滑动速率为0.05-0.10 mm/a,东段分支断裂——禾驮断裂晚更新世中期以来的左旋速率为0.47±0.15 mm/a,临潭-宕昌断裂的整体左旋速率约为1-2 mm/a。第四、区域构造模型和变形分配在东昆仑-西秦岭过渡区,NWW断裂系与东昆仑断裂左阶过渡,与NE断裂系交切过渡,在西秦岭内部形成多个次级块体。应变由次级块体向东传递或转换,调节西秦岭的内部变形。白龙江块体和岷县块体的东边界高度积累应变并以巨大地震(1654年天水南8级地震、1879年武都南8级地震)释放,而二者之间的次级块体沿边界断裂继承并继续向东传递应变至秦岭主造山带。区域地质剖面、小震剖面和深部结构显示,三条NWW断裂均向北倾,塔藏断裂、白龙江断裂和光盖山-迭山断裂组成白龙江构造带,是若尔盖盆地向西秦岭造山带的俯冲带,临潭-宕昌断裂向深部延伸归并到陡立、南倾的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是陇中盆地向西秦岭造山带的高角度俯冲带。综合宏观构造地貌、地表活动断裂及构造转换关系、深部结构等资料,认为西秦岭造山带总体上由南部的白龙江构造带、北部的西秦岭构造带共同控制,若尔盖盆地、陇中盆地向西秦岭的相向俯冲是西秦岭造山带的构造背景。万年尺度(活动构造研究)和十年尺度(GPS、区域构造应力场、小震分布)的构造变形研究显示,NWW断裂系以左旋走滑为主,白龙江构造带的左旋走滑源于东昆仑断裂的东端效应,临潭-宕昌断裂的左旋走滑可能与西秦岭北缘断裂相关。三条NWW断裂的晚第四纪左旋速率分别为1-2 mm/a、~1 mm/a、1-2 mm/a。若尔盖盆地东、西两侧,东昆仑断裂的滑动速率衰减1-3 mm/a,衰减值与白龙江断裂(1-2 mm/a)、光盖山断裂(~1 mm/a)的走滑相当。考虑到白龙江断裂、光盖山断裂和东昆仑断裂以左阶过渡,阶区内发育一系列活动断层,说明白龙江构造带和东昆仑断裂带可能在深部相连,白龙江断裂、光盖山-迭山断裂参与分配东昆仑断裂的左旋走滑。东昆仑东端无剩余左旋分量分配到北侧的临潭-宕昌断裂。东昆仑断裂东端的变形既向东传递,又向北传递。向东传递时,变形被塔藏断裂及其东侧的横向构造(虎牙断裂和岷江断裂)吸收,形成强烈隆起的岷山和频繁发生的大地震。向北传递到白龙江断裂和光盖山-迭山断裂,变形主要被哈南-稻畦子断裂吸收并以巨型地震释放,可能有很小的分量传递到两当-江洛断裂,甚至到秦岭北缘断裂。东昆仑断裂东端形成帚状散开的构造形态,断裂终止于西秦岭造山带。
邹俊杰[2](2020)在《山西地堑系的基岩断层面古地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西地堑系位于鄂尔多斯块体与华北平原之间,由一系列张性地堑、半地堑盆地组成,既是一条新生的大陆裂谷系也是一条强震活动带。前人对于山西地堑系内断层的几何展布、分段特征、活动习性和地震历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断层活动和古地震资料。但是,这些先前的研究几乎都以展布于第四系覆盖区的断层为研究重点,很少涉及基岩区的断层。对于山西地堑系内基岩区断裂的活动性和古地震历史研究不足,是当前一个比较显着的问题。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基岩区缺乏第四纪沉积物,传统的评价方法和判定技术难以发挥作用,也无法获得基岩区断层活动性的定量指标。这极有可能造成对于山西地堑系内的断裂的活动性认识不足和古地震历史恢复不完整。因此,现阶段有必要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传统的判定方法在山西地堑系内的基岩区难以发挥作用的问题,聚焦地堑系内的基岩正断层面,利用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技术手段,构建“断层面三维形貌分析—宇宙成因核素定年”的关键技术体系,解决山西地堑系内基岩区断层活动性评价这一核心科学问题。位于山西地堑系北部的蔚广盆地南缘断裂、中部的交城断裂和南部的罗云山山前断裂,不仅在空间上从北到南涵盖了整个地堑系,而且这3条断裂均发育有大量的盆山边界基岩断层和丰富的出露于基岩区的断层崖面。本文选取了这3条断裂为目标断裂,开展基岩断层面古地震研究工作。在3条目标断裂的典型区段甄选了基岩断层面研究点,使用陆基Li DAR获取了基岩断层面的高精度形貌数据,基于分形几何分析方法进行断层面形貌条带划分,识别古地震期次和并获取同震位移量;同时采集宇宙成因核素36Cl暴露定年样品,测定古地震事件的发震年代。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计算获取了目标断层的同震位移量、震级大小、滑动速率和最新一次活动时间等活动构造的定量参数,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罗云山山前断裂罗云村段最新2次地震的同震倾滑位移量分别为2.0-2.9 m和2.8-3.1 m,估算震级为Ms7.5-7.7,发震年代估算为距今81.8-27.8ka和34-10ka,倾滑速率为0.06-0.22 mm/;蔚村段最新2次地震同震倾滑位移量分别为1.6m和1.2-1.3m,震级为Ms7.4-7.3,发震年代估算为距今10.3-4.1ka和4.6-1.4ka,全新世倾滑速率为0.27-0.71 mm/a。2.在交城断裂北段上兰村和思西村2处基岩断层面发现了同震倾滑位移量2m左右的3次古地震事件,估算震级为Ms7.4-7.6;在龙王沟基岩断层面最新一次古地震的同震倾滑位移量为2.3-2.4m,晚更新世末期倾滑速率不低于0.20-0.55mm/a。3.在蔚广盆地南缘断裂唐山口段南马庄基岩断层面上发现了由老到新的同震倾滑位移量分别为3.1m和3.2-3.3m的2次古地震,估算震级为Ms7.6-7.8,最新一次古地震事件的发震年代估算为距今6.7-4.0ka;在西庄头基岩断层面,断裂在距今10.1-8.2ka以来垂直断错量约7m,全新世垂直滑动速为0.7-0.85 mm/a。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开展“基岩断层面的古地震研究”是研究断层活动历史、识别古地震的有效手段。基于断层面高精度形貌的量化分析和宇宙成因核素定年这2项关键技术可以很好地获取基岩断层面的古地震期次、同震位移量和发震年代,进而估算断裂的滑动速率和震级大小等一系列活动构造定量参数。2.山西地堑系内的正断层往往呈现出盆地内部切穿第四系的断裂与盆山边界基岩断裂并排展布的情况。针对地堑系内盆山边界的这支基岩断裂开展基岩断层面古地震研究工作,可以有效地厘定基岩断裂的活动性、查清潜在的地震灾害风险源、明确其在整条断裂中滑动速率的分配、从而更加客观合理地进行地震危险性评价。3.对于一条断裂在空间上沿走向依次展布于基岩区和第四系覆盖区的情况,针对展布于基岩区的断层段开展基岩断层面古地震研究工作,可以提取更多的蕴藏在基岩区的断层活动信息、有效地限定该断层段的最新一次活动时间,从而有助于恢复一条断裂完整的地震活动历史。需要说明的是,论文中关于基岩断层面暴露年代的测定方面只是初步探索。所采集的基岩断层面36Cl样品密度相对稀疏,可能对于强震发生的时间和断层的滑动速率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对于蔚广盆地南缘断裂和交城断裂这2条目标断裂,没有考虑上覆崩积楔的组分对产率测定的影响。因此,在后期加入这项测定项后可能会对暴露年代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基于经典公式和简化模型的暴露年龄计算模型也相对传统简单,未来的研究工作中,计划考虑更多的参数模拟基岩断层面的出露历史,其结果与目前获得的结果可能会存在一定差异。
冯嘉辉[3](2020)在《石棉附近主要断裂的古地震及大地震危险性研究》文中认为鲜水河—小江断裂系是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一条强烈活动的地震构造带,控制川滇块体的北东-东边界。受川西地区中下地壳管道流的影响,鲜水河—小江断裂系强烈活动,大地震频发。然而,自1973年炉霍7.6级地震以来,鲜水河—小江断裂带上大地震已沉寂了近50年。其未来强震危险,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所关注。计算机数值模拟表明大地震多发生在断裂带端部或断裂走向转换的区域。石棉一带,是鲜水河—小江断裂系北段鲜水河断裂向中段安宁河与大凉山两条断裂转换的构造部位,也是鲜水河-小江断裂系与龙门山断裂带的交汇区。这一带,活动构造样式极为复杂,一直被视为7级以上地震大震构造区,未来存在强震危险。对于该地区的危险性评价,前人的研究主要通过短期仪器记录的数据来探讨该地区应力变化和空区的分布。然而这些研究缺乏长时间尺度上的认识,尤其是在石棉县城一带,关于断裂最新活动的地表形迹、活动时代、地震复发行为等,与未来地震危险性分析直接相关的一些活动构造基础资料还非常薄弱,对于几条断裂的端部却依然缺乏相对可信的探槽剖面证据,断裂之间的破裂关系与是否存在相互影响,更是缺乏系统的研究。古地震研究常能揭露出地质记录中大地震地表破裂遗迹,对古地震的研究使得我们能够在几个地震重复周期的时段上认识断裂的长期活动习性和估计未来大地震发生的危险性。通过断裂上单点的古地震研究可以获得断裂的古地震序列,进而分析断裂的地震复发行为。通过对比不同断裂分段,不同位置的古地震序列,可以分析断裂是否全段破裂或者多段破裂,进而了解断裂的破裂样式;通过与周缘断裂的古地震序列的对比,可以认识到地区上大地震的时空变化规律。沿石棉一带,曾开展过一些探槽工作,但主要集中在石棉以南的安宁河断裂北段,和石棉以北的鲜水河断裂磨西段。沿大凉山断裂北段,探槽工作则非常缺乏。早期研究,大凉山断裂并未被归为鲜水河-小江断裂系的组成断裂。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大凉山断裂的活动性并不弱于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并发现了强震活动迹象,认为断裂具7级以上的地震孕震能力。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凉山断裂的中段和南段。而大凉山北段,虽也有零星的活动性资料和个别探槽剖面。但全新世活动的直接证据和古地震资料甚少,认识上也有较大差异。对此,为了获得石棉一带几条断裂带近端部较为可靠的破裂历史,以进一步探讨几条断裂带汇交部位一带的破裂关系和未来地震危险性。本论文拟在前人和课题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分别在大凉山断裂北段联合村地点、鲜水河断裂带折多塘地点和雅拉乡地点补充开挖了几个古地震研究探槽,并这几个探槽揭露的古地震事件展开了分析和研究。论文开展的研究内容如下:(1)古地震数据收集和整理:广泛阅读古地震研究的相关文献,收集研究区内已有的研究成果。梳理前人的认识,确定本次工作的重点。(2)遥感解译和地震地貌调查:沿石棉一带,尤其是大凉山断裂北段石棉断裂,开展遥感解译与野外地质地貌调查,重点解译和调查地震地表破裂带清晰、古地震遗迹可能保存较好地段,并通过SFM技术和差分GPS测量获得高精度的位错地貌,为古地震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探槽开挖场址。(3)探槽开挖和古地震研究:选择在大凉山断裂北段联合村地点、鲜水河断裂带折多塘地点和雅拉乡地点补充开挖了几个探槽,并对联合村探槽开展古地震精细研究。其中包括:(1)探槽清理、现场编录、地层序列与古地震事件甄别等野外分析工作;(2)系统采集AMS测年样品,并分期分批送实验室测试;(3)将古地震测年资料采用Ox Cal软件进行年代限定;(4)结合古地震结果以及前人工作成果,获得各断裂的古地震序列。(4)破裂行为分析:综合分析石棉断裂、安宁河断裂带北段和鲜水河断裂带南段的破裂历史,对比康定一带的破裂关系,基于1786年磨西地震,分析和探讨石棉一带几条断裂之间可能存在的破裂关系和破裂行为。(5)石棉地区的强震危险性评价:通过比几条断裂全新世以来的古地震数据和破裂特征,结合其大震的复发行为和时空迁移规律,对该地区的未来大地震危险性进行预测。并取得了如下的认识和结论:(1)联合村探槽组揭露石棉断裂晚更新世末以来至少有过4次破裂事件,依次为:事件E1,20925-16850 BC;事件E2,15265BC-1785BC;事件E3,360AD-1475AD;事件E4,1655AD-1815AD。石棉断裂现今活动有加剧趋势,最新两次破裂事件的复发间隔约800年,未来存在7级地表破裂型大震的可能。(2)沿鲜水河断裂南段,雅拉乡揭露的有两次事件,事件SL1,1272—1720AD;事件SL2,1703—1929AD。其中SL1的事件年龄更接近1720AD,寓示该地区在近500年来可能发生过两次地表破裂型地震事件。折多塘探槽揭露的三次事件,事件ZD1,1215BC-315AD;事件ZD2,830BC-705AD;事件ZD3,1955AD年康定71/2级地震。折多塘近3000年来的沉积序列完整,其3次地震的复发间隔在1200-1900yr,平均约1500年的复发周期。(3)通过对比前人古地震研究,磨西段全新世以来的9次古地震事件,其中近两千来的事件可信度较高,据此,鲜水河断裂磨西段可分为两个次级活动性段落,最南段磨西—石棉段有独立的破裂历史,地震复发间隔在400年左右,但其也会突破阶区造成全段破裂,全段破裂的复发间隔在800年左右。对比鲜水河断裂南段的古地震记录结果显示,康定—惠远寺段的三条次级断裂是相对独立的破裂分段,存在多地震破裂的可能性较小。但,色拉哈段可能与磨西段存在同破裂的行为。(4)在安宁河断裂北段白椿树开挖一个探槽,揭露的三次事件,BE1,~1003AD;BE2,1000—1182AD;BE3,1535AD以后。综合对比前人的研究,安宁河断裂北段全新世以来揭露了5次古地震事件,近两千来的三次事件有可对比性,安宁河断裂北段大概可划分为两个破裂段,其中最北段紫马垮—野鸡洞段的最新三次事件分别为:A1,1536 AD;A2,1039±142AD;A3,220±96 AD。(5)1786年磨西地震很可能是一次73/4级或以上的主震加1次6级以上强震和1次7级以上大震型的特大地震,导致了多断层破裂,北端可能延伸到虫草坪一带,南端可能触发石棉断裂破裂。(6)石棉地区大震丛集期的复发周期大概为310年左右。1786年磨西地震后该地区进入了平静期,距今已220余年。安宁河断裂野鸡洞-紫马垮段复发间隔在600年左右,离逝约500年,在100年内有更强的地震危险。康定地区进入一个大震的平静期,在中长期尺度内,康定地区为发生大震的概率较小。
康文君[4](2020)在《阿尔金断裂带东段古地震复发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阿尔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北缘的一条主控边界断裂,也是欧亚板块内部规模最大、走滑作用最显着的板内活动断层。作为阿尔金断裂与祁连山西段一系列走滑和逆冲断裂构造转换的关键部位,阿尔金断裂带东段一直以来都受到地震地质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沿阿尔金断裂带东段线性地貌清晰,但该地区震级大于6.5的地震完整记录不足百年,历史上沿阿尔金断裂带东段没有地表破裂型地震发生,其大地震复发模型仍不清楚。此外,阿尔金断裂带东段穿过我国倡议的陆上丝绸之路,其大地震复发行为研究对于保障“一带一路”的地震安全至关重要。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是以阿尔金断裂带东段为研究对象,基于Li DAR等高精度地形资料恢复晚第四纪最新多次地震累积位移概率分布特征,通过搜集前人的古地震探槽研究和测年结果,建立晚第四纪完整的大地震复发的时间序列,进而恢复阿尔金断裂带东段大地震复发历史,包括时间、震级和同震位移分布的空间展布特征等定量参数,分析其大地震破裂行为,最后结合统计学模型讨论,综合构建阿尔金断裂带东段的大地震复发模型。通过上述研究,本文主要得到如下认识:1)通过系统地测量沿阿尔金断裂带东段(95.4°E-97.2°E)约150公里长的水平位移数据并计算累积位移概率分布,结果显示在疏勒河三联点以西的断裂分段上累积位移表现为约6米的整数倍,且变异系数小于0.25,最近四次古地震表现为6米的特征位移。2)综合牛毛泉探槽和前人开挖探槽得到的古地震事件序列得到阿尔金断裂东段的大震复发间隔在1170-3790年之间,相近的大震复发间隔和特征位移支持特征地震模型。假设10公里的破裂深度和30GP的剪切模量,根据公式估算出阿尔金断裂带东段(肃北-疏勒河段共180公里的破裂长度)的特征震级约为Mw7.6;3)阿尔金断裂东段变异系数和晚第四纪活动性研究共同显示,疏勒河三联点是阿尔金断裂东段的运动学性质分界点,肃北三联点到疏勒河三联点之间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而疏勒河三联点以垂直逆冲运动为主。结合前人沿阿尔金断裂带东段左旋走滑速率的研究,我们认为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块运动模式更符合“叠瓦状逆冲转换-侧向挤出”模型4)阿尔金断裂东段的位移分布和古地震时间序列结果显示了低的累积位移变异系数和古地震时间序列变异系数,为了模拟观察到的变异系数,我们通过统计学模拟方法试图模拟观察到的变异系数,模拟结果显示阿尔金断裂带东段上低的累积位移变异系数和古地震时间序列变异系数符合特征地震模型。
罗全星[5](2020)在《山西地堑系北部阳高-天镇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鄂尔多斯地块东北角、山西地堑系北部的晋冀蒙盆岭构造区内历史上无7级以上强震记录,但该区地处鄂尔多斯、燕山、华北平原等多个活动地块的接合部位,且区内分布着众多规模较大的全新世活动断裂,具备孕育强震的构造条件,因而在该区开展活动构造研究对评价区域的地震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晋冀蒙盆岭构造区还是华北地区两个主要的构造带——整体上呈NE向、右旋张剪切性质的山西地堑系和整体上呈NW向、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要特征的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交汇区。研究该交汇区内断裂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是理解这两种不同走向、不同性质的构造带之间的构造转换机制的重要突破口。阳高-天镇断裂是晋冀蒙盆岭构造区内阳高-天镇盆地北缘的一条重要的NEE向断裂。该断裂位于山西地堑系尾端与张家口-渤海断裂带之间的过渡地带且几何结构相对复杂,准确认识该断裂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对于理解区域构造变形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然而目前对阳高-天镇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的研究仍较薄弱,本文基于传统成熟的活动构造研究理论,利用遥感影像解译、野外地质和构造地貌调查等方法对该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古地震活动历史等进行研究,得到以下认识:(1)断裂西起内蒙古丰镇市大沙沟(113.504°E,40.362°N),东至山西天镇县一顷坡(114.288°E,40.537°N),全长超过75km。断裂总体走向N78°E,但从西往东细结构上由NEE向至NE向逐渐转为NWW向,倾角在30°-80°之间,多为40°-70°。断裂主要沿基岩山体与盆地内沉积物之间的接触带展布,在局部断裂几何结构不规则处向盆地内部生长。根据断裂几何结构沿走向的差异(如走向转变以及阶区等)将其划分为4段,自西向东依次是:大沙沟-守口堡段、小龙王庙-白羊口段、白羊口-胡家洼段和袁家梁-一顷坡段,其中小龙王庙-一顷坡段(全长约58km)构成阳高-天镇盆地北缘,习惯上称之为阳高-天镇盆地北缘断裂。(2)阳高-天镇断裂以正断运动为主,但运动性质沿断裂走向存在差异,其中NEE和NE向段为纯正断运动性质,而NWW向段(袁家梁-一顷坡段)以正断运动为主,兼具一定的左旋走滑分量。基于野外断错地貌和断裂露头的构造解析而判断出的断裂运动性质与NNW-SSE向的区域拉张构造背景和断裂几何结构之间的关系相协调。(3)根据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结果沿断裂选取了5处断错地貌发育良好、断层结构简单的位置,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和光释光测年技术对沿断裂的断错地质体、地貌面进行位错测量和定年工作后将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垂直滑动速率限定为0.1-0.3mm/a。若地表测量的断层倾角与深部断层的产状一致,则该断裂对应的水平方向上的拉张速率(0.1-0.2mm/a)约占山西地堑系北部地壳伸展速率(1-2mm/a)的(10-20)%。(4)滑动速率和累积垂直位移量的分布特征显示出断裂活动性沿走向的不均一性:断层中心位置活动性最强,向断层两端活动性逐渐减弱。结合断裂下盘汇水盆地和水系的发育特征,本文认为该断裂的中心位置可能是断裂上最先形成的部位,并且断裂形成后由中间逐渐向东、西两侧扩展生长。断裂活动性的空间变化特点、下盘地形特征及运动性质等证据更支持前人提出的晋冀蒙盆岭构造区的“双向剪切”成因模式,即其形成是山西地堑系的右旋剪切和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左旋剪切共同作用的结果。(5)断裂断错了晚更新世洪积扇等地貌单元和全新世堆积地层,因此该断裂是一条晚更新世-全新世活动断裂。燕家堡村西北和夏家沟东两处发育的新鲜小断层陡坎指示断裂在全新世晚期可能有过活动。根据正断型地震震级和最大同震滑移量之间的经验公式,估算出两处地表破裂对应的震级分别为Mw6.8和Mw6.75。由于远离断裂中心,故实际震级可能稍大于估算值。加之两处地表破裂均较新鲜,因此可能是同一次地表破裂事件的产物,且此次事件可能使阳高-天镇盆地北缘断裂整体破裂。利用正断型地震震级与破裂长度之间的经验公式,估算此次事件的震级为Mw7.1。这表明阳高-天镇断裂在全新世晚期曾发生过7级左右地震,进而说明断裂具有M≥7地震的发震能力。(6)通过清理天然断裂露头在小龙王庙-白羊口段和白羊口-胡家洼段上得到4个探槽剖面。其中砖楼村探槽、薛三墩村探槽均解译出2次古地震事件,用于限定事件年代的光释光样品正在测试中;燕家堡村探槽解译出5次古地震事件,其中最新一次事件产生了前述的地表破裂;平山村探槽共解译出2次古地震事件,其中较新一次事件发生在距今4500a-2280a之间。(7)花山盆地北缘断裂位于阳高-天镇断裂东侧,与后者在熏窑口村附近相接,且两者整体走向趋于一致。花山盆地北缘断裂为晚更新世活动正断裂,在44ka以来有过活动,但全新世活动不明显。
马冀[6](2019)在《1556年华县M8?级地震地表破裂与发震构造》文中提出新生代以来受到青藏高原隆升和东太平洋板块的俯冲的双重影响,在过去的65 Ma以来,伴随着秦岭造山带的隆升,渭河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沉降。渭河盆地是鄂尔多斯周缘活动断陷盆地之一,盆地内发育一系列陡倾正断层及其反倾次级断层,共同控制不对称盆地的沉积和形态。盆地内构造活动强烈,强震频发,地震灾害严重,历史上曾发过多次强震,尤其是1556年华县M 8?级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1556年华县地震沿华山山前断裂形成40 km长的地震地表破裂带,然而关于该地震的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展布、同震位移分布仍存在诸多争议。本文通过高分辨率影像解译、野外地质地貌调查、钻探、探槽古地震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AMS 14C、OSL和10Be测年手段和地球物理勘探结果,实现对植被覆盖较茂密、村庄农田改造较大的固市断陷(渭河盆地东部次级块体)边界断裂带的断错微地貌形态和几何形态重现。对1556年华县地震地表破裂识别和发震构造的研究,得到以下主要认识:1.1556年华县8?级地震同震地表破裂带位于固市断陷南-东南边界,沿近东西向分布的渭南塬前断裂、华山山前断裂,至北北东-北东向分布的潼关塬-中条山西缘断裂,全长约120 km,远超出前人发现的华山山前40 km的地震地表破裂带的长度。2.1556年华县地震同震地表破裂主要表现为正断型陡坎。同震位移最大处出现在华山山前断裂,垂直同震位移近9 m;向西逐渐减小,西端点位于渭南塬前断裂的零河口,垂直位移为0.1 m;东端点位于潼关塬-中条山西缘断裂的西姚温村,垂直位移约1 m。3.1566年华县地震的同震位移出现23个峰值区,一个位于华山山前断裂东段,最大位移近9 m,另一个位于华山山前断裂与渭南塬前断裂交汇的部位,最大位移值8 m左右,同震位移峰值分别向东、西两侧衰减。可能说明华县地震由2(3)个子地震事件组成。4.在华北地块整体左旋剪切的运动学背景下,渭河盆地及东部的固市断陷位于左旋剪切带内,盆地内及其边界断裂在浅表呈现兼有左旋走滑的正断型运动学特征,在中-深部呈现负花状的结构特征。由此推测,正断型的华山山前断裂之下可能存在一条陡立的、切割地壳岩石圈和莫霍面的深大断裂,区域上的左旋剪切使得深部的陡立断裂产生左旋剪切,1556年华县地震就发生在深部的陡立走滑断裂上。但是由于固市断陷的中上地壳处于北北西-南南东的拉张状态,盆地内堆积巨厚的新生代沉积,使震源断层的左旋剪切滑动位移不能传播到地表形成地震地表破裂带,因此,渭河盆地的拉张使得同震位错在固市断陷南缘断裂(华山山前断裂、渭南塬前断裂)、东南缘断裂(潼关塬-中条山西缘断裂)产生正断效应,在地表呈现出以正断型为主的地震地表破裂带特征。
梁明剑[7](2019)在《鲜水河断裂晚第四纪活动习性》文中认为活动断裂的活动习性是认识活动断裂应变加载及释放随时间、空间变化的关键所在,也是研究区域运动学、动力学和科学评价地震危险性的重要基础。上世纪70-80年代,国内外学者总结了一些经典的断裂活动习性特征和大地震复发行为模式:理想的周期性模型、时间可预报模型与滑距可预报模型、准周期复发模型、大地震丛集模型和特征地震模式等。其中,时间相依的经典地震复发模式的基础理论是Reid提出的弹性回跳理论,认为:断层滑动速率与特征地震复发间隔之间存在线性或者近似线性的函数关系,也就是说断裂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滑动速率是相近的,如地质上的长期速率应与现代形变、GPS观测的速率应近似相等。然而,近些年来的研究发现断层的活动习性并不完全遵循上述理论模式,滑动速率在断层长期的活动中表现出时间和空间上的可变性。例如,一些学者发现大型走滑断裂的特征滑动、滑动速率随时间变化及脉冲式滑动等行为特性。这些新认识为我们重新约束断裂的活动习性特征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大型走滑断裂往往是活动块体的边界断裂,其活动习性是认识区域动力学机制的关键。然而,自有历史地震记载和仪器记录以来,单一断裂(段)很少存在超过1次重复破裂事件的记录,并且不同事件的破裂一般很难被很好地识别和区分。近三百年来,鲜水河断裂作为青藏高原东缘一条重要的左旋走滑边界断裂,发生了8次7以上地震,地震地表破裂几乎覆盖了整条断裂,强震和大地震显示出很高的活跃水平;而且其炉霍段历史上曾发生过1816年7?级和1973年7.6级两次大地震,道孚段连续发生过1904年7级、1923年7?级和1981年6.9级强震和大地震。这也让鲜水河断裂成为中国大陆研究地震预测和地震灾害最理想的对象之一,也是目前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本论文以鲜水河断裂为研究对象,通过高精度构造变形地貌测绘、古地震、新年代学方法等手段,选取理想的探槽开挖场点,采用组合探槽或成组探槽技术,精细地分析沉积地层变形特征和沉积年代,尽量确保不遗漏构造变形信息,厘定鲜水河断裂不同段落的古地震序列和大地震复发行为,并结合古地震复发间隔和同震位错或地震累积位错,约束断裂的水平滑动速率,综合研究鲜水河断裂晚第四纪活动习性。本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鲜水河断裂以惠远寺盆地为界,呈现出北西和南东两个结构特征不同的段落,其中西北段由炉霍段、道孚段和乾宁段呈左阶羽列而成,呈比较单一的几何结构;惠远寺-康定段分叉为三个次级段:雅拉河断层、色拉哈断层和折多塘断层,几何结构比较复杂;康定以南的磨西段又呈单一的几何结构。通过在鲜水河断裂各个段落开挖探槽组或组合和探槽,我们揭露了断裂各个段落全新世以来的大地震序列。其中,炉霍段限定了近3000yr来的6次古地震事件,其发生时间分别为776 BC、(318–545)AD、(677–833)AD、(992–1457)AD、1816 AD、1973 AD,其复发间隔分别为1200yr、324yr、470yr、592yr、157yr。道孚段限定了近2000yr来的4次古地震事件:300BC-70AD、(51-171)AD、(435-535)AD、1923 AD,其复发间隔为226yr,374yr,1438yr。乾宁段获得全新世以来的5次地震事件,其年龄分别为(8070-6395)BC、(5445-5125)BC、(4355-4180)BC、(625-726)AD、1893 AD,平均复发间隔为1948yr,1018yr,4925y、960yr。惠远寺-康定段的色拉哈断裂限定了全新世以来4次古地震事件:(15599-14938)BP之前、(11121-10041)BP、(3745-2695)BP,1725 AD,其复发间隔分别约为4700yr、7360yr、3000yr。雅拉河断裂发现1700年地震的地震地表破裂,同震位错为2.5-3.5m,震级约为MW7.2;其全新世以来3次古地震事件:5105±114BC、1460±55 BC、1700 AD,复发间隔超过3000yr。我们在雅家梗一带利用新、老两期地震陡坎限定折多塘断裂1955年7.5级地震的前一次地震年龄约为1263-1056 BC,两者的复发间隔为3115yr。显然,雅拉河断裂、色拉哈断裂和折多塘断裂具有分配鲜水河断裂北西段滑动速率的构造条件,且它们的大地震复发间隔也比西北段的长得多。磨西段限定了5次地震事件:8310-6308 BC、1717-1609BC、110BC-37 AD、809-1230 AD、1786 AD,其复发间隔分别为5646yr、1627yr、1056yr、766yr。(2)鲜水河断裂各个段落的大地震复发行为并没有遵循周期性或准周期性,而是表现为丛集行为,甚至炉霍段和道孚段还表现出应变异常快速释放的特征,表明近3000yr来鲜水河断裂处于一个地震十分活跃的阶段。然而,距今约3500-6500yr左右,鲜水河断裂至少存在一长达3000yr的大地震活动平静期,这个平静期的存在可能平衡鲜水河断裂应变积累和释放的过程。(3)鲜水河断裂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强震活动频繁、高滑动速率的左旋走滑断裂,其北西段的滑动速率被认为达12-17mm/yr,GPS观测的结果也达10-15mm/yr。然而,我们采用鲜水河断裂的古地震序列和同震位错对鲜水河断裂的水平滑动速率进行约束,获得的结果比前人的认识要小。其中,结构单一的北西段全新世水平滑动速率小于8.4mm/yr,雅拉河断裂的水平滑动速率为0.7-1.0mm/yr,色拉哈断裂的水平滑动速率约为1.2mm/yr,折多塘断裂的水平滑动速率为1.3-3.4mm/yr,而磨西段的水平滑动速率约为4.0-5.2mm/yr。而且,由于鲜水河断裂的大地震复发行为表现为丛集与平静交替的特征,因而其滑动速率在时间尺度上表现出可变性,甚至出现比长期滑动速率高2-3倍的异常快速滑动阶段。
崔显岳[8](2019)在《狼山断裂形成演化机制及工程地质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狼山断裂是阿拉善地块东缘与鄂尔多斯地块西北缘的边界断裂,也是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震断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通常被当成我国南北地震带的北段。然而有关狼山断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北东段,以致狼山断裂有何几何学特征?如何形成演化?形成演化,与西南部的青藏高原隆升和东部的西太平洋板块俯冲构造事件是否有关系?断裂带地震危险性如何?对工程地质区域稳定性有何影响?等等,都成为待解科学问题。针对上述实际和科学问题,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阿拉善东缘、南缘下古生界物源、变形及构造归属》(41172198)和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狼山儿驼庙幅、巴彦哈拉幅1∶5万构造填图全国典型示范试点》(12120115069601)等共同资助,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工程勘查和必要取样测试,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从区域地质演化、构造几何学、盆地构造、古构造应力场、构造热年代学等方面,对狼山断裂进行较全面研究,进而结合历史地震研究,对狼山断裂地震进行预测,并以震害为主线,开展工程地质区域稳定性综合评价,取得如下成果认识:完善了狼山断裂研究并构建了新的多阶段与分段差异运动形成演化模型。通过补充前人欠缺的狼山断裂西南段研究工作和全面综合研究,指出狼山断裂为新生代向南东倾中陡的铲状正断层,具沿倾向由北西向南东逐渐向盆地内部、沿走向由北东向南西逐步发展趋势,以及多阶段、多分段、差异运动特点;构建了狼山断裂的形成演化模型,提出(1)狼山断裂发育始于始新世(约50~45 Ma)构造热事件后,在青藏高原扩展挤压影响为主、西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阶段性局部影响下,于中新世(约10 Ma)强烈活动,形成现代构造地貌雏形;(2)现代构造地貌由青藏高原扩展和西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本身的阶段性和多期交互性影响决定。基于断裂研究对狼山断裂地震危险性进行预测,指出狼山断裂有全段(整体)和乌兰拜兴-达巴图庙段两种可能发震方式,预测震级为M=7.5~8.0级和M≈7.5级。按就大不就小原则,对狼山断裂预测地震发震背景下的工程地质区域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确定狼山断裂预测地震震害影响范围约13.14万km2,包括震害不稳定区和震害复合不稳定区两大类,细分为6类、8级、11分区;对震害范围涵盖的包头、乌海、巴彦淖尔等三个地级市,乌拉特中旗和乌拉特后旗等两个县城,临策铁路,甘临(G242)、京新(G7)、京藏(G6)、白固(G211)等4条高速公路,海五S212、青乌S213、乌横S311等三条省道的场地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并提出区域防灾减灾建议。以本文研究为载体,形成一套可行的活断层形成演化研究-地震预测-工程地质区域稳定性综合评价的理论方法体系。强调以活断裂形成演化机制研究为基础,抓住活动断裂可能发震关键事实,进行活断层地震预测;抓住决定工程地质区域稳定性的震害关键因素,关注地震与其他种类地质灾害的触发、加剧辩证关系,从单项因素评价入手,通过多因素空间叠合,对工程地质区域稳定性进行综合分类分级分区评价,并重点关注重要城市/城镇、重大线状工程的场地稳定性。
刘玉法[9](2018)在《川西南河断裂潜在强震危险性及砂土液化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单条断层的强震活动与其所处的断裂系统存在明显的大震响应关系,因此,单条活动断层的地震危险性研究不仅要考虑断层本身的活动特点,更应将其放置于断裂系统中从总体上把握。而活动块体边界断裂是大震的主要发震构造,在我国,块体边界断裂控制了全部的8级以上及约80%的7级以上强震,在1973年以前的150多年里,鲜水河-安宁河断裂系统共发生10次7级以上强震,现今随时都有发生强震的可能。南河断裂正是处于川滇块体东边界鲜水河-安宁河断裂系统的一条活动断裂,长期以来由于无强震记录而被忽略,尚未开展系统性研究,那么南河断裂的空间展布如何?晚第四纪活动强度如何?南河断裂与安宁河断裂的大震如何响应?由南河断裂参与的川滇块体东边界的区域地球动力学模型该如何构建?南河断裂未来的强震危险性如何?未来在强震作用下的最大位错、地质灾害又如何分布?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可以为南河断裂的地震危险性评价提供定量资料,对川西地区的灾害防治提供指导,而且有助于理解川滇块体东边界断裂系的破裂行为、滑动行为及大震响应模式。鉴于目前地震短临预报存在具体的科学难题,建立活动断裂的地震危险性到强震引起的灾害预测关联显得尤为必要。本论文在卫星遥感影像解译的基础上,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确定了南河断裂的空间展布与活动性;通过对断错微地貌的精细测量与被错断地貌年龄测试,确定了南河断裂的晚第四纪滑动速率。通过对断裂的探槽研究,确定了南河断裂的晚全新世古地震序列与最大发震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南河断裂与安宁河断裂的大震响应模式,构建了川滇块体东边界的区域地球动力学模型。并在总结以往震例最大位错和砂土液化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在强震作用下,南河断裂的最大位错分布范围与砂土液化的风险性分布范围。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查明了南河断裂的空间展布。南河断裂位于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断裂北起于安宁河谷与安宁河断裂相交,总体走向N45°E,穿越冕宁盆地,过芫根地、河里乡、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东方村,向南西延伸,在尔马嘎村一带线性消失,总体长度约70km。断裂结构在北段分为南北两支,北支隐伏通过冕宁县城,南支分布于冕宁盆地南麓。两条分支断层北端与安宁河断裂相交,南端在芫根地一带交汇。继续向南西延伸,过河里乡、卫星发射中心,在东方村一带形成左旋右阶结构,表现为地貌上的线性挤压脊,而探槽揭露断裂在南段形成左旋左阶结构,表明南河断裂为以走滑性质为主,同时存在张剪破裂与压剪破裂样式。2)查明了南河断裂的活动性、滑动速率及古地震序列。南河断裂为一条全新世活动的断裂,断裂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少量逆冲性质,本论文共揭露了三次地震事件,分别距今为468a—118a、891a—468a和5690a-6400 a。古地震事件反映了断裂发生过全段破通性事件,断裂活动可能表现为丛集特征。断错地貌表现为断层陡坎、断层槽谷、断层垭口、堰塞塘、断错水系与洪积扇体、断尾沟等活动地貌特征。断面擦痕揭露水平与垂直分量约为4:1,断裂晚全新世以来的水平滑动速率约为2.6±0.2mm/a,垂直约为0.6±0.1mm/a。3)提出了南河断裂与安宁河断裂的大震响应模式为级联破裂和大震触发。古地震表明南河断裂与安宁河断裂产生两次级联破裂事件,分别为Event(5690a-6400aBP)和(118a-468aBP),最新一次级联破裂的历史地震可能为1786年康定7?级地震;南河断裂上的事件Event(468a-891aBP)可能是对安宁河断裂紫马垮—野鸡洞段地震事件Event(1030a-1050aBP)的响应,二者最短的时间间隔为39a。同时说明南河断裂即可以与安宁河断裂发生级联破裂,也可以独立成为发震构造。历史记录中的1480年越西地震的发震构造可能为普雄河断裂。4)提出最大同震位错一般位于地表破裂的中后段,地表最大位错的主控因素为断面的构造样式,局部的岩性差异为次要控制因素。倒转逆断层、顺层断面及岩性差异是形成最大同震位错的有利地质条件。5)分析了南河断裂的强震危险性。通过南河断裂所处的构造位置、断层规模及最新一次地震事件的地表位错值,综合确定认为南河断裂的最大发震能力为7.5级。估算的南河断裂的同震最大水平位错为3.1±0.43m,分布于纸厂河沟—东方村一带的可能性最大。6)构建了南河断裂参与的川滇块体东边界区域地球动力学模型。南河断裂分解了来自安宁河断裂约2.6mm/a的水平滑动速率,较合理的解释了安宁河断裂与则木河断裂的滑动亏损问题,本结论支持GPS反演结果,支持川滇块体东边界的非连续变形模式。7)提出了砂土液化风险性评估的构造地质学方法,能较快速的判定震后砂土液化的分布范围,对防灾、救灾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利用该方法得到南河断裂设定7.5级地震的液化的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冕宁县城一带、惠安乡、大桥水库、河里乡以及林里乡-泸沽镇一带,这些地区可能会发生砾石土液化,尤其是在冕宁县城一带的南河河谷;中等液化风险区主要分布于彝海乡、礼州-西昌一带;液化低风险区主要位于Ⅵ度区,如拖乌乡、黄联关镇一带。
黄帅堂[10](2016)在《青海日月山断裂带地震危险性评价及其构造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高原东北缘是高原变形的前沿地带,对高原的变形非常敏感,其经历了NW向的挤压和近EW向的扩展。研究区位于柴达木—祁连活动块体内部,受到东昆仑断裂和祁连—海原断裂等主边界断裂控制,形成了块体内部夹持于主边界断裂之间的次级构造。区内日月山断裂全新世活动,它的地震活动性对青藏高原东北缘有何指示意义,其隆升对新生代盆地的影响如何,以及与拉脊山断裂的转换关系,这些问题都值得去深入研究和讨论。基于以上问题,论文重点研究了日月山断裂带的地层地貌、几何展布、运动学特征以及古地震研究,并对断裂带的地震危险性有了一些定性的认识,得出了如下基本结论:1)日月山断裂带附近地层、地貌在不同的断裂段有不同的表现,整个研究区最老地层为前震旦亚界尕让群上亚群,广泛分布于日月山西段、哈尔盖河两侧及大通山一带,缺失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上统地层,第四系地层里缺失下更新统沉积层。地貌方面,将断裂带层状地貌面划分为5级地貌面,即基岩山脉、花岗岩台地、第三系古盆地面、冲洪积台地面及河流阶地面,利用湟水河阶地对比,建立了该区第四纪时间标尺,并得到了晚更新世晚期以来3期构造运动的活动年龄。2)通过阶区、断层分叉以及断层倾向变化等几何学分段标志,将日月山断裂带西段划分为5段,从北西向南东分别为大通河段、热水段、德州段、海晏段和日月山段。各断裂段之间以右阶羽列形式展布,在断裂段之间形成了不同规模的拉分区,其中最长的阶区长约8.5km,最宽处约0.77km,呈梭状。3)通过各段滑动位移对比分析,认为日月山断裂带水平位移由老至新可分为815-1360m,400-550m,260-300m,90-180m,42-77m,20-36m,10-15.5m,3.5-8m。断裂带各段晚更新世以来活动性较一致,根据研究区晚更新世晚期对比获得的年龄数据24ka-29ka,10ka-11ka和2-7ka,可获得3期构造运动的速率分别为:0.75-1.36mm/a,0.95-1.48mm/a和0.78-1.78mm/a。垂直滑动位移分为3期,分别为:6.03-15.78m,3.01-6.78m及0.34-2.99m,垂直滑动速率为0.22-0.6mm/a,0.29-0.65mm/a和0.08-0.66mm/a。4)在日月山断裂带德州段和海晏段开挖4个古地震探槽,5个探槽剖面。通过探槽间古地震事件对比分析,共揭露出4次古地震事件,这些事件均发生于晚更新世以来,利用测试年代学数据并结合前人获得数据,获得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古地震的复发间隔约为3360a BP,与前人最新研究结果一致,并且最新一次事件距今已有2000a左右,具有较强的地震危险性,应加重该断裂带附近的关注。
二、断裂地震地表断错危险性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断裂地震地表断错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西秦岭NWW向断裂系的几何图像与变形分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科学问题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标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获得的成果及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方法 |
2.1 宏观地貌分析 |
2.2 断裂几何图像和新活动特征研究 |
2.2.1 多源遥感影像综合解译 |
2.2.2 野外考察和探槽开挖 |
2.2.3 晚第四系测年 |
2.2.4 高分辨率地貌测绘 |
2.3 区域构造模型建立 |
第3章 区域时间标尺 |
3.1 夷平面 |
3.1.1 夷平面的分级 |
3.1.2 夷平面的时代 |
3.2 剥蚀面 |
3.3 河流阶地 |
3.4 冲沟阶地 |
3.5 研究区域时间标尺 |
第4章 宏观地貌 |
4.1 地形地貌参数 |
4.2 流域地貌参数 |
4.2.1 流域不对称度 |
4.2.2 面积高程积分 |
4.3 区域条带剖面 |
4.4 小结 |
第5章 断裂宏观地貌 |
5.1 与断裂相关的宏观地貌 |
5.1.1 横跨白龙江断裂系的山脊点剖面 |
5.1.2 横跨临潭-宕昌断裂的山脊地形剖面 |
5.1.3 跨区域的地形剖面 |
5.2 水系位错 |
5.3 小结 |
第6章 活动断层几何展布、新活动特征与活动速率 |
6.1 白龙江断裂 |
6.1.1 几何展布 |
6.1.2 新活动特征及活动速率 |
6.1.3 小结 |
6.2 光盖山-迭山断裂 |
6.2.1 几何展布 |
6.2.2 活动性质和时代 |
6.2.3 古地震研究 |
6.2.4 滑动速率 |
6.2.5 小结 |
6.3 临潭-宕昌断裂 |
6.3.1 几何展布 |
6.3.2 新活动特征 |
6.3.3 滑动速率 |
6.3.4 小结 |
第7章 区域构造模型与变形分配 |
7.1 活动断裂几何图像 |
7.1.1 西秦岭NWW断裂系几何图像 |
7.1.2 西秦岭NWW断裂系与东昆仑断裂、贵德断裂的构造转换 |
7.1.3 NWW断裂系与NE断裂系的构造转换 |
7.2 地表断裂的深部延伸与深部构造背景 |
7.2.1 地质剖面特征与断裂的深部延伸 |
7.2.2 研究区深部结构与断裂向深部延伸 |
7.3 区域构造模型 |
7.3.1 区域构造模型 |
7.3.2 白龙江断裂与光盖山-迭山断裂、塔藏断裂的关系 |
7.3.3 临潭-宕昌断裂与西秦岭北缘断裂的深浅构造关系 |
第8章 西秦岭内部变形分配与东昆仑断裂东延问题 |
8.1 西秦岭内部变形分配 |
8.2 东昆仑断裂东端构造转换与东延问题 |
第9章 结论 |
9.1 主要研究成果 |
9.2 存在的问题 |
9.3 下一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表1 14C测年结果 |
附表2 OSL测年结果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山西地堑系的基岩断层面古地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山西地堑系活动构造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1.2.2 基岩断层面古地震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1.2.2.1 基岩断层面形貌测量分析法 |
1.2.2.2 宇宙成因核素暴露测年法 |
1.2.2.3 光释光晒退深度判别法 |
1.2.2.4 岩石物性特征判别法 |
1.2.2.5 地球化学元素判别法 |
1.3 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4.1 基岩断层面形貌特征的高精度定量研究与古地震识别 |
1.4.2 基岩断层面宇宙成因核素技术测年与古地震年代估算 |
1.4.3 构建目标断层的强震活动历史与论证基岩断层面古地震研究的意义 |
1.5 技术路线与工作量表 |
1.5.1 技术路线 |
1.5.2 工作量表 |
1.6 论文架构 |
第2章 研究方法 |
2.1 小型无人机(sUAV)航测与基岩断层坎野外调查 |
2.2 断层面形貌数据的获取与测年样品的采集 |
2.3 形貌学研究方法 |
2.3.1 基岩断层面形貌的高精度定量研究 |
2.3.2 分形几何方法 |
2.3.2.1 一维分形几何分析方法 |
2.3.2.2 二维分形几何分析方法 |
2.3.3 分形参数的分布特征与基岩面的出露模式 |
2.3.4 基于Student's t-检验的形貌分段 |
2.4 年代学研究方法 |
2.4.1 测年原理 |
2.4.2 测试内容 |
2.4.2.1 岩石样品预处理与基于AMS的36Cl浓度测定 |
2.4.2.2 岩石样品和崩积物组分测定 |
2.4.2.3 岩石样品和崩积物密度测定 |
2.4.2.4 纬度和气压(高程)的准确测定 |
2.4.2.5 断层面遮蔽系数的确定 |
2.4.3 计算方法 |
第3章 区域地质背景与目标断裂 |
3.1 山西地堑系的构造特征 |
3.2 目标断裂 |
3.2.1 罗云山山前断裂 |
3.2.2 交城断裂 |
3.2.3 蔚广盆地南缘断裂 |
第4章 基岩断层面的古地震识别与定年 |
4.1 罗云山山前断裂 |
4.1.1 断层面高精度形貌分析与古地震识别 |
4.1.2 断层面宇宙成因核素测试与古地震定年 |
4.2 交城断裂 |
4.2.1 断层面高精度形貌分析与古地震识别 |
4.2.1.1 上兰村 |
4.2.1.2 思西村 |
4.2.1.3 龙王沟 |
4.2.2 断层面宇宙成因核素测试与古地震定年 |
4.3 蔚广盆地南缘断裂 |
4.3.1 山门口 |
4.3.2 松枝口 |
4.3.3 南马庄 |
4.3.3.1 断层面高精度形貌分析与古地震识别 |
4.3.3.2 断层面宇宙成因核素测试与古地震定年 |
4.3.4 西庄头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讨论 |
5.1 地堑系内目标断层(段)的强震活动历史 |
5.1.1 罗云山山前断裂 |
5.1.2 交城断裂 |
5.1.3 蔚广盆地南缘断裂 |
5.2 盆山边界带基岩断层的活动构造意义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主要取得以下成果 |
主要得到以下认识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 |
Author Information |
博士期间发表的期刊论文 |
博士期间发表的会议论文 |
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3)石棉附近主要断裂的古地震及大地震危险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论文的研究目标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地震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震构造环境 |
2.2 地貌与第四纪地层 |
2.3 现今地壳运动特征 |
2.4 地震活动特征 |
第3章 大凉山断裂北段石棉断裂的古地震研究 |
3.1 大凉山断裂带活动概况 |
3.2 石棉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
3.3 石棉断裂古地震研究 |
3.3.1 探槽布设 |
3.3.2 探槽揭露的地层序列 |
3.3.3 古地震事件分析 |
3.3.4 古地震事件年代限定 |
3.3.5 石棉断裂古地震序列及其复发行为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石棉一带其它主要活动断裂古地震复发行为分析 |
4.1 鲜水河断裂带南段古地震序列与复发行为 |
4.1.1 鲜水河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性概述 |
4.1.2 鲜水河断裂带南段古地震序列与复发行为 |
4.2 安宁河断裂北段古地震序列与复发行为 |
4.2.1 安宁河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概述 |
4.2.2 安宁河断裂北段古地震序列与复发行为 |
4.3 小结 |
第5章 石棉一带强震危险性分析 |
5.1 1786年磨西地震破裂讨论 |
5.1.1 1786年磨西地震概况和争议 |
5.1.2 1786年磨西地震破裂行为 |
5.2 石棉一带强震危险性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主要认识和存在问题 |
6.1 主要认识 |
6.2 取得的主要进展 |
6.3 存在问题与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阿尔金断裂带东段古地震复发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构造背景 |
2.1 阿尔金断裂东段几何分段 |
2.2 滑动速率研究 |
2.3 古地震研究 |
2.4 区域地震活动性 |
第三章 LiDAR数据的获取 |
3.1 区域地理、地貌概况 |
3.2 采集流程、采集设备与精度保证 |
3.3 数据处理 |
3.4 成果数据与参数 |
3.5 应用前景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断层位移测量方法 |
4.2 累积位移概率分布(COPD)计算方法 |
4.3 变异系数计算与模拟方法 |
4.4 小结 |
第五章 阿尔金断裂带东段晚第四纪活动性及意义 |
5.1 各分段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
5.2 古地震探槽 |
5.3 小结 |
第六章 阿尔金断裂带东段位移分布研究 |
6.1 位移测量结果 |
6.2 讨论 |
6.3 运动学模型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地震复发模型讨论 |
7.1 变异系数观测结果 |
7.2 模拟与结果 |
7.3 分析与讨论 |
7.4 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山西地堑系北部阳高-天镇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论文选题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位错量的获取 |
1.3.2 无地面控制点、经网络RTK校正的DEM精度分析 |
1.3.3 光释光测年 |
1.4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山西地堑系 |
2.2 张家口-渤海断裂带 |
2.3 晋冀蒙盆岭构造区 |
2.4 阳高-天镇盆地 |
第3章 断裂几何展布及断错地质地貌特征 |
3.1 断裂概述 |
3.2 断裂分段及晚第四纪活动表现 |
3.2.1 大沙沟—守口堡段 |
3.2.2 小龙王庙—白羊口段 |
3.2.3 白羊口—胡家洼段 |
3.2.4 袁家梁—一顷坡段 |
第4章 阳高-天镇断裂的滑动速率 |
4.1 小龙王庙村研究点 |
4.2 砖楼村研究点 |
4.3 平山村研究点 |
4.4 二墩村研究点 |
4.5 薛三墩村研究点 |
第5章 阳高-天镇断裂古地震研究 |
5.1 古地震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
5.2 探槽古地震事件分析及时间限定 |
5.2.1 探槽1:砖楼村 |
5.2.2 探槽2:燕家堡村 |
5.2.3 探槽3:平山村 |
5.2.4 探槽4:薛三墩村 |
第6章 讨论 |
6.1 断裂运动性质 |
6.2 气候对地貌演化的影响 |
6.3 断裂垂直位移量分布特征及启示 |
6.4 断裂滑动速率及空间分布特征 |
6.5 在山西地堑系北部应变分配中的作用 |
6.6 断裂活动性及发震能力估计 |
6.7 晋冀蒙盆岭构造区形成演化模式 |
第7章 花山盆地北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 |
第8章 初步认识及存在的问题 |
8.1 初步认识 |
8.2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1556年华县M8?级地震地表破裂与发震构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存在的科学问题 |
1.4 论文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主要内容和完成的工作量 |
1.6 研究成果 |
第二章 华山山前断裂及地表破裂 |
2.1 华山山前构造地貌特征 |
2.2 华山山前地表破裂 |
2.2.1 李家坡观察点 |
2.2.2 东光村观测点 |
2.2.3 仙峪口观测点 |
2.2.4 杜峪口观测点 |
第三章 潼关塬-中条山西缘断裂及地表破裂 |
3.1 固市断陷东南边界断层 |
3.2 潼关塬-中条山西缘断裂地表破裂 |
3.2.1 青山村观测点 |
3.2.2 曲城村观测点 |
3.2.3 发财沟观测点 |
3.2.4 西温姚村观测点 |
第四章 渭南塬前断裂及地表破裂 |
4.1 渭南塬前断错地貌 |
4.2 渭南塬前断裂地表破裂 |
4.2.1 马峪观察点 |
4.2.2 瓜底村观察点 |
4.2.3 遇仙河口观察点 |
4.2.4 赤水河口观察点 |
4.2.5 沋河口观察点 |
4.2.6 韩马观察点 |
4.2.7 零河口观察点 |
第五章 1556 年华县地震地表破裂带同震位移 |
5.1 位移的选择及测量方法 |
5.2 破裂带的位移分布 |
5.3 1556年华县地震的破裂过程 |
5.4 1556年华县地震震级的估算 |
第六章 1556 年华县地震发震构造讨论 |
6.1 中国东部运动学特征 |
6.2 渭河盆地内断层的左旋走滑运动 |
6.2.1 陇县-岐山-马召断裂(NW向) |
6.2.2 口镇-关山断裂(EW向) |
6.2.3 骊山山前断裂(EW向) |
6.2.4 渭南塬前断裂(EW向) |
6.2.5 秦岭北缘断裂(EW向) |
6.2.6 渭河盆地北缘断裂(NE向) |
6.2.7 乾县-富平断裂(NE向) |
6.2.8 华山西缘断裂(NE向) |
6.2.9 临潼长安断裂(NE向) |
6.2.10 潼关塬-中条山西缘断裂(NE向) |
6.3 地震探测剖面揭示渭河盆地内断裂的结构特征 |
6.3.1 固市断陷内部断层的组合形式 |
6.3.2 西安-周至断陷内部断层组合形式 |
6.4 深地震反射探测与渭河盆地地壳结构 |
6.4.1 渭河盆地地震活动特征 |
6.4.2 现代地震在深地震反射横剖面上的分布 |
6.5 固市断陷孕震的构造模型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主要文章 |
在读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7)鲜水河断裂晚第四纪活动习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0.1 选题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
0.2.1 鲜水河断裂研究现状 |
0.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0.3 论文的研究目标与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
0.4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0.5 论文获得的成果及主要创新点 |
1 研究方法 |
1.1 精细构造地貌分析技术 |
1.2 走滑断裂古地震研究技术 |
2 鲜水河断裂北西段古地震研究 |
2.1 炉霍段古地震研究 |
2.1.1 探槽选址 |
2.1.2 TC1与TC2 的地层序列 |
2.1.3 古地震识别与年代约束 |
2.2 道孚段古地震研究 |
2.3 乾宁段古地震研究 |
3 惠远寺-康定段大地震活动特征 |
3.1 色拉哈断裂古地震研究 |
3.2 雅拉河断裂与折多塘断裂的大地震活动 |
3.2.1 雅拉河断裂地震地表破裂 |
3.2.2 折多塘断裂地震地表破裂 |
4 鲜水河断裂磨西段古地震研究 |
4.1 新榆林探槽场地 |
4.2 探槽TC1 地层序列与古地震事件 |
4.3 探槽TC2 地层序列与古地震事件 |
4.4 新榆林场地的古地震序列 |
5 大地震复发行为及构造意义 |
5.1 大地震复发行为特征 |
5.2 基于大地震破裂行为约束的滑动速率 |
6 主要认识与存在的问题 |
6.1 主要认识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博士期间发表过的文章 |
博士期间参与的项目 |
(8)狼山断裂形成演化机制及工程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狼山断裂及其地理概况 |
1.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1.3 论题确定 |
1.2 研究思路 |
1.2.1 技术路线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方法技术 |
1.3 完成工作量 |
1.4 主要成果认识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工程地质概况 |
2.1 狼山断裂及周缘构造单元 |
2.1.1 鄂尔多斯地块 |
2.1.2 阴山-燕山造山带 |
2.1.3 阿拉善地块 |
2.2 狼山断裂及周缘主要地层单元 |
2.3 狼山断裂及周缘主要断裂带 |
2.4 狼山断裂及周缘区域地壳稳定性 |
2.4.1 狼山断裂及周缘强震时空特征 |
2.4.2 震源机制及应力场反演 |
第3章 狼山断裂特征及分析 |
3.1 断裂带总体特征 |
3.2 断裂带特征构造地貌 |
3.2.1 断层崖 |
3.2.2 断层三角面 |
3.2.3 断裂台地 |
3.2.4 洪积扇群 |
3.2.5 河流裂点与埋藏裂点 |
3.3 断裂带结构特征 |
3.3.1 近平行正断层构成断裂带 |
3.3.2 强制褶皱和生长褶皱 |
3.3.3 断层涂抹 |
3.3.4 沉积超覆 |
3.3.5 小型堑-垒构造 |
3.3.6 阶步和擦痕 |
3.4 断裂带分段特征 |
3.4.1 断裂带分段性及狼山断裂分段 |
3.4.2 狼山断裂第一段特征 |
3.4.3 狼山断裂第二段特征 |
3.4.4 狼山断裂第三段特征 |
3.4.5 狼山断裂第四段特征 |
3.4.6 狼山断裂第五段特征 |
3.4.7 狼山断裂分段总体特征 |
3.5 断裂带分段连接方式 |
3.5.1 断裂带分段连接方式 |
3.5.2 狼山断裂分段连接方式 |
第4章 狼山断裂形成与演化 |
4.1 正滑断裂带属性 |
4.2 正滑断裂带的形成 |
4.3 构造几何学对断裂带扩展的约束 |
4.4 断裂带演化的年代学约束 |
4.4.1 光释光定年对断裂带新生代活动的约束 |
4.4.2 磷灰石构造热年代学对断裂带形成演化的约束 |
4.5 区域古构造应力场研究成果的再认识 |
4.6 断裂形成演化模式 |
4.6.1 断裂形成演化约束 |
4.6.2 断裂形成演化模型 |
4.7 狼山断裂为具发震危险的活动性断裂 |
第5章 狼山断裂致灾危险性分析 |
5.1 地震危险性分析 |
5.1.1 历史地震记录与地震活动趋势分析 |
5.1.2 分段连接方式的致震可能性 |
5.1.3 断裂带地震震级评价 |
5.1.4 预测地震震灾分区评价 |
5.2 非震害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 |
5.2.1 狼山断裂及邻区InSAR影像制作 |
5.2.2 狼山断裂区域泥石流灾害危险评价 |
5.2.3 狼山断裂区域岩质边坡崩塌-滑坡危险区评价 |
5.2.4 狼山断裂区域土质边坡崩塌-滑坡危险性评价 |
5.2.5 狼山断裂区域采空区塌陷危险区评价 |
5.3 狼山断裂及邻区工程地质区域稳定性评价 |
5.3.1 综合评价思路与原则 |
5.3.2 综合评价方法程序 |
5.3.3 区域稳定性综合评价 |
5.3.4 重要城市和重要线状工程场地稳定性评价 |
5.3.5 区域防灾减灾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川西南河断裂潜在强震危险性及砂土液化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南河断裂及其断裂系统研究现状 |
1.2.2 活动断裂强震破裂预测研究现状 |
1.2.3 砂土液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环境 |
2.1 区域主要构造单元 |
2.1.1 松潘—甘孜造山带 |
2.1.2 扬子陆块 |
2.2 活动块体及其GPS形变场 |
2.3 区域新构造运动特征 |
2.4 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 |
2.5 区域主要断裂 |
2.5.1 鲜水河断裂带 |
2.5.2 安宁河断裂带 |
2.5.3 则木河断裂 |
2.5.4 大凉山断裂 |
2.5.5 南河断裂的基本特征 |
第3章 南河断裂的空间展布与活动性 |
3.1 南河断裂的几何展布与活动地貌特征 |
3.1.1 南河断裂南支活动地貌特征 |
3.1.2 南河断裂北支活动地貌特征 |
3.1.3 冕宁县城一带断裂隐伏区断层探测 |
3.2 南河断裂的断面擦痕与滑动速率 |
3.2.1 断面擦痕 |
3.2.2 断层滑动速率 |
3.3 断裂的古地震序列 |
3.3.1 东方村探槽(TC1)及古地震分析 |
3.3.2 河边乡探槽(TC2)及古地震分析 |
3.3.3 安家村探槽(TC3)及古地震分析 |
3.4 南河断裂古地震综合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南河断裂与安宁河断裂的大震响应 |
4.1 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断裂主要历史强震 |
4.2 南河断裂与安宁河断裂的大震响应 |
4.2.1 南河断裂与安宁河断裂的大震响应模式 |
4.2.2 南河断裂与安宁河断裂的级联破裂分析 |
4.3 川滇块体东边界区域地球动力学模型 |
4.4 最新一次古地震的历史记录归属 |
4.4.1 1536 年西昌北7?地震分析 |
4.4.2 1480 年越西地震发震构造分析 |
4.4.3 南河断裂最新一次地震事件的历史地震记录归属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南河断裂潜在强震危险性研究 |
5.1 地表破裂峰值分布特征研究 |
5.1.1 以往震例地表破裂峰值分布规律研究 |
5.1.2 同震地表破裂峰值的主要控制因素分析 |
5.2 南河断裂潜在强震危险性研究 |
5.2.1 强震震级与位置的预测 |
5.2.2 南河断裂未来百年最大水平位错评估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砂土液化预测研究 |
6.1 以往地震砂土液化分布特征 |
6.1.1 汶川Mw7.9 级地震砂土液化分布 |
6.1.2 2013 年芦山Ms7.0 级地震砂土液化分布特征 |
6.1.3 康定Ms6.3 级与九寨沟Ms7.0 级地震砂土液化分布特征 |
6.1.4 砂土液化分布规律 |
6.1.5 砂土液化判定的构造地质学方法的实例验证 |
6.2 南河断裂未来强震的砂土液化预测研究 |
6.2.1 南河断裂未来强震的地震动分布预测 |
6.2.2 南河断裂未来强震的砂土液化预测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10)青海日月山断裂带地震危险性评价及其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断裂几何学分段研究 |
1.2.2 日月山断裂断裂古地震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工作量表 |
第二章 日月山断裂带地质构造背景及地貌第四纪时间标尺 |
2.1 断裂带概况 |
2.2 研究区地层划分 |
2.2.1 前第四系地层 |
2.2.2 第四系地层 |
2.3 日月山断裂带综合地貌研究与晚第四纪时间标尺 |
2.3.1 研究区主要地貌单元划分 |
2.3.2 湟水河阶地研究 |
2.4 小结 |
第三章 日月山断裂的几何结构 |
3.1 遥感数据来源、处理及断裂的解译 |
3.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1.2 断裂的解译特征 |
3.2 日月山断裂西段的几何结构特征 |
3.2.1 大通河段(F2-1) |
3.2.2 热水段(F2-2) |
3.2.3 德州段(F2-3) |
3.2.4 海晏段(F2-4) |
3.2.5 日月山段(F2-5) |
3.3 小结 |
第四章 日月山断裂的运动学特征 |
4.1 日月山断裂带断错地貌 |
4.1.1 大通河段 |
4.1.2 热水段 |
4.1.3 德州段 |
4.1.4 海晏段 |
4.1.5 日月山段 |
4.2 小结 |
第五章 日月山断裂的古地震研究 |
5.1 日月山断裂德州段德州村1号探槽古地震研究 |
5.1.1 探槽开挖地点及地层描述 |
5.1.2 古地震事件解译及年代限制 |
5.2 日月山断裂德州段德州村2号探槽古地震研究 |
5.2.1 探槽开挖地点及地层描述 |
5.2.2 古地震事件解译及年代限制 |
5.3 日月山断裂海晏段达玉村3号探槽古地震研究 |
5.3.1 探槽开挖地点及地层描述 |
5.3.2 古地震事件解译及年代限制 |
5.4 日月山断裂德州段达玉村3号探槽古地震研究 |
5.4.1 探槽开挖地点及地层描述 |
5.4.2 古地震事件解译及年代限制 |
5.5 日月山断裂带古地震事件分析及复发间隔 |
5.6 小结 |
第六章 地震危险性评价 |
第七章 结语 |
7.1 论文基本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表 |
四、断裂地震地表断错危险性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西秦岭NWW向断裂系的几何图像与变形分配[D]. 张波.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2]山西地堑系的基岩断层面古地震研究[D]. 邹俊杰.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3]石棉附近主要断裂的古地震及大地震危险性研究[D]. 冯嘉辉.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
- [4]阿尔金断裂带东段古地震复发模型研究[D]. 康文君.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5]山西地堑系北部阳高-天镇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研究[D]. 罗全星.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6]1556年华县M8?级地震地表破裂与发震构造[D]. 马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9
- [7]鲜水河断裂晚第四纪活动习性[D]. 梁明剑.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9
- [8]狼山断裂形成演化机制及工程地质意义[D]. 崔显岳. 成都理工大学, 2019
- [9]川西南河断裂潜在强震危险性及砂土液化预测研究[D]. 刘玉法.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2)
- [10]青海日月山断裂带地震危险性评价及其构造意义[D]. 黄帅堂.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