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特汽车与昆明贵金属研究所合作开发成功新型稀土催化剂(论文文献综述)
张学东[1](2015)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稀土产品供给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稀土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不仅有利于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而且有利于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对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全球化背景下,不可再生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矛盾在全球范围内激化,世界各国更加重视稀土产品的稳定供给,美国、日本、欧盟将稀土列入了国家关键资源战略。中国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的23%左右,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产品供给国家。但是,2014年,美日欧诉讼中国限制稀土产品出口案以中国败诉告终,中国稀土产品供给仍然面临着诸多的现实问题,付出了经济、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的较大代价。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实现稀土产品的安全供给、可持续供给和平衡供给,对于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国内外学者深入研究中国稀土问题,出现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国外涉及稀土产品供给问题的文献中,系统的专题研究相对比较少。国内研究稀土产品供给问题的专题文献虽然较多,可是,定性研究相对较多,定量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研究过程中,进行定性研究,同时进行计量分析;进行理论研究,同时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计量研究、系统分析和国际比较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研究思路,构建了稀土产品安全供给、可持续供给和平衡供给的分析框架,运用垄断资本全球化等具体的经济理论,系统研究中国稀土产品供给问题的深层原因,整合搭建了中国稀土产品供给的综合评价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导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探讨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现有研究文献进行了评述。第二章为基本范畴和基础理论,简要介绍了稀土资源、稀土产品分类、稀土产品供给、安全供给、可持续供给和平衡供给等基本范畴,探讨了相关基础理论,包括垄断资本全球化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不可再生资源最优开采理论、产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等。供给,是指商品的生产者愿意且能够生产,按照一定的价格在一定的时期内出售,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本文所称稀土产品供给,是指稀土产品的生产者愿意且能够生产,按照一定的价格在一定的时期内出售,满足稀土产品消费者的需求。本文认为,中国稀土产品供给目标体现为三个方面,按照重要程度,依次为安全供给、可持续供给和平衡供给。安全供给是中国稀土产品供给的核心目标,是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前提。可持续供给是中国稀土产品供给的长期目标,是政府对稀土产品供给进行宏观调控的基本依据。平衡供给是中国稀土产品供给的现实目标,是稀土企业市场行为的内在动机。第三章分析了中国稀土产品供给的现状,归纳了中国稀土产品供给的突出问题。中国稀土产品市场过去是无序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现在正在向垄断竞争发展。全球化背景下,稀土资源分布和稀土产品供给地域不平衡性的地缘政治影响加大,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全球化进程加速,中国稀土产品供给安全隐患问题迅速暴露出来,突出表现为出口失衡:出口数量失衡,与资源现状不匹配;出口规则失语,稀土世贸争端败诉;出口秩序失控,出口走私屡禁不止;出口价格失公,偏离价值暴涨暴跌。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国民经济发展对稀土产品的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稀土产品供给不可持续问题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突出问题是稀土资源过度开采。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稀土产品供给不平衡的问题越积越重,突出表现为稀土产品结构性过剩:稀土项目投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总体产能过剩,轻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供给严重过剩,附加值低的稀土功能材料和应用产品供给严重过剩,急需淘汰落后产能;研发创新投入不足,附加值高的稀土功能材料和应用产品供给不足,中重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供给不足。第四章分析了中国稀土产品供给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基于垄断资本全球化理论,分析了稀土产品出口失衡的深层原因。垄断资本全球化的主要载体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稀土产品市场,对稀土产品的市场结构、市场进入壁垒、规模经济、市场交易平台等产生深远影响。消极不利影响主要体现为,中国稀土产品市场的产业集中度偏低、分散决策导致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创新投入不足,跨国公司的进入,加剧了中国稀土产品供给企业的过度竞争,为稀土产品非法生产和出口走私提供了销售渠道。产业集中度不高是中国稀土产品出口失衡、安全供给受到威胁的深层原因。基于产权理论,分析了稀土资源过度开采的深层原因。稀土资源具有公地性质,稀土产品生产过程中具有外部性,导致稀土资源所有权主体虚置和外部性问题。稀土资源过度开采,本质上是产权问题,稀土资源的所有权属于国家,所有权主体虚置造成过度开采利用,进而带来稀土资源定价权、资产化的管理模式问题。在稀土产业集中度偏低的情况下,企业无序竞争而政府监管不力,造成了稀土资源过度开采。稀土初级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在外部性不能内部化的情况下,稀土产品的市场价格信号不够准确,不能精确地反映社会成本,导致稀土产品价格背离价值,误导资源分配,进而带来一系列问题。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稀土产品结构性过剩的深层原因。由于各级政府间的复杂委托代理关系带来的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利益问题,对稀土产品供给产生多方面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为,面对稀土产品供给企业执行国家政策不到位现象,政府部门监管控制不力;政府多次治理稀土产品产能过剩、稀土产品非法生产和出口走私等问题,却没有从根本上化解。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利益问题,是中国稀土产品结构性过剩的深层次原因。第五章搭建了比较完整的中国稀土产品安全供给、可持续供给和平衡供给的综合评价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借鉴前沿研究成果,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全面梳理稀土产品供给的评价指标并进行归纳整合,搭建了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对中国稀土矿产品供给进行评价时,没有采取国内常用的分层加权评分方法,而是引入了经典的霍特林模型,运用动态规划工具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六章对稀土产品供给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探讨了国外稀土产品安全供给、可持续供给和平衡供给的经验。稀土产品供给是全球性问题,本文围绕安全供给、可持续供给和平衡供给三大目标,研究了美国、日本、欧盟国家等稀土产品供给国家的稀土战略、产业政策和企业供给行为。与中国相比,其他稀土产品供给国家的稀土资源储采比相对较低,稀土产业集中度较高,稀土产能利用率较高,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稀土产品附加值较高等。这些国际经验,为解决中国稀土产品供给问题提供了积极的启示。第七章提出系统的对策建议。针对稀土产业集中度不高所导致的稀土产品出口失衡问题,建议加快组建稀土企业集团,积极参与国际稀土产品市场竞争,提高国际市场话语权,利用国际国内稀土资源,实现稀土产品安全供给。针对稀土资源产权虚置等原因导致的过度开采问题,建议创新稀土资源的资产化管理模式,克服公地悲剧和外部性问题,稀土企业应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应用清洁生产技术,实现稀土产品可持续供给。针对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利益问题导致的稀土产品结构性过剩问题,建议打破地方行政垄断,加强行业自律,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延伸稀土产品产业链,增加高科技含量稀土产品的供给,提高稀土资源综合利用率,提升稀土企业盈利水平,实现稀土产品平衡供给。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如下。第一,综合运用垄断资本全球化理论、产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从产业集中度、产权主体和外部性、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利益的视角,系统分析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稀土产品供给问题的深层原因,拓宽了垄断资本全球化理论等经济理论的应用领域。现有文献分析中国稀土产品供给问题时,尚未涉及垄断资本全球化理论、产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对问题原因的分析不够深入系统。本文结合中国稀土产品供给的现实问题,综合运用垄断资本全球化理论等经济理论,系统分析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稀土产品供给问题的深层原因。具体而言,中国稀土产业集中度偏低,是中国稀土产品出口失衡、偏离安全供给目标的深层原因;稀土资源产权主体虚置、外部性影响等因素,是中国稀土资源过度开采、偏离可持续供给目标的深层原因;地方保护主义盛行、部门利益固化,是中国稀土产品结构性过剩、偏离平衡供给目标的深层原因。第二,构建了关于中国稀土产品安全供给、可持续供给和平衡供给的综合分析框架。对于中国稀土产品供给问题的研究,现有文献往往从安全供给、可持续供给和平衡供给三个方面中的某一方面进行专题分析。本文把稀土产品供给的目标细分为安全供给、可持续供给和平衡供给,搭建了比较系统的综合分析框架。并运用这一分析框架,对中国稀土产品供给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剖析了深层原因,整合构建了相对完整的中国稀土产品供给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稀土产品供给的国际比较研究,提出了系统的对策建议。同时,在实证分析方面,相比现有文献往往采用传统的分层加权评分方法,本文对不可再生资源最优开采经典模型进行拓展,将其引入中国稀土产品供给问题的研究领域,运用动态规划工具,构建了中国稀土矿产品供给的动态分析模型,应用中国稀土矿产品供给数据进行规范性检验,丰富了不可再生资源最优开采的实证研究成果。第三,在系统分析中国稀土产品供给问题深层原因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研究提出了保障中国稀土产品安全、可持续和平衡供给的对策建议,针对性和操作性较强。本文围绕中国稀土产品安全供给、可持续供给和平衡供给的目标,深入分析问题原因,进行国际比较研究,借鉴国际经验,因此,提出的对策建议具有新颖性和针对性,操作性较强。本文针对产业集中度不高导致的出口失衡问题、稀土资源产权主体虚置等原因导致的过度开采问题、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利益问题导致的结构性过剩问题,分别从国家、行业和企业层面提出系统的对策建议,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随着稀土经济用途的日益广泛,关于中国稀土产品供给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化,涉及到越来越多的学科,包括经济、政治、法律和国际贸易等学科,这使研究变得更加复杂。限于作者水平,本文难免有不尽人意之处。例如,限于数据搜集整理的现实难度,本文在稀土矿产品供给的实证研究过程中,部分使用了替代数据,降低了实证结论的精确性。因此,有待于在下一步工作学习中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可以预期,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信息的可获得性增加,将会出现更多的关于稀土产品供给问题的量化研究成果。
贺小昆[2](2011)在《汽车尾气净化低温起燃催化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我国排放法规从国Ⅲ阶段进入到国Ⅳ阶段,通常国Ⅲ催化剂在车辆启动100s内起燃,而国Ⅳ催化剂需要在70s内起燃才能满足国Ⅳ法规对HCs、NOx进一步削减50%的要求,因此本文将车辆冷启动阶段低温快速起燃催化剂技术作为研究重点。国内外报道的低温快速起燃催化剂技术的单因素研究较多,本文从汽车三效催化剂的载体几何物理性能、改性氧化铝物理化学性能、涂层材料物理化学性能、涂层材料与贵金属协同催化作用、贵金属分布5个方面开展了多项因素与催化剂低温活性的协同作用研究,并通过优化各项因素改善催化剂低温起燃特性,制得可满足国Ⅳ排放法规的三效催化剂。(1)载体实验:采用400cell/inch2.600cell/inch2.900cell/inch/2三种孔密度载体制备催化剂,发动机台架评价结果表明,载体孔密度与起燃活性密切相关。增加载体孔密度可减小孔壁厚、增大几何表面积和前端开口面积比,使载体热传递速度加快,同时孔道几何表面积增大为活性金属提供更大的反应面积,从而缩短催化剂起燃时间,减少贵金属用量,增强空燃比(A/F)调控能力。当孔密度一定时,增大载体体积和涂层涂敷率也可以提高活性金属反应面积从而降低起燃温度,当涂敷率超过45%后背压升高、热传递系数减小是导致催化剂起燃温度上升的主要原因。实验表明采用600cell/inch2载体制备国Ⅳ催化剂可有效降低起燃温度。(2)氧化铝制备及表征:优化氧化铝中La、Ba掺杂量和氧化铝稳定性,并进一步研究了改性氧化铝负载Pd、Rh的催化还原活性。BET、XRD、H2-TPR表征结果说明,Al2O3掺杂La、Ba后比表面积、孔容、孔径稳定性增强,由于La和Ba对氧化铝的稳定机制不同,XRD表明1050℃煅烧后La、Ba掺杂量较高的改性氧化铝中出现LaAlO3和BaAl2O4,导致比表面积快速衰减。2.5%La2.5%Ba/Al2O3-02(GAL)在1050℃煅烧后出现单一BaAl2O4物相,La起保护AlOH的作用,因此GAL具有最佳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稳定性,比表面积88.43m2/g,孔容0.31 cc/g,达到国内较好水平。GAL在550℃、950℃煅烧后负载Pd、Rh,H2-TPR结果表明,950℃煅烧后的GAL由于表面羟基氧化铝AlOH与Pd、Rh的锚定效应被改变,Pd在GAL表面的分散度增加了10%,Pd/GAL低温还原温度比Rh/GAL低30℃~40℃,具有更优的低温还原活性。(3)涂层材料制备及表征:对物理法制备的涂层材料GAL/CZA的组份配比进行优化,并研究涂层材料与Pd、Rh的协同催化作用。BET、H2-TPR结果表明,掺杂氧化物间表面积的差异以及同质程度,可以减少单组分颗粒间的接触和相互作用程度,与纯GAL和纯CZA相比,GAL和CZA掺杂后可明显降低催化材料的还原温度,并提高高温稳定性。GAL和CZA掺杂配比实验发现,GAL可增强催化材料比表面积稳定性、降低储氧能力(OSC)稳定性,CZA则相反,考虑到比表面积和储氧能力的稳定性,适宜配比的涂层材料为GAL0.4CZA0.6。从GAL/CZA载Pd、Rh的H2-TPR结果发现,低于200℃时CZA对增强还原活性起主要作用,300℃~400℃时Ba2+与PdO/Rh203发生协同作用提升催化材料还原活性,高于700℃时GAL对增强还原活性起主要作用。发动机台架测试结果表明,GAL0.4CZA0.6制备的催化剂性能优于纯CZA制备的国Ⅲ催化剂,新鲜催化剂CO、HCs、NOx起燃温度下降15℃~20℃,老化催化剂CO、HCs、NOx起燃温度下降20℃~30℃。(4)贵金属与涂层材料相互作用实验:选择GAL0.4CZA0.6担载不同Pd/Rh量、不同Pd/Rh配比催化材料样品,H2-TPR表征结果表明,贵金属量高使活性位增加提高了反应活性,但对贵金属分散度影响不明显,贵金属载量1%的样品1050℃老化前后的低温还原峰温度比0.35%样品低10℃~20℃;贵金属配比实验说明,Rh可促进Pd发生协同催化作用,提高贵金属分散度,降低起燃温度,Pd:Rh=3:1样品老化前后的低温还原峰温度比Pd:Rh=33:1样品低20℃~30℃。(5)催化剂制备实验:选择GAL0.4CZA0.6作为涂层材料负载Pd、Rh,分别采用浸渍法和化学沉积法制备催化剂样品,并在发动机台架快速老化100小时后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浸渍法制备的新鲜催化剂起燃温度223℃~232℃,空燃比窗口0.48,OSC为432.77mg.L-1,100小时老化催化剂起燃温度384℃~386℃,空燃比窗口0.05,OSC为20.73,性能优于化学沉积法制备的催化剂,同时该催化剂性能优于国Ⅲ催化剂(新鲜催化剂起燃温度>260℃,老化催化剂起燃温度>400℃)。采用浸渍法制备贵金属区域担载的单级双载催化剂系列样品,1050℃/4h老化前后的样品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前端局部加浓的贵金属区域设计可通过增加贵金属活性位,促进低温时催化剂快速起燃。实验确定的贵金属总量为1.15g/L、贵金属组合为(前催1.6g/L@19:1+后催0.7@9:1)的单级双载催化剂方案,新型国Ⅳ催化剂起燃温度比国Ⅲ催化剂降低了30℃~40℃,样品整车排放测试结果达到国Ⅳ排放标准,整车实验冷启动起燃时间小于50s,优于国Ⅲ催化剂的70s~100s的水平,达到国Ⅳ催化剂性能的国际先进水平。贵金属用量比国外原装催化剂减少60%,比本企业提供给原车的早期国Ⅳ催化剂减少28%。
王体迎[3](2010)在《我国城市汽车排放污染控制技术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汽车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环境排污问题日益严重。当前我国汽车排污控制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水平,汽车产生的大量污染物集中在城市道路中排放。同时由于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路网及配套设施的相对落后,不但使交通拥堵问题日趋突出,而且使由于汽车排放而导致的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因此对城市汽车排放污染综合控制的研究已成为当前一项非常紧迫的工作。本文从分析汽车排放污染物的生成和扩散机理出发,以汽(柴)油机及城市运行的汽车为研究对象,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汽车排放污染物的影响因素和扩散机理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对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控制法规规定,主要对排放污染物中CO、HC、NOX及微粒的排放控制技术和综合技术应用加以研究。目前国内外对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控制技术重点是机内控制技术和机外控制技术,本文首次将机内控制技术、机外控制技术、外环境控制技术从横向进行了综合,力图构建“机内-机外-外环境”综合控制技术,并对如何运用该技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笔者认为对“机内-机外-外环境”三大技术的综合运用可以从短期运用和中长期运用两个方面来分析。从短期运用的角度来看,应通过优先选择低排放的发动机和积极实施科学的城市交通控制管理来达到实时控制城市汽车排污的目的。在控制技术在中长期应用方案中,首先要以“外环境控制技术”的开发应用为主,同时也应着手考虑交通规划层次的技术对策和措施;其次是重点加强对“机内-机外控制技术”的开发应用,同时也应继续坚持机动车检测/维修计划和进一步强调交通规划的落实。第三阶段主要考虑的是交通规划方面的问题,同时兼顾交通管理措施的实施。通过这三阶段各措施的分层落实,以求达到科学长效的排污控制目的,同时又能兼顾控制成本和控制效果的最优化。这一综合控制观点的提出以及对综合运用中各层次技术的开发运用观点,是对我国城市交通汽车排污综合控制研究进行的一点有益探索,希望能对促进我国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的改善,确保城市交通的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邓松林[4](2007)在《SPMC公司催化剂封装业务外包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业务外包是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为获取并维持市场竞争优势所采取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业务外包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特征,是创新网络与战略联盟的一种新的形式,更是企业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当前,业务外包战略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被广泛运用于实践。然而,外包实施的效果并不是都很理想,缺乏对外包理论和方法的分析和认识,盲目决策,管理不到位都会适得其反,导致企业资源的浪费和竞争力的丧失。目前,国内外对外包的理论研究比较系统,而且建立了一些理论体系。研究对象越来越全面,研究不仅侧重于外包交易双方的双边关系,而且对于外包全过程各环节的运作都有些具体的理论和方法支持。但这些外包理论和方法主要是以大的跨国公司的实践为基础,而对中国的一些规模较小、能力相对较低的企业的适用性和指导性较差。本文以SPMC企业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SPMC公司概况、发展历程、业务定位以及汽车催化剂行业的产品和市场的特点。其次,分析了SPMC公司内外部环境,研究了企业现有的外包操作流程和具体实施状况。再次,对SPMC公司的催化剂封装外包业务进行了重新的思考与设计:主要包括外包流程再造、尝试运用层次分析法选择外包商、对SPMC公司外包过程所涉及的风险做了较详细的分析并提供控制策略。希望能够通过理论方法探讨和案例研究,改进SPMC公司外包业务的应用,解决SPMC公司外包业务的实际问题。
康新婷,汤慧萍,张健,吴贤[5](2006)在《汽车尾气净化用贵金属催化剂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概述了汽车尾气净化贵金属催化剂的发展过程及催化性能,介绍了贵金属催化剂制备工艺研究现状、贵金属及稀上助剂在汽车尾气净化中的催化作用。指出当前研究的重点是贫燃条件下的低贵金属含量三效催化剂,具有钙钛矿结构及优异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纳米级含Pd稀土催化剂是汽车尾气净化贵金属催化剂的发展方向。
叶成[6](2006)在《化学学科发展综合报告(2006)》文中研究指明一、引言(一)化学是承上启下的中心科学在进入了21世纪的今天,人们在谈论科学的发展时指出,"这将是一个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世纪",那么究竟"化学还有什么用呢?"。诚如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HWKroto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所述,"正是因为21世纪是生命科学和信
李彬[7](2005)在《稀土吸附剂微污染水深度除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入湖水质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多所致。研究表明,多数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控制因素为磷的输入量,因此,污水除磷对防治水体富营养化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除磷方法大都采用生物法和化学法。生物法除磷工艺运行稳定性较差,运行操作严格,受污水的温度、酸碱度等影响大,对污水中有机物浓度(BOD)依赖性很强;而化学法除磷要消耗大量的药物,产生的污泥量大,难以处理。吸附法除磷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上方法的不足。吸附除磷通过磷在吸附剂表面附着吸附、离子交换或络合,实现磷从污水中的分离,并进一步通过解吸回收磷资源,变废为宝。 本论文针对污水处理厂的出水仍然不能满足地表水要求的现实,开展磷微污染的吸附法研究,取得了以下结论: (1) 在悬浮床方面,在磷含量1.5 mg/L的情况下,确定了最佳吸附剂用量为1.0g/L,最佳的pH范围在4~7.5之间,此时磷去除率接近99%;稀土吸附剂用于悬浮床处理污水时,表现为出水浊度高,水处理量小,阻力损失大,经济性较差; (2) 在固定床方面,通过浸渍、干燥、黏合、焙烧和成型等步骤制备成型的稀土吸附剂,水力条件较好,但是较粉状吸附剂吸附容量下降明显。在流速取6L/h,水样pH为7.3,在出水含磷为0.02 mg/L时,用Origin 7.5积分法求值,得吸附量为4.12mg/g,此时出水满足地表水三类的要求;通过对去离子水、模拟水、自来水和污水厂实际水样的考察,发现水中其它常见离子不存在竞争吸附; (3) 再生技术方面,确定了最佳的再生条件:再生药剂为氢氧化钠和MgCl2碱性溶液,再生液量12L,线速度为0.5m/h,pH为10.5,助剂为0.4%(质量百分比);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再生12次时吸附容量下降到原吸附量的80%; (4) 在机理研究方面,通过SEM、XRD等分析手段,初步确定了吸附剂除磷属于化学吸附为主,多种吸附形式并存;吸附除磷的控制步骤为扩散控制,吸附剂颗粒越小,除磷达到平衡的时间越短; (5) 在模型方面,建立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在试验条件下计算出了影响强度指数,证明了吸附剂除磷符合单分子层化学吸附。
饶日川[8](2005)在《铈锆混合氧化物的掺杂改性及其在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系列的Ce-Zr-La-Sr混合氧化物,探讨了La和Sr的掺杂对Ce-Zr混合氧化物的影响,并运用BET、XRD、TPR和脉冲技术等手段进行表征分析。结果显示,La和Sr的掺杂有助于提高Ce-Zr混合氧化物的热稳定性、低温还原性和储氧性能。La和Sr的掺杂量被研究,其中存在一个最佳含量。Ce0.52Zr0.4La0.05Sr0.03O1.945混合氧化物最好的比表面积、还原性能和储氧性能。XRD衍射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混合氧化物具有CaF2型结构。XRD衍射峰随着焙烧温度的提高而增强,但没有发现新的衍射峰。根据BET和XRD衍射结果可以得出,Ce0.52Zr0.4La0.05Sr0.03O1.945混合氧化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本文同时还考察了Ce0.6Zr0.4O2、Ce0.55Zr0.4La0.05O1.975和Ce0.52Zr0.4La0.05Sr0.03O1.945三种氧化物对贵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影响,其中Ce0.52Zr0.4La0.05Sr0.03O1.945混合氧化物更好地促进了催化剂的催化转化效果。经高温焙烧10h后,Pt-Rh-Pd/Ce0.52Zr0.4La0.05Sr0.03O1.945/Al2O3催化剂对CO转化温度比其他催化剂的转化温度都低,这说明Ce0.52Zr0.4La0.05Sr0.03O1.945混合氧化物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改善了催化剂的热稳定性。
沈镇平[9](2003)在《福特汽车与昆明贵金属研究所合作开发成功新型稀土催化剂》文中认为 1996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主动向中国国家机械工业部和国家科委提出研究开发稀土氧化物催化剂的立项建设,并得到我国有关部门的批准。前不久,福特汽车公司亚太部及科技研究院与我国昆明
刘军[10](2002)在《汽车排气后处理装置工作过程数值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控制技术,在发动机与整车匹配技术、汽车发动机排气性质、汽车排气后处理装置工作过程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为汽车排放污染物控制技术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和试验研究基础。 在发动机与汽车的匹配技术方面,建立了以汽车运行工况循环为基础的汽车排放性能和经济性能预测模型。实现以排放为目标的整车、传动系、发动机等的匹配和优化。开发了汽车动力学分析软件,具有汽车排放性能分析功能。 在汽车发动机排气性质研究中,建立了汽车发动机排气物理化学性能参数计算模型。通过对燃油燃烧的化学过程分析,推导了发动机空燃比计算模型,可用于多种燃料燃烧的空燃比计算。 本文在汽车排气后处理装置工作过程研究方面,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对催化转化装置气流场开展了模拟,得出了气体速度场和压力场的分布情况,提出了以改善气体流动和催化转化效率的催化转化装置结构优化的方案。建立了催化反应、载体内部的传质传热的数学模型。开发了催化转化装置工作过程有限元模拟软件。运用该软件,对催化转化装置的温升过程开展了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探讨了催化剂在载体内部的担载模式,提出了两种成本较低,但可大幅度改善催化装化装置温升过程中催化转化性能的催化剂担载模式。 本文的研究对汽车排放污染物控制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工程应用价值,为汽车排放污染物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依据和方向。
二、福特汽车与昆明贵金属研究所合作开发成功新型稀土催化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特汽车与昆明贵金属研究所合作开发成功新型稀土催化剂(论文提纲范文)
(1)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稀土产品供给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
第二章 基本范畴和基础理论 |
第一节 基本范畴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第三章 中国稀土产品供给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中国稀土产品供给概况 |
第二节 中国稀土产品出口失衡 |
第三节 中国稀土资源过度开采 |
第四节 中国稀土产品结构性过剩 |
第五节 中国稀土产品供给问题产生的后果分析 |
第四章 中国稀土产品供给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中国稀土产品出口失衡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中国稀土资源过度开采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中国稀土产品结构性过剩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中国稀土产品供给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 |
第一节 中国稀土产品供给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
第二节 中国稀土矿产品供给评价的实证研究 |
第六章 稀土产品供给的国际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国外稀土产品安全供给经验借鉴 |
第二节 国外稀土产品可持续供给经验借鉴 |
第三节 国外稀土产品平衡供给经验借鉴 |
第七章 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中国稀土产品安全供给的对策建议 |
第二节 中国稀土产品可持续供给的对策建议 |
第三节 中国稀土产品平衡供给的对策建议 |
附录 动态规划工具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2)汽车尾气净化低温起燃催化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汽车排放污染物及危害 |
1.2.2 汽车排放法规 |
1.3 排放后处理技术 |
1.3.1 三效催化剂反应机理 |
1.3.2 三效催化剂组成及作用机制 |
1.3.3 汽车催化剂快速起燃技术 |
1.4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载体孔结构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催化剂起燃特性因数计算与分析 |
2.2.1 起燃因数数值求解与分析 |
2.2.2 热传递系数计算与分析 |
2.3 实验设计 |
2.3.1 实验材料及装置 |
2.3.2 实验设计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载体孔密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2.4.2 载体体积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2.4.3 载体孔密度与贵金属负载量的关系 |
2.4.4 载体涂层背压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改性氧化铝制备及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设计 |
3.2.1 实验材料及装置 |
3.2.2 实验设计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氧化铝原料表征 |
3.3.2 改性氧化铝表征 |
3.3.3 改性氧化铝负载Pd、Rh的催化活性研究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涂层材料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设计 |
4.2.1 实验材料及装置 |
4.2.2 实验设计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纯GAL、纯CZA和GAL/CZA表征 |
4.3.2 不同配比GAL/CZA载体Pd、Rh涂层材料性能 |
4.3.3 不同涂层材料制备的催化剂性能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贵金属与涂层材料的相互作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设计 |
5.2.1 实验材料及装置 |
5.2.2 实验设计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Pd/Rh载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5.3.2 Pd/Rh配比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5.3.3 两种PR-GAL_(0.4)CZA_(0.6)催化剂及性能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催化剂制备及评价 |
6.1 引言 |
6.2 实验设计 |
6.2.1 实验材料及装置 |
6.2.2 实验设计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制备工艺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6.3.2 OSC与HC转化效率劣化关系 |
6.3.3 催化剂组合设计技术 |
6.3.4 低载贵金属催化剂整车排放性能 |
6.4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符号注释表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工作业绩 |
(3)我国城市汽车排放污染控制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我国城市交通汽车排放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 |
1.1.2 城市交通汽车排放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及其特征 |
1.1.3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汽车排放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现状 |
1.2.2 国内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汽车排放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及危害 |
2.1 汽车排放污染物的生成机理 |
2.1.1 CO的生成机理 |
2.1.2 HC的生成机理 |
2.1.3 NO_x的生成机理 |
2.1.4 微粒(PM)及炭烟的生成机理 |
2.2 汽车排放污染物的危害 |
第3章 汽车排放污染物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过量空气系数φ_σ的影响 |
3.2 点火提前角的影响 |
3.3 运转工况的影响 |
3.4 发动机类型的影响 |
3.5 外环境因数的影响 |
3.5.1 城市道路条件的影响 |
3.5.2 交通设施两侧布局的影响 |
3.5.3 不同交通时段的影响 |
第4章 汽车排放污染的扩散分析 |
4.1 城市交通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因素 |
4.1.1 街道建筑物结构对扩散的影响 |
4.1.2 风向对扩散的影响 |
4.1.3 风速对扩散的影响 |
4.1.4 日照对扩散的影响 |
4.2 汽车排放污染物扩散理论 |
4.3 城市交通污染物的扩散分析 |
4.3.1 风速对扩散的影响 |
4.3.2 风向对扩散的影响 |
4.3.3 日照与峡谷扩散 |
第5章 汽车排放污染控制技术 |
5.1 机内控制技术 |
5.1.1 推迟点火(喷油)时间 |
5.1.2 废气再循环 |
5.1.3 燃烧系统的优化设计 |
5.1.4 提高点火能量和电控汽油喷射技术 |
5.1.5 增压及增压中冷 |
5.1.6 改善喷油特性 |
5.2 机外控制技术 |
5.2.1 热反应器 |
5.2.2 三效催化转化器 |
5.2.3 稀燃催化器 |
5.2.4 NO_x的催化还原 |
5.2.5 颗粒捕集器及再生系统 |
5.2.6 非尾气污染物控制技术 |
5.3 外环境控制技术 |
5.3.1 城市交通规划管理 |
5.3.2 城市交通控制管理 |
5.3.3 城市交通环境工程 |
第6章 汽车排污控制技术的综合运用研究 |
6.1 汽车排放污染控制技术综合应用的研究内容 |
6.1.1 机内控制技术的开发应用 |
6.1.2 机外控制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
6.1.3 外环境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 |
6.2 机内-机外-外环境控制技术的综合运用分析 |
6.2.1 控制技术短期应用分析 |
6.2.2 控制技术中长期应用分析 |
结论 |
1 主要研究结论 |
2 存在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SPMC公司催化剂封装业务外包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3 论文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业务外包理论综述 |
2.1 外包的概念 |
2.2 外包的特征 |
2.3 外包的形成原因 |
2.4 外包理论溯源 |
2.4.1 交易费用理论 |
2.4.2 核心能力理论 |
第三章 SPMC公司背景资料 |
3.1 SPMC公司概况 |
3.2 公司发展历程 |
3.3 公司业务定位 |
第四章 SPMC公司催化剂业务内外部环境分析 |
4.1 汽车催化剂行业发展状况及趋势 |
4.1.1 汽车催化剂产品背景 |
4.1.2 汽车催化剂市场特点 |
4.1.3 国内市场主要催化剂厂商部分参数比较 |
4.2 SPMC公司催化剂业务内部环境 |
4.2.1 催化剂业务在SPMC公司的地位 |
4.2.2 SPMC公司催化剂业务面临的主要问题 |
4.2.3 SPMC公司催化剂业务发展方式 |
4.2.3.1 进入市场的形式和特征 |
4.2.3.2 产品供应状态 |
4.3 催化剂和催化器总成 |
第五章 SPMC公司催化剂封装外包实施状况分析 |
5.1 SPMC公司催化剂封装业务外包的动因 |
5.2 SPMC公司催化剂封装外包的决策流程 |
5.3 SMPC封装业务外包商的选择 |
5.4 SPMC封装业务外包中存在的风险因素 |
5.4.1 封装外包决策阶段的风险因素 |
5.4.2 封装外包执行阶段的风险因素 |
5.5 SPMC公司封装业务外包的实施和管理 |
第六章 SPMC公司催化剂业务外包的重新设计 |
6.1 SPMC公司封装业务外包决策流程的重造 |
6.1.1 封装业务外包决策流程 |
6.1.2 封装外包决策流程图 |
6.2 SPMC公司封装业务外包商选择方法探讨 |
6.2.1 外包商的选择与评价方法概述 |
6.2.2 AHP在SPMC公司供应商选择与评价中的应用 |
6.2.2.1 AHP在SPMC公司外包商选择过程基本介绍 |
6.2.2.2 AHP在SPMC公司外包商选择决策中的应用 |
6.3 SPMC封装业务外包的风险控制方式探索 |
6.3.1 业务外包的风险识别 |
6.3.1.1 外包风险事件 |
6.3.1.2 外包风险客体 |
6.3.1.3 外包风险因素 |
6.3.2 SPMC业务外包风险控制策略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7)稀土吸附剂微污染水深度除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创新点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水中磷的形态及来源 |
1.1.2 磷污染与富营养化 |
1.2 项目依据和研究内容 |
1.2.1 项目依据及意义 |
1.2.2 论文研究内容 |
1.3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除磷技术及吸附原理综述 |
2.1 物化法除磷 |
2.1.1 化学沉淀法 |
2.1.2 结晶法 |
2.1.3 离子交换法 |
2.2 生物法除磷 |
2.2.1 A~2/O工艺 |
2.2.2 SBR工艺 |
2.2.3 DEPHANOX工艺 |
2.2.4 UCT工艺 |
2.2.5 BCFS工艺 |
2.2.6 A_2N工艺 |
2.3 吸附法 |
2.3.1 天然材料及废渣 |
2.3.2 活性氧化铝及其改性物质 |
2.3.3 其他多孔材料的应用 |
2.3.4 人工合成吸附剂 |
2.4 吸附机理及相关理论 |
2.4.1 吸附法除磷的机理 |
2.4.2 吸附剂载体及改性 |
2.5 沸石的特点及应用 |
2.5.1 沸石的性质及结构特点 |
2.5.2 沸石的改性方法 |
2.5.3 沸石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
2.6 稀土性质及应用 |
2.6.1 稀土性质 |
2.6.2 稀土的应用 |
第三章 粉体稀土吸附剂除磷研究 |
3.1 试验设备药品和方法 |
3.2 微污染水静态除磷 |
3.2.1 吸附剂用量的影响 |
3.2.2 溶液pH的影响 |
3.2.3 干扰离子的影响 |
3.2.4 其他有害离子的影响 |
3.3 悬浮床水力条件研究 |
3.3.1 不同粒径的沉降性能 |
3.3.2 最小流化速率的确定 |
3.3.3 流速与阻力损失的关系 |
3.3.4 停留时间与出水浊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成型稀土吸附剂除磷研究 |
4.1 吸附剂成型研究 |
4.2 影响因素的考察 |
4.2.1 碱度和盐度的影响 |
4.2.2 线速与高径比对除磷的影响 |
4.2.3 pH对除磷的影响 |
4.3 各种水样除磷效果比较 |
4.3.1 试验的准备 |
4.3.2 去离子水中磷吸附去除 |
4.3.3 模拟水中磷吸附去除 |
4.3.4 自来水中磷吸附去除 |
4.3.5 污水厂出水深度除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稀土吸附剂再生实验研究 |
5.1 单因素实验分析 |
5.1.1 pH对再生的影响 |
5.1.2 流速对再生的影响 |
5.1.3 再生液用量的影响 |
5.1.4 MgCl_2对再生的影响 |
5.2 正交试验分析 |
5.3 再生次数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稀土吸附剂除磷机理探讨 |
6.1 稀土改性沸石的仪器分析 |
6.1.1 稀土改性沸石的SEM和XRD图谱 |
6.1.2 稀土改性沸石热分析 |
6.2 吸附剂除磷的机理探讨 |
6.3 吸附剂再生的机理 |
6.4 吸附除磷速率控制步骤的初步确定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吸附平衡及动力学模型 |
7.1 吸附速率比较 |
7.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7.2.1 实验准备 |
7.2.2 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 |
7.3 试验数据与模型验证 |
7.4 影响强度指数B和速率常数K_1的确定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
附录B (标准、药品、设备等) |
附录C (文中字母符号说明) |
(8)铈锆混合氧化物的掺杂改性及其在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发展概况 |
1.3 汽车排气催化剂组成与结构 |
1.4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作用机理 |
1.5 本课题的意义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 |
2.1 实验仪器及其药品 |
2.2 催化剂的制备和评价装置 |
2.3 样品表征 |
2.4 数据处理及表示方法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La和Sr对Ce-Zr混合氧化物 |
3.1 引言 |
3.2 不同Sr含量对Ce-Zr-La-Sr的影响 |
3.3 不同La含量对Ce-Zr-La-Sr的影响 |
3.4 改性Ce-Zr混合氧化物的性能比较 |
3.5 结论 |
3.6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助剂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不同含量的Ce_(0.52)Zr_(0.4)La_(0.05)Sr_(0.03)O_(1.945)对贵金属三效催化剂的影响 |
4.3 不同助剂对贵金属三效催化剂的影响 |
4.4 结论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10)汽车排气后处理装置工作过程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汽车排放污染物控制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基于排放的汽车匹配技术 |
1.2.2 汽车发动机排气物理和化学性质 |
1.2.3 汽车排气后处置装置工作过程研究 |
1.3 国内外汽车排放污染物控制的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基于运行循环的车辆污染物排放性能预测 |
2.1 汽车排放控制法规分析 |
2.2 基于运行循环的发动机与汽车匹配技术 |
2.3 基于运行循环的汽车排放控制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排气的性质参数和基于排放物空燃比计算模型 |
3.1 排气性质参数 |
3.2 根据排放成分确定空燃比 |
3.2.1 空燃比计算模型 |
3.2.2 空燃比计算模型的分析与简化 |
3.2.3 理论空燃比 |
3.2.4 替代燃料 |
3.2.5 气体分析仪误差对AFR计算结果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催化转化装置气流分布的数值模拟 |
4.1 催化转化装置气流特性 |
4.2 计算流体动力学基本理论 |
4.2.1 计算流体动力学概述 |
4.2.2 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 |
4.2.3 ANSYS/FlotranCFD的分析基础和分析步骤 |
4.3 催化转化装置内气流场的数值模拟 |
4.3.1 催化转化装置气体特性研究概述 |
4.3.2 催化转化装置的压力损失 |
4.3.3 催化转化装置的气流分布 |
4.3.4 催化转化装置内气流场试验 |
4.4 改善发动机冷起动阶段催化转化器性能 |
4.4.1 改善催化转化装置冷起动性能 |
4.4.2 催化转化装置的排气后处理系统 |
4.4.3 双层排气管的隔热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汽车排气催化化学反应机理 |
5.1 汽车排气污染物的形成机理 |
5.2 催化化学反应理论基础 |
5.2.1 化学反应速率 |
5.2.2 流体—固体反应的主要步骤和主要动力学参数 |
5.2.3 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
5.2.4 宏观反应动力学 |
5.2.5 固体表面与流体间的传质与传热 |
5.2.6 传热系数与传质系数 |
5.3 汽车排气催化反应机理 |
5.4 汽车发动机冷起动时的排放性能 |
5.5 排气催化转化系统的数学模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有限元基础及程序实现 |
6.1 有限元技术概述 |
6.2 温度场有限元计算的基本方程 |
6.3 平面温度场单元变分计算 |
6.4 轴对称温度场单元变分计算 |
6.5 有限单元法的总体合成 |
6.6 瞬态稳态温度场有限单元法的求解特点 |
6.7 催化转化装置载体温度场有限元计算的程序实现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催化转化装置温升特性的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 |
7.1 催化转化装置温升特性研究的试验装置 |
7.2 催化转化装置温升特性研究的初始条件 |
7.3 催化转化装置温升过程的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 |
7.3.1 数值模型预测的试验验证 |
7.3.2 载体内温度场和浓度场 |
7.4 贵金属催化剂担载模型的研究 |
7.4.1 催化剂在载体中均匀担载 |
7.4.2 催化剂在载体中轴向不均匀担载 |
7.4.3 催化剂在载体中径向不均匀担载 |
7.4.4 催化剂在载体的新型担载模式 |
7.4.5 催化转化装置中布置隔热层对催化转化性能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和今后工作展望 |
8.1 本文总结 |
8.2 今后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福特汽车与昆明贵金属研究所合作开发成功新型稀土催化剂(论文参考文献)
- [1]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稀土产品供给问题研究[D]. 张学东. 中央财经大学, 2015(12)
- [2]汽车尾气净化低温起燃催化剂研究[D]. 贺小昆. 昆明理工大学, 2011(05)
- [3]我国城市汽车排放污染控制技术探讨[D]. 王体迎. 西南交通大学, 2010(10)
- [4]SPMC公司催化剂封装业务外包应用研究[D]. 邓松林. 昆明理工大学, 2007(05)
- [5]汽车尾气净化用贵金属催化剂研究进展[J]. 康新婷,汤慧萍,张健,吴贤.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6(S2)
- [6]化学学科发展综合报告(2006)[A]. 叶成. 化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06), 2006
- [7]稀土吸附剂微污染水深度除磷研究[D]. 李彬. 昆明理工大学, 2005(10)
- [8]铈锆混合氧化物的掺杂改性及其在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的应用研究[D]. 饶日川. 南昌大学, 2005(04)
- [9]福特汽车与昆明贵金属研究所合作开发成功新型稀土催化剂[J]. 沈镇平.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2003(01)
- [10]汽车排气后处理装置工作过程数值模拟[D]. 刘军. 江苏大学,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