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剂量干扰素口腔粘膜施药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浆细胞因子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张强[1](2021)在《基于肝窦内皮细胞微尺度生物力学性质研究芪术颗粒抗肝纤维化机制》文中认为肝纤维化(Hverfibrosis,LF)是肝胆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并且是大多数慢性肝病发展的必然阶段。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早期肝纤维化能够逆转,但如何进行逆转,目前尚未形成普遍的共识。肝纤维化早期产生的诸多病理变化中,人们对肝窦内皮细胞(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SECs)的病理变化给予的关注逐渐增多,其特征性的细胞学行为改变包括“窗口”尺寸与数量的变化以及连续性基底膜的形成,一旦SECs发生去窗口化后,则肝纤维化的进程难以逆转,目前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目前针对肝纤维化的治疗,现代医学尚且只能给予病因治疗,针对肝纤维化本身而言,目前还没有疗效肯定的药物或治疗手段问世。中医药学在治疗肝纤维化方面的经验历史较长,并对其发病机制形成了完整的认识,尤其是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针对慢性肝病给予早期干预,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患者未来发生肝纤维化、肝硬化的风险。芪术颗粒是姚乃礼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结合目前中医药学界对肝纤维化的普遍认识基础上创制的治疗肝纤维化常用方,本课题在国家自然基金“基于肝窦内皮细胞微尺度生物力学性质研究芪术颗粒抗肝纤维化机制”(NO:81774282)的资助下,结合课题组前期的研究成果探讨益气活血方芪术颗粒治疗肝纤维化的机制。1.基于益气活血法治疗肝纤维化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目的:以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益气活血法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1.以PubMed、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为检索资料库,检索时间跨度为自建库到2020年12月31日;以检索词“liver fibrosis”、“hepatic fibrosis”为检索词,然后以“effect”或者“efficacy”作为关键词逐篇进行排除;以“肝纤维化”作为检索词进行检索,然后以“临床观察”、“疗效分析”作为关键词逐篇进行排除。以上数据库没有语言限制。2.纳入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类文献,以肝纤维化四项、肝脏瞬时弹性成像、肝脾脏的形态、门脾静脉的宽度、不良反应、安全性等结局指标作为考核指标。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合格文献共93篇,其中有86篇文献以肝纤维化四项作为临床评价指标,两组对比显示中药组的临床疗效比对照组更好,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MD=51.15,95%CI(56.95,45.35),P<0.00001]。15篇文献以肝硬度值作为临床考核指标,两组对比显示中药组在改善肝硬度值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MD=3.52,95%CI(4.78,2.26),P<0.00001]。33 篇文献研究以门静脉直径作为临床考核指标,两组对比显示中药组在改善门静脉直径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MD=1.20,95%CI(2.14,0.26),P=0.01]。31篇文献研究以脾脏厚度作为临床考核指标,两组对比显示中药组在改善脾脏厚度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MD=6.83,95%CI(9.54,4.12),P<0.00001]。13篇文献研究以脾静脉直径作为临床考核指标,两组对比显示中药组在改善脾静脉直径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MD=1.77,95%CI(3.04,0.49),P=0.007]。结论:以益气活血为主要功效的中药组方在治疗肝纤维化方面相较于西药而言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2.基于肝窦内皮细胞微尺度生物力学性质研究芪术颗粒抗肝纤维化机制目的:(1)研究芪术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炎症因子、肝纤维化指标以及病理组织学的调控作用。(2)通过qRT-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法明确芪术颗粒对肝窦内皮细胞eNOSmRNA、eNOS、NO表达的影响。(3)基于多相多级次多孔介质理论,明确芪术颗粒干预下肝窦内皮细胞的力学特征。方法:(1)以四氯化碳作为肝纤维化的诱导剂,构建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给予芪术颗粒进行干预,通过Elisa法、HE以及Masson染色研究芪术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的生化、病理组织学的影响。(2)原位胶原酶灌注+离体消化+梯度密度分离法分离提取肝窦内皮细胞。(3)以10%肝纤维化大鼠血清+5%的胎牛血清作为外在损伤因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状态的肝窦内皮细胞,模拟体内生化环境,构建肝窦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将细胞按照正常对照组、损伤组、正常大鼠血清损伤组、芪术颗粒含药血清低、中、高浓度进行分组。(4)采用 qRT-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法检测胞内eNOSmRNA、eNOS、NO的表达情况。(5)基于多相多级次多孔介质理论,采用原子力显微镜表征芪术颗粒干预下肝窦内皮细胞的力学属性。结果:(1)芪术颗粒能够改善肝纤维化大鼠生化指标,改善肝脏病理组织形态。(2)经过细胞形态以及免疫荧光鉴定可知,我们所提取的细胞为大鼠肝窦内皮细胞,且纯度较高。(3)经 qRT-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法检测胞内 eNOSmRNA、eNOS、NO显示芪术颗粒含药血清能够上调eNOSmRNA、eNOS、NO的表达。(4)经过芪术颗粒含药血清干预后,肝窦内皮细胞的骨架模量、粘度均有所提高,使肝窦内皮细胞向正常力学状态转变,而其扩散系数无明显变化。结论:(1)芪术颗粒能够抑制肝脏炎症状态,恢复肝脏正常组织形态。(2)芪术颗粒能够上调eNOSmRNA、eNOS、NO的表达,从而改善肝窦内皮细胞的病理状态,这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重要机制之一。(3)芪术颗粒能够改善肝窦内皮细胞的力学状态,促进肝窦内皮细胞向正常力学状态恢复,这可能是其发挥抗肝纤维化的另一重要机制。
曹路[2](2021)在《湿热中阻方对脾胃湿热小鼠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内因湿热法建立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动物模型,观察湿热中阻方对脾胃湿热证小鼠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1(Th1)分泌的γ-干扰素(IFN-γ)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2(Th2)分泌的白细胞介素-4(IL-4),B淋巴瘤细胞-2基因(Bcl-2)和抑癌基因(p53)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探讨湿热中阻方对脾胃湿热证小鼠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只SPF级昆明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6组,用于造模;将20只SP F级昆明小鼠,雌雄各半,作为正常组。造模组采用内因湿热法即高脂高糖饮食(使用白酒10m L/(Kg·d)、油脂10g/(Kg·d)隔日交替进行灌胃,蜂蜜水自由饮用)复制脾胃湿热证动物模型。然后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编号分组,即模型组,黄芩滑石汤组,湿热中阻方低、中、高剂量组(6.2,12.4,24.8 g/Kg),每组10只;从正常组中随机选取10只小鼠作为对照组。造模成功的小鼠进行连续14天的灌胃给药,并且恢复正常饮食,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两周后,经过末次给药后,禁食不禁水16h,眼球取血后脱颈处死,取胃组织,一半置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24h以上,脱水,浸蜡,包埋,3μm切片,HE染色;另一半置于液氮中冷冻保存,做WB实验。用ELISA法检测IFN-γ、IL-4的含量;用HE染色法观察胃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cl-2、p5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对照组:体重逐渐增加,反应灵敏,进食量和饮水量正常,大便成形,毛发光亮。模型组:体重减轻,精神萎靡,反应迟钝,毛发干枯无光泽,大便溏稀,进食量和饮水量减少,肛温较对照组高。湿热中阻方和黄芩滑石汤组:灌胃一周后小鼠进食量和饮水量逐渐增加,精神状态好转,反应较之前灵敏,体重较之前增加,毛发的光泽度增加,肛温下降。其中以湿热中阻方高剂量组的症状改善最为明显。(2)模型组小鼠血清IL-4和IFN-γ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湿热中阻方高、中剂量组IL-4和IFN-γ值明显低于模型组。(3)小鼠胃黏膜病理组织切片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胃黏膜层上皮细胞结构完整,胃小凹结构清晰,上皮细胞排列紧密;固有层胃腺丰富,主细胞、壁细胞形态结构正常,未见明显炎症。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胃黏膜层可见上皮细胞脱落;固有层局部可见胃腺减少,结缔组织增生;黏膜下层可见水肿,结缔组织排列疏松;固有层与黏膜下层可见少量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固有层胃腺丰富,主细胞、壁细胞形态结构正常,黏膜下层可见水肿,结缔组织排列疏松,并伴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湿热中阻方低、中、高剂量组随药物浓度增加,黏膜层上皮细胞脱落明显减少,固有层与黏膜下层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减轻。湿热中阻方高剂量组仅黏膜层局部可见少量上皮细胞脱落,固有层胃腺丰富,主细胞、壁细胞形态结构正常,未见明显炎症,胃黏膜恢复最为明显。(4)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胃组织Bcl-2和p53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湿热中阻方低、中、高剂量组Bcl-2和p53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1)以辛开苦降为法则的自拟方湿热中阻方通过抑制炎症因子IL-4和IFN-γ的产生,减少炎症性渗出,促进炎症的吸收,从而减少过度免疫应答引起的组织损伤。(2)以辛开苦降为法则的自拟方湿热中阻方可以抑制Bcl-2和p53蛋白的表达,促进损伤细胞凋亡,减少致癌因子的表达,可能具有预防细胞癌变和修复胃黏膜损伤的作用。(3)以辛开苦降为法则的自拟方湿热中阻方成分较为复杂,对其药理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但由于实验条件和实验经费的限制,本实验只对其具有减少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细胞炎症损伤和凋亡的作用机理进行初步的探讨,固有不足之处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奚婷[3](2021)在《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RSA的临床研究及基于内膜衰老的药物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 探究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黄体功能不足(LPD)型复发性流产(RS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2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学探讨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RSA的作用机制。3 探究孕酮诱导“种植窗期”子宫内膜急性衰老对胚胎着床的影响。4 以“种植窗期”子宫内膜急性衰老为切入点,探究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RSA的分子机制,并对上述网络药理学预测机制进行验证。方法1 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收集脾肾两虚型LPD型RSA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培元补肾安胎方和西药地屈孕酮片治疗,对照组予西药地屈孕酮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孕12周妊娠结局、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E2、P和β-HCG、盆腔B超,及治疗前后肝肾功、血常规等安全性指标。2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RSA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并运用分子对接学对结果进行初步验证,具体方法如下:通过检索TCM、TCMSP数据库得到培元补肾安胎方的化合物;通过TCMSP、Pubchem、CHEMBL得到化合物对应的靶点;利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收集RSA相关基因;利用R语言得到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RSA的潜在靶点;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图;应用clusterProfiler包对共同靶点完成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采用MOE软件分子对接评估培元补肾安胎方重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活性。3 采用体内和体外实验相结合方法,体内实验:将ICR雌鼠随机分为PD0-PD9组、除衰组、对照组①、米非司酮(RU486)组、对照组②。PD0-PD9组分别于PD0-9天下午取材,除衰组、对照组①、RU486组、对照组②分别于PD5和PD9下午取材,观察对比胚胎着床数目,应用SA-β-gal染色、IHC、WB检测子宫内膜组织衰老标志物(SA-β-gal活性、P16蛋白)的表达。体外实验:不同浓度、时间点的甲羟孕酮(MPA)对2BS细胞进行干预,应用WB检测各组2BS衰老标志蛋白P53、P21、P16表达量,SA-β-gal染色检测2BS SA-β-al活性,光学显微镜观察2BS形态的改变,EdU检测2BS增殖功能,RT-PCR检测2BS SASP、PRL mRNA表达量。收集MPA诱导2BS的衰老上清液与HTR-8/SVneo共培养,应用CCK8、EdU、划痕及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HTR-8/SVneo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功能。4采用Clark经典复发性流产模型鼠造模方法造模,将CBA/J雌鼠随机分为12组。正常组B、模型组B、西药组B、中药低剂量组B、中药中剂量组B、中药高剂量组B在PD14取材计算胚胎丢失率;正常组A、模型组A、西药组A、中药低剂量组A、中药中剂量组A、中药高剂量组A在PD5下午取材,应用HE染色观察小鼠卵巢黄体面积,Elisa检测血清P水平,SA-β-gal染色检测内膜的SA-β-gal活性,WB和RT-PCR检测子宫内膜P16、P53、P21蛋白和mRNA表达,IHC检测子宫P16蛋白定位分布及表达。结果1培元补肾安胎方对LPD型RSA临床疗效1.1保胎结局:治疗组保胎成功率93.33%高于对照组70%(p<0.05)。1.2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60.00%(p<0.01)。1.3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两组患者脾肾两虚型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改善LPD型RSA患者脾肾两虚型证候优于对照组(p<0.05)。1.4止血时间: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4.29±0.46天短于对照组6.48±0.54天(p<0.05)。1.5腹痛消失时间:治疗组平均腹痛消失时间5.48±0.35天短于对照组8.63±0.84天(p<0.05)。1.6血清激素水平:治疗组在孕9、11、12周血清E2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孕6、7、9、11、12周血清P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孕8、9、10、11、12周血清β-HCG值高于对照组(p<0.01)。1.7 B超检查:治疗组胚胎发育与孕周相符22例,小于孕周6例,胎停育2例;对照组胚胎发育与孕周相符14例,小于孕周7例,停育9例。1.8不良反应:治疗组肝功异常1例,对照组肝功异常3例、皮疹1例,两组在安全性方面无差异(p>0.05)。2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作用机制2.1培元补肾安胎方潜在化合物及作用靶点:潜在化合物186个,作用靶点136个。2.2 RSA疾病靶点:经过筛选去重共得到RSA靶点1658个。2.3共同靶点筛选及互作网络构建:共同靶标65个,潜在靶点分别至少与两个化合物相连接。2.4 PPI网络的构建和关键靶点的提取:PPI网络中有65个节点,其中VEGFA、IL6、EGFR、MPAK8、ESR1等是关键靶点。2.5 GO和KEGG富集:GO主要涉及转录因子活性、单加氧酶活性等。KEGG主要涉及 PI3K-Akt、MPAK、P53 等。2.6分子对接:核心化合物和潜在靶点分子对接得分均≤-5.0 kcal/mol。3孕酮诱导“种植窗期”内膜细胞衰老在胚胎着床中的作用研究3.1“种植窗期”内膜存在急性衰老的生理表现:IHC结果显示,P16蛋白在子宫内膜间质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胞核呈阳性表达,PD0-PD5组随着怀孕天数的增加P16蛋白表达量逐渐增多,于PD5达到最大值,PD6-PD9组P16表达量逐渐减少。WB和β-gal染色也得出相同结果。3.2“种植窗期”内膜衰老有利于胚胎着床:清除衰老细胞后胚胎着床数目、SA-β-gal活性、内膜P16蛋白表达量少于对照组(p<0.01)。3.3孕酮可诱导成纤维细胞衰老:与空白组相比,各组MPA干预后2BS细胞SA-β-gal活性和衰老标志蛋白P16、P21、P53表达量增多(p<0.01),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核增大,其中MPA(8μM)作用16天,各指标变化显着(p<0.01)。EDU结果显示MPA干预后2BS增殖减慢(;p<0.01)。RT-PCR实验结果显示,MPA组CXCL-2、CXCL-1 等 SASP、PRL mRNA 表达高于空白组(p<0.01)。3.4孕酮诱导细胞衰老是胚胎着床的重要条件:RU486阻断孕酮作用后胚胎着床数目、内膜P16蛋白表达量及SA-β-gal活性小于对照组(p<0.01)。3.5孕酮诱导形成的衰老微环境有利于滋养细胞功能:Senescent CM共培养的HTR-8/SVneo细胞水平和垂直迁移、侵袭功能强于Young CM组(p<0.01)。4基于“种植窗期”内膜衰老探讨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RSA的作用研究4.1胚胎丢失率:模型组胚胎丢失率高于正常组(p<0.01),提示造模成功。中药各剂量组和西药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4.2血清P水平:模型组血清P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中药中剂量组和西药组血清P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4.3卵巢黄体面积:模型组黄体面积少于正常组(p<0.05)。中药中剂量组和西药组卵巢黄体面积多于模型组(p<0.05)。4.4 SA-β-gal染色:模型组内膜SA-β-gal活性少于正常组(p<0.01)。中药中、高剂量组和西药组内膜组织SA-β-gal活性多于模型组(p<0.01)。4.5内膜组织P16、P53、P21蛋白和mRNA表达:模型组P16、P53、P21蛋白和mRNA表达低于正常组(p<0.05)。中药低、中剂量组、西药组P16、P53、P21蛋白和mRNA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4.6免疫组化:P16蛋白在内膜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的胞核中呈阳性表达,模型组内膜P16蛋白表达量低于正常组(p<0.01),中药低、中剂量组、西药组内膜P16蛋白表达量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1培元补肾安胎方能明显改善脾肾两虚证候,减轻阴道流血、腹痛症状,提高血清E2、P、β-HCG水平,促进胚胎发育,提高LPD型RSA的保胎成功率。2通过网络药理学初步明确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RSA的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P53信号通路,调节细胞衰老,从而治疗RSA。3“种植窗期”内膜急性衰老是胚胎着床的必要条件之一,其中足量足时间的孕酮是诱导内膜衰老的重要因素。4 P不足、“种植窗期”内膜急性衰老不足可能是LPD型RSA发病机制。培元补肾安胎方可能通过提高血清P和卵巢黄体面积,增加“种植窗期”内膜P53、P21、P16表达,促进“种植窗期”内膜衰老从而发挥保胎作用。
黄佳丽[4](2021)在《亚甲蓝对新生小鼠脾脏T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亚甲蓝光病毒灭活血浆用于临床输注多年,是我国获准用于临床输注的一种病毒灭活血浆制品。免疫介导的反应是输注血浆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亚甲蓝光病毒灭活血浆中残余亚甲蓝远低于临床引起不良反应的剂量。现有的文献表明,在低至病毒灭活血浆残余亚甲蓝浓度下,亚甲蓝对免疫细胞无明显影响。T细胞是适应性免疫反应中最主要的细胞。新生儿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全,T细胞与成人有所差异。本实验拟研究不同浓度、剂量下亚甲蓝对7日龄小鼠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为新生儿输注亚甲蓝光病毒灭活血浆以及亚甲蓝作为临床治疗的安全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第一章不同浓度亚甲蓝对新生小鼠脾脏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亚甲蓝对7日龄小鼠脾脏T细胞增殖、CD3+CD4+-/CD3+CD8+亚群、分泌细胞因子IFN-γ、IL-10的影响,为新生儿输注亚甲蓝光病毒灭活血浆以及亚甲蓝作为临床治疗的安全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在抗CD3ε/CD28抗体、IL-2的存在下,不同浓度亚甲蓝与7日龄BALB/c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培养72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CFSE-CD3+T细胞的增殖、CD3+CD4+/CD3+CD8+比值,以及ELISA定量检测IFN-γ、IL-10。结果和结论:亚甲蓝浓度≦ 0.63μmol/L时,对7日龄小鼠脾脏T细胞的增殖以及单个核细胞分泌IFN-γ、IL-10的功能无影响;≧1.25μmol/L时,浓度依赖性抑制7日龄小鼠脾脏T细胞的增殖以及单个核细胞分泌IFN-y、IL-10的功能。亚甲蓝浓度≦0.31μmol/L时,对7日龄小鼠脾脏T细胞CD3+CD4+/CD3+CD8+比值无影响;0.63-1.25μmol/L时,7日龄小鼠脾脏T细胞CD3+CD4+/CD3+CD8+比值呈浓度依赖性升高。第二章不同剂量亚甲蓝对新生小鼠脾脏T细胞分化的影响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亚甲蓝对7日龄小鼠脾脏CD3+T细胞/有核细胞、CD3+CD4+/CD3+CD8+比值的影响,进一步为新生儿输注亚甲蓝光病毒灭活血浆以及亚甲蓝作为临床治疗的安全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25只7日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A组(未处理)、B组(生理盐水)、C组(亚甲蓝/小鼠体重1Omg/kg)、D组(亚甲蓝/小鼠体重20mg/kg)、E组(亚甲蓝/小鼠体重40mg/kg),0.01mL生理盐水或亚甲蓝溶液/小鼠体重(g)腹腔给药72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CD3+T细胞/有核细胞、CD3+CD4+/CD3+CD8+比值。结果和结论:未处理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脾脏CD3+T细胞/有核细胞、CD3+CD4+/CD3+CD8+比值无差异;以10、20mg/kg亚甲蓝/体重腹腔给药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脾脏CD3+T细胞/有核细胞、CD3+CD4+/CD3+CD8+比值无差异;以40mg/kg亚甲蓝/体重腹腔给药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脾脏CD3+CD4+/CD3+CD8+比值有显着差异,而CD3+T细胞/有核细胞比值无差异。
方桂玉[5](2021)在《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益肾活血方调节PI3K/AKT/HIF-1α信号通路抗肾纤维化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以及Cytoscape可视化软件,研究益肾活血方治疗肾纤维化的有效成分及可能的作用靶点,探讨益肾活血方治疗RIF的作用机制。2、探讨益气活血法对肾纤维化大鼠PI3K、AKT、HIF-1α、VEGF蛋白表达及炎症因子IL-6、TNF-α浓度的影响。方法1、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TCMSP)建立益肾活血方的七味中药黄芪、当归、丹参、大黄、红花、三七、牛膝的化合物库;Gene 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预测RIF的靶点;构建益肾活血方化合物靶点-RIF疾病靶点互作网络,并通过DAVID网站对靶点网络进行GO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采用cytoscape软件对分析结果做可视化网络图。2、动物实验:将36只(体重260±20g)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六组:假手术组组、模型组、氯沙坦组、益肾活血方低剂量组、益肾活血方中剂量组、益肾活血方高剂量组,每组6只。适应性饲养3天后,假手术组予游离单侧输尿管处理,余五组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模型,益肾活血方不同剂量组和氯沙坦组予以对应的药物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按生理盐水灌胃,疗程14天。各组于药物干预的第14天取材,行HE、Masson染色,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肾组织VEGF、PI3K、AKT、HIF-1α的蛋白表达,用ELISA检测血清炎性因子IL-6、TNF-α的浓度。结果1网络药理学本研究通过TCMSP化合物分析平台筛选,得到105个化合物;Gene Card、OMIM等靶点预测平台找到了188个益肾活血方化合物-RIF疾病映射靶点进行蛋白互作分析,可见蛋白互作频次较高的有蛋白激酶相关受体(AKT1、MAPK1、MAPK8、JUN等),炎症相关受体(IL-6、IL-1B、TNF等),生长因子相关受体(VEGFA、EGFR ESR1等),根据GO分析显示这些核心靶点主要涉及类固醇激素受体活性、转录因子结合催化功能、蛋白激酶的活性、细胞因子活性等分子功能,涉及炎症趋化因子的调控、白细胞介素-6产生的调控、表皮生长因子激活的调控、肾上腺素能受体信号通路激活MAPK活性等生物过程,可能是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因子生长分化、抑制炎症趋化反应、抑制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抗氧化应激等多靶点发挥对RIF的治疗作用。P13K-Akt、TNF、MAPK、HIF-1、VEGF、TLR、NF-κB信号转导通路等细胞信号通路提示为益肾活血方参与肾纤维的重要通路。以核心靶点IL-6、VEGF、MAPK、AKT1、EGFR、PTGS2为研究载体,对益肾活血方化学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研究,结果显示益肾活血方化学成分与关键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2.1 HE染色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的肾实质重度萎缩变薄,肾小球数量减少、萎缩,部分肾小管呈囊性扩张,间质纤维组织增生。与模型组相比,氯沙坦组与益肾活血方各剂量组的肾实质呈轻到中度萎缩,肾小球萎缩、数量减少,部分肾小管呈囊性扩张。纤维化程度减轻。2.2 Masson染色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梗阻侧肾脏组织的胶原纤维蓝染增多,间质胶原纤维形成明显,肾脏组织的小管基底膜及管周围纤维组织显着增生。与模型组相比,氯沙坦组与益肾活血方各剂量组大鼠梗阻侧肾脏组织中胶原纤维蓝染减少,小管基底膜及管周围纤维组织呈中度增生。2.3 PI3K、AKT、HIF-1α、VEGF蛋白表达第14天,模型组的PI3K、AKT、HIF-1α、VEGF的蛋白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肾活血方各剂量组和氯沙坦组的PI3K、AKT、HIF-1α、VEGF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肾活血方高剂量组和氯沙坦组的PI3K、AKT、HIF-1α、VEGF蛋白表达相近,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4炎性因子IL-6、TNF-α浓度第14日,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6、TNF-α的浓度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血清中IL-6、TNF-α浓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益肾活血方高剂量组与氯沙坦组显着低于低、中剂量组(P<0.05),益肾活血方高剂量组与氯沙坦组大鼠血清IL-6、TNF-α浓度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网络药理学结论表明益肾活血方可能是通过参与炎症反应、血管内皮因子生长分化、氧化应激、表皮生长因子增殖、免疫应答等生物过程,调控P13K/Akt、HIF-1α、VEGF、MAPK、NF-ΚB、TLR等信号通路发挥延缓RIF发生发展作用。2.实验研究证明益肾活血方能够抑制肾纤维化大鼠的PI3K、AKT、HIF-1α、VEGF蛋白表达,降低血清炎性因子IL-6、TNF-α浓度,其作用机制可能在于益肾活血方抑制P13K/Akt/HIF-1α信号转导通路发挥抑制炎症反应、抑制缺血缺氧状态下的肾脏血管无序增生从而发挥抗RIF作用。
鲍欣[6](2021)在《CA4纳米粒子联合DC101协同抗PD-1抗体增强肝癌治疗疗效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在全世界范围内,肝细胞癌(简称肝癌)位居癌症相关致死原因的第四位。临床上,晚期肝癌的治疗方法相当有限。近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PD-1抗体在肝癌的治疗中显现出一定疗效。但抗PD-1抗体的疗效在临床上仅限于少部分肝癌患者,其客观缓解率为20%或更低。考虑到抗PD-1抗体一旦发挥作用其抗肿瘤效率将达到空前水平,因此如何提高抗PD-1抗体治疗肝癌的疗效是目前迫切需解决的问题。免疫检查点分子PD-1与它的配体PD-L1相结合致使T细胞耗竭。抗PD-1抗体具有阻止PD-1与PD-L1相结合的作用,释放对包括CD8+T细胞在内的T细胞的抑制效应。预先存在的CD8+T细胞数被用来预测抗PD-1抗体治疗的反应性,但在临床上仍不理想。新证据表明,抗PD-1抗体在癌症治疗中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CD8+T细胞与肿瘤负荷之间的不平衡,且抗PD-1抗体的疗效与该比例呈正相关。当较大肿瘤和较小肿瘤内CD8+T细胞数量相等时,较大肿瘤中CD8+T细胞可能不足以有效的抑制肿瘤生长。因此,可以从减小肿瘤负荷和增加CD8+T细胞数量来提高抗PD-1抗体在HCC治疗中的疗效。肿瘤由血管供给氧气和营养。阻断肿瘤的血管会引起肿瘤的减小,降低肿瘤负荷。有研究表明,抗血管药物联合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成功地用于不可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因此,对于肝癌这种富血管肿瘤,抗血管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减小荷肝癌小鼠的肿瘤负荷。抗血管药物中的血管阻断剂可以选择性地破坏肿瘤内已经建立的血管。CA4是血管阻断剂代表药,其磷酸前药CA4P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我们课题组合成的CA4纳米粒子(CA4-NPs)与CA4P相比具有更强的肿瘤血管被动靶向作用,纳米粒子在肿瘤血管的低渗透性使其具有更强的肿瘤抑制作用,可以更有效地减小荷肝癌小鼠的肿瘤负荷。在促血管生成大于抗血管生成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异常的肿瘤血管系统抑制T细胞在内皮细胞的滚动、粘附,最终使肿瘤内浸润的T细胞减少。被正常化的肿瘤血管结构和功能更接近正常血管,肿瘤内浸润的T细胞增多。我们想利用肿瘤血管正常化增加肝癌内T细胞数量,可以通过增加抗血管生成因素,打破肿瘤内的抗血管生成因素和促血管生成因素的不平衡。近期研究表明阻断VEGF/VEGF受体(VEGFR)2信号通路可以暂时正常化肿瘤的血管,增加肿瘤内CD8+T细胞数量。VEGF/VEGFR2抑制剂具有阻断CA4-NPs作用后升高的VEGF功能,使肿瘤血管系统暂时正常化增加肿瘤内CD8+T数量。因此,CA4-NPs和VEGF/VEGFR2抑制剂的联合具有减小荷肝癌小鼠的肿瘤负荷同时增加肿瘤内浸润的CD8+T细胞的潜力。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用CA4-NPs联合VEGF/VEGFR2抑制剂DC101减小荷肝癌小鼠的肿瘤负荷同时增加肿瘤内CD8+T数量协同抗PD-1抗体增强肝癌治疗疗效。研究目的:本研究在H22肝癌皮下肿瘤模型中验证CA4-NPs联合DC101协同抗PD-1抗体增强肝癌治疗疗效及其机制。揭示CA4-NPs对H22荷瘤小鼠肿瘤负荷及DC101对肝癌血管正常化和肿瘤内T细胞数量变化的影响。研究CA4-NPs联合DC101对H22荷瘤小鼠肿瘤负荷和肿瘤内T细胞数量变化的影响。验证抗PD-1抗体在CA4-NPs联合DC101的协同作用下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和肿瘤内CD8+T细胞的数量变化的影响。方法:1.CA4-NPs对H22荷瘤小鼠肿瘤负荷的影响:构建皮下H22鼠源性肝癌动物模型,利用CD31免疫组化染色评估CA4-NPs对肿瘤血管的影响;Ki67免疫组化染色评估CA4-NPs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H&E染色观察CA4-NPs给药后肿瘤组织的形态学改变。肿瘤长径评估H22荷瘤小鼠肿瘤负荷。2.DC101对肝癌血管正常化的作用和肿瘤内CD8+T细胞数量的影响:用免疫荧光染色评估肝癌血管结构、肝癌血管灌注及肿瘤内缺氧;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DC101对肝癌内T细胞数量的影响。3.CA4-NPs联合DC101对H22荷瘤小鼠肿瘤负荷及肿瘤内CD8+T细胞数量的影响:用Ki67免疫组化染色评估CA4-NPs联合DC101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H&E染色观察CA4-NPs联合DC101给药后肝癌组织内的坏死情况;免疫荧光实验评估CA4-NPs联合DC101对肝癌血管正常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CA4-NPs联合DC101治疗后肝癌组织内CD4+T细胞及CD8+T细胞数量变化。4.CA4-NPs联合DC101协同抗PD-1抗体治疗肝癌疗效评估:在H22肝癌皮下肿瘤模型中观察荷瘤小鼠的抑瘤情况、体重变化和生存时间;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A4-NPs联合DC101协同抗PD-1抗体对H22荷瘤小鼠肿瘤内CD8+T细胞数量的影响;ELISA检测H22荷瘤小鼠肿瘤内的细胞因子。结果:1.CA4-NPs对H22荷瘤小鼠肿瘤负荷的影响:与PBS组相比,CA4-NPs治疗组肝癌组织切片中的CD31染色阳性的血管数量明显减少(P<0.0001),同时肝癌细胞的增殖降低(P<0.01),肝癌组织细胞坏死增多(P<0.001)。CA4-NPs有效的减小H22荷瘤小鼠肿瘤负荷(P<0.01)。2.DC101对肝癌组织内CD8+T细胞数量的影响:与PBS组相比,DC101治疗组肝癌血管周细胞包被增加(P<0.05),肝癌血管灌注FITC标记的番茄凝集素(P<0.001)和Hechst 33342(P<0.01)增多,缺氧减少(P<0.05);与PBS组相比,DC101使肝癌组织内CD4+T细胞(P<0.01)及CD8+T细胞(P<0.001)数量增加。3.CA4-NPs联合DC101对H22荷瘤小鼠肿瘤负荷及肿瘤内CD8+T细胞数量的影响:与PBS组相比,CA4-NPs联合DC101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P<0.05)、引起肝癌的坏死增多(P<0.01),同时CA4-NPs联合DC101增加肝癌血管周细胞包被(P<0.01)、增加肝癌血管FITC标记的番茄凝集素(P<0.01)和Hechst33342(P<0.01)的灌注,减少肝癌组织内缺氧(P<0.05)。与PBS组相比,CA4-NPs联合DC101增加了肝癌组织内CD4+T细胞(P<0.05)和CD8+T细胞(P<0.001)数量。4.CA4-NPs联合DC101协同抗PD-1抗体治疗肝癌疗效评估:CA4-NPs+DC101+anti-PD-1三药联合组在第10天肿瘤抑制率达到86.4%,明显高于CA4-NPs+DC101组(63.5%)及anti-PD-1组(16.8%),CA4-NPs+DC101和抗PD-1抗体之间协同作用的Q值为1.24,表明CA4-NPs+DC101与anti-PD-1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三药联合组H22荷瘤小鼠的生存期(23天)明显延长,是anti-PD-1组(12天)的1.9倍。在治疗方案的第11天肿瘤组织Ki67免疫组化染色定量分析表明三药联合组阳性细胞数占比最少,肿瘤组织H&E染色定量分析揭示三药联合组坏死面积最大。治疗方案的第11天,三药联合组肝癌组织的CD8+T细胞数量较PBS组,CA4-NPs+DC101组及anti-PD-1组显着增加,同时ELISA结果表明三药联合治疗组肝癌组织内IFN-γ、TNF-α和IL-2明显增高。结论:1.CA4-NPs阻断肝癌血管,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导致肝癌细胞坏死。CA4-NPs有效的减小H22荷瘤小鼠肿瘤负荷。2.DC101使肝癌血管结构和功能正常化,增加了肿瘤内的CD8+T细胞数量。3.CA4-NPs+DC101减小H22荷瘤小鼠肿瘤负荷,增加了肝癌组织内CD8+T细胞数量。4.CA4-NPs联合DC101协同抗PD-1抗体增加肝癌内CD8+T细胞数量。CA4-NPs+DC101和抗PD-1抗体三药联合具有较强的协同作用,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延长了H22荷瘤小鼠的生存期。
时莹歌[7](2021)在《刺激响应聚氨基酸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抗肿瘤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人们对肿瘤微环境的认识逐渐增加。调节肿瘤微环境也日益成为肿瘤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免疫逃逸是肿瘤细胞演变出来逃避免疫系统“追杀”的一种机制。目前研究发现,肿瘤免疫逃逸主要借助于两个免疫检查点通路,包括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通路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1/PD-L1)通路。而且,肿瘤免疫逃逸过程也与肿瘤弱酸性、乏氧和高间质压的微环境密切相关。这三大特征既是肿瘤恶性增殖的结果也是促进肿瘤增殖和转移的诱因。随肿瘤细胞大量增殖,局部氧含量降低,肿瘤细胞代谢方式逐渐转变为糖酵解,产生大量乳酸,在肿瘤细胞内转化后以H+形式排出。加之肿瘤恶性增殖导致的血管扭曲,肿瘤局部代谢产物不能被及时运出,造成H+堆积,加剧酸性特征。缺氧和酸性特征共同刺激血管生成素分泌,大量结构不完整的非功能性血管形成,造成血管“泄露”,肿瘤间质压力升高。而且,肿瘤微环境复杂多变。通过温敏性可注射水凝胶局部给药可以降低化疗药物通过全身给药方式造成的全身毒性,增加病灶部位的药物浓度,延长药物释放时间。本论文以可注射聚氨基酸水凝胶为载体,针对免疫检查点阻断与肿瘤微环境调节,结合使用化疗药物,设计了载药水凝胶体系用于抗肿瘤联合治疗。具体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1)构筑了负载化疗药物阿霉素(Dox)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aPD-L1抗体的温敏可注射聚氨基酸水凝胶治疗平台。通过胺基封端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NH2)引发γ-乙基-L-谷氨酸酯-N-羧基环内酸酐(ELGNCA)开环聚合,合成了PEG-PELG两嵌段共聚物,具有在体温下热敏成胶的特性。细胞毒性实验证明材料没有细胞毒性。体外降解实验说明水凝胶具有可降解性。将药物和聚合物溶液混合后体外成胶验证了该水凝胶药物缓释的功能。体外细胞实验结果显示负载Dox和aPD-L1水凝胶会引起B16F10细胞膜表面钙网蛋白(CRT)表达。进一步研究了该载药体系对移植B16F10黑色素瘤的C57BL/6N小鼠的肿瘤抑瘤效果。体内抑瘤实验结果证明了水凝胶缓释药物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有利于增强抗肿瘤效果,Dox和aPD-L1联用可以提高肿瘤的抑制率、延缓肿瘤生长和延长小鼠生存期。(2)开发了生理相关温度和pH双重响应PEG-聚氨基酸可注射水凝胶。在第一部分工作中使用的温敏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氨基酸单元并经侧链“点击”反应引入可质子化的双N取代哌嗪,通过改变聚氨基酸链长、可质子化链段比例和嵌段聚合物结构等,合成出一系列具有温度敏感性和可质子化的聚氨基酸材料。材料的最小成胶浓度达1.5%(w/v),成胶浓度范围大,成胶温度可以控制在0~70℃。聚氨基酸链段可以通过改变pH发生质子化和去质子化转变,进而产生溶胶-凝胶可逆相变。该系列水凝胶材料可以对于生理相关pH变化(pH 6.5~7.4)产生响应。同时发现,该系列聚合物所制备的水凝胶对多种材质具有粘附性。其中,对PMMA的黏附能有一定的pH依赖性。(3)研究了可质子化双响应PEG-聚氨基酸水凝胶用于Dox和NO供体单硝酸异山梨酯(ISMN)的局部缓释与抗肿瘤性能。该材料制备的水凝胶表现出较好的体外与体内成胶性能、降解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药物释放实验说明可质子化双响应水凝胶具有药物缓释的功能。细胞实验显示负载Dox水凝胶和游离Dox一样,可以引起B16F10细胞CRT外翻。动物实验证明,该水凝胶可以增加肿瘤内的M1型巨噬细胞比例,ISMN可以缓解局部乏氧。通过负载Dox和ISMN的水凝胶对荷瘤小鼠模型瘤内注射,发现载药凝胶可以显着抑制肿瘤生长。
骆廷兰[8](2021)在《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疾病,是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最常见的病因。传统上,它是由血小板计数少于100×109/L来定义的,但是治疗通常取决于症状而不是血小板计数本身。临床上为了快速提高血小板计数通常选择输注血小板,但有感染和免疫相关的输血反应风险,因此临床上出现了其他替代疗法,达到更高的缓解率及更长的缓解时间。本文就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近年来的最新治疗进行综述。
刘兴丽[9](2021)在《灌注竹叶提取物对不同环境温度下小鼠物质代谢的影响》文中提出为了研究灌注秦岭佛坪巴山木竹竹叶提取物(Bamboo Leaves Extract,BLE)对不同环境温度下小鼠血清物质代谢的影响,探讨冷应激对小鼠体内物质代谢的影响途径以及BLE可能的保护机制,本研究采用2×2双因子重复试验设计,选取健康的雌性昆明小鼠48只,随机分成4组(常温对照组、常温BLE灌注组、冷应激模型组、低温BLE灌注组),每个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小鼠,单笼饲养,试验周期持续28天。实验分两个阶段进行,分别于实验的第14天和第28天早上灌胃结束后进行摘眼球采血。采用LC-MS代谢组学方法就小鼠血清代谢物进行测定,经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最小偏正交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rojections to Latent Structu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折叠分析(Fold Change,FC)以及T-test检验,筛选出各组显着性变化的代谢产物,并在此基础确定相应的代谢通路。试验结果及结论如下:1、对比分析常温BLE灌注组小鼠和常温对照组的全代谢图谱特征,结果发现在实验第14天时,常温BLE灌注组小鼠的甘油磷脂代谢、逆行内源性大麻素信号、癌症中的胆碱代谢、亚油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氨基酸的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色氨酸代谢、类固醇激素的合成、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有明显差异,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丝氨酸、哇巴因、四氢皮质酮、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上调;植物鞘氨醇、苯丙酮酸、柠檬酸、D-果糖、D-甘露糖、芥酸、血管紧张素Ⅱ、UDP-葡萄糖、癸酸、3-甲基二氧基吲哚、磷酸酯、血管紧张素Ⅳ、L-异亮氨酸、尿刊酸、马尿酸、L-苯丙氨酸、犬尿喹啉酸、吲哚酚、5-羟色胺、硫酸胆固醇、α-亚麻酸、N-乙酰-L-苯丙氨酸、胆绿素等下调。在实验第28天,常温BLE灌注组小鼠的谷胱甘肽代谢、烟酸酯和烟酰胺代谢、嘧啶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类固醇激素的合成等有明显差异,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卟啉Ⅲ、溶血磷脂酰胆碱、芥酸上调,D-尿胆素、1-甲基烟酰胺、d CTP、黄体酮下调。常温灌注BLE可能对小鼠的糖代谢、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产生影响。结论:基于代谢组学分析,常温灌注BLE会使小鼠产生应激反应,同时抑制小鼠的能量代谢,影响小鼠的肠道微生物,也存在保护心血管的可能。2、对比分析低温处理组小鼠和常温对照组的全代谢谱特征,结果发现在实验第14天时,低温处理组小鼠的甘油磷脂代谢、逆行内源性大麻素信号、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生物合成、亚油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柠檬酸循环、半乳糖代谢等有明显变化,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丝氨酸、二酰基甘油、磷脂酰乙醇胺上调;α-酮戊二酸、L-苯丙氨酸、γ-生育酚、L-酪氨酸、柠檬酸、肌酸、乙酰辅酶A、脱氧胞苷、马尿酸、脱氧腺苷、L-脯氨酸、L-谷氨酸、黄体酮、黄嘌呤、2-羟基乙烷磺酸盐、L-异亮氨酸、6-酮-前列腺素F1α等下调。在实验第28天,低温处理组小鼠的甘油磷脂代谢、嘌呤代谢、嘧啶代谢、类固醇生物合成、脂肪酸生物合成、肾素分泌有明显差异,卟啉Ⅲ、磷脂酰乙醇胺、胆固醇酯、磷酸酯、磷酸、苯乙酰甘氨酸、芥酸上调;乳清酸、γ-谷氨酰半胱氨酸、L-谷氨酰胺、肌苷、脱氧胞苷、血管紧张素Ⅲ、黄体酮、脱氧腺苷、癸酸等下调。低温处理可能对小鼠的糖代谢、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产生影响。结论:在低温条件下,小鼠处于能量高消耗状态;低温还会导致细胞膜结构变化,进而影响细胞膜功能;影响小鼠体积内多巴胺、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和L-肉毒碱、牛磺酸代谢产物等抗氧化物质的合成,进而影响小鼠的神经系统以及免疫功能等,对小鼠造成氧化损伤;低温抑制小鼠核苷酸的合成,影响小鼠生长发育。3、对比分析低温BLE灌胃组小鼠和低温处理组的全代谢谱特征,结果发现在实验第14天时,低温BLE灌胃组小鼠的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牛磺酸代谢、硫胺素代谢、多巴胺突触、甘油磷脂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脯氨酸代谢、酪氨酸代谢有明显变化,卟啉Ⅲ、D-尿胆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尿苷、2-羟基乙烷磺酸盐、L-酪氨酸、咖啡因、L-脯氨酸、溶血磷脂酰胆碱上调;α-亚麻酸、神经酸、癸酸、胆固醇酯、磷酸酯、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胆碱、3-羟基-N6,N6,N6-三甲基-L-赖氨酸下调。在实验第28天时,低温BLE灌胃组小鼠的生物素代谢、甘油磷脂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组氨酸代谢、酮体的合成与降解、β-丙氨酸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等有明显差异,白三烯E4、生物素上调;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胆碱、苯乙酰甘氨酸、磷脂酸、麦角硫氨酸、α-亚麻酸下调。结论:灌胃BLE通过影响牛磺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等途径,提高冷应激小鼠的抗氧化能力,改善其氧化损伤情况;通过影响脯氨酸代谢、酪氨酸代谢等通路,提高冷应激小鼠的免疫力,恢复其活力。
唐荣霜[10](2021)在《虎杖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研究》文中指出虎杖始载于《名医别录》,传统记载虎杖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症,现代研究也表明虎杖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其有效成分和分子机制尚不明确。网络药理学是基于系统生物学和多向药理学理论,通过构建药物-基因-靶点-疾病相互作用网络,对生物系统进行分析,从而预测药物的有效成分和分子机制的方法。本论文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虎杖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成分和分子机制,以期为虎杖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并为虎杖的开发研究奠定基础。实验方法:一、通过TCMSP、TCMID、BATMAN-TCM、Phram Mapper数据库筛选虎杖的活性成分并预测活性成分的靶点;从Drug Bank、TTD、Dis Ge NET、Gene Cards、OMIM数据库收集RA的疾病靶点;然后应用Venny 2.1.0软件筛选虎杖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疾病靶点;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通过DAVID 6.8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使用Omicshare平台呈现富集结果;最后利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二、以MH7A细胞为疾病研究模型,通过CCK-8法研究不同浓度的槲皮素、白藜芦醇、木犀草素、大黄素、虎杖苷、β-谷甾醇作用24 h、48 h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不同成分作用不同时间的IC50值。通过ELISA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探究了不同成分对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IL-8和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实验结果:一、利用数据库共筛选到14个虎杖活性成分,346个活性成分靶点,690个RA的疾病靶点;通过构建韦恩图,得到122个交集靶点;拓扑分析发现关键活性成分主要包括槲皮素、白藜芦醇、木犀草素、大黄素、虎杖苷、β-谷甾醇等;通过构建PPI网络,筛选得到20个关键靶点;GO功能分析发现其BP、CC、MF主要与炎症反应、细胞外间隙、细胞因子活性等有关;KEGG通路分析发现主要与TNF信号通路、破骨细胞分化、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有关。然后构建了药物-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所以本研究选择了槲皮素、白藜芦醇、木犀草素、大黄素、虎杖苷、β-谷甾醇这6种活性成分和TLR4/NF-κB信号通路进行后续的实验验证。二、(1)细胞增殖抑制实验表明,这6种活性成分均能抑制MH7A细胞的增殖(P<0.01或P<0.05),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除大黄素、虎杖苷外,其余各成分48 h的IC50要小于24 h,这表明大多数成分在48h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更强。(2)ELISA实验表明,这6种活性成分均能抑制炎症因子IL-1β、IL-8的分泌(P<0.01);槲皮素能抑制TNF-α的分泌(P<0.01),其余5种成分对TNF-α的分泌具有抑制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6种活性成分对IL-6的分泌具有抑制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3)Western Blot实验表明,这6种活性成分对TLR4、NF-κB p65、p-p65、IκB-α的蛋白表达具有一定的抑制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论:虎杖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槲皮素、白藜芦醇、木犀草素、大黄素、虎杖苷、β-谷甾醇等,其具有抑制MH7A细胞增殖,减少炎症因子分泌和对相关通路的蛋白表达具有一定的抑制趋势,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二、低剂量干扰素口腔粘膜施药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浆细胞因子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剂量干扰素口腔粘膜施药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浆细胞因子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肝窦内皮细胞微尺度生物力学性质研究芪术颗粒抗肝纤维化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药学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
综述三 益气活血法对肝窦内皮细胞细胞生物学影响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益气活血法治疗肝纤维化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芪术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影响研究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结论 |
实验二 大鼠肝窦内皮细胞的原代分离与提取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芪术颗粒含药血清对肝窦内皮细胞胞内一氧化氮合成酶、一氧化氮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结论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芪术颗粒含药血清对肝窦内皮细胞微尺度生物力学性质影响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小结 |
结论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创新性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中医药科技查新报告书 |
(2)湿热中阻方对脾胃湿热小鼠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脾胃湿热证概述 |
2 慢性胃炎与脾胃湿热证的相关性研究 |
3 小结 |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3)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RSA的临床研究及基于内膜衰老的药物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复发性流产的西医研究进展 |
1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研究 |
2 复发性流产的治疗现状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研究进展 |
1 中医病因病机 |
2 复发性流产的中医证型分布状况 |
3 复发性流产的中医治疗现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子宫细胞衰老与女性生殖功能 |
1 衰老细胞 |
2 子宫的生理解剖及功能 |
3 子宫衰老细胞对女性生殖功能的影响 |
4 子宫衰老细胞的治疗现状 |
5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黄体功能不足型复发性流产临床疗效观察 |
前言 |
1 研究材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作用机制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孕酮诱导“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细胞衰老在胚胎着床中的作用研究 |
前言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种植窗期”内膜衰老探讨培元补肾安胎方对复发性流产作用机制的研究 |
前言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研究总结 |
2 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亚甲蓝对新生小鼠脾脏T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不同浓度亚甲蓝对新生小鼠脾脏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讨论 |
第二章 不同剂量亚甲蓝对新生小鼠脾脏T细胞分化的影响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亚甲蓝光病毒灭活血浆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5)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益肾活血方调节PI3K/AKT/HIF-1α信号通路抗肾纤维化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IF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益肾活血立法的益肾活血方抗肾纤维化依据 |
1.1 肾纤维化的形成机制 |
1.1.1 细胞外基质沉积 |
1.1.2 炎症因子 |
1.1.3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
1.1.4 转化生长因子 |
1.1.5 肾小管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
1.1.6 氧化应激反应 |
2 祖国医学对肾纤维化的认识 |
2.1 脾肾亏虚 |
2.2 水湿毒瘀蓄积 |
2.3 久病入络 |
3 益肾活血方与肾纤维化 |
3.1 益肾活血方组方 |
3.2 益肾活血方组方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4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中药复方研究 |
5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益肾活血方治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活性化合物的筛选 |
1.2 活性化合物的靶点预测 |
1.3 RIF相关基因的筛选 |
1.4 可视化网络构建 |
1.5 蛋白互作(PPI)网络的构建 |
1.6 Gene Ontology(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 |
1.7 分子对接 |
2 结果 |
2.1 活性化合物筛选 |
2.2 活性化合物的靶点预测 |
2.3 网络关系构建 |
2.3.1 药物-化合物-疾病-靶点网络图 |
2.3.2 核心靶点PPI蛋白互作分析 |
2.4 GO及 KEGG分析 |
2.5 潜在活性成分-靶蛋白分子对接 |
3 讨论 |
3.1 益肾活血方治疗RIF的核心化合物及靶点 |
3.2 益肾活血方对细胞信号通路的调控 |
3.2.1 MAPK信号通路 |
3.2.2 NF-ΚB信号通路 |
3.2.3 PI3K/Akt/HIF-1α信号通路 |
第三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成果论证益肾活血方调节PI3K/AKT/HIF-1α信号通路的抗肾纤维化机制 |
第一部分 动物实验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造模和分组 |
2.2 给药 |
2.3 肾脏组织样本取材及固定 |
2.4 肾脏组织石蜡包埋切片 |
2.5 肾脏组织HE染色步骤 |
2.6 肾脏组织Masson染色步骤 |
2.7 模型评判标准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4.1 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模型的复制 |
4.2 益肾活血方改善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模型肾脏病理变化 |
4.3 益肾活血方减少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大鼠肾脏胶原纤维沉积 |
第二部分 WB检测肾组织VEGF、HIF-1α、PI3K、AKT蛋白表达 |
1 实验 |
1.1 动物及分组、给药方法 |
1.2 试剂和耗材 |
1.3 主要实验仪器 |
1.4 试剂及配制 |
1.5 实验方法 |
1.6 结果处理 |
1.7 实验结果 |
2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WB检测肾组织PI3K、AKT、HIF-1α、VEGF蛋白表达 |
3.1.1 益肾活血方抑制PI3K的蛋白表达 |
3.1.2 益肾活血方抑制AKT的蛋白表达 |
3.1.3 益肾活血方抑制HIF-1α的蛋白表达 |
3.1.4 益肾活血方抑制VEGF的蛋白表达 |
第三部分 ELISA检测血清IL-6、TNF-α表达水平 |
1 ELISA实验方法及步骤 |
1.1 试剂和耗材 |
1.2 实验方法 |
1.3 复温 |
1.4 加样 |
1.5 配液 |
1.6 洗涤 |
1.7 显色 |
1.8 终止 |
1.9 测定 |
1.10 读取实验结果 |
2 统计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血清中IL-6、TNF-α的浓度比较 |
4 讨论 |
4.1 基于PI3K/AKT/HIF-1α信号通路探讨益肾活血方抗肾纤维化的机制 |
4.1.1 PI3K/AKT/HIF-1α信号通路与炎症 |
4.1.2 VEGF、HIF-α与血管新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基于网络药理学对复方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和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6)CA4纳米粒子联合DC101协同抗PD-1抗体增强肝癌治疗疗效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肝癌的流行病学和致病因素 |
1.1.1 肝癌的流行病学 |
1.1.2 肝癌的致病因素 |
1.2 肝癌的治疗 |
1.2.1 肝切除 |
1.2.2 肝移植 |
1.2.3 化疗治疗 |
1.2.4 放射治疗 |
1.2.5 消融治疗 |
1.2.6 靶向药物治疗 |
1.2.7 经肝动脉介入治疗 |
1.2.8 免疫治疗 |
1.3 抗肿瘤纳米药 |
1.3.1 纳米药的特点 |
1.3.2 纳米药的作用机制 |
1.3.3 纳米药的分类 |
1.3.4 血管阻断剂纳米药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 |
1.4 肿瘤血管的正常化 |
1.4.1 血管的生成 |
1.4.2 VEGF/VEGFR2信号途径介导肿瘤血管生成 |
1.4.3 肿瘤血管正常化理论 |
1.5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 |
第2章 CA4-NPs对H22荷瘤小鼠肿瘤负荷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细胞系 |
2.2.2 实验动物 |
2.2.3 CA4-NPs药物 |
2.2.4 主要实验试剂 |
2.2.5 主要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细胞的复苏、传代及冻存 |
2.3.2 动物模型的建立 |
2.3.3 肿瘤体积的测量与计算 |
2.3.4 肿瘤负荷的评估 |
2.3.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2.3.6 苏木精-伊红染色 |
2.3.7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2.3.8 统计学分析方法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CA4-NPs对肝癌血管的作用 |
2.4.2 CA4-NPs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
2.4.3 CA4-NPs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组织形态的影响 |
2.4.4 CA4-NPs对H22荷瘤小鼠肿瘤负荷的影响 |
2.4.5 CA4-NPs治疗后肝癌组织内VEGF的表达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DC101对肝癌组织内CD8~+T细胞数量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细胞系与实验动物 |
3.2.2 主要实验试剂 |
3.2.3 主要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细胞的复苏、传代 |
3.3.2 动物模型的建立 |
3.3.3 肿瘤体积的测量与计算 |
3.3.4 肿瘤负荷的评估 |
3.3.5 肿瘤血管周细胞包被的评估 |
3.3.6 FITC标记的番茄凝集素肿瘤血管灌注实验 |
3.3.7 Hoechst33342肿瘤血管灌注实验 |
3.3.8 缺氧评估实验 |
3.3.9 流式细胞术检测 |
3.3.10 IHC染色 |
3.3.11 统计学分析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DC101对肝癌血管周细胞包被、肿瘤血管灌注及肿瘤缺氧的影响 |
3.4.2 DC101对H22 荷瘤小鼠肿瘤内CD8~+T细胞数量的影响 |
3.4.3 DC101对H22荷瘤小鼠肿瘤负荷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CA4-NPs+DC101对H22荷瘤小鼠肿瘤负荷和肿瘤内CD8~+T细胞数量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细胞系与实验动物 |
4.2.2 主要实验试剂 |
4.2.3 主要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细胞的复苏、传代 |
4.3.2 动物模型的建立 |
4.3.3 肿瘤体积的测量与计算 |
4.3.4 肿瘤负荷的评估 |
4.3.5 IHC染色 |
4.3.6 H&E染色 |
4.3.7 肝癌血管周细胞包被的评估 |
4.3.8 FITC标记的番茄凝集素肝癌血管灌注实验 |
4.3.9 Hoechst33342 血管灌注实验 |
4.3.10 缺氧评估实验 |
4.3.11 流式细胞术检测 |
4.3.12 统计学分析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CA4-NPs+DC101对H22荷瘤小鼠肿瘤负荷的影响 |
4.4.2 CA4-NPs+DC101对肝癌组织内CD8~+T细胞数量的影响 |
4.4.3 CA4-NPs+DC101治疗后肝癌PD-L1的表达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CA4-NPs联合DC101协同抗PD-1抗体治疗肝癌疗效评估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细胞系与实验动物 |
5.2.2 主要实验试剂 |
5.2.3 主要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细胞的复苏、传代 |
5.3.2 动物模型的建立 |
5.3.3 肿瘤体积的测量与计算 |
5.3.4 抑瘤实验 |
5.3.5 IHC染色 |
5.3.6 H&E染色 |
5.3.7 ALT、BUN及CREA水平检测 |
5.3.8 流式细胞术 |
5.3.9 ELISA |
5.3.10 统计学分析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CA4-NPs+DC101+anti-PD-1对肝癌皮下移植瘤的肿瘤抑制结果 |
5.4.2 CA4-NPs+DC101 anti-PD-1对肝癌细胞增殖和肿瘤组织形态的影响 |
5.4.3 CA4-NPs+DC101+anti-PD-1对肝癌组织内CD8~+T细胞数量的影响 |
5.4.4 CA4-NPs+ DC101+ anti-PD-1三药联合系统毒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刺激响应聚氨基酸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抗肿瘤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水凝胶 |
1.1.1 温度敏感性水凝胶 |
1.1.2 pH敏感性水凝胶 |
1.1.3 生物大分子敏感性水凝胶 |
1.1.4 外界因素 |
1.2 癌症治疗 |
1.2.1 传统治疗 |
1.2.2 免疫相关疗法 |
1.2.3 联合疗法 |
1.3 抗肿瘤药物载体 |
1.3.1 纳米抗肿瘤药物载体 |
1.3.2 水凝胶抗肿瘤药物载体 |
1.4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温敏聚氨基酸水凝胶递送Dox和aPD-L1用于黑色素瘤联合治疗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及测试方法 |
2.2.1 试剂 |
2.2.2 测试仪器及方法 |
2.2.3 实验细胞和动物 |
2.3 实验方法 |
2.3.1 mPEG-NH_2合成 |
2.3.2 γ-乙基-L-谷氨酸酯(ELG)及γ-乙基-L-谷氨酸酯-N-羧酸酐(ELG NCA)合成 |
2.3.3 聚乙二醇-b-聚(γ-乙基-L-谷氨酸酯)(mPEG-b-PELG)合成 |
2.3.4 mPEG-b-PELG自组装 |
2.3.5 二级结构 |
2.3.6 凝胶相图 |
2.3.7 水凝胶微观形貌 |
2.3.8 流变测试 |
2.3.9 水凝胶体外降解实验 |
2.3.10 药物体外释放实验 |
2.3.11 细胞培养 |
2.3.12 细胞毒性实验 |
2.3.13 体内原位成胶实验 |
2.3.14 CRT检测 |
2.3.15 抗肿瘤实验 |
2.3.16 免疫细胞因子分析 |
2.3.17 免疫细胞分析 |
2.3.18 组织病理学分析 |
2.3.19 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mPEG-b-PELG的合成与表征 |
2.4.2 mPEG-b-PELG的自组装 |
2.4.3 mPEG-b-PELG的溶胶-凝胶相转变 |
2.4.4 水凝胶的体外降解和药物释放 |
2.4.5 水凝胶的细胞相容性和体内成胶 |
2.4.6 CRT检测 |
2.4.7 水凝胶载带aPD-L1和Dox联合抑瘤实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理相关pH和温度双响应聚氨基酸粘附性水凝胶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及测试 |
3.2.1 试剂 |
3.2.2 测试仪器及方法 |
3.2.3 实验细胞和动物 |
3.3 实验方法 |
3.3.1 γ-丙炔基-L-谷氨酸酯(PLG)及γ-丙炔基-L-谷氨酸酯-N-羧酸酐(PLGNCA)合成 |
3.3.2 1-叠氮乙基-4-甲基哌嗪(AMP)的合成 |
3.3.3 单甲醚聚乙二醇-b-聚(γ-乙基-L-谷氨酸酯-co-γ-丙炔基-L-谷氨酸酯)(mPEG-b-P(ELG-co-PLG)和聚(γ-乙基-L-谷氨酸酯-co-γ-丙炔基-L-谷氨酸酯)-b-聚乙二醇-b-聚(γ-乙基-L-谷氨酸酯-co-γ-丙炔基-L-谷氨酸酯)(P(ELG-co-PLG)-b-PEG-b-P(ELG-co-PLG)的合成 |
3.3.4 AMP修饰mPEG-b-P(ELG-co-PLG)和P(ELG-co-PLG)-b-PEG-b-P(ELG-co-PLG) |
3.3.5 材料质子化能力验证 |
3.3.6 材料的二级结构 |
3.3.7 材料的临界胶束浓度 |
3.3.8 胶束的粒径和电位 |
3.3.9 胶束的微观图像 |
3.3.10 溶胶-凝胶相图 |
3.3.11 水凝胶的pH可逆转变 |
3.3.12 水凝胶的变温核磁 |
3.3.13 水凝胶的微观结构 |
3.3.14 水凝胶的力学强度 |
3.3.15 细胞毒性 |
3.3.16 水凝胶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PLG及PLGNCA的合成 |
3.4.2 AMP的合成 |
3.4.3 mPEG-b-P(ELG-co-PLG)和P(ELG-co-PLG)-b-PEG-b-P(ELG-co-PLG)的合成 |
3.4.4 EG_(45)(E_xPA_y)_m和(E_xPA_y)_mEG_(45)(E_xPA_y)_m的合成 |
3.4.5 材料质子化能力验证 |
3.4.6 温度和pH响应成胶 |
3.4.7 溶胶-凝胶相图 |
3.4.8 水凝胶的流变学测试 |
3.4.9 水凝胶的黏附性 |
3.4.10 水凝胶的成胶机制 |
3.4.11 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可质子化双响应聚氨基酸水凝胶递送Dox和ISMN用于黑色素瘤治疗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及测试方法 |
4.2.1 试剂 |
4.2.2 测试仪器及方法 |
4.2.3 实验动物 |
4.3 实验方法 |
4.3.1 mPEG-b-P(ELG-co-PLG/AMP)合成 |
4.3.2 水凝胶的温度刺激响应性 |
4.3.3 水凝胶及载药水凝胶的力学强度 |
4.3.4 载药水凝胶的微观结构 |
4.3.5 水凝胶的体外降解和药物释放 |
4.3.6 水凝胶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 |
4.3.7 水凝胶的缓冲作用 |
4.3.8 M1和M2极化 |
4.3.9 ISMN的细胞毒性 |
4.3.10 划痕实验 |
4.3.11 CRT检测 |
4.3.12 载带ISMN可质子化水凝胶对肿瘤内血管和乏氧的影响 |
4.3.13 载药可质子化水凝胶的抑瘤效果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水凝胶和载药水凝胶的温度刺激响应性 |
4.4.2 水凝胶的体外降解和药物释放 |
4.4.3 水凝胶的体内降解和生物相容性 |
4.4.4 水凝胶的缓冲能力 |
4.4.5 ISMN对细胞的影响 |
4.4.6 CRT表达 |
4.4.7 载ISMN可质子化双响应水凝胶对肿瘤乏氧情况的影响 |
4.4.8 载Dox和ISMN可质子化双响应水凝胶的抑瘤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8)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发病机制 |
2 诊断标准 |
3 分类 |
4 治疗现状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9)灌注竹叶提取物对不同环境温度下小鼠物质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前言 |
1.1 冷应激的研究现状 |
1.1.1 冷应激的概念及其生理反应机制 |
1.1.2 冷应激对动物机体的影响 |
1.1.2.1 冷应激对糖代谢的影响 |
1.1.2.2 冷应激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
1.1.2.3 冷应激对氨基酸代谢的影响 |
1.1.2.4 冷应激对核苷酸代谢的影响 |
1.2 植物抗冷应激的相关研究 |
1.3 竹叶提取物抗应激相关研究进展 |
1.3.1 竹叶提取物的抗氧化应激研究 |
1.3.2 竹叶提取物的抗热应激研究 |
1.3.3 竹叶提取物的抗冷应激研究 |
1.4 代谢组学的研究进展 |
1.4.1 代谢组学的概念 |
1.4.2 代谢组学的分析方法 |
1.4.3 代谢组学的应用 |
1.5 大熊猫主食竹代谢产物相关研究进展 |
1.6 秦岭大熊猫冬季的觅食生态学研究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8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动物 |
2.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1.4 主要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巴山木竹叶提取物的制备 |
2.2.2 巴山木竹叶提取物混悬液的制备 |
2.2.3 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
2.2.4 血清样本的采集和制备 |
2.2.5 样品前处理 |
2.2.6 LC/MS分析及条件设定 |
2.2.7 数据处理和模式识别 |
第3章 结果 |
3.1 数据质量评估 |
3.2 数据模式识别 |
3.2.1 PCA分析 |
3.2.1.1 总体PCA分析 |
3.2.1.2 NT+CON组和NT+BLE组的PCA分析 |
3.2.1.3 NT+CON 组和LT+CON 组的PCA分析 |
3.2.1.4 LT+CON组和LT+BLE组的PCA分析 |
3.2.2 OPLS-DA分析 |
3.2.2.1 NT+CON组和NT+BLE组的OPLS-DA分析 |
3.2.2.2 NT+CON 组和LT+CON 组的OPLS-DA分析 |
3.2.2.3 LT+CON组和LT+BLE组的OPLS-DA分析 |
3.2.3 OPLS-DA模型检验 |
3.2.3.1 NT+CON组和NT+BLE组的OPLS-DA检验 |
3.2.3.2 NT+CON 组和LT+CON 组的OPLS-DA检验 |
3.2.3.3 LT+CON组和LT+BLE组的OPLS-DA检验 |
3.3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
3.3.1 NT+CON组和NT+BLE组的差异代谢物筛选 |
3.3.2 NT+CON 组和LT+CON 组的差异代谢物筛选 |
3.3.3 LT+CON组和LT+BLE组的差异代谢物筛选 |
3.4 差异代谢物的功能注释 |
3.4.1 NT+CON组和NT+BLE组的注释 |
3.4.2 NT+CON 组和LT+CON 组组的注释 |
3.4.3 LT+CON组和LT+BLE组的注释 |
3.5 KEGG富集分析 |
3.5.1 NT+CON组和NT+BLE组的KEGG富集 |
3.5.2 NT+CON 组和LT+CON 组的KEGG富集 |
3.5.3 LT+CON组和LT+BLE组的KEGG富集 |
第4章 讨论 |
4.1 常温灌注BLE对小鼠物质代谢的影响 |
4.1.1 差异代谢物与糖代谢 |
4.1.2 差异代谢物与脂质代谢 |
4.1.3 差异代谢物与氨基酸代谢 |
4.1.4 差异代谢物与辅助因子代谢 |
4.1.5 差异代谢物与微生物代谢 |
4.2 低温处理对小鼠物质代谢的影响 |
4.2.1 低温处理对糖代谢的影响 |
4.2.2 低温处理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
4.2.3 低温处理对氨基酸代谢的影响 |
4.2.4 低温处理对核苷酸代谢的影响 |
4.2.5 冷应激对肠道菌群影响 |
4.3 灌注BLE对冷应激小鼠物质代谢的影响 |
第5章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10)虎杖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虎杖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概况 |
1.2.1.1 虎杖的传统认识 |
1.2.1.2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概况 |
1.2.1.3 虎杖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 |
1.2.1.4 虎杖的化学成分研究 |
1.2.1.5 虎杖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效学研究进展 |
1.2.1.6 虎杖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
1.2.2 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概况 |
1.2.2.1 网络药理学的理论 |
1.2.2.2 网络药理学常用的数据库和软件 |
1.2.2.3 网络药理学的应用 |
1.2.2.4 网络药理学存在的不足 |
1.2.3 TLR4/NF-κB信号通路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1.4.1 文章结构 |
1.4.2 研究内容流程图 |
第二章 虎杖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2.1 数据库和软件 |
2.1.1 数据库 |
2.1.2 软件 |
2.2 实验方法 |
2.2.1 虎杖活性成分的筛选 |
2.2.2 活性成分靶点预测 |
2.2.3 RA疾病靶点预测 |
2.2.4 虎杖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潜在作用靶点预测 |
2.2.5 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构建 |
2.2.6 PPI网络构建和关键靶点筛选 |
2.2.7 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
2.2.8 药物-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构建 |
2.3 实验结果 |
2.3.1 虎杖活性成分的筛选 |
2.3.2 活性成分靶点预测 |
2.3.3 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靶点预测 |
2.3.4 虎杖活性成分治疗RA的潜在作用靶点预测 |
2.3.5 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构建 |
2.3.6 PPI网络构建和关键靶点筛选 |
2.3.7 GO功能富集分析 |
2.3.8 KEGG通路富集分析 |
2.3.9 药物-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构建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H7A细胞培养及虎杖有效成分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 |
3.1.1 细胞株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仪器与耗材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试剂的配制 |
3.2.2 细胞培养 |
3.2.3 DMSO对 MH7A细胞增殖的影响 |
3.2.4 虎杖有效成分对MH7A细胞增殖的影响 |
3.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DMSO对 MH7A细胞增殖的影响 |
3.4.2 虎杖有效成分对MH7A细胞增殖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研究虎杖有效成分分子机制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1.3 实验试剂的配制 |
4.2 有效成分对MH7A细胞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 |
4.2.1 实验方法 |
4.2.2 实验结果 |
4.3 有效成分对MH7A细胞TLR4/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
4.3.1 实验方法 |
4.3.1.1 细胞总蛋白提取 |
4.3.1.2 蛋白浓度测定 |
4.3.1.3 SDS-PAGE电泳 |
4.3.1.4 转膜 |
4.3.1.5 免疫反应 |
4.3.1.6 显色 |
4.3.1.7 凝胶图像分析 |
4.3.2 实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低剂量干扰素口腔粘膜施药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浆细胞因子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肝窦内皮细胞微尺度生物力学性质研究芪术颗粒抗肝纤维化机制[D]. 张强.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2]湿热中阻方对脾胃湿热小鼠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D]. 曹路.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RSA的临床研究及基于内膜衰老的药物机制研究[D]. 奚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亚甲蓝对新生小鼠脾脏T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D]. 黄佳丽. 南方医科大学, 2021
- [5]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益肾活血方调节PI3K/AKT/HIF-1α信号通路抗肾纤维化的机制研究[D]. 方桂玉.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6]CA4纳米粒子联合DC101协同抗PD-1抗体增强肝癌治疗疗效及机制研究[D]. 鲍欣. 吉林大学, 2021(01)
- [7]刺激响应聚氨基酸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抗肿瘤应用研究[D]. 时莹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8]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进展[D]. 骆廷兰.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9]灌注竹叶提取物对不同环境温度下小鼠物质代谢的影响[D]. 刘兴丽.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10]虎杖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研究[D]. 唐荣霜.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