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种丝孢类昆虫病原真菌对朱砂叶螨卵的侵染及杀灭活性(论文文献综述)
叶先艳[1](2020)在《朱砂叶螨Halloween及其受体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蜕皮激素是调控昆虫蜕皮与变态发育的重要激素,其合成主要由Halloween基因家族编码的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基因参与,包括CYP307A1(Spook,Spo)、CYP306A1(Phantom,Phm)、CYP302A1(Disembodied,Dib)、CYP315A1(Shadow,Sad)、CYP314A1(Shade,Shd),并与蜕皮激素受体共同发挥作用。以蜕皮激素调控基因为靶标,应用RNAi防控害虫正逐步成为研究热点,并为新农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重要农业经济害螨,其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螨、若螨、成螨,每个发育阶段都会蜕皮。目前对朱砂叶螨蜕皮激素合成的分子机理尚不清楚;本文以朱砂叶螨作为研究对象,利用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获得朱砂叶螨Halloween基因和核受体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序列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RT-qPCR技术探讨了这些基因在朱砂叶螨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mRNA表达模式;测定了环虫酰肼对朱砂叶螨的毒性,研究了环虫酰肼处理后朱砂叶螨Halloween基因以及核受体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研究结果如下:一、朱砂叶螨Halloween基因和核受体基因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本文首次克隆获得朱砂叶螨3个Halloween基因和1个核受体基因,分别命名为TcDib、TcSad、TcShd、TcEcR。TcDib(GenBank 登录号为 MN011166)全长为2201bp,其中开放阅读框(ORF)长1560 bp,编码519 aa,分子质量约为59.315 kDa,理论等电点 pI 为 8.9。TcSad(GenBank 登录号为 MN807301),开放阅读框(ORF)为1965bp,编码654 aa,分子质量约为74.58 kDa,理论等电点pI为8.69。TcShd(GenB ank登录号为MN807300)全长为2354bp,开放阅读框(ORF)为1446 bp,编码481 aa,分子质量约为54.68 kDa,理论等电点pI为9.0。TcEcR(GenBank登录号为MN011167)全长为3937bp,开放阅读框(ORF)长为1650 bp,编码549 aa,分子质量约为61.91 kDa,理论等电点pI为7.7。对这些基因的保守结构域进行分析发现:朱砂叶螨3个Halloween基因TcDib、TcSad、TcShd都具有典型的 P450 结构域:WxxR(Helix-C)、P/IPGPxG/PxP(PERF motif)、ExxR(Helix-K)、A/GGxE/DTT/S(Helix-I)和血红素结合域PFxxGxRxCxG/A;核受体基因TcEcR具有典型的DNA结合域(DBD)以及配体结合域(LBD)。同源性比对分析后发现这些基因与其它物种该基因的相关序列高度保守;基于氨基酸序列的系统发育研究表明朱砂叶螨Halloween基因和核受体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昆虫和螨中相应的同源序列聚类在一起,且均与同属于叶螨科的二斑叶螨和柑橘全爪螨亲缘关系最近。二、朱砂叶螨Halloween基因和核受体基因的发育特异性表达模式本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探讨了Halloween基因和核受体基因在朱砂叶螨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卵,幼螨,若螨以及成螨)的mRNA表达模式。实验结果发现在每个发育阶段这些基因都会表达,但表达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Halloween基因TcDib、TcSad、TcShd分别在一若第二天、雌成螨、二若第二天表达量最高,核受体基因TcEcR和TcRXR1在二若第二天、TcRXR2在一若第二天表达量最高;在蜕皮前这些基因的表达量增加,而蜕皮后基因的表达量下降,推测这些基因可能与朱砂叶螨的蜕皮有关。另外,发现这些基因在雌成螨中的表达量普遍高于雄成螨,说明蜕皮激素还可能与雌虫的繁殖有关。三、环虫酰肼对朱砂叶螨的毒性及对Halloween基因和核受体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本文使用不同浓度的环虫酰肼溶液对朱砂叶螨幼螨进行了生物测定,得出其LC50的值为52.75 mg/L。然后用不同浓度(LC10、LC30、LC50、LC70)的药剂处理朱砂叶螨幼螨后,对其蜕皮率、死亡率、蜕皮时长进行分析并采用试剂盒对机体内蜕皮激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发现朱砂叶螨幼螨的蜕皮率、死亡率、蜕皮时长以及蜕皮激素的含量会随着药剂浓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随着药剂浓度的升高,蜕皮率增加;随着药剂浓度的升高,死亡率升高,LC70处理组比对照组升高65.6%;随着药剂浓度的升高,蜕皮时长缩短,LC70处理组为对照组的0.8倍;朱砂叶螨幼螨机体蜕皮激素的含量随着药剂浓度的升高而升高,LC70处理组为对照组的1.62倍。说明环虫酰肼影响朱砂叶螨的蜕皮过程。在分子水平上,采用RT-qPCR技术检测了药剂处理后Halloween基因(TcDib、TcSad、TcShd)和核受体基因(TcEcR、TcRXR1、TcRXR2)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发现,不同浓度环虫酰肼处理朱砂叶螨幼螨后参与蜕皮激素合成的Halloween基因表达量均增加。LC30处理组TcDib的mRNA表达量是对照组的1.76倍;LC10处理组TcSad的mRNA表达量是对照组的1.54倍;LC70处理组TcShd的mRNA表达量是对照组的1.77倍。不同浓度环虫酰肼处理朱砂叶螨幼螨后核受体基因表达量均增加,LC30处理组TcEcR的mRNA表达量为对照组的2.69倍;LC50处理组TcRXR1和TcRXR2的mRNA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3.24和3.02倍。说明环虫酰肼诱发调节朱砂叶螨Halloween基因和核受体基因的转录。综上所述,本文对朱砂叶螨Halloween基因和核受体基因的序列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了这些基因的mRNA表达模式,为后续这些基因的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也为利用这些基因作为靶标防控朱砂叶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况再银[2](2020)在《球孢白僵菌诱导巴氏新小绥螨Toll通路的表达模式及Spz基因的功能验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 Hughes作为我国已商业化生产的本土植绥螨,具有取食范围广、扩散力强等优点。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应用最广泛的生防真菌之一,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将两者进行联合应用是一种联合防控新途径,本课题组已筛选出球孢白僵菌的Bb025菌株对柑橘始叶螨具有高致病力却对巴氏新小绥螨侵染力较低,明确两者具有联合防控潜力。但巴氏新小绥螨对Bb025的耐受机理仍不明确,亟需探究。因此本研究以巴氏新小绥螨和Bb025为研究对象,利用RT-qPCR技术开展了Bb025诱导巴氏新小绥螨Toll通路的响应模式研究并利用克隆技术对Toll通路中起关键作用的Spz基因进行鉴定。还采用RNAi技术将Spz沉默后,检测Toll通路其他基因和抗菌肽的表达情况,明确了Spz在Toll通路中的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球孢白僵菌侵染对巴氏新小绥螨Toll通路的影响将巴氏新小绥螨喷洒或取食Bb025孢子液30 min后,利用PCR技术检测了它们体内的含菌(白僵菌)情况,同时设立了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组,结果只有喷洒和取食组检出白僵菌片段,表明Bb025孢子液在30 min以内即可被巴氏新小绥螨取食。在明确Bb025的侵入方式后,利用RT-qPCR技术研究了Bb025侵染后巴氏新小绥螨Toll通路的响应模式,结果显示处理2 h后,PGRP、Spz、Toll3、Myd88、Tube和Pelle不同程度的显着上调表达,抗菌肽defensin也上调表达,表明此时Bb025被取食后侵染巴氏新小绥螨并诱导引发了巴氏新小绥螨Toll通路的免疫响应。4 h后,除Spz和Toll1外其余基因均下调表达,defensin却显着上调表达,表达量比2 h时更高,表明Toll通路基因已发挥作用并激活更多defensin产生。96 h后,Toll通路大部分基因和defensin再次不同程度的显着上调表达,表明此时Bb025通过巴氏新小绥螨体壁侵入并诱导引发了Toll通路的免疫响应。120 h后,除PGRP、Spz和Toll1保持上调外,其余基因的表达趋于平稳,defensin却呈现出更高的表达量,表明此时Toll通路基因已基本完成响应并诱导产生更多defensin以抵御侵染。综上所述,巴氏新小绥螨Toll通路在Bb025被取食或体壁侵入诱导引发的免疫反应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也发现Spz基因在Toll通路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巴氏新小绥螨Spz基因的克隆与不同螨态的表达谱解析基于转录组数据库筛选出Spz基因,利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它的cDNA全长,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其在巴氏新小绥螨体内作为胞外蛋白存在。通过多重序列比对发现,Nbspz含有7个半胱氨酸结构域,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Nbspz与同为蛛形纲的物种聚为一大支,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较近。还发现Nbspz与不同物种的Spz5相似度较高,表明Nbspz可能属于Spz type5家族。通过RT-qPCR技术研究了Spz在不同螨态中的表达谱,结果显示Nbspz在若螨、雌成螨和雄成螨中的表达量较高,表明Spz基因在巴氏新小绥螨若螨、雌成螨和雄成螨中为抵御病原菌的侵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巴氏新小绥螨Spz基因在Toll通路中的功能验证通过饲喂法将巴氏新小绥螨进行RNAi,获得了61%的沉默效率。与此同时,Toll2、Toll3、Myd88、Tube和Pelle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调表达,其中Toll2、Toll3和Myd88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同时defensin也受其影响随之下调表达。由此说明,Spz基因在巴氏新小绥螨Toll通路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将Spz沉默并用Bb025处理后,巴氏新小绥螨的死亡率明显提高,缩短了LT50和LT95。处理后第7 d,当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的累积死亡率分别为15%和15.6%的情况下,处理组的累积死亡率高达50.1%,表明RNAi后的巴氏新小绥螨对Bb025的敏感性明显提高。由此推断,Spz基因及Spz基因所在的Toll通路在巴氏新小绥螨应对Bb025侵染过程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谢婷[3](2020)在《蜡蚧轮枝菌JMC-01对烟粉虱若虫的致病机制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烟粉虱Bemisia tabacii是蔬菜和棉花等作物上的重要害虫。本文以烟粉虱和蜡蚧轮枝菌JMC-01为研究对象,用体式显微镜和扫面电子显微镜对烟粉虱若虫被蜡蚧轮枝菌JMC-01的侵染过程进行了观察,随之又测定了侵染后烟粉虱若虫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探讨了蜡蛤轮枝菌JMC-01对烟粉虱的致病机制;通过对蜡蚧轮枝菌JMC-01液体培养基的优化,筛选出液体培养基所需要的最佳条件;利用8种常用杀虫剂对蜡蚧轮枝菌JMC-01的相容性比较,并通过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筛选出与蜡蚧轮枝菌JMC-01相容性好的杀虫剂,将其与蜡蚧轮枝菌JMC-01复配防治温室蔬菜害虫。本文的主要试验结论如下:1、蜡蚧轮枝菌JMC-01对烟粉虱若虫侵染过程及其胞外酶活性研究研究了烟粉虱若虫被蜡蚧轮枝菌JMC-01侵染的整个过程及胞外酶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蜡蚧轮枝菌JMC-01接种12 h时分生孢子附着在烟粉虱若虫体表,24 h时少量分生孢子开萌发,虫体表面出现少量菌丝,48 h后若虫表皮形成菌丝网,到72 h时菌丝覆盖寄主表面并定居在体腔中,94 h时若虫内部结构被破坏。对该菌株在PDA上进行连续6天的培养,发现蛋白酶活性在前3天一直升高,之后也稍有降低;几丁质酶在第3天开始升高,在第4天达到最大值为0.38 U/104 Cell;脂肪酶在第4天开始升高。说明蜡蚧轮枝菌JMC-01在侵染若虫时蛋白酶先被激活并发挥作用,然后刺激体壁几丁质暴露,激活几丁质酶活性,同时脂肪酶也参与该过程中。2、烟粉虱若虫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对蜡蚧轮枝菌JMC-01侵染的响应为研究蜡蚧轮枝菌JMC-01侵染烟粉虱若虫后体内酶系的变化,采用浸渍法对烟粉虱3龄若虫进行处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解毒酶、保护酶及体重、脂肪、含水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羧酸脂酶(CarE)、乙酰胆碱酯酶(AchE)、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在第3天活性达到最大,分别为10.5、0.32、20和6.3U/mgprot,分别是对照组的2.2、4.3、2.5和1.4倍。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第2天活性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4和43.5 U/mgprot,分别是对照组的4.5和1.1倍。含水量和脂肪含量随着时间推移一直在下降,跟对照组显着不同。72 h时处理组分别为66%和20.5%。体重增加量起初在升高,24 h后最小,72 h时约为对照组0.78倍。3、基于响应面法优化蜡蚧轮枝菌JMC-01液体培养条件以几丁质酶(Chitinase)的酶活力作为响应值,用响应面法对蜡蚧轮枝菌JMC-01的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优化。首先从五种培养基中筛选一种对蜡蚧轮枝菌JMC-01效果最佳的液体培养基,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该培养基对几丁质酶活影响的最佳时间、pH和接种量。通过Box-Behnken设计,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三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和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葡萄糖酵母浸粉培养基为蜡蚧轮枝菌JMC-01最佳液体培养基,当接种量为1%、初始pH为6.5、接种时间为5天时,几丁质酶活性最高。4、8种杀虫剂与蜡蚧轮枝菌JMC-01的相容性及对烟粉虱若虫的毒力测定采用涂板法和浸渍法分别测定了 8种杀虫剂对蜡蚧轮枝菌JMC-01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产孢量的影响,以及对烟粉虱若虫的LC50、共毒系数和死亡率。结果表明,伴随8种杀虫剂稀释倍数的增加,蜡蚧轮枝菌JMC-01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产孢抑制率逐渐降低。其中,乙基多杀菌素、藜芦碱、印楝素分别在2 mg/L、1.25 mg/L和0.06mg/L浓度下,对蜡蚧轮枝菌JMC-01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20.02%、16.41%和15.38%;产孢抑制率分别为17.77%、15.90%和14.96%;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96%、8.87%和9.74%。8种常用杀虫剂与蜡蚧轮枝菌JMC-01的CTC均大于120,说明8种杀虫剂与蜡蚧轮枝菌JMC-01均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其中,与印楝素、藜芦碱复配后协同增效作用最好,CTC最大值分别为302和315。藜芦碱、印楝素和乙基多杀菌素的累积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了 95%、97%和94%。
孙炜男[4](2019)在《剑毛帕厉螨对球孢白僵菌侵染的防御作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传统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害虫体内的抗药性逐渐提高,生物防治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然而某一种天敌有时并不能够对单一害虫的整个生活史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为了提高生物防治的效果,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多种天敌联合应用是现代生防的热门话题,但由于多种天敌之间除了协同作用外还有可能存在捕食或寄生作用、拮抗和对自然资源进行竞争等关系,因此受到很大的争议。尤其是对于杀虫广谱性的昆虫病原真菌来说,其在杀死害虫的同时,对天敌昆虫同样具有潜在的侵染风险。因此,如何评价多天敌之间的兼容性问题成为联合应用的成功关键。本文在已有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从一种土栖捕食螨—剑毛帕厉螨Stratiolaelaps scimitus的生物学、行为学和表皮物理防御等角度研究了其对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的防御作用,从而评价了二者的兼容性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球孢白僵菌对剑毛帕厉螨存活率的影响:无论是卵,幼螨,前若螨,后若螨与成螨,剑毛帕厉螨各个龄期被白僵菌处理过后的存活率与吐温-80处理的对照组均无显着差异。在解剖镜下进行观察发现死亡5-6天后的剑毛帕厉螨的尸体上未能长出菌丝,表明是正常死亡,说明白僵菌对任何龄期下的剑毛帕厉螨存活率均无影响。球孢白僵菌对未发育成熟阶段的剑毛帕厉螨的影响:对成螨前期的剑毛帕厉螨各龄期用白僵菌处理,发现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每个龄期的发育时间并没有任何显着差异,说明白僵菌对未成熟期阶段的剑毛帕厉螨生长与发育并不能造成影响。球孢白僵菌对雌成螨生殖与寿命的影响:记录了染菌雌成螨的产卵前期与产卵期的时间,以及平均产卵量,直至其死亡。通过与对照组对比发现,处理组产卵期的平均时间、平均产卵量以及平均寿命与对照组几乎一致。2.白僵菌颗粒剂实验:在对各个龄期的剑毛帕厉螨进行小室喷菌实验证明白僵菌对其无影响后,进行了白僵菌颗粒剂的实验。实验证明在自然状态下,剑毛帕厉螨种群依旧不会受到白僵菌颗粒剂的影响。3.剑毛帕厉螨对白僵菌表现出行为防御作用:为了更好的确定剑毛帕厉螨对白僵菌的行为防御,进行了对染菌蓟马与非染菌蓟马的捕食选择性实验。发现在同等温湿度条件下,剑毛帕厉螨更趋向于去捕食染菌后的蓟马,对染菌蓟马进行捕食的剑毛帕厉螨数量显着高于对非染菌蓟马捕食的剑毛帕厉螨数量。4.剑毛帕厉螨对白僵菌表现出表皮防御作用:对被白僵菌处理过的剑毛帕厉螨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观察发现,尽管有部分白僵菌孢子可以在剑毛帕厉螨表皮上附着萌发,但是均只能延表皮生长,并不能穿透表皮。剑毛帕厉螨表皮成分在防御白僵菌中的作用:经过对表皮成分的检测和分析,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报道,表明在剑毛帕厉螨表皮起到防御白僵菌侵染的成分属于短链脂肪酸的丙氨酸,还有半乳糖、十八碳三烯酸、甘油与肌氨酸等。
杨瑒[5](2019)在《短时高温胁迫对球孢白僵菌和巴氏新小绥螨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生物防治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备受关注,应用生物防治手段具有够延缓害虫抗性、对环境友好、实现可持续控制等优势。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 Hughes具有繁殖力快、扩散能力强等优点,已经实现规模化生产,并广泛应用,在害虫(螨)的绿色防控中已发挥重要作用。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害虫生防真菌应用与研究中最重要种类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内,可侵染多种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灾害天气频发,对球孢白僵菌与巴氏新小绥螨的防控效果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此,本研究在筛选出针对靶标害螨致死效果显着的球孢白僵菌及其对氏新小绥螨影响的基础上,探究高温对菌螨联合防控影响,开展短时高温胁迫下球孢白僵菌致病力、对巴氏新小绥螨实验种群捕食效能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以期阐明短时高温事件对球孢白僵菌和巴氏新小绥螨联合防控的制约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球孢白僵菌对柑橘始叶螨和巴氏新小绥螨的侵染作用测定5株球孢白僵菌供试株系对柑橘始叶螨雌成螨的致病效果,供试株系均对柑橘始叶螨有较高致病力,处理浓度为1×107个孢子·m L-1,校正死亡率为56.21%-82.91%,同时在此浓度处理下进行时间-死亡率线性拟合,求得致死中时间为4.41 d-7.42 d。其中,球孢白僵菌Bb025对叶螨的校正死亡率显着高于其它株系。通过致病力试验进一步测得Bb025对柑橘始叶螨的LC50为3.481×105个孢子·m L-1,初步认定Bb025是针对柑橘始叶螨的优势株系。随后利用球孢白僵菌Bb025对巴氏新小绥螨开展侵染试验,在球孢白僵菌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109个孢子·m L-1处理9 d时,死亡率达到25.3%,致死中时间16.1 d,侵染效率较低。通过叶碟法,观察巴氏新小绥螨和柑橘始叶螨对球孢白僵菌处理过的柑橘叶片选择性试验,发现两者均对处理0 min-120 min的叶片表现出明显趋避行为。利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球孢白僵菌对巴氏新小绥螨侵染过程,接菌第5天即可观察菌丝在螨体体壁定殖,结合巢式PCR技术进行验证,同样在巴氏新小绥螨的体内检出球孢白僵菌Bb025相应DNA片段。2温度对球孢白僵菌生长状况及致病力的影响试验设定5种温度处理,评价温度对球孢白僵菌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25℃为Bb025营养生长最适温度,在此温度下球孢白僵菌菌落直径和平均生长速率均达到最大值;当试验温度高于28℃时,球孢白僵菌生长状态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缓,且当温度达到35℃时,球孢白僵菌停止营养生长。然而仅对球孢白僵菌进行短时升温处理的结果说明短时高温胁迫会影响球孢白僵菌的生长状态,从而进一步导致致病力下降。随后进行生物学验证试验,短时高温胁迫处理2 h时,对侵染效率没有显着影响,但随着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球孢白僵菌对巴氏新小绥螨和柑橘始叶螨的侵染力也随之下降。与此同时利用选择性培养基测定短时高温事件下捕食螨体表所携带的孢子数量和活力。结果显示,螨体携带孢子的数量受温度胁迫影响较小,但随着处理时间延长孢子数量也随之下降,螨体所携带的孢子萌发率也随着胁迫时间延长而降低,在35℃进行6 h胁迫处理中萌发率仅为71.67%。3短时高温胁迫下球孢白僵菌对巴氏新小绥螨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通过室内模拟了短时高温事件(35℃处理4 h,以25℃未经胁迫处理为对照)评价二者兼容性,对球孢白僵菌处理后的巴氏新小绥螨初孵雌成螨进行高温胁迫处理,评价其生殖特性。结果表明,喷洒过孢子悬浮液的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在经历短时高温胁迫后,产卵前期显着延长,总产卵量明显降低,平均寿命有所下降。为进一步阐明短时高温事件对菌螨联合防控柑橘始叶螨的影响,首先对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事先进行高温胁迫处理,然后对其进行捕食功能反应研究。短时高温事件处理下巴氏新小绥螨对柑橘始叶螨若螨捕食量呈现出降低趋势,瞬时攻击系数降低,处理时间减少。由此推断,短时高温事件会对巴氏新小绥螨的食欲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短期内表现出厌食反应。
徐静[6](2018)在《病原真菌玫烟色棒束孢不同菌株毒素的提取、鉴定及毒性研究》文中提出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a)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目前主要用于防治烟粉虱、蚜虫、蓟马等农业害虫。虫生真菌制剂均由活体分生孢子制成,防治害虫时作用缓慢,防治效果不够稳定。这极大地制约了真菌类杀虫剂的产业化发展及推广应用。虫生真菌中的毒素能不受环境、温度、湿度等外界因子的影响,是虫生真菌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虫生真菌毒素的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是摸清虫生真菌对昆虫的侵染致病机制和毒素产生作用机制的重要一环。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隶属半翅目(Hemiptera),包含了36个隐种,是世界重要农业作物害虫。烟粉虱的直接危害是由于其从韧皮部吸出植物的汁液,分泌蜜露,作为煤烟霉菌生长的基质。对烟粉虱的防治一直普遍使用广谱常规化学杀虫剂,导致了烟粉虱抗药性的发展,滥用化学物质导致了自然生物控制系统的间歇和烟粉虱的爆发。所有这些因素都需要研究和开发对环境安全、可生物降解和原生的害虫管理方法。因此,寻找自然发生的昆虫病原真菌及代谢物中的毒素,可能是克服环境污染和抗药性问题的一种潜在方法。本研究是根据玫烟色棒束孢发酵液、不同的溶剂提取方法的粗毒素中蛋白含量的产生,对15株玫烟色棒束孢进行筛选。此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LC-MS)分析两株真菌分离物中的粗毒素,并观察这些毒素对烟粉虱的毒性。研究结果如下:(1)菌株筛选:测定了15株玫烟色棒束孢菌株经摇瓶发酵后的生物量(菌丝干物质质量)与发酵液蛋白浓度。摇瓶发酵后的生物量以菌株SP502、SP535、SP504最高,分别为1.167±0.049 g、0.891±0.039 g、0.799±0.120 g;菌株SP502、SP535和SP483的发酵液蛋白浓度最高,分别为0.372±0.001 mg/mL、0.346±0.005 mg/mL、0.293±0.004 mg/mL。(2)萃取毒素所需溶剂的筛选:利用三种有机溶剂分别对15株玫烟色棒束孢发酵液进行萃取,测定萃取后所得有机相及提取的粗毒素蛋白浓度。不同溶剂萃取后有机相的蛋白质浓度依次为:乙酸乙酯>甲醇>正己烷。不同溶剂萃取后得到的粗毒素蛋白含量依次为:乙酸乙酯>甲醇>正己烷。(3)不同有机溶剂萃取的粗毒素组分鉴定:分别对SP502和SP535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粗毒素、甲醇萃取粗毒素、正己烷萃取粗毒素进行LC-MS鉴定,结果显示粗毒素中含有白僵菌素(Beauvericin)、青霉素G(Penicillin G)等用于农业、医药等领域的毒素。(4)生物测定:分别用菌株SP502和SP535的1.0×107孢子/mL浓度孢子悬浮液、摇瓶发酵抽滤后的发酵液、三种有机溶剂萃取发酵液后所得粗毒素对烟粉虱二龄若虫进行生物测定,均能引起试虫的死亡。比较两株玫烟色棒束孢不同处理对烟粉虱二龄若虫的致病力,结果显示:a.乙酸乙酯萃取粗毒素与甲醇萃取粗毒素的校正死亡率高,致死中时间短。b.菌株SP502致病效果均优于菌株SP535。
江岸[7](2018)在《球孢白僵菌对绵羊痒螨(兔亚种)的致病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兔痒螨病是由绵羊痒螨(兔亚种)(Psoroptes ovis var.cuniculi)所引起的一种以外耳道内形成卷纸样结痂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接触性慢性传染病,严重者可导致患兔死亡,给养兔业造成巨大损失。化学杀螨药物是当前痒螨病的主要防治手段,但化学药物的耐药性和在肉品中的残留等问题日益凸出,拟寻求新的绿色有效的防控方法。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防控的高效、环保的生物杀虫剂。研究证实该昆虫病原真菌可感染绵羊痒螨,但缺乏对动物痒螨病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因此,本研究拟采用市售球孢白僵菌粉剂,从离体和在体试验分析其对绵羊痒螨(兔亚种)的致病性,并进一步从螨虫的组织变化、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分析其作用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球孢白僵菌对绵羊痒螨(兔亚种)的致病性研究为了研究球孢白僵菌对绵羊痒螨(兔亚种)是否具有高效的致病性,本部分采用浸渍法评价了四种浓度的球孢白僵菌悬浮液(4.26×109、4.26×108、4.26×107、4.26×106 conidia/mL)对绵羊痒螨(兔亚种)的离体杀螨效应;以离体试验筛选出最佳致病的浓度(4.26×109 conidia/mL)、无菌水(阴性对照)对自然患痒螨病的新西兰兔进行喷涂治疗,同时伊维菌素(注射剂)作为阳性对照,评估其临床疗效。离体杀螨结果表明绵羊痒螨(兔亚种)对4种浓度的球孢白僵菌的敏感度不同,呈现出一定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9 d内4.26×109个分生孢子/mL的真菌悬浮液的杀螨效应达100%,LT50为2.65 d;从临床治疗试验可见该浓度的球孢白僵菌在3 d内对兔痒螨病的治疗效率达100%,同期治愈率优于伊维菌素注射剂(62.21%),且30 d内无复发。由此可见,球孢白僵菌对绵羊痒螨(兔亚种)具有较高致病性,可能是一种潜在的防治痒螨病的生物防控药。2.球孢白僵菌对杀灭绵羊痒螨(兔亚种)的作用机理初探为了明确球孢白僵菌杀灭绵羊痒螨(兔亚种)的作用机理,本部分以4.26×109conidia/mL的球孢白僵菌悬浮液浸渍处理绵羊痒螨(兔亚种),收集处理后12d的螨虫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同时采用96孔微量法检测17 d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羧酸酯酶(Car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蛋白水平及qPCR法检测5种酶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表明在感染球孢白僵菌第1 d、2 d后痒螨肠腔(LU)结构均被明显破坏,基底膜(MB)和围食膜(MP)断裂脱落,肠道内容物(CI)明显空泡;微量法和qPCR检测发现AchE、GSTs总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SOD、POD则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且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变化。由此可见,绵羊痒螨(兔亚种)的肠道结构对球孢白僵菌最易感,推测球孢白僵菌可能通过影响虫体的肠道消化系统、运动神经系统和能量代谢系统,导致虫体死亡。
刘婷[8](2018)在《植物精油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是世界性分布的粉螨种类,它们不仅危害各种储藏物,还是食用菌生产和经济昆虫饲养的重要害螨。合成农药在螨类防治中应用广泛,但长期反复使用易使害螨产生抗性、伤害非靶标生物,污染环境。因此,需要寻求新的防治策略。植物精油对环境友好、易降解,对非靶标生物安全,符合绿色无公害农业发展需要。本文从81种植物精油中筛选出肉桂精油和丁香精油两种高杀螨活性品种,通过生物测定研究了它们对两种害螨的毒力,并通过螨体形态变化和酶活性变化趋势初步探索其作用机理,以期为二者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81种植物精油杀螨活性筛选通过熏蒸和触杀同时作用的方法测定了81种植物精油在不同浓度时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杀灭活性;并在施用浓度是螨虫的“432倍”的条件下测试了这81种精油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严重危害的经济昆虫中华真地鳖的毒性。从中筛选出具有杀螨活性的植物精油品种24种,具有杀虫活性的植物精油品种20种。通过比较排除,得到18种仅显示出杀螨活性而对中华真地鳖未见毒害的精油品种。其中肉桂精油和丁香精油在测试范围内毒性最强,杀灭率均为100%。2肉桂精油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作用采用熏蒸和触杀同时作用的方法测试肉桂精油和肉桂醛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毒力,结果显示肉桂精油对腐食酪螨LC50是1.06μg/cm2,毒力分别是苯甲酸苄酯和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9.08倍和33.76倍。肉桂醛对腐食酪螨的LC50是1.36μg/cm2,分别是两种农药的7.08倍和26.31倍。肉桂精油对伯氏生卡螨的LC50是2.18μg/cm2,分别是两种农药的8.63倍和31.63倍。肉桂醛对伯氏生卡螨的LC50是2.45μg/cm2,分别是两种农药的7.68倍和28.15倍。肉桂醛对伯氏生卡螨的杀灭效果远优于两种对照农药。确定肉桂醛是肉桂精油杀螨活性成分。采用密闭熏蒸实验和半开放触杀试验测试肉桂醛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作用方式,结果显示密闭熏蒸的效果明显优于半开放触杀的效果,因此,肉桂醛是通过蒸汽相对两种害螨起作用。熏蒸法测定肉桂醛和对照农药苯甲酸苄酯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卵的24h毒力表明,肉桂醛对腐食酪螨卵LC50是13.33μg/cm2,毒力是苯甲酸苄酯的14.79倍;对伯氏生卡螨卵的LC50是18.10μg/cm2,毒力是苯甲酸苄酯的18.51倍。肉桂醛对两种螨卵的杀灭效果远优于对照农药。在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中分别测试了不同浓度的肉桂醛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24 h驱避作用。肉桂醛在浓度为2.46μg/cm3时,在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中对腐食酪螨驱避率分别为77.67%和18.67%。二者差异显着(P<0.05)。肉桂醛在浓度为4.92μg/cm3时,在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中对腐食酪螨驱避率分别为89.25%和21.65%。二者差异显着(P<0.05)。且驱避率呈现浓度依赖性。3丁香精油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作用采用熏蒸和触杀同时作用的方法测试丁香精油和丁香酚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毒力,结果显示丁香精油对腐食酪螨LC50是4.82μg/cm2,毒力分别是苯甲酸苄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2.22倍和7.42倍。丁香酚对腐食酪螨的LC50是4.49μg/cm2,分别是两种农药的2.14倍和7.97倍。丁香精油对伯氏生卡螨的LC50是9.36μg/cm2,分别是两种农药的2.01倍和7.37倍。丁香酚对伯氏生卡螨的LC50是8.16μg/cm2,分别是两种农药的2.31倍和8.45倍。丁香酚对伯氏生卡螨的杀灭效果远优于两种对照农药。确定丁香酚是丁香精油杀螨活性成分。采用密闭熏蒸实验和半开放触杀试验测试丁香酚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作用方式,结果显示密闭熏蒸的效果明显优于半开放触杀的效果,因此,丁香酚是通过蒸汽相对两种害螨起作用。熏法测定丁香酚和对照农药苯甲酸苄酯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卵的24 h熏蒸毒力表明,丁香酚对腐食酪螨卵LC50是32.78μg/cm2,毒力是苯甲酸苄酯的6.01倍;对伯氏生卡螨的LC50是38.89μg/cm2,毒力是苯甲酸苄酯的8.62倍。丁香酚对两种害螨卵的杀灭效果远优于对照农药。在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中分别测试了不同浓度的丁香酚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24h驱避作用。丁香酚在浓度为4.92μg/cm3时,在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中对腐食酪螨驱避率分别为85.84%和21.53%。二者差异显着(P<0.05)。丁香酚在浓度为9.84μg/cm3时,在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中对伯氏生卡螨的驱避率分别为75.69%和18.86%。二者差异显着(P<0.05)。且驱避率呈现浓度依赖性。4对螨体表面和组织细胞形态的影响体式显微镜图像显示,肉桂醛处理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成螨后体色黄,对照无色透明。肉桂醛处理后两种螨卵色黄、皱缩,对照组无色透明、饱满。扫描电镜图像显示,处理后的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体壁凹凸不平,对照组体壁光滑。透射电镜图像显示,处理后的伯氏生卡螨体壁表皮层纹理疏松,表皮层有絮状附着,该区域未见I型体腔细胞,体细胞有细胞核,但核仁与染色质模糊不清,其它细胞器呈空泡化不可见;对照组螨体体壁表皮层可见清晰致密的纹理,I型体腔细胞完整清晰,可清晰看到体细胞核内核仁(Nu)、染色质(Ch)、线粒体(M)、粗面内质网(RER)及滑面内质网(SER)等多种细胞器。5对螨体内酶的影响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受肉桂醛处理后,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乙酰胆碱酯酶(Ach E)的活力都随时间推移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整体上表现为低于对照,说明肉桂醛对两种螨体内SOD和Ach E的活性具抑制作用。两种螨体内过氧化氢酶(CAT)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力都随时间推移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整体上表现为高于对照,说明肉桂醛对两种螨体内CAT和NOS活性具有促进作用。腐食酪螨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的活力随时间推移主要表现为上升趋势,伯氏生卡螨GSTs的活力随时间推移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整体上两种螨GSTs的活性表现为处理组高于对照,说明肉桂醛对两种螨体内GSTs活性具有促进作用。本研究明确了肉桂精油及其活性成分肉桂醛和丁香精油及其活性成分丁香酚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成螨及卵的毒性、熏蒸杀灭作用和驱避作用,二者均严重影响螨表皮层和主要保护酶活性。研究结果为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防治以及无公害植物源杀螨剂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陈万浩[9](2017)在《二斑叶螨类酵母共生菌和蛛生真菌的分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文中提出二斑叶螨已成为温室及大田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由于其防治长期大量使用化学杀虫(螨)剂,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害螨抗药性的发展、天敌数量减少、环境污染加重、人类健康受损等,以致公众对环境和化学农药使用安全性的关注日益提高,促使农业生产改变害虫防治策略。微生物杀虫(螨)是解决过度使用化学杀虫(螨)剂的可行途径之一,很多病原菌已经作为害螨防治潜在药剂进行了研究,其中真菌是一个重要类群。本论文对共生菌——二斑叶螨类酵母共生菌、寄生菌——近缘寄主的蛛生真菌的生防潜力进行研究,以期为二斑叶螨绿色防控提供新的资源及基础资料。研究结果如下:1.二斑叶螨存在类酵母共生菌。在搜集前人研究类酵母共生菌18S引物的基础上,综合筛选出引物NS1-NS2作为后续工作采用的引物;通过对引物NS1-NS2扩增出的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得到序列以高的支持率(100/99/98)聚成一个独立的分支,且与病原菌Hypomyces chrysospermus具有相对较近的关系;系统发育地位分析得到其与虫生真菌细脚拟青霉(细脚棒束孢)Paecilomyces tenuipes,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布氏白僵菌Beauveria brongniartii聚集成一个亚分支,均属于子囊菌亚门,且与系统发育网络分析结果一致;根据其形态有两种形状的类酵母共生菌——柱状或椭圆形,近球形。2.不同螨的类酵母共生菌差异显着。通过对7种螨的类酵母共生菌的研究,发现均与其他已报道的类酵母共生菌关系较近,属于子囊菌亚门;7种不同螨扩增的类酵母共生菌(下文以螨名代指)序列碱基含量存在差异,腺嘌呤(碱基A)在四个碱基中的含量普遍最高,但懒甲螨的鸟嘌呤(碱基G)的含量最高;G+C含量比也均不相同,含量比最高的是河湿螨,其平均值为51.4%;含量比最低的是二斑叶螨,其平均值为43.4%,因而7种不同类型螨的类酵母共生菌也不同,且革伊螨,懒甲螨和绒螨关系近;通过对7种不同类型螨组内及组间的遗传距离分析,得到其组间的遗传距离均不相同,且二斑叶螨类酵母共生菌的组内遗传距离最大,达314.333。3.取食不同植物的二斑叶螨类酵母共生菌的遗传差异显着。通过对9种不同宿主植物的二斑叶螨类酵母共生菌(下文以宿主植物名代指)的四种碱基的含量百分比统计可得出,短荚豇豆、番茄、马铃薯、番薯、萝卜、豇豆和西葫芦的胸腺嘧啶(碱基T)的含量较高,而上海青和亚洲棉的腺嘌呤(碱基A)的含量较高;G+C含量百分比显示,短荚豇豆、马铃薯、萝卜、豇豆、上海青、西葫芦的百分比介于45.1-45.5%之间,番茄和番薯均高于上述宿主植物二斑叶螨类酵母共生菌的含量百分比,而亚洲棉的则低于上述值;番茄、番薯和亚洲棉的组内遗传距离最大,可达110.833;番茄、番薯和亚洲棉与其他不同宿主植物的二斑叶螨类酵母共生菌的遗传距离大,可达132.750;DNAsp v5软件计算得到22个单倍型,共分成5个分支,说明二斑叶螨体内存在至少4-5个不同的类酵母共生菌类群。4.建立5个新种并首次发现白僵菌属和枝穗霉属的蛛生真菌。通过在贵阳地区采集罹病蜘蛛和昆虫标本25号,分离鉴定获得11个菌株。经分子鉴定和形态分类,建立了5个新种——蛛生枝穗霉、淡黄棒束孢、蛛生蜡蚧菌、蛛生白僵菌、松毛虫绿僵菌,确认了已知种粉质棒束孢的1个蛛生真菌新分离株,分别为:淡黄棒束孢DX1,DX2,QLS1,QLS2,SN1;蛛生蜡蚧菌GZU1032Lea;蛛生白僵菌GZU0317bea;蛛生枝穗霉QLS0625clo和松毛虫绿僵菌IFR1006;粉质棒束孢新分离株DX3。另有1个白僵菌待定种菌株GZU12141。其中白僵菌属和枝穗霉属寄生蜘蛛为首次发现。5.确证了蛛生真菌对二斑叶螨的致病性。实验室筛选对二斑叶螨最具致病性的蛛生真菌显示,四个浓度范围内均对二斑叶螨具有致病性,且与分生孢子的浓度相关。当分生孢子的浓度为1×108个/mL时,菌株GZU0317bea与GZU1032Lea所导致的死亡率最高,可分别达到95.2%和95%,而死亡率最低为菌株QLS1,仅为80%。对蛛生真菌的碱性蛋白酶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碱性蛋白酶活性最高的菌株为GZU12141,其酶活性可达32.38 U/mL;碱性蛋白酶活性最低的菌株为DX2,其酶活性为5.29 U/mL。因而,碱性蛋白酶可能作为筛选对二斑叶螨具有高致病性的蛛生真菌的筛选指示物。6.明确了蛛生真菌对二斑叶螨侵染相关酶及其活性变化。蛛生白僵菌在由二斑叶螨成螨粉末制成的培养基中培养7天,碱性蛋白酶、脂肪酶和几丁质酶均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碱性蛋白酶的最高酶活出现在第2天,脂肪酶的最高活性出现在第6天,几丁质酶酶活最高出现在第7天。因而本研究中,蛛生白僵菌侵染二斑叶螨的酶依次出现的顺序为:碱性蛋白酶,脂肪酶,几丁质酶。7.明确了二斑叶螨相关解毒酶和保护酶的变化。当两株菌处理二斑叶螨后,其免疫系统迅速作出了反应。第1天时,解毒酶系中的三种酶活性均显着增加,保护酶系中除超氧化物歧化酶外,其余两种酶活性也显着增加。菌株GZU12141导致羧酸酯酶酶活第5天达到最大值为1.34 U/mL;谷胱甘肽-S-转移酶酶活在第4天达到最大值为20.316 U/mL;过氧化氢酶酶活在第2天达到最大值为14.916 U/mL;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在第2天达到最大值为14.88 U/mL;过氧化物酶酶活在第4天达到最大值为0.015 U/mL;多酚氧化酶酶活在第3天达到最大值为6.7 U/mL,菌株GZU0317bea所导致的酶活变化与菌株GZU12141的相似。在解毒酶系的三种酶中,起主要作用的为谷胱甘肽-S-转移酶。而在保护酶系中,起主要作用的为过氧化氢酶。本研究确证了二斑叶螨体内存在类酵母共生菌及其随宿主植物变化而变化等特性;发现了白僵菌属和枝穗霉属等的蛛生真菌新资源,证实了蛛生真菌对二斑叶螨的致病性并明确了高致病性菌株;阐释了二斑叶螨体内防御相关酶、真菌侵染相关酶类的活性表现。这些成果扩大了虫生真菌资源、明确了应用潜力,是螨类绿色防治基础研究的理论创新,对进一步开展生防真菌制剂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王娟[10](2017)在《交枝顶孢霉与枝状枝孢霉的杀螨(虫)活性及其遗传转化研究》文中提出虫生真菌以其寄主广泛,不易产生抗性,生产工艺简单,对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国内外生物防治研究的热点。我国虫生真菌资源丰富,但是能够防治叶螨的病原真菌报道较少。本实验室从田间采集的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McGregor)螨尸上分离到2株病原真菌,分别鉴定为交枝顶孢霉Sarocladium implicatum CQBBW8(简称CQBBW8)与枝状枝孢霉C 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 CQBBW3(简称CQBBW3)。为加强对这2个菌株的了解,为生物杀螨真菌制剂的开发奠定理论基础,本文对这2个菌株进行了杀螨活性、生物学特性、杀虫机理以及遗传转化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如下:CQBBW8菌株杀柑橘全爪螨活性较好,LC50值为1.2×106个孢子/mL,LT50值为5.1759 d,好于CQBBW3菌株的LC50值4.66×108个孢子/mL和LT50值6.2353d。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CQBBW8菌株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在SEA培养基上产孢量最大;而CQBBW3菌株在淀粉琼脂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在查氏培养基上产孢最大。2个菌株均在以甘露醇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最适生长及孢子萌发温度为25℃,CQBBW8菌株的最适产孢温度为30℃,而CQBBW3菌株的最适产孢的温度为15℃;2个株菌均在pH为6.08.0范围内生长和产孢较好,分生孢子在强酸性环境下萌发率更高;紫外线对2个菌株的生长和产孢有一定的影响,对孢子有很强的杀伤作用。此外,2个菌株与杀菌剂氧化亚铜和5种杀螨剂的相容性均较好,在田间可以互配使用。采用“浸渍法”分别测定了CQBBW8与CQBBW3菌株对家蚕4龄幼虫及蚕蛹的致病力,并采用福林酚试剂法和几丁质酶活试剂盒测定了2个菌株在蝉蜕培养基中胞外蛋白酶与几丁质酶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CQBBW8与CQBBW3菌株对家蚕幼虫的校正死亡率、LT50值以及对蚕蛹的LC50值分别为80.00%、4.3439d、9.4817×108个孢子/mL与69.99%、5.5697 d、1.26×1010个孢子/mL,CQBBW8菌株的杀虫效果更好。从CQBBW8与CQBBW3菌株在蝉蜕诱导培养基中产胞外蛋白酶和几丁质酶的变化趋势表明,蛋白酶和几丁质酶均增强表达,在降解蝉蜕的过程中二者作用顺序相同,但蛋白酶起主要作用。比较分析这2个菌株蛋白酶与几丁质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发现CQBBW8比CQBBW3菌株分解体壁蛋白质和几丁质的能力更强。柑橘全爪螨被CQBBW8与CQBBW3菌株分别侵染后,螨体内的3种解毒酶活性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响应顺序均为: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羧酸酯酶(CarE)、乙酰胆碱酯酶(AchE)。三种酶活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GSTs活性从第1 d就快速上升,CQBBW8与CQBBW3菌株侵染引起的最大酶活分别出现在第3、4 d,为8.13、6.53 U/mL prot;CarE活性从第2 d开始快速上升,2个菌株的侵染引起的酶活高峰也分别出现在第3、4 d,分别为12.98、10.06 U/mL prot;AchE活性从第3天开始快速上升,且均在第4 d酶活性最大分别为0.1818、0.1120 U/mL prot;3种解毒酶活均在45 d开始快速下降,在第6、7 d接近或低于对照,说明螨体接近死亡。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mediated transformation,ATMT)构建CQBBW8菌株的T-DNA随机插入突变体库,分析表型突变菌株相关基因的功能。结果显示,遗传转化体系的转化效率为100200个转化子/106个孢子,从构建的含有2800个转化子的突变体库中筛选出41株表型变化较大的转化子。采用Hi-TAIL PCR技术扩增到9株突变子的T-DNA插入位点侧翼序列,将获得侧翼序列与CQBBW8菌株的基因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得到相应基因为:寡肽转运蛋白(OPT)(B11转化子)、RNA聚合酶II转录因子(B36转化子)、延胡索酰乙酰乙酸(FAA)水解酶(B54转化子)、P450(W27、W55转化子)以及功能未知基因(B77转化子)等,其相关功能有待进一步验证。
二、两种丝孢类昆虫病原真菌对朱砂叶螨卵的侵染及杀灭活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种丝孢类昆虫病原真菌对朱砂叶螨卵的侵染及杀灭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1)朱砂叶螨Halloween及其受体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朱砂叶螨的研究概况 |
1.1.1 朱砂叶螨的生物学特性 |
1.1.2 朱砂叶螨的防治 |
1.2 昆虫杀虫剂亚致死效应研究进展 |
1.2.1 亚致死效应概述 |
1.2.2 亚致死效应对昆虫生长发育繁殖的影响 |
1.2.3 亚致死效应对昆虫体内激素的影响 |
1.3 昆虫与螨的蜕皮及其生理过程 |
1.3.1 影响昆虫与螨蜕皮的因素 |
1.3.2 参与昆虫蜕皮过程的基因 |
1.3.3 昆虫和螨Halloween基因和核受体基因的研究进展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
1.4.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1.4.2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朱砂叶螨Halloween基因和核受体基因的克隆及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螨源 |
2.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2.1.3 朱砂叶螨总RNA提取 |
2.1.4 cDNA第一链合成 |
2.1.5 朱砂叶螨3'RACE和5'RACE cDNA文库的构建 |
2.1.6 朱砂叶螨Halloween基因和核受体基因的克隆与测序 |
2.1.7 基因全长的获得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8 朱砂叶螨Halloween基因和核受体基因同源性及系统发育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朱砂叶螨Halloween基因和核受体基因的克隆 |
2.2.2 朱砂叶螨Halloween基因和核受体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3 朱砂叶螨Halloween基因和核受体基因同源性与系统发育分析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Halloween基因和核受体基因在朱砂叶螨不同发育阶段mRNA表达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螨源 |
3.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3.1.3 朱砂叶螨不同发育阶段样品的收集 |
3.1.4 总RNA提取 |
3.1.5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3.1.6 RT-qPCR引物设计 |
3.1.7 RT-qPCR检测不同发育阶段Halloween基因和核受体基因表达 |
3.1.8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 |
3.2.2 不同发育阶段Halloween基因和核受体基因的表达研究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环虫酰肼对朱砂叶螨幼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1.3 不同浓度环虫酰肼处理朱砂叶螨幼螨 |
4.1.4 总RNA提取 |
4.1.5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4.1.6 RT-qPCR引物设计 |
4.1.7 RT-qPCR检测不同浓度环虫酰肼处理朱砂叶螨幼螨 |
4.1.8 数据分析 |
4.2 实验结果 |
4.2.1 环虫酰肼对朱砂叶螨幼螨的毒力测定结果 |
4.2.2 朱砂叶螨蜕皮激素测定的标准曲线 |
4.2.3 亚致死浓度环虫酰肼对朱砂叶螨幼螨的影响 |
4.2.4 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 |
4.2.5 不同浓度环虫酰肼处理后Halloween基因和核受体基因的表达 |
4.3 分析与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球孢白僵菌诱导巴氏新小绥螨Toll通路的表达模式及Spz基因的功能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巴氏新小绥螨的研究现状 |
1.1 巴氏新小绥螨的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 |
1.2 巴氏新小绥螨对害虫(螨)的研究应用 |
1.3 巴氏新小绥螨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面临的胁迫 |
2 球孢白僵菌的研究进展 |
2.1 球孢白僵菌的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 |
2.2 球孢白僵菌在农林业中的应用 |
2.3 球孢白僵菌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
3 菌螨联合应用 |
4 昆虫对球孢白僵菌的免疫反应 |
4.1 昆虫对球孢白僵菌的物理防线 |
4.2 昆虫对球孢白僵菌的细胞免疫 |
4.3 昆虫对球孢白僵菌的体液免疫 |
5 球孢白僵菌诱导昆虫Toll信号通路的免疫反应 |
6 Spz基因在昆虫Toll信号通路中发挥的作用 |
引言 |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球孢白僵菌侵染对巴氏新小绥螨Toll通路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螨源 |
1.2 试验菌株 |
1.3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4 试验方法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巴氏新小绥螨取食Bb025的PCR检测结果 |
2.2 Bb025 侵染后巴氏新小绥螨Toll通路Unigene和抗菌肽的表达模式解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巴氏新小绥螨Spz基因的克隆与不同螨态的表达谱解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螨源 |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巴氏新小绥螨Spz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 巴氏新小绥螨Spz的同源性分析 |
2.3 巴氏新小绥螨Spz基因在不同螨态中的表达模式解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巴氏新小绥螨Spz基因在Toll通路中的功能验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螨源与菌株 |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pz基因的沉默效率 |
2.2 RNAi后巴氏新小绥螨Toll通路下游Unigene和抗菌肽的表达模式解析 |
2.3 RNAi处理后喷洒Bb025 悬浮液对巴氏新小绥螨的致死作用 |
3 讨论 |
第五章 主要结果、结论与研究展望 |
1 主要结果与结论 |
1.1 揭示了球孢白僵菌诱导巴氏新小绥螨Toll通路的响应机制 |
1.2 筛选鉴定了巴氏新小绥螨的Spz基因 |
1.3 解析了巴氏新小绥螨Spz在不同螨态中的表达谱 |
1.4 明确Spz基因参与了巴氏新小绥螨对Bb025的免疫反应 |
2 研究展望 |
在读期间参与发表论文情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蜡蚧轮枝菌JMC-01对烟粉虱若虫的致病机制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烟粉虱概况 |
1.1.1 烟粉虱的发生及危害 |
1.1.2 烟粉虱的防治现状 |
1.2 农药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
1.3 昆虫病原真菌在害虫防治中的研究 |
1.3.1 蜡蚧轮枝菌概述 |
1.3.2 昆虫病原真菌的研究现状 |
1.3.3 昆虫病原真菌与杀虫剂的复配 |
1.4 蜡蚧轮枝菌的致病机理 |
1.4.1 蜡蚧轮枝菌的侵染过程 |
1.4.2 蜡蚧轮枝菌代谢毒素的研究 |
1.5 昆虫防御类酶对蜡蚧轮枝菌的防治作用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蜡蚧轮枝菌JMC-01对烟粉虱若虫侵染过程及其胞外酶活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蜡蚧轮枝菌JMC-01侵染烟粉虱若虫的过程观察 |
2.2.2 蜡蚧轮枝菌JMC-01胞外酶活性的变化 |
2.3 讨论 |
第三章 烟粉虱若虫部分生理生化对蜡蚧轮枝菌JMC-01侵染的响应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蜡蚧轮枝菌JMC-01侵染烟粉虱若虫后其体内保护酶的影响 |
3.2.2 蜡蚧轮枝菌JMC-01侵染烟粉虱若虫后其体内解毒酶的影响 |
3.2.3 蜡蚧轮枝菌JMC-01侵染烟粉虱若虫后其体重、含水量和脂肪含量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蜡蚧轮枝菌JMC-01液体培养条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单因素试验 |
4.2.2 蜡蚧轮枝菌JMC-01液体培养基响应面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8种杀虫剂与蜡蚧轮枝菌JMC-01的相容性及对烟粉虱若虫的毒力测定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8种杀虫剂对蜡蚧轮枝菌JMC-01孢子萌发的影响 |
5.2.2 8种杀虫剂对蜡蚧轮枝菌JMC-01菌丝生长的影响 |
5.2.3 8种杀虫剂对蜡蚧轮枝菌JMC-01产孢量的影响 |
5.2.4 蜡蚧轮枝菌JMC-01与8种杀虫剂的联合毒力测定 |
5.2.5 蜡蚧轮枝菌JMC-01与8种杀虫剂对烟粉虱若虫的死亡率测定 |
5.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论文发表情况 |
(4)剑毛帕厉螨对球孢白僵菌侵染的防御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现代生物防治现状 |
1.2 昆虫病原真菌对节肢动物的致病性和机理 |
1.3 节肢动物对昆虫病原真菌的防御作用 |
1.3.1 物理防御 |
1.3.2 化学防御 |
1.3.3 行为防御 |
1.3.4 其他防御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球孢白僵菌对剑毛帕厉螨的生物学影响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球孢白僵菌对剑毛帕厉螨存活率的影响 |
2.2.2 球孢白僵菌对未发育成熟的剑毛帕厉螨的影响 |
2.2.3 球孢白僵菌对雌成螨生殖与寿命的影响 |
2.2.4 白僵菌颗粒剂实验 |
2.2.5 剑毛帕厉螨对白僵菌的防御作用观察 |
2.2.6 剑毛帕厉螨对白僵菌的行为防御作用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球孢白僵菌对剑毛帕厉螨存活率的影响结果 |
2.3.2 球孢白僵菌对未发育成熟的剑毛帕厉螨的影响结果 |
2.3.3 球孢白僵菌对雌成螨生殖与寿命的影响结果 |
2.3.4 白僵菌颗粒剂实验结果 |
2.3.5 剑毛帕厉螨对白僵菌的防御作用观察结果 |
2.3.6 剑毛帕厉螨对白僵菌的行为防御作用结果 |
2.4 结论与讨论 |
3. 剑毛帕厉螨表皮成分在防御白僵菌中的作用 |
3.1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叶螨组与捕食螨组的PCA分析结果 |
3.2.2 叶螨组与捕食螨组的PLS-DA分析结果 |
3.2.3 差异代谢物(或差异信号)结果 |
3.3 结论与讨论 |
4. 全文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短时高温胁迫对球孢白僵菌和巴氏新小绥螨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 巴氏新小绥螨的研究进展 |
1.1 巴氏新小绥螨的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 |
1.2 环境因子对巴氏新小绥螨的影响 |
1.3 巴氏新小绥螨在农林生产中的应用 |
2 球孢白僵菌研究现状 |
2.1 球孢白僵菌的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 |
2.2 球孢白僵菌致病机理及过程 |
2.3 球孢白僵菌致病力的影响因素 |
2.4 球孢白僵菌对天敌的影响研究 |
2.5 球孢白僵菌对害虫(螨)的研究应用 |
3 多天敌联合应用 |
4 高温对捕食螨和真菌的影响 |
引言 |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球孢白僵菌对柑橘始叶螨和巴氏新小绥螨的侵染作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球孢白僵菌菌株筛选 |
2.2 高毒力菌株对柑橘始叶螨致病力测定 |
2.3 高毒力菌株对巴氏新小绥螨侵染力研究 |
2.4 球孢白僵菌处理过的柑橘叶片趋性反应 |
2.5 球孢白僵菌处理后的巴氏新小绥螨扫描电镜观察 |
2.6 巴氏新小绥螨体内球孢白僵菌巢式PCR检测 |
3 讨论 |
第3章 温度对球孢白僵菌营养生长及致病力影响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温度对球孢白僵菌Bb025 营养生长的影响 |
2.2 短时温度胁迫对球孢白僵菌营养生长的影响 |
2.3 短时温度胁迫对球孢白僵菌侵染力的影响 |
3 讨论 |
第4章 短时高温胁迫下球孢白僵菌对巴氏新小绥螨生物学特性影响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短时高温事件下巴氏新小绥螨所携带的球孢白僵菌孢子生长参数 |
2.2 短时高温事件下球孢白僵菌处理后巴氏新小绥螨繁殖力和发育历期的影响 |
2.3 短时高温事件下球孢白僵菌对巴氏新小绥螨捕食功能反应的影响 |
3 讨论 |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病原真菌玫烟色棒束孢不同菌株毒素的提取、鉴定及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生物防治的应用现状 |
1.2 昆虫病原真菌的应用 |
1.2.1 玫烟色棒束孢生物学特性 |
1.2.2 玫烟色棒束孢生产应用现状 |
1.2.3 玫烟色棒束孢代谢产物与毒素 |
1.2.4 玫烟色棒束孢毒素应用前景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玫烟色棒束孢的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菌株、培养基及器皿灭菌 |
2.1.2 仪器与试剂 |
2.1.3 孢子悬浮液的配置方法 |
2.1.4 血球计数板计数方法 |
2.1.5 BCA法测量蛋白浓度 |
2.1.6 菌株生物量与蛋白浓度筛选试验流程 |
2.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玫烟色棒束孢生物量 |
2.2.2 发酵液蛋白浓度 |
2.3 小结 |
3 不同有机溶剂萃取蛋白浓度比较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菌株、培养基及器皿灭菌 |
3.1.2 仪器与试剂 |
3.1.3 BCA法测量蛋白浓度 |
3.1.4 萃取玫烟色棒束孢发酵液中毒素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有机溶剂萃取后有机相的蛋白浓度 |
3.2.2 不同有机溶剂萃取后有粗毒素蛋白浓度 |
3.3 小结 |
4 两株玫烟色棒束孢粗毒素表征鉴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菌株、培养基及器皿灭菌 |
4.1.2 仪器与试剂 |
4.1.3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连用制样方法及试验参数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菌株SP502不同处理产物的分析 |
4.2.1.1 SP502不同处理蛋白浓度比较 |
4.2.1.2 菌株SP502发酵液LC-MS鉴定结果 |
4.2.1.3 菌株SP502乙酸乙酯萃取粗毒素LC-MS鉴定结果 |
4.2.1.4 菌株SP502甲醇萃取粗毒素LC-MS鉴定结果 |
4.2.1.5 菌株SP502正己烷萃取粗毒素LC-MS鉴定结果 |
4.2.1.6 菌株SP502代谢产物中所含毒素 |
4.2.2 菌株SP535不同处理产物的分析 |
4.2.2.1 SP535不同处理蛋白浓度比较 |
4.2.2.2 菌株SP535发酵液LC-MS鉴定结果 |
4.2.2.3 菌株SP535乙酸乙酯萃取粗毒素LC-MS鉴定结果 |
4.2.2.4 菌株SP535甲醇萃取粗毒素LC-MS鉴定结果 |
4.2.2.5 菌株SP535正己烷萃取粗毒素LC-MS鉴定结果 |
4.2.2.6 菌株SP535代谢产物中所含毒素 |
4.3 小结 |
5 两株玫烟色棒束孢及粗毒素对烟粉虱的杀虫活性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菌株、培养基及器皿灭菌 |
5.1.2 仪器与试剂 |
5.1.3 孢子悬浮液的配置方法 |
5.1.4 血球计数板计数方法 |
5.1.5 生物测定 |
5.1.6 数据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菌株SP502孢子悬浮液、发酵液、3种粗毒素生物测定 |
5.2.2 SP535孢子悬浮液、发酵液、3种粗毒素生物测定。 |
5.2.3 菌株SP502与SP535生物测定结果比较 |
5.3 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2.1 玫烟色棒束孢的筛选 |
6.2.2 不同有机溶剂萃取后蛋白浓度比较 |
6.2.3 两株玫烟色棒束孢粗毒素表征鉴定 |
6.2.4 两株玫烟色棒束孢分离物产生的毒素的杀虫活性 |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球孢白僵菌对绵羊痒螨(兔亚种)的致病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球孢白僵菌的生物学特性 |
2 球孢白僵菌侵染节肢昆虫的作用机理 |
3 球孢白僵菌防控螨类的研究进展 |
3.1 球孢白僵菌防控农业植物螨的研究进展 |
3.2 球孢白僵菌防治动物寄生螨的研究进展 |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球孢白僵菌对绵羊痒螨(兔亚种)的致病性研究 |
1 前言 |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1.3 供试螨虫 |
2.1.4 供试动物 |
2.2 试验方法 |
2.2.1 球孢白僵菌对绵羊痒螨(兔亚种)的离体致病性 |
2.2.1.1 球孢白僵菌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2.2.1.2 球孢白僵菌的离体致病性测定 |
2.2.2 球孢白僵菌对绵羊痒螨(兔亚种)的临床疗效评估 |
2.2.2.1 试验动物分组 |
2.2.2.2 临床治疗处理 |
2.2.2.3 螨虫计数与疗效判定 |
2.2.3 数据处理 |
3 试验结果 |
3.1 球孢白僵菌对绵羊痒螨(兔亚种)的离体致病性测定 |
3.2 半数致死时间(LT50)测定 |
3.3 球孢白僵菌对绵羊痒螨(兔亚种)临床疗效评估 |
4 分析与讨论 |
5 小结 |
第二章 球孢白僵菌杀灭绵羊痒螨(兔亚种)的作用机理初探 |
1 前言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1.3 供试螨虫 |
2.2 试验方法 |
2.2.1 球孢白僵菌对绵羊痒螨(兔亚种)内部组织结构的影响 |
2.2.1.1 获取痒螨的真菌侵染体 |
2.2.1.2 虫体固定 |
2.2.1.3 制样与切片 |
2.2.1.4 HE染色与封片 |
2.2.1.5 镜检 |
2.2.2 球孢白僵菌对绵羊痒螨(兔亚种)内环境酶类物质的影响 |
2.2.2.1 获取痒螨的真菌侵染体 |
2.2.2.2 制备酶源 |
2.2.2.3 酶活性测定 |
2.2.3 球孢白僵菌对相关酶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 |
2.2.3.1 获取痒螨的真菌侵染体 |
2.2.3.2 设计引物 |
2.2.3.3 虫体总RNA的提取 |
2.2.3.4 反转录cDNA模板 |
2.2.3.5 相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3 试验结果 |
3.1 球孢白僵菌对绵羊痒螨(兔亚种)内部组织结构的影响 |
3.1.1 形态观察 |
3.1.2 内部观察 |
3.2 球孢白僵菌对绵羊痒螨(兔亚种)内环境酶类物质的影响 |
3.2.1 AchE活性测定 |
3.2.2 GSTs活性测定 |
3.2.3 CarE活性测定 |
3.2.4 SOD活性测定 |
3.2.5 POD活性测定 |
3.3 球孢白僵菌对相关酶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 |
3.3.1 虫体总RNA提取结果 |
3.3.2 溶解曲线结果 |
3.3.3 球孢白僵菌对4种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3.3.3.1 AchEmRNA转录水平检测 |
3.3.3.2 GSTsmRNA转录水平检测 |
3.3.3.3 SODmRNA转录水平检测 |
3.3.3.4 POD转录水平检测 |
4 分析与讨论 |
4.1 球孢白僵菌对绵羊痒螨(兔亚种)内部组织结构的影响 |
4.2 球孢白僵菌对绵羊痒螨(兔亚种)酶活力及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 |
5 小结 |
第三部分 结论与创新点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附图(一)球孢白僵菌作用绵羊痒螨(兔亚种)1d后虫体组织病理切片 |
附图(二)球孢白僵菌作用绵羊痒螨(兔亚种)2d后虫体组织病理切片 |
(8)植物精油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粉螨的危害及防控研究进展 |
1.1 粉螨及其危害 |
1.1.1 屋宇环境中的粉螨 |
1.1.2 储藏环境中的粉螨 |
1.1.3 种植和养殖场所中的粉螨 |
1.2 粉螨的防治 |
1.2.1 物理防治 |
1.2.2 生物防治 |
1.2.3 化学防治 |
2 植物精油防治害虫(螨)研究进展 |
3 肉桂精油生物活性研究概况 |
4 丁香精油生物活性研究概况 |
5 腐食酪螨的危害及防治研究概况 |
6 伯氏生卡螨的危害及防治研究概况 |
7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81种植物精油杀螨活性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供试粉螨 |
1.1.2 供试地鳖虫 |
1.1.3 供试药剂 |
1.1.4 实验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81种植物精油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成螨杀灭活性测定 |
1.2.2 81种精油对中华真地鳖成虫杀灭活性测定 |
1.2.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81种植物精油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成螨的杀灭活性 |
2.2 81种植物精油对中华真地鳖的杀灭活性 |
3 小结 |
第三章 肉桂精油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作用 |
1 肉桂精油的提取和成分分析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材料 |
1.1.2 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超临界二氧化碳精油提取结果 |
1.2.2 肉桂精油GC-MS成分分析结果 |
1.3 小结 |
2 肉桂精油和肉桂醛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毒力测试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小结 |
3 肉桂醛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作用方式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熏蒸法对成螨的杀灭作用 |
3.2.2 触杀法对成螨的杀灭作用 |
3.2.3 熏蒸法对卵的杀灭作用 |
3.3 小结 |
4 肉桂醛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的驱避活性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肉桂醛对腐食酪螨的驱避效果 |
4.3.2 肉桂醛对伯氏生卡螨的驱避效果 |
4.4 小结 |
第四章 丁香精油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作用 |
1 丁香精油的提取和成分分析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材料 |
1.1.2 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超临界二氧化碳精油提取结果 |
1.2.2 丁香精油GC-MS成分分析结果 |
1.3 小结 |
2 丁香精油和丁香酚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毒力测试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小结 |
3 丁香酚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杀灭作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熏蒸法对成螨的杀灭作用 |
3.2.2 触杀法对成螨的杀灭作用 |
3.2.3 熏蒸法对卵的杀灭作用 |
3.3 小结 |
4 丁香酚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的驱避活性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丁香酚对腐食酪螨的驱避效果 |
4.3.2 丁香酚对伯氏生卡螨的驱避效果 |
4.4 小结 |
第五章 肉桂醛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作用机理研究 |
1 肉桂醛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体表形态的影响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材料 |
1.1.2 实验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体视显微镜观察肉桂醛对螨体形态的影响 |
1.2.2 扫描电镜观察肉桂醛对螨体体表超微结构的影响 |
1.2.3 透射电镜观察肉桂醛对螨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
1.3 小结 |
2 肉桂醛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体内保护酶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肉桂醛对腐食酪螨SOD活性的影响 |
2.2.2 肉桂醛对伯氏生卡螨SOD活性的影响 |
2.2.3 肉桂醛对腐食酪螨CAT活性的影响 |
2.2.4 肉桂醛对伯氏生卡螨CAT活性的影响 |
2.3 小结 |
3 肉桂醛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体内解毒酶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肉桂醛对腐食酪螨GSTs活性的影响 |
3.2.2 肉桂醛对伯氏生卡螨GSTs活性的影响 |
3.3 小结 |
4 肉桂醛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体内神经效应酶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肉桂醛对腐食酪螨NOS活性的影响 |
4.2.2 肉桂醛对伯氏生卡螨NOS活性的影响 |
4.2.3 肉桂醛对腐食酪螨AchE活性的影响 |
4.2.4 肉桂醛对伯氏生卡螨AchE活性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1.1 81种植物精油杀螨活性筛选 |
1.2 肉桂精油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作用 |
1.2.1 肉桂精油提取和成分分析 |
1.2.2 肉桂精油和肉桂醛对成螨熏蒸+触杀毒力结果 |
1.2.3 肉桂醛对成螨熏蒸杀灭结果 |
1.2.4 肉桂醛对成螨触杀杀灭结果 |
1.2.5 肉桂醛对螨卵熏蒸毒力结果 |
1.2.6 肉桂醛对成螨驱避效果 |
1.3 丁香精油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作用 |
1.3.1 丁香精油提取和成分分析 |
1.3.2 丁香精油和丁香酚对成螨熏蒸+触杀毒力结果 |
1.3.3 丁香酚对成螨熏蒸杀灭结果 |
1.3.4 丁香酚对成螨触杀杀灭结果 |
1.3.5 丁香酚对卵熏蒸毒力结果 |
1.3.6 丁香酚对成螨驱避效果 |
1.4 肉桂醛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作用机理 |
1.4.1 肉桂醛对螨体体表和组织细胞形态的影响 |
1.4.2 肉桂醛对螨体内保护酶的影响 |
1.4.3 肉桂醛对螨体内解毒酶的影响 |
1.4.4 肉桂醛对螨体内神经效应酶的影响 |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 |
(9)二斑叶螨类酵母共生菌和蛛生真菌的分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1 二斑叶螨的农业防治 |
2 二斑叶螨的化学防治 |
2.1 化学杀螨剂 |
2.2 植物源杀螨剂 |
3 二斑叶螨的生物防治 |
3.1 捕食螨应用 |
3.2 微生物防治 |
4 昆虫(螨)内共生菌及其对宿主的作用 |
4.1 内共生菌主要类群 |
4.2 内共生菌的主要功能 |
4.2.1 调节宿主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
4.2.2 影响宿主对病原菌及寄生虫的免疫和抗性 |
4.2.3 影响宿主的体色 |
4.2.4 提高宿主对农药的抗药性 |
5 蛛生真菌及其利用潜力 |
5.1 蛛生真菌的主要类群 |
5.2 有性麦角菌科(广义)蛛生真菌 |
5.2.1 广义虫草属 |
5.2.2 线虫草菌属 |
5.2.3 虫壳属 |
5.3 丝孢菌纲蛛生真菌 |
5.3.1 刺束梗孢属 |
5.3.2 Clathroconium |
5.3.3 球束梗孢属 |
5.3.4 糙梗孢属 |
5.3.5 被毛孢属 |
5.3.6 层束梗孢属 |
5.3.7 棒束孢属 |
5.3.8 蜡蚧菌属 |
5.3.9 野村菌属 |
6 蛛生真菌生防潜力研究进展 |
6.1 被毛孢属的生防研究 |
6.2 蜡蚧菌属的生防研究 |
6.3 棒束孢属的生防研究 |
第三章 二斑叶螨类酵母共生菌的分子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用具、试剂及设备 |
1.2.1 实验用具 |
1.2.2 实验试剂 |
1.2.3 主要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1.3.1 二斑叶螨样品的制备 |
1.3.2 总DNA的提取 |
1.3.3 基因组DNA的检测 |
1.3.4 PCR扩增及产物测序 |
1.3.5 测序及数据处理 |
1.3.6 系统发育网络的构建 |
1.3.7 类酵母共生菌形态特征观察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测序结果与分析 |
2.2 类酵母共生菌的初步判断 |
2.3 类酵母共生菌的分子鉴定 |
2.4 类酵母共生菌系统发育地位的界定 |
2.5 系统发育网络分析 |
2.6 类酵母共生菌形态的初步观察 |
3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螨类类酵母共生菌的遗传差异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用具、试剂及设备 |
1.2.1 实验用具 |
1.2.2 实验试剂 |
1.2.3 主要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1.3.1 样品制备 |
1.3.2 总DNA提取 |
1.3.3 基因组DNA检测 |
1.3.4 PCR扩增及产物测序 |
1.3.5 测序及数据处理 |
1.3.6 类酵母共生菌序列特征分析 |
2 结果 |
2.1 不同取食类型螨的类酵母共生菌的鉴定 |
2.2 类酵母共生菌序列特征分析 |
2.2.1 序列特征 |
2.2.2 遗传距离 |
3 讨论 |
第五章 取食不同宿主植物的二斑叶螨类酵母共生菌间的遗传差异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用具、试剂及设备 |
1.2.1 实验用具 |
1.2.2 实验试剂 |
1.2.3 主要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1.3.1 二斑叶螨样品制备 |
1.3.2 总DNA提取 |
1.3.3 基因组DNA的检测 |
1.3.4 PCR扩增及产物测序 |
1.3.5 测序及数据处理 |
1.3.6 类酵母共生菌序列特征分析 |
1.3.7 类酵母共生菌单倍型分析 |
2 结果 |
2.1 序列特征 |
2.2 遗传距离 |
2.3 系统发育树 |
2.4 单倍型分布 |
3 讨论 |
第六章 蛛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记述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供试菌株及培养 |
1.1.2 试验用培养基 |
1.1.3 用具、试剂及设备 |
1.2 方法 |
1.2.2 标本制作 |
1.2.3 显微观察 |
1.2.4 菌株鉴定 |
1.2.5 分子鉴定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蛛生真菌分类鉴定结果 |
2.2 蛛生真菌特征描述 |
2.2.1 蛛生白僵菌 |
2.2.2 蛛生枝穗霉 |
2.2.3 粉质棒束孢 |
2.2.4 淡黄棒束孢 |
2.2.5 蛛生蜡蚧菌 |
2.3 相关虫生真菌属菌株鉴定 |
2.3.1 松毛虫绿僵菌 |
2.3.2 蛴螬白僵菌 |
3 讨论 |
第七章 二斑叶螨致病性蛛生真菌的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供试菌株 |
1.1.2 供试二斑叶螨 |
1.1.3 试验用培养基 |
1.2 实验器具和试剂 |
1.2.1 实验用具 |
1.2.2 实验试剂 |
1.2.3 主要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1.3.1 孢子悬浮液制备 |
1.3.2 分生孢子活力检测 |
1.3.3 生物测定 |
1.3.4 二斑叶螨粉末的制备 |
1.3.5 初酶液的制备 |
1.3.6 碱性蛋白酶酶活的测定 |
1.3.7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11株蛛(虫)生真菌对二斑叶螨的致病性 |
2.2 11株菌的碱性蛋白酶酶活 |
3 讨论 |
第八章 蛛生真菌侵染相关碱性蛋白酶、几丁质酶和脂肪酶活性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1.1.1 供试菌株 |
1.1.2 供试二斑叶螨 |
1.1.3 菌株培养基 |
1.2 测试方法 |
1.2.1 配制孢子悬浮液 |
1.2.2 分生孢子活力检测 |
1.2.3 二斑叶螨粉末的制备 |
1.2.4 初酶液的制备 |
1.2.5 几丁质酶酶活的测定 |
1.2.6 碱性蛋白酶酶活测定 |
1.2.7 脂肪酶酶活的测定 |
2 结果 |
2.1 三种酶的酶活变化趋势 |
2.2 蛛生白僵菌碱性蛋白酶活性比较 |
2.3 蛛生白僵菌脂肪酶活性比较 |
2.4 蛛生白僵菌几丁质酶酶活比较 |
3 讨论 |
第九章 蛛生真菌对二斑叶螨体内解毒酶与保护酶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供试菌株 |
1.1.2 供试二斑叶螨 |
1.1.3 菌株培养基 |
1.2 实验方法 |
1.2.1 孢子悬浮液制备 |
1.2.2 供试二斑叶螨 |
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 主要试剂 |
2.2 主要仪器 |
3 二斑叶螨初侵染体内解毒酶活性测定 |
3.1 羧酸酯酶(CarE)酶活的测定 |
3.1.1 测定原理 |
3.1.2 操作流程 |
3.1.3 GST活性计算 |
3.2 谷胱甘肽-S-转移酶酶活测定 |
3.2.1 测定原理 |
3.2.2 操作流程 |
3.2.3 GST活性计算 |
3.3 多酚氧化酶酶活测定 |
3.3.1 测定原理 |
3.3.2 粗酶液提取 |
3.3.3 测定流程 |
3.3.4 PPO活性计算 |
4 二斑叶螨的保护酶活性测定 |
4.1 过氧化氢酶酶活的测定 |
4.1.1 测定原理: |
4.1.2 操作步骤: |
4.1.3 CAT活性计算 |
4.2 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的测定 |
4.2.1 测定原理 |
4.2.2 操作步骤 |
4.2.3 SOD酶活计算 |
4.3 过氧化物酶酶活测定 |
4.3.1 测定原理 |
4.3.2 操作流程 |
4.3.3 POD活性计算 |
5 结果与分析 |
5.1 羧酸酯酶酶活变化 |
5.2 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变化 |
5.3 多酚氧化酶酶活变化 |
5.4 过氧化氢酶酶活变化 |
5.5 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变化 |
5.6 过氧化物酶酶活变化 |
6 讨论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 |
1.1 二斑叶螨拥有类酵母共生菌 |
1.2 不同螨类的类酵母共生菌具有遗传差异 |
1.3 取食不同植物之二斑叶螨的类酵母共生菌存在遗传差异 |
1.4 发现蛛生真菌新物种资源并予描述 |
1.5 蛛生真菌对二斑叶螨具有致病性且有高毒力菌株 |
1.6 二斑叶螨促进蛛生真菌碱性蛋白酶、几丁质酶和脂肪酶活性 |
1.7 蛛生真菌影响二斑叶螨体内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 |
2 主要创新点 |
2.1 首次确认二斑叶螨具有类酵母共生菌 |
2.2 首次证明不同螨类皆有类酵母共生菌,同种螨不同种群的类酵母共生菌有差异 |
2.3 发现5种蛛生真菌新资源 |
2.4 证明蛛生真菌对二斑叶螨具有致病性 |
3 后续研究设想 |
3.1 叶螨类酵母共生菌功能及互作机制研究 |
3.2 蛛生真菌对叶螨致病性及致病机理研究 |
3.3 叶螨对蛛生真菌侵染的防御机制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交枝顶孢霉与枝状枝孢霉的杀螨(虫)活性及其遗传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柑橘全爪螨的危害及其防治现状 |
1.1.1 柑橘全爪螨的发生及危害 |
1.1.2 柑橘全爪螨的防治途径 |
1.2 虫生真菌的研究进展 |
1.2.1 虫生真菌资源 |
1.2.2 虫生真菌入侵及致病机制 |
1.2.3 虫生真菌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 |
1.3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丝状真菌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
1.3.1 农杆菌介导丝状真菌遗传转化机理 |
1.3.2 农杆菌介导的丝状真菌遗传转化的特优点 |
1.3.3 影响ATMT转化效率的因素 |
1.4 TAIL-PCR与HiTAIL-PCR技术 |
1.5 交枝顶孢霉 |
1.6 枝状枝孢霉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交枝顶孢霉与枝状枝孢霉的杀螨活性及其生物学特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CQBBW8与CQBBW3菌株对柑橘全爪螨雌成螨的毒力 |
3.2.2 不同培养基对CQBBW8与CQBBW3菌株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
3.2.3 不同碳源对CQBBW8与CQBBW3菌株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
3.2.4 不同氮源对CQBBW8与CQBBW3菌株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
3.2.5 环境因子对CQBBW8与CQBBW3菌株生长、产孢及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3.2.6 CQBBW8与CQBBW3菌株与田间常用杀菌剂和杀螨剂的相容性 |
3.3 讨论 |
第4章 交枝顶孢霉与枝状枝孢霉的杀虫活性及杀虫机理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4.1.2 实验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CQBBW8与CQBBW3菌株的杀虫活性 |
4.2.2 CQBBW8与CQBBW3菌株产胞外蛋白酶与几丁质酶活性 |
4.2.3 CQBBW8与CQBBW3菌株对柑橘全爪螨体内解毒酶活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5章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CQBBW8与CQBBW3菌株的遗传转化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转化子抗生素浓度的筛选 |
5.2.2 突变体库的构建以及转化子稳定性检测 |
5.2.3 转化子的PCR鉴定和荧光观察 |
5.2.4 表型突变转化子的筛选 |
5.2.5 9株转化子的生长、产孢及分生孢子萌发情况 |
5.2.6 环境胁迫对9株转化子生长的影响 |
5.2.7 9株表型突变转化子的T-DNA插入位点侧翼序列分析 |
5.3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研课题 |
四、两种丝孢类昆虫病原真菌对朱砂叶螨卵的侵染及杀灭活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朱砂叶螨Halloween及其受体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D]. 叶先艳. 南昌大学, 2020
- [2]球孢白僵菌诱导巴氏新小绥螨Toll通路的表达模式及Spz基因的功能验证[D]. 况再银. 西南大学, 2020
- [3]蜡蚧轮枝菌JMC-01对烟粉虱若虫的致病机制及应用研究[D]. 谢婷. 宁夏大学, 2020(03)
- [4]剑毛帕厉螨对球孢白僵菌侵染的防御作用[D]. 孙炜男.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5]短时高温胁迫对球孢白僵菌和巴氏新小绥螨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研究[D]. 杨瑒. 西南大学, 2019(01)
- [6]病原真菌玫烟色棒束孢不同菌株毒素的提取、鉴定及毒性研究[D]. 徐静.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7]球孢白僵菌对绵羊痒螨(兔亚种)的致病性评价[D]. 江岸.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8]植物精油对腐食酪螨和伯氏生卡螨的作用研究[D]. 刘婷. 贵州大学, 2018(01)
- [9]二斑叶螨类酵母共生菌和蛛生真菌的分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D]. 陈万浩. 贵州大学, 2017(02)
- [10]交枝顶孢霉与枝状枝孢霉的杀螨(虫)活性及其遗传转化研究[D]. 王娟. 西南大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