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值得探讨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岚[1](2020)在《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文中认为近代以来,由于工商业的发展,东部沿海城市发生了深刻变革,而且对内陆城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西方规划思想也深刻影响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作为内陆城市的太原,随着近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格局和风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太原特殊的政治和军事环境,规划建设亦呈现出许多独特性。本文以近代太原城市的规划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地理学、新史学、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等方法,在研究近代太原复杂社会背景的基础上,以城市发展的时间脉络为经,以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要素(机构、规划、建设、思想、人物等)为纬,系统挖掘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梳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脉络,揭示了在复杂社会环境下太原自主建设与创新的发展过程,进而形成对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建设特点、实施动因的理论认识。本文分析了太原山水人文环境及其古代城市发展演变历程,归纳总结了近代太原城市发展的地理、人文及规划建设基础;通过对近代发展历程的基础研究,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历程分为四个阶段: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并从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事件、要素、人物方面阐述其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呈现出的近现代化、本土化的特征及多元化的规划思想。本文通过对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的整理,系统梳理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发展脉络,提出了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分期,揭示了太原社会、政治、经济与城市规划建设演变的历史特征;发掘了珍贵的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历史文献,对中国近代内陆城市规划建设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科技史料价值;进一步提出了太原城市规划建设中“革化因循、人心化育、文化传承与复兴、遗产保护”的现代启示,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资鉴意义。
陈昭地[2](2020)在《基于生态修复的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寒地城市数量众多,每个寒地城市由于人为活动和地理情况不同所产生的生态问题也各不相同。由于现有的理论缺乏对寒地城市生态修复的专项研究,而实际的公园设计更是存在着盲目模仿、忽略气候影响以及缺少针对性的生态设计等问题。郊野公园作为寒地城市边缘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是进行生态修复,保护寒地城市生态系统和进行修复展示教育与居民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本文对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方面的景观设计策略探索具有补充完善现有的理论体系、修复寒地城市的生态屏障,促进寒地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和设计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寒地城市已有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在对寒地城市所面临的生态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对运用了生态修复技术的寒地城市公园和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归纳经验,提出适用于我国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方面的景观设计方法;设计方法基于每个城市所面临生态问题和地理情况的不同,因地制宜的选取气候、水系、土壤等方面的因子进行分析,应用WINAIR分析软件和GIS分析软件对设计地块进行综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分,再进行后续的景观功能布局、服务设施系统和节事活动的营造;最后将探索得到的设计方法应用于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的景观设计实践,在实践中对研究进行验证和完善。文章基于寒地城市的国际化视野,以我国寒地城市中存在的生态问题为选题背景,以寒地城市中郊野公园如何进行生态修复建设为关键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建模分析等方法;以生态修复为切入点,以郊野公园为研究对象,以营造低成本、生态可持续的寒地郊野公园为目的,进行策略探索和设计实践;以提高寒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为居民提供绿色自然的户外活动空间。
周君正[3](2020)在《城市轨道中心型站点地上地下空间紧凑性评价及优化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过往1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用进入快速增长阶段。由于我国地下空间建设起步较晚且需求量较大,因此整体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尤其在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集聚的大城市,在轨道交通和站点地上地下空间建设的带动下,城市轨道站点影响区域开发规模增长迅速。城市轨道交通体系是影响城市结构和城市形态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借助轨道交通建设来充分发挥站点地下空间对城市空间的引导作用,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此背景下,轨道站点地区的功能结构、土地使用、道路体系、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等方面迫切需要深化研究。尽管我国地下空间发展增速明显且潜力巨大,但整体仍旧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其开发利用面临建设发展需求旺盛但系统性不足的问题。在城市轨道站点影响区的建设层面,如何实现集约高效用地也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针对站点区域与周边地区一体化程度较低、站点地下空间开发孤立等问题,从紧凑城市角度出发,采用基于城市中微观尺度下的紧凑度评价体系对6个中心型站点及周边影响区进行紧凑度测度,并基于实验结果探讨在本指标体系下的紧凑度影响因素与机制,再依据站点类型提出紧凑度提升策略。文章就如何基于城市中心型站点周边数据,对地下空间的设计开发指标做出定量分析,同时优化城市中心型站点地区的地上地下环境,建立立体紧凑的站点空间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共分为六个章节分析研究上述问题: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引导出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通过对国内外紧凑城市理论和轨道交通建设研究可知:当前紧凑城市研究集中于定性、城市宏观形态的探讨。对城市中微观层面的思考有所不足。轨道站点建设存在与周边区域协同性不足的情况。第二章为研究的基础理论和紧凑度指标的建立依据。通过总结紧凑城市理论的发展与争议和过往紧凑度评价体系的不足,找到当前对紧凑城市理论的合理解读以及当前建立紧凑度评价体系的依据与侧重。之后基于研究对象对紧凑度评价体系做适应性调整。第三章:选取选取香港中环站、尖沙咀站、深圳福田站、车公庙站、广州珠江新城站、东山口站六个中心型站点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站点区域紧凑度评价,分为五个步骤:(1)典型中心型站点选取;(2)获取中心型站点空间数据;(3)绘制GIS矢量化地图;(4)紧凑性计算(5)地下空间紧凑率计算。初步得到地下空间的建立为中心型站点地区做出的量化改变。第四章,结合外在表征和内在因素分析站点紧凑度的影响机制。第五章,结合已有的量化分析结论构建中心型站点地下空间空间形态和开发模式的优化策略并根据中心型站点发展阶段和项目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分类并提出优化策略。第六章,总结与思考并说明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肖新颖[4](2020)在《基于公平性的全域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研究》文中提出道路资源作为最基础的公共服务资源,为人民提供的服务必然要体现公平,然而过去城市的发展以追求效率为终极目标,以“车本位”为导向的交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许多城市问题。因而在效率优先的同时应当兼顾公平,道路空间的分配应当以人们出行意愿为基础来划分。当前自行车交通在出行中又重新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当前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微观精细化层面,对宏观整体规划和发展的研究较少,难以指导自行车交通在城市全域范围内的建设和发展。本文以公平为视角切入,认为道路资源作为共有资源应服务于城市范围内所有对象,因而利用全要素资源塑造集通勤、休闲、健身、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自行车交通系统,需要以城市作为空间尺度标准最为恰当。结合国内外的理论研究以及发展历程,总结出关于公平性特征的方向,即规划体系、路权分配、智能化、立法政策及公众参与五方面,在此基础上综合构建对于全域城市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公平性评价机制。公平性评价机制的构建,首先需要对现存评价机制的研究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选取确定本文的评价方法为层次分析法;然后按照目标层、准则层与指标层的结构建立递阶式结构模型,确定每层的内容,指标层作为最基础的评分层,相关指标的选取承接公平性标准的具体特征方向并进行修正,并提出各项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运用将定性转化为定量的评分方式打分;通过两两比较法对准则层包含指标的重要度进行判断,科学合理的赋予权重,最终目标层按照总分的分值判断公平性等级。继而运用公平性评价机制对天津市宏观自行车交通系统进行打分评价,以此验证该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并据此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提升策略。最后,阐述我国未来建设和发展自行车道路交通在宏观战略方向上力求达到公平的建议,即应该科学合理规划发展体系、健全管理体系以及深入探索智能交通技术,以期对我国今后全域城市交通自行车系统的规划和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达到公平。
荣聪[5](2020)在《《凤凰品城市》杂志人物访谈专栏内容策划与媒体运营方案》文中研究表明在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交融的时代浪潮中,杂志媒体也在不断地进行思辨与创新。一方面,杂志媒体根据读者阅读需要从全新的视角提供阅读内容和资讯;另一方面,他们积极探索由传统纸质出版向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多媒体出版方向发展的方式。本文以《凤凰品城市》杂志开设新栏目为契机,结合杂志特点和风格定位,在深入了解受众阅读兴趣的基础上,提出人物访谈专栏的内容策划与媒体运营方案,旨在为栏目的落地实施提供思路和参考。首先,从政治经济环境、期刊市场环境和新媒体市场环境三个方面作出宏观市场分析;通过对目标受众群体阅读兴趣的调查了解,对现有受众群体特征的分析和总结,以及国民阅读习惯的大数据研究结果作出市场偏好分析;从业内竞争、替代竞争和潜在竞争三个角度剖析新栏目将面临的市场竞争情况。其次,在《凤凰品城市》杂志和新栏目两个层面上展开SWOT分析,全面综合地考量栏目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在传播视角和销售视角的交叉嵌套下对新栏目的目标受众进行定位;从杂志角度和受众角度进行选题内容定位,并从整体上确立一些选题原则;从访谈对象、访谈内容、访谈方式和访谈主题四个维度树立起新栏目的品牌形象。最后,根据以上调查和分析结果,将访谈主题分为城市类、乡村类和区域类,每种类型涉及相应主题和选题,并以示例形式列出访谈提纲格式;从前期准备、中期实施和后期传播三个阶段对栏目流程进行规范化设计;以《凤凰品城市》纸质杂志作为主要阵地,运用融媒体思维打造微信、微博、抖音、搜狐号/网易号、凤凰网/荔枝网为一体的网络传播矩阵。
张烙[6](2020)在《基于期刊数据的国内大城市滨水空间城市设计演变研究》文中指出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城市的一个重点地段,在城市形态演化与经济增长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尤其近几年的城市发展越来越追求高质量发展,呈现出回归滨水区域的态势。城市滨水地段是城市设计领域内最为综合、最具挑战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设计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各大城市的滨水地区不断开发建设,滨水空间城市设计始终是学者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相关实践与研究也经历了较长时间地体系架构与理论积累,对其发展历程展开系统而深入地探究将为城市的品质提升与活力激发提供有力保障。本文选取六种最具代表性核心期刊数据作为样本,从研究作者、研究机构、研究地域、刊文题目、重要知识基础以及关键词几个维度,采用语义网络分析法、共词分析法、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法,结合ROST、SPSS、Ucinet、Cite 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揭示出我国滨水空间城市设计研究热点与动态演进特征,并进一步归纳出不同层面下的滨水空间城市设计演变的具体内容,为当前国内大城市滨水空间的理论研究与城市设计实践提供借鉴。另一方面,对样本数据研究论文中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了解该领域学者关心的重点问题以及方法选择和使用状况;最后,对代表性期刊数据中的城市设计目标及策略嬗变进行综合解析,结合上海黄浦江两岸、广州珠江景观带、武汉长江主轴和重庆“两江四岸”城市设计实践案例,实证了当代中国滨水空间城市设计内容演变的时代特征。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借助多个计算机可视化软件进行精准定量分析,使得研究结果具有稳定性、客观性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相关领域内核心期刊的论文进行归纳解读,使得研究结论具有前瞻性和权威性。最大程度地理清国内滨水空间城市设计研究的本土化历程,是对前人研究的有效深化与总结,响应了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代需求,也是指导今后城市滨水空间更新建设的建设性成果。
杨建辉[7](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刘琳婕[8](2020)在《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是指特定的文化群体为改变生存环境与自然互动创造出的成果,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作用影响下持续进化的人与自然的共同的作品,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审美价值。广州近几十年因城市化经济发展规模效应的影响,城市人口日渐增加,带来对城市绿道公共空间的需求量的增长和品质要求。另一方面,广州建成绿道景观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着较多承载着宝贵历史印记的文化景观,因建成环境的无序扩张而被蚕食变得孤岛化,乡村地区的文化景观则因人口减少而日渐凋零的现象益增。绿道作为可以连接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景观的桥梁,拥有与各类文化景观整合呈现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升景观审美体验品质以及应对多种城市化问题的潜能和前景。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梳理,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研究框架,从推进城市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提升景观审美体验三个角度切入,将广州绿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建设与文化景观空间环境的保护活化相结合,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和对策。论文首先通过对广州文化景观的类型、发展现状和建成绿道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概括出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生态绿道沿线文化景观生态优势待彰显,郊野绿道可加强与主要产业发展的关联,都市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然后提出从生态、经济和审美三个角度搭建研究框架,探索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整合呈现的具体策略,以统筹回应当前的多种现实问题。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通过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和促进绿道沿线景观要素风貌的多元共融,回应当前广州绿道建设中城乡绿道生态职能区分不明确、绿地和文化景观“破碎化”、景观风貌杂乱等现状问题。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引入经济学中城市化研究成果,提出从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选线、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适应技术发展所带动的需求变化三个方面,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并提出在广州绿道系统文化景观呈现过程中,结合区域发展目标改善城市环境,响应城市双修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推进公众参与和社区建设,以增进建设共识提升绿道系统环境的正面效益;在完善建设过程中,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引入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和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以优化绿道建设运行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提升景观审美体验方面,先对审美客体即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概括提炼,然后结合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分别从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切入,对绿道系统的可达性、绿道景观多样性和文化性进行优化路径探析;最后从改善审美活动的条件方面,提出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凸显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和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提升景观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对话交融的可能性。
汪平西[9](2019)在《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空间向外扩张的压力持续增加;但在中央政府“18亿亩耕地红线”的刚性要求下,城市空间增长方式必将逐渐从“外延扩张型”转向“内涵增长型”。在此时代背景下,旧城更新将成为未来我国城市空间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举措;相应地,旧居住区更新必然成为这一转型过程中的重要议题。针对以往旧居住区更新理论和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拟将评价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引入到旧居住区更新研究中,搭建了层次化的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框架;从使用者需求和价值取向的视角,构建了旧居住区更新前和更新后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首先,本文对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主要特征、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其次,本文阐述了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的概念与内涵,并以评价学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框架。再次,本文重点研究了旧居住区更新的现状调查与评价、更新使用后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并分别以南京市秦淮区三个旧居住区和合肥市西园新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最后,以“评价”为基础分别从整体层面、物质空间层面和社会空间层面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本文主要创新点总结如下:(1)本文将评价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引入到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研究中,构建了层次化的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框架。(2)针对现有旧居住区更新事前、事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模型分析、模糊评价等量化方法研究旧居住区更新,进而为旧居住区更新前后的问题诊断、更新时序选择、更新策略制定等提供必要的判定依据。(3)本文以“评价”为基础,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全文约21万字,各类图表172幅。
郑冬怡[10](2019)在《刘易斯·芒福德着述研究 ——以设计思想史的视角》文中指出本文从设计思想史的角度研究着名学者刘易斯·芒福德的着述,将文献研究与语境重置的方法联系起来。通过对芒福德的相关着述进行收集、分析、梳理,本文将探讨芒福德设计思想中的核心概念,纵向地分析芒福德的批判思想的阶段性演变,凸显“语境”的重要性,并寻求相关理论依据和佐证。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还原芒福德着述的设计思想史语境,横向地将芒福德着述与同时期重要设计思想资源进行比较,尤其是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重要设计思想家作为案例进行深度分析。以此,来补充国内从设计思想史的视角对芒福德思想研究上的欠缺与不足,为未来的设计思想领域的深入探索提供一定的学术参考,给予国内的设计实践提供思想上的启迪。作为对设计思想史研究的铺垫,本文第一章第四节对设计思想、设计思想史的概念进行了重新讨论诠释,方便我们更好的理解如何从设计思想史的视角进行芒福德的设计思想研究。第二章对芒福德的生平和部分主要着述进行概括性的分析梳理,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对其生活及成长历程进行分析,凸显其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人物影响以及性格的养成。纵向分析芒福德的着作,对着作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及思想、同时代设计语境及影响进行归纳概括,凸显其批判思想的演变。第三章通过梳理芒福德主要着作的设计思想脉络,结合设计思想的诠释界定,对芒福德的设计思想的演变进行梳理,从而归纳出芒福德从人文社会出发,进而到建筑与文化,而后到技术、城市,最终回归人与社会主题的设计思想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之上,笔者通过进一步地分析与总结,发现芒福德着述始终围绕着两条思想主线,分别为人与技术、人与城市,这也将有助对芒福德较为泛而零散的设计思想进行系统化理解。第四章主要从设计文化史与设计思想史的两个维度对芒福德前中后三个时期的代表着述进行背后的设计语境还原,同时,将芒福德着述与同时期重要设计思想进行比较,尤其是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重要设计思想家作为案例,即在三个时期分别选择A、B、C关于设计的理论话语作深度分析与比较的参照,由此凸显芒福德的独特视角以及差异化的设计思想,立体化地呈现其设计思想的产生、发展所在的丰富文化语境和思想语境。综合以上分析,我们看到芒福德的设计思想主要围绕社会、文化、建筑、技术、城市等分别与人的关系问题展开,从倡导新人文主义,到批判唯机械论,从区域城市理论,再到城市戏剧理论,研究发展由浅至深,由表及里,涉及领域宽泛,虽有局限和偏颇之处,但是其中许多关于社会、人文、技术等的设计思想史观,至今仍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芒福德的设计思想,对当前社会价值观、技术发展导向、人文区域化的城市设计与规划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值得探讨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值得探讨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问题、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主要问题 |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1 研究对象及相关范畴 |
1.3.2 空间范畴和时间断限 |
1.4 研究依据的基础理论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5.1 国外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
1.5.2 国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相关的研究 |
1.5.3 近代太原城市史的相关研究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论文框架 |
2 太原近代城市建设背景和历史分期 |
2.1 太原城市的自然地理基础 |
2.1.1 太原概况 |
2.1.2 山川形势 |
2.1.3 交通条件 |
2.1.4 资源环境 |
2.2 太原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 |
2.2.1 行政建置沿革 |
2.2.2 晋商都会 |
2.2.3 地方历史名人 |
2.3 近代以前太原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 |
2.3.1 城市起源与城址变迁 |
2.3.2 明代军事重镇及城市格局 |
2.3.3 清代城市功能的转变与发展 |
2.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其主要内容 |
2.4.1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依据 |
2.4.2 各历史分期的主要内容 |
2.5 本章小结 |
3 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 |
3.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的萌芽和发展计划的制定 |
3.1.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与地方自治 |
3.1.2 广泛探索到地方自治 |
3.2 实业初创与城市近代化发展 |
3.2.1 交通体系的发展 |
3.2.2 城市经济职能的发展变迁 |
3.2.3 城市文化教育职能的加强 |
3.3 本章小结 |
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 |
4.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和制度建立 |
4.1.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与发展变化 |
4.1.2 城市管理制度的建立 |
4.2 西方“市政建设”思想的引入和十年建设计划 |
4.2.1 西方“市政”思想的引入 |
4.2.2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 |
4.2.3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的思想评析 |
4.3 若干重要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的评析 |
4.3.1 督军府 |
4.3.2 傅公祠 |
4.3.3 同蒲铁路 |
4.3.4 西北实业公司 |
4.3.5 环城公路 |
4.3.6 学校及新式文化建筑 |
4.3.7 公园整修与开放 |
4.3.8 植树造林 |
4.3.9 古迹保护 |
4.3.10 其它市政建设 |
4.4 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活跃阶段的原因 |
4.4.1 特殊的政治环境 |
4.4.2 太原的基本经济状况 |
4.4.3 太原的人口状况 |
4.4.4 具有先进思想和地方营建经验的人才推动 |
4.5 阎锡山地方自治理念探源 |
4.5.1 阎锡山和“山西自治”“太原试验” |
4.5.2 阎锡山的地方自治理念 |
4.6 本章小结 |
5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 |
5.1 日本占领时期制定的《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评析 |
5.1.1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产生的社会背景 |
5.1.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
5.1.3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历史影响 |
5.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与其它城市规划的比较 |
5.2.1 与同时期华北地区其它都市计划的比较 |
5.2.2 与不同时期国人制定的城市规划比较 |
5.3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建设 |
5.3.1 交通运输 |
5.3.2 工矿企业 |
5.3.3 水道建设 |
5.3.4 其它方面建设 |
5.4 本章小结 |
6 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 |
6.1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建构 |
6.1.1 太原的军事防御布局机制 |
6.1.2 太原军事防御工事构筑设施 |
6.1.3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的影响 |
6.2 新中国成立前太原的城市规划 |
6.2.1 建城问题讨论以及对太原城市发展方向的再认识 |
6.2.2 新版城市规划生成 |
6.2.3 市政改善工程 |
6.3 本章小结 |
7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影响 |
7.1 西方文化输入与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近代化 |
7.2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本土化特征 |
7.3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的历史嬗变 |
7.4 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与其它城市的比较 |
7.5 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启示 |
7.6 小结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生态修复的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寒地城市运动的国际化视野 |
1.1.2 我国寒地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
1.1.3 寒地城市中郊野公园建设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3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寒地城市 |
2.1.1 寒地城市定义 |
2.1.2 寒地城市的气候类型及分类 |
2.1.3 寒地城市因气候受到的影响 |
2.2 郊野公园 |
2.2.1 郊野公园的定义 |
2.2.2 郊野公园的分类和功能特点 |
2.2.3 当前郊野公园建设中的问题 |
2.3 生态修复 |
2.3.1 恢复生态学 |
2.3.2 生态修复 |
2.3.3 寒地城市生态修复 |
2.4 其他理论基础 |
2.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2 寒地人群活动行为理论 |
2.4.3 寒地城市环境的宜居性理念 |
2.5 小结 |
3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的实践基础 |
3.1 寒地城市的地域性特征和发展困境 |
3.1.1 自然特征 |
3.1.2 产业特征 |
3.1.3 人文特征 |
3.1.4 寒地城市发展面临的整体困境 |
3.2 郊野公园对于寒地城市发展的作用 |
3.2.1 寒地城市的地域特点对郊野公园建设的有利影响 |
3.2.2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建设的难点 |
3.2.3 郊野公园对寒地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 |
3.3 生态修复为寒地城市郊野公园设计提供的指导 |
3.3.1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需解决的生态问题 |
3.3.2 生态修复与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的关系 |
3.3.3 生态修复理论在寒地城市郊野公园设计的指导与应用 |
3.4 小结 |
4 国内外案例分析 |
4.1 北京南海子郊野公园 |
4.1.1 项目概况 |
4.1.2 生态修复策略 |
4.1.3 参考价值 |
4.2 日本国营泷野铃兰丘陵公园 |
4.2.1 项目概况 |
4.2.2 设计分析 |
4.2.3 参考价值 |
4.3 哈尔滨群力公园 |
4.3.1 项目概况 |
4.3.2 设计目标 |
4.3.3 生态修复策略 |
4.3.4 参考价值 |
4.4 Valld’en Joan填埋场景观恢复工程 |
4.4.1 项目概况 |
4.4.2 生态修复策略 |
4.4.3 参考价值 |
4.5 美国科罗拉多州洛基山山区景观修复项目 |
4.5.1 项目概况 |
4.5.2 生态修复策略 |
4.5.3 案例借鉴 |
4.6 阿尔卑斯山高寒生态系统修复 |
4.6.1 生态系统退化原因 |
4.6.2 修复措施 |
4.6.3 借鉴意义 |
4.7 江河源区高寒草地生态修复 |
4.7.1 区域概况 |
4.7.2 生态问题 |
4.7.3 修复措施 |
4.7.4 借鉴意义 |
4.8 小结 |
5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的原则、目标与内容研究 |
5.1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 |
5.1.1 基于寒地自然观的人地协调设计原则 |
5.1.2 基于寒地地域观的气候特色设计原则 |
5.1.3 基于寒地生态观的景观可持续设计原则 |
5.2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的目标 |
5.2.1 场地生态基底的完善 |
5.2.2 防止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
5.2.3 保护生物提高物种多样性 |
5.2.4 打造宜居的寒地城市户外活动空间 |
5.3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的内容 |
5.3.1 场地生态修复 |
5.3.2 植被生态修复 |
5.3.3 水体生态修复 |
5.3.4 大气生态修复 |
5.4 小结 |
6 基于生态修复的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策略 |
6.1 构建不同的生态功能区 |
6.1.1 构建不同生态功能区的方法 |
6.1.2 选取合适的生态修复评价因子 |
6.1.3 基于GIS的生态敏感性评价 |
6.1.4 叠加风环境分析的生态功能区划分 |
6.2 公园骨架梳理——不同斑块生态修复 |
6.2.1 生态高敏感区 |
6.2.2 生态中低敏感区修复 |
6.2.3 生态不敏感区修复 |
6.3 完善公园要素——景观基质功能与布局 |
6.3.1 功能组团营造 |
6.3.2 道路布局优化 |
6.3.3 植物配置优化 |
6.4 配套服务设施系统的营造 |
6.4.1 构筑物设计 |
6.4.2 游步道系统设计 |
6.4.3 基础设施设计 |
6.5 节事活动营造与宣传 |
6.5.1 冰雪节事营造 |
6.5.2 与自然教育相结合的活动营造 |
6.5.3 与智慧园林相结合的活动宣传 |
6.6 小结 |
7 项目实践——内蒙古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景观设计 |
7.1 项目概况 |
7.1.1 区位概况 |
7.1.2 上位规划 |
7.1.3 城市概况 |
7.1.4 周边环境 |
7.1.5 场地分析 |
7.2 设计愿景 |
7.2.1 设计原则 |
7.2.2 设计目标 |
7.2.3 设计依据 |
7.3 总体设计 |
7.3.1 设计策略 |
7.3.2 总平面图 |
7.3.3 功能分区 |
7.3.4 鸟瞰图 |
7.4 分区设计 |
7.4.1 居民运动休闲区 |
7.4.2 中心观赏区 |
7.4.3 森林生态保育区 |
7.4.4 废弃地修复展示区 |
7.4.5 荒地改造入口区 |
7.4.6 深坑花园区 |
7.4.7 郊野景观体验区 |
7.5 专项设计 |
7.5.1 寒地景观专项设计 |
7.5.2 生态修复专项设计 |
7.5.3 交通专项设计 |
7.5.4 水系专项设计 |
7.5.5 智慧专项设计 |
7.5.6 节事活动专项设计 |
7.5.7 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设计 |
7.6 经济技术指标 |
7.6.1 用地平衡表 |
8 总结 |
8.1 研究总结 |
8.2 经验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件 |
(3)城市轨道中心型站点地上地下空间紧凑性评价及优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促进中国城市的紧凑发展 |
1.2.2 推进地下空间的科学性和系统化发展 |
1.2.3 优化站点区域地上地下空间设计策略 |
1.2.4 推进紧凑城市理论与城市规划发展体系的结合 |
1.3 研究对象 |
1.3.1 城市轨道中心型站点及影响区 |
1.3.2 城市地下空间 |
1.3.3 紧凑城市理论及紧凑度评价体系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紧凑城市理论相关理论研究 |
1.5.2 国内外轨道交通站点地区规划与设计的研究 |
1.6 研究方法与组织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组织框架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紧凑度计算指标体系的建立 |
2.1 紧凑城市理论及测度方法的发展 |
2.1.1 过往紧凑城市理论的发展与争议点: |
2.1.2 紧凑度测度方法发展及评价体系的述评 |
2.1.3 现有紧凑度测度方法的局限性 |
2.2 经济性、高效性、舒适性指标体系及建立原则 |
2.3 经济性、高效性、舒适性指标体系的调整与评价方法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心型站点地上地下空间紧凑度计算 |
3.1 典型中心型站点选取及概况 |
3.2 研究数据出处及获取途经 |
3.3 研究站点数据获取过程 |
3.4 依据基础数据绘制Arch GIS地图 |
3.5 数据处理方法 |
3.6 基于Arch GIS的紧凑度计算结果 |
第四章 研究中心型站点地上地下紧凑度影响机制 |
4.1 紧凑度数据分析 |
4.1.1 经济性指标分析 |
4.1.2 高效性指标分析 |
4.1.3 舒适性指标分析 |
4.2 城市发展层面的站点区域紧凑度影响因素 |
4.2.1 站点影响区域历史发展因素 |
4.2.2 区域空间设计因素 |
4.2.3 城市规划模式与地上地下空间管制因素 |
4.2.4 小结 |
4.3 城市设计层面的紧凑度影响因素 |
4.3.1 路网布局中各类三级指标对通行高效性的影响 |
4.3.2 建设经济性指标对高效性与舒适性影响 |
4.3.3 绿地率与公共空间覆盖率对舒适性指标的影响 |
4.4 紧凑度指标体系与城市设计因素的相关性整理 |
4.5 紧凑度评价体系影响机制 |
4.6 小结 |
第五章 构建中心型站点地上地下空间紧凑度优化策略 |
5.1 中心型站点轨道影响区 |
5.1.1 确定轨道影响区域紧凑度提升的主要建设原则 |
5.1.2 确定开发强度、街道尺度、地下空间深度等为轨道影响区域的主要影响指标 |
5.1.3 站点影响区的平面空间形态 |
5.1.4 站点影响区的立面空间形态 |
5.2 中心型站点核心区 |
5.2.1 站点核心区地上建筑组合 |
5.2.2 站点核心区地下建筑组合 |
5.3 轨道站点空间形态与地上地下空间协同设计 |
5.3.1 站点空间与周边空间的区位关系及衔接方式 |
5.3.2 站点空间布局特征 |
5.3.3 站点地上地下空间的连接节点 |
第六章 总结与思考 |
6.1 总结 |
6.1.1 站点影响区与紧凑城市理论的结合需尊重站域发展的基本特征 |
6.1.2 强调可持续发展在紧凑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 |
6.1.3 树立以站点为核心的交通体系 |
6.1.4 紧凑城市理论的实践强调不同尺度下空间要素的配合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 |
(4)基于公平性的全域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基本概念辨析 |
1.1.3 研究的问题及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的内容 |
1.2.2 研究的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全域自行车交通研究现状及发展实践 |
2.1 中外自行车交通研究现状 |
2.1.1 全域领域自行车交通规划研究综述 |
2.1.2 公平性方面自行车交通规划研究综述 |
2.1.3 现有研究的问题评析 |
2.2 中外自行车交通发展实践 |
2.2.1 国外全域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发展历程 |
2.2.2 我国全域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发展历程 |
2.2.3 中外历程对比小结 |
2.3 全域自行车交通发展公平性特征总结 |
3 全域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的公平性特征 |
3.1 系统完备的组织结构体系 |
3.1.1 建立优质便捷道路网 |
3.1.2 构建更高质量的选线 |
3.1.3 增设长距离自行车高速公路 |
3.2 公平合理的道路空间分配 |
3.2.1 转换不公平路段路权 |
3.2.2 隔离不同类型道路空间 |
3.2.3 分配合理的空间比例 |
3.3 全面普及的智能化新技术 |
3.3.1 组合智能模块,改善自行车高速路 |
3.3.2 打造辅助系统,提升骑行的质量 |
3.4 协调一致的政策法规 |
3.4.1 自上而下的政府政策 |
3.4.2 自下而上的城市运动 |
3.5 多元化的公众参与 |
3.5.1 多样参与方式 |
3.5.2 多方参与主体 |
4 全域骑行系统规划的公平性评价机制构建 |
4.1 评价机制的逻辑构建 |
4.1.1 评价体系的提出 |
4.1.2 构建原则 |
4.1.3 评价方法 |
4.2 评价机制的流程构建 |
4.3 评价体系的指标架构 |
4.3.1 框架特征 |
4.3.2 层次分析 |
4.3.3 总体结构 |
4.4 评价指标的定量分析 |
4.4.1 组织结构完整度指标 |
4.4.2 路权空间分配度指标 |
4.4.3 智能化普及度指标 |
4.4.4 政策法规完整性指标 |
4.4.5 公众参与度指标 |
4.5 评价体系的权重分配 |
5 天津市自行车交通系统公平性评价及优化设计 |
5.1 基于公平性的评价机制的天津市自行车交通评价 |
5.2 天津市自行车交通系统现状问题 |
5.2.1 全域层面尚待规划,各区域缺乏联系 |
5.2.2 建设速度缓慢,路权转换意识薄弱 |
5.2.3 智能化较为浅显,未进行深层次开发 |
5.2.4 法律机制不健全,亟待全方位合理化 |
5.3 天津市自行车交通发展优化策略 |
5.3.1 以功能为导向,增设高速自行车公路 |
5.3.2 以地势为导向,提升现状自行车路网 |
5.3.3 以服务为导向,构建现代化服务体系 |
6 对我国全域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的启示 |
6.1 规划发展体系 |
6.1.1 推进路权转换步调 |
6.1.2 建立多层级体系 |
6.2 健全管理体系 |
6.2.1 完善法律体系 |
6.2.2 实施双向管理 |
6.2.3 落实公众参与 |
6.3 推进智能化深入 |
6.3.1 扩大涉及范围 |
6.3.2 深入研究内容 |
6.3.3 相关机构支撑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与创新 |
7.1.1 结论 |
7.1.2 创新 |
7.2 不足与展望 |
7.2.1 不足之处 |
7.2.2 展望未来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图片来源 |
附录 B 表格来源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凤凰品城市》杂志人物访谈专栏内容策划与媒体运营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融媒体视域下的城市推介 |
1.1.2 纸媒的创新与突围 |
1.1.3 杂志自身的发展需要 |
1.2 选题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设计思路 |
1.4 设计方法 |
第二章 杂志概况 |
2.1 发展轨迹 |
2.2 现有栏目 |
2.3 运营状况 |
第三章 市场分析 |
3.1 宏观市场分析 |
3.1.1 政治经济环境 |
3.1.2 期刊市场环境 |
3.1.3 新媒体市场环境 |
3.2 市场偏好分析 |
3.2.1 目标受众群体调查 |
3.2.2 现有受众群体分析 |
3.2.3 潜在受众群体分析 |
3.3 市场竞争分析 |
3.3.1 业内竞争 |
3.3.2 替代竞争 |
3.3.3 潜在竞争 |
第四章 定位策略 |
4.1 SWOT分析 |
4.1.1 杂志SWOT分析 |
4.1.2 专栏SWOT分析 |
4.2 目标受众定位 |
4.2.1 传播视角下的专栏目标受众 |
4.2.2 销售视角下的专栏目标受众 |
4.3 选题内容定位 |
4.3.1 杂志角度 |
4.3.2 受众角度 |
4.3.3 选题原则 |
4.4 品牌形象定位 |
4.4.1 访谈对象的明确性 |
4.4.2 访谈内容的专业性 |
4.4.3 访谈方式的灵活性 |
4.4.4 访谈主题的时代性 |
第五章 人物访谈专栏内容策划与媒体运营方案 |
5.1 策划目标 |
5.2 内容设计 |
5.2.1 访谈主题 |
5.2.2 访谈提纲 |
5.3 流程设计 |
5.3.1 前期准备 |
5.3.2 中期实施 |
5.3.3 后期传播 |
5.4 运营方案 |
5.4.1 纸媒 |
5.4.2 新媒体 |
5.4.3 推广策略 |
第六章 效果监测与可行性评估 |
6.1 效果监测 |
6.1.1 数据分析 |
6.1.2 定向访谈 |
6.2 可行性评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受众阅读兴趣调查问卷 |
附录 B:相关人员访谈提纲 |
(6)基于期刊数据的国内大城市滨水空间城市设计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的 |
1.5 基本概念界定 |
1.6 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1.8 本章小结 |
2 国内滨水空间城市设计研究外部特征分析 |
2.1 六种核心期刊简介 |
2.2 期刊数据采集 |
2.3 研究格局分析 |
2.4 刊文题目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国内滨水空间城市设计研究热点主题词演变分析 |
3.1 国内滨水空间城市设计研究的热点分析 |
3.2 国内滨水空间城市设计研究热点变迁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国内滨水空间城市设计研究的内容分析 |
4.1 研究问题的演进 |
4.2 研究方法的演进 |
4.3 设计内容的演变 |
4.4 本章小结 |
5 当前我国大城市典型案例的实证分析 |
5.1 案例分析 |
5.2 案例比较小结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总结与展望 |
6.2 研究的局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科研情况 |
附录2 Ucinet6.0软件绘制的精细化关键词网络结构系列图 |
附录3 图目录 |
附录4 表目录 |
(7)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1.4 研究范围 |
1.1.5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总结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
2.1.3 土壤下渗理论 |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
2.2.2 低影响开发(LID) |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
2.2.6 分析总结 |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
4.1 地貌特征 |
4.1.1 沟壑密度 |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
4.1.3 坡度与坡长 |
4.2 雨洪特征 |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
4.3 产流机制 |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
4.4 尺度效应 |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
4.6.1 尺度选择问题 |
4.6.2 部门统筹问题 |
4.6.3 技术融合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
5.2.1 总体技术框架 |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
5.3.1 雨洪管控目标 |
5.3.2 水土保持目标 |
5.3.3 场地安全目标 |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
5.3.5 景观视效目标 |
5.3.6 场地生境目标 |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
5.6.1 政策法规 |
5.6.2 技术规范 |
5.7 本章小结 |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
6.3.4 分析总结 |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3 分析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
7.1.5 案例总结 |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
7.2.1 现实条件 |
7.2.2 现状问题 |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
7.2.4 适地性评价 |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
7.2.6 案例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
8.2.2 技术体系创新 |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附录C 附表 |
附录D 附图 |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绿道研究概况 |
1.2.2 文化景观研究概况 |
1.2.3 现有研究述评 |
1.2.4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对策与思路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
1.3.2 核心概念内涵讨论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图 |
第二章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分析 |
2.1 广州当前建成绿道的主要问题 |
2.1.1 生态型绿道:生态优势待维护和彰显 |
2.1.2 郊野型绿道:功能类型差异化待提升 |
2.1.3 都市型绿道:需提升可达性和安全性 |
2.2 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 |
2.1.1 纵横古今的广州遗址景观 |
2.1.2 生机盎然的广州场所景观 |
2.1.3 依山靠水的广州聚落景观 |
2.3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问题 |
2.3.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型绿道文化景观周边生态资源待重视 |
2.3.2 社会经济关联:郊野型绿道与沿线生态产业关联性待加强 |
2.3.3 景观审美体验:都市型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
3.1 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保护内涵 |
3.1.1 凸显绿道系统的生态特征 |
3.1.2 维护文化景观的生态环境 |
3.1.3 理清城乡绿道的生态职能 |
3.2 结合城市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 |
3.2.1 推进景观生态廊道的构建 |
3.2.2 彰显文化景观之间的关联 |
3.2.3 延展各类景观资源的功能 |
3.3 促进沿线景观风貌要素的和谐共融 |
3.3.1 绿道游径规划与文化景观格局相应 |
3.3.2 绿道景观形式与文化景观风貌相衬 |
3.3.3 绿道景观功能与文化景观资源相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
4.1 助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
4.1.1 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规划 |
4.1.2 适应技术发展调整绿道设施供应 |
4.1.3 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 |
4.2 增进建设共识以提升绿道系统正面效应 |
4.2.1 宏观:结合区域发展,促进绿道对生态产业的带动 |
4.2.2 中观:结合城市双修,改善文化景观空间环境品质 |
4.2.3 微观:结合社区建设,推进公众参与绿道景观优化 |
4.3 调整绿道建设运行方式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4.3.1 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 |
4.3.2 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 |
4.3.3 增加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提升景观审美体验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
5.1 彰显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 |
5.1.1 延续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地域技术特征 |
5.1.2 展现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社会时代精神 |
5.1.3 传承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人文艺术品格 |
5.2 依据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 |
5.2.1 依据主体审美生理层次提升绿道系统的可达性 |
5.2.2 依据主体审美心理层次提升绿道景观的多样性 |
5.2.3 依据主体审美社会文化层次提升景观的文化性 |
5.3 改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中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 |
5.3.1 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 |
5.3.2 凸显广州绿道系统中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 |
5.3.3 完善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1.3 概念界定 |
0.2 国内外旧城更新研究述评 |
0.2.1 样本选取与样本描述 |
0.2.2 国内旧城更新研究进展 |
0.2.3 国外旧城更新研究进展 |
0.2.4 国内外旧城更新研究反思 |
0.2.5 国内外研究总结 |
0.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内容 |
0.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0.4.1 研究方法 |
0.4.2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中国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现状与问题 |
1.1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发展历程 |
1.1.1 计划经济时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49~1978 年) |
1.1.2 改革开放初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78~1998 年) |
1.1.3 市场经济时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98~2010 年) |
1.1.4 旧居住区更新的价值转向(2010 年以后) |
1.2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主要特征 |
1.2.1 更新趋于全面、综合、整体、系统、可持续发展 |
1.2.2 更新目标受经济因素影响,强调社会效益的发挥 |
1.2.3 更新方式因更新主体不同而存在差异 |
1.2.4 更新参与体现为多方利益的博弈 |
1.3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矛盾 |
1.3.1 鉴于开发商、政府和居民三个利益群体的矛盾 |
1.3.2 出于传统与现代认知的冲突 |
1.3.3 基于大规模拆迁与小范围更替方式的纠结 |
1.4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产生问题的原因 |
1.4.1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健全 |
1.4.2 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缺失 |
1.4.3 城市更新规划编制方法滞后 |
1.4.4 城市更新决策机制的不完善 |
1.4.5 公众参与机制的不健全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旧居住区更新相关理论基础 |
2.1 更新的动因:对社会、经济、政治因素变化的分析 |
2.1.1 需求理论:对社会因素变化的分析 |
2.1.2 租隙理论:对经济因素变化的分析 |
2.1.3 新自由主义政策论:对政治因素变化的分析 |
2.2 更新的目标:人类对可持续住区的追求 |
2.2.1 居住环境的可持续性内涵辨析 |
2.2.2 人与环境和谐共生居住模式的提出 |
2.3 更新的评判标准:对旧居住区更新的衡量 |
2.3.1 国外旧居住区更新的评判标准 |
2.3.2 国内旧居住区更新的评判标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评价理论与体系构建 |
3.1 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3.1.1 概念阐述:评价、综合评价与评价体系 |
3.1.2 评价流程:评价的基本流程与步骤 |
3.1.3 评价方法:相关综合评价方法汇总 |
3.1.4 评价主体:居民、政府、规划师、市场 |
3.2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容与意义 |
3.2.1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涵 |
3.2.2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容 |
3.2.3 实施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意义 |
3.3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技术方法 |
3.3.1 访谈 |
3.3.2 实地观察 |
3.3.3 问卷调查 |
3.3.4 文献研究 |
3.3.5 认知地图 |
3.3.6 数据分析 |
3.4 体系建构: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体系 |
3.4.1 评价程序: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流程分解 |
3.4.2 评价标准:制定原则、制定依据与相关参照标准 |
3.4.3 指标体系:设置原则、构建过程与体系建构 |
3.4.4 权重设置:权值评价与层次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现状调查与评价 |
4.1 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4.1.1 概念阐述:现状调查的内涵 |
4.1.2 理论基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引入 |
4.1.3 流程架构:现状调查与评价的流程整合 |
4.2 体系构建:旧居住区更新现状综合评价体系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与思路 |
4.2.2 旧居住区现状评价的主要因素 |
4.2.3 现状调查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4.3 权重设置: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4.3.1 权重方法的选择 |
4.3.2 层次分析法计算流程 |
4.4 模型建构:旧居住区更新现状评价模型 |
4.5 实证研究:以南京市秦淮区旧居住区现状调查与评价为例 |
4.5.1 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选择 |
4.5.2 调查问卷与数据采集 |
4.5.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4.5.4 现状综合评价及其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 |
5.1 使用后评价(POE)概念解析 |
5.1.1 使用后评价的内涵与特征 |
5.1.2 使用后评价的类型与层次 |
5.1.3 使用后评价的功能与意义 |
5.1.4 使用后评价在旧居住区更新中的意义 |
5.2 使用后评价在旧居住区更新中的应用 |
5.2.1 概念解析: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内涵 |
5.2.2 流程解析: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流程 |
5.3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
5.3.1 文献回顾 |
5.3.2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 |
5.3.3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特征 |
5.4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标准与量化方法 |
5.4.1 评价标准的确定 |
5.4.2 层次分析法与权重设置 |
5.4.3 模糊综合评价的原理与方法 |
5.5 实证研究:以合肥市西园新村更新使用后评价为例 |
5.5.1 西园新村概况 |
5.5.2 研究设计 |
5.5.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5.5.4 指标权重计算 |
5.5.5 模糊综合评价 |
5.5.6 问题分析与总结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 |
6.1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总体思路 |
6.1.1 确定合理的更新单元 |
6.1.2 正确处理旧居住区建筑实体的存留 |
6.1.3 保持旧居住区空间的异质性 |
6.2 物质空间更新规划路径 |
6.2.1 土地开发强度控制 |
6.2.2 旧居住区功能优化 |
6.2.3 道路系统组织架构 |
6.2.4 公共空间重构 |
6.3 社会空间更新规划路径 |
6.3.1 居住区同质与异质的理性思辨 |
6.3.2 居住区人口构成及其空间分布相关研究 |
6.3.3 有机混合的空间模式分析和模型建构 |
6.3.4 混合住区人口构成及空间分布调整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后记 |
(10)刘易斯·芒福德着述研究 ——以设计思想史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可行性分析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不足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芒福德的生平及其主要着述 |
2.1 芒福德的生平简介 |
2.1.1 幼年感知能力培养 |
2.1.2 少年学术根基培养 |
2.1.3 青年学术根基培养 |
2.1.4 学术生涯确立 |
2.2 芒福德的主要着述 |
2.2.1 前期 |
2.2.2 中期 |
2.2.3 后期 |
2.2.4 总结 |
第三章 芒福德的设计思想 |
3.1 芒福德设计思想的演变 |
3.2 芒福德设计思想的基本脉络 |
3.3 芒福德设计思想的两条主线 |
3.3.1 人与城市 |
3.3.2 人与技术 |
3.3.3 总结 |
第四章 芒福德设计思想的历史语境 |
4.1 前期着述的历史语境 |
4.1.1 设计文化史的语境 |
4.1.2 设计思想史的语境 |
4.1.3 与勒·柯布西埃的比较 |
4.2 中期着述的历史语境 |
4.2.1 设计文化史的语境 |
4.2.2 设计思想史的语境 |
4.2.3 与摩西的比较 |
4.3 后期着述的历史语境 |
4.3.1 设计文化史的语境 |
4.3.2 设计思想史的语境 |
4.3.3 与雅各布斯的比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值得探讨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D]. 李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基于生态修复的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为例[D]. 陈昭地.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城市轨道中心型站点地上地下空间紧凑性评价及优化策略[D]. 周君正. 西南交通大学, 2020
- [4]基于公平性的全域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研究[D]. 肖新颖.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5]《凤凰品城市》杂志人物访谈专栏内容策划与媒体运营方案[D]. 荣聪. 南京大学, 2020(02)
- [6]基于期刊数据的国内大城市滨水空间城市设计演变研究[D]. 张烙.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7]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D]. 刘琳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9]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D]. 汪平西. 东南大学, 2019(05)
- [10]刘易斯·芒福德着述研究 ——以设计思想史的视角[D]. 郑冬怡.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