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催眠法治疗鼻源性头痛的疗效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黄素英[1](2021)在《基于调枢思维应用疏肝泻火安神针法治疗肝郁化火型不寐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基于调枢思维应用疏肝泻火安神针法治疗肝郁化火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108例肝郁化火型不寐患者按照统计软件产生的随机分组,分成两组。对照组54例采用每晚睡前口服右佐匹克隆片3mg治疗;试验组54例采用每日一次疏肝泻火安神针法治疗,针刺取穴为合谷(双侧)、太冲(双侧)、风池(双侧)、百会、神门(双侧)、三阴交(双侧),每次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一次;均以7日为1个疗程,共计4个疗程。最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4周随访时的PSQI、ESS、肝郁化火证候积分量表评分的情况,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最终共有99例患者完成此次研究,其中试验组50例,对照组49例。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前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在PSQI评分、ESS评分、肝郁化火证候积分方面,两组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结束4周随访时,在PSQI评分、ESS评分、肝郁化火证候积分方面,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在PSQI方面,两组随访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随访低于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随访高于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ESS评分、肝郁化火证候积分方面,两组随访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随访低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随访高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临床疗效方面,试验组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有效率为73.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数据经统计学分析,总体上试验组各项观察指标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显着,远期效果肯定,且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1.疏肝泻火安神针法和口服右佐匹克隆片均能改善肝郁化火型不寐患者的睡眠质量、日间嗜睡程度及肝郁化火证候,但疏肝泻火安神针法在近期及远期疗效的改善程度上优于口服右佐匹克隆片。2.疏肝泻火安神针法的总体疗效优于口服右佐匹克隆片,二者均上具有较良好的安全性及依从性。3.疏肝泻火安神针法治疗肝郁化火型不寐的疗效肯定,无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深入研究。
董莉[2](2021)在《调脊通督针法联合刺络拔罐治疗颈性失眠(肝郁化火型)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调脊通督针法联合刺络拔罐与常规针刺法治疗肝郁化火型颈性失眠的疗效差异,以寻求出更为简便有效的疗法,为颈性失眠的治疗提供思路,使之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从而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失眠状况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方法:于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针灸科门诊和住院部就诊的患者中共筛选出肝郁化火型颈性失眠患者68例,根据就诊先后顺序予以编号,并按1:1比例随机分配至调脊通督组和常规针刺组各34例,最终完成本项目研究人数分别为33例和32例。调脊通督组予以针刺百会、风府、风池(双)、天柱(双)、颈3-6夹脊穴(双)、颈4-5棘突间督脉点,以及取大椎穴进行刺络拔罐;常规针刺组则取百会、天柱(双)、颈夹脊(双)、神门(双)、安眠(双)、行间(双)、太冲(双)、风池(双);两组针刺治疗均为每周3次,刺络拔罐每周1次,针刺每3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后均对两组患者的PSQI各项评分和总分、NDI评分等指标进行详细记录,再通过统计软件分析,判断患者的睡眠质量、颈部活动功能等情况的疗效差异。结果:1.基线资料: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进行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具有可比性。2.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在治疗之前,两组的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4个疗程的治疗,将两组的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与治疗前进行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差异性(P<0.01);两组间相比较显示二者分别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以及总分方面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方面相比较则无意义(P>0.05)。3.NDI评分:在治疗前两组间的NDI评分均无差距(P>0.05),具有可比性。1个月后,进行NDI评分的组内比较,显示均有显着差异性(P<0.01);而组间比较显示,同常规针刺组相比,调脊通督针法联合刺络拔罐的治疗方法对颈部功能的改善程度更大,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临床疗效:治疗结束后,两组的有效率为100%,但调脊通督组和常规针刺组的愈显率分别为87.9%、62.5%,经?2检验,P<0.05,提示两组疗法的愈显率具有显着差异,调脊通督针法联合刺络拔罐疗法治疗颈性失眠更具有优势。结论:1调脊通督针法联合刺络拔罐和常规针刺疗法对肝郁化火型颈性失眠均有疗效。但相对而言,前者在睡眠质量的提高、入睡时间的缩短、睡眠及日常功能障碍的减轻方面作用效果更为明显。2调脊通督针法联合刺络拔罐和常规针刺疗法均能改善肝郁化火型颈性失眠的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但前者作用更为明显。3调脊通督针法联合刺络拔罐治疗肝郁化火型颈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且针对性更强,操作简单便捷,患者的接受度高,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张惠兵[3](2021)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佛手养心汤治疗阴虚血瘀型失眠症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佛手养心汤治疗阴虚血瘀型失眠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01月-2020年12月期间,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佛手养心汤+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磁刺激组(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中药组(佛手养心汤)各30例。通过治疗前与治疗14天后的PSQI、中医证候积分量表、ISI量表的测评作为判断疗效的指标,分析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1.治疗后三组患者的PSQI积分均显着降低(P<0.05),经颅磁刺激联合佛手养心汤治疗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磁刺激或佛手养心汤(P<0.05),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和佛手养心汤治疗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三组患者ISI等级分布均有改善(P<0.05),联合组疗效优于磁刺激组或中药组(P<0.05),磁刺激组和中药组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经疗效判定,联合组疗效优于磁刺激组或中药组(P<0.05),中药组疗效优于磁刺激组(P<0.05)。结论:佛手养心汤联合经颅磁刺激、佛手养心汤、经颅磁刺激三种疗法均可用于治疗阴虚血瘀型失眠症,调整睡眠状态,改善中医证候,安全性良好,且三种治疗措施中佛手养心汤联合经颅磁刺激疗效最佳。
周婷[4](2021)在《乌梅丸治疗睡眠维持困难型失眠(寒热错杂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乌梅丸治疗睡眠维持困难型失眠(寒热错杂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根据治疗前后随访期患者PSQI及中医证候积分量表的变化,评价乌梅丸治疗失眠的疗效,为治疗失眠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常州市中医医院门诊的睡眠维持困难型寒热错杂证失眠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0例,分为两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组予乌梅丸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随访期PSQI及中医证候积分量表的变化情况,分析乌梅丸相比于艾司唑仑,在治疗失眠的上的优势与劣势。结果:本研究的病例数70例,脱落1例,实际69例,治疗组35例,对照组34例,依从性均较好,数据采集完整。经过4周的治疗,对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以及随访期的临床观察,可见:1.治疗组男性14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57.91±14.10岁,平均病程1.71±2.71年;对照组男性11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63.82±14.37岁,平均病程1.34±3.32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2.在PSQI方面,治疗组(乌梅丸)与对照组(艾司唑仑)治疗后PSQI各项积分(除入睡时间)及总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三个单项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三项上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期治疗组PSQI各个单项(除催眠药物)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PSQI各个单项(除催眠药物)及总分:治疗前>治疗后>随访期(P<0.05),对照组PSQI各个单项(除催眠药物)及总分:随访期>治疗前>治疗后(P<0.05);PSQI疗效比较,治疗后有效率为治疗组88.57%,对照组61.76%,随访期有效率为治疗组100%,对照组0%,(P<0.05)。3.在中医证候方面,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总分及各个单项(除入睡困难)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总分及时常觉醒、早醒、睡眠时间短、烦躁、潮热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寒热错杂的症状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总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寒热错杂症状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睡眠方面,两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期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总分及各个单项(除反酸)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总分:治疗前>治疗后>随访期(P<0.05),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总分:随访期≈治疗前(P>0.05)>治疗后(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后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85.29%,P<0.05,随访期治疗组100%,对照组0%。4.在4周的疗程中,两组安全性指标无异常,均未出现有不良反应。结论:1.乌梅丸温上清下、平衡阴阳,可以治疗丑时1-3点易醒,伴有寒热错杂征象的失眠患者。2.在降低睡眠维持困难型失眠(寒热错杂证)患者的PSQI总分,改善睡眠质量、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延长睡眠时间方面,乌梅丸有显着疗效;其中,在降低PSQI总分、改善睡眠质量和日间功能障碍三个方面,乌梅丸明显优于艾司唑仑。3.乌梅丸不仅能够改善睡眠维持困难型失眠(寒热错杂证)患者的睡眠,还能够治疗患者寒热错杂的症状:烦躁、潮热、手足厥冷、口干口苦、呃逆、反酸、喜温喜热、腰膝酸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4.乌梅丸治疗睡眠维持困难型失眠(寒热错杂证)患者,疗效持久,停药后患者仍能保持良好的睡眠;而艾司唑仑只有即时疗效,停药后患者失眠依旧,甚至加重。
许咏思[5](2020)在《浅刺头针配合体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文献及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利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近10年有关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随机临床研究文献,寻找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现代循证学依据。2:根据“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理论及Meta分析结果,以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型妇女为研究对象,对比观察浅刺头针配合体针、体针及中成药左归丸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型中的差异,探讨适合治疗本病的方法、针刺穴位、手法及刺激量,为“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理论指导临床提出依据,评价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文献研究(1)文献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近10年(2009~2019年)的中英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国外数据库有Pub Med、Science Direct、EMbase及Cochrane Library。所有检索时间由200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2)筛选及评估: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对收集的文献进行阅读及筛选,并将经排除及最终符合纳入条件的文献信息内容汇入至Excel软件中,建立数据库。根据Cochrane Handbook所推荐的文献质量评价方法评价文献的发表偏倚风险。(3)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Cochrane所提供的Review Manager 5.3版统计软件。根据检索策略所搜集的文献,初检文献共有278篇,其中中文文献272篇,英文文献6篇;通过详细的阅读、筛选、回访等过程后,最终纳入有29篇,其中期刊临床文献有19篇,学位研究生论文10篇,当中28篇为中文文献,1篇为英文文献,共报告患者2238例。(4)纳入研究特点:(i)研究对象:为围绝经期妇女,年龄主要为45-55。(ii)干预措施:治疗的手法为针刺,被纳入的文献中有25篇是普通的针刺,4篇是加电针针刺,对照组主要为口服药物,有一例是采用心理干预。(iii)测量指标:纳入的29篇中,有4篇研究围绝经期综合征,有12篇研究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的抑郁症状,有12篇研究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的失眠症状结果。测量指标有Kupperman评分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量质量指数(PSQI)、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症状疗效标准及植物神经平衡指数。2.临床研究(1)招募及分组:本研究的病人来自于康柏中医医疗中心,并通过中心的伦理审查(参考编号:2019FT01),本临床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采用信封法作随机分组。招募期由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利用SPSS24.0统计软件,将96例数字放入,产生试验的随机号和分组结果,分为3组:第1组为中成药组;第2组为体针组;第3组为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共96人,每组33人。(2)干预方法:(i)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取穴:头针取百会,四神聪及额旁3线配合体针取三阴交、太溪、血海、足三里、内关、关元、太冲,操作:局部皮肤常规消毒,用0.25mm×25mm毫针,快速进针深度至帽状腱膜下,轻微刮动针柄,手法柔和,不让病人感到痛感或轻微的痛感为度,体针采用捻转补泻作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5mins。(ii)体针组:取穴:三阴交、太溪、血海、足三里、内关、关元、太冲,操作:局部皮肤常规消毒,用0.25mm×25mm毫针,体针采用捻转补泻作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5mins。(iii)中成药组:口服中成药左归丸,5g/次,2次/d。(3)治疗疗程:针刺组每周治疗2次,8周为1个疗程。中成药组治疗疗程同样为8周,每天服药。(4)观察项目与检测时点:观察项目有Kupperman量表评分、中医症状观察表及MENQOL观察表。Kupperman量表评分及中医症状观察表均由医师填写,检测时点:第1次于治疗前,第2次于治疗第1周后,第3次于治疗第5周后,第4次于治疗第8周后(即疗程结束时作评估);MENQOL观察表由病人自己填写,检测时点:第1次于治疗前,第2次于治疗第8周后。(5)疗效评定标准:参考Kupperman评分标准将各症状评分相加得出Kupperman指数,治疗前后各记录1次指数,对比治疗前后指数以确定疗效标准。中医症状评分方面则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并改良制定出计算公式对比治疗前后指数,疗程结束时填写安全性评价。(6)资料统计分析以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4.0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怖,均数加减标准差以表示,方差齐时采用F检验,当数据呈正态分布时,三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有效率等级数据用Ridit检验,定立以P<0.05为有显着性差异,P<0.01为有极显着性差异。结果1.文献研究:本系统评价所纳入的随机对照研究共有29个,共治疗患者2238例,根据文献分析结果显示:(1)针刺对比其他的治疗手法(口服药物及心理宣教)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及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的失眠和抑郁症状,其有效率均有差异性的统计学意义;(2)除HAMA外,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不论以那一种指标观察(Kupperman Index、HAMD、PSQI或内分泌激素),其有效率均优于其他治疗手法;(3)针刺选穴方面,针刺包含头针及体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及单纯的体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其有效率均优于其他治疗手法,包含头针及体针的治疗手法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001,单纯的体针(不包含头针)统计学差异为P=0.0004;(4)针刺手法及刺激量方面,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来说普通的手法针刺是优于电针,体针的刺激量一般采取平补平泻的刺激量,但对头针刺激量并没有统一性;(5)三阴交为最常被选取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穴位,其次为百会、内关、神门、太冲、经外奇穴、四神聪穴、印堂、太溪、足三里、关元等;(6)针刺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措施,不良反应比口服药物少。2.临床研究:本次临床研究的结果,整体的有效率与系统评价分析的结果相当,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有效率较高。(1)根据Kupperman评分针刺包括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的治疗方法较单纯的体针高,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有效率为97%,体针组有效率为93.3%,中成药组有效率为87%;根据中医症状评分,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的有效率为94%,体针组有效率为76.6%,中成药组有效率为67%。MENQOL评分中,血管及社会心理维度的结果为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效果优于中成药组或体针组;躯体维度的结果为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及体针组效果优于中成药组,另外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相对体针组更加优胜;性维度结果3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2)总结本次的临床观察,潮热汗出症状方面,经5周治疗后,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对比中成药组有统计学意义,而经8周治疗后,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对比中成药组及体针组有统计学意义。易激动及眩晕症状方面,经5周治疗后,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对比中成药组及体针组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症状,经1、5及8周治疗后,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对比中成药组及体针组有统计学意义。头痛症状,从第1周开始,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对比中成药组及体针组有统计学意义,经5周及8周治疗后,其差异仍然有统计意义。心悸、失眠症状,经8周治疗后,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对比中成药组有统计学差异意义。骨关节肌肉痛、疲乏及肌肉抽搐症症状,经5及8周治疗后,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及体针组对比中成药组均有统计学差异意义。(3)病程及病情对疗效影响方面,经过8周疗程后,病程≦3个月的病人评分均值低于病程为4-6个月以及病程≧7个月的病人评分均值。而且在治疗有效率方面,病程≦3个月的病人的治疗效果优于病程为4-6以及病程≧7个月的病人。而病程≦3个月的病人其疗效在第1周疗程后便开始出现,病程为4-6以及病程≧7个月的病人侧需在第5周治疗后,才有符合统计学差异的治疗效果。此外,病程轻度及中度的病人的治疗效果优于病情重度的病人。而病情轻度及中度的病人其疗效在第1周疗程后便开始出现,病情重度的疗效虽然趋于向好,但并没有符合统计学差异的治疗效果。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的治疗效果在病情轻度及中度组群中较为显着。结论:根据本次的Meta系统文献分析及临床研究,得出了以下的结论:(1)对于临床研究文献的Meta分析,提示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总有效率高于口服药品及心理宣教。头针配合体针的针刺治疗有效率亦优于单纯的体针治疗。(2)本研究以浅刺头针配合体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对照组分别为体针组、中成药组。三组均能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的整体治疗效果优于体针对照组及中成药组,尤其针对神志及镇痛方面的症状,如失眠、情绪病、头痛及肌肉关节痛等症状效果更为显着。
王淞[6](2020)在《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搜集、整理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的相关资料,追溯其学术思想形成的渊源,总结提炼其治疗内科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使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方法本文采用传统的文献学研究方法,以先生的手稿札记、学术着作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等资料为对象,追溯先生学术思想形成的源流,整理、分析并总结其临证经验,提炼学术思想,撰写研究论文。结果本文通过分析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的生平、治学、临证等方面内容,概括其治学特色,总结了先生对感冒、咳嗽、胸痹、狂证、痴呆、恐惧、泄泻、头痛、胆痹、臌胀、内伤发热、腰痛、痿证等内科疾病的病机治法认识、遣方用药的经验、规律和特色,并提炼升华出先生“三论、两观、两发明”的内科学术思想体系:“三论”,即大气一元论、玄府细络系统论、医易相通论;“两观”,即天人相应的时间医学观、胃气为本的治病观;“两发明”,即风药理论的发明、“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发明。结论通过研究得出,张志远先生治学严谨,具有独特的治学门径,德艺双馨,内科临证经验丰富,学术思想体系庞大,内容丰富,可以概括为以“易”指导、以“气”主宰的“三论、两观、两发明”辨治体系,颇具特色。其治学方法颇具借鉴性;其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具有很好的启发性、实用性和重要的临床价值。先生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对中医学的继承和发扬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张霜梅[7](2020)在《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研究及其中医药治疗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睡眠障碍对心脑血管疾病后的生活质量有着持续的负面影响。脑卒中相关的睡眠失调常见失眠、睡眠呼吸暂停、嗜睡、不安腿综合征等多种形式。近年来不同形式的睡眠障碍与卒中之间的关系得到学者们的关注,卒中后失眠作为公认的脑血管病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严重影响卒中幸存者的康复治疗,还会降低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虽然现代医家对卒中后失眠的治疗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临床经验,但对于其病因病机的总结,体质、症候、常见中医临床症状与卒中后失眠的关系等方面尚未有系统总结。本课题基于国内外学者对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行前瞻性恢复期卒中后失眠的临床观察性研究、横断面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的临床观察性研究和卒中后失眠的中西医治疗网状Meta分析,以期完成对卒中后失眠发病因素的初步探索并明确其与常见脑血管危险因素、中医体质症候方面的关系,系统地总结中医治疗卒中后失眠的特色和经验,丰富对卒中后失眠研究的中医内容并以此作为中医开展相关研究开端,争取为今后中医研究卒中后并发疾病方面提供方法学经验。方法:本课题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全面梳理国内外对卒中与各种形式睡眠障碍的研究报道完成文献综述,初步从中西医两方面整理卒中与多种睡眠障碍间关系的研究进展;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别通过前瞻性和横断面临床研究收集不同时期卒中患者的中西医相关临床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卒中后失眠的发病因素或常见合并症状的总结;第四部分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纳入中医疗法对比单纯西药治疗卒中后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Meta分析的方式进行单纯针灸、针药联合、单纯耳穴与单纯西药在有效率、痊愈率、PSQI评分等方面的比较,总结当代医家在治疗卒中后失眠时的主方中药与穴位选择,为推广使用针灸等疗法治疗卒中后失眠提供疗效依据。结果:1.通过文献研究总结国内外学者对睡眠障碍与卒中发病、卒中后出现睡眠障碍对于患者预后等方面进行的探索,发现各种形式的睡眠障碍可能与卒中之间通过多种病理机制相联系,甚至可形成恶性循环而产生不利影响。2.中医经典中无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病名和专门论述,但其作为理论来源指导着我国医家对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治疗。目前对于卒中后合并睡眠障碍尤其是睡眠呼吸暂停、嗜睡、不安腿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主要以个案和临床经验总结为主,且尚未形成对卒中后多种形式睡眠障碍病因病机的系统认识。我国医家对卒中后失眠的治疗进行了大量探索,尤其是多种治疗方法合用,疗效较为显着,值得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推广。3.通过前瞻性收集275例急性期卒中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对恢复期卒中后失眠的发病因素进行了探索。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在西医方面,糖化血红蛋白、年轻老年、失眠、NIHSS评分>10分、抗生素应用、颈动脉硬化、焦虑、脑卒中、抑郁是卒中后3个月失眠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5.92、0.3、4.4、5.33、6.81、2.73、2.92、3.53、2.94。在中医方面,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中风病临床症候评分>40分、不欲饮食、善太息、情绪低落、多愁善感、失眠多梦、血瘀质、肌肤甲错、心悸、痰湿质、湿热质、多痰、脘腹胀满是卒中后3个月失眠的常见要素,其OR值分别为4.29、4.3、5.15、2.6、4.56、17.04、9.99、2.86、3.09、5.55、11.7、13.36、3.5、7.83。4.使用Logistic回归探索恢复期卒中后出现失眠的患者在卒中证型与性别、年龄、临床类型、发病部位、发病数目、发病季节、卒中位置、体质的关系,发现病位在左侧、右侧,年龄大于75岁与卒中后失眠风痰阻络证常同时出现。血瘀质、后循环、男性不常与风痰阻络证同时出现。发病季节在春季,发病时体质为阳虚质常与卒中后失眠的阴虚风动证同时出现,而男性不常与阴虚风动证同时出现。5.通过横断面研究收集后遗症期卒中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对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的发病因素进行了探索。综合两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在西医方面,男性、BMI>24kg/m2、脑干、心脏病史、失眠史、糖尿病、运动习惯、焦虑史皆为卒中后失眠的危险因素。在中医方面,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胸闷、气虚质、失眠多梦、头痛、中风病临床症候评分<20分、情绪低落、善太息、神疲乏力、头昏、风痰阻络、气短懒言、恶风是卒中后遗症期失眠的常见合并要素。6.使用Logistic回归探索后遗症期卒中后出现失眠的患者在卒中证型与性别、年龄、临床类型、发病部位、发病数目、发病季节、卒中位置、体质的关系,发现卒中后失眠的病人中年龄小于44岁、年龄大于75岁在后遗症期风痰阻络证的卒中后失眠中更常见,而出血性卒中少与后遗症期风痰阻络证卒中后失眠同时出现。发病季节在春季,发病时体质为阳虚质、平和质常与阴虚风动证卒中后失眠同时出现,而出血性卒中不常与阴虚风动证同时出现。7.通过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纯针灸、针药联合、单纯耳穴对比单纯西药治疗卒中后失眠在有效率、痊愈率、PSQI评分上,有着良好的改善作用值得进行推广。结论:1.结合文献研究和临床研究,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血糖异常、既往有失眠史都是卒中后失眠发病的危险因素。在恢复期,与卒中相关的急性期使用过抗生素治疗、NIHSS评分>10分是恢复期卒中后失眠的危险因素。2.在中医方面,通过临床研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平素有善太息、情绪低落、失眠多梦都是卒中后不寐易发的常见合并症;恢复期卒中后不寐的发生更易受体质如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的影响。3.对于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的风痰阻络证卒中患者,年龄大于75岁都是其常见因素;对于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的阴虚风动证卒中患者,常与阳虚质、卒中发病季节在春季都是同时出现在卒中后失眠的患者中。4.通过Meta分析显示,中医疗法尤其是针灸疗法对比单纯西药治疗有着不俗的临床疗效,结合本课题组既往的直接Meta部分,针灸可能在改善肢体功能、减少不良反应上更有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但鉴于随机对照试验质量不一以及研究间异质性的存在,鼓励未来进一步开展更高质量、规模的临床研究为中医药治疗卒中后失眠的国际推广提供试验依据。
蔡淑满[8](2020)在《通督调神针刺法对台湾地区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在通督调神针刺法的基础上,通过评估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在针刺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日常活动能力、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指标,探讨通督调神针刺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的影响,为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提供临床思路。2.根据研究者本人的地域情况,在台湾地区开展研究,探讨通督调神针刺法在台湾地区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情况的适用性和临床疗效。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本研究在进行文献综述研究时着重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从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两个方面对本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手段和康复方法进行总结,从而为临床研究进行理论铺垫。2.临床研究本研究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在2018年发布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参照2017年最新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9例来源于台湾地区中国医药大学北港附设医院、马偕纪念医院、嘉义长庚纪念医院、林口长庚纪念医院、高雄长庚医院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之后的失眠患者,本试验采用随机单盲法进行随机分组,西药组、基础干预组和通督调神干预组各43例。三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和居家康复训练。基础干预组采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针灸治疗学》中风穴位处方和失眠穴位处方:水沟、内关、极泉、尺泽、委中、三阴交、照海、申脉、安眠。配穴:肝阳暴亢证配太冲、太溪;风痰阻络证配丰隆、合谷;痰热腑实证配曲池、内庭、丰隆、天枢;气虚血瘀证配血海、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配肾俞、太冲;通督调神干预组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法取穴。主穴:百会、大椎、印堂、神庭、风府、身柱、神门。配穴:肝阳暴亢证配肝俞、期门;风痰阻络证配脾俞、肝俞、章门;痰热腑实证配曲池、内庭、丰隆、天枢;气虚血瘀证配关元、气海、膈俞;阴虚风动配肝俞、肾俞、三阴交、京门;西药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片1mg/天/次,睡前口服。针刺组在临床针刺干预时,对患者均进行每两日1次针刺治疗,每次30min,持续8周,十二正经穴位采用双侧腧穴,督脉和任脉穴位为单穴。在针刺干预前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定患者的睡眠状态,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进行评估。在针刺干预过程中每4周进行一次评估以了解睡眠状态、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在疗程结束后4个月,即从入组干预开始6个月后,进行随访。结果:1.基本资料本研究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没有显着差异。在辨证分型方面两组均以气虚血瘀型占比最多,其次为风痰阻络型和阴虚风动型。2.针刺干预前后睡眠质量评分结果基础干预组、通督调神组及艾司唑仑组的患者在干预4周和干预8周时与干预前比较,PSQI评分结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比干预前PSQI评分显着降低。在干预4周时,基础组PSQI评分较西药组PSQI评分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督调神组PSQI评分与西药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8周时,通督调神组PSQI评分较西药组PSQI评分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础干预组PSQI评分与西药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干预组、通督调神组及艾司唑仑组的患者在干预4周和干预8周时与干预前比较,AIS评分结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比干预前AIS评分显着降低。在干预4周时,基础组AIS评分较西药组AIS评分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督调神组AIS评分与西药组A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8周时,通督调神组AIS评分较西药组AIS评分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础干预组AIS评分与西药组A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针刺干预前后生活能力评分结果基础干预组、通督调神组及艾司唑仑组的患者在干预4周和干预8周时与干预前比较,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比干预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着升高。在干预4周时,通督调神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西药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础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西药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8周时,通督调神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西药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础干预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西药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针刺干预前后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结果基础干预组、通督调神组及艾司唑仑组的患者在干预4周和干预8周时与干预前比较,NDS评分结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比干预前NDS评分显着降低。在同一时间点,基础干预组和通督调神组与艾司唑仑组比较,NDS评分差异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5.随访患者针刺干预前后睡眠质量评分结果随访病例基础干预组、通督调神组、及艾司唑仑组的患者在干预4周、干预8周及6个月后随访时与干预前比较,PSQI评分结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比干预前PSQI评分显着降低。在干预4周时,基础组PSQI评分较西药组PSQI评分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通督调神组PSQI评分与西药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8周时,通督调神组及基础干预组PSQI评分与西药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随访时,基础组PSQI评分较西药组PSQI评分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督调神组PSQI评分与西药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病例基础干预组、通督调神组、及艾司唑仑组的患者在干预4周、干预8周及6个月后随访时与干预前比较,AIS评分结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比干预前AIS评分显着降低。在干预4周时,基础干预组、通督调神组AIS评分较西药组AIS评分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干预8周时,通督调神组AIS评分较西药组AIS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础干预组AIS评分与西药组A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随访时,通督调神组AIS评分较西药组AIS评分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干预组AIS评分与西药组A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随访患者针刺干预前后生活能力评分结果随访病例基础干预组、通督调神组、及艾司唑仑组的患者在干预4周、干预8周及6个月后随访时与干预前比较,生活能力评分结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比干预前生活评分显着升高。在干预4周时,通督调神组生活能力评分较西药组生活能力评分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础干预组生活能力评分与西药组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8周时,基础干预组、通督调神组生活能力评分与西药组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随访时,基础干预组及通督调神组生活能力评分较西药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随访患者针刺干预前后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结果随访病例基础干预组、通督调神组、及艾司唑仑组的患者在干预4周、干预8周及6个月后随访时与干预前比较,NDS评分结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比干预前NDS评分显着降低。在干预4周和干预8周时,随访病例中,基础干预组、通督调神组基础干预组NDS评分与西药组N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随访时,通督调神组NDS评分较西药组NDS评分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临床研究过程中各组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本次研究纳入的129例患者共出现不良反应32例,分别为,基础干预组7例(5.43%),通督调神组3例(2.32%),艾司唑仑组22例(17.05%)。结论:1.台湾地区缺血性脑卒中失眠患者以气虚血瘀证为主。2.通督调神针刺法和基础针刺法均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3.在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评估睡眠质量的PSQI评分、AIS评分方面,通督调神针刺法效果优于基础针刺法和西药。4.在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评估生活质量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NDS评分方面,通督调神针刺法效果优于基础针刺法和西药。5.通督调神针刺法在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方面行之有效且安全的干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林开敏[9](2020)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组方治疗肝郁化热型肿瘤相关性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组方治疗肝郁化热型肿瘤相关性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医在治疗肿瘤相关性睡眠障碍方面的作用及安全性,为临床诊疗提供思路。方法:1.筛选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门诊或住院部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肝郁化热型CRI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试验组40例。对照组:予按治疗疗程计划的抗肿瘤治疗及常规支持治疗的基础上,予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试验组:予按治疗疗程计划的抗肿瘤治疗及常规支持治疗的基础上,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组方口服治疗,疗程均为4周。两组均在治疗前1周内及治疗结束后4周内对患者的PSQI评分、SAS积分、中医证候积分、KPS评分、血常规、肝肾功能等进行评估。2.本研究中,所记录的数据将通过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肿瘤部位)、PSQI评分、SAS积分、中医证候积分、KPS评分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在基线对比上,对照组与试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可进行比较。2.PSQI评分:对照组与试验组治疗后PSQI评分较治疗前的PSQI评分均有降低,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治疗后的PSQI评分(5.36±2.14)对比对照组治疗后的PSQI评分(11.97±2.63)降低等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PSQI各条目评分对比治疗前均能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降低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的PSQI评分方面比对照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睡眠疗效总有效率为75.76%,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SAS积分:经过治疗后,试验组SAS积分(54.00±3.8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61±6.7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证候积分: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17.29±1.86)、(8.42±1.44)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KPS评分:经治疗后,对照组与试验组的KPS评分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63.64%、8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安全性指标:治疗前1周内及治疗结束后4周内检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组方在改善肝郁化热型CRI患者的睡眠近期疗效、缓解其焦虑情绪、改善其临床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等方面均优于口服艾司唑仑片,且观察病例无不良反应的发生。
陈超群[10](2020)在《基于壮医脐环穴调气法针刺脐内环穴结合体穴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基于壮医脐环穴调气法针刺脐内环穴结合体穴治疗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失眠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失眠患者60名,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壮医脐环穴调气法针刺脐内环穴结合体穴治疗,脐内环穴对照组仅采用壮医脐内环穴调气法针刺治疗,常规针刺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治疗。(1)观察组取穴:脐内环八穴,体穴:安眠三穴、内关、足三里、太冲、三阴交。操作:调气手法:进针前嘱患者做腹式吐纳运动,调整呼吸,稳定情绪,消除杂念;医者取脐内环八穴向外呈10°角放射状平刺约20mm,以无痛进针法进针。进针后不行针,不强求酸麻胀针感。针毕医者右手掌心对准患者脐部(距离约15-30cm),做顺时针缓慢旋转运动3-5min。然后针安眠三穴、内关、足三里、太冲、三阴交,以无痛进针法进针,过程不行针,留针30min后缓慢出针。(2)脐内环穴对照组取穴仅为脐内环八穴,操作手法同观察组针刺脐内环八穴的调气手法。(3)常规针刺对照组选用印堂、四神聪、安眠、神门、照海、申脉;随证配穴。操作:神门、印堂、四神聪用平补平泻法;照海用补法,申脉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操作。三组均每3天治疗1次,共治疗1个疗程(30天)。治疗1个疗程后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价,采用统计软件SPSS22.0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脐内环穴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常规针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三组疗效经秩和检验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PSQI评分比较:(1)治疗前三组PSQI总分及其7个成分得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2)组内治疗前后比较,观察组与脐内环穴对照组在PSQI总分及其7个成分方面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常规针刺对照组在日间功能障碍方面无差异(P>0.05),在总分及余下6个成分方面均有差异(P<0.05);(3)治疗后组间比较,三组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总分方面有显着性差异(P<0.01),在睡眠效率方面有差异(P<0.05);在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方面无差异(P>0.05)。两两比较,在睡眠质量方面,观察组与脐内环穴对照组无差异(P>0.05),与常规针刺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在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总分方面,观察组与脐内环穴对照组有差异(P<0.05),与常规针刺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方面,两个对照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在日间功能障碍、总分方面,两个对照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3)AIS评分比较:(1)治疗前,三组AIS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无差异(P>0.05);(2)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三组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3)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两两比较,观察组与脐内环穴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与常规针刺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脐内环穴对照组与常规针刺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1)基于壮医脐环穴调气法针刺脐内环穴结合体穴治疗失眠患者,在临床疗效、PSQI及AIS评分方面均优于单纯壮医脐内环穴调气法及常规取穴针刺手法。(2)壮医脐环穴调气法在AIS评分总分、PSQI评分总分及日间功能障碍方面优于常规取穴针刺手法。(3)基于壮医脐环穴调气法采用脐内环穴结合体穴的针刺治疗,能有效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状况及日间功能障碍,是失眠症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二、催眠法治疗鼻源性头痛的疗效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催眠法治疗鼻源性头痛的疗效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调枢思维应用疏肝泻火安神针法治疗肝郁化火型不寐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数估算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随机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3 观察指标 |
3.1 一般项目 |
3.2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
3.3 Epworth嗜睡量表 |
3.4 肝郁化火证候积分量表 |
4 安全性及依从性观察 |
5 疗效评定标准 |
6 数据统计方法 |
7 技术路线图 |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比较 |
2 观察指标比较 |
3 临床疗效比较 |
4 安全性及依从性评价 |
讨论与分析 |
1 西医对失眠的相关认识 |
1.1 失眠的特点 |
1.2 西医病因 |
1.3 西医发病机制 |
1.4 西医治疗 |
1.5 小结 |
2 中医对失眠的相关认识 |
2.1 中医病名 |
2.2 中医病因病机 |
2.3 中医证型 |
2.4 中医治疗 |
2.5 小结 |
3 肝郁化火型不寐的特点及分析 |
3.1 临床特点 |
3.2 肝郁化火是不寐的重要病因 |
3.3 肝郁化火型不寐的证候分析 |
3.4 小结 |
4 治法依据 |
4.1 调枢思维 |
4.2 疏肝泻火安神法 |
4.3 小结 |
5 选穴依据 |
6 对照组设置依据 |
7 观察指标选择依据 |
8 研究结果分析 |
8.1 一般资料分析 |
8.2 观察指标分析 |
8.3 临床疗效分析 |
9 针刺治疗失眠的机制 |
10 研究创新性 |
11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近 5 年针灸治疗肝郁化火型不寐的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调脊通督针法联合刺络拔罐治疗颈性失眠(肝郁化火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中止标准 |
2.6 剔除标准 |
2.7 脱落标准 |
2.8 脱落病例的处理 |
3 研究方案 |
3.1 分组方法 |
3.2 治疗方法 |
3.2.1 调脊通督组 |
3.2.2 常规针刺组 |
3.3 不良反应及处理 |
3.4 观察指标 |
3.5 临床疗效评定 |
3.6 安全性评价 |
3.7 统计学分析 |
4 研究结果 |
4.1 病历完成情况 |
4.2 临床资料比较 |
4.2.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
4.2.2 两组PSQI各评分及总分比较 |
4.2.3 两组治疗前NDI评分比较 |
4.3 研究指标比较 |
4.3.1 临床疗效评定 |
4.3.2 治疗前后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 |
4.3.3 两组治疗前后NDI评分比较 |
4.4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中医对颈性失眠的认识 |
1.1 历史沿革 |
1.2 中医对不寐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1 阴阳不交 |
1.2.2 营卫失调 |
1.2.3 脏腑失衡理论 |
1.2.4 脑神失宁理论 |
1.3 中医对颈项及项痹病的认识 |
1.4 不寐与项痹病的相关性 |
1.5 中医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颈性失眠的认识 |
2.1 病因 |
2.2 发病机制 |
2.2.1 疼痛 |
2.2.2 脑供血不足 |
2.2.3 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
2.3 治疗现状 |
2.3.1 颈椎牵引 |
2.3.2 物理治疗 |
2.3.3 手法治疗 |
2.3.4 药物治疗 |
3 调脊通督针法治疗颈性失眠(肝郁化火型)的理论依据 |
3.1 中医理论依据 |
3.1.1 证型选择依据 |
3.1.2 调脊通督针法及治疗理论依据 |
3.1.3 调脊通督针法治疗颈性失眠(肝郁化火型)选穴依据 |
3.2 西医理论依据 |
4 常规针刺依据及作用机理 |
5 结果分析 |
6 问题及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综述 颈性失眠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
附录三:NDI量表评分 |
在校取得成果 |
致谢 |
(3)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佛手养心汤治疗阴虚血瘀型失眠症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终止、剔除标准 |
1.6 病例脱落与处理 |
1.7 质量控制 |
2 研究方案实施 |
2.1 样本量估计 |
2.2 分组方法 |
2.3 治疗方案 |
2.4 观察指标 |
2.5 疗效评定标准 |
2.6 统计方法 |
2.7 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结果 |
3.1 基本情况比较 |
3.2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疗效评价 |
3.3 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疗效评价 |
3.4 中医证候积分量表疗效评价 |
3.5 安全性评价 |
4 讨论 |
4.1 .现代医学对于失眠症的影响因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
4.2 阴虚血瘀型失眠症的探讨 |
4.3 佛手养心汤的组方及研究 |
4.4 经颅磁刺激治疗失眠症的研究现状 |
4.5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佛手养心汤治疗失眠症的“标本理论”探讨 |
4.6 研究结果分析 |
5. 结语 |
5.1 结论 |
5.2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失眠症临床及机制研究进展 |
1 失眠症的中医认识 |
1.1 病名及历史沿革 |
1.2 不寐病因病机的探讨 |
1.3 辨证论治 |
2 中医药治疗失眠症的现代研究 |
2.1 中药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 |
2.2 中药治疗失眠症机制研究 |
3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乌梅丸治疗睡眠维持困难型失眠(寒热错杂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失眠的现代医学研究 |
1.1 失眠概况 |
1.2 失眠的机制 |
1.3 失眠的分类 |
1.4 西医治疗失眠 |
2. 失眠的中医学研究 |
2.1 定义 |
2.2 病因 |
2.3 病机 |
2.4 中医药治疗失眠研究进展 |
2.5 乌梅丸治疗失眠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
1. 病历资料采集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入组及处理流程 |
2.2 分组方法 |
2.3 治疗方法 |
2.4 疗程 |
2.5 观察指标 |
2.6 疗效评定指标 |
2.7 统计学分析 |
2.8 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情况分析 |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观察分析 |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观察分析 |
3.4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观察分析 |
3.5 两组患者随访期临床观察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1.1 选题背景 |
1.2 六经病欲解时 |
1.3 厥阴病欲解时与失眠的关系 |
1.4 乌梅丸治疗睡眠维持困难型失眠的依据 |
1.5 组方分析 |
2. 现代药理学研究 |
3. 研究结果分析 |
3.1 基本情况分析 |
3.2 匹茨堡睡眠指数(PSQI)分析 |
3.3 中医证候积分分析 |
3.4 疗效分析 |
4. 安全性分析 |
5. 结论 |
6. 研究的意义、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英文缩写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浅刺头针配合体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文献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围绝经期综合征研究概况 |
一、围绝经期综合征定义 |
二、绝经期的分期 |
三、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
四、围绝经期的临床症状 |
五、现代医学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研究进展 |
六、中医治疗绝经期综合征 |
七、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 |
八、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 |
九、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 |
十、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 |
十一、其他中医治疗 |
十二、围绝经期综合征评价量表 |
十三、小结 |
第二节 “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理论 |
一、“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理论基础 |
二、“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与经、带、胎、产的关系 |
三、调节“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临床用药 |
四、调节“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针灸临床 |
五、“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理论治疗妇科疾病 |
六、小结 |
第三节 头针及针刺量效研究概况 |
一、头针研究概况 |
二、针刺激量的研究 |
第二章 文献系统分析 近10 年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Meta系统分析 |
一、资料和方法 |
二、文献检索结果 |
三、纳入研究特点 |
四、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
五、有效率比较 |
六、纳入文献中有关针刺手法及刺激量的分析 |
七、辨证分型对针刺疗效分析 |
八、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穴位选择 |
九、针刺与对照组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不良反应率 |
十、结果 |
第三章 临床研究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设计类型及研究步骤 |
四、病例选择 |
五、研究方法 |
六、观察项目与检测时点 |
七、疗效评定标准 |
八、不良事件的观察及病例追踪 |
九、统计学处理 |
十、结果 |
(一)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 Index潮热汗出症状的结果 |
(二)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 Index失眠症状的结果 |
(三)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 Index易激动症状的结果 |
(四)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 Index抑郁症状的结果 |
(五)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 Index眩晕症状的结果 |
(六)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 Index头痛症状的结果 |
(七)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 Index心悸症状的结果 |
(八)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症Kupperman Index骨关节及肌肉痛症状的结果 |
(九)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Kupperman Index征肌肉抽搐症状的结果 |
(十)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 Index疲乏症状的结果 |
(十一)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症状评分结果 |
(十二)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MENQOL血管维度评分结果 |
(十三)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MENQOL社会心理维度评分结果 |
(十四)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MENQOL躯体维度评分结果 |
(十五)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 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MENQOL性维度评分结果 |
(十六) 不同治疗时间段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评分结果 |
(十七)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不同病程的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评分结果 |
(十八)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不同病情轻重的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评分结果 |
(十九) 安全性评价 |
第四章 讨论 |
一、 Meta文献分析 |
二、 临床疗效分析 |
三、 穴位作用分析 |
四、 中成药左归丸作用分析 |
五、 针刺刺激量分析 |
六、 副作用及安全性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文献风险评价 |
附录:(二) 症状评估 |
附录:(三) 针刺安全性评价 |
附录:(四) 患者知情同意书 |
附录:(五) SPSS数字随机分组表 |
附录:(六) 英文缩略语 |
致谢 |
附件 |
(6)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生平着作 |
1 生平概述 |
2 着作介绍 |
第二部分 治学特色 |
1 博览广读、取采众长的治学方法 |
2 实事求是、躬行践履的治学理念 |
3 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
4 内观自省、倾囊相授的大医胸怀 |
5 修身齐德、淡泊名利的处世智慧 |
第三部分 内科临证经验 |
1 肺系病证 |
1.1 感冒 |
1.1.1 风寒、风热之辨 |
1.1.2 治疗法则 |
1.1.3 分型证治 |
1.1.4 经验用药 |
1.1.5 注意事项 |
1.1.6 小结 |
1.2 咳嗽 |
1.2.1 病因病机 |
1.2.2 治疗法则 |
1.2.3 分型证治 |
1.2.4 特色用药 |
1.2.5 小结 |
2 心系病证 |
2.1 胸痹 |
2.1.1 病因病机 |
2.1.2 治疗法则 |
2.1.3 分型证治 |
2.1.4 小结 |
2.2 狂证 |
2.2.1 病因病机 |
2.2.2 治疗法则 |
2.2.3 分型证治 |
2.2.4 小结 |
2.3 痴呆 |
2.3.1 病因病机 |
2.3.2 治疗法则 |
2.3.3 分型证治 |
2.3.4 小结 |
2.4 恐惧 |
2.4.1 病因病机 |
2.4.2 治疗法则 |
2.4.3 分型证治 |
2.4.4 小结 |
3 脾胃病证 |
3.1 泄泻 |
3.1.1 病因病机 |
3.1.2 治疗法则 |
3.1.3 分型证治 |
3.1.4 临证要点 |
3.1.5 小结 |
4 肝胆病证 |
4.1 臌胀 |
4.1.1 病因病机 |
4.1.2 治疗法则 |
4.1.3 分型证治 |
4.1.4 软化肝脾验方 |
4.1.5 小结 |
4.2 胆痹 |
4.2.1 病因病机 |
4.2.2 施治法则 |
4.2.3 分型证治 |
4.2.4 小结 |
4.3 内伤头痛 |
4.3.1 病因病机 |
4.3.2 施治法则 |
4.3.3 分型证治 |
4.3.4 用药特色 |
4.3.5 小结 |
5 肾系疾病 |
5.1 水肿 |
5.1.1 病因病机 |
5.1.2 治疗法则 |
5.1.3 分型证治 |
5.1.4 专药专方 |
5.1.5 小结 |
6 气血津液疾病 |
6.1 内伤发热 |
6.1.1 分辨外感内伤 |
6.1.2 把握时间规律 |
6.1.3 分型证治 |
6.1.4 小结 |
7 肢体经络病证 |
7.1 腰痛 |
7.1.1 病因病机 |
7.1.2 治疗法则 |
7.1.3 分型证治 |
7.1.4 小结 |
7.2 痿证 |
7.2.1 病因病机 |
7.2.2 治疗法则 |
7.2.3 分型证治 |
7.2.4 小结 |
第四部分 内科学术思想 |
1 大气一元论 |
1.1 大气一元论的理论渊源 |
1.2 大气的形成及生理特点 |
1.3 基于大气一元论的病机发挥 |
1.4 调治人身大气为病之用药法则 |
1.4.1 斡旋气机,调治气病 |
1.4.2 治气当求脏腑之本 |
1.4.3 祛除浊毒,以复气利 |
1.5 基于大气一元论的治验举隅 |
1.5.1 调胸中大气治胸痹 |
1.5.2 调腑中大气治胃肠病 |
1.5.3 调经络大气治肢肩背腰痹痛 |
1.5.4 调补一身之气改善虚损 |
1.5.5 调大气治精神行为病 |
2 玄府细络系统论 |
2.1 玄府细络系统概述 |
2.2 玄府细络系统的微观实质 |
2.3 玄府细络系统的生理特点与功能 |
2.3.1 玄府细络分布广泛,结构微小 |
2.3.2 玄府细络可宣通渗灌气血津液 |
2.3.3 玄府细络可通达神机 |
2.4 玄府细络系统病理与临床表现 |
2.5 玄府细络系统病变的治疗和研究 |
3 医易相通论 |
3.1 医易相通理论探流 |
3.2 易为指导,突出变字 |
3.2.1 辨证恒动思维 |
3.2.2 方剂灵活化裁 |
3.2.3 剂型丰富发展 |
3.3 两点论思维方法的实践 |
3.3.1 判定病性,一分为二 |
3.3.2 处方用药,阴阳兼顾 |
3.3.3 亢害承制,确立治法 |
3.3.4 病情顽固,杂合以治 |
4 天人相应的时间医学观 |
4.1 中医时间医学概述 |
4.1.1 中医时间医学源流 |
4.1.2 人体生理与四时、昼夜关系 |
4.1.3 症候变化与四时、昼夜关系 |
4.2 中医时间医学指导实践 |
4.2.1 明辨病位 |
4.2.2 治病于未发 |
4.2.3 应时组方选药 |
4.2.4 应时服药 |
4.2.5 预测病势 |
5 胃气为本的治病观 |
5.1 “胃气为本观”概说 |
5.2 重视胃气与胃津 |
5.2.1 胃气是宗气之源 |
5.2.2 胃气是生存之本 |
5.2.3 胃气为脉之本 |
5.2.4 胃津是津液之源 |
5.2.5 胃气以通降为和 |
5.3 重视胃与他脏联系 |
5.4 治胃之法 |
5.4.1 慢性胃病重滋养 |
5.4.2 他脏之病从胃治 |
5.4.3 阴虚津亏滋胃津 |
5.4.4 处方用药护胃气 |
6 风药理论的发明 |
6.1 风药概说 |
6.2 风药性能 |
6.2.1 风药多味辛 |
6.2.2 风药以泻为主 |
6.2.3 风药性走 |
6.3 风药作用及其配伍方法 |
6.3.1 风药治风 |
6.3.2 风药治血 |
6.3.3 风药治湿 |
6.3.4 风药助火 |
6.3.5 风药升阳 |
6.3.6 风药止痒 |
6.3.7 风药通滞 |
6.3.8 风药开玄 |
7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发明 |
7.1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概说 |
7.2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实践探索 |
7.2.1 量从症变 |
7.2.2 量从人变 |
7.2.3 减量间服 |
7.2.4 遵古不泥 |
7.2.5 精准靶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7)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研究及其中医药治疗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卒中与睡眠的中西医认识 |
一、中医对中风与不得卧的认识 |
二、西医对卒中与睡眠的认识 |
第二节 不同睡眠障碍类型与中风 |
一、中医对中风与不寐的研究概况 |
二、西医对中风与失眠的研究概况 |
三、中风与鼾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
四、西医对卒中与睡眠呼吸暂停的研究进展 |
五、中风与不安腿综合征中医研究概况 |
六、中风与不安腿综合征西医研究概况 |
七、其他形式睡眠障碍与卒中的西医研究进展 |
八、小结 |
第二章 卒中后失眠发病因素的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 |
第一节 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恢复期卒中后失眠前瞻性观察统计结果分析 |
一、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
二、脑卒中3月时失眠影响因素分析 |
三、脑卒中后失眠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四、卒中后3个月失眠患者中医症候要素资料分布 |
五、失眠与非失眠患者中医要素临床相关资料分布 |
六、脑卒中后失眠中医要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七、失眠患者证型与性别、年龄、体质、卒中位置和季节的结果分析 |
第三章 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相关因素的横断面观察研究 |
第一节 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横断面观察研究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横断面观察统计结果分析 |
一、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
二、后遗症期脑卒中后失眠影响因素分析 |
三、脑卒中后失眠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四、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患者中医症候要素资料分布 |
五、失眠与非失眠患者中医要素临床相关资料分布 |
六、脑卒中后失眠中医要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七、失眠患者证型与性别、年龄、体质、卒中位置和季节的结果分析 |
第四章 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失眠的网状Meta分析 |
一、Meta分析研究设计 |
二、纳入文献一般情况 |
三、网状Meta分析一致性检验 |
四、网状Meta证据图 |
五、网状Meta结果图 |
六、网状Meta分析森林图 |
七、网状Meta分析贡献图 |
八、网状Meta分析发表偏倚检验及SUCRA排序 |
九、不良反应和远期随访 |
十、纳入研究中穴位及中药使用小结 |
第五章 讨论 |
第一节 恢复期、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危险因素探讨 |
一、脑卒中急性期、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的发病情况 |
二、常见因素对卒中后失眠的影响 |
第二节 恢复期、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症候、体质探讨 |
一、体质与卒中后失眠发病的探讨 |
二、常见症状与卒中后失眠发病的探讨 |
第三节 中西医治疗卒中后失眠的Meta分析结果探讨 |
一、普通Meta分析结果探讨 |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失眠的网状Meta分析探讨 |
三、局限性 |
四、现代医家常用针灸穴位、中药总结 |
结语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致谢 |
详细摘要 |
(8)通督调神针刺法对台湾地区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1 脑卒中后失眠的中医研究概况 |
1.1.1 中医对睡眠的认识 |
1.1.2 中医对失眠的认识 |
1.1.3 脑卒中与脑卒后失眠的关系 |
1.1.4 脑卒中后失眠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
1.2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失眠的研究概况 |
1.2.1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的认识 |
1.2.2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失眠发病机理的研究 |
1.2.3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失眠的治疗概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2.1 临床资料 |
2.1.1 病例资料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研究病例纳入标准 |
2.1.4 研究病例排除标准 |
2.1.5 研究中止、病例剔除和脱落标准 |
2.2 临床研究 |
2.2.1 病例分组方法 |
2.2.2 基础治疗方案 |
2.2.3 分组干预方案 |
2.2.4 针刺干预治疗注意事项 |
2.2.5 观察指标 |
2.2.6 技术路线 |
2.2.7 统计分析 |
2.3 研究结果 |
2.3.1 基本资料 |
2.3.2 各组患者PSQI评分统计结果 |
2.3.3 各组患者AIS评分统计结果 |
2.3.4 各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统计结果 |
2.3.5 各组患者NDS评分统计结果 |
2.3.6 各组随访患者PSQI评分统计结果 |
2.3.7 各组随访患者AIS评分统计结果 |
2.3.8 各组随访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统计结果 |
2.3.9 各组随访患者NDS评分统计结果 |
2.3.10 各组患者不良反应统计结果 |
2.4 分析与讨论 |
2.4.1 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的理论依据 |
2.4.2 本研究使用评估量表的选择依据 |
2.4.3 研究结果及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
(9)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组方治疗肝郁化热型肿瘤相关性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及方法 |
1 试验对象 |
2 诊断标准 |
2.1 恶性肿瘤诊断标准 |
2.2 CRI诊断标准 |
2.3 中医肝郁化热证型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脱落、剔除及终止试验标准 |
5.1 脱落标准 |
5.2 剔除标准 |
5.3 终止标准 |
6 样本量估算及分组方法 |
6.1 样本量估算 |
6.2 分组方法 |
7 干预方法 |
8 观察指标及评测方法 |
8.1 基线测量 |
8.2 疗效性指标 |
8.2.1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
8.2.2 焦虑自评量表(SAS) |
8.2.3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
8.2.4 卡氏评分(KPS评分) |
8.2.5 安全性观察指标 |
8.3 指标测定方法 |
9 数据统计 |
结果 |
1 纳入病例完成情况 |
2 一般资料的比较 |
2.1 治疗前两组性别比较 |
2.2 治疗前两组年龄比较 |
2.3 治疗前两组肿瘤部位比较 |
3 治疗前后两组观察变量比较 |
3.1 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比较 |
3.1.1 治疗前后两组PSQI总评分比较 |
3.1.2 治疗前后两组PSQI各项成分评分比较 |
3.1.3 治疗后睡眠治疗疗效比较 |
3.2 治疗前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积分的比较 |
3.3 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4 治疗前后两组卡氏评分的比较 |
4 不良反应 |
讨论分析 |
1 CRI的诱因 |
1.1 肿瘤本身导致睡眠障碍 |
1.2 肿瘤的治疗引起睡眠障碍 |
1.3 肿瘤并发症导致睡眠障碍 |
1.4 肿瘤患者心理因素引发失眠 |
2 CRI的中医认识 |
3 选药依据及组方现代药理学研究 |
3.1 艾司唑仑选药依据 |
3.2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组方选方依据 |
3.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组方现代药理学研究 |
4 疗效分析 |
4.1 睡眠质量疗效分析 |
4.2 焦虑缓解疗效分析 |
4.3 中医证候积分疗效结果分析 |
4.4 卡氏评分疗效结果分析 |
5 不足与展望 |
5.1 存在的不足 |
5.2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基于壮医脐环穴调气法针刺脐内环穴结合体穴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对失眠的认识 |
1.1 病名沿革 |
1.2 中医对失眠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医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 |
1.3.1 中药治疗失眠 |
1.3.2 针刺治疗失眠 |
2 壮医对失眠的认识 |
2.1 壮医病名 |
2.2 病因病机 |
2.3 壮医对失眠的治疗 |
2.3.1 壮医内治法 |
2.3.2 壮医外治法 |
3 西医对失眠的认识 |
3.1 失眠的定义 |
3.2 对失眠发病因素的认识 |
3.3 对发病机制的研究 |
3.4 西医对失眠的治疗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历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现代医学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2.3 壮医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 |
2.2 实际收集病例数 |
2.3 治疗方法 |
2.3.1 观察组 |
2.3.2 脐内环穴对照组 |
2.3.3 常规针刺对照组 |
3 观察指标和临床疗效指标 |
3.1 观察指标 |
3.2 临床疗效评价 |
4 不良事件记录 |
5 数据统计学方法 |
6 研究结果与分析 |
6.1 一般资料比较 |
6.2 临床疗效比较 |
6.3 PSQI评分比较 |
6.4 AIS评分比较 |
7 不良反应观察 |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
1 基于壮医脐环穴调气法针刺脐内环穴结合体穴治疗失眠的理论依据 |
1.1 壮医对失眠病机的认识 |
1.2 基于壮医脐环穴调气法的突出作用 |
1.2.1 壮医脐环穴调气法 |
1.2.2 壮医脐环穴调气作用的理论依据 |
1.3 壮医脐环穴调气法治疗失眠的理论概述 |
1.4 具体选穴依据 |
2 基于壮医脐环穴调气法针刺脐内环穴结合体穴治疗失眠的临床评价 |
2.1 对失眠患者PSQI的评价 |
2.2 对失眠患者AIS的评价 |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中医针灸与壮医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四、催眠法治疗鼻源性头痛的疗效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调枢思维应用疏肝泻火安神针法治疗肝郁化火型不寐的临床疗效观察[D]. 黄素英.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调脊通督针法联合刺络拔罐治疗颈性失眠(肝郁化火型)的临床研究[D]. 董莉.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佛手养心汤治疗阴虚血瘀型失眠症的疗效观察[D]. 张惠兵.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乌梅丸治疗睡眠维持困难型失眠(寒热错杂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周婷.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浅刺头针配合体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文献及临床研究[D]. 许咏思.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6]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D]. 王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研究及其中医药治疗的Meta分析[D]. 张霜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8]通督调神针刺法对台湾地区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效果观察[D]. 蔡淑满.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9]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组方治疗肝郁化热型肿瘤相关性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D]. 林开敏.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10)
- [10]基于壮医脐环穴调气法针刺脐内环穴结合体穴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D]. 陈超群.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