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耳变压疗法在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龙生[1](2021)在《非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咽喉反流的分析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作为最常见的传导性耳聋的发病原因之一,近期其与咽喉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LRP)的相关性研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外对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和病因的相关研究仍较少?此次主要为研究分泌性中耳炎与咽喉反流之间关系,目的是有利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诊治,为患者提供更优的治疗方案。方法(1)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入院的6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专业医生的要求凭借自身感受填写反流症状指数表(reflux symptom index,RSI)。再通过电子喉镜检查结果由2名耳鼻喉科医生完成反流体征指数表(reflux finding score,RFS),并取分数平均值。再由专业人员使用Dx-p H监测仪对患者进行口咽部24小时p H监测。根据患者体位计算反流事件总数、反流百分比时间和最长反流时间,并得出Ryan评分。(2)在上述60名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筛选出46例分泌性中耳炎伴有咽喉反流的患者,并按照专业耳鼻喉科医师的要求,进行七个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表(Eust achian tube 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7,ETDQ-7)的评估。结果1.60例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RSI量表的阳性率为70%;60例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RFS量表的阳性率为61.66%;60例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RSI和/或RFS阳性率为73.33%(44/60)。2.60例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Ryan指数阳性46例(46/60,76%),以直立评分阳性最多。3.分泌性中耳炎合并咽喉反流的46名患者的七项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阳性率为100%(46/46)。结论1.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与喉咽反流的症状具有正向相关性。2.咽鼓管功能障碍是喉咽反流伴有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的重要环节之一。
杜俊尧[2](2020)在《扩展高频测听在2型糖尿病伴耳鸣患者早期听损伤监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以扩展高频测听对常规纯音测听正常的正常人、耳鸣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及2型糖尿病伴耳鸣患者进行听力学检查,以期了解扩展高频测听检查对2型糖尿病伴耳鸣患者早期听损伤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30名(60耳)常规纯音测听正常者为对照组;耳鸣患者36名(60耳),其中双侧耳鸣24名,单侧耳鸣12名;2型糖尿病患者30名(60耳);2型糖尿病伴耳鸣患者42名(70耳),其中2型糖尿病双侧耳鸣患者28名,2型糖尿病单侧耳鸣患者14名,分别进行扩展高频测听,将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耳鸣组患者10~18k Hz扩展高频听阈明显高于对照组,14~18k Hz的听阈检出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2型糖尿病患者10~18k Hz扩展高频听阈明显高于对照组,16~18k Hz的听阈检出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2型糖尿病伴耳鸣组的患者10~18k Hz扩展高频听阈明显高于正常人、2型糖尿病患者和耳鸣患者,12.5~18k Hz的听阈检出率则明显低于正常人、2型糖尿病患者和耳鸣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扩展高频测试可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耳鸣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伴耳鸣早期听损伤监测。2纯音测听听阈正常并不代表患者的听功能良好。图0幅;表12个;参98篇。
刘瑞杰,王鑫霞,王露,赵梓尧,余驰昊,俞洪,杨雪静,孙桂芹[3](2020)在《化脓性中耳炎病原菌感染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化脓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疾病,可导致听力下降、鼓膜充血、鼓膜穿孔、耳鸣、耳痛及流脓等。化脓性中耳炎主要由微生物进入中耳引起感染,使中耳黏膜发生化脓性病变,且不同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不同。本文从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和治疗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化脓性中耳炎的诊断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孟洁[4](2019)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加鼓膜置管术对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将32例(41耳)患有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16例患者(21耳)接受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加鼓膜置管术。对照组:16例患者(20耳)接受鼓膜置管术。评价的指标如下:咽鼓管功能障碍7项问卷评分(Eustachian tube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7,ETDQ-7)、纯音测听:平均气-骨导差(ABG)、声阻抗、耳内镜检查、薄层颞骨CT扫描,治疗有效率,患者自感症状。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手术之后1个月咽鼓管功能障碍7项问卷评分(ETDQ-7评分)均较手术之前降低(t=35.204,P=0.000;t=-26.932,P=0.000)。试验组手术之后6个月与手术之后8个月咽鼓管功能障碍7项问卷评分(ETDQ-7评分)均较对照组低(t=-36.298,P=0.000;t=-20.512,P=0.000)。试验组与对照组手术之后1个月平均气骨导差结果均较手术之前降低(t=31.725,P=0.000;t=14.146,P=0.000)。手术后6、8个月,试验组治疗的有效率(100%,10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80%、75%)(P<0.05)。结论: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加鼓膜置管术对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较鼓膜置管术医治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好
同娟,陈静,陈丹,马永红[5](2019)在《咽鼓管吹张注药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咽鼓管吹张注药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单纯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和研究组(n=30,使用咽鼓管吹张注药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气导平均阈值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3.70%,略低于对照组的20.00%,但两组差异不显着(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咽鼓管损伤出血、剧烈疼痛等不良反应;随访3个月,无咽鼓管狭窄、持续性眩晕等并发症。结论咽鼓管吹张注药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纠正患者气导平均阈值,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且可预防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何光耀,唐军,尧振兴,谢貌,比贝克,唐翔龙,周永,谭颂华,唐安洲[6](2018)在《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中IL-1β和内毒素的表达与咽鼓管功能障碍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中IL-1β与内毒素表达,探讨其发病机制以及与咽鼓管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采集中耳积液行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技术及鲎试验动态浊度法检测中耳积液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内毒素的表达。结果 (1)细菌培养:普通组中有1例细菌培养为阳性,为鲍曼不动杆菌,放疗组有2例阳性,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内毒素:普通组及放疗组的中耳积液内毒素均显着高于各自血清中内毒素的表达值(P<0.05),且中耳积液内毒素含量放疗组高于普通组(P<0.05);(3)普通组及放疗组中耳积液的IL-1β、TNF-α表达均显着高于各自血清的表达值(P<0.05),但中耳积液中放疗组与普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放疗组中耳积液IL-1β表达值在咽鼓管功能障碍形态不全阻塞、完全阻塞、完全闭锁3组对比中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特点为细菌培养低阳性率和局部中耳腔积液内毒素、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高表达率;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其迁延难愈,内毒素可能是重要因素;放疗后咽鼓管功能形态障碍程度与中耳积液IL-1β表达值密切相关。
胡慧[7](2018)在《高压氧治疗引发耳痛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患者并发耳痛的现状,分析耳痛的影响因素,探讨系统脱敏疗法对改善耳痛的临床疗效,为降低高压氧治疗耳痛发生率,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在2017年3月2017年9月期间对九江市2所三甲医院的高压氧治疗患者310例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高压氧治疗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分析耳痛的相关因素,评估不同程度的耳痛,对因首次耳痛不能完成治疗疗程,视觉模拟评分耳痛分值在46分的60例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采用系统脱敏疗法进行干预3天,对照组按常规处理,两组干预3天后再次问卷调查,比较两组耳痛、焦虑、治疗连续性的差异。结果:1、耳痛发生情况共发生耳痛122例,男性67例,女性55例,总发生率为39.4%。其中首次治疗112例,占91.8%,后续治疗10例,占8.2%;vas评分3分以下60例(首次治疗52例,后续治疗8例),各压力段均可发生;vas评分46分62例(首次治疗60例,后续治疗2例),在0.04MPa左右的60例,占96.8%,在0.08MPa左右的2例,占3.2%;未发生vas7分以上耳痛患者。2、耳痛发生的相关因素耳痛与非耳痛患者在调压动作、年龄、咽鼓管状况、婚姻状况、费用压力和人均月收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一般资料中所有与耳痛有关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咽鼓管状况和身体状况两者为耳痛的独立因素。3、耳痛前后焦虑值相关性患者平时的焦虑值与高压氧治疗时的焦虑值、耳痛时的焦虑值呈线性相关(P<0.001),故可用焦虑值作为耳痛的间接变量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4、60例耳痛患者分组干预后组内耳痛情况入组时两组得分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经过3天的干预治疗后,实验组耳痛值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耳痛值有变化,但前后差异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5、60例耳痛患者分组干预后组内焦虑情况入组时两组得分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焦虑值下降显着,对照组焦虑值变化不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高压氧治疗依从性比较实验组30例全部按医嘱及时完成治疗;对照组除1人采用鼻腔喷雾完成治疗,15人中断3天完成治疗,12人中断一周后完成治疗,2人中断2周后完成治疗。实验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7、耳痛与焦虑的交互作用以疗程结束后的焦虑值为应变量时,干预后的耳痛值与干预后的焦虑值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结论:1、高压氧治疗患者加压时间段耳痛发生率较高,多发生在首次治疗,主要为轻、中度耳痛,未发生重度耳痛。2、高压氧治疗患者发生耳痛的独立因素主要为咽鼓管通气状况和患者的身体状况。3、高压氧治疗时患者焦虑情绪与耳痛呈正相关,且干预后耳痛与焦虑有交互作用,减轻、消除患者焦虑可以降低耳痛的发生,又可减轻焦虑。4、对入舱前病人咽鼓管功能和身体状况的筛查、评估、掌握进舱时机;确保病人掌握正确到位的调压动作;加压时对电脑系统及患者的严密监控;对耳痛及焦虑的早期识别、个性化干预是降低高压氧治疗发生耳痛的关键。5、系统脱敏疗法可以改善患者的耳痛和焦虑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卢烨[8](2016)在《中医鼻病“序贯疗法”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鼓室压曲线变化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疾病,是引起儿童听力下降的主要因素。迁延不愈的OME还可引发儿童语言言语发育迟缓,平衡能力差,大运动系统发育迟缓。目前临床上对于儿童OME的治疗治疗方法尚不统一,以手术治疗居多,但是目前并没有患儿接受手术的明确客观指标,且患儿术后的预后情况及并发症情况也尚无确切说明。在保守治疗方面仍多以经验用药为主要方法,现代医学治疗在药物方面具有药物效果短暂而有限,效果不明确,副作用大等问题。因此中医药治疗儿童OME作为一种很好的方式,成为非手术疗法中重要的一部分。导师孙书臣教授所创立的中医鼻病“序贯疗法”在治疗儿童OME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中医鼻病“序贯疗法”治疗前后鼓室压曲线的变化。旨在评价中医序贯疗法对于儿童OME的治疗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对于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经辨证论治,确定组方,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采用中医鼻病“序贯疗法”中的中药蒸汽熏蒸鼻腔,蒸馏液滴鼻二者中的一种方法或二者同用进行治疗,每两周复诊调整方药,每两周复查声导抗测听检查,最长观察时间为12周。研究结果:本研究共观察27例(44耳)3-8岁之间,经声导抗测听诊断为OME的患儿27例(44耳)。治愈耳数21耳,治愈率47.7%,治愈及有效耳数共29耳,总有效率65.9%,无变化耳数15耳,占34.1%。4周内治愈耳数13耳,治愈率为29.5%,治愈及有效耳数共16耳,总有效率36.4%,8周内治愈耳数17耳,治愈率为38.6%,治愈及有效耳数共25耳,总有效率56.9%,12周内治愈耳数21耳,治愈率为47.7%,治愈及有效耳数共29耳,总有效率65.9%。研究结论: (1)中医鼻病“序贯疗法”对于治疗儿童OME有较好的疗效。(2)中医鼻病“序贯疗法”治疗儿童OME的治愈率及有效率随时间增加而升高。 (3)腺样体肥大可能是导致儿童OME的重要病因,伴腺样体肥大的OME患儿治疗时间可能较长,应针对病因给予积极治疗。
麦平青,陈新友[9](2012)在《中耳变压疗法治疗成人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中耳变压疗法治疗成人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11年1月就诊的患者中选取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78例,治疗组采用中耳变压疗法,对照组采用Valsava法,比较两组痊愈率以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以及总有效率均与治疗组有显着差异(P<0.05),并且两组均未出现鼓膜穿孔及化脓性中耳炎等并发症。结论:采用中耳变压疗法治疗成人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并且不会导致明显的并发症,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陆秋天,朱秋梅,梁建平,王涛[10](2011)在《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两种非手术治疗的对比研究〔1〕》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分析中耳变压疗法与Valsava法吹张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按年龄配对设计原则,将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48例(60耳),分为中耳变压疗法治疗组和传统Valsava法吹张对照组,即治疗组24例,30耳,对照组24例,30耳,分析比较中耳变压疗法与Valsava法吹张治疗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纯音气导听阈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t=-2.171,P=0.038);治疗组治愈9耳,显效5耳,有效8耳,无效8耳,总有效率为73.33%(22/30),对照组治愈4耳,显效1耳,有效11耳,无效14耳,总有效率为53.33%(16/30),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z=-2.195,P=0.028)。结论:中耳变压疗法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优于传统Valsava法吹张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二、中耳变压疗法在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耳变压疗法在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非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咽喉反流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6. 展望 |
7.参考文献 |
8.附录 |
9.致谢 |
综述 分泌性中耳炎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2)扩展高频测听在2型糖尿病伴耳鸣患者早期听损伤监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1.1.3 统计学处理 |
1.1.4 可能出现的误差、偏倚及控制措施 |
1.2 结果 |
1.2.1 一般情况 |
1.2.2 耳鸣组与对照组结果比较 |
1.2.3 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结果比较 |
1.2.4 2型糖尿病伴耳鸣组与对照组结果比较 |
1.2.5 耳鸣组与2型糖尿病组结果比较 |
1.2.6 2型糖尿病伴耳鸣组与耳鸣组结果比较 |
1.2.7 2型糖尿病伴耳鸣组与2型糖尿病组结果比较 |
1.3 讨论 |
1.3.1 扩展高频测听的意义 |
1.3.2 扩展高频测听的应用 |
1.3.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耳鸣的研究进展 |
2.1 耳鸣的流行病学 |
2.2 耳鸣的病因 |
2.3 耳鸣的分类 |
2.3.1 客观性耳鸣 |
2.3.2 主观性耳鸣 |
2.4 耳鸣的病理生理学 |
2.5 耳鸣的发病机制 |
2.5.1 听觉系统 |
2.5.2 非听觉系统 |
2.6 耳鸣病史的诊断评价 |
2.7 耳鸣的治疗 |
2.7.1 心理学疗法 |
2.7.2 耳鸣习服疗法 |
2.7.3 认知行为疗法 |
2.7.4 掩蔽疗法 |
2.7.5 助听器 |
2.7.6 人工耳蜗 |
2.7.7 重复经颅磁刺激 |
2.7.8 高压氧治疗 |
2.7.9 药物治疗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参与临床研究患者知情同意书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3)化脓性中耳炎病原菌感染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SOM的发病机制 |
1.1 病原菌感染 |
1.2 咽鼓管阻塞 |
1.3 Toll样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失调 |
2 SOM病原菌的种类 |
2.1 常见致病菌 |
2.2 条件致病菌 |
2.3 厌氧菌 |
2.4 真菌 |
3 SOM病原菌的耐药性 |
4 SOM的治疗 |
4.1 药物治疗 |
4.2 手术治疗 |
4.3 中药治疗 |
5 展望 |
(4)咽鼓管球囊扩张术+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英中文术语和缩略语对照表 |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或专利申报等其他成果 |
附录C.综述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5)咽鼓管吹张注药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气导平均阈值比较 |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复发情况比较 |
2.4 两组患者治疗安全性比较 |
3 讨论 |
(6)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中IL-1β和内毒素的表达与咽鼓管功能障碍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2.1 标本采集 |
1.2.2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
1.2.3 内毒素检测 |
1.2.4 细胞因子检测 |
1.3 鼻咽癌放疗后咽鼓管功能障碍分型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细菌培养 |
2.2 各组内毒素、IL-1β、TNF-α的表达 |
2.3 NPC放疗后咽鼓管功能障碍分型与内毒素、IL-1β、TNF-α的关系 |
3 讨论 |
(7)高压氧治疗引发耳痛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高压氧引发耳痛的研究现状 |
1.3 系统脱敏的研究现状 |
1.3.1 系统脱敏疗法的定义 |
1.3.2 系统脱敏疗法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的启示和目的 |
第2章 高压氧治疗患者引发耳痛的影响因素分析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调查工具 |
2.2.1 高压氧治疗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 |
2.2.2 视觉模拟评分 |
2.2.3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 |
2.3 抽样方法和样本量估计 |
2.3.1 样本量估计 |
2.3.2 预调查样本量 |
2.4 资料收集 |
2.5 质量控制 |
2.5.1 问卷质量控制 |
2.5.2 高压氧治疗质量控制 |
2.5.3 数据质量控制 |
2.6 统计学方法 |
2.7 结果 |
2.7.1 高压氧治疗患者基本情况 |
2.7.2 耳痛发生情况 |
2.7.3 耳痛患者原因分析的logistic回归 |
2.7.4 高压氧耳痛前后焦虑值的关系 |
2.8 讨论 |
2.8.1 高压氧治疗耳痛患者的一般情况 |
2.8.2 高压氧治疗耳痛原因分析 |
2.8.3 分析高压氧治疗耳痛相关因素的临床意义 |
第3章 系统脱敏疗法对高压氧引发耳痛的效果评价 |
3.1 干预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类型 |
3.2.2 干预方法 |
3.2.3 资料收集 |
3.2.4 质量控制 |
3.2.5 统计学分析 |
3.3 结果 |
3.3.1 两组高压氧治疗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
3.3.2 两组患者耳痛情况的描述与分析 |
3.3.3 干预后两组耳痛的比较 |
3.3.4 两组患者焦虑情况的描述 |
3.3.5 两组患者焦虑情况的描述与分析 |
3.3.6 耳痛与焦虑的交互作用分析 |
3.3.7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
3.4 讨论 |
3.4.1 系统脱敏疗法对高压氧治疗患者耳痛的影响 |
3.4.2 系统脱敏疗法对高压氧治疗患者焦虑的影响 |
3.4.3 系统脱敏疗法在高压氧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
第4章 结论 |
第5章 研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 |
5.1 创新之处 |
5.2 局限性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8)中医鼻病“序贯疗法”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鼓室压曲线变化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 |
1.1 中医对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认识 |
1.2 耳胀、耳闭的病因 |
1.3 耳胀、耳闭的病机症候 |
1.4 现代中医学对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 |
1.5 耳胀、耳闭的中医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 |
2.1 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及流行病学调查 |
2.2 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研究 |
2.3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
2.4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 |
3 中医鼻病序贯疗法 |
3.1 中医鼻病“序贯疗法”的理论基础 |
3.2 中医鼻病“序贯疗法”的建立思路 |
3.4 中医鼻病“序贯疗法”的具体操作及原理 |
3.5 中医鼻病“序贯疗法”的优势 |
参考文献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1、研究资料 |
1.1 观察对象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剔除标准 |
1.5 终止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案 |
2.2 观察方法 |
2.3 评价方法 |
2.4 统计方法 |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中医鼻病“序贯疗法”治疗前后鼓室压曲线变化 |
3 治愈率与疗程的关系 |
小结 |
讨论与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结果 |
个人简介 |
(9)中耳变压疗法治疗成人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 |
1.2 一般资料 |
1.3 方法 |
1.4 疗效评价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10)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两种非手术治疗的对比研究〔1〕(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测试方法及仪器 |
1.3 治疗方法 |
1.4 疗效评定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3 讨 论 |
四、中耳变压疗法在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非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咽喉反流的分析研究[D]. 刘龙生.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2]扩展高频测听在2型糖尿病伴耳鸣患者早期听损伤监测中的应用[D]. 杜俊尧.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3]化脓性中耳炎病原菌感染的研究进展[J]. 刘瑞杰,王鑫霞,王露,赵梓尧,余驰昊,俞洪,杨雪静,孙桂芹. 微生物与感染, 2020(02)
- [4]咽鼓管球囊扩张术+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D]. 孟洁. 蚌埠医学院, 2019(01)
- [5]咽鼓管吹张注药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J]. 同娟,陈静,陈丹,马永红.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01)
- [6]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中IL-1β和内毒素的表达与咽鼓管功能障碍的关系[J]. 何光耀,唐军,尧振兴,谢貌,比贝克,唐翔龙,周永,谭颂华,唐安洲.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18(03)
- [7]高压氧治疗引发耳痛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效果研究[D]. 胡慧. 南昌大学, 2018(07)
- [8]中医鼻病“序贯疗法”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鼓室压曲线变化观察[D]. 卢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9]中耳变压疗法治疗成人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研究[J]. 麦平青,陈新友. 亚太传统医药, 2012(03)
- [10]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两种非手术治疗的对比研究〔1〕[J]. 陆秋天,朱秋梅,梁建平,王涛. 临床医药实践,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