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奥地利礼仪

独特的奥地利礼仪

一、独特的奥地利礼仪(论文文献综述)

崔明德,刘子琪,雷振扬,李大龙,武沐,冉诗泽,刘洁,蔡燕[1](2021)在《“中国和亲历史与和亲文化”笔谈》文中研究表明和亲是指两个不同民族政权或同一种族的两个不同政权的首领出于"为我所用"之目的所进行的联姻。和亲文化是在和亲过程及相关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独特文化,既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产物,又对浸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历史上几乎历朝历代都有和亲,并形成了三大"和亲文化圈"以及厚重的"和亲文化层"。和亲文化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一方面,和亲文化主要是在中国大地产生和积淀的独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和亲文化形成的厚重历史和丰富内涵,和亲文化与多条丝绸之路的密切联系,以及和亲文化的价值理念,使和亲文化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解决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困境。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作出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重要论断时,列举了六个历史佳话,其中"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进藏"就占了两个,而且排在最前面,由此可见和亲历史及和亲文化的历史地位、重要价值及现实意义。全面梳理学术史可以看出,历代都有政治家和史学家关于和亲问题的探讨。进入21世纪后,参与研究的专家学者越来越多,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质量逐步提高,而且出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一是由个案研究转向整体研究,二是由某一时期和亲研究转向通史式研究,三是由单一学科研究转向多学科参与,四是由和亲历史研究转向和亲文化研究,五是由主要使用汉文文献转向使用汉文文献、少数民族文献及国外文献等各种文献。在学界持续深化学术研究、理论构建的同时,全国多地不断加快和亲文化建设步伐,已取得了比较丰硕的建设成果,将来极有可能会出现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并对解决全球出现的民族宗教矛盾发挥重要作用。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助力文化强国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和烟台大学民族研究所于2021年5月21—23日在烟台大学共同举办了"中国和亲历史与和亲文化"学术研讨会。来自21个省区市的8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和亲历史及发展脉络、和亲文化的丰富内涵及时代价值、和亲文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及作用、文学视野下的和亲研究等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与交流。会后,与会专家学者对提交会议的论文和发言进行了补充修订,本期刊发的7篇文章即是其中的一部分,希望得到学界更多同仁的关注,共同推动中国和亲历史与和亲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取得更加丰硕的建设成果。

谷倩兮[2](2021)在《19-20世纪之交意大利汉学的引领者罗声电研究》文中提出19-20世纪之交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西方国家纷纷在华设立外交公使馆,并展开支持其在华政治经济活动的中国研究,刚刚完成民族统一的意大利也不甘于后。悠久的意大利汉学传统渐渐从以传教士为研究主体走向现代和世俗,又从学院式汉学走向实地考察现实中国的研究。这一时期着名的意大利东方学家和远东语言文学教授、早期派驻中国的意大利外交官罗声电(Lodovico Nocentini,1849-1910)就是一位对于复兴意大利汉学发挥重要引领作用的承上启下的人物。分析罗声电论着,挖掘他作为学者和外交官两种角色的转换,可以展现出其中国文化造诣如何使之以外交官视角对现实中各种事件进行考察。本论文利用佛罗伦萨大学、罗马大学、意大利外交部档案馆、图书馆和其他意大利图书馆中关于罗声电的一手档案材料和原始文献,结合历史学、国际政治学理论方法,从语言、文化视角,展开关于罗声电的外交和学术生涯的全方位的梳理,挖掘他带领意大利汉学由衰弱转向繁荣的历程及其对意大利汉学发展和开拓意大利汉学新的研究方向的推动。通过分析罗声电的重要论着,本论文把握其对中国社会、文化、中意关系的研究以及其中所反映的意大利对外政策。本论文以五章的篇幅,以史为线,详细阐述罗声电的生平和学术道路;罗声电继承意大利汉学传统对中国思想观念和语言文学的研究;罗声电在现代意大利的东亚外交政策背景下的外交官经验和他开拓的对中国国际关系问题的探讨;罗声电在对中国现实政治、经济和社会研究和思考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中国观;罗声电在那不勒斯东方学院和罗马大学担当汉学教授和学术负责人期间创办刊物、兴办大学、组建语言学校和图书馆、设立协会等各种组织活动和贡献以及他对20世纪意大利汉学的重要引领作用。从详尽的分析和考察中,本论文揭示出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意大利汉学对于整个意大利汉学发展历史的重要意义;罗声电上述研究和活动的中意文化交流意义和对中学西传产生的影响。希望本研究能够丰富19—20世纪之交的中意关系史研究,为晚清史方面的研究揭示更多历史事实和细节。

方天虹[3](2021)在《上海犹太人的历史活动及其遗存》文中指出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作为通商口岸,这座城市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踏上来沪的旅途,他们在上海的居住时间也逐渐变长。”(1)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的百年历程中,曾涌现出三个犹太人移居上海的高峰时段,并按照时间历程,分别形成了塞法迪犹商集团、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和欧洲犹太难民三种不同类型的犹太群体。由于不同的犹太群体有着不同的国籍、生活习惯和宗教条例,因此在上海出现了不同的犹太社区,这些社团以各自特有的方式存在并“嵌入”中国社会。他们在上海进行商业贸易、举行宗教仪式、开办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并且始终和世界各地的犹太社群保持紧密的联系。他们在上海进行的一系列历史活动对于近代上海、乃至整个中国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第一批犹太商人的到来,到欧洲犹太难民在二战结束后陆续离开的这段百年历史活动中,留下了不同种类、用途、风格的犹太遗址和特色建筑。关于历史遗存的概念,不仅限于犹太遗址和特色建筑,还包含类似历史展品、历史档案、难民回忆录等更加广泛、特定的历史文化内容(2)。这些保存较好的遗存已经成为了上海历史文化资源中不可替代的珍贵遗产,不仅是我们全面、真实地了解上海犹太人生活面貌的第一手资料,而且作为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在上海对外交往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整体架构上,文章通过查考历史文献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梳理犹太群体在上海开展的经济、宗教、文化艺术、社会政治等历史活动,并从历史遗存的角度,分析上海犹太人在不同社会领域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对近现代上海产生的深远影响。此外,通过走访上海犹太会堂、公墓、商场、饭店、剧院、住宅、学校、医院等代表性历史遗址和特色建筑,整理与更新上海犹太遗存的现状和保护情况,力图对上海犹太人在一个半世纪中的历史活动及其遗存作一个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

李媛[4](2021)在《海顿弥撒音乐作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海顿一生创作的全部弥撒音乐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与作品分析,对其进行全面、综合、系统的梳理,论证海顿的弥撒创作是集巴洛克音乐风格与维也纳古典主义风格之大成。按照其弥撒作品的创作时间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海顿在1749-1782年间创作的前八部弥撒音乐作品,根据创作时间依次为F大调简短弥撒、圣灵降临节弥撒、第一塞林西斯弥撒、合唱弥撒、降E大调弥撒、圣尼古拉弥撒、小管风琴弥撒与第二塞林西斯弥撒。下篇,为海顿在1796-1802年间创作的后六部弥撒音乐作品,即战争弥撒、神圣弥撒、苦难弥撒、特蕾莎弥撒、创世纪弥撒与和谐弥撒。文中就作品的手稿、创作时间、创作背景、作品特征、历史演出等方面进行分析与归纳,说明海顿弥撒的形式特点与创作风格的演变,揭示出维也纳古典主义弥撒的创作特征。

蒋雪秘[5](2021)在《传统与现实的交织 ——重庆市永川区葬礼中的“破血河”仪式研究》文中提出“破血河”仪式是重庆市永川区女性葬礼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仪式活动,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参与观察与访谈法等方法,依据社会性别理论和文化变迁等理论探讨“破血河”仪式及其文化内涵,发现“破血河”仪式是作为传统仪式信仰而存在的,且一直扎根内化于民众思想深处。但是随着性别平等观念等主流思想对人们的影响日甚,现实生活中民众对待“破血河”仪式的态度和实践也使之处于传统与现实的交织状态。丧葬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长期的生活变迁中既保持着传统丧葬仪式的持久性、稳定性和仪式程序的严谨性,又受到现实思想观念的影响,表现出一种传统与现实复杂交织的文化状态。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理论依据,并说明了田野调查点的选择原因;第一章简要概述了“破血河”仪式的历史文化背景,主要探究《血盆经》的起源及其演变,并通过分析“血湖地狱”中罪魂身份的阶段性变化,以探讨“破血河”仪式发展过程中的性别观念;第二章主要论述永川地区民间流传的“破血河”仪式,说明《血盆经》与“破血河”仪式在永川的流布情况,从仪式的展演中分析其孝道与女性污染的双重性质,以及仪式具有的劝化、禳灾功能;第三章主要分析乡村民众对待“破血河”仪式中孝道与性别污染两种文化内涵的双重态度与实践,以展现民众关于“血湖思想”的复杂性;第四章分析了“破血河”仪式在传承过程中的延续及变化,阐释其传统与现实交织、相互调适的复杂现象;结语部分总结了仪式传统与民众现实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民众在仪式变迁中具有主体性的特点,丧葬仪式作为传统文化的变迁规律及特点,即民俗传统其实并不是两极发展的,而是一直在传统与现实相互调适、交织的社会和文化语境中寻求发展。

程笛[6](2021)在《1859-1862普鲁士东亚远征考察团旅华纪实文献中的中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九世纪末期,随着中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和以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诸邦对外政策的转向,1859年普鲁士联合德国关税同盟所有州、汉萨同盟市以及梅克伦堡,在艾林波伯爵的带领下,开展了一场游历中国、日本和暹罗诸国的东亚远征考察,以求与远东诸国签订贸易条约,并从科学和商业贸易关系的角度研究这一地区。这场远东冒险不仅促成了《中德通商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德之间的交往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为近代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还成为长期隔绝的双方观察彼此的重要窗口。关于这场意义重大的东亚远征之行,普鲁士远征军成员不仅发表了详实的考察报告,还留下了大量私人旅行纪实文献。它们共同展现了当时德国远征军成员对晚清中国的观察和看法,并深远地影响了此后德意志地区对中国的认识。本文以普鲁士东亚远征考察团留下的纪实文献为切入点展开,第一章分析了该考察团来华前德意志地区与中国交往的历史背景和对中国的认识。在普鲁士东亚远征考察团来华之前,德意志地区与中国之间的交往零散且间接,对华了解多来自于中东地区或欧洲其他国家商人、学者的转述,并在“中国”身上投射了自己的想象。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德意志地区多次试图与中国建立直接的商业联系,但苦于内政外交上的压力未能推进,仅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商业城市发展了微不足道的贸易。第二章介绍普鲁士东亚远征考察团的直接历史背景及纪实文献作者生平,随后第三章在此基础上分专题对考察团所留下的纪实文献文本进行研读,以经济、文化、宗教、城市及列强在华殖民活动为讨论点,关注携带着殖民考察目的的使团成员观察到的中国社会内部情况以及中外之间的社会差异。通过分析文本可以发现,考察团成员并没有完全否定中国,也没有带着出发时的刻板印象来书写中国,“中国”不再是扁平化的“先进文明”或“野蛮文明”,而是被赋予了复杂的多面。第四章则将视野扩展到普鲁士东亚远征考察团回国后。考察团成员回国后不久,考察报告便相继出版,引发了热烈讨论。报告在体现了德意志的优越感的同时,也凭借其中的异国风情深深吸引了读者,引发了新一轮对中国的向往和研究。其中,部分考察团成员后来陆续又重返东亚,深入研究和书写这一地区。遗憾的是,考察团成员对“中国问题”上较为客观的态度并未在后继者身上得到继承与发展,中国在多次殖民战争中的军事失败大致地维持了其在德意志地区的传统的负面印象,这一形象在十九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达到高峰。

尹璐[7](2020)在《“人并非生而为人,教而为人” ——伊拉斯谟儿童教育观研究》文中提出伊拉斯谟被誉为16世纪教育史上最为伟大的人。伊拉斯谟所提出的儿童教育方法和教育精神的影响力远超他在宗教方面的影响力。因此,教育思想,尤其是儿童教育思想也成为认识伊拉斯谟真正价值的重要视角之一。本研究力图拓展伊拉斯谟儿童教育思想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探寻其经典文本字里行间所承载思想信息的显与微,找寻伊拉斯谟思想在欧洲教育思想史,乃至欧洲社会变迁中的应有地位与价值,并找寻可资我国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借鉴之处。本文第一章探讨教育观念之生发。本文将在整个人文主义教育的视域下透视伊拉斯谟的儿童教育哲学与观念,探索其人文主义儿童教育的特质。从其时代的宗教、社会思想背景叙说伊拉斯谟一生的主要经历,偏重于对其学术和教育思想形成有着重要影响的那些人生经历。随后,从共时与历时维度,探讨了古典教育思想与时代思潮对伊拉斯谟教育观的成形,了解构成他思想观念的古代传统或思想脉络的基础。第二章主要从人性、宗教、美德、政治与社会等方面探讨伊拉斯谟对儿童教育目的论的深度思考。伊拉斯谟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性论予以重塑,凸显出伊拉斯谟对人的重视,对人的可教性的肯定以及对人的身心和谐统一的重视,进而探讨了伊拉斯谟的宗教人的终极目标,以及他对美德的追求、对政治和社会秩序的追求。本章中,笔者探讨了伊拉斯谟重新发现儿童教育的价值,系统阐释了其试图以儿童教育为手段实现人类进步、社会改造的宏伟理想。第三章探讨伊拉斯谟基于儿童性别的教育内容论。首先,针对伊拉斯谟儿童教育的主要教育对象——精英阶层的男童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进而讨论伊拉斯谟儿童教育,尤其是男童教育所倡导的主要教育内容,包括知识上以语言和文学训练为主轴的文雅教育和重视外在举止行为的礼仪教育等。尤其是他以礼仪教育为核心,提出了“人并非生而为人,教而为人”的儿童礼仪教育,对后世教育思想和主张对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促进了欧洲人文明化和礼仪规范的标准化。此外,本章还就伊拉斯谟在性别教育方面针对女孩的一些划时代教育内容进行了专题讨论,揭示出其女孩教育的实质和价值。第四章探讨伊拉斯谟的儿童教育方法论。本章具体总结分析了伊拉斯谟主要阐述的数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如早教与循序教育,游戏教学与寓教于乐,团体竞争、奖惩等,以此了解其儿童教育精神。第五章探讨伊拉斯谟所倡导的儿童教育环境论。这是一个特殊专题式探究,也是伊拉斯谟儿童教育思想中颇具特色的一个主题。本章分别从伊拉斯谟揭示出的教育活动中的几个儿童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身边人:父母、教师、同伴等主要角色入手,展示几者之间相对的关系与责任,并将人的活动带入到伊拉斯谟的儿童教育观念中。天性与教养共同雕琢儿童的“成形”。对照中古时代的教育方法,以及文艺复兴时代的整体教学状况,伊拉斯谟的儿童教育思想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开启了那个时代教育改革的契机。

陈斯亮[8](2020)在《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清乾隆时期的学者型官员毕沅(1730-1797)在古迹保护方面的成就,以毕沅在陕西开展的古迹保护活动为研究主线,穿插论述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归纳总结了毕沅古迹保护的主要特征,继而将以他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遗产保护进行比较,并专门探讨了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研究中借助工程典籍、宫廷档案、金石碑刻、书札信件、报刊、摄影集、测绘图纸、考古发掘成果等资料,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交叉研究等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毕沅及清代古迹保护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剖析考察,并得出5点结论。研究成果在广度、深度及可信度方面与以往相比有较显着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对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的事迹进行了总体性论述,介绍了毕沅游历考察270余处古迹的概况,评述了毕沅的代表性着作《关中胜迹图志》《关中金石记》和他倡导编修的方志,梳理出毕沅在为官25年期间所保护的215处古迹。以毕沅所保护古迹的类型为划分依据,依次研究了陵墓、坛庙、城垣这三类受到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古迹,又选取3处无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其他类型古迹进行分析。在陵墓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陵墓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毕沅保护陕西187座陵墓的相关背景、事件始末、保护措施及历史意义,论述了毕沅保护唐昭陵的9年历程、6项举措及历史意义;在坛庙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坛庙保护的观念及制度,论述了毕沅整修华阴西岳庙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具体措施、工程经费、成果绘制等问题;在城垣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城垣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修缮风潮和当时陕西城垣的修缮概况,论述了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主要方法、具体措施和历史意义;在其他类型的古迹中,选取西安碑林、崇圣寺、灞桥作为代表性个案,分别从保护事件始末、保护措施、保护特点、历史意义及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由此归纳了毕沅古迹保护的5项特征——重视古迹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的发掘;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其操作模式是在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开展保护;其长远目标是为了构建“理想天下”图景。此外,分析了毕沅在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时所反映的时代理念以及其保护方法背后的行为逻辑。通过与历代古迹保护人物的比较,认为毕沅是清代古迹保护领域的突出代表人物,也是自周至清近三千年间中国本土开展古迹保护实践数量最多者,他在古迹保护的思想和实践两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文中阐述了清代古迹保护在思想、制度、机构、学者四方面的情况,尝试对其历史意义进行重新审视和客观评价,并将其与17-19世纪的欧洲和民国时期进行逐项对比,探寻外来理论与本土体系融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认为,清代古迹保护体系颇为独特,既呈现自洽性和复杂性,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它自19世纪起被逐步形成的西方遗产保护体系所超越,但仍然深刻影响民国古物保护体系的发展。最后,文中通过分析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恒久期望和阶段性问题,认为清代古迹保护和毕沅的相关事迹,不仅能够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了历史素材和实施经验,也能够利用这些古代遗产保护智慧去探索创造性转化思路,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遗产“真实性”认知、文化遗产复建、文化信仰构建、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以工代赈”、遗产保护与国家安定等方面为今日提供更丰富的启示。

教育部[9](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周惠新[10](2020)在《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研究》文中认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走进新时代,以太极拳为典型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以鲜活个案在国际传播中实现从“文化走出去”到“文化走进去”,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好中国形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中华文化国际软实力、助力国家形象建构贡献应有力量等,是太极拳理应思考的时代命题。研究将太极拳跨文化传播作为独立的“文化事项”加以命题和界定。在文化学、传播社会学、符号学、身体哲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网络民族志法、多元话语分析法、计算机(NVivo)辅助质性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节点统计、概念提炼、话语分析、动态编码展示,对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理论阐释、历史进路、时代使命、现实困境及发展对策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实质是太极拳从技艺传播到跨文化对话的深度国际化传播,其主旨在于服务全人类健康生活的同时促进不同国家、地区、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实现和谐共存。2.太极拳跨文化传播是一个全球混融的历史过程,历经了国际交流、国际推广及跨文化传播三个相互交织阶段,稳步上升的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是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社会动力。3.基于传播学拉斯韦尔5W理论模式:目前,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传播者以国家外派各孔子学院、高校各文化交流中心的专业太极拳教师以及民间武术组织的太极拳拳师为主;传播内容以各式太极拳技术+中华传统文化为主;传播途径主要以人际传播、赛事传播、融媒体传播为主要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主体为海外中老年人、青少年学生、文化学者等;传播效果在体育健身服务、休闲健康生活引导等方面得到了国际各界的广泛认可。4.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新时代使命有:第一,以柔传播为发展理念,阐释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觉;第二,以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方向,传播太极拳的健康理念,坚定文化自信;第三,以建设体育强国为己任,推进中华武术申奥进程,彰显文化自强。5.制约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现实困境在于:基于文化霸权的文化冲突、基于文化差异的符号误读、基于身体缺场的受众群体边缘化和小众化、基于传播失序的文化认同程度不高、基于软实力构建的服务意识欠缺等五个维度。6.根据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历史进路及其现实困境,其理论发展对策在于:(1)聚焦文化内涵,打造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战略高地;(2)消融符号冲突,彰显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中国印象;(3)凸显身体参与,提升太极拳跨文化传播中的具身认知;(4)追求文化认同,实现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终极目标;(5)弘扬中华文明,助力太极拳跨文化传播构建国家形象。

二、独特的奥地利礼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独特的奥地利礼仪(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和亲历史与和亲文化”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和亲文化的分布范围、建设成果及发展繁荣问题
    一、和亲文化的分布范围
    二、21世纪和亲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
        (一)内蒙古自治区:民众能够感知的和亲文化
        (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域和亲文化有了更多的载体
        (三)西藏自治区:不断地扩大和亲文化的影响
        (四)青海省:对和亲文化的拓展及丰富
        (五)湖北省:打造和亲文化品牌
    三、和亲文化发展繁荣的路径
和亲文化在民族融合中的作用及其影响———以西汉为例
    一、和亲历史文化的脉络
        (一)西汉的和亲
        (二)西汉之后的和亲
    二、和亲对民族融合的作用
        (一)西汉和亲政策的作用
        (二)西汉和亲政策对后来的影响
    三、和亲文化对当代的启示
以更开阔的视野深化中国古代和亲史研究
    一、少数民族视角与古代和亲研究
    二、周边视角与古代和亲研究
    三、“三重证据法”与古代和亲研究
    四、价值取向与古代和亲
和亲与民族交融
    一、和亲研究的文献计量考察
    二、和亲之策及其初始目的
    三、西汉和亲政策的实施
    四、和亲与民族交融
汉匈和亲与匈奴大一统民族观的建构
    一、先秦大一统思想中的华夷观
    二、汉代“华夷之辨”的变与不变
    三、汉匈从政治“和亲”发展到亲情“和亲”
    四、魏晋时期匈奴对大一统思想的理论贡献
    五、大一统观念演变的历史影响
和亲联姻诗歌与传说的发展
    一、昭君和亲广泛咏传
    二、唐蕃和亲的诗歌与传说
        (一)古代诗人吟咏唐蕃和亲的诗作
        (二)广大民众盛传唐蕃和亲的故事
    三、满蒙联姻的民间传说
        (一)满族讲古说史的习俗
        (二)弥补空白的满蒙联姻传说
    四、其他和亲联姻诗歌与传说
        (一)唐王朝与回纥和亲的零星诗作
        (二)民间的其他联姻传说
“孔雀胆”和亲事件:历史与文学的叙事互动
    一、史实抑或文学想象
    二、“孔雀胆”和亲事件叙事动因
    三、“孔雀胆”和亲事件文学叙事的双重性

(2)19-20世纪之交意大利汉学的引领者罗声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本研究采用的理论、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罗声电的生平和早期学术道路
    一、生平概要
    二、学术养成
第二章 罗声电对中国语言和哲学的关注
    一、罗声电与《第一位汉学家——利玛窦神父》
    二、罗声电与《康熙圣谕和雍正广训》
    三、罗声电对汉语的研究
    四、罗声电对中国伦理道德的研究
第三章 罗声电的外交官经历:对于国际关系问题的研究
    一、罗声电在华主要活动
    二、罗声电的国际关系问题研究
第四章 罗声电的中国观:《在东亚一一印象和游记》以及对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研究
    一、晚清中国政治制度
    二、晚清中国社会现象
    三、晚清中国经济状况和近代化
    四、晚清中国城市面貌和民风民情
    五、罗声电的中国观
第五章 罗声电的学术组织活动和贡献
    一、罗声电在那不勒斯:东方学院及刊物《东方》
    二、罗声电在罗马
结论
    一、意大利汉学传统的优秀继承者
    二、意大利汉学研究新方向的杰出开创者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罗声电所藏汉籍书目
附录二 罗声电藏书印
附录三 《在东亚——印象和游记》(1894年)书影
附录四 《东方研究杂志》1907年创刊号封面和目录

(3)上海犹太人的历史活动及其遗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上海犹太人概况
    第一节 上海的开埠和第一批犹太人的到来
    第二节 俄罗斯(阿什肯纳兹)犹太人的南迁
    第三节 欧洲犹太难民的东逃
第二章 上海犹太人的宗教活动及历史遗存
    第一节 犹太人的宗教信仰活动
    第二节 上海的犹太会堂
    第三节 上海的犹太墓地
第三章 上海犹太人的经济活动及历史遗存
    第一节 犹太人在上海的经济活动
    第二节 上海犹太人经济活动的历史遗存
第四章 上海犹太人的文化活动及历史遗存
    第一节 上海犹太人的教育和医疗活动
    第二节 上海犹太人的新闻出版活动
    第三节 上海犹太人的文艺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上海犹太人墓地遗存现况
致谢

(4)海顿弥撒音乐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上篇 海顿的弥撒音乐作品1749-1782
    第一章 F大调简短弥撒与圣灵降临节弥撒
        第一节 F大调简短弥撒(Hob.XXII:1)
        1. “第一部弥撒也是最后一部”
        2.主要表现手法
        第二节 圣灵降临节弥撒(Hob.XXII:3)
    第二章 第一塞林西斯弥撒(Hob.XXII:5)
        第一节 作品的手稿
        第二节 唯一的康塔塔弥撒
        第三节 信经与Credo动机
        第四节 最为宏大的弥撒
    第三章 合唱弥撒与降E大调弥撒
        第一节 合唱弥撒(Hob.XXII:2)
        第二节 降E大调弥撒(Hob.XXII:4)
        1.布达佩斯手稿
        2.管风琴的作用
    第四章 圣尼古拉弥撒与小管风琴弥撒
        第一节 圣尼古拉弥撒(Hob.XXII:6)
        1.题献
        2.唯一的田园风格弥撒
        第二节 小管风琴弥撒(Hob.XXII:7)
    第五章 第二塞林西斯弥撒(Hob.XXII:8)
        第一节 交响化趋势
        第二节 增三和弦框架
        第三节 与喜歌剧《月亮世界》的关系
下篇 海顿的弥撒音乐作品1796-1802
    第六章 战争弥撒与神圣弥撒
        第一节 战争弥撒(Hob.XXII:9)
        1.主题发展手法
        2.定音鼓与小号
        第二节 神圣弥撒(Hob.XXII:10)
    第七章 苦难弥撒与特蕾莎弥撒
        第一节 苦难弥撒(Hob.XXII:11)
        1.d小调布局
        2.与纳尔逊将军的“渊源”
        第二节 特蕾莎弥撒(Hob.XXII:12)
    第八章 创世纪弥撒与和谐弥撒
        第一节 创世纪弥撒(Hob.XXII:13)
        1.完整的手稿
        2.与清唱剧《创世纪》的关系
        3. “完美的和谐”
        第二节 和谐弥撒(Hob.XXII:14)
结语
附录
    一、参考文献与乐谱
    二、缩/简写对照
    三、谱例索引
    四、图表索引
    五、海顿弥撒作品总览表
    六、弥撒经文中译对照
致谢
个人简历与学术成果

(5)传统与现实的交织 ——重庆市永川区葬礼中的“破血河”仪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及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回顾
        一、国外研究动态
        二、国内研究动态
    第三节 理论依据及相关概念界定
        一、理论依据
        二、相关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调查地点的选择
        一、研究方法
        二、调查地点的选择
第一章 “破血河”仪式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一节 《血盆经》的起源与流变
        一、“血湖”的源头:民间佛教故事——“目连救母”
        二、“血盆说”、“血湖说”的诞生
    第二节 “血湖地狱”——亡魂身份的变化与内涵
        一、“罪魂”身份的“阶段性变化”
        二、“罪魂”身份变化的内涵
第二章 重庆市永川地区民间流传的“破血河”仪式
    第一节 《血盆经》与“破血河”仪式在永川的流布状况
        一、《血盆经》在永川的流传情况
        二、“破血河”仪式的流传情况
    第二节 “破血河”仪式的过程分析
        一、仪式准备及布置
        二、“破血河”仪式的流程
    第三节 “破血河”仪式的文化内涵和功能指向
        一、仪式的文化内涵
        二、仪式的功能指向
第三章 乡村民众对待“破血河”仪式的认知态度
    第一节 对“破血河”仪式的评价与看法
        一、男性群体的评价与看法
        二、女性群体的评价与看法
    第二节 民众对仪式中“孝道”思想的态度
        一、支持、向往“破血河”仪式中的孝道文化
        二、对孝道蕴含的生命本源意识的传承
    第三节 民众对“破血河”仪式所反映性别观念的态度
        一、否定女性制造污染的思想
        二、肯定女性绵延子嗣的伟大
第四章 “破血河”仪式中传统与现实的复杂交织
    第一节 “破血河”仪式对传统的坚持
        一、对核心象征意象的坚持
        二、对仪式核心流程的坚持
    第二节 现实观念、需求对“破血河”仪式的影响
        一、现实观念、需求造就仪式的巩固与延续
        二、现实生活促成仪式的调整
    第三节 传统与现实交织的特征
        一、民众的鲜明主体性
        二、传统与现实的相互调适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专、编着
    二、期刊论文类
    三、学位论文
附录
    一、“破血河”仪式的经籍文本
    二、访谈资料示例
        (一)对神职人员——“先生”的访谈举例
        (二)普通民众访谈记录举例
    三、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1859-1862普鲁士东亚远征考察团旅华纪实文献中的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选题缘由与意义
    第二节:文献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二)以德国为主的海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概念分析:“日耳曼”、“德意志”、“普鲁士”、“德国”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1859 年前德意志地区对中国的认识
    第一节: 1859 年前中德关系略论
    第二节:十八世纪之前德意志的中国书写
    第三节:启蒙运动时期德意志的中国书写
    第四节:十九世纪初至远征军来华前德意志的中国书写
    小结
第二章:1859-1862 普鲁士东亚远征考察团概况
    第一节:普鲁士东亚远征考察团的组建背景与行程
    第二节:普鲁士东亚远征考察团来华文职人员及其纪实文献介绍
    小结
第三章:1859-1862 普鲁士东亚远征考察团的中国形象书写
    第一节:考察团对中国经济的认识和讨论—以施皮斯的游记为中心
    第二节:考察团的通商口岸城市书写—以克雷赫的游记为中心
    第三节:考察团关于宗教的书写—以克雷赫的游记为中心
    第四节:考察团对中国文化与社会的认识与讨论
    第五节:考察团关于在华殖民问题的认识和讨论
    小结
第四章:普鲁士东亚远征考察团归国后的中德关系
    第一节:《中普条约》签订与换约后的中德交往
    第二节:普鲁士远征军离华后德意志的中国书写—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人并非生而为人,教而为人” ——伊拉斯谟儿童教育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一)学术研究空间的发现:伊拉斯谟儿童教育观
        (二)现实的考量:个人学术兴趣与职业关注
    二、文献综述
        (一)学界对伊拉斯谟着述的整理与翻译
        (二)学界的相关学术研究动态与成果评介
    三、概念界定
        (一)儿童的含义
        (二)文雅教育与礼仪教育的内涵
        (三)儿童教育观的解读
    四、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论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论
        (二)研究方法
    六、研究创新与框架安排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框架
第一章 教育观念之生发
    一、社会性之源:欧洲时代脉搏的泵压
        (一)社会冲击与新需求
        (二)思想知识的变革
    二、个性化起点:伊拉斯谟的人生行路与儿童教育情怀的共鸣
        (一)私生子身份的困扰
        (二)儿童时代的教育与体悟
        (三)成年际遇与儿童教育理想的开启
        (四)“伊拉斯谟精神”与人生理想的崩灭
    三、历时与共时性之基石:伊拉斯谟儿童教育观之学养渊源
        (一)历时性之基:古典时代的教育智慧
        (二)共时性之基:同时代人思想的共鸣
第二章 成为至善完人:一体多面的教育目的论
    一、“认识你自己”:人性的重塑
        (一)人的可教性:儿童教育的可能性
        (二)人的地位:儿童教育的特殊性
        (三)人性之善与“无定”论:儿童教育的必要性
    二、灵魂之美:新的“宗教人”之求
        (一)身体与灵魂的相应性:宗教人的目的
        (二)培养有教养的灵魂:柏拉图灵魂观念之维的拓展
        (三)宗教虔诚与古代知识之用
    三、宗教人的目的具象化:美德之求
        (一)君主美德镜鉴的特殊性
        (二)宗教与道德教育的并轨
    四、人的担当:政治与社会秩序之求
        (一)儿童的社会责任教育
        (二)作为社会舵手的君主责任教育
第三章 基于性别区隔的教育内容与性别教育祛“魅”的开启
    一、教育之基:精英男童教育
        (一)献给贵族:儿童教育的阶级性之维
        (二)献给男童:儿童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与全民性超越
    二、以文习德:文雅教育
        (一)文雅教育的核心:语言文法的习得
        (二)文雅教育的第一步:语音习得
        (三)文雅教育的进阶段:文字习得与书写训练
        (四)文雅教育的深度拓展:经典作品的阅读
        (五)文雅教育的实践:演讲与写作
    三、以外促内,知行合一:行为——礼仪教育
        (一)社会区分的标识:行为-礼仪教育的阶级性
        (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身体教育的向度
        (三)行为-礼仪教育的功用和异化
    四、因教育而智慧:划时代的女孩教育
        (一)女孩教育的六大处方
        (二)“皮格马利翁效应”:女孩教育的旨趣
        (三)教育机会平等:女孩教育的价值
第四章 中庸而和缓的儿童渐进教育范式
    一、早教习得与循序教育
        (一)早教与儿童心灵塑形
        (二)循序教育与儿童教育自觉
    二、游戏教学与寓教于乐
        (一)游戏教学法
        (二)辩证的“快乐教育”
    三、实用的知识-活动习得体系
        (一)作品整理与分类
        (二)善用记忆力与记笔记
        (三)模仿、效法与自觉练习
    四、善用奖惩与反对体罚
        (一)奖惩手段的辩证使用
        (二)体罚教育批判与慈爱教育
    五、尊重个性与团体竞争
        (一)因材施教:儿童中心主义
        (二)团体竞争:儿童内在高贵灵魂的释放
第五章 身边人原则:基于父母、教师重要性的教育环境论
    一、成为父母:儿童成长需求的第一环境
        (一)不良家庭照顾:父母角色的分化与校正
        (二)儿童教育的首任责任人:母亲的职责
        (三)优生优育与榜样的力量:父亲的职责
    二、成为良师:儿童成长需求的第二环境
        (一)仅次于国王:教师的社会地位论
        (二)高贵之师:教师职业资格要求
        (三)慈父:师生关系模式的基调与批判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8)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经验值得梳理和发掘
        1.1.2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智慧”有待创造性转化
        1.1.3 研究对象选取及范围界定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相关反思
        1.3.1 针对传统古迹保护的争论与反思
        1.3.2 清代古迹保护的研究现状
        1.3.3 对于毕沅及其幕府的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1.5.1 研究所借助的资料
        1.5.2 主要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
    2.1 古迹观念的演变及内涵扩大化
    2.2 清代古迹保护的时代氛围及其高峰时期——乾隆朝
        2.2.1 较高的古迹维修频次
        2.2.2 巨额的古迹保护经费支出
        2.2.3 浓重的访古考据氛围
        2.2.4 广泛的古迹保护参与范围
    2.3 清代与古迹保护相关的典籍及操作流程
        2.3.1 “正刑定罪”的根本之法——《大清律例》
        2.3.2 “设范立制”的典章汇编——《大清会典》和《清朝通典》
        2.3.3 “轨物程式”的部门法规——工部各类则例
        2.3.4 清代古迹修缮的基本流程
3 毕沅古迹保护事迹总述
    3.1 毕沅及其幕府概述
        3.1.1 毕沅生平及为官经历概述
        3.1.2 毕沅在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
        3.1.3 毕沅幕府对古迹保护的重要支持
    3.2 毕沅所处时代的陕西
        3.2.1 乾隆时期陕西疆域及行政区划
        3.2.2 乾隆时期陕西主要官员及其职责
        3.2.3 乾隆时期陕西人口、粮储及财政收入
        3.2.4 陕西境内清代以前古迹数量
    3.3 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总览
    3.4 毕沅对古迹的游历考察
    3.5 毕沅与古迹相关的研究及创作
        3.5.1 陕西古迹之总览——《关中胜迹图志》
        3.5.2 陕西碑刻之辑考——《关中金石记》
        3.5.3 毕沅组织编修的陕西地方志
        3.5.4 毕沅以陕西古迹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3.6 毕沅对古迹开展的保护实践
    3.7 小结
4 毕沅对陕西陵墓的保护及整修
    4.1 清朝对历代陵墓的态度和差异性保护
    4.2 清朝陵墓保护的相关制度及措施
        4.2.1 岁奏制度
        4.2.2 祭祀制度
        4.2.3 守护制度
        4.2.4 维修制度
        4.2.5 惩罚制度
    4.3 毕沅对陕西百余座陵墓的保护
        4.3.1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背景及缘起
        4.3.2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始末
        4.3.3 毕沅为陕西陵墓开展的五项保护措施
        4.3.4 毕沅为陕西陵墓立碑情况
        4.3.5 与立碑相配合的其他保护措施
        4.3.6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历史意义
    4.4 毕沅对唐太宗昭陵的保护及修缮
        4.4.1 毕沅保护唐昭陵缘起
        4.4.2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九年历程
        4.4.3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六项举措
        4.4.4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历史意义及重要影响
5 毕沅对陕西坛庙祠宇的保护及整修
    5.1 清代的祭祀观念与祭祀场所
        5.1.1 清代国家祭祀的空间载体
        5.1.2 清代地方祭祀的空间载体
    5.2 清代坛庙保护的相关制度
        5.2.1 祭祀制度
        5.2.2 巡查守护制度
        5.2.3 保养维护制度
        5.2.4 修缮制度
        5.2.5 惩罚制度
    5.3 毕沅对华阴西岳庙的整修
        5.3.1 修缮工程背景
        5.3.2 修缮工程始末
        5.3.3 修缮理念及具体举措
        5.3.4 工程经费及来源
        5.3.5 《华岳庙全图》的绘制与进献
        5.3.6 毕沅修缮西岳庙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6 毕沅对陕西城垣的保护及整修
    6.1 清人对待城垣的态度
    6.2 清代城垣保护制度
        6.2.1 岁奏制度
        6.2.2 勘察及审核制度
        6.2.3 维修制度
        6.2.4 工程验收及报销制度
        6.2.5 保固及赔修制度
        6.2.6 预防性保护制度
    6.3 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整修风潮
    6.4 乾隆中后期陕西城垣整修概况
    6.5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整修
        6.5.1 西安城垣概述
        6.5.2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始末
        6.5.3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修缮理念和主要方法
        6.5.4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五项举措
        6.5.5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7 毕沅对其他类型古迹的保护及整修
    7.1 毕沅对西安碑林的保护及整修
        7.1.1 西安碑林概况
        7.1.2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始末
        7.1.3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的六项举措
        7.1.4 毕沅整修碑林的历史意义和后续影响
    7.2 毕沅对崇圣寺的保护及整修
        7.2.1 崇圣寺概况
        7.2.2 毕沅重修崇圣寺始末
        7.2.3 毕沅重修崇圣寺的四项举措
        7.2.4 毕沅整修崇圣寺的主要特点
    7.3 毕沅对灞桥的两次重建和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7.3.1 灞桥概述
        7.3.2 毕沅修建灞桥始末
        7.3.3 毕沅第一次重建灞桥的举措
        7.3.4 毕沅第二次重建灞桥的构想
        7.3.5 毕沅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8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时代理念及历史地位
    8.1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
        8.1.1 重视古迹价值的发掘——尤以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为主
        8.1.2 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
        8.1.3 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
        8.1.4 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的古迹保护模式
        8.1.5 以构建“理想天下”图景作为古迹保护的长远目标
    8.2 毕沅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所反映的时代理念及行为逻辑
        8.2.1 毕沅的古迹保护与其时代之间的关系
        8.2.2 从先贤不朽到古今相承——清代陵墓保护与家国信仰的构建
        8.2.3 信仰符号与等级秩序——清代坛庙保护及修缮的内在逻辑
        8.2.4 安危、赈济、观瞻——清代城垣保护的矛盾性及价值取向
        8.2.5 激进的复兴——以“改造”为古迹赋予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
    8.3 毕沅在中国古迹保护历史上的地位
9 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多维比较
    9.1 清代古迹保护思想及多维比较
        9.1.1 清代古迹保护的思想
        9.1.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
        9.1.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的思想
        9.1.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2 清代古迹保护制度及多维比较
        9.2.1 清代古迹保护的制度规程
        9.2.2 欧洲同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及法规
        9.2.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制度及法规
        9.2.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3 清代古迹保护机构及多维比较
        9.3.1 清代古迹保护的相关机构及人员
        9.3.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9.3.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机构
        9.3.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4 以毕沅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多维比较
        9.4.1 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9.4.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学者及学术成果
        9.4.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9.4.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5 反思: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对比结果
10 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
    10.1 古今文明的重大变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需求
    10.2 文化遗产保护的恒久期望、阶段性问题与应对
    10.3 清代古迹保护的现实启示
        10.3.1 尊重文化遗产的差异化价值评估并彰显核心价值
        10.3.2 辩证看待文化遗产修缮中的“真实性”
        10.3.3 信息视角下重新审视文化遗产的“复建”行为
        10.3.4 重视文化信仰的隐形作用并积极引导构建
        10.3.5 推动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
        10.3.6 关注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
        10.3.7 加强遗产保护领域的“以工代赈”活动
        10.3.8 聚焦遗产保护的前提与目标——国泰民安
11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
    附录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图录
    表录
    附表
    附文
    附图
致谢

(10)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理论抽样
        1.3.4 信度效度检验
    1.4 研究设计思路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
        1.5.1 研究的重点
        1.5.2 研究的难点
        1.5.3 研究的可能创新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文献资料来源
    2.2 国外关于太极拳的研究
        2.2.1 域外太极拳文献分布情况
        2.2.2 域外太极拳文献研究的期刊分布
        2.2.3 国外太极拳研究的作者和科研团队情况分析
        2.2.4 国外太极拳研究热点和演变分析
    2.3 国内关于太极拳的相关研究
        2.3.1 国内关于太极拳研究的核心期刊、作者分布分析
        2.3.2 国内太极拳研究热点和演变分析
        2.3.3 国内太极拳前沿动态分析
        2.3.4 国内太极拳研究主题分析
    2.4 国外关于跨文化传播的研究
        2.4.1 国外跨文化传播文献研究高产机构/高被引机构分布
        2.4.2 国外跨文化传播文献研究的期刊分布
        2.4.3 作者分布
        2.4.4 国外跨文化研究热点分析
    2.5 国内关于跨文化传播的研究
        2.5.1 国内跨文化传播文献分布情况
        2.5.2 国内跨文化传播期刊分布
        2.5.3 国内跨文化传播高产机构与高被引机构分析
        2.5.4 国内跨文化传播研究主要作者知识图谱
        2.5.5 国内跨文化传播研究研究主题分析
3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理论阐释
    3.1 跨文化的阐释
        3.1.1 文化的阐释
        3.1.2 跨文化的阐释
    3.2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阐释
4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历史进路
    4.1 太极拳的国际交流
    4.2 太极拳的国际推广
    4.3 太极拳的跨文化传播
5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新时代使命
    5.1 阐释太极拳文化精髓,增强文化自觉
        5.1.1 太极思想源于道家哲学
        5.1.2 太极拳礼蕴涵儒家美德
        5.1.3 太极拳技阐述释家智慧
    5.2 传播太极拳健康理念,坚定文化自信
        5.2.1 太极拳“治已病”
        5.2.2 太极拳“治未病”
        5.2.3 传递“大健康”理念
    5.3 推动武术申奥进程,彰显文化自强
        5.3.1 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5.3.2 促进“一带一路”发展
        5.3.3 加快武术入奥进程
6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现实困境
    6.1 基于文化霸权的文化冲突
        6.1.1 在宏观层面,文化霸权导致文化冲突
        6.1.2 在中观层面,传播方式的差异导致文化冲突
        6.1.3 在微观层面,自我文化优先意识导致文化冲突
    6.2 基于文化差异的符号误读
        6.2.1 精神符号误读
        6.2.2 器物符号误读
        6.2.3 制度符号误读
    6.3 基于身体缺场的受众群体边缘化、小众化
        6.3.1 “离身性”认知思维的局限
        6.3.2 “重心抑身”等传播理念的缺陷
        6.3.3 “灌输式”教学方法之弊端
        6.3.4 “意识语言”对传播话语权的制约
    6.4 基于传播失序的文化认同程度不高
        6.4.1 传播内容的失序
        6.4.2 传播语境的失序
        6.4.3 传播主体的不足
        6.4.4 文化他者的镜面映射
    6.5 基于软实力构建的服务意识欠缺
        6.5.1 缺少责任与担当
        6.5.2 缺少顶层设计
7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发展对策
    7.1 聚焦文化内涵:打造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战略高地
        7.1.1 身体模式上的健康之道
        7.1.2 社会模式上的礼仪之道
        7.1.3 行为模式上的中庸之道
        7.1.4 人格模式上的君子之道
    7.2 消融符号冲突:彰显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中国印象
        7.2.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器物符号
        7.2.2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制度符号
        7.2.3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精神符号
    7.3 凸显身体参与:对话太极拳跨文化传播中的具身认知
        7.3.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具身性意蕴
        7.3.2 构建具身性传播思维:从“离身认知”到“具身认知”
        7.3.3 培养具身性传播理念:从“重心抑身”到“身心合一”
        7.3.4 挖掘具身性教学方法:从“身体教育”到“身体对话”
        7.3.5 把握具身性传播话语权:从“意识语言”到“身体语言”
    7.4 追求文化认同:实现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终极目标
        7.4.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文化认同意涵
        7.4.2 认同“天人合一”的文化观
        7.4.3 认同“阴阳相济”的哲学观
        7.4.4 认同“意境神韵”的审美观
        7.4.5 认同“和合为本”的伦理观
    7.5 弘扬中华文明:太极拳跨文化传播助推国家形象构建
        7.5.1 中国国家形象的核心定位
        7.5.2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助推国家形象构建的价值意蕴
        7.5.3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助力国家形象建构的理论路径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动态编码示范图
附录2 信度检验表: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编码一致性比较查询
附录3 多元话语分析原始材料
附录4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及运动成绩
致谢

四、独特的奥地利礼仪(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和亲历史与和亲文化”笔谈[J]. 崔明德,刘子琪,雷振扬,李大龙,武沐,冉诗泽,刘洁,蔡燕.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5)
  • [2]19-20世纪之交意大利汉学的引领者罗声电研究[D]. 谷倩兮.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上海犹太人的历史活动及其遗存[D]. 方天虹.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海顿弥撒音乐作品研究[D]. 李媛. 中国音乐学院, 2021(08)
  • [5]传统与现实的交织 ——重庆市永川区葬礼中的“破血河”仪式研究[D]. 蒋雪秘.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6]1859-1862普鲁士东亚远征考察团旅华纪实文献中的中国[D]. 程笛.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
  • [7]“人并非生而为人,教而为人” ——伊拉斯谟儿童教育观研究[D]. 尹璐.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8]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D]. 陈斯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10]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研究[D]. 周惠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独特的奥地利礼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