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风湿关节炎需要系统正规的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马燕[1](2021)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健康信息寻求行为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角度出发,深入了解其在长期带病生存状态下健康信息寻求的主要内容,以及在自我管理实践过程中寻求健康信息的真实体验,分析其采取健康信息寻求行为的特征、影响因素等,以期为患者的健康信息服务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中最大差异抽样法,选取湖北省某三甲医院风湿病科病房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访谈提纲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来收集资料。在对28名患者进行访谈后,资料达到饱和,停止资料收集工作。使用Nvivo 12.0质性分析软件对资料进行整理、编码,采用Colaizzi的七步资料分析方法,形成最终主题。整个研究期间,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同时进行,其中阅读文献和撰写备忘录贯穿了整个研究过程。结果:通过对28名患者访谈内容的综合分析,本研究共提取5个主题,每个主题又包含若干个亚主题,分别为:主题1:寻求健康信息的内在动机包含4个亚主题为:掌控疾病的发展趋势、参与疾病的诊疗决策、参与疾病的健康管理、增进日后的健康福祉。主题2:寻求健康信息的内容包含4个亚主题为:疾病信息需求、实际支持需求、情感支持需求、社会支持需求。主题3:寻求健康信息的途径包含4个亚主题为:医务人员、同伴教育、传统媒体、互联网资源。主题4:寻求健康信息的影响因素包含5个亚主题为:个体主观因素与客观条件限制、疾病因素带来的身心转变、医疗系统因素存在的困扰、使用互联网资源的挑战、新冠疫情爆发带来的冲击。主题5:健康信息的倾向传递方式包含5个亚主题为:医务人员面对面交流、线上线下结合型专业讲座、书面健康信息宣教资料、专业人员电话咨询服务、在线医疗资源信息交互。结论:1.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存在多种健康信息需求,如用药指导、饮食及运动指导等的疾病信息需求;遭致负性情绪需要的情感支持需求;RA引发的关节畸形、残疾、机体功能丧失所需要的实际支持需求;医疗救助与保障等的社会支持需求,这些需求通常未得到满足,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教育要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提高健康教育的针对性。2.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健康信息寻求行为存在个体差异且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因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疾病情况、对待疾病的态度、获取信息的能力等而异,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方案,提升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促进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良好转变。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丰富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寻求健康信息的途径,尽管互联网具有潜在优势,解决患者的需求得到认可,但是互联网上的信息质量、个人的隐私性和数据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医疗机构本身可以建设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平台,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权威的、专业的健康信息。4.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健康信息的倾向传递方式有着明显的群体特征,主要以医务人员为主,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健康宣教方面的专业培训,形成一支高质量的类风湿关节炎慢病管理小组,增加健康宣教的有效性、趣味性、互动性。
杨建萍[2](2021)在《郭立中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经验及扶阳通痹基本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类风湿关节炎作为风湿免疫性疾病,属于临床难治病,是现代医学界的难题之一,也是中医药研究的重点。中医药辨治RA历史悠久、手段多样、经验丰富、疗效确切且无明显毒副作用[1,2]。郭立中教授临床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着重从阳气立论,不仅着眼于病证本身,更关注人体正气和预后的长远疗效。郭教授辨治的RA患者远期疗效显着,特色鲜明,有必要对其辨治RA的学术思想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研究目的:(1)系统挖掘和整理郭立中教授临床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学术思想。(2)从网络药理学角度阐明郭教授扶阳通痹治法方药(即扶阳通痹基本方)的可能取效机制。研究方法:(1)门诊收集和整理郭立中教授2013年3月—2020年1月门诊诊治的所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案,根据RA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得到70例344诊次病案信息,建立病案数据库,运用频次频率分析、内外关联规则和K-均值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病案中症状、舌象、脉象、病机、病理因素、方药之间的规律,并结合郭立中教授本人意见,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2)运用现代网络药理学的手段,对郭立中教授辨治RA的扶阳通痹基本方(“人机结合”研究所得)进行相关分析研究,探讨其取效的可能内在机制。研究结果:(1)郭立中教授辨治的RA患者病案数据挖掘结果:①本研究共纳入70例344诊次RA患者病案,其中男性患者12例(占17.14%),共计58诊次(占16.86%);女性患者58例(占82.28%),共计286诊次(83.14%),女性RA患者和诊次远远高于男性。②RA发病的高发年龄主要有两个阶段:50-69 岁,频次为 199(占 57.84%);30-49 岁,频次为 114(占 33.13%)。③RA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四肢多发关节疼痛、失眠、畏寒、口干不欲饮、疲劳、咳嗽、自汗、便溏,其频次(频率)分别是131(占38.08%)、120(占34.88%)、89(占 25.87%)、75(占 21.80%)、74(占 21.51%)、74(占 21.51%)、56(占16.28%)和52(占15.12%)。④RA患者主要舌象为质淡红、质红、质暗红、苔薄白、苔白腻、齿痕舌、苔黄腻、苔白黄腻和苔少,其频次(频率)分别为 112(占 32.56%)、100(占 29.07%)、92(占 26.74%)、70(占 20.35%)、68(占 19.77%)、47(占 13.66%)、43(占 12.50%)、24(占 6.98%)和 20(占5.81%)。⑤RA患者的主要脉象有紧、滑、弱、细、沉、虚、浮和弦,其频次(频率)分别为 171(占 49.71%)、118(占 34.3%)、113(占 32.85%)、102(占 29.65%)、96(占 27.91%)、77(占 22.38%)、52(占 15.12%)和 31(占9.01%)。⑥RA临床最为常见的病机证候有寒湿凝滞、气血痹阻、筋骨失养、阳虚气弱、肝肾阳虚和阳虚寒凝,其频次(频率)分别为143(占41.57%)、85(占 24.71%)、73(占 21.22%)、68(占 19.77%)、58(占 16.36%)和 42(占12.21%)。⑦虚、寒、湿、瘀、痰是RA最为常见的病理因素,其频次(频率)分别为 259(75.29%)、219(63.66%)、178(51.74%)、125(36.34%)和 41(11.92%)。⑧RA患者所有诊次病案中共计出现中药130种,其中最为常用的中药有炙甘草、附子、淫羊藿、生姜、朱茯神、桂枝、油松节、杜仲、砂仁、白术、黄芪、苍术、威灵仙,巴戟天、刺五加和当归等,其频次(频率)依次是325(94.48%)、282(81.98%)、276(80.23%)、257(74.71%)、228(66.28%)、222(64.53%)、192(55.81%)、188(54.64%)、183(53.20%)、164(47.67%)、149(43.31%)、142(41.28%)、102(29.65%)、94(27.33%)、89(25.87%)和78(22.67%),以温阳、理气健脾、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和补肾添精功效的中药为主。⑨症状内关联规则研究显示:失眠与纳差,畏寒与失眠,失眠与四肢多发关节疼痛,畏寒与四肢多发关节疼痛等症状组合关联度较高。⑩舌象组合关联度较高的有:苔薄腻与质暗红,舌体胖大与质淡红,苔薄白腻与质淡红等。(11)脉象关联度较高的组合有:脉沉与脉弱,脉细与脉紧,脉沉与脉滑等。(12)病机证候关联度较高的组合有:肝肾阳虚与寒湿凝滞,寒湿凝滞与气血痹阻,气血痹阻、寒湿凝滞与肝肾阳虚等。(13)最常用的病理因素组合有寒、虚、湿、瘀等。(14)最常用的药物组合有附子、桂枝、炙甘草、生姜、淫羊藿,两两之间有较高的关联性。(15)郭教授临床常用的治法有:补阳气、强筋骨,助阳温通、化痰止咳、宣痹止痛,补益肝肾、祛风除湿、疏筋强骨,补益心脾、温潜浮阳、交通心肾,理气畅中祛痹,祛风湿散寒、补肝肾强筋骨、通经络止痹痛,温通解表、散寒祛湿,扶阳添精等8个聚类治法。(16)郭教授临床从扶阳辨治类风关的基本方:扶阳通痹基本方,由附子、淫羊藿、桂枝、生姜和炙甘草组成。(2)以郭教授常用的扶阳通痹基本方(FYTBF,药物组成:附子、淫羊藿、桂枝、生姜和炙甘草)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研究后可知:①扶阳通痹基本方共含有140个有效化合物成分。②扶阳通痹基本方有效成分可以作用104个靶点,扶阳通痹基本方和RA的交集基因靶点有68个,Degree值较高的有细胞肿瘤抗原p53(TP5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白细胞介素-6(IL-6)、VEGFA、CASP3等靶基因。③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扶阳通痹基本方治疗RA的机制可能和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DNA结合转录激活物活性、泛素样蛋白连接酶结合、核受体活性、配体激活转录因子活性和RNA聚合酶Ⅱ特异性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等因素有关。④KEGG生物通路富集分析显示,扶阳通痹基本方治疗RA的机制,可能与乙型肝炎、前列腺癌、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细胞凋亡通路、胰腺癌、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密切相关。研究结论:(1)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以中老年女性为主;郭立中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四肢多发关节疼痛、失眠、畏寒、口干不欲饮、疲劳、咳嗽、自汗、便溏、舌(淡)红、脉紧等;症状涉及肢体关节、肝肾、心(神)、肺系和脾胃系统症状;病性总属本虚标实,阳虚气弱、肝肾阳虚为本虚,寒湿凝滞、气血痹阻为标实;治疗上遵循“建极先建中,建中先拨通”治分次第的医学理念,温通解表、散寒祛湿法等八法循序渐进,各有侧重,主次分明;用药上以温通阳气祛寒湿、温补阳气、活血通络等药物为主;附子、(生、干、炮)姜等用量打破常规,高效且无毒。(2)网络药理学研究显示,扶阳通痹基本方(FYTBF)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调控的结果。扶阳通痹基本方中140个活性成分(如山柰酚、槲皮素等)多数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等生物功能,可交叉调控RA相关的68个靶点,通过影响各类转录因子活性,可以直接或间接调控炎症通路(如NF-kB信号通路、IL-6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凋亡通路(如TP53信号通路、AGE-RAGE 通路等)。
李燕[3](2021)在《独活寄生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贫血患者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贫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初步评价该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贫血的新方法,以期在改善患者贫血症状的同时缓解关节及全身症状,为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贫血提供新思路。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84例类风湿关节炎贫血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及对照组中,两组各42例。治疗组给予独活寄生汤加味+来氟米特片,对照组给予来氟米特片+右旋糖酐铁片+叶酸片治疗。两组分别进行8周的临床观察。以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作为有效性观测指标,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及服药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作为安全性观测指标。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评价独活寄生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一定依据。结果: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共计4例患者脱落,最终完成本临床研究的患者共80例,每组各40例。经数据分析得出:(1)经过8周的治疗,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7.5%(35/4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0.0%(28/40),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主要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治疗后两组患者Hb、RBC、MCV、MCH、MCHC等贫血相关指标均得到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RF、CRP、ESR都有所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CRP、ESR下降幅度更显着(P<0.05),RF下降幅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症状的变化:治疗后,两组患者贫血症状积分、关节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都得到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单个症状改善程度的比较示:除心慌气短、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外,余症状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不欲饮食症状改善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良反应及安全性分析:两组患者均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予以相关处理后不良反应消失。安全性指标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异常,两组安全性评价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独活寄生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贫血与单用西药的治疗方案相比,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以及控制类风湿活动度、改善贫血指标方面更有优势。(2)独活寄生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贫血与单用西药的治疗方案相比,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采用及推广。
马凤雪[4](2020)在《历节胶囊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历节胶囊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RA)的临床疗效及对RR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历节胶囊治疗RRA的部分作用机理。方法:将2019年04月0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住院及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RRA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予口服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及美洛昔康片为基础用药,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予历节胶囊治疗;总疗程为12周。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休息痛、日常生活能力(HAQ)、医生对疾病总体状况评价(EGA)、病人对疾病总体状况评价(PGA)、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计算两组达ACR20缓解标准的病例数,从而评估历节胶囊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并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P-gp的表达。结果:1.在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有84.00%达ACR20缓解标准,而对照组仅有56.00%达ACR20缓解标准;两组DAS28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下降(P<0.05),而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前均有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为60.0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治疗12周以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ESR、CRP、RF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后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休息痛、HAQ、EGA、PGA均有改善(P<0.05);而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通过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P-gp的表达显示,治疗组能降低P-gp的表达(P<0.05),而对照组的P-gp表达不降反升,与治疗前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治疗结束时两组P-gp表达水平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历节胶囊能改善RRA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ACR20达标率及中医证候积分,提高疗效。2.历节胶囊能有效降低RR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糖蛋白(P-gp)表达,下调RR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gp的表达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曾闯[5](2020)在《电针治疗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骨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电针联合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DMARDs)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代谢生化标志物和IL-17的影响,以探讨电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的疗效与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60例RA患者分为3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MTX+LEF),针刺组给予普通针刺和药物治疗,电针组给予电针和药物治疗。每隔1天应用电针或普通针刺治疗1次,每个疗程10次,每个疗程间隔10天,共2个疗程,治疗持续8周。结果:1)治疗后三组患者肿胀、疼痛的关节计数和晨僵持续时间明显减少,DAS28、VAS评分和血清CRP、ESR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电针组(EA)患者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和针刺组(P<0.05)。2)治疗后三组患者血清IL-17水平明显降低(P<0.05);骨代谢生化指标PICP、N-MID和B-ALP水平增加,而β-CTx、TRACP-5b水平明显降低(P<0.05)。电针组骨代谢生化指标和IL-17的变异量(绝对值和差异值)比其他组更显着(P<0.05)。结论:电针可有效缓解RA患者关节炎症、改善RA患者的骨代谢情况,其机理可能与抑制IL-17,调控PICP、N-MID、B-ALP、β-CTx和TRACP-5b有关。
周铭芳[6](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范伏元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学术经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以数据挖掘的方式分析总结范伏元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经验,探讨导师的用药规律,阐述导师对类风湿关节炎病因病机的看法及其主张的治则治法。方法:收集整理导师诊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医案,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共纳入48例病案,389诊次,将符合标准的病案预处理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软件,建立病案数据库,运用软件进行数据挖掘,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讨论。结果:纳入病案中女性45例,男性3例,年龄区间在46-55岁的患者人数最多。所有病案共涉及症状、舌苔脉象83个,中药111味。导师常用药物以温性、平性为多,五味以苦、甘、辛为主,多归为肝、脾、肾经。进行用药规则分析,共得相关规则60条。关联度分析共获得5775条药对系数。使用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提取出核心药物组合8个。采用无监督熵层次聚类方法演化出4个新处方。结论:导师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包括内因及外因,外邪以寒、湿为主,内因为肝肾不足、气血虚弱,病位多在肝、脾、肾三脏。在辨治类风湿关节炎时注重以扶正为本,同施祛邪之法。导师守法而不拘泥于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使用无监督熵层次聚类方法获得的新处方,各自侧重不同,为隐形经验,是创新性发现和拓展。
姜凤玲[7](2020)在《基于《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量表》对RA治疗方案的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填写《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量表》的调查并分析,评价RA患者在服用中药汤剂(藤苓清痹止痛汤)的前提下加用不同药物治疗方案间的疗效优劣。目前中西医结合在临床上治疗RA取得了一定疗效,但临床报道较少,也缺乏相应的疗效评价证据,通过对本量表的调查研究来更好的指导RA患者用药,优化RA患者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3年09月至2019年10月之间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成武教授处西医以RA为第一诊断、中医以尪痹(湿热痹阻证)为诊断并治疗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共1000例。根据临床常用治疗方案分为以下5组:组1为中药汤剂+艾拉莫德片;组2为中药汤剂+来氟米特片;组3为中药汤剂+甲氨蝶呤片;组4为中药汤剂+雷公藤多苷片;组5为中药汤剂+艾拉莫德片+雷公藤多苷片;每组均有患者200例。各组患者分别填写量表(见附录),记录五组患者在治疗周期满3个月后,关节疼痛程度、肿胀程度、僵硬时间、疼痛关节发热程度、上/下肢关节活动度、肌肉酸痛程度、胃口、情绪、日常工作疲劳程度以及日常工作困难程度11项内容的情况。从而分析RA患者服用中药汤剂+不同药物方案的优劣。结果:(1)参与调查的患者男性总数207例,占患者总百分比20.7%,女性总数793例,占患者总百分比79.3%。男女患者比例1:3.83,符合RA流行病学分布规律。(2)参与调查的患者总体平均年龄为53.4岁,且多数分布在46-60岁,此年龄段发病率较高。(3)组2在缓解患者肌肉酸痛情况上疗效明显优于其余组。(4)组4在缓解患者胃口情况上疗效明显劣于其余组。(5)组5、组2、组1在缓解患者晨起关节僵硬程度上疗效优于组3、组4。(6)组5在缓解患者关节疼痛程度、关节肿胀程度、晨起关节僵硬程度、疼痛关节发热程度、上/下肢关节活动困难程度、日常生活疲劳程度、日常生活困难程度上效果均明显优于其余组。(7)五组在患者近期是否有感到烦躁不安或者情绪低落程度缓解上没有明显差异。(8)五组经过计算总积分及在病情活动分级上,得出组5在缓解患者整体病情程度上,疗效最为明显;组4在缓解患者整体病情程度上,疗效明显劣于其余组。结论:中药汤剂联合艾拉莫德和雷公藤多苷片在缓解RA患者病情上能体现出更大优势,更好的治疗RA患者。
赵燕[8](2020)在《类风湿关节炎微生物组与免疫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介绍: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小关节对称的炎症性为主的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导致我国人口残疾的第二大原因。此外,虽然甲氨蝶呤等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能缓解病情,却无法彻底根治,而且有严重的副作用。目前RA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但其病因尚不清楚。RA被认为与细菌感染密切相关,但其作用机制不明确。2015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和华大基因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共同合作完成了RA患者口腔和肠道微生物元基因组研究发现口腔和肠道菌群变化是病理生理和疾控的重要环节。发表在《自然》杂志。但是这些口腔和肠道菌群参与RA的具体机制不明确。2020年3月11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颖的方法,可以通过简单地分析血液中存在的微生物DNA的模式来识别癌症,发表在《自然》杂志。RA的血和滑液是否存在微生物DNA不明确。我们前期研究证明RA的肠道菌群失衡,并发现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 copri)、牙龈卟啉单胞菌、拟杆菌等显着表达失衡。但是菌群如何参与RA的具体发病机制均不清楚。为了能够深入研究参与RA的机制,我们采用大量临床样本和选择了RA滑膜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和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有利于研究肠道菌群在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目的:本课题组使用二代测序技术比较RA、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和健康组的肠道菌群差异,寻找在RA中起关键作用的菌群。对滑膜液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筛选参与RA病变的微生物代谢物。然后分别对RA血液、粪便和滑液中的拟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普雷沃氏菌建立PCR定量分析,分析菌群在不同部位的精准定量,为辅助早期诊断RA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选择两种公认的并在RA肠道中减少的益生菌混合在一起制作益生菌制剂进行干预实验,研究益生菌群改善或缓解RA,阐述菌群在RA中的作用机制和探讨益生菌制剂辅助治疗RA的疗效极为迫切。第一部分RA中微生物组及代谢物特征的分析及定量内容:选取85例RA、21例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和43例健康组粪便样本,男女比例31﹕118,年龄20-80岁之间。对其粪便样本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和滑膜和滑膜液样本进行16S核糖体RNA(16S ribosomal RNA,16S r RNA)V1-V2结构域进行测序分析菌群特征,筛选出潜在的菌群生物标志物;对潜在的菌群生物标志物与临床免疫因子(IL-1α、IL-1β、TNF-α、LI-17和IL-6)之间进行关联性分析;并预测菌群的功能基因组成。使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检测滑膜液中微生物代谢产物,通过通路分析参与RA发病的作用机制。并对筛选出的普雷沃氏菌等PCR定量验证。结果:通过对肠道和滑膜进行测序分析,确定RA菌群失衡。LEf Se鉴定出了可鉴别的特征(LDA score>2,α<0.05),其相对丰度在RA中有显着差异。其中人体普氏菌(Prevotella copri)在RA的肠道富集,同时其核酸存在RA的滑膜液中。通过代谢组学分析得出微生物代谢物如短链脂肪酸的丁酸和丙酸、胆汁酸等均参与RA的病变机制。通过定量得出普雷沃氏菌属在RA患者的粪便中的含量为1.98ng/μl。拟杆菌在RA患者的粪便中含量显着减少,为0.06 ng/μl。结论:本研究从源头-肠道、病灶-滑膜组织及滑膜液入手解释了RA中微生物群落失衡,刺激黏膜表面免疫系统,其代谢产物参与RA的作用机制。根据不同部位普雷沃氏菌的绝对定量结果,推测普雷沃氏菌可能作为致病菌参与RA的病变过程中。拟杆菌作为有益菌存在健康人的样本中,在RA患者的样本中减少,有可能是因为RA的肠道菌群结构发生变化,导致菌群失衡。因为这些菌DNA在RA样本中都有检测到,可以作为辅助早期诊断RA的指标提供有利的证据。第二部分:益生菌干预RA滑膜成纤维细胞(RA FLS)的作用机制初步研究内容:从菌株公司购买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混合成益生菌制剂。采用这个混合的益生菌群进行干预RA FLS,步骤包括:滑膜细胞原代培养、滑膜细胞传代培养、采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采用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炎性因子的表达差异。初步探讨益生菌群干预RA FLS的作用机制。结果:采用益生菌制剂进行干预RA FLS发现,采用梯度稀释法进行干预发现最佳的干预浓度是800 pg/μl。对滑膜成纤维细胞进行原代培养,3代后方可进行后续实验,通过益生菌制剂直接干预滑膜成纤维细胞24小时后采用MTS法检测发现益生菌影响了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发现益生菌有阻碍滑膜成纤维细胞迁移的趋势;采用Transwell法检测滑膜成纤维细胞侵袭能力发现细胞数目也有显着差异,会阻碍RA FLS的侵袭能力;ELISA检测IL-17、IL-6和IL-1的表达发现IL-17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益生菌对RA FLS的慢性炎症具有保护作用。益生菌制剂显着缓解RA FLS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为临床上使用益生菌制剂改善RA症状提供新思路。第三部分:益生菌干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的肠道菌群特征及机制研究内容:益生菌制剂灌胃DBA/1小鼠,从初次免疫前2周开始灌胃,持续6周。记录关节炎评分,分析胶原干预组(Collagen intervene)、对照组(Control)、胶原组(Collagen)、胶原抵抗组(Collagen resistance)四组的肠道菌群的变化,小鼠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测模型组小鼠骨骼侵蚀的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观察小鼠关节滑膜空间结构的变化,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IL-17、IL-6和IL-1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研究益生菌干预是否改善RA病症,进一步诠释菌群在RA中的作用机制。结果:用益生菌制剂灌胃胶原干预组(Collagen intervene),对照组包括完全对照组(Control)、胶原组(Collagen)、胶原抵抗组(Collagen resistance)三组,每组小鼠6只,CT显示用益生菌干预的胶原干预组的小鼠的骨骼破坏度轻,HE染色观察小鼠的关节滑膜没有明显的结构变化,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IL-17、IL-6和IL-1的表达发现胶原干预组有缓解炎性因子的趋势,但是无显着性差异,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变化显着。结论:目前,肠道菌群研究给诸多疾病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然而对有关参与RA和OA发病机制的微生物研究还不够深入,从而阻碍了对其更具有效性及特异性的治疗方法的探索。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手段的不断发展,使我们能够更深入的认识微生物与RA的关系,从而为RA的治疗提供广阔前景。基于以上科学问题和以往的工作基础,肠道菌群引起RA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微生物可通过分子模拟机制调节免疫T细胞的分化,诱导产生IL-17等多种炎症细胞及炎性因子,攻击滑膜及软骨组织,改变黏膜通透性,破坏黏膜屏障及免疫功能,导致RA自身免疫病。我们提出假说:基于“菌-肠-关节轴”对话,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刺激黏膜免疫紊乱,破坏了自身免疫耐受,产生自身抗体进而导致T细胞亚群失衡及炎症性细胞因子的释放,通过级联放大的瀑布效应,最终诱导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
景梦雅[9](2020)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社会支持、知觉压力、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1.描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社会支持、知觉压力、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的现状;2.明确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社会支持、知觉压力、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3.探讨社会支持、知觉压力、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4.探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知觉压力、自我管理行为在社会支持与自我管理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及四者之间的作用路径。研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该量表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差)于2019年5~9月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482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均数、标准差、构成比等描述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社会支持、知觉压力、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现状;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人口学差异;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分析探讨该人群社会支持、知觉压力、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采用中介效应方法探讨知觉压力、自我管理行为在社会支持与自我管理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1.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平均分为(34.46±4.52)分,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居住情况、付费方式、工作状况、病程、关节变形程度、疼痛程度、关节功能分级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社会支持得分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知觉压力总分平均分为(33.91±6.61)分,处于较高水平;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居住地、居住情况、文化程度、付费方式、工作状况、家庭平均月收入、病程、关节变形程度、疼痛程度、关节功能分级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知觉压力得分上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平均分为(23.24±6.01)分,处于较低水平;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居住地、居住情况、文化程度、付费方式、关节变形程度、疼痛程度、关节功能分级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上具有统计学差(P<0.05)。4.生活质量总分平均分为(75.22±11.09)分,处于较差水平;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居住地、居住情况、文化程度、诊疗付费方式、工作状况、家庭平均月收入、病程、关节变形程度、疼痛及关节功能分级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生活质量得分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类风湿关节炎社会支持得分与知觉压力得分、生活质量得分(生活质量量表为反向量表)呈负相关,与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呈正相关;知觉压力得分与生活质量得分(生活质量量表为反向量表)呈正相关,与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呈负相关;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与生活质量得分(生活质量量表为反向量表)呈负相关。6.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关节有无变形、居住情况3个变量共同解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社会支持20.7%的变异度;社会支持总分、关节有无变形、婚姻状况、性别、关节功能分级、年龄、人均家庭月收入、居住情况8个变量可共同解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知觉压力27.7%的变异度;知觉压力总分、社会支持总分、付费方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年龄、疼痛程度、工作状况8个变量可共同解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31.2%的变异度;文化程度、关节有无变形、社会支持、知觉压力、自我管理行为、年龄6个变量可解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55.2%的变异度。7.结构方程模型显示:知觉压力在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路径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占总效应的33.74%;自我管理行为在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路径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占总效应的25.29%;知觉压力与自我管理行为在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路径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占总效应的50.66%。研究结论1.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社会支持得分处于中等水平;知觉压力得分处于较高水平;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处于较低水平;生活质量得分处于较差水平。2.社会支持得分与知觉压力得分、生活质量得分(生活质量量表为反向量表)呈负相关,与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呈正相关,即社会支持越高,知觉压力越低,生活质量越好;知觉压力得分与自我管理行得分为呈负相关,与生活质量得分呈正相关(生活质量量表为反向量表),即知觉压力越高,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越差;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与生活质量得分(生活质量量表为反向量表)呈负相关,即自我管理行为越好,生活质量越好。3.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社会支持、知觉压力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具有一定影响,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不同因素实施个体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措施。4.社会支持可直接影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可通过知觉压力与自我管理行为间接影响生活质量。
秦倩[10](2020)在《自噬相关基因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检测自噬相关基因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2.对比使用TNF-α抑制剂治疗前后患者临床指标与自噬相关基因变化,探讨TNF-α抑制剂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及自噬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1.收集59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组)和55例健康对照者(HC组)外周血标本,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RNA和蛋白质,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自噬相关基因(Atg)3、Atg5、Atg12、Atg16以及Beclin-1、LC-3在两组研究对象中的表达,并与临床指标做相关性分析;2.收集15例初诊未经正规治疗且病情处于中、重度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TNF-α抑制剂治疗前后临床资料及外周血标本,对比其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及上述基因改变情况。结果:1.RA组中性粒细胞、血沉、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HC组;淋巴细胞低于HC组(P<0.05)。2.检测两组自噬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发现RA组Atg3、Atg12、LC-3表达水平均高于HC组(P<0.05);Atg16表达水平低于HC组(P<0.05);两组Beclin-1和Atg5在mRNA表达水平无差异(f>0.05)。3.自噬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资料做相关性分析发现,RA组Atg3表达水平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关节压痛数、RA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之间呈负相关(P<0.05);Atg12表达水平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呈负相关;Beclin-1表达水平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呈负相关;LC-3表达水平与血沉、关节肿胀数呈正相关(P<0.05);Atg5和Atg16与各临床指标间未发现相关(P>0.05)。HC组中上述自噬相关基因与各临床指标间未发现相关(P>0.05)。4.检测两组自噬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发现RA组Atg16LI、LC-3B蛋白表达高于 HC 组(P<0.05),Atg3、Atg5、Atg12、Beclin-1 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5.RA组患者经TNF-α抑制剂治疗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沉、超敏C反应蛋白、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DAS28显着降低(f<0.05),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未见明显变化(P>0.05)。6.RA组患者使用TNF-α抑制剂治疗前后比较,Atg3、Atg12、LC-3在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Atg16表达水平升高(P<0.05),Atg5、Beclin-1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7.RA组患者使用TNF-α抑制剂治疗前后比较,Atg16L1、LC-3B蛋白水平显着降低(P<0.05),Atg3、Atg5、Atg12、Beclin-1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1.RA患者体内存在自噬相关基因的异常,推测自噬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作用;自噬相关基因与部分临床指标存在相关性,提示自噬可能与RA患者病情密切相关。2.使用TNF-α抑制剂后,患者炎症指标、DAS28评分显着减低,提示TNF-α抑制剂可显着改善RA患者病情,降低患者病情活动度。3.使用TNF-α抑制剂后,RA患者自噬相关基因发生改变,推测TNF-α抑制剂可能通过改变RA患者自噬水平,改善患者病情。
二、类风湿关节炎需要系统正规的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类风湿关节炎需要系统正规的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健康信息寻求行为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部分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相关概念 |
2.1 类风湿关节炎 |
2.2 健康信息寻求行为 |
3 研究现状 |
3.1 国外研究现状 |
3.2 国内研究现状 |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意义 |
第2部分 研究设计 |
1 研究方法 |
1.1 质性研究 |
1.2 现象学研究方法 |
2 研究对象 |
2.1 样本来源 |
2.2 抽样方法 |
2.3 纳入和排除标准 |
2.4 样本量 |
3 研究工具与器材 |
3.1 研究工具 |
3.2 访谈工具 |
3.3 研究器材 |
4 资料收集 |
4.1 访谈前准备 |
4.2 访谈进行中 |
4.3 访谈结束 |
5 资料整理与分析 |
5.1 资料的整理 |
5.2 资料的分析 |
6 质量控制 |
7 伦理原则 |
8 技术路线图 |
第3部分 研究结果 |
1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
1.1 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 |
1.2 研究对象的疾病相关特征 |
2 访谈结果 |
2.1 主题1:寻求健康信息的内在动机 |
2.2 主题2:寻求健康信息的内容 |
2.3 主题3:寻求健康信息的途径 |
2.4 主题4:寻求健康信息的影响因素 |
2.5 主题5:健康信息的倾向传递方式 |
第4部分 讨论 |
1 关注RA患者多样化的健康信息需求 |
2 理解RA患者寻求健康信息的个体差异性及影响因素的复杂性 |
3 聚焦RA患者寻求健康信息的途径及倾向传递方式 |
4 建议 |
4.1 建立一支多学科协作的RA慢病管理小组 |
4.2 推动建设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平台 |
第5部分 结语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创新点 |
3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综述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健康信息寻求行为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 一般资料调查表 |
附录3 访谈提纲 |
附录4 知情同意书 |
附录5 访谈备忘录 |
附录6 访谈转录录音节选 |
附录7 访谈内容编码图 |
附录8 个人简历 |
致谢 |
(2)郭立中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经验及扶阳通痹基本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与文献研究进展 |
1 现代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
1.1 流行病学调查 |
1.2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
1.3 RA的临床诊断 |
1.4 RA的西医治疗 |
1.4.1 治疗原则 |
1.4.2 一般治疗 |
1.4.3 药物治疗 |
1.4.4 免疫净化 |
1.4.5 外科治疗 |
1.4.6 功能锻炼 |
2 中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
2.1 RA的中医病名探讨 |
2.2 RA的病因病机研究 |
2.2.1 病因研究 |
2.2.2 病机研究 |
2.3 RA的中医治疗 |
2.3.1 辨证分型论治 |
2.3.2 辨证分期论治 |
2.3.3 成方及验方治疗 |
2.3.4 中成药和中药制剂治疗 |
2.3.5 针灸治疗 |
2.3.5.1 针刺治疗 |
2.3.5.2 艾灸治疗 |
2.3.5.3 耳针治疗 |
2.3.6 推拿治疗 |
2.3.7 药浴、热敷 |
2.3.8 穴位贴敷 |
2.3.9 穴位注射疗法 |
2.3.10 中药离子导入疗法 |
2.3.11 中医调护 |
3 述评 |
第二部分 郭立中教授辨治RA的病案数据挖掘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病案资料来源 |
2.2 疾病诊断标准 |
2.3 病案纳入标准 |
2.4 病案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病案信息采集 |
3.2 病案信息预处理 |
3.3 病案数据处理方法 |
3.3.1 郭教授辨治RA病案数据库的建立 |
3.3.2 病案数据清理 |
3.3.3 病案数据术语规范化 |
3.4 病案数据挖掘平台的建立 |
3.5 病案数据挖掘方法 |
4 结果 |
4.1 病案一般情况 |
4.1.1 性别比例分布 |
4.1.2 年龄频次频率分布 |
4.2 临床症状频次频率分布 |
4.3 舌象频次频率分布 |
4.4 脉象频次频率分布 |
4.5 病机证候频次频率分布 |
4.6 病理因素频次频率分布 |
4.7 药物频次频率分布 |
4.8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4.8.1 内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4.8.1.1 临床症状内关联规则项集 |
4.8.1.2 舌象内关联规则项集 |
4.8.1.3 脉象内关联规则项集 |
4.8.1.4 病机内关联规则项集 |
4.8.1.5 病理因素内关联规则项集 |
4.8.1.6 药物内关联规则项集 |
4.8.2 外关联规则结果 |
4.8.2.1 临床症状与舌象外关联规则项集 |
4.8.2.2 临床症状与脉象外关联规则项集 |
4.8.2.3 临床症状与病机外关联规则项集 |
4.8.2.4 临床症状与病理因素外关联规则项集 |
4.8.2.5 临床症状与药物外关联规则项集 |
4.8.2.6 脉象与病机外关联规则项集 |
4.8.2.7 脉象与药物外关联规则项集 |
4.9 K-均值聚类分析数据结果 |
4.9.1 病机证候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 |
4.9.2 药物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 |
4.9.3 病机证候与药物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 |
5. 讨论 |
5.1 阳气多伤的时代背景 |
5.2 阳气不足、寒湿凝滞在类风湿关节炎形成中的作用 |
5.3 “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数据挖掘结果分析 |
5.3.1 一般情况 |
5.3.2 临床症状 |
5.3.3 舌象 |
5.3.4 脉象 |
5.3.5 病机与辨证 |
5.3.6 病理因素 |
5.3.7 聚类处方与治法 |
5.3.8 扶阳通痹基本方释义 |
5.3.9 常用中药与配伍 |
5.3.9.1 单味中药 |
5.3.9.2 药对 |
5.3.9.3 附子用量与减毒 |
第三部分 扶阳通痹基本方治疗RA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扶阳通痹基本方的有效成分筛选 |
1.2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预测 |
1.3 RA的疾病相关靶点检索 |
1.4 绘制RA和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靶点Veen图 |
1.5 构建“药物-有效成分-作用靶点-疾病”网络关系图 |
1.6 构建蛋白质互作关系网络及筛选核心靶点蛋白 |
1.7 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 |
2 结果 |
2.1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活性成分 |
2.2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 |
2.3 RA的疾病相关靶点 |
2.4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靶点和RA疾病相关靶点Veen图 |
2.5 扶阳通痹基本方的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的网络图 |
2.6 绘制PPI关系图和barplot图 |
2.7 GO与KEGG富集功能分析 |
3 讨论 |
3.1 中药活性成分分析 |
3.2 关键蛋白和靶基因分析 |
3.3 KEGG通路分析 |
第四部分 典型病案选 |
1 寒湿凝滞,气血痹阻案 |
2 阳虚阴浮,心肾不交案 |
3 痰湿凝滞,气血痹阻案 |
4 阳虚寒凝,气血不畅案 |
5 心脾阳虚,血不养神案 |
6 阳虚气弱,筋骨失养案 |
7 肝肾阳虚,寒湿凝滞案 |
8 阳虚水停,寒湿凝滞案 |
9 阳虚感寒,痰湿内伏案 |
10 湿热瘀阻,气血不畅案 |
结论 |
本论文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1 不足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缩写语表 |
附表2 临床症状频次频率分布 |
附表3 舌象频次频率分布 |
附表4 病机频次频率分布 |
附表5 药物频次频率分布 |
附表6 药物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
附表7 病机系统聚类分析位点结构 |
附表8 病机与药物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
附表9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列表 |
附表10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作用靶点 |
附表11 扶阳通痹基本方治疗RA的可能关键靶标列表 |
附表12 PPI中关键靶蛋白Degree值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独活寄生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贫血患者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一 研究设计 |
1 病例选择 |
2 病例选择诊断标准 |
2.1 西医RA诊断标准 |
2.2 西医贫血诊断标准 |
2.3 中医诊断标准 |
2.4 疾病活动度评价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终止试验标准 |
6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
7 伦理学要求 |
二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 病例分组 |
2 治疗方案 |
3 观察指征 |
3.1 一般资料 |
3.2 疗效性指标 |
3.3 安全性指标 |
3.4 观察时间 |
3.5 药物不良反应记录 |
4 疗效判定标准 |
4.1 有效性评价标准 |
4.2 患者生存质量评价方法 |
5 安全性评价 |
6 统计学处理 |
7 质量控制 |
8 技术路线图 |
三 结果与分析 |
1 两组一般资料分析 |
1.1 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分析 |
1.2 治疗前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的比较 |
1.3 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HAQ比较 |
2 治疗后结果比较 |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2 相关实验室指标变化比较 |
2.3 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的比较 |
2.4 治疗后症状积分及HAQ比较 |
3 安全性分析 |
四 讨论 |
1 类风湿关节炎贫血的现代医学研究 |
2 祖国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 |
3 独活寄生汤的组成及现代药理研究 |
3.1 方药组成及出处 |
3.2 方义分析 |
3.3 现代药理研究 |
4 研究结果分析 |
4.1 独活寄生汤加味联合西药对患者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的影响 |
4.2 独活寄生汤加味联合西药对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及HAQ的影响 |
4.3 独活寄生汤加味联合西药对患者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
4.4 独活寄生汤加味联合西药对患者安全性评价的影响 |
5 结论 |
6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类风湿关节炎贫血中西医研究及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信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历节胶囊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及终止标准 |
1.6 伦理学要求 |
2 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案 |
2.2 观察指标 |
2.3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对比 |
3.2 两组患者治疗后疾病疗效比较 |
3.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 |
3.4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
3.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对比 |
3.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对比 |
3.7 两组休息痛、日常生活能力 (HAQ) 、医生对疾病总体状况评价(EGA)、病人对疾病总体状况评价(PGA)的比较 |
3.8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的比较 |
3.9 两组治疗后达ACR20缓解标准的比较 |
3.10 两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糖蛋白(P-gp)表达的对比 |
3.11 两组不良反应结果的分析 |
4 讨论 |
4.1 现代医学对RA的认识 |
4.2 RRA难治的可能原因 |
4.3 P-gp与RRA的关系 |
4.4 中医对RRA的认识 |
4.5 RRA的中西医治疗研究概况 |
4.6 导师对RA的诊疗经验 |
4.7 历节胶囊的选方依据 |
4.8 研究结果的分析 |
5 不足 |
6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2010年ACR/EULAR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和评分系统 |
附录2 健康评估表(HAQ)问卷 |
附录3 中医证候积分分级量化标准 |
缩略词表 |
综述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电针治疗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骨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问题与展望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范伏元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学术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资料及方法 |
1 研究资料 |
1.1 病案纳入标准 |
1.2 病案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原始病案采集 |
2.2 病案预处理 |
2.3 录入数据 |
2.4 .数据挖掘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1 一般信息情况统计 |
2 症状及舌脉统计 |
3 药物统计 |
3.1 频次统计 |
3.2 性味及归经统计 |
4 方剂分析 |
4.1 用药规律分析 |
4.2 药物间关联度分析 |
4.3 核心组合分析 |
4.4 新处方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一般信息情况分析 |
2 常用药物分析 |
2.1 常用药物的归类 |
2.2 常用药物的性味 |
2.3 常用药物的归经 |
3 常用药物组合分析 |
4 新方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7)基于《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量表》对RA治疗方案的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
一、中西医对类风湿关节炎(尪痹)的认识及研究 |
二、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评价方法 |
三、体会与展望 |
试验研究 |
1.病例来源 |
2.研究目的 |
3.研究内容 |
4.研究方案 |
5.注意事项 |
6.统计方法 |
结果 |
讨论 |
1.个人体会 |
2.对照药物分析 |
3.中药组方分析 |
4.对于量表及疗效的分析 |
5.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8)类风湿关节炎微生物组与免疫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类风湿关节炎的概述 |
1.1.1 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病因 |
1.1.2 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表现 |
1.1.3 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诊断 |
1.1.4 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治疗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微生物可能是导致RA发病的重要病理因素 |
1.3.2 肠道微生物和口腔微生物均可能导致RA的发生 |
1.3.2.1 肠道微生物与RA发病的关系 |
1.3.2.2 口腔菌群与RA发病的关系 |
1.3.3 微生物在风湿性疾病中的代谢作用机制 |
1.3.4 滑膜组织和滑膜液中是否存在微生物的核酸序列得到关注 |
1.4 本研究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本研究的思路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第二章 RA中微生物与其代谢物的作用机制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临床样本 |
2.2.2 试剂耗材 |
2.2.3 仪器设备 |
2.2.4 实验方法 |
2.2.4.1 滑膜液或唾液细菌DNA提取方法 |
2.2.4.2 滑膜组织细菌DNA提取方法 |
2.2.4.3 粪便DNA提取方法 |
2.2.4.4 PCR产物扩增 |
2.2.4.5 ELISA检测炎性因子的表达 |
2.2.4.6 菌群数据生物统计学分析 |
2.2.4.7 非靶向代谢组学 |
2.2.4.8 非靶向代谢组学数据分析 |
2.2.4.9 特异菌群目的基因的获取及PCR反应验证 |
2.2.4.10 琼脂糖凝胶电泳 |
2.2.4.11 验证回收PCR产物 |
2.2.4.12 质粒构建 |
2.2.4.13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2.4.14 实时荧光定量PCR数据统计学分析 |
2.3 结果 |
2.3.1 微生物组整体测序PCoA分析 |
2.3.2 整体微生物组的组成结构分布 |
2.3.3 RA与 OA之间菌群差异分析 |
2.3.4 基于PICRUSt算法预测微生物的功能 |
2.3.5 滑膜液中非靶向代谢组学整体PCoA分析 |
2.3.6 滑膜液中代谢产物的整体结构 |
2.3.7 代谢物的KEGG通路分析 |
2.3.8 RA肠道菌群、口腔菌群与滑膜液中菌的核酸片段的一致性 |
2.3.9 PCR定量分析结果 |
2.3.9.1 拟杆菌的定量结果 |
2.3.9.2 普雷沃氏菌的定量结果 |
2.3.9.3 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定量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三章 益生菌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细胞的作用机制 |
3.1 引言 |
3.2 材料及方法 |
3.2.1 样本采集 |
3.2.2 主要试剂及耗材 |
3.2.3 实验方法 |
3.2.3.1 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 |
3.2.3.2 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的传代培养 |
3.2.3.3 原代培养滑膜成纤维细胞的鉴定 |
3.2.3.4 滑膜细胞计数 |
3.2.3.5 益生菌群刺激类风湿滑膜成纤维细胞 |
3.2.3.6 采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 |
3.2.3.7 采用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 |
3.2.3.8 采用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 |
3.2.3.9 ELISA酶联免疫实验方法检测炎性因子水平 |
3.2.3.10 统计学方法 |
3.3 结果 |
3.3.1 MTS方法检测益生菌干预细胞增殖能力 |
3.3.2 划痕法检测益生菌干预表对RA FLS迁移能力的影响 |
3.3.3 Transwell方法检测益生菌干预对RA FLS侵袭能力的影响 |
3.3.4 ELISA法检测炎性因子的表达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章 益生菌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的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1.1 实验动物 |
4.2.1.2 主要试剂耗材 |
4.2.1.3 主要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2.2.1 构建Ⅱ型胶原诱导性DBA1 小鼠关节炎模型 |
4.2.2.2 关节炎的评分 |
4.2.2.3 病理组织学分析 |
4.2.2.4 小鼠CT扫描骨骼的变化 |
4.2.2.5 小鼠粪便样本收集 |
4.2.2.6 粪便DNA提取方法同2.2.4.3 |
4.2.2.7 PCR产物扩增 |
4.2.2.8 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L-17、IL-6、IL-1α的水平 |
4.3 结果 |
4.3.1 胶原诱导性关节小鼠诱导成功 |
4.3.2 16SrRNA V1-V2 区测序分析整体微生物组变化 |
4.3.3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肠道菌群β-多样性差异 |
4.3.4 通过Veen图比较各组OTU分布差异 |
4.3.5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肠道菌群的门分类水平差异 |
4.3.6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的肠道菌群属分类水平的差异 |
4.3.7 各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肠道菌群差异分析 |
4.3.8 CT扫描显示益生菌对CIA小鼠具有保护作用 |
4.3.9 病理组织学分析益生菌制剂干预CIA小鼠结构 |
4.3.10 益生菌制剂可调节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
4.4 讨论 |
4.5 结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
(9)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社会支持、知觉压力、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意义 |
4 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设 |
5 概念界定 |
6 技术路线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设计类型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指标及测量工具 |
4 资料收集 |
5 统计分析 |
6 质量控制 |
7 伦理原则 |
研究结果 |
1 预调查各量表信度检验 |
2 RA 患者人口学资料及疾病资料 |
3 RA 患者社会支持、知觉压力、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现状 |
4 RA 患者社会支持、知觉压力、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5 虚拟变量的赋值情况 |
6 RA 患者社会支持、知觉压力、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7 RA 患者社会支持、知觉压力、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的结构方程模型与中介作用分析 |
讨论 |
1 RA 患者人口学资料与疾病资料情况 |
2 RA 患者社会支持、知觉压力、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的现状分析 |
3 RA 患者社会支持、知觉压力、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4 RA 患者社会支持、知觉压力、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5 知觉压力、自我管理行为在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
6 建议 |
研究结论 |
创新点 |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知情同意书 |
综述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自噬相关基因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自噬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类风湿关节炎需要系统正规的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健康信息寻求行为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D]. 马燕.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10)
- [2]郭立中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经验及扶阳通痹基本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D]. 杨建萍.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独活寄生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贫血患者临床观察[D]. 李燕.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历节胶囊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 马凤雪.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电针治疗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骨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D]. 曾闯.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6]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范伏元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学术经验[D]. 周铭芳.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7]基于《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量表》对RA治疗方案的评价研究[D]. 姜凤玲.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9)
- [8]类风湿关节炎微生物组与免疫机制的研究[D]. 赵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9]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社会支持、知觉压力、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 景梦雅.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自噬相关基因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表达及临床意义[D]. 秦倩. 川北医学院, 2020(04)
标签:类风湿论文; 关节炎最佳治疗方法论文; 骨关节疾病论文; 关节炎症状论文; 压力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