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胶东西北部焦家式与玲珑式金矿的成因联系(论文文献综述)
张亮亮[1](2021)在《胶西北焦家式金矿关键控矿要素及其地球化学勘查标志》文中提出焦家式金矿在胶东地区已探明金矿资源储量4000余吨,占山东省金矿资源储量72%,约为全国金矿资源储量29%,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目前胶东地区的主要成矿带勘查深度已达到2000米甚至3000米,多家科研院所和地勘单位开展了一系列深部金矿勘查,显示焦家断裂带、招平断裂带的超深部仍具有较大成矿可能。然而,随着隐伏矿埋藏深度的增加、地质环境不清,不能获得直接的找矿信息,对勘查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选择2处焦家式金矿床为典型矿床,梳理矿床的地球化学勘查标志,研究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在此基础上展开深部预测。焦家式金矿受区域性构造的控制,空间上与玲珑花岗岩、郭家岭花岗岩关系密切,具有明显的蚀变分带特征,矿体主要受断层泥以下黄铁绢英岩化蚀变的控制,具有界面成矿的特征。矿体在玲珑花岗岩中从地表到地下5km连续成矿,从浅部到深部,矿床蚀变类型、流体特征基本相同,于单个矿体而言,从浅部到深部矿体有差异性。焦家断裂带控制的矿体主要赋存于主断面下盘,断裂带发育在花岗岩中时,上盘发育钾长石化花岗岩、绢英岩化花岗岩、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质碎裂岩,下盘发育黄铁绢英岩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和钾化花岗岩,蚀变类型在主断面两侧呈现对称分布特征,但主裂面两侧在岩性特征、结构构造、蚀变强度、化学成分等方面差异明显,表现出非镜像对称特征。一般下盘花岗岩的构造破碎程度比上盘花岗岩更严重;断裂带上盘黄铁矿含量低、一般无矿化显示,下盘黄铁矿含量高,出现金矿化;断裂带上盘的中生代花岗岩中韧性变形不发育,以脆性破裂为主,下盘发育明显的韧性变形;断裂带上下盘不同蚀变带的成矿元素Au,矿化剂元素S,成矿伴生元素Ag、Pb、Zn,微量元素Ba、Sr以及主量元素Na2O、Mg O含量具有差异性,指示焦家断裂带主断裂面两盘经历了不同的成矿作用过程,下盘花岗岩的热液蚀变作用与成矿作用的关系更为密切。依据焦家断裂带不同蚀变带元素的非镜像对称性特征,可利用上、下盘花岗岩和构造蚀变带的地球化学标志识别矿体或者不同蚀变带的位置。以多维异常体系理论为指导,查明了胶西北矿集区焦家深部金矿床、大尹格庄金矿床蚀变岩中元素分布特征、富集贫化规律和元素迁移规律,最终确定赋矿地质体,通过蚀变带-矿物-元素等不同尺度变化特征研究,明确赋矿地质体的地球化学标志,梳理总结了典型金矿床的矿致异常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胶西北地区金矿深部找矿地球化学勘查模型。该模型中,地球化学勘查指标高度集中为矿化剂元素S、常量元素Na2O以及成矿元素Au等少数几个元素。矿化剂元素S含量是衡量构造蚀变带等地质体赋矿性的典型标志;Na2O负异常指示热液作用强度和影响范围;Au等成矿元素指示构造蚀变带等地质体的成矿物质条件。开展了招平断裂带3000米深钻岩心资料进行垂向蚀变分带与元素异常分带对比研究,利用元素异常特性标定招平断裂带北段的栾家河断裂、破头青断裂和九曲蒋家断裂在深部的位置及规模,并分析断裂性质、控矿特征及其深部成矿潜力。通过对招平带深孔ZK3401开展钻孔岩石测量,分析表征蚀变带的Au、Ag、Cu、Pb、Sb、S、Bi、Na2O等12种元素的协同异常特征,得出栾家河断裂大约在-600米,倾角为80°;破头青断裂破碎蚀变规模、程度较大,集中在-1700米至-2100米;九曲蒋家断裂发育在-2800米左右,破碎蚀变程度较低,Au、Ag高值区一般对应Na20的负异常值区,元素协同表明破头青断裂影响范围1700米-2100米的矿化区间。显示栾家河断裂东南侧深部-1700至-2500米范围内还有斜长1.6km(按倾角30°估算)的找矿空间,目标为相对浅部的破头青断裂。
尹业长[2](2020)在《胶西北金矿集区金成矿作用与成矿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胶西北金矿集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缘、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北段西侧和郯庐断裂带东侧,是一个主要由前寒武纪基底岩系和超高压变质岩块组成,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频繁且剧烈的内生热液金矿集区。它是我国最大的金矿集区,区内产出三个超千吨的世界级金矿田(三山岛金矿田、焦家金矿田和玲珑金矿田),包含超大型、大型金矿床十余处,中、小型金矿床近百处。前人的研究表明,胶西北金矿集区内绝大多数金矿床的成矿时代都在120±10 Ma以内。如此大规模、短时期、高强度的金矿化是在怎样的成矿作用下形成的,一直是学者们努力探寻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本文在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地球物理和区域地球化学资料研究的基础上,以胶西北金矿集区典型金矿床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多种地质、地球化学方法探讨了金矿集区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过程及成矿作用,从而建立胶西北金矿集区成矿模型。胶西北金矿集区的金成矿作用与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联系紧密。区域地球物理资料解译成果显示金矿床的主要围岩为玲珑序列花岗岩和郭家岭序列花岗闪长岩;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参数表明,玲珑超单元和郭家岭超单元的金元素浓集系数明显高于其他地质单元,指示出它们是有利的成矿地质单元;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研究,认为玲珑序列花岗岩和郭家岭序列花岗闪长岩与金成矿密切相关,玲珑序列花岗岩的形成过程为金矿化提供了热源,郭家岭序列花岗闪长岩是直接矿源岩系,并且对金矿的富集和定位起主导作用。为了进一步探索胶西北金矿集区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作用过程,选取并采集新立、焦家和大尹格庄金矿岩(矿)石及岩心样品,利用地质学、地球化学方法进行实验分析与成果解释。金矿物微区分析表明金矿物颗粒的暗化主要是由Al、Si、O、Fe和S组成的杂质或包裹体引起的;碲(铋)金络合物在金的迁移成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玲珑序列花岗岩属于高钾钙碱性I-S过渡型花岗岩,由来自上地幔或上地幔与下地壳间的花岗岩浆重熔胶东岩群变质岩所形成的交代再生岩浆和同熔型岩浆结晶分异而形成;3个金矿床的微量元素含量差异较大;稀土元素研究显示,各个金矿床不同岩石类型的岩心样品都具有相似的配分型式,都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特征,故推测它们具有同源性-胶西北金矿集区的金矿床具有同一成矿来源;此外,尝试使用对应分析方法研究不同金矿床多种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得良好的分类效果,体现出了各种元素的特性以及各矿床之间的关系。围岩蚀变研究显示了不同蚀变过程中元素的带入带出情况,并分析了元素富集与亏损的原因,例如Zr和Hf的丢失可能和锆石的分解有关。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胶西北金矿集区流体包裹体具有中-低盐度,低密度的特点,主成矿温度为219.7387.7℃,成矿压力为32160Mpa。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成矿流体由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而成,硫同位素和铅同位素指示成矿流体具有壳幔混合源特征。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从成矿物质来源、容矿构造、成矿时代以及成矿地质作用四个方面总结胶西北金矿集区金矿床的成矿机理,构建出成矿模型:在中生代早白垩世华北东部岩石圈减薄的构造背景下,地幔隆起引发拆沉作用形成一个大规模的壳幔岩浆混合带,地壳深部的金矿源层在这里发生部分熔融产生含金花岗质岩浆,构造应力体制由挤压到伸展的转换进一步产生大规模、高强度的岩浆活动事件,含金花岗质岩浆在结晶分异过程中分离出含金热液,这些热液沿着断裂构造裂隙向上迁移,在一定的构造部位和物理化学条件下通过充填和交代的方式形成胶西北金矿集区内众多金矿床。
孙雨沁,于学峰,单伟,熊玉新,张岩,迟乃杰,舒磊,李敏,程伟[3](2020)在《胶东焦家断裂带3000m深部矿化特征及金矿物赋存状态》文中研究说明胶东是我国黄金的主要产地,前人已开展大量矿床学研究,但主要集中在浅部,其深部的成矿研究仍然薄弱。本文以目前最深的见矿钻孔为研究对象,在宏观观察描述的基础上,以电子探针为主要研究方法,在微观上系统开展深部金矿的矿相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为深部金矿成矿特征提供了第一手的基础资料,研究结果对于深入认识焦家金矿带矿床的成因以及进一步的深部找矿预测都具有重要意义。超深科研钻ZK01井位于莱州吴一村地区,是目前焦家断裂带最深的见矿钻孔,也是我国岩金最深见矿孔。深钻蚀变类型主要有钾化、硅化、黄铁矿化、绢英岩化、黄铁绢英岩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矿石类型为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和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矿体多以脉状、细脉网脉状、细脉浸染状为主。载金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少数金矿物分布在黄铜矿、石英和钾长石中。焦家带深部矿石金矿物成色较高,主要为含银自然金,其次为银金矿,说明该深钻深部金矿形成于高温、较深的成矿环境;成矿时代相对较老。Au主要有两种赋存形式:独立的金矿物和不可见金即晶格金。独立金矿物可分为三种赋存状态,即包体金、裂隙金和晶隙金。初步认为矿石矿物生成顺序从早到晚依次为:(不含Pb黄铁矿、方铅矿、辉铋矿、金矿物)→(黄铜矿)→(含Pb黄铁矿)→(方铅矿、金矿物)→(重晶石)→(闪锌矿)。深钻成矿热液存在多期活动,碎裂岩带为含金热液运移提供了通道,多重成矿阶段的叠加和复合导致金矿物多期次结晶。
韩振玉[4](2020)在《山东省胶西北地区深部金矿资源评价与三维成矿预测》文中指出胶西北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金矿资源丰富,探明资源储量约占整个胶东地区的90%以上。金矿床类型以破碎带蚀变岩型(焦家式)和石英脉型(玲珑式)为主,矿床受中生代岩浆岩和NE—NNE向断裂构造控制明显,多数矿床分布于岩体边缘、NE—NNE向主干断裂带内及其下盘次级断裂中,主要成矿带由三山岛金矿带、焦家金矿带和招远-平度金矿带组成。近年来,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和主矿体资源量的枯竭,寻找接替资源和深部找矿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深部找矿工作中,受经济成本的制约,以钻探为主的传统找矿方法难以再有突破;而以三维地质建模和三维成矿预测为代表的深部找矿新技术开始应用到找矿工作中。三维成矿预测是在综合分析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规律的基础上,依托地质勘查数据、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数据等综合多元找矿信息的不断完善,针对金矿集中区深部隐伏矿体开展找矿研究,这一技术的应用将极大的促进金矿集中区深部金矿资源的“定位”“定量”和“定概率”的找矿预测研究和评价。本次研究选取了焦家金矿带和招远-平度金矿带中南段为重点区域,在焦家带的南延部位通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和激电测量剖面测量,对焦家带南延位置实施了验证,将焦家金矿带进一步向南延伸约3km;在招远-平度金矿带中南段通过开展1:5万重力测量和1:5万磁法测量,根据地质解译成果,在大尹格庄-夏甸金矿田开展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和构造叠加晕研究,推断了招远-平度金矿带在第四系覆盖区下的南延部位。在焦家成矿带上勘查深度最深的纱岭矿区、招贤矿区以及招远-平度成矿带中南段大尹格庄、夏甸等矿区采集了钻孔内样品,开展了黄铁矿微量、稀土元素分析、包裹体成分分析、包裹体测温、多手段同位素分析研究。通过流体包裹体、S和He-Ar同位素、载金矿物黄铁矿研究,认为研究区金矿主成矿期流体包裹体类型是H2O-CO2混合流体,含少量CH4,是一种中温、中盐度、低密度流体,成矿晚期盐度降低,成矿环境为还原环境;成矿过程早期以岩浆热液为主,主成矿期有地幔流体的参与,晚期有较多大气降水的加入。成矿过程与岩浆期后巨大规模和深度的热液交代蚀变有关,是岩浆期后热液交代蚀变型金矿床。在分析了矿体赋存规律、侧伏规律等因素对金矿化富集控制作用的基础上,采用“立方体预测模型方法”开展三维建模,应用“三维证据权法”和“三维信息量法”对深部矿体开展定位、定量、定概率一体化的三维预测,建立了焦家成矿带和大尹格庄-夏甸地区三维地质模型。本次三维建模实现了胶西北金矿集中区的三维可视化,是传统的二维找矿向三维找矿预测的新突破。利用三维预测模型,圈定了6处找矿靶区,在焦家金成矿带深部的两处靶区实现了“定位”“定量”预测,证明了焦家带深部巨大的找矿潜力,利用本次研究布设的钻孔共圈定矿体27个,新增资源量x吨,达到特大型金矿规模。焦家成矿带和大尹格庄-夏甸地区三维成矿预测的成功应用,为整个胶西北地区深部找矿研究提供了可参考、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方法。
王建[5](2020)在《胶东三山岛北海域金矿床金富集地球化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胶东半岛华北克拉通东南缘,是我国最大、世界第三的大型重要的金矿集区,拥有如三山岛金矿、焦家金矿、玲珑金矿等一系列世界级的大型、超大型金矿床,吸引了我国乃至全球矿床学家和地质勘探学家的目光,是开展金矿矿床学研究和地质勘查的天然实验室。近年来,随着矿山资源枯竭,矿床深部外围找矿迫在眉睫,应用于深部找矿的勘查地球化学方法亟需进一步研究。了解胶东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基础上,依据收集的119个金矿床的空间位置、赋矿地质体、储量-平均品位-矿体产状和成矿时代(部分矿床)等数据,总结了胶东不同类型金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利用品位-吨位模型评价和预测了其成矿潜力。三山岛北海域金矿床是典型焦家式金矿床,矿体主要赋存在玲珑式花岗岩中、受三山岛-仓上断裂带控制,根据矿物生成的先后顺序划分为(黄铁矿)绢英岩化、金-石英-黄铁矿、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和石英-碳酸盐四个阶段。其中,(黄铁矿)绢英岩化是主成矿期的蚀变产物,热液流体通过钾质交代作用和水解作用使围岩中的金活化,元素地球化学上表现为亲硫的成矿元素明显带入特征;质量平衡计算表明,在水岩反应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元素具有复杂的地球化学行为。矿化蚀变组合和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以中低温(126~35℃)、中低盐度(1.02~10.48%NaCleqv)为特征,属于C02-H20-NaCl±CH4体系。在热液流体中,金可能主要以Au(HS)2-络合物的形式运移;黄铁绢英岩化过程中,硫化作用使Au(HS)2-络合物失稳分解导致Au沉淀富集成矿。三山岛北海域金矿床受K交代作用影响的蚀变岩以K富集和Na、Ca贫化为特征;与K交代相关的元素摩尔比值图可用以识别焦家式金矿床中的的热液蚀变矿物及其蚀变过程。金及探途元素的质量变化模式反映了金矿化与K交代作用的空间关系,是液热流体共同作用的产物。K和金及探途元素的最大富集区域通常发生在金矿化区的近端,而贫化多发生在远离金矿化区的远端;K交代作用可以识别可能更大范围的蚀变区域,从而可以有效指示金矿化区位置。矿床尺度上,Au、Ag、As、Bi、Cd、Cu、Pb、S、Sb、W、Sr和Na20等12个地球化学指标可用来区分焦家式金矿床的金矿化区和非矿化区;精细尺度上,沿钻孔方向的成分漂移可以指示深部是否存在和/或接近金矿化区,组份漂移最强烈的元素往往最能指示是否靠近金矿化区;近地表的强氧化岩中,须考虑表生作用和风化效应。
赛盛勋[6](2020)在《胶东牟乳金矿带构造-流体-成矿及动力学》文中提出胶东牟乳金矿带位于苏鲁地体内,其金成矿时限、矿体定位过程、成矿后的变化和保存仍存争议。论文以矿床蚀变-矿化特征、矿体内部结构观察和矿区构造变形测量为基础,运用高精度绢云母40Ar/39Ar、锆石(U-Th)/He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等多元定年方法,结合黄铁矿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探求牟乳金矿带矿体详细定位过程、成矿流体演化和成矿后构造-热历史演化模式。乳山金矿床形成于122-117 Ma,矿体边部的石英脉可能略晚于矿体中部形成,指示乳山金矿床的形成是持续时间达5个百万年、包含多次流体活动的单一成矿事件。NW-SE向弱剪切挤压背景下成矿流体发生周期性“超静岩压力-静水压力”压力波动,诱发控矿断裂多次左行逆冲滑动,矿体是在周期性“断裂破裂滑动-石英脉沉淀-先成石英脉被水力致裂-断裂被完全充填”增量沉淀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复杂内部结构的富金石英复脉。单次流体事件中不同阶段黄铁矿微量元素成分基本一致,Co、Ni、As等元素因成矿流体间歇性压力波动而与其他元素有不同的分布行为。周期性压力波动和由此引发的间歇性流体不混溶使乳白色粗粒石英和黄铁矿、烟灰色中细粒他形石英和黄铁矿依次大规模沉淀,含金矿物和多金属硫化物随后在愈加富Au、Ag、Te、Pb、Zn和Cu等的流体中近于同时沉淀。间歇性流体不混溶导致H2S等还原性气体大规模逸出,金硫络合物失稳分解,金被吸附至先成黄铁矿内水力致裂形成的裂隙面发生沉淀。成矿后胶东区域先后经历了NWW-SEE向伸展(110-100 Ma)、NW-SE向挤压(100-85 Ma)、NNW-SSE 向伸展(80-65 Ma)、NE-SW 向挤压(65-50 Ma)和NW-SE向挤压(50 Ma-至今)等多次应力场转换。与此对应,牟乳成矿带先后经历了快速冷却、轻微升温后热静置、中速冷却和热静置等热历史,最后单调冷却并缓慢降至现今温度。牟乳成矿带整体成矿深度可能稍小于7.1-14.2 km,成矿后至今总计被剥蚀了约5.5-7.2 km,矿带只有最浅部被剥离,深部仍有较大资源潜力。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的多幕式转变可能是早白垩世以来区域构造、岩浆和成矿事件的主导地球动力学因素。
宋明春,林少一,杨立强,宋英昕,丁正江,李杰,李世勇,周明岭[7](2020)在《胶东金矿成矿模式》文中研究指明胶东是全球三大金矿集区之一,深入研究其成矿模式对于正确认识胶东金矿类型并指导进一步找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文章通过系统总结胶东金矿控矿构造特征与型式、构造与矿体的耦合关系、岩浆活动与金矿化的关系及其他成矿地质因素,在分析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金矿赋矿规律、成矿机制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石英脉型金矿、胶西北金矿和深部金矿成矿模式。综合分析后,提出了胶东金矿热隆-伸展成矿模式,其要义是:早白垩世,由于板块俯冲、回撤,诱发壳幔相互作用,产生大规模岩浆活动,引起广泛的流体活动;同时,地壳拉张和岩浆隆升,形成花岗岩穹窿-伸展构造,出现大量铲式断层、拆离断层等。与岩浆活动有关的高强度含矿流体活动和交代蚀变作用是胶东金矿大规模集中产出的基础条件,地壳快速隆升引起强烈减压、降温是大量金质从流体中析出、沉淀的重要原因,伸展构造则为大规模金成矿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王金雅[8](2020)在《胶东地区Au成矿流体演化与成矿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胶东地区黄金资源储量约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区内金矿分布之密集,大型矿床之多,成矿时期之集中,被地质学家们称为“中生代大爆发”,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对胶东金成矿流体的研究主要包括:(1)针对具体金矿的流体包裹体组成、金矿成矿流体来源、金矿物质来源及Au成矿作用研究;(2)破碎蚀变岩型金矿与石英脉型金矿的对比研究、小秦岭地区与胶东地区造山型金矿的对比研究;以及(3)借助新技术与交叉学科相结合的成矿流体创新型研究。然而,绝大多数金成矿流体研究局限于流体包裹体分类、包裹体均一温度,深入讨论涉及有限;且区内不同类型金矿的成矿流体来源、性质及演化过程,仍存在一定争议;金成矿流体创新型研究亦留有巨大的研究空间。此外,胶东研究成果繁杂,随着对“单一具体”与“区域系统”有效结合需求不断提升,不断完善区内成矿流体的系统性(对比)研究,是区内地质勘查、区域性建模、成矿规律等研究的坚实基础。Si O2溶解度是研究地球内部水流体-固体相互作用过程中元素活化、迁移与沉淀、热液组成、性状及演化的重要参数,对了解与石英相关的矿床的成因同样意义重大。本论文主要依托于山东省地质调查院与长安大学合作的《山东莱州-招远地区构造蚀变分带调查与成矿规律研究》项目完成。笔者以胶东为研究区,分别选取区内位于重要构造带上的不同类型金矿(三山岛破碎蚀变岩型金矿、焦家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夏甸破碎蚀变岩型-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及金青顶石英脉型金矿)为研究对象,基于金成矿流体性质研究,结合Si O2溶解度,对比探讨不同类型金矿成矿流体来源、性质、演化过程;从“纵向演化”、“横向对比”对胶东地区金成矿流体与成矿规律进行研究,在丰富成矿流体性质研究的基础上,显着填补了金成矿流体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研究空间,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胶东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类型包括CH4-CO2包裹体(FI型)、CO2-H2O-X包裹体(FII型)、CO2-H2O包裹体(FIII型)及H2O包裹体(FIV型)四种;胶东金成矿流体是以中-低温、中-低盐度、富CO2、含少量烃类物质为特点的CO2-Na Cl-H2O±CH4(±N2)体系,主成矿阶段温度范围为166.7~363.8℃,成矿压力范围约为90~242MPa。(2)胶东地区金成矿流体来源以岩浆水+大气水(+变质水)组合为特点;大气水对石英脉型金矿的成矿流体影响最甚,并由招-平断裂、焦家断裂、三山岛断裂逐渐减小。(3)胶东地金矿成矿物质来源具有以胶东群为代表的老地层继承为主的混合源特征,海水硫、表生硫对成矿过程的影响由牟-乳断裂带、招-平断裂、焦家断裂、三山岛断裂逐渐增强。(4)典型金矿成矿流体中的Si O2溶解度受温度、压力、流体通量与流体性质的耦合作用,表现为夏甸金矿>焦家金矿>三山岛金矿>金青顶金矿,且具有破碎蚀变岩-硫化物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石英脉型的特点;流体不混溶、大气水加入成矿流体引发Si O2沉淀形成烟灰色、乳白色石英,是金成矿阶段的重要标志;成矿流体中的Si O2溶解度变化虽未直接作用于金沉淀过程,但与金沉淀有重要联系。(5)成矿流体由牟-乳断裂带、招-平断裂、焦家断裂、三山岛断裂整体表现为温度逐渐升高,压力、深度逐渐增大的特点;流体不混溶与流体冷却是胶东金沉淀的两种主要机制,破碎蚀变岩性型金矿中金沉淀机制以流体不混溶为主,石英脉型金矿中流体不混溶与流体冷却两种沉淀机制均存在;主成矿阶段成矿压力、成矿深度与估算的剥蚀深度对比分析表明,胶东地区仍具有良好的深部找矿潜力。
程韩宇[9](2019)在《胶东玲珑金矿和焦家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胶东半岛金矿集区为我国主要的黄金产地之一,主要矿床类型有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但是,该区金成矿流体以及物质来源一直存在争议。本次研究针对两种类型典型金矿床开展了详细流体包裹特征、同位素地球化学等多个方面综合对比研究,进而总结成矿规律。石英脉型玲珑金矿和蚀变岩型焦家金矿是该区典型的两个矿床,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在两个矿区内均有分布,只是主导地位的不同。流体包裹体测试发现石英脉型玲珑金矿成矿流体在成矿第一阶段至第四阶段逐渐降温,降盐度,而蚀变岩型的焦家金矿区成矿流体在第二阶段有升温现象,第四阶段有降温现象。矿石矿物中黄铁矿主、微量元素特征显示,δEu值在玲珑金矿床的值(1.34)大于焦家金矿床(0.87),得出焦家金矿床成矿环境的还原性大于玲珑金矿。黄铁矿中Sr-Nd同位素和S同位素特征显示,玲珑金矿与焦家金矿成矿物质源区一致,具有壳-幔混合特征。H-0同位素特征显示,深源流体是成矿流体的主要来源,并有少量大气水的加入。石英脉型玲珑金矿与蚀变岩型焦家金矿对比研究发现深源流体是成矿流体的主要来源,区别在于大气降水对蚀变岩型成矿流体的贡献更大。在中生代晚期,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地幔受俯冲古太平洋板片来源流体交代而富集,随后因为俯冲板片的回撤诱发软流圈地幔上涌形成热-机械侵蚀岩石圈地幔发生部分熔融,并形成含CO2的幔源流体。含CO2幔源流体在上移过程中与郭家岭花岗岩、玲珑花岗岩等围岩发生水岩反应,由于成矿流体所处的构造空间突然增大,压力降低,流体沸点降低,流体发生沸腾和不混溶作用,导致金的大规模沉淀;当大气水开始混入成矿流体中时,流体温度进一步降低,成矿作用进入尾声。流体在进入压扭性断裂构造带时形成蚀变岩型焦家金矿,在进入张扭性断裂构造带时形成石英脉型玲珑金矿。
林祖苇[10](2019)在《胶东玲珑金矿田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矿体黄铁矿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的对比及对成因的指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胶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矿集区,黄金储量超过4000t,主要包括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两类矿床。前人对胶东地区金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稳定同位素组成、流体包裹体和成矿年代学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但目前对金的赋存状态、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等问题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本论文以同时具有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矿体的玲珑金矿田为研究对象,利用原位分析技术对比两类矿化的成矿物质的来源和金的富集机制,加深对胶东地区金矿床成因的认识,为区域找矿工作提供理论指导。玲珑金矿田位于招平断裂带北段,矿体均产于断裂下盘的玲珑花岗岩体内,蚀变岩型矿体受主断裂构造控制,而石英脉型矿体主要产于花岗岩体的次级断裂中。两种矿体的热液独居石U-Pb定年均集中在121122Ma。两种矿化的围岩蚀变相似,均主要发育硅化、绢云岩化和钾化,但是规模不同,蚀变岩型矿体有很宽的蚀变分带,而石英脉型则较窄。蚀变岩型矿体以厚大黄铁绢云岩化带为特征,成矿过程可以分为成矿早期的钾化阶段、主成矿期的石英黄铁绢云岩化阶段和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成矿晚期石英碳酸盐阶段。石英脉型矿体以发育厚度不等的石英硫化物脉为特征,可以分为钾化-绢云岩化阶段、乳白色石英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两种矿体具有相似的矿物组成,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自然金等。金主要以自然金、金银矿或银金矿等形式产在黄铁矿裂隙或者被黄铁矿包裹。根据成矿阶段、矿物共生关系和BSE图像特征,将石英脉型矿体中的黄铁矿划分为石英黄铁矿阶段的黄铁矿PyV-1、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的黄铁矿PyV-2和交代成因的黄铁矿PyV-a,蚀变岩型矿体中的黄铁矿划分为石英黄铁绢云岩化阶段的黄铁矿PyD-1、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的黄铁矿PyD-2和交代成因的黄铁矿PyD-a。PyV-1与PyD-1产出特征相似,均为自形-半自型粒状结构,与石英和绢云母共生,其他硫化物很少,BSE图像均一;PyV-2与PyD-2产出特征相似,均以细粒自形-半自形结构,与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等多金属硫化物共生,BSE图像均一。交代成因的黄铁矿PyV-a与PyD-a产出特征相似,在手标本可见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细脉穿插早阶段黄铁矿的现象,在显微镜和BSE图像下,交代成因黄铁矿具有多孔状、熔蚀状、包裹大量硫化物包裹体、BSE图像呈暗色等特征,反映了晚阶段流体交代再平衡的结构。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LA-ICP-MS)分析结果显示:两种矿体各个阶段的黄铁矿的晶格Au含量极低,89个测试点中Au含量平均值为0.189ppm,中位数为0.049ppm。两种矿化从早阶段到晚阶段黄铁矿中Au含量变化较小,Ni、Bi、Te、Ag、Zn、Cu、Sb和Pb含量均升高。交代成因的黄铁矿相对于原生黄铁矿的晶格Au含量降低,而Co、Ni、Bi、Te、Ag、Zn、Cu、Sb和Pb元素含量升高,说明后期流体使早阶段黄铁矿晶格中的Au发生活化,并带来了更多的其他金属元素。激光剥蚀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LA-MC-ICP-MS)黄铁矿硫-铅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金矿黄铁矿的硫同位素变化范围类似,主要范围是4.98.5‰,与胶东群、TTG岩系、粉子山群和伟晶岩脉中的黄铁矿均不同。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金矿黄铁矿的铅同位素类似,两者主要落在了花岗岩和中基性岩脉的重叠区,与胶东群、TTG岩系和粉子山群源区有较大差别。黄铁矿的硫-铅同位素结果指示黄铁矿的硫和铅可能主要来自于深源岩浆岩/岩浆房。通过SEM-CL和冷CL技术对两种矿体不同阶段石英进行研究,发现两种矿体均可见多个世代石英产出。早阶段石英在冷CL下主要呈蓝色、在SEM-CL下呈亮色,晚阶段石英在冷CL下主要呈暗红色,在SEM-CL下呈现暗色。SIMS原位氧同位素分析发现,两种矿化的石英氧同位素相似,计算石英脉型金矿的乳白色石英阶段的流体氧同位素值为7.3‰10.1‰,石英黄铁矿阶段的流体氧同位素值为3.2‰8.1‰,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的流体氧同位素值为3.1‰12.9‰,蚀变岩型金矿的早阶段流体氧同位素值为3.28.9‰,晚阶段流体氧同位素值为-3.38.9‰.两类矿化大部分数据落在了岩浆水的范围,且晚阶段流体氧同位素均有所降低,反映了有大气水的混入。综上所述,玲珑金矿田的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矿床的黄铁矿矿物学和微量元素组成、成矿流体演化、黄铁矿硫-铅同位素均相似,反映了两者是相同成矿事件下同一流体演化的产物,矿化类型的差异是由于形成时的构造环境不同所致。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本论文认为胶东地区金矿床成因不同于典型造山型金矿,而是一种产于克拉通破坏和强烈伸展构造背景下,受古太平洋板片俯冲后撤影响,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均来自深部岩浆岩,沿郯庐断裂及次级断裂多次构造活动下流体快速上移形成的金矿床。
二、胶东西北部焦家式与玲珑式金矿的成因联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胶东西北部焦家式与玲珑式金矿的成因联系(论文提纲范文)
(1)胶西北焦家式金矿关键控矿要素及其地球化学勘查标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勘查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1.2.2 焦家式金矿研究进展 |
1.3 存在问题和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 |
第二章 胶西北焦家式金矿特征及成矿规律 |
2.1 焦家式金矿基本特征 |
2.1.1 焦家式金矿产出于胶北隆起区 |
2.1.2 焦家式金矿吨位大、品位稳定 |
2.1.3 焦家式金矿的矿石特征 |
2.1.4 焦家式金矿成矿物质来源的多源性 |
2.1.5 焦家式金矿成因具有特殊性 |
2.2 焦家式金矿成矿规律 |
2.2.1 区域金矿床矿化结构受地球化学场控制 |
2.2.2 中生代岩浆岩对金矿床的约束 |
2.2.3 胶西北地区构造体系对金矿的控制 |
2.2.4 蚀变岩分带对矿体控制规律 |
2.2.5 焦家式金矿具界面成矿规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焦家式金矿典型矿床矿体特征 |
3.1 焦家巨型金矿床 |
3.1.1 主要矿体特征 |
3.1.2 矿石成分和金矿物特征的变化 |
3.2 大尹格庄金矿床 |
3.2.1 主要矿体特征 |
3.2.2 金矿物特征变化 |
3.3 矿体从浅部到深部差异 |
3.3.1 矿体品位、厚度差异 |
3.3.2 矿石类型差异 |
3.3.3 矿化蚀变差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焦家式金矿蚀变分带非镜像对称特征 |
4.1 蚀变分带展示宏观对称性 |
4.1.1 蚀变带类型 |
4.1.2 蚀变岩分带岩性特征 |
4.1.3 蚀变岩带对矿体控制特征 |
4.2 主断裂面上下盘蚀变非镜像对称特性 |
4.3 矿源岩与金矿成矿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控矿要素地球化学勘查标志 |
5.1 焦家试验区矿致异常模式 |
5.1.1 地球化学勘查指标 |
5.1.2 主要控矿要素及其地球化学勘查标志 |
5.1.3 焦家试验区矿致异常模式 |
5.2 大尹格庄试验区矿致异常模式 |
5.2.1 地球化学勘查指标 |
5.2.2 主要控矿要素及其地球化学勘查标志 |
5.2.3 大尹格庄试验区矿致异常模式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3000 米深钻的成矿预测示范 |
6.1 示范区成矿深度与找矿空间 |
6.2 示范区地质背景 |
6.3 3000 米钻探验证发现深部矿体 |
6.4 钻孔岩石测量识别出更大规模蚀变矿化带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建议 |
结论 |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2)胶西北金矿集区金成矿作用与成矿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胶西北金矿集区成矿地质背景 |
1.2.2 胶西北金矿集区金矿床时空分布规律与成矿物质来源 |
1.2.3 胶西北金矿集区金矿床成矿作用与成矿模型 |
1.2.4 国内外其它典型金矿集区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实物工作量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实物工作量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胶西北金矿集区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区域岩浆岩 |
2.3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概述 |
2.3.1 三山岛金矿 |
2.3.2 新立金矿 |
2.3.3 焦家金矿 |
2.3.4 望儿山金矿 |
2.3.5 玲珑金矿 |
2.3.6 大尹格庄金矿 |
第3章 胶西北金矿集区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特征 |
3.1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3.1.1 物性参数特征 |
3.1.2 区域重力场特征 |
3.1.3 区域磁场特征 |
3.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3.2.1 金元素含量特征 |
3.2.2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第4章 金矿床成矿时代及控矿因素 |
4.1 金矿床成矿时代 |
4.2 岩浆活动与金成矿作用 |
4.3 构造对金矿化的控制 |
第5章 胶西北金矿集区金成矿作用特征 |
5.1 金矿物微区地球化学特征 |
5.1.1 金矿物特征 |
5.1.2 金矿物原位微区元素含量特征 |
5.1.3 微区微量元素对金成矿作用的指示 |
5.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2.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4 典型金矿床与元素对应分析 |
5.3 围岩蚀变地球化学特征 |
5.3.1 围岩蚀变类型 |
5.3.2 蚀变过程元素带入带出分析 |
5.4 流体包裹体特征 |
5.4.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
5.4.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与成分特征 |
5.5 同位素特征 |
5.5.1 氢-氧同位素 |
5.5.2 硫同位素 |
5.5.3 碳-氧同位素 |
5.5.4 其它同位素 |
第6章 胶西北金矿集区金成矿作用与成矿模型 |
6.1 胶西北金矿集区成矿机理 |
6.2 中生代岩石圈减薄与金成矿作用 |
6.3 胶西北金矿集区成矿模型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胶东焦家断裂带3000m深部矿化特征及金矿物赋存状态(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床地质特征 |
2 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
2.1 样品采集 |
2.2 测试方法 |
3 主要矿石矿物特征 |
4 金的赋存状态 |
4.1 金矿物成色 |
4.2 金矿物嵌布特征 |
4.2.1 包体金 |
4.2.2 裂隙金 |
4.2.3 晶隙金 |
4.2.4 晶格金 |
5 金的微量元素特征 |
5.1 元素面扫描分析 |
5.2 元素线扫描分析 |
6 讨论 |
6.1 金的存在形式 |
6.2 矿石矿物生成顺序 |
6.3 成矿流体来源 |
7 结论 |
(4)山东省胶西北地区深部金矿资源评价与三维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2 研究区地质矿产背景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地球物理特征 |
2.3 地球化学特征 |
2.4 矿产特征 |
2.5 研究区重点矿床特征 |
3 物探化探异常特征 |
3.1 重力测量 |
3.2 磁法测量 |
3.3 电法测量 |
3.4 地球化学测量 |
4 成矿作用研究 |
4.1 地球化学采样及测试 |
4.2 成矿地球化学特征 |
4.3 成矿流体来源 |
5 成矿地质条件与成矿规律研究 |
5.1 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
5.2 成矿规律研究 |
6 三维立体建模及成矿预测 |
6.1 建模思路与技术路线 |
6.2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6.3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
6.4 找矿模型的建立 |
6.5 成矿预测 |
6.6 钻探验证与资源量估算 |
7 结论 |
7.1 主要成果 |
7.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胶东三山岛北海域金矿床金富集地球化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工作量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工作量 |
第二章 成矿地质构造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太古宇地层 |
2.1.2 元古宇地层 |
2.1.3 显生宇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2.1 褶皱 |
2.2.2 断裂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晚三叠世侵入岩 |
2.3.2 晚侏罗世侵入岩 |
2.3.3 早白垩世早期侵入岩 |
2.3.4 早白垩世中期侵入岩 |
2.3.5 早白垩世脉岩群 |
第三章 金矿时空分布及成矿潜力 |
3.1 空间分布 |
3.1.1 焦家式金矿 |
3.1.2 玲珑式金矿 |
3.1.3 蓬家夼式金矿 |
3.2 时间分布 |
3.2.1 典型金矿成矿年龄 |
3.2.2 成矿时代 |
3.3 品位-吨位模型 |
3.3.1 品位-吨位分布特征 |
3.3.2 品位-吨位模型 |
第四章 三山岛北海域金矿床 |
4.1 矿床地质特征 |
4.2 热液蚀变矿化特征 |
4.2.1 热液蚀变特征及分带 |
4.2.2 蚀变矿化阶段 |
第五章 成矿地球化学机制 |
5.1 取样和分析方法 |
5.1.1 岩石地球化学 |
5.1.2 流体包裹体 |
5.2 蚀变岩地球化学特征 |
5.2.1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2.2 元素质量变化 |
5.2.3 元素富集贫化特征 |
5.3 显微测温方法及结果 |
5.3.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分析 |
5.3.2 显微测温结果分析 |
5.3.3 流体包裹体成分 |
5.4 成矿流体性质 |
5.5 成矿地球化学机制 |
第六章 致矿异常模式及深部找矿指示 |
6.1 钾交代作用及其深部指示 |
6.1.1 蚀变岩的富集贫化 |
6.1.2 元素摩尔比值图 |
6.1.3 钾交代、贵金属和探途元素 |
6.2 不同尺度地球化学指标 |
6.2.1 地球化学数据处理 |
6.2.2 矿床尺度研究 |
6.2.3 精细尺度研究 |
6.2.4 风化效应 |
6.3 致矿异常模式 |
6.4 总结及勘查指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胶东牟乳金矿带构造-流体-成矿及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成矿动力学背景 |
1.1.2 构造控矿作用 |
1.1.3 成矿作用时限 |
1.1.4 成矿流体演化 |
1.1.5 成矿后变化和保存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构造控矿作用与构造-热液脉系统特征 |
1.2.2 岩相学和矿相学特征 |
1.2.3 金矿化时限及持续时间 |
1.2.4 成矿流体演化过程 |
1.2.5 成矿后构造-热历史演化及其动力学背景 |
1.3 论文结构和实物工作量 |
1.3.1 论文结构 |
1.3.2 实物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 |
2.1 胶东金成矿地质背景 |
2.1.1 变质基底 |
2.1.2 岩浆活动 |
2.1.3 构造格架 |
2.2 牟乳成矿带地质背景 |
2.2.1 断裂构造 |
2.2.2 地层和岩浆岩 |
3 典型金矿床地质 |
3.1 矿床地质 |
3.1.1 乳山金矿床 |
3.1.2 邓格庄金矿床 |
3.1.3 胡八庄金矿床 |
3.1.4 三甲金矿床 |
3.2 矿石特征 |
3.2.1 矿化类型 |
3.2.2 矿石矿物组成和金赋存状态 |
3.3 围岩蚀变特征 |
3.3.1 围岩蚀变类型 |
3.3.2 围岩蚀变时空结构 |
4 成矿作用时限和矿体形成机制 |
4.1 控矿构造特征 |
4.1.1 几何学特征 |
4.1.2 运动学特征 |
4.2 石英脉结构特征和热液矿物共生序列 |
4.2.1 高角度剪切脉 |
4.2.2 低角度张性脉 |
4.2.3 矿物共生序列 |
4.3 金成矿作用年代学 |
4.3.1 样品采集与样品特征 |
4.3.2 测试方法 |
4.3.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4 讨论 |
4.4.1 乳山金矿床成矿作用时限 |
4.4.2 断裂动力学,流体压力波动和断层阀行为 |
4.4.3 高角度剪切脉形成过程 |
4.4.4 成矿流体运移与围岩蚀变 |
4.4.5 成矿动力学意义 |
4.5 小结 |
5 成矿流体演化和金沉淀机制 |
5.1 黄铁矿矿相学 |
5.2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
5.3 黄铁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5.3.1 黄铁矿微量元素含量 |
5.3.2 黄铁矿微量元素相关性 |
5.3.3 黄铁矿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5.4 讨论 |
5.4.1 成矿流体压力波动下的微量元素分布行为 |
5.4.2 成矿流体演化特征和矿物沉淀序列 |
5.4.3 金沉淀机制 |
5.5 小结 |
6 成矿后构造-热历史演化 |
6.1 成矿后构造-岩浆活动 |
6.1.1 成矿后岩浆活动 |
6.1.2 成矿后构造活动 |
6.2 样品采集和测试分析 |
6.2.1 锆石(U-Th)/He测试 |
6.2.2 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 |
6.3 分析结果 |
6.3.1 矿带构造分析 |
6.3.2 锆石(U-Th)/He测试 |
6.3.3 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 |
6.4 讨论 |
6.4.1 成矿后热历史 |
6.4.2 矿带剥蚀幅度和勘查意义 |
6.4.3 区域应力转换和地球动力学体制 |
6.5 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认识 |
7.1.1 成矿作用时限和矿体定位过程 |
7.1.2 成矿流体演化和金沉淀机制 |
7.1.3 成矿后构造-热历史 |
7.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胶东金矿成矿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地质背景和金矿床分布 |
1.1区域地质背景 |
1.2金矿类型及分布 |
2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断裂渗流交代成矿模式 |
2.1赋矿断裂和赋矿结构面 |
2.2蚀变岩型金矿的构造-蚀变-矿化分带 |
2.3断裂渗流交代成矿机制 |
3石英脉型金矿泵吸充填成矿模式 |
3.1赋矿构造型式 |
3.2矿体分布和构造控矿特征 |
3.3泵吸充填成矿模式 |
4胶西北和深部金矿成矿模式 |
4.1胶西北金矿区域成矿模式 |
4.2深部金矿阶梯式成矿模式 |
4.2.1深部金矿阶梯式赋矿规律 |
4.2.2阶梯式矿体的成矿机制 |
5胶东金矿热隆-伸展成矿模式 |
5.1中生代陆壳重熔为金成矿提供了重要物质来源 |
5.2太平洋板块俯冲背景下的大规模岩浆和流体活动是金成矿的重要动因 |
5.3岩浆热隆-伸展构造为金成矿提供了有利空间 |
6结论 |
(8)胶东地区Au成矿流体演化与成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金成矿流体研究 |
1.2 胶东金成矿流体研究进展 |
1.2.1 金矿床成矿流体研究 |
1.2.2 金成矿流体对比研究 |
1.2.3 金成矿流体创新型研究 |
1.3 存在问题及选题依据 |
1.3.1 存在问题 |
1.3.2 选题依据 |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3.1 三山岛断裂 |
2.3.2 焦家断裂 |
2.3.3 招-平断裂 |
2.3.4 牟-乳断裂带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玲珑岩体 |
2.4.2 郭家岭岩体 |
2.5 典型金矿选取 |
第三章 典型金矿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特征 |
3.1.1 地层 |
3.1.2 岩浆岩 |
3.1.3 构造 |
3.2 矿床地质特征 |
3.2.1 矿体特征 |
3.2.2 矿物组成 |
3.3 围岩蚀变类型 |
3.3.1 蚀变分带 |
3.3.2 蚀变类型 |
3.4 成矿阶段及矿物生成顺序 |
第四章 典型金矿成矿流体研究 |
4.1 金成矿流体的包裹体类型 |
4.1.1 CH_4-CO_2 包裹体(FI型) |
4.1.2 CO_2-H_2O-X包裹体(FII型) |
4.1.3 CO_2-H_2O包裹体(FIII型) |
4.1.4 H_2O包裹体(FIV型) |
4.1.5 包裹体类型组合 |
4.2 金成矿流体组成 |
4.3 金成矿流体温度与盐度 |
4.3.1 三山岛金矿 |
4.3.2 焦家金矿 |
4.3.3 夏甸金矿 |
4.3.4 金青顶金矿 |
4.4 金成矿流体压力与深度 |
4.5 金成矿流体pH |
第五章 金成矿流体来源与成矿物质来源 |
5.1 成矿流体来源 |
5.1.1 样品处理与实验过程 |
5.1.2 氢氧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
5.2 成矿物质来源 |
5.2.1 样品处理与实验过程 |
5.2.2 硫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
第六章 金成矿流体的SiO_2溶解度 |
6.1 mSiO_2的计算 |
6.2 金矿流体的mSiO_2 |
6.2.1 三山岛金矿流体的mSiO_2 |
6.2.2 焦家金矿流体的mSiO_2 |
6.2.3 夏甸金矿流体的mSiO_2 |
6.2.4 金青顶金矿流体的mSiO_2 |
6.3 mSiO_2的影响因素 |
6.3.1 mSiO_2的影响因素 |
6.3.2 典型金矿中mSiO_2的影响因素 |
6.4 区域金成矿流体的mSiO_2 |
第七章 胶东成矿流体演化与成矿规律 |
7.1 胶东构造-岩浆热事件与金成矿 |
7.2 金成矿流体演化与对比 |
7.2.1 典型金矿的流体演化 |
7.2.2 金成矿流体对比 |
7.2.3 金成矿流体演化 |
7.3 胶东金成矿年代与成矿深度 |
7.4 金成矿机制与规律 |
7.4.1 Au的沉淀机制 |
7.4.2 CO_2与金成矿作用 |
7.4.3 SiO_2溶解度与金成矿作用 |
7.4.4 金成矿机制与规律 |
结论 |
1.结论 |
2.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胶东玲珑金矿和焦家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区位置和地理条件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项目资助 |
1.4.1 研究内容 |
1.4.2 项目资助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3 岩浆岩 |
2.4 矿产 |
第三章 玲珑金矿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 |
3.1.1 矿区地层 |
3.1.2 矿区构造 |
3.1.3 矿区岩浆岩 |
3.1.4 矿区脉岩 |
3.2 矿体特征 |
3.3 矿石特征 |
3.3.1 矿石矿物组成 |
3.3.2 矿石结构 |
3.3.3 矿石构造 |
3.4 围岩蚀变 |
3.4.1 围岩蚀变类型 |
3.4.2 围岩蚀变分带 |
3.5 成矿期次及成矿阶段 |
第四章 焦家金矿地质特征 |
4.1 矿区地质特征 |
4.1.1 矿区地层 |
4.1.2 矿区构造 |
4.1.3 矿区岩浆岩 |
4.1.4 矿区脉岩 |
4.2 矿体特征 |
4.3 矿石特征 |
4.3.1 矿石矿物组成 |
4.3.2 矿石结构 |
4.3.3 矿石构造 |
4.4 围岩蚀变 |
4.4.1 围岩蚀变类型 |
4.4.2 围岩蚀变分带 |
4.5 成矿期次及成矿阶段 |
第五章 流体包裹体 |
5.1 玲珑矿区流体包裹体研究 |
5.1.1 流体包裹体样品 |
5.1.2 流体包裹体类型及岩相学特征 |
5.1.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 |
5.2 焦家矿区流体包裹体研究 |
5.2.1 流体包裹体样品 |
5.2.2 流体包裹体类型及岩相学特征 |
5.2.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 |
5.3 流体包裹体对比总结 |
第六章 黄铁矿地球化学特征 |
6.1 样品及测试方法 |
6.2 主量元素 |
6.3 微量元素 |
6.4 Sr-Nd同位素 |
6.5 S同位素 |
6.6 H-0同位素 |
第七章 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 |
7.1 成矿流体来源 |
7.2 成矿物质来源 |
7.3 成矿环境 |
7.4 成矿模式 |
第八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胶东玲珑金矿田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矿体黄铁矿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的对比及对成因的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胶东金矿集区研究历史、现状与问题 |
1.2.2 华北克拉通破坏作用 |
1.2.3 石英脉型矿体与蚀变岩型矿体的特征对比 |
1.2.4 黄铁矿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华北克拉通地质演化 |
2.2 胶东地区地质背景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岩浆岩 |
2.2.4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玲珑金矿田地质特征 |
3.1 矿田地质概况 |
3.1.1 矿田地层 |
3.1.2 矿田构造 |
3.1.3 矿田岩浆岩 |
3.2 蚀变岩型金矿床 |
3.2.1 矿体特征 |
3.2.2 矿石特征 |
3.2.3 围岩蚀变与成矿阶段划分 |
3.3 石英脉型金矿床 |
3.3.1 矿体特征 |
3.3.2 矿石特征 |
3.3.3 围岩蚀变 |
3.3.4 成矿阶段 |
第四章 实验分析方法 |
4.1 扫描电镜结构分析 |
4.2 光学阴极发光 |
4.2.1 光学冷阴极发光 |
4.2.2 SEM阴极发光 |
4.3 黄铁矿LA-ICP-MS微区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
4.4 黄铁矿原位微区硫-铅同位素分析 |
4.4.1 黄铁矿原位微区硫同位素分析 |
4.4.2 黄铁矿微区原位铅同位素分析 |
4.5 石英氧同位素 |
4.6 独居石U-Pb同位素定年 |
第五章 黄铁矿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研究 |
5.1 样品采集与描述 |
5.1.1 样品采集原则 |
5.1.2 样品描述 |
5.2 黄铁矿类型及结构 |
5.2.1 蚀变岩型金矿黄铁矿的类型与结构 |
5.2.2 石英脉型金矿黄铁矿的类型与结构 |
5.2.3 潜在矿源层中黄铁矿特征 |
5.3 成矿期黄铁矿微量元素组成 |
5.3.1 蚀变岩型金矿体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 |
5.3.2 石英脉型金矿各阶段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 |
5.4 交代作用对黄铁矿微量元素改造作用 |
5.5 潜在矿源层黄铁矿微量元素组成 |
5.6 黄铁矿硫同位素组成 |
5.6.1 矿石黄铁矿硫同位素特征 |
5.6.2 潜在矿源层黄铁矿硫同位素特征 |
5.7 黄铁矿铅同位素特征 |
第六章 石英原位氧同位素研究 |
6.1 石英矿物学研究 |
6.1.1 蚀变岩型金矿体石英矿物学 |
6.1.2 石英脉型金矿体石英矿物学 |
6.2 蚀变岩型金矿床石英氧同位素 |
6.3 石英脉型金矿床石英氧同位素 |
6.4 成矿流体演化特征 |
第七章 成矿年代学 |
7.1 样品的描述 |
7.2 独居石U-Pb同位素分析结果 |
7.3 胶东地区金成矿作用时代 |
第八章 矿床成因 |
8.1 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 |
8.1.1 黄铁矿微量元素及原位S-Pb同位素的指示 |
8.1.2 石英氧同位素的指示 |
8.2 石英脉型矿体与蚀变岩型矿体成因联系 |
8.3 金的富集机制 |
8.4 对矿床成因的指示 |
第九章 主要认识及存在问题 |
9.1 主要认识及结论 |
9.2 存在问题和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1 玲珑金矿田及潜在矿源层微区原位微量元素组成(单位:ppm) |
四、胶东西北部焦家式与玲珑式金矿的成因联系(论文参考文献)
- [1]胶西北焦家式金矿关键控矿要素及其地球化学勘查标志[D]. 张亮亮.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2]胶西北金矿集区金成矿作用与成矿模型[D]. 尹业长. 吉林大学, 2020(01)
- [3]胶东焦家断裂带3000m深部矿化特征及金矿物赋存状态[J]. 孙雨沁,于学峰,单伟,熊玉新,张岩,迟乃杰,舒磊,李敏,程伟. 地球学报, 2020(06)
- [4]山东省胶西北地区深部金矿资源评价与三维成矿预测[D]. 韩振玉. 山东科技大学, 2020
- [5]胶东三山岛北海域金矿床金富集地球化学机制研究[D]. 王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6]胶东牟乳金矿带构造-流体-成矿及动力学[D]. 赛盛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7]胶东金矿成矿模式[J]. 宋明春,林少一,杨立强,宋英昕,丁正江,李杰,李世勇,周明岭. 矿床地质, 2020(02)
- [8]胶东地区Au成矿流体演化与成矿规律研究[D]. 王金雅. 长安大学, 2020(06)
- [9]胶东玲珑金矿和焦家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D]. 程韩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10]胶东玲珑金矿田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矿体黄铁矿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的对比及对成因的指示[D]. 林祖苇.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