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中进步,在“变”中创新——教科书题引发的思考

在“变”中进步,在“变”中创新——教科书题引发的思考

一、在“变”中提高,在“变”中创新——一道课本题引发的思考(高二、高三)(论文文献综述)

胡腊梅[1](2021)在《深度学习视域下单元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以圆锥曲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有效推进,深度学习成为素质教育下推崇的新的教育理念。为了追求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以有效的教学方法为载体的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育模式也就变得尤为必要。而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属性,能够使得教师站在更高的知识领域去看待所教的知识点,也能够使得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发展高阶思维,实现深度学习。再考虑到圆锥曲线的内在统一性和教学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探索开展基于圆锥曲线章节的深度学习视域下单元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研法、访谈法、案例法等,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介绍了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然后以高中数学教科书中的圆锥曲线单元内容为例,依托教学实习平台,从教学和学生两主体出发,分析目前的教学现状,并尝试结合深度学习和单元教学的特征,探析了深度学习视域下圆锥曲线单元教学设计思路。通过问卷和访谈调研发现,教师对深度学习理论和单元教学设计的整体掌握情况不够理想,学生在圆锥曲线中的学习障碍主要是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够灵活以及计算量过大等。依照深度学习理论与单元教学设计特征,给出了两个指向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设计案例:1)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教学设计;2)圆锥曲线的变式解题研究教学设计。然后在学校的高二实验A班和高二对照B班进行课堂教学效果分析和教学评价与反思,发现在单元教学下,学生的水平明显提高、对圆锥曲线的认识更加深刻,侧面反映学生进行了深度学习,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最后,归纳了深度学习下单元教学设计的几点策略,即,由“局部设计”向“整体设计”转变的策略、由“目标独立”向“目标递进”转变的策略与由“单个问题”向“串联问题”转变的策略。研究结果发现,进行大单元形式的课堂教学设计,体现了课堂设计的整体性,能兼顾知识点传授和数学思想的渗透,一方面能实现深度学习的要求,另一方面顺应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发展批判性、发散性和创造性的高阶思维,对阐明“揭示数学的本质,追求教学本源”的教学机制有重要意义,进一步丰富了深度学习和单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也为广大教师在圆锥曲线教学中如何实现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单元教学提供思路与参考。

杨斯佳[2](2021)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变式教学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变式教学被许多一线教育者运用于教学中,“铺天盖地”地出现在中小学教育中,但缺少理论的指导,实践就很难良好发展下去,这项实践该如何上升为理论?在西方教育学中,以Marton教授为首提出的“变异理论”,以及布鲁纳的“脚手架理论”等可以提供理论依据,在国内,顾泠沅教授结合中国特色教学将“变式教学”分类为“概念性变式”和“过程性变式”,并引进了“潜在距离”的概念。实践与理论是相辅相成的。本文研究以“变异理论”和“脚手架理论”这两个理论为指导下的“变式教学”的实施策略,并采取“单元教学设计”为课堂教学实施的载体,来进行“变式教学”。为“变式教学”的实施提供新的范本,同时为理论的应用提供实践依据。本文的研究主要围绕两个主题展开:“怎么做”,“效果如何”,具体问题如下:1、变异理论指导下的变式教学如何开展?2、脚手架理论指导下的变式教学如何开展?3、单元教学设计下的变式教学如何设计?4、变式教学是否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成绩?笔者在所任教的班级实施“变式教学”,领会“单元教学设计”的思想,保证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将章节与章节之间的内容重组,形成专题,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本文共设计六个研究课例,并实施教学,隶属于线性规划、圆锥曲线、简单几何体三个单元。课堂反馈良好。本次研究是在上海市一所市重点学校的高二年级开展,针对学习兴趣等情感方面的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在变式教学实施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并将结果进行数据分析;针对成绩方面,则是通过变式教学前后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以及问卷调查中的题目进行考察。同时也进行了个案研究,在实验组的班级选择了两位同学定期进行个别访谈,记录学习状态以及追踪学习成绩。基于以上的教学实践以及数据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在“变异理论”和“脚手架”理论指导下,以“单元教学设计”为载体的“变式”教学,在“概念性变式”中要构建合适的变异空间,在“过程性变式”中铺设适当的潜在距离。在教学实施中,提出三个教学策略:单元整体化策略,内容专题化策略和过程阶梯化策略。2、通过实验前后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施变式教学后有提高;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教学实施前后的成绩分析,实验组的成绩显着性高于对照组的;通过对个案的追踪调查,学习兴趣和信心有明显提高,学习成绩也有显着性提高。所以变式教学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成绩。

徐斌[3](2021)在《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教学对策探究 ——以近十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文件指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在新课标中,将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排在首位,表明新课标对语言文字基础性地位的重视。高考是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的方向标,是评价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而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敏度感和表达力。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开展以及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高考语文试卷中“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制发生了变化,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趋势下,如何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所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的理念落实到高考试题中,如何使高中语言文字运用试题与语文教学改革相适应,如何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和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成为本文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分为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论文的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进行概述。这部分主要分为两方面的内容,首先回顾并梳理了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发展历程,对试题的演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清楚试题的变化趋势。其次分析了高考考试改革背景下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影响。第二章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题进行探究。第一节论述了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题依据,掌握试题的命制情况。第二节以2011年至2020年的高考试卷为研究对象,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进行命题分析,从题型、考查形式、语言材料、解题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三节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题进行总结。第三章主要总结了高中语言文字教与学的现状,分析教师在当前语言文字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考试和认识情况。第四章是本论文的重点章节,在全面分析高中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特点以及教学现状的基础之上上升到对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实践性思考,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高中语言文字运用试题、语文教材以及语言文字的教学相联系,从学生应如何提升语言文字能力,教师应如何对待语言文字的教学以及应如何有效利用语言文字资源这三方面提出一些见解,探讨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教学对策,希望对教师语言文字的教学提供启迪,对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些帮助。

闫润涵[4](2021)在《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现状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家教育部不断强调以建设“人才强国”、“教育强国”等理念来体现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特点,知识化、信息化、现代化越来越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和显着特点,这不仅进一步明确了现代教育的重要性,还越来越规范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在更新教学理念的同时也要注重个人知识的更新,能力的提升,以及创新意识的增强。高中阶段是人生中知识积累的最重要阶段,也是学习方式培养的最重点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在青少年成长成才时期担任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引导学生在新授课学习的同时合理运用复习课提高学习效率,完成学习计划,达到学习效果是目前教师和学生都需要重视的问题。复习课是一个针对性不强,界定范围较广阔的理论概念,复习课是教育活动的一种类型,而教育活动是教师——在知识、技能、品德、思想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将一定的外在的教育内容和活动方式内化为他们自己的智慧、才能和思想,同时又将他们的思想、需求与创造才能外化为他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事物的实践活动过程。复习课就是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新知识教授的基础上,通过对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复习能动性的启发,引导其深化对“温故”这一学习过程中重要环节深刻而又正确的认识,培养从复习中“知新”的能力,有效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难题。无论是以教师还是学生为出发点,都需要从容应对从而规范未来教学中关于复习课开展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和模式,消除以往对复习课偏激态度和刻板印象的片面认知。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对复习课以及思想政治课程复习课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阐述,介绍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论述高中政治复习课在建构过程中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合理建构的价值与作用.第三部分通过对300多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和10名教师的访谈,进行调查资料的搜集整理,结合调查中列举的一些复习课程中教师授课或者学生听课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分析其出现的原因.第四部分通过对复习内容和复习形式的创新以及科学构建深入研究,结合当下新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提出适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手法,帮助学生从观念上重视思想政治复习课,从实际行动上学会利用科学有效的方式达到师生共同追求的教学效果,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深度的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为未来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第五部分则按照对策内容结合行之有效的复习课建构模式和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践,客观真实地得到教师和学生的反馈,继续思考总结并不断创新,确保此类课程对于今后继续推广复习课的教学模式或方法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于曈[5](2021)在《高中数学例题教学现状及有效教学策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对“例题”、“数学例题”、“数学习题”、“例题教学”等有关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在对这些概念有了正确的理解和定位的基础上,对例题教学的功能价值、编写原则以及国内外关于例题教学和有效教学等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查阅、学习研究和梳理.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传达是通过例题实现的.教师在课前对例题的选取、设计、编排,课中对例题的讲解,课后对例题的反思,属于例题教学的三个阶段,这在整个数学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课题结合文献研究学习的理论基础和笔者在工作中的教学实践经验,借助于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结果,着力研究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本研究面向学生和教师,主要针对现行教学模式下,结合着教材例习题和高考题在课堂例题教学中的选用情况,对高中例题教学的现状作以调查研究,重点了解学生和教师对待例题教学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等不同维度、多重方面的看法、愿景和影响,以及对于例题教学的课后反思情况.以有效教学理论为基础,提出有助于提高例题教学有效性的可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优化数学思维品质,让学生真正地学会学习.通过对学生有关例题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教师课堂例题教学的过程中总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缺少自己进行独立思考和主动反思的过程.学生对例题的学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1)学生不愿意走出学习上的舒适区,希望题目难度适合自己,习惯于自己所熟悉的题型,面对不确定的、不熟悉的题型有畏惧心理,面对挑战与困难,缺乏探索精神.(2)学生在意识上能够重视老师在课堂上的例题教学,但是在思维上存在一定惰性,过于依赖老师的讲解,只会被动接收知识而不会主动积极思考.(3)学生的反思意识薄弱,对于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挖掘不够,很难将知识内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这就使得在解题过程中不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会贯通.通过对教师有关例题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发现,教师在例题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1)教师对例题缺少精心的设计,使得例题缺乏典型性和创新性.(2)教师在例题教学中对于教材的利用率不高,对于教材中的例习题和高考题的研究和挖掘不够深入,自身认识不足,容易就题论题,联系和延伸不足,使得学生的思维受限.教师在例题教学中缺少学生的主动参与,忽视了对学生数学思维、观点、兴趣的潜在培养.(3)忽视学生对例题的反思总结,学生没有深刻的反思过程,就不能有效的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也无法优化思维体系.分析影响高中数学例题有效教学的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四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多被动而缺乏质疑探究精神;教与学在认知上的不平衡导致师生间的对立矛盾;教师对例题教学的经验不足导致拓展延伸受限;反思总结不到位导致认识停留表层而抓不住本质.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基于高中数学例题教学的现状,针对于调查问卷中所调查研究的几个主方向,笔者主要从例题的内容设计、例题的教学方式和例题教学的反思这三个层面上对如何落实高中数学例题有效教学进行相关策略分析:(1)深挖教材和高考题,合理定位、重组,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精心设计例题,立足于例题的“源”与“流”,构建数学模型;(2)“讲透”例题,建立知识网络,适时提问,集中并活跃学生思维,变式拓展,深化和发散学生思维;(3)反思例题教学成果,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反思解题规律,探求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反思整合知识,创新设问,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本文为高中数学例题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一些实践性的参考建议,以能够更好的指导教师的例题教学,从而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优化数学思维品质.

冯迪垒[6](2021)在《普通高中创意拼贴课程及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根据美术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将“创意实践”列为美术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近年,侧重发展学生“创意实践”素养并同时兼顾其他四项核心素养的创意类美术课程(简称创意美术课程)已受到美术教育界的关注。由于创意美术的研究起步不久,既缺少相对严密设计下的研究样例,也缺少实证研究方法运用其中的研究成果,致使围绕创意美术课程的一些基本问题尚待解答,从而影响创意美术课程的实践探究与推进。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本文作者虽曾在高中尝试性地开设过创意美术课程,但实践中有太多疑问待解。作为一名教育硕士,作者决意以“创意拼贴”这一创意美术属下的课程主题,开展一项相对完整的研究,并由此展开本文作者的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最终推动本人工作实践并为探索创意美术的同行们提供相应的参考。这便是本论文选题的基本缘由。本文以“普通高中创意拼贴课程及教学研究”为题,通过研究旨在回答“在普通高中开设侧重于发展创意思维和培养创意实践能力的‘创意拼贴’课程是否可能和可行?”、“可以怎样的教学方式来实施?”、“能取得怎样的教学结果?”、“是否能归纳提炼出创意美术课程实施的重点和难点?”、“是否能给普通高中创意美术课程建设提供具有普遍参考价值的建设性意见?”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在对主要概念界定及研究框架确定后,首先从文献研究入手,既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以明了目前的进展为本研究提供的研究基础,也考察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尚存的不足,以明确本研究的探索空间。同时通过文献研究,对与本研究关联密切的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加德纳多元智能等理论进行梳理,以便为本研究构筑理论基础,并明晰这些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具体应用点。其次,通过回顾我国美术教学大纲和美术课程标准的历史沿革,并通过研读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2020版)》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领会其中对本研究具有指导意义的课程政策精神。第三,本研究通过对普通高中学生问卷以及对高中美术教师和学生的访谈,了解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与教学现状(包括课程环境、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学生学习态度等)、师生对开设创意美术(甚至具体到创意拼贴)课程的看法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对访谈所获信息进行分析,由此获得相应的实证研究发现和结论。第四,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相关精神,借鉴吸收“美是生活”、教育目标分类学、多元智能的思想理念和理论原理,尤其是基于上述实证研究的发现和结论,对创意拼贴单元课程与教学开展实践研究。实践研究部分既包括创意拼贴课程开设的理由和意图的阐释,课程纲要与教学方案的设计。也包括创意拼贴单元课程在普通高中的具体实施,学生的课程作业和学习收获的定量和定性分析,以及对本次单元课程教学的总结与反思,进而得出“普通高中创意拼贴课程及教学研究”的总体结论:创意美术课程的开设是必要而必须的、普通高中普遍具备开设创意美术课程的潜力、创意美术课程是助推学习方式转变的有效载体、“创意拼贴”为创意美术的可行和有效提供了例证。同时,也对普通高中创意美术课程建设提出了五条建议:应为创意美术提供平等的课程环境、应以“大创意”观来审视创意美术价值、创意美术以主题式单元课程为宜、“学会评价”应是创意美术的教学难点以及情感体验和价值引领应是创意美术的教学重点。

韦亚玉[7](2021)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仁怀六中三段高效模式”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的扩大,高中教育为人才的选拔提供了基础与保障,但与此同时高中生也面临着高考的巨大压力,高中教学的展开不可避免的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会将提高分数作为教学活动展开的目标,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可能会出现厌烦或排斥的心理。现阶段,虽然在教育改革中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这一理念,但是课程的展开仍然以应对高考为主要目标,学生的素质教育被严重的忽略。社会上还存在着这样的看法,即“应试教育”根本不是素质教育而且是与它相对立的,应试教育下展开的高中数学教学虽然以提高成绩,完成高考为目标,但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以及数学能力的提升。而素质教育中强调学生的全面与协调发展,但是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及其个性的发展都有利于推动数学成绩的进步。相比之下,素质教育更具有全面性与全体性,更有利于人才的长远发展。素质教育的趋势不可逆转,数学是基础性学科,几乎所有学科的研究均建立在数学的基础上。因此,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当向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为了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展开,应当构建高效课堂,从教师、学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多个角度出发,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对素质教育的概念,高效课堂的概念、特点、基本要素和高中数学课堂现状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然后设计教师问卷、教师访谈内容和学生问卷及学生访谈内容,包含问卷的信度分析、效度分析。以仁怀市第六中学的35位数学教师和15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对回收的35份教师问卷和1475份学生问卷有效数据进行统计、整理数据、分析结果。根据本研究的分析结果,说明开展高效数学课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结合高效课堂的相关概念、特点、基本要素,总结得到了如下结论:1)素质教育背景之下,构建高效课堂不可阻挡,但是高效课堂的构建不能够无章可循,总的来说构建高效课堂需遵循:坚持以高中数学学科特点为出发点、坚持主次分明、因材施教、关系平等等原则。2)素质教育下构建高效课堂势在必行,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可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实现课堂的高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合理规划教学内容、掌握高效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做好预习与复习。本研究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具体的研究建议,以期望高中数学教师有针对性的改进和完善教学模式及方法,力求为高效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推进提供借鉴与帮助。

吴文洁[8](2021)在《提升高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探究 ——聚焦学生数学元认知能力》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研究背景是基于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数学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潜意识地进行联想,将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产生了类比关联,从而对于知识的来龙去脉有了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因而数学学业成就好的学生体现在思维敏捷、解题能力强等各个方面。因此,对于数学教师而言,想要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可以从数学认知的过程中进行分析,进而关注到了元认知领域。本文旨在通过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数学元认知能力的现状调研以了解目前高中生对于数学学科学习的不足之处,提出能够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的策略,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数学问题思考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精神。因此,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教学实验法依次研究以下三个问题:高中生的数学元认知能力的现状如何?影响数学元认知能力的因素是什么?如何通过提高数学元认知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对于问题一,本次研究首先在已有的数学元认知能力问卷基础之上加以编制与调整,对于上海市某一区重点高中的高一与高三年级的396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目前高中年级学生的数学元认知能力现状为:高中阶段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由于知识水平的差异导致在数学元认知知识方面的能力差异较大;此外,高中生在数学元认知知识和数学元认知监控这两个方面的能力较为薄弱。并且通过与个别师生访谈的方式初步了解高中生数学元认知能力现状产生的原因。对于问题二,结合问卷调查的数据,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发现:反思策略能力、数学知识水平、情感调节能力和规划策略能力综合描述了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水平,其中反思策略能力作为第一主成分对于学生的数学元认知能力水平的影响较大;并且被试学生的数学元认知能力与其阶段测试中创新类与提高类问题得分的正相关性较强,相关系数均在0.75以上。因此,数学元认知能力的提高需要更多关注反思与检查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达到解题能力的提高。对于问题三,从提高学生的数学元认知能力的角度出发,并结合波利亚的数学解题理论,提出三个改善学生解题能力的方案:一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提升数学元认知知识水平,优化解题策略;二是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重视反思习惯的形成,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元认知监控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解题反思意识;三是要合理利用学生的数学元认知体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数学问题,从而维持学生在成功解题时产生的成就感与愉悦感,提升数学解题的效率与质量。最后,建立在已有的文献和先前所述的研究结论之上,进行了数学写作的教学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数学写作教学实验,实验班的学生的数学元认知能力有了综合性的提高,体现在实验班学生对于解题策略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于数学知识本质与整体的把握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及数学反思习惯得到了有效地改善,因此通过数学写作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田娟[9](2020)在《高三函数复习的教学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 ——以天水市武山县某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高三数学复习阶段,函数是贯穿各个内容的一条主线,对整个高中数学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逻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与调查研究法,以天水市武山县某高级中学高三年级的同学和9名教师为样本,通过数据整理与分析,得到教师和学生对高三函数复习课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层面上的问题,体现在对教辅的过度依赖、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不充分、教学偏重题量而忽视“四识”、研究课标不透彻等几个方面。学生层面的问题,体现在学生没有认真的研究考纲、研究课本。受教过程中,非常依赖老师讲,不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教学的思考。解题思路没有得到优化。依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方法和改进措施,在教师教学方法策略的改革创新方面提出六点建议:第一,复习要紧扣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第二,教学策略的制定严格遵循课标,落实课标的三基要求,突出考查的重点。第三,合理设计教学进程,对不同类型的课设计适合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四,通过对函数主题单元的设计,梳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强化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第五,加强数学的思想与数学的方法渗透。第六,注重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的提高。

刘奕[10](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二、在“变”中提高,在“变”中创新——一道课本题引发的思考(高二、高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变”中提高,在“变”中创新——一道课本题引发的思考(高二、高三)(论文提纲范文)

(1)深度学习视域下单元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以圆锥曲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深度学习的研究现状
        1.2.2 单元教学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思路
        1.5.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5.2 研究的主要方法
2.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深度学习
        2.1.2 单元教学
        2.1.3 “四大”教学模式
    2.2 深度学习的特征
        2.2.1 聚焦知识本质
        2.2.2 注重课堂体验
        2.2.3 发展高阶思维
        2.2.4 自主迁移应用
    2.3 单元教学的特征
        2.3.1 整体性
        2.3.2 层序性
        2.3.3 生本性
        2.3.4 创造性
    2.4 指向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特征
        2.4.1 以明晰本质为目的
        2.4.2 以有效迁移为目的
        2.4.3 以发展思维为目的
    2.5 相关理论基础
        2.5.1 建构主义理论
        2.5.2 布鲁纳认知主义理论
        2.5.3 UbD理论
3.相关问卷调查
    3.1 调查的过程与内容
        3.1.1 调查的主要对象
        3.1.2 调查的分析工具
        3.1.3 调查问卷的内容
    3.2 学生问卷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3.2.1 学生问卷数据的收集
        3.2.2 学生问卷数据的分析
    3.3 教师调查问卷的收集与分析
        3.3.1 教师调查问卷的收集
        3.3.2 教师调查问卷的分析
4.深度学习视域下单元教学设计思路
    4.1 确定单元内容
    4.2 分析单元要素
        4.2.1 数学要素分析
        4.2.2 课标要素分析
        4.2.3 教材要素分析
        4.2.4 学情要素分析
        4.2.5 重难点要素分析
        4.2.6 教学方式要素分析
        4.2.7 数学核心素养要素分析
    4.3 单元教学目标
    4.4 设计教学流程
        4.4.1 大情境
        4.4.2 大问题
        4.4.3 大概念
        4.4.4 大格局—实现深度学习
5.深度学习视域下单元教学案例设计
    5.1 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
        5.1.1 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教学设计
        5.1.2 教学效果分析
        5.1.3 教学评价与反思
    5.2 圆锥曲线的变式解题研究
        5.2.1 圆锥曲线的变式解题研究教学设计
        5.2.2 教学效果分析
        5.2.3 教学评价与反思
    5.3 深度学习视域下单元教学策略
        5.3.1 由“局部设计”向“整体设计”转变
        5.3.2 由“目标独立”向“目标递进”转变
        5.3.3 由“单个问题”向“串联问题”转变
6.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2)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变式教学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变式
        2.1.2 变异理论
        2.1.3 脚手架理论
        2.1.4 变式教学
        2.1.5 单元教学设计
    2.2 变异理论和变式教学的研究现状
    2.3 单元教学设计研究现状
    2.4 变式教学的理论指导
        2.4.1 最近发展区理论与变式教学
        2.4.2 有意义的学习理论与变式教学
    2.5 变式教学的原则
        2.5.1 整体性原则
        2.5.2 目标导向原则
        2.5.3 暴露过程原则
    2.6 实施变式教学的策略
        2.6.1 单元整体化策略
        2.6.2 内容专题化策略
        2.6.3 过程阶梯化策略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法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过程
第四章 测试结果与分析
    4.1 变式教学前后测试卷分析
        4.1.1 变式教学前测试卷分析
        4.1.2 变式教学后测试卷分析
    4.2 个案学习情况分析
    4.3 问卷设计及分析
        4.3.1 前测问卷结构设计
        4.3.2 后测问卷结构设计
    4.4 个案访谈实录
第五章 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课例
    5.1 基本概念的变式
        5.1.1 课例1 圆锥曲线求轨迹方程—“点差法”中的变式教学
        5.1.2 课例2“将军饮马”问题在圆锥曲线最值问题中的变式教学
    5.2 数学命题的变式
        5.2.1 课例3 利用“祖暅原理”推导“旋转体体积”的变式教学
        5.2.2 课例4 圆锥曲线问题中的“弦长公式”的变式教学
    5.3 问题解决的变式
        5.3.1 课例5“线性规划最优解”问题的变式教学
        5.3.2 课例6 圆锥曲线中距离问题的变式教学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建议
    6.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实验前的调查问卷
附录 B 实验后的调查问卷
附录 C 前测试卷
附录 D 后测问卷
致谢

(3)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教学对策探究 ——以近十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高考语言文字运用类试题分析研究
        (二)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命题趋势
        (三)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教学策略研究
    三、研究的创新点及重难点
        (一)创新点
        (二)重难点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统计分析法
        (三)问卷、访谈调查法
第一章 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概述
    第一节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发展历程
        一、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初始阶段(1977—1984)
        二、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发展阶段(1985—2006)
        三、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创新阶段(2007—2016)
        四、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成熟阶段(2017 年至今)
    第二节 高考考试内容改革背景下的语言文字运用试题
        一、新课改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影响
        二、高考评价体系对高考内容改革影响
第二章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题探究
    第一节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题依据
        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二、 《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
    第二节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题分析
        一、语文高考试卷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题型分析
        二、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语言材料
        三、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发展趋势
第三章 高中语言文字运用教与学现状
    第一节 高中语言文字运用教师教学现状
        一、缺乏国际视野及对新课标理念理解
        二、教师对高考试题重视程度各有不同
        三、必修与选修课程没有很好的相结合
    第二节 高中语言文字运用学生的学习现状
        一、考试情况与分析
        二、问卷调查与分析
第四章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教学对策
    第一节 落实新课标,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建构学生的知识基础,用语言表达培养语感
        二、科学的逻辑思维训练,要增强合作探究能力
        三、注重具体情境的设计,创建学生的审美体验
        四、从传统提升文化涵养,在现实挖掘人文精神
    第二节 端正教学观念,提高语言文字运用教学地位
        一、推动育人方式转变,注重研究高考试题新动向
        二、转变教学的方式,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
        三、实现教师专业化,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第三节 丰富教学资源,积累语言文字运用基础知识
        一、结合日常教学,充分利用必修与选修教材
        二、关注试题命制,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
        三、开发隐性资源,打开视野并积累素材来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4)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现状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国外对于高中课程有效复习的研究
        2.国内对于高中课程有效复习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研究重、难点
        2.研究创新点
一、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科学建构的必要性及原则
    (一)思想政治复习课的必要性
        1.是顺应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需要
        2.是培育核心素养,塑造健全人格的基础保证
        3.是中学生未来成长成才的关键理论支撑
        4.是新时代青年奋斗路程的方向指引
    (二)思想政治复习课科学建构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
        2.自主性原则
        3.针对性原则
        4.实效性原则
二、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调研情况说明
        1.研究的学校概况
        2.问卷调查的对象及样本选取情况
        3.访谈对象
    (二)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1.调查学校复习侧重点略有偏颇且僵化
        2.课程安排依赖教师讲授且“重知识轻能力”观念严重
        3.学习自觉性低致使机械记忆成为复习课的主要形式
        4.师生科学学习策略运用水平有限无法推动共同进步
    (三)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问题原因剖析
        1.教学理念认识不足,参差不齐的教学能力导致课程不受重视
        2.学生任务工作量大且受囿于传统复习课堂
        3.学生缺乏全面认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不到位
        4.师生共情能力及探究意识意识缺乏,合作型师生关系成为空谈
三、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科学构建策略
    (一)巧妙结合多种复习方式,力图打破僵化模式
        1.思维导图形式,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串题式法则,提升学生的论证思维能力
        3.情景带入法,培养学生的创设思维能力
    (二)教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努力赋予复习课理论基础新内涵
        1.建构主义理论引导教师梳理主干,完善知识体系
        2.信息加工理论聚焦时政热点,优化答题技巧
        3.遗忘曲线理论有效精准定位,针对性培优补差
    (三)强化学生复习课学习动机,建立主人翁意识
        1.正确认识强化理论,自我调节动机水平
        2.加强深度的学习参与,为高效复习课助力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完善复习课评价机制
    (四)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合作探究收获复习课学习成果
        1.课前协作,回眸考点,规范学科认知
        2.课堂互动,掌握时机,齐心解决难题
        3.课后合作,热点聚焦,熟练事例运用
        4.师生配合,总结反思,实现发展共赢
四、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实践——以必修二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复习课为例
    (一)教学背景
    (二)教学对象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5)高中数学例题教学现状及有效教学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课标对例题教学提出更高要求
        1.1.2 学生例题学习存在的问题
        1.1.3 教师例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例题教学相关概念的界定
    2.2 例题教学的功能
    2.3 例题编写的原则
    2.4 中外例题教学的研究
        2.4.1 国外相关研究
        2.4.2 国内相关研究
    2.5 有效教学理论概述
3 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3.1 调查对象
    3.2 调查目的
    3.3 师生调查问卷的设计
    3.4 调查的实施过程
4 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4.1 对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4.1.1 例题使用和学习的现状
        4.1.2 学生对例题的看法
        4.1.3 学生对例题教学方式的看法
        4.1.4 学生对例题的课后反思情况
    4.2 对教师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4.2.1 教师对例题的看法
        4.2.2 例题的教学方式
        4.2.3 例题教学后的反思
    4.3 影响高中数学例题有效教学的原因分析
        4.3.1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
        4.3.2 教与学在认知上的不平衡
        4.3.3 教师对例题教学的经验不足
        4.3.4 反思总结不到位
5 落实高中数学例题有效教学的相关策略分析
    5.1 深挖教材和高考题
        5.1.1 着眼于“最近发展区”
        5.1.2 立足于“源”与“流”
    5.2 “讲透”例题
        5.2.1 适时提问
        5.2.2 变式拓展
    5.3 反思例题教学成果
        5.3.1 反思解题规律
        5.3.2 优化创新设问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的结论
    6.2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中(非高考学年)数学例题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附录2: 高三数学复习课的例题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附录3: 高中数学例题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致谢

(6)普通高中创意拼贴课程及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培养学生创新创意素养是国际社会的共识
        (二)美术课程是发展学生创意素养的独特平台
        (三)创意类美术课程在高中美术课程体系中须有相应地位
        (四)“创意拼贴”是探索高中创意美术课程建设的可行方式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主要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案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目标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路线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
    二、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与教学现状研究
    一、课程标准研究
    二、问卷调查
    三、个别访谈
    四、现状研究小结
第三章 创意拼贴单元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
    一、开设创意拼贴单元的缘由与意图
    二、课程纲要与教学方案设计
    三、教学过程与结果
第四章 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
    一、本研究的总体结论
    二、对创意美术课程建设的建议
    三、本研究的成效、不足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仁怀六中三段高效模式”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发展
        1.1.2 素质教育的意义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实证研究法
        1.4.4 案例分析法
    1.5 研究对象
    1.6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素质教育的提出及研究
        2.1.1 素质教育的理解
        2.1.2 素质教育的内涵
    2.2 高效课堂的概念及研究
        2.2.1 高效课堂的概念
        2.2.2 高效课堂的理解
        2.2.3 高中数学课堂现状概述
    2.3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堂的改变
第三章 课堂模式与理论基础
    3.1 仁怀市第六中学“三段高效”模式
        3.1.1 “三段高效”的起因
        3.1.2 “三段高效”的目标任务
        3.1.3 “三段高效”的建构
    3.2 理论基础
        3.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2.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3.2.3 布鲁姆掌握学习教学理论
第四章 仁怀六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4.1 教师层面高效课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4.1.1 教师调查工具的设计
        4.1.2 教师问卷调查的实施与结果分析
        4.1.3 教师访谈调查的实施与结果分析
    4.2 学生层面高效课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4.2.1 学生调查工具的设计
        4.2.2 学生问卷调查的实施与结果分析
        4.2.3 学生访谈调查的实施与结果分析
    4.3 教学实验案例
        4.3.1 预期实验效果
        4.3.2 实验方法
        4.3.3 实验结果
第五章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原则与途径
    5.1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原则
    5.2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途径
第六章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实践案例
    6.1 案例:《函数的奇偶性》
        6.1.1 高效课堂的实施-教学设计
        6.1.2 课后评价与反馈
        6.1.3 课后自我反思
    6.2 案例:《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6.2.1 高效课堂的实施-教学设计
        6.2.2 课后评价与反馈
        6.2.3 课后自我反思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致谢

(8)提升高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探究 ——聚焦学生数学元认知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过程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名词解释
        2.1.1 元认知与元认知能力
        2.1.2 数学学习中的数学元认知能力
    2.2 数学元认知能力与数学解题的关系
    2.3 数学元认知能力的评价
        2.3.1 学生的数学元认知能力的定性评价模式
        2.3.2 学生的数学元认知能力的定量评价
    2.4 数学解题能力与元认知能力的提高方式
第3章 调查研究:高中生数学元认知能力现状
    3.1 对于高中生数学元认知能力现状的调查设计
        3.1.1 问卷调查法
        3.1.2 个案访谈法
    3.2 高中生数学元认知能力现状及成因探析
        3.2.1 接受调查的高中生数学元认知水平的总体情况
        3.2.2 利用访谈法对于目前高中生数学元认知能力现状成因探析
    3.3 接受调查的高中生数学元认知水平现状总结
第4章 影响数学解题能力的因素探究
    4.1 数学元认知能力与数学解题能力的关系
    4.2 数学元认知能力对数学解题能力的作用机制
    4.3 影响数学解题能力的因素总结
第5章 从元认知角度提升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方法
    5.1 波利亚解题理论中的数学元认知内涵
    5.2 抓住知识本质提升元认知知识水平,优化解题策略
        5.2.1 实现概念本质教学的课堂案例
        5.2.2 实现方法本质教学的课堂案例
    5.3 重视反思,提升数学元认知监控能力,培养解题反思意识
        5.3.1 通过教师的示范来教会学生如何检查
        5.3.2 反思性学习习惯的养成
    5.4 合理利用学生的数学元认知体验,强化学生的解题动力
第6章 提升数学解题能力的教学实验
    6.1 利用数学写作提升数学解题能力的构思
    6.2 数学写作教学实验设计
        6.2.1 数学写作教学实验目的
        6.2.2 数学写作教学实验对象
        6.2.3 数学写作教学实验过程
        6.2.4 数学写作教学实验预设
    6.3 数学写作教学实验准备
    6.4 数学写作教学的实施案例及分析
        6.4.1 数学写作的实施过程
        6.4.2 数学写作教学案例一:反思知识本质,归纳解题方法
        6.4.3 数学写作教学案例二:立足概念形成,启发解题思维
    6.5 数学写作的教学实验效果分析
        6.5.1 数学写作综合提升对于数学知识本质的认识
        6.5.2 数学写作提升数学反思意识
        6.5.3 数学写作提升数学学习兴趣
        6.5.4 数学写作提升数学元认知能力
        6.5.5 数学写作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6.6 数学写作的教学实验结论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
    7.3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高中生数学元认知水平调查问卷
附录B 数学元认知水平问卷调查结果的描述性统计
附录C 高一与高三数学元认知能力现状成因访谈稿
附录D 高三数学第一次测验中的提高题与创新题
附录E 高一数学第一次测验中的提高题与创新题
附录F 高一数学第二次测验中的提高题与创新题
附录G 数学反思习惯调查问卷
致谢

(9)高三函数复习的教学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 ——以天水市武山县某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
        1.3.1 高三函数复习
        1.3.2 教学有效性
    1.4 研究问题
2.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1.1 有效教学的相关研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有效教学的相关研究
        2.2.2 高三函数复习策略的相关研究
    2.3 国内外相关文献述评
3.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研究法
        3.2.2 调查研究法
        3.2.3 测试问卷法
4.高三函数复习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4.1 测试对象
    4.2 文科理科维度测试结果与分析
        4.2.1 理科学生测试结果分析
        4.2.2 文科学生测试结果分析
        4.2.3 文理科学生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4.3 教师和学生维度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4.3.1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3.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3.3 教师与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总结
5.影响高三函数复习的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5.1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不够充分
    5.2 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改变
    5.3 教材与教辅的关系处理不够科学
    5.4 学生对相关函数知识的复习不理想
6.提高高三函数复习有效性的策略
    6.1 复习要紧扣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6.2 教学策略制定严格遵循课标,落实课标的三基要求
    6.3 加强对教学进程的合理设计,对不同类型的课设计适合的教学模式
    6.4 通过函数主题单元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6.5 加强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渗透
    6.6 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的提高
7.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10)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四、在“变”中提高,在“变”中创新——一道课本题引发的思考(高二、高三)(论文参考文献)

  • [1]深度学习视域下单元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以圆锥曲线为例[D]. 胡腊梅.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变式教学的策略研究[D]. 杨斯佳.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教学对策探究 ——以近十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为例[D]. 徐斌.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现状与策略研究[D]. 闫润涵.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5]高中数学例题教学现状及有效教学策略分析[D]. 于曈.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6]普通高中创意拼贴课程及教学研究[D]. 冯迪垒.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7]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仁怀六中三段高效模式”教学研究[D]. 韦亚玉. 西南大学, 2021(01)
  • [8]提升高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探究 ——聚焦学生数学元认知能力[D]. 吴文洁.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9]高三函数复习的教学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 ——以天水市武山县某中学为例[D]. 田娟. 天水师范学院, 2020(12)
  • [10]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标签:;  ;  ;  ;  ;  

在“变”中进步,在“变”中创新——教科书题引发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