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山子引洪隧洞关键问题探讨

元山子引洪隧洞关键问题探讨

一、员山子分洪隧道重点课题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茜[1](2017)在《长吉经济圈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吉经济圈"是吉林省为了带动中部城市群发展而提出的以长春、吉林两市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体,水资源在此区域内时空分配不均,其合理配置已成为长吉经济圈协同发展的重要前提。此外,区域内还面临着过度开采造成的水资源不足、水体污染引起的水质性缺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单纯考虑水量的水资源配置已不能满足区域的用水需求。而目前将生态系统需水纳入到水资源配置中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不同生态环境需水的估算以及基于水资源的功能差异、考虑其安全性的水资源分配原则和方法的研究都尚待完善。因此,提出一套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保障区域水资源安全、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理论与方法对地方政府管理、决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依托于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长吉经济圈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供水安全"专题(12120115032601),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进行水资源量评价和变化规律研究,并从考虑生态需水量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关系出发,查明区域供需水存在的问题;在水量、水质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用水及生态需水要求,进行地表水、地下水联合水功能区划分,基于划分结果评价水资源安全性;最后以MIKE BASIN数值模拟为平台开展定量化研究,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优先为重点,系统地考虑水资源分布的规律性、功能性、安全性,提出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主要成果如下:(1)水资源量评价: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秩次相关检验法、小波分析法、多值粗粒化的LZC算法分别对降水变化的趋势性、周期性、复杂性进行分析,区内降水量逐年减少,主要变化周期为10年,其中第二松花江干流流域变化最为复杂,从而反映了水资源量多年的变化趋势。采用代表站降水-径流转化法计算地表水资源量、补给法计算地下水资源量,得到研究区内1956-2013年年均水资源总量为 48.94×108m3。(2)考虑生态需水量的供需水平衡预测:在水资源量评价的基础上,开展供需水平衡分析,结合区域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变化,在满足不同环境生态需水量的基础上,对不同规划水平年的供需水量进行预测,得到长春市区、榆树市、磐石市、伊通县会出现缺水现象,自身水资源短缺与连年工业生产规模扩张是造成区域性缺水的主要原因。(3)水环境质量评价:采用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对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其中地表水中总氮、总磷、Hg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综合水质评价结果为Ⅱ~Ⅴ类;地下水化学类型阴离子以重碳酸型、重碳酸氯化物型为主;阳离子类型以钙、钙镁型为主,综合水质评价等级主要为Ⅱ、Ⅲ类。(4)基于水功能区划的水资源安全评价:依据地表水、地下水水功能区划分不同的标准及规范,结合以上水量、水质评价结果,提出指导地表水、地下水联合水功能区划的思路和方法,选用模糊集对分析模型完成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区与工业用水水源区面临最大的不安全风险,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区安全程度最高;吉林市由于水资源量更为充沛,其水资源安全等级整体优于长春市。(5)水资源合理配置:建立考虑社会、经济、生态发展的水资源配置概念模型,以MIKE BASIN数值模拟为平台开展量化研究,提出三个预测方案:①以供水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方案:考虑区域水利工程建设规划及需水量的变化,德惠市、九台市、吉林市缺水量将分别减少5103.34× 104m3、4204×104m3、1700×104m3,公主岭市、双阳区、农安县及其他行政区的生活、生态用水全部得到满足;②以生态优先考虑为目标的方案:为了满足地下水采补均衡、河道水量大于最小生态流量等约束条件,德惠市、九台区、吉林市区工业用水量每年将分别减少 9257.82× 104m3、409.51 ×104mm3、2591.35× 104m3;③以经济优先发展为目标的方案:在保障生活、生态用水的基础上,调整工业用水户的优先权,德惠市、农安县、九台市、长春市的经济产值将分别增加74.90亿元、35.98亿元、137.37亿元、300.73亿元,同时,九台区、长春市、农安市的农业用水每月将分别产生233.55× 104m3、25 6.26× 104m3、19.86× 104m3的缺水。最终,推荐将前两个方案相结合,用以实现研究区内生活、生态、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用水目标。

薛志春[2](2016)在《变化环境对洪水影响及流域防洪预警研究》文中认为洪水的防范与管理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乃至世界各地关注与讨论的焦点,也是难点,在人类活动的大背景下,变化环境成为了影响洪水发生与变化的首要原因之一。通过全面分析洪水发生环境的变化、了解变化环境与洪水之间的影响关系、提高降雨洪水预报预测技术、科学评价流域防洪等研究,可以全面提高人们对于洪水及其风险的预判,从而尽早采取相应的防洪预警措施来应对。但在变化的环境中通过科学的预测预报方法合理规避洪水风险并照顾到受灾体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系统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我国东北地区水资源丰富的第二松花江丰满水库以上流域为目标,综合分析了流域环境的变化情况及其对洪水的影响;基于可变集理论构建了流域洪涝易损性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评估了流域在面临洪水时的易损性;研究提出了有一定弹性空间的集合区间降雨预报方法,并将区间降雨预报信息用于流域的防洪预警,为提高二松流域防洪工程规划建设、增强降雨预报方法认知能力、提高流域防洪预警的实际应用水平,从而保障流域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统计数据、ArcGIS工具、可变模糊评价等多种方法从定性、定量两个角度研究分析了流域下垫面土地利用、水利工程与社会及水利基础设施等的变化。结果表明丰满流域三区(白山以上)森林覆盖率长期保持在80%以上,二区(五道沟以上)则植被覆盖率一直在20%以下较低的水平,土地利用整体来看变化不大,但不排除局部地区的较大变化;各地区人口保持稳定,经济飞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在不断提高;流域水利工程数量与容量的变化最为明显,中小水库库容总量达到10×108m3以上,接近丰满水库总库容的10%,防洪库容的40%,其巨大的蓄水能力既可通过汛期蓄水来提高防洪与兴利,但也可能因为蓄水过多及工程等原因等给下游水库带来来水不确定性,从而增加了风险;通过研究环境的变化,可以为水库运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2)以变化环境中的主因——水利工程为切入点,通过集总式新安江模型与分布式HEC-HMS模型来研究水利工程对洪水的影响规律。在新安江模型中主要通过调整模型参数的方式来考虑水利工程影响;在HEC-HMS模型中通过添加水库模块,将分区子流域上的所有水库概化为一个虚拟聚合水库,聚合水库的库容、坝高等物理属性根据子单元的分布特征与单元主河道与最长河长来确定,假定子单元的降雨产流首先把聚合水库蓄满之后才可以出流到下游,这种坝顶过水方式比较符合研究地区绝大部分中小水库的实际运行现状。(3)基于可变集理论及其基本定理,提出了可变集易损性评价方法;在传统的评价指标中加入了反映人的心理及行为的相关指标,形成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研究区进行洪涝易损性评价。详细阐述了可变集理论的三大基础定理,提出了可变集易损性评价方法。在已有的评价体系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载体这类清晰确定性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当前越来越加以重视的心理承灾能力以及当地政府的应急抗灾能力这类模糊性指标,将模糊性指标通过等效转换的方式进行定量计算,最终得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本文提出的可变集方法进行评价应用,得到研究地区的易损性分布图,为流域的防洪预警提供有用信息,有助于做出更好决策。(4)提出了基于TIGGE数据的集合降雨区间预报方法。分析了集合预报思想的最终任务与目的,针对目前普遍采用的集合平均与控制预报这类集合预报产品在概率预报与定量预报中的缺陷,利用TIGGE平台提供的ECMWF、NCEP、CMA、CMC四个数据中心的原始预报数据,通过概率的方法从原始数据的初始预报区间中进一步筛选出更接近实测值的预报区间。区间形式的预报结果首先是定量的,不再是对是否属于某一量级降雨的判断;其次,结果本身包含了预报不确定的误差,因而在对预报产品进行应用时,用户可以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对预报的风险与误差加以考虑,从而减小预报不确定带来的损失,其优势较为明显。从研究区域的应用结果来看,其结果从概率角度或定量角度都不输于其它预报方式,在大雨及以上降雨的预报中效果更加明显。(5)在集合降雨区间预报的基础上,研究了将降雨预报信息用于流域防洪预警的方式以及有效性,并将流域的洪涝易损性与防洪预警信息进行结合,进一步提高预警的可靠性。对比了传统上基于集合均值预报与控制预报的这种单一值与基于区间值的降雨预报在用于防洪预警时的原理与方法上的差别;通过统计分析研究区多年的降雨径流数据,确定研究区的分级预警阈值,将预警级别与国家气象局发布的预警色标叠加;利用研究区集合降雨区间预报的结果进行防洪预警,以及基于降雨预报并考虑流域环境变化影响的洪水预报的防洪预警,最后结合流域洪涝易损性分布分析预警信息在不同地区、不同前期环境条件下的实际可利用性。

侯秉承,黄崇仁,李民政,李怡德,张博翔[3](2010)在《隧道工程技术之发展与应用》文中提出针对台湾近10年来之重大山岳隧道工程进行概述,并分析近期隧道工程所面临之挑战,继而就所衍生之相关课题及相关隧道技术发展进行探讨,最后展望台湾未来隧道工程之发展趋势。

唐孟瑜,李民政[4](2010)在《隧道入口深槽开挖案例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基隆河员山子分洪隧道入口位于高陡边坡下,原规划为暗渠结构,为达开挖减量、工期缩短及成本节省等目的,并参考长江三峡大坝船闸开挖之经验,设计改为明渠深槽结构。深槽开挖以排桩、岩锚为主要支撑,惟排桩长并未涵盖全开挖深度,岩盘线以下开挖面参考隧道NATM理念,利用岩盘本身自立性及喷凝土、随机岩栓作为支撑。为确保开挖面之稳定,除透过数值仿真分析外,亦搭配施工中监测及预警系统。此外,在结构设计上亦应用衬砌墙之观念,搭配外支撑共构及地下排水系统,减少土、水压力之作用,达成设计之目标。

侯秉承,黄崇仁,李民政,李怡德,张博翔[5](2010)在《隧道工程技术之发展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台湾近10年来之重大山岳隧道工程进行概述,并分析近期隧道工程所面临之挑战,继而就所衍生之相关课题及相关隧道技术发展进行探讨,最后展望台湾未来隧道工程之发展趋势。

唐孟瑜,李民政[6](2010)在《隧道入口深槽开挖案例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基隆河员山子分洪隧道入口位于高陡边坡下,原规划为暗渠结构,为达开挖减量、工期缩短及成本节省等目的,并参考长江三峡大坝船闸开挖之经验,设计改为明渠深槽结构。深槽开挖以排桩、岩锚为主要支撑,惟排桩长并未涵盖全开挖深度,岩盘线以下开挖面参考隧道NATM理念,利用岩盘本身自立性及喷凝土、随机岩栓作为支撑。为确保开挖面之稳定,除透过数值仿真分析外,亦搭配施工中监测及预警系统。此外,在结构设计上亦应用衬砌墙之观念,搭配外支撑共构及地下排水系统,减少土、水压力之作用,达成设计之目标。

王建文[7](2006)在《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变迁和生态灾害的历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北方地区在过去的历史时期曾经有广泛分布的森林和草原,生态环境良好。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开始,为了获取猎物、建造居住场所、种植农作物,原始人群已经开始使用火、石刀、石斧、石犁进行劳动,一些原始部落居住地周围的森林、草原开始受到最初的破坏。进入奴隶社会,各个原始部落之间战争频繁发生,烧毁消耗一些林木,冶炼、制陶、建筑等手工业不断发展,开始砍伐大片森林,农业的兴起又使大片次生林、灌丛、草地受到开垦,成为农田。今河北省、山西省南部、山西省中部所属地区的森林、草原受到了较大规模的破坏。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农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陶瓷、冶炼、制盐、建筑等手工业快速发展,同时,各个诸侯国兴修水利工程,修筑高大坚固的防御设施,建造规模庞大的宫殿、庙宇以及不断发生的征战,都使平原地区大面积森林受到破坏。战国后期华北平原的森林已经基本消失。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高峰,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出现了创新局面。今河北省、北京市、山西省南部、陕西省中部、甘肃省东部所属的平原和丘陵地区森林全部消失,绝大部分已经开垦成为农田。由于修建万里长城,鄂尔多斯高原和阴山山脉的森林受到大量砍伐。由于地表植被受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地区开始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黄河水灾日益严重。同时,开始了在西北森林草原、草原以及荒漠草原地区大规模的屯垦。上述地区大面积森林、草原受到破坏,农业人口不断增加,农耕区域不断扩大。唐、宋时期,黄土高原上已经开辟出广阔的农业区,西北地区积极推行屯垦,河西走廊、河套地区、陕西北部地区的森林、草原再一次遭受严重破坏。陕西秦岭、子午岭、宁夏罗山、贺兰山、六盘山、甘肃洮河、陇南山地森林先后遭受破坏,太行山、吕梁山的森林开始受到大规模砍伐。元代至民国,华北地区的山区森林遭受了严重破坏,大青山、贺兰山、鄂尔多斯高原、燕山、太行山、吕梁山等等山区的森林都已经受到彻底破坏。黄土高原的祁连山、六盘山、陇东森林草原地区已经变成了荒山秃岭。秦岭森林破坏严重,黄土高原的关山、黄龙山、桥山原始森林已经消失。清朝政府实行“移民实边”、“借地养民”的政策,大量放垦内蒙古草原,造成长城沿线以及河西走廊地区大面积草原被开垦。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沙皇俄国和日本侵略者掠夺了中国东北以及西北地区

杨柳[8](2005)在《风水思想与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研究》文中认为山水城市是为了解决现代城市发展中日益严重的人地危机而提出的城市新概念,它充溢着中国传统的山水文化精神和天人合一的哲学理想,这一内涵曾经在中国古代城市营建中得到充分体现,创造了千百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古代山水城市,在这些成功实践的背后,风水学说的具体指导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本文对风水理论进行了多学科、全方位的系统解读,详细剖析了它的思想源流、技术手段、精神力量以及它们对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的具体影响,揭开了风水学说的神秘面纱,并对更新观念后的风水理论应用于现代山水城市建设,去解决生态伦理塑造、山水文化重振以及城市生态化、山水文化的技术方法等方面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探讨。全文共包括绪论及七大章节。 绪论阐述了“山水城市”的研究背景,界定了相关概念。从古代文人“居城市须有山林之乐”这一理想引出了山水城市思想古已有之的判断,通过风水人物活动对古代城市山水特性产生影响的史实列举,阐明了风水与古代山水城市间的深刻渊源,从而引出论文选题,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评析,对相关古代文献进行了简要的梳理。最后,对选题的意义、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构建了实施研究的框架图。 第一章,从风水概念入手,对风水理论进行了剖析,提出风水是术艺结合的古代山水之术,具有技术与艺术的双重特征,与山水诗画、山水文学及园林艺术上的相通和关照。同时,从哲学思辩的高度,剖析了风水理论中蕴含着的万物有灵的生命意识、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和天道好还的持续发展观,提出风水学说是古代可持续发展环境观的论断,证实了风水理想与古代山水城市在思想上的原型关系。 第二章,以时间为线索,对风水学说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历程进行了一次正本清源的勾勒,理清了风水从择居本能到由经验科学、民俗艺术、方术迷信杂合成理论体系的历史脉络,通过对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及审美发展的背景分析,揭示了风水流变的内外动因,并对比研究了风水学说影响下的空间观念与营建活动所体现出来的空间形式特征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历史的角度揭示了风水理想对古代营建实践的内在影响。 第三章,以类型学的方法对风水评价景观要素和格局的方法手段进行分类研究,归纳为经验性的技术评判、感性的美学评价和神秘的喝形选择三大类型,三者间以形象审美为主导、理性评价为辅助、喝形顿悟为参考,充分调动了身体感官和直觉功能,具有灵活变通、以和为贵的特点,是一个比较成熟的评价体系。

刘骏明,张吉佐,李民政,唐孟瑜[9](2004)在《员山子分洪隧道重点课题探讨》文中认为员山子分洪隧道位於基隆河上游瑞芳镇境内,主要功能为洪峰时将基隆河上游多余洪水量排放入东海,以降低河道下游水位1.5m。针对该分洪隧道之断面形状、支撑与衬砌、施工中地质探查、高强度混凝土水化热防治及混凝土磨耗对策提出探讨。

唐晨光[10](2001)在《影像中的20世纪中国——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文中研究表明人类现代文艺史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就是电影的发明,作为本世纪最有影响的艺木,电影总是对时代和社会的一切都非常敏感地作出反应。电影作为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更在于它集中反映出时代和社会的信息,传达出民族文化心理的嬗变,时代观念的更迭和社会意识的变化。与此同时,电影自身也受到民族文化传统的巨大影响,在继承与超越,借鉴与创新中不断掘进与开拓,在不同民族的比较中更加珍视和发展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美学传统,并且进而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中经历着从思想内容到形式表达的急剧变更。 电影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记录——不管是记录排演的故事还是发生的事件,而纪录电影则主要是记录后者。纪录片以记录不可复现的时间流程显示出特殊价值,它犹如时代的多棱镜与社会的万花筒,在一系列众多的纪录片所观照出的特定时代和特定社会的文化精神中,我们总可以观察到一幅幅社会生活的斑斓图景,总可以折射出不同时代的风云起伏和沧桑变迁。因此,在电影家族中,纪录片是人类文化的一份特殊宝藏。 美国史专家怀特在1989年的《美国历史评论》上曾发表文章提议创立“影视史学”(Historiophygra),试图让历史借助现代传媒重新走向民众,进而达到振兴历史学的目的。如何对待历史,如何讲述历史,是纪录片工作者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经历了艰难的社会变革和风雨历程;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纪录片,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和重大历史事件;影像中的二十世纪中国,给我们留下了一份生动、翔实的历史资料…… 纪录片作为历史的“立体档案”和现实的“文献笔记”,在其自身的发展中,也与中国社会变迁这一大背景紧密相联。本论文以二十世纪百年来的中国社会为背景,在探讨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变迁时,试图就史学与纪录片理论的发展形成一个中国纪录片的研究专着。透过它,一方面折射出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另一方面,也总结出中国纪录片自身的发展历史。从而为飞速发展的我国影视大众传媒提供一些历史的借鉴,也为纪录片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员山子分洪隧道重点课题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员山子分洪隧道重点课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长吉经济圈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0.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0.2.3 有待解决问题
    0.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0.3.1 研究内容
        0.3.2 技术路线
        0.3.3 完成实物工作量
    0.4 主要科学问题及创新点
        0.4.1 主要科学问题
        0.4.2 创新点
第1章 长吉经济圈概况
    1.1 自然地理概况
        1.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1.1.2 地形地貌
        1.1.3 气象与水文
    1.2 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1.2.1 区域地质条件
        1.2.2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1.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3.1 水利工程概况
        1.3.2 水资源开发及用水水平分析
    1.4 社会经济概况
第2章 水资源量分析与评价
    2.1 降水量分析
        2.1.1 降水资料的"三性"分析
        2.1.2 降水频率分析与计算
        2.1.3 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2.2 地表水资源量计算
        2.2.1 径流资料的"三性"分析
        2.2.2 径流系列的插补与展延
        2.2.3 径流还原计算与其频率分析
        2.2.4 地表水资源量计算
    2.3 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2.3.1 确定水资源计算分区
        2.3.2 确定水文地质参数
        2.3.3 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2.3.4 地下水可开采量计算
    2.4 水资源总量计算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考虑生态需水量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3.1 需水量分析与预测
        3.1.1 用水量现状分析
        3.1.2 需水量预测方法
        3.1.3 需水量分类预测
        3.1.4 总需水量预测结果
    3.2 供水量分析与预测
        3.2.1 供水量现状分析
        3.2.2 可供水能力预测
    3.3 供需平衡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环境质量评价及水功能区划分
    4.1 地表水水环境质量评价
        4.1.1 水质评价方法
        4.1.2 地表水水质评价结果
    4.2 地下水水环境质量评价
        4.2.1 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划分
        4.2.2 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
        4.2.3 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4.3 地表水、地下水联合水功能区划分
        4.3.1 地表水水功能区划
        4.3.2 地下水水功能区划
        4.3.3 地表水、地下水联合水功能区划分
    4.4 基于水功能区划的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
        4.4.1 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4.2 评价方法
        4.4.3 评价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资源合理配置模拟分析及综合方案
    5.1 水资源合理配置原理及实现手段
        5.1.1 水资源合理配置原理
        5.1.2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实现手段—MIKE BASIN模型
    5.2 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的构建
        5.2.1 模型的建立过程
        5.2.2 基础数据的输入
        5.2.3 确定用水户优先权
        5.2.4 模型验证
        5.2.5 结果分析
    5.3 提出合理配置方案
        5.3.1 方案一:供水效益最大化
        5.3.2 方案二:生态优先方案
        5.3.3 方案三:经济优先方案
        5.3.4 推荐方案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及作者简介
致谢

(2)变化环境对洪水影响及流域防洪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流域降水预测技术研究进展
        1.2.2 环境变化对洪水的影响研究进展
        1.2.3 流域防洪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1.2.4 防洪预警研究进展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主要框架
2 研究区概况及资料分析
    2.1 引言
    2.2 研究区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流域地形地貌
        2.2.3 域内河流与水库
        2.2.4 区域气候概况
    2.3 研究区历史暴雨及洪水概况
        2.3.1 研究区暴雨成因分析
        2.3.2 暴雨量级划分标准
        2.3.3 历史暴雨统计
    2.4 历史洪水及洪灾
        2.4.1 历史洪水
        2.4.2 历史洪灾概述
        2.4.3 历史洪灾特点及差异分析
    2.5 本文所用到的资料
        2.5.1 TIGGE集合预报数据
        2.5.2 水文资料数据
        2.5.3 变化环境分析资料
    2.6 本章小结
3 流域下垫面环境变化综合分析
    3.1 引言
    3.2 流域下垫面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2.1 地利用变化LUCC数据分析
        3.2.2 土地利用变化模糊方法分析
    3.3 流域内水利工程变化分析
        3.3.1 水利工程基本概况
        3.3.2 流域水利工程分布变化
        3.3.3 水利工程数量和库容变化分析
    3.4 流域内社会发展变化分析
        3.4.1 人口状况
        3.4.2 经济状况
        3.4.3 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3.5 本章小结
4 变化环境对流域洪水的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新安江模型
        4.2.1 新安江模型
        4.2.2 研究思路
        4.2.3 模型结构与参数
    4.3 HEC-HMS模型
        4.3.1 HEC-HMS模型
        4.3.2 研究思路
        4.3.3 模型结构与参数
    4.4 新安江模型洪水影响结果分析
        4.4.1 水利工程对大洪水的影响
        4.4.2 水利工程对中型洪水的影响
        4.4.3 水利工程对小型洪水的影响
    4.5 HEC-HMS模型洪水影响结果分析
        4.5.1 水利工程对中型洪水影响
        4.5.2 水利工程对小洪水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TIGGE集合降雨区间预报方法
    5.1 引言
    5.2 TIGGE集合降雨预报基本原理
    5.3 集合降雨区间预报方法基本原理
    5.4 集合降雨区间预报方法的运用流程
    5.5 集合降雨区间预报方法在研究区的应用
    5.6 集合降雨区间预报结果与检验
        5.6.1 集合降雨区间预报结果分析
        5.6.2 集合降雨区间预报结果检验
    5.7 本章小结
6 基于洪涝易损性评价的流域防洪预警分析
    6.1 引言
    6.2 基于可变集理论的流域洪涝易损性评价
        6.2.1 变集理论基础定理
        6.2.2 基于可变集的易损性评价方法
        6.2.2.1 指标相对差异度计算公式
        6.2.2.2 综合相对隶属度计算模型
        6.2.3 基于可变集的洪涝易损性评价
        6.2.3.1 评价指标及标准
        6.2.3.2 评价结果
    6.3 基于降雨预报信息的流域防洪预警
        6.3.1 防洪预警问题的提出
        6.3.2 研究区防洪预警阈值确定
        6.3.3 降雨预报信息在防洪预警中的运用方法
        6.3.4 利用集合降雨区间预报信息进行防洪预警分析
        6.3.5 基于降雨预报信息的洪水预报预警
    6.4 基于易损性评价的防洪预警分析
        6.4.1 考虑变化环境影响以及降雨区间预报的洪水预报
        6.4.2 研究区分区防洪预警阈值确定
        6.4.3 基于易损性评价结果的流域防洪预警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变迁和生态灾害的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1.3 本课题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北方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1.1 当代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的分布
    1.2 中国北方各行政区气候、地形地貌概况
第二章 自然因素对于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变迁
    2.1 10 000 年来中国北方气候的变迁
    2.2 中国北方最近100 年的气候变化
    2.3 对于21 世纪中国北方地区的气候预测
    2.4 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对于对森林、草原的分布影响
    2.5 最近100 年的气候变迁对于森林草原变迁的影响
第三章 周代以前森林、草原的变迁
    3.1 仰韶温暖期
        3.1.1 华北地区
        3.1.2 东北地区
        3.1.3 西北地区
    3.2 夏商周时期
        3.2.1 华北地区
        3.2.2 东北地区
        3.2.3 西北地区
        3.2.4 人工植树
第四章 秦汉-宋元时期森林、草原的变迁
    4.1 秦汉时期
        4.1.1 华北地区
        4.1.2 东北地区
        4.1.3 西北地区
        4.1.4 人工植树
    4.2 魏晋南北朝时期
        4.2.1 华北地区
        4.2.2 东北地区
        4.2.3 西北地区
        4.2.4 人工植树
    4.3 隋唐五代时期
        4.3.1 华北地区
        4.3.2 东北地区
        4.3.3 西北地区
        4.3.4 人工植树
    4.4 宋元时期
        4.4.1 华北地区
        4.4.2 东北地区
        4.4.3 西北地区
        4.4.4 人工植树
第五章 明清民国时期森林、草原的变迁
    5.1 华北地区
    5.2 东北地区
    5.3 西北地区
    5.4 人工植树
第六章 1949 年-2000 年森林、草原的变迁
    6.1 华北地区
    6.2 东北地区
    6.3 西北地区
第七章 中国北方地区的生态灾害(1)
    7.1 水灾
        7.1.1 华北地区
        7.1.2 东北地区
        7.1.3 西北地区
    7.2 旱灾
        7.2.1 华北地区
        7.2.2 东北地区
        7.2.3 西北地区
    7.3 河流的变化
        7.3.1 华北地区
        7.3.2 东北地区
        7.3.3 西北地区
    7.4 湖泊、瀑布、泉水的变化
        7.4.1 湖泊
        7.4.2 瀑布、泉水
    7.5 水土流失、土壤退化
        7.5.1 华北地区
        7.5.2 东北地区
        7.5.3 西北地区
    7.6 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减少
        7.6.1 华北地区
        7.6.2 东北地区
        7.6.3 西北地区
第八章 中国北方地区的生态灾害(2)
    8.1 荒漠化
        8.1.1 荒漠化现状
        8.1.2 荒漠化历史
        8.1.3 荒漠化成因
        8.1.4 华北地区
        8.1.5 东北地区
        8.1.6 西北地区
    8.2 沙尘暴
        8.2.1 沙尘暴现状
        8.2.2 沙尘暴历史
        8.2.3 森林、草原变迁与沙尘暴
        8.2.4 森林草原变迁与北京地区沙尘暴
第九章 对中国北方地区生态建设的一些建议
    9.1 坚定中国北方地区重建良好生态环境的信心
    9.2 正确认识中国北方地区恢复森林、草原的适宜区域
    9.3 恢复和重建黄土高原植被中的植物选择
    9.4 关键在于加快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9.5 正确处理中国北方地区农、林、牧的关系
    9.6 正确处理生态林和经济林的关系
    9.7 恢复良好生态环境需要资金支持和长期不懈的努力
结语
    1.1 历史时期中国北方地区的森林、草原
    1.2 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的变迁历程
    1.3 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减少的主要原因
        1.3.1 自然因素
        1.3.2 人类的经济活动
        1.3.3 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
    1.4 森林、草原受到破坏导致生态灾害频繁
    1.5 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是的森林、草原变迁的原动力
        1.5.1 人口增加与森林、草原变迁的思考
        1.5.2 社会发展与森林、草原变迁的思考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博硕士学位论文同意发表声明

(8)风水思想与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当代山水城市研究的兴起
        1.1.1 紧迫而严峻的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
        1.1.2 “山水城市”概念的提出与研究的兴起
        1.1.3 山水城市概念的界定
    1.2 山水城市——中国古代的理想人居环境
        1.2.1 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国人的山水深情
        1.2.2 居城市须有山林之乐——古代文人的主张
    1.3 风水学说深刻地影响了古代城市的山水特性
        1.3.1 风水师直接参与了古代城市的选址、营建
        1.3.2 古代文人、官吏大多兼通风水,风水学说直接影响了他们对城市的经营
    1.4 论文选题意义
        1.4.1 重大的理论价值
        1.4.2 积极的现实意义
    1.5 相关领域研究情况
        1.5.1 “山水城市”的研究
        1.5.2 风水研究
        1.5.3 交叉研究的情况
    1.6 古代相关文献的简要梳理
        1.6.1 风水相关典籍
        1.6.2 古代山水城市相关图书
        1.6.3 城市风水相关图书情况
    1.7 研究方法与框架
        1.7.1 研究思路
        1.7.2 研究方法
        1.7.3 论文框架
2 风水——中国古代山水城市的思想基础与原型
    2.1 风水说背景
        2.1.1 风水释义
        2.1.2 风水隐喻
    2.2 风水——术艺结合的古代山水之术
        2.2.1 风水术数
        2.2.2 风水艺术
        2.2.3 风水与山水诗画、园林艺术的相互关照
    2.3 风水——中国古代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
        2.3.1 万物有灵的风水生命意识
        2.3.2 天人合一的风水生态伦理
        2.3.3 天道好还——风水的持续发展观
3 风水流变与古代营建观念的互动
    3.1 风水起源
        3.1.1 择居本能与旧石器时代人类环境偏好
        3.1.2 主动择居与新石器时代聚落选址营建观念的成形
    3.2 风水的雏形:相宅与卜宅
        3.2.1 相宅
        3.2.2 卜宅
        3.2.3 营宅
    3.3 风水的理论化:堪舆与形法
        3.3.1 春秋战国时期:自然主义与神秘主义的结合
        3.3.2 秦汉时期:天人合一宇宙框架的创立
        3.3.3 堪舆与形法
        3.3.4 象征主义的盛行与自然审美的萌生
    3.4 风水的成型——魏晋南北朝
        3.4.1 自然元气论的发展
        3.4.2 魏晋玄学的兴起与山水审美情绪的发达
        3.4.3 风水的成型与《葬经》
        3.4.4 礼制的复兴与自然怡情的交流
    3.5 唐宋·风水的发展与分流
        3.5.1 隋唐·图宅术的式微与形势派的兴起
        3.5.2 宋代·理气派的分流
    3.6 唐宋:风水与营造的互动
        3.6.1 唐·礼制与风水的交融
        3.6.2 宋·城市的平民化与风水的世俗化
    3.7 明清风水的鼎盛与滑落
        3.7.1 明清风水的鼎盛
        3.7.2 风水的进一步世俗化——民俗化
        3.7.3 明清皇室对风水的倚重
        3.7.4 清末风水的滑落
4 风水评价体系解析
    4.1 风水相地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4.1.1 寻龙
        4.1.2 察砂
        4.1.3 观水
        4.1.4 点穴
        4.1.5 立向
    4.2 经验性的技术评判
        4.2.1 望气
        4.2.2 相土
        4.2.3 尝水
        4.2.4 验石
        4.2.5 观木
        4.2.6 定盘
    4.3 感性的美学评判
        4.3.1 生命之美
        4.3.2 人伦之美
        4.3.3 灵活变通的谐和之美
        4.3.4 意境之美
    4.4 神秘的物语直觉——喝形选择
        4.4.1 何谓“喝形”
        4.4.2 喝形的争议
        4.4.3 喝形的方法
    4.5 评价成果——风水图
5 风水格局解析
    5.1 风水格局的空间范式
        5.1.1 风水格局的空间构成与层次
        5.1.2 居中、占边、扼关的空间控制特征
        5.1.3 四象空间范式的推演
        5.1.4 风水格局的空间分形与同构特征
    5.2 以人为中心的安全格局
        5.2.1 风水范式的原型——气的安全格局
        5.2.2 风水范式——以人为表征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5.2.3 从空间认知到心理安全格局
        5.2.4 脑内吗啡与心理空间图示的生物学解释
        5.2.5 中国人独特的心理图示
6 风水理论在古代山水城市营建中的应用
    6.1 城市风水的特点
        6.1.1 阳宅风水与阴宅风水的异同
        6.1.2 城市风水与阳宅风水
    6.2 城市选址与风水的区域观念
        6.2.1 择中观与体国经野
        6.2.2 风水区域选址的边缘偏好
        6.2.3 城市风水的区域梳理——寻龙问祖
        6.2.4 城市具体定址的格局考量
    6.3 风水格局控制下的城市空间布局
        6.3.1 城市风水的典型格局分类
        6.3.2 山地城市与平洋城市风水格局的差异
        6.3.3 风水格局的控制
        6.3.4 风水评价下城市土地利用的特点
        6.3.5 城市内部风水要素的附会推演
    6.4 城市风水的培护与补缺
        6.4.1 “土有余当辟则辟,山不足当培则培”——风水格局的剪裁
        6.4.2 城市风水关键格局的培护与点染
        6.4.3 城市风水格局的修整与补救
    6.5 从得水到治水——风水立意下的古代城市防洪
        6.5.1 得水与防洪在风水生气理论中的辩证统一
        6.5.2 防洪于未然的风水选址考量
        6.5.3 培补风水的治水策略
        6.5.4 永保平安的镇水希冀——风水巫术
7 从巫术到艺术——风水方术对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的人文影响与艺术价值
    7.1 风水的巫术背景
        7.1.1 何为巫术
        7.1.2 巫术类型与原始思维
        7.1.3 巫术意识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
        7.1.4 巫术对风水的影响
        7.1.5 具有典型巫术色彩的几种风水方术
    7.2 喝形与古代城市的取象筑城
        7.2.1 喝形原真
        7.2.2 城市喝形的类型与古代城市的象征特征
        7.2.3 古代城市取象的巫术意义
    7.3 风水格局的巫术修补与点化
        7.3.1 神佛“镇煞”在城市风水修补中的应用
        7.3.2 神佛之物在山水点化中的运用
    7.4 巫术的艺术功能与古代城市人文特色的融凝
        7.4.1 巫术的艺术价值
        7.4.2 风水中的巫术现象与人文精神的灌注
        7.4.3 文脉的承续
8 风水研究对当代山水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启示与应用
    8.1 风水理论在山水景观认知与人地秩序组织中的作用
        8.1.1 城市规划的新趋势——以自然生态评价为基础的规划设计新途径
        8.1.2 山水体悟——风水评价在山水(生态)要素评价中的应用
        8.1.3 山水格局辨析——风水在城市景观格局控制中的应用
        8.1.4 风水的变通——历史的解读与现代的适应
    8.2 风水思想与山水文化、生态文化的塑造
        8.2.1 山水圣性对塑造生态伦理价值观的意义
        8.2.2 风水美学与山水审美、生态审美情绪的培育
        8.2.3 喝形的现代启示
    8.3 结语:论文创新及风水理论与山水城市研究展望
        8.3.1 论文创新及价值自评
        8.3.2 风水理论与山水城市研究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9)员山子分洪隧道重点课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员山子分洪工程概述
3 分洪隧道重点课题探讨[1~5]
    3.1 断面形状
    3.2 支撑与衬砌
        3.2.1 支撑设计
        3.2.2 衬砌设计
    3.3 施工中地质探查
    3.4 高强度混凝土之水化热防治
    3.5 混凝土磨耗对策
4 结论

(10)影像中的20世纪中国——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英文提要
总序:影像中的20世纪中国
第一篇 诞生和萌发
    纪录片的传入及其萌发(1896年-1905年)
        1、 纪录片的传入
        2、 中国的第一部纪录片
    第一章 早期纪录片映照社会的动荡(1905年-1931年)
        第一节 早期纪录片:一幅斑斓的民族奋争史
        1、 1905年-1921年的发展概况
        2、 1922年-1926年的发展概况
        3、 1927年-1931年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早期纪录片的形态特征:初始的新闻纪录
        1、 简单再现
        2、 纪录片的初始形态
        第三节 早期的社会与纪录片:真实的映照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一:从杂耍起步
    第二章 与时代共舞的抗战纪录片(1931年-1945年)
        第一节 抗战纪录片:一幅抗日战争烽火图
        一、 1932年-1937年:划时代变革时期
        二、 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烽火图
        1、 国统区出品的纪录片
        2、 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纪录片
        3、 香港出品的纪录片
        4、 日军占领区的反动纪录片
        第二节 抗战纪录片的形态特征:用事实说话
        第三节 抗战时期的社会与纪录片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二:鼓动民众
    第三章 新时代的曙光--解放战争(1945年-1949年)
        第一节 解放区纪录片:一首由千千万万人民英雄书写的历史叙事长诗
        第二节 时代变动中的纪录片形态特征
        第三节 时代变动中的社会与纪录片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三:纪录胜利
第二篇 发展和扭曲
    第四章 新中国十七年纪录片(1949年-1966年)
        第一节 纪录片的走向:曲折中行进
        一、 继续完成民主革命未竟任务的1949-1953年
        二、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953-1966年
        第二节 社会背景与纪录片形态特征
        第三节 变革中的社会与纪录片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四:形象化政论
    第五章 “文革”时期的纪录片(1966年-1976年)
        第一节 纪录片的艰难跋涉
        第二节 纪录片的主要特色及创作经验
        第三节 “十年浩劫”中的社会与纪录片
        一、 历史与影像交织回放
        二、 “文化大革命”起因的探究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五:为政治服务
    第六章 转折时期的纪录片(1976年-1989年)
        第一节 社会在徘徊中前进的记录
        一、 新闻纪录电影
        二、 电视纪录片
        第二节 艺术复兴的最初实绩
        第三节 转折时期的社会与纪录片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六:政论性的回归
第三篇 突破和局限
    第七章 迈向新世纪的纪录片(1989-至今)
        第一节 与时代同步与世界对话
        第二节 社会与纪录片同步发展与繁荣
        第三节 全方位描绘大时代的风采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七:走向多元化
        一、 从内容到形式的转型
        二、 文献纪录片的审美特质
        三、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90年代纪录片审美特质
        四、 电影真实美学的引进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员山子分洪隧道重点课题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长吉经济圈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 张茜. 吉林大学, 2017(09)
  • [2]变化环境对洪水影响及流域防洪预警研究[D]. 薛志春.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6)
  • [3]隧道工程技术之发展与应用[J]. 侯秉承,黄崇仁,李民政,李怡德,张博翔. 隧道建设, 2010(S1)
  • [4]隧道入口深槽开挖案例探讨[J]. 唐孟瑜,李民政. 隧道建设, 2010(S1)
  • [5]隧道工程技术之发展与应用[A]. 侯秉承,黄崇仁,李民政,李怡德,张博翔. 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0
  • [6]隧道入口深槽开挖案例探讨[A]. 唐孟瑜,李民政. 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0
  • [7]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变迁和生态灾害的历史研究[D]. 王建文. 北京林业大学, 2006(01)
  • [8]风水思想与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研究[D]. 杨柳. 重庆大学, 2005(02)
  • [9]员山子分洪隧道重点课题探讨[J]. 刘骏明,张吉佐,李民政,唐孟瑜.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S2)
  • [10]影像中的20世纪中国——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D]. 唐晨光. 南开大学, 2001(01)

标签:;  ;  ;  ;  ;  

元山子引洪隧洞关键问题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