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范与整合不可逆转(论文文献综述)
肖贵清[1](2021)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制度保障》文中研究表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经过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100年来的接续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在领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关于制度理论和制度实践创新的成果,并且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日益彰显其显着优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各个时期历史任务的完成起到了根本保障作用。展望第二个百年的奋斗之路,更加需要我们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体系、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持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完善和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健全的制度保障。
王杨秀[2](2021)在《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哲学是从哲学角度对文化现象做总体性研究的学科,它关注文化的本质、特征、规律、类型、演化等一系列问题。而且,文化哲学是明显地立足于“广义文化”的界定之上,即文化是“人化”、是人类的生存样态等等。作为“我们目前在哲学体系中所区分的全体分支中最有疑问和最富争议的一门学科”(1),对文化哲学研究的理路选择和内涵释义显得尤为重要。劳思光的文化哲学思想广博深厚,涵容中西方传统哲学思想和现当代哲学理论,有着对文化问题的敏感度和对危机意识的感知力,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社会批判理论。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形成于其学术生涯的晚期阶段,其显着特征是从中国文化问题转向世界文化问题,关注世界文化危机,以此为研究对象开展理论建设工作。本文对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旨趣、内容、特色、意义和限度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梳理、阐释和分析。论文指出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的特色在于:第一,开放性,包括治学态度的开放性、理论思维的开放性和哲学体系的开放性等。第二,原创性,提出了文化哲学方面的许多基本范畴,如把文化意识分为建设意识与解放意识,把西方、中国、印度的文化精神概括为重智精神、重德精神与舍离精神等,提出了双重结构文化观,开创了文化哲学内涵的研究进路,如开放成素与封闭成素沟通、主体境域的单一与并立关系等。第三,建设性,用劳思光概念创新的词语来说,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毫无疑问是建设意识的表现,这种建设性理论的开展始终伴随着劳思光对中国文化的深情初衷,他试图将文化内涵和社会危机结合起来,把文化的批判推进到社会领域。一方面,从历时性来说,文化问题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中国文化在历史面前绝处逢生、曲径通幽,中国文化精神的特性有着自我调和的功能,使得它在现当代文化潮流之中有一种主动性的进步要求,要为中国文化发展找到合理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从共时性来说,中国文化在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文化成果丰富且特点显着,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西方哲学的贬低态度都在与中国哲学发生着冲突,这些都构成了时代的重要议题,也是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所关注的焦点。此外,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不仅为认识现当代社会的文化困境提供了重要的视域,而且从整体上推动了中国文化哲学的发展。文化哲学的兴起是近一个世纪以来的事情,虽然存在对文化哲学理论的不同定位,但是其致力于对文化现象的研究并作出自觉的文化批判,对文化内涵进行知识性的建构和对文化转型的主题予以重视,在这个意义上,文化哲学具有自我批判和自我反思的特性,自然会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给出自己的解释。劳思光的文化哲学思想紧扣时代脉搏,在全球化进程中作出了对文化转型和重建文化秩序的自觉理论批判,运用独特的理论视角去理解中国文化风雨变化的现实境遇,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苏宇[3](2021)在《风险预防原则的结构化阐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风险预防原则已在全球范围的理论与实践中形成多种版本,众版本间的分歧与争论,使得构成该原则的基础性要素不断凸显,各要素间的关系也被逐步廓清。风险预防原则的基础性要素主要包括危害预期、不确定性、预防措施和证明机制,四项要素及其相互间关系决定了风险预防原则的内部结构。结构化的风险预防原则,内含积极授权原则、整体比例原则、最小最大值原则、反向证明原则四项子原则。依此检视我国风险预防的法律制度及相关实践,要进一步发挥风险预防原则的作用,需要完善不确定性条件下采取风险预防措施的法律授权,引入等级化或概率化的合比例性要求,普遍建立反向证明机制及风险预防措施动态调整机制。
田旻佳[4](2020)在《GZ融媒体集团平台包络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纵观今日传媒产业的发展,已经明显可以感知传媒业界限日渐消融,呈现了跨行业、全链条、全时空的竞争业态:由于内在需求与外部技术的多重冲击,传媒产业面临着融合的现实需要,一方面要充分运用新技术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另一方面要通过媒体融合来实现利润的提升与增值。近年来,我国以国有企业改革为突破口,对传统媒体进行从事业单位转型企业的改革,力推打造传媒集团,在担负新闻舆论工作的同时,逐渐向跨行业、全链条、全时空的平台企业形态迈进。在产业融合的背景下,业界出现了一种新的认知,认为传统传媒集团要想转型,实施平台包络战略进入相邻甚至看似不相关的新市场,可以通过此举达到杠杆化效应利用平台基础构架资源的效果。媒体形态的边界越来越不明显,各种形态、技术相互交融,形成各种“天马行空”“脑洞大开”的产品。在媒体转型与融合的进程中,媒体呈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态势,使得媒体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现有的趋势颠覆了传统竞争理论的认知,逐步形成了“共性支撑竞争”的局面。在传统媒体时代,传媒更偏向于运用差异化战略的。如上世纪90年代崛起的“都市报类”“调查报道”等,便是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一种体现,“独家”的概念体现地淋漓尽致。但是在新技术新媒体的倒逼下,这类差异化战略背后的优势逐渐丧失,也迫使传统媒体必须转型,走融媒体建设的道路。如今,物联网的联动,5G时代的来临,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可能,为融媒体发展带来了机遇。阅读模式的改变、思维方式的转换更是使得媒体竞争从“差异支撑”转变为“共性支撑”,即促使传媒产业激发范围经济效应,拓宽融合传播的广度、深度与维度。在此背景之下,只有以最大形态实现融合互通,才能在媒体行业有立足之本。本文以地处西部地区的GZ融媒体集团为案例,围绕其外部及内部环境因素、平台包络协同构建逻辑、战略实施认知程度及战略选择方向等几个方向展开论述。GZ融媒体集团作为我国为数不多由原省管大一型国有企业整合组建的新型传媒集团,其业态与战略可以说是我国传媒集团发展的典型性案例。该集团紧紧以打造“西部领先、全国一流”新型主流媒体集团和贵州文化产业核心板块和重要一极为目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社会民生抓爆款,加快推进党报党刊整体深度融合发展,不断壮大主流舆论阵地,努力打造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集团。本文通过探索其媒体融合发展现状、战略情况及战略优化等,思考如何以更优质的平台包络战略来促进媒体融合的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如何协同资源平台、渠道平台、市场平台有效运用,使其上下逻辑链打通,找到更加有益于助推我国实现媒体融合的新路径。
曹越[5](2020)在《信息碎片化传播背景下公安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是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生命线。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是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是从政治上掌握公安机关,坚定公安队伍理想信念,更是人民警察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职责使命的重要保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传递的过程中,传播主体、内容、受众、方式、时空等方面呈现出分散化、多元化的碎片化传播现象。作为一种新型的、不可避免的传播形式,信息碎片化传播不仅改变了传统传播方式,也给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深刻的挑战。信息碎片化传播冲击了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使得公安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性弱化、公安民警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同时,信息碎片化传播的价值观念多元性、内容零散性和无序性也和公安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整体性和计划性的特点也存在理论上的冲突。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开展公安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信息碎片化传播和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在过程要素、功能目标、方法途径上的理论可通约性,抓住信息碎片化丰富公安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源,增强公安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性,拓展公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提高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效率的机遇,通过优化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提升公安政工干部的能力素质,坚持和发挥公安民警的主体性地位做好信息碎片化传播环境下的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提出本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意义,并对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第二部分对信息碎片化传播及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三部分从理论困境和现实冲击提出了信息碎片化传播背景下公安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第四部分在分析信息碎片化传播和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可通约性及其带来的机遇的基础上,探索借助信息碎片化传播开展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第五部分提出了信息碎片化传播背景下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应遵循的原则和对策。
耿灿[6](2020)在《文化生态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文中认为中国蒙古文书法作为民族艺术样态,体现着蒙古民族对于文字的特殊美学实践。在对汉字书法充分借鉴、吸收、融合的历史脉络中,更彰显着蒙、汉民族在艺术交融中生发的特有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国蒙古文书法不仅反映了蒙古民族在文化生态中历时线条上的形态凝结,更生动体现着本民族在共时空间中书法本体构成、美学追求上的理念价值与地域思考。目前,对于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主要集中于历史追溯、书家品评、课程教育等方面,研究呈现碎片化及局限性特征。因此,从文化生态的视角展开,不仅具有前人未曾涉及的整体性和学理性,更是承上启下地提升、丰富蒙古文书法的历史与现代内涵。本文将中国蒙古文书法置于文化生态视域中。首先,关注于影响中国蒙古文书法原初生成的生态要素。文中通过对自然生态域境(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等)、人文生态域境(民族交融、文化交融等)的具体分析,确认其区别于其他文化类别的地方性特征认识。继而,以生成为基础,以时间脉络为线索,呈现其从元朝、明清、民国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发展演变历史。其次,关注于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本体存在。通过分析文字造型特征,结合书写工具、书写内容、书体构成等,探寻其书法性存在,探讨其独特美学品格。书法作为文字书写的艺术,更是文化之名片,深层次的追问是,从文化生态立场深度解读中国蒙古文书法为何如此生成、发展,为何会有如此美学品格呈现,以发掘其社会文化底蕴。最后,关注于现代性视域下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结合一手田野调查及人物访谈资料,从学院、民间、城市符号资源集中展示蒙古文书法现状,面对文化生态要素的变化,梳理现实困境与问题,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困境与挑战之间寻求新的发展之路。基于文化生态视域,本文分别从以下六部分对中国蒙古文书法进行观照:一、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原初生成。本章侧重点在于中国蒙古文书法与文化生态外层要素的关联性考察,由独特的自然生存环境产生与之相适的游牧方式,同时孕育着蒙古族之民系性格及审美方式。而国家的建立、文字的出现、汉字书法的成熟,合力作用下完成蒙古文书法最初的本土化确认。但原生之初,文化生态中物态、制度、行为、精神等诸多要素已孕育其中,在日后历史进程中,影响其从萌芽走向成熟、从简单走向丰富。二、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历史演变。本章从时间线条出发,梳理蒙古文书法不同历史分期的演变特征,并将其总结为原生态时期,即蒙古汗国与元朝时的萌芽与探索;继生态时期,即明、清与民国的规范与发展;新生态时期,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的开拓与繁荣。三、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本体构成。本章侧重点在于中国蒙古文书法与文化生态中间层要素(语言、文字、图形等)的关联。在现代书法创作中,蒙古文书法对于文字的使用具有选择性;在文房四宝的使用上,既有汉族元素的融入,又有本民族元素的改良;在书体、笔法、章法的表现上,一方面继承汉字书法传统技法,另一方面则是结合蒙古文文字造型特点,体现出相对独立的艺术精神探求。四、中国蒙古文书法的美学内涵。在中国蒙古文书法历史成长中,诸文化要素相互影响作用,而对于一种艺术形式而言,中国蒙古文书法是文字、审美、工具、情感等诸多要素的自身凝结与生成。具体而言,将其归纳为自然、多元、复古、宏阔及尚圆的美学特质。五、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文化追问。本章在于对以上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历史形成、本体构成、美学表现上的深层追问。诸种凝结,归根到底在于创造、发展他的“人”,也是文化生态中内层、核心层,即“人心”之凝结。具体表现为蒙古文书法、汉字书法在文化涵化上的美美与共、各美其美及求同存异。同时,在蒙古族自身的艺术生态脉络中,蒙古文书法一方面丰富了极具个性的地域草原文化,另一方面又从此生态的其他艺术类型中汲取成长之养分。六、现代性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就文化生态而言,文化既赋予现实以意义,又需现实之承载。现实亦是一种动态存在,前文作为中国蒙古文书法在时间上的变量,本章则是其空间之凝固,在特定时间节点的静止与思考。基于丰富田野考察,集中展现蒙古文书法在中国的典型资源分布,通过分析其生存现状,提出历史与现代结合,以地域性体现原创性,以民族性体现创新性的发展之途。
张超[7](2020)在《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末以来,信息科技革命引起了人类大变革,全球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的联系和交往上愈加普遍,全球化现象遂凸现出来。在全球化沛然不可阻挡的背景下,诸如民族国家、公民资格等理念面临着重新思考的必要。教育如何帮助公民应对全球化中出现的种种变化与挑战,成为教育领域最为迫切的研究问题之一。这就要求各国不但要坚持培养公民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认同感,而且要注重培养公民的全球意识和包容不同文化的胸怀,最终培养在全球化社会中具有竞争力的全球公民。在此背景下,国际组织实施全球公民教育计划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培养负责任的全球公民,这是全球化时代公民教育的新使命。加拿大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体系之一,教师娴熟,设施完善,学生的表现接近国际评估的最高水平,研究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特别是自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以来,对我国学生教育具有借鉴意义。本研究基于三个渐进维度。第一个维度是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本体论之思,即“是什么”的研究。本研究对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进行了描述性研究,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研究的热点和存在的问题,并重点对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设置、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内容进行了研究。第二维度是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目的论之思,即“为什么”的研究。本研究对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进行了反思性研究,研究了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产生的背景和发展阶段,探讨了其产生的理论根源。第一,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历史演进。本文从政治学的角度,梳理了加拿大民族国家成立以来,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发展脉络。二是与全球公民教育相关的全球化理论、公民资格理论和共同体理论。本研究认为全球化是全球公民产生的直接动力,全球公民教育课程是教育全球化的最新发展形式,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其次,通过对公民资格理论的分析,从全球公民的演变、认同、权利、责任等方面阐述了全球公民教育的主要观点。第三个维度是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方法论之思,即“怎么样”的研究。本研究对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进行了评价性研究,梳理了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实施效果和特点,最后得出为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公民教育课程的启示。本研究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角度,创造性地探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公民教育的关系。本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厘清全球认同问题及其在民族国家实施的可能性,有助于追踪、分析和科学研判全球公民教育,有利于拓展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研究的“全球视野”,丰富和充实我国公民教育课程理论的研究,探索全球公民教育课程在我国的“本土生长”。有利于探讨我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中国融入世界提供教育智慧,消解狭隘的民族主义,预防极端暴力主义。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人类在共同利益、共同命运、共同责任上达成的广泛共识,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全球公民”不再是一个高山仰止的概念,而是一个可以通过坚持“理解、宽容、合作、共生”理念和全球公民教育来实现的目标。
陈宏伟[8](2020)在《科学技术不确定性引发的风险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广泛运用,使得科学技术的地位得到突显。而科学技术产生的风险不容忽视。论文从对不确定性概念的反思入手,从本体论和认识论两个角度对不确定性的内涵进行了辨析。本体论意义上的不确定性指的是事物或发展过程的状态、后果具有多变性。认识论意义上的不确定性意味着认知主体对所认识的事物或发展过程缺乏清楚地认识,认识结果具有或然性与易错性,从而导致人们会对认识结果的真实性存有怀疑。哲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表明,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知识的认识经历了从追求确定性,再到对确定性的质疑,最后承认不确定性的过程。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也是一个从传统技术的确定性到现代技术的不确定性过程。科学技术在履行社会职能的同时,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问题。不同类型的不确定性对应的规避风险方式也不同。不确定性将始终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我们应该理性地处理由科学技术不确定性产生的风险问题。通过对不同层次的科学技术不确定性的分析,解决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中存在的风险。基于对现有的评估方法、治理途径和治理模型进行分析反思,运用对科学和技术的不确定性概念的认知,建立基于哲学和科学研究的行动框架。同时运用预防原则、亲性原则和道德规范原则解决科学技术不确定性产生的风险问题。
葛依凌[9](2020)在《学术演讲集《理论物理学八讲》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翻译已经不仅仅是两种语言间的符号转换,而是一定背景下的交际行为,本翻译实践报告以翻译马克思·普朗克的学术演讲集《理论物理学八讲》(Eight Lectures on Theoretical Physics Delivered at Columbia University in 1909)文本的汉译为基础完成。《理论物理学八讲》作为学术演讲集,既有科技文本属性,又兼具演讲稿的特点。科技文本大多属于信息型文本,通过朴实的语言向读者传递信息,一般要求译者以内容为核心。而演讲稿则采用更多口语化表达,导致全文术语表述不严谨和不统一。《理论物理学八讲》中最大的翻译难点和重点就是术语翻译,本文将术语翻译存在的问题分为可读性和层次性两大类,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全文共五章。第一章是翻译项目介绍,包括项目承接过程和该项目的语言特征。第二章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总结了科技翻译和术语翻译的一些问题和翻译方法,并给出术语的定义和术语翻译的要求。第三章强调术语翻译的可读性,要求译者注重时效性和术语意识这两个重要因素。理论物理学发展至今经历了许多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新的术语出现,而术语得到系统性的定义往往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针对经典早期科技文本中的不规范术语和错误术语,本章从时效性和术语意识两个角度出发,结合案例进行分析。第四章强调术语翻译的层次性,从术语的关联度、前后统一和级阶统一三个角度结合案例进行探讨。首先利用word2vector模型进行词向量分析,提供一个科学的术语关联度的判断依据。然后根据全文术语表,对反复出现的同义术语和相似术语进行统一和规范。最后根据韩礼德的级阶概念,通过级阶分析法,探讨术语翻译的级阶统一问题。第五章针对本翻译实践报告进行了总结。
翟甜甜[10](2019)在《二元规制模式下的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研究 ——以美国环境侵害民事责任为中心》文中认为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危害巨大的环境问题,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制约了可持续发展。我国经过四十多年的经济腾飞,成就了“中国奇迹”的同时,环境问题的危害也进入集中爆发期。从理论上讲,环境侵害行为可能导致两类损害:一是环境私益损害,即对私主体的人身、财产权益的损害;二是环境公益损害,即对生态环境本身造成的损害。从民事责任角度,两类损害分别对应着环境侵权责任和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环境法律制度相对先进的美国及受其影响的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对两种责任均采取了由侵权法和环境专门法二元规制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环境侵害民事责任规则。目前,我国的环境侵权责任制度相对完善,但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制度仍然存在规制模式不明及具体规则不足等问题,限制了其救济环境公益损害的效用。故而,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处理两类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的关系以选择恰当的规制模式,以及如何进一步改进具体的责任规则以为环境公、私益损害提供有效的救济。本研究正是基于该理论和实践难题,在考察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对环境侵害民事责任法律规制趋势的基础上,以美国先进的环境侵害民事责任制度为研究中心,阐述美国针对私益损害的环境侵权责任制度以及《综合环境反应、赔偿与责任法》(CERCLA)针对生态环境本身损害而规定的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制度,以为我国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的规制模式和具体规则的完善提供借鉴。全文除导论外,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主要阐释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的双重性及法律规制的二元化趋势。首先,在对“环境侵权”、“生态环境损害”和“环境侵害”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得出环境侵害民事责任双重性的结论。环境侵害民事责任可分为传统的环境侵权责任和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两者在责任构成、救济主体、请求权主体、具体责任内容以及制度功能等方面存在差异,同时又存在相互联系或类似之处。其次,探究环境侵害民事责任法律规制的二元化趋势。美国对环境问题的法律应对经历了从侵权法到环境成文法的发展历程,目前对于环境侵害民事责任也呈现出侵权法与CERCLA等环境专门法二元规制的状态。CERCLA对欧盟《关于预防和补救环境损害的环境责任指令》产生了重要影响。该《指令》在欧盟境内建立起了共同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制度框架,并通过国内法的转化使各成员国在侵权法之外建立起了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制度。此外,有关环境损害的国际条约也出现了将规制对象从私益损害扩大至生态环境损害或专门规定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的趋势。前者如《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后者如《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洲条约马德里议定书》和《关于赔偿责任与补救的名古屋——吉隆坡补充议定书》。这些法律发展无不印证了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的双重性及其法律规制的二元化趋势。第二章至第五章集中研究美国环境侵害民事责任制度,包括环境侵权责任制度以及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制度。第二章研究的便是针对私益损害的环境侵权责任制度,包括环境侵权诉因理论、责任的抗辩事由以及责任方式和责任范围。不同于大陆法系国家,英美法系国家没有抽象独立的侵权责任制度,其侵权法是各种诉因的集合。常用于环境侵权案件中的诉因包括妨害、侵入、过失和异常危险活动严格责任。环境侵权案件的被告经常主张的普通法抗辩事由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被告的行为,二是原告的行为,三是介入原因与取代原因。此外,当原告主张禁止令等衡平法上的责任方式时,被告还可以提出衡平法上的抗辩事由。环境侵权的责任承担方式包括禁止令和损害赔偿。禁止令往往需要法院运用“均衡衡平”原则作出决定,与之相比,损害赔偿的责任承担方式更加普遍。包括补偿性损害赔偿、惩罚性损害赔偿和象征性损害赔偿。基于环境侵权致害的特殊性,出现了污名损害、亚细胞损害、未来损害风险以及医疗监测费用等新型补偿性损害赔偿类型。惩罚性损害赔偿具有制裁和威慑环境侵害行为的功能,为保证公平正义,惩罚性损害赔偿的适用及其数额的确定往往受到联邦宪法第十四修正案正当程序条款的程序性和实体性限制。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围绕CERCLA规定的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制度展开研究。其中,第三章在介绍CERCLA立法背景和适用范围的基础上探讨了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的基本理论,包括责任主体、归责原则、责任主体间的连带责任以及抗辩事由。CERCLA以身份定责,四类潜在责任人包括受污染财产当前的所有者或经营者、处置危险物质期间的所有者或经营者、安排危险物质处置或处理的人、选择处置或处理场所的运输人。归责原则是严格责任,责任的构成无需考虑主观过错。并且,责任人之间以承担连带责任为一般原则,除非被告能够证明责任的可分性。责任的法定抗辩事由包括不可抗力、战争行为和第三方责任。此外,被告还可以无辜土地所有者、预期的善意购买者、相邻土地所有者进行抗辩,或者主张微量责任免除。第四章和第五章研究CERCLA规定的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的具体内容。针对生态环境损害,CERCLA主要确立了两方面的民事责任机制,一是清除污染的反应行动及反应费用的承担机制,二是自然资源损害赔偿机制。第四章旨在探讨反应行动及反应费用的承担机制。反应行动可分为短期的污染清除行动以及长期的环境补救行动。联邦政府可以超级基金作为资金来源,通过联邦环保署或与联邦签订合作协议的州或印第安部落自行采取反应行动,也可以命令潜在责任人采取反应行动。政府采取的反应行动必须遵守《国家应急计划》的程序性要求和标准,而且环境补救行动必须是针对《国家首要工作清单》中的污染场地。联邦环保署还可以通过获得法院的禁止令或发布行政命令的方式强制责任人对污染场地进行清理。政府和其它任何人在采取符合《国家应急计划》要求的反应行动后可以提起收回反应费用诉讼。在诉讼期间或之后,作为被告的潜在责任人可以向其它潜在责任人提起追偿之诉,法院依据其认为恰当的衡平因素在责任人之间分配反应费用。第五章研究CERCLA规定的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责任,包括责任构成、赔偿权利人、赔偿标准和范围以及责任抗辩事由。当处于其管理和控制之下的自然资源遭受损害时,联邦政府、州政府或印第安部落基于公共信托理论有权以自然资源信托受托人的身份向造成损害的潜在责任人提起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诉讼。自然资源损害赔偿的基本标准经历了由普通法中的“就低规则”到以修复或替换受损的自然资源所需费用为最低标准的发展。目前,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范围包括基础性修复费用、补偿性修复费用以及合理的损害评估费用。其中,基础性修复费用是指修复或替换受损的自然资源以使其恢复至基线状态所需的费用;补偿性修复费用是指从自然资源受损到修复完成期间自然资源服务功能的损失。司法实践还进一步细化了可获得赔偿的自然资源服务功能损失,兼具使用性和非使用性价值损失。除第二章规定的普遍适用于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的抗辩事由之外,在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诉讼中,还存在联邦排放许可和禁止双重赔偿规则等免除或限制赔偿责任的情形。第六章本着比较法研究的应有之义,在考察我国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立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美国环境侵害民事责任制度的经验,探讨如何完善我国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的规制模式和具体规则。目前,总体而言,我国的环境侵权责任制度已日臻成熟,但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制度却处于立法缺失的尴尬境地,在责任构成、责任承担以及追责机制等方面存在一系列待完善之处。为解决目前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制度建设不足的问题,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一审稿和二审稿在《民法总则》“绿色原则”的指引下进行了绿色化尝试,试图将生态环境损害纳人侵权责任体系,学界也提出了将生态环境损害纳入侵权责任体系的构造路径,但均存在突破民法绿色化必要限度之嫌,难以实现其初衷。民法的私主体权利本位与环境法的社会利益本位将我国环境侵害民事责任引向二元规制的模式。基于这一思路,我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应当坚持侵害私益责任法的属性,在完善有关原因行为、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及数人侵权责任承担等规则之外,借鉴美国环境侵权的有益规则,适当扩大补偿性损害赔偿的范围并合理设定惩罚性损害赔偿。就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而言,目前最佳的立法模式是制定集实体性和程序性规则于一体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法》。在未来立法中可以借鉴CERCLA有关规定,完善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具体规则。此外,建立专门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基金也是CERCLA为我们提供的另一有益经验。
二、规范与整合不可逆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规范与整合不可逆转(论文提纲范文)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制度保障(论文提纲范文)
一、党的百年制度探索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探索 |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构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
4.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 |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日益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相统一的制度优势 |
2.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
3.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制度优势 |
4.坚持先进思想和价值观引领思想文化建设的制度优势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根本保障 |
1.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
2.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体系 |
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
4.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持续推动制度完善与创新 |
(2)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劳思光生平及其哲学思想概况 |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五、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的缘起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中国20 世纪的风云变幻 |
二、西方世界的现代化 |
第二节 理论溯源 |
一、中国哲学的根基 |
二、西方哲学系统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的理路 |
第一节 对文化哲学范畴及内涵的界定 |
一、文化范畴 |
二、文化哲学范畴与地位取向 |
第二节 对西方文化哲学模型的整理 |
一、文化理论模型 |
二、西方其他文化哲学模型 |
第三节 文化哲学的构建路径 |
一、基源问题研究法 |
二、以主体性统摄中西方文化哲学研究 |
三、开放性哲学语言的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中的文化理念 |
第一节 文化发展 |
一、文化成长 |
二、文化变迁 |
第二节 文化意识 |
一、范畴与分类 |
二、中西方思想中的文化意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劳思光在世界视域下对哲学与文化问题的阐释 |
第一节 对当代哲学困境与文化危机的解读 |
一、西方哲学家眼中的文化哲学问题 |
二、当代哲学研究中的困境 |
三、当代世界的文化危机 |
第二节 对中国文化路向的思考 |
一、劳思光之前的中国近现代哲学家的努力 |
二、对中国文化精神的理论界定 |
三、对中国文化发展问题的检视 |
四、对中国文化路向的希望指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的反思 |
第一节 理论评析 |
一、呼应了中国文化精神的特性 |
二、探索了不同路向的文化哲学研究模式 |
三、提供了文化哲学理论的基准 |
四、确认了当代文化哲学研究的主题 |
第二节 理论影响与贡献 |
一、对儒学理论的影响 |
二、理论贡献 |
三、对中国现当代的启示 |
第三节 理论限度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风险预防原则的结构化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风险预防原则的既有理论认知 |
二、风险预防原则的基础性要素 |
(一)危害预期 |
(二)不确定性 |
(三)预防措施 |
(四)证明机制 |
三、风险预防原则内部结构的塑造 |
(一)既有理论对四要素间关系的认识 |
(二)对四要素间关系的进一步揭示 |
1.危害预期与不确定性的关系 |
2.危害预期与预防措施的关系 |
3.预防措施与证明机制的关系 |
四、风险预防原则的中国实践 |
(一)风险预防原则在我国法律实践中的体现 |
(二)风险预防原则内部结构的制度化展开 |
1.风险预防的法律授权 |
2.等级化或概率化的合比例性要求 |
3.最小最大值原则 |
4.反向风险证明机制及风险预防措施动态调整机制 |
结 语 |
(4)GZ融媒体集团平台包络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2.1 文献研究法 |
1.2.2 案例研究法 |
1.2.3 调查问卷法 |
1.2.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1 传媒及传媒产业 |
2.1.2 媒体融合 |
2.1.3 平台包络战略 |
2.1.4 SWOT战略分析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媒体融合文献研究综述 |
2.2.2 国内媒体融合文献研究综述 |
第3章 媒体融合动因分析 |
3.1 科技革命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
3.1.1 科技革命促使传播方式变革 |
3.1.2 科技革命促进呈现形态变革 |
3.1.3 科技革命推动传媒跨行业合作 |
3.2 党委政府与市场两只手推动媒体融合 |
3.2.1 引导主流舆论导向 |
3.2.2 满足受众市场需求 |
3.3 资本市场力促媒体融合 |
3.3.1 革新传统传媒产业经营理念 |
3.3.2 为传统媒体转型发展提供动力 |
第4章 GZ融媒体集团基本情况及调查问卷设置 |
4.1 GZ融媒体集团基本情况介绍 |
4.2 GZ融媒体集团平台包络协同构建逻辑 |
4.2.1 资源平台包络协同 |
4.2.2 渠道平台包络协同 |
4.2.3 市场平台包络协同 |
4.3 平台包络战略问卷设计目的和方法 |
4.4 问卷发放与数据分析方法 |
4.4.1 样本选择和问卷发放及回收 |
4.4.2 问卷数据分析方法 |
4.4.3 样本效度和信度分析 |
第5章 GZ融媒体集团平台包络战略内部分析 |
5.1 GZ融媒体集团内部环境分析 |
5.1.1 资源基础环境分析 |
5.1.2 技术能力环境分析 |
5.1.3 市场能力环境分析 |
5.2 内部平台问卷分析情况 |
5.2.1 资源平台角度样本统计分析 |
5.2.2 渠道平台角度样本统计分析 |
5.2.3 市场平台角度样本统计分析 |
5.2.4 三个平台关系样本统计分析 |
5.3 数据实证分析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GZ融媒体集团平台包络战略外部分析 |
6.1 GZ融媒体集团外部环境分析 |
6.1.1 政治环境因素分析:媒体融合趋势影响 |
6.1.2 经济环境因素分析:传统媒体压力增大 |
6.1.3 社会环境因素分析:文化产业的兴起 |
6.1.4 技术环境因素分析:互联网运用倒逼 |
6.2 平台包络战略外部问卷数据分析 |
6.2.1 用户产品态度分析 |
6.2.2 用户产品投入分析 |
6.2.3 用户产品偏好分析 |
6.2.4 贵州用户聚类与关键因子分析 |
6.3 数据实证分析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GZ融媒体集团平台包络战略分析与优化 |
7.1 内部因素及外部因素评价 |
7.1.1 内部因素IFE矩阵 |
7.1.2 外部因素EFE矩阵 |
7.2 运用SWOT分析战略现行情况 |
7.3 战略优化选择 |
7.4 战略优化建议 |
7.4.1 依托良好的公信力与影响力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
7.4.2 利用强大的内容生产团队发展网络视听行业 |
7.4.3 针对不同用户类型细化产品服务 |
7.4.4 拓展文创会展产业将其做成新的增长点 |
7.4.5 利用生产资源助推多元化产业发展 |
第8章 结论及不足 |
8.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本文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GZ融媒体集团内部平台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融媒体产品用户需求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5)信息碎片化传播背景下公安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2 信息碎片化传播与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
2.1 信息碎片化传播的概述 |
2.1.1 信息碎片化传播的含义及表现 |
2.1.2 信息碎片化传播产生原因 |
2.1.3 信息碎片化传播的特征 |
2.2 信息碎片化背景下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
2.2.1 碎片化传播背景下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
2.2.2 碎片化传播背景下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 |
2.2.3 碎片化传播背景下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环境 |
3 信息碎片化传播背景下公安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
3.1 信息碎片化传播背景下开展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困境 |
3.1.1 碎片化传播价值观念多元性与公安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差异 |
3.1.2 碎片化传播内容零散性与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的差异 |
3.1.3 碎片化传播过程无序性与公安思想政治教育计划性的差异 |
3.2 信息碎片化传播对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冲击 |
3.2.1 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不完整、不系统 |
3.2.2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权威性弱化 |
3.2.3 公安民警思想价值观念受冲击 |
3.2.4 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复杂化 |
4 借助信息碎片化传播开展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研究 |
4.1 信息碎片化传播过程与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可通约性 |
4.1.1 过程要素的相似性 |
4.1.2 功能目标的同向性 |
4.1.3 方法途径的契合性 |
4.2 信息碎片化传播背景下开展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 |
4.2.1 丰富了公安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源 |
4.2.2 增强了公安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性 |
4.2.3 拓展了公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
4.2.4 提高了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效率 |
5 信息碎片化传播背景下开展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
5.1 信息碎片化传播背景下开展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
5.1.1 坚定思政教育的政治性 |
5.1.2 发挥政工干部的主导性 |
5.1.3 把握碎片传播的规律性 |
5.1.4 坚持思政教育的发展性 |
5.2 信息碎片化传播背景下开展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
5.2.1 优化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5.2.2 创新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
5.2.3 提升公安政工干部的能力素质 |
5.2.4 坚持和发挥公安民警的主体性地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6)文化生态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对象及选题缘起 |
1.1 研究对象界定 |
1.2 选题缘起整合 |
2.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现状评述 |
2.2 研究定位创新 |
2.3 研究方法探索 |
3.研究思路及价值 |
3.1 “文化生态”视域解读 |
3.2 研究视角与问题聚焦 |
3.3 研究意义与多元价值 |
第一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原初生成 |
1.1 中国蒙古文书法生成的自然生态域境 |
1.1.1 地域滋养与自然环境 |
1.1.2 自由开放的游牧空间 |
1.1.3 人与天谐的生存方式 |
1.2 中国蒙古文书法生成的人文生态域境 |
1.2.1 民族性格与书法品格构建 |
1.2.2 万物有灵的自然审美精神 |
1.2.3 民族交融与蒙汉文化交流 |
1.3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原生 |
1.3.1 蒙古国家建立与蒙古文字出现 |
1.3.2 书写工具、材料的发展与完备 |
1.3.3 本土化确认 |
1.4 中国蒙古文书法萌生的文化生态要素 |
1.4.1 物态要素作为书写基础 |
1.4.2 制度要素作为时代激发 |
1.4.3 行为要素作为形式表现 |
1.4.4 精神要素作为审美蕴藉 |
1.4.5 文化生态链产生与孕育 |
第二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历史演变 |
2.1 原生态时期:蒙古汗国与元朝时的萌芽与探索 |
2.1.1 作为历史的起点:《成吉思汗石碑》 |
2.1.2 作为交融的起始:康里巎巎与《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 |
2.1.3 消失的文字、活态的艺术:八思巴文 |
2.1.4 书写特点与风格 |
2.2 继生态时期:明、清与民国时期的规范与发展 |
2.2.1 规范化的书写与历史留存 |
2.2.2 笔法的自由与艺术的自觉 |
2.2.3 晚清蒙古文书家创作代表 |
2.3 新生态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的开拓与繁荣 |
2.3.1 书体的丰富与创作的多元 |
2.3.2 书学及美学研究的理论深入 |
2.3.3 蒙古文书法教育的逐步开展 |
2.3.4 “楷书大师”哈旺加卜为代表的书家群体形 |
第三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本体构成 |
3.1 经典与庄重中的文字造型 |
3.1.1 蒙古族曾用文字与书体 |
3.1.2 回鹘式蒙古文造型特征 |
3.1.3 八思巴蒙古文造型特征 |
3.2 传统与现代中的书写工具、书写材料 |
3.2.1 文房四宝中的继承与转换 |
3.2.2 爿笔书法的特殊存在形态 |
3.2.3 民族特色书写材料的开拓 |
3.3 传承与变化中的法度表现 |
3.3.1 楷书、行草、篆书中的精神传达 |
3.3.2 落、行、收中的笔法凝练 |
3.3.3 章法布白、书写内容、场域环境的调适 |
第四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美学内涵 |
4.1 书法艺术的多质性探讨 |
4.1.1 形式美学上,蒙古文作为符号的艺术升华与陌生化效果 |
4.1.2 创作美学上,线条造型中凝结而成的“有意味的形式” |
4.1.3 主体论美学上,作为蒙古族生命主体、气韵的笔墨呈现 |
4.1.4 艺术社会学上,作为蒙古族文化生态的意象凝结及脉络衍射 |
4.2 “和而不同”的美学特质 |
4.2.1 自然:道法自然,宛若天成 |
4.2.2 多元:蒙汉合璧,开放融汇 |
4.2.3 复古:旧体新作,大巧若拙 |
4.2.4 宏阔:英雄尊崇,阳刚气健 |
4.2.5 尚圆:行云流水,和润婉转 |
第五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文化追问 |
5.1 中国蒙古文书法与汉字书法的文化涵化 |
5.1.1 “美美与共”:历史脉络中主流与支流的血缘关系 |
5.1.2 “各美其美”:艺术脉络中自主与自觉的独立精神 |
5.1.3 “求同存异”:多质整合与边缘确认 |
5.1.4 “书林异彩,蒙汉同春”:中华民族情性观的融合与共建 |
5.2 基于地域性文化生态的提炼与观照 |
5.2.1 物质层面:游牧生产生活形态反映 |
5.2.2 精神层面:草原情怀中审美心理凝聚 |
5.2.3 政治层面:民族交融与文化交流影响 |
5.3 中国蒙古文书法在蒙古族艺术群族的关系网络 |
5.3.1 蒙古文书法与蒙古族文学 |
5.3.2 蒙古文书法与蒙古族音乐 |
5.3.3 蒙古文书法与蒙古族舞蹈 |
第六章 现代性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 |
6.1 内蒙古自治区的资源分布与整合 |
6.1.1 书法专业建设、书法教育为代表的学院资源 |
6.1.2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代表的民间资源 |
6.1.3 蒙古文书法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融入 |
6.2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生存现状与困境 |
6.2.1 自然、人文生态变迁中的艺术本体冲击 |
6.2.2 传承主体变化下的生存空间变化 |
6.2.3 传统文化语境消退下的传承困境与困惑 |
6.3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保护、转化及发展策略 |
6.3.1 理清发展文脉,保存历史记忆,尊重文化传统 |
6.3.2 新媒体扩大影响力、提高吸引力、增强传播力 |
6.3.3 以地域性体现原创性,以民族性体现创新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全球性问题的凸现挑战了传统的“国家公民”教育 |
(二)国际组织实施全球公民教育计划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
(三)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对高阶人才的客观需求 |
(四)新时代背景下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 |
(五)加拿大是世界上全球公民教育课程建设最成功的国家之一 |
二、选题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方案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公民 |
(二)公民教育 |
(三)全球公民 |
(四)全球公民教育:跨学科显学 |
(五)全球公民教育课程:跨学科课程群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文献研究趋势分析 |
(二)关于全球公民内涵与分类的研究 |
(三)关于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研究 |
(四)关于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文献研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一)加拿大公民教育、全球公民教育文献研究概况 |
(二)关于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文献研究述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一、全球化理论 |
(一)全球化的基本理念 |
(二)全球化是“全球公民”产生的直接动力 |
(三)习近平全球化思想的基本内涵 |
二、公民资格理论 |
(一)全球公民资格的演进 |
(二)全球公民资格认同 |
(三)全球公民权力 |
(四)全球公民责任 |
三、共同体理论 |
(一)共同体概念界定和基本内涵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 |
第三章 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的历史演进 |
一、“盎格鲁价值观”主导下的联邦国家建设时期(1864年至1945年) |
(一)从依附性人格到个体主体人格的转变 |
(二)英国文化主导的“英国臣民式”教育 |
二、“加拿大认同”指导的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时期(1945年至1970年) |
(一)整合共同文化,塑造“加拿大认同” |
(二)双元文化主义的“权力公民”教育 |
三、“多元文化主义”引领下教育变革时期(1970年至20世纪90年代) |
(一)尊重文化多样性,倡导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共享 |
(二)加拿大式“好公民”教育 |
四、“社会融合”取向的全球化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
(一)“一体多元”使加拿大成为全球公民的精神家园 |
(二)协调与融合国家认同与全球认同的“全球公民”教育 |
第四章 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设置和目标 |
一、加拿大中小学跨学科课程中的全球公民教育 |
(一)小学阶段(1-8年级)课程注重基础性和整合性 |
(二)中学阶段(9-12年级)课程强调选择性和适用性 |
二、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目标体系 |
(一)培养具有全球能力和负责任的全球公民的总目标 |
(二)构建知识与理解、技术能力、价值观和态度三维分类目标体系 |
第五章 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内容和实施途径 |
一、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内容 |
(一)全球问题和相互依存:增强全球意识的基础 |
(二)全球参与:全球公民的权责实践 |
(三)全球能力:整合21世纪技能,增强学生全球竞争力 |
二、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实施途径 |
(一)学校愿景:引导全球公民教育的普遍性重视 |
(二)学科课程:系统普及全球公民知识的最佳载体 |
(三)跨学科渗透:支持全球公民教育的全面发展 |
(四)活动课程:扩展学生提供参与实践机会 |
(五)潜在课程:辅助渗透学生价值感和责任感 |
(六)社区实践:实现全球公民教育融合的重要领域 |
(七)互联网和媒体:作为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补充手段 |
(八)“全校教学法”:加拿大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全方位实施 |
(九)实施全球公民教育的教学原则 |
第六章 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评价和实施效果 |
一、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评价 |
(一)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重点是形成性评价 |
(二)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和手段 |
二、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实施效果 |
(一)实施取得的成绩:促进全球公民意识的形成和能力的提高 |
(二)实施产生的问题:对全球公民教育认同有限 |
第七章 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反思和启示 |
一、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特点 |
(一)课程目标在于提高义务学龄段(k-12)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
(二)课程内容设置注重国家认同与全球意识的整合 |
(三)促进加拿大“一体多元”社区协作参与为途径 |
(四)拥有主体间性的课堂教学话语 |
二、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对建构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的启示 |
(一)研制兼具全球性和民族性的公民教育课程培养目标 |
(二)强化本国传统思想课程资源的文化底蕴 |
(三)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课程论域 |
(四)重视家、校、社区联动作用的课程内化路径 |
(五)增设全球公民教育相关校本课程 |
(六)统筹推进新时代高素质兼具胜任力的教师队伍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科学技术不确定性引发的风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研究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创新之处 |
一、科学技术不确定性的来源和类型 |
(一)科学技术不确定性的来源 |
1.科学技术不确定性的特征 |
2.科学不确定性的范式 |
3.科学不确定性的社会来源 |
(二)科学技术不确定性的类型 |
1.科学技术概念的不确定性 |
2.科学技术功能不确定性 |
3.科学技术研究的不确定性 |
4.人类主观意志的不确定性 |
二、科学技术不确定性的风险分析 |
(一)科学不确定性风险 |
1.科学研究中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
2.科学应用存在风险 |
(二)技术不确定性风险 |
1.技术的不确定性 |
2.技术应用过程中产生的风险 |
3.技术创新过程中产生的风险 |
(三)科学技术不确定性的影响 |
1.对科学技术造成的影响 |
2.对科学发展造成的影响 |
三、应对科学技术不确定性带来风险 |
(一)应对不确定性遇到的困境 |
1.预防原则及其困境 |
2.亲行原则及其困境 |
3.道德规范原则及其困境 |
(二)科学技术风险的管理方式 |
1.多元化参与共同研发 |
2.全球治理 |
(三)不确定性状态下的科学技术评估 |
1.远景评估 |
2.建构性评估 |
3.实时技术评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9)学术演讲集《理论物理学八讲》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翻译项目介绍 |
1.1 项目承接 |
1.2 语言特征 |
第2章 研究背景 |
2.1 科技翻译研究 |
2.2 术语翻译研究 |
第3章 术语翻译的可读性 |
3.1 时效性 |
3.2 术语意识 |
第4章 术语翻译的层次性 |
4.1 术语的关联度 |
4.2 术语的前后统一 |
4.3 术语的级阶统一 |
第5章 翻译实践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书目(非直接引用) |
附录二:术语表 |
附录三:翻译原文及译文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二元规制模式下的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研究 ——以美国环境侵害民事责任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的选取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研究现状 |
四、国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的双重性与法律规制的二元化 |
第一节 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的双重性 |
一、环境侵害及相关概念辨析 |
二、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的双重性 |
第二节 环境侵害民事责任法律规制的二元化趋势 |
一、美国 |
二、欧盟及其成员国 |
三、国际条约 |
第二章 美国侵权法上的环境侵害民事责任 |
第一节 美国环境侵权诉因理论 |
一、妨害 |
二、侵入 |
三、过失 |
四、异常危险活动严格责任 |
第二节 美国侵权法上的环境侵害民事责任之抗辩事由 |
一、被告的行为 |
二、原告的行为 |
三、介入原因与取代原因 |
四、衡平法上的抗辩 |
第三节 美国侵权法上的环境侵害民事责任之承担方式与责任范围 |
一、环境侵权的责任承担方式 |
二、环境侵权的补偿性损害赔偿范围 |
三、环境侵权的惩罚性损害赔偿之适用 |
第三章 CERCLA环境侵害民事责任基本理论 |
第一节 CERCLA立法背景与适用范围 |
一、CERCLA立法背景 |
二、CERCLA适用范围 |
第二节 责任主体与归责原则 |
一、责任主体 |
二、归责原则 |
第三节 责任主体间的连带责任 |
一、连带责任标准的确立 |
二、责任可分性之争 |
第四节 责任的抗辩事由 |
一、不可抗力、战争行为和第三方责任 |
二、无辜土地所有者、预期的善意购买者和相邻土地所有者 |
三、微量的责任 |
第四章 CERCLA环境侵害民事责任之反应行动与反应费用的承担 |
第一节 CERCLA环境侵害民事责任之反应行动 |
一、反应行动分类 |
二、政府采取的反应行动 |
三、政府命令的反应行动 |
第二节 CERCLA环境侵害民事责任之反应费用的承担 |
一、超级基金垫付机制 |
二、垫付的反应费用的收回 |
三、责任主体间反应费用的追偿 |
第五章 CERCLA环境侵害民事责任之自然资源损害赔偿 |
第一节 自然资源损害责任的构成与赔偿权利人 |
一、自然资源损害责任的构成 |
二、自然资源损害赔偿权利人及理论基础 |
第二节 自然资源损害赔偿的基本标准与赔偿范围 |
—、自然资源损害赔偿的基本标准 |
二、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范围 |
第三节 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责任的免除或限制 |
一、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责任的免除 |
二、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责任的限制 |
第六章 关于我国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立法的思考 |
第一节 我国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立法现状及不足 |
一、我国环境侵权责任立法的日臻成熟 |
二、我国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立法的不足 |
三、民法绿色化与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的绿色化尝试 |
第二节 生态环境损害的侵权责任构造之反思 |
一、环境要素资产化路径 |
二、生态环境法律主体说 |
三、环境权私法化路径 |
四、损害拟制说 |
第三节 我国环境侵害民事责任法律规制二元化之证成——基于民法与环境法本位的思考 |
一、民法的私主体权利本位 |
二、环境法的社会利益本位 |
三、民法与环境法在环境侵害民事责任法律规制上的分工 |
第四节 我国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立法的完善——以美国为参考 |
一、对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建议 |
二、我国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立法的完善构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规范与整合不可逆转(论文参考文献)
-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制度保障[J]. 肖贵清.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1(09)
- [2]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研究[D]. 王杨秀.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风险预防原则的结构化阐释[J]. 苏宇. 法学研究, 2021(01)
- [4]GZ融媒体集团平台包络战略研究[D]. 田旻佳. 西南大学, 2020(05)
- [5]信息碎片化传播背景下公安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 曹越.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6]文化生态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D]. 耿灿.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7]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研究[D]. 张超.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8]科学技术不确定性引发的风险问题研究[D]. 陈宏伟. 渤海大学, 2020(05)
- [9]学术演讲集《理论物理学八讲》翻译实践报告[D]. 葛依凌.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10]二元规制模式下的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研究 ——以美国环境侵害民事责任为中心[D]. 翟甜甜. 山东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