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词新义”仍需关注(论文文献综述)
谭学纯[1](2017)在《“义位义位变体”互逆解释框架——基于《现代汉语词典》5~7版比对的新词新义考察》文中研究表明构拟"义位义位变体"互逆解释框架,从相反的两条路径解释自然语义修辞化变异和修辞用法词汇化互转:以义位为起始参照,观察与解释词语意义从义位向义位变体转换;以义位变体为起始参照,比对《现代汉语词典》57版新词新义动态更新,观察与解释义位变体向义位转换。研究显示:《现汉》5版期间"义位→义位变体"修辞化转换的部分语言现象,在《现汉》67版体现为"义位变体→义位"的词汇化转换,二者合成历时意义上"义位义位变体"互逆解释框架中得到解释与验证的"修辞化词汇化"互转,也许可为推进同类研究探索结构可控的简化解释,提供一种参考性思路。
任朝丽[2](2017)在《《宾退录》双音新词与双音旧词新义项研究 ——以《汉语大词典》所收为核心》文中研究表明宋代笔记是汉语词汇、汉语史的重要资料。宋人笔记涉猎广泛,其中涉及不少古、近代语言现象,分析研究其中的词汇现象,可以丰富汉语史研究,为南宋词汇研究提供史料依据。本文结合《汉语大词典》对《宾退录》词的收录情况,以《宾退录》中被《汉语大词典》收录的词为研究对象,考证其中的双音新词与双音旧词新义项,探讨它们的产生、发展演变。文章主体共分为三部分:第一,《宾退录》中新词特点及其流变。在词性上,《宾退录》新词具有名词、动词多,形容词少的特点;在产生方式上,有语法构词和语素替换两种方式,构词以联合式和动宾式为主。从其发展演变来看,从南宋发展到现代汉语,大部分词语消失,只有28.2%继续使用。第二,《宾退录》中新义产生方式及其流变。从其产生方式来看,主要有引申法和词性转化法两种,引申法占比较大,约占89.9%,主要通过隐喻和换喻实现新义位;词性转化法产生的新义位较少,占11.1%。从其发展演变来看,约有48.1%新义继续使用,不再使用的占42.9%,其中因启用旧义新义不再使用的占18.5%,因词语消失新义不在使用的占33.4%。第三,《宾退录》与《汉语大词典》编纂。对《汉语大词典》中失收的词目和义项,以及滞后的书证进行了补充。《宾退录》在语言学研究上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本文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南宋时期语言概貌,丰富汉语史研究,同时为后来者的深入研究指明方向。
张虹[3](2017)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旧词新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词汇是社会发展的体现者,它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当今社会的迅猛发展促使了许多新词语的产生,其中有些是通过赋予旧词以新义的形式产生的,这就是“旧词新义”。“旧词新义”作为一种便捷、经济的词义发展形式,丰富了汉语的词义和词汇系统,同时也体现着当代汉语的时代潮流。文章研究的是《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旧词新义现象,主要想通过搜集语言事实,探究旧词新义的语言规律,进而丰富汉语词汇学研究的内容。文章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依据、意义、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并从词汇语义学、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角度总结梳理了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第二部分,主要考察了旧词新义词的音节特点、词性分布以及结构规律。在音节方面,包括单音节、双音节和三音节,其中以双音节为主;在词性方面,分为新旧义词性相同和新旧义词性不同两种情况;在结构方面,主要通过对比新旧义结构相同和新旧义结构不同来分析其规律。第三部分,主要探究了旧词新义的产生方式。分为引申法、修辞法、减缩法和借义法四种情况,其中引申法和修辞法在旧词产生新义的过程中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引申法包括变“范”存“特”式、变“特”存“范”式和“范”“特”均变式。比喻法包括比喻式、比拟式、借代式、别解式、委婉式和其他六种情况。第四部分,主要从旧词新义词的新旧义使用数量和使用语域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基于网络版《人民日报》的图文数据库,在语言动态空间中探究旧词新义词的使用规律,着眼于新义产生后所带来的变化,力求做出全面的分析和描写。第五部分,主要从社会因素、认知因素与语言自身规律三方面探究了旧词产生新义这一现象的原因。第六部分,是文章得出的结论,并正视本文不足以及明确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成丽娇[4](2016)在《《六度集经》旧词新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六度集经》由三国吴康僧会翻译,是一部典型的佛经文献。此经共八卷,收集佛传与佛本生故事九十一个。此经语言富丽典雅,有较多的古语词,加之佛教语料的特点,决定了其中含有大量的新义,是研究旧词新义的极好材料。本文以词汇为研究对象,以《汉语大词典》为基本参照系,对《六度集经》中的旧词新义进行较全面的考察分析,揭示了旧词产生新义的方式及其原因。我们希望这项研究能对语文或佛教辞书的修订尽绵薄之力。本论文按先后顺序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起、研究现状、所运用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所用佛经版本等内容。第二部分,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阐释《六度集经》中旧词新义的内涵及其旧词新义判定标准。第二章,对《六度集经》中的旧词新义进行分类并分别探讨词义的来源、发展和流变。汉译佛经有别于中土文献,故根据新义是否与佛教义理有关,将旧词新义分为两大类:一是旧词产生新的佛教术语义;二是旧词产生通用词义。在汉译佛经中旧词产生新的义项,与语言的发展变化和中外文化的影响息息相关。第三章,旧词产生新义的方式及其原因。旧词衍生新义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词义引申、修辞手段、词性转化和词义灌注,其中词义引申是旧词产生新义最主要的方式。通过探讨发现旧词产生新义的原因主要有语言方面、社会原因和人的认知心理。第四章,旧词新义的研究价值。一是有助于《汉语大词典》的修订,主要表现为给词语增补义位和给义项提前书证;二是旧词新义的现实意义:首先,研究词语词义,便于读者读懂佛经并能理解透佛教义理;其次,旧词新义的研究对于读者理解佛教文化有一定帮助。第三部分,结语。主要对论文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
李枫[5](2014)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新增词语研究》文中提出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巨大变革对汉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以词汇系统的变化最为显着,新词语层出不穷。2012年7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正式出版发行。新版词典新增词语3000多条,增加新义400多项,这些新增词语成分反映了词汇系统的发展变化。考察这些新增词语,其形式和意义内容都有不同的表现,第一,词形和意义都是新的。第二,词形是旧的,意义是新的。第三,形式是新的,意义是旧的。第四,词形和意义都是旧的。其中,第一情况创造了全新的词语,从词形到词义都是全新的。第二种情况保留旧有词形,只是产生了新的意义。第三种情况用全新的词形负载并非新生的意义。第四种情况有的在词义方面产生了一些变化,有的虽未产生新的要素,但在多年的语言交际中重新复活,其新鲜感已然新生词语,这些词语最初都作为人们的创新产物出现,都是人对客观世界的感知、经验、观察事物认知的结果。本文以《现汉》(第6版)新增词语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的认知理据、词义构成及其释义变化、词义生成的动因和认知机制,在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理论的基础上对新增词语加以考察,探索其中蕴涵的语言规律和认知规律,由于认知语言学的词义研究更注重认知方式和认知过程对词义构成和词义变化的影响,因此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考察研究《现汉》新增词语,对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论文除了结语之外,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主要概述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选题依据、语料的确定、研究方法及研究方案,同时对《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做了简单的评介,并阐明本文的理论基础和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第二章对《现汉》第6版新增词语及其词义做了界定,并进行分类考察,同时指出了《现汉》第6版新词语考察中遇到的几个问题。第三章以《现汉》第6版新增词语为例,分析新词语的认知理据、词义内容与特点。从语音、形态、语义、词源等方面对新词语的语音理据、形态理据、语义理据、词源理据进行分析。词义内容除了词汇意义、色彩意义、语法意义三个组成部分外,新词语的词义又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独具特色的个性特征,词汇意义表现为多元化、开放性、群聚性与系列化。色彩意义表现为叠加性、多元性与类型丰富。语法意义表现为词形主要集中在名词、动词、形容词上,且以名词、动词居多;语法功能上,名词以主语、宾语、定语为主,动词以谓语为主,形容词以定语、状语为主等;搭配关系上,从词组的角度看,双音节名词往往与其他名词组合,而且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第四章探讨新词语词义的生成方式。对新词语的发展变化而言,一方面表现为新词语数量的不断增加,另一方面表现为意义的发展变化。新词语词义的产生和发展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的:一是既有词语大量派生新义;二是新词语在使用中滋生了相当数量的新义,并约定俗成下来;三是旧词新义;四是言语新义约定俗成。第五章对新词语词义生成的动因和认知机制进行分析。认为新词语词义生成主要是由于社会发展变化的客观动因、求活求新心理的主观动因和语言自身发展的内部动因以及追求经济简练的语用原则等因素造成的。新词语词义生成的主要认知机制有隐喻机制、转喻机制、主观化机制以及语法化、词汇化机制等。第六章对《现汉》第6版中新增词语的词义变化情况进行实证考察,总结《现汉》第6版中增收的新词语的词义变化主要包括释义改变和综合调整等,在考察中探寻新词语的词义变化的一般规律。第七章主要研究新词语词义的认知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对目前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全面分析,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并明确了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教学对策和原则主要有提高对语素意义、语素功能的认识;确立新词语构词成分的语义关系;语素意义的后系联原则;新词语学习的三段论原则等。教学方法主要字词结合的方法、语法和词语相结合的方法、词语与文化相结合的方法等。同时对字母词、缩略语两种特殊类型的新词语教学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最后,在结论中总结全文,并指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对现代汉语新词语及其词义演变进行跟踪调查,能为汉语史的研究,为汉语词典以及普通语文词典的修订和各类方志的编纂提供语言资料;对现代汉语新词语及其词义进行认知分析和研究,可供同代读者特别是后代读者查检某一时期新生词语的意义提供参考;为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公布汉语新词等中国语言生活现状提供参考,也为汉语新词语教学提供最新资料。
白云霜[6](2012)在《当代汉语词汇新增义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增义位”,简称“新义位”或“新义”,指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汉语普通话固有词在固有词义基础之上新增加的相对稳定的义位,它们与固有词义是多义关系。“新增义位词”,指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增加新义位的汉语普通话固有词。通过《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版、1996年版和第5版的对比,并辅以几部新词语词典和有关专业期刊,共搜集到新增义位762条,新增义位词724个,分三个阶段建立数据库。全文共六章。第一章,简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现状,界定相关术语,说明指导理论与研究方法。第二章,对新增义位词进行统计分析。当代汉语新增义位词在音节分布、结构类型、词汇类别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音节以双音节为主,单音节和三音节所占比重较小。结构类型以合成词为主,单纯词很少,合成词中以复合式为主,复合式中偏正型最多,其中定中多于状中。根据词汇来源将当代新增义位词分为普通词语和特殊词语两类,特殊词语包括行业语、外来词和方言词,普通词语多于特殊词语。第三章,对新增义位进行统计分析。新增义位由词汇意义、色彩意义、语法意义三部分构成,对三个部分的计量研究,显示出当代新义位的一些量的特征。词汇意义方面,按照一定的关联将其分成不同的类别:指新新义和指旧新义、行业新义和普通新义、方言新义和外来新义。当代新增义位主要为指旧新义,大多数都是普通新义,方言新义和外来新义中有一部分借自地区方言词和外语词。色彩意义方面,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结合当代新义位的实际,补充提出行业色彩和风格色彩,并对各种色彩类型与词汇意义的关系加以分析,总结归纳出当代新义位在色彩意义方面的特点。新义位的色彩意义丰富多样,感情、语体、形象、行业、外来、地方、时代、风格“八色俱全”;除了地方色彩、行业色彩、风格色彩以外,其他五种之间经常叠加。形象色彩数量惊人,行业色彩、语体色彩、时代色彩较多,感情色彩较少,外来、地方、风格三种色彩所占比重不高,但都值得关注。语法意义方面,实词义占绝大多数,名词义和动词义基本持平,二者的数量明显高于形容词义,虚词义只有介词和语气词两类。第四章,从词汇意义方面研究新旧义位关系。借鉴现有研究成果,总结出已为人类认知的事物关系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义位关系模式”构想:义位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五种,即相含、相关、相合、相似、辗转。对当代汉语新旧义位关系进行全面考察,统计结果显示:辗转为数不多,相合与相似的数量多于相含与相关的数量。从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选取部分词例,验证义位关系模式对汉语的解释力。第五章,从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方面研究新旧义位关系。新旧义位的色彩或一致,或不一致,不一致的情况主要分为:变彩、加彩、减彩及综合转换。从色彩类聚的视角出发,归纳出各类色彩意义的变化规律,深入分析色彩意义关系与词汇意义关系之联系。语法意义方面,新旧义位词性一致的是主流,词性不一致即兼类的情形所占比例并不高,但却集中反映了语法意义的变化规律。借鉴他人研究成果,探究词性兼类背后的认知原因、结构原因。联系义位关系模式,分析词汇意义关系与语法意义关系之联系。第六章,从语用角度出发,由搭配入手,考察新义位产生、识解、传播、定型的全过程,借鉴语义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提出混搭引申、同素替换、语境干预、语义重组等概念,探析新义位形成背后的语言原因、现实原因及认知原因。本文创新点:一,从词义构成的三个方面(词汇意义、色彩意义、语法意义)考察当代汉语新增义位,分析新旧义位关系,总结三个方面义位关系之联系,对新义位的全貌和变化情况进行整体把握;二,总结已为人类认知的事物关系,提出义位关系模式构想;三,运用语用学、语义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由搭配入手,考察新义位产生、识解、定型的全过程。
刘蓓[7](2012)在《旧词新义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蓬勃发展推动了语言的发展,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涌现了大量的新词语。旧词新义,作为新词语的一种,采用“旧瓶装新酒”的形式,不创造新词形,通过改变或增加原词义项的方式将新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内化进旧有的词汇系统。这部分词的形式虽然是旧的,却有全新的内容,使汉语在不增加词汇数量的情况下,却大大扩展了词义的容量。这部分词语比重虽小,可一旦在语言中立足,生命力却极强,因此应该受到重视。随着新词语问题成为语言学界的研究热点,旧词新义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而广泛。但遗憾的是,当前的对外汉语教学,在讲授旧词新义方面还相对滞后。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决定对旧词新义及其对外汉语教学作一番分析和探讨,希望引起对外汉语教学界对旧词新义的重视,并为对外汉语旧词新义教学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也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在分析和总结资料的基础上先对旧词新义的本体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含义、类型、产生方式和原因等方面。然后文章以《新华新词语词典》中的“新义”和《现代汉语词典》(2002增补本)附录的“新词新义”为主要考察范围,并适当从当前的报刊和语言生活中以及百度和有关旧词新义的学术论文中收集,一共筛选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生的102个旧词新义,并以此为参照,对八本对外汉语教材进行了旧词新义的选词、释义及课后跟踪练习的统计调查,发现目前对外汉语旧词新义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经过详细地分析和研究之后尝试提出了一些对外汉语旧词新义教学的建议和策略,这是本文的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资料搜集法和调查分析法。其中,对旧词新义本体进行研究的部分主要是通过查找、搜集、分析、归纳和总结资料的方法。对旧词新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现状分析则主要采用调查分析法,调查了对外汉语教材中旧词新义的选用、释义以及课后跟踪练习情况,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策略。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在对旧词新义的本体进行研究的部分,文章在分别总结归纳前人对旧词新义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旧词新义的一些理解;第二方面,体现在对旧词新义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这一部分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上,角度比较全面,分析比较细致,观点比较清晰。
闫萍[8](2011)在《近十年来汉语新词语的考察与分析》文中指出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版和第5版收录的汉语新词语及2006——2010年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年度新词语为研究语料,全面考察了近十年来现代汉语新词语的数量及分布、语音形式、构词方式等语言学方面的特点,认为新词语的数量呈每年递增趋势,语音形式仍以双音节为主,但三音节以上的词汇越来越多。同时,通过分析新词语的社会学特征,可以看出新词语体现在社会学方面的特点是:反映人本思想,关注社会群体;凸显社会事件,反映社会矛盾;映射民生民意,调侃社会生活。同时本文还探析了新词语对不同语域元素、语体元素的吸收以及新词语与其它语言和方言间的接触,认为新词语主要吸收了来自经济金融类、社会生活类及科技教育类等语域的新元素,在语体来源上,新词语则主要来自口语语体、书面语体和网络语体。随着现代汉语与其他语言和方言间接触的日益频繁,新词语中出现了大量的外来词和方言词。本文还分析了新词语给汉语词汇系统带来的影响,认为大量新词语的出现给汉语语素、词汇的构词方式、词汇的意义和语用等方面带来深刻的影响。分析了新词语体现在社会学方面的特点是反映人本思想,关注社会群体;凸显社会事件,反映社会矛盾;射民生民意,调侃社会生活。本文还通过调查问卷、走访等方式,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考察社会不同人群对新词语的知晓度和使用态度,分析认为人的性别、年龄、受教育背景、职业等变项中某些或全部会对新词语的理解与使用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最后预测新词语的发展前景,指出只有顺应语言发展的内部结构规律,加强对新词语规范化的引导,才能使新词语向有利于社会、语言发展的方向发展。
李明真[9](2011)在《《汉语水平考试HSK(基础)大纲(甲乙级)》新词义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针对《汉语水平考试HSK(基础)大纲(甲乙级)》(以下简称《大纲》)中词语产生的所有新义进行全方位研究。本研究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为判断标准,对大纲中所有词汇进行逐一考察,凡是该词典中没有出现的词义都视为新兴词义,由此归纳出《大纲》中词汇产生的新词义。首先本文从广义的角度定义了新义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概括出《大纲》中产生新义的词语的总体特征,即网络用语繁荣、众多的词群现象、词类分布差异显着以及较多新义词色彩义发生变化的特点。然后,就所统计出的新义词汇,从概念义发生变化的角度分析新义的产生途径,如比喻法、比拟法、特指法等等。最后就以上研究结果,从留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论述了对外汉语词语新义教学的重要意义。认为可从普遍性原则、类推方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词语以及针对不同词类分类教学等方面进行新词义的教学。
吴伟清[10](2011)在《网络新词新语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播媒介的变革,带来了语言和文化的发展。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率不断提高,互联网用户数量持续增长,在网络上使用的新词新语不断涌现,因此网络也成了新词新语产生的摇篮。网络新词新语是指在网络平台上频繁出现的具有时代性特征的新的语言文化现象。本文所讨论的网络新词新语涵盖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与计算机或网络科技有关的专业词语,如硬件、软件、主页、浏览器等;二是随着网络的使用和发展而产生的指称与网络生活有关的新事物、新现象的网络新名词,如网民、网友、博客、论坛等;三是网络社区词语,即网络用户群体在BBS、QQ、聊天室等网络虚拟空间创造或使用的形式内容独特新颖的交际用语,如“哈罗、88、GG、草根网民、被就业”等。本文首先探讨了网络新语新语的总体概况、特征,以及它与网络语言、网络时代新词语的异同。其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外国留学生对网络新词新语的认识和理解情况,考察网络新词语对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影响。最后,从留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需要出发,探讨怎样对留学生进行网络新词新语的教学。
二、“新词新义”仍需关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词新义”仍需关注(论文提纲范文)
(1)“义位义位变体”互逆解释框架——基于《现代汉语词典》5~7版比对的新词新义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背景、问题及本文思路 |
二从义位变体到义位:三种转换模式 |
(一) 亚义位→义位:“义位变体—义位”转换的主体类型 |
(二) 空义位→义位:“义位变体—义位”转换跨度最大的类型 |
(三) 自设义位→亚义位:“义位变体—义位”转换的过渡类型 |
三“义位义位变体”互逆解释框架:显在转换及隐蔽转换互为起点和终端 |
四小结 |
(2)《宾退录》双音新词与双音旧词新义项研究 ——以《汉语大词典》所收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及意义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宾退录》研究现状 |
1.2.2 双音新词新义研究概况 |
1.3 新词新义界定与研究步骤 |
1.4 词与短语问题说明 |
第二章 《宾退录》双音新词特点及其演变 |
2.1 新词特点 |
2.1.1 词性特点 |
2.1.2 产生方式特点 |
2.2 发展演变 |
2.2.1 双音新词在南宋的使用情况 |
2.2.2 宋以后的发展演变 |
2.2.3 消失原因分析 |
第三章 《宾退录》双音旧词新义产生及其演变 |
3.1 产生方式 |
3.1.1 词性转化法 |
3.1.2 引申法 |
3.2 发展演变 |
3.2.1 在现代汉语中依旧使用的双音新义 |
3.2.2 现代汉语不再使用的 |
第四章 《宾退录》与《大词典》编纂 |
4.1 补《大词典》中失收词目 |
4.2 补《大词典》失收义项 |
4.3 正《大词典》中滞后书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3)《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旧词新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词典工具书 |
1.2.2 词汇语义学 |
1.2.3 社会语言学 |
1.2.4 认知语言学 |
1.3 研究目标和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对象 |
第2章 旧词新义词的特点 |
2.1 旧词新义词的音节特点 |
2.1.1 单音节 |
2.1.2 双音节 |
2.1.3 三音节 |
2.2 旧词新义词的词性分布特点 |
2.2.1 新义与旧义词性相同 |
2.2.2 新义与旧义词性不同 |
2.3 旧词新义词的结构类型 |
2.3.1 新义和旧义的结构相同 |
2.3.2 新义和旧义的结构不同 |
第3章 旧词新义的产生方式 |
3.1 有关旧词新义产生方式的理论研究 |
3.1.1 引申法 |
3.1.2 修辞法 |
3.1.3 减缩法 |
3.1.4 借义法 |
3.2 旧词新义的产生方式 |
3.2.1 引申法 |
3.2.2 修辞法 |
3.2.3 减缩法 |
3.2.4 借义法 |
第4章 旧词新义词的新旧义使用对比研究 |
4.1 旧词新义词的新旧义使用数量变化研究 |
4.1.1 旧词新义词的使用数量情况 |
4.1.2 旧词新义词使用数量情况分析 |
4.2 旧词新义词使用语域变化研究 |
4.2.1 旧词新义词使用语域分类 |
4.2.2 旧词新义词使用语域变化情况分析 |
第5章 旧词产生新义的原因 |
5.1 社会因素 |
5.2 认知因素 |
5.3 语言自身规律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六度集经》旧词新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1.选题背景 |
2.语料选择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版本问题 |
一、《六度集经》中旧词新义内涵及判定标准 |
(一)旧词新义的内涵 |
(二)旧词新义判定标准 |
二、《六度集经》中旧词新义的类型 |
(一)旧词产生新的通用词义 |
(二)旧词产生新的佛教术语义 |
1.一般术语 |
2.法数 |
三、《六度集经》旧词衍生新义的方式及原因 |
(一)旧词衍生新义的方式 |
1.词义引申 |
2.修辞手段 |
3.词性转化 |
4.词义灌注 |
(二)旧词衍生新义的原因 |
1.语言方面 |
2.社会原因 |
3.人的认知心理 |
四、《六度集经》旧词新义现象的研究价值 |
(一)旧词新义词对《汉语大词典》的修订 |
1.增补义位 |
2.提前书证 |
(二)旧词新义研究的现实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新增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
1.2.1 新词语研究中的相关成果 |
1.2.2 词义方面的研究 |
1.2.3 新词语及其词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3 本选题的理论依据 |
1.4 选题的研究设计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方案 |
1.4.4 本选题的语料整理 |
1.5 《现代汉语词典》(第 6 版)评介 |
1.6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二章 新增词语及其词义的确定与分类考察 |
2.1 新词语及其词义界说 |
2.1.1 新词语的界定 |
2.1.2 新词语词义的确定 |
2.2 《现汉》新增词语考察 |
2.2.1 《现汉》新增词语分布来源考察 |
2.2.2 新增词语结构类型考察 |
2.2.3 新增词语词义考察 |
2.3 《现汉》新增词语及其词义考察中遇到的几个问题 |
第三章 新词语的认知理据及其词义的构成 |
3.1 新词语的认知理据 |
3.1.1 新词语的语音理据 |
3.1.2 新词语的形态理据 |
3.1.3 新词语的语义理据 |
3.1.4 新词语的词源理据 |
3.1.5 新词语词义生成的文化理据 |
3.2 新词语词义的构成及特点 |
3.2.1 新词语的词汇意义的构成和特点 |
3.2.2 新词语色彩意义的特点及生成机制 |
3.2.3 新词语语法意义的特点 |
第四章 新词语词义生成的方式 |
4.1 新词语词义演变的可能 |
4.2 新词语词义生成的方式 |
4.2.1 新词语词汇意义的生成方式和特点 |
4.2.2 新词语色彩意义的演变方式 |
4.2.3 新词语语法意义的生成方式 |
第五章 新词语词义生成的动因与认知机制 |
5.1 新词语词义生成的动因分析 |
5.1.1 语言演变的动因 |
5.1.2 词义演变动因及认知分类 |
5.1.3 新词语词义生成动因的认知分析 |
5.2 新词语词义生成的认知机制 |
5.2.1 隐喻机制与新词义的生成 |
5.2.2 转喻机制与新词义的生成 |
5.2.3 主观化与新词义的生成 |
5.2.4 语法化、词汇化机制与新词义的生成 |
第六章 由《现汉》释义变化看新词义的生成 |
6.1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释义分析 |
6.2 词义更新及分析 |
6.2.1 以义项的分合增加新义 |
6.2.2 替换释义提示词增加新义 |
6.2.3 使用异体词增加新用法 |
6.2.4 修正偏差释义精确词义范围 |
6.2.5 变换释义方式增加或扩大词义 |
6.2.6 词义的完全替换 |
6.2.7 词义改动 |
6.3 词义增删及分析 |
6.3.1 词义增加与词义删减并用 |
6.3.2 词义增加与词义删改并用 |
6.3.3 词义删减与词义修改并用 |
6.4 《现汉》释义变化分析中关涉的几个问题 |
6.4.1 新词词性与释义的对应性问题 |
6.4.2 新词语词义与括注问题 |
6.4.3 词义调序问题 |
6.4.4 在应用中产生的仿造新词新义 |
第七章 词义认知分析在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中的应用 |
7.1 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
7.2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规律 |
7.2.1 汉语词汇系统的特点 |
7.2.2 外国学生汉语语素与词汇认知规律 |
7.3 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7.3.1 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教学大纲不完善 |
7.3.2 教材编写缺乏实用性和时效性 |
7.3.3 课堂教学缺乏计划性和预见性 |
7.4 解决新词语教学问题的对策 |
7.4.1 定期修订教学大纲 |
7.4.2 教材编写的实效性 |
7.5 新词语课堂教学的策略、原则与方法 |
7.5.1 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的对策 |
7.5.2 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的原则 |
7.5.3 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的方法 |
7.5.4 关于两种特殊类型的新词语教学的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现汉》第 6 版新增词语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当代汉语词汇新增义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术语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1.5 指导理论和研究方法 |
第2章 当代汉语新增义位词统计分析 |
2.1 增义词音节分布情况统计分析 |
2.1.1 基本情况 |
2.1.2 统计分析 |
2.2 增义词的结构类型 |
2.2.1 汉语词的结构类型 |
2.2.2 增义词结构类型的基本情况 |
2.2.3 增义词结构类型的统计分析 |
2.3 增义词的词汇类别 |
2.3.1 普通词语与特殊词语 |
2.3.2 普通词语 |
2.3.3 特殊词语 |
第3章 当代汉语新增义位统计分析 |
3.1 词义构成 |
3.1.1 词汇意义 |
3.1.2 色彩意义 |
3.1.3 语法意义 |
3.2 新增义位的词汇意义 |
3.2.1 指新新义-指旧新义 |
3.2.2 行业新义-普通新义 |
3.2.3 方言新义、外来新义 |
3.3 新增义位的色彩意义 |
3.3.1 各种色彩意义的界定 |
3.3.2 当代新增义位在色彩意义方面的特点 |
3.4 新增义位的语法意义 |
3.4.1 基本情况 |
3.4.2 统计分析 |
第4章 新旧义位关系(上) |
4.1 义位关系研究现状 |
4.2 认知语言学的语义观 |
4.3 新旧义位在词汇意义方面的关系 |
4.3.1 事物关系认知模式 |
4.3.2 义位关系模式构想 |
4.3.3 当代汉语新旧义位(词汇意义)关系考察 |
4.3.4 义位关系模式对汉语的适用性和解释力 |
4.4 义位关系模式与词义演变及其他相关词义问题 |
4.4.1 义位关系模式与词义演变模式 |
4.4.2 义位关系模式与其他相关词义问题 |
第5章 新旧义位关系(下) |
5.1 新旧义位在色彩意义方面的关系 |
5.1.1 新旧色彩意义关系的两种情况 |
5.1.2 各类色彩意义在新旧义位间的变化规律 |
5.1.3 当代语用色彩的去二值化倾向 |
5.1.4 增义词的色彩意义与词汇意义之关系 |
5.2 新旧义位在语法意义方面的关系 |
5.2.1 词性一致 |
5.2.2 词性不一致 |
5.2.3 语法意义关系与词汇意义关系之联系 |
第6章 混搭引申 |
6.1 混搭引申的界定 |
6.1.1 混搭 |
6.1.2 混搭引申 |
6.2 混搭引申的过程和机制 |
6.2.1 第一阶段 |
6.2.2 第二阶段 |
6.2.3 第三阶段 |
6.3 混搭引申的语言原因、现实原因和认知原因 |
6.3.1 语言原因 |
6.3.2 现实原因 |
6.3.3 认知原因 |
6.4 搭配应用 |
6.4.1 搭配释义 |
6.4.2 搭配在语料库词义识别方面的作用 |
6.5 混搭与语用规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当代汉语新增义位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旧词新义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0.2 研究综述 |
0.3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
0.4 研究方法 |
1 旧词新义的本体研究 |
1.1 旧词新义的含义 |
1.2 旧词新义的类型 |
1.3 旧词新义产生的原因 |
1.4 旧词新义产生的途径 |
1.5 旧词新义的规范 |
2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旧词新义研究 |
2.1 教材中旧词新义选词、释义及课后练习情况统计 |
2.2 分析说明 |
2.3 加强旧词新义教学的必要性 |
2.4 提高旧词新义教学的建议策略 |
3 结论 |
3.1 对旧词新义的思考 |
3.2 对本研究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近十年来汉语新词语的考察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本文的研究对象 |
0.2 研究内容和研究价值 |
0.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0.4 语料来源 |
0.5 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新词语的特点分析 |
1.1 文革时期和改革开放前期的新词语 |
1.2 新词语的数量与分布 |
1.3 新词语的语音特点分析 |
1.4 新词语的构词法分析 |
1.5 新词语的社会语言学特点 |
第二章 新词语的来源探析 |
2.1 新词语对不同语域元素的吸收 |
2.2 新词语不同语体元素的吸收 |
2.3 新词语对方言词的吸收 |
2.4 新词语对旧词语的吸收 |
2.5 新词语对外来词的吸收 |
第三章 新词语对汉语的影响 |
3.1 新词语对汉语语素的影响 |
3.2 新词语对汉语构词方式的影响 |
3.3 新词语对汉语语义的影响 |
第四章 新词语的使用现状调查分析 |
4.1 调查对象 |
4.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3 调查问卷的执行情况 |
4.4 调查对象对新词语的知晓度分析 |
4.4.1 不同职业的调查对象对新词语的知晓度分析 |
4.4.2 不同文化程度的调查对象对新词语的知晓度分析 |
4.4.3 不同年龄的调查对象对新词语的知晓度分析 |
4.4.4 不同性别的调查对象对新词语的知晓度分析 |
4.5 调查对象对新词语的使用态度分析 |
4.5.1 不同职业的调查对象对新词语的使用态度 |
4.5.2 不同文化程度的调查对象对新词语的使用态度分析 |
4.5.3 不同年龄的调查对象对新词语的使用态度分析 |
4.5.4 不同性别的调查对象对新词语的使用态度分析 |
第五章 新词语的发展前景预测 |
5.1 新词语受社会文化语用因素的制约 |
5.2 新词语受语言内部的自我制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9)《汉语水平考试HSK(基础)大纲(甲乙级)》新词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选题理由及研究意义 |
0.2 研究对象 |
0.2.1 《汉语水平考试HSK(基础)大纲(甲乙级)》词汇的新义时间界定 |
0.2.2 《汉语水平考试HSK(基础)大纲(甲乙级)》词汇的新义空间界定 |
0.3 研究现状 |
0.3.1 关于新词新义研究的开端 |
0.3.2 关于词语新义产生原因的分析 |
0.3.3 关于词语产生新义的途径的分析 |
0.3.4 对外汉语教学中旧词新义及其教学方法的相关研究 |
0.4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
0.4.1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0.4.2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0.5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汉语水平考试HSK(基础)大纲(甲乙级)》新义词的总体特征 |
1.1 网络用语繁荣 |
1.2 词群现象众多 |
1.3 词类差异特点显着 |
1.4 较多新义词色彩意义产生变化 |
1.4.1 新义词形象色彩发生变化 |
1.4.2 新义词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
1.4.3 新义词语体色彩发生变化 |
第二章 《汉语水平考试HSK(基础)大纲(甲乙级)》新词义产生途径分析 |
2.1 修辞法 |
2.2 非修辞法 |
第三章 《汉语水平考试HSK(基础)大纲(甲乙级)》新词义教学策略 |
3.1 对外汉语教学中新词义教学的重要性 |
3.1.1 实现学习者学习汉语目的的重要性 |
3.1.2 认知网络新闻媒体语言的重要性 |
3.1.3 实现日常生活交流的重要性 |
3.2 《汉语水平考试HSK(基础)大纲(甲乙级)》新词义教学策略 |
3.2.1 根据普遍性原则详略得当地进行新义词语教学 |
3.2.2 利用类推法学习词群 |
3.2.3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流行语 |
3.3 针对不同词类对外汉语教学策略分析 |
3.3.1 《汉语水平考试HSK(基础)大纲(甲乙级)》名词新义教学 |
3.3.2 《汉语水平考试HSK(基础)大纲(甲乙级)》动词新义教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网络新词新语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概况 |
1.2.1 网络新词新语的研究现状 |
1.2.2 对外汉语教学界对网络新词新语的关注 |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理论基础 |
1.4 语料来源 |
1.4.1 来源于网络 |
1.4.2 来源于词典 |
1.4.3 来源于年度新词语 |
1.5 论文的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网络新词新语概说 |
2.1 网络新词新语的界定 |
2.1.1 学术界对网络语言的界定 |
2.1.2 学术界对网络词语的界定 |
2.1.3 学术界对新词语的界定 |
2.1.4 本文对网络新词新语的界定 |
2.2 网络新词新语的类型 |
2.2.1 网络行业术语 |
2.2.2 网络新名词 |
2.2.3 网络交际语 |
2.3 网络新词新语与网络语言的区别 |
2.3.1 外文字母词 |
2.3.2 数字或符号谐音词 |
2.3.3 字词型的网络词语 |
2.3.4 标点或其他符号型 |
2.3.5 网络流行语 |
2.4 网络新词新语与网络时代新词语的区别 |
2.4.1 旧词新义新用 |
2.4.2 借用外来词 |
2.4.3 借用方言词 |
2.4.4 新造词语 |
2.4.5 简缩造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络新词新语产生的理论依据 |
3.1 修辞造词理论依据 |
3.1.1 比喻 |
3.1.2 借代 |
3.1.3 比拟 |
3.1.4 仿拟 |
3.1.5 谐音 |
3.1.6 夸张 |
3.2 隐喻认知理论基础 |
3.2.1 隐喻和转喻与对外汉语教学 |
3.2.2 网络新词新语生成的原则机制 |
3.3 文化心理成因分析 |
3.3.1 世界物质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
3.3.2 双语教学、双方言的语言文化背景 |
3.3.3 崇尚简约的社会文化心理 |
3.3.4 网民个性化追求与输入法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留学生理解和使用网络新词新语的调查研究 |
4.1 问卷调查设计 |
4.2 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络新词新语的对外汉语教学 |
5.1 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
5.2 教学目标的设定 |
5.3 教学内容的选取 |
5.4 教学方法的探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留学生网络语言调查问卷 |
附录二:网络新词语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新词新义”仍需关注(论文参考文献)
- [1]“义位义位变体”互逆解释框架——基于《现代汉语词典》5~7版比对的新词新义考察[J]. 谭学纯. 语言文字应用, 2017(04)
- [2]《宾退录》双音新词与双音旧词新义项研究 ——以《汉语大词典》所收为核心[D]. 任朝丽. 青岛大学, 2017(01)
- [3]《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旧词新义研究[D]. 张虹. 河北大学, 2017(01)
- [4]《六度集经》旧词新义研究[D]. 成丽娇. 辽宁师范大学, 2016(05)
- [5]《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新增词语研究[D]. 李枫. 吉林大学, 2014(09)
- [6]当代汉语词汇新增义位研究[D]. 白云霜. 河北大学, 2012(05)
- [7]旧词新义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 刘蓓.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2)
- [8]近十年来汉语新词语的考察与分析[D]. 闫萍.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9]《汉语水平考试HSK(基础)大纲(甲乙级)》新词义研究[D]. 李明真.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5)
- [10]网络新词新语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 吴伟清. 广州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