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方半夏止咳贴膏剂的工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新[1](2021)在《基于GRADE系统方法学的中成药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目前中成药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证据有限,本研究拟运用The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系统方法学和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指南制定手册,系统检索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文献,应用Cochran系统评价方法,参考当前最佳证据,遵循“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的原则,制定《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遴选出临床定位准确、疗效确切、具有循证医学证据或专家共识意见高度支持的中成药,解决哮喘防治过程中存在的中成药滥用、不合理使用的问题,规范化并推广中成药在成人哮喘防治中的应用,提高哮喘控制水平,并推动高质量临床研究证据的产生。研究方法:1.形成指南制定小组:指南发起者中国中药协会建立指南指导委员会,指南指导委员会按照中西医并重的原则确立指南共识专家组成员、指南秘书处和指南专家顾问。2.指南选题:依据PICO(P:人群;I:干预措施;C:对比;O:结局指标)模式,确定指南范围、临床问题和结局指标。本指南主要关注中成药对成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优势。通过两轮调查问卷获取临床专家的意见并使用专家共识法完成临床问题的确立和结局指标重要性排序。临床问题通过PICO进行解构,达成共识。结局指标分为关键结局(7-9分)、重要结局(4-6分)、不重要结局(1-3分),由指南小组组员进行打分并有效排序。3.中成药遴选:基于全面的数据库(《国家医保目录》《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等药品查询网站)检索和专家推荐意见进行中成药的筛选。4.证据获取与系统评价:制定高效准确的检索策略,运用网络检索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英文数据库以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万方医学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6月30日,根据纳排标准,筛选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如果为质量较高的系统评价则直接利用,如果需要更新则在原研究基础上进行更新。如需进行新的系统评价,则严格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指导手册进行。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结局指标相同、数据类别相同的RCT研究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结合中医药的特殊性,本指南充分考虑中医古典文献、中医教科书中推荐的中成药并将中医经典方药的汤剂文献也纳入到指南证据当中。5.证据质量分级:对于证据数量充足的中成药,采用GRADE方法对纳入的中成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证据体进行汇总和质量评价,制定证据总结表和从证据到决策的框架表。证据数量不足、无法进行Meta分析的中成药由秘书组制作共识意见表,通过德尔菲法进行问卷调查,形成基于专家共识的推荐意见。根据GRADE方法,专家应在充分考量5个降级因素(偏倚风险、间接性、异质性、不精确性和发表偏倚)和3个升级因素(大效应量、剂量效应关系和负偏倚)基础上形成证据总结表,得出初步推荐意见。6.推荐意见形成与共识方法:指南共识小组成员基于当前最佳研究证据,考虑经济学因素、患者偏好和价值观、公平性、可及性等因素就形成推荐意见。对基于临床证据水平的推荐意见采取1次或多次的专家共识法,对于某些中医传统经典名方和根据名老中医验方化裁的中成药,采用德尔菲(Delphi)法通过1轮调查,形成推荐意见共识。研究结果:1.循证研究:共纳入10种中成药(循证证据支持:8种,专家共识推荐:2种),涉及研究文献69篇,包括13篇小青龙汤研究、32篇苏黄止咳胶囊、3篇玉屏风颗粒、2篇丹龙口服液相关、3篇平喘益气颗粒、喘可治注射液10篇、2篇固本咳喘胶囊、三拗片4篇,另有寒喘祖帕颗粒、止喘灵口服液通过德尔菲(Delphi)专家共识法纳入指南。2.指南推荐意见:(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以喘息,气急,胸闷,喉中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遇寒受冷发作,咳嗽痰少或清稀泡沫痰,舌淡苔白(寒哮证)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推荐联合使用小青龙制剂(极低质量,强推荐);以喘息,气急,胸闷,喉中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咳嗽,咳痰较重(寒哮证)的患者,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寒喘祖帕颗粒(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以喘息,气急、胸闷、喉中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痰白清稀、神疲乏力,怕风怕冷(气虚寒哮证)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推荐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平喘益气颗粒(低质量,弱推荐)。以喘息,气急,胸闷,喉中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痰黄粘稠、烦热燥渴,舌红苔黄(热哮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推荐联合使用丹龙口服液(中等质量,强推荐)。(2)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以喘息,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痰多,痰黄粘稠,舌红苔黄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丹龙口服液(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以喘息,咳嗽,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期患者,如胸闷、咳嗽较重,兼见痰多,色白或黄白相间,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止喘灵口服液(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以喘息,胸闷,气短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症状反复加重,怕风怕冷,面色苍白,腰膝酸软(肾虚挟痰证)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喘可治注射液(极低质量,弱推荐);间歇状态或轻度持续患者,如患者不耐受或不接受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时,可考虑单独使用丹龙口服液、止喘灵口服液或喘可治注射液(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3)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以出汗多,怕风怕冷,气短乏力,体弱易感冒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患者,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玉屏风颗粒(极低质量,弱推荐);以气短乏力,咳痰,食少,面色萎黄,手脚发冷,腰腿酸软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固本咳喘胶囊(低质量,弱推荐);(4)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以咳嗽,阵发性咳嗽,干咳无痰或少痰,舌苔薄白(风咳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苏黄止咳胶囊(低质量,强推荐);以咳嗽声重,咳嗽有痰,痰白清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推荐联合使用三拗片(低质量,弱推荐)。3.指南质量评价:纳入文献质量方面,本指南纳入的多数研究质量偏低,严重影响了研究结果的证据水平,因此本指南推荐意见的质量等级较低,只有1项B级(中等质量)、4项C级(低质量)和3项D级(极低质量)。指南方法学方面,基于AGREE-Ⅱ工具的指南评价显示本指南的得分较高,范围与目的得分为96.3%、参与人员为75.9%、制定的严谨性为93.1%、清晰性与可读性为90.5%、应用性为16.7%、编辑的独立性为100%,全面评估方面均为建议使用。研究结论: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通过本指南的制定,将中成药治疗哮喘从经验用药发展为“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推荐。经专家共识后得出以下推荐意见: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哮证患者正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小青龙制剂(强推荐,极低质量)、寒喘祖帕颗粒(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气虚寒哮证患者推荐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平喘益气颗粒(弱推荐,低质量),热哮证患者推荐联合使用丹龙口服液(中等质量,强推荐)。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推荐痰热壅肺证患者使用丹龙口服液(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胸闷咳嗽痰多患者使用止喘灵口服液(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肾虚挟痰证患者使用喘可治注射(极低质量,弱推荐),间歇状态或轻度持续患者,如患者不耐受或不接受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时,可考虑单独使用以上中成药(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推荐表虚自汗证患者使用玉屏风散(弱推荐,极低质量)、脾肾气虚证患者使用固本咳喘胶囊(弱推荐,低质量)。咳嗽变异性哮喘,推荐风咳证患者使用苏黄止咳胶囊(强推荐,低质量)、咳嗽声重有痰患者使用三拗片(弱推荐,低质量)。本指南基于循证方法,严格遵循指南制定方法学,但局限于低质量的临床研究和有限的证据,本指南推荐意见证据质量较低,且依赖于间接证据和专家共识意见,因此本指南的推荐意见可靠性较低。未来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为中成药治疗哮喘提供有力的证据。
杨月容[2](2021)在《两种不同配方“冬夏并治”穴位敷贴治疗哮病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不同配方“冬夏并治”穴位敷贴治疗哮病的疗效,探讨一种疗效确切、皮肤反应小的敷贴配方。方法:依据随机、对照和重复的三大原则,采用组间对照和自身前后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将纳入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予“冬夏并治”穴位敷贴治疗,两组除敷贴配方不同外,其余试验方法均相同,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哮喘年急性发作次数、年感冒次数、中医证候积分、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哮喘日间症状评分、哮喘夜间症状评分、哮喘生活质量问卷(AQLQ)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后皮肤反应的差异,分析疗效与配方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哮喘年急性发作次数、年感冒次数均减少,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中医主要症候积分、中医次要症候积分、哮喘日间症状评分、哮喘夜间症状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ACT评分、AQLQ总评分、AQLQ活动受限评分、AQLQ哮喘症状评分、AQLQ心理状况评分、AQLQ对刺激原的反应评分、AQLQ对自身健康的关心评分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提示“冬夏并治”穴位敷贴能减少哮喘患者年急性发作次数及年感冒次数,改善哮喘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敷贴的两种配方均有效。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减少哮喘年急性发作次数及年感冒次数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降低中医证候总积分、中医主要症候积分、中医次要症候积分、哮喘日间症状评分、哮喘夜间症状评分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ACT评分、AQLQ总评分、AQLQ活动受限评分、AQLQ哮喘症状评分、AQLQ心理状况评分、AQLQ对刺激原的反应评分、AQLQ对自身健康的关心评分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敷贴1号配方与敷贴2号配方疗效无明显差异。在皮肤反应方面,对照组皮肤灼热、瘙痒、疼痛、红斑、水泡评分及皮肤反应总评分均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三伏贴后皮肤灼热、瘙痒、疼痛、水泡评分及皮肤反应总评分比较,存在显着差异(P<0.01),两组患者皮肤红斑评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三九贴后皮肤灼热、疼痛、红斑、水泡评分及皮肤反应总评分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1),两组患者皮肤瘙痒评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照组皮肤反应显着强于观察组,即1号配方皮肤反应显着强于2号配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冬夏并治”穴位敷贴能够提高哮喘控制水平,减少哮喘年急性发作次数及年感冒次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2)“冬夏并治”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两种配方均会导致患者出现皮肤反应,但1号配方皮肤反应程度显着强于2号配方。(3)“冬夏并治”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两种配方疗效相当,为追求较轻的皮肤反应,2号配方值得推广。
杨建萍[3](2021)在《郭立中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经验及扶阳通痹基本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类风湿关节炎作为风湿免疫性疾病,属于临床难治病,是现代医学界的难题之一,也是中医药研究的重点。中医药辨治RA历史悠久、手段多样、经验丰富、疗效确切且无明显毒副作用[1,2]。郭立中教授临床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着重从阳气立论,不仅着眼于病证本身,更关注人体正气和预后的长远疗效。郭教授辨治的RA患者远期疗效显着,特色鲜明,有必要对其辨治RA的学术思想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研究目的:(1)系统挖掘和整理郭立中教授临床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学术思想。(2)从网络药理学角度阐明郭教授扶阳通痹治法方药(即扶阳通痹基本方)的可能取效机制。研究方法:(1)门诊收集和整理郭立中教授2013年3月—2020年1月门诊诊治的所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案,根据RA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得到70例344诊次病案信息,建立病案数据库,运用频次频率分析、内外关联规则和K-均值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病案中症状、舌象、脉象、病机、病理因素、方药之间的规律,并结合郭立中教授本人意见,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2)运用现代网络药理学的手段,对郭立中教授辨治RA的扶阳通痹基本方(“人机结合”研究所得)进行相关分析研究,探讨其取效的可能内在机制。研究结果:(1)郭立中教授辨治的RA患者病案数据挖掘结果:①本研究共纳入70例344诊次RA患者病案,其中男性患者12例(占17.14%),共计58诊次(占16.86%);女性患者58例(占82.28%),共计286诊次(83.14%),女性RA患者和诊次远远高于男性。②RA发病的高发年龄主要有两个阶段:50-69 岁,频次为 199(占 57.84%);30-49 岁,频次为 114(占 33.13%)。③RA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四肢多发关节疼痛、失眠、畏寒、口干不欲饮、疲劳、咳嗽、自汗、便溏,其频次(频率)分别是131(占38.08%)、120(占34.88%)、89(占 25.87%)、75(占 21.80%)、74(占 21.51%)、74(占 21.51%)、56(占16.28%)和52(占15.12%)。④RA患者主要舌象为质淡红、质红、质暗红、苔薄白、苔白腻、齿痕舌、苔黄腻、苔白黄腻和苔少,其频次(频率)分别为 112(占 32.56%)、100(占 29.07%)、92(占 26.74%)、70(占 20.35%)、68(占 19.77%)、47(占 13.66%)、43(占 12.50%)、24(占 6.98%)和 20(占5.81%)。⑤RA患者的主要脉象有紧、滑、弱、细、沉、虚、浮和弦,其频次(频率)分别为 171(占 49.71%)、118(占 34.3%)、113(占 32.85%)、102(占 29.65%)、96(占 27.91%)、77(占 22.38%)、52(占 15.12%)和 31(占9.01%)。⑥RA临床最为常见的病机证候有寒湿凝滞、气血痹阻、筋骨失养、阳虚气弱、肝肾阳虚和阳虚寒凝,其频次(频率)分别为143(占41.57%)、85(占 24.71%)、73(占 21.22%)、68(占 19.77%)、58(占 16.36%)和 42(占12.21%)。⑦虚、寒、湿、瘀、痰是RA最为常见的病理因素,其频次(频率)分别为 259(75.29%)、219(63.66%)、178(51.74%)、125(36.34%)和 41(11.92%)。⑧RA患者所有诊次病案中共计出现中药130种,其中最为常用的中药有炙甘草、附子、淫羊藿、生姜、朱茯神、桂枝、油松节、杜仲、砂仁、白术、黄芪、苍术、威灵仙,巴戟天、刺五加和当归等,其频次(频率)依次是325(94.48%)、282(81.98%)、276(80.23%)、257(74.71%)、228(66.28%)、222(64.53%)、192(55.81%)、188(54.64%)、183(53.20%)、164(47.67%)、149(43.31%)、142(41.28%)、102(29.65%)、94(27.33%)、89(25.87%)和78(22.67%),以温阳、理气健脾、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和补肾添精功效的中药为主。⑨症状内关联规则研究显示:失眠与纳差,畏寒与失眠,失眠与四肢多发关节疼痛,畏寒与四肢多发关节疼痛等症状组合关联度较高。⑩舌象组合关联度较高的有:苔薄腻与质暗红,舌体胖大与质淡红,苔薄白腻与质淡红等。(11)脉象关联度较高的组合有:脉沉与脉弱,脉细与脉紧,脉沉与脉滑等。(12)病机证候关联度较高的组合有:肝肾阳虚与寒湿凝滞,寒湿凝滞与气血痹阻,气血痹阻、寒湿凝滞与肝肾阳虚等。(13)最常用的病理因素组合有寒、虚、湿、瘀等。(14)最常用的药物组合有附子、桂枝、炙甘草、生姜、淫羊藿,两两之间有较高的关联性。(15)郭教授临床常用的治法有:补阳气、强筋骨,助阳温通、化痰止咳、宣痹止痛,补益肝肾、祛风除湿、疏筋强骨,补益心脾、温潜浮阳、交通心肾,理气畅中祛痹,祛风湿散寒、补肝肾强筋骨、通经络止痹痛,温通解表、散寒祛湿,扶阳添精等8个聚类治法。(16)郭教授临床从扶阳辨治类风关的基本方:扶阳通痹基本方,由附子、淫羊藿、桂枝、生姜和炙甘草组成。(2)以郭教授常用的扶阳通痹基本方(FYTBF,药物组成:附子、淫羊藿、桂枝、生姜和炙甘草)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研究后可知:①扶阳通痹基本方共含有140个有效化合物成分。②扶阳通痹基本方有效成分可以作用104个靶点,扶阳通痹基本方和RA的交集基因靶点有68个,Degree值较高的有细胞肿瘤抗原p53(TP5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白细胞介素-6(IL-6)、VEGFA、CASP3等靶基因。③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扶阳通痹基本方治疗RA的机制可能和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DNA结合转录激活物活性、泛素样蛋白连接酶结合、核受体活性、配体激活转录因子活性和RNA聚合酶Ⅱ特异性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等因素有关。④KEGG生物通路富集分析显示,扶阳通痹基本方治疗RA的机制,可能与乙型肝炎、前列腺癌、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细胞凋亡通路、胰腺癌、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密切相关。研究结论:(1)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以中老年女性为主;郭立中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四肢多发关节疼痛、失眠、畏寒、口干不欲饮、疲劳、咳嗽、自汗、便溏、舌(淡)红、脉紧等;症状涉及肢体关节、肝肾、心(神)、肺系和脾胃系统症状;病性总属本虚标实,阳虚气弱、肝肾阳虚为本虚,寒湿凝滞、气血痹阻为标实;治疗上遵循“建极先建中,建中先拨通”治分次第的医学理念,温通解表、散寒祛湿法等八法循序渐进,各有侧重,主次分明;用药上以温通阳气祛寒湿、温补阳气、活血通络等药物为主;附子、(生、干、炮)姜等用量打破常规,高效且无毒。(2)网络药理学研究显示,扶阳通痹基本方(FYTBF)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调控的结果。扶阳通痹基本方中140个活性成分(如山柰酚、槲皮素等)多数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等生物功能,可交叉调控RA相关的68个靶点,通过影响各类转录因子活性,可以直接或间接调控炎症通路(如NF-kB信号通路、IL-6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凋亡通路(如TP53信号通路、AGE-RAGE 通路等)。
滕占理[4](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的细辛用量及配伍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历代本草中细辛的功效演变及古今方剂中细辛用量与配伍应用的规律,为临床中细辛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搜集汉唐至明清期间古代本草书籍中相关细辛的记载,以及《方剂大辞典》(彭怀仁版)中收录的汉唐至清含细辛的古代方剂、近20年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等期刊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含细辛的现代方剂共2933首,建立含细辛方剂数据库,采用Excel 2013、SQL Server 2008等数据分析软件及中医药数据挖掘系统TCM Miner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结果:1从古至今细辛入药部位经历了由“根部”到“全草”再到“根与根茎”的变化;其通窍之效,古代为通利诸窍,不仅限于鼻窍;古代载其有补益之效,认为辛能补肝润肾,但不同于补益气血阴阳之补药。2细辛中毒的常见原因是单用入散剂用量过大或汤剂煎煮时间太短。3细辛内服方以治疗五官诸病(包括眼病、鼻齿诸病等,其中眼病为诸病之首)、各类痛证(包括目痛、头痛、齿痛、痹证等)、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喘、感冒等)、痈疽诸疮等外科疾病为主。细辛外用方以治疗齿痛、齿摇不固、牙疳等齿疾为主;其次痈疽诸疮等外科诸疾、眼鼻等五官诸疾、头痛痹证等也较为常见。4细辛历代丸剂散剂常用量范围为1-2g,煮散常用量范围为1-3g,变化较小;历代汤剂常用量范围变化较大,经历了由汉唐至宋金元骤降、明清至现代缓升的变化,现代医家细辛常用量为5g;细辛用于解表散寒、通窍时用量宜小,用于止痛、温肺化饮功效时用量宜大;汤剂中细辛用量可分为1-6g的常规用量、6-9g的中剂量、9-15g大剂量及15g以上的超剂量,现代在治疗痹证、心脑血管疾病等久病顽疾时常用15g-50g,此时需久煎40分钟-1小时。5含细辛方剂的内服方中,治疗眼病时细辛常与防风、人参、车前子配伍;治疗鼻齿诸疾时细辛常与防风、川芎、白芷、肉桂、当归配伍;治疗咳喘时细辛常与肉桂、杏仁、干姜、五味子、半夏配伍;治疗感冒时细辛常与麻黄、防风、川芎、肉桂、白术配伍;治疗中风时细辛常与防风、肉桂、川芎、当归、麻黄配伍;治疗痹证时细辛常与防风、肉桂、独活、附子、川芎配伍;治疗头痛时细辛常与川芎、白芷、防风、羌活配伍;治疗妇科诸病时细辛常与当归、肉桂、防风、川芎配伍;治疗儿科诸病时细辛常与大黄、人参、防风、当归、黄芩、肉桂配伍。外用方中,治疗齿痛等齿疾时白芷、升麻、川芎、防风配伍;治疗眼科诸病时细辛常与黄连、秦皮、黄柏、防风、玉竹等配伍;治疗痈疽诸疮时细辛常与白芷、当归、川芎、白芍等配伍。结论:朝代、剂型、病症及细辛入药部位、毒性等是影响细辛用量的重要因素,现代临床应用时需注意剂型和病症的差异,入汤剂时细辛常用量为1-6g,可根据咳喘、眼病、痹症、胸痹、鼻炎等不同病症相应增大其用量,不应完全局限于1-3g的标准。细辛配伍多基于其辛温之性,因其辛烈温燥以防太过故多配伍补益药及收敛药以敛制散、配伍寒凉药以寒制燥;因其辛散解表、温则化饮、通经止痛而多配伍解表散寒药、温化寒痰药、温里药增其功效。
殷寻嫣[5](2021)在《苦杏仁的文献及组方配伍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苦杏仁是临床常用中药,应用历史由来已久,其被历代医家灵活配伍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然而,一方面现代《中药学》《中国药典》中苦杏仁的功效仅提到了润肠通便、降气平喘,历代本草和方书文献中记载的部分苦杏仁功效已被现代医家所忽略;另一方面苦杏仁作为一味有毒中药,其药效发挥受哪些因素影响,治疗不同疾病时用量有何差异,历代医家在其使用过程中如何配伍,含苦杏仁的方剂主要治疗哪些疾病值得进一步研究。基于此,本研究从苦杏仁古代文献入手结合现代数据分析手段,在全面梳理本草文献中关于苦杏仁内容的基础上,对历代方书古籍中含有苦杏仁的方剂进行分析,从而挖掘苦杏仁的组方配伍规律,并与《中药学》《中华本草》《中国药典》相对比,以期发现苦杏仁古存今失的功效,为临床用药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路。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和数理统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第一部分,苦杏仁的古代文献研究。以记录中国历代本草的书籍—《中国本草要籍考》为线索,对汉代至清代的历代本草书籍进行整理,全面系统的梳理苦杏仁相关内容,从名称、产地、炮制、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功效主治及毒性的历代演变对苦杏仁进行分析。第二部分,苦杏仁的组方配伍规律研究。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查找《中医方剂大辞典》(1995版)中所有包含苦杏仁的复方方剂,将符合条件的苦杏仁的复方方剂的方名、方源、朝代、剂量、剂型、服药方式、方药组成、煎服方法、使用宜忌、主治病证等相关数据录入到EXCEL表中,建立苦杏仁方剂数据库。根据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对数据库中的中药名称进行规范化处理;根据《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对苦杏仁方剂的主治病症进行规范化处理。基于纳排规则和规范化原则,利用EXCEL表构建苦杏仁方剂信息数据库。对苦杏仁方剂进行数理统计,对各个朝代的药物组成、用量、剂型、主治病症等内容进行频数统计,并深入研究苦杏仁的毒性与用量之间的关系,毒性与病证之间的关系。将前60味核心药物“T-F表格”导入IBM SPSS Modeler 18.0,参数设置为支持度≥20%,置性度≥60%,运用软件中的Apriori模版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挖掘含苦杏仁方剂的高频主治病症及常用药物配伍。并将内服方中汤剂、散剂、煮散剂中苦杏仁的用量按照中国历代度量衡统计表进行剂量换算,按照换算结果,将苦杏仁方的剂量分为5个等级:0.1-1g;1.0-5.0g;5.0-10.0g;10g-37.3g;37.3-100g,统计不同剂量区间苦杏仁方剂的数量,并将结果与《中国药典》中规定的安全剂量(5-10g)相对比,同时将苦杏仁方汤剂、散剂、煮散剂按照药味的不同分为大方、中方、小方,探讨苦杏仁大中小方常见病的用量区间,通过关联分析挖掘苦杏仁的药-病-量关系,再通过关联规则算法分析常见的配伍,总结常见病的配伍规律。结果:第一部分:苦杏仁文献研究。本研究共查阅136部本草和方书文献,对苦杏仁的名称、产地、炮制、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功效主治进行系统深入梳理。1.苦杏仁的名称:存在杏核、杏仁、杏核仁混用的情况,经考证得知,核和仁是两个部位,苦杏仁的药用部位为仁,苦杏仁之名首见于《临证指南医案》,后一直被作为正品收入《中国药典》和《中药学》教科书中。2.苦杏仁的产地:以北方为佳,大多分布在河北、山西、辽宁、内蒙古等地。3.苦杏仁的炮制:首见于《雷公炮制论》,历代炮制方法包括了净制、切制、火制、蒸制、煮制、药汁制、童便制、米泔水制、酒制、醋制、盐制等,现代《中国药典》里只记载了燀苦杏仁和炒苦杏仁这两种方法4.苦杏仁的毒性:从古至今所有文献都记载其有毒,《食物本草》《药鉴》和《本草图经》记载了苦杏仁的中毒表现与现代药理学中苦杏仁的中毒表现相符合,《本草正》《神农本草经疏》《本草洞诠》中明确记载了苦杏仁的使用禁忌,《重修经史证急类本草》《医学入门》《增补万病回春》《药品化义》《得配本草》等文献记载了苦杏仁炮制减毒和配伍减毒的方法5.苦杏仁的四气五味、归经:从汉代到清代出现了甘、苦、辛、冷利、热、温、微温等记载,历代本草文献里记载的归经有归大肠、肺、脾、肝、三焦经。6.苦杏仁的功效:古代文献里苦杏仁的功效有除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与现代《中药学》《中国药典》一致外,还有利水消肿、散结润燥、行气止痛、化痰开窍、宽胸理气、产乳、润肤养颜等作用。第二部分:苦杏仁的组方配伍规律研究。本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有苦杏仁的方剂进行了系统的梳理。1.苦杏仁方剂数量:涉猎自汉代到近现代302部方书,收方2986首,其中内服方2605首,外用方381首,其中宋金元时期方剂数量最多,明清次之。2.苦杏仁方剂剂型:苦杏仁内服方以汤剂、丸剂、煮散剂、散剂、膏剂为主,其中汤剂最为常见。外用方剂型丰富,以膏剂为主,配合使用搽剂、糕剂、熏剂、滴眼剂等。3.苦杏仁用量:通过对苦杏仁汤剂、散剂、煮散剂的剂量统计和剂量分级,结果发现苦杏仁方用量在10-37.3g区间内方剂数量最多。通过对苦杏仁汤剂、散剂、煮散剂大、中、小方病-量统计,发现苦杏仁在治疗咳嗽、喘证、感冒时用量较轻,中风病时用量较大;散剂用量较轻,煮散用量较大;大方用量较轻,小方用量较大。4.苦杏仁常用药物配伍:对苦杏仁内服方常用药物统计分析发现,苦杏仁最常配伍的药物是麻黄、茯苓、人参、陈皮、半夏、桔梗、黄芩等;常配伍的药物类别是补气药发散风寒药、止咳平喘药、清热化痰药、理气药等;常配伍的药物性味多见于辛温或苦寒。外用方中常配伍的药物有当归、乳香、没药、黄连、轻粉、白芷、川芎等,常配伍的药物种类依次为攻毒杀虫止痒药、活血止痛药、拔毒生肌药、清热燥湿药等。5.苦杏仁主治疾病:苦杏仁内服方最常主治的疾病有咳嗽、感冒、中风、水肿、肺痈、喉痹、虚劳、便秘等,外用方最常主治的疾病有痈疽、疮疡肿毒、恶疮、发背、各种廯病、黛黑斑、暴赤眼等。6.苦杏仁常见病的配伍规律:对高频主治病中频率最高的咳嗽、喘证、水肿、中风、感冒进行具体分析,以药测证;选取苦杏仁常用配伍组合10个进行具体分析,如苦杏仁-麻黄;苦杏仁-桔梗;苦杏仁-人参;苦杏仁-贝母;苦杏仁-茯苓;苦杏仁大黄;苦杏仁-厚朴;苦杏仁-人参;苦杏仁-槟榔;苦杏仁-陈皮。结论:1.苦杏仁的毒性从古至今都客观存在,但通过合理的炮制、合适的剂型、适宜的用量、合理的配伍可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2.苦杏仁古代文献中的功效有降气化痰、止咳平喘、宽胸理气、利水消肿、润肠通便。外用能杀毒疗疮止痒,润肤美颜,对头面部疮有良好的治疗效效果。对于古存今失的功效应该加以进一步研究。3.苦杏仁的用量根据病症和剂型的不同有所差异,煮散和汤剂中剂量偏大,散剂偏小,中风病中用量偏大,咳嗽感冒中用量偏小,但大多数均超过了《中国药典》中推荐使用的剂量(5-10g),建议临床可酌情增大苦杏仁的剂量范围。4.苦杏仁的用药规律多体现在与不同类别的药物配伍上,通过合理的配伍能达到安全用药的目的,配伍解表药能增强其散寒的作用,配伍补虚药能增强其调畅气机的作用,配伍清热化痰或止咳平喘药能增强其止咳平喘的作用,配伍利水渗湿药能增强其消肿的作用,配伍攻下润下药,以增强其润肠通便的作用,配伍理气药能增强宽胸散结的功效,配伍攻毒杀虫止痒药能增强其解毒敛疮的作用。临床上根据病人体质的不同,病证的轻重,把握苦杏仁的用药准则(品种优良,炮制得当、合理配伍,剂量适宜、煎服得法)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韩英豪[6](2021)在《孙思邈内服膏方文献整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中医膏方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具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作用的中药制品,是中药方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首次对孙思邈《千金方》中内服膏方相关内容进行专题整理,主要对其方药病症进行分析研究及规律总结,同时对膏方制剂和用药特色进行分析,旨在为中医膏方的研究提供参考,为当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综合运用文献法、比较法、统计学法等多种方法,遵循孙思邈着述卷目分类分科方法,分类整理内服膏方的方药配伍规律,探究其内服膏方的方药病证特色及学术思想。结果(1)建立《千金方》内服膏方方剂数据库和膏方药物数据库,整理出孙氏内服膏方69首,涉及药物147种,药物使用频次632味次。将孙氏内服膏方按照卷目分类,涉及妇人、胆腑、七窍、辟谷、养性等28卷次,治疗范围广泛。(2)研究发现内服膏方以虚实辨证为主,适应于虚证的膏方有47首,占68.12%,适应于实证的膏方有22首,占31.88%。(3)膏方配伍灵活多变,小方大复方并用。组方药味数的范围在1~46味,平均药味数为18味,膏方药味数在10以下的小方有49首,占71.01%;膏方药味数在10~20之间的大方有13首,占18.84%;药味数在20以上的特大膏方有7首,约占10%。(4)在膏方的组成上,中药饮片为主体占81.96%,精细料(人参、羚羊角)占1.9%,胶类药物占0.95%,糖类药物占6.17%,其他相关食物(清酒、苦酒、猪脂膏、牛髓、羊脂等)占16.14%。(5)膏方剂型大体分为固态(57.97%)和液态(42.03%)两种。根膏剂的稀稠状态,液态制剂有膏汁、膏饴、膏饧、膏糜;固态制剂有膏餔、膏丸。(6)膏方类型有清膏、素膏、荤膏三类,清膏有9首,占13.04%,素膏有22首,荤膏有38首,占55.07%。(7)内服膏方药类频次上,使用频次最高的前三类是:补虚药类,使用172次,占27.22%;食物类,使用89次,占14.08%;温里药类,使用79次,占12.5%。其中,补虚药以补气类为主,占59.88%,补阴药、补阳药、补阳药所占比例相近。(8)内服膏方常用药物以辛甘温热为主,主入脾、心、肺、肾经。(9)内服膏方主用“药食同源”类物质熬膏,约占50%;药食两用膏方共计25首,占所有内服膏方的36.23%。(10)孙氏内服膏方常用溶媒种类有10种,依次为:苦酒(醋)、水、酒、蜂蜜、地黄汁、生姜汁、胡麻油、猪脂、羊脂、牛乳。结论孙思邈内服膏方集开唐以前内服膏方数目之最,滋补之最,治疗疾病范围广泛之最,膏方的种类剂型亦是丰富多彩。孙思邈内服膏方注重脏腑虚实,专科专膏,辨证施治。孙氏膏方多为小方,用药轻灵而精炼,善用辛甘温补类药物及药食同源物质,奠定内服膏方滋补养生的基础,开创药食两用膏方的先河。
朱敏丰,朱瑶,朱洁,阮寅正[7](2021)在《中药凝胶贴膏的临床应用研究概况》文中指出中药凝胶贴膏因其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伤、提高患者依从性,可以减少胃肠道刺激,避免肝脏首过效应而提高生物利用度等优势,逐渐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中药凝胶贴膏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刘派[8](2020)在《慢性肺系疾病内服膏方组方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对古代肺系疾病膏方进行收集整理,探究其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并根据药物之间的关联系数演化新处方,为慢性肺系疾病的临床治疗思路提供参考。方法:对图书馆内的书籍进行手工检索,将筛选出的肺系疾病膏方进行记录,人工录入电脑文档中备案;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运用数据预处理的方法对收集到的膏方进行二次筛选和数据加工;登录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的方剂管理系统,将筛选出的膏方名称、来源、治疗疾病以及膏方的组成药物和剂量录入系统之中,整个过程由双人录入,专人审核。利用统计报表系统和数据分析系统,对肺系疾病膏方的疾病类型、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等进行统计;然后利用关联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高频药物组合和新处方。结果:1总体:本次研究共纳入210个处方,包含210味中药,数量最多的为治疗咳嗽的膏方,其次是喘证、肺痨、感冒等;频次最高的药物为杏仁、甘草、麦冬、生姜、紫菀款冬花等;四气以温性为主,五味以甘味为主,归经以归肺经为主;常用药物组合为杏仁、生姜、甘草、紫菀和款冬花等药物之间的配伍,演化出11组新处方。2不同类型疾病:治疗咳嗽的膏方中频次最高的药物为杏仁、甘草、生姜、紫菀、款冬花等;四气以温性为主,五味以甘味为主,归经以归肺经为主;常用药物组合为杏仁、生姜、麦冬、川贝母、紫菀和款冬花等药物之间的配伍,演化出9组新处方。治疗喘证的膏方中频次最高的药物为杏仁、甘草、紫菀、款冬花、人参等;四气以温性为主,五味以甘味为主,归经以归肺经为主;常用药物组合为杏仁、甘草、人参、麻黄等药物之间的配伍,演化出8组新处方。治疗肺痨的膏方中频次最高的药物为麦冬、天冬、茯苓、生地黄、川贝母等;四气以寒性为主,五味以甘味为主,归经以归肺经为主;常用药物组合为麦冬、天冬、人参、茯苓、川贝母等药物之间的配伍,演化出5组新处方。结论:1古代医籍中运用膏方治疗的主要肺系疾病类型为咳嗽、喘证和肺痨,这主要与疾病的病因病机、肺的生理特征以及膏方的治疗特色有关。总体膏方中使用最多的药物为杏仁、紫菀、款冬花、人参、生地等,治疗原则主要以止咳平喘、润肺化痰、补气健脾为主,高频药物之间的相互配伍构成了治疗慢性肺系疾病的核心组合,演化出的新处方根据证候的不同加入了祛风散寒、理气健脾、滋阴养血和清热泻火类药物。2咳嗽的治疗原则与总体原则相同,膏方组成主要以止咳平喘、润肺化痰类药物为主,演化的新处方中加入了补气升阳、疏风解表和清热泻火类药物。3喘证的治疗原则以补肺、补肾、理气、平喘为主,膏方中增加了纳气平喘类药物的比重,辅以止咳化痰类药物,演化的新处方中加入了温补肾阳和解表散寒类药物。4肺痨的治疗原则以滋阴、润肺、降火为主,膏方中大量使用养阴类药物,同时配合止咳化痰类药物,演化的新处方中主要加入补气养血和填精益髓类药物。5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可以对复杂多样的慢性肺系疾病膏方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其组方用药规律,演化生成新处方,并以表格和网络图的形式展示出来,为日后慢性肺系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王逗逗[9](2020)在《清热药治疗2型糖尿病用药规律及其对调节肠道菌群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1.通过对中医古代医籍和现代文献治疗糖尿病相关方剂进行数据挖掘,研究古今医家运用清热药治疗糖尿病的组方用药规律和特点。同时,通过《医方类聚》与《中华医典》对比研究,揭示《医方类聚》作为大型方剂学类书的临床价值。2.通过对现代临床医案进行数据挖掘,揭示赵进喜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T2D M)常用清热药种类与配伍规律,常用剂量及针对不同热证证候的常用方药,以期为临床应用清热药治疗T2DM提供思路与借鉴。3.基于肠道菌群理论,通过Illumina Miseq PE300测序平台与技术,从生物分类学“属”水平探寻清热药降糖功效的微生物学靶点,以期揭示典型清热药黄连降糖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部分,古代文献研究,针对《医方类聚·消渴门》全篇及《中华医典》治疗消渴相关的方药进行整理。首先对药物四气、五味、归经、方剂剂型及高频药物进行统计,并以具有清里热功效的药物为清热药纳入标准对含清热药的方剂进行筛选,统计其中的全部清热药。采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古人应用清热药治疗消渴相关的配伍规律。现代文献研究,采用特定检索式,检索出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与中医药治疗T2DM相关的文献,按纳排标准筛选文献。采用频次分析方法对药物四气、五味、归经、方剂的剂型及高频药物进行统计,并以具有清里热功效的药物为清热药纳入标准对含清热药的方剂进行筛选,统计其中的全部清热药。采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方法,研究现代医家应用清热药治疗T2DM的配伍规律。并进一步研究治疗T2DM常用清热药的常用剂量。2.临床研究部分,收集396份赵进喜教授诊治T2DM有效医案。首先对患者症状、舌象、脉象的表述进行标准化,对处方药物的名称进行规范化,并建立医案方剂数据库。继之对患者一般情况、处方中单味药物、药物四气、五味、归经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发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ersion 2.5),以关联规则、复杂熵聚类分析及无监督熵层次聚类分析法,并以具有清里热功效的药物为清热药纳入标准,挖掘赵进喜教授应用清热药治疗T2DM的组方配伍规律。并针对不同热证常用清热药的用药特色及用药剂量进行统计分析。3.实验研究部分,采用18只自发性基因缺陷型T2DM模型小鼠(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连组、二甲双胍组,采用6只同窝非糖尿病小鼠(db/m小鼠)为正常组。其中黄连组与二甲双胍组分别给予黄连浸膏水溶液及二甲双胍水溶液,模型组与正常组给予纯净水,干预时间为8周。实验过程中观察小鼠血糖与体重的变化。于第8周处死前采集粪便样品,通过Illumina Miseq PE300测序平台,以silval32/16sb acteria为物种分类数据库,对样品菌落的16S rDNA V3-V4区进行DNA测序与聚类,深入分析肠道菌群在生物分类学“属”水平上的组成结构、丰度及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研究结果1.文献研究结果显示,古代医家治疗消渴相关的药物,药性以寒性为主,药味以甘味、苦味为主。归经以肺经、胃经为主。剂型以汤剂、丸剂、散剂为主。常用清热药为天花粉、麦冬、黄连、知母、生地黄、甘草、石膏、黄芩、地骨皮等。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支持度及置信度均较高的规则有黄芩、麦冬,地骨皮、麦冬,知母、黄连、麦冬,麦冬、黄芪、人参等。核心药物组合为天花粉、黄连、麦冬、人参。基于聚类分析共得到6组潜在新处方配伍组合,如天花粉、麦冬、知母、黄芩、桑白皮、地骨皮、葛根、升麻、茯神、赤茯苓、生姜、竹叶、炙甘草,黄连、天花粉、王瓜根、牡蛎、苦参、鸡内金、铅丹等。现代文献研究结果显示,现代医家治疗T2DM的药物,药性以寒性为主,药味以甘味、苦味为主。归经以脾经、肺经为主。剂型以汤剂、胶囊剂为主。常用清热药为生地黄、黄连、天花粉、麦冬、玄参、知母、甘草、赤芍等。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支持度及置信度均较高的规则有生地黄、黄芪,丹参、黄芪,生地黄、丹参、黄芪等。核心药物组合为天花粉、黄连、麦冬、生地黄、黄芪、山药、葛根、丹参。基于聚类分析得到5组潜在新处方配伍组合,如栀子、黄芩、黄芪、玄参、丹参,玄参、白术、茯苓、山茱萸、泽泻、牡丹皮等。2.现代临床医案分析结果显示,共纳入396份医案,含396首处方。症状统计由多到少依次为乏力、口干、不寐、口苦、腰酸等。证候以郁热证、阴虚证、气虚证最多,血瘀证、郁热证次之,热证及其密切相关证候(郁热证、阴虚证、结热证、痰热证、湿热证、肝阳证、热毒证)占总证候的50.66%。用药方面,药物药性以寒性为主。药味以苦味、甘味为主。归经以肝经、脾经为主。常用清热药为黄芩、黄连、地骨皮、甘草、夏枯草、赤芍、生地黄、牛蒡子、知母等。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支持度及置信度均较高的规则有葛根、丹参,地骨皮、荔枝核,地骨皮、丹参、仙鹤草、荔枝核,葛根、丹参、柴胡、黄芩,陈皮、黄芩、半夏等。核心药物组合为葛根、丹参、柴胡、黄芩、白芍、黄连、地骨皮、鬼箭羽、荔枝核、仙鹤草。基于复杂熵聚类分析得到潜在核心药物组合8组,如麦冬、五味子、太子参,白芍、赤芍、甘草,地骨皮、仙鹤草、荔枝核、蚕沙等。基于无监督熵层次聚类分析获得4首潜在新处方配伍组合,如麦冬、莲子心、莲子、五味子、太子参,白芍、赤芍、甘草、三七、茺蔚子、密蒙花等。通过对热证及其密切相关证候用药统计,得到各证候常用清热药,如郁热证常用黄芩、夏枯草、赤芍;阴虚证常用地骨皮、生地黄、知母、玄参;热毒证常用黄芩、黄连、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3.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给予黄连的自发性基因缺陷型T2DM小鼠(黄连组)血糖指标显着下降,与给予纯净水的自发性基因缺陷型T2DM小鼠(模型组)及给予二甲双胍的自发性基因缺陷型T2DM小鼠(二甲双胍组)相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33)。各组小鼠体重均较实验前增加,模型组、黄连组、二甲双胍组,三组小鼠体重与作为正常组的非糖尿病小鼠相较均具有显着差异(P值均=0.000),三组小鼠组间数据则均无显着差异(P值均>0.05)。基于16S rDNA测序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较,黄连组小鼠肠道菌群丰度及多样性降低,在生物分类学“门”水平上,Bacteroidetes、Proteobacteria、Cyanobacteria、Verrucomicrobia 丰度增加,而 Fir micutes、Actinobacteria、Patescibacteria、Epsilonbacteraeota、Tenericutes、Deferribacter es丰度降低,提高了 Bacteroidetes/Firmicutes比值;在生物分类学“属”水平上,表现为 Akkermanisia 丰度增加,Alistipes、Blautia、Roseburia、Helicobacter、Papillibacte r、Ruminococcaceae丰度降低。肠道菌群对血糖影响的相关性分析显示,Akkermansia与血糖呈负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26;Q=0.00866)。结论1.文献研究显示,古代医家治疗消渴多以清热药为主,常配伍补气药与补阴药。常用清热药为天花粉、黄连、知母等。与古代医家相较,现代医家治疗T2DM重视应用清热药的同时,常配伍活血化瘀药,常用清热药为生地黄、黄连、天花粉等。2.现代临床案例分析显示,T2DM常见热证为郁热证、阴虚证、结热证。赵进喜教授治疗T2DM常用清热药为黄芩、黄连、地骨皮、夏枯草等。常配合健脾益气、养阴生津、活血化瘀、疏肝理气、燥湿化痰等药物与清热药联用。3.实验研究显示,清热药的代表药黄连的降糖机制可能与其增加Akkermansia菌属丰度,降低 Alisipes、Blautia、Helicobacter、Papillibacter、Roseburia、Ruminococcac eae菌属丰度,从而改善肠道菌群组成结构,降低物种多样性有关。鉴于中药多靶点的作用机制,清热药治疗T2DM的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4.传统医学在泰国的研究水平相对薄弱,进一步将中医药防治T2DM相关的研究成果推广到泰国,将有利于提高泰国中医诊治T2DM的临床水平。
余豆豆[10](2019)在《基于方剂基本理论的小方与药对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方剂基本理论包括组方、配伍、功效、主治、用法六大理论。本研究主要应用方剂理论框架的基本理论及综合应用文献学、目录学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所搜集的两味药组成的“小方”与药对从组方、配伍、功效、主治、用法、分类六大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以期发现两者各自的共性及特性,进而更好的指导临床应用。方法:首先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梳理出历代特色小方和药对。第二步运用方剂理论框架的基本理论,对所搜集来的“小方”与药对从组方、配伍、功效、主治、用法、分类六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第三步对两者异同进行的归纳、概括、分析、总结,提炼出两者的共性及特性。结果:1.组方方面:小方具有分析病因病机,确立辨证分型,拟定治法的组方过程,其组方形式有君+臣、君+佐、相须式等形式。药对不属于方剂,没有组方过程和组方形式。2.配伍方面:小方的配伍形式多为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两大类,其中相辅相成有同类配伍和引经配伍,相反相成则有寒热并用、升降合用等。药对的配伍形式为中药的七情配伍、性味配伍等。3.功效方面:小方与药对均涉及对症、对证、对病功效,但绝大多数文献记载形式为案例式,即某一方或某一药对能治疗某一症或某一病,常于主治混淆。功效均源于后世学者对其所作的提炼、总结。4.主治方面:小方与药对均涉及对症、对证、对病主治。5.用法方面:小方组方剂量及使用剂量明确;剂型中汤剂占大多数,其次为丸、散、膏剂等等;服法有空心腹、食前服等多种服用方法。药对存在于复方之中,每一组药对有其固定的用量范围,根据每一味药物的特性,其具体的煎法会有所差异。6.分类方面:小方的分类先后经历了以病分类、病证分类、脏腑分类、功效分类。后世医家对药对的分类常以功效分类为主。结论:1.小方属于方剂的范畴,可以单独成方。而药对属于中药的范畴,其运用受七情和合配伍的指导,只能存在于复方之中。2.组方属于小方特有的概念,药对无组方概念;小方侧重同类配伍、引经配伍,药对则侧重相须、相使七情配伍;小方与药对功效及主治无明显差异,但在文献记载中两者有混淆;小方有其固定的剂量、剂型及煎服法,而药对药对的用法需随着其在具体方剂中具体的病因、病机作出相应的调整;小方与药对均具有功效分类。
二、复方半夏止咳贴膏剂的工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方半夏止咳贴膏剂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GRADE系统方法学的中成药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近20年中药复方制剂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述评 |
一、前言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方法 |
四、技术路线 |
五、文献综述结果与结论 |
六、文献质量评估结果与结论 |
七、讨论 |
八、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我国中成药发展历程与临床应用分析 |
一、前言 |
二、中成药的概念 |
三、中成药的发展简史 |
四、中成药的命名与分类 |
五、中成药常见剂型与制备 |
六、中成药临床应用现状——以连花清瘟胶襄为例 |
七、中成药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 |
八、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 |
一、前言 |
二、研究方法 |
1. 临床问题 |
2. 中成药遴选 |
3. 文献检索 |
4. 纳排标准与资料提取 |
5.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6. 证据综合分析 |
7. 证据体质量评价与推荐标准 |
8. 推荐意见形成 |
三、结果 |
1. 研究概述 |
2. 推荐意见及其证据描述 |
2.1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 |
2.2 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 |
2.3 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 |
2.4 咳嗽变异性哮喘 |
4. 指南质量评价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中成药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课题组 |
附录2:临床问题调查问卷 《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临床问题调查问卷 |
附录3 常用产品使用临床情况调查问卷 《中成药治疗支气管临床应用指南》常用产品临床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4 慢性持续续期中成药调查问卷 《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拟通过专家共识法新增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中成药的调查问卷 |
附录5 新增中成药及修改意见调查问卷 《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拟通过专家共识法新增中成药品种及修改推荐意见调查问卷 |
附录6 中成药筛选目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两种不同配方“冬夏并治”穴位敷贴治疗哮病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对哮喘的认识 |
1.1 哮喘病名溯源 |
1.2 哮喘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哮喘的中医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哮喘的认识 |
2.1 哮喘的流行病学 |
2.2 哮喘的病因 |
2.3 哮喘的发病机制 |
2.4 哮喘的西医治疗 |
3 穴位敷贴治疗哮喘的研究概述 |
3.1 穴位敷贴防治哮喘的理论基础 |
3.2 穴位敷贴治疗哮喘的临床研究 |
3.3 穴位敷贴治疗哮喘的实验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设计类型 |
2.2 病例分组 |
2.3 治疗方法 |
3 观察指标 |
3.1 皮肤反应 |
3.2 疗效指标 |
4 疗效评价标准 |
5 统计学方法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两组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 |
1.1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
1.2 两组患者性别分布比较 |
1.3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
1.4 两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比较 |
2 两组治疗前各项观察指标可比性分析 |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1年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感冒次数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ACT评分比较 |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哮喘日间、夜间症状评分比较 |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AQLQ评分比较 |
3 两组治疗后结果与分析 |
3.1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年急性发作次数比较 |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年感冒次数比较 |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CT评分比较 |
3.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哮喘日间、夜间症状评分比较 |
3.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QLQ评分比较 |
4 两组治疗后皮肤反应比较 |
4.1 两组患者三伏贴后皮肤反应评分比较 |
4.2 两组患者三九贴后皮肤反应评分比较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穴位敷贴治疗哮病的配方研究现状 |
1.1 敷贴配方组方规律 |
1.2 敷贴配方用药规律 |
2 “冬夏并治”穴位敷贴的概念 |
3 “冬夏并治”穴位敷贴治疗哮病所选药物与腧穴分析 |
3.1 组方分析 |
3.2 选穴分析 |
4 疗效分析 |
4.1 组内比较分析 |
4.2 组间比较分析 |
5 “冬夏并治”穴位敷贴两种配方疗效相当的机理探讨 |
6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答辩委员会名单 |
个人简介 |
(3)郭立中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经验及扶阳通痹基本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与文献研究进展 |
1 现代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
1.1 流行病学调查 |
1.2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
1.3 RA的临床诊断 |
1.4 RA的西医治疗 |
1.4.1 治疗原则 |
1.4.2 一般治疗 |
1.4.3 药物治疗 |
1.4.4 免疫净化 |
1.4.5 外科治疗 |
1.4.6 功能锻炼 |
2 中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
2.1 RA的中医病名探讨 |
2.2 RA的病因病机研究 |
2.2.1 病因研究 |
2.2.2 病机研究 |
2.3 RA的中医治疗 |
2.3.1 辨证分型论治 |
2.3.2 辨证分期论治 |
2.3.3 成方及验方治疗 |
2.3.4 中成药和中药制剂治疗 |
2.3.5 针灸治疗 |
2.3.5.1 针刺治疗 |
2.3.5.2 艾灸治疗 |
2.3.5.3 耳针治疗 |
2.3.6 推拿治疗 |
2.3.7 药浴、热敷 |
2.3.8 穴位贴敷 |
2.3.9 穴位注射疗法 |
2.3.10 中药离子导入疗法 |
2.3.11 中医调护 |
3 述评 |
第二部分 郭立中教授辨治RA的病案数据挖掘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病案资料来源 |
2.2 疾病诊断标准 |
2.3 病案纳入标准 |
2.4 病案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病案信息采集 |
3.2 病案信息预处理 |
3.3 病案数据处理方法 |
3.3.1 郭教授辨治RA病案数据库的建立 |
3.3.2 病案数据清理 |
3.3.3 病案数据术语规范化 |
3.4 病案数据挖掘平台的建立 |
3.5 病案数据挖掘方法 |
4 结果 |
4.1 病案一般情况 |
4.1.1 性别比例分布 |
4.1.2 年龄频次频率分布 |
4.2 临床症状频次频率分布 |
4.3 舌象频次频率分布 |
4.4 脉象频次频率分布 |
4.5 病机证候频次频率分布 |
4.6 病理因素频次频率分布 |
4.7 药物频次频率分布 |
4.8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4.8.1 内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4.8.1.1 临床症状内关联规则项集 |
4.8.1.2 舌象内关联规则项集 |
4.8.1.3 脉象内关联规则项集 |
4.8.1.4 病机内关联规则项集 |
4.8.1.5 病理因素内关联规则项集 |
4.8.1.6 药物内关联规则项集 |
4.8.2 外关联规则结果 |
4.8.2.1 临床症状与舌象外关联规则项集 |
4.8.2.2 临床症状与脉象外关联规则项集 |
4.8.2.3 临床症状与病机外关联规则项集 |
4.8.2.4 临床症状与病理因素外关联规则项集 |
4.8.2.5 临床症状与药物外关联规则项集 |
4.8.2.6 脉象与病机外关联规则项集 |
4.8.2.7 脉象与药物外关联规则项集 |
4.9 K-均值聚类分析数据结果 |
4.9.1 病机证候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 |
4.9.2 药物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 |
4.9.3 病机证候与药物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 |
5. 讨论 |
5.1 阳气多伤的时代背景 |
5.2 阳气不足、寒湿凝滞在类风湿关节炎形成中的作用 |
5.3 “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数据挖掘结果分析 |
5.3.1 一般情况 |
5.3.2 临床症状 |
5.3.3 舌象 |
5.3.4 脉象 |
5.3.5 病机与辨证 |
5.3.6 病理因素 |
5.3.7 聚类处方与治法 |
5.3.8 扶阳通痹基本方释义 |
5.3.9 常用中药与配伍 |
5.3.9.1 单味中药 |
5.3.9.2 药对 |
5.3.9.3 附子用量与减毒 |
第三部分 扶阳通痹基本方治疗RA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扶阳通痹基本方的有效成分筛选 |
1.2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预测 |
1.3 RA的疾病相关靶点检索 |
1.4 绘制RA和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靶点Veen图 |
1.5 构建“药物-有效成分-作用靶点-疾病”网络关系图 |
1.6 构建蛋白质互作关系网络及筛选核心靶点蛋白 |
1.7 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 |
2 结果 |
2.1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活性成分 |
2.2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 |
2.3 RA的疾病相关靶点 |
2.4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靶点和RA疾病相关靶点Veen图 |
2.5 扶阳通痹基本方的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的网络图 |
2.6 绘制PPI关系图和barplot图 |
2.7 GO与KEGG富集功能分析 |
3 讨论 |
3.1 中药活性成分分析 |
3.2 关键蛋白和靶基因分析 |
3.3 KEGG通路分析 |
第四部分 典型病案选 |
1 寒湿凝滞,气血痹阻案 |
2 阳虚阴浮,心肾不交案 |
3 痰湿凝滞,气血痹阻案 |
4 阳虚寒凝,气血不畅案 |
5 心脾阳虚,血不养神案 |
6 阳虚气弱,筋骨失养案 |
7 肝肾阳虚,寒湿凝滞案 |
8 阳虚水停,寒湿凝滞案 |
9 阳虚感寒,痰湿内伏案 |
10 湿热瘀阻,气血不畅案 |
结论 |
本论文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1 不足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缩写语表 |
附表2 临床症状频次频率分布 |
附表3 舌象频次频率分布 |
附表4 病机频次频率分布 |
附表5 药物频次频率分布 |
附表6 药物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
附表7 病机系统聚类分析位点结构 |
附表8 病机与药物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
附表9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列表 |
附表10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作用靶点 |
附表11 扶阳通痹基本方治疗RA的可能关键靶标列表 |
附表12 PPI中关键靶蛋白Degree值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基于数据挖掘的细辛用量及配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细辛的基本概况 |
1 细辛的药材品种 |
1.1 药材源流 |
1.2 品种考证 |
2 细辛的功用认识 |
2.1 两汉时期 |
2.2 魏晋时期 |
2.3 隋唐时期 |
2.4 宋元时期 |
2.5 明清时期 |
2.6 现代应用 |
3 细辛的毒性认识 |
3.1 古代源流 |
3.2 现代认识 |
4 “细辛不过钱”的思考 |
4.1 古代源流 |
4.2 现代认识 |
第二部分 细辛用量及配伍规律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方剂数据库的建立 |
2.2 数据挖掘方法 |
3 研究内容 |
3.1 药物味数 |
3.2 主治病症 |
4 研究结果 |
4.1 细辛用量结果 |
4.2 细辛用量规律 |
4.3 细辛配伍结果 |
4.4 细辛配伍规律 |
第三部分 细辛毒-效-量-配伍的相关性研究 |
1 功效古今异同 |
1.1 历代本草中细辛功效 |
1.2 历代汤剂中细辛功效 |
1.3 通窍之效被忽视之处 |
1.4 其他争议之处 |
2 毒-效-量-配伍相关性 |
2.1 细辛效量关系 |
2.2 细辛毒效关系 |
2.3 细辛毒量关系 |
2.4 影响毒性的因素 |
2.5 效-量-病相关性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历代细辛方方源分布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苦杏仁的文献及组方配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苦杏仁的古代本草文献研究 |
1 苦杏仁的名称研究 |
2 苦杏仁的产地研究 |
2.1 山西太行山 |
2.2 山东济南 |
2.3 河南河北 |
2.4 西北东北 |
3 苦杏仁的修治与炮制研究 |
3.1 净制 |
3.2 切制 |
3.3 火制 |
3.4 药汁制苦杏仁 |
3.5 童便制苦杏仁 |
3.6 苦杏仁制霜 |
3.7 苦杏仁取汁 |
3.8 其他炮制方法 |
3.9 古代炮制苦杏仁的目的 |
3.10 小结 |
4 苦杏仁之毒性 |
4.1 毒性源流 |
4.2 中毒表现 |
4.3 使用禁忌 |
4.4 炮制减毒 |
4.5 配伍减毒 |
5 苦杏仁之性效 |
5.1 性味 |
5.2 归经 |
5.3 升降浮沉 |
5.4 功效主治 |
第二部分 苦杏仁组方配伍规律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 |
2.1 数据标准化处理 |
2.2 苦杏仁方剂信息数据库构建 |
3 研究方法 |
3.1 中医文献学方法 |
3.2 统计学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苦杏仁历代方基本情况分析 |
4.2 苦杏仁量效关系研究 |
4.3 苦杏仁方剂配伍用药规律研究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苦杏仁古今功效的对比分析 |
1.1 止咳平喘 |
1.2 止痛 |
1.3 袪湿行水 |
1.4 化痰开窍 |
1.5 润肠通便 |
1.6 利水消肿 |
1.7 宽胸理气 |
1.8 产乳 |
1.9 润肤养颜 |
1.10 杀虫止痒 |
2.思考 |
3 本研究的特点和创新点 |
3.1 通过中医文献学结合数据挖掘的方法,系统全面的整理了苦杏仁的古代文献 |
3.2 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系统研究了苦杏仁的用量?剂型?病症之间的配伍规律 |
3.3 将苦杏仁的功效进行了古今对比 |
4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与结论 |
4.1 首次对苦杏仁的药性和毒性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 |
4.2 构建了苦杏仁方剂数据库 |
4.3 总结了苦杏仁的主治病证范围与配伍用药规律 |
5.问题与展望 |
5.1 关于剂量问题 |
5.2 关于苦杏仁的炮制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苦杏仁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孙思邈内服膏方文献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中医膏方源流概述 |
1 膏方的概念 |
1.1 膏的释义 |
1.2 膏方的种类 |
1.3 膏剂与丸剂的区别 |
2 膏方的历史源流 |
2.1 先秦至秦汉时期 |
2.2 魏晋隋唐时期 |
2.3 宋金元时期 |
2.4 明清时期 |
2.5 近现代时期 |
第二部分 孙思邈内服膏方研究思路和方法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 |
2.1 文献版本依据 |
2.2 膏方纳入标准 |
2.3 膏方排除标准 |
2.4 孙思邈膏方概况 |
3 研究主要方法 |
3.1 文献法 |
3.2 比较法 |
3.3 统计学法 |
4 膏方资料处理 |
4.1 膏方名称录入 |
4.2 膏方病证分类录入 |
4.3 内服膏方药物录入 |
第三部分 孙思邈内服膏方文献整理 |
1 孙氏妇人内服膏方整理 |
1.1 膏方评析 |
1.2 妇人膏方总结 |
2 孙氏胆腑内服膏方 |
2.1 膏方评析 |
2.2 胆腑膏方总结 |
3 孙氏养生辟谷膏方介绍 |
3.1 膏方评析 |
3.2 养性辟谷膏方总结 |
4 孙氏七窍内服膏方整理 |
4.1 膏方评析 |
4.2 七窍内服膏方总结 |
5 孙氏大肠内服膏方整理 |
5.1 膏方评析 |
5.2 大肠膏方总结 |
6 孙氏杂病内服膏方整理 |
6.1 膏方评析 |
6.2 杂病膏方总结 |
7 孙氏伤寒内服膏方整理 |
7.1 膏方评析 |
7.2 伤寒膏方总结 |
8 孙氏痈肿毒内服膏方整理 |
8.1 膏方评析 |
8.2 痈肿膏方总结 |
9 孙氏风毒脚气膏方整理 |
9.1 膏方评析 |
9.2 脚气膏方总结 |
10 孙氏儿科内服膏方整理 |
10.1 膏方评析 |
10.2 小儿膏方总结 |
11 孙氏中风内服膏方整理 |
11.1 膏方评析 |
11.2 中风膏方总结 |
12 孙氏“单首”膏方整理 |
12.1 膏方评析 |
12.2 “单首”膏方总结 |
第四部分 孙思邈内服膏方组方规律统计分析 |
1 内服膏方用药统计及分析 |
1.1 药类频次统计及分析 |
1.2 高频类药物统计及分析 |
2 内服膏方组方统计及分析 |
2.1 药食两用膏方统计及分析 |
2.2 内服膏方虚实证统计及分析 |
2.3 内服膏方大小方统计及分析 |
2.4 内服膏方剂型统计及分析 |
2.5 内服膏方类型统计及分析 |
2.6 收膏“湿性物质”统计及分析 |
第五部分 孙思邈内服膏方特色总结及历史地位 |
1 膏方辨证特色 |
1.1 专科专膏,以症施治 |
1.2 脏腑虚实,辨证论治 |
2 膏方用药特色 |
2.1 补虚为主,善用温药 |
2.2 寒温适中,动静结合 |
2.3 药食同源,注重食疗 |
3 膏方组方特色 |
3.1 用药简炼,小方为主 |
3.2 剂型丰富,类型多样 |
结语 |
附录 《千金方》常用药物剂量核算表 |
参考文献 |
综述 孙思邈学术思想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中药凝胶贴膏的临床应用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应用研究 |
1.1 外科及骨科疾病 |
1.1.1 乳腺增生: |
1.1.2 静脉炎: |
1.1.3 关节炎: |
1.1.4 骨质疏松症: |
1.1.5 软组织损伤: |
1.1.6 腰间盘突出症: |
1.2 消化道疾病 |
1.2.1 便秘: |
1.2.2 肠易激综合症: |
1.2.3 肝硬化腹水: |
1.3 呼吸道疾病 |
1.3.1 小儿肺炎: |
1.3.2 支气管哮喘: |
1.4 癌症的辅助性治疗 |
1.4.1 癌性疼痛: |
1.4.2 骨髓抑制: |
2 展望 |
(8)慢性肺系疾病内服膏方组方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肺系疾病研究现状 |
1.1 传统医学对肺系疾病的认识 |
1.2 现代医学对肺系疾病的研究 |
2.膏方治疗慢性肺系疾病的研究 |
2.1 膏方的概念 |
2.2 膏方发展的源流 |
2.3 膏方治疗慢性肺系疾病的特色和优势 |
2.4 目前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
3 中医临床数据挖掘研究 |
3.1 中医学与大数据 |
3.2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3.3 膏方的数据挖掘研究进展 |
3.4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介绍与关键技术 |
第二部分 课题研究 |
1 研究资料 |
1.1 数据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文献检索策略 |
2.2 文献数据的预处理 |
2.3 文献数据库的建立和录入 |
2.4 数据分析 |
2.5 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 |
3.1 肺系疾病膏方总体分析结果 |
3.2 治疗咳嗽的膏方分析结果 |
3.3 治疗喘证的膏方分析结果 |
3.4 治疗肺痨的膏方分析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肺系疾病膏方总体用药规律研究 |
1.1 肺系疾病类型分析 |
1.2 用药频次分析 |
1.3 四气五味归经分析 |
1.4 基于关联规则的膏方组方分析 |
1.5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膏方处方分析 |
2 不同类型肺系疾病膏方用药规律研究 |
2.1 治疗咳嗽膏方的用药规律分析 |
2.2 治疗喘证膏方的用药规律分析 |
2.3 治疗肺痨膏方的用药规律分析 |
3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优势与不足 |
结语 |
1 结论 |
2 展望与不足 |
2.1 展望 |
2.2 不足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清热药治疗2型糖尿病用药规律及其对调节肠道菌群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古今医家应用清热法治疗糖尿病相关文献综述 |
1 古代医家应用清热法治疗消渴相关文献综述 |
2 现代医家应用清热法治疗糖尿病的文献综述 |
3 泰国传统医学治疗糖尿病的现状 |
4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2型糖尿病与肠道菌群相关性及常用清热药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1 肠道菌群组成结构与功能 |
2 糖尿病与体内肠道菌群的变化 |
3 肠道菌群诱发糖尿病的机制 |
4 治疗糖尿病常用清热药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5 黄连治疗糖尿病的现代研究进展 |
6 泰国传统草药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7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文献研究: 基于古今文献数据挖掘的清热药治疗糖尿病相关用药规律研究 |
研究一 基于数据挖掘的古代医籍应用清热药治疗消渴相关用药规律研究 |
1 研究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研究二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医家应用清热药治疗糖尿病相关用药规律研究 |
1 研究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临床研究 赵进喜教授应用清热药治疗2型糖尿病用药规律研究 |
1 研究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实验研究 基于肠道菌群的黄连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机制研究 |
对象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1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本虚标实证候诊断标准》(泰语版) |
附录2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本虚标实证候诊断标准》(汉语版) |
致谢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基于方剂基本理论的小方与药对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1.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 小方与药对在临床上常用且易混淆 |
1.2 小方与药对比较研究甚少 |
2.小方历史发展沿革 |
2.1 先秦两汉时期仲景善用小方 |
2.2 晋唐时期《千金方》所载小方一百余首 |
2.3 宋金元时期大量记载小方的方书涌现 |
2.4 明清时期小方在发展中丰富 |
2.5 近代张锡纯善用小方 |
3.药对历史发展沿革 |
3.1 先秦至两汉时期药对萌芽阶段 |
3.2 南北朝时期药对之名始见 |
3.3 明清时期药对理论发展 |
3.4 近代涌现大量关于药对的着作 |
4.小方与药对的研究现状 |
4.1 研究药对在方剂中的应用及应用规律 |
4.2 具体小方的临床应用 |
5.方剂理论框架研究简介 |
第二部分 应用方剂基本理论研究小方 |
1.小方的组方 |
1.1 小方的组方形式为君+臣、君+佐、相须式 |
1.2 组方研究示例 |
2.小方的配伍 |
2.1 小方配伍形式有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 |
2.2 配伍研究示例 |
3.小方的功效 |
3.1 小方的功效具有对症、对证、对病功效 |
3.2 功效研究示例 |
4.小方的主治 |
4.1 小方主治具有对症、对病、对证主治 |
4.2 主治研究示例 |
5.小方的用法 |
5.1 小方剂量明确 |
5.2 小方剂型有汤、丸、散等 |
5.3 小方具有完整的煎法服法 |
6.小方的分类 |
6.1 小方分类方式多样 |
第三部分 基于方剂基本理论研究药对 |
1.常见药对的配伍形式主要有七情配伍和性味配伍 |
1.1 七情配伍 |
1.2 性味配伍 |
1.3 常用药对配伍示例 |
2.常见药对的功效主要有对症、对证、对病功效 |
2.1 常用药对功效示例 |
3.常见药对的主治主要有对症、对证、对病主治 |
3.1 常用药对主治示例 |
4.常见药对的用法范围明确 |
4.1 常用药对用法示例 |
5、药对以功效为主分类 |
第四部分 讨论 |
1.小方具有组方过程和形式 |
2.小方具有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的配伍形式 |
3.小方与药对均具有对病、对症、对证功效 |
4.小方与药对均具有对病、对症、对证主治 |
5.小方具有完整的剂量、剂型、用法结构 |
6.小方与药对均具有功效分类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2: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四、复方半夏止咳贴膏剂的工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GRADE系统方法学的中成药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研究[D]. 王建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两种不同配方“冬夏并治”穴位敷贴治疗哮病的疗效观察[D]. 杨月容.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郭立中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经验及扶阳通痹基本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D]. 杨建萍.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基于数据挖掘的细辛用量及配伍规律研究[D]. 滕占理.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苦杏仁的文献及组方配伍规律研究[D]. 殷寻嫣.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孙思邈内服膏方文献整理研究[D]. 韩英豪.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中药凝胶贴膏的临床应用研究概况[J]. 朱敏丰,朱瑶,朱洁,阮寅正. 海峡药学, 2021(02)
- [8]慢性肺系疾病内服膏方组方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D]. 刘派.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9]清热药治疗2型糖尿病用药规律及其对调节肠道菌群作用机制研究[D]. 王逗逗.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基于方剂基本理论的小方与药对的比较研究[D]. 余豆豆.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