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豫研究——试论鲁豫的身份、性格、历史成就及成功原因

鲁豫研究——试论鲁豫的身份、性格、历史成就及成功原因

一、陆羽研究——陆羽的身份、个性、历史功绩及成功原因的探究(论文文献综述)

邹广胜[1](2021)在《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的关系为研究课题,当然,有些问题文论中讨论得多些,有些问题书论中讨论得更为深入,但都以文论书论中共同关注、共同存在的问题为轴心与线索展开讨论与论述,同时也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在中国文论史与中国书论史上产生的影响。本论文的基本内容如下:绪论作为开篇,讨论本选题的价值及意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并阐明各章节之间的关系。第一章为“魏晋文论与书论之关联”,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包括文学家、文论家、书法家、书论家他们共同面临的人生际遇,共通的审美趣味,艺术家的多才多能,艺术的觉醒与人的觉醒,艺术的独立性与人的独立性等问题,以及艺成而下、德成而上的儒家观念对文学、文学家与书法、书法家之地位的影响。第二章为“文论与书论之差异”,探讨图像与语言作为不同的媒介对书法与文学审美特质的不同意义,如陆机的《文赋》与《平复帖》,曹植的《洛神赋》与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兰亭》的文学性与书法性等所表现出的不同之美等问题。第三章为“魏晋风度与魏晋书韵”,讨论魏晋文论与书论中的不同审美风格及文风与书风中共同存在的风格与个性问题等,如错彩镂金与出水芙蓉,妍媚与质朴,它们都是魏晋文学书法追求个性的具体表现,如《典论·论文》中所说虽父兄不能移子弟。至于二王妍媚的风格与钟繇质朴的风格、儒家刚健质朴与道家自然飘逸的审美原则等两种不同的审美风格都同样贯穿于中国古代书法与文学的批评之中。第四章为“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观物取象”,主要讨论文学与书法的道法自然,模拟自然,以自然物象及人体之美来说明文学及书法之美的问题,特别是人体中的骨、肉、筋、肤、神气等。第五章为“魏晋南北朝人品及文品与书品的同一性及矛盾性”,也就是文如其人与书如其人的问题,文品与人品之争、艺术与人格及道德之争贯穿于中国古代文论与书论。在中国古代文论及书论发展史上,古典风格与浪漫风格、儒家的美善合一与中庸原则,鉴赏判断与价值判断等都贯穿于中国古代书法与文学的评论与鉴赏之中,坚持经典与变易的结合正是《文心雕龙·通变》中的基本原则,也是贯穿中国古代书论、文论始终的核心问题。

李会玲[2](2021)在《地方博物馆与地域文化展陈研究 ——以宜昌博物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物馆被普遍认为是中华民族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精神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不断推动、促进世界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至今已走过1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中国各类博物馆在场馆设施建设、藏品保护研究、陈列展示和免费开放、满足民众需求、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不断取得全新进展。中国各类博物馆不仅被认为是中国历史的真实保存者和实时记录者,也被当代中国人民认为是实现建设中华民族伟大繁荣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随着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在国家政策、民众需求、文化支撑、地方发展等多因素的影响下,以展示地域特色文化的地方博物馆日益增多,地方博物馆成为展现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地方博物馆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囿于各地在对本区域文化挖掘研究不够、策划人员水平不一,投入经费不足等,地方博物馆建设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状态,对地方特色的展示片面,导致地方博物馆建设达不到凸显地方文化的目的。宜昌博物馆在2019年建成并对外开放,前后至今不足两年。该馆建设采取全新理念,不同于以往地方博物馆的建设,以全新的技术手段呈现宜昌地区的地域特色,馆内各大展陈蕴含着宜昌地区特有的活力,各展厅整体发散的是灵动的氛围。但在具体内容的选择上,缺乏一定程度的深入思考,本文意在从博物馆角度切入,通过对博物馆全面细致地剖析,客观评析宜昌博物馆对宜昌地域特色的展现。其中主要从宜昌博物馆的建筑、展陈、社教推广等方面了解该馆对宜昌地域特色的展现是否全面独到,并从中汲取经验与教训,为其他地方博物馆的建设与完善提供案例支持,意在总结出一套适应地方博物馆发展的通行之道,为地方博物馆建设的完善添砖加瓦,为地方文化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基础。

范丽琴[3](2021)在《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福建地方诗歌总集指收录整个福建或福建某地区两个及以上作家作品的合集,其编纂者不限于本土文人,还包括客寓文人。福建最早的地方诗歌总集是唐代黄滔所编的《泉山秀句集》三十卷,现存最早的则是明代徐编、费道用等补录的《闽南唐雅》十二卷,此后福建地方诗歌总集蓬勃发展,充分展现了福建文学的发展轨迹。从时间分布上看,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自唐代发端,宋代勃兴,元代延绵不绝,至明清时期得到全面发展,出现明代中期和清代中期两座发展高峰,福建各府涌现出大量着名的地方诗歌总集,并在清代呈现出总结性的特点。从空间分布上看,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主要集中在福州府、兴化府、泉州府,邵武府、建宁府次之,其他各府零星分布。在福建文学发展过程中,文人积极倡导诗派振兴风雅之旨,乡邦人文之盛与遗文散落的巨大反差,促使他们承前启后地进行征文考献,以备一郡之典。他们以“以人而存其诗”(选人)和“因诗而存其人”(选诗)的选录标准为主,对前人已刊刻或未付梓的总集、别集、诗话、笔记、方志、杂录等,甚至石刻藓壁、题画诗等多种文献载体进行全面搜集与整理,采用以人系诗、以体系诗、以主题系诗的编纂体例,编纂出诸如《闽海风雅》《全闽诗俊》《乾嘉全闽诗传》《闽诗录》《全闽明诗传》《国朝全闽诗录》《晋安风雅》《莆阳文献》《莆风清籁集》《清源文献》《螺阳文献》《丰州集稿》《昭阳扶雅》《建宁耆旧诗钞》《汀南廑存集》《柘浦诗钞》《建阳诗钞》《剑浦诗编》等一大批反映整个福建或某府某县诗歌发展状况的省级或府县级地方诗歌总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福建科举文化发展水平、福建地方文学家族的发展步伐相一致,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能够比较突出地体现福建地方文学的发展状况,其中所包含的正文和序、跋、凡例、人物小传、评注等附件资料不仅具有梳理福建文学发展脉络、拓展福建诗人群体研究、拓展福建诗歌批评研究等重要的文学意义,而且具有辑佚与校勘功能,具有保存作者资料、保存历史事件史料和地方特色文化史料记载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

徐慧极[4](2020)在《中国古代艺术体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体式”是中国古代艺术理论家对艺术门类、类型、体裁、风格等涉及体制与样式问题的总体概括。本文以史为线索,研究中国古代艺术的体式问题。中国古代艺术体式有其独特的形式构成与理论表达方式。本文针对艺术体式理论的论述是以四个结构层次为划分依据,从五个理论维度进行阐述。四个结构层次分别是艺术门类、艺术类型、艺术体裁以及从体基础上延伸出来的风格;五个阐释维度分别是物质媒介与艺术语言、形制规范、名家样式、地域风格、时代风格。艺术体式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范畴,它在门类、类型、体裁三个层级上经历了从混融综合之“艺”到独立之“体”,再到具体体式细化、整合的演化过程。先秦、秦汉是艺术体式的混融期,体式在礼乐制度的规约下发展,该时期着重讨论的是体式与礼乐制度、百工技艺的生成及规范关系。魏晋南北朝是体式的确立期,各艺术门类作为独立个体的艺术批评意识日渐强烈,门类属性及其相互之间的界限渐趋明朗,体式理论侧重于强调艺术家的主导作用及名家样式的典范地位,体式形构、样貌的形式认识逐渐深化,二者在体的生成、确立中互为因果。唐宋是体式的系统整合期,也是体式形制规范的重构期,艺术门类、艺术类型、艺术体裁的样式标准逐渐建立,书、画、乐门类艺术的样式类型论逐渐形成,奠定了后世艺术体式阐述的理论基础。元明清时期,艺术体式在整合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艺术体式理论通过拓展体式阐述的本体向度,整合前代艺术体式,再释体式活力。从种类形式层面延伸至风格,时代风格、名家样式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成为体式阐述的主要方面。历史阐述维度进一步推进,既有体式的样式形态获得了系统的梳理,体式的形式构成因素获得了更深层次的凝练,部分原有艺术样式的体式价值得以彰显。把握中国古代艺术体式理论,是重审古代艺术样式形态、样式谱系、艺术风格、艺术流派等论题的一个窗口,也是认识古代艺术整体样式构成的一架梯子,对之进行系统整理,有助于推进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现代阐释。

姚舒然[5](2020)在《无锡古城西郊景园的历时性生长》文中研究指明在江南历史城市周边普遍存在着风景优美、历史悠久的邑郊景园,它们往往位于自然山水之间。位于无锡古城西侧的锡山与惠山等自然山水以及周边的寺庙、园林和祠堂群落等人工营建,构成了属于这个城市的西郊景园。无锡城市形成于秦汉之际,其古县城的选址和形态深受自然山水的影响。从南朝到近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人群又进一步改造西郊山水,从而形成复杂而丰富的西郊景园,也成为无锡的重要风景名胜区和历史地段。本文即以时间为纲研究西郊景园形成和生长的脉络,并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以及功能定位、空间内涵。通过详解历史文献及对现存空间进行考察,在以下方面做到创新:1)在空间维度上,首次将无锡古城西郊的锡山、惠山等自然山水及其周边的寺庙、园林和祠堂群落等空间视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研究,提出“西郊景园”的特定概念。对于一个融合了自然山水与各类功能历史空间的复杂地段,用整体性思维构建了研究体系。2)在时间维度上,首次研究西郊景园的生长全过程。这种对于西郊景园复杂性源于历史积淀和转折的延续性视角,跨越南朝到近代,有助于更加清晰的了解复杂性背后的演化逻辑,对于研究其他城市近郊景园具有启发意义。3)以发掘西郊景园和无锡城市之间的关系为研究目标,而不仅仅停留于对空间实体的孤立研究层面。通过对西郊景园相对于城市的功能分析,旨在探讨江南城市和城郊山水之间的共生现象,以及背后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因素,并进一步探讨山城关系所体现出的历史观念。4)通过研究城市历史人群营建活动来阐释历史名胜中反映出的山水观念。士大夫阶层为西郊景园的主导营建人群,尤其明清时期随着江南地方缙绅及其家族的壮大,无锡西郊的园林和祠堂也密集出现形成群落,形成诸多名胜风景。士大夫人群对待自然山水的态度,利用自然山水的方式,是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在山水空间上的体现。论文正文部分首先概括介绍了无锡城市的选址与山水环境的关系,以及西郊地区锡山与惠山的自然特征、西郊景园的格局与遗存现状。然后按照时间顺序,分析南朝西郊佛寺的出现及唐代惠山寺泉景的营建、宋元二泉名胜的形成以及惠山寺的墓祠化、明代西郊园墅的聚集和公共胜景的构建、清代西郊园墅和泉茶文化的传承与影响及祠堂群的形成,以及近代惠山镇的形成,直至成为市镇化景园的生长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景园中的佛教文化逐渐被本土的儒家文化所包容消解,山和城的关联不断强化,从城山两立发展为城山相连,体现了地方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正文约15万字,图121幅,表6幅

范婷婷[6](2020)在《历史环境中的中国传统楼阁建筑设计研究 ——以南京栖霞虎山碧云楼建筑设计为例》文中指出楼阁是中国传统的城市山水人文环境中的典型景观要素,是关联城市和自然山水的关键因子,在构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审美价值取向和整体意象的景观环境空间结构中起到提纲挈领的标志性作用。深入解读传统楼阁与历史环境的关系及其本体特征,是理解中国古代匠人的环境经营智慧、丰富现代中国城市特色景观营造理论的重要途径。中国古代的景观营造历来注重环境的整体把握,当前有关楼阁的研究关注点多在于单体物质空间的形成背景及发展演变特征,而将楼阁分布与城市空间环境联系起来,作整体性解读这方面仍有待于作进一步的研究。鉴于以上认识,本文以历史环境中的传统楼阁为研究对象,尝试从历史环境的类型入手,分析历史环境与传统楼阁的互相影响,梳理古代楼阁营建在环境的不同层面关联自然秩序的历史经验,为现代景观楼阁设计的传承与创新作基础性的理论参考,以期为楼阁相关的工程建设及保护修缮拓展相关理论支撑。本文通过文献和案例分析,对历史环境中的传统楼阁建筑设计作系统的梳理解读。研究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历史环境的类型及其影响下的楼阁形式、传统楼阁建置对理想环境格局构建的作用以及传统楼阁在不同层面与环境建立整体关系的方法这三个方面厘清历史环境与传统楼阁的互动关系;第二部分分别从时间的纵向和横向理解传统楼阁的发展特征,认识楼阁单体的形成背景及构成要素的演变脉络;第三部分在前文认识历史环境和传统楼阁的特征及关系的基础上,从环境应对和楼阁单体表现两方面探究传统楼阁在现代空间语境下的适应性策略;第四部分以碧云楼为例,阐述基于栖霞山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环境格局特征,并观照现代城市景观新秩序的背景,生成的楼阁建筑及周边环境设计策略。综上,总结古代楼阁营造的规律,认识到楼阁景观是特定历史语境下多重因素形成的物质外现形式。故在新的历史时期,既要重拾环境整体经营的传统智慧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更要以现代建筑语言诠释楼阁文化的核心内涵,塑造体现时代精神特色的新楼阁景观风貌。

张悦[7](2020)在《唐人选唐诗相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唐诗作为“一代之文学”,是唐代文学繁盛的最突出代表。唐朝建国至五代,不过三百年间,出现了大量优秀的诗人和诗歌作品。山水田园诗派与边塞诗派各成气候,五言、七言齐头并进,古体诗向近体诗过渡,诗风逐渐摆脱浮靡而追求风骨与雅正,唐诗以其蓬勃的生命力向世界展示了其盛世帝国的精神风貌与文化底蕴。唐人对于自身所处时代是满足而骄傲的,对于当时的文学发展也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尤其在诗歌方面,唐人已经开始有意识地编选同时代人的诗歌集子。这种现象到了元代被称作“唐人选唐诗”。唐人选唐诗在当时的数量应该是很多的,迄今我们可以考察到的就有一百几十种。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所涉猎唐五代的唐诗选本就有三十九种之多,但很多都已经散佚了,难以得见全貌。据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增订本)》整理辑校,现存唐人选唐诗共十七种。长久以来,在唐诗研究的领域中,唐人选唐诗作为一个整体或是出现在唐代的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诗选现象,并没有成为研究者们青睐的对象,他们更喜欢从唐以后的诗话和笔记中去寻找线索。自唐以降,历代都不乏唐诗选本,宋、元、明、清都在不同程度上宗唐和崇唐,与之相适应的,各个时期都出现了数目可观的唐诗选本,体现了各自历史时期文学的特点与倾向。而唐代人自己编选的唐诗集子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可贵。唐人选唐诗不仅展现了盛世大唐的文学自觉和文化自信,更体现了唐代诗歌审美趣味与诗歌特点,更可以观测出唐人诗歌风尚的动态流变。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唐人选唐诗的溯源和述评,从最早的有关唐人选唐诗的资料入手,追溯唐代唐诗选本的源流与各个选本在唐代的发展和研究。从宏观上梳理选本自唐代出现以来,经过宋、元、明、清、民国以及近现代的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果和贡献,以及存在的研究不足之处。通过对清代以来唐人选唐诗研究现状的分析、整理和评述,更加精准地掌握唐人选唐诗的研究现状以及薄弱部分,从而更好地指导接下来的研究。第二部分通过几种重要的唐代唐诗选本梳理唐代诗歌风尚的动态流变,探讨唐诗内部发展演变过程。第三部分研究受关注相对较少的新增的三种唐人选唐诗,201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唐人选唐诗新编(增订本)》是傅璇琮、陈尚君和徐俊先生等在既往编纂的基础上,加以增补、覆校增订而出版的。其中新增三种唐诗选本即《元和三舍人集》、《窦氏联珠集》和《瑶池新咏集》研究相对较少,并且有值得深入探究的空间。第四部分通过对几种收录女诗人诗歌的唐诗选本的分析,探究唐人选唐诗收录女诗人诗歌的原因及意义。第五部分通过对诗僧这一特殊群体的诗歌收录情况以及唐代文人与诗僧的交往酬和情况进行阐释和分析,探讨唐人选唐诗中收录僧诗的积极意义。第六部分是诗人个案分析。通过对几位唐代着名诗人在唐人选唐诗诸本中的收录情况进行统计,并以诗人所处时代背景和仕宦经历相结合进行考察分析,还原诗人的诗歌作品在唐代被接受的真实情况,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张九龄和孟浩然等。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首先,第一次对二十一世纪以来唐人选唐诗的研究进行全面的评述,总结已有取得的成就,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其次,对于前人较少涉猎的女诗人群体及诗僧群体的观照和研究。分别列两章内容进行论述和分析,探寻女诗人和诗僧这两类特殊群体在唐代唐诗选本出现的原因和价值意义,既弥补了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也体现了唐人多元的、包容的、开放的、雅正的思想文化审美趣味。

王波[8](2020)在《陈文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陈文烛(1536—1595)是明代中后期文坛一位颇有影响的作家,谢榛、王世贞、茅坤等人对他评价很高。本文以陈文烛现存着述为依据,系统展现陈文烛的生平、交游、刻书、诗文创作等情况,同时对其诗文作品进行全面、深入分析,总结其诗文理论。首先介绍陈文烛基本概况,包括其生平考查,家族成员爬梳,以了解陈文烛的成长背景。笔者通过对现有材料的分析,考证出陈文烛的具体生卒年,并绘制其家族世系,总结其科举起家的原因。陈文烛从小深受家族文化的濡染,秉承“孝友”和“读书”二事的家训,这对他的人生走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次考察陈文烛的交游情况。陈文烛出生于文学家族,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再加上性格使然,因此他接触到了许多政坛、文坛以及社会名流。他的交游主要从乡谊、同年、文学爱好等方面来选择。通过对他交游情况的分析,我们发现:正是这种广泛而丰富的交游生活,提高了陈文烛的文学修养,同时彰显了他的人格魅力,并最终促使其闪烁在明中晚期文坛之上。再次考察陈文烛的着述及刻书情况。陈文烛一生笔耕不辍,着述甚丰,并且多有刻书活动。他为官一任,十分重视地方文化事业的建设,刻书就是其重要举措。笔者通过搜检地方志、各类丛书、古今书目、私人藏书目录等,将陈文烛散佚及现存着述、刻书情况做一次系统的梳理。然后分析陈文烛诗文创作理论。笔者根据其诗文、尺牍等资料对其诗文理论进行整理分析,展现陈文烛身处大的时代背景下,其诗文创作理论与“后七子”的联系与区别,并注意到其文学观念的发展变化。他在前期受父亲和后七子诸人的影响,诗文思想倾向于复古。但万历后期,他四处为官,得山川之助,逐渐认识到复古运动的不足,多有创新,以期弥补其缺陷,并追溯诗文的源头,但却在革新的路上收效甚微。最后主要介绍陈文烛的诗文创作和艺术特色。他的诗歌数量很多,内容涉及多方面,有与友人的酬赠送别,有山水游历,有人生感怀等,其诗歌艺术特色也很鲜明,喜用组诗的形式来写事抒怀,善用典故,诗歌风格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其散文题材多样,或描景,或叙事,或写人,或议论,风格各异,从而展现了作者的散文才华。

庄明[9](2020)在《白石:沈周与明代成化、弘治年间苏州的艺术及文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五世纪的后四十年,即明成化、弘治年间,苏州正在经历“时变”。宽松的政治气氛与繁荣的经济,不仅为城市带来日新月异的面貌,也使一批极具个性与创造力的文人在此时此地涌现,沈周(1427-1509)就是其中一员。他们共同表现出对地方历史和景观的关注,对出游、古迹与绘画的热爱,以及对自我表达的重视,诞生出一批新风景、一群收藏家与着书人、一种文人的新形象,也产生出全新的绘画视角、主题、语言和观念,这些共同赋予彼时苏州文化独特的形象,成为明代艺术与文化面貌转变的关键。当然,风雅与艺术只是历史的一面,在另一面,连年水灾造成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成为这群文人关注的焦点,沈周连同其绘画也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参与其中。此外,在这群文人中沈周又是极特殊的一位,他放弃了文人的用世理想而以“馀事”绘画作为毕生追求,并大获成功,但这种全新身份——“文人画家”,不仅将他的朋友置于评价的困境,也将自己置于社会评价与自我认同的矛盾之中。无用的绘画是否值得文人追求?绘画的意义究竟何在?本文是对沈周及其绘画的研究,并希望透过艺术之变窥探孕育艺术的文化、观念之变;同时也希望借由沈周的绘画,去思考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是:沈周身处于怎样一个世界,面对怎样一个画坛;他为何能脱颖而出,他的绘画的创造之处究竟何在;他如何看待绘画,如何理解绘画的意义。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将通过一系列沈周的绘画,讨论风景观看、个体经验与绘画表现之间相互转化的问题,解释沈周绘画中“真实感”与其绘画语言的关联,并寻找在新风景、新主题和新视角进入绘画的背后发生的文化与观念改变。第二部分则试图打开“文人-画家”这一概念中的矛盾,发掘其中隐藏的文人对绘画作为一种无用“馀事”的焦虑,思考沈周如何调和文人、画家、隐士三重身份。并借助两场发生在成、弘年间的灾难,探索绘画介入现实的可能性。最后我们将看见,正是通过对绘画有用与无用的理解,沈周完成了在自我与艺术间的双重隐喻。

李佩瑜[10](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二、陆羽研究——陆羽的身份、个性、历史功绩及成功原因的探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陆羽研究——陆羽的身份、个性、历史功绩及成功原因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价值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主要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之关联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时代与文化语境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美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道德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之差异
    第一节:文学与书法之地位
    第二节:文学之美与书法之美
    第三节:艺术品的兼美与偏于一美
第三章:魏晋风度与魏晋书韵
    第一节:魏晋风度
    第二节:魏晋书韵
    第三节:风格与个性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观物取象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中的“文贵形似”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书者如也”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肥瘦”问题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人品及文品与书品的同一性及矛盾性
    第一节:文如其人
    第二节:书如其人
    第三节:尽善尽美与羲献之异同
余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地方博物馆与地域文化展陈研究 ——以宜昌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历史及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重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宜昌地域文化特色
    第一节 宜昌地域文化的自然环境
        一、山地平原相接
        二、高山河流相接
    第二节 宜昌历史发展脉络
        一、史前至秦汉时期的宜昌
        二、魏晋至明清时期的宜昌
        三、近现代时期的宜昌
    第三节 宜昌地域文化特色
        一、多民族文化共存
        二、巴楚文化混融
        三、名人文化凸显
        四、茶事兴盛
        五、其他文化
第二章 宜昌博物馆对宜昌地域文化的展陈
    第一节 地方博物馆的发展
        一、地方博物馆发展阶段
        二、地方博物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三、宜昌博物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节 地方博物馆的展陈
        一、地方博物馆展陈主题选定
        二、地方博物馆的展陈方式选定
    第三节 宜昌博物馆与宜昌地域文化
        一、宜昌博物馆建筑设计与宜昌地域文化
        二、宜昌博物馆展陈主题及内容与宜昌地域文化
        三、宜昌博物馆社教推广与宜昌地域文化
第三章 宜昌博物馆对地域文化展陈的启示
    第一节 宜昌博物馆展陈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展示方面的问题
        二、展厅空间划分方面的问题
    第二节 地方博物馆展陈地域文化的建议
        一、适当融合地域外相关内容进行展陈
        二、加大地域非物质遗产相关内容的展陈
        三、通过文创经营增加陈列展的资金投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与研究目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文献考察
    第一节 考察缘由
        一、作家别集文献保存较少
        二、福建地方诗歌总集文献丰富
    第二节 现存文献的馆藏及版本考察
        一、现存文献的馆藏情况
        二、现存文献的版本情况
    第三节 已佚文献的着录考察
        一、已佚文献着录书目种类
        二、已佚文献的着录特点
    第四节 文献考察结果分析
        一、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发展特点
        二、原因分析
第二章 明代福建各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发展历史
    第一节 福州府的省级、府县级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一、省级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二、府县级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第二节 兴化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一、明郑岳《莆阳文献》
        二、明昌应时《郊居诗抄》
        三、其他诗歌总集
    第三节 泉州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一、明何炯《清源文献》
        二、明朱炳如等《温陵留墨》
        三、其他诗歌总集
    第四节 其他府地方诗歌总集的零星编纂
        一、建宁府:《建宁诗选》《潭阳文献》《潭阳文献录》
        二、邵武府:《樵川二家诗》
        三、汀州府:《杭川风雅集》《临汀集》
第三章 清代福建各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发展历史
    第一节 省级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勃兴
        一、清代前期(清初至雍正)
        二、清代中期(乾嘉)
        三、清代后期(道光后至清末)
    第二节 泉州府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繁荣
        一、清陈澍《螺阳文献》
        二、清柯辂《清源文献纂续合编》
        三、清周学曾等《温陵赋钞》
        四、清陈国仕《丰州集稿》
        五、其他诗歌总集
    第三节 兴化府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兴盛
        一、清郑王臣《莆风清籁集》
        二、清涂庆澜《国朝莆阳诗辑》
        三、其他诗歌总集
    第四节 邵武府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异军突起
        一、清朱霞《樵川二家诗》
        二、清周揆源《昭阳扶雅》
        三、其他诗歌总集
    第五节 其他各府编纂的零星出现
        一、清江远涵《建阳诗钞》
        二、清杨澜等《汀南廑存集》
        三、清高镛《剑浦诗编》
        四、清何澄《台湾杂咏合刻》
        五、其他诗歌总集
第四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因素研究
    第一节 编纂者
        一、官吏、乡绅
        二、学者、诗人
        三、藏书家、刻书家
    第二节 编纂缘由
        一、倡导诗派振兴风雅之旨
        二、乡邦人文之盛与遗文散落的巨大反差
        三、征文考献,以备一郡之典
        四、“接迹前人,流示后昆”
    第三节 选录标准
        一、“以人而存其诗”的选人标准
        二、“因诗而存其人”的选诗标准
    第四节 编纂材料来源
        一、前人所编的诗歌总集
        二、先贤诸家遗文
        三、石刻藓壁、题画诗、稀见方志等
    第五节 编纂体例
        一、正文编排
        二、附件编排
第五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文学意义
    第一节 梳理福建文学发展脉络
        一、编纂理论概括文学发展脉络
        二、编纂实践体现诗歌发展脉络
    第二节 拓展了福建诗人群体研究
        一、拓展了结社诗人群体研究
        二、拓展了家族诗人群体研究
    第三节 拓展了福建诗歌批评研究
        一、诗歌总集编纂者自撰诗话文献
        二、人物小传辑评中富含诗歌批评文献
        三、诗歌评注中富含诗歌批评观点
第六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文献价值
    第一节 保存诗歌文献
        一、仅存之作
        二、集外之作
        三、集内之作
    第二节 保存作者资料
        一、人物传记
        二、人物辑评
        三、诗话中的作者资料
    第三节 其他史料记载
        一、历史事件史料
        二、地方特色文化史料
        三、其他文化史料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中国古代艺术体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价值
    二、体式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现状
        (一)艺术形态分类相关成果
        (二)古代文体研究相关成果
        (三)古代艺术史研究兼及成果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学方法
        (二)比较法
        (三)历史阐述学方法
    六、创新之处
第一章 礼乐制度和百工技艺规范下的先秦、秦汉艺术体式
    第一节 礼乐制度与艺术体式
        一、礼乐为主导的音乐体式
        二、典仪仪制下礼乐体式的分化
        三、礼制规约与音乐体式的样态
        四、发展至性情、模仿的音乐起源论
    第二节 诗乐舞由一而分
        一、上古到先秦:诗乐舞一体,乐舞为主导
        二、秦汉:歌舞音乐形成,歌、舞为主导
    第三节 隶变与书体书势的衍生
        一、经典书学势体文
        二、势体文文献剖析
        三、《四体书势》的体式意义
        四、势体文与书法体势
        五、势体文综合艺术语言、形制规范、样式风格阐述维度为一体
        六、势体文对唐代书体论的影响
    第四节 百工技艺、礼乐观念下的工艺和绘画体式
        一、工艺技艺与百工艺术体式的分化
        二、宇宙观念与百工艺术体式的统合
        三、礼乐观念与绘画体式的存在价值
第二章 主体和样式典范主导的“体”:魏晋南北朝艺术体式
    第一节 形构、样貌与魏晋南北朝艺术体式
        一、《文心雕龙》之“体势”
        二、形构、样貌与书法体式
    第二节 阮籍、嵇康以琴体言乐体
        一、阮籍音乐体式论
        二、嵇康琴体论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音乐体式分化
    第四节 二王典范与书家体式
        一、魏晋南朝二王体式典范
        二、钟张二王与古今二体
        三、书家、书体的体式建构
    第五节 人物画、山水画体式
        一、传神论与人物画体式
        二、山水画体式论形成
        三、六法与画体
第三章 形制规范的建立:承前启后的唐宋艺术体式
    第一节 唐宋乐舞、戏剧体式整合
        一、诗、词的音乐体式衍变
        二、宋音乐体裁文献转折期
        三、从唐歌舞燕乐至宋杂剧
        四、乐部制与乐部样式标志
    第二节 体法与唐宋书法体式
        一、书体为纲与书体体式
        二、书体体式与书家体式
        三、书法体式的融合与分化
    第三节 类型与唐宋绘画体式
        一、体式风格类型
        二、门类与绘画体式
        三、门类间体式融合
第四章 本体向度的拓展:元明清整合再释的艺术体式
    第一节 风格阐释维度的延伸
        一、时代风格与名家样式
        二、地域风格与流派风格
    第二节 形构阐释维度的延续
        一、戏剧体式与戏曲体制
        二、书体体式的系统整合
    第三节 历史阐述维度的推进
        一、时代、艺术家体式的历史概括
        二、钩沉体式传衍的流脉意识显着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5)无锡古城西郊景园的历时性生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江南邑郊风景园林存在的普遍性与特点
        0.1.2 研究江南邑郊景园的突出现实意义
        0.1.3 江南邑郊景园的典型个例——无锡古城西郊锡惠景园
    0.2 研究对象及路径
        0.2.1 研究对象及范围
        0.2.2 研究路径与方法
    0.3 文献综述
        0.3.1 历史文献
        0.3.2 现当代研究
    0.4 研究框架
第一章 无锡及其西郊景园的特征
    1.1 无锡城市起源与周边山水的关系
        1.1.1 汉代设县选址及周边水系
        1.1.2 古人对于城市起源与山的关联认知
    1.2 西郊之山——锡山与惠山的特征
        1.2.1 山多泉涧
        1.2.2 山北为前,山南为后
        1.2.3 “九龙”形胜
    1.3 西郊景园的形成与构成
        1.3.1 西郊景园历史简述
        1.3.2 西郊景园的格局与要素
第二章 南朝西郊佛寺的出现及唐代惠山寺泉景的营建
    2.1 从历山草堂到惠山寺
        2.1.1 历山草堂的出现及其时代背景
        2.1.2 由宅而寺以及寺的方位辨析
    2.2 中晚唐时期惠泉的景观营建与成名
        2.2.1 中唐时期由县令主导的寺内泉景营建
        2.2.2 茶俗兴起下晚唐时期惠泉的成名
    2.3 南朝至唐时期生长小结:西郊景园的初步形成
        2.3.1 空间的主体与区位——江南运河沿线的城郊山寺
        2.3.2 唐代西郊景园的功能
第三章 宋元二泉名胜的形成以及惠山寺的墓祠化
    3.1 二泉景观格局的形成
        3.1.1 “山自锡无后,寺因有泉名”
        3.1.2 宋元时期二泉景观的格局
    3.2 “二泉映月”景观与陆子祠
        3.2.1 从“二泉”到“陆子泉”
        3.2.2 “二泉映月”的景观意象与陆子祠的出现
    3.3 惠山寺的墓祠化以及功德坟庵的陆续出现
        3.3.1 南宋初惠山寺的功德寺化
        3.3.2 “地府之庙”东岳庙的迁建
    3.4 宋元时期生长小结:西郊景园的确立与功能拓展
        3.4.1 城市的“行乐之地”
        3.4.2 山之容纳——佛道香火与先灵栖息
        3.4.3 泉之三用——饮泉、观泉、思人
第四章 明代西郊园墅的聚集
    4.1 园墅空间的奠定:时代之变下惠山寺的重建与格局
        4.1.1 时代之变——元末丙申之乱与明初佛教大兴
        4.1.2 一体两翼——明初重建后惠山寺格局
    4.2 园墅出现的动因:泉茶名会的传承以及僧院的转化
        4.2.1 洪武至成化年间听松庵内的竹炉茶会
        4.2.2 听松庵的胜景化
        4.2.3 成化至弘治年间碧山吟社内的十老诗会
        4.2.4 碧山吟社——“开惠山园林之先”
    4.3 成化至万历年间西郊园墅群的形成与分布
        4.3.1 明代无锡私家园林的分布
        4.3.2 西郊园墅的择址之一——山地之园
        4.3.3 西郊园墅的择址之二——水路之园
    4.4 明代西郊园墅营建特色
        4.4.1 西郊园墅的用山之法——倚山和借山
        4.4.2 西郊园墅的用水之法——泉涧的引流和汇集
        4.4.3 西郊园墅中的活动
第五章 明代西郊公共胜景的构建
    5.1 从城郊名胜到城市圣地——明代二泉景观的维系与发展
        5.1.1 明代城市缙绅对二泉庭院的接力维护
        5.1.2 从陆子祠到群贤祠——泉上之祠在明代的转变
        5.1.3 “天下第二”还是“天下第一”
    5.2 名士胜景——二泉影响下的先贤祠建设及祠中景观
        5.2.1 二泉庭院旁的华孝子祠
        5.2.2 二泉书院中的李忠定公祠
    5.3 神灵胜景——锡山北麓张中丞庙的新建
        5.3.1 元末至明初张巡信仰的转变
        5.3.2 明中期张中丞新庙的出现
        5.3.3 张中丞庙对西郊地区的影响
    5.4 文风胜景——锡山龙光塔的出现及景观影响
        5.4.1 从金匮山到锡山——掌管城市文运的“主山”
        5.4.2 作为“龙角”的龙光塔
        5.4.3 龙光塔的景观影响
    5.5 明代生长小结:西郊景园的丰富性及空间内涵形成
        5.5.1 泉之三用在明代的延续与丰富
        5.5.2 惠山寺内土地的流转与寺外空间的生长——空间丰富性的形成
        5.5.3 明代城市缙绅主导的“人杰地灵”空间内涵形成
第六章 清代西郊园墅及泉茶文化的传承与影响
    6.1 寄畅园的传承与改筑
        6.1.1 从凤谷行窝到寄畅园——明代寄畅园的三个时期
        6.1.2 清初寄畅园的名扬天下
    6.2 清帝南巡惠山的活动
        6.2.1 康熙南巡惠山的活动
        6.2.2 乾隆南巡惠山的活动
    6.3 惠山园墅与泉茶文化对于帝京苑囿的影响
        6.3.1 帝王眼中的寄畅园价值
        6.3.2 惠山园对寄畅园的写仿
        6.3.3 泉茶名物引发的苑囿茶舍大量出现
第七章 清代西郊祠堂群的形成
    7.1 园林崩解后祠堂群的形成
        7.1.1 清代祠堂数量的迅速增加
        7.1.2 清代祠堂群的分布与构成
        7.1.3 西郊祠堂群的特点
    7.2 祠堂聚集的因素和特点
        7.2.1 重秩序——祠堂数量激增的时代背景
        7.2.2 便祭扫——墓的集中与西郊的位置之便
        7.2.3 彰美德——“人杰地灵”和南巡影响下的宗族先贤纪念
        7.2.4 妥先灵——祠中有园,园中有祠
    7.3 以祠堂维系家园——寄畅园的宗祠化
        7.3.1 雍正年间寄畅园之变故
        7.3.2 从嘉树堂到秦氏双孝祠
        7.3.3 以“孝”立园,以祠守园
    7.4 清代生长小结:西郊景园的格局确立与功能的增加
        7.4.1 景园要素的传续与演变
        7.4.2 新的功能——城市家族构建组织和维系传统的中心地
第八章 近代西郊景园的延续与转变
    8.1 庚申之变后西郊景园的快速恢复
        8.1.1 从惠山寺到忠烈祠——近代惠山寺的完全祠堂化
        8.1.2 宗祠群的复建与继续扩展
    8.2 西郊景园的旧景出新
        8.2.1 到达方式的转变
        8.2.2 旧景的重建——云起楼与贯华阁
        8.2.3 旧景的功能转变——从李鹤章祠到无锡第二公园
    8.3 近代西郊景园的市镇化
        8.3.1 运河经济下近代北塘地区的发展
        8.3.2 北塘经济辐射下惠山镇的形成
    8.4 .西郊景园的近代规划与现当代的现实发展
        8.4.1 近代规划设想
        8.4.2 现当代发展概述
结论
    9.1 西郊景园的空间生长
        9.1.1 三重的地理位置带来的丰富性
        9.1.2 多水的地理特性造就的艺术性
    9.2 西郊景园的历史生长
        9.2.1 从寺的出现到寺的消解——景园的世俗化生长
        9.2.2 从自然山水到功能小镇——景园的城市化生长
    9.3 西郊山水与无锡城市的关联性
        9.3.1 山水与城市关联的必然与变化
        9.3.2 祠堂群是山城历史关联的极致表现
    9.4 山水背后的人与观念
        9.4.1 从宦游士子到地方贤达——主导人群的转变
        9.4.2 山水名胜——人、风景、历史的结合
    9.5 研究的不足与下一步工作
    9.6 研究的体会与启示
图片索引
参考文献
附录 西郊地区祠堂统计表
致谢
作者简介

(6)历史环境中的中国传统楼阁建筑设计研究 ——以南京栖霞虎山碧云楼建筑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历史环境方面的研究
        1.3.2 楼阁方面的研究
    1.4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4.1 研究对象
        1.4.2 概念界定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历史环境与传统楼阁的互动关系
    2.1 历史环境的特征
        2.1.1 层次性:城市景观秩序构建的要求
        2.1.2 延续性:城市历史文脉传承的根基
        2.1.3 动态性:古今发展矛盾调和的方法
    2.2 历史环境的类型及其影响下的传统楼阁建筑形式
        2.2.1 城市礼制型环境中的崇礼重威式楼阁
        2.2.2 郊邑山水型环境中的写意寄情式楼阁
        2.2.3 市井巷陌型环境中的社交享乐式楼阁
    2.3 传统楼阁营建特征及其对既有环境的影响
        2.3.1 均衡形势,山城辉映
        2.3.2 增势补形,得体相宜
        2.3.3 壮观都会,蓬勃昌盛
    2.4 楼阁在不同层面与环境建立整体关系的方法
        2.4.1 宏观择址:区域的空间秩序互通
        2.4.2 中观布局:城市与山水关联互动
        2.4.3 微观形态:建筑与山水形势互益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传统楼阁的发展特征
    3.1 传统楼阁作为整体的共性特征
        3.1.1 崇拜信仰与楼阁发展
        3.1.2 主流意识与楼阁发展
        3.1.3 社会经济与楼阁发展
    3.2 传统楼阁单体构成的演变特征
        3.2.1 结构构成演变
        3.2.2 空间构成演变
        3.2.3 形体构成演变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传统楼阁在现代设计语境下的适应性策略
    4.1 城市景观环境更新对楼阁设计的影响
        4.1.1 基址选择
        4.1.2 体量尺度
        4.1.3 形态诠释
    4.2 现代建造技术对传统楼阁形式的表现
        4.2.1 新材料及新结构形式
        4.2.2 新结构的构造做法
        4.2.3 BIM对传统工程管理智慧的发展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京栖霞山历史环境中的虎山碧云楼建筑设计
    5.1 研究缘起
    5.2 栖霞山景观格局特征及存在问题
        5.2.1 栖霞山山势格局:风水裁成
        5.2.2 栖霞山景观的新问题:龙虎失衡及景观组织混乱
    5.3 虎山景观格局重塑及碧云楼统帅地位之确立
        5.3.1 选址:文脉延续
        5.3.2 方位:因地善为
        5.3.3 布局:情景交融
    5.4 碧云楼建筑设计形态设计
        5.4.1 体量:因时就势
        5.4.2 形态:补形塑意
        5.4.3 装饰:虎脉蓬勃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历史环境中的传统楼阁营建经验总结
    6.2 现代建筑语境下的楼阁创作的思考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碧云楼建筑方案设计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7)唐人选唐诗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唐人选唐诗研究述评
    第一节 唐代唐诗选本的陆续出现
    第二节 宋代笔记与诗话中的唐代唐诗选本
    第三节 元代文人与唐代唐诗选本
    第四节 明代“唐人选唐诗”研究
    第五节 清代至1949年间的“唐人选唐诗”研究评述
    第六节 1949年至2000年的“唐人选唐诗”研究评述
    第七节 新世纪以来“唐人选唐诗”研究评述
第二章 唐人选唐诗诸本与唐诗的发展
    第一节 唐人选唐诗的发展历程
        一、特殊阅读对象:初唐《翰林学士集》与中唐《御览诗》
        二、“声律风骨始备”之盛唐气象——殷璠《河岳英灵集》
        三、同是天涯沦落人,同类相感——元结《箧中集》
        四、高仲武《中兴间气集》选诗特色
        五、沧海遗珠——唐写本《唐人选唐诗》的重要价值
        六、慧眼识老杜,广选唐英才——韦庄《又玄集》
    第二节 “雅正”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题材广泛,众体皆备
第三章 新增三种唐人选唐诗
    第一节 《元和三舍人集》
        一、同题而作,超群异彩——令狐楚出色的边塞诗
        二、文人团体酬唱合集的现象叙述与意义评定
    第二节 褚藏言《窦氏联珠集》
    第三节 蔡省风《瑶池新咏集》
第四章 唐人选唐诗中的女诗人诗歌
    第一节 收录女诗人诗歌的唐代唐诗选本
    第二节 不同阶层的女诗人
        一、帝王和女官
        二、女道士
        三、文士之妻妾
        四、倡伎
        五、女郎
        六、其他女性
    第三节 女诗人的诗歌题材
        一、交友酬赠诗
        二、闺情诗
        三、应制宴和诗
        四、写景咏物诗
        五、寓言诗
        六、边塞诗
        七、感兴诗
    第四节 女性诗人入选唐人选唐诗的意义与价值
        一、女性地位的提升与女性文化圈的形成
        二、男性为主导的社会对女性参与文学活动的接受和肯定
第五章 唐人选唐诗中的僧诗
    第一节 僧诗的出现与繁荣
        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及僧诗的产生
        二、僧诗繁荣的原因
    第二节 僧诗的题材与风格特色
        一、僧诗的题材
        二、僧诗的风格特色
    第三节 唐代文人与诗僧的交往及士僧酬赠诗
        一、唐代文人与佛教
        二、唐代文人与僧侣的交往
        三、唐人选唐诗中的士僧酬赠诗
    第四节 僧诗的繁盛在唐人选唐诗中的重要意义
        一、僧诗在中晚唐唐人选唐诗中繁盛的原因
        二、僧诗在诗歌发展中的贡献及意义
第六章 唐人选唐诗与诗人个案研究
    第一节 唐人选唐诗对李、杜、白诗歌的品评
        一、壮美飘逸,“嚷出来”的诗歌代表——李白
        二、仕途偃蹇,沉郁顿挫的“未来的开始”——杜甫
        三、《又玄集》与《才调集》对白居易的诗歌品评
    第二节 唐人选唐诗对张九龄的诗歌接受研究
        一、“九龄文雅”
        二、张九龄未入辛文房《唐才子传》
        三、唐人选唐诗对张九龄的诗歌收录及品评
    第三节 唐人选唐诗对孟浩然的诗歌接受
        一、“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二、纵情山水
        三、唐人选唐诗对孟浩然的诗歌收录及品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陈文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陈文烛的家世与生平
    1.1 陈文烛的家世
        1.1.1 陈勋兄弟——江北陈氏之发轫
        1.1.2 陈泮夫妻——江北陈氏之发展
        1.1.3 陈柏父子——江北陈氏之壮大
    1.2 陈文烛的生平
        1.2.1 生卒年考
        1.2.2 生平经历
第二章 陈文烛文坛交游考
    2.1 陈文烛与谈天社、白社
    2.2 陈文烛与复古派
    2.3 陈文烛与白榆社
    2.4 陈文烛与其他友人
第三章 陈文烛的着述及刻书活动
    3.1 陈文烛着述考
        3.1.1 存世着作
        3.1.2 散佚着作
    3.2 陈文烛刻书考
        3.2.1 刻地方乡贤及旧时名宦着作
        3.2.2 刻师友之书
        3.2.3 刻自着(编)或者亲人着作
        3.2.4 刻同僚着作
第四章 陈文烛的诗文理论
    4.1 陈文烛的复古文学理论
        4.1.1 步趋复古
        4.1.2 修正复古
    4.2 陈文烛的文学思想的转向
        4.2.1 “得山川之助”
        4.2.2 以情为本
        4.2.3 以才为重
        4.2.4 文学之“变”
    4.3 陈文烛“复古派”身份辨析
第五章 “居然汉唐间名家”——陈文烛的诗歌创作
    5.1 陈文烛诗歌的内容
        5.1.1 感怀伤事
        5.1.2 宦途游历
        5.1.3 酬赠送别
    5.2 陈文烛诗歌艺术特色
        5.2.1 大量创作组诗
        5.2.2 用典繁富
        5.2.3 风格多样
第六章 陈文烛的散文创作
    6.1 序跋
    6.2 尺牍
    6.3 传志
    6.4 碑记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陈文烛年谱
附录B

(9)白石:沈周与明代成化、弘治年间苏州的艺术及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部分 风景、经验与绘画
    第一章 时变之中: 沈周时代的苏州
        一、水
        二、桥
        三、舟
        四、乡村与田野
        五、城郭与郊区
        六、对出游山水的热情
        七、时变与记忆
        八、忆古者: 拒绝遗忘
        九、收藏家: 从记忆到历史
    第二章 山中人迹: 沈周的绘画语言
        一、引子: 粗糙的第一感觉
        二、多重真实: 纪游图、胜景图与实景画
        三、观者的目光: 关于手卷绘画的空间表现问题
        四、母题与图式
    第三章 新风景的产生: 回到个体经验
        一、作为古迹的石碑与作为风景的石碑
        二、读碑图: 碑与树
        三、夕阳下的大风碑
        四、《千人石夜游图》: 夜晚的发现与感性空间
第二部分 身份、灾难与价值
    第四章 两种多余: 文人、画家、隐士
        一、馀物的焦虑: “不务正业”的文人
        二、明中期的画坛与“专业文人”的出现
        三、另一种多余: 不能忘世的隐士
        五、诗歌与绘画: 文人的两种形象
    第五章 灾难中的绘画
        一、虎患、杀虎与《西山有虎图》
        二、两幅雨景画
        三、《空林积雨图》与成化十一年的水灾
        四、“大浸”中的应酬画
        五、灾情画与流民图:绘画介入灾难
        六、大水退去后
    第六章 无用的隐喻
        一、对无用的审美
        二、价值的翻转
        三、自我的隐喻
结论
附录1 明苏州文人代际关系一览
附录2 沈周生平文献内容对照
参考书目
致谢

(10)《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研究编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小结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第一节 文本体例
        一、文本形式
        二、编排次序
        第二节 收録体例
        一、诗人收録范围
        二、诗歌收録标准
        三、小传遴选原则
        小结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一、诗作来源
        二、内容题材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一、小传来源
        二、小传内容
        小结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小结
    结语
文献编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历朝杭郡诗辑》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徵引文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陆羽研究——陆羽的身份、个性、历史功绩及成功原因的探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D]. 邹广胜.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地方博物馆与地域文化展陈研究 ——以宜昌博物馆为例[D]. 李会玲.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2021(12)
  • [3]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研究[D]. 范丽琴.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9)
  • [4]中国古代艺术体式研究[D]. 徐慧极. 东南大学, 2020(02)
  • [5]无锡古城西郊景园的历时性生长[D]. 姚舒然. 东南大学, 2020(02)
  • [6]历史环境中的中国传统楼阁建筑设计研究 ——以南京栖霞虎山碧云楼建筑设计为例[D]. 范婷婷.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7]唐人选唐诗相关问题研究[D]. 张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8]陈文烛研究[D]. 王波. 济南大学, 2020(01)
  • [9]白石:沈周与明代成化、弘治年间苏州的艺术及文化[D]. 庄明. 中国美术学院, 2020
  • [10]《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鲁豫研究——试论鲁豫的身份、性格、历史成就及成功原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