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疫霉空间分布的初步研究

辣椒疫霉空间分布的初步研究

一、辣椒疫霉病空间分布型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平,魏建荣,唐宗云,曹莹,徐生海,杨芳兰,段峰[1](2021)在《设施育苗辣椒早疫病病株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采用空间分布型检验、聚集强度指标检验和线形回归方法,研究了设施育苗辣椒早疫病病株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结果表明,辣椒早疫病病株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建立了理论抽样模型。

李平,曹莹,唐宗云,魏建荣,徐生海,杨芳兰,段峰[2](2021)在《设施芹菜根腐病株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采用空间分布型检验、聚集强度指标检验和线形回归方法研究了设施芹菜根腐病病株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结果表明,芹菜根腐病病株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其理论抽样模型为n=3.841 6/D2(0.675 5/■+0.295 3)。

李平,唐宗云,魏建荣,曹莹,徐生海,杨芳兰,段峰[3](2021)在《设施人参果早疫病株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采用空间分布型检验、聚集强度指标检验和线形回归方法研究了设施人参果早疫病病株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结果表明,人参果早疫病病株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其理论抽样模型为n=3.841 6/D2(0.731 5/■+0.506 1)。

闫忠忠[4](2019)在《嘧啶胺类农药分子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发现高活性、低毒性农药分子为目的,采用嘧啶胺结构作为模板设计合成一系列嘧啶胺类农药分子并对其进行生物活性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先导化合物的发现选择了嘧啶胺类杀菌剂乙嘧酚为模板,对其进行了结构改造,引入了巯基、硫醚、亚砜和砜并合成了10个乙嘧酚衍生物A1A10。通过将杀菌剂氟嘧菌胺、杀螨剂嘧螨醚和啶虫脒、呋虫胺、噻虫胺、唑虫酰胺等农药分子的活性片段利用拼合原理拼合在一起设计合成了化合物B1B11、C1和D1。初步生物活性显示,化合物C1和D1具备作为先导化合物的潜力。(2)嘧啶胺衍生物的合成鉴于在拼合原理指导下所设计的化合物C1具有较好的杀虫和杀菌活性,通过取代、还原、嘧啶环合等反应继续合成了化合物C2C13,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鉴于化合物D1同样具有很好的杀虫和杀菌活性,通过插件法设计了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并利用亲核加成消去、恶唑成环、取代、酮的肟化以及肟的还原等反应相继合成了苯基恶唑嘧啶胺系列化合物D2D25,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此外,在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研究的基础之上,利用生物电子等排以及骨架跃迁等原理实现了将恶唑环替换成噻唑环的分子设计,并利用亲核加成消去、酰胺的硫代、噻唑成环、取代、酮的肟化以及肟的还原等反应,合成了苯基恶唑嘧啶胺系列化合物E1E27,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3)嘧啶胺衍生物的生物活性设计合成的嘧啶胺类化合物具有中等到优秀不同程度的杀蚕豆蚜虫和棉红蜘蛛活性。其中,化合物C9具有略优于对照螺虫乙酯的杀螨活性;化合物D16、D18、D20、E6、E7、E9、E15、E17、E20和E22均具有优于对照吡虫啉的杀蚜虫活性。在杀菌活性方面,所合成目标化合物的离体活性均表现一般,但其活体活性中表现出对小麦白粉病和玉米锈病很高的防效。其中,化合物D4、D9、E15具有优于商品化杀菌剂氟硅唑的预防小麦白粉病活性;化合物D20、D23、E13、E15、E21、E23和E25对玉米锈病防效均优于商品化杀菌剂戊唑醇。此外,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化合物E15具有相对更低的细胞毒性,具有进一步开发的前景。(4)嘧啶胺类农药分子构效关系与性质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与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构效关系研究发现:嘧啶环和苯环上取代基团的立体效应和电子效应以及手性中心的引入会对活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对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的杀蚜虫活性和苯基噻唑嘧啶胺衍生物的预防玉米锈病活性分别展开3D-QSAR研究发现:立体场、静电场、疏水场和氢键供受体场分别对于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具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并且在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预测和接下来的深入结构优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文中部分嘧啶胺衍生物进行理论计算发现:苯基恶(噻)唑结构片段对于生物活性至关重要;对含有手性中心的目标化合物而言,其R构型可能具有更加突出的生物活性。

叶姣[5](2015)在《3,3-二甲基-1-(1,2,4-三唑-1-基)丁-2-酮肟醚和腙衍生物的合成与抑菌活性》文中提出基于三唑类杀菌剂的作用机理和构效关系,以三唑酮为先导物,保留三唑环和叔丁基,对其羰基侧链进行修饰,将同样具有杀菌活性的肟醚、腙、恶二唑和噻唑等基团进行拼合,设计并合成肟醚、肟醚酰腙、肟醚恶二唑和噻唑腙四类结构新颖的三唑类化合物,在符合药效团模型特征基团的基础上,通过改变侧链的长度、宽度、柔性以及取代基的亲电性和疏水性等性质来寻找抑制剂与14α-脱甲基化酶(CYP51)的最佳匹配。以3,3-二甲基-1-(1H-1,2,4-三唑基)丁-2-酮为起始原料进行结构衍生,合成四类92种新型三唑类化合物:(1)以3,3-二甲基-1-(1H-1,2,4-三唑基)丁-2-酮为原料,经肟化和Williamson醚化合成了24个3,3-二甲基-1-(1H-1,2,4-三唑-1-基)丁-2-酮肟醚A1A24;(2)在3,3-二甲基-1-(1H-1,2,4-三唑基)丁-2-酮肟基础上,经醚化、肼解、再与各种取代苯甲醛缩合得到31个肟醚酰腙B1B31;(3)肟醚酰腙B在氧化剂二醋酸碘苯(IBD)作用下氧化环合合成22个(Z)-3,3-二甲基-1-(1,2,4-三氮唑-1-基)丁-2-酮肟-(5-芳基-1,3,4-恶二唑-2-基)甲基醚C1C22;(4)以3,3-二甲基-1-(1,2,4-三唑-1-基)-2-丁酮为原料,经溴化、与苄亚肼基硫代酰胺环合制得15个2-(2-苄亚肼基)-4-叔丁基-5-(1,2,4-三唑-1-基)噻唑D1D15。研究四类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对关键合成步骤进行了工艺探讨,并通过1H NMR、13C NMR、MS等现代分析方法对中间体和目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培养了3个化合物的单晶,确定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对新化合物进行多种植物病菌的离体和活体抑菌活性测试,分析构效关系,构建药效团模型,并结合药效团模型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逐步优化,以获得高效、广谱、结构新颖的杀菌剂。结果表明,(1)肟醚A总体抑菌活性较低,抑菌谱窄,侧链引入苯环和卤素、适当延长碳链有利于提高抑菌活性;肟醚酰腙B对纹枯病菌有较强的抑制活性,苯环对位引入大的疏水性基团、邻位引入亲水性的羟基或强吸电子基团硝基以及苯环3,5位引入大的疏水性基团有利于提高活性;肟醚恶二唑C杀菌谱较广,活性介于化合物A与B之间,苯环上取代基的性质和引入的位置对活性影响很大。获得最佳化合物A7对小麦白粉病菌(500 mg/L)的防治率为98%,B3对疫霉病菌(25 mg/L)的抑制率为90.9%,B1、B3、B4、B13、B14、B26对纹枯病菌(500 mg/L)的防效率均为80%;(2)针对化合物B进行二次结构优化设计了化合物B29、B30、B31和D,离体和活体抑菌活性筛选表明:B30对晚疫病菌和稻瘟病菌活性很高,ED50值分别为0.71 mg/L和1.15 mg/L;B31对晚疫病菌、稻瘟病菌和小麦壳针孢菌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ED50值分别为1.19 mg/L、0.339 mg/L和0.458 mg/L。活体抑菌活性筛选表明,B30和B31对西红柿晚疫病菌有很好的防效,可作为新型高效抑菌剂进行开发。化合物D对稻瘟病菌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D5、D13、D14、D15对稻瘟病菌的ED50值分别为1.66 mg/L、0.129 mg/L、0.14 mg/L和0.216 mg/L;D13、D14、D15对小麦壳针孢菌也显示出较强的抑制活性,ED50值分别为0.0481 mg/L、0.202 mg/L和1.04 mg/L。化合物D13、D14和D15具有优秀的杀菌活性,活性高,杀菌谱广。以植物病菌的CYP51为靶标,利用Discovery studio 2.5软件,构建了针对水稻纹枯病菌和水稻稻瘟病菌的基于配体的药效团模型。利用优选模型对四类化合物进行活性分析,模型预测与活性结果一致;利用有效模型进行化合物结构优化设计,通过对虚拟化合物库进行筛选,获得多个结构新颖、匹配值较高的潜在杀菌剂,为进一步的结构优化研究奠定基础。

朱有勇,李成云,李正跃,何霞红,朱书生,陈斌[6](2014)在《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引言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持续控制作物病虫害,是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该领域的研究主要是应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学原理,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从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出发,研究作物的分子、细胞、个体、群体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阐明农业生物个体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基本规律,明确通过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分子基础及其相互关系,建立品种优化搭配、优化群体种植模式的

杨坤[7](2010)在《E.coli高效感受态细胞转化体系的建立及诱导型瞬时表达载体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蔬菜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实验室进行,以实验室种植的拟南芥为试材,通过引物的设计等技术克隆了拟南芥叶片中的诱导型启动子rd29A片段,通过测序等比对,分析了启动子中间的不同响应元件。同时利用启动子rd29A和载体PBI221构建了诱导型植物瞬时表达载体,并通过了酶切检测。本试验的主要结果如下:1.试验比较了不同方法制备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效率,并优化了质粒DNA转化感受态细胞的转化体系。结果表明,应用高效法制备的感受态细胞其转化效率极显着高于普通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转化效率提高了966.1%。-80℃超低温长期保存时,以7%DMSO为冻存保护剂保存的感受态细胞其转化效率最高,达到1.1×107,较15%甘油冻存保护剂保存的转化效率提高了69%。温浴5 min,冰浴10 min时,其转化效率最高,达到4.95×107。并且转化时间缩短至普通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12.5%,仅为15 min。2.试验以拟南芥为试材,设计特异引物克隆得到了拟南芥诱导型启动子rd29A的基因序列,通过在GenBank上进行核苷酸序列的比对,分析了该启动子的各个响应元件。结果表示,序列的第370-375碱基之间有5 bp的TATA盒(TATAA),在第737-744碱基间有8 bp的戴帽信号序列(TCAGTCTC),在第302-305和353-356碱基间有CAAT盒和富GC区域(ATGGGCCAATAG)。有文献曾经报道过的干旱响应顺式作用元件(DRE)(TACCGACAAT)这段序列位于第556-565碱基之间,而报道中的ABA响应元件(ABRE)(ACGTG)则位于第719-724碱基之间。3.试验构建了诱导型植物瞬时表达载体PBI221-rd29A。通过分析启动子的酶切位点,试验利用HindIII和XbaI对启动子基因片段进行双酶切处理,同时载体PBI221也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处理,将处理产物在T4 DNA连接酶的作用下16℃进行过夜连接,其产物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经过培养得到含有载体质粒的克隆子。提取所构建载体的质粒进行酶切检测,顺利释放800bp左右目的条带,证明载体构建成功。同时本试验还构建了含有水通道蛋白AQP的瞬时表达载体PBI221-AQP,为验证AQP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曾彦军[8](2010)在《干旱荒漠区几种优势植物种子萌发生态学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西北干旱荒漠区植被退化、物种濒危形势严重。植被恢复、植物保护已成为国家生态建设的重要工作。西北干旱荒漠区拥有许多天然旱生植物,大多具有独特的生态适应性。其中包括特殊的种子萌发特性以及幼苗存活对策。深入研究这类植物种子萌发生态,对深刻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机理具有科学意义。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西伯利亚白刺(N. sibirica Pall)、骆驼蓬(Peganum harmala L. )、匍根骆驼蓬(P. nigellastrum Bunge)、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 (L.) Moq.)均是西北干旱荒漠区优势种植物。几种植物在栖息地偏好上和地理分布上有明显差异。因此设想,通过综合比较几种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的共同特征和差异,有望归纳出植物种子萌发适应干旱环境的基本特性。白刺属植物种子萌发困难,给利用该属植物造成很大不便。研究该属植物种子的休眠特性、破除方法、生活力测定方法和程序无疑也具有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本研究以采集于阿拉善高原荒漠的上述几种植物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比较种子萌发对温度、水分、盐分胁迫的响应特征,两种白刺种子休眠对预先冷冻、预先干热、硝酸钾(KN03)、赤霉素(GA3)、浸种、硫酸处理等6方法共23种处理的响应,以及2种种胚暴露方法的四唑染色效果,旨在验证上述设想、确定白刺属种子休眠类型、研发白刺种子休眠破除和生活力四唑测定的适宜方法。取得了如下主要结果或结论:(1)适应阿拉善高原干旱荒漠自然环境的种子萌发基本特征可概括为:种子具有休眠特性;限制水分条件下萌发缓慢、萌发率低;变温和高温条件下发芽率高。(2)种子萌发适宜温度唐古特白刺和匍根骆驼蓬均为25/35℃变温,西伯利亚白刺25-30℃恒温和20/30℃变温,骆驼蓬为15/25℃、20/30℃、25/35℃变温,沙蓬为20/30℃变温。三次方程曲线模型较二次方程曲线模型和直线模型能更好拟合种子萌发率与干旱和盐分条件的关系。(3)水分限制条件对参试所有植物种子萌发均产生抑制作用。种子萌发的最低水分渗透势胁迫(PEG溶液模拟)阈值:唐古特白刺为-0.9 MPa,西伯利亚白刺为-1.5 MPa,骆驼蓬为-0.6--1.21MPa,匍根骆驼蓬为-0.9--1.5 MPa。(4)轻度盐分条件(-0.3 MPa, NaCI溶液模拟)对西伯利亚白刺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但对其他4种植物均产生抑制作用。种子萌发的最低盐分渗透势胁迫阈值:唐古特白刺为-1.2 MPa;西伯利亚白刺为-1.8 MPa;骆驼蓬为-0.9 MPa;匍根骆驼蓬为-1.5 MPa。(5)浸种是破除两种白刺属种子休眠的适宜方法。两种白刺种子的休眠属生理休眠类型,休眠程度唐古特白刺比西伯利亚白刺为重。(6)从核果钝端起约1/3种子长的位置处横切,于蒸馏水中浸泡4 h取出胚,是实现用四唑染色法测定白刺种子生活力的适宜预处理方法。

段显德,马海霞,杨信东[9](2010)在《白菜霜霉病及软腐病空间分布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白菜霜霉病及软腐病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菜霜霉病在单株病斑数<20的15个地块中均为聚集分布,且随着单株病斑数的增多,聚集程度逐渐减小;在单株病斑数>3 000的4个地块中为均匀分布。在病株率<30%的地块中,白菜软腐病多为随机分布,但由于局部地势低洼等原因也会导致集聚分布;在病株率>30%的地块中,白菜软腐病多为随机分布,但有接近均匀分布的趋势。根据平均拥挤度和平均密度关系回归方程,得到2种病害在不同发病程度下的理论抽样数。

李立凤[10](2010)在《辣椒疫病病原菌鉴定及抗源筛选》文中指出辣椒疫病(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是由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辣椒疫霉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土传病害。病原菌生理小种多样化。该病在辣椒种植区发生普遍,发病迅速,给辣椒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抗辣椒疫病品种是防治辣椒疫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对病原菌的研究和筛选抗源是选育抗病品种的必要条件。研究内容:1.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2.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3.苗期抗性鉴定方法的筛选。4.病原菌生理小种的鉴定。5.抗病种质资源的筛选。试验结论:1.对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辣椒疫霉菌样本进行分离、纯化、鉴定,确认28.9%的病样为辣椒疫霉菌。2.辣椒疫霉菌最佳的生长条件和产孢条件: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培养基是燕麦培养基和玉米粉培养基;辣椒疫霉菌产孢培养基为马铃薯培养基;保存菌种培养基是马铃薯培养基;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8℃;最适宜产孢温度为30℃;病菌生长和产孢最适宜pH值为7;每天24h光照最适合辣椒疫霉菌产孢,全光照6天后,游动孢子量最大。3.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研究辣椒苗期抗性鉴定方法。接种鉴定方法的最优组合为:接种方法为灌根法,接种浓度为2X104个孢子/ml,接种苗龄为7片真叶。4.对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辣椒疫霉菌进行生理小种的鉴定,共出现三个生理小种,即Race1、Race2和Race3,且主要以Race3为主,占调查总数的47.4%,Race1和Race2所占比例相同,都为26.3%,因此可以确定Race3为优势生理小种。其中丹东、大连、沈阳于洪区、沈阳北票、法库地区的生理小种均为Race 1;沈阳农科院生理小种为Race 1和Race2 ;吉林省蔬菜所生理小种为Race2和Race3;公主岭和四平地区生理小种为Race3;牡丹江地区生理小种为Race1和Race2;佳木斯生理小种为Race3;肇东和大庆的生理小种为Race1;哈尔滨的生理小种为Race 3。5.采用最佳接种方法,选用东北三省优势生理小种Race3,对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辣椒课题组的51份材料进行疫病苗期抗性鉴定。筛选结果为:高抗材料1份,抗病材料10份,中抗材料19份,感病材料21份。

二、辣椒疫霉病空间分布型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辣椒疫霉病空间分布型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设施育苗辣椒早疫病病株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点和方法
    1.2 空间分布型检验
        1.2.1 聚集度指标检验
        1.2.2 线性回归检验
    1.3 理论抽样模型和序贯抽样模型
2 结果与分析
    2.1 空间分布型检验
    2.2 理论抽样模型与序贯抽样模型
3 结论与讨论

(2)设施芹菜根腐病株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点和方法
    1.2 空间分布型检验
        1.2.1 聚集度指标检验
        1.2.2 线性回归检验
    1.3 理论抽样模型和序贯抽样模型
2 结果与分析
    2.1 空间分布型检验
    2.2 理论抽样模型与序贯抽样模型
3 结论与讨论

(3)设施人参果早疫病株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点和方法
    1.2 空间分布型检验
        1.2.1 聚集度指标检验
        1.2.2 线性回归检验
    1.3 理论抽样模型和序贯抽样模型
2 结果与分析
    2.1 空间分布型检验
    2.2 理论抽样模型与序贯抽样模型
3 结论与讨论

(4)嘧啶胺类农药分子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农药概况与发展趋势
        1.1.1 农药概况
        1.1.2 农药发展趋势
    1.2 嘧啶胺类农药分子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2.1 嘧啶胺类农药分子在杀菌方面的应用
        1.2.2 嘧啶胺类农药分子在杀虫方面的应用
        1.2.3 嘧啶胺类农药分子在除草方面的应用
    1.3 课题的选择与研究内容
        1.3.1 课题的选择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嘧啶胺先导化合物设计与合成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2 5-丁基-2-(乙氨基)-6-甲基嘧啶-4-醇(乙嘧酚)衍生物的合成
        2.2.3 嘧啶-4-胺中间体及目标分子的合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硫醚的氧化反应
        2.3.2 环合反应
        2.3.3 氨基亲核取代反应
    2.4 结构表征
        2.4.1 ~1H NMR分析
        2.4.2 ~(13)C NMR分析
        2.4.3 IR谱图分析
        2.4.4 GC-MS分析
    2.5 初步活性反馈
    2.6 小结
第3章 4-苯氧基苯嘧啶胺衍生物设计与合成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2 嘧啶中间体的合成
        3.2.3 苯氧基苄胺中间体的合成
        3.2.4 4-苯氧基苯嘧啶胺衍生物的合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羟基卤化反应
        3.3.2 氰基还原反应
    3.4 结构表征
        3.4.1 ~1H NMR分析
        3.4.2 ~(13)C NMR分析
        3.4.3 IR谱图分析
        3.4.4 GC-MS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设计与合成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2.2 (2-取代苯基恶唑-4-基)甲胺(4-c)的合成
        4.2.3 1-(2-苯基恶唑-4-基)乙-1-胺(4-f)的合成
        4.2.4 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的合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恶唑成环反应
        4.3.2 氨基亲核取代反应
    4.4 结构表征
        4.4.1 ~1H NMR分析
        4.4.2 ~(13)C NMR分析
        4.4.3 IR谱图分析
        4.4.4 HPLC-MS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苯基噻唑嘧啶胺衍生物设计与合成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5.2.2 目标化合物E1和E2 的合成
        5.2.3 目标化合物E3和E4 的合成
        5.2.4 目标化合物E5~E26 的合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酰胺硫代化反应
        5.3.2 噻唑关环反应
    5.4 结构表征
        5.4.1 ~1H NMR分析
        5.4.2 ~(13)C NMR分析
        5.4.3 IR谱图分析
        5.4.4 GC-MS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嘧啶胺类农药分子的生物活性研究
    6.1 引言
    6.2 杀虫活性
        6.2.1 供试靶标
        6.2.2 试验方法
        6.2.3 先导化合物发现过程合成化合物的杀虫活性
        6.2.4 4-苯氧基苯嘧啶胺衍生物的杀虫活性
        6.2.5 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的杀虫活性
        6.2.6 苯基噻唑嘧啶胺衍生物的杀虫活性
    6.3 杀菌活性
        6.3.1 供试菌种
        6.3.2 试验方法
        6.3.3 先导化合物发现过程合成化合物的杀菌活性
        6.3.4 4-苯氧基苯嘧啶胺衍生物的杀菌活性
        6.3.5 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的杀菌活性
        6.3.6 苯基噻唑嘧啶胺衍生物的杀菌活性
    6.4 除草活性
    6.5 细胞毒性试验
    6.6 小结
第7章 嘧啶胺类农药分子构效关系与性质研究
    7.1 引言
    7.2 初步构效关系
        7.2.1 4-苯氧基苯嘧啶胺衍生物初步构效关系
        7.2.2 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初步构效关系
        7.2.3 苯基噻唑嘧啶胺衍生物初步构效关系
    7.3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7.3.1 3D-QSAR方法模型的建立
        7.3.2 CoMFA和 CoMSIA结果分析
    7.4 性质研究
        7.4.1 参数的获取
        7.4.2 参数的分析
        7.4.3 分子几何构型分析
        7.4.4 前线轨道分析
        7.4.5 静电势分析
    7.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附录 B:目标化合物一览表
附录 C:部分化合物谱图
致谢

(5)3,3-二甲基-1-(1,2,4-三唑-1-基)丁-2-酮肟醚和腙衍生物的合成与抑菌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甾醇 14Α-去甲基化酶(CYP51)的研究进展
        1.1.1 催化作用机理
        1.1.2 CYP51的结构与功能
        1.1.3 CPY51抑制剂
    1.2 三唑类农用杀菌剂的研究进展
        1.2.1 三唑类杀菌剂
        1.2.2 三唑类杀菌剂的构效关系
        1.2.3 三唑类杀菌剂的结构改造
    1.3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1.4 课题的选择和研究内容
        1.4.1 课题的选择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Z)-3,3-二甲基1(1H-1,2,4-三唑1基)丁2酮肟醚的合成与抑菌活性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3,3-二甲基1(1H-1,2,4-三唑1基)丁2酮的合成
        2.2.3 (Z)-3,3-二甲基1(1H-1,2,4-三唑1基)丁2酮肟(E)的合成
        2.2.4 (Z)-3,3-二甲基1(1H-1,2,4-三唑1基)丁2酮肟烷基醚的合成
        2.2.5 (Z)-3,3-二甲基1(1H-1,2,4-三唑1基)丁2酮肟苄基醚的合成
        2.2.6 (Z)-3,3-二甲基1(1H-1,2,4-三唑1基)丁2酮肟烯(炔)丙基醚的合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合成路线的选择
        2.3.2 醚化反应
        2.3.3 结构表征
    2.4 抑菌活性
        2.4.1 试验材料
        2.4.2 试验方法
        2.4.3 调查方法和活性评价
        2.4.4 抑菌活性评价
    2.5 小结
第3章 N’-取代2[1-(1,2,4-三唑1基)丁基2亚甲胺氧基]乙酰肼的合成与抑菌活性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Z)2[3,3-二甲基1(1,2,4-三唑1基)丁基2亚甲胺氧基]乙酰肼(G)的合成
        3.2.3 N’-取代2[(Z)1(1,2,4-三唑1基)丁基2亚甲胺氧基]乙酰肼(B)的合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合成路线
        3.3.2 醚化反应
        3.3.3 缩合反应
        3.3.4 结构表征
    3.4 抑菌活性
        3.4.1 抑菌活性初筛
        3.4.2 结构优化与抑菌活性复筛
    3.5 小结
第4章 (Z)-3,3-二甲基1(1H-1,2,4-三唑1基)丁2酮肟-(5-苯基-1,3,4-恶二唑2基)甲基醚的合成与抑菌活性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Z)-3,3-二甲基1(1,2,4-三氮唑1基)丁2酮肟-(5-取代苯基-1,3,4-恶二唑2基)甲基醚(C)的合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合成路线的选择
        4.3.2 环合反应
        4.3.3 结构表征
    4.4 抑菌活性
    4.5 小结
第5章 4-叔丁基2(2-苄亚肼基)5(1,2,4-三唑1基)噻唑的合成与抑菌活性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与仪器
        5.2.2 3,3-二甲基1(1,2,4-三唑1基)1溴2丁酮(J)的合成
        5.2.3 取代苄亚肼基硫代酰胺的合成
        5.2.4 4-叔丁基2(2-苄亚肼基)5(1,2,4-三唑1基)噻唑(D)的合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溴化反应
        5.3.2 溴化反应工艺优化
        5.3.3 环化反应
        5.3.4 中和反应
        5.3.5“一锅法”合成工艺
        5.3.6 结构表征
    5.4 抑菌活性
        5.4.1 离体抑菌活性测试
        5.4.2 抑菌活性评价
    5.5 小结
第6章 CYP51抑制剂药效团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6.1 引言
    6.2 药效团模型实验
        6.2.1 计算工具
        6.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基于水稻纹枯病菌的CYP51抑制剂构建药效团模型及应用
        6.3.2 基于水稻稻瘟病菌的CYP51抑制剂构建药效团模型及应用
    6.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与授权专利
附录B:目标化合物一览表
附录C:部分化合物谱图
致谢

(6)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二)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研究背景
二、近年的发展现状
    (一)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现状
    (二)农业生物多样性与农作物病害的持续控制
        1. 利用品种遗传多样性持续控制作物病害
        (1)利用水稻品种多样性控制病害
        (2)利用小麦品种多样性控制病害
        2. 利用物种多样性种植持续控制作物病害
    (三)农业生物多样性与作物虫害的持续控制
        1. 作物多样性配置控制作物害虫
        2. 农田杂草对害虫的保护与控害的促进作用
        3. 立体种养控制作物害虫
    (四)物种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主要机理
        1. 作物多样性稀释阻隔病虫害研究
        2. 作物多样性错峰种植消减叠加效应研究
        3. 作物多样性根际互作过程研究
        4. 作物多样性互作的化感作用研究
三、本分支学科国内外研究进展比较
四、本分支学科发展趋势与展望

(7)E.coli高效感受态细胞转化体系的建立及诱导型瞬时表达载体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感受态细胞制备及转化体系的研究
        1.1.1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方法的研究
        1.1.2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体系
    1.2 基因的克隆方法
        1.2.1 表型基因克隆法
        1.2.2 功能克隆方法
        1.2.3 转座子标签克隆方法
        1.2.4 图位克隆技术
        1.2.5 利用生物信息学进行的电子克隆
    1.3 启动子研究进展
        1.3.1 植物启动子概述
        1.3.2 植物启动子的结构
        1.3.3 植物启动子的分类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大肠杆菌高效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快捷转化体系的建立
    2.1 材料
        2.1.1 菌株与质粒
        2.1.2 试剂配制
    2.2 方法
        2.2.1 质粒DNA 的提取
        2.2.2 转化效率的计算
        2.2.3 三种不同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方法
        2.2.4 质粒DNA 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快捷体系的优化
    2.3 结果分析
        2.3.1 不同制备方法下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转化效率的比较
        2.3.2 不同冻存保护剂对高效法感受态细胞转化效率的影响
        2.3.3 不同冻存温度及时间对高效法感受态细胞转化效率的影响
        2.3.4 不同冰浴时间对质粒DNA 转化高效法感受态细胞效率的影响
        2.3.5 不同温浴时间对质粒DNA 转化高效法感受态细胞效率的影响
    2.4 结果讨论
第三章 诱导型启动子rd29A 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3.1 材料
        3.1.1 供试植物材料
        3.1.2 菌株与质粒
        3.1.3 供试生化试剂及酶类
        3.1.4 主要仪器设备
        3.1.5 引物设计
    3.2 方法
        3.2.1 拟南芥基因组DNA 的提取、纯化及检测
        3.2.2 特异引物扩增启动子rd29A
        3.2.3 启动子rd29A 片段的回收
        3.2.4 启动子rd29A 片段的克隆及检测
        3.2.5 重组质粒rd29A-T 的检测
        3.2.6 启动子rd29A 基因片段的序列测定
    3.3 结果分析
        3.3.1 拟南芥基因组DNA 电泳检测结果
        3.3.2 拟南芥特异引物PCR 扩增结果
        3.3.3 重组质粒rd29A-T 酶切及PCR 检测结果
        3.3.4 启动子序列分析
    3.4 结果讨论
第四章 诱导性瞬时表达载体的构建
    4.1 材料
        4.1.1 菌株和质粒
        4.1.2 工具酶和分析软件
    4.2 方法
        4.2.1 诱导型植物瞬时表达载体P81221-rd29A 的构建
        4.2.2 构建含水通道蛋白AQP 的植物瞬时表达载体
    4.3 结果分析
        4.3.1 诱导型植物瞬时表达载体P81221-rd29A 的酶切检测
        4.3.2 含水通道蛋白AQP 的植物瞬时表达载体的酶切检测
    4.4 讨论
        4.4.1 影响连接体系效率的因素
        4.4.2 影响酶切体系效率的因素
第五章 讨论
    5.1 影响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转化效率的因素
    5.2 诱导型启动子rd29A 的功能分析
    5.3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干旱荒漠区几种优势植物种子萌发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概述
    第一节 种子萌发生态学研究进展
        2.1.1 种子萌发生态学研究内容及意义
        2.1.2 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生态因子
        2.1.3 种子萌发生态学研究及展望
    第二节 种子休眠生态学研究进展
        2.2.1 种子休眠的生态学意义与研究内容
        2.2.2 种子休眠类型、原因及破除
        2.2.3 种子休眠生态学研究及展望
    第三节 种子生活力测定方法与原理概述
        2.3.1 种子生活力测定方法与原理
        2.3.2 种子生活力四唑测定程序
        2.3.3 四唑测定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白刺属等几种荒漠植物概述及研究进展
        2.4.1 白刺属植物概述
        2.4.1.1 白刺属植物种及其地理分布
        2.4.1.2 白刺属研究进展
        2.4.1.3 白刺属植物研究存在的问题
        2.4.2 骆驼蓬属植物概述
        2.4.2.1 骆驼蓬属植物种及地理分布
        2.4.2.2 骆驼蓬属植物研究进展
        2.4.2.3 驼蓬属植物研究存在的问题
        2.4.3 沙蓬属植物概述
        2.4.3.1 沙蓬属的分布
        2.4.3.2 沙蓬研究进展
        2.4.3.3 沙蓬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本研究的重点、目的与意义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第一节 供试材料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四章 几种干旱荒漠植物种子萌发对关键环境因子的响应
    第一节 几种干旱荒漠植物种子萌发对温度的响应
        4.1.1 引言
        4.1.2 材料与方法
        4.1.2.1 材料
        4.1.2.2 研究方法
        4.1.3 结果
        4.1.3.1 两种白刺种子萌发对温度的响应
        4.1.3.2 两种骆驼蓬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温度的响应
        4.1.3.3 沙蓬种子萌发对温度的响应
        4.1.4 讨论
    第二节 几种干旱荒漠植物种子萌发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4.2.1 引言
        4.2.2 材料与方法
        4.2.2.1 材料
        4.2.2.2 研究方法
        4.2.3 结果
        4.2.3.1 两种白刺种子萌发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4.2.3.2 两种骆驼蓬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4.2.3.3 沙蓬种子萌发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4.2.4 讨论
    第三节 几种干旱荒漠植物种子萌发对盐分胁迫的响应
        4.3.1 引言
        4.3.2 材料与方法
        4.3.2.1 材料
        4.3.2.2 研究方法
        4.3.3 结果
        4.3.3.1 两种白刺种子萌发对盐分胁迫的响应
        4.3.3.2 两种骆驼蓬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盐分胁迫的响应
        4.3.4 讨论
    第四节 种子萌发对干旱、盐分胁迫的响应模型
        4.4.1 引言
        4.4.2 研究方法
        4.4.3 结果
        4.4.3.1 种子萌发率与干旱条件的关系模型及其拟合优度
        4.4.3.2 种子萌发率与盐分条件关系模型及其拟合优度
        4.4.4 讨论
第五章 两种白刺种子的休眠特性及破除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
        5.2.2 研究方法
        5.2.2.1 种子吸水试验
        5.2.2.2 休眠破除处理
        5.2.2.3 萌发试验
    5.3 结果
        5.3.1 种子萌发吸水量
        5.3.2 两种子萌发对预冷、预热、KNO_3或GA_3处理的响应
        5.3.3 种子萌发对浸种的响应
        5.3.4 唐古特白刺种子萌发对硫酸处理的响应
    5.4 讨论
        5.4.1 白刺种子休眠破除的有效方法
        5.4.2 白刺种子的休眠类型
        5.4.3 小结
第六章 白刺种子生活力四唑染色测定方法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材料
        6.2.2 研究方法
        6.2.2.1 染色前种子预处理与准备
        6.2.2.2 四唑染色与鉴定
        6.2.2.3 萌发试验
    6.3 结果
        6.3.1 适宜的预湿处理时间
        6.3.2 染色效果与生活力评价
        6.3.3 种子萌发率
    6.4 讨论与小结
        6.4.1 白刺种子生活力四唑染色测定的适宜方法
        6.4.2 白刺种子生活力四唑测定程序
第七章 总体讨论与结论
    7.1 干旱荒漠植物种子萌发生态适应性特征及其涵义
    7.2 两种白刺种子休眠破除的适宜方法及休眠类型
    7.3 白刺种子生活力的四唑测定方法
    7.4 结论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与科研
    1. 发表论文
    2. 出版论着
    3. 主持与参加科研项目
致谢
附件

(9)白菜霜霉病及软腐病空间分布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空间分布型的测定方法
    1. 2 理论抽样数的确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空间分布型研究
        2.1.1 白菜霜霉病的空间分布型
        2.1.2 白菜软腐病的空间分布型
    2. 2 不同发病程度下的理论抽样数
        2.2.1 白菜霜霉病不同发病程度下的理论抽样数
        2.2.2 白菜软腐病不同发病程度下的理论抽样数
3 讨 论

(10)辣椒疫病病原菌鉴定及抗源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辣椒疫病发生与发展规律
        1.2.2 辣椒疫霉菌研究概况
        1.2.3 辣椒疫霉菌致病力
        1.2.4 辣椒抗病性
        1.2.5 辣椒疫霉菌生理小种分化
        1.2.6 抗病育种现状
        1.2.7 生物技术在辣椒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2 材料与方法
    2.1 辣椒疫霉菌的鉴定
        2.1.1 病原菌采集
        2.1.2 病原菌分离、纯化与鉴定
        2.1.3 病原菌保存
    2.2 辣椒疫霉菌生物学特性
        2.2.1 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2.2.2 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2.2.3 pH 值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2.2.4 培养基对菌种保存时间的影响
        2.2.5 光照处理对产孢量的影响
        2.2.6 培养基对产孢量的影响
        2.2.7 温度对产孢量的影响
        2.2.8 pH 值对产孢量的影响
        2.2.9 光照天数对游动孢子量的影响
    2.3 辣椒疫病抗性鉴定方法筛选
        2.3.1 试验设计方案
        2.3.2 试验实施方案
        2.3.3 供试辣椒幼苗的准备
        2.3.4 接种方法
    2.4 辣椒疫霉菌不同地区生理小种鉴定
        2.4.1 孢子悬浮液准备
        2.4.2 鉴别寄主
        2.4.3 接种方法
        2.4.4 辣椒疫病调查标准
    2.5 抗病种质资源筛选
        2.5.1 材料与方法
        2.5.2 调查方法和标准
    2.6 统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辣椒疫霉菌鉴定
        3.1.1 菌落培养性状
        3.1.2 菌丝与孢子囊培养性状
        3.1.3 辣椒疫霉菌鉴定
    3.2 疫霉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3.2.1 培养基对菌落形态的影响
        3.2.2 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2.3 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2.4 pH 值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2.5 培养基对菌种保存时间的影响
        3.2.6 光照对产孢量的影响
        3.2.7 培养基对产孢量的影响
        3.2.8 温度对产孢量的影响
        3.2.9 pH 值对产孢量的影响
        3.2.10 光照天数对游动孢子量的影响
    3.3 辣椒疫病抗性鉴定方法筛选
        3.3.1 抗性鉴定方法的病情指数极差分析
        3.3.2 抗性鉴定方法的病情指数方差分析
        3.3.3 各因素水平的多重比较
        3.3.4 各处理组合间显着性测验
    3.4 辣椒疫霉菌不同地区生理小种鉴定
    3.5 抗病品种筛选
4 讨论
    4.1 辣椒疫霉菌的分离与鉴定
    4.2 辣椒疫霉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4.2.1 培养基对辣椒疫霉菌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4.2.2 温度对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4.2.3 pH 值对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4.2.4 光照对辣椒疫霉菌产孢的影响
    4.3 抗性鉴定方法
    4.4 生理小种的分化
    4.5 抗源筛选
    4.6 辣椒抗疫病育种发展趋势与展望
    4.7 本研究的创新点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辣椒疫霉病空间分布型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设施育苗辣椒早疫病病株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研究[J]. 李平,魏建荣,唐宗云,曹莹,徐生海,杨芳兰,段峰. 甘肃农业科技, 2021(10)
  • [2]设施芹菜根腐病株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研究[J]. 李平,曹莹,唐宗云,魏建荣,徐生海,杨芳兰,段峰. 甘肃农业科技, 2021(09)
  • [3]设施人参果早疫病株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研究[J]. 李平,唐宗云,魏建荣,曹莹,徐生海,杨芳兰,段峰. 甘肃农业科技, 2021(09)
  • [4]嘧啶胺类农药分子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D]. 闫忠忠. 湖南大学, 2019(07)
  • [5]3,3-二甲基-1-(1,2,4-三唑-1-基)丁-2-酮肟醚和腙衍生物的合成与抑菌活性[D]. 叶姣. 湖南大学, 2015(02)
  • [6]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发展研究[A]. 朱有勇,李成云,李正跃,何霞红,朱书生,陈斌. 2012-2013植物保护学学科发展报告, 2014
  • [7]E.coli高效感受态细胞转化体系的建立及诱导型瞬时表达载体的构建[D]. 杨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2)
  • [8]干旱荒漠区几种优势植物种子萌发生态学研究[D]. 曾彦军. 兰州大学, 2010(10)
  • [9]白菜霜霉病及软腐病空间分布型研究[J]. 段显德,马海霞,杨信东.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0(02)
  • [10]辣椒疫病病原菌鉴定及抗源筛选[D]. 李立凤. 东北农业大学, 2010(05)

标签:;  ;  ;  ;  ;  

辣椒疫霉空间分布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