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民本主义的社区发展观(论文文献综述)
宋晓娟[1](2021)在《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文中研究说明社区是居民基于中意而结成的共同体。就私人生活而言,居民可能以个体或家庭的形式存在,但受房屋产权、物理位置、身份地位等因素影响,居民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纳入社区组织。同一社区空间内的组织之间共享社区环境与服务对象,甚至还可能存在成员重叠。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组织之间、社区组织相互之间彼此依赖,休戚与共。生物学领域将不同种属按某种厉害关系生活在一起叫做共生,社会学领域也逐渐做出了相似的现象解释,而社区则成为了最常见的共生关系发生域,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共生理论来透视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重心几经调整。但到本世纪之初,城市社区问题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且管得着但不愿管的现象仍很普遍。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应运而生。就社会管理传统下的网格化管理(2004-2012)而言,其主体、资源和运行方式均源自于政府,因此从主质参量来看,其与政府管理方式同质,是后者向社区的进一步下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改革。作为社会的微观构体,城市社区的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在网格化管理强化的同时开始注重治理主体的培育,实践创新的单位则以区、街道为主。以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的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及提名成果中的城市社区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分析得出,这三年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重点依次是:减负增效、三社联动和政社互动。从共生理论视角来看,城市社区的实践由同质延伸转向了异质化发展。研究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关键变量发现,社区有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这些主体在通过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产生互动,互动中的物质信息交流以单向为主,互动的结果是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的提升。变量数据表明,这一时期城市社区的共生行为模式属于偏利共生。实践步入近几年(2016至今)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单位由区、街道转向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与社区治理要素又都取得了新的发展。从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来看,自2016年到新冠疫情暴发前,中国城市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延续着常态化发展,核心在于对以往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已有问题的探索性解决;新冠疫情暴发后,网格化管理承接了社区疫情防控的重要使命,实践方式做了一些应急性调整与“补漏”式改进。就社区治理要素的发展而言,以民政部在2018年选出的101个优秀社区工作法(已对最新进展做了补充)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研究发现,城市社区以协商共治为整体目标导向,形成了多主体参与、资源整合共享的治理格局,发展出了多样化的治理实践方式。从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核心变量来看,城市社区生成了丰富的治理主体,这些主体发起了多样化的共治活动,活动中的物质信息呈多方多向流动,最终导向了驻区组织的非同步化发展,由此可见,此阶段的城市社区共生行为模式属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在中国城市社区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似乎始终未曾远离。每一次新实践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会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而新问题又成为了实践再次创新的动力。目前,非对称互惠共生的城市社区实践面临诸多问题,对称互惠共生是其进化方向。从非对称互惠共生到对称互惠共生的发展需要实现共生单元、共生界面与共生条件的多重转变,对称互惠共生的理想固然美好,但这一转变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基于当下的城市社区实践现状,结合实践所面临的问题,中国城市社区要想完成这一转变,首先需要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的充分发展与深度融合。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衷是强化政府对内部层级部门间网络的管理能力。城市社区治理要素发展的实质是社区内公私合作程度的提升与基层党政部门对公私合作网络管理能力的提高。在学者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和威廉·D.埃格斯的语境下,公私合作程度与网络管理能力是理解网络化治理的两个维度。对比理论植根的实践来看,中国城市社区与美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异曲同工之处。有鉴于此,本文提出网络化治理是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双维度发展的最终指向,是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共生理论认为,动力与阻力是影响共生关系进化的两个重要因素,要想推动共生关系发展必须提升动力,消解阻力。网络化治理是城市社区实现对称互惠共生理想状态的技术工具,形塑网络化治理的动力同时也是推动主体增容(共生单元)、强化组织互动(共生界面)、加速物质信息流动(共生条件)之力;阻力则主要是由社区组织的互动方式(共生界面)与组织性质(共生单元)决定的。研究发现,动力因素主要有三个:党政领导力、利益驱动力和科技支撑力。这些动力并非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的。单一治理网络可以由多种动力来形成,但通常只有一种动力在发挥主导作用。综合比较前面所有的样本社区及笔者所调研的其他社区,笔者发现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长青街道城建社区的动力因素最为全面,且已初步推进了网络化治理建设。以城建社区为例,本文从实践层面剖析了这些动力因素导向网络化治理的运作过程。此外,本文以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向心力”中的最高施力方(基层党组织)领导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离心力”为例,剖析了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内在张力。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与阻力明晰之后,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寻强化动力、消解阻力之方法。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价值理念是影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共生(共生除可以是一种主体间形态外,还可以是组织行为的先导,即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原价值,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是以社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行为模式为基点的,所以前者的实施路径也是后者的发展路径,换言之,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和共生条件三个共生行为模式的核心要素(“成果配置”是共生关系最终呈现出的结果)也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实施路径的基本面向。有鉴于此,本文从共生价值体系(价值理念)、治理组织建设(共生单元)、治理行动选择(共生界面)和科学技术支撑(共生条件)四个方面探寻了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施路径。
马晓燕[2](2018)在《社区发展视野下的基层社会生态系统建设》文中研究指明在基层的社区治理实践中,存在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不高、"社区共同体意识"难以形成、居民缺乏社区主体性意识等问题。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对基层社区的社会生态系统进行深入解读。换言之,在外部已经提供了积极的政策措施与理念倡导的情况下,社区发展的理念与策略能否实现,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能否形成,其根源在于基层社会生态系统。
王迪[3](2017)在《从国家包揽到多方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社会治理理念与实践》文中提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之间的矛盾,反映了国家视角下的治理理念的局限性:一方面,公共文化项目的推行依循着标准化、均等化、清晰化、简单化的方式,忽略了文化复杂性、族群异质性、地方差异性和个体多样性,造成均等化供给满足不了差异化需求的结果;另一方面,上级政府借助数字化、集合性的、静态的事实对下级进行考核,以建构性的事实掩盖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真实存在的鸿沟。有鉴于此,在治理理念上,应消解国家与社会之间简单的二元对立,强调治理过程中的多主体参与和相互依赖;在治理实践中,促进政府与社会组织、社区民众之间的协调整合,营造公共文化事业中的"强国家-强社会"的局面。
董明伟[4](2017)在《民本型社区:构建新型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文中提出农村社区建设是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加速城乡统筹,促进社会融合的一项重大社会创新工程。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必须以民本型社区建设为目标,将农民的政治诉求、利益要求、生活追求放在首要位置,着力构建参与型的社区文化、均等型的社区服务和善治型的治理体系。
樊文娟[5](2015)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管理的研究 ——以甘肃省永昌县农村社区为例》文中提出伴随着我国经济腾飞的脚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被国家重视,提上国家发展议程,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焦点问题。而新农村社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新农村社区不仅打破了原来传统的自然村落格局,而且还要不断引进的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社区管理模式等,这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因此,对我国新时期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管理问题有效合理的解决,将原有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社区居民生产和生活的聚集地,对加速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提高新农村建设社区公民生存幸福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为背景,运用文献综述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甘肃省永昌县农村社区管理为个案研究对象,进行农村社区管理问题的研究。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大环境,以及国内外农村社区管理现状,提出了本文研究农村社区管理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对相关概念(如:社区、农村社区、农村社区管理、行政管理学、社会学等)进行阐述,通过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具体总结出来了农村社区管理的总体目标;第三章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社区管理发展历程,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第四章对甘肃省永昌县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概述,并介绍了甘肃省永昌县农村社区管理的现状和具体的模式,同时根据甘肃省永昌县农村社区管理现状提出了具体存在问题;第五章根据上一章所提出的甘肃省永昌县农村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徐晓欣[6](2013)在《基于民本主义探究我国社区参与类型及路径》文中提出社区参与是社区发展的动力。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众多国家越来越重视公共决策中的社区参与,并把它作为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社区自治的兴起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参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通过社区参与推进社区良性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一个重要考量,也是我国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由之路。
舒永久[7](2012)在《人本视域下的西部移民新村建设》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移民政策蕴涵着人本主义的价值理念。在四川雅安移民的安置过程中,该市认真贯彻国家移民政策,在实践中本着人本主义的工作理念,换位思考,有情操作,对移民在政治、生产、生活等方面给予了细致的关心,使移民安居乐业,成功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工作要求,本文基于价值理念和移民政策对人本视域下的西部移民新村建设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邓磊[8](2011)在《社区化: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变革的新路径》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正发生着历史性的巨变,现行的“乡政村治”社会管理体制日益显示出了不适应性,主要表现为村民在社会管理中参与程度不高、公共服务短缺、资源整合乏力、文化认同危机,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亟待改革,党和政府提出的“农村社区化”,以此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然而在学术界,关于农村社会管理的研究成果不多,对农村社区化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因此,本文试图将二者联系起来研究,将社区化作为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路径,通过农村社区建设,建立起新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社区管理体制,并对农村社区化提出对策和建议。全文根据上述思路展开论述,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介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运用的理论和方法,界定了农村社区化、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等重要概念。第二章概述了我国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由“乡绅治理”到“人民公社制度”再到“乡政村治”的历史变迁过程,重点论述了现行体制的弊端,在此基础上引入了“社区化”,并分析社区化改革社会管理体制的优势。第三章是对新的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具体建构,分析了农村社区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第四章是在前文的基础上,通过借鉴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对我国的农村社区化提出对策和建议。首先是分析农村社区的设置,确定出设置的原则,并介绍了几种可行的模式。其次是从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社区公共服务的提供、社区资源的整合和社区文化的重构几个方面分析对农村社区化的制度安排。最后是分析农村社区化过程个各个行为主体——政府、社区、村民的行为选择。
胡弢[9](2007)在《上海老城区社区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众所周知,上海在“十一五”期间确定了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四个中心的目标,但是上海城市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有约1/3的中心城区为本文所称的老城区社区,以老公房新村为主,难于拆除重建,又与新型商品房社区相比存在明显反差,与居民不断增长的生活需求不相适应,如何让这些老城区社区在上海的整体发展中不落后于时代,是上海城市发展中的亟待解决的难题。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中明确要求“推进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和谐社区因此成为社区发展的主要目标,研究社区发展对和谐社区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社区发展的有关理论来看上海老城区的发展,通过国内外社区发展的有关文献材料比较分析和一个典型的老城区街道—枫林社区的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把城市社区发展在发展模式上分三类形式,在发展时序上分为四个过程,针对上海老城区社区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上海老城区的社区发展是政府主导的发展向自治型发展的过程,居民自治是努力的方向,但现阶段政府必须在各个方面大力投入。从枫林街道的社区发展个案分析中,为这一发展模式的可行性提供依据,文章还就上海老城区社区发展的政策选择提供建议。
李勇[10](2007)在《新社区服务:构筑多中心秩序下的公民社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从1986年民政部倡导社区服务以来,我国的社区服务取得了快速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区建设的日新月异,社区服务也呈现出诸多新的发展态势。理论界和社会各界对社区服务的研究层出不穷。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现代科技条件下社区服务信息化发展状态,结合多中心秩序理论、传统行政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研究新形势下社区服务的生产和提供中政府、市场和社会分别所起的作用,特别是结合新公共服务理论和公民社会理论,分析社区民间组织和居民个人在社区服务中的角色和作用。本文采取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了宁波81890社区服务网、长沙万众合社区服务热线和北京回龙观社区网,并分别在成都市青羊区、广州市越秀区和杭州市下城区进行了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的问卷调查。通过对三个典型案例的对比研究和问卷统计分析,本文认为,社区服务既不同于政府公共服务,又不同于一般服务产业,其既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公共服务在社区层面的延伸,又具有某些市场服务产业的特点。但是,随着我国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和公民参与意识的提高,社会力量在社区服务中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提出了“新社区服务”的论断,并提出了两个研究假设:我国的社区服务供给体制将是一个多中心秩序的格局,包括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相互补充,在社区范围内提供各种满足居民需求的服务;社会力量将在社区服务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公民社会的发育将成为社区服务供给的主体,形成一种社区成员积极参与的新社区服务格局。通过研究证实了两个研究假设,并得出如下结论:社区服务在政府与市场都“失灵”的情况下,需要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起共同的社区意识和社区精神,这正是社区的本质所在,进而以此为基础形成社区服务中的公民社会;反过来,公民社会力量进一步为社会其他成员提供各种服务,满足成员的各种需要,促进了社区服务的发展。而“新社区服务”论断和社区服务的发展需要培育社区精神,进而培育公民社会的论点也是本文的亮点所在。
二、论民本主义的社区发展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民本主义的社区发展观(论文提纲范文)
(1)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关注热点的社区管理研究 |
(二)以社区网络化治理为前沿议题的社区治理研究 |
(三)社区由网格化管理向网络化治理的发展研究 |
(四)共生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核心概念 |
(一)城市社区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 |
(四)共生 |
二、理论基础 |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
(二)治理理论 |
(三)共生理论 |
三、分析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同质下延: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兴起 |
一、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缘起 |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初始历程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创形态(2004) |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步成长(2005-2012) |
二、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同质化下延分析 |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主体多数属于体制内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资源主要来自于政府 |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推进了政策执行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与限度 |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限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偏利共生:网格化管理强化与治理主体培育 |
一、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新探(2012 年末-2015) |
(一)2013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减负增效 |
(二)2014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三社联动 |
(三)2015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政社互动 |
(四)2013-2015 年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总特征 |
二、中国城市社区偏利共生行为模式研判 |
(一)共生单元具备: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 |
(二)共生界面生成: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设立 |
(三)共生条件满足:单向为主的物质信息交流 |
(四)共生成果配置: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提升 |
三、中国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与困境 |
(一)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 |
(二)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对称互惠共生:网格化管理新突破与治理要素新发展 |
一、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的新实践(2016-至今) |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新突破 |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治理要素的新发展 |
(三)近年来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整体特征 |
二、中国城市社区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剖释 |
(一)共生单元具备:丰富的治理主体生成 |
(二)共生界面生成:多方发起的活动开展 |
(三)共生条件满足:多向的物质信息交流 |
(四)共生成果配置:组织间非同步性进化 |
三、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与问题 |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 |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导向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前行的目标、动力与阻力 |
一、网络化治理:中国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
(一)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发展的理想状态 |
(二)网络化治理:实现理想状态的工具设计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系统结构 |
(四)网络化治理系统结构建构的基础条件 |
二、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 |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党政领导力 |
(二)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利益驱动力 |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科技支撑力 |
三、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阻力 |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
(二)目标和利益冲突下委托代理关系的内在张力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现路径 |
一、共生: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 |
(一)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 |
(二)价值理念是影响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共生价值体系 |
二、丰富共生主体: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组织建设 |
(一)在双向需求导向下,选择刚性约束 |
(二)在目标需求导向下,采用弹性约束 |
(三)在利益需求导向下,实施有效激励 |
三、完善共生界面: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行动选择 |
(一)以协商为基础,形成主体间的共识共信 |
(二)以共治为主线,强化主体间的共担共监 |
(三)以共享为旨归,推动全主体的双维进化 |
四、优化共生条件: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技术支撑 |
(一)以用户为中心,建设治理网络平台 |
(二)以平台为依托,联通社区治理主体 |
(三)以问题为导向,健全运行保障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社区发展视野下的基层社会生态系统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区发展的基本理念与工作策略 |
(一) 民本主义的价值理念 |
(二) 增权取向的工作策略 |
二、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运用社区发展策略和机制的必要性 |
三、社区发展视野下的基层社会生态系统建设 |
(一) 基层社会生态系统的时空特征:以城市社区为例 |
1. 社区结构的碎片化 |
2. 社区自治组织的行政化 |
(二) 社区发展视野下基层社会生态系统的重构 |
1. 社区社会生态系统重构的目标 |
2. 基层社会生态系统重构的路径 |
(1) 改变居民意识与态度 |
(2) 改变基层社会关系格局 |
(3) 改善社区资源供应 |
(3)从国家包揽到多方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社会治理理念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关研究与治理视角的提出 |
二、国家视角下的公共文化项目困境 |
(一)均等化供给与差异性需求 |
(二)数字化考核与统计性事实 |
三、多元治理理念下的公共文化服务 |
(一)治理理念:从单向控制到多方共治 |
(二)治理实践:从单一主体到多元参与 |
四、结语 |
(4)民本型社区:构建新型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本型社区的提出 |
二、民本型社区建设的必要性 |
(一)社会治理系统的异位使社区民主难以实现 |
(二)社会福利系统的错位使公共服务均等化难以实现 |
(三)社会公共文化系统缺位弱化了农村社区共同体的内聚力 |
三、民本型社区建设:构建新型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 |
(一)以民意为先,构建认同型的社区文化 |
(二)以民生为基,构建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 |
(三)以民主为魂,构建善治型的社区治理体系 |
(5)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管理的研究 ——以甘肃省永昌县农村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目的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农村社区管理的基本理论阐述 |
2.1 社区的概念 |
2.1.1 社区的概念 |
2.1.2 农村社区的概念 |
2.1.3 社区管理的概念 |
2.2 农村社区管理 |
2.2.1 农村社区管理的概念 |
2.2.2 农村社区管理的特点 |
2.2.3 农村社区管理的目标 |
2.3 相关理论 |
2.3.1 行政管理学理论 |
2.3.2 社会学理论 |
第三章:新时期我国农村社区管理的系统分析 |
3.1 我国农村社区的管理模式 |
3.1.1 农村“三化”发展的管理模式 |
3.1.2 农村社区发展的管理模式 |
3.1.3 大学生村官助理的管理模式 |
3.2 我国农村社区各项特征 |
3.2.1 农村社区居民的特征 |
3.2.2 农村社区经济的特征 |
3.2.3 农村社区文化的特征 |
3.3 我国农村社区管理成功案例分析 |
3.3.1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建设发展 |
第四章:甘肃省永昌县农村社区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4.1 甘肃省永昌县相关概况 |
4.1.1 地理位置 |
4.1.2 人.状况 |
4.1.3 经济状况 |
4.1.4 社区发展现状 |
4.2 甘肃省永昌县现有农村社区管理机构 |
4.2.1 县级管理机构 |
4.2.2 镇级管理机构 |
4.2.3 社区级管理组织 |
4.3 甘肃省永昌县农村社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4.3.1 农村社区管理理念落后 |
4.3.2 农村社区管理人才缺乏 |
4.3.3 农村社区管理信息不公开 |
4.3.4 农村社区管理机制不健全 |
4.3.5 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不到位 |
第五章:进一步改善甘肃永昌县农村社区管理的对策建议 |
5.1 革新农村社区管理理念 |
5.2 建立系统的农村社区管理人才战略管理体制 |
5.3 完善农村社区管理信息公开制度 |
5.4 创建现代化农村社区管理机制 |
5.5 创新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人本视域下的西部移民新村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价值理念和移民政策 |
二、人本主义理念和移民安置 |
(一) 重视教育, 实现持续发展 |
(二) 人道关怀, 权益维护 |
(三) 安居乐业, 有计划致富 |
(四) 以心换心, 相互帮助 |
三、移民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难点问题和对策 |
(一) 移民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难点和问题 |
(二) 推动移民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 |
(8)社区化: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变革的新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农村社区化与社会管理的学理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二、理论基础 |
第四节 论文研究设计 |
一、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二、运用的研究方法 |
三、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困境与新思路 |
第一节 我国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
一、传统社会的乡绅治理体制 |
二、建国初期的人民公社体制 |
三、新时期的“乡政村治”体制 |
第二节 现行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弊端 |
一、农村居民参与不足 |
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失衡 |
三、农村资源整合乏力 |
四、农村文化认同出现危机 |
第三节 社区化:农村社会管理的一种可能 |
一、有利于实现农村基层自治 |
二、有利于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 |
三、有利于农村资源的整合 |
四、有利于农村文化的重构 |
第三章 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社区管理体制 |
第一节 农村社区管理的组织体系:结构与功能 |
一、农村社区党支部 |
二、村委会 |
三、公共事务管理组织 |
四、社区民间组织 |
五、社区外部各活动主体 |
第二节 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 |
一、党和政府主导机制 |
二、民主治理机制 |
三、市场化运作机制 |
第四章 农村社区化的对策和建议 |
第一节 它山之石:韩国“新村运动” |
一、“新村运动”简介 |
二、“新村运动”的启示 |
第二节 农村社区的设置 |
一、农村社区设置的原则 |
二、我国农村社区设置实践中的几种模式 |
第三节 农村社区化的制度安排 |
一、农村社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制度 |
二、农村社区资源的配置与整合机制 |
三、农村社区文化构建的制度安排 |
第四节 农村社区化过程中的主体行为 |
一、政府:社会管理的主导 |
二、社区:社会管理的载体 |
三、村民:社会管理的主体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9)上海老城区社区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理论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二章 国内外社区发展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发达国家社区发展模式 |
第二节 我国社区发展模式比较 |
第三节 社区发展的模式选择 |
第三章 上海老城区社区发展状况分析 |
第一节 城市社区发展模式的时序分析 |
第二节 上海老城区社区发展模式 |
第三节 目前上海老城区社区的五个变化趋势 |
第四章 上海老城区社区发展案例——以徐汇区枫林街道为例 |
第一节 枫林街道概况 |
第二节 枫林街道社区管理体制分析 |
第三节 枫林街道公共服务建设现状 |
第四节 社区居民参与指数调查分析 |
第五章 上海老城区社区发展政策建议 |
第一节 转变街道招商经济职能 |
第二节 提高社区各类组织的组织化程度 |
第三节 发展人人参与的基层民主 |
第四节 积极应对进一步老龄化的考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新社区服务:构筑多中心秩序下的公民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社区服务、公共服务及相关研究回顾 |
第一节、社区服务及相关研究 |
一、关于社区概念的界定 |
二、社区服务及相关研究 |
第二节 公共物品及公共服务相关研究 |
一、公共物品研究动态 |
二、关于公共服务的理论 |
第三节 社区服务与公共服务的关系 |
一、社区服务的分类 |
二、社区服务与公共服务的关系 |
第四节 公民社会及相关研究 |
一、公民社会理论渊源 |
二、国内学者对公民社会概念界定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一、研究假设的提出背景 |
二、研究假设 |
第二节 概念化 |
一、社区服务的多中心秩序 |
二、新社区服务 |
三、社区服务中的公民社会 |
四、社区服务信息化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 |
一、抽样调查 |
二、典型社区选择 |
第三章 社区服务多中心秩序下的政府和市场 |
第一节 社区服务中的政府 |
一、多中心秩序下公共物品/公共服务供给与政府关系研究 |
二、案例分析 |
三、社区服务中的政府 |
第二节 社区服务中的市场 |
一、多中心秩序下公共物品/公共服务供给与市场关系研究 |
二、案例分析 |
第四章 社区服务中的公民社会 |
第一节 社区发展中的公民参与 |
一、社区的本来面目 |
二、社区发展中的公民参与 |
第二节 案例分析 |
一、回龙观社区网 |
二、案例分析 |
第三节 公民社会与社区精神 |
一、社区的本质 |
二、公民社会与社区精神 |
三、社区服务中的公民社会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社区服务的多中心秩序 |
一、关于假设一的讨论 |
二、进一步的结论 |
第二节 社区服务多中心秩序下的公民社会 |
一、关于假设二的讨论 |
二、进一步的结论 |
第三节 社区服务展望 |
参考书目 |
着作: |
论文: |
附录: |
社区信息化调查问卷(一) |
社区信息化调查问卷(二)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论民本主义的社区发展观(论文参考文献)
- [1]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D]. 宋晓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2]社区发展视野下的基层社会生态系统建设[J]. 马晓燕.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18(06)
- [3]从国家包揽到多方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社会治理理念与实践[J]. 王迪. 学术论坛, 2017(01)
- [4]民本型社区:构建新型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J]. 董明伟.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01)
- [5]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管理的研究 ——以甘肃省永昌县农村社区为例[D]. 樊文娟. 浙江海洋学院, 2015(12)
- [6]基于民本主义探究我国社区参与类型及路径[J]. 徐晓欣. 法制与社会, 2013(10)
- [7]人本视域下的西部移民新村建设[J]. 舒永久. 湖南社会科学, 2012(06)
- [8]社区化: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变革的新路径[D]. 邓磊. 华东政法大学, 2011(12)
- [9]上海老城区社区发展研究[D]. 胡弢. 上海交通大学, 2007(04)
- [10]新社区服务:构筑多中心秩序下的公民社会[D]. 李勇. 中央民族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