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极稳妥地推进独立董事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梁彭[1](2021)在《高管激励、资本结构动态调整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政策倡导“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企业的转型升级和价值创造需要高层人才赋能,因而,提高高管薪酬、股权等激励无疑是吸引人才、激发高管工作积极性、缓解委托代理冲突、提升企业绩效的重要手段。然而,“天价薪酬”、“业绩降而薪酬涨”等负面新闻的不断出现使公众对上市公司,尤其是对国有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高管的经营能力甚至收入分配是否公平等问题提出质疑,引发社会舆论不满。针对国有企业,政府颁布实施了“限薪令”政策,政策的出台一方面迎合了公众对于社会公平效率与收入分配合理性的考量,但另一方面以行政干预的方式限制高管薪酬上限,以非市场化的薪酬机制来激励约束高管的行为,其政策实施效果亦引发相关质疑。在我国目前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目标要求下,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因而需要对科学推进激励与约束相统一、权利与收益相配比的高管激励制度的改革进行深入的研究。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契约的客观存在,股东与高管间的代理冲突始终困扰着现代企业。纵观目前我国公司治理现状,当掌握公司控制权的高管因其期望收益无法得到满足或者收益与其实际工作表现不一致时,会进一步加剧二者间的代理冲突,进而触发高管出于“职位稳固”或其他既得利益考虑的防御动机或机会主义,由此引发其与股东利益相悖的认知与行为偏好,做出偏离股东预期的投融资决策行为,减损企业价值。根据最优契约理论,在市场化激励机制下,激励契约的订立要充分考虑和满足彼此之间的利益诉求,尽量避免因不完全契约所导致的剩余控制权与剩余收益的不合理分配而产生的利益冲突,进而协调高管与股东间的关系,促使高管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而努力工作和实施投融资决策。资本结构作为利益相关者权利义务的集中体现,是企业长期融资行为所累积的结果,是企业融资决策的重要内容,高管因股东授予其公司控制权而获得相关决策的权力,因而资本结构的合理性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高管的认知与融资偏好。资本结构动态权衡理论认为,企业存在一个目标资本结构,此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在实际资本结构向目标资本结构调整的同时企业绩效不断提升。已有研究表明,除了调整成本,企业的内部制度安排也是影响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重要因素,因此,高管的认知与调整意愿对公司的资本结构调整同样具有重要影响。综上,激励性契约的合理设计,一定程度上能够协调高管与股东间的利益冲突,从而正向影响高管的认知与调整意愿,促使高管站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角度实施资本结构决策,提高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缩小与目标资本结构的偏离程度,在调整资本结构的同时提升企业绩效。通过中介效应检验,本文发现高管激励在影响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进而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中,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起到了中介传导的作用。通过梳理发现:首先,已有研究大多基于显性激励(即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视角考察高管激励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的影响,而对隐性激励(即在职消费和薪酬差距)的研究比较缺乏,同时,鲜有研究同时考察高管激励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和偏离程度的影响,且未将各激励方式纳入整体分析框架进行对比研究,难以较为完整地刻画不同高管激励方式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和偏离程度的影响;其次,已有研究并未将三者有机结合,难以充分揭示基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视角探讨高管激励对于企业绩效提升的作用路径。作为一种激励约束手段,高管激励作用于高管并对其认知与行为决策产生影响,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反映在企业绩效上,高管激励的经济效果分析对于进一步完善激励性契约制订,激励高管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进行投融资决策,提升企业绩效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已有文献未能针对“限薪令”这一激励机制的政策性干预因素,研究其对高管行为(即资本结构调整意愿)进而通过高管行为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而这也是进一步完善政府收入分配制度,制定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所需要关注的内容。本文立足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本研究范式,综合运用不完全契约理论、激励理论和资本结构理论等,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式,对高管激励、资本结构动态调整与企业绩效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构建了包含高管薪酬激励、股权激励、在职消费和薪酬差距在内的显性与隐性两个维度四种激励方式的高管激励体系,并引入中介效应检验,在宏观层面上,探讨高管激励通过影响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进而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同时,利用“限薪令”政策这一外生研究契机,对其政策效果进行检验。实证检验结果如下:第一,一定范围内,随着高管激励水平的提高,委托代理冲突得到缓解,正向影响了高管的认知与融资决策偏好,被激励高管会做出有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资本结构调整决策。通过高管激励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实证检验发现:在一定范围内,高管薪酬激励、在职消费、薪酬差距均正向影响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并缩小与目标资本的偏离程度。高管股权激励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的影响没有得到证实,但缩小了与目标资本结构的偏离程度,可能原因在于股权激励的长期效应,使之与资本结构调整时间上的延迟配置;第二,通过高管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实证检验发现:在一定范围内,高管薪酬激励、在职消费、薪酬差距均正向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高管股权激励越高,越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可能原因在于当前股权激励制度还不够完备,高管为了达到行权条件而选择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反而降低了企业绩效;第三,通过研究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在高管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在一定范围内,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在高管薪酬激励、在职消费和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传导作用,区分负债水平发现,企业过度负债时,高管激励水平越高,为了提高企业绩效,高管调整实际资本结构向目标资本结构趋近的意愿越强。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在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间没有产生中介传导作用。第四,针对国有企业,利用“限薪令”政策这一外生研究契机,基于资本结构视角探讨薪酬激励机制的制度性变化对企业绩效影响的路径检验发现:在一定范围内,“限薪令”政策的实施降低了企业绩效,带来一定的价值降低效应,同时扩大了与目标资本结构的偏离程度,说明价值降低效应部分可能是由于负向的资本结构调整所引起。本文的贡献与创新主要体现在:首先,拓展了研究范围,从显性与隐性激励两个维度四种激励方式同时考察它们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和企业绩效的影响,为企业选择不同激励方式,了解各种激励方式的影响作用效果提供有益参考。其次,引入中介效应检验,探讨了高管激励通过影响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进而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补充了对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中介传导路径检验,为企业进一步制订和完善激励契约提供经验证据;第三,基于“限薪令”政策效果的检验,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行政化干预后,高管认知与行为偏好(资本结构调整)的变化,进而作用于企业所产生的经济后果。为市场化激励与行政化干预关系处理,进一步完善政府收入分配制度,深入薪酬制度改革提供经验证据。
万静茹[2](2021)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企并购绩效影响的研究 ——以四维图新为例》文中指出在现行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去杠杆政策等环境的压力下,国有企业固有弊端日益凸显,因此急需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和利润增长点,以更好地利用国有企业资源进行可持续发展。2017年在十九大的会议上,继续加大力度对国有企业进行深层次的改革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状态下的重要变革方向;2018年国家决定实施“双百行动”,积极为国有企业引入非国有资本。在十九大的背景下,当前国家政策的扶持将国有企业改革推向了高潮。实施混改是国企进行改革的重要方式之一,有利于做大做强国有资本,是各大国有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创效增收的有效方式。当前,重点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学术界的研究也在随之跟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案例企业进行剖析,选取了具有国企性质和上市公司双重背景的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拟研究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情况,并以国企并购为切入口探索混改对国企并购绩效产生的影响。首先,本文从经营状况、股权结构、治理状况等三个方面对四维图新公司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四维图新引入腾讯作为战略投资者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以及四维图新并购杰发科技的过程进行了回顾,通过对案例的梳理,为进一步的案例分析打好基础。通过对本文选取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发现四维图新实施混改策略的主要目的是改变国企“一股独大”的“老毛病”,利用腾讯的优势优化产业链,强强联合以应对高德的竞争等,腾讯的优质资源给四维图新带来了发展契机,混合所有制改革也产生了预期的正向影响。随后,本文进一步探索四维图新在并购杰发科技公司时,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并购绩效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并购的绩效带来了积极影响:短期绩效明显,股东财富上升;盈利能力增强,公司业绩改善;发展能力增强,成长潜力较大。最后,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总结出了切实可行的结论和建议,以期为学者的研究提供帮助。本文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关于国企混改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学者们主要侧重于以“动因—路径—影响”的思路对混改进行研究,较少探究国企混改对进一步的企业并购活动的绩效带来的影响,而本文将二者结合起来考量,增添了探究国企混改的新视角,对国企混改影响的研究将更加深入。
周新友[3](2021)在《国信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力度,我国的混改进程表现出了快速推进、局部重点发力、效果显着的局面,以《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为总纲的要求和以《国企改革“双百行动”改革方案》的指导,为我国国企混改指出了国家层面的实现路径,通过央企和地方国有骨干企业全面地拓展和应用改革政策和相关实践经验,推动地方混改的推进和落地,国企改革进入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2019年末,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三次会议,国企混改正式被按下加速键。本文以青岛国信集团为研究的主要着力点,通过对国企混改相关理论和成功案例的梳理,对国信集团在国企混改中作出的调整进行分模块的梳理,以此得出结论。首先通过对国企混改的背景介绍以及对国企混改的相关理论介绍和文献综述的梳理,引出国企混改这一理念的理论支撑和实际需求,通过对文献综述的梳理,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依托国信集团这一平台,深度挖掘国企混改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上海绿地、云南白药、中国联通、国药集团、海信集团这几个成功案例为蓝本,分析其取得成功的原因和措施,并通过对案例的梳理,得出具有普适性的混改措施。文章以国信集团的情况介绍、混改的背景及动因、混改的原则及目标和混改的模式选择,四个方面为切入点,介绍了国信集团是如何对待涉及领域多、要求层次高、攻坚难度大的国企的混改目标。国信集团在推进国企混改过程中,其采取的相关举措主要包括:战略投资者的选择、核心骨干员工持股、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等内容,上述措施由上到下、由内而外的促进了国信集团的混改进程。除此之外,国信集团还采取了相应配套措施促进混革的稳步推进,部署了一系列保障措施。最后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展望,国企的混改是在发挥不同资本属性,在各自优势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释放企业的活力,不同属性资本共同发展,更好地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有效的放大国有资本的影响力和活力。混改的动机和目的是基于企业的发展需求。吸引外部资本注入,实现股权多元化,完善企业治理,发挥不同资本属性的优势及活力,混改的目的最终是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企业绩效,扩大国有资本的影响力和活力,构建和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和企业运行机制,在此过程中建设规范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营层的运行机制,相关的配套措施也同步进行完善。
殷书建[4](2021)在《竞争性国企混改法治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2015年《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再次明确指出要促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分类分层推进国企混改。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明确今后三年是国企改革关键阶段,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可以预见的是,此后几年国企混改将进入快速推进、实质进展的新阶段。国企混改并非新鲜事物,它是过往国企改革的延伸,是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党和政府对国企改革方向的新判断。随着国企混改的深入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若干配套文件,形成了所谓的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根据知本咨询国企改革研究院统计,截至2020年8月,中央各部委出台的相关国企改革政策共有192项,涉及到国资监管、国企混改、产权管理、中长期激励、法人治理、税务政策等方面,各省出台地方国企的改革政策达到1488项。中央乃至地方出台的各式政策文件,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国企混改规范进行,然而,相较于法治引领,政策推进具有明显的短期性和起伏性,欲想新一轮国企改革通过混改的方式取得预期成效,法治的引领与保障必不可缺,这也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于法有据改革精神正相契合。新阶段,如何“混好资本”,顺利引入非公有资本投资者,以及“改好机制”形成分权制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结构与高效的国资监管体制,是国企混改直面的两大课题。市场化导向的分类改革背景下,作为国企混改的突破口和关键,竞争性国企混改必将直面该些课题。基于此,本文拟以竞争性国企混改为考察对象,细致梳理“混资本”过程与“改机制”之内(公司治理机制)、外(国资监管体制)部治理机制运行中所存困境,试图在政策之外运用法律这一制度工具给出解决方案,实现竞争性国企混改的法治化。第一章,主要讨论了竞争性国企混改基础理论,阐释了所有制、所有权、产权、混合所有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竞争性国有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等相关概念,并在国内及国际两个角度分析了竞争性国企混改的必要性,同时认为法治与改革的辩证关系、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以及政策与法律双向增进的全面法治观构成了竞争性国企混改法治化的理论依据。第二章到第四章,通过不同视角梳理并归纳竞争性国企混改中可能存在的困境,以便提出针对性的法治建议:第二章主要梳理了“混资本”的过程困境,包括整体上市、并购重组、认购可转债、员工持股等不同“混合”模式,民间资本、集体资本、外国资本等不同“参混资本”形态以及决策审批、定价评估等“资本混合”程序;第三章从控制权、决策权、经营权以及监督权等方面梳理了“改机制”项下内部治理机制(公司治理机制)的运行困境;第四章从国有资产监管以及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等方面梳理了“改机制”项下外部治理机制(国资监管体制)的运行困境。第五章,基于前文梳理的“混资本”过程困境与“改机制”运行困境,结合竞争性国企混改实际,提出了产权清晰、意思自治以及利益衡平的法治化原则,在“混资本”与“改机制”两个方面给出了针对性的法治化方案,并得出了结论性建议:当前,应在吸收现有政策文件精神基础上,以行政法规形式出台《竞争性国企混改促进条例》,以统筹兼顾不同层级的法律文件,同时修订《公司法》,增设“国有公司”章节,对国有独资、控股以及参股公司全面调整,以监管与履行出资人职责职能分离为基础,修订《企业国有资产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以及《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实现“资本”与“资产”的全面规范。
安衡[5](2020)在《LK公司董事会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外现代公司治理理念和制度逐步引入我国,建立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共识。董事会治理作为公司治理的关键,其高效运作对公司长远发展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各国公司实践的证明。因此,提升董事会治理效果,从而提升公司竞争力,目前已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共同关注焦点。LK公司是一家传统国有企业,现已改制为中央企业的二级子公司。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虽然LK公司不断探索建立了董事会制度,但还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地方。为进一步改善其董事会治理,本文以LK公司的实践为例,对其董事会治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在阐释董事会治理及现代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对其董事会治理沿革进行了梳理,并研究了其董事会职能定位、规模和成员构成、领导权结构、董事会秘书、机构设置、制度建设等治理结构现状,分析了董事会运作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然后,运用相关理论对其董事会职能弱化、董事会构成不合理、董事会运作不规范、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提出了落实董事会职权、优化董事会构成、规范董事会运作及健全有效激励约束机制等对策。本文基于对LK公司董事会治理问题的研究,对LK公司进一步规范董事会治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并对其他国有企业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刘鸣涛[6](2020)在《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持股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背景下所进行的国有企业改革,其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那就是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开展员工持股计划。我国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的重大问题决定》,2016年8月国资委也推出了《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这两个文件的公布,是给广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员工持股提供了指导。2017年,首批次共计10家央企所属子企业开始了试点,并进入了正式地实施阶段。由于央企试点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相关实践和经验还较少,中央明确提出希望在试点期间及时针对试点情况和问题进行跟踪和分析,并进一步总结相应的经验和效果,进而提出合理化建议,来推动下一步政策层面的改善。本文使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针对国企特别是央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持股机制进行了相应的研究,重点以新一轮混改背景下,央企试点实践的情况进行归纳和问题分析。首先,针对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持股有关地资料、图书、文献都进行了详细地阐述,梳理和回顾了员工持股在国内发展的经历,同时针对《试点意见》中提出的内容进行归纳和分析,明确了其员工持股制度的相关理论和作用机制。然后,对首批央企10家试点企业的实践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针对本次试点员工持股重点内容进行归纳分析,并对实践效果进行总结,提出存在的问题。再次,本文选择首批试点企业里面的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当做个体案例进详细地行解构,梳理其混改员工持股计划的内容和实践情况,重点分析其关键制度安排、效果及问题。最后,通过本文对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的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的梳理和机制研究,根据首批央企员工持股的试点情况,得出相应的结论,包括对国有企业员工激励约束效应的提升,公司治理结构改善,公司整体经营发展提升等积极效果,同时也指出目前央企试点实践过程中发现的包括法律政策支撑不足,持股对象难划分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周茜,许晓芳,陆正飞[7](2020)在《去杠杆,究竟谁更积极与稳妥?》文中提出自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去杠杆要求以来,"去杠杆"被列为我国现阶段重要经济工作之一,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是降低我国总杠杆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关键环节。本文以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企业去杠杆方式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过度负债程度越高和成长性越好的企业,均会越多地选择更为"积极"的"增权"方式,而非更为"不积极"的"减债"方式去杠杆;公司治理水平越低的公司,则会越多地选择更为"不稳妥"的"其他增权"和"减短债"方式,而非更为"稳妥"的"增本+留利"与"减长债"方式去杠杆。本文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了去杠杆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方面的文献,也为我国企业去杠杆工作的推进和去杠杆效果评价的优化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雷艳[8](2020)在《竞争性国企混改中股权混合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依然存在“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与国企资产管理行政化等问题,导致国企的治理效率与经营绩效偏低。在相关政策推动与生存需求的双重驱动下,越来越多的国企加入混合所有制改革队伍,引入民营资本作为国企混改的重要路径,民营资本除了持股还会通过派任董监高的形式直接参与企业治理,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实现了深度融合,这些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然而,对于企业微观层面,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民营资本参股国有企业以形成“混合”的股权结构,股权混合度是否及如何企业绩效有待深入探讨。因此,本文试图在国企分类改革的背景下,探究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股权混合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本文选取2013-2018年8个竞争性行业领域的国有混合所有制企业为研究样本,从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度报告中手工收集与整理前十大股东中国有股东持股比例、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国有股东和非国有股东派任董监高人数等数据。在相关理论基础及已有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从董监高来源异质性视角,实证检验股权混合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与作用路径,并在这一研究过程中考虑了机构投资者持股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竞争性国企混改中,股权混合度对企业绩效具有显着地正向促进作用。(2)董监高来源异质性在股权混合度与企业绩效关系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机构投资者在混改国企中发挥积极的监督作用,其整体持股比例不仅正向调节股权混合度及董监高来源异质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还正向调节“股权混合度→董监高来源异质性→企业绩效”这一中介机制,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股权混合度通过董监高来源异质性对企业绩效产生的促进作用就越强。最后,基于本文研究结论以及我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实际情况,提出构建多元化和均衡的股权结构、健全国企内部治理结构、引入和培养积极的机构投资者以及完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法律与政策体系等建议,对我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治理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明敏[9](2020)在《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机理 ——基于股东资源与治理结构双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在国企深化改革背景下,混改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旨在通过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的深度融合,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形成灵活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以实现不同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然而,国有资本基于政府权力的制度逻辑与非国有资本的财产权利逻辑之间存在冲突,尽管很多国企在资本结构上早已实现混合所有的形式,但政府干预力度并未减弱,行政垄断体制并未打破,非国有资本参与国企治理仍面临“玻璃门”、“弹簧门”及“旋转门”等制度障碍,存在丧失话语权的担忧,导致非国有资本参与国企混改的积极性不高,难以发挥不同所有制资本的协同效应。可见,赋予非国有股东参与国企治理的实际控制权,对于缓解非国有资本对“混而不合”的担忧,提高非国有资本参与国企混改的积极性,进而促进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至关重要。董事会作为重要的决策机构,在公司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股东可通过董事会对企业经营决策产生实际影响。因此,本文探讨了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作用,明晰了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发挥治理效应的内在机理,以期为混改国企通过为非国有股东配置董事会权力进而促进资产保值增值提供理论借鉴。具体地,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1)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分析非国有资源与国有资源的优势互补性,明晰了国企混改的物质基础与前提条件;继而引入资源依赖理论,基于股东资源视角分析了混改国企中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来源,并在治理结构视角下分析了董事会权力来源于股权,为从股东资源与治理结构双视角探究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机理奠定理论基础。(2)在股东资源与治理结构双视角下,分析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关系,对比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股权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作用强度的差异,并基于这一强度差异,在董事会权力与股权的非对等配置逻辑下引出“超额委派董事”概念,进而探讨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作用,有助于深化混改国企的董事会结构研究。(3)在股东资源与治理结构双视角下,分别从资产运营效率和经理管理防御两方面探究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路径。在股东资源视角下,非国有股东参与国企混改后产生资源禀赋效应,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通过提升混改国企的资产运营效率,进而促进资产保值增值。在治理结构视角下,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在混改国企治理中发挥权力制衡效应,通过抑制混改国企的经理管理防御,进而促进资产保值增值。(4)为进一步深化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机理研究,从国有股东控制度入手,基于股东资源视角分析国有股东控制度与非国有股东董事会权力的协同互补效应,基于治理结构视角分析国有股东控制度对非国有股东董事会权力的治理制约效应。随着国有股东控制度的增加,治理制约效应逐渐增强,协同互补效应先增强后减弱,使得国有股东控制度对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正向关系发挥先正后负的双重调节作用。本文的创新之处与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以往文献针对异质股东的关系研究,大多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从治理结构视角探讨异质股东之间的对立制衡关系。在混合所有制企业要求不同所有制资本发挥协同效应的现实背景下,本文基于股东资源与治理结构双视角分析非国有股东与国有股东的优势互补效应和权力制衡效应,实现了异质股东关系的对立与统一,有助于拓展异质股东关系研究的理论视野,进而为促进混合所有制企业不同所有制资本的有效融合提供理论指导。第二,在现有研究分析了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结构与经济后果直接相关关系的基础上,本文从经理管理防御与资产运营效率两方面深入探究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路径,并考察了国有股东控制度对两者关系强度的影响效应,以明晰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内在作用机理,有助于深化混改国企治理结构对经济后果的影响关系研究,并为国企混改实践提供更具可操作性的建议。第三,不同于以往研究对董事会内部权力结构的关注,本文结合新一轮混改背景下混改国企中出现的非国有股东董事会权力的超额配置特征,深入分析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股权的差异性,并进一步细化地考察了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作用,有助于深化混改国企的董事会结构研究,丰富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因素探讨。
田少谦[10](2020)在《国有与非国有资本平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路径 ——以上工申贝混合所有制改革为例》文中指出在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如何平衡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国有企业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非国有股东,在这一过程中,两种资本的偏向或失衡状态可能会引起一股独大、股权纷争等问题,从而使得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效率低下、代理成本增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应对二者采取主动的制衡手段,比如针对股权、经营权选择有效的制衡机制,保持经营业务协同,采用员工持股等方式使两种资本逐渐达到平衡状态。这一过程中存在着若干动因、影响路径,并会形成一定的经营绩效。本文选取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的企业“上工申贝”作为案例,借鉴委托代理理论、超产权理论和价值创造理论,基于混合所有制公司股权结构特征,分析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与非国有资本平衡机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路径。另外,本文通过分析两种资本平衡对混合所有制企业代理成本的降低作用,研究代理成本降低引起企业融资能力、投资效率、营运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四方面的变化,并进一步探讨这四条作用路径对提高企业价值的具体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处于竞争行业的非公众性国有企业采用“平衡式”混改方式有助于提高企业价值创造能力。一般而言,国有企业平衡非国有资本的常用手段包括:分配给非国有资本适当的股权比例,给予其部分董事会席位和投票权,参与业务协同发展,开展员工持股计划等。国有与非国有资本达到平衡状态后,对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存在四条影响路径:加强企业融资能力,提高投资效率,增强运营能力和提升创新能力,这些影响路径会导致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最终绩效得到提高。本文将全新的研究目光聚焦于处于竞争行业的非公众性国有企业“上工申贝”,深入探究其“平衡式”混改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路径,为化解混改中国有企业存在的代理问题提供必要的借鉴。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独立董事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积极稳妥地推进独立董事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1)高管激励、资本结构动态调整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内容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内容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高管激励 |
1.2.2 企业绩效 |
1.2.3 “限薪令”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研究意义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意义 |
2 基础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基础理论 |
2.1.1 委托代理理论 |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3 不完全契约理论 |
2.1.4 激励理论 |
2.1.5 资本结构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高管激励和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关系文献综述 |
2.2.2 高管激励和企业绩效关系文献综述 |
2.2.3 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文献综述 |
2.2.4 文献述评 |
3 高管激励、资本结构动态调整与企业绩效机理分析 |
3.1 高管激励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机理分析 |
3.2 高管激励与企业绩效机理分析 |
3.3 高管激励、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机理分析 |
3.4 “限薪令”政策驱动下高管认知、努力与决策的机理分析 |
3.5 “限薪令”政策驱动下高管激励、资本结构与绩效的作用关系变化 |
4 高管激励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 研究设计与样本选择 |
4.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2 研究设计 |
4.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高管激励对资本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4.4 本章实证结论 |
5 高管激励与企业绩效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与样本选择 |
5.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2.2 研究设计 |
5.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高管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
5.3.3 进一步研究 |
5.4 本章实证结论 |
6 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中介效应研究 |
6.1 中介效应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3 研究设计与样本选择 |
6.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3.2 研究设计 |
6.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6.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2 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在高管激励与企业绩效间的中介效应 |
6.4.3 进一步研究 |
6.5 本章实证结论 |
7 “限薪令”政策及相关影响分析 |
7.1 “限薪令”政策的改革历程 |
7.2 “限薪令”政策产生的原因分析 |
7.3 “限薪令”政策的经济后果分析 |
7.4 “限薪令”政策冲击 |
7.4.1 双重差分法 |
7.4.2 “限薪令”政策对高管激励的影响 |
7.4.3 “限薪令”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7.4.4 “限薪令”政策对高管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影响 |
7.4.5 基于“限薪令”政策的双重差分检验 |
7.5 本章实证结论 |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企并购绩效影响的研究 ——以四维图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企影响的研究 |
1.2.2 关于国有企业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3 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企并购绩效影响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
2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企并购绩效影响的理论概述 |
2.1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企并购的涵义及特点 |
2.1.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涵 |
2.1.2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特点 |
2.1.3 并购的概念 |
2.1.4 国企并购的特点 |
2.2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有企业并购的法律规定 |
2.2.1 关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规定 |
2.2.2 关于国有企业企兼并重组的规定 |
2.3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 |
2.3.1 引入非国有资本,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
2.3.2 缩短委托代理链条,抑制内部人控制 |
2.3.3 做大国有资产规模,达成去杠杆的最终目的 |
2.4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企并购绩效的影响 |
2.4.1 减少政府干预,提升并购绩效 |
2.4.2 抑制内部人控制,提升并购绩效 |
2.4.3 增强并购整合能力,提升并购绩效 |
2.5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企并购绩效影响的理论基础 |
2.5.1 委托代理理论 |
2.5.2 权力制衡理论 |
2.5.3 协同效应理论 |
3 混改后四维图新并购杰发科技的案例介绍 |
3.1 四维图新概况 |
3.1.1 四维图新公司简介 |
3.1.2 四维图新公司的经营情况 |
3.1.3 四维图新公司的股权结构情况 |
3.1.4 四维图新公司的治理情况 |
3.2 四维图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回顾 |
3.2.1 四维图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 |
3.2.2 四维图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式及过程 |
3.3 四维图新并购杰发科技的基本情况 |
3.3.1 杰发科技公司概况 |
3.3.2 四维图新并购的目的及意义 |
3.3.3 四维图新并购杰发科技的情况介绍 |
4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四维图新并购绩效影响的分析 |
4.1 四维图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原因 |
4.1.1 改变一股独大局面,强化监督制衡作用 |
4.1.2 利用腾讯大数据优势,完善产业链布局 |
4.1.3 对抗高德与阿里的牵手合作,提升行业竞争力 |
4.2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四维图新的影响 |
4.2.1 利用非公有资本丰富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改善 |
4.2.2 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并购整合能力增强 |
4.2.3 吸引优质战略投资者,公司战略布局优化 |
4.3 四维图新并购杰发科技绩效分析 |
4.3.1 股票价格提升,股东短期财富增长 |
4.3.2 盈利能力增强,公司业绩改善 |
4.3.3 发展能力提高,成长潜力较大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混改加大非国有资本的决策参与度,改善企业治理结构 |
5.1.2 混改引入优质战略投资者,优化企业战略 |
5.1.3 混改提高企业并购整合能力,进一步提升企业并购绩效 |
5.2 研究建议 |
5.2.1 鼓励非国有资本参与企业经营决策,发挥监督制衡功能 |
5.2.2 积极引入优质战略投资者,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
5.2.3 重视并购后的资源整合,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国信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框架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2.1.2 战略联盟理论 |
2.1.3 国企改革理论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相关混合所有制理论及文献综述 |
2.2.2 国内相关混合所有制理论及文献综述 |
2.3 简要述评 |
第三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典型案例研究… |
3.1 国企改革历程和方向 |
3.2 国企混改典型案例 |
3.2.1 上海绿地集团混改情况 |
3.2.2 云南白药控股有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 |
3.2.3 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 |
3.2.4 云南世博旅游控股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 |
3.2.5 国药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 |
3.2.6 海信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 |
3.3 小结 |
第四章 国信集团混改总体设计 |
4.1 国信集团基本概况 |
4.1.1 国信集团情况介绍 |
4.1.2 国信集团发展规划 |
4.2 国信集团混改背景与基础 |
4.2.1 国信集团混改背景 |
4.2.2 国信集团混改基础 |
4.3 国信集团混改原则及目标 |
4.3.1 混改原则 |
4.3.2 混改的目标 |
4.3.3 国信集团的产业重组及调整 |
4.4 国信集团混改模式选择 |
4.4.1 目前国企混改的主要模式 |
4.4.2 国信集团混改模式的选择 |
4.4.3 国信集团公司混改设计 |
第五章 国倍集团混改方案设计 |
5.1 战略投资者选择 |
5.1.1 设立战略投资评审小组 |
5.1.2 战略投资者选择标准 |
5.1.3 战略投资者选择程序 |
5.2 核心员工持股方案设计 |
5.2.1 核心员工范围及股权分配 |
5.2.2 核心员工持股实施方案 |
5.3 公司治理结构优化 |
5.3.1 混改前公司治理结构 |
5.3.2 混改后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 |
第六章 混改的保障措施 |
6.1 坚持目标导向、统一思想、明确思路 |
6.2 设立领导机构 |
6.3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
6.4 明确重点工作任务 |
6.5 建立工作保障机制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竞争性国企混改法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竞争性国企混改基础理论 |
第一节 竞争性国企混改相关概念阐释 |
一、所有制与所有权、产权 |
二、混合所有制与股份制、股份合作制 |
三、竞争性国有企业与混合所有制改革 |
第二节 竞争性国企混改必要性分析 |
一、国内:“国民共进”导向下混合所有制的再出发 |
二、国际:竞争中性原则的指引 |
第三节 竞争性国企混改法治化的理论依据 |
一、法治与改革的辩证关系 |
二、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
三、政策与法律双向增进的全面法治观 |
第二章 “混资本”的过程困境 |
第一节 不同“混合”模式 |
一、并购重组:警惕“经营者集中”限度 |
二、整体上市:或再次产生内部人控制 |
三、认购可转债:法法衔接需要完善 |
四、员工持股:现有规范混乱不一 |
五、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监管规范需细化规定 |
第二节 不同参混“资本”形态 |
一、民间资本:权益亟需系统化保障 |
二、集体资本:产权界定规范缺失 |
三、外商资本:安全审查规范需要完善 |
四、非公资本退出:机制不完善 |
第三节 “资本混合”程序 |
一、决策审批:地方拟混改国企程序规范缺失 |
二、评估定价:国有资产评估机制亟待完善 |
三、容错机制:规范操作性不足 |
第三章 “改机制”之内部治理机制的运行困境 |
第一节 内部治理机制 |
一、公司治理与治理结构 |
二、混改企业治理的特殊性 |
三、混改企业的法律界定 |
第二节 控制权 |
一、股比差异化设计是难题 |
二、章程需要合理化设计 |
第三节 决策权 |
一、股东大会中心主义与产权改革导向相悖 |
二、董事会决策“失灵” |
第四节 经营权 |
一、国有股一股独大将导致经理人职权滥用 |
二、职业经理人制度缺失 |
三、国有资本与非公资本分别任职会出现治理僵局 |
第五节 监督权 |
一、党组织政治监督需与董事会决策机制有效协调 |
二、董监难以真正依法监督 |
第四章 “改机制”之外部治理机制的运行困境 |
第一节 外部治理机制: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
一、国有资产的界定 |
二、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历史演进 |
第二节 国有资产监管 |
一、现行法规与“管资本”国资监管模式不契合 |
二、国资委出资与监管职能冲突 |
三、民事责任形态缺失 |
第三节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
一、委托代理链条进一步延伸 |
二、权责边界不甚清晰 |
第五章 竞争性国企混改法治化路径 |
第一节 竞争性国企混改的法治化原则 |
一、产权清晰原则 |
二、意思自治原则 |
三、利益衡平原则 |
第二节 “混资本”的法治化 |
一、规制思路:构建顶层设计,统筹混改过程 |
二、不同混合模式的法治化:规范与监管并行 |
三、不同“资本”形态的法治化:保障与审查并重 |
四、“混资本”程序的法治化:约束与激励并举 |
第三节 混改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法治化 |
一、规制思路:用规范确定政企边界,促进“管”的法治化 |
二、优化章程编制 |
三、以国有股东参股为原则进行股比设计 |
四、强化董事会经营决策权限 |
五、以“非国有股东”为倾向完善董监类型 |
六、构建职业经理人制度 |
第四节 国资监管体制的法治化 |
一、规制思路:以资本与资产为调整对象区分规制 |
二、厘清国资委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权责边界 |
三、做好资本规范与资产规范的法法衔接 |
四、强化民事公益诉讼程序适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5)LK公司董事会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董事会治理相关研究 |
1.2.2 LK公司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公司治理 |
2.1.2 董事会治理 |
2.1.3 董事会治理的典型模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现代产权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股东至上理论 |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5 资源依赖理论 |
第三章 LK公司董事会治理沿革及现状 |
3.1 LK公司概况 |
3.2 LK公司董事会治理沿革 |
3.2.1 尝试探索期 |
3.2.2 实质建设期 |
3.3 LK公司董事会治理现状 |
3.3.1 公司股权结构 |
3.3.2 公司治理结构 |
3.3.3 公司董事会结构 |
3.3.4 公司董事会运作情况 |
3.3.5 董事会治理取得的成效 |
第四章 LK公司董事会治理问题分析 |
4.1 董事会职能弱化 |
4.1.1 监督职能缺失 |
4.1.2 决策职能授权不足 |
4.2 董事会构成不合理 |
4.2.1 董事会到位人数不足 |
4.2.2 董事会成员多元性不足 |
4.2.3 职工董事流于形式 |
4.3 董事会运作不规范 |
4.3.1 董事会会议程序不严谨 |
4.3.2 专委会作用发挥有限 |
4.3.3 董事会决议落实不到位 |
4.4 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
第五章 LK公司董事会治理对策 |
5.1 强化董事会职能 |
5.1.1 落实董事会职权 |
5.1.2 发挥董事会监督职能 |
5.1.3 强化董事会决策职能 |
5.2 优化董事会构成 |
5.2.1 补齐董事成员空缺 |
5.2.2 优化外部董事结构 |
5.2.3 规范职工董事制度 |
5.3 规范董事会运作 |
5.3.1 规范董事会会议程序 |
5.3.2 规范专业委员会运作 |
5.3.3 提高办事机构配备力量 |
5.4 健全有效激励约束机制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持股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研究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国有中央企业 |
2.1.2 混合所有制 |
2.1.3 员工持股制度 |
2.1.4 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概述 |
2.2 激励理论 |
2.2.1 双因素理论 |
2.2.2 人力资本论 |
2.2.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2.4 期望激励理论 |
2.3 产权理论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2.4 央企混改及员工持股相关研究动态 |
2.4.1 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 |
2.4.2 员工持股制度 |
2.5 现有研究不足 |
3 国企混改员工持股发展现状及理论分析 |
3.1 国内员工持股发展历程及实践 |
3.1.1 国内员工持股发展经历 |
3.1.2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员工持股的实践 |
3.2 国企混改员工持股的理论分析 |
3.2.1 员工层级直接推动效应 |
3.2.2 公司治理改善间接推动效应 |
4 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持股首批试点企业实践总结分析 |
4.1 央企员工激励缺失和公司治理问题分析 |
4.1.1 央企员工激励缺失分析 |
4.1.2 央企公司治理问题的分析 |
4.2 员工持股对央企员工激励作用和公司治理改善的机制分析 |
4.2.1 员工持股对央企激励作用机制分析 |
4.2.2 员工持股对央企公司治理改善的机制分析 |
4.3 首批央企试点实践情况分析 |
4.3.1 试点企业的选择 |
4.3.2 员工入股方式 |
4.3.3 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 |
4.3.4 员工持股方式 |
4.3.5 员工持股范围及规模 |
4.3.6 员工持股额度和比例 |
4.3.7 个人持股额度和比例 |
4.3.8 员工持股出资方式 |
4.3.9 入股价格与购股价款 |
4.3.10 预留股权池 |
4.4 首批央企试点实践效果总结 |
4.4.1 首批央企试点首阶段实践效果 |
4.4.2 首批央企试点首阶段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5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混改革员工持股案例分析 |
5.1 案例概况 |
5.1.1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概况 |
5.1.2 中国电器院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分析及过程 |
5.1.3 中国电器院员工持股可行性因素分析 |
5.2 中国电器院员工持股方案内容分析 |
5.2.1 员工持股计划设计原理 |
5.2.2 员工持股计划特点分析 |
5.2.3 员工持股计划存在问题及完善方向 |
5.3 中国电器院混改员工持股计划实践效果 |
5.3.1 员工持股计划实施的“混改”效果 |
5.3.2 员工持股计划实施的“激励”效果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6.2.1 顶层设计需要不断完善 |
6.2.2 在国企混改员工持股方案设计上完善 |
参考文献 |
(7)去杠杆,究竟谁更积极与稳妥?(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
(一)文献综述 |
(二)研究假设 |
三、研究设计与描述性统计 |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二)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
1. 被解释变量的度量 |
2. 解释变量的度量 |
3. 模型设计 |
(三)描述性统计 |
1. 总体样本描述性统计 |
2. 分组描述性统计 |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过度负债与去杠杆方式 |
(二)成长性与去杠杆方式 |
(三)公司治理水平与去杠杆方式 |
五、进一步分析 |
六、稳健性检验 |
(一)仅选取过度负债去杠杆样本 |
(二)改变被解释变量度量方法 |
(三)改变解释变量度量方法 |
(四)同时控制过度负债程度与公司成长性 |
(五)内生性问题 |
七、研究结论与启示 |
(8)竞争性国企混改中股权混合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竞争性国有企业 |
2.1.2 股权混合度 |
2.1.3 董监高来源异质性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3 资源依赖理论 |
2.2.4 协同效应理论 |
2.3 文献回顾 |
2.3.1 股权混合度与企业绩效的相关研究 |
2.3.2 董监高来源异质性与企业绩效的相关研究 |
2.3.3 机构投资者与企业绩效的相关研究 |
2.3.4 文献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3 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设 |
3.1 机理分析 |
3.1.1 股权混合度、董监高来源异质性与企业绩效的内在关系分析 |
3.1.2 机构投资者持股的调节作用分析 |
3.2 研究假设 |
3.2.1 股权混合度与企业绩效 |
3.2.2 董监高来源异质性在股权混合度与企业绩效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
3.2.3 机构投资者持股的调节作用 |
3.3 本章小结 |
4 研究设计 |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 变量定义 |
4.2.1 被解释变量—企业绩效 |
4.2.2 解释变量—股权混合度 |
4.2.3 中介变量—董监高来源异质性 |
4.2.4 调节变量—机构投资者持股 |
4.2.5 控制变量 |
4.3 模型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5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假设检验分析 |
5.3.1 股权混合度与企业绩效的直接效应 |
5.3.2 董监高来源异质性的中介效应 |
5.3.3 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权混合度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 |
5.3.4 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董监高来源异质性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 |
5.3.5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部分研究样本数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机理 ——基于股东资源与治理结构双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混合所有制企业 |
1.2.2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 |
1.2.3 资产保值增值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董事会权力的文献综述 |
2.1.1 董事会权力配置 |
2.1.2 董事会权力测度 |
2.1.3 董事会权力结构对企业经济后果的影响研究 |
2.2 国企混改经济后果及其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
2.2.1 国企混改的经济后果研究 |
2.2.2 国企混改经济后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 混改国企中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经济后果关系的文献综述 |
2.3.1 混改国企中非国有股权对经济后果的影响研究 |
2.3.2 混改国企中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经济后果的影响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3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影响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来源分析 |
3.1.1 非国有股东与国有股东的资源优势互补性分析 |
3.1.2 股东资源视角下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来源分析 |
3.1.3 治理结构视角下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来源分析 |
3.2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内涵分析 |
3.3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股权的非对等配置逻辑 |
3.4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发挥治理效应的博弈分析 |
3.5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影响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内在机理 |
3.5.1 股东资源视角下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路径 |
3.5.2 治理结构视角下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路径 |
3.5.3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影响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调节因素分析 |
3.6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影响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理论模型 |
4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作用 |
4.1 假设提出 |
4.1.1 双视角下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 |
4.1.2 双视角下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非国有股权的作用强度对比 |
4.1.3 双视角下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股权非对等配置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 |
4.2 实证研究设计 |
4.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2 变量定义 |
4.2.3 实证模型构建 |
4.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4.3.2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影响的实证检验 |
4.3.3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股权作用强度对比的实证检验 |
4.3.4 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影响的实证检验 |
4.3.5 实证结果分析 |
4.4 内生性检验 |
4.5 稳健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5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影响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路径分析 |
5.1 假设提出 |
5.1.1 股东资源视角下资产运营效率的作用路径 |
5.1.2 治理结构视角下经理管理防御的作用路径 |
5.2 实证研究设计 |
5.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2 变量定义 |
5.2.3 实证模型构建 |
5.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5.3.2 作用路径一:资产运营效率 |
5.3.3 作用路径二:经理管理防御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6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国有股东控制度的调节作用 |
6.1 假设提出 |
6.1.1 股东资源视角下的调节作用分析 |
6.1.2 治理结构视角下的调节作用分析 |
6.2 实证研究设计 |
6.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6.2.2 变量定义 |
6.2.3 实证模型构建 |
6.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6.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6.3.2 国有股东控制度发挥调节作用的实证检验 |
6.3.3 国有股东控制度发挥调节作用的实证结果分析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管理启示 |
7.3 创新之处 |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国有与非国有资本平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路径 ——以上工申贝混合所有制改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及方式 |
1.1.2 国有与非国有资本相对地位及其产生的代理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代理成本 |
1.4.2 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的制衡手段 |
1.4.3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价值创造 |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基本概念 |
2.1.1 国有企业 |
2.1.2 混合所有制改革 |
2.1.3 企业价值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超产权理论 |
2.2.3 价值创造理论 |
2.3 理论分析框架 |
2.3.1 国有与非国有资本平衡降低代理成本的作用机理分析 |
2.3.2 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的平衡状态 |
2.3.3 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平衡的价值创造路径 |
3 案例背景 |
3.1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史及现状分析 |
3.1.1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史沿革 |
3.1.2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代理问题 |
3.2 上工申贝简介 |
3.2.1 企业基本情况 |
3.2.2 企业治理结构 |
3.3 上工申贝企业混改过程 |
3.4 上工申贝国有与非国有资本平衡方式 |
4 上工申贝国有与非国有资本平衡创造企业价值的路径分析 |
4.1 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平衡后代理成本降低 |
4.1.1 “所有者-管理者”代理成本降低 |
4.1.2 “大股东-小股东”代理问题解决 |
4.2 上工申贝两种资本平衡提高企业融资能力 |
4.2.1 两种资本平衡改善企业资本结构 |
4.2.2 两种资本平衡提高企业内源融资能力 |
4.2.3 两种资本平衡提高企业外源融资能力 |
4.2.4 注入民营资本可以增加企业现金流 |
4.3 上工申贝两种资本平衡提升企业投资效率 |
4.3.1 两种资本平衡增加企业投资支出 |
4.3.2 两种资本平衡使投资利用率提高 |
4.3.3 两种资本平衡使投资收益增加 |
4.3.4 两种资本平衡后投资项目多样化 |
4.4 上工申贝两种资本平衡加强企业营运能力 |
4.4.1 两种资本平衡提升资产运营效率 |
4.4.2 两种资本平衡增强现金管理能力 |
4.5 上工申贝两种资本平衡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
4.5.1 两种资本平衡会加大创新研发投入 |
4.5.2 两种资本平衡增加专利权等无形资产价值 |
4.5.3 两种资本平衡提高新产品盈利能力 |
5 上工申贝企业价值创造的变动情况 |
5.1 上工申贝托宾Q分析 |
5.2 上工申贝经济增加值(EVA)分析 |
5.3 上工申贝企业价值创造的绩效总结 |
6 总结、建议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启示与建议 |
6.3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积极稳妥地推进独立董事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管激励、资本结构动态调整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 梁彭.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企并购绩效影响的研究 ——以四维图新为例[D]. 万静茹.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1)
- [3]国信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研究[D]. 周新友. 山东大学, 2021(02)
- [4]竞争性国企混改法治化研究[D]. 殷书建.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LK公司董事会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 安衡. 河北大学, 2020(03)
- [6]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持股机制研究[D]. 刘鸣涛. 浙江大学, 2020(02)
- [7]去杠杆,究竟谁更积极与稳妥?[J]. 周茜,许晓芳,陆正飞. 管理世界, 2020(08)
- [8]竞争性国企混改中股权混合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 雷艳.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9]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机理 ——基于股东资源与治理结构双视角[D]. 李明敏.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10]国有与非国有资本平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路径 ——以上工申贝混合所有制改革为例[D]. 田少谦. 山东大学, 2020(10)
标签: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论文; 混合所有制经济论文; 联通混改论文; 激励模式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