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VISIL:一种基于XML的可视化信息服务集成语言(论文文献综述)
韩仲明[1](2021)在《基于并发组件的可视化编程软件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近年来,可视化编程在许多非计算机领域内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基本上属于编程语句和结构的图形化表述。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并发组件的软件可视化编程方法,将图标与连线组成的图形映射为软件组件模块及其相互间的数据交互,并基于该思想,对应用软件、组件、通讯等进行可视化建模,结合XML技术设计了可视化程序的描述文档。论文还基于Eclipse/GEF图形编辑框架,设计了可视化开发平台,实现组件的图形化管理、智能化编辑等功能,将复杂的组件文档信息解析并以图标单元呈现,大大提高了人机交互性及文档容错率。课题对可视化编程软件进行如下研究:平台的结构及功能方案设计:课题在现有虚拟仪器运行内核及模块化组件的基础上,规范设计可供内核解析的XML文档标签,结合可视化编程中数据驱动思想,提出以模型为素材的图形元素与功能模块间切换的过渡方式,更好服务于内核。并发组件的管理机制及可视化建模的设计:针对并发组件与端口组合特性,对其关键描述信息数据库建模,设计自动扫描程序,使数据库数据动态更新。同时平台采用插件技术集成组件的管理方式,实现组件的可视化操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MVC模式的组件及管道控制器、模型、视图间交互方式,分析和实现控制器多种策略和命令需求,以实现图形化建模。平台的基础交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更好满足用户需求,本文对四个方面进行具体研究。其一是素材视图的建模设计,实现组件的存储;其二是图形交互设计,使用拖拽、连线方式搭建图形化应用;其三是编辑属性页设计,实现多种属性配置方式;其四是对文档及图形结构的切换设计,实现以模型数据为中心的XML信息的自动生成及解析。平台中组件间迁移信息的可视化设计:本文优化了设计组件间交互的方式,提出自动布局算法、手动拐点布局、虚拟连线三种组件迁移方式,解决了棘手的图元冲突、图元距离远问题。此外,本文提出了一种动态端口绑定机制,为端口的多变量传输和映射提供方法。可视化编程软件的实现,使应用软件的开发更加便捷,是用户数据模拟的重要交互窗口。最后通过TCP服务器闭环系统的实例,验证平台通用及可靠性。
吴晓宇[2](2020)在《园区多能源协同规划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如今园区的能源规划强调多能源的协同规划和源荷储的综合考虑,园区能源规划的复杂化使得规划工作变得繁琐。园区能源规划系统能够简化规划设计人员在规划设计中的常规操作,提高工作效率,让规划设计人员专注于规划方法和相关理论的研究。现有园区能源规划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中,依然存在诸多不足。一方面,随着能源种类和园区设备的多样化,规划系统中基础元件设备的信息建模趋于复杂化,缺乏灵活的信息模型构建方式。另一方面,园区能源规划中一体化规划求解是其中的重点,需要结合能源相关的专业知识,分析园区能源特性,如何有效分析园区能源规划的数据并设计合理的算法求解是一个有挑战的问题。针对以上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园区多能源协同规划系统的实现过程,通过将设备元数据与图数据结合,灵活构建园区多能源规划的信息模型,并基于图数据库构建了规划拓扑存储模型;同时,通过分析数据库中规划信息,提出了考虑园区规划初始条件的改进遗传算法求解园区规划问题;最后,本文实现了原型系统验证了系统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一、提出了基于SVG图片的园区能源规划整体框架。基于SVG图片的园区规划框架分为可视化交互层、服务层和数据层三层。可视化交互层为用户提供规划方案的绘制、展示和评价。服务层关注于为规划设计中规划方案的求解以及评价提供服务支持。数据层包含对规划方案、基础设备和管道等数据的存储,以及相关的经济、耗能数据的导入和存储。二、设计了基于图数据库的园区能源规划信息模型。为了灵活的表达规划过程中信息的表示、交换和存储,本文通过构建园区能源基础设备的元模型来灵活表示园区能源规划中的数据,同时由于图数据库天然适合拓扑结构的表达,本文结合设计的数据元模型构建了基于图数据库的规划信息存储模型。三、提出了结合园区规划初始信息的改进遗传算法,对规划方案进行求解。本文在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的基础上,针对园区规划设计的限制,基于动态边权比最小生成树(DMST)加强初始数据选取,提升求解速度;同时对NSGA-II算法求解过程中的拥挤度算子进行改进,提升解的多样性。四、设计并实现了园区多能源协同规划管理系统原型。根据设计的信息模型结合SVG图片和图数据库Neo4j实现整个园区规划系统,并在系统中提供所需的负荷预测、规划评价和规划求解等功能。通过实现的原型系统以及与相似系统的对比,验证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解知彦[3](2020)在《面向运维的地铁设备信息自动化集成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地铁设备作为运营过程中主要维护对象,其系统复杂、涵盖内容多、涉及专业广、可靠性要求高、隐蔽性强、维护工序繁琐,从而导致地铁设备运行维护时需求的信息量较大。传统借助二维平面和纸质化设备信息的维护模式单一、可视化程度低、效率低下,难以满足运维管理的需求。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发展,BIM逐步应用于地铁工程设计、施工和运维等各个阶段,而现今施工阶段交付的BIM模型普遍缺失大量非几何信息,导致BIM模型难以在地铁运维阶段延续应用。本文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研究地铁设备信息自动化集成方法并开发相应的信息集成管理系统,辅助运维人员实现全方位、精细化的地铁设备信息自动化集成管理。主要完成工作如下:(1)针对地铁设备运维阶段的信息需求,从信息分类、信息交付、模型深度、各参与方等多方面来进行补充,分析碎片化的运维数据,应用数模分离理论对数据进行归类存储,建立运维阶段的数据交付模板,规范各参与方基础信息交付标准,提出BIM模型运维数据表达方法,为后期基于BIM进行地铁设备信息自动化集成的实现提供基础数据保证。(2)针对当前地铁设备运维阶段的元数据集成困难、施工与运维阶段的信息断层以及信息集成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研究基于BIM的地铁设备运维数据存储方式,对比BIM软件中自定义参数类型,提出三段式共享参数信息自动化集成方法。进而开发基于BIM的信息自动化集成系统,并与Dynamo信息自动集成方法进行对比,通过实例验证了两种集成地铁设备模型运维信息的实现效果,得出较高效的运维信息集成方法。(3)为实现地铁设备信息的规范化管理,对设备信息进行归类、定义和赋值,依据《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分类与代码》,建立BIM模型、实际设备和运维信息间的映射关系,开发相应的编码系统进行编码的集成,提供了查询、管理和自动化编码等综合性信息管理服务。(4)通过三个实例对本文研究的面向运维的地铁设备信息自动集成系统进行设备模型运维信息集成效果验证,并将集成模型导入到商业化运维平台EcoDomus进行运维效果展示,结果显示本文开发的系统弥补了施工、运维阶段的信息断层,实现了对大体量模型非几何信息的自动化集成,有助于进一步推动BIM技术在运维阶段的应用。
王译晨[4](2020)在《面向制造单元的数字孪生体建模与管控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市场竞争环境的加剧,以个性化为主要特征的市场需求要求企业生产系统具备更高的柔性,同时以新型信息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CPS)赋能制造资源更多的分散化增强型智能特性,实现了制造资源的解耦,降低了生产系统的刚性,而制造单元作为CPS环境下生产系统的最小粒度单元,研究其建模与管控问题对于提高CPS环境下生产系统的柔性以及支撑生产系统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数字孪生作为实现信息与物理融合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新型技术,由于其所具有的仿真与虚实映射特性,不仅能够为制造单元管控系统的开发和验证提供虚拟的硬件测试环境,而且能够为生产系统的离线仿真与实时运行管控提供一种新的模式。因此,本文针对个性定制化市场需求对生产系统柔性所提出的更高要求,在结合CPS赋能生产系统更高的柔性以及其他功能与特性的基础上,以CPS环境下的离散制造单元为研究对象,以制造单元的建模与管控问题为研究切入点,基于数字孪生所特有的虚实映射与仿真等特性,围绕数字孪生驱动的制造单元建模与管控技术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学习与综述的基础上,结合CPS与数字孪生的功能特性,定义基于数字孪生的制造单元内涵、特征、功能以及资源组成,并构建其管控架构,设计其运行机制,为后续的研究内容提供整体支撑。(2)依据数字孪生体的建模规范,围绕制造单元的运行与管控场景需求,在运用相关本体、混合Petri网等建模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制造单元的资源结构与管控行为等数字孪生体单视图模型的构建方法,进而在集成制造单元几何与物理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数字孪生的制造单元多视图管控场景集成建模方法,并在定义多视图模型协同机制的基础上,最终完成制造单元数字孪生体模型的构建,为数字孪生体驱动的制造单元管控技术的研究提供模型支撑。(3)依据制造单元管控的不同时效性需求,结合数字孪生体的虚实同步与离线仿真特性,在设计制造单元整体管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制造单元数字孪生体模型,分别从可视化实时监控与生产异常诊断两个方面的管控需求展开研究。其中,围绕可视化实时监控目标,在研究数字孪生制造单元的资源标识与采集、虚实映射与通讯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数字孪生制造单元的可视化实时监控模型,从而支撑制造单元的实时监控需求,进而凸显数字孪生的虚实同步特性;其次,围绕异常诊断需求与管控重点,重点围绕设备管控,在构建制造单元故障树及异常诊断专家知识系统的基础上,研究基于知识推理的数字孪生制造单元生产异常诊断与反馈控制方法,凸显数字孪生的离线仿真特性。(4)结合上述研究成果,在完成开发与验证环境搭建的基础上,分别从系统运行流程设计、数字孪生体模型构建、管控场景集成开发、仿真等环节进行原型系统的开发与验证。通过上述研究,能够证明数字孪生在改变CPS环境下制造单元的管控方式、提高制造单元管控能力方面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希望本文所提出方法能够为数字孪生在制造单元的管控以及生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提供研究案例与参考依据。
宋磊[5](2020)在《基于全景的多用户可视化信息平台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多媒体信息载体,如图片、视频等已经不能满足用户日益增高的需求,互联网需要一种具有更宽广视角、更高交互性、更多呈现力的视觉载体。全景技术的出现能够很好的满足上述需求,该技术以其真实感强、视角广、交互性好得到广泛应用,而它可以封装多元信息,并且制作简单、体积小、兼容性好,也被广大开发者关注并接受。本文基于全景技术实现了一个多用户的可视化信息管理平台。本文按软件生命周期的观点,详略得当地阐述了该平台的设计与开发的过程,介绍了系统开发中使用的关键技术,详细说明了全景技术、Krpano和RBAC权限控制模型等要点。具体的说,本文从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分析出发,将系统划分为“系统维护和用户管理模块”、“全景管理模块”、“三维展示模块”和“多媒体信息管理模块”4大功能模块;在概要设计中提出模块化和B/S架构的设计原则,确定了系统的总体功能架构;在详细设计中,设计并开发使用了基于RBAC的访问控制模型;在具体实现方面,通过全景场景间初始方向校准的方式实现带有视角方向的全景漫游制作,使用Three.js Web3D渲染引擎实现三维模型的前端渲染展示,并对文本、图像、视频等传统多媒体信息进行集中管理,以方便与全景场景进行整合,从而实现基于全景场景的用户可视化信息的展示;在系统测试阶段,基于一个较为可行的测试方案,本文设计了基本的功能、性能测试用例,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实现基于Krpano的全景场景的制作平台,实现了全景可视化编辑、全景分享,基于全景的虚拟场景漫游制作等功能;(2)基于真实世界中的方向感设计并实现了全景漫游功能,能够有效减缓全景环境中场景切换带来的眩晕感,获得更好的全景交互体验;(3)基于RBAC设计并实现了多用户系统的访问控制机制,实现对用户权限的自定义设置和对权限的动态设定;(4)实现多种信息可视化方式的整合。通过将一维文本、二维图像和视频、三维模型同三维全景相整合的方式实现用户多种信息的可视化展示与管理。
乐婷婷[6](2019)在《基于IFML的物联网前端用户界面建模与Android平台模型转换的研究》文中指出物联网(IoT)技术和应用的出现,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出现了巨大的改变。由于Web和移动终端是人们获取各类信息并与外界联系的重要通道,因此,Web和移动终端用户界面的用户体验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物联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和基础设施以及对生成的海量数据的管理和分析方面,而物联网前端用户界面的开发方面还没有得到足够的研究。为完成物联网前端用户界面的开发,本文首先运用了一种基于IFML(交互流建模语言)模型驱动的移动应用建模方法,通过定义容器和组件扩展、上下文扩展及事件扩展,并使用可视化建模语言对物联网前端用户界面进行PIM(平台无关模型)建模。然后根据移动平台的特征概念,建立PIM到PSM(平台相关模型)的转换规则,完成PIM到PSM的转换。最后应用Acceleo转换引擎并设计一个模板,完成PSM到文件代码的转换。针对移动物联网前端用户界面开发的研究,本文的工作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使用IFML建立物联网前端用户界面的PIM模型。根据物联网的概念,对IFML进行物联网元模型的扩展,并结合IFML移动元模型的扩展,建立用户与前端及前端与物联网设备间交互的PIM模型,本文把这种物联网前端用户界面的PIM建模定义为IoTPIM。并且还应用了一个智能家居前端用户界面的PIM建模作为实例说明IoTPIM的可行性,完成了对智能家居的中央控制器和摄像头两个模块的PIM建模。第二部分,IoTPIM到PSM的转换,主要建立IoTPIM到移动Android平台PSM的转换。主要步骤包括:将第一部分中构建好的IoTPIM作为源模型,以Android平台作为转换平台,并通过具有相同语义的IoTPIM元模型和Android平台PSM元模型,建立IoTPIM模型到Android平台PSM模型的转换规则,从而完成IoTPIM到Android平台PSM的转换,本文把Android平台PSM模型定义为AndroidPSM。第三部分,AndroidPSM到java代码的转换。使用了Acceleo转换引擎和Acceleo转换模板,并给出智能家居摄像头模块的AndroidPSM到java代码的转换。本文应用的IFML可视化建模语言,为用户提供了可理解的PIM模型,建模时能够与用户更好的沟通,根据用户的需求,能够有效减少模型开发的周期和成本,并且比传统的移动界面具有更强的交互性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徐博贤[7](2019)在《国产异构跨平台开发环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深空探测三维实时可视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的信息系统软件也越来越多,比如遥操作系统、航天发射指挥信息系统、航天器地面测试系统等。如今,三维可视化技术已经成为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然而,目前中国大部分的航天可视化信息系统都是基于Windows平台开发的,这使得中国的信息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近年来接连发生的“棱镜门”事件、“XP”停服、中兴事件、Windows可信计算框架的嵌入并且Windows7也将在2020年停止所有的技术支持等一系列事件,都给我国甚至是全世界敲响了警钟。建立并发展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统迫在眉睫,这已成为了军事国防、国家安全、文化科技等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进而使Windows在我国的发展前途成为了未知数。尽管我国政府实施各项政策强调信息安全保护和国产操作系统发展,但日前Windows仍垄断着我国的操作系统市场,软件生态链不完善,与国产操作系统兼容的软件开发环境较少,这使得航天可视化信息系统的移植及开发成为了一大困难,只是产权得不到保护,也成为了阻碍国产操作系统推广和普遍的一个重大因素。论文在上述背景下,主要的研究内容有:对航天可视化常用开源库的编译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多个开源库之间的依赖关系,并利用跨平台的编译工具Cmake,在Windows平台和国产操作系统—中标麒麟系统上搭建编译环境,完成开源库的跨平台;了解并分析探月工程二期遥操作作业平台的开发编译环境和功能模块结构,在中标麒麟系统上,采用Qt+Qt Creator和Qt+Code::Blocks两种不同开发环境,完成了探月工程遥操作作业平台的国产化,通过对移植结果的分析和对比,验证了航天可视化信息系统移植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设计并实现航天可视化常用开源库自动化编译系统,完成Cmake、Qt、开源库的自动编译安装,达到缩减手动编译工作量,提高开源库编译效率的目的;比较Cmake、Qt Creator、Code::Blocks三种可以跨平台的编译环境,分析比较其运行原理及编译配置过程,为通过不同软件开发环境解决航天可视化信息系统跨平台问题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持。通过以上的研究,论文对于航天可视化指定的、第三方、通用或常用开源库,在国产操作系统上搭建了编译环境。同时利用所编译的库文件和跨平台的开发工具,在中标麒麟系统上搭建编译环境,实现了探月工程遥操作作业平台的移植,并最终将软件和库的编译自动化。这是利用不同软件开发环境进行航天可视化信息系统移植的一次有效尝试,试图为规范化航天可视化信息系统的自主可控组件及其知识产权的国际化保护提供现实依据。
李佳伟[8](2019)在《三维城市空间一体化集成建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总体而言,当前三维城市空间建模大多单偏向对地理空间对象可视化方法的研究与3DGIS平台的建立,或是单从补充和扩展传统二维地质信息表达以提升城市地质调查成果这方面对城市地学空间中地质体及地质现象进行三维模拟与分析,鲜有针对城市整体空间做一体化研究与应用。部分学者基于城市地质环境的重要性在空间一体化建模和数据库模型等领域做了大量研究,但它们仍不能很好地解决大范围复杂地质结构模型的快速构建和多源异构模型数据的一体化表达与分析。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面向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提出一种顾及城市地质结构的三维城市空间一体化集成建模技术,使城市空间建模工作既注重地上规划建设的合理性、美观性,又充分考虑地下地质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城市地表为界将空间划分为地理和地学空间,地理空间三维建模的重点是针对不同对象研究了建模方法的选取、模型优化以及地物与地形匹配技术;地学空间建模部分重点研究了如何运用行业领先建模技术高效、合理地完成多元地质数据融合下的三维城市地质建模,并以地质建模中构造建模为重点,总结了城市构造建模的技术方法与流程;空间模型一体化集成方面,重点研究了多源异构模型数据间有机组合的方式,将地质模型数据转换为三维地理信息平台通用的标准格式,最终实现了城市空间一体化集成并使用了相关分析工具做一体化分析及应用。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当前三维城市景观建模技术方法进行研究比较,选择适当的建模方法完成了地理空间中建筑物、道路及附属设施的三维重建;2)使用高程采样点数据基于TIN模型对城市三维地表进行构建,并通过纹理映射技术叠加同范围正射影像完成了地表实体模型的创建;3)引入地物对地形的影响。研究了顾及地形的三维场景构建关键技术,并根据地物特征线对地形进行了重构,实现了建筑物和道路与地形无缝贴合;4)在城市地质建模方面,研究了应用油气藏专业建模平台SKUA-GOCAD对城市大地构造进行三维建模的核心方法与流程,将其半智能化的工作流建模模式应用到城市地质领域;5)模型数据转换方面,分析了Model3d数据的组织结构并与三维地质模型数据交换格式Geo3DML主要模块进行了对比,通过试验确立了两者数据结构的对应关系,并利用读写操作完成了Model3d数据向Geo3DML格式的转换;6)使用MapGIS 10平台对城市空间场景进行一体化集成显示和组织管理,并利用分析工具对三维场景进行相关空间分析。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使用SKUA-GOCAD平台解决城市大范围复杂地质结构模型的快速构建并通过Geo3DML标准格式对Model3d模型进行数据转换,弥补了当前3DGIS平台在解决城市地质建模方面的不足。试验区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推广性。
郭攀[9](2019)在《基于BIM的桥梁信息化协同平台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应运而生,为整个工程建设领域注入了新鲜活力,并逐渐成为建筑工程领域的技术应用趋势。目前,桥梁行业BIM技术的应用存在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缺乏贯穿全寿命周期的技术整合,因此对BIM信息化协同统一平台进行系统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以BIM理念为核心,围绕多专业、多方参与、多阶段协同工作,开发基于Web的桥梁信息化协同平台,并深入研究了相关理论和关键技术,旨在实现桥梁建设全寿命周期的信息集成、共享和协同管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阐述了国内外BIM应用的研究现状,对比分析BIM商用软件的优劣及适用性,并选择Bently MicroStation作为桥梁BIM应用的基础平台。以下牢溪大桥为工程实例建立了桥梁参数化模型,同时,为满足BIM模型在Web中轻量化显示的需求,笔者对以BIMFACE为技术支撑的BIM模型轻量化实现流程进行了研究探索。2、基于IFC标准拓展定义桥梁BIM数据结构,并通过二次开发MicroStation非几何属性拓展功能,为桥梁构件模型绑定IFC属性,进而完善BIM模型的信息表达。为满足Web系统开发的BIM数据结构化需求,提出了基于桥梁空间结构分解的EBS编码体系,解决了以BIM模型为核心的平台功能应用问题。3、介绍了ASP.NET MVC、工作流和数据库等Web系统开发关键技术和理论应用,通过解析系统架构进行逐层详细分析,提出了系统设计原则,进而实现平台的系统框架结构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和数据库设计。4、提出了信息化协同平台总体结构设计和实现原则,测试了平台的权限管理、图档管理、编码管理、BIM模型管理等功能,并基于平台实现了以质量、安全、进度和造价为核心的施工过程控制和目标管理。最后对构建桥梁BIM应用标准化体系仍需完善的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旨在实现桥梁信息化建设目标,促进桥梁智能建设的发展。
铁钟[10](2019)在《文化遗产信息模型的虚拟修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文化遗产诠释与展示的模式,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及其理论研究逐渐成为具有跨学科与综合性特征的研究方向。随着对文化遗产信息模型与三维可视化的研究逐渐深入,沉浸式与交互式的三维可视化设计改变了受众感知与汲取历史信息的方式。由于可视化内容无法评估来源和引用参考文献,使得大多数信息模型被认为是一种技术工具,而不是作为一种标准的档案文件为相关研究提供佐证,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需要逐步地建立自身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本文在文化遗产信息模型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虚拟修复理论,将可视化内容作为开放的数据链接与定制的领域本体,通过感知模拟、定位跟踪、三维打印、逆向建模与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建立跨学科的交互性研究框架,解决文化遗产多元化带来的数据异构性问题,最终建立虚拟修复的三维可视化研究方法与原则。研究首先从现代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史切入,对现行保护原则进行了分析,从历史文化价值认知的角度提出了虚拟修复研究的必要性;其次数字技术的思维模式不同于人类的思维模式,计算的过程忽略了情感和精神的价值,但价值理性的实现,必须以工具理性为前提。这就需要在全面的文献和实证基础之上,对虚拟修复的技术思维模式进行内容判断与自我审视。针对于三维可视化数据的异构性等研究难点,依据数据的采集方法与文献特征,提出了信息模型虚拟修复的可视化解决方案。将计算机科学的工具引入人文研究的过程中,因可视化内容不可控的主观特性,需要将其放在持续的批评理论体系中,批评应该先于可视化的产生,而不是事后证明的手段;最后,基于虚拟修复的信息模型构建,对信息建模的本体与语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与之相关的解释性、整体性和交互性等问题进行了逐一分析并加以解决。通过交互元数据的引入,加强虚拟修复的透明度,并将这种虚拟修复的理论体系在敦煌数字化展示设计项目中加以实践。为了保护日益受到威胁的文化遗产,三维可视化作为一种开放性、交互性和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框架,逐渐纳入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管理与长期保护的机制中。同时虚拟修复也被视作一种交互性的解读行为,一种明确的内省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遗产的文化与历史价值,从而推动文化遗产原真性与整体性保护的发展。
二、VISIL:一种基于XML的可视化信息服务集成语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VISIL:一种基于XML的可视化信息服务集成语言(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并发组件的可视化编程软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可视化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并发组件的可视化平台的研究内容 |
1.4 并发组件的可视化平台的研究意义 |
第2章 并发组件的可视化平台设计方案 |
2.1 并发组件可视化平台的结构与功能设计 |
2.2 并发组件应用的工作原理 |
2.3 XML驱动的应用运行机制 |
2.4 可视化编程关键技术分析与设计 |
2.5 并发组件可视化开发平台的设计思想 |
2.5.1 面向对象语言的应用 |
2.5.2 基于插件技术的软件架构的应用 |
2.5.3 设计模式的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并发组件管理方法及图形化建模的实现 |
3.1 并发组件数据库建模与实现 |
3.2 并发组件自动管理软件的研究与实现 |
3.2.1 并发组件的注解参数信息设计 |
3.2.2 类动态加载机制的研究 |
3.2.3 并发组件信息的自动导入及存储 |
3.3 并发组件的软件图形化建模的研究 |
3.3.1 并发组件的图形化框架研究 |
3.3.2 并发组件编程软件三层架构的设计与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并发组件的基础交互系统的实现 |
4.1 组件素材的分类读取及容器建模 |
4.2 并发组件的可视化编程软件图形交互的实现 |
4.2.1 并发组件的拖放创建及布局修改 |
4.2.2 并发组件间通讯连接 |
4.3 并发组件的可视化编程智能化编辑方法的研究 |
4.4 并发组件的可视化编程持久化及二次编辑方法的研究 |
4.4.1 可视化编程软件的持久化方法的实现 |
4.4.2 可视化编程软件的二次编辑方法的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组件间交互中间件可视化信息的实现 |
5.1 组件间连线布局的研究 |
5.1.1 组件连线手动拐点布局的设计与实现 |
5.1.2 组件连线自动布局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5.1.3 组件虚拟化连线的设计与实现 |
5.2 编程软件的端口动态绑定编辑方法的实现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并发组件的可视化开发平台的系统测试 |
6.1 功能性测试 |
6.1.1 并发组件管理方法及可视化建模功能验证 |
6.1.2 基础交互软件功能的验证 |
6.1.3 组件通讯中间件功能验证 |
6.2 应用软件的开发实例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园区多能源协同规划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能源规划系统研究现状 |
1.2.2 能源规划信息模型现状 |
1.2.3 能源规划求解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园区多能源规划系统整体框架 |
2.1 园区能源规划应用场景 |
2.2 园区能源规划系统整体框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园区能源规划信息模型 |
3.1 园区能源规划的信息模型构建 |
3.1.1 可视化信息模型 |
3.1.2 应用数据信息模型 |
3.1.3 关联数据信息模型 |
3.1.4 基于规则引擎的数据处理 |
3.2 园区能源规划基础设备元件信息模型 |
3.2.1 基础设备元件特性分析 |
3.2.2 基础设备元件元数据模型 |
3.3 基于图数据库的规划存储模型 |
3.3.1 图数据库规划存储模型 |
3.3.2 图数据库存储映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园区能源规划求解 |
4.1 园区能源规划求解流程 |
4.2 园区能源规划数学模型构建 |
4.2.1 输入信息处理 |
4.2.2 园区能源规划数学函数 |
4.2.3 园区能源规划数学模型的构建 |
4.3 基于NSGA-II算法的规划求解 |
4.3.1 NSGA-II改进算法求解过程 |
4.3.2 基于DMST的种群初始化 |
4.3.3 基于层次聚类并保留极端解的改进拥挤度算子 |
4.3.4 规划结果评价 |
4.4 基于服务的园区能源规划求解算法库 |
4.4.1 算法信息的表述结构 |
4.4.2 算法库的设计实现 |
4.5 规划算法实验验证 |
4.5.1 实验案例和实验参数说明 |
4.5.2 DMST初始化种群实验验证和分析 |
4.5.3 改进拥挤度算子实验验证和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原型系统实现与讨论 |
5.1 系统架构设计 |
5.2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5.2.1 存储层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2.2 服务层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2.3 可视化交互层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3 原型系统展示 |
5.3.1 园区创建 |
5.3.2 负荷预测 |
5.3.3 规划求解 |
5.3.4 规划评价 |
5.4 系统讨论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面向运维的地铁设备信息自动化集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析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面向运维的地铁设备管理现状及信息需求分析 |
2.1 地铁设备系统重要性及其分类 |
2.1.1 地铁设备运维管理的重要性 |
2.1.2 地铁设备系统的分类及概述 |
2.2 地铁设备管理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
2.2.1 设备维修策略的发展 |
2.2.2 设备管理系统现状 |
2.2.3 地铁设备运维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2.3 基于BIM的地铁设备运维信息需求 |
2.3.1 BIM技术的应用价值和优势 |
2.3.2 不同阶段的模型信息需求 |
2.3.3 既有的BIM运维信息交换格式和存储标准 |
2.3.4 运维阶段的信息需求分析 |
2.4 本章小节 |
3 基于BIM可视化信息模型的构建 |
3.1 模型信息的分类 |
3.1.1 各参与方的职责 |
3.1.2 参与方信息需求分类 |
3.1.3 数据类型分类 |
3.2 运维模型的信息存储和交付 |
3.2.1 数据存储方法 |
3.2.2 数模分离的存储和交付 |
3.2.3 软件自动化程度类别 |
3.3 基于BIM的运维信息集成方式 |
3.3.1 自定义参数类型 |
3.3.2 运维信息的集成-共享参数 |
3.4 基于BIM的运维数据交付标准 |
3.5 本章小节 |
4 面向运维的地铁设备信息自动化集成研究 |
4.1 信息集成系统开发准备 |
4.1.1 信息集成的软件平台和开发工具 |
4.1.2 基于参数驱动的系统开发流程 |
4.2 信息自动化集成系统的实现 |
4.2.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2.2 模型参数信息的抽取 |
4.2.3 数据驱动集成参数名 |
4.2.4 数据驱动集成参数信息 |
4.2.5 多参数信息定位统计 |
4.3 自动化集成效果对比 |
4.3.1 基于Dynamo的信息集成 |
4.3.2 实例效果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BIM的地铁设备自动化编码研究 |
5.1 既有设备分类与编码标准 |
5.1.1 编码结构 |
5.1.2 编码规则 |
5.2 编码管理系统的实现 |
5.2.1 编码管理系统架构 |
5.2.2 编码数据库设计 |
5.2.3 编码管理系统 |
5.3 编码自动化集成系统的实现 |
5.3.1 系统需求和目标定位 |
5.3.2 编码参数名的访问 |
5.3.3 自动化连续编码模块 |
5.3.4 自动化批量编码模块 |
5.4 本章小节 |
6 实例验证 |
6.1 自动化集成应用 |
6.1.1 信息集成 |
6.1.2 多参数信息集成定位统计 |
6.2 自动批量编码应用 |
6.2.1 编码管理 |
6.2.2 自动化编码 |
6.3 集成效果对比分析 |
6.4 集成模型的效果展示 |
6.4.1 集成BIM模型与运维系统的结合 |
6.4.2 三维模型浏览 |
6.4.3 运维信息可视化集成 |
6.4.4 运维记录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4)面向制造单元的数字孪生体建模与管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单元化生产模式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
1.2.2 生产运行管控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3 数字孪生在生产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课题主要来源 |
1.5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整体架构 |
2 基于数字孪生的制造单元及管控策略 |
2.1 引言 |
2.2 DT-MCell概述 |
2.2.1 DT-MCell内涵与特征 |
2.2.2 DT-MCell 组成与功能 |
2.3 DT-MCell管控策略 |
2.3.1 DT-MCell管控架构 |
2.3.2 DT-MCell运行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3 制造单元数字孪生体建模方法 |
3.1 引言 |
3.2 制造单元数字孪生体建模流程 |
3.3 基于语义本体的DT-MCell资源结构建模 |
3.3.1 DT-MCell制造资源形式化表达 |
3.3.2 DT-MCell语义本体模型 |
3.3.3 DT-MCell数据本体模型 |
3.4 基于混合建模方法的DT-MCell管控行为建模 |
3.4.1 混合建模方法概述 |
3.4.2 混合模型定义与形式化表达 |
3.4.3 DT-MCell管控行为的混合建模 |
3.5 DT-MCell多视图管控场景集成建模方法与协同机制 |
3.5.1 DT-MCell多视图管控场景集成建模方法 |
3.5.2 DT-MCell多视图模型协同机制 |
3.6 本章小结 |
4 数字孪生体驱动的制造单元管控技术 |
4.1 引言 |
4.2 数字孪生驱动的制造单元管控指标体系设计 |
4.2.1 基于公理化设计的管控指标体系设计 |
4.2.2 DT-MCell管控数据模型 |
4.3 基于虚实同步技术的可视化实时监控 |
4.3.1 DT-MCell物理资源标识和采集技术 |
4.3.2 DT-MCell虚实映射和通讯技术 |
4.3.3 DT-MCell可视化实时监控模型 |
4.4 基于知识推理的DT-MCell生产异常诊断方法 |
4.4.1 DT-MCell生产异常分析及其故障树构建 |
4.4.2 DT-MCell生产异常专家知识系统构建 |
4.4.3 基于推理机的生产异常诊断及反馈控制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DT-MCell原型系统开发与验证 |
5.1 引言 |
5.2 开发与验证环境概述 |
5.2.1 开发与验证环境搭建 |
5.2.2 硬件架构设计 |
5.3 原型系统开发与验证 |
5.3.1 系统运行流程设计 |
5.3.2 孪生体模型构建 |
5.3.3 管控系统集成开发 |
5.3.4 仿真与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基于全景的多用户可视化信息平台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全景技术 |
1.2.2 多用户Web系统权限设计 |
1.2.3 三维信息可视化 |
1.3 论文的主要目标以及创新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关键技术介绍 |
2.1 三维全景技术 |
2.1.1 技术介绍 |
2.1.2 全景软件Krpano |
2.2 基于RBAC的系统权限管理 |
2.3 网页Web开发技术 |
2.4 图像缩放 |
2.5 数据存储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需求概述 |
3.2 可行性分析 |
3.3 功能需求分析 |
3.3.1 系统维护和用户管理模块 |
3.3.2 全景管理模块 |
3.3.3 三维展示模块 |
3.3.4 多媒体信息管理模块 |
3.4 非功能需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概要设计 |
4.1 系统设计原则 |
4.2 系统技术架构 |
4.3 功能模块概要设计 |
4.3.1 系统维护和用户管理 |
4.3.2 全景管理 |
4.3.3 三维展示管理 |
4.3.4 多媒体管理 |
4.4 系统功能架构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 |
5.2 数据库设计 |
5.2.1 数据库概念设计 |
5.2.2 数据库表设计 |
5.3 系统设计 |
5.3.1 系统维护和用户管理模块 |
5.3.2 全景管理模块 |
5.3.3 三维展示模块 |
5.3.4 多媒体管理模块 |
5.4 系统实现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测试 |
6.1 系统测试环境 |
6.2 系统功能测试 |
6.3 系统性能测试 |
6.4 测试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6)基于IFML的物联网前端用户界面建模与Android平台模型转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IFML简介 |
2.1 IFML的概述 |
2.2 IFML的移动扩展 |
2.3 IFML的建模 |
2.3.1 IFML的领域建模 |
2.3.2 IFML的用户界面建模 |
2.3.3 IFML的行为建模 |
2.4 IFML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IFML的 IoT_PIM的建模 |
3.1 PIM概述 |
3.2 IFML的物联网元模型扩展 |
3.2.1 物联网概念的特征 |
3.2.2 操作扩展 |
3.2.3 事件扩展 |
3.2.4 交互模式的扩展 |
3.2.5 移动和物联网扩展的元模型表示 |
3.3 IoT_PIM建模方法 |
3.3.1 领域模型的建模方法 |
3.3.2 用户界面模型的建模方法 |
3.3.3 行为模型的建模方法 |
3.4 IoT_PIM建模的研究实例 |
3.4.1 智能家居的介绍 |
3.4.2 智能家居的领域模型 |
3.4.3 智能家居的用户界面的PIM模型 |
3.4.4 智能家居的行为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IoT_PIM到 Android_PSM的模型转换 |
4.1 PIM到 Android_PSM的转换方法 |
4.2 Android应用程序的概念 |
4.3 IoT_PIM到 Android_PSM的转换规则 |
4.3.1 领域模型的转换规则 |
4.3.2 界面模型的转换规则 |
4.3.3 行为模型的转换规则 |
4.4 IoT_PIM转换到Android_PSM的研究实例 |
4.4.1 中央控制器模块的PSM模型 |
4.4.2 摄像头模块的PSM模型 |
4.4.3 领域模型的转换 |
4.4.4 行为模型的转换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ndroid_PSM到 Java代码的转换 |
5.1 MDD中 PSM到代码的转换方法 |
5.2 Acceleo模板 |
5.2.1 Acceleo简介 |
5.2.2 Acceleo转换模板 |
5.3 Android_PSM的 Java代码生成 |
5.3.1 Android平台PSM到Java代码的生成模板 |
5.3.2 摄像头Android界面的Manifest文件 |
5.3.3 摄像头列表View Container界面布局Java代码的生成 |
5.3.4 摄像头列表Component Java类的Java代码的生成 |
5.3.5 Select Event Listener和Back Event Listener Java代码的生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国产异构跨平台开发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产操作系统替代Windows国内外现状 |
1.3.2 操作系统软件开发环境部署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4.1 研究问题和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创新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航天可视化常用开源库概述 |
2.1 相关概念介绍 |
2.1.1 zlib库 |
2.1.2 cURL库 |
2.1.3 libpng库 |
2.1.4 FreeType库 |
2.1.5 freeGLUT库 |
2.1.6 libjpeg库 |
2.1.7 GEOS库 |
2.1.8 Proj4库 |
2.1.9 GDAL库 |
2.1.10 OSG库 |
2.2 库间的编译依赖关系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航天可视化常用开源库国产化移植 |
3.1 zlib库 |
3.2 cURL库 |
3.3 libpng库 |
3.4 FreeType库 |
3.5 freeGLUT库 |
3.6 libjepg库 |
3.7 GEOS库 |
3.8 Proj4库 |
3.9 GDAL库 |
3.10 OSG库 |
3.11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探月工程遥操作作业平台的移植研究与实现 |
4.1 探月工程遥操作作业平台概述 |
4.2 方案设计 |
4.3 系统移植核心技术研究与实现一 |
4.3.1 软件安装与环境配置 |
4.3.2 项目导入 |
4.3.3 功能代码分析与修改 |
4.3.4 程序调试与问题解决 |
4.3.5 应用效果 |
4.4 系统移植核心技术研究与实现二 |
4.4.1 软件选择及初步配置 |
4.4.2 项目环境配置及编译 |
4.4.3 系统运行与结果分析 |
4.5 移植分析与总结 |
4.5.1 移植对比分析 |
4.5.2 代码修改及库的移植 |
4.5.3 Windows和中标麒麟操作系统对比分析 |
4.5.4 提高软件跨平台可移植性的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航天可视化常用开源库自动化编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自动化编译系统的设计 |
5.2 自动化编译系统的实现 |
5.3 实例说明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开发环境对比分析 |
6.1 Cmake |
6.2 Qt Creator |
6.3 Code::Blocks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
7.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三维城市空间一体化集成建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三维城市地理空间建模 |
1.2.2 三维城市地质建模 |
1.2.3 三维城市空间一体化建模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三维城市地理空间建模 |
2.1 地表模型建立 |
2.1.1 DEM简介 |
2.1.2 地表模型创建 |
2.2 道路模型建立 |
2.3 建筑物模型建立 |
2.3.1 外业数据采集 |
2.3.2 内业数据制作 |
2.3.3 模型优化及导出 |
2.4 附属设施模型建立 |
2.4.1 三维符号库管理 |
2.4.2 三维专题图制作 |
2.5 地物与地形匹配 |
2.5.1 建筑物与地形匹配方法 |
2.5.2 道路与地形匹配方法 |
第3章 三维城市地质建模 |
3.1 三维构造模型要素与组织规则 |
3.1.1 模型要素 |
3.1.2 组织规则 |
3.1.3 模型表达 |
3.2 三维城市构造建模平台介绍 |
3.2.1 SKUA-GOCAD简介 |
3.2.2 SKUA-GOCAD基本几何对象 |
3.3 三维构造建模方法及技术流程 |
3.3.1 三维构造建模方法 |
3.3.2 三维构造建模技术流程 |
3.4 三维构造建模方法应用 |
3.4.1 数据准备 |
3.4.2 数据预处理 |
3.4.3 数据导入 |
3.4.4 构造模型建立 |
第4章 SKUA-GOCAD与Geo3DML转换研究 |
4.1 Geo3DML简介 |
4.2 Geo3DML的框架和主要模块 |
4.2.1 框架结构 |
4.2.2 主要模块 |
4.3 SKUA-GOCAD数据组织结构 |
4.3.1 可视化信息 |
4.3.2 几何信息 |
4.3.3 属性信息 |
4.4 SKUA-GOCAD与Geo3DML的转换思路 |
4.4.1 地质对象 |
4.4.2 几何数据 |
4.4.3 地质要素间关系数据 |
4.4.4 属性数据 |
4.4.5 可视化信息 |
4.5 转换实现 |
4.5.1 Model3d文件读取 |
4.5.2 Geo3DML文件建立 |
第5章 三维城市空间模型一体化集成 |
5.1 三维城市空间场景集成 |
5.1.1 创建场景 |
5.1.2 模型导入 |
5.1.3 场景展示 |
5.2 三维城市空间模型应用 |
5.2.1 三维标注 |
5.2.2 场景特效 |
5.2.3 场景分析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基于BIM的桥梁信息化协同平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BIM应用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逻辑结构 |
2 桥梁BIM三维模型建立及轻量化 |
2.1 桥梁BIM建模软件选择 |
2.2 桥梁BIM参数化建模 |
2.3 桥梁BIM模型轻量化的实现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IFC标准的桥梁信息模型编码体系研究 |
3.1 IFC标准 |
3.2 基于IFC的桥梁工程信息存储标准 |
3.3 工程系统分解结构(EBS) |
3.4 EBS在桥梁BIM模型中的编码体系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4 平台开发技术应用及系统设计 |
4.1 相关理论与技术基础 |
4.2 技术应用研究 |
4.3 平台系统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BIM+Web的信息化协同管理平台构建 |
5.1 信息化协同平台的实现原则和总体结构设计 |
5.2 平台功能实现 |
5.3 桥梁工程信息化协同管理智能建设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
(10)文化遗产信息模型的虚拟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修复理念与历史框架 |
第一节 现代保护运动的发展 |
一、早期的修复概念 |
二、修复理念的批判性实践 |
三、二战的影响 |
第二节 古雅的追求 |
第三节 整旧如旧的中国理念 |
第三章 虚拟修复的工具论 |
第一节 虚拟修复的语义演变 |
一、虚拟考古 |
二、数字考古 |
三、虚拟遗产 |
第二节 虚拟的诠释与展示 |
第三节 虚拟修复的时间性 |
第四章 可视化数据额保存、内容访问与分析 |
第一节 数据本体研究 |
第二节 可视化数据的文献特征 |
第三节 可视化数据的采集方法 |
第四节 数据的异构性 |
一、斯卡尔左拉花园 |
二、佛罗伦萨火车站竞赛设计 |
三、东园胜概图界画重建 |
四、数据的思维 |
第五节 可视化元数据集成 |
一、元数据标准 |
二、基于本体的概念参考模型 |
三、语义的表达 |
第六节 交互元数据 |
第七节 可视化三维格式的保存与访问 |
第八节 数据生命周期 |
第五章 虚拟修复的信息模型构建 |
第一节 信息建模 |
一、编码、语义与解码 |
第二节 虚拟修复信息模型 |
一、历史建筑信息模型 |
二、信息模型构建流程 |
三、虚拟修复信息模型的本体、语义与重构 |
第三节 信息模型诊断与评估 |
第六章 虚拟修复的信息重构与解读 |
第一节 QUADRATURA幻境 |
第二节 虚拟修复的信息重构 |
第三节 现实的虚拟构建 |
一、虚拟的可靠性 |
二、严肃游戏 |
三、混合现实的交互性 |
第四节 虚拟现实与现象学 |
一、器官的投影 |
二、引入解释性 |
三、现象学的感知 |
四、场所精神与整体性保护 |
第五节 综合性描述解决方案 |
一、敦煌158 窟的实验 |
二、虚拟沉浸感与三维打印 |
第七章 虚拟修复的数字化国际框架 |
第一节 文化遗产数字化国际框架的形成 |
第二节 重建的批判性实践 |
第三节 伦敦宪章 |
一、三维可视化 |
二、不同学科领域的应用性 |
三、信息透明 |
四、交互元数据 |
五、可持续性 |
第四节 塞维利亚原则 |
第八章 数字化的理性反思 |
第一节 对个体感知的反思 |
第二节 对虚拟的反思 |
第三节 对真实性的反思 |
第四节 对可逆性的反思 |
第五节 对可视化的反思 |
结语真实的虚拟修复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
莫高窟158 窟Digitization结构关系图 |
伦敦宪章THE LONDON CHARTER(中英文版) |
四、VISIL:一种基于XML的可视化信息服务集成语言(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并发组件的可视化编程软件设计与实现[D]. 韩仲明. 浙江理工大学, 2021
- [2]园区多能源协同规划系统研究与实现[D]. 吴晓宇.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3]面向运维的地铁设备信息自动化集成方法研究[D]. 解知彦.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4]面向制造单元的数字孪生体建模与管控技术研究[D]. 王译晨.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基于全景的多用户可视化信息平台设计与实现[D]. 宋磊.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基于IFML的物联网前端用户界面建模与Android平台模型转换的研究[D]. 乐婷婷.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6)
- [7]国产异构跨平台开发环境研究[D]. 徐博贤.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8]三维城市空间一体化集成建模技术研究[D]. 李佳伟.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9]基于BIM的桥梁信息化协同平台技术研究[D]. 郭攀.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10]文化遗产信息模型的虚拟修复研究[D]. 铁钟.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