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网络和传输技术的发展

传输网络和传输技术的发展

一、传送网的发展与传输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骆永洪,曹洪信[1](2021)在《面向IP的分组传送网发展思路》文中提出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互联网技术、车联网技术、大数据信息技术甚至云计算平台等先进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各界人士和各行各业对移动互联网的关注和利用越来越多、越来越广,银行、旅游公司甚至汽车公司等进一步引入了手机银行app、旅游软件app和车联网信息技术平台等诸多信息手段,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移动联通公司逐步朝着业务融合和IP化方向发展,

梁浩思[2](2021)在《新一代传送网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文中认为针对城域传送网络的承载业务进行重点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传送网改变了传统的构架模式,传送网运用在网络体系结构当中取得了理想成就。在传输中使用动态分配技术来分配数据信息,将数据信息随机分配在空闲信道内实现数据传输,这就是新一代信息数据的传输过程。在传输过程中将检错控制链路功能系统发挥,检查链路上密码数据性能,保证数据传输的真实有效。文章对其进行简单分析,为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崔思恒[3](2021)在《光网络中基于强化学习的动态资源分配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型业务的不断发展,光网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传统业务相比较,新型业务有着动态性丰富并且难以预测的特点,同时它们对于时延和带宽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传统的光传输技术由于受到带宽瓶颈的限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要。丰富的动态性也使光网络动态资源的分配变得十分复杂。数字孪生(Digital Twin,DT)作为智能制造业中的新兴信息技术,致力于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物理设备动态建模和控制。与此同时,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被证明能够通过与环境的实时交互来感知复杂的环境状态并学习最佳策略,可以用作数字孪生的使能技术。本论文分析了数字孪生技术在光网络中可能的应用方向,描述了光网络中的数字孪生架构,并指出了将深度强化学习和数字孪生相结合可以带来的优势。基于深度强化学习使能的数字孪生技术,通过对可编程光收发机(Programmable Optical Transceiver,POT)进行智能配置,实现了光网络中的动态资源分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第一,在接入网场景下,为了保证时延性能,业务通常占用较大带宽,这就造成了带宽浪费。针对此接入网环境,提出了一种采用DRL-enable DT的可编程光收发机配置方案。该方案使用了数字孪生技术,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对学习提升模型进行了实现。该方案能够适应网络条件和物理条件的变化,同时对网络时延和带宽占用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在时延仅提升0.7%的代价下,减少了 19.4%的频谱占用。最终实现接入网中可编程光收发机的自适应配置。第二,在传送网场景下,渴望提高传送网的频带利用率,提高整个网络的吞吐量。提出了并实现了光传送网中基于DRL-enable DT的可编程光收发机配置方案。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静态控制模型和神经网络的传统方案相比,所提出的方案平均可以降低7.0%的阻塞率,并提高15.5%的吞吐量。

黄琼,王青郁,袁芳,陈银平,张春荣[4](2021)在《5G产业下移动集团专线与传送网差异化服务转型方案研究与探讨》文中指出5G助力2B业务,催生千亿ICT领域新收入,成为运营商业务增长新蓝海。专线作为移动收入增长的重要支柱,如何满足新时代下专线业务的对带宽、时延、抖动、软硬通道隔离需求、客户自主管理等"个性化"需求,是抢占垂直行业带来的利润新引擎的抓手。如何匹配需求与投资成本,最终实现利润增收、业务快速发展和移动专线品牌价值,传输承载方案是关键。面对专线需求全面升级,对网络要求差异化明显,而传输网络SDH、PON、MSTP、SPN、VC-OTN等各种技术交织。因此,主要探讨专线业务如何与传送网协同发展,以及如何通过双向驱动与演进实现业务与网络的"降本增效"。

李鹏飞[5](2020)在《面向5G的PTN城域传送网演进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5G网络技术的出现,将城域传送网同5G技术的结合成为一项研究热点。本文按照南昌市“六区三县”行政区域结构,了解南昌市教育城域网的现状,发现网络存在的问题,通过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结合5G网络技术与PTN技术等,提出面向5G的PTN南昌市教育城域传送网的演进方案。首先,本文对城域传送网、5G、PTN的基本概念和技术特点进行概述,为面向5G的PTN城域传送网演进方案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手段。通过对5G网络技术需求包括大宽带、超低时延、逻辑切片、灵活连接、时间同步以及SDN统一管理的介绍,结合网络架构对承载的需求,包括无线网络业务、家庭业务与集客业务对于承载的需求,进一步分析城域传送网配置PTN的可行和必要性。然后通过对网络现状调研,发现网络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设备的配置信息,对中继距离与光缆信息进行详细描绘。通过网络拓扑结构提出PTN城域传送网的演进方案还对网络和设备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最后对网络下一步扩容升级提出网络改造的规划,进一步确定面向5G的PTN城域传送网可执行演进方案。

贾淼淼[6](2020)在《巴彦淖尔移动城域传送网能力需求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巴彦淖尔移动城域传送网整体架构的搭建均依靠工程类规划,未对能力需求进行系统评估,导致城域传送网出现了大量基础类及网络应用问题。本文基于巴彦淖尔移动城域传送网现状,通过加强网络与业务发展态势研究,深入剖析短板与业务需求,形成一种基于巴彦淖尔移动城域传送网自身特点、适合网络与业务发展的能力需求优化方案,并通过实践验证有效性,指导和支撑网络演进与业务发展。本文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一)提出一种城域传送网能力需求统筹分析体系,通过系统的评估网络能力需求来明确网络发展态势。根据对城域传送网网络结构、容量、安全现状的深度评估,确认各基础网络存在隐患与风险,同时根据各类业务发展需求评估体系,确认城域传送网承载能力与优化需求。综合网络隐患改造与业务承载优化需求,形成一种系统的城域传送网能力需求优化方案。这一体系对指导城域传送网规划与建设有很大价值。(二)以各类业务在城域传送网中承载量及流量的经验值为基础,提出无线、家庭宽带、集团客户业务在城域传送网中占用带宽,以此作为扩容与改造依据,并通过实验仿真判断其合理性。(三)研究了城域传送网基础网络问题与承载业务需求的针对性解决方案。分别采用OTN微蜂窝式下沉、PTN网络结构调整、PTN应急链路保护部署、OLT上行融合承载等针对性解决方案,完成网络结构优化、保护机制完善与业务合理承载。本文提出的多种解决方案对城域传送网的实际建设具有很强的必要性。

鲁鹏[7](2020)在《四川省某地市城域100G OTN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光传送网(OTN)的规划研究是通信技术领域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网络规划设计的成果将决定地区网络演进方向,影响地区电信业务的发展模式。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电信业务形态已发生巨大变化,电信新型业务形态对运营商传送网系统提出了全新的承载要求,现有传送网能力和业务发展需求之间已经矛盾凸显。运营商现有城域传送网通道速率不超过10Gbit/s,系统容量多为40×10G,而新型业务需要提供10Gbit/s以上的传输速率以及更高的交叉容量OTN平面。现网汇聚层为环型而县乡以下层面多为链型结构,网络安全性较差,业务路由单一保护能力较弱,而新型业务则对传送网的安全性和业务保护能力要求极高。此外,现网系统还存在设备型号老化、运维困难可靠性不佳,系统平面不具备灵活拓展能力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都是制约运营商新型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1、分析需求,推导城域100G OTN系统规模;2、规划城域OTN技术路线、系统架构、系统配置,通过仿真试验取得系统参数;3、对城域OTN系统性能进行全面测试与评估。本文以某地市级运营商市场数据为模型,采用线性回归法对电信业务三年内承载需求进行测算。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和传送网现状,采用技术方案比选方法,确定城域100G OTN系统设计方案。系统结构上分为核心和汇聚两个网络层级,覆盖全市业务汇聚局点,并延伸覆盖重要业务发展区。系统交叉容量达到80×100G,配置完善的信道监管和业务保护机制。核心层和汇聚层呈环网架构,业务通道配置光层倒换和电层交叉倒换双保护机制,根据中继光缆部署情况,系统结构逐步向MESH组网演进并引入ROADM技术。本课题在地市级运营商的城域100G OTN系统投入运行后,对系统单机接口和系统性能进行全面测试,测试数据显示系统符合OTN网络技术标准,经评估新系统已到达设计预期,可以满足电信新型业务开通与承载保护需求,系统整体设计思路贴合运营商实际发展需求,具备较高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倪东[8](2020)在《基于物理损伤的WSON骨干传送网汇聚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WSON骨干传送网中,业务沿着光路径传输会经历各种损伤,这些损伤随着信号传输距离的增大逐渐累积,造成光信号传输距离受限问题。光信噪比(OSNR)是衡量光网络信号传输质量的重要指标。目前WSON骨干传送网中应用最多的物理损伤补偿方式是设置电中继。电中继是建网中的主要成本,合理中继节点的选择及合理的中继方式可大大降低建网成本。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物理损伤的WSON骨干传送网中继算法(RA),该算法旨在通过合理中继节点的选择来提高业务的传输距离。RA算法的思想为根据节点的历史中继频率及节点在拓扑中的相对位置双重约束来进行中继节点的选择及中继子网的划分,对于新到来的业务如果其OSNR小于网络阈值,则按照中继节点选择结果及中继子网划分结果进行分段中继与传输。为了验证RA算法的优越性,本文对该算法的性能进行了仿真,仿真使用的性能评价指标主要有中继阻塞率和中继比两个。仿真结果表明,RA算法在业务服从均匀分布及非均匀分布时均可以大大降低中继阻塞率;与分散中继方式相比,RA算法可以有效降低中继比;除此之外,本文针对不同中继比下RA算法的性能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存在某一中继比,使RA算法达到最小的中继阻塞率。WSON骨干传送网从10G向100G平滑演进的过程存在着较多的10G和100G多速率混传情况,当100G的PDM信号和IOG的OOK信号混传时,交叉相位调制(XPM)和交叉偏振态调制效应(XPolM)等非常显着,减小混传代价的有效方式是在10G和100G相邻信号之间插入保护带。当网络中出现大量10G/100G混传请求时,将造成资源浪费。为了解决10G/100G多速率混传引起的过多保护带插入问题,并实现业务的最大光学距离传输,本文提出基于物理损伤的WSON骨干传送网汇聚算法(MAR)。该算法思想为根据节点的历史业务经过频率、节点的历史中继频率及节点在拓扑中的相对位置三重约束进行汇聚节点的选择及汇聚子网的划分,在各子网之间建立汇聚链路,其中选择的汇聚节点是具有汇聚与中继功能的多功能节点。对于同子网业务,如果其OSNR小于网络阈值,则首先传送到同子网的汇聚节点进行中继后再传送到目的节点;如果其OSNR满足网络阈值,则遵循网络原有的路由与波长分配方法。对于跨子网业务,首先传送到源节点所在子网的汇聚节点进行中继,如果该业务的带宽为10G,则与其它10G业务汇聚为100G业务,之后与其它100G业务通过汇聚链路传送到目的节点所在子网的汇聚节点解汇聚后再次中继,最后传送到目的节点;通过汇聚链路时,业务之间不需要插入保护带。为了验证MAR算法的优越性,本文对该算法的性能进行了仿真,本次仿真采用单链路平均带宽使用量及中继阻塞率作为评价指标,仿真结果表明,在均匀业务分布及非均匀业务分布时,MAR算法均可以有效节省带宽资源,同时实现业务的长距离传输;除此之外本文针对不同汇聚比下MAR算法的性能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存在某一汇聚比,使MAR算法达到最佳性能。

胡明[9](2019)在《某运营商在5G时代OTN和PTN网络规划与评估》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伴随着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固定数据等业务的飞速增长,尤其是提出通信行业的5G概念之后,5G的战略制高点争夺战已风起云涌,中国各大运营商也已经逐步展开布局。放眼全球5G的技术层面早已投入巨额研发,而我国在此领域更是获得突出成就,在关键技术标准制定方面获得整个产业制高点。然而,5G的到来势必对传统通信网络,特别是基础传送网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够顺应时代的变革,把握时代契机,采用何种通信技术,最终规划建设出高效、安全、可靠的传送网络是5G时代的一个研究重点。首先,本文分析了我国运营商的城域传送网构成。目前,我国运营商的城域传送网主要由OTN和PTN两张网络组成。OTN采用光波道承载用户信号的传输,也是骨干传输网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于承载PON网络、SDH网络、CMNet网络、CDN网络和PTN网络的上行。PTN则采用分组报文全网络IP化技术来传输,提供面向可靠性的和QoS要求较高的业务接入,用于基站和重要集团客户的专线业务接入。接着,本文对比分析了OTN和PTN相关技术的演进,以及两种技术在各自网络中的优势,讨论了传输网络的整体架构,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简要阐述。以通辽移动传输网络为例,分析了通辽移动传输网络目前的现状问题和改进方向,通过业务需求的预测和计算,推理出城域传送网工程建设的需求,归纳了网络的建设原则和思路。其次,针对主城区西部汇聚盲点和5G初期的大容量大带宽业务需求,提出短期OTN 100GE+PTN 100GE过渡到中远期OTN超100GE+PTN N*100GE的建设策略,阐述了在核心汇聚层扩容7波100GE波道,满足承载网上行;主城区西部扩环加点OTM站,解决区域汇聚盲点;市到县按旗县拆分环路,分别独立拥有100GE带宽的OTN和PTN建设方案。最后,本文采用技术优化评估与经济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所提出的建设方案进行评估。发现随着5G基站的进一步规模部署以及未来4K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和车联网等业务的接入,通辽市现有核心、城域和本地OTN、PTN网络已不能满足5G业务的迅猛发展,需提升OTN汇聚层的覆盖范围和环路容量;现网OTN环路剩余波道已不能满足客户业务发展需求,选择大容量OTN建设势在必行。本建设方案不仅可以提升网络的整体传输容量,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减少工程建设的投资,更为后续运营商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所提建设方案依据充分,条件符合,势在必行,对于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市移动通信业务进而促进全自治区在5G时代下经济和信息化发展都是必要可行的。

刘金磊[10](2019)在《面向5G的传送网架构演进方案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5G网络大规模部署的战略背景下,伴随着家庭宽带、集团客户等业务的迅猛发展,势必给5G传送网布局带来重大变革,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内蒙古移动传送网现状作为基础,分析其面向5G时代多种业务承载时存在的传输瓶颈,积极探索解决此瓶颈的5G传送网架构的平滑演进思路,经过三种演进思路的对比,并结合城区、非城区、旅游热点区域等场景模拟架构演进过程,得出了基于“回传网络”和“前传网络”的扁平化目标网架构,为下一步传送网架构演进的落地实施提供指引。第一部分,需求分析。通过分析现网技术与业务需求对传送网网络架构的影响,5G通信技术在传送网的带宽、时延、L3、分片、时间同步与管控等方面具有新的要求,现有的网络方案均无法满足5G网络对这些技术指标的严苛要求。随着技术的发展,设备需要更换新的芯片甚至需要替换掉大量设备,传送网络的架构也会随之发生改变。目前在技术上实现5G网络承载主要有三个可行方案:切片分组方案、L3 OTN方案和路由器方案。本文通过业务需求的分析和预测以及技术发展对传送网网络架构的影响,并结合运营商的网络现状,对三种方案进行分析对比。第二部分,根据对比结果,结合实际情况给出目前最适合内蒙古移动公司在5G网络建设中可以平滑演进的传送网网络架构方案。本文所探讨的网络演进方案不仅是为了适应新技术和新业务发展,同时也为保证用户有更良好的应用体验,将技术更新换代导致的网络升级对用户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也为未来网络向更高层次演进提供研究思路。

二、传送网的发展与传输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传送网的发展与传输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IP的分组传送网发展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 传送网发展历程
2 分组传送网IP化研究现状
3 面向IP的分组传送网发展思路
    3.1 OTN
    3.2 40Gbit/s
    3.3 PTN
    3.4 ASON

(2)新一代传送网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传送网的认识
    1.1 系统结构
    1.2 传送网特征
    1.3 承载需求
2 传送网的关键技术
    2.1 动态带宽分布技术
    2.2 检错重发技术
3 新一代传送网的发展趋势
    3.1 对网络架构的调整
    3.2 宽带提升
    3.3 组网技术的变化
4 结束语

(3)光网络中基于强化学习的动态资源分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灵活光网络和可编程光收发机
        1.2.1 灵活光网络
        1.2.2 可编程光收发机的研究现状
    1.3 数字孪生的研究现状
        1.3.1 数字孪生的发展现状
        1.3.2 数字孪生技术在通信与网络中的研究现状
    1.4 机器学习在光通信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1.4.1 监督学习在光通信中的应用
        1.4.2 非监督学习在光通信中的应用
        1.4.3 强化学习在光通信中的应用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
第二章 数字孪生和深度强化学习原理
    2.1 数字孪生原理
        2.1.1 数字孪生的概念
        2.1.2 数字孪生的基本结构
        2.1.3 数字孪生的特点和应用方向
    2.2 光网络中的数字孪生架构
    2.3 深度强化学习原理
        2.3.1 强化学习交互过程
        2.3.2 基于价值的强化学习原理
        2.3.3 Q-learning与ε-greed策略
        2.3.4 DQN算法
    2.4 深度强化学习与数字孪生结合的优势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光接入网中的动态资源分配技术研究
    3.1 接入网中可编程光收发机的应用
    3.2 接入网中基于DRL-enable DT的POT配置方案
    3.3 实验设置
        3.3.1 接入网环境设置
        3.3.2 超参数调整
    3.4 结果分析
        3.4.1 与传统方法之间的性能比较
        3.4.2 与ANN-based方法的性能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光传送网中的动态资源分配技术研究
    4.1 光传送网及其可编程光收发机配置
    4.2 OTN中基于DRL-enable DT的POT配置方案
    4.3 物理层仿真设置和参数调整
    4.4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面向5G的PTN城域传送网演进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发展现状
        1.3.2 国内发展现状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2章 关键技术概述
    2.1 城域传送网技术
    2.2 PTN技术
        2.2.1 基本概念
        2.2.2 技术特点
    2.3 5G网络技术
        2.3.1 基本概念
        2.3.2 技术特点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面向5G的城域传送网技术和业务需求
    3.1 5G网络传送需求
        3.1.1 超大带宽
        3.1.2 超低时延
        3.1.3 逻辑切片
        3.1.4 灵活连接
        3.1.5 SDN统一管控
        3.1.6 时间同步
    3.2 各类业务对承载的要求
        3.2.1 集客业务的承载要求
        3.2.2 无线网络业务的承载要求
        3.2.3 家庭无线业务的承载要求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面向5G的PTN城域传送网演进方案
    4.1 PTN城域传送网演进方案
        4.1.1 网络现状
        4.1.2 网络存在的问题
        4.1.3 设计原则
        4.1.4 PTN设备型号及其配置
        4.1.5 中继距离和光缆选用
        4.1.6 网络架构模型
        4.1.7 VLAN地址分配
        4.1.8 性能分析测试
    4.2 面向5G的PTN城域传送网的后期规划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巴彦淖尔移动城域传送网能力需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序言
    1.1 论文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性说明
    1.4 论文结构
二、巴彦淖尔移动城域传送网能力现状调研
    2.1 巴彦淖尔移动城域传送网网络结构
        2.1.1 OTN网络
        2.1.2 PTN网络
        2.1.3 SDH网络
        2.1.4 PON网络
    2.2 巴彦淖尔移动城域传送网网络容量
        2.2.1 OTN网络
        2.2.2 PTN网络
        2.2.3 SDH网络
        2.2.4 PON网络
    2.3 巴彦淖尔移动城域传送网网络安全
        2.3.1 OTN网络
        2.3.2 PTN网络
        2.3.3 SDH网络
        2.3.4 PON网络
    2.4 本章小结
三、巴彦淖尔移动城域传送网能力不足与优化需求
    3.1 巴彦淖尔移动城域传送网网络能力不足分析
        3.1.1 OTN网络
        3.1.2 PTN网络
        3.1.3 PON网络
    3.2 巴彦淖尔移动城域传送网网络优化需求
        3.2.1 OTN网络
        3.2.2 PTN网络
        3.2.3 PON网络
    3.3 本章小结
四、巴彦淖尔移动城域传送网发展需求分析预测
    4.1 无线业务
        4.1.1 无线业务量预测
        4.1.2 无线业务带宽需求预测
    4.2 家庭宽带业务
        4.2.1 家庭宽带业量预测
        4.2.2 家庭宽带业务带宽需求预测
    4.3 集团客户业务
        4.3.1 集团客户业务量预测
        4.3.2 集团客户业务带宽需求预测
    4.4 数据中心与内容网络
    4.5 本章小结
五、巴彦淖尔移动城域传送网能力需求优化方案
    5.1 巴彦淖尔移动城域传送网网络能力需求优化方案
        5.1.1 OTN网络需求优化方案
        案例一:OTN下沉——微蜂窝式OTN下沉
        5.1.2 PTN网络需求优化方案
        案例二:PTN网络结构调整——分级式立体交叉矩阵云部署
        案例三:PTN多重保护部署——PTN应急链路保护
        5.1.3 SDH网络需求优化方案
        5.1.4 PON网络需求优化方案
        案例四:OLT承载方式变更——OLT的融合承载
    5.2 巴彦淖尔移动城域传送网运维能力需求优化方案
        5.2.1 网络性能精细化管理
        5.2.2 故障的快速定位与处理
    5.3 巴彦淖尔移动城域传送能力需求优化方案效果评估
    5.4 本章小结
六、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四川省某地市城域100G OTN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OTN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1.2.1 OTN技术国内外进展
        1.2.2 OTN技术的发展历程
    1.3 电信业务概述
    1.4 本课题主要工作
    1.5 本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OTN网络概述及需求分析
    2.1 OTN网络技术
        2.1.1 OTN技术概述
        2.1.2 OTN网络架构
        2.1.3 100GOTN关键技术
        2.1.4 100GOTN系统应用
    2.2 OTN网络规划
        2.2.1 规划准备
        2.2.2 规划流程
    2.3 电信业务承载需求
        2.3.1 电信业务分类
        2.3.2 新型业务承载要求
        2.3.3 业务需求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某地市城域100GOTN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传送网现状及问题分析
        3.1.1 网络现状
        3.1.2 问题分析
        3.1.3 设计思路
    3.2 城域100GOTN系统设计
        3.2.1 设计方法和要点
        3.2.2 组网及波道设计
        3.2.3 设备选型及业务板卡配置
        3.2.4 城域100GOTN系统设置
        3.2.5 城域100GOTN系统仿真
    3.3 城域100GOTN系统实现
        3.3.1 电源系统部署
        3.3.2 通信系统部署
        3.3.3 系统定级与安全防护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某地市城域100GOTN系统测试
    4.1 100GOTN系统测试
        4.1.1 性能指标
        4.1.2 系统测试
        4.1.3 测试结论
    4.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系统仿真全业务段输出光学业务参数

(8)基于物理损伤的WSON骨干传送网汇聚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光网络中物理损伤补偿技术研究现状
        1.2.2 光网络汇聚技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于物理损伤的WSON骨干传送网汇聚算法的研究基础
    2.1 WSON骨干传送网介绍
    2.2 WSON骨干传送网关键技术
        2.2.1 ROADM技术
        2.2.2 WSON控制技术
        2.2.3 路由与波长分配技术
    2.3 WSON骨干传送网问题分析
        2.3.1 WSON骨干传送网物理损伤问题
        2.3.2 WSON骨干传送网业务混传问题
    2.4 物理损伤与OSNR关系介绍
    2.5 基于物理损伤的WSON骨干传送网汇聚算法的可行性基础
        2.5.1 网络流量特征分析
        2.5.2 光网络汇聚的可行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WSON骨干传送网物理损伤补偿方法研究
    3.1 研究背景与内容
    3.2 分散中继问题的描述与分析
    3.3 中继节点选择算法描述
    3.4 中继子网划分算法描述
    3.5 基于物理损伤的WSON骨干传送网中继算法
        3.5.1 WSON控制平面中继模块设计
        3.5.2 基于物理损伤的WSON骨干传送网中继算法描述
    3.6 基于物理损伤的WSON骨干传送网中继算法实现流程
    3.7 基于物理损伤的WSON骨干传送网中继算法性能分析
        3.7.1 算法仿真平台搭建与功能设计
        3.7.2 RA算法性能评价机制
        3.7.3 均匀业务分布下RA算法性能分析
        3.7.4 不同中继比下的RA算法性能比较
        3.7.5 非均匀业务分布下RA算法性能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物理损伤的WSON骨干传送网汇聚算法研究
    4.1 研究背景与内容
    4.2 10G/100G多速率混传问题的描述与分析
        4.2.1 问题描述
        4.2.2 问题分析
        4.2.3 业务汇聚过程描述
    4.3 汇聚节点选择算法及汇聚子网划分算法描述
    4.4 基于物理损伤的WSON骨干传送网汇聚算法描述
        4.4.1 WSON控制平面汇聚模块设计
        4.4.2 基于物理损伤的WSON骨干传送网汇聚算法描述
    4.5 基于物理损伤的WSON骨干传送网汇聚算法实现流程
    4.6 基于物理损伤的WSON骨干传送网汇聚算法性能分析
        4.6.1 MAR算法性能评价机制
        4.6.2 均匀业务分布下MAR算法性能分析
        4.6.3 不同汇聚比下的MAR算法比较
        4.6.4 非均匀业务分布下MAR算法性能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某运营商在5G时代OTN和PTN网络规划与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简介
    1.2 建设必要性
    1.3 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2章 相关技术理论
    2.1 城域传送网
    2.2 OTN技术
    2.3 PTN技术
第3章 某移动公司网络现状及需求
    3.1 网络现状
    3.2 工程建设需求
    3.3 业务需求与预测
第4章 网络建设规划与策略
    4.1 城域传送网存在的问题
    4.2 城域传送网建设目标
    4.3 城域传送网建设原则
    4.4 城域传送网建设策略
    4.5 城域传送网目标架构模型分析
第5章 OTN和 PTN网络建设方案
    5.1 系统建设原则
    5.2 设备类型选择
    5.3 OTN和 PTN建设方案
第6章 本建设方案的评估
    6.1 本建设方案的优化评估
    6.2 本建设方案的经济评估
    6.3 本建议方案的工程财务评估
    6.4 本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估
第7章 总结
    7.1 总结
    7.2 存在的问题
    7.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导师及作者简介
致谢

(10)面向5G的传送网架构演进方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及要解决的问题
        1.2.1 研究的意义
        1.2.2 要解决的问题
        1.2.3 国内外已经达到的水平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面向5G网络的业务发展预测及网络演进方法概述
    2.1 业务需求现状分析
        2.1.1 移动业务类需求
        2.1.2 家庭宽带业务和集团专线业务
    2.2 5G业务种类划分以及传送网络的要求
        2.2.1 uRLLC业务对传输时延需求
        2.2.2 eMBB业务对传送带宽需求
        2.2.3 mMTC业务的需求
    2.3 依据5G场景对现有业务需求的预测
        2.3.1 家庭宽带业务需求预测
        2.3.2 集客业务需求预测
    2.4 依据5G场景下业务预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面向5G的网络承载要求
    3.1 传输关键技术的演进
        3.1.1 大带宽
        3.1.2 超低时延
        3.1.3 逻辑切片
        3.1.4 灵活连接
        3.1.5 时间同步
        3.1.6 SDN统一管控
    3.2 5G网络架构对承载的要求
        3.2.1 无线网络架构的承载要求
        3.2.2 家庭宽带业务的承载要求
        3.2.3 集客业务的承载要求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传送网演进方案研究与应用场景分析
    4.1 传送网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
        4.1.1 内蒙古省移动公司传送网结构现状
        4.1.2 现阶段传送网的业务承载分析
        4.1.3 用户发展现状
        4.1.4 传送网面向5G业务承载的短板分析
    4.2 面向5G的传送网架构升级的目标
    4.3 面向5G的传送网架构演进方案
    4.4 前传网络和回传网络的划分方案
    4.5 模拟部分场景的新型网络架构
        4.5.1 城区场景
        4.5.2 非城区场景
        4.5.3 旅游热点区域传送网架构模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传送网的发展与传输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IP的分组传送网发展思路[J]. 骆永洪,曹洪信. 电子世界, 2021(21)
  • [2]新一代传送网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J]. 梁浩思. 数字通信世界, 2021(08)
  • [3]光网络中基于强化学习的动态资源分配技术研究[D]. 崔思恒.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4]5G产业下移动集团专线与传送网差异化服务转型方案研究与探讨[J]. 黄琼,王青郁,袁芳,陈银平,张春荣. 通信技术, 2021(06)
  • [5]面向5G的PTN城域传送网演进方案研究[D]. 李鹏飞. 南昌大学, 2020(02)
  • [6]巴彦淖尔移动城域传送网能力需求的研究[D]. 贾淼淼. 内蒙古大学, 2020(04)
  • [7]四川省某地市城域100G OTN系统设计与实现[D]. 鲁鹏.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8]基于物理损伤的WSON骨干传送网汇聚算法研究[D]. 倪东.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9]某运营商在5G时代OTN和PTN网络规划与评估[D]. 胡明. 吉林大学, 2019(03)
  • [10]面向5G的传送网架构演进方案的研究[D]. 刘金磊. 吉林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传输网络和传输技术的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