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内部审计再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雷宇[1](2021)在《从审计内容拓展看审计学科和专业建设》文中认为在"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新时代审计定位的指引下,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的内容都有了较大的拓展。理论上,审计内容可以拓展到任何业务活动,而对微观层面资金活动的精准把握,仍然是审计相对于其他监督形式的优势之一。审计内容的拓展,加剧了审计学科研究对象边界的模糊性,形成了审计学科悖论,从而导致审计专业建设的困难。对此,审计学科可以构建以基础审计学、普通审计学和专门审计学为主体的学科体系;审计专业可以综合采取继续与会计专业紧密联系并适当拓展、在一些社会需求量较大的领域新设相关审计专业、在其他领域增加审计课程等建设措施。
戴景[2](2021)在《J省Z保险公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问题探讨》文中研究表明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家颁布政策规定国内所有保险公司都归国家所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于10月20日在北京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第一家大型国有保险公司的诞生。我国保险行业经历了建国初期的起步,到六七十年代的低谷,最后到现在的快速发展的过程,30年的改革开放为我国保险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保险行业逐渐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近年来,随着居民健康和财产风险防范意识的逐渐深入,保险产品形态不断创新,保险公司通过承担风险来获利的盈利模式,使得保险公司每时每刻都处在一种风险高度暴露的环境,公司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也越来越大。作为风险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越来越受到保险公司的关注。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理论诞生于国外,相关理论的研究较之国内更加成熟。中国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的审计理论薄弱,在企业中的应用范围狭窄。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传统的审计模式需要进行转变,需要从财务导向向风险导向转变。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对审计的服务模式进行了修改,不但可以充分发挥监督职能,而且可以满足传统的审计模式无法满足的现代企业风险管理模式中对于风险评估的需要。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图表分析法对J省Z保险公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进行研究。总结国内外学者们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各种研究和理论基础,结合J省Z保险公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具体情况,指出其存在问题,针对性剖析其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问题的成因,并且依据这些问题的成因,对J省Z保险公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给出相应的完善建议。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二、三、四、五部分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内部审计的概念、特征、影响因素和理论,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内部控制理论、受托责任理论以及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为后文的案例分析与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J省Z保险公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介绍了J省Z保险公司相关情况、及常见的风险,其次介绍了公司内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活动现状,包括机构设置、职能定位以及工作流程,并分析了其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活动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主要有审计地位偏低、审计队伍不稳定、审计项目过多以及审计结果利用不充分四点。第四部分根据J省Z保险公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现状,从风向导向内部审计部门地位、审计方法、审计队伍建设、以及审计质量评价四个方面存在的不足,对其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是对第三、四部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建议。根据研究结论,通过对J省Z保险公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案例的分析,可以为其他保险公司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活动提供一定经验。要想更好地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首先需要提高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地位,包括优化组织结构以及建立一个良好的审计文化氛围;其次是改进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方法,可以通过完善非现场审计、以风险为导向设计审计方案及获取审计证据以及推动审计信息化建设方面入手;然后是优化内部审计队伍建设,改善内部审计人员的任用机制、加强继续教育以及完善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最后是完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不仅要全面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质量评价工作,还应该合理设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以及加强质量评价结构的后续利用。
穆建祥[3](2021)在《新时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发挥的再认识》文中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承担着国家方针政策、重大部署贯彻执行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有企业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新时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有所拓展,但同时内部审计工作也存在诸多不足。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环境的新变化,对内部审计职能履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对新时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有效发挥进行思考。
张秀明[4](2020)在《S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审计职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财务共享服务由于其便捷性,发展迅猛。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内部审计,具有信息交流效率高和审计信息化程度高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审计与企业治理模式不适应、审计职能分散、审计程序不健全等问题。因此,探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内部审计职能的优化问题,对于增强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内部审计职能、提高集团财务运作效率和规范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S集团为例,分析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成后,内部审计职能的实现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第一,S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审计部门独立性不足;第二,S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审计流程不健全;第三,S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审计职能拓展不足。基于此,S集团财务共享中心应从以下几点着手来实现对审计职能的优化:第一,应该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第二,应该落实内部审计工作流程;第三,应该实现内部审计职能的可拓展。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促进S集团内部审计职能优化,乃至于同类公司内部审计体系的完善均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王友洲[5](2020)在《新形势下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竞争日趋激烈。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各企业积极采取相关举措迎接机遇和挑战,这其中就包含对企业内部独立性的思考。为实现企业内部的有效管控,需要对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进行再认识,发现当前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存在问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建议企业保证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提升审计人员职业素养。
王凯慧[6](2020)在《企业漂绿行为的审计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兴则文明兴,文明兴则国运兴。在建设美丽和谐中国的过程中,环境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规范企业行为以节约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绿色发展对企业环保责任履行提出了更高要求,高压之下一些企业却未能真实履行环保责任,反而选择了漂绿。漂绿是企业象征性行为与实质性行为的偏离,是企业在认识到环境保护责任的重要性之后,仍选择低成本、破坏环境的机会主义行为。并且随着范围的拓展,漂绿已经从产品营销领域向信息披露层面延伸。许多企业出于印象管理策略会对环境信息进行粉饰,这一机会主义行为对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亟需加强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审计治理,发挥审计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基于此背景,本文以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为切入点,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审计治理进行研究。首先,文献综述部分梳理归纳了漂绿的定义、动因、危害、现有治理措施以及环境审计的概念、主体、功能、环境审计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审计作为高层次的经济监督系统应在漂绿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理论依据。理论基础部分介绍了印象管理理论、受托经济责任理论和外部性理论,为后文分析企业环境信息漂绿的印象管理动机以及为审计作用于企业漂绿治理提供理论支持。其次,基于印象管理理论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企业的漂绿行为进行研究,利用漂绿衡量指标对2010-2018年的环境报告(或环保专篇)进行评分,发现化工行业环境信息披露层面的漂绿程度比较严重,每份环境报告(或环保专篇)都存在选择性披露,表述性操纵程度也比较严重,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漂绿治理的现实需求。接着,随着审计环境变革及目标演变,审计功能与作用领域逐步拓展,本文分析了企业漂绿的审计治理机理,并结合理论依据与现实需求,提出企业漂绿的审计治理路径:由国家审计机关开展环境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绿色视角下的经济责任审计,由内部审计部门开展环境伦理审计、环境事项的内部控制审计,由社会审计组织增强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环境事项的考虑、开展环境报告第三方鉴证。通过三方在信息、技术方面形成整合,可以达成审计主体、审计方式、审计目标与审计内容的协同,合力作用于企业漂绿治理,达到1+1+1>3的效果,具体体现在:覆盖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全过程;发挥审计预防、监督、评价与鉴证的作用;同时防范环境信息的选择性披露和表述性操纵;确保环境相关活动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效益性;实现审计成果相互利用。并且,本文针对上述审计治理路径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最后,以ST宜化为例开展案例的分析与探讨,通过对其社会责任报告的环保专篇进行评分,发现其环境信息漂绿程度较为严重,且近年来频频被曝环境污染事故,进一步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未真正形成环保优先的企业文化、环保政策及制度落实不到位、缺少环境业绩评价与鉴证。针对ST宜化的漂绿行为及原因,本文设计了ST宜化漂绿审计治理的一体化工作格局。本文通过分析企业漂绿问题及其审计治理机理与路径,期望促进审计发挥对漂绿治理的作用,推动企业真实地履行环境保护责任,规范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遏制企业漂绿行为,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彭婕[7](2019)在《SYW医院内部审计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对审计工作提出了诸多要求和措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指出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调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力量,增强审计监督合力。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其进程的不断加速,医院内部审计相关法律法规陆续出台,SYW医院应更加重视内部审计,使内部审计在SYW医院经济运行和治理过程中发挥有效的作用。本文以SYW医院作为案例深入研究的对象,运用了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通过实地调研、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对SYW医院内部审计进行了解分析,发现SYW医院内部审计出现内部审计环境差、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不佳、内部审计效力不强等问题,结合医院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实际情况,提出改善内部审计环境、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改进内部审计工作实施流程,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提升内部审计效力等改进策略。本文旨在完善SYW医院内部审计制度,推进SYW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提高SYW医院经济效益,提升SYW医院工作效率,为医院内部审计实践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赵静[8](2018)在《内部审计革新对现代企业的“新”价值》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新时期我国现代企业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新内涵和关注重点,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前瞻研究。旨在通过对内部审计的再认识、内部审计方式的创新及审计领域的拓展,帮助企业有效管控企业风险、增加组织价值和核心竞争优势,让企业管理者真正体会内部审计为现代企业发展提供全新价值的所在。
喻凤雪[9](2018)在《江西兴铁产业投资基金内部审计问题探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企业制度的日趋完善,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加强管理的一种重要保障手段,已经成为在企业发挥增强内部控制、严守法律法规、加强风险管理以及保障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在国际上,安然、世界通讯、奥林巴斯等这些恶性会计造假案件让人们在关注企业外部审计的同时更关注企业的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对企业的管理作用也得到了企业管理层和监管部门的高度肯定。我国也曾出现了银广夏、绿大地公司等不少企业的财务舞弊案,我国的企业内部审计仍需继续完善和改进。随着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铁路交通已经成为关乎民生的百年大计。铁路产业基金是为了促进我国铁路建设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投融资工具,有助于弥补我国铁路行业发展的巨额资金缺口,丰富了筹资渠道,促进我国铁路的跨越式发展。但是随着我国产业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社会资本投资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增强铁路产业投资基金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其迫切需要对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的一切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检测评估和风险控制。这就要求产业投资基金公司内部审计要突破传统的财务审计模式,要在公司的经营管理等更广阔的领域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与职能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帮助管理层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益,为公司的价值增值做好服务。江西兴铁产业投资基金是江西省铁路投资集团联合大型省属机构发起设立的,它是国内首个真正意义上市场化运作的铁路产业投资基金,旨在通过创新投融资体制、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公共基础设施领域,为江西“十三五”铁路规划建设项目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江西兴铁产业投资基金是以有限合伙人的形式设立的,由江西铁路投资集团公司(代表江西省财政)以及其他江西省属国有企业为劣后级有限合伙人,机构投资者为有限合伙人。兴铁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铁路项目,兼顾多元化投资,其中铁路投资约占30%、参与土地收储、房地产开发、金融行业等多元化投资约占30%。产业基金的募集总规模约300亿元,存续期最长不超过7年,基金退出时由江西铁路投资集团公司优先回购。目前兴铁产业基金拟投资铁路项目包括武九客专、昌吉赣客专等十条线路,同时,受江西省政府委托,发展投资江西航空板块业务,铁路沿线物流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等。江西兴铁产业投资基金成功设立和运营,为江西铁路建设探索出了一条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为筹融资工具的新路子,也为国内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吸收社会资本提供了借鉴样本。本文拟选取江西兴铁产业投资基金为例,通过对该案例的研究深入分析江西兴铁产业投资基金内部审计的现状,指出兴铁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最后提出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的方法和建议,这对我国产业基金内部审计的建设与完善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由三大部分组成,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介绍了内部审计的定义、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与内部审计相关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阐述了兴铁产业投资基金的内部审计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首先介绍了兴铁基金公司的基本概况及内部审计的现状,如内部审计机构与人员配置情况;职能发挥情况及内部审计的工作流程情况等。然后分析出兴铁产业基金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内部审计机构没有合理的设置;风险管理没有与内部审计融合;缺乏适当的保证机制;难以形成审计闭环。最后对兴铁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审计环境不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尚未建立以风险为基础的内部审计流程;内部审计资源受限;后续审计的整改缺少督促机制。第三部分,针对兴铁产业投资基金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及建议。具体对策可以概括为:转变内部审计的职能;改善内部审计的环境;改善内部审计流程;重视内部审计过程中的沟通;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谢力[10](2015)在《内部控制要素再认识》文中提出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已全部建成,实务中存在过于依赖和机械模仿应用指引的倾向,并未能真正理解和吃透基本规范的原则要求。本文对此进行解读。一、内部环境和控制活动的再认识第一,《应用指引》更符合典型的制造业企业。应用指引只是"针对企业一般性的业务和重点环节制定了原则性的要求,未涵盖行业特点突出的具体业务"。通过对应用指引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应用指引针对的业务和环节更多是以一般制造业企业为
二、企业内部审计再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内部审计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从审计内容拓展看审计学科和专业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内容的拓展 |
(一)国家审计内容拓展 |
(二)内部审计内容拓展 |
(三)社会审计内容拓展 |
三、对审计的再认识 |
(一)审计是一个“旁观者” |
(二)审计与会计、财务管理的联系及启示 |
1. 审计与会计的联系。 |
2. 审计与财务管理的联系。 |
3. 对审计的启示。 |
四、审计学科和专业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
(一)学科和专业的区别 |
(二)审计学科悖论及其应对策略 |
1.“基础审计学”。 |
2.“普通审计学”。 |
3.“专门审计学”。 |
(三)审计专业的建设问题探讨与展望 |
1.“一家独大”。 |
2.“遍地开花”。 |
3.“化于无形”。 |
五、结论 |
(2)J省Z保险公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发展的研究 |
1.2.2 关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的研究 |
1.2.3 关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用的研究 |
1.2.4 关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方法的研究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概述 |
2.1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概念 |
2.1.1 内部审计 |
2.1.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
2.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征 |
2.2.1 审计目标的转换 |
2.2.2 审计范围的扩大 |
2.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影响因素 |
2.3.1 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
2.3.2 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
2.3.3 内部审计的技术方法 |
2.4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基础 |
2.4.1 受托责任理论 |
2.4.2 战略管理理论 |
2.4.3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3 J省Z保险公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概况及存在问题 |
3.1 J省Z保险公司情况简介 |
3.1.1 公司简介 |
3.1.2 组织结构 |
3.1.3 常见风险 |
3.2 J省Z保险公司内部审计组织机构和职能分析 |
3.2.1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 |
3.2.2 内部审计职能定位 |
3.3 J省Z保险公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
3.3.1 审计立项阶段 |
3.3.2 审计阶段 |
3.3.3 审计报告阶段 |
3.3.4 审计评估整改阶段 |
3.4 J省Z保险公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1 审计地位偏低 |
3.4.2 审计队伍不稳定 |
3.4.3 审计效率偏低 |
3.4.4 审计成果利用不充分 |
4 J省Z保险公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 |
4.1 J省Z保险公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
4.1.1 审计独立性缺失 |
4.1.2 管理层干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
4.2 J省Z保险公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手段存在不足 |
4.2.1 审计方法单一 |
4.2.2 审计信息化水平较低 |
4.2.3 审计方案制定及证据获取未以风险为导向 |
4.3 J省Z保险公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存在缺陷 |
4.3.1 审计人员审计经验不足、知识结构单一 |
4.3.2 审计队伍人员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 |
4.3.3 审计人员继续教育模式不健全 |
4.4 J省Z保险公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不合理 |
4.4.1 质量评价部分指标设置不科学 |
4.4.2 质量评价结果应用不到位 |
4.4.3 质量评价存在冲突 |
5 提高J省Z保险公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质量的建议 |
5.1 提高J省Z保险公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部门地位 |
5.1.1 优化组织结构 |
5.1.2 建立良好的审计文化氛围 |
5.2 改进J省Z保险公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方式方法 |
5.2.1 完善非现场审计,及时更新风险评估模型 |
5.2.2 以风险为导向设计审计方案及获取审计证据 |
5.2.3 推动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
5.3 优化J省Z保险公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
5.3.1 改善内部审计人员任用机制 |
5.3.2 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继续教育 |
5.3.3 完善内部审计人员考核激励机制 |
5.4 完善J省Z保险公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质量评价 |
5.4.1 全面开展内部审计质量评价工作 |
5.4.2 合理设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指标 |
5.4.3 加强质量评价结果的后续利用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新时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发挥的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的新环境 |
(一)国有企业转型发展,给内部审计提供了更大空间 |
(二)内部审计职能范围拓展,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三)审计业务日趋复杂,新的风险不断涌现,对内部审计职能发挥带来更多挑战 |
(四)科学技术的整体进步,对内部审计职能发挥的效率和效果产生影响 |
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发挥存在的问题 |
(一)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不能满足企业发展 |
(二)内部审计自身未做到“有为” |
(三)内部审计能力建设有待提高 |
(四)企业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 |
三、新时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有效发挥的再认识 |
(一)转变内部审计理念,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站位 |
(二)加强内部审计体制机制建设,发挥合力作用 |
(三)专注于审计手段的改进和提高,适应当前业务发展 |
(四)提升审计人员素质和能力,加强队伍建设 |
(五)高质量开展审计项目,切实履行内部审计职责 |
(六)重视审计成果的提炼和应用,促进审计增值 |
(4)S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审计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框架 |
2.1 基本概念与主要理论基础 |
2.1.1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概念 |
2.1.2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发挥内部审计职能的理论基础 |
2.2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发挥审计职能的可行性 |
2.3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发挥审计职能的作用机理 |
2.3.1 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及依据 |
2.3.2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发挥内部审计职能的理论与依据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3.1 S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审计职能 |
3.1.1 S集团基本情况 |
3.1.2 S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组织设置 |
3.1.3 S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内部审计的基础 |
3.1.4 S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内部审计的职能实现 |
3.2 S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审计职能实现的主要问题 |
3.2.1 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不足 |
3.2.2 内部审计程序不完善 |
3.2.3 内部审计职能拓展不足 |
3.3 S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审计职能实现问题的原因 |
3.3.1 规避冲突导致内部审计独立性不足 |
3.3.2 沟通不畅影响内部审计工作落实 |
3.3.3 人员能力难以适应审计职能拓展要求 |
第四章 S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内部审计职能优化策略 |
4.1 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
4.1.1 组织上保证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 |
4.1.2 制度上保证内部审计的地位权威 |
4.1.3 管理上避免内部审计利益冲突 |
4.2 完善内部审计程序 |
4.2.1 完善内部审计业务流程 |
4.2.2 强化内部审计的沟通管理 |
4.2.3 提高平台的信息数据库保障 |
4.3 实现内部审计职能拓展 |
4.3.1 优化内部审计人员能力素质 |
4.3.2 探索内部审计职能创新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和导师介绍 |
致谢 |
附件 |
(5)新形势下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形势下企业内部独立性的再认识 |
二、当前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
(一)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二)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存在问题 |
(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
(四)内审重心不突出,审计模式定位有偏差 |
三、企业内部独立性的优化路径 |
(一)保证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
(二)提升审计人员职业素养 |
四、结语 |
(6)企业漂绿行为的审计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漂绿相关研究 |
二、环境审计相关研究 |
三、文献评述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印象管理理论 |
二、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
三、外部性理论 |
第三章 企业漂绿现象与典型例证分析 |
第一节 企业漂绿的印象管理策略 |
一、概述 |
二、企业漂绿评价指标体系 |
第二节 基于化工行业的企业漂绿行为分析 |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二、描述性统计 |
三、数据分析与典型例证 |
第三节 总结和反思 |
第四章 企业漂绿的审计治理机理与路径分析 |
第一节 企业漂绿的审计治理机理分析 |
一、审计环境变革与审计目标演变 |
二、审计功能与审计作用领域拓展 |
三、企业漂绿的审计治理机理 |
第二节 企业漂绿的审计治理路径分析 |
一、企业漂绿的国家审计治理路径 |
二、企业漂绿的内部审计治理路径 |
三、企业漂绿的社会审计治理路径 |
四、企业漂绿审计治理的协同观 |
第三节 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 |
第五章 企业漂绿审计治理的一体化工作格局设计——以ST宜化为例 |
第一节 企业概况 |
第二节 环境信息披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环境信息披露状况 |
二、近年受环保处罚情况 |
三、原因分析 |
第三节 审计治理的一体化工作格局设计 |
一、强化事前审计预防 |
二、优化事中审计监督 |
三、健全事后审计评价与鉴证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局限性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SYW医院内部审计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 |
2.1.1 委托代理理论 |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 医院内部审计相关概念 |
2.2.1 医院内部审计的含义和发展历程 |
2.2.2 医院内部审计的相关制度 |
2.2.3 医院内部审计的特点 |
2.2.4 医院内部审计的内容 |
第三章 SYW医院内部审计现状 |
3.1 SYW医院简介 |
3.2 SYW医院内部审计现状 |
3.2.1 SYW医院内部部门职责与权限 |
3.2.2 SYW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制度概况 |
3.2.3 SYW医院内部审计部门人员情况 |
3.2.4 SYW医院内部审计流程 |
3.2.5 SYW医院内部审计内容 |
3.3 SYW医院内部审计成效 |
3.3.1 审计相关制度进一步完善 |
3.3.2 经济和社会效益显着提升 |
3.3.3 内部审计职能进一步提高 |
第四章 SYW医院内部审计的问题与分析 |
4.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2 问卷调查发放和收回情况 |
4.3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
4.3.1 问卷调查对象统计情况 |
4.3.2 内部审计环境情况调查结果统计 |
4.3.3 内部审计人员情况调查结果统计 |
4.3.4 内部审计工作实施情况调查结果统计 |
4.3.5 内部审计质量情况调查结果统计 |
4.3.6 内部审计效力情况调查结果统计 |
4.4 SYW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
4.4.1 内部审计环境较差 |
4.4.2 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
4.4.3 内部审计工作实施欠规范 |
4.4.4 内部审计质量不佳 |
4.4.5 内部审计效力不强 |
第五章 SYW医院内部审计改进策略 |
5.1 改善内部审计环境 |
5.1.1 提高领导重视度 |
5.1.2 增强内部审计独立性 |
5.1.3 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
5.2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
5.2.1 合理配置内部审计人员 |
5.2.2 加强内部审计人员培训 |
5.3 改进内部审计工作实施流程 |
5.3.1 规范审计流程 |
5.3.2 建设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 |
5.4 加强内部审计质量 |
5.4.1 健全内部审计考评制度 |
5.4.2 改进内部审计风险控制制度 |
5.5 提升内部审计效力 |
5.5.1 增加内部审计整改信息透明 |
5.5.2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整改问责机制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SYW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调查问卷 |
致谢 |
(8)内部审计革新对现代企业的“新”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新内涵 |
1. 开展战略审计, 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
2. 开展效益审计, 推动企业良性运转。 |
3. 实施管理流程审计, 优化企业内部控制。 |
二、为内部审计擘画新坐标———关注运营风险, 覆盖关键领域 |
1. 覆盖重要关键业务, 避免无效成本。 |
2. 覆盖重大投资项目, 实现效益最大化。 |
3. 不断创新审计技术, 服务公司战略调整。 |
三、结语 |
(9)江西兴铁产业投资基金内部审计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内部审计概念及内容的研究 |
1.2.2 关于内部审计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3 关于内部审计应用及效用的研究 |
1.2.4 关于完善内部审计方法的研究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
2 内部审计相关概述 |
2.1 内部审计的定义 |
2.2 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 |
2.3 内部审计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风险管理理论 |
2.3.2 委托代理理论 |
2.3.3 组织行为学理论 |
2.3.4 系统论 |
3 江西兴铁产业投资基金内部审计现状 |
3.1 江西兴铁产业投资基金概况 |
3.1.1 公司简介 |
3.1.2 公司管理机构架构图 |
3.2 兴铁产业基金内部审计现状分析 |
3.2.1 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配备情况 |
3.2.2 内部审计职能发挥情况 |
3.2.3 内部审计工作程序 |
4 江西兴铁产业投资基金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4.1 江西兴铁产业投资基金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
4.1.1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
4.1.2 风险管理没有与内部审计融合 |
4.1.3 内部审计缺乏适当的保证机制 |
4.1.4 内部审计难以形成审计闭环 |
4.2 兴铁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审计环境不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
4.2.2 尚未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内部审计流程 |
4.2.3 内部审计资源受限 |
4.2.4 后续审计的整改缺少督促机制 |
5 江西兴铁产业投资基金改进内部审计的对策 |
5.1 改善内部审计环境 |
5.1.1 提高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再认识 |
5.1.2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
5.1.3 完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 |
5.2 转变内部审计的职能 |
5.2.1 转变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 |
5.2.2 转变内部审计的功能定位 |
5.2.3 拓展内部审计的范围 |
5.3 改善内部审计流程 |
5.3.1 加大年度审计计划对重点风险领域的关注 |
5.3.2 审计方案和实施要着力关注审计现场的质量控制 |
5.3.3 内部审计工作报告要着力及时揭示反映重大审计问题 |
5.3.4 审计整改和后续审计要着力督促并形成审计闭环 |
5.4 重视内部审计过程中的沟通 |
5.4.1 与主管领导沟通 |
5.4.2 审计项目组成员之间的沟通 |
5.4.3 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沟通 |
5.5 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
5.5.1 合理配置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结构 |
5.5.2 加强审计人员素质培训 |
5.5.3 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制度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内部控制要素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内部环境和控制活动的再认识 |
二、风险评估要素的再认识 |
三、信息与沟通要素的再认识 |
四、内部监督要素的再认识 |
四、企业内部审计再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审计内容拓展看审计学科和专业建设[J]. 雷宇. 财会月刊, 2021(16)
- [2]J省Z保险公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问题探讨[D]. 戴景.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3]新时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发挥的再认识[J]. 穆建祥. 商业会计, 2021(10)
- [4]S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审计职能研究[D]. 张秀明.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5]新形势下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J]. 王友洲. 商讯, 2020(09)
- [6]企业漂绿行为的审计治理研究[D]. 王凯慧.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7]SYW医院内部审计改进研究[D]. 彭婕. 南华大学, 2019(01)
- [8]内部审计革新对现代企业的“新”价值[J]. 赵静. 审计与理财, 2018(11)
- [9]江西兴铁产业投资基金内部审计问题探析[D]. 喻凤雪. 江西财经大学, 2018(12)
- [10]内部控制要素再认识[J]. 谢力. 新会计, 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