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高速公路基地建设技术与质量控制

开阳高速公路基地建设技术与质量控制

一、开阳高速公路基层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李军,陈楚鹏[1](2021)在《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在开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应用》文中指出为在开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推广应用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研究了级配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干劈裂强度和干湿劈裂强度比的影响,评价了冷再生混合料的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比和车辙动稳定度等路用性能。在此基础上,使用连续式拌合楼铺筑了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柔性基层并进行了施工效果评价。结果表明:级配越细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干劈裂强度和干湿劈裂强度比越高。经过合理配比优选,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采用连续式拌合楼生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可达到较好的施工效果。

沈安琪[2](2021)在《广东地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研究广东地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合理工艺,基于广东地区气候特点和改扩建工程需求,通过理论和试验研究,确定了乳化沥青、水泥用量及级配对混合料劈裂强度的影响和广东地区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的施工工艺,结合开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将该工艺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经验。

李晓华,杨娥[3](2020)在《基于无损检测技术的公路改扩建路面质量控制》文中研究指明依托开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采用三维探地雷达和落锤式弯沉仪检测旧路面内部损坏、弯沉、结构层模量,评价旧路面状况和制定病害处治方案;采用红外成像仪、无核密度仪和三维探地雷达检测加铺层的施工温度、空隙率和厚度均匀性.旧路面病害具有隐蔽性和发展特性,三维探地雷达可识别路面内部已形成的病害特征,落锤弯沉仪可识别内部发展中的损伤特征.无损检测技术有利于公路改扩建旧路面病害处治和沥青加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

杨磊[4](2020)在《TLA改性沥青中面层在高温多雨地区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特立尼达湖沥青(Trinidad Lake Asphalt,简称TLA或湖沥青)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天然沥青,常作为改性剂生产TLA改性沥青使用。TLA改性沥青成型的混合料路用性能优异,能较好的抵抗车辙、水损坏等病害,目前已在桥面铺装、机场等重载路段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本文结合佛(山)江(门)高速和顺至陈村段中面层工程,对TLA改性沥青在高温多雨地区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了TLA改性沥青的常规性能、TLA改性沥青在高温多雨地区的适用性、TLA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TLA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等内容,以期在南方高温多雨地区成功铺筑TLA改性沥青路面。本文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室内配制TLA改性沥青时,应提前将湖沥青加热至融合,延度、老化后的质量损失比不宜作为评价TLA改性沥青性能的指标。在TMA-30的针入度等级要求下,根据针入度预估公式,确定了湖沥青加入70#基质沥青的适宜掺量为21.6%~53.4%。在考虑TLA改性沥青生产质量波动的情况下,对不同湖沥青掺量(35%、40%、45%)下的TLA改性沥青进行了PG分级评价,40%TLA改性沥青高温、低温临界温度符合高温多雨地区的要求。(2)采用正交马歇尔试验对TLA改性沥青混合料AC-20配合比的范围进行了优化研究,分析了关键筛孔的通过率及油石比等因素对马歇尔物理-力学指标的影响,并确定了较为合适的TLA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推荐范围。同时,结合配合比推荐范围,进行了配合比设计与路用性能研究,研究发现TLA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表现优异,在相同目标级配下,随着油石比的增长,TL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水稳定性有所增强,其高温性能有所削弱,当油石比为4.6%时,混合料的弯拉应变勉强符合技术要求,因此,在TL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流程中应严格控制油石比的用量。(3)湖沥青中灰分的存在使得TL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发生了改变,抽提试验结果表明实测级配略细,0.6mm筛孔及以下筛孔的细料偏多,由湖沥青的组成成分,提出TLA改性沥青与纯沥青存在1.22倍的转化关系。在实测配合比与生产配合比对比的过程中,应将实测级配、实测油石比进行修正。(4)结合试验路的铺筑,对TLA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运输、现场施工等工序进行了全程跟踪控制,同时加强了原材料、混合料的质量的控制,从路面各个指标检测结果来看,铺筑的TLA改性沥青中面层质量较佳,路面施工工艺及参数设计较为合理。

王武魁[5](2019)在《开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冷再生混合料应用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依托沈阳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开阳至阳江段改扩建工程,根据已有资料对旧路沥青路面的破损状况、行驶质量及养护历史等做出了相应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对破损严重路面进行铣刨。由于区域发展的需求对开阳高速路路面进行扩宽处理,为响应高速公路绿色发展的理念,铣刨旧料经厂拌冷再生技术处理后应用在扩宽侧上基层。对铣刨后旧料以及新料进行性能试验,而后对其进行配合比设计以选出最优配合比,并通过沥青混合料的车辙、冻融劈裂及干缩性试验等研究了不同水泥掺量对乳化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最后,结合实际工程对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现场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开阳高速公路改扩建现有路面状况,从经济环保、降低建设成本等角度出发,对路面废旧料处理采用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2)沥青路面在铣刨的过程中对旧集料产生再生粉碎的影响,导致集料粒径变小,旧沥青混合料对级配的变异性对再生混合料的性能有很大影响。对旧沥青混合料进行变异性分析可以看出9.5mm和0.15mm~1.18mm部分是对变异性影响最大的贡献者。添加粒径在10mm~30mm范围内的粗骨料来改善骨料框架结构。(3)基于对铣刨旧料和新料大量试验结果,最终确定冷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为0mm~5mm(RAP1#):5mm~10mm(RAP2#):10mm~20mm(RAP3#):新料(10mm~30mm):矿料:乳化沥青:水泥=28:11:28:29:4:4:1.5。(4)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但由于水泥掺量过大易导致路面干缩开裂。综合考虑各项因素,最终选取水泥最佳掺量为1.5%。(5)选取开阳高速公路K3223+757~K3224+151左幅做为试验路段,对其进行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摊铺、碾压、养护,并对施工质量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其中混合料从拌制到摊铺时间间隔在2小时以内路用性能才能达到规范要求。

余代岱[6](2019)在《公路工程支付调节计价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施工中,对于施工质量控制以及施工管理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对于施工费用的管控。目前,全额付款或者返工重修的支付方式依然是我国主要采用的方式。往往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和赶进度,只保证工程验收合格来获得更多利益,施工质量不是他们努力提高的重点。因此,当工程验收合格后,业主便支付工程款,但后期很快出现或多或少的质量问题。最终导致道路安全性与耐久性得不到保障,经济损失严重,社会影响也不好。雅康高速在建设过程中,一直推行管理创新,解决工程好与快的难题,有必要通过精细化管理,找到一种更加有效的“正向刺激型”支付管理模式,来达到既能有效控制工程进度,还能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目的。本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开展了分项工程调节支付指标体系研究、支付调节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支付调节评价指标赋值研究,以及工程计价支付方法的研究。最终建立了适用于我国公路工程的用于支付工程款的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建立了公路工程用于调节支付行为的指标评价体系。通过调查地方安全评价指标,企业、行业标准规定的有关进度的评价表,国标规范规定的有关质量的评价指标,结合本研究中,建立层次体系的原则,优选底层指标,底层指标要求对分项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有重要的代表性的评价作用,建立了层次指标体系。建立了公路工程用于调节支付行为的权重体系。把施工质量、进度、安全这三个指标对工程的影响情况分成了四大类工程以便给工程定性确定权重;质量影响的二级指标,用工程款所占比例作为权重;运用标度理论和专家打分法两两比较底层指标,计算权重。建立了如何计算指标支付系数的方法。根据系数调整法对有关质量的指标进行赋值;而进度指标,需要先划分区间再赋值;对安全指标中的专项指标和综合指标,与质量支付系数算法相似,但模型不同,进行安全指标的赋值。建立了适用于我国公路工程的计价支付方法。分别计算各个工程参建单位的支付系数后,再根据业主方、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三方的支付系数加权,得到总支付系数;研究还给出了最终工程款的计算公式;绘制了计价支付操作流程图。研究成果将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水平与最终的付款系数直接联系起来,使得工程完工后奖惩额度有据可依,“优质优价”的理念得到充分体现,这种奖惩方法事实上是一种经济杠杆,可以调动施工单位积极性,使其更加自主的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进度。

谭雨和[7](2019)在《凝灰岩洞渣在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隧道的修建能够快速地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大量的隧道在各个地区的高速公路上应运而生,但隧道开挖产生的洞渣也迅速增长,得不到利用的洞渣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会占据土地资源。本文主要将潮惠高速公路莲花山隧道开挖的凝灰岩洞渣应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可行性进行大量试验研究,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通过对开挖的凝灰岩洞渣的破碎工艺及质量控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方式配置的破碎设备组合且采用3级破碎能得到预期的集料效果。对不同样品的凝灰岩洞渣精加工制样后利用X衍射仪对其进行化学成分测试,化学成分包含Si02、A1203、Fe203,但各样品的含量较为接近,难以用化学成分评判样品的优劣。不同凝灰岩洞渣母岩样品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在2.690~2.706之间,其饱水抗压强度在30~70MPa之间。破碎集料的压碎值均能满足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所用集料要求。通过文献分析,设计密实骨架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级配,满足设计强度3.5~5.OMPa的混合料水泥剂量为4.0%,最佳含水率为5.1%。对水泥稳定凝灰岩洞渣混合料力学性能展开研究,对比了4种凝灰岩洞渣样品的强度以及强度增长率,并通过样品母岩和集料的重要技术指标与力学性能试验结果的相关性分析得出母岩饱水抗压强度、吸水率、压碎值与强度的相关性最好,与岩石密度无显着相关关系。室内对比了振动和静压两种成型方式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稳定凝灰岩洞渣混合料采用振动成型的强度明显优于静压成型的强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易发生干燥收缩现象,本文测试了水泥稳定凝灰岩洞渣混合料的失水率、干缩量、干缩应变以及干缩系数,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龄期的增长,失水率逐渐降低,前7d累计失水率、累计干缩量占据前1个月65.69%、54.71%,表明施工中应注意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前期的养生环节。通过回归累计失水率与累计干缩应变及累计干缩量的数据可得到前者与后两者均呈指数增长关系。最后采用水泥稳定凝灰岩洞渣混合料铺筑了试验路段,总结了其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质量检验结果表明水泥稳定凝灰岩洞渣混合料可作为路面基层使用,性能良好。

曾露[8](2018)在《益阳大道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质量控制》文中提出就地热再生是一种较为先进、环保且快速的沥青路面维护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废旧沥青混合料,它不仅能节约大量的沥青和矿料,还可通过层间的热粘结来确保各沥青层的结构整体性。所以该工艺在技术、经济方面的效益更为显着。但项目施工现场由于质量控制的问题,限制了路面性能和服务水平的发展。就地热再生项目的施工质量受到许多要素制约,为了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应对这些影响要素进行有效控制。因此,对就地热再生技术应用于沥青路面中的质量控制开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检索、调查分析就地热再生及质量控制的基础理论,结合室内试验与施工现场检测,选取厚度、强度、平整度等指标进行了旧路面检测与评价。从技术、经济、环保等角度,对就地热再生与传统养护方式进行方案对比,选定益阳大道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的施工方案。通过配合比设计与控制,确定益阳大道项目的再生剂掺量及新沥青添加比例。从全要素、全过程研究就地热再生施工质量控制的内容,分析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并提出对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基于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原理和施工工艺,从施工全要素来分析益阳大道就地热再生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运用质量控制的方法及工具来研究加热环节质量控制、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摊铺与碾压质量控制这三大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对其进行应用与评价。这不仅丰富了就地热再生工程质量控制方面的理论研究,还可指导沥青路面的质量控制实践,从而更好地保证沥青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

岳凤骥[9](2018)在《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在滨石高速公路改建工程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运输行业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越显突出,同时道路运输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道路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大力发展。近年来,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在国内外兴起,并在实际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是一种利用沥青发泡技术将废弃路面铣刨材料重新再利用的技术手段,在压实力作用下形成路面结构层,实现对道路的修建目的。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其对热量消耗低,对废弃材料可以进行循环利用,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对其进行大力推广,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道路建设。本文通过现场试验和测试的方式,系统、全面地研究了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的性能及应用特性。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发泡试验,对泡沫沥青的发泡作用机理和沥青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泡沫沥青最佳发泡条件进行掌握。同时,借助于发泡实验,对泡沫沥青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做了分析,进而将其在实际施工中进行应用。此外,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论证了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的经济可行性。研究表明,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在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将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在道路工程中进行应用,能够更好地满足道路建设的需要。

甘彦文[10](2017)在《省道328线大厚度水稳基层一次性摊铺质量控制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交通大流量的需求与日俱增,需要提供质量更加过硬的公路来满足当前的经济、交通发展。一直以来我国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都依照强路基、薄路面的公路工程设计方法,这种设计理念决定了所用材料常为水泥碎石这类半刚性材料,而传统分层摊铺施工方式弊端无穷。因此优势显着的大厚度水稳层一次摊铺工艺被广泛采纳,该工艺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也有很强的应用价值。依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S328线大南湖至G30烟墩段公路工程,对普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分层摊铺工艺进行优化,研究了大厚度水稳层一次性摊铺工艺的质量控制方法,望通过案例研究服务于整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目标问题的探究。(一)从控制原材料质量和混合集料配比入手,结合粒子干涉理论实现密实度和路基强度的最优化,对大厚度水稳层试验阶段各项配比进行研究得路基施工的各项准确参数指标,从而研究大厚度水稳层一次摊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二)结合案例项目,研究项目实例和对试验阶段数据的反馈分析,对大厚度水稳层一次摊铺工艺质量控制要素做研究,利用具体项目背景和全面质量管理要素理论,得到最优机械(拌合机械、摊铺机械、压实机械等)组合方式、摊铺碾压和养生阶段质量控制的方法。(三)利用案例项目(二级公路建设)的施工过程及应用反馈,总结得出大厚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一次摊铺工艺的优势,探讨该工艺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和必要性,并且希望能在更高级别的公路项目中得到推广和应用。最后得出大厚度水稳层一次摊铺质量控制应包括: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试验阶段设计质量控制、机械组合的控制、摊铺碾压过程的控制、养生控制、验收阶段的控制。其中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素是:原料配比标准、含水量、平整度、压实度、管理沟通等;结合要素还提出了公路工程质量保证的一般对策。

二、开阳高速公路基层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阳高速公路基层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在开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工程概况
2 原材料性能
    2.1 废旧沥青混合料
    2.2 新集料
    2.3 水泥
    2.4 乳化沥青
3 配合比设计
    3.1 级配设计
    3.2 干劈裂强度和干湿劈裂强度比
    3.3 混合料性能
4 连续式拌合楼改造
    4.1 混合料搅拌工艺改造
    4.2 乳化沥青计量设备改造
5 施工工艺及效果
    5.1 摊铺
    5.2 碾压
    5.3 养生
    5.4 施工效果
6 结论

(2)广东地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广东地区改扩建工程特征
    1.1 广东地区环境特点
    1.2 改扩建需求
2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2.1 乳化沥青
    2.2 水泥用量
    2.3 级配
3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施工工艺
    3.1 拌和
    3.2 摊铺和碾压
    3.3 养生
4 工程实施案例
    4.1 工程概况
    4.2 施工情况
5 结论

(3)基于无损检测技术的公路改扩建路面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旧路面技术状况评价与病害处治
    2.1 旧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2.2 旧路面技术状况检测结果
3 沥青加铺层施工质量评价与控制
    3.1 红外成像仪温度均匀性控制
    3.2 无核密度仪孔隙率均匀性控制
    3.3 三维探地雷达厚度均匀性控制
4 结语

(4)TLA改性沥青中面层在高温多雨地区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应用及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应用概况
        1.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3 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TLA改性沥青技术特性研究
    2.1 TLA改性沥青原材料及技术指标
        2.1.1 基质沥青
        2.1.2 湖沥青
        2.1.3 TLA改性沥青技术指标
    2.2 TLA改性沥青性能研究
        2.2.1 TLA改性沥青室内制备工艺
        2.2.2 TLA改性沥青常规性能研究
        2.2.3 TMA-30 时湖沥青的适宜掺量
        2.2.4 TLA改性沥青PG分级评价
    2.3 小结
第三章 TLA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路用性能研究
    3.1 矿质材料性能
        3.1.1 粗集料
        3.1.2 细集料
        3.1.3 填料
    3.2 AC-20C中面层目标配合比设计
        3.2.1 AC-20C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研究
        3.2.2 AC-20C沥青混合料合成级配的确定
        3.2.3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3.3 路用性能研究
    3.4 小结
第四章 TLA改性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及试验路铺筑
    4.1 试验路概况
    4.2 TLA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
        4.2.1 生产配合比设计
        4.2.2 性能验证
        4.2.3 拌和楼的试调
    4.3 试验路铺筑
        4.3.1 施工顺序
        4.3.2 沥青混合料拌和
        4.3.3 沥青混合料运输
        4.3.4 沥青混合料摊铺
        4.3.5 沥青混合料碾压
        4.3.6 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4.4 TLA改性沥青材料质量控制
        4.4.1 TLA改性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要求
        4.4.2 集料质量控制
        4.4.3 TLA改性沥青质量控制
        4.4.4 TLA改性沥青混合料质量抽检
    4.5 TLA改性沥青路面质量检测
        4.5.1 平整度检测
        4.5.2 压实度检测
        4.5.3 路面渗水系数检测
    4.6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进一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开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冷再生混合料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开阳高速公路旧沥青路面状况评价
    2.1 原有道路基本情况
        2.1.1 旧路路面结构
        2.1.2 原有道路养护历史
    2.2 既有沥青路面检测资料分析及结论
        2.2.1 路面破损状况评价(PCI)
        2.2.2 路面行驶质量评价(RQI)
        2.2.3 车辙深度评价(RDI)
        2.2.4 路面抗滑性能指数(SRI)
        2.2.5 路面结构强度(PSSI)
    2.3 路面病害成因分析及处治方法
        2.3.1 典型路面病害专项取芯
        2.3.2 路面病害成因分析
        2.3.3 路面综合处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开阳高速公路改扩建路面结构方案设计及冷再生配合比设计
    3.1 高速公路改扩建路面结构方案设计
        3.1.1 高速公路改扩建原则
        3.1.2 路面结构方案比选
        3.1.3 再生方式的选择
    3.2 旧沥青路面混合料性能评价
        3.2.1 RAP集料分析与评价
        3.2.2 RAP沥青分析与评价
        3.2.3 旧沥青混合料级配变异性分析
    3.3 新材料的选择及性能要求
        3.3.1 集料和填料及性能检测
        3.3.2 乳化沥青和水泥性能检测
        3.3.3 拌和水的规定
    3.4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3.4.1 确定合成级配
        3.4.2 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3.4.3 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确定
        3.4.4 最佳乳化沥青用量的确定
    3.5 水泥掺量对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3.5.1 水泥掺量对干缩性能的影响
        3.5.2 水泥掺量对高温稳定性的影响
        3.5.3 水泥掺量对水稳定性的影响
        3.5.4 水泥掺量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4.1 试验段工程概况
    4.2 冷再生现场施工工艺
        4.2.1 铣刨原有病害路面
        4.2.2 旧料筛分
        4.2.3 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合
        4.2.4 冷再生混合料摊铺
        4.2.5 冷再生混合料碾压
        4.2.6 冷再生混合料路面接缝
        4.2.7 冷再生混合料路面养护
    4.3 冷再生混合料施工质量控制及验收
        4.3.1 施工质量控制要求
        4.3.2 施工后质量检测评价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6)公路工程支付调节计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现状
        1.2.2 国内现状
        1.2.3 现状总结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分项工程调节支付指标体系的研究
    2.1 评价指标分析方法
    2.2 路面工程调节支付指标体系的建立
        2.2.1 路面工程质量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
        2.2.2 路面工程进度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
        2.2.3 路面工程安全指标评价体系
        2.2.4 路面工程调节支付指标体系
    2.3 路基、桥梁、隧道工程调节支付指标体系的建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支付调节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1 路面工程支付调节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1.1 路面工程质量评价指标权重
        3.1.2 路面工程进度评价指标权重
        3.1.3 路面工程安全评价指标权重
        3.1.4 路面工程支付调节评价指标权重体系
    3.2 路基、隧道、桥梁工程支付调节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支付调节评价指标赋值
    4.1 统计学原理的应用
        4.1.1 百分比满足规范限制
        4.1.2 付款系数
    4.2 质量评价指标赋值
        4.2.1 路面工程质量评价指标赋值
        4.2.2 路基工程质量评价指标赋值
        4.2.3 隧道工程质量评价指标赋值
        4.2.4 桥梁工程质量评价指标赋值
    4.3 进度评价指标赋值
        4.3.1 工作量指标赋值
        4.3.2 工期指标赋值
        4.3.3 资源使用与进度互配指标赋值
    4.4 安全评价指标赋值
        4.4.1 施工现场考核综合评价指标
        4.4.2 施工现场考核专项评价指标
        4.4.3 无安全事故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公路工程计价支付方法
    5.1 支付系数的计算
        5.1.1 确定计算依据
        5.1.2 计价支付系数PF的计算
    5.2 公路工程计价支付操作流程
    5.3 工程支付依据及案例分析
    5.4 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
        5.4.1 经济效益分析
        5.4.2 社会效益分析
    5.5 工程推广应用可行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凝灰岩洞渣在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隧道洞渣破碎工艺及成品集料特性研究
    2.1 隧道洞渣破碎工艺
        2.1.1 隧道洞渣破碎工艺流程
        2.1.2 隧道洞渣加工工艺控制要点
    2.2 凝灰岩岩石及其破碎集料特性
        2.2.1 凝灰岩洞渣化学成分分析
        2.2.2 凝灰岩洞渣物理特性
        2.2.3 凝灰岩洞渣力学特性
        2.2.4 凝灰岩洞渣破碎集料物理特性
        2.2.5 凝灰岩洞渣破碎集料力学特性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凝灰岩洞渣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3.1 原材料性能
        3.1.1 水泥
        3.1.2 集料
        3.1.3 水
    3.2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级配设计
        3.2.1 集料级配组成设计理论
        3.2.2 级配方案
    3.3 水泥稳定材料组成设计
        3.3.1 重型击实试验
        3.3.2 7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3.3.3 水泥稳定洞渣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3.4 容许延迟时间试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泥稳定凝灰岩洞渣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4.1 凝灰岩洞渣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力学性能
        4.1.1 强度形成机理
        4.1.2 不同强度等级凝灰岩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4.1.3 不同强度凝灰岩技术指标对力学性能相关性分析
        4.1.4 不同成型方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4.2 干缩性能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泥稳定凝灰岩洞渣混合料施工质量控制
    5.1 依托工程简介
    5.2 施工质量控制
        5.2.1 施工组织
        5.2.2 施工准备
        5.2.3 混合料拌和
        5.2.4 混合料运输、摊铺及碾压
        5.2.5 接缝处理
        5.2.6 养生及细节处理
        5.2.7 交通管制
        5.2.8 厚度测试
        5.2.9 强度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益阳大道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就地热再生质量控制相关理论
    2.1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
        2.1.1 就地热再生施工原理
        2.1.2 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
    2.2 就地热再生技术的优势
        2.2.1 就地热再生的优点
        2.2.2 就地热再生施工的技术经济意义
    2.3 就地热再生质量控制
        2.3.1 质量控制原则
        2.3.2 质量控制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益阳大道就地热再生施工方案的选定
    3.1 项目概况
    3.2 旧路面状况检测及其评价
        3.2.1 路况调查
        3.2.2 旧路面性能检测与评价
    3.3 就地热再生方案的提出与比选
        3.3.1 道路结构特性与工艺优势
        3.3.2 方案的提出及其对比
    3.4 选定实施方案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益阳大道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控制
    4.1 配合比设计原则与方法
    4.2 混合料原材料试验
        4.2.1 原路面材料试验
        4.2.2 新添加混合料原材料试验
    4.3 新添加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试验
    4.4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益阳大道就地热再生全面施工质量控制
    5.1 施工全要素质量控制
    5.2 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
        5.2.1 施工前路面检测
        5.2.2 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5.2.3 施工后验收检测
    5.3 施工质量控制关键环节
        5.3.1 加热环节质量控制
        5.3.2 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
        5.3.3 摊铺与碾压质量控制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在滨石高速公路改建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概述
        1.2.1 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的简述
        1.2.2 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特点和应用范围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的综合述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沥青发泡特性研究
    2.1 沥青的发泡原理与评价指标
        2.1.1 沥青发泡原理
        2.1.2 沥青发泡特性的评价指标
    2.2 沥青发泡特性的试验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原材料特性与性能指标分析
    3.1 原材料性能分析
        3.1.1 回收料
        3.1.2 沥青
        3.1.3 铣刨料
        3.1.4 集料
        3.1.5 水泥
        3.1.6 水
    3.2 矿料级配确定
    3.3 混合料的试验与检测
        3.3.1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密度
        3.3.2 劈裂强度
        3.3.3 水稳定性
    3.4 配合比设计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泡沫沥青冷再生基层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4.1 工程概况
    4.2 施工前准备
        4.2.1 施工前主要技术参数和施工工艺确定
        4.2.2 施工前准备
    4.3 施工过程及施工方法
        4.3.1 施工过程
        4.3.2 施工方法
    4.4 施工工艺
        4.4.1 施工方式
        4.4.2 施工工序
        4.4.3 施工工艺流程
    4.5 质量控制与质量验收
        4.5.1 质量控制
        4.5.2 质量验收
    4.6 项目实际测试跟踪及数据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泡沫沥青冷再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5.1 传统工艺
    5.2 泡沫沥青冷再生效益分析
        5.2.1 经济效益分析
        5.2.2 社会效益的辨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省道328线大厚度水稳基层一次性摊铺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理论
    2.1 质量与质量控制
        2.1.1 质量
        2.1.2 质量控制
        2.1.3 全面质量管理
    2.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2.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作用
        2.2.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特点
    2.3 大厚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2.3.1 大厚度水稳层施工概述
        2.3.2 施工技术要点
        2.3.3 施工质量控制过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省道328线大厚度水稳层一次摊铺全过程质量控制
    3.1 项目概况
        3.1.1 项目建设背景
        3.1.2 项目施工条件
        3.1.3 项目施工内容
    3.2 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和运行
        3.2.1 国内外质量保证体系应用
        3.2.2 建设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和运行
    3.3 大厚度水稳基层一次性摊铺施工工艺
        3.3.1 大厚度水稳层一次摊铺优点
        3.3.2 大厚度水稳层一次摊铺施工流程技术要求
        3.3.3 施工流程和内容
    3.4 大厚度水稳层一次摊铺全过程质量控制点
        3.4.1 目标配合比设计
        3.4.2 现场检测数据
        3.4.3 混合料的准备
        3.4.4 混合料摊铺和碾压
        3.4.5 接缝处理
        3.4.6 检查与验收
        3.4.7 养生
    3.5 大厚度水稳基层一次性摊铺质量检验和评定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省道328线大厚度水稳层一次摊铺关键要素质量控制
    4.1 影响大厚度一次摊铺施工质量关键要素分析
        4.1.1 大厚度水稳层一次摊铺施工质量影响要素
        4.1.2 大厚度水稳层一次摊铺施工质量关键要素
    4.2 大厚度水稳基层一次摊铺要素质量控制
        4.2.1 混合料摊铺
        4.2.2 摊铺设备
        4.2.3 碾压机械
        4.2.4 混合料拌合
        4.2.5 大厚度水稳层养生
    4.3 环境保护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省道328线大厚度水稳层一次摊铺施工质量问题及对策
    5.1 常见质量问题
        5.1.1 较为常见的质量问题
        5.1.2 解决方案及其他方面的问题
    5.2 控制质量问题的对策
        5.2.1 控制检测环节
        5.2.2 控制“时间”环节
    5.3 本章小结
结论和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开阳高速公路基层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在开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应用[J]. 李军,陈楚鹏. 广东公路交通, 2021(03)
  • [2]广东地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应用研究[J]. 沈安琪.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1)
  • [3]基于无损检测技术的公路改扩建路面质量控制[J]. 李晓华,杨娥. 广州航海学院学报, 2020(02)
  • [4]TLA改性沥青中面层在高温多雨地区的应用研究[D]. 杨磊.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5]开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冷再生混合料应用技术研究[D]. 王武魁.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6]公路工程支付调节计价体系研究[D]. 余代岱.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7)
  • [7]凝灰岩洞渣在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的应用研究[D]. 谭雨和.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8]益阳大道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质量控制[D]. 曾露. 长沙理工大学, 2018(07)
  • [9]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在滨石高速公路改建工程中的应用[D]. 岳凤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10]省道328线大厚度水稳基层一次性摊铺质量控制研究[D]. 甘彦文. 长沙理工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开阳高速公路基地建设技术与质量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