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陆东、西岸气候分布和成因图解(论文文献综述)
张芳慧[1](2020)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图表选择及其信息呈示方式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理图表一直是地理教学当中特别重要的教学工具和学习对象。教师对于地理图表的选择和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出来对于学生对图表的理解和信息提取有重要意义。本文重在研究观察高中地理教师图表的选择及其信息呈示方式,找出教师在地理图表的选择和呈现方式的问题,提出和归纳地理图表选择和呈示的有效教学策略。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概念界定,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根据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原则,阅读文献和进行专家访谈,确定课堂观察量表的评价指标、设计课堂观察量表。通过观察3节课的预实验修改观察量表,最终确定课堂观察量表。在构建量表的基础上对10节课例分别从选图行为、呈现行为进行课堂观察分析,发现地理教师在选图方面存在图表来源单一且缺乏权威性、图表清晰度不高、图表无法对应教学目标、图表类型单一数量过多、存在虚假情景图片、图片科学性和图像质量需要提髙的问题;在呈示行为方面,多媒体呈示运用手段单一,多为静态呈现、众多图表要素同时呈现、缺乏对重要信息进行圈划(画)、标注,呈图与收图时间把握不准,没有对图表进行二次处理或者二次处理有错误,对处理图表的软件不会运用或不熟练运用。依据课堂观察发现的问题设计教师调查问卷,结合教师访谈分析问题原因,问题原因有:理论知识不足,缺少教学反思;技术水平落后,缺乏相关培训;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能力较差;图像教学素养不足,缺乏深入探究;教师专业发展较封闭,阻碍教学思路的扩展;职初教师比重大,管理与教学工作难以兼顾,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扩展教学理论,增强图像意识;精选地理图表,克服“拿来主义”;创设真实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动态呈现图表,注重图表层次;图表化繁为简,运用图层叠加;选好呈图时机,恰当呈图收图;注重培训交流,提高处理图表技术。
赵睿[2](2020)在《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以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琼东南盆地中的构造沉积现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所在的东亚大陆及其相邻海域,被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所环抱,在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板缘与板内构造复杂交织的区域背景下,频繁遭受挤压、拉伸和剪切作用影响,拥有十分复杂的地貌特征、活跃的地壳变形活动、以及频繁的地震和火山活动。板块运动对我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如渤海湾、柴达木和琼东南盆地等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充分利用地震、测井、岩心和地球化学等资料,从盆地动力学角度,围绕中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新生代沉积和构造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这一科学问题,以三个盆地作为三个切入点分别揭示了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渐新世东营组“双强作用”与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运动、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渐新世上干柴沟组物源突变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运动、琼东南盆地北部晚中新世以来陆架边缘不对称沉积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运动叠加作用等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响应关系。解释上述特征性构造沉积现象的深部动力成因机制,继而分析我国大陆周缘板块运动所产生的伸展、挤压和走滑等不同深部动力背景下,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和琼东南盆地相应的构造和沉积充填演化、油气分布的差异性特征;进而阐明新生代我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的形成演化对大陆周缘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位于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西北部的南堡凹陷,近几年有可观的油气发现。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南堡凹陷渐新世东营组时期(Ed,28.5-23.8Ma)强烈断陷和强烈拗陷引起的强烈沉降作用进行刻画。采集南堡凹陷地区钻井岩心,通过地球化学方法对新生代玄武岩样品主、微量元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玄武岩母岩岩浆经历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壳混染、轻度分离结晶过程,并且以强烈的U、Pb、Sr和Ti元素正异常,低Rb/Ba和Rb/Sr比值为特征。南堡凹陷东营组玄武岩还具有以下特征:亚碱性、E-MORB型(enriched mid-ocean ridge basalts)稀土配分模式,母岩岩浆来自部分熔融较高(30%-50%)的石榴二辉橄榄岩带和部分熔融程度较低(3%-15%)的石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过渡带的混源岩浆房。而南堡凹陷沙河街组和馆陶组时期的岩浆或中国东部其它地区东营组时期的岩浆特征有所不同:碱性、轻稀土元素富集,配分模式呈OIB型(oceanic island basalts),它们的岩浆来自于熔融程度低于5%的石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过渡带岩浆房。结合前人对东北亚深部地幔转换带(mantle transition zone,MTZ)之上的形成于30Ma左右的地幔楔(mantle wedge)的研究,认为新生代太平洋滞留板片引起了软流圈扰动和上涌,并提高了幔源岩浆房部分熔融程度;而在此背景下,华北克拉通的薄弱区,如南堡凹陷所在的郯庐断裂带将会重新活跃并容易被改造破坏;所以,南堡凹陷东营组强烈拗陷和强烈断陷所造成的“双强作用”,以及活跃的火山作用都是对深部新生代太平洋滞留板片的复杂响应。此外,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产生的挤压作用影响下,黄骅坳陷东营组时期的沉降中心转移至南堡凹陷,东西向断裂受南北拉张作用而活动强烈,也是“双强作用”的成因之一。位于青藏高原北端的柴达木盆地清晰记录了新生代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历史。本次研究报道了始新世末—渐新世初期柴达木盆地北缘冷湖构造带沉积和构造记录中的右旋现象,该现象被解释为阿尔金断裂左行走滑的结果,证据如下:首先,物源方面,重矿物组合特征指示方向从西南转向西,顺时针旋转约45°;其次,倾角测井和地震反射特征指示古水流方向,顺时针旋转了约25°;再次,冷湖构造带内东—西走向断层活动性减弱,北西—南东走向断层活动性显着增强。砂岩百分含量显示,冷湖构造带沉积物供给强度从始新世的持续减弱到渐新世突然增强,与断层活动性的变化同步。本次研究结果认为,青藏高原北部对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包括初始碰撞和完全碰撞都有着同步响应。渐新世末期,印度—欧亚板块完全碰撞引起的远程效应,使阿尔金断裂重新活化,开始左行走滑并在柴达木盆地产生北东向挤压应力分量,在祁连山前的冷湖地区发生顺时针旋转,控制构造应力场及物源发生相应右旋现象。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的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晚中新世以来堆积了不对称陆架—陆坡斜坡体。本次研究通过二维地震资料对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陆坡斜坡体形成所需的古沉积物通量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与临近的海南岛所能提供的古沉积物通量相比,前者约为后者的3至17倍。这一巨大的差别指示琼东南盆地陆架边缘上的沉积物不仅仅来自于海南岛,反而更像是来自于一个更大的物源体系。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西段与东段相比,有着更为强烈(数十千米)的西南向迁移特征,东段则仅有1到2千米,指示一个集中于西段的强大物源体系的注入造成了琼东南陆架斜坡体高度不对称生长。结合琼东南陆架之上尤其是中新世末期以来沉积物的细粒岩性特征,推测其主要来自红河物源并以沿岸流的形式由北部湾陆架向东南搬运。本研究建立了一个富泥质环境下陆架—陆坡不对称斜坡体的堆积模式,即高水位时期绝大部分斜坡沉积体在同沉积下降的陆架上以浮泥形式斜向扩散。这一长期的(约107年)横向不对称堆积机制与世界其它地区源—汇沉积体系中的沉积物斜向搬运方式有所差别。本研究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对受新生代及现代海平面升降影响的富泥质陆架环境中沉积物斜向搬运和扩散现象的首次报道。此外,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不对称斜坡体的堆积,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和太平洋板块俯冲活动的叠加作用有关。约10.5Ma红河断裂带开始右行走滑并在5.5Ma左右进入高潮,导致红河物源沉积物供给增大,同时产生的构造应力叠加在琼东南盆地西北部已有的东西向断裂之上发育走滑拉分活动,引起西部基底加速沉降产生巨大可容纳空间,沉积了巨厚黄流组、莺歌海组和乐东组地层。总体上,印度—欧亚板块陆—陆碰撞过程的持续进行,造成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其周围块体向四周挤出,该过程产生侧向推挤作用迫使中国大陆整体向东运动。自此中国大陆形成了一个以青藏高原隆升运动为动力源头,沿构造应力场呈扇状向东缘发散的统一体。中国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块具有连续的地壳运动特征。该整体过程产生的挤压应力作用和太平洋等板块的运动作用产生复合效应,在早期拉张、挤压和走滑应力场上叠加,控制已形成的渤海湾、柴达木和琼东南盆地的演化,在各自盆地构造变形和沉积充填过程中形成特征性构造沉积现象作为响应。
何俊霞[3](2019)在《运用地理图像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的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教育部提出把核心素养作为现在教育发展的育人目标,区域认知作为地理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和思想。地理图像作为地理信息传递工具和载体,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的重要手段,将地理图像与区域认知相结合,对于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对区域认知和地理图像的相关文献和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确定了研究方向,分析地理图像对区域认知培养的重要性;第二以定性和定量方式构建运用地理图像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的教学评价,对课堂教学水平层次进行说明,并结合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当前利用地理图像培养学生区域认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三对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区域认知下的地理图像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分为三点:第一从地理图像对区域认知培养的作用、教材的角度和高考试题考查的角度阐释了重要性;第二通过课堂观察和现状调查得出:教学中对图像解读不全面、图像类型较少、图像对比不强、图像综合分析弱、图像材料脱离、图像意识不强从而造成区域空间定位、特征、差异、联系、发展、研究方法能力不高;第三结合实际教学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加强图像解读,建立空间区域认知;丰富图像类型,深化区域特征;加强图像对比,理解区域差异;综合分析图像,形成区域联系认知;图文材料结合,情境创设进行区域发展与评价;加强图像的用图环节,促进区域方法迁移;建立完整的图像区域认知体系,完善区域认知。在教学策略的基础上提出情境创设、问题导学、实践活动型的地理图像教学模式。
王飞飞[4](2018)在《油气煤铀同盆共存全球特征与中国典型盆地剖析》文中研究说明油气煤铀是现今人类最重要的四种能源矿产,是现今社会经济运行和国家安全的基本能源保障。研究和勘探成果显示这四种能源矿产往往同盆共存,若能对这种共存规律加以研究则可以指导由此及彼式兼探找矿,提高单一矿床价值和提高找矿效率,现实意义重大。研究表明多种能源同盆共存的本质是有机-无机相互作用。其中涉及多个学科门类,因而对能源同盆共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近年来逐渐成为地学领域的一个前沿交叉课题和研究热点。鄂尔多斯盆地几乎是我国四种能源矿产的储量均排前茅甚或首位的盆地,同时也是最典型的多种能源共存盆地之一。为何鄂尔多斯盆地中四种矿产均如此丰富?是否与四种矿产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关?还是因为几种矿藏共存俱富所致?对此问题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分别从全球特征和典型盆地实例两方面来进行研究,以分别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来系统探讨和深化对此问题的认识。本文以多种能源同盆共存和盆地成矿系统的学术思想为指导,对油气煤铀同盆共存这一重要现象进行了全球范围的系统调研,进而总结出了多种能源同盆共存在世界范围的分布特征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本文遴选出我国北方最典型的多种能源共存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作为研究实例,解剖了盆地北部和西部油气煤铀的共存情况,详细分析了油气逸散特征及其铀成矿效应,并对两个地区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期深化对多能源盆地中有机对无机的作用机制的认识,从根本上回答“怎样共存”和“为什么共存”两个基本科学问题。通过对全球和各国砂岩型铀矿的产储量、分布特征和规律的研究,本文发现砂岩型铀矿是现今资源量和产量最大的类型,而沉积盆地则是铀资源的主要赋存地质单元。本文系统梳理了全球各地砂岩型铀矿床的分布和基本特征,系统编制了全球各国(或各大洲)砂岩型铀矿的平面分布及容矿层位分布系列图件,并将砂岩型铀矿的全球分布情况总结为五大特征和规律:(1)分布广泛但不均衡,跨欧亚存在东西向巨型铀矿带;(2)矿床数量多,单个矿床规模因地而异,(超)大型矿床多;(3)空间分布与气候环境耦合明显,400mm降水线对全球砂岩型铀矿的分布具有显着地宏观限制作用;(4)已发现铀矿容矿层时代跨度大,但以中生界为主;主成矿年龄新、定位时间晚、动态成矿明显;埋深相对较浅,但深部探矿不宜忽视;(5)主要赋存于含油气或聚煤盆地中,多与油气煤同盆共存。通过系统调研,本文归纳总结了全球油气煤铀同盆共存的盆地清单和能源矿产赋存情况一览表。研究发现,油气煤铀同盆共存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和分区性。全球范围内油气煤铀同盆共存情况在中-东亚成矿域和美国西部分布尤为集中。我国北方诸多盆地即处于中-东亚成矿域内,其中鄂尔多斯盆地尤为典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心观察和地球化学等多种手段,本文确认了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和北部存在油气逸散活动。对西缘宁东地区铀矿钻井容矿层中出现的油浸现象的油源对比结果表明,逸散的油气来自上三叠统长7段烃源岩。对逸散流体的成分和性质的研究则表明西缘逸散的烃类物质主要为石油和伴生气,还混有部分古生界天然气。本文首次在盆地西缘石沟驿等地区发现并研究证实了,油气逸散作用造成的砂岩不同程度褪色化(漂白)现象。在宁东地区铀矿化段砂岩中发现了白云石矿物的普遍存在,以往在砂岩型铀矿研究中对白云石的出现报道较少,偶有报道的也尚未针对性研究。运用电子探针分析等手段,本文对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云石是热液改造白云石化作用的成因,深部逸散的富烃热流体为白云石的形成提供所需的热环境,并促使地层中蒙脱石等矿物释放Mg2+。逸散的富烃热流体在容矿层中同时也形成了部分闪锌矿、重晶石等其他热液矿物。本文还系统分析研究了西缘和北部逸散流体的成分和性质,结果显示二者均具有还原性和热液属性,但烃类物质西缘以石油的逸散为主,北部为天然气逸散。通过深部铀异常、石油、油田水、气田水中金属元素的含量测试等手段研究了西缘和北部存在深部铀源的可能性,结果表明,除来自蚀源区的铀源外,西缘和北部的深部逸散流体在成矿晚期均可能为浅部提供部分补充铀源。发现了富烃流体中U和Ti之间存在高度线性关系,本文提出一种新观点,认为这些流体中铀和钛可能是以铀钛粒子团的形式存在和迁移的,较好解释了铀在地下烃类流体中赋存和作为潜在深部铀源的迁移形式。本文还运用电子探针EPMA化学U-Th-Pb定年的方法对宁东铀矿区的钛铀矿进行了原位微区定年,主成矿年龄定为6.5 Ma。结合前人定年结果,宁东地区的年龄可划分为59.252 Ma、21.9 Ma和10.73.9(6.5)Ma三期,分别对应古新世、中新世早期和中新世晚期-上新世。通过有机地球化学手段在杭锦旗铀矿容矿砂岩中检测出较多地质环境罕见的脂肪酸甲酯系列化合物,主要为十六烷酸甲酯,进一步提供了天然气参与了杭锦旗铀矿形成的标志物和直接证据。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分别建立了西缘宁东地区和北部杭锦旗地区的铀成矿模式,强调了深部油气逸散在铀成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利用电子探针等手段本文研究了西缘和北部的铀矿物类型,发现西缘以钛铀矿为主,其次为沥青铀矿(部分钻孔可能以此为主),铀石明显较少;北部则以铀石为主,占比可达80%以上。综合对盆地西缘和北部富烃流体的逸散特征及其铀矿化效应、代表性铀矿物的成因对比研究表明,除构造背景和演化因素外,地球化学环境是影响两地矿床地质特征的另一重要因素。西缘和北部主要铀矿物(西缘以钛铀矿为主,北部以铀石为主)的形成均与深部逸散的富烃流体相关,但两地区深部逸散流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逸散特征(成分、规模等)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西缘更热、而北部还原性更强。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了浅部直罗组铀成矿地球化学环境的不同,进而导致了两地铀矿物组成上的不同。综上可见,油气煤铀同盆共存的根本原因是有机-无机相互作用。在不同盆地或同一盆地内的不同地区,其相互作用的形式和特点均会存在差异。油气逸散活动在适当的地质环境中可能产生不同特征的铀成矿效应。
杨星辰[5](2018)在《阴山西段中—新生代隆升过程及其意义》文中研究指明阴山西段位于环鄂尔多斯断裂带西北缘,位于多个块体的交界位置,是研究内、外动力地质作用较为有利的区域,因此,它是研究和理解华北北缘乃至我国北方地区的大地构造格架-地貌形态演化的关键地区之一。研究阴山西段的隆升过程对于建立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应力场环境下山体形成机制与模式,乃至全球地壳演化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同时在资源保障、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色尔腾山东柳树泉子花岗岩体进行了年代学、同位素以及岩石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确定该岩体主要由黑云二长花岗岩和侵入到花岗岩内的闪长质岩墙组成,二者的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297 Ma和292~271 Ma,其中271 Ma的闪长质岩墙是底侵到地壳下面的玄武质岩石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沿裂隙上升至浅层地壳形成,其余岩墙为起源于古老地幔的玄武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与起源于古老地壳的酸性岩浆混合后经裂隙上升至浅层地壳所形成。应用磷灰石以及锆石裂变径迹反演了色尔腾山以及狼山的热历史,结果表明:阴山西段中-新生代以来至少经历了 2个重要的构造活动阶段:①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161~139 Ma),阴山西段由中侏罗世的张性裂陷-高热演化背景开始转变为晚侏罗世的挤压环境,并发生抬升、剥蚀。②晚白垩世-始新世早期,该时期是阴山西段隆升的重要时期,该时期色尔腾山的平均剥蚀抬升速率为23 m/Ma,狼山为24.3 m/Ma。提出了阴山西段晚新生代具有差异性的掀斜式隆升模式,并通过对阴山西段山前典型断裂带以及山前台地的研究对此模式进一步证实,认为此阶段阴山西段的隆升是受鄂尔多斯地块西北部强烈的晚新生代拉张作用所控制,驱动力可能来源于滨太平洋带的弧后拉张作用。使用磷灰石裂变径迹以及镜质体反射率两种方法计算了阴山西段以及其南侧河套地区晚白垩世到古新世的剥蚀量均为1公里左右,通过区域对比证实了整个鄂尔多斯西北缘该时期区域性剥蚀事件的存在。以计算获得的剥蚀量为基础,通过盆地热史模拟分析进一步确定了阴山西段山体隆升跟河套盆地沉降的相关性并为河套盆地找油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
徐晓琳[6](2018)在《台湾海峡西岸海岸沙丘记录的全新世晚期海岸环境演变》文中研究指明台湾海峡西岸海岸风沙沉积是区域海平面变化历史的重要载体,同时海岸风沙沉积记录了东亚冬季风(EAWM)的波动历程。本文在大量野外考察基础上,对台湾海峡西岸多个典型海岸沙丘(Coastal dune)剖面进行系统的采样、光释光(OSL)测年和粒度分析,并结合前人已发表的海峡两岸海岸风沙活动记录,讨论研究区晚全新世以来海岸沙丘的发育演变过程及其驱动机制。结果显示:(1)从研究区海岸沙丘沉积构造的特征看,台湾海峡西岸海岸沙丘广泛发育风成的席状层理、缓斜层理、交错层理和槽状层理等。海岸风沙沉积的矿物组成继承了区域母岩矿物组成特征,以石英为主,其次为长石,另有少量黑云母、角闪石等暗色矿物。(2)从研究区海岸沙丘的粒度特征及其成因看,台湾海峡西岸沙丘砂以中砂和细砂为主,有一定量的粗砂,含少量甚至不含其他粒级组分。判别分析表明样品为典型的风成沉积,个别层段粒级偏粗、分选程度偏差,可能是高能动力作用下的非常态沉积。另外,SDA剖面下段为受波浪潮汐控制的海滩沉积,后期叠加了风动力作用。(3)从OSL测年结果显示,研究区海岸风沙沉积始见于4.4ka,主要发生于近2 ka以来。综合本研究得到的海岸沙丘OSL测年资料和前人已发表的海峡两岸沙丘演化记录,在OSL年代学标尺基础上,参考剖面层理构造、不整合面、成壤情况和剖面风砂粒度参数变化特征等信息,对海峡两岸风沙沉积进行砂层的划分与对比,建立研究区海岸沙丘发育的年代学框架。结果显示,全新世晚期以来,研究区海岸风沙沉积主要发育于五个阶段:阶段I:4.4 ka;II:3.6~3 ka;1II:2.82.3 ka;IV:21.1 ka和V:0.9ka以来。(4)从海平面波动和气候变化与海岸沙丘发育的关系来看,区域海岸沙丘主要发育于低海平面时期,或在与现代海平面相近时期。同时,冷干、冬季风强盛的气候更有利于沙丘发育。在小冰期(LIA)期间,EAWM十分活跃,海峡两岸沙丘发育阶段比较一致,在东北亚海岸带也有相似的风沙沉积记录,表明EAWM是东亚地区海岸风沙活动的基本驱动力。(5)与北大西洋沿岸海岸风沙沉积记录的对比表明,在百年际尺度上,研究区的海岸风沙活动与北大西洋涛动(NAO)之间存在反相位的遥相关关系。LIA期间,北半球的风动力气候环境发生了加强变化,亚欧大陆东、西两岸的砂质海岸带在多种因素的叠加驱动下发生了较大规模的风沙活动和风沙沉积。(6)在我国人口稠密的东南海岸带,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对海岸风沙活动和海岸沙丘发育的干扰不容忽略。明清时期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十年,研究区海岸风沙沉积的自然演化过程受人类活动影响十分明显,在相关的海岸环境演变研究工作中必须考虑到人为因素对海岸风沙沉积过程的干扰作用。
刘超[7](2017)在《华南右江盆地晚古生代巴马孤立台地沉积特征与演化 ——对深时古气候演变的响应和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晚古生代冰期(LPIA,约332–255 Ma前)是显生宙以来规模最为宏大的冰期之一,其对全球古海洋物理化学、古洋流和古生态影响巨大。研究低纬度碳酸盐岩沉积体系对高纬度冈瓦纳古大陆冰层发育的响应对于重建、修正LPIA发育模式及探讨深时古气候转变意义深远。但作为此地质历史时期一直处于古赤道附近的华南板块,相关研究和论述却稍显匮乏和薄弱。华南右江盆地内晚古生代发育了众多沉积特征相似的孤立碳酸盐岩台地,其完整的地层出露和几乎不受陆源碎屑输入影响的特性使得它们成为研究全球古气候演变的良好素材。本文以右江盆地北缘巴马孤立台地为例,在构筑有孔虫(含?)生物-年代地层格架基础上,通过系统剖析其上泥盆统—二叠系宏观沉积相和沉积微相,阐述了其沉积相模式演化历程及其控制因素。借助台内经典剖面碳酸盐岩微相堆积序列恢复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微相定量-半定量统计、碳同位素地层和沉积地球化学数据,详细研究了古热带地区巴马台地碳酸盐岩沉积体系对LPIA的响应,并同时探讨了与LPIA开始、发展演化及其冰室—温室古气候转换相关的全球性和区域性古地理、古海洋物理化学、古洋流和碳循环扰动信息。据此主要获得以下结论和启示:(1)巴马台地上泥盆统至二叠系由近及远依次发育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颗粒滩(生物碎屑颗粒滩或鲕粒-球粒滩)相和/或生物礁(叠层石礁或海绵礁)相、台地边缘颗粒滩前或生物礁前相对浅水的上斜坡相和深水下斜坡-盆地相六种沉积相类型。其是典型的热带镶边型孤立碳酸盐岩台地。右江盆地区域大地构造演化仅仅对台地的产生和消亡(被淹没)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在台地独立成型后,其沉积相模式演化主要受晚古生代冰期、古生物演替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共同控制,且这三个因素具有内在联系。(2)维宪晚期(Asbian–early Brigantian;MFZ13–14)巴马台地发生相对海平面下降事件(>20 m),其与全球海退背景一致,代表晚古生代冰期的开始。与此同时,全球低纬度带海相碳酸盐岩δ13Ccarb演化趋势发生分异:欧美古大陆西岸和古特提斯东岸地区显示为负偏模式,而欧美古大陆东岸或古特提斯西岸地区则表现为微弱正偏或无偏模式,其与瑞亚克洋的初始关闭所导致的全球古洋流循环模式改变有关。通过类比研究程度较高的晚上新世古赤道附近海峡关闭事件,本文提出上升流模型予以解释,即欧美古大陆和古特提斯东岸地区δ13Ccarb负偏由上升流(携带更多的12C)引起。台地边缘相碳酸盐岩微相定量统计数据指示晚维宪期华南表层海水营养水平大幅升高,亦支持上升流模型。(3)通过广泛对比巴马台地与全球或区域晚石炭莫斯科期至中二叠沃德期δ13Ccarb地层和海平面变化记录,在空谷期之前共识别出七次全球变冷和两次变暖事件。前者以暴露面、相对海平面下降或δ13Ccarb正偏为特征,后者则对应于全球性海侵事件。空谷阶底界以一个明显的δ13Ccarb正偏(峰值为4.4–6.1‰)和一次显着的相对海平面下降事件共同限制。首次报道的空谷期“高频”沉积旋回层(周期为0.93–1.41 Myr)见于台地内部、边缘和斜坡-盆地沉积环境。根据微相堆积序列推测的相对海平面变化幅度和最新的旋回地层-古气候模型,提出K1–K6代表温室气候模式下地轴斜率长期调整所控制的陆地蓄水层海平面变化(幅度为10–30m),而K7–R1旋回层更倾向于冰室气候模式下的冰期海平面变化(幅度为50–70m甚至>70 m)。空谷晚期旋回层性质和古气候从温室向冰室的转变与全球海洋表面初始生产力的大幅增高和大量有机碳埋藏有关。(4)巴马台地内部相和斜坡-盆地相空谷期δ13Ccarb地层和沉积地球化学数据指示沉积物-海水界面附近缺氧环境广泛存在于华南地区。空谷早期(K1–K3)缺氧事件主要发生于上斜坡深水沉积环境,晚期(K6–K7)缺氧事件则普遍存在于斜坡-盆地深水和台地边缘浅水沉积环境。高海洋表面初始生产力和沉积速率及相对海平面上升是导致空谷晚期(K7)缺氧事件的根本原因,但其不能解释空谷早期沉积旋回层界线附近的缺氧事件。本文提出低纬度和高纬度海洋在晚古生代冰室—温室转换期(空谷期)古气候演化趋势的分异导致了海水表面温度纬度梯度下降,进而引起古海洋环流减弱,其在华南甚至北美台地缺氧事件中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华南缺氧事件于空谷末期(R1/K7界线附近)结束,这与古海洋环流的增强、充裕的大气氧气浓度、相对海平面下降、萎靡的海洋表面初始生产力和缓慢的沉积速率有关。(5)巴马台地空谷期δ13Corg和δ13Ccarb地层于K3/K2界线附近记录了一次快速且显着的δ13C耦合负偏事件(KCIE事件;277.9–277.4 Ma)。具可比性的δ13C负偏亦见于华南其他深水相剖面和两条位于华北板块和东澳大利亚的陆相剖面。根据碳平衡定量计算和同期全球地质记录,本文提出冈瓦纳古陆北缘大火成岩省的剧烈活动(火山喷发),和由其引发的陆缘大量甲烷水合物失稳释放及其全球性野火共同操控了KCIE事件。与该事件相关的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会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大洋环流停滞、海洋缺氧和酸化,其均与全球宏观沉积学、地球化学和古生物地质记录相吻合。本文认为此空谷早期的碳循环异常事件在推动全球古气候由冰室转换为温室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朱韧之[8](2017)在《腾冲地块早白垩世花岗岩类成因机制及深部动力学意义》文中研究说明中特提斯洋俯冲闭合不同阶段形成不同性质的花岗质岩石,其源区性质和成因机制的研究对于反演造山演化过程中岩浆作用的时空分布规律、深部地壳物质属性及深部动力学背景具有重要意义。从青藏高原拉萨地块中北部一直到其东南缘的腾冲地块发育着大量的早白垩世岩浆岩,称之为北岩浆带,被认为是与班公-怒江中特提斯洋俯冲闭合过程有关的岩浆作用。然而,这次俯冲闭合过程在西段和东南段造成了完全不同的地质现象与岩浆响应:拉萨地块中北部发育着大量的早白垩世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镁铁质侵入体和中酸性花岗岩类,被认为是班公-怒江中特提斯洋南向俯冲闭合时大洋岩石圈与上覆地壳拆离、回撤及断裂过程中形成的岩浆产物;这与北岩浆带东南段腾冲地块内的岩浆响应形成鲜明的对比,即东南段腾冲地块内主要以大量的早白垩世中酸性花岗岩类和零星英安岩-流纹岩为主。由此引发的地质问题是:引起西段和东南段产生不同岩浆响应的原因是什么?东南段的早白垩世岩浆作用是否也是由班公-怒江中特提斯洋俯冲闭合过程中大洋岩石圈拆离、回撤及断裂造成的?若是,那么这些主要的中酸性花岗质岩石经历了什么样的源区物质属性演变及深部岩浆动力学过程?探讨这些问题对于深入理解班公-怒江中特提斯洋俯冲闭合过程中花岗质岩石成因机制,揭示北岩浆带东西段不同的岩浆响应过程和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建立班公-怒江中特提斯洋俯冲闭合过程中完整的深部岩浆作用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地质意义。本文选取了位于腾冲地块东部高黎贡带北段的独龙江岩体、高黎贡带中南段的片马岩体、腾冲地块东北部的东河岩体、腾冲地块中东部的小塘-芒东岩体和孟连岩体进行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分析,镜下矿物观察,LA-ICP MS锆石U-Pb年代学、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全岩地球化学、Sr-Nd-Pb同位素以及矿物化学成分分析测试,再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试图揭示腾冲地块早白垩世岩浆作用的时空分布规律、地球化学特征、不同阶段岩浆作用成因机制及对应的深部动力学过程。所取得的主要认识有以下几个方面:1.腾冲地块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以中酸性花岗质岩石为主,主要分布在腾冲地块固东-腾冲断裂以东的东部地区和北起独龙江南到片马的高黎贡山地区,花岗质岩浆作用的时间主要集中在约130Ma-111Ma之间,分为三个主要阶段:(1)约130Ma-122Ma,岩浆活动主要分布在腾冲地块东北部的东河地区和高黎贡带北段的独龙江地区,以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为主;(2)约122Ma-116Ma,岩浆活动主要分布在腾冲地块中东部的小塘-芒东地区和其以东的孟连地区,以富Na钙碱性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为主;(3)约114Ma-111Ma,岩浆活动主要分布在高黎贡带中南段的泸水-片马地区,自东向西从富Na钙碱性石英闪长岩向高钾钙碱性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演化。通过对腾冲地块东部不同花岗岩体进行LA-ICP 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约束,发现高黎贡带北段独龙江岩体中花岗闪长岩及其镁铁质暗色包体年龄分别为124Ma和133Ma-130Ma;腾冲地块东北部东河岩体中靠近东部的二长花岗岩年龄为124Ma-120Ma,位于岩体西部的滇滩正长花岗岩年龄为130Ma,表现出由西向东年龄逐渐年轻的趋势;腾冲地块中东部小塘-芒东岩体中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年龄为123 Ma-120Ma,镁铁质暗色包体年龄为121 Ma,孟连岩体中花岗闪长岩年龄为118Ma-116Ma,镁铁质暗色包体年龄为118Ma,结合前人数据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发现其西边的小塘-芒东岩体形成年龄约122Ma,而东边的孟连岩体形成年龄为117Ma,也具有从西向东逐渐变年轻的趋势;高黎贡带中南段片马岩体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年龄为114Ma-111Ma。因此,腾冲地块早白垩世花岗质岩浆作用相对同期北岩浆带拉萨地块中北部的岩浆作用具有更集中的岩浆活动时间和范围,也是多阶段岩浆作用产物,其中大多数花岗岩体中都含有暗色包体说明花岗质岩浆作用在形成过程中具有相当程度的同期镁铁质岩浆物质参与。2.腾冲地块早白垩世花岗质岩浆作用以弱过铝质-钙碱性-高钾钙碱性、富集的全岩Sr-Nd-Pb同位素组成和不均一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为主要特征,花岗质岩石中所含角闪石类型以镁闪石为主,其中斜长石以拉长石-中长石为主。独龙江花岗闪长岩属于俯冲沉积物熔融生成的熔体上升过程中受地幔楔物质改造后形成的岩浆产物;东河花岗岩属于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后经高度分异结晶作用过程形成的高分异Ⅰ型花岗岩;小塘-芒东石英二长闪长岩和孟连花岗闪长岩都是幔源镁铁质岩浆底侵作用导致上覆玄武质下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作用生成的;片马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属于不同性质地壳物质受幔源岩浆改造后形成不同类型的岩浆产物。它们中大量出现的镁铁质岩浆包体以及不均一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说明岩浆混合与壳幔相互作用在岩浆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独龙江花岗闪长岩属于高钾钙碱性-弱过铝质系列,具有高的Th/La、La/Sm比值以及Th、Nb含量,低的Nb/Ta、Ba/Th、U/Th和Zr/Nb比值,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俯冲沉积物源区形成的熔体物质,高的全岩初始87Sr/86Sr(0.7103-0.7126),低的εNd(t)值(-8.3--11.2),以及不均一且负的锆石εHf(t)值(-11.7--1.0),显示了其壳源物质特征,其中暗色包体为玄武-安山质,具有高的Mg含量、不均一的锆石Hf同位素,所含角闪石和斜长石为镁闪石和培长石-拉长石,显示出幔源物质特征,因此,独龙江花岗质岩石是俯冲沉积物熔体受幔源物质改造后形成的产物;东河花岗岩是典型高分异Ⅰ型花岗岩,具有高Si02(>71wt.%)、K(K20 = 3.88-5.66 wt.%)含量、过铝质(A/CNK= 1.02-1.16)以及高分异指数(84-96)。随着SiO2含量增加,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都呈现出分异程度逐渐增强的趋势。岩石具有典型富集下地壳特征的Sr-Nd-Pb同位素比值,并与我国其他地区高分异Ⅰ型花岗岩表现出相似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被认为是古老地壳物质在一些地幔来源岩浆提供物质或者能量条件下发生熔融后经过强烈分异结晶作用生成的产物,这与青藏高原东南缘拉萨地块东部的察隅高分异Ⅰ型花岗岩相似;小塘-芒东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属于富Na钙碱性系列,具有不均一的且富集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和全岩Sr-Nd同位素组成,含富Al的铁钙镁闪石,包体却具有不均一且亏损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斜长石晶体中包裹有透长石,被认为是镁铁质地幔岩浆底侵作用下古老玄武质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产物,其中镁铁质包体代表了热的镁铁质岩浆注入到相对冷的中酸性岩浆房中发生淬火反应形成的;孟连花岗闪长岩也属于富Na钙碱性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具有不均一的且亏损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和富集的全岩Sr-Nd同位素组成,含镁闪石,斜长石包裹体牌号较高(An37-57),被认为是新生玄武质地壳熔融后同化少量古老地壳物质形成的产物,其中包体是由岩浆房中镁铁质组分早期结晶聚集形成的;片马石英闪长岩属于富Na钙碱性系列,具有高Mg#值,相对低的初始87Sr/86Sr比值和εNd(t)值,以及不均一的锆石εHf(t)值,含有镁闪石,被认为是古老的镁铁质下地壳物质受地幔物质改造后部分熔融生成的产物。片马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逐渐的向过铝质高钾钙碱性演化,富集的全岩Sr-Nd同位素和锆石Hf同位素组成,被认为是受地幔物质影响下深部地壳中玄武质物质和变沉积岩发生岩浆混合作用形成的岩浆产物。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成分的不均一性是由起源于不同性质下地壳源区经过不同岩浆演化分异过程造成的。发育于腾冲地块不同地区、不同岩体中的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都有其特殊的源区属性特征和成因机制,这为进一步探讨与其相关的深部动力学过程提供了有效的岩石成因证据约束。3.腾冲地块早白垩世花岗质岩浆作用与北岩浆带西段拉萨地块中北部同期岩浆作用相比,缺少玄武质-安山质火山岩和镁铁质侵入体以及其中所含的辉石类矿物,却以具有富集地球化学特征的中酸性花岗岩类为主。从122Ma左右开始出现更多的富Na钙碱性系列岩石,同时出现更多亏损的锆石Hf同位素组分,所含包体都具有幔源特征。总体表现出腾冲地块早白垩世花岗质岩浆作用是以壳源物质部分熔融为主,但是岩浆混合及壳幔相互作用在岩浆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腾冲地块早白垩世岩浆作用时间为130Ma-111Ma,岩性主要由侵入相的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组成,以及岩石中含有镁铁质暗色包体,岩石矿物组合为斜长石+钾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白云母,岩石平均Si02含量介于58.8 wt.%到77.9 wt.%之间,其中暗色包体Si02含量介于47.7 wt.%到59.8 wt.%之间。岩石A/CNK介于0.91到1.44之间,多数属于弱过铝质岩石。Mg#值介于22到65之间,闪长岩-花岗闪长岩都具有高Mg#(>45),从122Ma开始出现更多的高Mg#值岩石,富Na岩石也逐渐增多。Nb/Ta比值大多数介于壳幔平均值之间,在122Ma-116Ma左右出现明显高于地幔平均值的演化趋势,但是Sr/Y比值大都低于20,也是在122Ma-116Ma左右出现少数高于20的Sr/Y比值。中酸性岩石及其镁铁质暗色包体都具有显着不均一锆石εH(t)值,介于-18.9到+12.1之间,同时绝大多数岩石显示出高的初始87Sr/86Sr比值为0.7067-0.7124以及富集的全岩εNd(t)值为-7.1--10.1。4.腾冲地块的早白垩世花岗质岩浆作用可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分别对应班公-怒江中特提斯洋南向俯冲闭合时俯冲大洋岩石圈拆离、后撤和断裂过程。腾冲地块早白垩世岩浆作用的爆发时间和范围比较集中,约产生于130Ma-111Ma,只分布在腾冲地块东部及其高黎贡带,可分为三个演化阶段:第一阶段,约130Ma-122Ma的岩浆作用,主要是由俯冲岩石圈与上覆地壳拆离作用引起的,包括由俯冲沉积物熔体受地幔楔物质改造形成的独龙江高钾钙碱性花岗闪长岩,以及由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产生的岩石,即岩浆在演化过程中经历高程度结晶分异作用形成的东河高分异I型花岗岩;第二阶段,约122Ma-116Ma的岩浆作用,主要由班公-怒江岩石圈俯冲板片后撤及断裂引起的,形成两种不同特征的富Na钙碱性花岗质岩石及镁铁质暗色包体,都是地幔岩浆物质底侵作用下壳内物质熔融生成的产物,从122Ma开始地幔物质贡献率逐渐增强,是腾冲地块早白垩世时期班公-怒江洋俯冲岩石圈板片后撤断裂的标志;第三阶段,约114Ma-111Ma的岩浆作用,在岩石圈板片后撤断裂发生几个百万年后的时间内,地幔岩浆物质也引发了上覆镁铁质下地壳及其他壳内物质的部分熔融作用,进而生成了具有岛弧亲缘性的片马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合。
黄妍[9](2015)在《高中生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现状与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地理空间视角是地理学观察、认识地理事物的切入角度,是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它为人们提出、识别和解决地理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并为人们对地理事象的评价提供了参考框架。目前,地理空间视角的培养问题已经成为各国基础地理教育关注的热点。但我国的高中地理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制约,空间视角培养在课堂教学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由于部分地理教师缺乏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从地理空间视角看问题的意识不强,方式方法不得当,使地理空间视角培养尚未获得理想的教学成效。因此,明确高中地理空间视角的培养内容及培养基准,探明高中生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的现实状况,据此为高中地理教学中空间视角培养的有效实施提供理论指导与相关对策,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又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文章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的内容进行了梳理,界定了地理空间视角的内涵及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从地理空间视角看问题的“思维路径”及其对地理教学的引领价值。文章根据对中学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现状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总结了空间视角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在具体策略中,结合案例分析进行阐释。文章还分析了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中的作用、价值及运用策略,从理论到实践上为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提出了具体的方法与路径。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组成,正文部分是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主体,全文遵循了从理论研究到实证研究的技术路线。绪论部分从空间视角培养的重要价值及意义、目前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存在的现实问题等方面阐释了该研究的背景,明确了该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提出了研究内容、研究问题和目标,并阐释了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正文部分首先从地理空间、空间视角、地理视角和地理空间视角等研究成果着手,系统的梳理了地理空间视角内涵,归纳了国内外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现状,并结合我国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2.3)的内容及《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的重点领域和内容作了具体分析。文章认为,高中阶段地理空间视角的培养应该主要从“空间现象”的角度、“空间联系”的角度和“空间过程”的角度来研究,具体来说,空间现象涵盖了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等内容,而空间联系内容包含要素之间的联系、地理因果联系和“人”、“地”关系等具体内容,地理空间过程主要指地理事物和现象随时间的推移而表现出来的动态变化过程和特征。全文以此为三个基本维度,提出了从地理空间视角看问题的“思维路径”及其对地理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并以上述三个维度为基本方向,对高中生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关教学策略。为了提高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的成效,实现高中生地理空间素养培养和教育的目标,文章分析了地理信息技术在空间视角培养中的优势和功能,并阐释了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培养地理空间视角的具体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的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策略,并对相关策略结合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和阐释。结论与展望部分,概括了本研究在地理空间视角及其教学中的方法论意义、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内容的界定、高中生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的具体策略、基于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的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等方面研究的结论。同时,对该研究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和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袁红明[10](2015)在《辽河三角洲ZK2孔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记录及全新世海侵期古气候研究》文中指出辽河三角洲是我国四大河口三角洲之一,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温带季风性气候,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建立辽河三角洲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格架和物源区划分,有助于深入认识晚更新世以来渤海的地质演化历史;重建辽河三角洲全新世海侵期古气候及气候事件的区域对比研究,可以能够更好地“以古论今”,为分析和预测未来气候环境变化提供科学依据。ZK2孔是辽河三角洲迄今岩芯长度较长(41.4m)、取芯完整(取芯率平均为90.22%)、研究程度较深的地质研究钻孔,其全新世海侵期沉积的地层厚度较大,地层连续完整、岩性均一、无缺失,是研究辽河三角洲地区全新世海侵期环境演变和气候变化不可多得的良好材料。本文在对ZK2孔沉积物的岩性、粒度、有孔虫丰度及分子标志物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精确的测年数据、海面变化等资料,并与其它钻孔资料分析对比,构建了辽河三角洲晚更新世33kyrBP以来的地层年代框架,恢复了辽河三角洲的沉积环境变迁历史,并运用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分析了晚更新世以来ZK2孔沉积物物源区的划分及母岩组合;通过提取ZK2孔U3段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有机碳氮、孢粉及分子标志物等古气候代用指标,重建了辽河三角洲全新世海侵以来古气候的演变过程,并结合国内外其它典型区域古气候研究成果,对比探讨了辽河三角洲古气候变化对典型气候事件的响应。通过研究区ZK2孔岩芯剖面的沉积特征(岩性、粒度、微体古生物、BIT),结合该钻孔年代学资料及临近钻孔的研究成果,可将ZK2孔自下而上划分U1-U4四个沉积段,即U1陆相(河道相),U2陆相(河漫滩相),U3海相(全新世海侵)和U4陆相(上三角洲平原相),并将U3段海相沉积自下而上进一步详细划分为U31、U32、U33、U34、U35五个沉积层,分别对应了河口湾相-浅海相-前三角洲相-三角洲前缘相-下三角洲平原相(潮坪相)。其沉积物粒度、有孔虫及生物标志物BIT等指标在不同沉积环境中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且变化趋势相似,揭示了辽河三角洲晚更新世33kyr BP以来的海平面变化的沉积历史,其中U3段沉积物(15.75m-2.65m)沉积连续无缺失,地层完整,测年数据可靠,较完整地反映了辽河三角洲9100 cal yr BP以来全新世海侵期的沉积历史。ZK2孔沉积物REE组成垂向变化比较复杂,存在明显的阶段性。REE含量主要受控于母岩组成和化学风化作用,存在明显的粒级效应,Fe-Mn氧化物、TOC对稀土元素组成产生一定的影响,而重矿物对其影响不明显。REE分馏参数(La/Sm)UCC和(Gd/Yb)UCC能够消除沉积物粒度、TOC、Fe-Mn氧化物和化学风化作用的影响,与重矿物相关性也不明显,较好地保存了母岩的REE特征,是ZK2孔沉积物物源区分析的有效指标。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晚更新世33ka以来23.75-41.4m段沉积物具有与现代周边多条河流母岩源区一致的特征;15.75-23.75m段沉积物的母岩组合与来自辽河、大辽河的物源区母岩组合比较接近;0-15.75段是全新世海侵期形成的沉积物,其物质来源比较稳定,与现代大辽河和大凌河的物源区母岩组合最接近。运用常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指标、有机碳/总氮、孢粉组合和生物标志物GDGTs等不同的气候代用指标,逐一分析了ZK2孔U3段(2.65-15.75m)全新世海侵期各指标的垂向变化及环境意义,从中挑选了对于气候变化比较敏感的元素地球化学CIA指标和基于GDGTs的MAAT指标,重建了辽河三角洲全新世海侵期9100yr BP以来古气候的变化过程,研究表明其经历了全新世早期快速升温期、中全新世早期温暖湿润期、中全新世晚期寒冷干燥期和全新世晚期温凉干燥期四个阶段;在全新世气候演化过程中,在孔深14.2m、12.25m、10.65m、9.35m、8.15m和5.65m处存在6次明显的降温变干事件。通过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区域对比分析,发现辽河三角洲全新世以来古气候变化过程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气候变化吻合较好,只是在气候波动发生的年代、事件发生的强度上存在差异。各气候代用指标对比研究发现CIA指标和MAAT指标较敏感,可以作为重建古气候的敏感代用指标,而MAAT指标在中全新世前对气候的响应要好于CIA指标。
二、大陆东、西岸气候分布和成因图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陆东、西岸气候分布和成因图解(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地理教学中图表选择及其信息呈示方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地理图表在课程教材体系中的价值 |
1.1.2 地理课程标准对于地理图表教学的要求 |
1.1.3 地理图表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
1.1.4 有关地理图表内容的教学现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研究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地理图表 |
2.1.2 地理图表的选择 |
2.1.3 地理图表信息的呈示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教育学理论基础 |
2.2.2 地理课程理论 |
2.2.3 图示理论 |
2.2.4 脑科学理论 |
第三章 课堂观察量表的制定及实施 |
3.1 评价量表的设计原则 |
3.1.1 整体性原则 |
3.1.2 科学性原则 |
3.1.3 独立性原则 |
3.1.4 可测性原则 |
3.2 量表的设计过程 |
3.2.1 量表的初步设计 |
3.2.2 预实验及最终量表的确定 |
第四章 图表选择及呈现方式的观察与分析 |
4.1 观察课例的选择 |
4.2 观察过程 |
4.3 观察结果分析 |
4.3.1 教师选择图表行为分析 |
4.3.2 教师呈示图表行为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现状及问题原因调查分析 |
5.1 调查研究过程 |
5.1.1 调查目的 |
5.1.2 调查内容 |
5.1.3 调查对象 |
5.2 调查结果分析 |
5.2.1 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
5.2.2 教师对地理图表选择的意识及行为分析 |
5.2.3 教师对图表的的呈现方式的意识行为及原因分析: |
5.3 问题原因分析 |
5.3.1 理论知识不足,缺少教学反思 |
5.3.2 技术水平落后,缺乏相关培训 |
5.3.3 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能力较差 |
5.3.4 图像教学素养不足,缺乏深入探究 |
5.3.5 教师专业发展较封闭,阻碍教学思路的扩展 |
5.3.6 职初教师比重大,管理与教学工作难以兼顾 |
第六章 图表选择及呈现方式的改进策略 |
6.1 扩展教学理论,提高图表意识 |
6.2 精选地理图表,克服“拿来主义” |
6.2.1 确立选择图表的依据 |
6.2.2 拓宽选择图表途径 |
6.3 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习情趣 |
6.4 动态呈现图表,注重图表层次 |
6.5 图表化繁为简,运用图层叠加 |
6.5.1 学会地理要素简笔画法 |
6.5.2 提高图层叠加意识 |
6.6 选好呈图时机,恰当呈图收图 |
6.7 注重培训交流,提高处理图表技术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不足 |
7.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以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琼东南盆地中的构造沉积现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 |
1.1.1 选题的来源 |
1.1.2 选题的目的 |
1.1.3 选题的科学意义 |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1.2.1 盆地动力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我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动力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资料使用情况和主要工作量 |
1.4.1 资料使用情况 |
1.4.2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中、新生代板块构造与中国含油气盆地 |
2.1 中国大陆板块构造格局及周缘板块运动 |
2.1.1 中国大陆板块构造格局 |
2.1.2 太平洋板块运动特征 |
2.1.3 印度板块运动特征 |
2.2 中国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 |
2.2.1 东部拉张型(裂谷)盆地 |
2.2.2 西部挤压型(前陆)盆地 |
2.2.3 过渡派生型(走滑)盆地 |
第三章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双强作用”——对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响应 |
3.1 南堡凹陷区域地质概况 |
3.2 南堡凹陷东营组强断陷、强拗陷复合作用——“双强作用” |
3.2.1 强断陷活动特征 |
3.2.2 强拗陷活动特征 |
3.2.3 南堡凹陷东营组“双强作用”的独特性 |
3.3 “双强作用”与新生代西太平洋板块俯冲 |
3.3.1 南堡凹陷新生代玄武岩样品采集、处理 |
3.3.2 玄武岩样品主、微量元素分析 |
3.3.3 南堡凹陷新生代玄武岩源区及岩浆演化讨论 |
3.3.4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3.3.5 “双强作用”成因分析 |
第四章 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物源方向变化——对印度板块运动的响应 |
4.1 冷湖地区区域地质概况 |
4.2 冷湖地区渐新世物源方向变化 |
4.2.1 重矿物组合指示古物源方向变化 |
4.2.2 倾角测井特征指示古水流方向变化 |
4.2.3 砂岩百分含量指示古沉积物供给强度、方向变化 |
4.3 冷湖地区古近纪构造演化特征 |
4.3.1 地震数据解释和构造几何学分析 |
4.3.2 主干断层识别 |
4.3.3 断层活动性特征 |
4.3.4 基于地震反射特征的古水流方向恢复 |
4.3.5 构造应力场变化 |
4.4 柴达木盆地对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响应 |
4.4.1 对印度—欧亚板块初始碰撞的响应 |
4.4.2 对印度—欧亚板块完全碰撞的响应 |
第五章 琼东南盆地新近系巨厚陆架边缘沉积体——对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运动叠加作用的响应 |
5.1 琼东南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
5.2 琼东南盆地新近纪陆架边缘斜坡体 |
5.2.1 数据和方法 |
5.2.2 海南岛河流沉积物携载量 |
5.2.3 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斜坡体沉积物供应量 |
5.2.4 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斜坡体形成所需沉积物通量与海南岛沉积物供给量不匹配现象 |
5.2.5 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斜坡体沉积物来源 |
5.3 陆架—陆坡斜坡体的“斜向”堆积模式 |
5.4 陆架边缘巨厚沉积体构造控制因素 |
第六章 板块运动对中国含油气盆地新生代沉积与构造演化的影响 |
6.1 中国大陆构造变形及地壳运动特征 |
6.2 中国大陆新生代构造运动深部动力机制 |
6.3 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
6.4 盆地构造与沉积对板块运动响应的方式与识别标志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运用地理图像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地理图像的研究现状 |
1.4.2 区域认知的研究现状 |
1.4.3 地理图像与区域认知的研究现状 |
1.4.4 研究述评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运用地理图像培养区域认知的重要性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地理图像 |
2.1.2 区域认知 |
2.1.3 地理图像与区域认知培养的关系 |
2.2 运用地理图像培养区域认知的重要性 |
2.2.1 地理图像对区域认知培养的作用 |
2.2.2 地理图像与区域认知内容结合是教材重要体现 |
2.2.3 地理图像与区域认知结合是高考考查重要内容 |
2.3 理论基础 |
2.3.1 地理教学论 |
2.3.2 信息加工理论 |
2.3.3 认知学习理论 |
2.3.4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2.4 小结 |
第3章 运用地理图像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的课堂教学评价 |
3.1 评价目的 |
3.2 评价原则 |
3.3 地理图像教学课堂评价表构建 |
3.3.1 区域认知构成要素指标划分 |
3.3.2 地理图像教学水平层次划分 |
3.3.3 实施评价 |
3.4 运用地理图像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课堂教学现状评价和分析 |
3.4.1 课堂教学评价案例的选取 |
3.4.2 课堂教学评价案例的结果统计与分析 |
3.4.3 主要问题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运用地理图像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的教学策略与模式 |
4.1 教学策略 |
4.1.1 加强图像解读,建立区域空间认知 |
4.1.2 丰富图像类型,深化区域特征 |
4.1.3 加强图像的对比,理解区域差异 |
4.1.4 综合分析图像,形成区域联系认知 |
4.1.5 图文材料结合,情境创设进行区域发展与评价 |
4.1.6 加强图像的用图环节,促进区域方法迁移 |
4.1.7 建立完整的图像区域认知体系,完善区域认知 |
4.2 教学模式探讨 |
4.2.1 情境创设型的地理图像教学模式 |
4.2.2 问题导学型的地理图像教学模式 |
4.2.3 实践活动型的地理图像教学模式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必修3教材中体现区域认知内容的分类表 |
附录2 2014 -2018 年全国卷地理图像与区域认知结合考查试题统计表 |
附录3 课堂案例教学过程 |
附录4 地理图像对学生区域认知培养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4)油气煤铀同盆共存全球特征与中国典型盆地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科学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进展和认识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进展与创新认识 |
第一篇 油气煤铀藏(矿)同盆共存全球特征 |
引言 |
第二章 全球铀矿和砂岩型铀矿的产储量 |
2.1 铀矿床与沉积型铀矿的分类 |
2.1.1 铀矿床分类 |
2.1.2 沉积(岩)型铀矿 |
2.2 各类铀矿及主要产铀国的资源量 |
2.2.1 铀矿床数量和资源量 |
2.2.2 主要产铀国的资源量(储量) |
2.2.3 世界和主要产铀国的年产量 |
第三章 全球已发现砂岩型铀矿的分布特征 |
3.1 全球砂岩型铀矿开采技术进步与已探明的铀资源和主要富铀国 |
3.1.1 砂岩型铀矿开采的优越性 |
3.1.2 全球砂岩型铀矿资源的分布格局、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 |
3.2 各大洲主要产铀国分布特征 |
3.2.1 亚洲 |
3.2.2 北美洲 |
3.2.3 大洋洲 |
3.2.4 非洲 |
3.2.5 欧洲 |
3.2.6 南美洲 |
3.3 全球总体分布特征和规律 |
第四章 油气煤铀藏(矿)同盆共存特征 |
4.1 同盆共存的普遍性 |
4.2 同盆共存的分区性 |
4.2.1 多能源盆地分布广而不均衡 |
4.2.2 赋存层位和形成时代因地而异,但具有区域规律 |
第二篇 中国典型盆地油气煤铀同盆共存与相互作用实例剖析——鄂尔多斯盆地不同地区油气逸散及其铀成矿效应 |
引言 |
第五章 区域地质背景 |
5.1 盆地区域位置与构造单元划分 |
5.2 盆地发育与演化过程 |
5.3 油气煤铀赋存与多种能源分布概况 |
第六章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油气逸散特征 |
6.1 油气逸散的烃类标志及其来源 |
6.1.1 油气逸散及油源 |
6.1.2 酸解烃特征及来源 |
6.1.3 原油的气油比特征 |
6.2 油气逸散的非烃类标志及成因 |
6.2.1 延安组砂岩褪色蚀变 |
6.2.2 碳酸盐化蚀变 |
6.3 直罗组容矿砂岩白云石成因 |
6.3.1 直罗组容矿砂岩岩石学特征 |
6.3.2 “白云石(岩)问题”及研究焦点 |
6.3.3 白云石形成的影响因素和成因模式 |
6.3.4 研究区白云石的特征及成因机制 |
6.4 西缘逸散流体的特征 |
6.4.1 逸散流体的成分 |
6.4.2 逸散流体的性质和热液作用的证据 |
6.5 油气逸散的时限和指向 |
第七章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油气逸散与铀成矿 |
7.1 铀矿床基本特征和铀赋存形式 |
7.2 钛铀矿特征、形成条件及成因探讨 |
7.2.1 钛铀矿特征和形成条件 |
7.2.2 研究区钛铀矿的成因 |
7.3 逸散流体的还原作用 |
7.4 逸散流体的搬运作用和深部铀源 |
7.4.1 深部潜在铀源及富铀特征 |
7.4.2 深部富烃流体中铀的存在和迁移形式 |
7.4.3 深部铀源的可能性探讨 |
7.5 铀成矿年龄 |
7.5.1 砂岩型铀矿定年现状及方法选择 |
7.5.2 样品和方法 |
7.5.3 结果与讨论 |
7.6 铀成矿机理与成矿模式 |
7.6.1 铀矿化与油气逸散的时空关系 |
7.6.2 铀成矿模式 |
第八章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油气逸散与铀成矿 |
8.1 铀矿床基本地质特征 |
8.2 盆地北部油气逸散与流体蚀变 |
8.2.1 漂白砂岩和绿色砂岩的特征及成因 |
8.2.2 碳酸盐化的特征及成因 |
8.2.3 逸散流体的成分和性质 |
8.2.4 逸散流体的影响范围和散失规模 |
8.3 油气逸散对铀成矿的作用和证据 |
8.3.1 铀成矿和油气逸散的时空关系 |
8.3.2 铀矿物和矿体特征及成因 |
8.3.3 天然气还原铀的可能性模拟实验 |
8.3.4 脂肪酸甲酯的检出与铀沉淀两步式反应机理 |
8.4 逸散流体的成矿作用探讨 |
8.4.1 逸散流体对成矿元素搬运作用的证据 |
8.4.2 深部富烃流体中铀存在和迁移的形式 |
8.5 铀成矿机理和成矿模式 |
第九章 西部和北部油气逸散及其铀成矿效应特征对比 |
9.1 油气逸散特征和地质效应对比 |
9.1.1 逸散流体特征对比 |
9.1.2 逸散流体地质效应的差异及成因 |
9.2 铀矿化及成矿环境特征对比 |
9.2.1 铀成矿特征对比 |
9.2.2 铀矿物特征差异及原因 |
9.2.3 石油和天然气在铀成矿过程中的作用和差异 |
主要认识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 发表学术论文 |
2 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5)阴山西段中—新生代隆升过程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第三章 阴山西段中-新生代热演化史 |
3.1 低温热年代学原理 |
3.2 样品采集及实验方法 |
3.3 测试结果 |
3.4 色尔腾山中-新生代热演化史 |
3.5 狼山中-新生代热演化史 |
3.6 小结 |
第四章 阴山西段山前断裂带的特征及其对山体隆升的指示意义 |
4.1 阴山西段山前活动断裂 |
4.2 阴山西段山前台地 |
4.3 小结 |
第五章 河套盆地的埋藏史及其对阴山西段隆升的响应 |
5.1 河套盆地概况 |
5.2 回剥法反演盆地埋藏史 |
5.3 河套盆地的断陷埋藏过程对阴山西段隆升的响应 |
5.4 小结 |
第六章 阴山西段中-新生代隆升模式及机制探讨 |
6.1 阴山西段中生代及新生代早期隆升模式 |
6.2 阴山西段新生代晚期隆升模式 |
6.3 阴山西段中-新生代隆升过程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阶段参加的项目与学术成果 |
(6)台湾海峡西岸海岸沙丘记录的全新世晚期海岸环境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海岸沙丘砂粒度参数及其环境意义研究进展 |
1.3 海岸沙丘年代学研究进展 |
1.3.1 国外海岸沙丘年代学研究进展 |
1.3.2 中国海岸沙丘年代学研究进展 |
1.4 海岸沙丘发育模式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进展 |
1.5 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海岸沙丘材料 |
2.1 研究区地理背景 |
2.1.1 地质地貌 |
2.1.2 气象水文 |
2.1.3 人文经济 |
2.2 海岸风沙沉积类型及分布特征 |
2.3 典型海岸沙丘剖面特征 |
第3章 台湾海峡西岸海岸沙丘的年代学框架 |
3.1 光释光测年基本原理 |
3.2 光释光采样和实验流程 |
3.2.1 光释光样品的采集 |
3.2.2 光释光样品的前处理和制备 |
3.2.3 等效剂量值的测量 |
3.2.4 环境剂量率的计算 |
3.3 海岸沙丘砂释光特征与测年结果 |
3.3.1 海岸沙丘砂释光信号衰减特征和等效剂值的估算 |
3.3.2 海岸沙丘砂环境剂量率特征 |
3.3.3 海岸沙丘光释光测年结果与独立年代学检验 |
第4章 海岸沙丘砂粒度参数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
4.1 粒度分析基本原理 |
4.2 粒度采样与实验流程 |
4.3 海岸沙丘砂粒度组成特征 |
4.4 海岸沙丘砂粒度参数特征 |
4.5 海岸沙丘砂沉积环境判别 |
第5章 台湾海峡两岸海岸沙丘的发育阶段及驱动机制 |
5.1 台湾海峡两岸海岸沙丘发育阶段 |
5.2 海平面变化对海峡两岸风沙活动的影响 |
5.3 气候变化对海峡两岸风沙活动的影响 |
5.3.1 东亚冬季风演化对海峡两岸风沙活动的影响 |
5.3.2 北大西洋涛动与海峡两岸风沙活动的遥相关分析 |
5.3.3 欧亚大陆东、西海岸风沙记录的小冰期气候变化 |
5.4 人类活动对海峡两岸风沙活动的影响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华南右江盆地晚古生代巴马孤立台地沉积特征与演化 ——对深时古气候演变的响应和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晚古生代冰期研究进展 |
1.2.1 晚古生代冰期的起因和性质 |
1.2.2 晚古生代冰期的演化态势 |
1.2.3 低纬度地区碳酸盐岩沉积体系对晚古生代冰期的响应 |
1.3 右江盆地内晚古生代孤立碳酸盐岩台地研究进展 |
1.3.1 孤立碳酸盐岩台地概念 |
1.3.2 右江盆地内晚古生代孤立台地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1.4.1 碳酸盐岩微相定量-半定量统计分析 |
1.4.2 地球化学分析样品预处理 |
1.4.3 无机碳氧同位素分析 |
1.4.4 总有机碳分析 |
1.4.5 有机碳同位素分析 |
1.4.6 主微量元素分析 |
1.4.7 岩石热解分析 |
1.5 研究内容及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华南板块的古地理 |
2.2 右江盆地大地构造背景及演化 |
2.3 右江盆地晚古生代地层系统 |
第三章 桂西北巴马孤立台地沉积特征与演化 |
3.1 实测地质剖面简介 |
3.1.1 西山剖面 |
3.1.2 兰木剖面 |
3.1.3 水峒剖面 |
3.1.4 武篆剖面 |
3.1.5 同乐剖面 |
3.1.6 贡川剖面 |
3.1.7 后峒和老里剖面 |
3.2 生物-年代地层格架 |
3.2.1 密西西比亚纪的小有孔虫 |
3.2.2 宾夕法尼亚亚纪—瓜德鲁普世的?和小有孔虫化石带 |
3.3 巴马台地的沉积相类型 |
3.3.1 局限台地相沉积组合 |
3.3.2 开阔台地相沉积组合 |
3.3.3 颗粒滩相沉积组合 |
3.3.4 台地边缘生物礁相沉积组合 |
3.3.5 台地浅水上斜坡相沉积组合 |
3.3.6 台地下斜坡-盆地相沉积组合 |
3.4 巴马台地沉积相模式演化及其控制因素 |
3.4.1 沉积相模式及其演化 |
3.4.2 沉积相模式演化与相对海平面变化 |
3.4.3 沉积相模式演化与区域大地构造 |
3.4.4 沉积相模式演化与晚古生代冰期 |
3.5 小结 |
第四章 巴马台地多重地质记录对晚古生代冰期的响应和启示 |
4.1 晚古生代冰期的开端 |
4.1.1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
4.1.2 实验结果 |
4.1.3 沉积相及沉积环境解释 |
4.1.4 相对海平面变化 |
4.1.5 无机碳同位素地层 |
4.1.6 对全球古地理、古气候和古洋流的启示 |
4.1.7 小结 |
4.2 晚古生代冰期的发展 |
4.2.1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
4.2.2 实验结果 |
4.2.3 无机碳同位素数据可靠性评估 |
4.2.4 相对海平面变化与无机碳同位素地层 |
4.2.5 空谷期的“高频”旋回层及其驱动机制 |
4.2.6 小结 |
4.3 晚古生代冰室—温室古气候转换 |
4.3.1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
4.3.2 数据分析方法 |
4.3.3 实验结果 |
4.3.4 同乐和武篆地区空谷期古氧化还原环境与古生产力 |
4.3.5 华南地区空谷期缺氧事件盛行的驱动因素 |
4.3.6 华南地区空谷末期缺氧事件的终结 |
4.3.7 巴马台地K3/K2界线处碳循环波动事件(KCIE) |
4.3.8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腾冲地块早白垩世花岗岩类成因机制及深部动力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学科背景 |
1.2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1.3 研究现状 |
1.3.1 花岗质岩石研究意义及现状分析 |
1.3.2 腾冲地块花岗质岩浆作用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思路及意义 |
1.4.1 问题的提出 |
1.4.2 研究内容及方法思路 |
1.4.3 研究成果 |
1.4.4 研究意义 |
1.4.5 需要进一步的工作 |
1.4.6 论文工作量小结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概要分析 |
2.1 大地构造背景及地质演化过程 |
2.2 区域地层分布及接触关系 |
2.3 腾冲地块岩浆活动分布 |
第三章 高黎贡带北部独龙江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机制 |
3.1 引言 |
3.2 岩体地质背景与岩相学 |
3.3 地球化学分析数据结果 |
3.3.1 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 |
3.3.2 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3.3.3 全岩Sr-Nd同位素组成 |
3.3.4 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 |
3.3.5 矿物化学分析 |
3.3.6 矿物结晶压力 |
3.4 讨论 |
3.4.1 花岗闪长岩中暗色包体成因 |
3.4.2 花岗闪长岩成因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腾冲地块东北部东河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 |
4.1 引言 |
4.2 岩体地质背景与岩相学 |
4.3 地球化学分析数据结果 |
4.3.1 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 |
4.3.2 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4.3.3 全岩Sr-Nd-Pb同位素组成 |
4.3.4 矿物化学分析 |
4.4 讨论 |
4.4.1 高分异Ⅰ型花岗岩 |
4.4.2 高分异Ⅰ型花岗岩成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腾冲地块东部孟连和小塘-芒东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 |
5.1 引言 |
5.2 岩体地质背景与岩相学 |
5.3 地球化学分析数据结果 |
5.3.1 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 |
5.3.2 全岩主微量地球化学 |
5.3.3 全岩Sr-Nd同位素组成 |
5.3.4 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 |
5.3.5 矿物化学分析 |
5.4 讨论 |
5.4.1 孟连花岗闪长岩及暗色包体成因 |
5.4.2 小塘-芒东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及暗色包体成因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黎贡带中南段片马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 |
6.1 引言 |
6.2 岩体地质背景与岩相学 |
6.3 地球化学分析数据结果 |
6.3.1 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 |
6.3.2 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6.3.3 全岩Sr-Nd同位素组成 |
6.3.4 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 |
6.3.5 矿物化学分析 |
6.4 讨论 |
6.4.1 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成分不均一性 |
6.4.2 石英闪长岩的成因探讨 |
6.4.3 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的成因探讨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腾冲地块早白垩世花岗岩类时空分布及深部动力学意义 |
7.1 腾冲地块早白垩世构造岩浆作用的归属 |
7.2 腾冲地块早白垩世花岗岩类的时空分布及地球化学演变规律 |
7.3 腾冲地块早白垩世几种典型特征花岗质岩石的深部动力学意义 |
7.3.1 独龙江高钾钙碱性Ⅰ型花岗岩成因对深部动力学背景的约束 |
7.3.2 东河高分异Ⅰ型花岗岩成因对深部动力学背景的约束 |
7.3.3 富Na钙碱性花岗质岩石成因对深部动力学背景的约束 |
7.3.4 早白垩世晚期花岗岩类成因对深部动力学背景的约束 |
7.4 腾冲地块早白垩世岩浆作用过程中的壳幔物质贡献 |
7.4.1 亏损地幔源区物质在引发深部地壳物质熔融中的关键作用 |
7.4.2 岩石圈板片穿时性后撤拆离断裂过程引发的壳幔相互作用? |
7.5 腾冲地块早白垩世岩浆演化的深部动力学过程 |
第八章 主要认识及下一步工作设想 |
8.1 主要结论 |
8.2 下一步工作计划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1.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2.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学术活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9)高中生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现状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从地理空间视角看问题是地理素养的重要体现 |
(二)地理空间视角的培养是各国基础地理教育关注的热点 |
(三)认识人类生存的空间环境往往要从地理空间视角入手 |
(四)基础地理教育中的地理空间视角及其培养研究较为薄弱 |
(五)地理空间视角的培养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
(六)地理信息技术是培养学生地理空间视角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 |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目标 |
(一)高中生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的基本内容 |
(二)基于高中生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现状的调查 |
(三)探明高中生地理空间视角现实状况存在问题的原因 |
(四)基于该调查为高中生地理空间视角培养提出相关策略 |
三、研究意义5 |
(一)为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内容提供参考依据 |
(二)为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地理空间视角提供理论依据 |
(三)为高中地理教学开展地理空间视角培养提供具体对策 |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五、论文结构与内容概要 |
(一)论文结构 |
(二)内容概要 |
六、论文创新之处 |
(一)梳理、推导出高中地理空间视角的内容结构框架 |
(二)分析了地理空间视角教学的方法论意义 |
(三)为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提出了相关教学策略 |
第二章 地理空间视角及其教学的方法论意义分析 |
第一节 地理空间视角内涵 |
一、关于地理空间的研究 |
二、关于空间视角的研究 |
三、关于地理视角的研究 |
四、关于地理空间视角的研究 |
五、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研究 |
六、地理空间视角内涵 |
第二节 地理空间视角教学的方法论意义 |
一、以空间现象为基础分析地理空间 |
二、以空间格局为依托认识地理空间 |
三、通过空间过程的分析认识地理空间 |
第三章 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内容及其培养目标 |
第一节 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内容的理论梳理 |
一、从相关研究文献看地理空间视角的基本内容 |
二、国内外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内容 |
三、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的重点领域 |
第二节 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的基本目标 |
一、美国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目标 |
二、国内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目标 |
三、对我国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目标的建议 |
第四章 高中生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样本的选取和获得 |
三、调查问卷设计 |
四、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
五、问卷设计流程 |
六、预试 |
七、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问卷预试结果分析与修正 |
第二节 教师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状况调查分析 |
一、培养学生从地理空间现象的角度看问题的调查结果分析 |
二、培养学生从地理空间格局的角度看问题的调查结果分析 |
三、培养学生从地理空间联系与差异的角度看问题的调查结果分析 |
四、培养学生从地理空间过程的角度看问题的调查结果分析 |
五、教师对地理空间视角培养价值认知度调查分析 |
六、地理空间视角教学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
七、结论和建议 |
第五章 高中生地理空间视角的培养策略 |
第一节 认识“区域空间”的培养策略 |
一、认识“空间特征”是培养空间视角的基础 |
二、“空间尺度转换”是培养空间视角的重要方法 |
第二节 地理“空间联系”视角的培养策略 |
一、考虑空间定位是认识空间联系的基础 |
二、认识空间内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学习空间联系的核心 |
三、分析空间上的成因联系是学习空间联系的方法 |
四、分析“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是认识空间联系的目标 |
第三节 地理“空间过程”视角的培养策略 |
一、分析空间内的要素填充是认识地理过程的基础 |
二、从“标志性特征”入手认识地理过程 |
三、依据对“动因”与“条件”的剖析认识地理过程 |
四、从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看地理过程 |
五、通过地理空间推理认识地理过程 |
第六章 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视角 |
第一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空间视角培养中的优势和功能 |
一、地理信息技术在空间视角培养中的优势 |
二、地理信息技术在空间视角培养中的功能 |
第二节 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培养地理空间视角的具体形式 |
一、培养高中生地理空间视角的信息技术运用形式 |
二、空间视角培养中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的基本原则 |
第三节 基于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的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策略 |
一、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从空间位置的角度认识地理问题 |
二、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从空间分布的角度认识地理问题 |
三、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从空间联系的角度认识地理问题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一)地理空间视角及其教学研究的相关结论 |
(二)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内容及要求研究结论 |
(三)空间视角分析的“思维路径”对地理教学的指向性要求研究结论 |
(四)高中生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论 |
(五)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空间视角培养中的运用相关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辽河三角洲ZK2孔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记录及全新世海侵期古气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的 |
1.3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辽河三角洲自然地理与区域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气候 |
2.1.2 水文 |
2.1.3 土壤与沉积物 |
2.1.4 地形地貌 |
2.2 区域地质与地质构造 |
第三章 材料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测试方法 |
3.2.1 粒度测试 |
3.2.2 地球化学分析 |
3.2.3 微体古生物鉴定 |
3.2.4 孢粉鉴定 |
3.2.5 GDGTS分析 |
3.2.6 碎屑矿物分析 |
3.2.7 测年分析 |
第四章 辽河三角洲ZK2孔地层层序划分 |
4.1 ZK2孔的岩石地层学和年代地层学 |
4.2 ZK2孔沉积物粒度特征 |
4.3 Zk2孔沉积物微体古生物学特征 |
4.4 ZK2孔沉积单元的划分及沉积相 |
4.5 辽河三角洲晚更新世以来地层层序及沉积环境变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辽河三角洲ZK2孔晚更新世以来物源演变:来自REE地球化学的证据 |
5.1 REE组成特征 |
5.2 REE配分模式 |
5.3 REE控制因素 |
5.4 ZK2孔沉积物物源区特征与母岩组合的判别 |
5.5 小结 |
第六章 辽河三角洲全新世海侵期古气候研究 |
6.1 辽河三角洲ZK2孔全新世海侵期古气候指标的研究 |
6.1.1 常微量地球化学元素指标 |
6.1.1.1 常微量元素丰度及其比值的环境意义 |
6.1.1.2 常微量元素丰度变化特征 |
6.1.1.3 常微量元素主要控制因素 |
6.1.1.4 地球化学比值反映的气候变化 |
6.1.2 有机碳、总氮指标 |
6.1.2.1 有机碳_总氮的环境意义 |
6.1.2.2 有机碳_总氮组成特征 |
6.1.3 孢粉组合指标 |
6.1.3.1 孢粉组合的环境意义 |
6.1.3.2 孢粉组合特征 |
6.1.3.3 全新世海侵期以来辽河三角洲沉积环境和气候变化 |
6.1.4 分子标志物(GDGTs)指标 |
6.1.4.1 GDGTs的环境意义 |
6.1.4.2 辽河三角洲全新世以来GDGTs的组成和分布 |
6.1.4.3 辽河三角洲全新世以来四醚膜脂的组成和分布对古环境古气候的指示意义 |
6.2 辽河三角洲ZK2孔全新世海侵期古气候重建 |
6.3 辽河三角洲与其它区域全新世古气候的对比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7.2 论文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7.3 下一步工作思路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大陆东、西岸气候分布和成因图解(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地理教学中图表选择及其信息呈示方式的研究[D]. 张芳慧.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2]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以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琼东南盆地中的构造沉积现象为例[D]. 赵睿.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3]运用地理图像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的教学研究[D]. 何俊霞. 广州大学, 2019(01)
- [4]油气煤铀同盆共存全球特征与中国典型盆地剖析[D]. 王飞飞. 西北大学, 2018(02)
- [5]阴山西段中—新生代隆升过程及其意义[D]. 杨星辰.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8(07)
- [6]台湾海峡西岸海岸沙丘记录的全新世晚期海岸环境演变[D]. 徐晓琳.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7]华南右江盆地晚古生代巴马孤立台地沉积特征与演化 ——对深时古气候演变的响应和启示[D]. 刘超. 中国地质大学, 2017(01)
- [8]腾冲地块早白垩世花岗岩类成因机制及深部动力学意义[D]. 朱韧之. 西北大学, 2017(06)
- [9]高中生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现状与策略研究[D]. 黄妍.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2)
- [10]辽河三角洲ZK2孔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记录及全新世海侵期古气候研究[D]. 袁红明.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