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南坡鹿的生境管理与种群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赵唱[1](2018)在《贺兰山马麝的营养采食策略和微生境选择及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马麝(Moschus sifanicus),属偶蹄目、反会亚目、麝科、麝属,为西北、西南高地型物种。自2002年11月起,马麝已升为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I级野生保护动物。贺兰山是野生马麝的一个重要的分布区,其特有的地理位置:周边被沙漠、黄河及城市阻断,使得贺兰山马麝的种群数量波动不受种群迁徙的限制,但由于麝香的稀有及高昂的价格,使其一度遭受到毁灭性猎杀。目前为止贺兰山地区的马麝几乎绝迹,濒临灭绝。要开展对贺兰山马麝的保护工作尚缺乏相关的基础数据,本次对贺兰山马麝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是一项抢救性的研究工作,通过研究马麝食物组成、营养采食策略、栖息地选择与利用及生境适宜性评价等方面,首次系统的对贺兰山马麝的生存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这对贺兰山马麝种群的保护与恢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维护贺兰山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科学指导。根据2014-2016年调查马麝在贺兰山出现的情况,结合2013年全年在贺兰山地区布设的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马麝出现位置,对马麝活动区域中的采食植物种类进行了调查,并采集了马麝活动区域内可采食的植物标本及马麝的粪便,利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对各季节食物组成进行了研究分析,利用营养成份的测量方法对马麝食物营养成分和食性选择策略进行了研究,利用痕迹检验法、样方法和足迹链跟踪法对马麝各季节生境选择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分析各季节选择与利用生境的差异性,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结合3S技术对贺兰山马麝生境适宜性进行了评价。我们将两年的粪便样本数据按照季节组合一起,保证每个季节70个,共计280个独立样本;按青草期和枯草期分别每期采集19科31种植物样本;测定马麝的利用生境样方750个,对照样方307个。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贺兰山马麝的食物组成、季节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麝全年共取食植物类别共有19科31种(属)植物。采食各科植物中,蔷薇科(22.92%)、豆科(11.59%)、忍冬科(9.6%)、杨柳科(8.40%)和菊科(7.13%)所占比例较高,组成了马麝全年的主要食物。全年采食倾向于以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为主,其中密齿柳、内蒙野丁香、秦氏黄芪为四个季节主要食物中的共有食物。全年取食种类差异不大,各季节均特有不同的大宗食物。取食种类上,春、夏两季最高,为31种(属)。其中秋季Shannon-Wiener指数H’高于其他三个季节,均匀度指数J’秋季最高为1.28,冬季其次,春夏季接近;食物生态位宽度B值秋季和冬季高于其他两个季节,并且秋季的生态位宽度高于冬季。(2)对贺兰山马麝在枯草期(冬季)和青草期(夏季)的各营养成分及相关因子进行分析并通过对蛋白质、能量、单宁和食物组分进行建立CCD优化响应曲面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枯草期,马麝通常选择粗蛋白含量高,能量高、粗脂肪高、单宁含量低的植物为食;在青草期,马麝通常选择灰份含量高、粗脂肪含量高、低蛋白、低能量、单宁含量低的植物为食。对于冬夏两季贺兰山马麝的采食策略研究得知,马麝对食物的选择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而非单一因素决定的结果,并且粗蛋白、能量和单宁含量都是影响马麝采食的主要因素。同时也说明,马麝对食物的选择是一个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过程。马麝在不同季节选择食物是会受到植物的可获得性及其适口性的影响,在植物种类数量均丰盛的情况下,更倾向于选择鲜嫩多汁的植物的茎叶、草本及苔藓植物。在气候,环境等因素不断变化直至限制到马麝群体的采食时,随着选择范围不断变小,马麝也会选择适口性相对较差但却容易获取的食物,比如乔木的树皮、灌木角质化的表皮以及纤维较粗的高海拔草本植物,在食物短缺的冬季,马麝依然会将这些更容易获得的食物作为其采食的首选对象。(3)对贺兰山马麝各季节的生境选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食物、隐蔽级、人为干扰是决定马麝生境选择的重要因子,不同季节马麝对生境因子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差异:春季马麝对利用生境中的13种生境因子有选择性,趋向于在以青海云杉林为主要优势乔木并兼有杜松、油松、山杨、灰榆等混合型的山地针叶林中生活,喜欢在高海拔、高密度低乔木、远距离的高灌木、水源距离远、裸岩距离远同时隐蔽级高的阴坡活动。夏季马麝对利用生境中的12种生境因子有选择性,趋向于在以青海云杉林为优势乔木的山地针叶林的阴坡或半阴坡半阳坡的中坡位觅食,并且更趋向于高密度乔木、低密度灌木、高海拔、水源距离近、人为干扰距离远且隐蔽级高的栖息地活动。秋季马麝对利用生境中的12种生境因子有选择性,趋向于选择海拔更高的以优势乔木为青海云杉林的混合型山地针叶林中,偏爱阳坡中坡位,并兼顾隐蔽级高、裸岩距离远、人为干扰距离远,灌木密度低、高密度的高大乔木生境。冬季马麝对利用生境中的13种生境因子有选择性,马麝更趋向于选择山地针叶林和亚高山草甸灌丛中的半阴半阳破,偏爱选择以青海云杉林为主的混合林中,灌木距离大、乔木密度高、灌木密度大、坡度大、裸岩距离远、海拔高度高、乔木距离远以及植被盖度低的生境。研究表明,贺兰山马麝在青草期栖息地海拔较枯草期偏低,这与马麝所采食的植物分布、光照、地形地貌均有一定关系。随着季节的变化,受到食物、人为干扰、隐蔽级、交配、哺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贺兰山马麝对栖息地的选择与利用对策也发生一定的改变。(4)对贺兰山马麝生境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贺兰山马麝生境适宜性评价的环境因子有13个,针叶林、距水源距离、距护林点距离、海拔高度、距矿区距离、距道路距离是对马麝生境分布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坡向、草地、阔叶林、灌丛和坡度次之,高山草甸和荒漠对模型的贡献值最低,对马麝的生境选择影响也最小。随着坡度增大、距矿区距离、距道路距离、距护林点距离增大,马麝的生境适宜性也逐渐增大,随着距水源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在海拔高度为1 400-2 800 m之间时,生境适宜性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大,超过2 800 m以后生境适宜性则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说明马麝喜欢选择在远离人为干扰的区域内并且喜欢在山体陡峭的地区活动。马麝的适宜生境主要集中在宁夏贺兰山的南部、内蒙古贺兰山中部及北部地区,宁夏贺兰山北部、内蒙古贺兰山南部少数地区适宜性生境呈斑块化分布,适宜性生境面积为120.24 km2,约占研究地区总面积的3.27%。人为干扰小,高海拔、陡坡、针叶林是影响贺兰山地区马麝选择生境的主要因素,要尽快采取措施,加大保护力度,建立生态廊道,提高马麝的生境质量,以促进种群发展。
王慧颖[2](2016)在《鹦哥岭树蛙种群生态与保护对策》文中认为鹦哥岭树蛙是2007年发表的科学新种,只分布在鹦哥岭保护区高海拔的原始森林中。之前刘承钊、史海涛、刘惠宁、陈辈乐等对鹦哥岭两栖类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台湾自然博物馆周文豪和香港嘉道理研究人员对其成蛙进行了生物学描述,其他相关研究甚少。由于分布地狭小,种群数量少等原因,该蛙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以及海南省省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并定为易危物种。目前,在鹦哥岭该蛙仅发现于保护区核心区中的高海拔的原始林中,且发现其蝌蚪,这证明该蛙在鹦哥岭保护区内有稳定的种群分布。其种群分布以及种群动态亟待调查研究。对于已发现的鹦哥岭树蛙繁殖地,及时进行繁殖生态学等相关研究,以及对成蛙、蝌蚪的生物学的系统研究,对保护这个世界新物种以及监测海南热带森林环境变化都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在海南省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完成,主要探讨了鹦哥岭树蛙种群特征、栖息地生境特征以及生物学方面的内容。通过模仿鹦哥岭树蛙繁殖地特征,结合样带样方法,对鹦哥岭树蛙的种群分布、种群动态以及种群密度进行调查;通过对鹦哥岭树蛙栖息地10种生境因子的调查与分析,了解鹦哥岭树蛙生境偏好;通过野外观察以及实验室人工饲养的方式,对鹦哥岭树蛙的繁殖生物学以及繁殖期行为进行研究。第一部分讨论了鹦哥岭树蛙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鹦哥岭树蛙仅分布于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内海拔1200m以上的临时性水潭内;3月至6月为该蛙的繁殖期,3月为其繁殖高峰期;雄性鹦哥岭树蛙通过筑巢鸣叫的方式求偶,雌蛙则通过鸣声的辨别寻求抱对产卵;鹦哥岭树蛙蝌蚪唇齿式为I:4+4/1+1:II;孵化期为112h左右,3~4个月完成变态。第二部分讨论了鹦哥岭树蛙的种群特征与环境影响,结果表明:鹦哥岭树蛙为高海拔物种,只分布在鹦哥岭自然保护区两个海拔较高的区域,在温度较低的月份会进行冬眠,3月初温度逐渐回暖,出蛰到水潭附近进行配对繁殖,在水潭周围繁殖活动只在3至6月份,且繁殖高峰出现在3月份,之后便爬到周围树木或灌丛中,很难被发现。鹦哥岭树蛙数量极其稀少,据调查估算,整个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只有2972只左右,有待加强保护。对鹦哥岭树蛙对生境的偏好研究表明:鹦哥岭树蛙分布海拔较高,平均海拔为1480m,平均水温20.54℃,平均气温为22.47℃,气温略高于水温,高海拔地区受小气候影响较大,湿度大。繁殖期鹦哥岭树蛙栖息的季节性水潭较小,平均面积为12.59 m2,水深为13.58cm,且潭底有较多的腐叶,水潭周边乔木,灌木皆多,郁闭度高,平均郁闭度为76%。水潭的pH值多为弱酸性,海拔越高酸性越大。由于是季节性临时水潭,含氧量很低,平均含氧量为0.94ppm。对记录的10项生境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内pH值、含氧量、水深、郁闭度、水潭面积的权系数绝对值大于0.7,是鹦哥岭树蛙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说明鹦哥岭树蛙在繁殖季节对水体的依赖比较明显。最后对鹦哥岭树蛙的保护进行了SWOT分析,提出了对鹦哥岭树蛙保护的建议。介于鹦哥岭树蛙分布范围狭小、种群数量极少,在全球生物多样性所占的重要地位,以及受威胁程度,建议提高鹦哥岭树蛙保护级别,对该物种加强保护。建议保护区与周边社区政府多渠道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在2-6月份鹦哥岭树蛙繁殖期加大宣传和保护力度。
殷亚杰[3](2016)在《敖鲁古雅驯鹿(Rangifer tarandus)食性及其栖息地容纳量与种群生存力分析》文中认为敖鲁古雅驯鹿(Rangifer tarandus)是我国唯一的驯鹿种群,一直被鄂温克人所驯养。这一驯鹿种群经过300多年闭锁、隔离驯养,形成了其特有的生活习性,是栖息在北半球最南部的稀有小种群。敖鲁古雅驯鹿是我国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动物,同时也是鄂温克族人民独有的经济动物,具有较高的经济、观赏和文化价值。近年来,随着大兴安岭森林资源的不断开发,驯鹿可利用栖息地面积和食物资源逐年减少,加上驯鹿种群规模小和长期的近亲繁殖,以及饲养管理粗放、兽害、偷猎、疾病等原因,使得我国驯鹿种群数量始终难以逾越1000头,种群退化、生存状况令人堪忧。敖鲁古雅驯鹿种群分布具有典型的区域局限性、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一种群居的野生动物,由鄂温克人长期半散放驯养,已经使其失去了迁徙的习性,形成了不同于环北极圈其它驯鹿大种群的生态种特征。基于上述考虑,本研究从保护生物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敖鲁古雅驯鹿种群现状、食物组成和营养容纳量进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开展驯鹿种群生存力分析,旨在为敖鲁古雅驯鹿种群的保护、恢复和发展提供科学参考。2011年-2015年间,对分布在内蒙古根河市各林业局驯鹿种群数量与年龄结构、采食植物进行了实地试验与调查,并采集了驯鹿的新鲜粪样和活动区域内可能采食的植物标本。研究结果表明:自2012年以来,敖鲁古雅驯鹿一直分布在根河、金河和阿龙山各林业局,由8个部落点和1个部落景区共25家所饲养,种群数量始终未超过700头。驯鹿种群年龄结构基本合理,成年驯鹿为鹿群的主体,占整个种群的40%左右;幼体和亚成体比例相当,二者占种群的50%左右;老年个体数量较少,不足10%。鹿群性比失调,雌鹿虽多于雄鹿,但其比例仅为1.7:1。2011-2014年,共采集植物样本83种(属)、驯鹿粪便样本2675份,制成粪便复合样本240份。利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对驯鹿全年的食物组成研究得出:驯鹿全年共取食40科73种(属)植物,其中木本植物10科18种,草本植物18科40种,蕨类植物4科5种,苔藓植物5科5种,地衣植物3科5种。一年四季均采食的植物有12科15种,其中石蕊科(38.76%)、禾本科(4.58%)、莎草科(3.80%)、杜鹃花科(3.37%)和塔藓科(3.21%)植物采食比例较高,构成了驯鹿全年的主要食物。鹿蕊和雀鹿蕊在各季节均有较高的采食比例,其中鹿蕊在春、夏、秋和冬各季节的取食比例为18.13%、7.18%、21.05%和37.56%,雀鹿蕊在各季节的取食比例为15.41%、7.26%、16.49%和21.65%,二者为驯鹿全年的大宗食物。在食物组成上,驯鹿春季主要以木本植物的嫩枝叶和草本植物的嫩芽、嫩叶为食,平均取食量为47.43%;夏季草本植物的叶子是其主要食物,占总采食量的49.96%;秋、冬季节驯鹿主要以地衣植物为食,其采食比例分别为42.06%和68.03%,表明驯鹿食物组成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差异。在取食多样性上,驯鹿夏季取食植物的种类最多,为59种,其次为春季和秋季,分别为51种和33种,冬季取食植物种类最少,仅28种。食物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和食物生态位以夏季最高,分别为3.57、0.87和28.30,冬季最低,仅为2.17、0.65和5.03,表明冬季是驯鹿一年中生活最艰难的季节。鹿蕊、雀鹿蕊和喇叭石蕊是驯鹿冬季主要食物,三者占驯鹿冬季食物组成的63.97%。2012-2015年,用样方法对根河、金河、阿龙山和满归4个林业局14个林场3种地衣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实地试验与调查,共布设间距大于2km、长度2.5-3km的样线214条,10m×10m大样方768个。研究结果发现:鹿蕊为该地区的优势种,其平均盖度为4.93%,平均高度为14.1mm,平均干物质生物量为44.90kg/ha;雀鹿蕊次之,其平均盖度、高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72%、13.2mm和23.25kg/ha;喇叭石蕊各项指标最低,分别为0.90%、10.0mmm和5.93kg/ha。在4个林业局中,满归林业局地衣植物的生长情况最好,其干物质生物量为132.36kg/ha;其次为阿龙山林业局和金河林业局,其干物质生物量分别为103.56kg/ha和.49.91kg/ha;根河林业局最差,其干物质生物量仅为40.33kg/ha。满归林业局作为驯鹿的历史分布区,经过近10年的修复,地衣植物恢复状况良好。能量是限制驯鹿冬季生存的主要营养素,以鹿蕊、雀鹿蕊和喇叭石蕊提供的能量为基础对根河、金河、阿龙山和满归4个林业局驯鹿冬季营养容纳量进行了估算。结果发现:4个林业局驯鹿冬季营养容纳量分别为759、926、1407和2078头,8个部落点所在林场的容纳量为1468头。基于驯鹿生物学特性、我国鄂温克人对驯鹿特殊的养殖方式和管理方法,本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广袤,但真正适合鄂温克猎民点驻扎及其驯鹿所能采食到达的区域非常有限,即其可利用的空间是有限的,导致驯鹿种群的实际容纳量远低于大兴安岭的理论容纳量。因而为了保证驯鹿种群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认为:利用地域优势,在根河和金河林业局开展小种群驯鹿旅游业;利用地衣植物生长优势,在阿龙山和满归林业局开展驯鹿种群扩繁;同时在各个林业局划定1-2处适合驯鹿生长的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区,实现自然环境保护与驯鹿种群复壮的共同发展。在驯鹿养殖过程中,鉴于地衣植物的生长情况和驯鹿经营方式的差异,合理控制每个小种群的数量,确保驯鹿种群的可持续发展。应用Vortex9.99对我国驯鹿种群生存力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理想条件下(无近交、无灾难,无近交衰退),种群能够快速生长,并维持在各自的环境容纳量水平。异质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0.067,周期增长率λ=1.069,净生殖率R0=1.257,雌体的平均世代时间T=3.57,雄体的平均世代时间T=4.32;驯鹿经5.5年左右种群基因更换1次。在自然条件下(有近交、有灾难),敖鲁古雅驯鹿种群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除玛利亚·索亚种群外,其余7个亚种群均呈现负增长,异质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0.071,周期增长率λ=0.929;所有亚种群均有灭绝的风险,灭绝概率在4%-100%,其中达玛拉、达瓦、杨双虎和巴拉杰依亚种群的灭绝概率均为100%,灭绝时间分别为21年、39年、21年和17年。灵敏度分析发现偷猎和兽害是影响驯鹿种群发展的最大因素,尤其是偷猎,直接关系到驯鹿种群的发展方向。其次是仔鹿死亡率,关系到种群的存栏量和发展速度。通过对敖鲁古雅驯鹿种群的现状、可利用栖息地及食源植物的生长与分布状况的调查,以及营养容纳量的估算和种群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发现敖鲁古雅驯鹿种群发展形势并不乐观,因此,为了加快敖鲁古雅驯鹿种群复壮扩繁,加强驯鹿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加强驯鹿栖息地的保护,严禁偷猎和进行地衣植物的非法采集及林副产品过度开采。
林贤梅[4](2014)在《海南坡鹿一般临床性检查及防治对策》文中认为掌握海南坡鹿一般临床性检查,是开展疾病防治诊断的重要前提工作,只有掌握了临床检查,才能准确的了解坡鹿的健康状况。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与观察,该文阐述了海南坡鹿一般临床性检查:体温的检查;呼吸频率的检查;采食与反刍的检查;胃肠道的检查;心搏频率的检查;排粪及粪便检查;排尿及尿液的检查。不同年龄、性别的坡鹿个体各种指标的检查结果有所差异;坡鹿在静止或者是运动状态下各种指标的检查结果也不相同。文章提出了相应的临床性检查与保护建议。
刘宏毅[5](2014)在《海南坡鹿Ⅱ类MHC位点分离及其变异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是我国特有鹿科动物,曾广泛分布于海南岛的低海拔坡地和灌木林区。后因岛上人口数量剧增,坡鹿的栖息环境不断被破坏,加之盗猎行为的猖獗,导致其种群数量经历了严重的瓶颈打击。尽管海南坡鹿的种群数量已有所回升,但现存鹿只都是由1976年保存在大田自然保护区内的26头坡鹿繁衍而来。因此,种群内的奠基者效应明显,遗传多样性匮乏,在外源疾病的影响下,仍然显得十分脆弱,适应进化潜力堪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是脊椎动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呈现丰富的多态性。同时,它也是濒危动物种群遗传结构、群体适应潜力以及疾病风险评估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采用RACE (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扩增技术分离了海南坡鹿Ⅱ类MHC基因全长编码序列,并借助gDNA序列信息判断其位点数量情况,而后设计位点特异性引物对海南坡鹿邦溪群体的遗传变异水平进行调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离到了海南坡鹿3个Ⅱ类MHC A基因共4条完整编码序列,其中包括2条Ceel-DRA序列、1条Ceel-DQA1序列以及1条Ceel-DQA2序列。这3个A基因有着完整的基因结构,都能编码正常的蛋白分子,且在肝、肾、脾等多个脏器组织中表达,符合经典MHC基因的特征。在扫描群体gDNA样品时,无沉默基因或假基因座位发现。2)分离到了海南坡鹿6条Ⅱ类MHC B基因完整编码序列,其中包括3条Ceel-DRB序列和3条Ceel-DQB序列。3条Ceel-DRB序列可能分别来自1-2个Ceel-DRB基因座位,而Ceel-DQB序列则可能来自2-3个基因座位。虽然受实验材料限制,无法准确判断B基因的位点数量,但结合外显子、内含子信息以及小群体组织样本扩增扫描结果,能清楚地判定Ceel-DRB*01与Ceel-DRB*03是互为等位基因关系。Ceel-DQB*01与Ceel-DQB*02、Ceel-DQB*03间存在明显差异,应该源于一个独立的基因座位。通过序列结构分析以及组织表达检测,本研究认为这6条序列全都源于经典Ⅱ类MHC B基因座位。3)分别设计了海南坡鹿Ⅱ类MHC A基因位点特异性引物和B基因物种特异性引物对邦溪群体展开种群遗传调查。结果除上述4条A基因序列和6条B基因序列外,均无新基因序列发现。邦溪群体的奠基者效应明显,需要加强与原种群以及其它迁地种群的基因交流。4)海南坡鹿的Ceel-DRA基因非常保守。2条等位基因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差异度仅为0.9%和0.8%。通过与其它鹿科动物的DRA外显子2序列进行比较发现,鹿科动物各种间的DRA基因亦是相当保守。用于分析的4条马鹿(Cervus elaphus)DRA基因序列与坡鹿的Ceel-DRA基因序列在氨基组成上完全相同。故而,坡鹿Ceel-DRA等位基因间缺乏实质性作用的变异,呈现功能意义上的单态,可能是由净化选择作用所造成,无需过度关注其遗传变异水平。5)与Ceel-DRA基因不同,海南坡鹿Ceel-DRB等位基因间存在明显差异,2条等位基因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差异度分别高达2.9%和6.4%,受到了正选择作用。此外,通过构建贝叶斯系统发生树发现,坡鹿的Ceel-DRB等位基因与马鹿、梅花鹿(Cervus Nippon)的等位基因相互交织,鹿科动物的DRB基因存在明显的跨物种进化机制。6)由于Ceel-DRB等位基因间存在明显差异,受到正选择作用,正选择往往能积累有益变异,进而提高群体适合度。因此,在今后的种群遗传管理中要着重关注Ceel-DRB基因的多态性情况。特别在育种时,争取多繁育一些Ceel-DRB杂合子个体。
刘姝[6](2013)在《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放归普氏野马生境选择及社区保护意识调查研究》文中认为2011年夏季(6~8月)以及秋季(9~10月),在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随机设置样线,夏季分别调查了放归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的采食样方199个(99个利用样方,100个对照样方)、泥浴样方163个(63个利用样方,100个对照样方)、休息样方163个(63个利用样方,100个对照样方),秋季分别调查了普氏野马的采食样方204个(102个利用样方,102个对照样方)、泥浴样方151个(49个利用样方,102个对照样方)、休息样方152个(52个利用样方,100个对照样方),并设置了14个相关的生境因子,对放归普氏野马不同季节的采食、泥浴和休息生境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普氏野马的采食、泥浴、休息生境涉及的13个生境因子的分析得出的如下结论:(1)夏季放归普氏野马采食生境选择的特征:选择半阴半阳坡,对无坡向随机选择;选择下坡位,对平滩、中坡位随机选择,选择距离水源近(<2000m),干扰距离<2000m,选择植物盖度在10-30%之间的中高度范围,尤其选择针茅盖度相对较高的生境,随机选择植物种数在中高度范围。(2)秋季放归普氏野马采食生境的特征:半阴半阳坡和无坡向,中坡位、平滩处,选择距离水源近(<2000m)并且干扰较适中的区域,选择干扰距离2000-5000m之间范围,选择总植物盖度和针茅盖度在10-30%之间的中高度范围,驼绒藜盖度中高区域。(3)夏季放归普氏野马泥浴生境的选择特征:平缓斜坡(<20°)、半阴半阳坡、下坡位、平滩,选择植物总盖度在10-20%之间的中低度范围、针茅盖度在10-30%之间的中高度范围、驼绒藜盖度低(<5%),植物科数少(<5种)、种数(5-10种)相对丰富的生境,其泥浴平均海拔高度高于1000m,选择在10-30%之间的中度隐蔽级,对<10%的较低隐蔽级随机选择,距离隐蔽物较近(<50m)。(4)秋季放归普氏野马泥浴生境的选择特征:选择半阴半阳坡和无坡向,平滩,对中坡位随机选择,选择植物总盖度0-20%之间的中低度范围,选择驼绒藜盖度0-10%和针茅盖度10-20%之间的中低度范围,植物种数在5-10种,科数少(<5种)的区域,其泥浴平均海拔高度低于900m,选择与隐蔽物距离较近(<50m),隐蔽级低。(5)夏季放归普氏野马休息生境的特征:选择阴坡和半阴半阳坡,选择上坡位、下坡位,选择坡度为10-30°的斜坡,选择植物总盖度和针茅盖度较低(<10%),驼绒藜盖度中高度范围,植物科数、种数少(<5种)的区域,选择距离水源近(<2000m),干扰距离<2000m的区域,选择900m-1000m范围内的高程,选择距离隐蔽物较近(<200m),<10%的较低隐蔽级。(6)秋季放归普氏野马休息生境的特征:选择半阴半阳坡、上坡位和中坡位,坡度>20°,水源距离较近,干扰距离<5000m。选择植物科数和植物种数5-10种之间的中度范围、针茅盖度低(<10%),驼绒藜盖度低(<5%)的区域,低度隐蔽级。(7)普氏野马放归区四个乡镇社区牧民对调查涉及的保护区相关知识及对普氏野马的认识有显着的差异,但四个乡镇社区牧民对保护放归的普氏野马持有积极肯定态度。(8)放归普氏野马和家畜争夺草场的矛盾与各乡镇到野放核心区的距离有相关性,随着到野放核心区距离的增加,社区牧民保护放归普氏野马的意识逐渐减弱。(9)社区牧民对放归普氏野马等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普遍了解较少。
董德[7](2010)在《海南坡鹿退化栖息地改造方法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仅分布在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带,保护区面积仅为1314公顷。2000年保护区内坡鹿数量达到1000余头,已经超过了保护区所能容纳的坡鹿数量,坡鹿过度采食,已经造成了保护区内植物群落的退化演替,对保护区内退化的栖息地进行人工改造是当务之急。本研究利用火烧兼耕耙、耕耙、砍伐、控制四种处理方法对退化较为严重的落叶季雨林群落进行改造,通过处理前后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植物种类、草本植物密度、高度变化等指标来衡量哪种处理更经济有效地改善坡鹿的采食生境。结果表明:1处理前后物种数量比较处理后各组物种数均显着增加,变化最为显着的为火烧组,其次为耕耙组,控制组变化最小。2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的比较各组在处理前后多样性、丰富度均有显着提高,多样性与丰富度的变化趋势相同,而均匀度与多样性则呈相反的趋势,砍伐组多样性呈现出小——大——小的趋势,而耕耙组与火烧组均为波动下降趋势,各组均匀度除砍伐组与多样性趋势一致外,其余趋势相反。3生物量处理前后各组生物量均有显着提高,控制组生物量变化最小,而砍伐组生物量涨幅最大,草本植物数量所占比例也最大。4密度、高度对比在选取的5种草本植物中,四种植物的密度最大值出现在砍伐组,一种植物密度最大值出现在火烧组,并且5种植物的密度最大值均出现在了7月份。6-9月份为植物高度增长最快的月份,9-11月份植物的高度增长呈现出负增长的趋势。结论:火烧组与砍伐组是本次试验中较为理想的处理方式,砍伐组快速的提高了物种丰富度,而砍伐+火烧+耕耙则将原本的落叶季雨林群落改造成了坡鹿最为喜爱的低平地热带草原群落,是一种适宜长期利用的改造方法。
高梅香[8](2009)在《景观破碎化对东北虎主要猎物种群影响模拟》文中指出景观破碎化威胁着野生动物的生存和发展,是导致物种濒危和灭绝的根本原因。在破碎景观中,同时伴随着景观形态的破碎和生态功能的破碎(生境质量下降),同时又增加了野生动物被捕杀和盗猎的风险,这些因子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野生动物种群发展。研究景观破碎化对野生动物种群的影响,探讨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影响因子,是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空间直观种群模型将现实生境和种群动态结合在一起,采用基于个体的模拟途径,综合了动物个体与生境之间的交互过程,在模拟和预测景观破碎化对动物影响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本文以东北虎主要猎物种群马鹿、野猪和狍子的生物学特性为基础,结合3S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语言开发了空间直观种群模型(LAPS,Landscape-level Animal PopulaitonSimulator),完达山东部地区和珲春自然保护区模拟值和观测值的比较表明,空间直观种群模型(LAPS)能很好的模拟破碎景观中东北虎主要猎物种群的动态。以完达山东部地区为例,设置不同程度的意外死亡率、环境容纳量和景观形态破碎情景,通过LAPS模型的模拟运行,探讨人为盗猎和捕杀、生境质量下降和景观形态破碎对东北虎主要猎物种群的影响。本次模拟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的成果和进展:1.人为盗猎捕杀等非法行为引起的意外死亡事件是限制东北虎主要猎物种群发展的关键因子。在不同的景观形态破碎和生境质量下降组合情景中,人为捕杀和盗猎对马鹿、野猪和狍子种群动态均具有显着的影响,是引起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较高的意外死亡率引起东北虎主要猎物种群的明显下降,随着意外死亡率的减小,种群数量逐渐得到上升和恢复。因此,在研究区破碎景观中,控制和降低人为盗猎引起的意外死亡事件是东北虎主要猎物种群保护和恢复的关键措施。2.相较于以生境质量下降为主要特征的景观功能破碎,景观形态破碎对东北虎主要猎物种群动态具有更大的影响,因此应将保护的重点放在恢复景观空间格局上,保证足够的适宜生境面积,降低斑块形状的复杂性。本次模拟结果表明生境质量下降对破碎景观中马鹿和狍子种群没有显着影响,不是引起马鹿和狍子种群下降的主要原因。在各个景观形态破碎情景中,环境容纳量仅在个别意外死亡率情景中对野猪种群有显着影响,但这种显着的影响没有明显的规律性,生境质量下降对野猪的影响比较复杂。在各种组合情景中,景观形态破碎对马鹿和狍子种群没有显着影响,不是引起马鹿和狍子种群动态变化的重要因素。在意外死亡率较大的情况下,景观形态破碎对野猪种群没有显着影响,在意外死亡率较小的情况下,景观形态破碎对野猪种群动态具有显着的影响。破碎景观中强烈的人为盗猎活动掩盖或削弱了景观形态破碎对野猪种群的影响,随着人为盗猎强度的减弱,景观形态破碎对野猪种群的影响作用逐渐显现出来。3.景观破碎化对东北虎主要猎物种群的影响表现出物种差别,通常马鹿和狍子对景观破碎化表现出一定的耐受性,种群响应外界干扰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野猪具有较大的敏感性和波动性,干扰减轻时种群恢复迅速,干扰增强时种群下降明显,因此在东北虎主要猎物种群保护过程中要考虑物种差别,要针对不同物种对景观破碎化的响应特点区别对待。4.在完达山东部地区,破碎景观中的东北虎主要猎物种群集群主要分布在研究区最大的、连通性最好的阔叶混交林生境斑块内。虽然完达山东部地区景观处于破碎状态,但研究区最大的斑块仍然是阔叶混交林,几乎覆盖整个研究区,空间连通性较好。研究区最大的阔叶林生境斑块承载了大部分的东北虎主要猎物种群集群,在各种模拟情景中,东北虎主要猎物种群集群均主要分布在这个最大的生境斑块内。保护研究区最大的适宜生境斑块,阻止其进一步破碎是东北虎及其主要猎物种群保护和恢复的基础保障。本次模拟研究结果为东北虎及其主要猎物种群的保护和恢复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提供了参考。
卢学理,袁喜才,何兵,张海,符运南[9](2008)在《海南坡鹿栖息地植被覆盖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不同时期的Landsat TM卫星遥感图像,分别提取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栖息地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1991年保护区和周边地区的NDVI平均值分别为0.2485和0.291,而2001年的NDVI平均值分别为0.1272和0.0827,表明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周边地区的植被覆盖均下降,且周边地区植被覆盖下降幅度较大。保护区植被覆盖的下降是植被改造的结果,有利于坡鹿及栖息地的保护与发展;保护区周边地区植被覆盖下降是垦荒和采伐等人为干扰所致,是导致坡鹿栖息地丧失或破坏的重要原因。人类活动是植被覆盖变化的主要因素。建议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应为濒危物种保护的未来留下空间。
秦卫华,王智,徐网谷,蒋明康[10](2008)在《海南省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和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对海南省的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铜鼓岭、东寨港和大田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外来入侵植物分别为35、38和37种,总计18科55种,入侵途径以无意传播为主。绝大多数外来入侵植物已在保护区内建立稳定的繁殖种群,其中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L.)、假臭草(Eupatorium catariumVeldkamp.)、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L.)、刺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ungensH.B.K.)、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L.)、龙珠果(Passiflora foetidaL.)及仙人掌〔Opuntiastricta(Haw.)Haw.〕等7种外来入侵植物对保护区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危害和影响最大。依据保护区内外来入侵植物的特点和生态影响,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管理措施和防治建议。
二、海南坡鹿的生境管理与种群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南坡鹿的生境管理与种群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贺兰山马麝的营养采食策略和微生境选择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麝类概况 |
1.1.1 麝类的分类渊源 |
1.1.2 研究物种简介 |
1.1.3 我国麝类的种群资源 |
1.1.4 麝类的经济价值及致危因素 |
1.2 麝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麝类的食性研究 |
1.2.2 麝类的生境选择研究 |
1.2.3 麝类的家域研究与栖息地评价 |
1.2.4 麝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1.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2 研究地概况 |
2.1 地理位置及范围 |
2.2 地质地貌 |
2.2.1 地貌特征 |
2.2.2 地质变迁 |
2.3 气候特点 |
2.4 水文环境 |
2.5 土壤分布 |
2.6 植物多样性与植被类型 |
2.7 野生动物资源 |
3 贺兰山马麝的食物组成 |
3.1 前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植物样品及马麝粪样的采集 |
3.2.2 显微装片的制备 |
3.2.3 显微片的镜检与计算 |
3.2.4 食物组成与食物多样性分析 |
3.3 结果 |
3.3.1 春季食物组成 |
3.3.2 夏季食物组成 |
3.3.3 秋季食物组成 |
3.3.4 冬季食物组成 |
3.3.5 马麝食性的季节性差异 |
3.4 讨论 |
3.4.1 误差来源及改进策略 |
3.4.2 贺兰山马麝对食物的适应 |
3.5 本章小结 |
4 贺兰山马麝冬季与夏季食物营养策略的比较 |
4.1 前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植物样品的采集保存 |
4.2.2 测量方法 |
4.2.3 数据处理 |
4.3 结果 |
4.3.1 冬季与夏季食物的各营养成分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比较 |
4.3.2 贺兰山马麝冬季与夏季采食策略主要因素分析 |
4.4 讨论 |
4.4.1 食物中的各营养成分及物质对马麝食物选择的作用 |
4.4.2 贺兰山马麝的食物选择及综合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5 贺兰山马麝的微生境选择 |
5.1 前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野外样线与样方的布设 |
5.2.2 各生境因子的测定方法 |
5.2.3 数据处理 |
5.3 研究结果 |
5.3.1 马麝春季微生境选择研究 |
5.3.2 马麝夏季微生境选择研究 |
5.3.3 马麝秋季微生境选择研究 |
5.3.4 马麝冬季微生境选择研究 |
5.3.5 马麝在枯草期与青草期觅食地微生境选择比较研究 |
5.4 讨论 |
5.4.1 马麝春季栖息地的选择 |
5.4.2 马麝夏季栖息地的选择 |
5.4.3 马麝秋季栖息地的选择 |
5.4.4 马麝冬季栖息地的选择 |
5.4.5 马麝枯草期与青草期栖息地的选择 |
5.5 本章小结 |
6 贺兰山马麝的生境适宜性评价 |
6.1 前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最大熵模型的选用 |
6.2.2 数据的采集与提取 |
6.2.3 模型检验与生境等级划分 |
6.3 研究结果 |
6.3.1 最大熵(MAXENT)模型预测 |
6.3.2 对模型预测结果的检测 |
6.3.3 环境变量对马麝分布的影响 |
6.3.4 贺兰山马麝生境适宜性分布 |
6.4 讨论 |
6.4.1 生境因子的选取与评价结果 |
6.4.2 生态位模型的选用与模型数据的输入 |
6.4.3 对贺兰山马麝的保护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2)鹦哥岭树蛙种群生态与保护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综述 |
1.1 基本概念 |
1.1.1 野生动物管理 |
1.1.2 种群及种群动态 |
1.1.3 生境及生境选择 |
1.2 研究对象 |
1.2.1 分类地位 |
1.2.2 生物学特性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两栖动物保护生物学护研究进展 |
1.3.2 种群动态研究进展 |
1.3.3 生境选择研究进展 |
1.4 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意义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概况 |
2.2 繁殖生物学调查方法 |
2.3 种群动态调查与统计方法 |
2.4 生境选择调查与统计方法 |
3 鹦哥岭树蛙生物学特征 |
3.1 蝌蚪特征及量度 |
3.2 成蛙形态特征 |
3.3 鹦哥岭树蛙繁殖特征 |
4 鹦哥岭树蛙种群动态与生境选择分析 |
4.1 鹦哥岭树蛙种群动态分析 |
4.1.1 种群分布研究结果 |
4.1.2 种群季节变化研究结果 |
4.1.3 种群数量研究结果 |
4.2 鹦哥岭树蛙生境选择 |
5 鹦哥岭树蛙保护SWOT分析 |
5.1 优势分析 |
5.1.1 保护区区位与资源优势 |
5.1.2 管理团队优势 |
5.1.3 管理资金相对充足 |
5.2 劣势分析 |
5.2.1 保护面积大,管护难度大 |
5.2.2 鹦哥岭树蛙种群数量与分布劣势 |
5.2.3 人类活动干扰较多 |
5.3 机遇分析 |
5.3.1 政策支持 |
5.3.2 国际合作日益加深 |
5.3.3 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 |
5.4 挑战分析 |
5.4.1 旅游业的开发 |
5.4.2 人工林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
5.4.3 气候变化 |
6 鹦哥岭树蛙保护建议 |
6.1 提高保护等级 |
6.2 加大宣传力度 |
6.3 加强保护区管理 |
6.4 合理开发与规划旅游资源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3)敖鲁古雅驯鹿(Rangifer tarandus)食性及其栖息地容纳量与种群生存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驯鹿及相关研究进展 |
1.1.1 驯鹿的生物学特征 |
1.1.2 驯鹿的分类和分布 |
1.1.3 驯鹿的研究进展 |
1.2 食草动物食性研究方法概述 |
1.2.1 直接观察法 |
1.2.2 利用法 |
1.2.3 胃容物分析法 |
1.2.4 粪便DNA分析技术 |
1.2.5 粪便显微分析法 |
1.3 容纳量研究概述 |
1.3.1 容纳量的概念 |
1.3.2 容纳量的类型及研究方法 |
1.3.3 容纳量的应用领域 |
1.4 种群生存力分析研究概述 |
1.4.1 PVA研究进展 |
1.4.2 PVA的研究方法 |
1.4.3 PVA常用软件包 |
1.4.4 我国PVA研究的现状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地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与范围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特征 |
2.4 水文特征 |
2.5 土壤类型 |
2.6 植被类型 |
2.7 动物资源 |
2.8 本章小结 |
3 驯鹿食性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粪样的采集 |
3.1.2 对照植物的收集 |
3.1.3 样品的处理 |
3.1.4 实验室制片 |
3.1.5 显微片的镜检 |
3.2 驯鹿食物多样性分析 |
3.3 研究结果 |
3.3.1 驯鹿全年食物组成 |
3.3.2 驯鹿食物组成的季节性差异 |
3.4 讨论 |
3.4.1 驯鹿的食物组成 |
3.4.2 驯鹿食物组成的季节性差异 |
3.5 本章小结 |
4 驯鹿冬季容纳量研究 |
4.1 研究地点 |
4.2 研究方法 |
4.2.1 调查区域的设置 |
4.2.2 主要食物种类的确定 |
4.2.3 冬季主要食物总能量的估算 |
4.2.4 驯鹿冬季日营养需求量的确定 |
4.2.5 容纳量的计算 |
4.3 研究结果 |
4.3.1 生境食物供给量 |
4.3.2 驯鹿冬季维持生存的最低营养需求量 |
4.3.3 驯鹿营养容纳量的估算 |
4.4 讨论 |
4.4.1 地衣植物对容纳量的影响 |
4.4.2 人为因素对容纳量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驯鹿种群生存力分析 |
5.1 研究方法 |
5.2 种群参数估计 |
5.2.1 物种描述 |
5.2.2 种群组成与分布 |
5.2.3 年龄结构与性比 |
5.2.4 繁殖系统 |
5.2.5 繁殖率 |
5.2.6 死亡率 |
5.2.7 灾害 |
5.2.8 交配垄断 |
5.2.9 环境容纳量 |
5.2.10 种群近交繁殖 |
5.2.11 收获 |
5.2.12 人为补充 |
5.3 结果 |
5.3.1 理想状态下种群动态 |
5.3.2 各种因子影响下种群动态 |
5.3.3 参数灵敏度分析 |
5.4 讨论 |
5.4.1 近交衰退对种群的影响 |
5.4.2 环境容纳量对种群的影响 |
5.4.3 灾害频率对种群的影响 |
5.4.4 死亡率对种群的影响 |
5.4.5 驯鹿文化传承对种群的影响 |
5.5 保护与管理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4)海南坡鹿一般临床性检查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体温的检查 |
2 呼吸频率的检查 |
3 心搏频率的检查 |
4 胃肠道的检查 |
5 采食与反刍的检查 |
6 排粪及粪便检查 |
7 排尿及尿液的检查 |
8 坡鹿常见临床性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
8.1 鹿胃肠炎 |
(1) 症状 |
(2) 治疗 |
(3) 预防 |
8.2 仔鹿下痢 |
(1) 症状 |
(2) 治疗 |
3.2.3预防 |
(5)海南坡鹿Ⅱ类MHC位点分离及其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一章 海南坡鹿综述 |
1.1 海南坡鹿的生物学特征 |
1.2 海南坡鹿的起源、种群历史及发展现状 |
1.3 海南坡鹿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及其在保护生物学中的应用 |
2.1 MHC的主要分类 |
2.2 MHC的多态性维持机制 |
2.3 MHC在保护生物学中的应用 |
2.4 MHC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5 MHC基因分离的主要方法 |
2.6 鹿科动物MHC的研究现状 |
第三章 本文的立题依据、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第四章 海南坡鹿Ⅱ类MHC A基因位点分离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4.3 结果和讨论 |
第五章 海南坡鹿Ⅱ类MHC B基因位点分离 |
5.1 实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5.3 结果和讨论 |
第六章 海南坡鹿邦溪种群遗传多样性调查 |
6.1 实验材料 |
6.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6.3 结果和讨论 |
第三部分 结论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6)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放归普氏野马生境选择及社区保护意识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普氏野马简介 |
1.1.1 普氏野马生物学特征 |
1.1.2 普氏野马在研究区的生存现状 |
1.2 普氏野马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野马的进化历史、地理分布的变迁 |
1.2.2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及形态学研究 |
1.2.3 人工圈养、半散养条件下与放归状态下主要行为研究 |
1.2.4 基于分子水平下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1.2.5 疾病防治与同区域间共存的野生动物关系的研究 |
1.2.6 放归普氏野马生境选择研究进展 |
1.3 野生动物生境选择研究进展 |
1.3.1 生境选择的研究尺度和对象 |
1.3.2 生态因子的选择及测量 |
1.4 保护区周边社区相关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候条件 |
2.1.3 水资源特征 |
2.1.4 植被资源 |
2.1.5 动物资源 |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夏季、秋季放归普氏野马采食、泥浴、休息样方数据收集 |
3.1.1 调查时间 |
3.1.2 调查地点的样方测量 |
3.1.3 调查内容及生态因子测量 |
3.1.4 数据处理方法 |
3.2 放归普氏野马社区调查研究 |
3.2.1 调查时间与方法 |
3.2.2 调查内容 |
3.2.3 调查对象 |
3.2.4 数据处理方法 |
第四章 放归普氏野马采食生境的选择 |
4.1 夏、秋季节普氏野马对采食生境的选择指数 |
4.2 夏季放归普氏野马采食生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
4.3 秋季放归普氏野马采食生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
4.4 放归普氏野马夏、秋季采食生境的比较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放归区域普氏野马泥浴生境的选择 |
5.1 夏、秋季节普氏野马对泥浴生境的选择指数 |
5.2 夏季放归普氏野马泥浴场生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
5.3 秋季放归普氏野马泥浴场生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
5.4 放归普氏野马夏、秋季泥浴生境比较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放归普氏野马休息生境的选择 |
6.1 夏、秋季节普氏野马对休息生境的选择指数 |
6.2 夏季放归野马普氏休息生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
6.3 秋季放归野马普氏休息生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
6.4 放归普氏野马夏、秋季休息生境比较 |
6.5 小结和讨论 |
第七章 普氏野马放归区域社区牧民保护意识调查和分析 |
7.1 保护区内社区畜牧业对放归普氏野马的影响 |
7.2 社区牧民对保护区及保护放归普氏野马的认识 |
7.3 社区牧民对放归普氏野马保护的态度 |
7.4 社区牧民参与保护普氏野马意愿调查结果及分析 |
7.4.1 社区牧民参与保护普氏野马的主动性 |
7.4.2 社区牧民参与保护普氏野马意愿分析 |
7.5 小结与讨论 |
7.6 建议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生境综合选择的主要结论 |
8.2 普氏野马重引入区域社区牧民保护意识调查结论 |
8.3 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 |
致谢 |
(7)海南坡鹿退化栖息地改造方法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草食动物与草地之间的关系 |
1.2 草食动物对营养的需求 |
1.3 国内外对退化栖息地改造方法的研究 |
1.3.1 国内对退化栖息地改造方法的研究 |
1.3.2 国外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措施 |
1.4 海南坡鹿相关研究 |
1.4.1 活动习性 |
1.4.2 生境选择 |
1.4.3 种群动态 |
1.4.4 环境容纳量 |
1.4.5 食性 |
1.4.6 迁地保护 |
1.4.7 生境改造 |
1.5 研究背景 |
2 研究概况 |
2.1 研究地区 |
2.2 气候状况 |
2.3 土壤和水文状况 |
2.4 植物群落类型 |
2.4.1 早期植被群落 |
2.4.2 退化的植物群落 |
2.5 本章小结 |
3 研究方法 |
3.1 实验样地的准备 |
3.2 数据收集方法 |
3.2.1 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密度 |
3.2.2 生物量 |
3.3 数据计算 |
3.3.1 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指数计算方法 |
3.3.2 各物种数量比较 |
3.3.3 生物量 |
3.4 SPASS数据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4 结果 |
4.1 处理前后植物种类变化 |
4.2 多样性比较 |
4.2.1 月间比较 |
4.2.2 处理后各组比较 |
4.3 物种丰富度比较 |
4.3.1 组间丰富度比较 |
4.3.2 月间丰富度比较 |
4.4 均匀度比较 |
4.4.1 各月间物种均匀度比较 |
4.4.2 各组间物种均匀度比较 |
4.5 生物量比较 |
4.5.1 各组处理前后生物量比较 |
4.5.2 处理后组间比较 |
4.6 植物生长量比较 |
4.6.1 坡鹿吃的植物的生长量的比较 |
4.6.2 坡鹿不吃的植物的生长量比较 |
4.6.3 三种草本高度增长状态比较 |
4.7 本章小结 |
5 讨论 |
5.1 物种数量变化 |
5.1.1 耕耙组与火烧组 |
5.1.2 砍伐组与控制组 |
5.2 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的变化 |
5.3 生物量变化 |
5.4 植物密度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6 可行性建议 |
6.1 改造植被的最佳时期 |
6.2 对退化生态系统的评估标准 |
6.3 迁地保护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景观破碎化对东北虎主要猎物种群影响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1.2 空间直观种群模型研究进展 |
1.2 景观破碎对动物影响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完达山东部地区概况 |
2.1.2 珲春自然保护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空间直观种群模型的开发 |
2.2.2 空间数据准备 |
2.2.3 模拟情景设置 |
2.2.4 数据统计分析 |
2.3 技术路线 |
3 空间直观种群模型(LAPS)的构建及参数设置 |
3.1 模型描述 |
3.2 模型参数设置 |
3.2.1 模拟区域所需基本参数设置 |
3.2.2 完达山东部地区模拟情景设置 |
4 空间直观种群模型(LAPS)的运行 |
4.1 空间直观种群模型(LAPS)的运行 |
4.1.1 设置参数 |
4.1.2 模型运行 |
4.1.3 结果输出 |
4.2 完达山东部地区模拟值与观测值比较 |
4.3 珲春自然保护区模拟值与观测值比较 |
5 意外死亡率对东北虎主要猎物种群影响模拟 |
5.1 意外死亡率对东北虎主要猎物种群时间动态的影响 |
5.1.1 景观破碎最重情景中的模拟动态 |
5.1.2 景观破碎最轻情景中的模拟动态 |
5.1.3 其它景观破碎化情景中的模拟动态 |
5.2 意外死亡率对东北虎主要猎物种群空间分布的影响 |
5.3 本章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环境容纳量对东北虎主要猎物种群影响模拟 |
6.1 环境容纳量对东北虎主要猎物种群时间动态的影响 |
6.1.1 景观破碎最重情景中的模拟动态 |
6.1.2 景观破碎最轻情景中的模拟动态 |
6.1.3 其它景观破碎化情景中的模拟动态 |
6.2 环境容纳量对东北虎主要猎物种群空间分布的影响 |
6.3 本章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7 景观形态破碎对东北虎主要猎物种群影响模拟 |
7.1 破碎化格局情景分析 |
7.1.1 景观格局指标的选取 |
7.1.2 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
7.2 景观形态破碎对东北虎主要猎物种群的影响 |
7.2.1 景观形态破碎对东北虎主要猎物种群时间动态的影响 |
7.2.2 景观形态破碎对东北虎主要猎物种群空间分布的影响 |
7.3 本章讨论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海南坡鹿栖息地植被覆盖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4.1 植被覆盖变化的原因 |
4.2 植被覆盖变化对海南坡鹿栖息地的影响 |
4.3 海南坡鹿栖息地植被的保护与管理 |
(10)海南省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调查方法 |
2 结果和分析 |
2.1 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外来入侵植物的分析 |
2.2 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外来入侵植物的分析 |
2.3 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外来入侵植物的分析 |
3 结论和讨论 |
3.1 3个自然保护区内外来植物的入侵特点 |
3.2 管理和防治对策 |
四、海南坡鹿的生境管理与种群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贺兰山马麝的营养采食策略和微生境选择及评价研究[D]. 赵唱.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2)
- [2]鹦哥岭树蛙种群生态与保护对策[D]. 王慧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6(02)
- [3]敖鲁古雅驯鹿(Rangifer tarandus)食性及其栖息地容纳量与种群生存力分析[D]. 殷亚杰.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2)
- [4]海南坡鹿一般临床性检查及防治对策[J]. 林贤梅. 热带林业, 2014(04)
- [5]海南坡鹿Ⅱ类MHC位点分离及其变异分析[D]. 刘宏毅. 浙江大学, 2014(01)
- [6]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放归普氏野马生境选择及社区保护意识调查研究[D]. 刘姝. 新疆大学, 2013(10)
- [7]海南坡鹿退化栖息地改造方法的初步研究[D]. 董德. 东北林业大学, 2010(04)
- [8]景观破碎化对东北虎主要猎物种群影响模拟[D]. 高梅香. 东北林业大学, 2009(10)
- [9]海南坡鹿栖息地植被覆盖变化研究[J]. 卢学理,袁喜才,何兵,张海,符运南. 四川动物, 2008(04)
- [10]海南省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和分析[J]. 秦卫华,王智,徐网谷,蒋明康.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