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的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

浅谈企业的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

一、略论企业的环保责任和社会责任(论文文献综述)

张宏,林如[1](2022)在《企业环境责任动力因素的分层结构及其关联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高质量发展绘就绿色低碳底色,企业环境责任履行至关重要。从系统视角出发构建内外动因框架,整合解释结构模型和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分析了企业环境责任动力因素间的分层结构与关联路径。结果表明,企业环境责任动力因素分布于7个层级,居于结构模型第5、6、7层的社会评级评优、政府扶持激励、组织文化驱动、媒体舆论监督、政府法规规制是驱动企业履责的重点因素;不同动力因素对企业环境责任履行的影响程度和作用路径不同,其中政府法规规制是根源性动因,持续创新、财务绩效提升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

李媛媛,郑偲[2](2022)在《元治理视阈下中央环保督察制度的省思与完善》文中认为中央环保督察制度的生成逻辑包括"对常规型环保治理机制的矫正纠偏"和"对环境问责制度的弥补与强化"。前者与中央环保督察制运行程序下产生的动员压力一起指向"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特征;后者与中央环保督察制度组织架构下产生的问责压力一起指向"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特征。但从长远来看,在法治思维下,中央环保督察制度存在"行政权力过度依赖与长效机制缺位""多元治理乏力"的弊端和困境。元治理通过对自组织的组织和对治理的治理,既倡导多元治理主体的依存与合作,又强调国家在治理中的主体地位,保留了政府的影响力。这与中央环保督察制度所践行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环境治理逻辑具有契合性。其对中央环保督察制度中的法治进程推进、政府角色重塑、治理模式协调等方面的优化提供了参考方向。

吕文岱,冯婧[3](2021)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与权益资本成本——基于环境信息披露视角》文中提出目前,关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如何影响重污染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文本分析研究较少。鉴于此,以2009—2017年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Python的文本分析方法测度环境信息披露,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与环境信息披露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结合稳健性检验得知: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以及环境信息能降低权益资本成本,且披露程度及质量越高,企业承担的权益资本成本越低;其中环保投资额的披露能使降低权益资本成本的程度提高8.5倍。此外,还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及其环境信息披露降低债务资本成本的效果大于权益资本成本。因此,建议相关企业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并且重视环境信息的披露,进一步提升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

孙金花,徐琳霖,胡健[4](2021)在《环境责任视角下非正式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模型》文中认为环境问题是影响我国生态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而积极释放环境履责信号来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则是企业应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途径,特别是在互联网传媒带来的网络舆论效应凸现的当下,媒介公众的外部舆论压力已成为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的新驱动力。基于此,本文尝试从环境责任视角,探究公众、媒介外部舆论压力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内在作用机制,引入环保投资作为调节变量,构建相应理论模型,并以2012—2018年重污染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众关注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媒介关注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间存在"倒U型"关系;公众关注与媒介关注间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且在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方面存在替代效应;环境责任在媒介关注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关系中具有完全中介作用;环保投资强化了媒介关注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间的非线性关系,但削弱了公众关注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

曾辉祥,张馨心,周琼[5](2021)在《新《环保法》对企业环境失责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认为2015年1月1日实施的《环境保护法》被誉为中国"史上最严环保法",该法案能否确实有效约束企业环境失责行为,是决定未来中国绿色转型发展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本文利用新法案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以2012—2017年中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该法案实施对企业环境失责行为产生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新《环境保护法》能显着抑制重污染上市公司的环境失责行为,且这种抑制效果随着法案执行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强;渠道机制检验表明,企业加大环境保护投入是新《环境保护法》发挥作用的潜在途径;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政策影响在国有企业和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更加明显,并随着企业污染程度的提高而更加显着。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测试,进一步验证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该研究不仅为新《环境保护法》实施效果评估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扎实推进新《环境保护法》的贯彻落实和促使企业履行环境责任提供了借鉴。

刘细良[6](2021)在《基于生态环境正义的长江经济带环保问责机制创新》文中研究说明环境正义理论已发展成为生态环境正义理论,涵括生态环境的承认正义、程序正义和分配正义等三个辩证统一的维度。生态环境正义是地方政府生态环保问责机制的主体基础、运行保障与目标导向,而问责机制的完善是实现生态环境正义的关键。通过检视长江经济带地方政府生态环保问责机制存在的五大短板,提出要创新地方政府生态环保问责机制,应从问责依据法制化、内容明晰化、主体协同化、对象合理化、程序法治化等方面精准着力,以期落实地方政府的生态环保责任、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李哲,王文翰,王遥[7](2022)在《企业环境责任表现与政府补贴获取——基于文本分析的经验证据》文中认为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部分企业在履行环境责任时存在"说得多,做得少"的"多言寡行"行为,这种现象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环保目标存在不协调之处。文章研究了企业"多言寡行"的环境责任表现是否会影响政府的资源配置决策。结果表明:(1)环境责任表现"多言寡行"的企业获得了更多的政府补贴。(2)"多言寡行"的环境责任表现帮助企业获得政府补贴的效应只在短期内存在。长期来看,政府可以识破"多言寡行",消除这种资源获取效应。(3)中央环保督察显着抑制了"多言寡行"与政府补贴的正相关关系。(4)"多言寡行"与政府补贴的正相关关系在污染严重和无政治关联的企业中更加显着。与环保补贴相比,"多言寡行"对非环保补贴的正向影响更加明显。文章的研究结论为我国企业在履行环境责任过程中的行为决策和实践表现提供了新的解读,为我国环境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新的参考。

孙玉忠,郭赫增[8](2021)在《环境规制对企业财务绩效影响文献综述》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对环境保护税及环保投入对企业的财务绩效影响相关文献与实证研究进行梳理与总结,并对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理论观点展开述评,以期能够为该领域广泛深入地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段一群,徐赛兰[9](2021)在《命令型环境规制与重污染企业投资:激励还是抑制?——基于新《环保法》的准自然实验》文中指出近年来,中国政府正采取日趋严格的命令型环境规制政策试图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但微观层面的经济主体对此如何响应?本文以新《环保法》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18年A股上市企业微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考察命令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1)新《环保法》的实施抑制了重污染企业的投资规模,其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2)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国有企业、高研发强度和处于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中的企业,新《环保法》对企业投资的抑制效果更为明显。因此,政府要进一步强化针对性的激励政策协同,为异质性重污染企业提供更公平的市场环境,进而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克服企业因经济动力不足造成对投资的抑制效应。本文不仅丰富了新《环保法》与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和机制研究,更为完善环境立法体系建设提供了政策建议。

黄莲琴,林美琴,何蔓莉[10](2021)在《女性高管特征与企业环保投资——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文中研究说明以2009-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女性高管特征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女性高管与企业环保投资显着正相关;女性高管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社会资本越丰富,越会提升企业环保投资水平。女性高管及其年龄、学历和社会资本对企业环保投资的提升效应仅在国有企业和重污染企业存在。

二、略论企业的环保责任和社会责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企业的环保责任和社会责任(论文提纲范文)

(2)元治理视阈下中央环保督察制度的省思与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中央环保督察制度的缘起与本质特征
    (一)中央环保督察制度的生成逻辑
        1. 对常规型环保治理机制的矫正与“纠偏”
        2. 对环境问责制度的弥补与强化
    (二)中央环保督察制度的运行机制
    (三)中央环保督察制度的特征:双重面向
        1. 问责压力下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面向
        2. 动员压力下的社会协同、公众参与面向
三、中央环保督察制度的困境解析
    (一)法治要素游离:长效机制缺位
        1. 行政权力过度依赖
        2. 应急设计持续性不足
    (二)参与动力缺失:多元治理乏力
四、元治理的理论探赜及与中央环保督察制的耦合
    (一)元治理的理论探赜
    (二)元治理与中央环保督察制度的契合
五、中央环保督察制度的元治理优化路径
    (一)制度规则的长效化设计:推进法治化进程
    (二)政府“元治理”角色的改进:责任承担者、目标协调者
        1. 责任承担者
        2. 目标协调者
    (三)治理模式的“协调共振”:层级治理、市场治理、网络治理
        1. 完善层级、市场、网络治理
        2. 促进不同模式间的协调共振
六、结语

(3)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与权益资本成本——基于环境信息披露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
    (二)企业社会责任披露质量与权益资本成本
    (三)环境信息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
三、实证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二)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
        2.解释变量
        1) 社会责任报告披露
        2)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
        3) 环保投资额披露程度
        4) 环境信息披露内容与方式
        3.控制变量
    (三)模型设定
四、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相关性分析
    (三)回归结果分析
        1.假设1的检验
        2.假设2的检验
        3.假设3的检验
        4.进一步研究:对债务资本成本影响的验证
五、稳健性检验
    (一)权益资本成本测度指标的替换
    (二)环保投资额披露测度指标替换
    (三)延长样本期
六、结论及建议
    第一,规范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
    第二,鼓励企业充分利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途径。
    第三,满足投资者获取信息的心理需求。
    第四,激起企业保护环境的责任心,为环境信息披露内容提供素材。

(4)环境责任视角下非正式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公众关注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二)媒介关注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三)公众关注与媒介关注的交互关系
    (四)环境责任的中介作用
    (五)环保投资的调节效应
三、研究设计
    (一)固定效应模型设计
    (二)联立议程模型设计
    (三)变量说明
        1. 被解释变量
        2. 解释变量
        3. 中介变量
        4. 调节变量
        5. 控制变量
    (四)数据来源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假设检验
        1. 非正式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回归分析
        2. 环境责任的中介作用检验
        3. 环保投资的调节效应检验
    (三)稳健性检验
    (四)联立方程模型(SEM)估计结果
五、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贡献
    (三)对策建议
    (四)研究不足与展望

(6)基于生态环境正义的长江经济带环保问责机制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概念界定及机理分析
    (一)关键概念的厘定
        1. 生态环境正义的三个维度及其辩证关系
        2. 地方政府生态环保责任的内涵
        (1)确权,即界定生态环境产权的责任。
        (2)立法,即制定生态环保规章、政策与标准的责任。
        (3)监管,即履行生态环保执法、规制与监管责任。
        (4)协调,即生态环保的统筹协调责任。
        3. 地方政府生态环保问责机制的界定
    (二)生态环境正义对长江经济带生态环保问责机制的指导作用
        1. 生态环境承认正义是长江经济带生态环保问责机制的主体基础
        2. 生态环境程序正义是长江经济带生态环保问责机制的运行保障
        3. 生态环境分配正义是长江经济带生态环保问责机制的目标导向
    (三)长江经济带生态环保问责机制创新有助于实现生态环境三维正义
        1. 提供更好环境公共产品实现生态环境承认正义
        2. 共享生态环境信息实现生态环境程序正义
        3. 合理配置生态环境资源实现生态环境分配正义
三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保问责机制问题检视
    (一)问责依据向着法制化迈进但法制化尚显不足
    (二)问责内容呈现类型化但仍显含混
    (三)问责主体多元化但合力不够
    (四)问责对象依然不明朗
    (五)问责程序不规范
四 立足生态环境正义、创新长江经济带生态环保问责机制的建议
    (一)问责依据法制化
        第一,应当采用实体与程序并重立法模式。
        第二,遵循法制统一原则完善问责依据。
    (二)问责内容明晰化
    (三)问责主体协同化
    (四)问责对象合理化
    (五)问责程序法治化

(7)企业环境责任表现与政府补贴获取——基于文本分析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一)“多言寡行”的环境责任表现与政府补贴
    (二)“多言寡行”的环境责任表现与政府补贴的约束性条件
    (三)中央环保督察的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主要数据来源
    (二)企业环境责任表现“多言寡行”的识别
    (三)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回归结果分析
        1.“多言寡行”的环境责任表现与政府补贴
        2.“多言寡行”的环境责任表现与政府补贴的约束性条件
        3. 中央环保督察的调节效应
    (三)稳健性检验
五、进一步分析
    (一)基于企业政治关联的分析
    (二)基于企业行业类型的分析
    (三)区分补贴类型的分析
六、结论与政策启示

(8)环境规制对企业财务绩效影响文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责任对于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二)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正向影响。
    (三)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负向影响。
    (四)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无影响。
二、环保投入对于财务绩效的影响
    (一)环保投入的定义。
    (二)社会责任对于环保投入的影响。
    (三)环保投入对于财务绩效起到正向作用。
    (四)环保投入对于财务绩效起到负向作用。
三、环境规制对于财务绩效的影响
    (一)环保投入对于环境管制的影响。
    (二)环境规制对于企业财务绩效正相关性。
    (三)环境规制对于企业财务绩效负相关性。
    (四)环境规制对于企业财务绩效非线性作用。
四、环保费改税对于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
    (一)环境规制与环境保护税的关系。
    (二)环境保护税对于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

(9)命令型环境规制与重污染企业投资:激励还是抑制?——基于新《环保法》的准自然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回顾及假设提出
    (一)新《环保法》与企业投资行为
    (二)新《环保法》影响企业投资规模的作用机制
    (三)新《环保法》抑制效应的不对称性
        1. 研发强度。
        2. 市场竞争程度。
        3. 企业所有制。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四、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一)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二)单变量分析
    (三)企业投资规模的时间趋势图
    (四)基准回归
五、稳健性检验
    (一)动态效应
    (二)安慰剂检验
    (三)PSM+DID
    (四)改变因变量的计量方式
六、进一步机理研究
七、异质性检验
    (一)研发强度的异质性分析
    (二)市场竞争程度的异质性分析
    (三)产权性质的异质性分析
八、结论与建议

(10)女性高管特征与企业环保投资——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述评
三、研究假说的提出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界定
四、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回归结果分析
    (三)稳健性检验
        1. 滞后性检验
        2. 替换关键变量的表征指标
五、拓展性分析
    (一)产权性质的不同
    (二)行业属性的不同
六、结论与启示

四、略论企业的环保责任和社会责任(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环境责任动力因素的分层结构及其关联路径研究[J]. 张宏,林如.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22(01)
  • [2]元治理视阈下中央环保督察制度的省思与完善[J]. 李媛媛,郑偲. 治理研究, 2022(01)
  • [3]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与权益资本成本——基于环境信息披露视角[J]. 吕文岱,冯婧.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1
  • [4]环境责任视角下非正式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模型[J]. 孙金花,徐琳霖,胡健. 技术经济, 2021(10)
  • [5]新《环保法》对企业环境失责的影响机制研究[J]. 曾辉祥,张馨心,周琼. 环境经济研究, 2021(03)
  • [6]基于生态环境正义的长江经济带环保问责机制创新[J]. 刘细良.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5)
  • [7]企业环境责任表现与政府补贴获取——基于文本分析的经验证据[J]. 李哲,王文翰,王遥. 财经研究, 2022
  • [8]环境规制对企业财务绩效影响文献综述[J]. 孙玉忠,郭赫增.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15)
  • [9]命令型环境规制与重污染企业投资:激励还是抑制?——基于新《环保法》的准自然实验[J]. 段一群,徐赛兰. 金融发展研究, 2021(07)
  • [10]女性高管特征与企业环保投资——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黄莲琴,林美琴,何蔓莉.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4)

标签:;  ;  ;  ;  ;  

浅谈企业的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