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怒发冲冠的医学故事(论文文献综述)
王恒[1](2021)在《科学与艺术对于科普工作的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科学和艺术产生的根源是大自然。本文对于实践、大脑活动对科学艺术形成和发展的作用,财富对科学和艺术发展的推动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也对科学和艺术的效益,科学和艺术的相互影响,以及科学和艺术相互结合对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探讨。
刘怡[2](2021)在《先秦儒家动物观探究》文中提出动物观是一扇窗口,通过这扇窗口,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思想世界。目前学术界对先秦时期动物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学史、动物文化史以及动物伦理学等方面,但有关先秦儒家动物观的内容、特征、实质等尚缺乏系统性研究。先秦儒家动物观旨在探索先秦儒家如何认识动物以及如何处理人与动物的关系问题,不仅要把握人类对动物的基本认识,而且要探索动物在人类社会生活、政治、经济、道德、信仰等领域的作用和地位,考察动物与人类的互动关系。先秦儒家对动物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即动物的起源和动物的特征。先秦儒家从天地化育的宇宙论模式、动物的生殖以及化生现象等角度考察了动物的起源。动物与人类共享同样的起源方式和生殖模式,两者共存于统一的宇宙体系当中。动物与人一样,都是天地化育的产物,都是由血气构成的“血气之属”,都是有血有肉、有知觉、有情感、有语言的生命体。但动物和人类有本质区别,这主要表现在动物是无仁无义、无社群组织、无劳动创造能力的生命体,只能依靠本能而生活,而人类独具有理性与道德的能力,能够建立有人伦秩序的国家与社会。先秦儒家所论人禽之辨一方面肯定了动物与人类在生物特征方面的共通之处,另一方面确立起两者在道德领域内的差异,这深刻影响到两者的地位和关系。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社会生活、道德世界和信仰世界中。在两者的生活联系方面,动物能够广泛运用于饮食、衣物饰品、商品贸易、运输畜力、礼物交换、祭祀牺牲等活动中,是保障人类社会秩序的基本物质条件。动物管理是合理使用动物的重要条件。从孔子的正名思想到《周礼》动物职官体系的设置,动物管理逐渐纳入到人类社会制度体系中,使动物管理与人类社会管理相得益彰。在具体的治理方式上,先秦儒家主张人类对动物的管理应当遵循礼制的约束和道德的要求,这与西方动物福利论可能产生某种共鸣。在动物的法律地位方面,先秦儒家并没有赋予动物独立的法律地位,但相关的法律条文规定了人类对动物的职责和义务。人兽冲突实质上是礼法分歧,是一项政治管理问题。人类也是动物的保护者。先秦儒家注重从利益需求、王道政治、礼仪规范、仁义道德等方面提出保护动物的思想。动物的合理使用、有序管理、妥善保护,是先秦儒家王道政治的重要表现,也是圣王明君实现国泰民安的展现。动物与人类在道德方面有密切关联,这主要表现在动物的道德形象、道德地位及其道德教化等方面。在道德形象方面,禽兽是无仁无义的象征,但某些动物却可以因其生活习性、情感特征而升华成为仁禽义兽,由此具有了特殊的文化寓意和道德含义。这种变化为动物敞开了道德领域的大门。在道德地位方面,先秦儒家尽物之性、仁民爱物的思想强调人们应当关爱动物,一方面扩展了道德的视野,使动物成为了儒家扩充仁心、提升道德修养的重要角色,另一方面又确立起人与动物的道德阶梯。仁民爱物与西方动物解放论、动物权利论、敬畏生命的哲学不同,实是一种拓展式的伦理,本质上仍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先秦儒家认为圣王明君不仅应当关爱动物,而且能够以仁爱道德驯化动物。儒家的乐教理论能够实现百兽共舞、游鱼倾听的场景,不仅能有效遏制动物的残暴之心,而且能实现人类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表面上看,这是对动物兽性的遏制,实质上反映出儒家仁义道德的教化作用。动物还能够进入人类的信仰体系中,这主要集中在动物神灵、动物献祭与动物占卜等方面。动物神灵是人类神灵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儒家拒斥精怪,排除淫祀,将动物神灵集中在农业动物神与灵禽瑞兽的范围内,表达出对农业的关注和对人文道德的重视。先秦儒家坚持动物献祭的仪式,同时悬置人神关系,在献祭对象、祭品样式、献祭仪式等方面进行了变革,动物牺牲由沟通神灵的媒介演变成象征礼仪秩序的符号。动物与占卜的关系主要涉及到龟甲占卜、占梦术、占星术等。先秦儒家批判了占卜的神秘成份,但继承了占卜的思维方式,经此转化,动物由沟通人神的工具转变为天道的承载者。先秦儒家虽然深受原始巫术的影响,但更强调人文的信仰,倡导神道设教。动物在先秦儒家政治、经济、道德、宗教等领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构建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元素。先秦儒家动物观基本确定了儒家动物观的面貌,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确定了中国古代动物观的基本状况。通过动物而思,我们不仅可以透视先秦儒家的思想体系,而且能够深入理解先秦儒家对人与动物伦理关系的思考。
顾晟齐[3](2020)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成语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汉语成语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华语言文字宝库中最璀璨的语言精华,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教师有义务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成语文化内容,增强学生对成语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学生对成语文化的热爱和信心。此外,在信息化时代,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逐渐成为语文学科的方向和目标。因此,本文尝试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研究成语教学,将成语资源的利用与高中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联系起来,通过对高中语文教材和近三年高考试题中成语的梳理及成语功能的挖掘,探索成语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充分发挥成语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展示成语这一智慧结晶的魅力。本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语文核心素养”和“成语”的相关概念进行解释与界定。第二部分首先对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语文成语教学进行阐释,其次分别论述成语教学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必要性和加强成语教学的必要性。第三部分从现阶段高中语文成语教学现状入手,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现阶段高中语文成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继而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这一部分是为第四部分提出策略奠定基础。最后,第四部分从实际出发,结合高中语文必修(人教版)教材,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所具备的学习条件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提出教学策略,为高中成语教学提供相对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期很好的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去。
牛丽[4](2020)在《初中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调节自身情绪的自信心。研究表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个体的幸福感,更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初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其情绪有着较为明显的特点,如何提升其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以使得他们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是研究者需要关注的话题。已有研究表明,不同的训练方法,如沙盘技术、想象技术、曼陀罗绘画技术均会对其造成影响,但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课程因其具其特有的特点,在初中生某些特质的训练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旨在设计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主题课程,并验证该课程对初中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考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课程的有效性与稳定性。本研究可以为提升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与实践支持。本研究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沃里克-爱丁堡编制心理健康》量表,对石河子市480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当前初中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其中的两个同质性班级分别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班实施8次该主题课程,对照班不进行任何相关方面的训练课程,在课程结束后与结束两月之后进行后测与追踪测。课程设计依据班杜拉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结构及王玉洁与窦凯的二阶五因素模型设计本次课程框架。经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事后检验及配对比较,结果表明初中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处于中上等水平,且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以及二者之间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在组别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前测差异不显着,后测与追踪测差异均显着;在时间上,实验组前测与后测、追踪测存在显着差异,后测与追踪测无显着差异,对照组在3个时间点上均不存在显着差异。结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且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课程能够有效提升初中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且课程效果具有一定的持久性。
刘玉洁[5](2020)在《中学语文教学融入历史知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古以来,文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前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得到进一步体现,中学各个学科之间的跨学科融合趋势也日益明显。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尤其与历史学科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学生要积累历史文化知识,学会用历史和现代的观念审视文学作品,表达自己的看法。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中,有相当多的课文特别是文言文都涉及到一定的历史知识。所以,为了加深学生对中学语文课文所蕴含的情感和历史文化的理解,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有必要将历史知识融入到中学语文教学中,以此促进中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本文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基础,以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的部分初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问卷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对中学语文教学融入历史知识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对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作了相关的说明和阐述。正文部分由五个章节进行论述,其中第一章是对中学语文教材中历史知识的分布情况进行梳理;第二章从宏观、微观角度阐述掌握历史知识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作用;第三章是调查中学语文教学融入历史知识的现状,分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则是根据调查现状,探讨实际中学语文教学融入历史知识的原则和策略;第五章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设计了融入历史知识的具体教学案例。最后一部分是结语,主要是对本文内容的概括总结和对中学语文教学融入历史知识的展望。本文旨在对中学语文教学融入历史知识展开研究,通过梳理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历史知识,分析历史知识对语文教学的作用,探索中学语文教学中历史知识融入的策略,以此来辅助中学语文教学。实践表明,将字、词、篇章中相关的历史知识融入中学语文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课文内容,也能够明显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邓新航[6](2019)在《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文中认为观音图像的演变是印度佛教艺术中国化最具典型性的代表,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演变时期是唐宋,此间是观音图像体系系统化、规范化和多变化的重要阶段。唐宋正值巴蜀地区佛教艺术发展的繁荣期,在佛、菩萨、罗汉等诸多造像题材中,尤以观音造像表现得最为突出,与其他地区相比,其突出价值体现在:造像遗存数量巨大、造像题材种类繁多、造像谱系流变有序、造像组合丰富多变。唐宋巴蜀观音图像体系庞杂,可分为四个大类,且不同观音类别在题材种类、信仰形态、兴衰时间、区域分布、组合形式、造型样式等诸多方面都有不同表现。其一,巴蜀圣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以“称名救难型”为主。此类观音造像在巴蜀遗存数量最多,分布区域最广,延续时间最长,其形象以一手持杨柳、一手持净瓶且头戴化佛冠的样式为主。除了最为常见的单尊观音外,还有在此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双观音和多观音,以及观音与地藏、阿弥陀佛、药师佛、文殊菩萨等不同尊像的多种组合,包括观音救难图像等。就单尊圣观音造像而言,其造型风格演变可大致分为六期七段,且不同时期在区域分布、造型样式等方面各具特点。双观音与多观音主要在唐代流行,是民众希冀观音救助速度加快、救助范围扩大的直接体现。观音与其他尊像的组合集中流行于盛唐至五代,尤以观音与地藏组合最受欢迎。这些组合在正统经典中找不到相应来源,不仅体现出民众信仰需求的多样性、功利性、现实性,同时也体现出观音信仰与其他信仰相互吸收与融合的包容性。观音救难图像仅在晚唐、五代时有少量发现,可见其在蜀地并不流行。其二,巴蜀密教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为“密仪持咒型”。巴蜀是除敦煌以外的唐宋密教观音造像的重要流布区域,目前发现了千手观音、不空羂索观音、如意轮观音、十一面观音、马头观音等多种题材。巴蜀密教观音造像的渊源在两京地区,故其出现时间要普遍晚于中原。从构图内容看,除千手观音造像外,巴蜀其他密教观音造像并没有发展出敦煌那样的经变或曼荼罗形式,这与蜀地民众的信仰选择和信仰目的有关。从造型样式看,巴蜀密教观音造像在相对严格遵循造像仪轨的基础上,又加入了石窟艺匠自己的理解与创造。从时间发展看,蜀地密教观音造像初兴于武周、盛唐,繁荣于中唐至五代,宋代也有延续,但在时间上有缺环。具体来看,不同观音题材在蜀地的时空分布有别:千手观音造像流传最广,盛唐在川北出现,中唐集中在川西,晚唐集中在川南和川中,五代则集中在川东,宋代迅速衰落;如意轮观音造像大致于盛唐后期出现,在五大区域均有分布,但整体数量不多,主要集中在中晚唐和南宋早期这两个时间段;十一面观音造像遗存较少,但出现了其化现圣僧的造像,为它处鲜见;不空羂索观音造像于晚唐出现,主要在川中资中和川东大足地区流行,且时代有先后,前者集中于晚唐至五代初,后者集中于五代至两宋;马头观音造像于南宋才开始出现,主要在明王系统中流行。其三,巴蜀本土观音图像类,其突出特征是民间性。本土观音是唐代以来在中国新出现的一大观音类型,是古代艺匠和民间信徒的共同创造,最具本土特色。目前在巴蜀出现了白衣观音、水月观音、数珠手观音,以及观音群像窟中以各种手姿持物所命名的不同观音题材。唐代白衣观音造像在蜀地的最新发现,对探讨其形象起源有重要意义。白衣观音形象可能在盛唐前期或更早就已在两京地区产生,吴道子应当绘制了此类画像,并将其传播到蜀地。巴蜀白衣观音造像的演变可分三期:中唐在眉山、安岳等地零星出现,流行一手托钵、一手持柳于胸且站立的造型;唐末、五代大量出现,集中分布在川西眉山、川中内江和川东安岳、大足等地,立姿、坐姿均有,流行双手持莲的造型;宋代在川东局部繁荣,造型各异,并与其他观音形象发生融合。水月观音形象的首创者并不是中唐周昉,可能也与吴道子有关。大约在中唐后期,成都地区就有水月观音壁画的绘制,目前蜀地石窟中现存有多尊晚唐水月观音造像;蜀地水月观音造像构图突出表现的是主尊、背光和岩座,而竹子、流水等背景元素则较少塑造;水月观音造像在蜀地分布较广,集中流行于唐末至五代、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这两个时段,且不同时期造型姿态还有丰富变化。观音群像窟独具时代性和地域性,时间上集中在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地域上局限在大足,是当时活跃于川东一带文氏家族石窟艺匠的创造。此类洞窟中一般对称塑造十尊手姿持物均不相同的等身观音像,营造意图大都是为了满足民众的现世利益,其文本依据虽与千手观音经轨有关,但它们大都脱离了密教属性。至于数珠手观音造像,由于其具有特殊的信仰功能,因此才能从观音群像窟中独立出来。其四,巴蜀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以“净土往生型”为主。观音在此类造像中是以胁侍菩萨的身份存在,最为常见的就是表现西方净土信仰的相关造像。此外,在释迦三尊像或药师三尊像中,观音也可作为其胁侍。此类观音造像也属于观音图像体系的一部分,在蜀地各个时期都比较流行,但由于其形象特征不很突出,加之蜀地造像残损严重,因此目前要准确辨识出此类观音造像还相当困难。总之,唐宋时期的巴蜀观音图像是观音艺术中国化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
欧阳军[7](2019)在《成语医解二则》文中指出安步当车此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的时候,齐国有个很有学问的人,名叫颜斶,他自恃有才,不愿为官,甘愿过着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齐宣王为了广求人オ,振兴国家,有一天差人找到颜斶,想委以官职。颜斶不便违命,只得进朝见宣王。开始,齐宣王认为自己是一国之君,颜属是个无官无职的文士,便用轻蔑的口气叫着:"斶,过来。"颜斶立着不动,也用同
李飒[8](2018)在《《虞初新志》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虞初新志》为清初文言小说集,共二十卷,所收各篇均出自明末清初时人之手,多为传奇、志怪之作。其“文多时贤,事多近代”,体现出与以往之作不同的新特点,是“虞初”系列小说发展至清代的标志性作品之一,对后世文言小说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不仅如此,《虞初新志》还传至海外日本,广为刊刻流传,影响了诸多文人的文学创作活动,渗透至诸多领域。有基于此,本论文以《虞初新志》在海外日本所产生的影响为研究视角展开分析,旨在梳理该书在日本的发展脉络,把握其传播与接受轨迹。绪论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意义,系统的梳理了现阶段中日两国学者围绕《虞初新志》展开的研究,并对其研究视角的差异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现阶段学界对《虞初新志》的研究仍有很大的探讨空间,确定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第一章“《虞初新志》及作者”梳理了辑者张潮的生平事略、《虞初新志》的成书背景及编纂过程,从内容题材、写作手法、人物刻画、编辑思想四个方面分析了该书的文本内容与价值所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其版本流传情况。第二章“《虞初新志》的东传”分析了中日海上书籍之路的形成、大量汉文典籍东传日本的盛况,梳理了在此背景下《虞初新志》的舶载、以及其传入日本之后所带来的和刻本的刊刻、汉文仿作的问世、作家作品中的体现等一系列流传盛况。第三章“《虞初新志》的和刻”以日本印刷业的发展历程为背景,系统的梳理了和刻本《虞初新志》六种印本的刊刻情况,从其对原作的整合、篇章构成等角度分析了该书的特点,整理了和刻本《虞初新志》对中国本的校正、补充与新增讹误,并进一步按照类别进行了分析。第四章“《虞初新志》的仿作”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本朝虞初新志》《日本虞初新志》《译准绮语》《谭海》《谈丛》《当世新话》几部汉文仿作,围绕其着者、成书、内容、仿作特色等角度展开探讨,总结了各汉文仿作对原作的充分效仿与继承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自的新特点。第五章“森鸥外与《虞初新志》”着眼于日本着名小说家森鸥外私人藏书中的《虞初新志》与文学作品中的《虞初新志》两个方面,通过其亲笔圈点、朱批细致的分析了森鸥外对《虞初新志》的解读情况,并探讨了《虞初新志》对森鸥外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其代表作《雁》《性欲的生活》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第六章“芥川龙之介与《虞初新志》”以日本着名小说家芥川龙之介私人藏书中的《虞初新志》为着眼点,通过其亲笔圈点、朱批,系统的分析了芥川龙之介对《虞初新志》的解读情况以及所作之感,并围绕芥川龙之介读《虞初新志》之时的心境结合其身世背景进行了探讨。第七章“其他诸家与《虞初新志》”着眼于《虞初新志》在日本广为传播的其他表现形式,分析了日本着名思想家吉田松阴所作《读<虞初新志>》、侦探小说家江户川乱步的代表作《孤岛之鬼》的创作灵感之《虞初新志》、以及私人藏书、译作之中所体现的《虞初新志》的传播与接受情况。结语对《虞初新志》在日本的传播、接受、以及其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之盛况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以便对该书在海外日本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整体上的把握。《虞初新志》作为志怪类小说的代名词在日本享誉盛名,传入日本之后迅速引起极大的反响,它不仅为日本文学界提供了新的创作范式与文本素材,还渗透至其他诸多领域,传播范围极为广泛。《虞初新志》的日传为日本文学佳作的相继出现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促进了小说领域不断推陈出新的巨变,是在日本极具影响力的文学杰作。
陈裕发[9](2018)在《广州公共园林中言语素材运用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园林讲究形美与意美二者兼具,园林是“无文景不意,有景景无情”,中国园林艺术区别于西方园林艺术的最大特色就在于言语素材的应用。本文“言语素材”概念的灵感来源于电影美学,其中的“言语”是具有释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及人物与观众思想、情感交流的一个重要影视元素,园林中同样存在着这种具有释义和传情达意作用的“言语”,本文将园林环境中具有审美意象和审美价值的文学样式定义为言语素材,包括匾额、楹联、碑刻、摩崖石刻等。传统园林包括岭南四大名园中言语素材的研究已经较为全面和深入,而对于现代公共园林中言语素材运用的专门研究则非常缺乏。公共园林承载着城市自然和人文景观展示以及公众各种活动的重要功能,广泛、具体而又深入地研究公共园林中的言语素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综述国内外言语素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广州公共园林中的言语素材为研究对象,选取在人文及自然景观上具有代表性的18个公共园林,对其中言语素材的表现形式、应用场所、空间布局等情况进行现场调研,共获取903个有效的言语素材。同时进一步对言语素材的题材类型、地域文化反映情况以及与景观空间的关联程度进行归纳分析,总结言语素材运用的特点、作用以及对景观和意境的影响等;另外通过发放共150份有效问卷调查了广州市民对公共园林中言语素材运用的认知情况和态度,包括关注情况、理解情况和认同程度等,最后在综合调研发现和问卷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得出现代园林中言语素材继承和发展运用的思路和方法。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将言语素材的应用形式划分为匾额、楹联、景石镌字、题壁、诗文壁挂、摩崖石刻、雕塑小品题刻、碑刻、书画题咏、桥栏铭文共10种,其中以匾额的应用数量为最多,其次是楹联、碑刻、题壁和景石镌字。(2)将言语素材的应用场所划分为出入口空间、广场空间、建筑或庭院空间、滨水空间、绿化空间和道路空间,以建筑或庭院空间中的言语素材数量最多,多以匾额、楹联的形式出现;其次是道路空间,多以景石镌字、碑刻的形式出现。(3)广州公共园林中言语素材按照内容差异可划分为题名标记、写景状物、抒情寄趣、述事论人、咏物纪颂、教理哲思、训诫教化和追古抚今等8种题材类型,并以写景状物类题材应用数量最多,其次是抒情寄趣类。(4)言语素材所反映的岭南地域文化包括地理地名与贬官文化、名胜古迹与八景文化、岭南园林与结社文化、革命运动与发展历史、生产生活与水乡文化、植物文化、商业文化、民俗节庆与传说、曲艺文化、宗教文化等10种类型,具有较强的地域文化色彩。(5)广州公共园林中言语素材应用的特点包括:1)丰厚的历史内涵;2)注重山水文化的表达;3)鲜活的民俗风情;4)浓郁的乡土气息;5)显着的革命色彩。(6)言语素材在广州公共园林的作用包括:1)加强城市文化特质,凸显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形象;2)唤醒场地记忆,反映岭南自然地理和社会时代变迁;3)保留群体记忆,再现历史图景;4)展示和传播地域历史文化,提高市民文化素养;5)传达景观意境,加深审美体验。(7)根据景观指向的明确与否以及可实现度将广州公共园林中言语素材与景观空间的关联程度分为四级:高度关联、比较相关、较少关联和基本无关,其中以较少关联类型数量最多,其次是比较相关,整体关联度较低。(8)广州公共园林言语素材运用对景观和意境的影响:1)建构空间体验框架,提供意境审美线索;2)关注景观的情感和生命状态,增强景观的感染力;3)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对景观的多维体验。(9)现代言语素材运用的继承与发展探讨:1)正确认识传统园林文化继承的根本所在,重视言语素材的价值;2)利用言语素材重塑园林诗意精神内核,提高园林建设品质;3)注重言语素材对地域文化和时代特征的反映;4)探求言语素材与大众生活方式、审美观念的结合点。(10)言语素材在现代园林中应用的思路与方法:1)突破言语素材的艺术表达形式,增加文字解读的吸引力;2)注重言语素材与空间景观、场所文脉的融合,体现场所精神;3)倡导雅俗共赏的应用原则,适应当代人的文化诉求;4)适当开发言语素材的娱乐功能,提高市民的参与度。
李学武,王方雨[10](2018)在《“丰城岳家狮”民俗体育文化价值阐释》文中研究表明丰城岳家狮出自我国明代爱国名将邓子龙,是江西省极具特色的民间舞狮,已获得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誉。"丰城岳家狮"富含丰富的民俗体育文化价值,它以《满江红》作为表演基调,以舞姿来展现岳飞书法,以武术来展现剧情发展,隐含了丰富的文化含义。除此之外丰城岳家狮的武术文化价值,还有民间体育艺术气息以及全民参与都具有非常明显的当代价值。
二、怒发冲冠的医学故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怒发冲冠的医学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1)科学与艺术对于科普工作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 科学与艺术都来源于实践 |
二、 科学与艺术服务于社会 |
三、 科学与艺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
四、 科学和艺术相结合是科学普及工作的基石和生命线 |
五、 结语 |
(2)先秦儒家动物观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原因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概念辨析 |
(一)动物 |
(二)动物观 |
四、研究综述 |
(一)动物学史的研究 |
(二)动物文化史的研究 |
(三)动物伦理学的研究 |
(四)总体评价 |
五、研究思路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先秦儒家论动物的起源 |
第一节 天地化育万物 |
第二节 动物的生殖现象 |
第三节 动物的化生现象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先秦儒家论动物的基本特征 |
第一节 先秦儒家论动物的生物特征 |
一、“血气”的解说 |
二、“血气之属”的生理特征 |
三、“血气之属”的心理特征 |
第二节 先秦儒家论动物的社会特征 |
一、先秦儒家论动物与人类道德属性之别 |
二、先秦儒家论动物与人类社会结构之别 |
三、先秦儒家论动物与人类劳动能力之别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先秦儒家论动物与人的生活联系 |
第一节 先秦儒家对动物的利用 |
一、先秦儒家利用动物的基本情况 |
二、先秦儒家利用动物的基本理由 |
三、先秦儒家利用动物的主要困境 |
第二节 先秦儒家对动物的管理 |
一、动物职官与儒家制度规范 |
二、驯养动物与儒家统治艺术 |
三、人兽冲突与儒家礼法之争 |
四、动物管理与儒家政治理念 |
第三节 先秦儒家对动物的保护 |
一、儒家动物保护的主要措施 |
二、动物保护与儒家社会蓝图 |
三、儒家动物保护的生态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先秦儒家论动物与人的道德关系 |
第一节 先秦儒家论动物的道德形象 |
一、人类的禽兽化与禽兽的仁义形象 |
二、仁禽义兽与凶禽猛兽 |
第二节 先秦儒家论动物的道德地位 |
一、动物道德地位的依据 |
二、儒家动物伦理的发展历程 |
三、仁民爱物的等差秩序 |
四、仁民爱物的伦理困境 |
第三节 先秦儒家论“德化动物” |
一、恩及禽兽与德化鸟兽 |
二、百兽共舞与儒家乐教 |
三、万舞翼翼与墨子“非乐” |
四、沉鱼落雁与道家天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先秦儒家论动物与人的信仰联系 |
第一节 动物神灵与儒家信仰体系的建构 |
一、山川精怪 |
二、灵禽瑞兽 |
三、农业动物神 |
四、人兽变形 |
第二节 动物献祭与儒家祭祀礼仪的转向 |
一、动物献祭的传统 |
二、动物祭品的道德化 |
三、动物献祭仪式的变革 |
第三节 动物占卜与儒家天命观念的转型 |
一、龟甲占卜 |
二、动物与占梦术 |
三、动物与占星术 |
第四节 动物与神道设教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先秦儒家动物观的主要内容 |
二、先秦儒家动物观的主要特征 |
三、先秦儒家动物观的主要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成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研究的理论支持 |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
(二)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及主要内容 |
(三)语文核心素养之间的内在逻辑和层级关系 |
(四)成语概念的界定及成语的特点 |
二、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语文成语教学的必要性 |
(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语文成语教学阐释 |
(二)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必要性 |
(三)加强成语教学的必要性 |
三、高中语文成语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
(一)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
(二)调查结果展示 |
(三)存在的问题 |
(四)原因分析 |
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语文成语教学策略 |
(一)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积累成语,探求规律 |
(二)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成语趣味游戏,培养思维品质 |
(三)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成语之妙,在于运用 |
(四)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成语文化的鉴别与传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初中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1.1 文献综述 |
1.1.1 情绪与情绪调节 |
1.1.2 自我效能感 |
1.1.3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
1.1.4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1.1.5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1.2 问题提出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假设 |
2.3 研究方法 |
2.3.1 研究对象 |
2.3.2 研究工具 |
2.3.3 研究程序 |
2.3.4 数据处理 |
2.4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课程设计流程 |
2.4.1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课程的设计思路 |
2.4.2 课程实施条件 |
2.4.3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课程的实施对象分析 |
2.4.4 课程设计理论基础及在本课程设计理念中的应用 |
2.4.5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课程设计方案 |
2.4.6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训练课程举例 |
3 研究结果 |
3.1 初中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及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 |
3.2 初中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 |
3.3 初中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 |
3.4 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同质性检验 |
3.5 课程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上的效果 |
3.5.1 课程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总分上的效果分析 |
3.5.2 课程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两个维度上的效果分析 |
3.5.3 课程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五个因子上的效果分析 |
3.6 课程在心理健康上的效果分析 |
4 分析与讨论 |
4.1 初中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分析与讨论 |
4.2 初中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的分析与讨论 |
4.3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相关分析 |
4.4 课程对初中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效果分析与讨论 |
4.4.1 课程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总分上的效果分析与讨论 |
4.4.2 课程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两个维度上效果分析与讨论 |
4.4.3 课程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五个因子上效果分析与讨论 |
4.5 课程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效果分析与讨论 |
5 研究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主要创新 |
5.3 启示与建议 |
5.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量表 |
附录二 :课程设计方案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5)中学语文教学融入历史知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历史知识分布情况 |
第一节 常用汉字中的历史知识 |
第二节 常用词语中的历史知识 |
一、专有名词中的历史知识 |
二、常见成语中的历史知识 |
第三节 文章中的历史知识 |
一、文章创作的历史背景 |
二、文章涉及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 |
三、文章涵盖的历史文化常识 |
第二章 历史知识对语文教学的作用 |
第一节 从宏观角度看掌握历史知识对语文教学的作用 |
一、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
二、有利于学科间的融合 |
三、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历史的理解与认同 |
第二节 从微观角度看掌握历史知识对语文教学的作用 |
一、促进学生掌握汉字词的形成与发展 |
二、增加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 |
三、拓宽语文学习的广度 |
第三章 中学语文教学融入历史知识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的目的、对象及方法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法 |
第二节 调查研究结果 |
一、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及分析 |
二、教师访谈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四章 中学语文教学融入历史知识的策略 |
第一节 融入历史知识的基本原则 |
一、以语文教学为核心 |
二、以语文教材为重心 |
三、尊重史实,传授正确的历史知识 |
四、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
第二节 融入历史知识的基本策略 |
一、融史于字,字史结合 |
二、以词为眼,借史解词 |
三、以史促文,学文思史 |
四、以史助写,再现活力 |
五、以史续文,内外实践 |
第五章 中学语文教学融入历史知识的实践案例 |
第一节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案例 |
第二节 《孔乙己》教学案例 |
第三节 教学案例效果 |
一、课堂教学实况 |
二、课后学生反响 |
三、课后同行评价 |
四、教学效果对比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6)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的分类及形成背景 |
第一节 唐宋巴蜀观音图像的分类及原则 |
一、圣观音图像类 |
二、密教观音图像类 |
三、本土观音图像类 |
四、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类 |
第二节 唐宋巴蜀观音图像的形成背景 |
一、经济背景 |
二、文学背景 |
三、佛教背景 |
第二章 唐宋时期巴蜀圣观音图像 |
第一节 唐宋巴蜀圣观音造像的分期与造型风格演变 |
一、初唐时期:隋风延续与标准形象的确立 |
二、盛唐时期:大气丰腴风格的流行 |
三、中唐时期:两种区域风格的形成 |
四、晚唐时期:丰肥壮硕风格的出现 |
五、五代时期:唐风遗韵 |
六、两宋时期:女性化特征的鲜明 |
第二节 唐宋巴蜀圣观音造像的组合样式与功能指向 |
一、观音双尊与多尊并列:神力的多倍增强 |
二、观音与地藏:现世拯救与地狱拯救的结合 |
三、观音、阿弥陀佛与地藏:净土往生与地狱拯救的结合 |
四、观音、药师佛与地藏:治病延命、地狱拯救与净土往生的结合 |
五、观音与其他尊像的任意组合:民众信仰需求的多样化体现 |
第三节 唐宋巴蜀观音救难图像的缘起与演变 |
一、唐代之前观音救难性格的形成及其在巴蜀的传播 |
二、唐五代观音救难图像的发现与释读 |
三、宋代以后观音救难图像的持续演变 |
第三章 唐宋时期巴蜀密教观音图像 |
第一节 唐宋巴蜀密教造像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唐五代巴蜀十一面观音造像考释 |
一、十一面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
二、单尊十一面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
三、十一面观音化现圣僧造像的图像分析 |
第三节 唐宋巴蜀如意轮观音造像考释 |
一、如意轮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如意轮观音画像 |
三、如意轮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
四、如意轮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
第四节 唐宋巴蜀不空羂索观音造像考释 |
一、不空羂索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
二、不空羂索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
三、不空羂索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
四、不空羂索观音造像在巴蜀流行的特殊原因 |
第五节 唐宋巴蜀千手观音造像考释 |
一、千手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千手观音图像 |
三、千手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
四、千手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
第六节 宋代巴蜀马头观音造像考释 |
一、马头观音的经典传译与造像仪轨 |
二、大足石刻马头观音的造型特征 |
三、其他地区马头观音图像的造型特征 |
四、不同地区马头观音图像之比较 |
第七节 唐宋巴蜀其他多臂观音造像考释 |
第四章 唐宋时期巴蜀本土观音图像 |
第一节 唐宋巴蜀白衣观音造像的形成、分期及其他 |
一、白衣观音造像产生的社会文化渊源 |
二、吴道子与白衣观音造像的关系 |
三、白衣观音的形象标志及其来源 |
四、白衣观音造像的分期与造型演变 |
五、与其他地区白衣观音造像之比较 |
第二节 唐宋巴蜀水月观音造型分析及相关问题 |
一、周昉妙创水月观音图像新释 |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水月观音画像 |
三、水月观音的造型元素分析 |
四、对两京水月观音造像传入巴蜀路线的思考 |
五、水月观音与自在观音的关系 |
第三节 宋代巴蜀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形成、特征及影响 |
一、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判断标准 |
二、数珠手观音造像的遗存分布与特征 |
三、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宗教内涵与形成依据 |
四、对云南大理国观音画像的影响 |
第四节 宋代巴蜀观音群像窟的图像构成、文本依据及相关问题 |
一、观音群像窟的图像构成与营造意图 |
二、观音群像窟营造的文本依据 |
三、观音群像窟的设计意匠 |
四、观音群像窟与文氏石窟艺匠 |
第五章 唐宋时期巴蜀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 |
第一节 唐宋巴蜀西方净土变中的观音造像特征演变 |
一、西方净土经典的传译及其在巴蜀地区的流行 |
二、“净土三经”中西方净土世界的基本景观与观音形象的描述 |
三、西方三圣像中的观音造像 |
四、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像中的观音造像 |
五、阿弥陀经变龛中的观音造像 |
六、观无量寿佛经变龛中的观音造像 |
第二节 唐宋巴蜀释迦三尊像中的观音造像 |
一、巴蜀释迦三尊像中的观音造像 |
二、与犍陀罗释迦三尊像中观音造像的比较 |
第六章 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相关问题探讨 |
第一节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题记与民众社会心理 |
一、造像题记的时代分布与布局形式 |
二、从造像题记看观音称名的演变 |
三、供养人身份与造像组织形式 |
四、造像时间与佛教节日 |
五、造像对象与家庭伦理 |
六、造像愿望与功利心理 |
第二节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一、时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二、区域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插图目录及图版来源 |
附录二 表格目录 |
附录三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题记汇录 |
附录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虞初新志》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中日研究的现状 |
(一)中国的研究 |
(二)日本的研究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虞初新志》及作者 |
第一节 《虞初新志》作者及成书 |
一、作者张潮生平事略 |
二、《虞初新志》的编纂 |
第二节 《虞初新志》内容与价值 |
一、内容概述 |
二、价值评述 |
第三节 《虞初新志》的版本流传 |
一、清朝时期的版本 |
二、民国时期的版本 |
三、建国后的版本 |
第二章 《虞初新志》的东传 |
第一节 汉文典籍的东传之路 |
一、汉文典籍的东传 |
二、汉籍之路的形成 |
第二节 《虞初新志》的日传 |
一、《虞初新志》的舶载 |
二、《虞初新志》的流传盛况 |
第三章 《虞初新志》的和刻 |
第一节 日本对《虞初新志》的翻刻 |
一、日本的印刷业 |
二、日本的翻刻 |
第二节 和刻本《虞初新志》的重构 |
一、对原作的整合 |
二、和刻本的结构 |
第三节 和刻本《虞初新志》的校正与新误 |
一、对清刻本错误内容的校正 |
二、对清刻本缺刻内容的补充 |
三、和刻本刊刻中的新增讹误 |
第四章 《虞初新志》的仿作 |
第一节 菊池三溪《奇文观止本朝虞初新志》 |
一、菊池三溪的生平 |
二、编纂成书的过程 |
三、基本内容的考察 |
四、仿作的特色研究 |
第二节 近藤元弘《日本虞初新志》 |
一、近藤元弘的生平 |
二、编纂成书的过程 |
三、基本内容的考察 |
四、仿作的特色研究 |
第三节 其他三家的汉文模仿之作 |
一、菊池三溪《译准绮语》 |
二、依田学海《谭海》《谈丛》 |
三、藤井淑《当世新话》 |
第五章 森鸥外与《虞初新志》 |
第一节 森鸥外的读书生涯 |
一、森鸥外的生平 |
二、评论《虞初新志》 |
第二节 森鸥外收藏的《虞初新志》 |
一、藏书目录与《虞初新志》 |
二、《虞初新志》评点及内容 |
第三节 森鸥外作品与《虞初新志》 |
一、小说《雁》 |
二、小说《性欲的生活》 |
第六章 芥川龙之介与《虞初新志》 |
第一节 芥川龙之介的读书生涯 |
第二节 对《虞初新志》的评点 |
一、评点魏禧《大铁椎传》二则 |
二、评点周亮工《盛此公传》一则 |
三、评点顾彩《焚琴子传》一则 |
四、评点黄始《山东四女祠记》一则 |
五、评点佚名氏《花隐道人传》一则 |
六、评点吴肃公《五人传》二则 |
七、评点余怀《王翠翘传》一则 |
八、评点佚名氏《客窗涉笔》一则 |
九、评点陆次云《湖壖杂记》一则 |
十、评点黄周星《补张灵崔莹合传》三则 |
十一、评点徐瑶《髯参军传》一则 |
十二、评点周亮工《书钿阁女子图章前》一则 |
十三、评点钮琇《记吴六奇将军事》三则 |
第七章 其他诸家与《虞初新志》 |
第一节 吉田松阴与《虞初新志》 |
一、吉田松阴的生平 |
二、吉田松阴读《虞初新志》 |
第二节 江户川乱步与《虞初新志》 |
一、江户川乱步的生平 |
二、《孤岛之鬼》与《虞初新志》 |
第三节 《虞初新志》译评三家 |
一、《通俗排闷录》译《虞初新志》十九篇 |
二、箕作阮甫评《虞初新志》四篇 |
三、小川为次郎评《虞初新志》一篇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森鸥外藏和刻本《虞初新志》所见朱批 |
附录二 :芥川龙之介藏和刻本《虞初新志》所见朱批 |
附录三 :日本近代文学馆藏资料公开许可书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日文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广州公共园林中言语素材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缘起 |
1.1.1 诗画情趣是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特点 |
1.1.2 对意境的追求是中国传统园林营造的重要目标之一 |
1.1.3 言语素材的运用在园林意境追求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
1.1.4 现代园林营造中意境追求和言语素材运用都严重缺失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有关环境景观中言语素材运用的研究 |
1.3.2 国内关于园林中言语素材运用的研究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语言”与“言语” |
1.4.2 言语素材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地概况 |
2.1.1 广州自然及人文概况 |
2.1.2 广州公共园林建设简述 |
2.2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2.2.1 研究对象筛选 |
2.2.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2.3 研究方法 |
2.3.1 调查过程简述 |
2.3.2 调查方法及言语素材收集的范围 |
2.3.3 言语素材文本解读和分析的方法 |
2.3.4 问卷调查操作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广州公共园林中言语素材运用的总体情况 |
3.1.1 言语素材在园林中的运用形式统计 |
3.1.2 言语素材的样式及内容特点 |
3.1.3 言语素材的应用场所和部位统计 |
3.1.4 言语素材题材类型统计 |
3.2 广州公共园林中言语素材运用对地域文化的反映 |
3.3 广州公共园林中所用言语素材与景观空间的关联 |
3.3.1 言语素材与景观空间高度关联 |
3.3.2 言语素材与景观空间比较相关 |
3.3.3 言语素材与景观空间较少关联 |
3.3.4 言语素材与景观空间基本无关 |
3.4 园林使用人群对言语素材运用的认知和理解 |
3.4.1 调查对象基本特征 |
3.4.2 调查对象对园林中言语素材的关注情况 |
3.4.3 调查对象对园林中言语素材的理解情况 |
3.4.4 调查对象对园林中应用言语素材的认同程度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广州公共园林中言语素材运用的作用和特点 |
4.1.2 广州公共园林中言语素材运用对景观和空间意境的影响 |
4.1.3 广州公共园林中言语素材运用的成功经验及存在问题 |
4.1.4 园林中言语素材运用的继承和发展探讨 |
4.1.5 现代园林中言语素材运用的思路和要点 |
4.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广州市民对于公共园林中言语素材应用的认知情况及看法调查问卷 |
附录B:广州18个公共园林言语素材分类汇总 |
(10)“丰城岳家狮”民俗体育文化价值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1 舞狮文化溯源 |
2 丰城岳家狮的起源与文化环境 |
2.1 丰城岳家狮的起源 |
2.2 丰城岳家狮形成的文化环境 |
2.2.1 地理环境 |
2.2.2 人文环境 |
3“丰城岳家狮”民俗体育文化价值阐释 |
3.1“丰城岳家狮”的体育文化价值 |
3.1.1 以《满江红》作为表演基调 |
3.1.2 以舞姿来展现岳飞书法 |
3.1.3 以武术来展现剧情发展 |
3.1.4 丰城岳家狮的狮身所隐含的文化含义 |
3.2 丰城岳家狮民俗体育文化的当代价值 |
3.2.1 丰富的艺术文化价值 |
3.2.2 健身价值 |
(1) 武术文化价值 |
(2) 狮乐和谐, 多变的队形, 体现了浓浓的民间体育艺术气息 |
(3) 全民参与的体育价值 |
4 结语 |
四、怒发冲冠的医学故事(论文参考文献)
- [1]科学与艺术对于科普工作的意义[J]. 王恒.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1(05)
- [2]先秦儒家动物观探究[D]. 刘怡. 西北大学, 2021(12)
- [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成语教学研究[D]. 顾晟齐.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4]初中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课程的设计与实施[D]. 牛丽.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5]中学语文教学融入历史知识策略研究[D]. 刘玉洁.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6]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D]. 邓新航. 东南大学, 2019(01)
- [7]成语医解二则[J]. 欧阳军. 健康人生, 2019(01)
- [8]《虞初新志》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 李飒.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9]广州公共园林中言语素材运用研究[D]. 陈裕发.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10]“丰城岳家狮”民俗体育文化价值阐释[J]. 李学武,王方雨. 宜春学院学报,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