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经济林开发技术战略初探

浙江省经济林开发技术战略初探

一、浙江省经济林发展科技策略的初步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姚洁[1](2021)在《杭州市富春江沿岸乡村景观特征研究 ——以梅蓉村、东梓关村等六个村落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研究乡村景观特征有利于对乡村景观资源充分识别、合理利用、有效开发,提高人类行为与环境的相容性,是乡村设计规划的前提与基础。随着乡村振兴进程的加快,后续建设出现聚落分散、生境破坏、地域特色丧失等问题。在国家乡村振兴与杭州市实施部署“拥江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本文以富春江沿岸乡村为研究对象,采用景观要素分析与景观格局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乡村景观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保护与更新策略,以期为同类乡村景观特征研究提供参考。论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根据富春江沿岸乡村植被覆盖度及其与江岸的关系,将其分为三种不同类型村落:山水边缘型、河流边缘型及沙洲岛屿型,并分析不同岸线特征下乡村的分布情况,整体把握富春江沿岸的乡村景观要素构成。其次,选取梅蓉村、俞赵村、东梓关村、窄溪村、桐洲岛及五丰岛等六个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景观要素与景观格局两种分析手段,结合微观与宏观、感性与理性、定性与定量的方式归纳总结富春江典型村落乡村现状特征。最后,根据典型村落现状特征存在的共性问题,从自然景观要素、农业景观要素、聚落景观要素、人文景观要素及景观格局等五个方面提出保护与更新策略,得出以下结论:(1)沿岸村落分布特征整体呈现出北岸山水边缘型较多,南岸河流边缘型村落较多,沙洲岛屿型村落均匀分布于富阳境内,新桐乡、场口镇段村落分布最密集。(2)沿岸乡村形成“江—农田—聚落—山”、“江—聚落—农田”、“江—沙洲—江”三种山水格局;农田肌理以平田、水田为主;聚落分布形态以“带状”、“块状”为主;街巷肌理以“一字型”、“十字型”、“网络状”为主;人文景观则以农耕文化与商贸文化为主导。沿岸乡村景观格局整体呈现斑块分布相对均匀,土地利用丰富,景观多样性丰富,景观聚集度与蔓延度相对较低,景观斑块形状复杂。(3)典型村落存在五大共性问题:自然基底破坏,侵占江岸肌理;农事边界模糊,削弱水利形态;聚落风貌多样,乡村规划滞后;传统文化流失,乡土特征淡化;优势斑块分散,干扰生态功能。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五大保护与更新策略:(1)保护自然风貌,延续山水格局;(2)明确农田边界,恢复水利设施;(3)分级保护古建,统一聚落风貌;(4)塑造文化场景,强化场所记忆;(5)保持斑块完整,实现生态价值。

沈佳欢[2](2021)在《杭州市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重要结晶,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传统村落面临着剧烈的内外部重组与分化。景观资源评价是识别传统村落资源内在组成和外在表现的重要工具,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杭州市15个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结合其景观资源构成要素及特征,从景观资源质量、生态环境条件、规划利用条件3方面建立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综合评价体系,通过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其综合评价值,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同类型传统村落建设发展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将传统村落景观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农业资源、聚落资源、人文资源四大类,归纳总结出杭州市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基本特征为:景观类型与功能多样性、空间结构与形式复杂性、农业景观与经济单一性、聚落空间格局集聚型、景观格局与生态脆弱性。(2)构建了由景观资源质量、生态环境条件、规划利用条件3大准则层、8大指标层、25个因子层组成的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综合评价体系。(3)基于评价体系,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15个传统村落进行评价,得出其综合评价值,对各村落景观资源的优势与劣势进行总结。结果表明:“休闲农业吸引力”“村落环境融合度”“街巷空间丰富度”“文化内涵感染力”“非遗艺术传承度”“节庆活动丰富性”“清洁度”“交通可达性”“知名度”“景源配置”“基础设施条件”等14个评价因子得分低于评价均值,为今后重点提升对象。(4)结合杭州市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评价结果,针对性提出“景观资源质量提升”“生态环境现状整治”“规划利用条件改善”3项优化策略,以期为同类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提供经验借鉴和定量化支撑。

马雪松[3](2021)在《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经济波动、气候条件变化、资源消耗危机、新冠疫情持续不断等严峻的形势挑战下,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成为关注性焦点,而林业作为重要的资源供给、生态功能输送与气候环境调节的产业,其可持续的协同发展演化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都比较有优势的东北国有林区,自然义不容辞的承担了新时代所赋予的重任,林业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发展方向的转型,会给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带来较大程度的发展不协同之状况,资源的衰减会在经济发展、林区社会稳定等多方面给东北国有林区造成不利的影响。林业产业的运行方式是所有产业中与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最为相似的,可以借鉴成熟的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发展进行研究,力图使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协同演化逐步缓解资源危机,优化并高效利用可以整合的资源,实现东北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层面的同步发展,最终满足森林资源可持续运营的发展目标。本研究在集合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林业产业演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发展的研究思路。首先在理论层面,对研究所需要的理论概念进行梳理,同时,对相关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做了分析,通过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对比,阐述在组成结构、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方面的接近性,并对协同演化模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可行性。其次在分析层面,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森林资源禀赋、市场需求、林业产业技术要求、投资、产业政策和管理体制等方面面临的压力或动力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必要性。再次在机制层面,明确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提出了协同演化的四种机制,进而引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立体式研究模型。第四在协同演化研究层面,基于协同演化的机制和研究模型,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的协同演化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形成了本研究的主体部分。最后在保障层面,为了能够确保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顺利进行,提出需要在企业个体协同、产业种群协同、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三方面进行保障,综合提升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效率。

叶四方[4](2021)在《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以李家坪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陕南巴山地区是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明确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既是汉江流域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中明确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中最大的一个,其农村社会生活水平改善与乡村振兴的任务也很艰巨。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作为城市与乡村及其生态系统与功能空间的过渡区域,承载着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等多重功能。本研究以协调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为导引,依托现有相关研究成果与GIS技术平台,针对县城城边村发展中的生态、生产、生活问题,契合该地区未来城边村转型发展的趋势、机遇与挑战,尝试提出以生态空间保护为核心的生产空间多元化与生活空间宜居化的发展思路,从“三生”系统与空间布局现状特征与问题研究、“三生”系统转型及空间布局优化方向研究、空间布局优化方法研究等方面构建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空间布局优化的研究框架,并以该地区镇巴县李家坪村为研究实例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优化方向及方法的可适用性,旨在为该地区类似乡村的发展提供借鉴。论文通过梳理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三生”系统与“三生”空间的现状特征及问题,结合该地区“三生”系统转型的动力与趋势,提出匹配“三生”系统转型的“三生”空间优化方向,并基于此方向构建了“三生”空间布局优化的方法,最终以李家坪村进行实证研究。论文的主要结论:首先是得出了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三生”空间布局的现状特征为生态空间问题丰富、斑块切割、破碎度高,生产空间农耕为主、类型单一、分布混乱,生活空间分散分布、设施差异、联系不便。其次是得出生态系统的转型趋势是向着生态综合效益优良的方向发展,生产系统是向着村城绿色产业融合方向发展,生活系统是向着现代生活宜居高效发展,并提出相应的具体发展方向。最后是构建了村域基础数据收集与处理——“三生”空间用地评价——“三生”空间管控线划定——“三生”空间布局优化的空间布局优化方法体系,并以李家坪村为实证对方法体系进行了验证。

顾佳悦[5](2021)在《基于岩棉材料的丘陵经济林地和庭院盆栽土壤保水技术探究》文中研究表明水分是制约农林业生产的重要因子。丘陵山地是我国农林业生产的重要耕地资源,特别是南方地区。我国水资源南北分布不均,南方地区虽然雨量充沛,但季节性差异明显,秋冬季节经常出现持续干旱,水分是丘陵山地林业生产的制约因素。家庭园艺方兴未艾,水分也是庭院花卉和屋顶菜园等新兴农艺活动的制约因素。因此,探索缓解丘陵山区林地干旱问题的土壤保水技术,以及便捷而经济的盆栽水分管理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意义。岩棉具有质轻,多孔,持水性强等特点,本研究以岩棉为供试材料,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分别开展了岩棉材料的保水特性(吸水持水能力、不同质地土壤的增水潜力、岩棉水分扩散能力)、以及它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研究;通过野外林地试验,分别开展了岩棉对不同坡位土壤的保水和蓄水能力、山核桃林地土壤保水效果及对油菜生长的影响研究;通过盆栽试验,在模拟水分胁迫条件下,开展三种岩棉埋设处理(植根下部埋设惰性不吸水材料-CK、植根下部埋设块状岩棉-BR、环根周埋设片状岩棉-FR)对盆栽土壤水分保蓄和植物生长的影响,以期探索出一种新型实用且绿色安全的土壤水分保蓄技术,主要结果如下:1.岩棉的保水试验表明,供试岩棉最大容积持水量为64.64%,室内空气环境持水时间为16天;计算得到岩棉在松砂土、砂壤土、中壤土和轻粘土等四种质地土壤的最大容积有效含水量分别增加54.02%、50.67%、41.41%和50.31%。将吸水饱和岩棉埋入风干土壤中,水分在垂直和水平方向扩散一定时间后达到相对稳定状态;距岩棉垂直向上和水平方向5 cm处最高土壤含水量分别为27.89%和20.67%,10 cm处的土壤最高含水量分别为13.13%和13.00%,由此建议,岩棉埋设位置距离根系不宜太远。2.岩棉-土壤培养试验表明,在不同介质p H环境下,岩棉浸出液中Ca2+,Mg2+,Al3+和Si4+等4种离子的析出量表现为酸性>碱性>中性。农业岩棉具有改良土壤性质作用,在土壤中施加岩棉培养30 d后,与对照相比,岩棉处理的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氮以及土壤细菌、真菌丰度分别显着提高了29.97%~168.76%、59.96%、91.96%、37.56%和16.23%(P<0.05),培养60 d后,除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岩棉处理显着高于对照外(P<0.05),土壤酶活性,土壤细菌和真菌丰度岩棉处理与对照无显着差异。3.林地试验表明,在持续晴天无雨时,岩棉对红豆杉林地不同坡位土壤均能充分发挥水分保蓄作用,林地上、下坡位土壤含水量表现为岩棉附近>岩棉地植根附近>无岩棉地(对照)。久旱和雨后山核桃林地岩棉附近土壤含水量比无岩棉地分别显着提高了(P<0.05)29.19%和23.39%;油菜生长宽度范围为80 cm,岩棉保水影响范围是岩棉自身宽度的5倍之多;与无岩棉对照相比,埋设岩棉处油菜植株(开花期)的茎粗、株高、叶面积和单株鲜重等指标分别显着提高了(P<0.05)58.63%、62.85%、65.66%和44.51%。4.盆栽试验表明,在等量灌水条件下,土壤容积含水量依次为BR>FR>CK。与对照相比,不同生长期岩棉处理(BR和FR)土壤容积含水量显着提高了(P<0.05)26.01%~41.81%,说明岩棉处理可以提高盆栽土壤水分保蓄能力。同一生长期内,岩棉处理番茄株高、茎粗、叶片数、最大叶面积、植株根长和干重等指标均高于CK;番茄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总量和相对含水量等均显示BR>FR>CK,而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则正好相反。综上,在土壤中合理使用岩棉材料是缓解土壤短期干旱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值得在农林业领域推广。

田晓晖[6](2020)在《杭州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实物量与价值量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森林是地球的重要资源,对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的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群众对森林资源发展、生态状况改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和效益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因此,本文对杭州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实物量与价值量进行评估,以期今后为该市森林资源的发展建设提供数据指导与理论支持。本文以2019年杭州市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小班数据为基础,进行了以下研究:1)本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杭州市森林资源状况以及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全市森林资源总量较多,分布范围广,面积数量大,森林覆盖率高,森林类型以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为主,竹种类繁多,竹产业发达。同时发现了空间分布西丰东贫,均衡性不够、林地面积呈现下降趋势、森林覆盖率渐趋饱和、增长空间有限等问题。2)本文依据2008年原国家林业局发布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提出了杭州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根据收集和处理大量社会经济发展公布的相关数据和生态站采集数据,利用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方法,得出其实物量和价值量。所得结果表明:2019年杭州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达到1 088.49亿元。其中森林游憩、涵养水源价值最高,分别达到356、320.94亿元,占到了总效益的62.19%。3)本文在得出杭州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实物量与价值量的基础上,综合用运相对标准化评价法,“层次分析法”(AHP),线性加权法,得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综合评价指数,并提出了基于聚类分析法的杭州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综合指数等级划分标准,将杭州市各地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划分为4个等级:其中淳安、临安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为优,建德、桐庐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为良,富阳、余杭、萧山、西湖、风景名胜区森林生态功能为中,其余地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为差。本文探索对杭州市各区、县(市)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进行等级划分,客观的表达杭州各地区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综合水平。目前,全国各大省会城市对辖区的森林生态功能等级划分的研究较少。本次研究所采用的综合评价方法较为传统,容易受到人为干扰,主观性较强。结合应用需求,下一步拟采用其他深度学习方法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进行综合评价,以便更准确地反映杭州市生态建设成效。

张旭锐[7](2020)在《生计资本对农户林地利用及收入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和保障收益权为核心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已基本完成,我国27亿亩集体林地已基本完成确权发证,近5亿农民获得了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在带动农民就业、创业和脱贫等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林农作为林业经济活动的微观行为主体,是林地利用最基层的行为决策主体,通过林业生产投入的提高以及林地流转价格的上升,获取直观的经济收益或提高规模效率,增加了农户收入。集体林区一般多位于贫困山区,具有经济发展水平低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双重特点,为统筹解决保护生态环境和贫困地区脱贫问题,中国政府启动了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并将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作为新时期林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和载体,改变了以往因农户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生计单一、注重短期效益等原因导致的林地过渡开发现象,农户生计方式变得多样化,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林改后,林农的自然资本增加,外出务工导致人力资本减少,林业经营投入动力不足、撂荒现象时有发生,且林地生产效率低下,由于生计变化导致农户林地利用行为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制约集体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中的突出问题。已有研究表明,农户对经济机会的响应是驱动其对林地和其他自然资源利用行为变化的最终因素,生计资本的性质与结构决定了林农的林地利用和生计策略行为决策,对林农的林地利用行为产生影响并最终影响农户家庭收入。因此,研究生计资本对农户林地利用行为及收入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山区林业经营农户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基础上,依据农户行为理论、生计资本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规模经营理论等理论,打破将林区农户作为同质整体的传统假设,构建了生计资本影响农户林地利用及收入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陕西、江西两省654户农户调研数据,首先,利用熵值法对生计资本进行测算;其次,利用多项Logit模型、OLS回归分析法、分位数回归模型、DEA-Tobit模型、多元线性回归和门槛回归模型等在非农化进程下从生计资本水平与结构的双重视角深入探讨了生计资本对农户林地利用方式、利用集约度、利用效率以及对农户林业收入的影响问题;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林业经营农户特征及林地利用现状。调研样本分析发现,当前林业生产领域户主的年龄主要集中在40-60岁之间,多为中年人。林区农户受教育程度不高,学历主要集中在初中及以下。当前林业生产劳动力数量多以2人及以下为主,农户经营林地规模分布较为均匀,涵盖了大、中、小各类规模,但家庭收入不高,多集中于3-5万元之间。农户兼业方面,调查样本中56.12%的农户都进行了林业兼业生产,仅43.88%的农户没有进行林业兼业生产。样本农户林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均林地数量少、产出低、农户林地利用集约水平不高、林地利用效率有待提升等方面。(2)不同地域、不同经营类型农户的生计资本总体特征存在明显差异,陕西省农户的自然资本值略高于江西省,而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值略低于江西省。商品林经营农户生计资本总值大于公益林经营农户生计资本总值。目前林区农户以弱资本型为主,占比为58.56%,表明林区多数农户的生计资本均处于较低水平。从生计资本分维水平来看,弱金融资本型与弱自然资本型农户占比最大,分别为70.03%和68.96%,强自然资本型和强金融资本型农户类型占比最小,分别为31.04%和29.97%。不同类型农户生计资本在水平和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生计资本结构差异与农户的生计类型特征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受生计资本水平值的影响,且这种差异将会影响到农户的林地利用及其收入。(3)大部分纯林户的林地利用方式都是选择用材林经营,纯林户在经济林和竹林的利用方式上比例差不多,对于林下经济的利用方式比例最小。生计资本影响农户的林地利用方式。在资本禀赋水平上,人力资本、自然资本和金融资本对农户的林地利用方式选择具有较大程度的影响;在资本禀赋结构上,人力资本占优和社会资本占优对农户的林地利用方式存在显着影响效应。此外,生计资本异质性对不同类型农户的林地利用方式影响也存在差异性,如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及人力资本占优显着影响纯林户林地利用方式;人力、自然、金融三者的资本水平和资本结构均显着影响林业兼业户的林地利用方式;人力、自然、金融资本水平显着影响兼业林业户的林地利用方式,生计资本结构对其影响不显着;社会资本占优仅对非林户的林地利用方式产生显着影响。(4)目前农户的林地经营劳动集约度均大于资本集约度,表明目前我国的林地经营仍在劳动集约经营阶段。从农户类型来看,兼业户的劳动集约度和资本集约度均最大,其中林业兼业户的劳动集约度最大,为0.492,兼业林业户的资本集约度最大,为0.454,其次是纯林户,非林户的资本集约度和劳动集约度均最小。虽然资本集约度和劳动集约度在不同类型农户间具有一定的差异,但两者间的差距并不是太大,如对于林业兼业户而言,资本集约和劳动集约的差距为0.009,这也得益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营林积极性的提高,但整体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经营并未从劳动集约向资本集约转化,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资本的异质性导致劳动和资本间的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以及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不完善造成的。生计资本水平和结构影响农户的林地利用集约度。此外,生计资本对不同类型农户林地利用集约度的影响程度变化规律具有较大的差异。(5)不同商品林经营类型农户的纯技术效率都普遍高于其规模效率。此外,农户林地经营的综合技术效率在不同的商品林经营类型中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具体而言,经营用材林农户的综合效率为0.204,几乎是经营经济林农户综合效率0.121的两倍,经营竹林农户的综合效率最低,为0.096。生计资本水平和结构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农户林地利用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而且针对不同林地利用方式农户效率的影响因素也存在差异,具体而言,经营用材林农户生产效率主要受劳动力数量、家庭住房价值、能人数量、对林地未来的调整预期等影响;经营经济林农户效率主要受劳动力数量、林地块数、融资渠道、对林地未来的调整预期等影响;经营竹林农户效率主要受农户受教育程度、劳动力数量、林地块数、林地面积、家庭住房价值、融资渠道、对林地未来的调整预期等影响。(6)生计资本对农户林业收入具有直接影响,农户林业收入受到生计资本分维水平及结构的制约。农户资本禀赋越丰富,越有助于改善家庭的生计状况,对提高林业收入具有明显作用,其中自然资本和金融资本正向影响农户家庭林业收入,对收入增长具有促进作用,结构分析中,人力资本占优和金融资本占优通过了显着性检验,表明不同资本结构对农户家庭林业收入具有显着影响效应。此外,生计资本分维水平和结构对不同林地利用方式农户收入影响具有异质性。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与收入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当人力资本低于门槛值0.521时,人力资本对林区农户林业收入的作用并不显着,当人力资本高于门槛值0.521时,人力资本对林区农户林业收入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此外,当人力资本高于门槛值0.521时,自然资本能够显着增加林区农户林业收入;而无论人力资本处于何值,金融资本均对林区农户林业收入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当社会资本低于门槛值0.188时,金融资本对增加林区农户林业收入效果不显着,当社会资本高于门槛值0.188时,金融资本能够显着增加林区农户林业收入。(7)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一是要充分发挥林业扶贫作用,提高农户林业收入水平;二是要实施差异化生计策略,优化农户生计资本结构;三是要重建农户社会关系网络,充分发挥社会资本优势;四是要关注农户林业政策感知,营造良好林业生产环境;五是要大力促进农户林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六是要不断完善林权改革配套措施,着力提升农户金融资本。

苏诗涵[8](2019)在《杭州半山国家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用地逐渐紧张,公园建设活动开始从城市中心向森林发展,在国家倡导建设公园城市,兴建1万个森林公园的大环境下,森林旅游成为热点。森林植物景观相较于传统城市绿地景观更为自然生态,受到广泛好评。杭州半山国家森林公园占地1002.88公顷,林地面积931.81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92.9%,是杭州城市化发展密集的城区范围内植被保存完整的最重要的森林之一,本研究从详细调查其植物景观出发,分析其特性,提炼森林植物景观营造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公园现存植被基底可划分为6类,常绿阔叶林(57.7%),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19.9%),落叶阔叶林(16.6%),常绿针叶林(0.7%),竹林(1.91%),经济林(0.94%),灌木林(0.001%),草地(0.001%)。经长期自然演替与人工干扰,与30年前相比常绿阔叶林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占比增长85%,并且常绿落叶混交林也逐渐向常绿阔叶林演替,其他类型占比大幅减少,可以预测50年后植被大概率以常绿阔叶林为主(90%),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少量分布(9.5%),其他类型占比(0%-0.5%)构成;100年后以常绿阔叶林占比(99%),其他种类极少分布(0%-1%)。以上预测结果有违自然生态与景观多样性的需求,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2)经调查,共统计到植物266种隶属89科178属,其中乡土植物占比68%,比城市公园乡土植物应用种类高出多20%,植物资源还有极大开发空间,推荐60种乡土树种和3类9种群落模式,营造突出植物景观地带性和地域性特征的森林景观。(3)现阶段风景林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景观效果处在动态变化中,研究认为,封山育林完全进行自然演替具有不稳定性。建议适当添加人为干扰(30%),定向抚育,促进退化林的演替进程,辅助稳定群落更新层,使群落向目标群落实现自然更新,形成稳定景观林。(4)依照活动空间类型,将景点划分成3种静态面状空间:围合空间(50%),半开敞空间(40%),开敞空间(10%)。植物比起同类型城市公园活动空间植物平均高出20%,形态更为自然,分支点高25%。(5)景点规则式植物种植占比20%,比城市绿地减少30%,其中现存90%管理不力,景观效果不佳,故提倡低维护、近自然营造模式,突出城市森林有别于城市公园的自然美,符合森林本身的演替及生长规律,也符合森林美的景观要求。

俞飞[9](2019)在《基于感知评价的天目山森林景观格局对森林文化价值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部分南方集体林区经济林面积不断扩张、树种频繁更换,导致景观异质性和破碎度逐年增加,森林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不断下降,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本论文基于“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共同的生命体”的思路,从景观尺度研究了森林景观格局对森林文化价值感知的影响。采用遥感解译技术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方法,分析了天目山2000-2017年森林覆被变化特征,对比了2017年天目山保护区和社区之间、不同社区之间的森林景观格局差异;在界定了森林文化价值内涵与构成,调查了天目山森林文化状况的基础上,构建了天目山森林文化价值感知评价指标体系,分别研究了社区居民、游客、专家3个群体对天目山休闲游憩、审美、身心健康、文化遗产、教育科研、地方感、精神与宗教价值这7类文化价值的感知;采用对比分析法分析了社区居民对不同基质类型社区的森林文化价值感知差异,采用相关分析法研究了不同景观类型的格局指数对森林文化价值感知的相关性,定性和定量的探讨了景观格局对森林文化价值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森林文化价值平衡模型和森林文化价值预测模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的管理制度和经营方式导致保护区和社区森林生态系统朝两个相反的方向进行演替,同时森林景观格局也产生了明显差异。保护区的基质景观为天然林,整体呈现天然林面积增加,破碎度降低的变化趋势;不同社区的基质景观存在差异,按照天然林和经济林面积比例可分为“天然林基质社区”、“天然林-竹林基质社区”、“竹林基质社区”、“混合基质社区”4种类型,而且在人类活动活跃区域,所有社区的基质基本已从天然林转化为竹林和山核桃林。社区景观格局总体呈现天然林面积减少,经济林面积增加,破碎度和形状复杂程度增加的变化趋势。(2)研究区的森林文化价值整体水平较高,且保护区的价值整体高于社区;身心健康、审美、休闲游憩价值均为保护区和社区最具特色森林文化价值类型;保护区和社区的教育科研价值也较高;三个群体对研究区森林文化价值感知评价的结果较为一致。(3)天然林基质社区的森林文化价值较高,且社区内的差异较小;天然林-竹林基质社区次之;竹林基质社区与混合基质社区森林文化价值水平相当,而且社区内部差异较大。但是基质类型并不是影响森林文化价值感知的唯一景观因素,森林文化价值感知受多个景观因素共同影响,不同景观类型的景观格局指数对森林文化价值也有影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发现除维持天然林的面积比、控制竹林、山核桃林、建筑和道路等人为景观的面积比之外,还可以通过增加天然林的连通度和形状复杂程度、竹林的聚集程度、一定量的大面积道路,减少人为景观的破碎度来提高天目山的森林文化价值。研究区的精神与宗教服务价值和森林景观格局的关系不显着。因此,要实现森林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明确“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共同生命体”,将森林经营从林分水平扩展到景观水平,将森林、社区、水域、道路等都纳入到森林经营中,促进各类景观的景观融合度。然后通过适当的政策手段、提升旅游价值、打造特色农产品等措施,并提高经济林的单位效益、控制其面积的扩张和树种的频繁更换、保护天然林,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曾凡勇[10](2016)在《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自20世纪初萌芽,经过1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过去110多年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且对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学者们积累了丰富的本底资料,但是,尚未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通过书籍、期刊、网络、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与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和科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和史料。作者利用历史与逻辑、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文献、史料、访谈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每个时期学科的特点,作者把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49年以前)、形成期(1950-1976年)、发展期(1977-1999年)和完善期(2000-今)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学科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进展、教材和专着、重大科技成果、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经过11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学科定位日益清晰、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科学研究成效显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合作得到加强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森林保护专门人才,产出了一大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研究,发现了学科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5条政策建议、5个发展方向以及12个重点研究领域,对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二、浙江省经济林发展科技策略的初步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省经济林发展科技策略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杭州市富春江沿岸乡村景观特征研究 ——以梅蓉村、东梓关村等六个村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1.1.2 拥江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乡村景观
        1.3.2 景观格局
        1.3.3 景观特征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乡村景观分类研究
        1.4.2 景观格局相关研究
        1.4.2.1 景观格局理论研究
        1.4.2.2 遥感技术在景观格局中的应用研究
        1.4.2.3 景观格局指数应用研究
        1.4.3 乡村景观特征相关研究
        1.4.4 小结
    1.5 研究内容
        1.5.1 富春江沿岸乡村分布的基本特征
        1.5.2 富春江沿岸乡村景观特征
        1.5.3 富春江沿岸乡村保护与更新策略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富春江沿岸风貌概况
    2.1 地域特征概况
        2.1.1 自然地理条件
        2.1.2 气候水文
        2.1.3 社会经济状况
    2.2 沿岸乡村分布特征
        2.2.1 沿江乡村范围界定
        2.2.2 村落分类及其确定
    2.3 总体景观要素构成
        2.3.1 自然景观要素
        2.3.1.1 沿江平原
        2.3.1.2 沙洲溪流
        2.3.2 农业景观要素
        2.3.2.1 农田景观
        2.3.2.2 水利设施
        2.3.3 聚落景观要素
        2.3.3.1 山水边缘型
        2.3.3.2 河流边缘型
        2.3.3.3 沙洲岛屿型
        2.3.4 人文景观要素
        2.3.4.1 物质文化
        2.3.4.2 非物质文化
3 典型村落景观特征分析
    3.1 典型村落选择
        3.1.1 选点依据
        3.1.2 典型村落
    3.2 数据库建立
        3.2.1 数据处理
        3.2.2 景观指数的选取及其公式意义
    3.3 山水边缘型—梅蓉村景观特征分析
        3.3.1 村落概况
        3.3.2 景观要素构成
        3.3.2.1 自然景观要素
        3.3.2.2 农业景观要素
        3.3.2.3 聚落景观要素
        3.3.2.4 人文景观要素
        3.3.3 景观格局分析
        3.3.3.1 斑块类型水平分析
        3.3.3.2 景观类型水平分析
    3.4 山水边缘型—俞赵村景观特征分析
        3.4.1 村落概况
        3.4.2 景观要素构成
        3.4.2.1 自然景观要素
        3.4.2.2 农业景观要素
        3.4.2.3 聚落景观要素
        3.4.2.4 人文景观要素
        3.4.3 景观格局分析
        3.4.3.1 斑块类型水平分析
        3.4.3.2 景观类型水平分析
    3.5 河流边缘型—东梓关村景观特征分析
        3.5.1 村落概况
        3.5.2 景观要素构成
        3.5.2.1 自然景观要素
        3.5.2.2 农业景观要素
        3.5.2.3 聚落景观要素
        3.5.2.4 人文景观要素
        3.5.3 景观格局分析
        3.5.3.1 斑块类型水平分析
        3.5.3.2 景观类型水平分析
    3.6 河流边缘型—窄溪村景观特征分析
        3.6.1 村落概况
        3.6.2 景观要素构成
        3.6.2.1 自然景观要素
        3.6.2.2 农业景观要素
        3.6.2.3 聚落景观要素
        3.6.2.4 人文景观要素
        3.6.3 景观格局分析
        3.6.3.1 斑块类型水平分析
        3.6.3.2 景观类型水平分析
    3.7 沙洲岛屿型—桐洲岛景观特征分析
        3.7.1 村落概况
        3.7.2 景观要素构成
        3.7.2.1 自然景观要素
        3.7.2.2 农业景观要素
        3.7.2.3 聚落景观要素
        3.7.2.4 人文景观要素
        3.7.3 景观格局分析
        3.7.3.1 斑块类型水平分析
        3.7.3.2 景观类型水平分析
    3.8 沙洲岛屿型—五丰岛景观特征分析
        3.8.1 村落概况
        3.8.2 景观要素构成
        3.8.2.1 自然景观要素
        3.8.2.2 农业景观要素
        3.8.2.3 聚落景观要素
        3.8.2.4 人文景观要素
        3.8.3 景观格局分析
        3.8.3.1 斑块类型水平分析
        3.8.3.2 景观类型水平分析
    3.9 沿岸典型村落景观特征对比
        3.9.1 景观要素对比分析
        3.9.1.1 自然景观要素分析
        3.9.1.2 农业景观要素分析
        3.9.1.3 聚落景观要素分析
        3.9.1.4 人文景观要素分析
        3.9.2 景观格局对比分析
        3.9.2.1 斑块类型水平分析
        3.9.2.2 景观类型水平分析
    3.10 典型村落景观特征总结
        3.10.1 景观特征
        3.10.1.1 乡村景观要素特征总结
        3.10.1.2 乡村景观格局特征总结
        3.10.2 影响因素
        3.10.2.1 自然要素
        3.10.2.2 经济发展
    3.11 杭州市富春江沿岸乡村景观特征
4 乡村景观特征保护与更新策略
    4.1 存在问题
        4.1.1 自然基底破坏,侵占江岸肌理
        4.1.2 农事边界模糊,削弱水利形态
        4.1.3 聚落风貌杂多,规划管理滞后
        4.1.4 传统文化流失,乡土特征淡化
        4.1.5 优势斑块分散,干扰生态功能
    4.2 保护与更新策略
        4.2.1 保护自然风貌,延续山水格局
        4.2.2 明确农田边界,恢复水利设施
        4.2.3 统一聚落风貌,加强规划指引
        4.2.4 塑造文化场景,强化场所记忆
        4.2.5 保持斑块完整,实现生态价值
5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5.2.1 不足
        5.2.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2)杭州市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的战略导向
        1.1.2 城市化与现代化背景下传统村落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1.1.3 传统村落的景观价值日益凸显
        1.1.4 国家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日渐重视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2.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1.1 杭州市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特征分析
        1.3.1.2 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1.3.1.3 基于景观资源综合评价的传统村落优化策略研究
        1.3.2 研究方法
        1.3.2.1 文献资料研究
        1.3.2.2 实地调查研究
        1.3.2.3 专家咨询法
        1.3.2.4 问卷调查法
        1.3.2.5 模糊综合评价法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概述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聚落与传统村落
        2.1.2 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
        2.1.3 乡村景观
        2.1.4 乡村景观资源
    2.2 理论基础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2 景观美学理论
        2.2.3 乡村景观资源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人类聚居环境理论
    2.3 传统村落研究综述
        2.3.1 国外传统村落研究综述
        2.3.2 国内传统村落研究综述
    2.4 乡村景观研究综述
        2.4.1 国外乡村景观研究综述
        2.4.2 国内乡村景观研究综述
    2.5 景观资源评价研究综述
        2.5.1 国外景观资源评价研究综述
        2.5.2 国内景观资源评价研究综述
    2.6 研究述评
    2.7 本章小结
3 杭州市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现状调研
    3.1 杭州市概况
        3.1.1 区位概况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条件
        3.1.4 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
    3.2 杭州市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基本概况
        3.2.1 存量及分布情况
        3.2.2 地理区位
        3.2.3 社会经济
    3.3 传统村落景观资源构成要素分类研究
        3.3.1 自然景观资源
        3.3.2 农业景观资源
        3.3.3 聚落景观资源
        3.3.4 人文景观资源
        3.3.5 传统村落景观资源层级结构
    3.4 传统村落自然景观资源
    3.5 传统村落农业景观资源
    3.6 传统村落聚落景观资源
    3.7 传统村落人文景观资源
    3.8 杭州市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特征总结
        3.8.1 景观类型与功能多样性
        3.8.2 空间结构与形式复杂性
        3.8.3 农业景观与经济单一性
        3.8.4 聚落空间格局集聚型
        3.8.5 景观格局与生态脆弱性
    3.9 本章小结
4 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4.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4.1.1 依据研究区景观资源特征
        4.1.2 可行性及可操作性
        4.1.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4.2 评价指标因子的选取
        4.2.1 评价指标选取
        4.2.2 评价因子选取
        4.2.2.1 自然资源质量评价因子选取
        4.2.2.2 农业资源质量评价因子选取
        4.2.2.3 聚落资源质量评价因子选取
        4.2.2.4 人文资源质量评价因子选取
        4.2.2.5 环境质量评价因子选取
        4.2.2.6 生态状况评价因子选取
        4.2.2.7 区位条件评价因子选取
        4.2.2.8 现状条件评价因子选取
    4.3 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
    4.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与分析
        4.4.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4.1.1 层次结构模型的构建
        4.4.1.2 判断矩阵的建立和权重结果
        4.4.2 评价指标权重的分析
        4.4.2.1 准则层权重分析
        4.4.2.2 指标层权重分析
        4.4.2.3 因子层权重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杭州市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评价与结果分析
    5.1 评价方法与标准
        5.1.1 评分方法
        5.1.2 评分标准
        5.1.3 评分结果分级标准
    5.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评价
        5.2.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因素集及评语集合的确定
        5.2.2 隶属度矩阵的确定
        5.2.3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5.2.4 评价结果统计
    5.3 结果分析
        5.3.1 杭州市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优势
        5.3.2 杭州市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劣势
    5.4 本章小结
6 杭州市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优化策略
    6.1 景观资源质量提升
        6.1.1 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农旅融合发展
        6.1.2 建筑风貌导控,提高村落环境融合度
        6.1.3 街巷空间优化,提高空间形态丰富性
        6.1.4 民风民俗重塑,凸显文化内涵感染力
        6.1.5 创新保护形式,促进非遗艺术传承
        6.1.6 区域协同传承,提升人文景观生命力
    6.2 生态环境现状整治
        6.2.1 道路风貌导控,提升村落清洁度
        6.2.2 林相修复与改造,加强生态稳定性
    6.3 规划利用条件改善
        6.3.1 优化完善道路交通系统,构建村域慢行系统
        6.3.2 积极联动周边旅游资源,提升村落品牌形象
        6.3.3 打造特色景观游览线路,完善村落景源配置
        6.3.4 协同建设基础服务设施,营造宜居生活环境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图表目录
附录 B: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评价指标因子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附录 C: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评价指标因子专家咨询表(第二轮)
附录 D: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专家咨询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3)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应用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态学的概念界定
        2.1.2 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
        2.1.3 协同演化的概念界定
        2.1.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演化相关的其他概念
    2.2 理论应用分析
        2.2.1 生态学理论应用分析
        2.2.2 协同演化理论应用分析
        2.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生态性特征分析
        2.2.4 林业生态系统与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内在联系
    2.3 本章小结
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动因分析
    3.1 环境层方面林业资源禀赋的限制
        3.1.1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一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3.1.2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二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3.1.3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三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3.1.4 东北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3.2 市场需求方面变化的压力
        3.2.1 市场需求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的影响机制
        3.2.2 主要林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状况
    3.3 自身发展方面林业产业技术升级的趋势要求
    3.4 资本方面林业投资的激发力
        3.4.1 林业投资总量
        3.4.2 林业产业投资结构
    3.5 宏观方面林业产业政策调整的拉力
    3.6 制度方面林业管理体制的活力
    3.7 本章小结
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框架
    4.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
    4.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机制
        4.2.1 稳定机制
        4.2.2 动力机制
        4.2.3 竞合机制
        4.2.4 协同机制
    4.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模型
        4.3.1 协同演化理论模型
        4.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研究层次
        4.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研究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协同演化
    5.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
    5.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
        5.2.1 生态位“态”、“势”评价研究思路
        5.2.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发展现状
        5.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模型构建
        5.2.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结果
        5.2.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演化路径选择
    5.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测度及优化
        5.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关系测度思路
        5.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重叠度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5.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关系测度
        5.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优化
    5.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策略
        5.4.1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扩展策略
        5.4.2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分离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协同演化
    6.1 东北国有林区各区域内的种群发展分析
        6.1.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分析数据说明
        6.1.2 研究林业产业种群发展的区位熵法
        6.1.3 基于区位熵的林业产业种群发展分析
    6.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演进阶段判别
        6.2.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生命周期划分
        6.2.2 各种群产业生命周期演进阶段判别
    6.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及模拟仿真
        6.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相关性测度
        6.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关系分析
        6.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
        6.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拟仿真
    6.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策略
    6.5 本章小结
7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
    7.1 研究思路和模型构建
        7.1.1 研究的基本思路
        7.1.2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机理分析
        7.1.3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评价模型
    7.2 序参量的选择和数据处理
        7.2.1 协同度测算指标体系构建
        7.2.2 数据来源与数据标准化处理
        7.2.3 序参量权重的确定
    7.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的子系统与序参量有序度的测算与评价
        7.3.1 生态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7.3.2 经济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7.3.3 社会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7.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度的测算与评价
    7.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策略
    7.6 本章小结
8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保障措施
    8.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8.1.1 加强林业企业个体的创新力度
        8.1.2 开发林产品精深加工技术
        8.1.3 在思想上层面上提升创新意识
        8.1.4 加强对林业辅助产业的开发
        8.1.5 加强林业企业与林业院校的人才合作
    8.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8.2.1 加强对森林景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8.2.2 注重非木材林产品的培育与利用
        8.2.3 引导衰退产业的退出
        8.2.4 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替代产业的发展
        8.2.5 完善林业生态建设专项基金
    8.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8.3.1 强化森林资源培育的力度
        8.3.2 加强对林业培育技术的重视
        8.3.3 优化生态补偿机制
        8.3.4 在林业企业内部完善激励制度
        8.3.5 落实留住人才及人才引进的工作
        8.3.6 加大政府的帮扶力度
    8.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内蒙古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附录B 龙江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4)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以李家坪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范围与对象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对象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相关概念辨析
        1.5.1 陕南巴山地区
        1.5.2 城边村
        1.5.3 空间布局优化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三生”系统与空间布局现状及问题
    2.1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概述
        2.1.1 陕南巴山地区概述
        2.1.2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概述
        2.1.3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概述
    2.2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三生”系统现状及问题
        2.2.1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生态系统现状
        2.2.2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生态系统主要问题
        2.2.3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生产系统现状
        2.2.4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生产系统主要问题
        2.2.5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生活系统现状
        2.2.6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生活系统主要问题
        2.2.7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三生”系统关系现状
    2.3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三生”空间特征及问题
        2.3.1 典型研究样片选取与现状特征分析方法
        2.3.2 城边村数据获取与处理
        2.3.3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三生”空间现状特征
        2.3.4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生态空间主要问题
        2.3.5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生产空间主要问题
        2.3.6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生活空间主要问题
        2.3.7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三生”空间关系现状
    2.4 本章小结
3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三生”系统转型及空间布局优化方向
    3.1 “三生”系统与“三生”空间的关系
    3.2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三生”系统转型
        3.2.1 转型动力
        3.2.2 转型趋势
    3.3 匹配“三生”系统转型的县城城边村空间布局优化方向
        3.3.1 空间布局优化目标
        3.3.2 生态空间布局优化方向
        3.3.3 生产空间布局优化方向
        3.3.4 生活空间布局优化方向
        3.3.5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三生”空间协同优化方向
    3.4 本章小结
4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空间布局优化方法研究
    4.1 城边村“三生”空间布局优化方法体系
        4.1.1 城边村“三生”空间与上位规划“三线”
        4.1.2 基础数据收集与处理
        4.1.3 城边村“三生”空间优化方法
    4.2 城边村“三生”空间用地评价
        4.2.1 “三生”空间用地评价原则与方法
        4.2.2 “三生”空间用地评价模型与权重确定
        4.2.3 生态空间用地重要性评价
        4.2.4 生产空间用地潜力评价
        4.2.5 生活空间用地适宜性评价
    4.3 城边村“三生”空间管控线划定
        4.3.1 生态保护管控线
        4.3.2 生产发展管控线
        4.3.3 生活建设管控线
    4.4 城边村三生空间布局优化
        4.4.1 空间布局优化原则
        4.4.2 生态空间布局优化
        4.4.3 生产空间布局优化
        4.4.4 生活空间布局优化
5 陕南巴山地区镇巴县李家坪村空间布局优化实证研究
    5.1 李家坪村“三生”系统与空间现状及问题
        5.1.1 镇巴县及李家坪村概述
        5.1.2 李家坪村生态系统与空间特征及其问题
        5.1.3 李家坪村生产系统与空间特征及其问题
        5.1.4 李家坪村生活系统与空间特征及其问题
    5.2 李家坪村“三生”系统转型与空间布局优化方向
        5.2.1 发展机遇与“三生”系统转型
        5.2.2 空间布局优化方向与优化模式
    5.3 李家坪村空间布局优化方法
        5.3.1 “三生”空间用地评价
        5.3.2 “三生”空间管控线划定
        5.3.3 “三生”空间布局优化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6.2 论文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做工作

(5)基于岩棉材料的丘陵经济林地和庭院盆栽土壤保水技术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我国农林业水资源研究现状
    1.2 农林业节水抗旱技术概述
        1.2.1 工程节水技术
        1.2.2 农艺节水技术
        1.2.3 生物节水技术
        1.2.4 管理节水技术
    1.3 农林业保水材料的开发应用
        1.3.1 岩棉材料
        1.3.1.1 岩棉材料的主要性能
        1.3.1.2 岩棉材料国内外应用现状
    1.4 土壤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植物的干旱胁迫响应
        1.4.1 土壤水分对植物生长形态的影响
        1.4.2 土壤水分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2 论文研究目标、内容及其技术路线
    2.1 立题依据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3 岩棉保水特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2.1 岩棉吸水持水特性及增水潜力估算
        3.1.2.2 岩棉水分扩散室内模拟试验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岩棉吸水持水特性及增水潜力估算
        3.2.2 岩棉水分扩散室内模拟试验
    3.3 讨论
        3.3.1 岩棉吸水持水能力
        3.3.2 岩棉对不同质地土壤水分保蓄能力
        3.3.3 室内模拟岩棉保蓄水分在土壤中的扩散规律
    3.4 结论
4 应用岩棉材料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2.1 岩棉化学稳定性室内培养试验
        4.1.2.2 岩棉-土壤室内培养试验
        4.1.3 试验方法
        4.1.3.1 土壤酶活性
        4.1.3.2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4.1.3.3 土壤总DNA提取
        4.1.3.4 土壤细菌和真菌丰度测定——定量PCR技术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介质pH对岩棉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4.2.2 岩棉对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4.2.2.1 土壤细菌和真菌丰度
        4.2.2.2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4.2.2.3 土壤酶活性
    4.3 讨论
        4.3.1 介质pH对岩棉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4.3.2 岩棉材料对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4.4 结论
5 岩棉材料对提高丘陵区经济林土壤水分保蓄能力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2.1 研究区概况
        5.1.2.2 野外林地不同坡位岩棉保水试验
        5.1.2.3 野外林地岩棉保水效果试验
        5.1.3 土壤取样及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5.1.3.1 取样方法
        5.1.3.2 土壤水分测定方法
        5.1.3.3 土壤物理化学指标
        5.1.4 山核桃林油菜形态生长指标测定方法
        5.1.5 数据处理
    5.2 结果分析
        5.2.1 岩棉对林地不同坡位土壤水分保蓄效果的影响
        5.2.2 岩棉对林地土壤水分保蓄效果的影响
    5.3 讨论
        5.3.1 岩棉对林地不同坡位土壤水分保蓄的影响
        5.3.2 岩棉对林地土壤水分保蓄的影响
    5.4 结论
6 盆栽种植模式下岩棉对土壤水分和番茄生长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方法
        6.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6.1.3.1 水分测定方法
        6.1.3.2 生长和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6.1.4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处理对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影响
        6.2.2 埋设岩棉材料对番茄植株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
        6.2.2.1 埋设岩棉材料对番茄植株形态生长指标的影响
        6.2.2.2 埋设岩棉材料对番茄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
        6.2.3 岩棉不同埋设方式对番茄植株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
        6.2.3.1 岩棉不同埋设方式对番茄植株形态生长指标的影响
        6.2.3.2 岩棉不同埋设方式对番茄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
    6.3 讨论
        6.3.1 水分胁迫下埋设岩棉对植物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
        6.3.1.1 水分胁迫下埋设岩棉对植物形态生长的影响
        6.3.1.2 水分胁迫下埋设岩棉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6.3.2 水分胁迫下不同岩棉埋设方式对植物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
    6.4 结论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6)杭州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实物量与价值量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为树立正确的生态观服务
        1.2.2 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依据服务
        1.2.3 为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服务
    1.3 研究目的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
        1.5.1 森林资源状况分析
        1.5.2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实物量与价值量估算
        1.5.3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综合指数评价
    1.6 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2 研究区域情况
    2.1
        2.1.1 地质地貌、水系及气候情况
        2.1.2 野生动植物资源情况
        2.1.3 旅游产业情况
    2.2 本章小结
3 杭州市森林资源状况量化分析
    3.1 杭州市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3.1.1 森林资源总量
        3.1.2 森林资源结构
        3.1.3 森林资源分布
        3.1.4 森林资源状况特点
    3.2 杭州市森林资源变化分析
        3.2.1 林地面积变化
        3.2.2 森林面积变化
        3.2.3 森林覆盖率变化
        3.2.4 林木蓄积变化
        3.2.5 森林蓄积变化
        3.2.6 森林资源管理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3.3 本章小结
4 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研究
    4.1 评估指标
        4.1.1 涵养水源指标
        4.1.2 保育土壤指标
        4.1.3 固碳释氧指标
        4.1.4 积累营养物质指标
        4.1.5 净化大气环境指标
        4.1.6 森林防护指标
        4.1.7 生物多样性保护指标
        4.1.8 森林游憩指标
    4.2 评估方法
        4.2.1 生态功能指数与调整系数
        4.2.2 水源涵养计算
        4.2.3 保育土壤计算
        4.2.4 固碳释氧计算
        4.2.5 积累营养物质计算
        4.2.6 净化大气环境计算
        4.2.7 森林防护计算
        4.2.8 生物多样性保护计算
        4.2.9 森林游憩计算
    4.3 综合评价方法
        4.3.1 指标数据标准化
        4.3.2 指标权重计算
        4.3.3 综合评价指数计算
        4.3.4 聚类分析分类标准
    4.4 本章小结
5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实践
    5.1 评估参数来源与处理
        5.1.1 实物量参数
        5.1.2 价值量参数
    5.2 总实物量和价值量
    5.3 各服务功能实物量和价值量
        5.3.1 水源涵养实物量和价值量
        5.3.2 固碳释氧实物量和价值量
        5.3.3 保育土壤实物量和价值量
        5.3.4 积累营养物质实物量和价值量
        5.3.5 净化大气环境实物量和价值量
        5.3.6 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物量和价值量
        5.3.7 森林防护实物量和价值量
        5.3.8 森林游憩实物量和价值量
    5.4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综合评价
        5.4.1 指数数据标准化
        5.4.2 指标权重值
        5.4.3 综合评价指数
        5.4.4 综合评价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生计资本对农户林地利用及收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农户生计
        1.3.2 农户层面林地利用研究
        1.3.3 农户生计与林地利用及收入的综合研究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5.1 数据来源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农户
        2.1.2 生计资本
        2.1.3 林地利用
        2.1.4 农户收入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农户行为理论
        2.2.2 可持续生计理论
        2.2.3 要素禀赋理论
        2.2.4 规模经营理论
        2.2.5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2.3 影响机理分析
        2.3.1 生计资本对农户林地利用方式的影响
        2.3.2 生计资本对农户林地利用集约度的影响
        2.3.3 生计资本对农户林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2.3.4 生计资本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
        2.3.5 理论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户林地利用行为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我国的林地资源
    3.2 我国林地资源生产利用现状
        3.2.1 全国林业总产值
        3.2.2 全国木材及竹材资源利用现状
        3.2.3 全国主要经济林资源利用现状
    3.3 调研区域概况与样本特征描述
        3.3.1 调研区域概况
        3.3.2 样本特征描述
    3.4 样本农户林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4.1 人均林地数量少、产出低
        3.4.2 农户林地利用集约水平不高
        3.4.3 农户林地利用效率有待提升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户生计资本的综合评价
    4.1 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1.2 生计资本指标选取
        4.1.3 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生计资本的测度
        4.2.1 指标权重确定
        4.2.2 生计资本测算
    4.3 农户生计资本综合评价结果
        4.3.1 农户生计类型划分
        4.3.2 农户生计资本特征分析
        4.3.3 不同类型农户生计资本水平差异
        4.3.4 不同类型农户生计资本结构差异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计资本对农户林地利用方式的影响
    5.1 生计资本对农户林地利用方式的作用机理
    5.2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5.2.1 变量选择
        5.2.2 模型构建
    5.3 不同类型农户林地利用方式比较
        5.3.1 不同类型农户林地利用方式的差异分析
        5.3.2 不同类型农户林地利用方式的生计资本差异分析
    5.4 生计资本对农户林地利用方式影响的实证分析
        5.4.1 生计资本水平对农户林地利用方式的影响
        5.4.2 生计资本结构对农户林地利用方式的影响
        5.4.3 生计资本异质性对不同类型农户林地利用方式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计资本对农户林地利用集约度的影响
    6.1 生计资本对农户林地利用集约度的作用机理
    6.2 农户林地利用集约度的测算
        6.2.1 林地利用集约度的测算方法
        6.2.2 林地利用集约度的测算结果
    6.3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6.3.1 变量选择
        6.3.2 模型构建
    6.4 生计资本对农户林地利用集约度影响的实证分析
        6.4.1 生计资本水平对农户林地利用集约度的影响
        6.4.2 生计资本结构对农户林地利用集约度的影响
        6.4.3 生计资本对不同类型农户林地利用集约度分布规律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生计资本对农户林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7.1 生计资本对农户林地利用效率的作用机理
    7.2 农户林地利用效率测算及差异分析
        7.2.1 农户林地利用的效率测算
        7.2.2 效率测算结果及差异分析
    7.3 变量选择及模型构建
        7.3.1 变量选择
        7.3.2 模型构建
    7.4 生计资本对农户林地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7.4.1 生计资本水平对农户林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7.4.2 生计资本结构对农户林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7.4.3 生计资本视角下农户林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生计资本对农户林业收入的影响
    8.1 农户收入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8.1.1 脆弱性背景冲击
        8.1.2 可持续生计资本的影响
        8.1.3 政策性因素的影响
    8.2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8.2.1 变量选取
        8.2.2 模型构建
    8.3 生计资本对农户林业收入直接影响的实证分析
        8.3.1 农户生计资本状况及收入分布
        8.3.2 生计资本水平与结构对农户家庭林业收入的影响分析
        8.3.3 生计资本对不同林地利用方式农户家庭林业收入的影响分析
    8.4 生计资本间接影响农户林业收入的门槛效应检验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农户林地利用现状及问题
        9.1.2 农户生计资本特征及评价
        9.1.3 生计资本对林地利用方式的影响
        9.1.4 生计资本对林地利用集约度的影响
        9.1.5 生计资本对林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9.1.6 生计资本对农户林业收入的影响
    9.2 政策建议
        9.2.1 充分发挥林业扶贫作用,提高农户林业收入水平
        9.2.2 实施差异化生计策略,优化农户生计资本结构
        9.2.3 重建农户社会关系网络,充分发挥社会资本优势
        9.2.4 关注农户林业政策感知,营造良好林业生产环境
        9.2.5 促进农户林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9.2.6 完善林权改革配套措施,着力提升农户金融资本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杭州半山国家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
        1.2.1 森林公园
        1.2.2 植物景观
        1.2.3 森林植物景观
    1.3 森林公园植物景观研究进展
        1.3.1 森林公园研究进展
        1.3.2 植物景观研究进展
        1.3.3 森林植物景观研究进展
        1.3.4 分析与小结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5.1 研究对象概况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定量和定性分析法
        1.6.2 样地调查法
        1.6.3 典型节点实测
        1.6.4 数据分析
2 杭州半山国家森林公园植物景观总体分析
    2.1 植物物种组成
        2.1.1 科内物种组成
        2.1.2 属内物种组成
    2.2 现存植被类型
        2.2.1 各植被类型植物组成
        2.2.2 各植被类型景观动态分析
    2.3 群落结构
    2.4 植物景观季相
3 杭州半山国家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调查
    3.1 风景林群落调查分析
        3.1.1 风景林典型群落植物组成
        3.1.2 风景林典型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3.2 景点植物景观空间分析
        3.2.1 开敞空间
        3.2.2 围合空间
        3.2.3 半开敞空间
    3.3 景点植物景观现状
        3.3.1 虎山景区
        3.3.2 龙山景区
        3.3.3 半山景区
4 杭州半山国家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营造方式与优化策略
    4.1 景观营造方式
    4.2 现存问题
    4.3 建议
        4.3.1 风景林植物景观提升
        4.3.2 游线沿路植物景观提升
        4.3.3 景点植物景观提升
    4.4 森林植物景观营造与优化策略
        4.4.1 优化原则
        4.4.2 优化模式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植物名录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9)基于感知评价的天目山森林景观格局对森林文化价值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文化因素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
        1.1.2 人们对森林文化价值的需求日益升高
        1.1.3 森林文化价值理论研究匮乏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森林文化价值与森林生态和经济价值的关系
        1.2.2 森林景观格局
        1.2.3 森林结构与森林文化价值的关系
        1.2.4 天目山森林文化价值与森林结构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关键问题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天目山森林文化价值现状
    2.1 区位条件和历史沿革
    2.2 自然环境状况
        2.2.1 地质地貌
        2.2.2 气候条件
        2.2.3 土壤条件
        2.2.4 水文条件
        2.2.5 森林资源
        2.2.6 动物资源
    2.3 社会经济
    2.4 森林文化
        2.4.1 休闲游憩
        2.4.2 森林美学
        2.4.3 身心健康
        2.4.4 文化遗产
        2.4.5 教育科研
        2.4.6 宗教文化
    2.5 研究区域的选择
第三章 天目山森林覆被时空变化特征
    3.1 研究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保护区森林覆被时空变化特征
        3.2.2 社区森林覆被时空变化特征
    3.3 小结
第四章 天目山森林景观格局特征
    4.1 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和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保护区森林景观格局特征
        4.2.2 社区森林景观格局特征
    4.3 小结
第五章 天目山森林文化价值感知评价体系构建
    5.1 理论基础
        5.1.1 森林文化价值的内涵
        5.1.2 森林文化价值的评价方法
    5.2 天目山森林文化价值评价体系的构建
        5.2.1 天目山森林文化价值的构成
        5.2.2 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
        5.2.3 评级指标和评价方法的选择
    5.3 天目山森林文化价值评价问卷制定
        5.3.1 调查对象的选择和问题设计
        5.3.2 调研数据分析
第六章 天目山森林文化价值的不同群体感知评价
    6.1 研究方法
        6.1.1 调查方法
        6.1.2 数据分析
    6.2 社区居民对天目山森林文化价值的评价
        6.2.1 受访居民人口统计学特性
        6.2.2 社区居民对森林文化价值的评价
        6.2.3 居民统计学特性对森林文化价值评价的影响
    6.3 游客对天目山森林文化价值的评价
        6.3.1 受访游客人口统计学特性
        6.3.2 游客对森林文化价值的评价
        6.3.3 游客统计学特性对森林文化价值评价的影响
    6.4 专家对天目山森林文化价值的评价
        6.4.1 受访专家人口统计学特性
        6.4.2 专家对森林文化价值的评价
    6.5 小结
第七章 森林景观格局与森林文化价值的关系
    7.1 研究方法
        7.1.1 社区景观格局分类
        7.1.2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择
        7.1.3 相关性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基质类型与森林文化价值的关系
        7.2.2 景观格局指数与森林文化价值的相关性
    7.3 小结
第八章 森林文化价值平衡模型与预测模型
    8.1 研究方法
        8.1.1 森林文化价值平衡模型理论基础与假设
        8.1.2 森林文化价值预测模型理论基础与假设
    8.2 结果与分析
        8.2.1 森林文化价值平衡模型
        8.2.2 森林文化价值预测模型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与讨论
        9.1.1 结论
        9.1.2 讨论
    9.2 天目山森林经营对策
        9.2.1 整体思路
        9.2.2 采用适当的政策手段
        9.2.3 依托资源优势,提升旅游价值
        9.2.4 联合旅游产业,打造特色农产品
    9.3 创新点
    9.4 不足
    9.5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10)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几个定义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2.3 主要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1.4.2 专家访谈法
    1.4.3 综合分析法 第二章 萌芽期(1949年前)
2.1 历史沿革
    2.1.1 我国古代对资源昆虫的利用
    2.1.2 我国古代对害虫的防治
    2.1.3 我国近代昆虫学的兴起
    2.1.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萌芽
2.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2.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2.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2.2.3 教材和专着
2.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2.3.1 国立中央大学
    2.3.2 江苏昆虫局
    2.3.3 上海商检局
    2.3.4 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
    2.3.5 中央林业实验所
2.4 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成期(1950-1976年)
3.1 历史沿革
3.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3.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3.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3.2.3 教材及专着
3.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3.3.1 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
    3.3.2 中国森林病虫通讯
3.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3.5.1 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3.5.2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
    3.5.3 科学研究系统深入
    3.5.4 防治理念由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转变 第四章 发展期(1977-1999年)
4.1 历史沿革
4.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4.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4.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4.2.3 教材及专着
    4.2.4 重大科技成果
4.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4.3.1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
    4.3.2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
    4.3.3 森林保护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4.3.4 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4.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4.5.1 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4.5.2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4.5.3 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4.5.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4.5.5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第五章 完善期(2000至今)
5.1 历史沿革
5.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5.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5.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5.2.3 教材及专着
    5.2.4 重大科技成果
5.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5.3.1 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
    5.3.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3.3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5.3.4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5.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5.5.1 科研成果产出丰硕
    5.5.2 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5.5.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5.5.4 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广泛
    5.5.5 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第六章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6.1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取得的主要成绩
    6.1.1 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6.1.2 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6.1.3 科学研究成效显着
    6.1.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6.1.5 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6.2 我国当代森林保护学科的研究特征
    6.2.1 研究目标紧扣国家需求
    6.2.2 研究对象从病原或害虫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
    6.2.3 研究尺度从基因、细胞至全球
    6.2.4 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
    6.2.5 防控理念与时俱进
6.3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迅速发展的原因
    6.3.1 国家的高度重视
    6.3.2 林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6.3.3 林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
    6.3.4 交叉学科和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6.3.5 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引入
6.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4.1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6.4.2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6.4.3 创新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6.4.4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发展方向建议
7.1 促进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
    7.1.1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7.1.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7.1.3 强化基础研究
    7.1.4 凝练学科方向
    7.1.5 追踪国际前沿
7.2 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7.2.1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7.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7.2.3 重大森林病虫害自我调控机理
    7.2.4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生物安全
    7.2.5 重大森林病虫害人为调控措施
7.3 森林保护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建议
    7.3.1 基础研究方面
    7.3.2 应用研究方面
7.4 结论与讨论
    7.4.1 结论
    7.4.2 讨论
7.5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四、浙江省经济林发展科技策略的初步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杭州市富春江沿岸乡村景观特征研究 ——以梅蓉村、东梓关村等六个村落为例[D]. 姚洁.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2)
  • [2]杭州市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D]. 沈佳欢.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2)
  • [3]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D]. 马雪松.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4]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以李家坪村为例[D]. 叶四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基于岩棉材料的丘陵经济林地和庭院盆栽土壤保水技术探究[D]. 顾佳悦. 浙江农林大学, 2021
  • [6]杭州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实物量与价值量评估研究[D]. 田晓晖.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7]生计资本对农户林地利用及收入的影响研究[D]. 张旭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8]杭州半山国家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调查研究[D]. 苏诗涵.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9]基于感知评价的天目山森林景观格局对森林文化价值影响的研究[D]. 俞飞.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3)
  • [10]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曾凡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2)

标签:;  ;  ;  ;  ;  

浙江省经济林开发技术战略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