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出昆仑”的文化遗产

“河流出昆仑”的文化遗产

一、“河出昆仑”的文化底蕴(论文文献综述)

巫新华,韩子勇[1](2021)在《昆仑、天山与天命的文化一致性》文中研究说明"昆仑""天山"的词义均与天有关,二名的含义一致,应该都是天山,而早期"昆仑"这一名称逐步向中国西部集中,逐渐成为西域大山的泛称。同时,"昆仑""天山"有着明确的天命意涵,因而昆仑与天山的命名很可能都受早期中国天命观思想的影响。

郭静静[2](2020)在《弘文立教 校史育人——甘肃农业大学校史育人的实践探索》文中指出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母亲河滋养下的甘肃,辽阔多彩、古老神奇,农业文明的积淀尤为深厚。1946年起,甘肃农业大学就诞生、成长在这片沃土之上。作为国内第一所独立设置的畜牧兽医本科院校,在70余年办学历程中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三易其址,四更其名"的艰难办学历程中形成了"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甘农精神。以我国畜牧兽医高等教育事业奠基人盛彤笙院士为代表的

田永胜[3](2020)在《汉唐丝绸之路乐府诗地理空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唐乐府诗占据丝绸之路诗歌的主体,也是研究丝绸之路地理空间的可靠材料。通过“版图复原”理论对汉唐丝绸之路乐府诗地理空间进行定位,得出该地理空间具有鲜明的地理特征。一是呈现出气候寒凉的自然地理特征,以风沙霜雪为代表;二是呈现出别开生面的人文地理特征,主要体现在游牧民族的饮食、服饰、乐舞等方面。通过“场景还原”理论得以辨析丝绸之路乐府诗地理空间中的形态,一是外部形态,如该地理空间下的山峰、关隘等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景观,以及地方实物的呈现和流传,以早期的天马、苜蓿、葡萄和石榴等物产为标志。另外胡笳、羌笛等民族乐器的使用正反映出该地理空间下的民族性情和风土环境。二是内部形态,主要以乐府诗中的事件、人物和风俗为切入点。诗中载记的征伐与和亲事件正体现了那个时代民族间的冲突与融合,而贸易、朝贡等事件正反映出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繁荣景象。使者、商旅、游侠往来于道、络绎不绝,其中持节宣威的汉使、美貌善舞的胡姬、尚信重义的游侠是丝绸之路乐府诗中反复吟咏的对象。丝绸之路地理空间有着迥异于中原的风俗,当地食肉饮酪、住毡帐、穿胡妆,擅长雄健欢快的舞蹈。从外部形态到内部形态,该地域都有别于中原,但同时也在和中原文明进行碰撞、融合。最后以“精神探原”理论深层剖析了汉唐丝绸之路乐府诗地理空间的意义。在情感内涵上,丝绸之路乐府诗多为书写立功边塞、军旅苦辛、思乡闺怨之辞。在美学意义上具有时空交融的审美意象和曲画传情的雄浑意境。丝绸之路乐府诗发扬现实主义文学精神,着重反映社会民生,具有以诗证史、以诗补史的文献价值,也承载着文化融合的重要意义。

叶舒宪[4](2019)在《返本开新:文化自觉的思想前提》文中提出当代人文学术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一再证明,能否实现人文创新,取决于对本土文化自觉的程度;而文化自觉的程度又直接取决于对本土文化研究的认知深度。返本,首先意味着找回被现代性和新兴的资本主义社会所拦腰切断的文化历史根脉。在文化返本开新的世界性浪潮方兴未艾之际,心理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等学科都面向传统拓展出更为广阔的知识版图,其中女神文明和生态主义就是对现代性危机的有力回应。这些前所未有的知识,不仅有助于反思现代西方主导的文明模式,也使得天人合一的传统信仰焕发魅力。神话学作为文学想象与历史探源之途径,也成为探索华夏思想悠久传统的途径,必将催生出重要的学术成果。

叶舒宪[5](2019)在《玉礼器奢侈品催生王宫经济——史前中原玉文化与华夏文明》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从史前宗教奢侈品发生视角,聚焦五千年前中原地区玄玉资源积累所拉动的王宫经济发展脉络,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和二里头王宫,一千多年间如何从单一品种蛇纹石玉资源引出多品种透闪石玉以及早期金属礼器,形成白玉崇拜和金玉辉映格局,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催生华夏文明。

赵徽弘[6](2019)在《中华文明共同体视野里西域观之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中国故事为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为时代使命。”故事讲的是人类过往与现实之关联,传播的是讲述者之价值观与时代感,故事讲得好有利助推社会稳定和谐,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更好助推中华文明之深化理解,讲好中国故事,树立中华文明共同体意识之古代西域观认知构建之价值与之效,弘扬中国话语权,树立中国认同观之价值立场、理念构建、学术条辨、文献佐证、意涵引申等几方面之于西域研究之构建,增进学术研究与现实需求之合理转化。西域的本意为中国西部疆域,即将西域置之于中华文明共同体里予以阐释,将西域观置入中华文明脉络与枢宇中,讲明西域自古之于中原华夏文化统合之因联。梳理历代中原王朝与西域之血缘亲情、涵纳中国历史文脉,构建中国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西域观为生民对西域历史变迁、西域地理范畴与西域诸地文化之大致认知,并且由此生成之文献观点与文化观念。渊鉴于对历史变迁、地理范畴、社会文化之大致认知,为来自中华文献撰述,囊括历史着作、诗歌文赋、后世评价之内,西域观可说为有关西域文献记载生成实践经验之积累或总结。西域观之于某种意义上涵盖了西域文献撰述思想或西域文本着作理论。西域观囊括人文地理书写与行走,中国古典文献层面的整合与撰述。西域观最终落实之于中华哲学维度之国家观与价值体系,即中华民族历来的“家国情怀”。在中华文明共同体涵养与发展中,西域观在中国历代因含出丰富之姿态。全面系统记录与系统解读中华文明西域观之发生发展,就显得尤为必要。从中华文明共同体视角对西域文献记载爬梳,以体现历代人文精神气质之流变,探究西域观变迁,以涵纳中华文化地理表达,为中国当代西域研究提供古典文献支持,西域观为研究中华文明共同体语境中不可或缺之一部分。目前关乎西域观之系统研究论着并不多见,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展,贯彻党中央治疆方针,阐扬当代爱国主义精神文化形态观念求同一致思想。基于此,便应之于中华民族文明史研究中有组成系统之西域观理论来给地域文化合理之“嵌入”,使西域观为中华文明共同体话语体系中圆融而恰当之一个关键构成。用中国古典文献阐明中华文明为西域文明最坚实之思想根基,中原文化为西域文化最牢靠之基因内核,中国历史为西域历史最稳固之精神载体而写就论文。

王红霞[7](2018)在《被误读的《山海经》 ——以《水经注》引用《山海经》为中心》文中提出上古时期的先民有着自己的地理观念和宇宙世界观,他们所能到达的百里方圆是他们所认识的现实地理,这些地理知识中又夹杂着神话宇宙观的想象成分。在中国古代地理发展进程当中,人所能至的地理愈广,见闻与知识愈多,现实与神话便相互交织,将原本虚构的神话地名“落实”于现实世界,原本的地名也随着人口迁移向外扩展,这在古代典籍中留下了大量的记述与线索。《山海经》被看做地理书籍由来已久,自郭璞,郦道元开始,书中的地名就被对应在现实地理方位中,更影响到明清学者对《山海经》地理的研究。《海经》的文本呈现与战国时期的地理想象和秦汉的地理构建有关。作为先秦时期的宇宙观,经过战国人的文本阐释以后,将其视之为“地书”,由此形成的想象地理模式对古代政治地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华夏族群边缘的形成、扩张与迁移,使《山经》的地理记载也从东夷文化地域扩展到整个传统华夏地域中心。本文的研究着眼于从《水经注》对《山海经》的引用入手,分析《山海经》由神话地理到现实地理、局部地理到天下地理的演变过程及其背后的原因。首先通过概述先秦到魏晋南北朝政治地理的沿革,了解《山海经》一书地理学性质发生改变的历史背景。其次对《水经注》引用《山海经》的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对《山海经》地名在现实地理的落实进行了简要的地域分类,从而探讨郦道元对《山海经》的文本理解与地理学误解。最后,通过前两部分看《山海经》的接受与误读,论述《山海经》从神话地理到现实地理,从局域地理到天下地理的演变,并通过“河源昆仑”为例,看《山海经》地名如何落实在现实地理中,还分析了郦道元作《水经注》引用《山海经》对后世学者研究《山海经》地理的影响。

陆学松[8](2018)在《清初尺牍选本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初出现了一股尺牍编选出版的热潮,从顺治末到康熙间较短时期内,相继出现了十余种尺牍选本,分别为:李渔的《尺牍初征》与《古今尺牍大全》;周亮工的《尺牍新钞》、《藏弆集》与《结邻集》;汪淇、徐士俊等人的《分类尺牍新语》、《分类尺牍新语二编》与《分类尺牍新语广编》;陈枚的《写心集》与《写心二集》;黄容、王维翰的《尺牍兰言》;张潮的《尺牍友声》与《尺牍偶存》;程元勋、王化騄的《名人尺牍选》。这些尺牍选本的纷纭出现是一个较为值得重视的文学现象。一众尺牍选家继承了晚明文人尺牍小品的观念,秉持严格的文艺审美标准,四方收罗,收辑遗佚,保存了数量巨大的明末清初士人尺牍,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文学研究价值。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仔细梳理文本,认真分析,谨慎总结,从文学视角出发,对这些尺牍选本的形成原因、形成与传播过程,以及其中所收尺牍的文艺审美价值、文学理论价值、文献价值等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与总结。论文由绪论与正文两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选题的来源以及研究意义、现状和方法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正文部分分为十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清初尺牍选家、选本,以及众多的士人尺牍进行论述。第一章从社会与时代背景出发,指出晚明尺牍小品与尺牍选本的兴盛是清初尺牍选本兴起的先声;在社会动荡与重建背景下的清初遗民思潮、经世致用思潮、商业求利思潮、个性思潮等社会思潮的兴起对于尺牍选本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指出清初独特的文人尺牍创作情境、书籍市场的兴盛与文学选本发行的热潮、民间邮政服务的发展为清初尺牍选本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文化生态环境。第二章从尺赎选家与选本的角度出发,综合各种文献资料,对各种尺牍选本的编选、成书过程进行了较为详尽、细致的分析。其中,对于尺牍选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他们生平的考证,他们编选尺牍选本的动机、理念,编选团队的组建以及编选的过程等;对于尺牍选本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各种选本编选的方式、成书与传播过程,现存的版本考证等。第三章主要阐述了清初尺牍选家征集尺牍稿件的来源与渠道。优质、稳定的稿源渠道是尺牍选本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清初尺牍选家出于不同的编选理念,囿于特定的生活环境,他们征选的尺牍在时间上主要集中在明末清初一段时间内,可以用“时人为主,间及前古”形容其内涵;在尺牍征选的地理范围上,则主要围绕杭州、南京、苏州、扬州、青州等几个中心城市,采取以点带面,多方征稿的方式收集稿件;在具体的稿件征集渠道上,诸选家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广泛搜罗自己与友朋往来之牍、朋友往来之牍、民间藏稿、其他尺牍选本以及利用征稿、投稿与赠稿、约稿的方式进行尺牍稿件的搜集。第四章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全面探讨了清初尺牍选家对于尺牍文体的认知。尺牍原非独立的文体,晚明文人重视尺牍也只是将之作为小品之一种看待。在清初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清初尺牍选家试图将尺牍文放在宏观文学背景下,追根溯源,梳理其独立发展的线索,给与尺牍以新的文体定位。他们认为尺赎文具有高辨识度,可以从大文体分类中独立出来,其源流可辨,其沿革可考,其风格可以识别。清初尺牍选家总体继承了晚明文人的尺牍小品观,但他们不停留于此,认为尺牍在不断进化,今人可以胜过古人。尺牍也不是小道末技,它们在表现文人性情、展现文艺之美以外,还需要承担载道的重任。基于这样的认知,他们进行不同方式尺牍的编目,对入选的尺牍进行删节,甚至进行评点以突出其文艺之优美,思想之精深。第五、六章,清初尺赎选本的文献价值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按照不同选本的角度,在仔细梳理各选本中尺牍文本与作家资料的基础上,再与目前可以搜集到的各种传世文本资料进行比对,略同求异,收遗辑佚,从“存文”与“存人”的角度出发,采用举隅的方式,挖掘出明末清初一批作家的散佚文本与其他文学资料,展现出清初尺牍选本文献价值之一斑。第七章从具体的尺牍文本出发,展现尺牍“写心”特色,具体分析、总结清初尺牍选本中所展现出来的明末清初士人各种心态。在明末清初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士人表现出直面乱世的愤慨与沉郁、无法逃避的凄苦与悲凉、努力探寻人生的旷达与逸致以及发乎友情的真挚与谐谑等主流心态。此外,面对复杂的现实生活,不少士人们也在逃离现实或者陶然乎其中挣扎;面对江山易代与社会动荡,不少人存在着豪杰式的幻想;对于个人价值实现,不少人也有着功名追求的无奈与热衷。第八章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清初尺牍选本中涉及文学艺术理论的尺牍,总结出清初尺牍选本中文学艺术理论的整体面貌。整体上,清初尺牍选本中的文论开始了对于明末文学的总结与反思。在诗文方面,尺牍中的文艺理论总体上还是覆盖在崇尚载道观的复古主张与强调个性主义的性情理论的争执之下。虽然也有第三方观点主张调和二家,试图走出第三条道路,但在理论认知上还不清晰,只有苗头,未成风气;在词论方面,数量丰富,表现出清人对词学理论的新认知与对于创作的重视态度,标志着清词开始兴起;在小说理论方面,集中于对小说风化作用的思考与批判;在戏曲理论方面,主要表现为清人对于明末戏曲的批判与思考,他们极为强调戏曲的风化作用,并在戏曲的创作上提出种种主张,标志着清初戏曲创作的复兴。第九章较为全面地总结了诸选本中尺牍作品本身的文艺性。选本中的尺牍形式自由,体式多样,其中较为突出的有游记、清言、骈赋三种小品形式,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审美艺术特色;选本中的尺牍小品总体上又有流派纷纭、各有所宗的特点,总体上可以总结为推崇公安、效仿竟陵、崇尚七子、注重现实、雅好谐谑五大风格流派;选本中尺牍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存在叙述、议论、描写、抒情四种表现手法。这四种表现手法在尺牍中被灵活运用,形成了尺牍小品不同的审美气质,主要有理胜、情胜、趣胜、气胜、韵胜等。第十章全面研究了选本中的女性尺牍。首先,分析了清初尺牍选家对于女性尺牍的认知与各选本中女性尺牍的分布状况,并对重点女性作家进行了简略考证与介绍;其次总结了女性尺牍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女性尺牍在思想上主要表现为英雄、大儒式的士人追求、封建道德践行的自觉、对文艺才能的强调、对亲情、友情的重视、人生情怀与感悟、爱情的表白等方面。在艺术上主要表现出境界偏仄、红颜士魂、以情动人,凄婉哀怨、语言精致典雅,文风纤秀的风格特点;最后对选本中女性尺牍思想价值、资料价值以及文艺理论价值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挖掘。

许洋洋[9](2016)在《中国神话的地域文化透视》文中认为“凡有人类的地方,必有神话”。世界上所有潺潺水源流过的肥沃土地上,都绽放过纯美的人类想象之花。这种产生于一切生存和生活物资都极具匮乏时代的特殊文学形式,同样受到学者丹纳所提倡的“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的影响。为了更好的生存,人类从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明白了劳动和智慧的重要性,学会了用想象解释未知谜题,试图以此征服自然。因而,“环境”对神话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神话中任何一个小小的细节都有可能折射出那个时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辽阔的中华大地孕育了深远的中华文化,在山川连绵、河湖密布的这片土地上,不同的地域环境催生出不尽相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神话作为中华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地域环境在其身上留下了怎样的专属烙印,便是开启本文研究课题的关键钥匙。我国神话学家们针对中国神话与地域环境之间的关系早已展开一系列多角度的研究,成果十分显着。本文的研究对象“中国神话中的地域文化”,是在茅盾和顾颉刚先生的神话地域性分类理论的基础之上展开的。本文以题材、人物和意象三大视角探究两种不同地域性分类法下,地域文化对于中国神话体系内容的影响,并进一步研析地域文化对中国神话在保存和传播方面的积极与消极作用。具体从以下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地域文化与中国神话关系之源”,本章首先对“神话”及“地域文化”的概念进行定义,确定了本文研究对象的基本范围。其后选取了中西学者们关于文化与地域环境关系的代表性看法,简单概述了以地域环境的视角审视中国神话的可行性,并借此阐明本文的基础观点源自茅盾和顾颉刚先生对神话的地域性分类理论。第二章“地域文化对中国神话内容的影响之北中南视角”,是本文的重点内容之一。本部分以茅盾先生着作《中国神话研究初探》里所提及的中国神话地域性分类法为蓝本,试从地域环境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中原神话”、“荆楚神话”和“南方神话”中的地域文化特色,探讨不同地域环境影响下神话系统分类的差异:在黄河流域地域环境的影响下,英雄遍地的“中原神话”以“生存”题材,“英雄”人物和“历史化”意象为代表;在长江流域地域环境的影响下,神秘浪漫的“荆楚神话”以“生活”题材,“新”人物和“神木香草”意象为代表;在岭南和西南地区地域环境的影响下,奇思创生的“南方神话”以“生命”题材,“开辟”人物和“葫芦”意象为代表。第三章“地域文化对中国神话内容的影响之东西视角”,则是跟随顾颉刚先生对中国神话系统地域性分类的“东西”视角,探讨面对共同的“生命永恒”主题时,高山地域环境下产生的“昆仑神话”和远水地域环境里流淌的“蓬莱神话”有着怎样的相似点和独特点:原始野性的“昆仑神话”体现在昆仑山意象、西王母人物和不死之药题材三方面;虚无缥缈的“蓬莱神话”则需要仙山意象、仙人人物和仙药题材三者的共同阐释。第四章“地域文化对中国神话保存与传播的影响”,本章试图通过研讨地域文化对中国神话保存的影响——体系之珠零玉落,和地域文化对中国神话传播的影响——流传之余韵犹存,从而进一步分析地域文化因素在中国神话保存与传播过程中所发挥的利弊作用。论文虽立足于已有观点,但在以往研究中学者多集中关注与讨论分类后的具体神话系统的来龙去脉,常常忽视不同的神话系统与地域环境之间的真正关系。本文通过对中国神话中的地域文化进行研究整理,分析不同地域环境影响下神话的具体差异,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探究两者一一对应因果关系的来龙去脉,试图为中国神话的研究提供新的参考资料与研究成果。

陈晨[10](2016)在《中国传统山水建筑景观意象研究》文中提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山水建筑景观历经千百年的历史积淀,成为传统文化与自然的共同作品,是中国建筑历史与文化景观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对具体环境的抽象认知形成的景观意象,融合构景意象思维与理念的共性文化特质,以及被感知评价的文化意义,是承载与传达传统景观文化的主要载体。因此,传统山水建筑景观意象研究,是传统景观文化发展与传承特征研究的重要途径,是在文化景观研究视域下,构建景观文化综合体评价体系不可缺少的内容。本文以传统山水建筑景观意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景观意象的构景与观景思维过程,以人与山水比拟成象的景观意识及景观意蕴感知构成景观“意”的研究层次;以融合传统文化特质的表象及多样衍化传意的物象构成景观“象”的研究层次;由此构建了景观意象研究体系。引入多维综合比较定性与景观评价定量的方法,释析了景观意象的深层意识本源,以景观原型投射形成原型意象的思维中介,以物象和意蕴感知为文化编码与解码的关联过程,体现了景观意象的时空特性。从而系统阐释了景观意象的思维特质。运用卡尔·荣格的原型心理学与传统“象思维”的研究理论,侧重对传统山水建筑景观意象的意识结构与表象特征进行解读。通过对构景思想进行梳理构建景观意识结构,以景观构造的心理、需求与经验三个层面对景观拟象意识进行必要阐释,并进一步详细分析了景观立象意识与成象意识的特性。从表象的模式化入手,提出了形成表象的两种共识景观原型;论述了分类表象的山水审美文化与传统核心文化中景观思维的传达与导向作用;具体分析了表象集成的典型原型意象与空间形态。从意识与表象两方面对景观意象的思维认知规律进行解析。从表象形态的物质呈现角度,对景观物象的空间衍化与势态表征进行分析,试图建立构景意象中意识、表象与物象的关联性研究体系。基于物象空间类型,借鉴凯文·林奇对城市意象的分析方法,结合典型景观实例采用认知意象图提取了景观物象的空间认知要素。采用空间句法理论与方法,解析认知要素的空间构形特质以及对应构景理念的逻辑关系。重点阐释了景观物象的空间类型与文化传意的双重表征,是由构景意象到观景意象的研究转换。从意蕴感知结构的层次内容、观景行为与认知心理三个层面分别具体分析,提出了意蕴感知因子并作为观景意象的评价媒介。根据主客同构的意象评价体系,选取特定景观实例,采取实地问卷调查与软件分析的景观评价方法,量化分析感知因子的属性类别,以其相互影响关系构建观景意象的评价模型。论述了构景意象与观景意象在文化理念表征与感知的相互关系,体现传统山水建筑景观意象的文化传承与启示作用。总之,论文通过中国传统思维方法、西方心理学与景观评价学的交叉研究,从新的角度解读传统山水建筑景观意象的一系列相关问题,以景观的文化属性结合意象思维方式搭建了一个新的景观意象研究框架。并结合意识结构、表象特征、物象表征以及意蕴感知四个层面,从时间和空间、历史构建和当代感知的角度来解读传统山水建筑景观意象的文化传承特质,试图开辟景观文化价值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既是对中国建筑史研究的深入,也是对文化景观研究的弥补与充实。

二、“河出昆仑”的文化底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出昆仑”的文化底蕴(论文提纲范文)

(1)昆仑、天山与天命的文化一致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昆仑”的含义
    (一)昆仑与西域
    (二)昆仑与玉文化
二、天山的文化地位与作用
    (一)天山山脉的自然与文化特性
    (二)历史视野中的天山
三、天命与昆仑、天山、撑犁、腾格里的文化一致性
    (一)北方部族的天命信仰
    (二)天命信仰的广谱性

(3)汉唐丝绸之路乐府诗地理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版图复原:汉唐丝绸之路乐府诗地理空间定位
    第一节 丝绸之路地理空间的界定
    第二节 丝绸之路乐府诗的创作与传播
        一、丝绸之路乐府诗题名的地域因素
        二、丝绸之路乐府诗与边塞诗的辨析
        三、丝绸之路乐府诗的传播
    第三节 丝绸之路乐府诗的地理特征
        一、风沙霜雪:气候寒凉的自然地理特征
        二、异域殊俗:别开生面的人文地理特征
第二章 场景还原:汉唐丝绸之路乐府诗地理空间外部形态
    第一节 巍峨秀丽的山峰文学景观
        一、陇头流水:陇山
        二、天然牧场:祁连山
        三、西极仙境:昆仑山
    第二节 雄阔苍茫的关隘文学景观
        一、咽喉要塞:萧关
        二、大道通西:阳关
        三、大漠沙雪:玉门关
    第三节 地方实物的描写
        一、天马与苜蓿等动植名物
        二、葡萄与石榴等花果特产
        三、胡笳与羌笛等民族乐器
第三章 场景还原:汉唐丝绸之路乐府诗地理空间内部形态
    第一节 历史事件的载录
        一、无数铃声遥过碛:贸易事件
        二、黄沙百战穿金甲:征伐事件
        三、公主琵琶幽怨多:和亲事件
    第二节 人物风貌的展现
        一、持节宣威的汉使形象
        二、美貌善舞的胡姬形象
        三、尚信重义的游侠形象
    第三节 地域风俗的吟咏
        一、奶酪与毡帐:吃住风俗
        二、胡妆与左衽:服饰风俗
        三、雄健而欢快:胡舞风俗
第四章 精神探原:汉唐丝绸之路乐府诗地理空间意义阐释
    第一节 丝绸之路乐府诗的情感指向
        一、立功边陲、慷慨报国之志
        二、军旅苦辛、征人思乡之叹
        三、久戍关塞、空闺怨别之情
    第二节 丝绸之路乐府诗的美学意义
        一、时空交融的审美意象
        二、曲画传情的雄浑意境
    第三节 丝绸之路乐府诗的精神价值
        一、关注现实、书写民生的文学精神
        二、诗史互证、以诗补史的文献价值
        三、互通有无、礼尚往来的文化融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汉唐丝绸之路乐府诗一览表
附录二:汉唐丝绸之路乐府诗补辑
个人简介

(5)玉礼器奢侈品催生王宫经济——史前中原玉文化与华夏文明(论文提纲范文)

(6)中华文明共同体视野里西域观之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缘起与目的
    二、学术史回顾
    三、方法与途径
    四、难点与创新
    五、内容与架构
第—章 信史与传统——先秦时期之西域观
    第一节 黄河祖源与中华龙脉
        一、河出昆仑与地理感知雏形
        二、山结汇聚与中华图腾渊澄
        三、龙兆祥处与勘舆括地学说
    第二节 美玉神话与仙境信念
        一、求珍索奇与异域文明接触
        二、绮回华夏福缘善庆之嘉猷
        三、以玉比德与帝范德政之始
    第三节 西极遥途与五星七吉
        一、四方体察与天下服远感知
        二、五边约治与天子巡防守域
        三、九州渊薮与禹贡置治西境
    第四节 化境古典之东方印象
        一、青铜器物东探之着效集腋
        二、东西互动维度之论说蠡测
        三、赛里斯意象之立体与丰腴
    小结
第二章 奠基与勃兴——两汉时期之西域观
    第一节 张骞凿空壮举与中华学术开创
        一、西域都护与中华意识厚植
        二、屯耕垦殖与人地耦合贻厥
        三、旷远绵缈编户齐民之弁转
    第二节 西域都护职贡与欧亚内陆关联
        一、遣派中央官吏与务兹稼穑
        二、册封西域中华贵裔与颁赐印信
        三、质子之制与纳贡之制颁行
    第三节 丝绸之路开辟与西域视阈发展
        一、烝民喧阗众美书和之鞠养
        二、景行惟贤爱育黎首之表里
        三、物易炽盛与庶几中庸调和
    第四节 西域诸地之东向性特制与表现
        一、地域互惠频繁性与密切性
        二、人际交流互动性与互补性
        三、文化沟通开放性与包容性
    小结
第三章 重组与再造——魏晋南北朝时期之西域观
    第一节 长史府与西域治理辖境深化
        一、郡县体系于西域之初置
        二、魏凉时代西域生民休戚
        三、永敦邻好分置殊俗辐凑
    第二节 五胡内徙与中原人迁播西域
        一、钟隶汶典赓续笃初诚美
        二、东方乘舆因袭雅操守志
    第三节 佛学仪轨与释迦语境之西域
        一、经典之自足性与生成性
        二、译经学与文献章义疏解
        三、华夏中央观之承载融合
    小结
第四章 鼎盛与融合——隋唐时期之西域观
    第一节 安西北庭与西域点线结构
        一、策功挽澜制御基业荣光
        二、绿洲地望及其生成理察
    第二节 边徼消长与西域商贸繁盛
        一、置府设州罗致羁縻税贡
        二、经营故域与三州之移转
        三、商路选择与丝路之互易
    第三节 中西交通与殊方经典吸纳
        一、译经学与文献章义疏解
        二、东西求法构建内生信念
        三、城池守御与之京畿引致
    笫四节 经营治理维度纵深与发展
        一、鸿胪寺礼宾院与华夏观
        二、中华道统之与华裔同表
        三、辞章浸润中之垂拱而治
    第五节 克念作圣通广达成之华表
        一、释迦地理在西域之余荡
        二、海陆二维结构之西域观
        三、西域文明与华语共同体
    小结
第五章 迁播与归附——宋元时期之西域观
    第一节 唐末宋初西域之三重格局
        一、烽戍逻燧串联西域地望
        二、西域建制与陇右道依附
        三、华夏仪礼之践行与周章
    第二节 宋元多方互动之立体观感
        一、杂糅并蓄与互益风俗观
        二、家国情怀与保境安民观
        三、中原正统在西域之融通
    第三节 五方大一统与海纳百川观
        一、华夏夙兴舆地体认要枢
        二、由近及远世界观之变迁
        三、由表及里文化浸染渐强
    小结
第六章 稽古与求同——明代时期之西域观
    第一节 元末明初西域格局之赓续
        一、颁赐贡赋体系整合与聚拢
        二、柔远怀来思想与西域循俗
        三、弘威德化于文明接触浸染
    第二节 稽斡溯极中州与矜庄尚同
        一、析置河西诸卫与封地关联
        二、文明外溢与中华文化奚辨
        三、画野分疆与遐荒绝域殊致
    第三节 治置哈密卫与西域之探察
        一、卫所通贡与西域东方概观
        二、华夏认知与市易之交阐扬
        三、中原旅人之原乡情结延展
    第四节 中西交通繁缛态势之梳理
        一、域邦旌表圣德与华藏弘化
        二、血脉同源之华宗演绎回溯
        三、中西地缘互动之华裔统合
    小结
第七章 承续与开拓——清代时期之西域观
    第一节 康雍华裔互纳之王朝构建
        一、中华意识在西域之厚植
        二、政开清明下之名教垂范
        三、律令秩序观与西域治理
    第二节 乾嘉以德怀远之仁政意识
        一、置州府以安之登仕摄职
        二、名爵帛以恩之奉义傅训
        三、熔铸道统共襄盛世思想
    第三节 道咸去芜拨冗之义利取舍
        一、漆书壁经与之求古寻论
        二、体恤悲悯反馈万民关怀
        三、方志修纂歌咏情逸抒致
    第四节 撰述西域涵纳省治之维度
        一、参合契之居重驭轻制衡
        二、建名立德赖及率宾归帝
        三、慕义向化与中华之本源
    小结
余论
    一、自怀柔远人至安疆定边
    二、自顺天应仁至仪礼泽润
    三、自讲信休睦至和同一家
结语
参考文献
    资料汇编
    古籍文献
    今人着作
致谢

(7)被误读的《山海经》 ——以《水经注》引用《山海经》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
    四、论文结构框架
第一章 先秦到北魏地理观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 春秋战国的华夷地理观及想象宇宙观
    第二节 秦汉地理的扩张
    第三节 南北朝地理的变革交融
第二章 《水经注》对《山海经》的引用
    第一节 《水经注》引《山海经》文
    第二节 《水经注》引《山海经》体例分析
    第三节 《水经注》引《山海经》地域分布
    第四节 郦道元对《山海经》的理解与误解
第三章 从《水经注》引《山海经》看《山海经》的接受与误读
    第一节 从神话地理到现实地理
    第二节 从局域地理到天下地理
    第三节 以“河源昆仑考”为例:从神话地理到现实地理
    第四节 《水经注》引《山海经》对后世地理学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清初尺牍选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的提出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趋势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清初尺牍选本盛行之因
    第一节 晚明尺牍小品兴盛是清初尺牍选本兴起的先声
    第二节 清初思潮与尺牍选本的形成
    第三节 清初尺牍选本的生态环境
第二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版本及选者
    第一节 李渔与其尺牍选本
    第二节 周亮工与《尺牍新钞》三选
    第三节 汪淇《分类尺牍新语》三编
    第四节 陈枚《写心集》二集与其他尺牍选家、选本
第三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稿件来源
    第一节 选稿的时代特征
    第二节 选稿的地域特征
    第三节 具体的稿源渠道
第四章 清初尺牍选本视阈下的尺牍认知
    第一节 尺牍选家视野下的尺牍体认
    第二节 尺牍目类观
    第三节 尺牍删节、评点观
第五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文献价值(上)
    第一节 《尺牍初征》、《古今尺牍大全》文献价值举隅
    第二节 《尺牍新钞》三选文献价值举隅
第六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文献价值(下)
    第一节 《分类尺牍新语》三编文献价值举隅
    第二节 《写心集》二集文献价值举隅
    第三节 《尺牍兰言》文献价值举隅
第七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士人心态
    第一节 直面乱世的愤慨与沉郁
    第二节 无可逃避的凄苦与悲凉
    第三节 探寻人生的旷达与逸致
    第四节 发乎友情的诚挚与谐谑
    第五节 其他
第八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文学艺术理论
    第一节 对明末文学的反思与批判
    第二节 文论
    第三节 诗论
    第四节 其他
第九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尺牍艺术研究
    第一节 形式自由体式多样
    第二节 流派纷纭各有所宗
    第三节 叙述议评气质丰富
第十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女性尺牍
    第一节 女性尺牍的选家认知与存在情况
    第二节 思想内容与艺术特征
    第三节 女性尺牍的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中国神话的地域文化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对茅盾及顾颉刚先生的神话理论研究
        二、对《山海经》及《楚辞》的神话地域性研究
        三、对中国神话与地域文化关系的研究
        四、对昆仑神话及蓬莱神话的研究
第一章 地域文化与中国神话关系之源
    第一节 文化与地域环境关系概述
    第二节 地域环境视野下的中国神话
第二章 地域文化对中国神话内容的影响之北中南视角
    第一节 英雄遍地的“中原神话”
        一、“生存”题材
        二、“英雄”人物
        三、“历史化”意象
    第二节 神秘浪漫的“荆楚神话”
        一、“生活”题材
        二、“新”人物
        三、“神木香草”意象
    第三节 奇思创生的“南方神话”
        一、“生命”题材
        二、“开辟”人物
        三、“葫芦”意象
第三章 地域文化对中国神话内容的影响之东西视角
    第一节 求同:“生命永恒”
    第二节 存异:“山高水远”
        一、“仙山楼阁”意象:昆仑山与仙山
        二、“羽化登仙”人物:西王母与仙人
        三、“长生灵药”题材:不死之药与仙药
第四章 地域文化对中国神话保存与传播的影响
    第一节 地域文化对中国神话保存的影响:体系之珠零玉落
    第二节 地域文化对中国神话传播的影响:流传之余韵犹存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10)中国传统山水建筑景观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来源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相关概念和研究内容
        1.4.1 相关概念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理论和方法
        1.5.1 研究理论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研究的框架
第2章 传统山水建筑景观意象的思维特质
    2.1 山水建筑景观意象的维度参照
        2.1.1 景观意象的思维过程
        2.1.2 景观意象的心理认知
        2.1.3 景观意象的感知评价
    2.2 山水建筑景观“意”的思维抽象
        2.2.1 景观意识的“象思维”拟象本源
        2.2.2 景观意蕴感知的双重赋意
    2.3 山水建筑景观“象”的思维表意
        2.3.1 景观表象的模式化
        2.3.2 景观物象的空间类型化
    2.4 山水建筑景观意象的时空特性
        2.4.1 传承演替的时间特性
        2.4.2 关联并存的空间特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传统山水建筑景观意象的意识结构
    3.1 景观拟象意识的联想形成
        3.1.1 共性原发的比拟意识
        3.1.2 共通需求的比类意识
        3.1.3 共识经验的比附意识
    3.2 景观立象意识的层级复合
        3.2.1 多元发展的意识组织
        3.2.2 转换分异的意识变迁
        3.2.3 递进诠释的意识互通
    3.3 景观成象意识的扩散衍生
        3.3.1 认同承继的受众构成
        3.3.2 外延广元的意识扩散
        3.3.3 嬗变交织的意识衍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传统山水建筑景观意象的表象特征
    4.1 投射表象的共识原型
        4.1.1 形意互动的信仰图腾
        4.1.2 相地宜和的风水佳穴
    4.2 划分表象的文化根源
        4.2.1 美感外延的文化传达
        4.2.2 核心统一的文化导向
    4.3 集成表象的典型原型意象
        4.3.1 崇天祭神的仙域
        4.3.2 悟道求真的净土
        4.3.3 政教合一的礼境
        4.3.4 人间乐土的桃源
    4.4 物化表象的空间特质
        4.4.1 交织的空间维度
        4.4.2 交融的空间层次
        4.4.3 呈意的空间观念
        4.4.4 具象的空间形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传统山水建筑景观意象的物象表征
    5.1 景观物象的空间类型衍化
        5.1.1 飘渺高远型空间衍化
        5.1.2 隐匿内闭型空间衍化
        5.1.3 轴线序列型空间衍化
        5.1.4 连续铺陈型空间衍化
    5.2 景观物象的空间势态呈现
        5.2.1 秩序型势态引导
        5.2.2 藏露型势态写照
        5.2.3 韵律型势态叠合
    5.3 景观物象的空间认知载体
        5.3.1 图解意象的认知要素
        5.3.2 逻辑关联的构形关系
        5.3.3 承载理念的构形特质
    5.4 景观物象空间的意蕴传达
        5.4.1 空间传意的基础语汇
        5.4.2 题点氛围的语汇修辞
        5.4.3 协同的传达领悟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传统山水建筑景观意象的意蕴感知
    6.1 景观意蕴的感知结构
        6.1.1 筑观同在的意蕴层次
        6.1.2 动静结合的行为体验
        6.1.3 领悟映像的信息收集
    6.2 昭示意象的意蕴感知媒介
        6.2.1 限定烘托的自然类因子
        6.2.2 标识呈现的人工建筑类因子
        6.2.3 映射传承的人文类因子
    6.3 承载意蕴感知的评价体系
        6.3.1 对照感知的标准
        6.3.2 虚实共生的客体
        6.3.3 多类随机的主体
        6.3.4 感知转化的文本信息
    6.4 比照意蕴感知的评价模型
        6.4.1 文本信息的量化处理
        6.4.2 阐释感知结构的模型构建
        6.4.3 验证感知结构的模型修正
        6.4.4 感知传递的对应比较
        6.4.5 感知程度的主观差异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景观实例空间句法数据统计
附录2 西湖十景景观意象评价调查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河出昆仑”的文化底蕴(论文参考文献)

  • [1]昆仑、天山与天命的文化一致性[J]. 巫新华,韩子勇. 西北民族研究, 2021(02)
  • [2]弘文立教 校史育人——甘肃农业大学校史育人的实践探索[J]. 郭静静. 甘肃教育, 2020(12)
  • [3]汉唐丝绸之路乐府诗地理空间研究[D]. 田永胜. 北方民族大学, 2020(12)
  • [4]返本开新:文化自觉的思想前提[J]. 叶舒宪. 当代比较文学, 2019(00)
  • [5]玉礼器奢侈品催生王宫经济——史前中原玉文化与华夏文明[J]. 叶舒宪. 百色学院学报, 2019(05)
  • [6]中华文明共同体视野里西域观之变迁研究[D]. 赵徽弘. 新疆大学, 2019(10)
  • [7]被误读的《山海经》 ——以《水经注》引用《山海经》为中心[D]. 王红霞. 山东大学, 2018(12)
  • [8]清初尺牍选本研究[D]. 陆学松. 扬州大学, 2018(12)
  • [9]中国神话的地域文化透视[D]. 许洋洋. 长江大学, 2016(02)
  • [10]中国传统山水建筑景观意象研究[D]. 陈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河流出昆仑”的文化遗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