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甘油压痛点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2例

纯甘油压痛点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2例

一、触痛点纯甘油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2例(论文文献综述)

苏琯钊[1](2020)在《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半月节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对在本院接受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PMC)的62例患者进行随访,并作回顾性分析,总结整理PMC手术成功的影响因素及术后产生的并发症,分析并发症产生的原因,为以后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本院所采用PMC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62例病例,对这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随访,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术中反应等因素进行分析,归纳其对于手术成功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6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PMC术后疼痛即刻缓解者61例(98.4%),疼痛无缓解者1例(1.6%)。术后半年巴罗神经病学研究所(BNI)疼痛预后分级:Ⅰ级者54例(87.1%),Ⅱ级者2例(3.2%),Ⅲ级者2例(3.2),Ⅳ级者0例,Ⅴ级者4例(6.5%)。术后同侧感觉异常者59例,占95.2%;同侧咀嚼肌无力者60例(症状多于3个月内缓解或良好耐受),占96.8%;术后口角疱疹5例(术后1周左右恢复),占8.1%;展神经麻痹者3例(其中2例于术后1周恢复正常,另1例术后3个月有所好转),占4.8%。术中发生三叉神经抑制反应者59例,占93.7%。本组患者平均住院3.5天,无听力、视力下降者,未发现颅内血肿,无死亡病例。年龄、球囊压迫时间对术后疼痛缓解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叉神经痛病程、疼痛属支、球囊大小、球囊形状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PMC手术治疗效果明显,术后疼痛缓解率可达98.4%。2、PMC术中三叉神经抑制反应可以作为穿刺针成功进入卵圆孔的指标之一。3、PMC术后并发症大多较为轻微,可在一定时间内恢复或耐受。4、球囊压迫时间低于2分钟,易导致三叉神经痛复发,选择适当的球囊压迫时长有助于减少PMC术后疼痛复发。5、就年龄因素而言,低于65岁者与高于65岁者相比,PMC手术预后较好,复发率较低。6、本组病例未发现三叉神经痛病程、疼痛属支、球囊大小和形状等因素对于PMC术后疼痛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无影响。

王宏[2](2019)在《三叉神经痛困难减压手术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及目的: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最常见的面部疼痛综合征之一,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微血管减压(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广泛应用于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当中,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简单、安全的成熟的技术。但临床上手术操作时,因为特殊血管压迫、解剖结构异常、局部严重粘连等原因,部分MVD存在一定难度,称为困难减压。然而,由于困难减压病例数量较少,关于减压的技术方法并未形成共识,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各家报导也并不一致。本研究通过对我中心的近年治疗、随访的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压迫造成的TN的MVD手术和MVD术后复发TN的再次手术两类困难减压数据的研究,探讨此类MVD手术指征、技术方法,并提出改进方案。研究方法:本研究分别纳入23例VBA压迫引起的TN及20例MVD术后复发TN患者,分别行MVD及神经松解术治疗。对前者,手术显示第五颅神经的根进入区(REZ),以及迫使神经往小脑幕移位的大而弯曲的椎基底动脉,即责任血管,特氟隆毡被放置在脑干和责任动脉之间,而不是插入神经和动脉之间,从而使该动脉向颅底和斜坡移动。采用(Barrow neuroinstitute,BIN)疼痛强度量表评估手术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5个月。对于后者,手术均通过原切口进行,建议适度的神经松解术以减少并发症。仍然采用BNI疼痛强度量表评估术前疼痛和术后结果。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9.5个月。研究结果:这些患者术前BNI疼痛评分范围为IV到V。23例VBA压迫患者术后19例(83%)无疼痛,无需药物治疗(BNI疼痛评分:I);4例患者局部疼痛缓解(BNI疼痛评分:II-III),其中3例在3个月内完全缓解。成功率为96%。随访3例患者(13%)出现疼痛复发(BNI疼痛评分:III,1例;IV,1例;V,1例),其中1例接受了第二个微血管减压术。轻度三叉神经感觉减退是8例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4例有永久性面部感觉减退。一名患者逐渐丧失听力,以及其他暂时性的神经功能障碍,包括面部无力、复视和一些小脑症状,这些症状都在3到10周内消失。20例术后复发患者中,18例(90%)在12-61个月的随访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BNI疼痛评分:I),2例(10%)取得了较好的效果(BNI疼痛评分:II-III)。5例(25%)患者术后出现面部麻木。其他并发症包括面部无力(3例)、听力损失和耳鸣(1例)、暂时性共济失调(1例)、感染(1例)和术后出血。在第二次手术的病例中,发现2例静脉漏诊。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病例在第二次手术中均发现特氟隆粘连,但未发现新的责任血管或特氟隆移位。结论:对于VBA扩张延长引起的TN,MVD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需要更为广泛蛛网膜分离,其并发症多于MVD治疗小动脉引起的三叉神经痛。应开发具有更好组织相容性的新材料和更优的综合减压方式,以提高结果和减少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对于MVD术后复发TN,特氟隆粘连逐渐被认为是主要原因,大多通过再次神经松解获得良好的预后。并发症,尤其是面部麻木,仍然是个问题,但一些外科技术有助于降低其发生率。

舒海洋[3](2017)在《针刺配合不同剂量腺苷钴胺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针刺配合大剂量腺苷钴胺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以针刺组,针刺配合常规剂量腺苷钴胺穴位注射治疗作比较研究,探索针刺配合大剂量腺苷钴胺穴位注射的临床疗效,以期对临床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实践方法。方法:1.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针灸门诊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3例随机分为A组(针刺组),B组(针刺配合常规剂量腺苷钴胺穴位注射组)和C组(针刺配合大剂量腺苷钴胺穴位注射组),每组21例,三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着差异。A组仅给以针刺治疗,B组给以针刺配合1.5mg腺苷钴胺穴位注射治疗,C组给以针刺配合3.Omg腺苷钴胺穴位注射治疗,均给以为期4周的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疗效。2.分别在治疗前与4个疗程完成后对三组患者分别进行简氏疼痛积分、中医症状积分测定。三组患者的疗效采用尼莫地平法进行评定。3.收集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1.A组(针刺组)治疗前后简氏疼痛积分、中医症状积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针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肯定。2.B组(针刺配合常规剂量腺苷钴胺穴位注射组)治疗前后简氏疼痛积分、中医症状积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针刺配合一般剂量腺苷钴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是显着的。3.C组(针刺配合大剂量腺苷钴胺穴位注射组)治疗前后简氏疼痛积分、中医症状积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针刺配合大剂量腺苷钴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显着。4.经过对三组治疗后简氏疼痛积分、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的组间比较,得出C组(针刺配合大剂量腺苷钴胺穴位注射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显着,优于A组(针刺组)和B组(针刺配合常规剂量腺苷钴胺穴位注射组)。结论:1.A组(针刺组)、B组(针刺配合常规剂量腺苷钴胺穴位注射组)、C组(针刺配合大剂量腺苷钴胺穴位注射组)三种方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经临床观察数据证明,在改善简氏疼痛积分和中医症状积分上是有确切疗效的。2.C组(针刺配合大剂量腺苷钴胺穴位注射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经临床观察数据比较证明,其在改善简氏疼痛积分、中医症状积分、以及尼莫地平疗效上效果均显着优于A组(单纯针刺组),B组(针刺配合常规剂量腺苷钴胺穴位注射组)。

杨洋[4](2017)在《周围支脉冲射频联合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介入治疗是疼痛科较为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介入治疗整个过程是在影像设备的引导或监测下进行,具有相当高的准确性及安全性,能够准确地到达病变部位,且创伤相对微小,适应症广,并发症少等,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 TN)作为一种病理性神经痛,突然发作的尖锐疼痛,对患者的工作、生活造成的严重影响,而开放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对于年老体弱或者不能承担手术风险的患者来说是难以奏效的。介入治疗创伤小,不需要麻醉或者仅需要局部麻醉即可完成,手术风险相对较小,易被接受。脉冲射频在疼痛的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2],它是对神经的“调理”而非毁损[3],相对温和,脉冲射频的优势有望成为三叉神经痛治疗的理想方式。然而,最近的报道指出脉冲射频对于治疗三叉神经痛虽然并发症较少,但是治疗的有效率是很低的。阿霉素介入治疗在近年来逐渐得到应用,阿霉素通过逆轴浆运输作用于半月神经节处选择性的毁损感觉神经,在去除疼痛的同时还保留触觉,面部麻木较少发生。但是阿霉素发挥作用需要作用时间,而作用时间内的疗效并不理想。需对研究利用阿霉素联合射频热凝进行TN的治疗,麻木情况发生较多,并没有显现出阿霉素自身的优势。而脉冲射频联合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并无相关研究。本研究旨在研究脉冲射频和阿霉素联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率,为临床提供参考。目的:探讨周围支脉冲射频联合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住院治疗的9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三组(n=30),单纯阿霉素组(adriamycin ADM)、脉冲射频联合阿霉素组(Pulsed radiofrequency combine adriamycin PRF+ADM)以及单纯脉冲射频组(Pulsed radiofrequency PRF),比较三组患者术后1d、3d、7d、1月、3月、6月的VAS评分、PRI总分、睡眠时间、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时间点三组患者VAS评分、PRI(pain rating index)总分均明显降低、睡眠时间明显增多(P<0.05);术后各时间点PRF+ADM组VAS评分、PRI总分明显低于PRF组,睡眠时间及治疗后有效率明显高于PRF组(P<0.05);术后1d、3d PRF+ADM组VAS评分、PRI总分较A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时间点两组各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周围支脉冲射频联合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在保留触觉仅破坏痛觉的同时止痛效果确切,可重复,相对安全,操作简便。

吴川杰[5](2016)在《A型肉毒毒素治疗大鼠三叉神经痛的中枢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叉神经痛是临床上最为痛苦和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之一。临床表现为局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单侧短暂性电击样或刀割样剧痛。它的首选治疗为口服药物治疗,在口服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手术治疗,然而有不少患者经过多种治疗后效果仍不理想。A型肉毒毒素是革兰氏阳性厌氧芽孢肉毒杆菌释放的一种外毒素,广泛应用于肌张力障碍治疗和美容领域。近年来,它在疼痛治疗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2012年我们改进了A型肉毒毒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技术路线,在国际上首次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试验方法证实了A型肉毒毒素能够长期有效的缓解三叉神经痛的疼痛且不良反应轻微。随后的多项临床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但是A型肉毒毒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制仍不清楚。为此,我们建立大鼠眶下神经慢性缩窄环术三叉神经痛模型,探讨A型肉毒毒素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作用、作用部位和作用机制。为A型肉毒毒素治疗三叉神经痛和其他疼痛性疾病提供基础理论依据。第一部分大鼠眶下神经慢性缩窄环术建立三叉神经痛模型的行为学和组织学研究目的建立大鼠眶下神经慢性缩窄环术三叉神经痛模型,模拟经典三叉神经痛,观察术后大鼠的疼痛行为学和眶下神经组织学改变。方法实验组大鼠经口建立眶下神经慢性缩窄环术三叉神经痛模型,对照组只暴露眶下神经而不结扎。用Von Frey filaments对两组术前和术后每2天大鼠的疼痛学行为进行评价;采用HE染色和MB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术前和术后14天眶下神经组织学改变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术后第4天出现一明显的不应期,同侧面部疼痛阈值显着上升,第6天疼痛阈值达到高峰,为24.6±8.6g,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后疼痛阈值急剧下降,在术后第14天达到5.5±2.3g(P<0.05),这一趋势至少持续至术后34天。对照组术前和术后各时间点疼痛阈值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疼痛阈值分别为13.5±3.6g和12.6±5.5g,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疼痛阈值在术后第10天分别为5.5±3.2g和13.6±4.8g,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这一差异至少持续至术后第34天。HE染色和MB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明实验组术后第14天眶下神经存在明显的脱髓鞘改变,而对照组与术前相比无显着变化。结论大鼠眶下神经慢性缩窄环术三叉神经痛模型符合经典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特点和组织学改变。该模型简单易行,我们可以利用该模型探讨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研究新的治疗方法。第二部分A型肉毒毒素对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的抗伤害感受作用研究目的用A型肉毒毒素对三叉神经痛模型进行干预,观察大鼠疼痛行为学的改变。方法大鼠眶下神经慢性缩窄环术建立三叉神经痛模型术后第14天,实验组在手术同侧面部须垫部皮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3U/Kg和10U/Kg),对照组在同样部位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用Von Frey filaments对各组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学行为进行评价。结果A型肉毒毒素治疗后第4天(术后第18天),3U组和10U组痛觉阈值均显着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这一差异至少持续至治疗后20天(术后34天)。10U组同一时间点疼痛阈值高于3U组,但两组间痛觉阈值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须垫部皮下注射可以显着升高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的疼痛阈值,提高其抗伤害感受能力。第三部分A型肉毒毒素治疗大鼠三叉神经痛的作用部位研究目的在前两部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A型肉毒毒素的特异性标记物c SNAP-25的检测,研究A型肉毒毒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作用部位,探讨轴突运输在A型肉毒毒素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作用。方法大鼠眶下神经慢性缩窄环术后13.5天,实验组在三叉神经节内注射轴突运输抑制剂秋水仙碱,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14天在手术同侧面部须垫部皮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10U/Kg)或生理盐水溶液。观察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对疼痛刺激的变化,探讨轴突运输在A型肉毒毒素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作用。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对A型肉毒毒素的特异性标志物c SNAP-25进行检测,观察A型肉毒毒素在三叉神经痛模型大鼠的作用部位。结果实验组用秋水仙碱阻断轴突运输降低了A型肉毒毒素的抗伤害感受作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后第4天实验组疼痛阈值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差异持续至实验结束。A型肉毒毒素治疗后7天,通过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到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c SNAP-25水平明显增高。三叉神经节注射秋水仙碱阻断轴突运输后,可以阻断其增高。Western blot表明三叉神经节注射秋水仙碱阻断轴突运输后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c SNAP-25较对照组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秋水仙碱阻断轴突运输后使A型肉毒毒素的抗伤害感受作用显着减弱。A型肉毒毒素通过轴突运输至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发挥作用。第四部分TRPs在A型肉毒毒素治疗大鼠三叉神经痛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目的探讨痛觉相关TRPs(TRPA1、TRPV1、TRPV2及TRPM8)在A型肉毒毒素对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发挥抗伤害感受作用的机制。方法TRPA1、TRPV1、TRPV2和TRPM8是TRPs家族中可能与疼痛相关的离子通道,为了进一步明确A型肉毒毒素对三叉神经痛抗伤害感受的机制,采用Western blot对三叉神经痛模型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不同时间点的TRPA1、TRPV1、TRPV2和TRPM8蛋白表达进行检测,观察这些蛋白在三叉神经痛模型中的动态变化。同时用Western blot检测A型肉毒毒素同侧面部须垫部皮下注射(3U/Kg和10U/Kg)对三叉神经痛模型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中TRPA1、TRPV1、TRPV2和TRPM8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Western blot表明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中TRPA1和TRPV1的表达水平在眶下神经慢性缩窄环术后第14天明显增高(P<0.05),在术后第28天仍显着增高(P<0.05)。TRPV2在术后第7天表达明显增高(P<0.05),术后第28天仍然持续增高(P<0.05)。TRPM8在术后第7天开始增高,在术后第14天达到高峰,术后第28天与对照组相比仍有统计学差异(P<0.05)。A型肉毒毒素治疗后第14天,Western blot表明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中TRPA1和TRPV1的表达较对照组显着降低(P<0.05),A型肉毒毒素降低TRPA1和TRPV1的表达有剂量依赖的效果,10U组的TRPA1和TRPV1的表达与3U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A型肉毒毒素(10U/Kg)治疗后第14天显着降低了TRPV2的表达(P<0.05),3U组TRPV2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A型肉毒毒素(3U/Kg和10U/Kg)不影响TRPM8的表达(P>0.05)。结论大鼠眶下神经慢性缩窄环术后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TRPA1、TRPV1、TRPV2和TRPM8的表达显着升高,且有一动态变化过程。A型肉毒毒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制可能是抑制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中TRPA1、TRPV1和TRPV2的高表达,降低中枢敏化,从而发挥抗伤害感受作用。

张珍[6](2016)在《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系统评价》文中提出目的临床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暂无确切证据,本次系统评价拟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进行评估。方法参照Cochrane协作网规定的系统评价原则,制定检索策略,全面检索国内外有关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RCTs。计算机检索清华同方CNKI数据库、PubMed、CBM等数据库。制定纳入标准,并按照诊断标准进行文献筛选。然后提取数据,再按Cochrane协作网的“偏倚风险评估标准”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质量评级。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并用GradePro3.6软件对结局证据质量等级进行评价。结果最后纳入10个研究,共715例患者。有7个研究报告了(n=491)穴位注射配合针刺与针刺比较的有效率,合并效应量RR=1.22,95%CI[1.13,1.30].7个研究中,3个研究是用中成药进行穴位注射,RR=1.22,95%CI[1.09,1.36]; 3个研究是维生素+局麻药进行穴位注射,RR=1.19,95%CI[1.08,1.31];1个研究是维生素进行穴位注射,Meta分析RR=1.33,95%CI[1.04,1.72].显示穴位注射配合针刺疗效高于单纯针刺的疗效。2篇研究是穴位注射与口服卡马西平对照,RR=1.12,95%CI[0.94,1.33],合并效应量95%CI跨越无效线,说明两个研究合并结果无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结果与Meta分析不一致,该结果可靠性较低,不能说明穴位注射疗效是否优于卡马西平。1篇文章报告了穴位注射联合电针与单纯电针的对照,两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穴位注射联合电针的效果高于单纯使用电针治疗的疗效。但其Meta分析RR的95%CI跨无效线,不能提示穴位注射配合电针的疗效比单纯电针高。GRADE证据质量评价,穴位注射配合针刺VS单纯针刺、穴位注射VS卡马西平、穴位注射联合电针VS电针质量等级均为D级(very low)。10篇研究均未报告穴位注射疗法的不良反应。结论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可能具有一定疗效,未报到不良反应。但由于文献质量较低,纳入的文献数量较少,语种仅为中文,使得结论的可靠性受到影响,且GRADE证据质量评级较低,结果需谨慎对待。因此有必要进行高质量的临床RCTs,为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评价提供可信度更高的临床证据。穴位注射治疗TN的药物选择种类不一,不太规范。需要更多相关研究,以规范穴位注射治疗TN的药物选择,提供更优的药物注射方案。

石鑫[7](2012)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颅神经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颅神经疾病主要包括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特发性偏侧面肌痉挛、致残性位置性眩晕、原发性舌咽神经痛、单侧致残性耳鸣等,这些疾患往往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本研究包括:研究一:1)三叉神经痛的致病因素以神经血管冲突学说为主,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利用MRI测量患者及正常受试者后颅窝、三叉神经周围部分脑池的容积,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发病机制;2)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预后影响因素。研究二:1)面肌痉挛的致病因素以神经血管冲突学说为主,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利用MRI测量患者及正常受试者后颅窝及后颅窝内脑脊液的容积,探讨面肌痉挛患者的发病机制;2)探讨面肌侧方传导反应(LSR)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研究三:探讨颅神经Ⅷ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眩晕、耳鸣的疗效。研究四: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的疗效。方法:研究一:1)我们使用3D-MRI容量分析法分析了2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测量了后颅窝、三叉神经周围部分脑池及三叉神经的体积,比较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后颅窝体积,以及病例组健侧及患侧三叉神经周围的部分脑池及三叉神经体积的差异。并用相应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2)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所收治67例原发性三叉痛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门诊及电话回访12个月至34个月,平均21.5个月,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疼痛部位、压迫性质、压迫程度、减压效果等数据,与预后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二:1)我们使用MRI容量分析法分析了40例面肌痉挛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后颅窝及后颅窝脑脊液体积,并用相应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2)我院神经外科从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所收治的面肌痉挛患者中,33例在面肌侧方传导反应(LSR)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监测下行显微血管减压术,分析患者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和术后疗效的关系。研究三:对12例耳鸣,其中8例合并眩晕患者实施了乙状窦后入路颅神经Ⅷ微血管减压术,12例患者均进行6~48月的随访以判断治疗效果。研究四:我院自2002.3-2011.9年间行显微外科神经手术共治疗16例舌咽神经痛患者,其中显微血管减压术14例,显微血管减压术同时行舌咽神经根及迷走神经根上部1根丝切断术2例,随访平均年限为4.2年。并在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间,我们对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的89例面肌痉挛患者,在术中观察舌咽神经与血管、舌咽神经根与迷走神经根丝的显微解剖关系。结果:研究一:1)病例组后颅窝体积较健康对照组后颅窝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侧三叉神经体积及三叉神经周围部分脑池体积较健侧明显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本组67例患者中,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59例,非典型性三叉神经痛患者8例,43例为动脉性压迫(SCA、AICA、VA);2例为静脉性压迫(V);1例为蛛网膜增厚压迫;12例为动静脉联合压迫(SCA+V、AICA+V);4例为两支动脉联合压迫(SCA+AICA);5例未见明显压迫。所有患者均行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术中可见36例为单纯接触压迫;14例为接触并存在神经移位;9例为神经血管间存在粘连;3例为粘连合并神经移位;5例未见明显压迫。其中59例获完全减压,3例未能完全减压,另有5例无明显压迫,未能在术中判断神经根是否充分减压。至随访结束为止,本组67例患者中,50例患者术后立即痊愈,8例术后3日~6个月内逐渐痊愈,共占患者总数的86.6%;7例术后症状偶有发作,但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无需服药,占患者总数的10.4%,其中3例术后出现对侧眼眶部压痛;1例(1.5%)术后复发,1例(1.5%)术后症状无任何改善。采用两组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比较典型性和非典型性三叉神经痛术预后结果显示两者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7)。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年龄、性别、患侧、发病类型等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患侧与预后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发病类型、病程、压迫程度、减压程度与预后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病程长短、压迫程度、发病类型、减压程度等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二:1)病例组平均后颅窝容积为157.9±14.9cm3,健康对照组后颅窝容积为161.7±15.1cm3,病例组及对照组后颅窝脑脊液容积分别为16.98±7.9cm3,18.79±5.8cm3。病例组后颅窝及后颅窝脑脊液容积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3例患者术中均记录到LSR波形,术中LSR消失28例,未消失5例。LSR消失组术后有效率100%,未消失组2例患者出院前症状消失,随访1个月又有2例症状消失。经统计学分析,LSR消失组效果好于未消失组。术中LSR消失与术后临床症状缓解相符。术中BAEP波形中V波降低50%以上或消失4例,术后有3例发生不同程度听力障碍。研究三:术后5例患者自觉耳鸣消失,5例患者自觉耳鸣减轻2级(刘蓬耳鸣程度分级),2例患者耳鸣症状无改善。8例合并眩晕患者术后眩晕症状减轻6例,2例症状眩晕无改善。术后1周出院时3例眩晕症状消失,3例眩晕症状减轻,2例症状眩晕无改善。随访6月以上5例耳鸣消失患者无复发,2例术后自觉耳鸣减轻患者6月后耳鸣消失,3例术后自觉耳鸣减轻患者症状进一步改善,2例术后自觉耳鸣减轻患者症状无变化。4例眩晕症状消失,2例眩晕症状减轻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1例眩晕无改善患者症状6月后轻度改善,1例眩晕症状无改善。无不良反应发生。研究四:14例患者术后即刻疼痛全部消失,2例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在第2~3天后消失。随访末期所有病人没有疼痛发作,治愈率为100%。89例显微手术中探查观察发现舌咽神经根与迷走神经根丝的解剖关系有4种类型。结论:研究一:1)本研究中三叉神经痛患者后颅窝体积及其结构与临床血管压迫神经学说有明显相关性,后颅窝体积的的减少将导致血管压迫到神经并产生临床症状。患侧三叉神经由于长期压迫导致体积萎缩。MRI容积分析法可以很好地测量后颅窝、三叉神经周围的部分脑池及三叉神经体积。2)显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唯一针对三叉神经痛病因的治疗方法,疗效明确,预后较好,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显微血管减压术对于典型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要优于非典型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年龄、性别、患侧对预后无影响,而发病类型、病程长短、压迫程度、减压程度均对预后有一定影响。因此对于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应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典型性三叉神经痛转变为非典型性三叉神经痛而影响预后,此外,术中应注意探查三叉神经全程,保证减压充分,提高手术疗效。研究二:1)本研究中面肌痉挛患者后颅窝及及后颅窝脑脊液体积与临床血管压迫神经学说无明显相关性。MRI容积分析法可以很好地测量后颅窝、及后颅窝脑脊液体积。2)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过程中应用面肌侧方传导反应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有助于提高手术有效率,判断预后情况,减少术后听力障碍的发生率。研究三:异常血管袢压迫颅神经Ⅷ是眩晕、耳鸣的病因之一,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微血管压迫综合征性眩晕、耳鸣是一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研究四:显微血管减压术可作为首选外科治疗方法,部分患者结合舌咽神经根及迷走神经根上部根丝切断术可为舌咽神经痛提供有效治疗方法,采取哪种手术方式应根据术中有无责任血管压迫及责任血管压迫的方式而定。

华实[8](2012)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1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功能组所收治67例原发性三叉痛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门诊及电话回访统计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并与预后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67例患者中,采用两组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比较典型性和非典型性三叉神经痛术预后结果显示两者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7)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年龄、性别、患侧、发病类型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患侧与预后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发病类型、病程、压迫程度、减压程度与预后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病类型病程长短、压迫程度、压迫性质、减压程度等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唯一针对三叉神经痛病因的治疗方法,疗效明确,预后较好,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患者的年龄、性别、患侧对预后无影响,而发病类型、病程长短、压迫程度、减压程度均对预后有一定影响,因此对于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应早诊断、早治疗,避免病程拖延影响预后,此外,术中应注意探查三叉神经全程,保证减压充分,提高手术疗效。

吴静[9](2011)在《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通过对比观察针刺配合刺络拔罐疗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治疗本病寻求一种疗效确切、起效快、持久而副反应少的临床治疗模式。方法:全部60例研究对象均为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针灸科门诊或住院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1.治疗组:给予针刺配合刺络拔罐疗法,针刺取穴四白,下关,地仓,攒竹,合谷,内庭,太冲,第1支痛加丝竹空、阳白,第11支痛加颧谬、迎香,第111支痛加承浆、颊车、翳风。刺络拔罐取背俞穴或背俞穴附近阳性反应点。2.对照组:给予口服卡马西平,首剂100mg,口服2次/天,之后每天增加100mg,直到疼痛停止(最大量不应超过1000mg/d),以后逐渐减少,确定最低有效量作为维持剂量服用。3.疗程:治疗组针刺每日治疗1次,刺络拔罐每隔2日治疗1次,9天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休息1天;对照组10天为1疗程。3疗程后观察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及是否出现不良反应,通过查血、尿、大便常规及心、肝、肾功能,采用VAS评分方法,判断两者的可比性、差异性及优越性。结果:1.治疗组临床痊愈5例,显效21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临床痊愈2例,显效13例,好转12例,无效3例临床总有效率50.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经X2检验,p<0.05,两组总有效率有显着差异。2.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疼痛程度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3.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有明显差异(P<0.01),对照组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血、尿、大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出现异常;4.对照组治疗后出现轻度及以上不良反应头昏头晕1例,嗜睡3例,口干3例,恶心呕吐4例,食欲减退和厌食3例,便秘8例,肝功能异常2例,血象异常4例,肾功能异常3例,静坐不能2例,皮肤症状3例,共2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结论:针刺配合刺络拔罐疗法和西药疗法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说明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止痛效果优于西药,且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避免了西药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泽[10](2008)在《常用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三叉神经痛的药物治疗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的缓解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发展至今,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多达十几种,总体分为抗癫痫药物和非抗癫痫药物。抗癫痫药物是最早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常见的包括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 CBZ)、苯妥英钠(Phenytoin,PHT)、拉莫三嗪(Lamotrigine,LTG)等。常见的非抗癫痫药物包括匹莫齐特(Pimozide,PMZ)、巴氯芬(Baclofen,BCF)、替扎尼定(Tizanidine,TZD)等。在临床上卡马西平仍然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第一位首选药物,其他药物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但是目前对于以上这些药物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尚缺乏有说服力的系统评价。目的:收集1960年以来,世界各地关于上述六种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随机及半随机对照试验并对其进行系统评价,探讨各种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确切疗效和安全性,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规范用药,并为今后的三叉神经痛药物治疗试验设计提供指导。材料和方法:根据严格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按照事先制定的检索策略,计算机全面检索MEDLINE光盘数据库、EMBASE光盘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及手工检索《华西口腔医学杂志》、《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等10种相关专业杂志,并检索会议文献数据库及与有关药厂联系获取已发表或未发表的文献及其他灰色文献。由2名事先经过训练的评价员独立评价所有纳入研究的质量并根据事先拟定的数据提取表提取数据。以疼痛缓解率及副作用发生率为结局指标,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软件Revman 5.0进行Meta分析,各试验间的异质性检验采用Mantel-Haenszel卡方检验。若无异质性(p>0.05),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若有异质性(p<0.05),则分析异质性的来源,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随机效应模型、亚组分析或不作Meta分析,只作描述性分析。若所收集的研究数据不能或不适合进行Meta分析,则只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共包括三叉神经痛患者281例。其中,研究CBZ(卡马西平)的试验有4个,研究BCF(巴氯芬)和TZD(替扎尼定)的试验各2个,研究LTG(拉莫三嗪)和PMZ(匹莫齐特)的试验各1个,未搜索到关于PHT(苯妥英钠)的试验。由于关于每种药物的研究较少,而且各个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结局指标也不尽相同,因此仅对卡马西平(CBZ)的有效率作了Meta分析,其余试验根据各干预措施分组后只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对3个CBZ与安慰剂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的Meta分析,合并OR值为18.92,95%CI为[7.34,48.80]。对结果进行假设检验显示,两组在治疗效果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CBZ的疗效优于安慰剂,CBZ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值得肯定,但CBZ长期应用后会产生较广泛的副作用,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眩晕、共济失调、嗜睡、食欲下降和便秘,有部分患者由于较严重的副作用而不得不停药。LTG与安慰剂的比较显示,LTG的疗效明显优于安慰剂,但其长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BCF与安慰剂的比较显示BCF的疗效较优,而L-BCF与BCF的比较显示,L-BCF在平均每日发作次数方面疗效优于BCF,副作用较BCF少。TZD与安慰剂的比较显示,TZD在降低每日发作次数方面较优,但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PMZ与CBZ的比较发现,PMZ在降低疼痛程度方面优于CB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PMZ服用后会产生较严重的副作用,因此限制了其在治疗三叉神经痛方面的应用。虽然PHT目前仍然是国内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第二线药物,但尚无具有说服力的RCT试验研究其疗效及副反应情况。结论:对于三叉神经痛的药物治疗,尚无高质量的RCT试验研究某种药物的临床疗效,均存在试验设计不规范、样本量小、结局指标不统一、随访时间短等问题。本研究收集的证据表明,经典的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CBZ)仍然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药物,但其副作用较大。尚无足够的证据表明苯妥英钠(PHT)在治疗三叉神经痛方面有确切疗效。拉莫三嗪(LTG)的短期疗效值得肯定,但其长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非抗癫痫药物如巴氯芬(BCF)和替扎尼定(TZD)亦无足够的证据表明其疗效优于卡马西平(CBZ),但可以作为对CBZ无效或对CBZ副作用较大的患者补充选择性用药。匹莫齐特(PMZ)在降低疼痛程度方面优于CBZ,但PMZ服用后会产生较严重的副作用,使其临床应用得到一定的限制。

二、触痛点纯甘油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触痛点纯甘油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2例(论文提纲范文)

(1)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半月节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 一般资料
    1.3 手术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2.2 PMC手术预后影响因素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2)三叉神经痛困难减压手术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椎基底动脉引起的三叉神经痛的血管减压
    1.1 前言
    1.2 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讨论
第二章 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的再次手术治疗
    2.1 前言
    2.2 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针刺配合不同剂量腺苷钴胺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中医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主要方法
        1.1 中药汤剂或中成药物治疗概况
        1.2 针刺治疗概况
        1.3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概况
    2.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认识
        2.1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探索及认识
        2.2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案概况
        2.3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腺苷钴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使用经验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终止试验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分组
        2.2 三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2.5 统计方法
结果
    1. 脱落患者
    2. 数据处理
        2.1 简氏疼痛积分比较分析
        2.2 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析
        2.3 疗效评定比较
讨论
    1. 立题根据
    2. 选用针刺作为基础治疗的依据
        2.1 从中医角度看针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2.2 从现代医学的视角看针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3. 大剂量腺苷钴胺穴位注射治疗讨论
    4. 临床疗效分析
    5. 展望与不足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4)周围支脉冲射频联合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A型肉毒毒素治疗大鼠三叉神经痛的中枢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大鼠眶下神经慢性缩窄环术建立三叉神经痛模型的行为学和组织学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结论
第二部分 A型肉毒毒素对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的抗伤害感受作用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结论
第三部分 A型肉毒毒素治疗大鼠三叉神经痛的作用部位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实验结果
    5 讨论
    6 结论
第四部分 TRPS在A型肉毒毒素治疗大鼠三叉神经痛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实验结果
    5 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痛觉相关的TRPS离子通道蛋白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6)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文献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设计
        1.2 纳入标准
        1.2.1 研究类型
        1.2.2 研究对象
        1.2.3 干预措施
        1.2.4 结局指标
        1.3 文献检索
        1.3.1 检索策略
        1.3.2 检索数据库
        1.4 资料提取与评价
        1.4.1 文献的筛选
        1.4.2 方法学质量评价
        1.4.3 资料提取
        1.5 统计分析
        1.5.1 数据分析
        1.5.2 异质性处理和敏感性分析
        1.6 Meta分析证据质量等级评价
        1.6.1 GRADE证据分级
        1.6.2 影响GRADE证据质量的因素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研究特征与文献质量
        2.2.1 研究对象的特征
        2.2.2 干预措施
        2.2.3 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估
        2.3 统计分析
        2.3.1 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有效率的Meta分析
        2.3.2 不良反应
        2.4 发表性偏倚
        2.5 GRADE证据质量评价
讨论
    1. 研究方法
        1.1 方法学质量
        1.1.1 随机方法和分配隐藏
        1.1.2 盲法的实施
        1.1.3 结果数据完整性
        1.1.4 选择性报告
        1.1.5 其他偏倚风险
        1.2 研究对象
        1.3 干预措施
        1.4 结局
        1.4.1 穴位注射的有效性
        1.4.2 安全性评价
        1.5 发表性偏倚
        1.6 GRADE证据质量等级评价
        1.6.1 穴位注射配合针刺VS单纯针刺
        1.6.2 穴位注射VS卡马西平
        1.6.3 穴位注射联合电针VS电针
    2. 研究对象
        2.1 三叉神经痛
        2.1.1 现代医学对三叉神经痛的认识
        2.1.2 祖国医学对三叉神经痛的认识
        2.2 穴位注射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一 检索策略
附件二 简氏McGill疼痛问卷
附件三 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工具
附件四 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标准
附件五 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系统评价信息提取表
附件六 效应模型、合并统计量选择
附件七 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7)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颅神经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颅神经根疾病的临床表现
    2.颅神经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颅神经根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改变
    4.神经系放射学对颅神经根疾病研究进展
    5.颅神经根疾病手术指征与术式选择
第一部分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第一章 三叉神经痛与后颅窝容积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MRI 扫描
        1.3 统计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二章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影像学检查
        1.3 手术方法
        1.4 术中所见及处理方法
        1.5 疗效评估
        1.6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二部分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
    第一章 面肌痉挛与后颅窝容积相关性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MRI 扫描
        1.3 统计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二章 电生理监测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中的应用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手术方法
        1.3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
        1.4 疗效标准
        1.5 统计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三部分 颅神经Ⅷ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眩晕、耳鸣疗效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影像学检查
        1.3 手术方法
        1.4 听觉功能检查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四部分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疗效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影像学检查
        1.3 手术方法
        1.4 疗效评判标准
        1.5 随访内容
        1.6 显微解剖学研究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8)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资料
    2. 手术方法
    3. 术中所见及处理方法
    4. 疗效评估
    5. 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导师评阅表

(9)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临床研究
    1. 诊断标准
        1.1 西医诊断标准
        1.2 中医诊断标准
    2. 病例选择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3. 选穴标准
    4. 临床资料
    5. 研究方法
    6. 临床观察
    7. 统计学处理
    8.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1. 中医学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认识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10)常用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论文正文:常用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系统评价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触痛点纯甘油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半月节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D]. 苏琯钊.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1)
  • [2]三叉神经痛困难减压手术的临床研究[D]. 王宏.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3]针刺配合不同剂量腺苷钴胺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D]. 舒海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7(08)
  • [4]周围支脉冲射频联合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D]. 杨洋. 承德医学院, 2017(01)
  • [5]A型肉毒毒素治疗大鼠三叉神经痛的中枢作用机制研究[D]. 吴川杰. 郑州大学, 2016(01)
  • [6]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系统评价[D]. 张珍.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05)
  • [7]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颅神经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D]. 石鑫. 新疆医科大学, 2012(01)
  • [8]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预后影响因素分析[D]. 华实. 新疆医科大学, 2012(02)
  • [9]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D]. 吴静.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1(05)
  • [10]常用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系统评价[D]. 李泽. 重庆医科大学, 2008(01)

标签:;  ;  ;  ;  

纯甘油压痛点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2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